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3641-2025代替GB/T13641-2006
劳动护肤剂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 technical conditions of skin-protective agent for workers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目次
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分类5技术要求6测试方法 7标识8包装、贮存和保质期附录A(规范性)去污时间的测试方法附录B(规范性)耐热性和耐寒性试验方法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3641-2006《劳动护肤剂通用技术条件》,与GB/T13641-2006相比,除结构性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将其他用途型护肤剂更改为皮膜型护肤剂[见第4章f),2006年版的第4章f)];更改了劳动护肤剂中原料的使用要求(见5.1,2006年版的5.1);将绿脓杆菌、粪大肠菌群更改为铜绿假单胞菌、耐热大肠菌群(见5.2,2006年版的5.2和更改了产品中铅、砷的残留限量(见5.3,2006年版的5.3),增加了镉、二烷、石棉等指标(见 表1);5.3) ;删除了防水型、防油型和其他用途型护肤剂的规定(见2006年版的5.5.1):更改了防明指数(SPF值)(见5.5.1 2006年版的5.5.2):更改了有效保护时间(见5.5.3,2006年版的5.5.4); 删除了闪点相关规定(见2006年版的5.6.3);删除了有效组分含量及偏差相关规定(见2006年版的5.6.4);删除了包装外观的要求(见2006年版的5.7);删除了新原料的毒理学检测(见2006年版的6.1); 一更改了微生物学指标的检测方法(见6.1.2006年版的6.2):更改了有害物质限值的检测方法(见6.2 2006年版的6.3);一更改了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急性经皮毒性试验、急性皮肤刺激性试验、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和皮肤光毒性试验的检测方法(见6.3.1,2006年版的6.4.1);更改了急性吸入毒性试验的检测方法(见6.3.2,2006年版的6.4.2); 更改了人体皮肤斑贴试验的检测方法(见6.3.3 2006年版的6.4.3);删除了防护效果评价(见2006年版的6.5.1);更改了防晒指数(SPF值)的检测方法(见6.4.1.2006年版的6.5.2);更改了有效保护时间的检测方法(见6.4.3 2006年版的6.5.4);删除了闪点检测方法(见2006年版的6.6.3); 一更改了pH值的检测方法(见6.5.1 2006年版的6.6.1);-删除了包装外观检测方法(见2006年版的6.7);删除了检验规则(见2006年版的第7章);更改了销售包装标识(见第7章,2006年版的8.1);删除了中盒和大箱(见2006年版的8.2); 删除了运输(见2006年版的9.2).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提出并归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