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84-2025 烃类燃料热值的测定 氧弹量热计法.pdf

384,规范,推荐性国家标准
文档页数:23
文档大小:555.37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推荐性国家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4-2025代替GB/T 384-1981

烃类燃料热值的测定 氧弹量热计法

Determination the heat of bustion for hydrocarbon fuelsBombcalorimetermethod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384-1981《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法》,与GB/T384-1981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范围(见第1章,1981年版的第1段);b)增加了弹热值、总热值、净热值、能量当量等术语(见第3章);c)更改了总热值测定法和净热值测定法的原理(见第4章,1981年版的总热值测定法第一段和d)更改了试剂或材料(见第5章,1981年版的第2章、第24章、第32章) 净热值测定法的第一段),删除了弹热值测定法的原理(见1981年版的弹热值测定法第一段);e)更改了仪器设备(见第6章,1981年版的第1章、第23章、第31章)f)增加了取样要求(见8.1);g)更改了高挥发性样品装样方法(见9.6,1981年版的第17章):h)更改了硫含量、氮含量的测定方法(见9.9、9.10,1981年版的第13章、第27章); i)增加了氢含量分析方法(见9.11);j)更改了确定量热计能量当量和配件燃烧热的方法(见第10章,1981年版的第2章):k)更改了精密度(见第12章,1981年版的第41章);1)增加了氧气、2.2,4-三甲基戊烷的危险警示和使用要求(见附录A): m)增加了自动仪器设备的技术要求(见附录B);n)增加了温度计和化学修正方法(见附录C).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0)提出并归口.

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洛阳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石油乌鲁本齐石化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院、中国民公司、辽宁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国能基石化工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中航油(北京)机场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质量管理中心、广东省惠州市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杭州钧度科技有限公司.

牛小娟、林秋雨、苗博、李铭、任成龙、高丙德、徐华玲、吴裕.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玥、常春艳、谢宗畴、赵杰、黄怡程、白雪梅、王诗语、刘慧琴、王硕、范艳璇、

本文件于1964年首次发布,1981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烃类燃料热值的测定氧弹量热计法

员应具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 警示一一本文件涉及有危险的材料、设备和操作,并未指出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本文件的人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以氧弹量热计测定烃类燃料总热值、净热值和弹热值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液体烃类燃料热值的测定如:汽油、喷气燃料、柴油、生物燃料、重油、船用燃料油、残渣燃料油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756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GB/T11140石油产品硫含量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GB/T17040石油和石油产品中硫含量的测定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GB/T27867石油液体管线自动取样法 GB/T34100轻质烃及发动机燃料和其他油品中总硫含量的测定紫外荧光法NB/SH/T0253轻质石油产品中总硫含量的测定电量法NB/SH/T0656石油产品及润滑剂中碳、氢、氮的测定元素分析仪法NB/SH/T0704石油和石油产品中氮含量的测定舟进样化学发光法NB/SH/T6030石油中间馏分油氢含量的测定低分辨率脉冲核磁共振法 NB/SH/T0842轻质液体燃料中硫含量的测定单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SH/T0172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高温法)SH/T0689轻质烃及发动机燃料和其他油品的总硫含量测光法(紫外荧光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弹热值bomb heat of bustion

单位质量的试样在充有高压氧气、恒定体积的弹式量热计内完全燃烧,其燃烧后的物质除水凝结为液态,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溶解在水中生成硝酸、硫酸,其余(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均为气态时所释放的热量.

注:样品只含碳、氢、氧、氮、硫元素,试样及氧气的初始温度与产物的最终温度均为2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