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高处坠落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7页).doc

09,17,文档模板
文档页数:14
文档大小:124.5KB
文档格式:doc
文档分类:文档模板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高处坠落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编制人:审批人:编制日期:

高处坠落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加强对高处坠落事故的防范,并对可能引起高处坠落因素进行分析,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及时、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发生后的枪险

救灾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降低事故损失,编制本事故应急预案.1.2适用范围

本预案为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采取的应急响应、救援、恢复等措施的程序性文件,结合事故等征编制.各单位、项目要根据具体情况全面考虑编制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本预案适用于所辖施工现场在高处坠落事故发生时采取的应急准备与响应的指导性措施.

1.3编制依据

1.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1.3.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1.3.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

1.3.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1.3.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1.3.6《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

1.3.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1.3.8国家、行业、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和强制性条文、标准:

2.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过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确认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作业活 危险源辨识应全面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和六种类型,经过对施工生产全动和作业内容等因素.(详见附表一)

一旦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可能造成人员重伤,甚至发生死亡事件.

3.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按照“安全第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常备不懈:资源共享,应急迅速”的基本方针,实行先近后远、先重后轻、先抢救后治疗基本原则.

4.组织机构及职责

4.1应急组织体系

挥分中心,施工项目组成应急小组,实行分级协作. 项目管理部、安全生产管理部等部门组成,担负相应应急职责.成立应急指

组长:-副组长:成员:---

4.2指挥机构及职责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具体负责全局重大风险的监控和应急准备、响应、救援、恢复、演练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推动工作.所属各单位的应急指挥中心作为工程局应急救援指挥分中心,负责本单位应急救援工作,项目设置应急救援小组对现场发生的安全事故实施应急救援.

4.2.1指挥中心的主要职责

1、根据事故发生状态,具体全面部署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快速有效实施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迅速开展抢险救灾,救治伤员.并对应急行动中发生的不协调采取紧急处理措施.防正事故的扩大和蔓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

2、根据事故灾害发展情况,对危及到的周边单位和人员,及时指挥、组织疏散工作.

3、密切注视安全事故控制情况,组织召开事故现场会议,做好信息处理,同

时协调做好稳定社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

4、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应及时对《预案》提出调整、修订和补充,确保应急救援预案不断得到规范和完善.

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设在工程局安全生产管理部.

4.2.2总指挥的主要职责

(一)全面负责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工作.根据事故情况,决定应急预案的启动,组织力量,全面指挥、开展应急救援:

(二)负责发生重大、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事态扩展状况,决定请求外部援助. (三)根据事故灾害与发展情况,决定停止初始扑救,紧急撤离等措施,依据

4.2.3副总指挥的主要职责

(一)协助总指挥,具本负责应急响应救援行动.向应急总指挥提出控制事故扩大的应急救援对策和建议:

(二)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救援所需的资源,迅速有效的组织现场应急救援行动,努力降低事故损失,减少事故影响:

(三)负责与企业外部应急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与沟通,协调救援行动: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事故影响区域的安全性,最大程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

4.2.4应急小组职责

设置指挥联络组、抢险救援组、技术支持组、警戒保卫组、安全疏散组、医疗救治组、后勤保障组、善后恢复组等专业小组,指定组长及成员,设立办公地点及联系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记录.

(1)应急救援指挥室(负责人:项目经理)

主要职责:负责“预案”日常的管理工作,负责重大事故的报告,通知领导小组全体成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在实施应急救援任务时与其他处置组协调工作按照组长的命令调动抢险队伍,机械物资及时到位,实施抢险救援工作.

(2)安全保卫组(负责人:安全负责)

主要职责:组织力量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道路进行警戒、控制,组织人员有序疏散.

安全保温组成员如下表所示:--

(3)事故救援组(负责人:)

主要职责:发生事故后迅速与指挥联络组沟通、报告,了解告知事故发生原因及其他情况.负责危险区域的警戒和现场治安保卫工作.

