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行业标准
LS/T1819-2018
粮食流通电子标识数据规范
Electronic identification data specification for grain circulation
国家粮食局 发布
目次
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5收购环节电子标识数据内容 4缩略语6储藏环节电子标识数据内容7物流环节电子标识数据内容 12附录A(资料性附录)粮食收储过程中电子标识使用流程示例 15附录B(资料性附录)基础化验指标 20 22附录C(资料性附录)仓房类型表 24附录D(资料性附录)粮食物流过程中电子标识使用流程示例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有限公司、深粮市粮食集团有限公司、郑州中粮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国贸工程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葛亮、或传真、陈召安、黄蕾、杨小辉、刘申、刘影、刘波、雷超祥、王晓华、陈伟宁、巍鹏飞、商晓东、佟爱华.
粮食流通电子标识数据规范
1范围
中,使用的系统电子标识数据规范,其中包括相关术语和定义、电子标识内保存的数据内容及存储格式. 本标准规定了粮食流通环境中的收购单位、储备单位、物流承运单位,在不同作业环节的流程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涉粮企业应用电子标识技术统计以下几方面业务处理情况:在收购过程的各个作业环节包括作业登记、质检化验、称重、结算等流程监管每一批粮食的处理情况,在储备过程中的储藏监控情况,以及物流承运单位在转运过程的轨迹跟踪与调度情况,监管部门还可及时采集获取涉粮企业的基中追溯管理,电子标识内部预留标识特征信息以备检验电子标识的合法性,从技术角度杜绝使用伪造标 础数据.同时电子标识内容中结合了库存粮食识别代码规范贯通上下游企业,从而实现粮食流通环境识的情况发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S/T1713-2015库存粮食识别代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库存粮食识别代码identification code of stockgrain[LS/T1713-2015,定义3.1] 标记一个货位粮食的唯一标识符.
3.2货位cargo识别粮食存储量的单元.[LS/T1713-2015,定义3.2]
3.3代码标识identification of grain source tracing code
由当前货位信息形成的当前货位粮食的唯一代码标识,即由企业组织机构代码(9位)、货位代码(11位)、货位封仓时间(12位,YYYYMMDDhhmm)无缝连接组成的唯一标识符.[LS/T1713-2015,定义5.2.4]
4缩略语
RFID:射频设别技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LS/T 1819-2018
NFC:近场通信(NearField Communication)MCU: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Unit)
5收购环节电子标识数据内容
每一批次粮食在库内各岗位间流转的基本信息,包括:电子标识标签信息、用户使用者信息、粮食基础数据信息、作业登记信息、化验信息、扣量扣价信息、称重信息、值仓登记信息等,电子标识使用流程示例参见附录A.
5.1标签信息
5.1.2 电子标识卡序号
5.2用户信息
定 短 名:YHXX 义:存储使用者基本信息数据类型:复合型注 解:必选项;最大出现次数为1子元索:用户信息= 用户ID用户密码授权期限
5.2.1 用户标识
短 名:YH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