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G329-6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局部框架房屋)
详图,抗震,建筑物标准图集
详图,抗震,建筑物标准图集
涂料,混凝土结构,防护规范
构造,超轻,隔墙板标准图集
工程施工,建筑安装,电气工程标准图集
变压,气道,卫生间标准图集
屋面,刚性,柔性标准图集
风道,厨卫,住宅标准图集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1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终端和接头
图集号:13D101-1~4(替代93D101-1、93D101-2、93D101-3、93D101-4)
组织编制: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批准文号:建质〔2013〕74号
主编单位:中国五洲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设备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统一编号:GJBT-1247
实行日期:二〇一三年七月一日
1编制依据
1.1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函[2012]131号文“关于印发《2012年国家建设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的通知”编制。
1.2国家现行的标准、规范: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额定电压1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第3部分:额定电压1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附件》GB/T11017.3-2002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4部分:额定电压6kV(Um=7.2kV)到35kV(Um=40.5kV)电力电缆附件试验要求》GB/T12706.4-2008
《额定电压6kV(Um=7.2kV)到35kV(Um=40.5kV)电力电缆附件试验方法》GB/T18889-2002
《电力电缆导体用压接型铜、铝接线端子和连接管》GB/T14315-2008
《电工术语电缆》GB/T2900.10-2001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10kV(Um=12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绕包式终端》JB/T6468-2006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电力电缆热收缩式终端》JB/T7829-2006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10kV(Um=12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热收缩式直通接头》JB/T7830-2006
《额定电压6kV(Um=7.2k)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预制件装配式附件第1部分:终端》JB/T8503.1-2006
《额定电压6kV(Um=7.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预制件装配式附件第2部分:直通接头》JB/T8503.2-2006
《额定电压6kV(Um=7.2kW)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冷收缩式附件第1部分:终端》JB/T10740.1-2007
《额定电压6kV(Um=7.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冷收缩式附件第2部分:直通接头》JB/T10740.2-2007
《额定电压66kV~22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户外终端安装规程》DL/T344-2010
《额定电压66KV~22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接头安装规程》DL/T342-2010
当依据的标准规范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规范出版实施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选用。
2修编说明
本图集是对930101-1《户内电力电缆终端头》、93D101-2《户外电力电缆终端头》、93D101-3《电力电缆接头》、93D101-4《电力电缆终端头及接头》四本图集的修编,并根据使用方便汇编为一本。
图集保留了目前常用的10kV及以下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终端和直通接头的制作与安装,取消了现阶段很少使用的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终端和直通接头的制作与安装。根据现行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及新技术,增加了冷收缩式终端和直通接头。电力电缆终端和接头制作包括:绕包式、冷收缩式、预制件装配式、热收缩式、瓷套型干式、复合套型干式等。
3适用范围
