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T229.1-2025代替GBZ/T229.1-2010
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标准 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
Rating standard of work exposing to occupational hazard
Part 1:Industrial dus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
前言
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
本标准是GBZ/T229《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标准》的第1部分.GBZ/T229分为以下4个部分:
一一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 一第2部分:化学物:一一第3部分:高温作业:一-第4部分:噪声.
本标准代替GBZ/T229.1-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与GBZ/T229.1-2010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的级数(见4.3,2010年版的4.3):更改了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表(见表5,2010年版的表5): -更改了职业接触限值比值大于等于1且小于2时的权重数赋值(见4.2.3,2010年版的4.2.3):增加了行动水平作业的管理要求(见5.2).
本标准由国家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职业健康标准专业委员会负责技术审查和技术咨询,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协调性和格式审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司负责业务管理、法规司负责统筹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安徽理工大学、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武汉市职业病防治院、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复旦大学、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卫红、孙新、袁亮、邵华、张美辨、易桂林、张明、周志俊、王海椒、张锋.
本标准及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0年首次发布为GBZ/T229.1-2010: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标准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人单位工作场所生产性粉尘作业的分级及管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用人单位对生产性粉尘作业的分级及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标准.
GBZ2.1工作场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T224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Z/T2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生产性粉尘作业work exposed to industrial dust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
3. 2
生产性粉尘中结晶型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
3.3
工作场所中,劳动者接触某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实际接触水平与该因素相应职业接触限值的比值.
3. 4
体力劳动强度intensity of work(work intensity) 体力劳动的繁重程度和紧张程度的总和.
4分级
4.1基本要求
4.1.1应在综合评估生产性粉尘的健康危害、劳动者接触程度和工作场所职业防护效果等要素的基础性粉尘的作业时间和劳动者的劳动强度综合判定. 上进行分级.劳动者接触生产性粉尘的程度应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生产性粉尘的浓度、劳动者接触生产
4.1.2分级前应根据现场巡查,对工作场所生产性粉尘的性质、产生过程及分布范围进行识别,结合 已采取的控制措施、防护效果、既往尘肺发病情况和事故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需要进行分级的作业.
4.1.3应定期对作业分级结果和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发现劳动者接触的生产性粉尘浓度有变化,或作业方式改变,或防护措施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进行分级,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建议.
4.1.4分级完成后应编制工作场所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报告,内容应包括分级依据、方法、结果以及 分级管理建议.分级过程的全部资料应归档并妥善保存.
4.1.5分级结果应告知相关劳动者.
4.2分级依据
4.2.1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应依据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工作场所空气中生产性粉尘的职业接触限值比值和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强度等要素的权重数.
))
表1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权重数(W)取值
游离SiO含量(M),% 权重数(W)M<10 110≤M≤50 25080 6
4.2.3工作场所空气中生产性粉尘职业接触限值比值(B)的权重数(Ws)取值见表2.
表2生产性粉尘职业接触限值比值的权重数(Ws)取值
职业接触限值比值(B) 权重数(W)B≤1010.5 1级(行动水平作业)0<G≤6 Ⅱ级(轻度危害作业)616 IV级(高度危害作业)
4.4.3测得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工作场所空气中生产性粉尘职业接触限值比值和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后,也可直接查阅表5进行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表中跨级者,应采用计算方法确定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