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6839-2025代替GB/T 26839-2011
电子商务 仓单交易模式
Electronic merce-Warehousereceipt trading mode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snc
目次
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总体要...4.2交易参与方 4.1交易框架5仓单交易要求 4.3仓单交易平台信息管理与维护5.1交易商注册5.2仓单注册5.3签约5.4资金结算.5.5货权转移 125.6货物交收. 146交易风险管控 166.1风险因素识别 166.2风险分类 6.3风险分析.167追溯与检查 6.4风险控制. 177.1信息记录 177.2追溯. 17 177.3交易检查 187.4问题处理.附录A(资料性) 仓单交易说明示例 19A.1 交易规定 6A.2 交易日历 61A.3 交货仓库 20A.5产品说明 A.4 仓单品种A.6 A.7 质量标准 替代品质量品级差价21
A.8交收品牌A.9地区差价 21A.10包装、标志、贮运 22参考文献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本文件代替GB/T26839-2011《电子商务仓单交易模式规范》,与GB/T26839-2011相比,除
a)更改了术语“仓单"的定义(见3.1,2011年版的3.1);b)更改了术语“仓单交易"的定义(见3.2,2011年版的3.2);c)增加了术语“仓单交易平台”"结算银行”(见3.3、3.6);d)将术语“电子交易合同”更改为“仓单电子交易合同”(见3.4,2011年版的3.3); e)更改了术语“交易商”的定义(见3.5,2011年版的3.4);(见第4章,2011年版的第4章、5.1、第7章、第11章);第9章、第10章):h)增加了“仓单注册“和货权转移“的内容(见5.2、5.5):i)更改了交易商注册提交的材料(见5.1.2.1,2011年版的6.1);j)增加了交易风险管控的要求(见第6章);
k)增加了追溯与检查的要求(见第7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电子业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3)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华洋赛车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金虎保险设备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理工大学、杭州海关丝类检测中心、物产中大物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 浪潮智慧供应链科技(山东)有限公司、河南城建学院、山东企叮咚电子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宁波海上鲜信总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郑州郑大信总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轻工业信总中心、上海六六仓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计量大学、北京中科标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戴鹏、熊波林、沈立、陈桂莲、焦利剑、刘颖、陈德、王志民、叶宁、周源、孙世国、王武军、熊安川、田会窦、王解、杨芸芸、蒋华琴、陈钧、任宇、万林葳、孙千惠、李承洲、朱伟如、赵阳、 孟慧敏、王棚男、曾小凡.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1年首次发布为GB/T26839-2011;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