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2918-2025代替GB/T22918-2008
易腐食品控温运输技术要求
Technicalrequirements for temperature-controlled transportation ofperishable foodstuff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目次
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运输基本要求.5控温运输工具要求6装(卸)要求 7运输途中要求 IIEE8温度追溯要求附录A(规范性) 易腐食品控温运输要求附录B(规范性) 易腐食品运输包装 10附录C(资料性) 易腐食品装载方法
snc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规定了食品质量相关技术要求,食品安全相关要求见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食品安全标准等文件.
本文件代替GB/T22918-2008《易腐食品控温运输技术要求》,与GB/T22918-200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更改了范围(见第1章,2008年版的第1章);增加了术语“漏气系数”总传热系数”及其定义(见3.8、3.9);定义(见3.1、3.2、3.3、3.4、3.5、3.6 3.7 2008年版的3.1、3.4、3.5、3.7、3.8、3.9、3.10);更改了包装要求(见4.1.6.2008年版的4.5)、装载要求(见6.2.1 2008年版的4.6):增加了控温运输工具隔热性能分级标准和计算方法(见5.2.3、5.2.4); 增加了控温运输工具气密性能分级标准和计算方法(见5.2.1、5.2.2);增加了控温运输工具制冷机组及其性能要求(见5.3.1);增加了控温运输工具表面涂层的太阳光反射比性能要求(见5.3.3);更改了装(卸)要求(见第6章,2008年版的第5章、第7章);更改了运输途中要求(见第7章,2008年版的第6章);增加了温度追溯信息内容要求(见8.2); 一更改了控温运输工具内部温度记录时间间隔要求(见8.1,2008年版的6.5):增加了温度追溯信息管理要求(见8.3、8.4);更改了易腐食品控温运输要求(见附录A,2008年版的附录A);更改了易腐食品运输包装(见附录B,2008年版的附录B); 更改了易腐食品装载方法(见附录C,2008年版的附录C).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制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9)归口.
电冰柜有限公司、中铁特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洋大学、中车长江运输设备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开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州大学、广州工商学院、中国制冷学会、华商国际工程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特种发分公司、超酷(上海)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河北壹雪制冷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运输及经济研究所、广东华联通数码仓有限公司、广州拜尔冷链聚氨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公司、广东新供销天业冷链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共生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临沂市义兰物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廷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开利运输冷气设备有限公司、 青岛凯尼亚商用设施有限公司、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韶关学院、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湖南医药学院、长沙学院、香港物流商会、东北林业大学、天津商业大学、中粮工科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广海、谢如鹤、张奎、王斌、林朝朋、温克学、廖晶、李锦、谢晶、何远新、王宏、塘杰、马进、段风华、尹从络、司春强、王波、管佳佳、孙天慧、李进、王言、谢皓、尉润华、孙欢、杨芳、任锦辉、刘海波、黄礼明、廖愿洋、常海、尉潇泽、陈欢、刘生焱、卢立新、郑全军、冯智辉、钟鸿兴、吴建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