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6662.52024代替SY/T6662.5-2014
石油天然气工业用非金属复合管 第5部分:增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复合连续管
Non-metallic posite pipe for petroleum andnatural gas industriesPart 5 Reinforced 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coiled posite pipes
国家能源局 发布
目次
3.1术语和定义 3.2符号和缩略语
4.1产品结构 4.2产品代号
5.1内衬层 5.2增强层5.3粘结层5.4外保护层5.6密封件 5.5接头
6连续管
6.2最大工作压力(MOP)的确定 6.1公称压力等级(NPR)的确定6.3外观质量6.4规格尺寸6.5最小弯曲半径6.7整盘试压要求 6.6性能
7检验与试验
7.1外观质量 7.2规格尺寸7.3受压开裂稳定性7.4纵向回缩率 97.5短期静水压强度 7.6短时爆破压力
7.7最小弯曲半径(MBR)7.8短时循环压力7.10气密封性能 7.91000h存活试验7.11拉仲性能7.12整盘试压 10
8.1检验分类 108.2出厂检验 108.3型式试验 10
9.1标志 119.2包装 9.3运输 119.4贮存 II 12
前言
本文件按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SY/T6662《石油天然气工业用非金属复合管》的第5部分.SY/T6662已经发布了以
下部分:
第2部分:柔性复合高压输送管: 第1部分:钢骨架增强聚乙烯复合管,第3部分:增强MC尼龙管和尼龙一钢复合管:第4部分:钢丝/钢带增强热塑性塑料复合连续管,第6部分:井下用柔性复合连续管及接头, 第5部分:增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连续管:第7部分:热塑性塑料内衬玻璃钢复合管:第8部分:陶瓷内衬管及管件.
本文件代替SY/T6662.5-2014《石油天然气工业用非金属复合管第5部分:增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连续管及接头》,与SY/T6662.5-201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 化如下:
a)更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2014年版的第1章):
径”“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钢丝绳增强带”“纤维增强带”“钢丝绳增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连续管”“纤维增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连续管”术语和定义(见3.1,2014年版的第3章);
c)更改了增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连续管的结构材料描述(见4.1.1,2014年版的4.1.1),
d)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本性能项目“拉伸断裂强度”更改为“拉伸屈服应力”,更改了断裂伸长 率、200℃氧化诱导时间的性能要求,删除了摩擦系数、砂浆磨损率、水分含量,增加了磨损指数、灰分性能要求(见表1,2014年版的表1);
e)更改了外保护层材料描述(见5.4,2014年版的5.3);
f)更改了接头材料说明(见5.5,2014年版的5.4),
g)增加了密封件材料要求(见5.6);
h)增加了复合管公称压力等级和最大工作压力(MOP)的确定公式(见6.1、6.2),
i)更改了连续管性能项目与指标要求,增加了高温短期静水压强度与高温爆破压力要求,增加了MBR试验、短时循环压力、1000h存活试验、气密封性能、拉仲性能等试验项目(见表3,2014年版的表5),并相应增加了试验方法要求(见第7章,2014年版的第7章):
j)增加了整盘试压试验项目要求(见6.7),并相应增加了试验方法要求(见7.12):
k)更改了受压开裂稳定性试验方法描述(见7.3,2014年版的7.4),
1)更改了组批的要求(见8.2.2,2014年版的8.2.2.1),
m)更改了抽样与判定的要求(见8.2.3,2014年版的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