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394-2008代替GB/T14394-1993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14394-1993(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
本标准与GB/T14394-1993的主要差别是:GB/T 14394-1993依据GB/T8566-1988《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划分软件生存周期,按阶段描述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本标准依据GB/T8566-2007《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划分软件生存周期,按过程和活动描述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山东省计算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红强、王纬、李刚、周鸣乐、王英龙.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43941993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软件产品在其生存周期内如何选择适当的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要素,并指导软件可靠性大纲和可维护性大纲的制定和实施.
本标准适用于软件产品生存周期的基本过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面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面,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8566-2007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GB/T11457-2006信息技术软件工程术语
GB/T16260.1-200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1部分:质量模型(ISO/IEC9126-1:2001.IDT)
3术语和定义
GB/T11457-2006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软件可靠性大纲softwarereliabilityprogram
描述为保证软件满足规定的可靠性要求所采取的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文档,典型地描述要做的工作、所需要的资源、使用的方法、采用的过程、要满足的进度表和项目组织方法.
3. 2
软件可维护性大纲software maintainabilityprogram
描述为保证软件满足规定的可维护性要求所采取的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文档,典型地描述要做的工作、所需要的资源、使用的方法、采用的过程、要满足的进度表和项目组织方法.
软件 FRACASsoftware failure reporting analysis and corrective action system
软件失效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FRACAS)是一个闭环控制系统,它将软件的失效加以记录、报告,找出失效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4软件生存周期
4.1在软件生存周期基本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要求
进行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的要求.表1给出了本标准的活动与GB/T8566一2007软件生存周 本标准依照GB/T8566一2007将软件生存周期划分为五个基本过程,提出了在这五个基本过程中期过程和活动的映射关系.
表1从本标准活动到GB/T8566-2007软件生存周期过程和活动的映射
软件可靠性与可维护性管理 GB/T8566-2007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启动 活动招标的准备获取 获取 一对供方的监督 合同的准备和更新验收和完成启动投标准备 签订合同供应 供应 策划执行和控制 评审和评价交付和完成过程实现概念 开发 系统需求分析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需求 开发 软件需求分析一款件体系结构设计设计 开发 软件详细设计实现 开发 软件编码和测试软件集成测试 开发 软件合格性测试 系统集成系统合格性测试安装和检验 开发 软件安装软件验收支持过程实现 运行测试运作 运作 系统运行用户支持过程实现 问题和修改分析维护 维护 修改实现维护评审/验收 迁移软件退役
4.1.1在获取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要求
需方确定需要获取的软件产品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确保要求是合理的、可行的、可验证的,并有相应的资源保证,进而在制定标书、选择供方过程中加以体现,并且依照要求管理获取过程,最终验收 软件产品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是否达到预期要求.
4.1.2在供应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要求
供方在投标书中对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进行说明以答复需方要求,并反映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