本图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工程中额定电压为1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的终端、接头(直通接头、绝缘接头)制作与安装。
4主要内容
4.1电力电缆附件的种类、特点及适用范围。
4.20.6/1kV及以下电力电缆绕包式户内终端。
4.30.6/1kV及以下电力电缆热、冷收缩式户内、外终端和直通接头。
4.48.7/10kV电力电缆热、冷收缩式户内、外终端和直通接头。
4.58.7/10kV电力电缆预制件装配式户内、外终端和直通接头。
4.68.7/15kV电力电缆冷收缩式户内、外终端和直通接头。
4.718/20kV电力电缆冷收缩式户内、外终端和直通接头。
4.826/35kV电力电缆冷收缩式户内、外终端和直通接头。
4.926/35kV电力电缆预制件装配式户内、外终端和直通接头。
4.1050/66kV电力电缆预制件装配式户外、直通和绝缘接头。
4.1164/110kV电力电缆预制件装配式户外终端和直通接头。
4.1264/110kV电力电缆瓷套型千式户外终端。
4.13 64/110kV电力电缆复合套型千式户外终端。
4.14 64/110kV电力电缆预制件装配式绝缘接头。
4.15电力电缆终端、接头安装工艺要求。
4.16电缆附件用材料技术资料。
5注意事项
5.1电力电缆终端、接头的选用由施工安装人员根据电缆的型号、规格、使用环境及该地区运行经骏和习惯等因素确定。
(略)
图集内容索引:
目录1
编制说明3
术语5
电缆附件的种类、特点及适用范围6
电力电缆户内终端
0.6/1kV及以下电力电缆绕包式户内终端·········7
0.6/1kV及以下电力电缆热收缩式户内终端·····8
0.6/1kV及以下电力电缆冷收缩式户内终端······10
8.7/10kV电力电缆热收缩式户内终端·····12
8.7/10kV电力电缆冷收缩式户内终端13
8.7/10kV电力电缆预制件装配式户内终端…15
8.7/15kV电力电缆冷收缩式户内终端17
18/20kV电力电缆冷收缩式户内终端19
26/35kV电力电缆冷收缩式户内终端21
26/35kV电力电缆预制件装配式户内终端23
电力电缆户外终端
0.6/1kV及以下电力电缆热收缩式户外终端25
0.6/1kV及以下电力电缆冷收缩式户外终端···27
8.7/10kV电力电缆热收缩式户外终端29
8.7/10kV电力电缆冷收缩式户外终端31
8.7/10kV电力电缆预制件装配式户外终端33
8.7/15kV电力电缆冷收缩式户外终端35
18/20kV电力电缆冷收缩式户外终端37
26/35kV电力电缆冷收缩式户外终端39
26/35kV电力电缆预制件装配式户外终端41
50/66kV电力电缆预制件装配式户外终端43
64/110kV电力电缆预制件装配式户外终端·····…45
64/110kV电力电缆瓷套型干式户外终端········47
64/110kV电力电缆复合套型千式户外终端····.···49
电力电缆接头
0.6/1kV及以下电力电缆热收缩式直通接头······51
0.6/1kV及以下电力电缆冷收缩式直通接头········53
8.7/10kV电力电缆热收缩式直通接头·····55
8.7/10kV电力电缆冷收缩式直通接头····56
8.7/10kV电力电缆预制件装配式直通接头·····58
8.7/15kV电力电缆冷收缩式直通接头60
18/20kV电力电缆冷收缩式直通接头62
26/35kV电力电缆冷收缩式直通接头64
26/35kV电力电缆预制件装配式直通接头·······66
50/66kV电力电缆预制件装配式直通接头···68
50/66kV电力电缆预制件装配式绝缘接头·······70
64/110kV电力电缆预制件装配式直通接头····72
64/110kV电力电缆预制件装配式绝缘接头········74
电力电缆终端、接头安装工艺要求
1kV~3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热收缩式
终端安装工艺要求·76
6kV~3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冷收缩式
终端安装工艺要求77
6kV~3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预制件装配式
终端安装工艺要求·78
66kV~1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户外终端安装工艺要求·79
1kV~3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热收缩式
直通接头安装工艺要求·81
6kV~3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冷收缩式
直通接头安装工艺要求82
6kV~3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预制件装配式
直通接头安装工艺要求·······83
66kV~1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接头
安装工艺要求84
8.7/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终端固定安装·····86
8.7/10kV电力电缆直通接头保护盒·88
电缆附件用材料技术资料
1kV~35kV热收缩部件及安装材料技术、性能要求····89
6kV~35kV冷收缩部件及安装材料技术、性能要求····91
6kV~35kV橡胶预制件及安装材料技术、性能要求····92
本系列共三册,彩色高清完整版(第一册为最新2017版、2、3册为2011版),特点如下:
1、风格全面多样:四个发展时期 ——欧洲古典时期、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复古思潮时期;十一种建筑风格——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拜占庭建筑、罗马建筑、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巴洛克建筑、古典主义建筑、新古典主义建筑、浪漫主义建筑、折衷主义建筑。
