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29.240.01P62备案号:53872-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 T 390 - 2016代替DL/T390一2010
县域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
Technical guide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for county
国家能源局 发布
目 次
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和缩略语基本原则5 系统架构6 建设方式7技术指标附录A(规范性附录) 配电主站功能配置附录B(规范性附录) 配电终端功能配置 ...13
前 言
社会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与智能电网的发展对县级供电企业配电自动化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为进一步有效指导县级供电企业配电自动化建设与改造相关工作的开展,推进县级供电企业所辖配电网的自动化程度,对DL/T390一2010《县城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导则》进行修订.
造厂商及运行单位的意见.本次修订与原标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标准名称由《县城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更名为《县域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
引用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14号令,在信息安全方面的内容符合国家最新规定;
引用了近3年来的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明确提出了3种配电主站建设模式;
明确提出了馈线自动化的2种类型5种实现方式.
本标准实施后代替DL/T390--2010.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农村电气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国网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盛万兴、史常凯、张波、房牧、李题印、朱亮、冷华、刘志宏、葛荣刚、李二霞、周勐.
本标准代替的DL/T390一2010于2011年1月9日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县域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县级供电企业配电自动化系统架构、功能、技术要求以及馈线自动化实现方式等.本标准适用于县级供电企业中压配电网配电自动化规划、设计、建设和改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84-2014高压交流断路器GB3804-20043.6kV~40.5kV高压交流负荷开关GB25284-201012kV~40.5kV高压交流自动重合器DL/T406-2010交流自动分段器订货技术条件DL/T599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DL/T634.5101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5一101网络访问
DL/T721一2013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DL/T813一200212kV高压交流自动重合器技术条件DL/T814-2013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DL/T 86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DL/T 890 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DL/T1080电力企业应用集成配电管理的系统接口DL/T1406一2015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DL/T5709-2014配电自动化规划设计导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14号令《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配电自动化distribution automation
配电自动化以一次网架和设备为基础,综合利用计算机、信息及通信等技术,并可通过与相关应用系统的信息集成,实现对配电网的监测、控制和快速故障隔离.
3.1.2
实现配电网运行监视和控制的自动化系统,具备配电SCADA(supervisorycontrol and dataacquisition)、故障处理、分析应用及与相关应用系统互联等功能,主要由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配电自
DL / T 390 - 2016
动化系统子站(可选)、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和通信通道等部分组成.
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masterstationofdistributionautomationsystem主要实现配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等基本功能和分析应用等扩展功能,简称配电主站.
3.1.3
3.1.4
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remote terminalunitof distributionautomation
安装在配电网的各种远方监测、控制单元的总称,完成数据采集、控制和通信等功能,主要包括馈线终端、站所终端、配变终端等,简称配电自动化终端、配电终端.
3.1.5
馈线终端feederterminalunit,FTU
安装在配电网架空线路杆塔等处具有遥信、遥测、遥控和馈线自动化功能的配电自动化终端.
3.1.6
站所终端distribution terminal unit,DTU
安装在配电网开关站、配电室、环网柜、箱式变电站等处具有遥信、遥测、遥控和馈线自动化功能的配电自动化终端.
3.1.7
配变终端transformer terminalunit,TTU
用于配电变压器的各种运行参数的监视、测量和保护的配电自动化终端.
3.1.8
配电自动化子站slavestationofdistributionautomation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中间层设备,实现所辖范围内的信息汇集、处理或故障处理、通信监视等功能,简称配电子站.
3.1.9
馈线自动化feederautomation,FA
利用自动化装置或系统,监测配电网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配电网故障,进行故障定位、隔离和恢复对非故障区域的供电.根据故障处理过程是否经配电主站参与,分为集中型馈线自动化与就地型馈线自动化2种类型.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一遥:遥信二遥:遥信、遥测三遥:遥信、遥测、遥控
4基本原则
4.1配电自动化以提高供电可靠性、改善供电质量、提升运行管理水平和供电服务能力为目的,按照因地制宜、实用经济、适度超前的原则进行统筹规划,分区域、分阶段实施.
4.2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网建设改造应同步规划,具备条件时应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运.4.3配电自动化应综合考虑配电线路、开关设备和通信网络情况,合理选择配电自动化系统配置与馈线自动化实现方式,宜采用技术成熟、免(少)维护、节能环保的设备.4.4配电自动化应充分利用现有通信资源,结合配电网业务发展需求和通信技术发展趋势,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避免重复建设.4.5配电自动化建设应支持分布式能源及储能装置接入等配电网智能化业务扩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