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5 ( 第 1146 页)

建筑防火设计(第二版)作者:张树平 主编出版时间:2009建筑防火设计是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建造防火安全的建筑物,是建筑师、城市规划师的职业责任与法律责任。建筑防火设计是培养未来建筑师、规划师的兼具实用性和创新性的教材,在培养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人才中发挥重要作用。《建筑防火设计》主要讲述了建筑防火基础、建筑耐火设计、建筑总平面防火设计及建筑平面防火设计、安全疏散设计、地下建筑防火设计、建筑内部装修防火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建筑防烟与排烟设计、建筑灭火设备、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简介等内容。《建筑防火设计》可作为建筑学、城市规划、室内设计、园林景观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第1章 建筑防火基础1.1 建筑火灾1.2 建筑火灾及其发展和蔓延1.3 建筑火灾烟气及其流动与控制1.4 建筑防火设计基本概念第2章 建筑耐火设计2.1 建筑耐火等级的选定2.2 钢结构耐火设计2.3 混凝土构件的耐火性能2.4 建筑耐火构造第3章 建筑总平面防火设计3.1 防火间距3.2 消防车道与消防车操作空间3.3 建筑总平面防火设计举例第4章 建筑平面防火设计4.1 防火分区设计标准4.2 建筑平面防火布置4.3 水平防火分区及其分隔设施4.4 竖向防火分区及其分隔设施4.5 中庭的防火设计4.6 防火分区设计举例第5章 安全疏散设计5.1 安全分区与疏散路线5.2 安全疏散时间与距离5.3 安全出口5.4 疏散楼梯5.5 避难层(间)5.6 辅助疏散设施

书名=解读故宫 一座宫殿的历史和建筑作者=张加勉编著页数=230出版日期=2013.01 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皇宫中历史最悠久、建筑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封建皇宫。北京紫禁城虽然在明、清两代一直不断地营建、重建、改 建、扩建,但它基本规模仍然是明永乐时期所确定的紫禁城,至今仍能看到许多明代的古建筑。这是弥足珍贵的。 《解读故宫:一座宫殿的历史和建筑》以介绍北京故宫的建筑为主,插入相关的文史知识,配有相当数量的实景照片,便于读者更加详细地了解北 京故宫。 《解读故宫:一座宫殿的历史和建筑》由张加勉编著

河南古代建筑史作者:邬学德,刘炎主编出版时间:2001 《河南古代建筑史》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阐述,既有综合评述,又选用了233项古建筑及遗址的实录进行具体介绍,使读者通览全书后,既可全面了解河南古代建筑及各历史时期建筑的发展历程与特征,又能通地实录了解不同类型、不同时期建筑的造型、布局、用材与构造技术,加深对河南古代建筑的印象与认识。

中国古代建筑史作者:刘敦桢主编出版时间:1984(2002重印)《中国古代建筑史》是一本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的理论著作,简要而系统地叙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和成就,并引证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记录。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建筑遗产。中国古建筑在世界上形成了独特的建筑体系,在世界古代建筑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书简要而系统地叙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和成就,引证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记录,文字简要,叙事详明,资料图片丰富,附图质量较好,有不少资料是过去未曾发表的,在目前同类书和资料中是较好的一部,对建筑历史研究工作和建筑教学工作都具有参考价值。

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一卷 原始社会、、商、周、秦、汉建筑)作者:刘叙杰主编出版时间:2003丛编项: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的研究,肇自梁思成、刘敦桢两位先生。从30年代初开始,他们对散布于中国大地上的许多建筑遗迹、遗物进行了测量绘图,调查研究,发表了不少著作与论文;又于60年代前期,编著成《中国古代建筑史》书稿。本次编著出版的五卷集《中国古代建筑史》,系继承前述而作。全书按照中国古代建筑发展过程分为五卷。第一卷,中国古代建筑的初创、形成与第一次发展高潮,包括原始社会、夏、商、周、秦、汉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史,宋代建筑,第三卷,西夏建筑,辽国建筑,郭黛姮,金国建筑,高清OCR、完整版《中国古代建筑史 第三卷 宋、辽、金、西夏建筑》郭黛姮.pdf

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三卷 宋、辽、金、西夏建筑)作者:郭黛姮主编出版时间:2003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的研究,肇自梁思成、刘敦桢两位先生。从30年代初开始,他们对散布于中国大地上的许多建筑遗迹、遗物进行了测量绘图,调查研究,发表了不少著作与论文;又于60年代前期,编著成《中国古代建筑史》书稿。本次编著出版的五卷集《中国古代建筑史》,系继承前述而作。全书按照中国古代建筑发展过程分为五卷。本书为第三卷,中国古代建筑进一步规范化、模数化,形成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高峰时期,包括宋、辽、金、西夏时期的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史,宋代建筑,第三卷,西夏建筑,辽国建筑,郭黛姮,金国建筑,高清OCR、完整版《中国古代建筑史 第三卷 宋、辽、金、西夏建筑》郭黛姮.pdf