2、组稿投入巨大:从选题到出版历时1年半,为保证资料的权威详实性,我司重金聘请多位摄影师远赴意大利、德国、法国、奥地利等10多个个国家,历时三个月,拍摄几万张第一手图片删选,其中不乏世界知名的建筑,还包括大量具有地方特色的不知名民居、教堂等建筑。
3、内容呈现完整:6000张建筑实景和CAD图相结合,从远景、中景、近景到细部,镜头式立体展示,完整呈现欧洲古典建筑的设计精髓。
4、分类详尽实用:从总体外观、门、窗、拱、柱、廊、屋顶、装饰构件、室内空间等部分细仔呈现了每一个建筑的特色。
建筑随人类在天地间起源、生存与发展,从低级到高级,从原始的洞穴、巢居、古典建筑到今日的现代建筑。21世纪的人们对建筑美的追求越来越高,建筑审美观念也趋于多样化。
艺术中的美是有规律的,城市与建筑的美更是如此,从毕达哥拉斯和维特鲁威以来,人们一直在探寻着这个规律。帕拉第奥指出:“美得之于形式,亦得之于统一”。科隆(Francesc0 Colona)认为,建筑应成为整体世界和谐的一部分,并服从于整体世界。而视觉和谐,是影响几个世纪的传统的文艺复兴理论。
欧洲古典建筑在建筑美学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作为世界最重要的建筑体系之一雄霸建筑领域几千年,至今影响巨大,从《欧洲古典建筑细部集成》一书,我们可以深深领略这种和谐之美。
欧洲古典建筑发源于古希腊,完善于古罗马,历史上称之为欧洲的古典文化。
古希腊的雅典卫城演绎着古典建筑柱式的和谐比例、建筑的完整统一,罗马的五柱式把希腊柱式发扬光大。中世纪的宗教建筑拱顶、穹顶结构丰富了古罗马的空间形式,同时巴西利卡和集中形制把古罗马的平面固定成经典。17世纪文艺复兴建筑汇聚了为市民服务的市政厅、议会大厦、广场、别墅等世俗建筑的欧洲古典建筑精品范例。18世纪后建筑美学领地审美主体多元化,各种建筑风格、流派纷至沓来:古典复兴主义、浪漫主义与折衷主义,其艺术形式在欧洲和各国有极大影响。
总体来看,大多欧洲城市经历了几个世纪数代人的建设,但整个城市建筑组合默契、细部完美,同时,整体有着丰富变化的空间和景致,留至今日的是完整与和谐,成为世界城市设计和景观科学中的典范,这其中蕴藏着深奥的美学原则,笔者认为可概括为:视觉要素微差原则和关系要素同一原则。
视觉要素(形体、色彩、肌理)和关系要素(量、相、比)方面的配合,是城市空间设计中的主要构成元素。视觉要素微差原则指在建筑群体中的各个单体建筑在形体处理手法、色彩调配及肌理选择方面可存在一定差异,同时,应将这种差异控制在有限范围内,以保证整体的视觉同一性。
关系要素同一原则指建筑群体中单体建筑的诸关系要素应全面遵循共同的设计目标和方法。关系要素的“量”指面积、尺度、体量、间隔等,“相”指三维空间中的相位比较,包括位置、方向、层次、重心、主从、韵律、对位等,“比”指分隔、比例、对比、对称等方面。
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促使建筑的结构和内部功能的发展,建筑形式亦随之不断变化。例如石材的选用和拱券技术都对建筑形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现代科技革命和新材料的应用更使之产生革命性的变革。如果在同一城市空间中,各个建筑仅从自身结构和使用的合理性出发,势必造成城市景观无法控制的混乱局面,因此,在城市设计中必须寻求独立于物质条件之外的审美信念,关系要素概念的引入有助于寻求这种统一。
群体建筑组合需遵循关系要素同一原则,具体包括:立面垂直分隔比例的一致性,虚实面积比例的一致性,水平线面分割的连续性,建筑物主要立面的向心性,建筑物主从关系的明确性等方面,这些体现在许多欧洲古典的建筑之中。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建筑形态设计提供了无比的可能性,同时也造成无比的混乱性。混凝土、钢材、玻璃的大规模应用使建筑物的外部形象和内部空间得以解放,可又失去了在传统的砖石建筑群中所特有的和谐一致性,人们往往感叹传统城市空间中许多美好的东西在钢筋混凝土的丛林里荡然无存了。因此,当代建筑师、规划师们开始重新认识现代城市空间中的建筑形态问题。
时空的矛盾一直存在于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后续建筑与原有建筑并存是城市的必然现象。两干多年来,欧洲前辈建筑师秉承了历史留下来的文化传统和优良的整体意识。以意大利为例,早在1933年,国际现代建协在雅典开会通过《雅典宪章》时,意大利的建筑师就提出城市历史遗产的保护问题,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意大利人民有着尊重历史、珍惜文物的传统光荣。他们将祖先留下来的城镇和建筑视为瑰宝,将保护历史的空间环境与建筑视为国策。人们形容意大利的城市是用大理石、地中海松和雕塑喷泉组成的精美画卷。在这些城市中,到处都是教育民众、熏陶文化的场所,到处都显现着城市文化的固有魅力和深刻的内涵。它们体现了这个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素养和对本民族文化的与生具来的自信心和透彻的理解。这也许是许多在“主义”与“风格”大洋中浮荡的中国建筑师所缺少的“定海神针”。
发展是城市建设的主题,完全回归传统,照搬模拟古老的建筑形态是因噎废食的做法。从欧洲许多的城市发展来看,历史性的空间环境和建筑形态及其不断的发展与现代化的市民生活保持着融洽协和的关系。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虽然在传统人文美学思想和传统建筑体系方面与欧洲有着较大的差异,但各成体系,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两者同时又具有许多共同点,例如都有源远流长的文明,都享有祖先留下的文物艺术珍品和建筑遗产,城市空间脉络和建筑形态都有着珍贵的文化基础。因此,许多城市建设中的原则是共通的。《欧洲古典建筑细部》一书,有助于我们建立对西方古典建筑正确的美学价值观,并应用于高科技、高效率的现代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