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41/T 164-2016 河南省城镇控水防尘海绵型道路技术规程

附件大小:17.09MB
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工程规范
分享会员:
分享时间: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
DBJ41/T164-2016
备案号:J13653-2016
河南省城镇控水防尘海绵型道路技术规程
Hena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own rainfall conservation and dust controlling sponge style streets
2016-12-12发布2017-01-01实施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DBJ41/T 164,DBJ41/T 164-2016,城镇控水防尘海绵型道路,技术规程,河南省,DBJ41/T 164-2016 河南省城镇控水防尘海绵型道路技术规程

1总则
1.0.1为规范我省城镇控水防尘海绵型道路设计、施工及验收,便于雨水收集、利用及扬尘治理,加强工程绿色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及安全,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我省城镇控水防尘海绵型道路新建、扩建、改建的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城镇控水防尘海绵型道路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城镇控水防尘海绵型道路town rainfall conservaion and dust controlling sponge style streets
指城镇道路在设计与施工中尽可能地利用低影响开发设施,使道路能够具有海绵的特性,最大限度地利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防控道路扬尘的新型道路。
2.1.2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
低影响开发(LD),指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通过生态化措施,尽可能维持城市开发建设前后水文特征不变,有效缓解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径流总量、径流峰值与径流污染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2.1.3低影响开发设施Low impact development facility
指应用在城镇控水防尘海绵型道路中的设施,包括海绵型生态树池、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下沉式生物滞留带、溢流设施、沉淀池、海绵型雨水口、立算式进水侧石、挡水堰等。
2.1.4溢流设施Overflow facility
布设在下沉式绿地内,与市政雨水系统连接,将绿地内多余的雨水溢流排入城市雨水系统的结构。
2.1.5海绵型生态树池Sponge type ecological tree pool
指能够利用树池间区域达到渗水、蓄水、滞水等目的的新型树池结构,包括植草砖结构和串联型树池带等形式。
2.1.6生态排水Ecological Sanitation指城镇道路径流雨水通过有组织的汇流与转输,经截污等预
处理后引人道路红线内、外绿地,并通过设置在绿地内的以“渗、滞、蓄、净、用、排”为主要功能的低影响开发设施进行处理的排水方式。
2.1.7边绿化带Side greenbelt
指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的绿化隔离带。
2.1.8道路扬尘Road dust
指道路施工过程及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积尘,在一定的动力条件(风力、机动车碾压、人群活动等)的作用下进入环境空气中形成的扬尘。
2.1.9年径流总量控制率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
根据多年日降雨量统计数据分析计算,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渗透、储存、蒸发(腾)等方式,场地内累计全年得到控制(不外排)的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百分比。
2.1.10下沉式绿地Low elevation greenbelt
低于周边地面标高,可积蓄、下渗雨水的绿地。
2.1.11下沉式生物滞留带Low elevation bio-retention
下沉式绿地的一种,指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蓄渗、净化径流雨水的设施,由植物层、蓄水层、土壤层、过滤层等构成。
2.1.12透水铺装Permeable pavement
可渗透、滞留和渗排雨水并满足一定要求的路面铺装结构。

3基本规定
3.0.1城镇道路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选择应遵循因地制宜、经济有效、方便易行的原则,在保证道路功能的前提下,满足城镇控水防尘海绵型道路建设的要求。
3.0.2城镇控水防尘海绵型道路路面排水宜采用生态排水方式路面雨水宜优先汇人道路红线内绿地。
3.0.3新建道路设计应考虑低影响开发设施建设需求,宜优先选用下沉式绿化带形式。
3.0.4已建道路可通过路缘石改造和增加植草沟、溢流口等方式将路面雨水转输到下沉式绿地内。
3.0.5道路人行道应采用透水铺装:非机动车道宜采用透水沥青路面或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
3.0.6道路横断面设计应便于路面雨水汇人低影响开发设施内。低影响开发设施应通过溢流设施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相衔接,保证上下游排水系统的通畅。
3.0.7未规划绿化带的道路,宜利用人行道透水铺装、生态树池、树池间设施带等进行城镇控水防尘海绵型道路设计,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3.0.8道路绿化带内应采用草、灌木、乔木相结合立体绿化,绿化带内填土表面应采取绿化或透水铺装等防尘措施。
3.0.9行道树树池宜采用海绵型生态树池,人行道部分雨水可引入树池内蓄存、下渗。
3.0.10城市立交、高架路宜结合立交绿地及桥下空间布置低影响开发设施,并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将立交范围内的路面雨水汇集后引人相关设施。
3.0.11低影响开发设施内植物应根据水分条件、径流雨水水质等进行选择,宜选择耐盐、耐淹、耐污等能力较强的植物,并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中的相关要求。
3.0.12城镇道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设计除满足本规程的要求外,尚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37中相关要求。

4设计
4.1一般规定
4.1.1城镇道路低影响开发设施规模应结合道路断面形式、汇水面积、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设计降雨量等因素经计算确定,并应满足海绵城市相关控制指标要求,计算公式见式(4.1.1-1)及式(4.1.1-2)。4.1.2城镇控水防尘海绵型道路设计宜包含中央绿化带、边绿化带、人行道透水铺装以及生态树池等。
4.1.3城镇道路绿化带内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应采取防渗措施。
4.2横断面设计
4.2.1人行道透水铺装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十年老网站,真实资源、每天更新、会员免费畅享!
高速直链,非网盘分享!浏览器直接下载、拒绝套路!
本站已在工信部及公安备案,真实可信!
手机扫码一键登录、无需填写资料及验证,支持QQ/微信/微博(建议QQ,支持手机快捷登录)
①升级会员方法:一键登录后->用户中心(右上角)->升级会员菜单
②注册登录、单独下载/升级会员、下载失败处理等任何问题,请加客服微信
不会操作?点此查看“会员注册登录方法”

投稿会员:2Ru1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