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3710-2020 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天竺葵属.pdf

附件大小:6.22MB
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农业
上传会员:
上传时间: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ICS 65.020.20 B 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3710-2020

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 稳定性测试指南天竺葵

Guidelines for the conduct of tests for distinctness uniformity and stabilityGeranium(PelargoniumL'Her.ex Ait.)(UPOV:TG/28/9 Corr. Guidelines for the conduct of tests for distinctness uniformity and stability-Zonal Pelargonium Ivy-Leaved Pelargonium NEQ)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发布

目次

前言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符号.6测试方法 5繁殖材料的要求7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结果的判定8性状表.9技术问卷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性状表的解释 性状表附录C(规范性附录) 技术问卷格式附录D(资料性附录)标准(标样)品种名录 19 23参考文献

全国农业食品标准 前

食典通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监lines for the conduct of tests for distinctness uniformity and stabilityZonal Pelargonium Ivy-Leaved POV)指南TG/28/9Corr ,GuidePelargonium"

本标准对应于UPOV指南TG/28/9Corr.,本标准与TG/28/9Corr.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与UPOV指南TG/28/9Corr.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主要差异如下:

删除了“花梗:突起”花梗:上部1/3花青贰显色”共2个性状.性状的表达状态.

本标准由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植物新品种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上海)分中心]、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福州)分中心、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褚云霞、章毅颖、杨礼胜、刘建汀、赵洪、杨旭红、任丽、陈海荣、邓姗、李寿国、林田、张靖立、黄静艳.

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天竺葵属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牛儿苗科天竺葵属马蹄纹天竺葵组(PelargoniumZonaleGroup)和盾叶天竺葵组[Pelargoniumpeltatum(L.)Her.]品种以及该2细与天竺费属其他种杂交获得的杂交种的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的技求要求和结果判定的一般原娜

本标准适用于天竺葵属马踏纹天些的杂交种的特异性(可区别 扭和盾叶天 中国及 2组与天竺葵属其他种杂交获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强 下列文件对于 用 STAN 件 包括的修改单)适 铜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个体目测

4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UPOV用于统一品种描述所需要的重要性状,除非受环境条件限制性状的表达状态无法测试,UPOV成员都应使用这些性状.

(a)~(c):标注内容在附录B的B.1中进行了详细解释.

NY/T37102020

(十):标注内容在B.2中进行了详细解释.

_本文件中下划线是特别提示测试性状的适用范围.

5繁殖材料的要求

5.1繁殖材料以天竺募种苗或种子形式提供.5.2营养繁殖品种需提供至少35株生根良好的种苗;种子繁殖品种需提供至少600粒种子.种子需满足以下质量标准:净度≥90%,发芽率≥80%,含水量≤9%.5.4提交的繁殖材料一般不进行任何影响品种性状正常表达的处理.如果已处理,应提供处理的详细 5.3提交的繁殖材料应外观健康,活力高,无病虫侵害.说明.5.5提交的繁殖材料应符合中国植物检疫的有关规定.

6测试方法

6.1测试周期

测试周期至少为1个生长周期.

6.2测试地点

测试通常在同一个地点进行.如果某些性状在该地点不能充分表达,可在其他符合条件的地点对其进行观测.

6.3田间试验

6.3.1试验设计

种苗种植至直径12cm~20cm的花盆,营养繁殖品种每小区至少15株,种子繁殖品种每小区至少30株;共设2个重复.必要时,近似品种和待测品种相邻种植或摆放.

6.3.2田间管理

可按当地生产管理方式进行.

6.4性状观测

6.4.1观测时期

性状观测应按照附录A中表A.1和表A.2列出的生育阶段进行.除非另有说明,的性状观测应在盛花期进行.

6.4.2观测方法

性状观测应按照表A.1和表A.2规定的观测方法进行.部分性状观测方法见B.2.

在利用RHS比色卡判定颜色时,应在一个合适的由人工光线照明的小室或中午无阳光直射的房间内进行,进行颜色判定时,应将植株器官置于白色背景上.

6.4.3观测数量

除非另有说明,营养繁殖品种个体观测(VS、MS)性状时植株取样数量不少于10个,种子繁殖品种个体观测性状(VS、MS)植株取样数量不少于20个,观测植株的器官或部位时,在每个植株取样数量应为1个.群体观测(VG、MG)性状时应观测整个小区或规定大小的混合样本.

6.5附加测试

必要时,可选用表A.2中的性状或本文件未列出的性状进行附加测试.

7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结果的判定

7.1总体原则

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判定按照GB/T19557.1确定的原则进行.

7.2特异性(可区别性)的判定

库七七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