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3669-2020
外来草本植物安全性评估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safety assessment foralienherbaceousplant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发布
目次
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4安全性评估指标应遵循的原则5安全性评估指标体系6安全性评估流程7安全性评估的启动 8安全性评估9风险值的确定10管理措施建议11评估报告 附录A(规范性附录)外来草本植物安全性评估指标体系附录B(资料性附录)外来草本植物安全性评估流程附录C(资料性附录)外来草本植物安全性评估报告内容及格式
NY/T36692020
公共服平台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食典通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 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国良、付卫东、王忠辉、张宏斌、宋振、柏超、张瑞海、陈宝雄、孙玉芳.
外来草本植物安全性评估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对已经传入定殖的非国家管制的外来草本植物的安全性评估. 本标准规定了对已经传入定殖的外来草本植物安全性评估的技术和方法.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 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安全性评估指标应遵行 的原则
安全性评估指标应具有 性、重要 条统性、 植性
5安全性评估指标体系
外来草本植物的安全性评估指标体系分为一级措标层(R:),包括国内基本情况性、生物学属性、繁殖与扩散能力、环境与危害、危害控制,一级指标层设下设14个二级指标层(R),二级指标层下设指标体系.指标、指标参数及赋值见附录A.
6安全性评估流程
根据GB/T27616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技术框架,外来草本植物安全性评估流程分为安全性评估的启动、安全性评估过程、安全性评估总结3个阶段,外来草本植物安全性评估流程参见附录B.
7安全性评估的启动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外来物种主管部门可直接组织启动外来草本植物全性评估:
a)国内无发生区从发生区引人的外来草本植物;
NY/T 3669-2020
b)国内新发现的自然定殖的外来草本植物.
8安全性评估
8.1信息收集
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收集和掌握拟评估外来草本植物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发生发展规律等方面的信息,包括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繁殖方式和数量、起源和原产地、生境、生长条件和适应性、扩散途径、危害性、现有分布和潜在分布状况、天敌、竞争物种等内容.
8.2评估内容
8.2.1基本情况评估
a)国内该植物的分布和发生及其危害程度;b)国内对该植物的研究状况; c)国内对该植物的监测和防控实施情况;d)是否被其他国家或地区和组织列人管制名单;e)传人途径.
评估外来草本植物在国内的分布情况包括:
8.2.2植物生物学属性评估
评估外来草本植物的生物学属性包括:a)是否传带其他检疫性有害生物: b)遗传的稳定性;c)在多种胁迫环境(干早、高湿、高温、低温、瘠薄等逆境)中的生长发育情况;d)对人类或动物的健康是否有影响.
8.2.3繁殖与扩散能力评估
a)植物的繁殖方式、单株植物的繁殖体数量、繁殖体的萌芽率、种子库种子存活率; 评估外来草本植物的繁殖能力和扩散能力包括:b)繁殖体是否具有适应长距离传播的潜力.
8.2.4环境与危害评估
评估外来草本植物环境与危害包括:
a)拟评估植物原产地与评估范围的气候相似性,温度(有效积温、年平均温度、最冷月平均温度、最 热月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光照(日照长度)、降水(年降水量、特定的时间降水量)等气候因子;b)拟评估植物的竞争力,能否与本地近缘种杂交,对其他物种是否表现有化感作用:
8.2.5危害控制评估
评估外来草本植物的防治方式和防除难度包括:
a)检疫难易度;b)防控手段是否多样:c)防控效果是否显著;d)防控成本的高低.
9风险值的确定
9.1风险大小的表征
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安全性风险指数以字母R表示,R最大值为100.
9.2风险指数的构成
风险指数(R)由一级指标基本情况(R)、植物生物学属性(R)、繁殖与扩散能力(R)、环境适应与危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