事故救援组成员如下表所示:、-、";

(4)医疗救护组(负责人:)

主要职责:组织车辆迅速展开对伤员的急救,送到附近医院,有必要时应立即与120急救中心联系,请求增援.

医疗救护组成员如下表所示:

(5)后勤保障组(负责人:)

主要职责:负责组织应急物资源共享和器材、设备的供应,组织协调车辆运送抢险物资和人员,有必要时立即切断主电源,并与医疗救护组协作保障所需物品的使用.

后勤保障组成员如下表所示:

(6)事故调查组(负责人:)

主要职责:负责对事故现场勘察取证,查清事故原因和事故责任,总结经验教训,制定防范措施,提出对事故及责任人的处理意见,配合上级调查组工作.

(7)专家技术组(负责人:)

主要职责:根据事故现场特点,提供科学技术支持,有效指导应急行动:防范再次发生灾害的技术措施,为抢险救援和事故调查提供技术保障.

(8)善后处理组(负责人:)

主要职责:负责事故善后处理,负责救援结束后现场清理及生产恢复工作.

5.预防与预警

5.1危险源监控

5.1.1安全生产管理部负责重大危险源信息的收集、调查、处理、统计、分析总结和报告,建立生产安全事故监测、预警等资料信息,依托应急指挥中心信息一体的高度信息化的生产安全事故预防预警体系.发布安全预警信息及相应预防 平台及局域网络,构建安全监控信息网络,逐步建成集监测、控制、管理和救援于措施,实现资源共享.

5.1.2各单位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有关规定,做好本单位事重点监控信息并跟踪整改情况,报局安全生产管理部备案. 故预防工作,防止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重点监控,及时分析

5.2预警行动

针对生产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和突发紧急事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风险分析和安全评价工作,当发现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时,以隐惠整改通知、进行复查,督促消除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实现事前预防、降低损失 通报等形式传递预警信息,并责令责任单位立即进行隐患整改,对整改落实情况目的.

6.信息报告程序

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即向工程局应急指挥中心报告,指挥中心或事故单位负责人应于1小时内,向事 人接到报告后,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发生死亡、重伤或重大经济损失事故时,应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发生事故的单位名称及工程详细名称:

b、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C、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d、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e、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f、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g、事故的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时间.

产,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的扩大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 2)事故单位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的措施抢救人员和财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录像、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手证,封存内业资料,为事故调查提供原始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谎报.

3)当自有应急无法保证控制事态发展时,应寻求外部支援.

4)门卫24小时值守.

7.应急处置

7.1响应分级

为1、ⅡI、Ⅲ级.当达到本预案应急响应条件时,事故单位应启动本预案,并根 按安全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级别原则上分据事故等级及时上报.

7.1.11级应急响应:

造成3人以上死亡(含失踪)、10人以上重伤的事故.

需要启动I级应急响应的其他事故.

7.1.21Ⅱ级应急响应

造成3人以下死亡(含失踪)、3-10人重伤事故.

发生与安全生产有关的,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事件:

需要启动ⅡI级应急响应的其他安全事故.

7.1.3发生Ⅲ级(3人以下重伤、其他安全事故)应急响应的安全事故,由事故单位按其制订的应急预案启动.

7.2响应程序

7.2.1应急响应流程

复和应急结束等几个步骤. 应急响应流程分为:接警通报、判断、应急启动、指挥控制、应急响应、应急恢

(见附表二:应急响应流程图)

7.2.2应急响应行动

1级响应行动

发生I级响应事故及险情应由事故单位立即上报工程局,工程局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启动局级应急预案,通知指挥中心有关成员,组成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就有关重大应急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并将有关情况向总公司汇报.

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赶赴现场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

当出现救援人员及现场人员有可能受到伤害的紧急情况时,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宣布应急避险命令:当救援困难,事故有进一步扩大等紧急情况出现时,应扩大应急相应程序,请求外部支援.

Ⅱ级响应行动

Ⅱ级应急响应由各单位负责启动,并向工程局报告.

事故单位应急指挥中心成立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前往事故地点,指挥现场应急救援,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医疗救护,后勤保障、善后处理、信息发布、治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