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专项应急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中暑属于突发性安全事件.一般以暑季为高发期,或是通风条件差的高温场所.中暑处理及时得当,可消除或减缓中暑病状,处理不当或延误处理,可能危及生命,后果严重.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1迅速行动、灵活应对.处理事故险情时,由项目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启动本预案并实施;
2.2以人为本.险情处理应首先保证人身安全(包括救护人员和遇险人员);
2.3强化防护.迅速疏散无关人员,阻断危险物质来源,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项目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由项目行政主管领导和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与办公室、工程部、设备部、物资部、安质环保部、财务部、施工单位应急组织机构的负责人组成.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指挥机构
项目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由救护组、疏导组、保障组、善后组、调查组和现场应急组织机构组成.
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安质环保部,值班电话:.项目部事故应急自救办公室应设在办公室,明确24小时值班、值班人员和固定电话.
救护组:由安质环保部、卫生防疫部门负责人、现场应急救援队伍和事故所在地医疗机构组成.
疏导组:办公室、设备部组成.
保障组:由项目办公室、计划部、财务部负责人组成,必要时邀请医疗专家参加.
善后组:由项目计划部、财务部负责人组成.
调查组:由安质部和办公室负责人组成.
现场应急组织机构:由现场单位有关人员组成.
3.2.2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A总指挥的职责:
a贯彻国家、地方、行业等上级有关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
b组织实施单位应急预案,了解暑情,解决应急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c根据暑情,下令进入相应级别的应急状态,必要时向上级(相关单位)和当地政府应急救援机构报告有关情况:
d确保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组织项目部总体应急演练,
指挥项目总的应急行动.
B副总指挥的职责:
a协助总指挥开展应急指挥工作,总指挥不在位时,代行其职责;
b组织编制应急预案,监督落实项目应急行动程序,督促检查主管部门搞好培训、演习;
c进入应急状态时,负责现场指挥,并根据疫情发展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d组织做好善后工作.
C应急办公室职责:
a掌握项目疫情状况,及时向总指挥报告;
b负责项目部应急处置所需资源的统一调配,传达应急各项指令:根据总指挥指令负责向当地人民政府(相关单位)应急机构报告疫情及信息沟通.
D救护组职责:
负责中暑人员的医疗抢救工作,配合当地医疗机构,做好转送工作.
E疏导组职责:
维护现场秩序,引导医疗救护人员进入现场,作好必要的防护工作.
F保障组职责:
负责初期应急救援方案的制订,并保证应急处置的通讯、
物资、设备和资金及时到位及后勤保障.
G善后组职责:
妥善安置中暑人员和接待中暑者家属,按有关规定做好相应工作.
H调查组职责:
收集相关资料,查明中暑原因,评估影响程度和损失,分清责任并提出相应处理意见,提出防止同类事件重复发生的意见和建议,写出应急处置报告并做好相关工作的移交.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和防暑降温预告;改善通风条件差、持续高温时间长等不良工作环境;对有特殊要求、难以改善的,则采取缩短作业时间,增加轮换班次等方式加以避免;因自然条件原因无法改变的,可采取避让休息等措施.
4.2预警行动
对气象部门发布的高温关气预报通过电话、公告栏、传真电报、网站等形式预警;对常期处于高温环境下的工作人员,经常做中暑防治提醒,普及中暑防治知识.
5.信息报告程序
一旦发生高温中暑事件,必须立即对中暑人员做通风和降温处理,并以最快的联系方式向应急自救领导小组和应急指挥部报告,情况严重的,拔打当地“120”急救电话.
6.应急处置
6.1响应分级
6.1.1高温中暑分级和响应程序:
A先兆中暑:患者在高温环境中工作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为二级响应程序;
B轻度中暑:除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度以上为二级响应程序.
6.1.2重度中暑分为为一级响应程序,其表现为:
A热射病:是因高温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热平衡失调使体内热蓄积,临床以高热、意识障碍、无汗为主要症状;
B热痉挛:是由于失水、失盐引起肌肉痉挛;
C热衰竭:主要因周围循环容量不足,引起虚脱或短暂晕厥.
6.2响应程序和处置措施
6.2.1二级响应程序:
A迅速将中暑者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B用湿毛币敷头部或用冰袋置于中暑者头部、大腿根部等处.若病人能饮水时,可给病人饮水中加入少量食盐.
C报告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暂时停止现场作业,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