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6190-2025
航天器空间环境效应防护通用要求
Generalrequirements of protection for spaceenvironmentaleffects on spacecraft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目次
10单粒子效应防护通用要求12位移损伤效应防护通用要求 13表面充放电效应防护通用要求14内带电效应防护通用要求 10 1115紫外辐射效应防护通用要求 1116原子氧侵蚀效应防护通用要求 1217空间碎片与微流星体撞击防护通用要求 1218污染防护通用要求 1319微重力效应防护通用要求 1420空间磁场防护要求 15176[2025其他21附录B(资料性)辐射设计余量 25附录C(资料性)空间辐射效应防护设计流程 附录D(资料性)单粒子效应预示方法 26附录E(资料性)简单屏蔽分析方法 32附录F(资料性)表面充放电风险 34附录H(规范性)真空微放电试验方法
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缩略语 5基本要求6航天器空间环境效应防护工作流程7空间环境及其效应要素分析8空间环境效应防护设计指标确定9航天器空间环境效应试验规范制定11电离总剂量效应防护通用要求.21大气与真空效应防护要求22电离层效应防护要求23微振动效应防护要求24航天器空间环境效应在轨防护.附录A(资料性)器件辐射敏感性分类附录G(资料性)内带电效应风险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宇航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5)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深圳星地李生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湘潭大学、西安龙飞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零重空间技术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北京 天工科仪空间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沈自才、呼延奇、季启政、欧阳晓平、曲少杰、于庆奎、赵瑜馨、李昌宏、王世金、王宁平、冯学尚、张振龙、张园园、袁俊刚、王风彬、兰利东、汤晓斌、左平兵、张琼予、王治中、张坤、曹志强、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