中国古代建筑史,宋代建筑,第三卷,西夏建筑,辽国建筑,郭黛姮,金国建筑,高清OCR、完整版《中国古代建筑史 第三卷 宋、辽、金、西夏建筑》郭黛姮.pdf

中国古代建筑史,宋代建筑,第三卷,西夏建筑,辽国建筑,郭黛姮,金国建筑,高清OCR、完整版《中国古代建筑史 第三卷 宋、辽、金、西夏建筑》郭黛姮.pdf

内容索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1
一、多民族政权对峙的地理环境1
二、宋、辽、金、西夏各朝统治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概况1
三、建筑发展的特点6
第二章城市………16
第一节北宋东京…17
一、北宋东京建设的历史背景17
二、北宋东京建设概况……18
三、北宋东京城市规划…21
四、北宋东京城市规划的新特点33
第二节南宋临安………35
一、南宋以前的杭州35
二、南宋行都建设发展概况37
三、临安城市规划探讨…42
四、从南宋临安城市规划看后期封建社会城市规划制度…58
第三节辽上京、中京、南京59
一、辽上京…60
二、辽中京61
三、辽南京63
第四节金上京与金中都67
一、金上京…67
二、金中都67
第五节宋平江府71
一、平江府城历史沿革71
二、平江府城建筑构成……73
三、平江府城规划特点…74
第六节泉州…….80
一、泉州的历史沿革…80
二、两宋时期泉州城市经济、贸易、交通发展概况81
三、泉州城市的建设概况…81
四、从五代到宋的几次修建和扩建看泉州城市发展的特点………83
第七节明州…85
一、明州的历史沿革…85
二、明州城市总体布局85
三、明州城市道路及水系………87
四、海外贸易鼎盛时期的城市特点87
第八节钓鱼城………88
一、地理概况………88
二、钓鱼城历史沿革…89
三、钓鱼城修筑与宋蒙巴蜀之战89
四、钓鱼城城防工程及建筑…90
第九节南宋静江府城……91
一、南宋《静江府修筑城池图》产生的历史背景91
二、静江府的几次拓展…92
三、静江府的城防设施……93
第三章宫殿…97
第一节北宋东京宫殿97
一、北宋宫殿建设的历史背景97
二、东京宫殿的总体布局·98
三、东京宫殿的建筑特点101
第二节南宋临安宫殿…109
一、临安宫殿营建的历史背景109
二、临安宫殿的总体布局111
三、临安宫殿的建筑特点113
第三节金中都宫殿120
一、中都官殿建设的历史背景120
二、宫城的位置及规模120
三、宫殿的总体布局………120
四、宫殿各区建筑概况121
五、个体建筑特点123
第四节辽行官129
第四章祠庙………131
第一节祠庙建筑发展的历史背景131
一、以礼治国是宋代君王的国策131
二、宋代礼制活动系谱…132
第二节宋、金重要礼制建筑类型及形制134
一、祭坛134
二、祠庙136
三、明堂165
第五章陵墓171
第一节北宋皇陵171
一、综述171
二、北宋皇陵建置特点173
三、北宋皇陵现状179
四、地官与基室182
五、后陵木构建筑复原184
六、宋陵石刻185
七、阴阳勘舆对宋陵之影响192
第二节南宋皇陵202
一、综述202
二、六陵建造年代、位置及相互关系203
三、南宋陵寝建筑特点203
第三节辽代皇陵213
一、综述213
二、庆陵选址与陵区概况213
三、庆陵的建置214
四、庆陵墓室结构214
五、庆陵基室壁画与彩画215
第四节金代皇陵216
第五节西夏王陵217
一、西夏王陵位置及总体布局217
二、西夏王陵建置……217
三、陪葬基及其他…225
四、西夏王陵所反映的西夏建筑信息225
第六节民间基葬229
一、墓室葬的类型及形制229
二、装修与装饰233
三、彩画……………245
四、民间基葬实例:白沙宋基245
第六章宗教建筑…………253
第一节佛教建筑发展的历史背景253
一、宋代官方对佛教的态度…253
二、宋代佛教的发展状况253
三、辽代皇室支持佛教的发展254
四、金代皇室支持佛教建筑的兴建255
五、西夏皇室支持佛教建筑的兴建255
第二节佛教寺院建置特点255
一、寺院规模255
二、寺院建筑布局256
三、寺院个体建筑259
四、寺院环境263
第三节现存佛寺实例265
一、蓟县独乐寺265
二、辽宁义县奉国寺287
三、浙江宁波保国寺大殿296
四、大同华严寺311
五、大同善化寺331
六、正定隆兴寺354
七、应县佛宫寺释迦塔373
八、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395
九、山西朔州崇福寺弥陀殿…399
十、登封少林寺初祖庵406
十一、河北涞源阁院寺文殊殿415
十二、肇庆梅庵大雄宝殿424
十三、山西平顺龙门寺等山地寺院428
十四、南宋禅宗五山寺院…437
第四节砖石塔撞452
一、佛塔发展概况……452
二、塔幢实例462
第五节道教建筑511
一、道教建筑发展的历史背景511
二、道观的建置状况…512
三、道观布局516
第六节现存道观实例…518
一、苏州玄妙观三清殿519
二、四川江油窦圆山雲岩寺飞天藏524
三、福建莆田元妙观三清殿…537
四、河南济源奉先观三清殿540
第七章园林………………544
第一节总说544
第二节北宋东京园林547
一、皇家园林547
二、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及城市绿化555
第三节北宋洛阳园林556
一、私家园林556
二、洛阳私园特点559
第四节南宋临安园林560
一、皇家园林560
二、私家园林563
三、寺观园林565
第五节两宋江南地区的私家园林567
一、吴兴……567
二、平江…568
三、润州570
四、绍兴571
第六节文人园林571
第七节辽、金园林575
一、辽代园林575
二、金代园林575
第八章教育建筑……581
第一节教育建筑发展的历史背景…581
第二节学校、书院、贡院581
一、两宋时期的教育体制与学校类型581
二、两宋教育建筑的型制及实例583
第九章居住与市井建筑………589
第一节居住建筑……589
一、居住建筑发展的历史背景589
二、宋代村落规划…589
三、宋代住宅…594
第二节市井建筑602
一、饮食业建筑603
二、服务业建筑605
三、商业手工业建筑606
四、娱乐性建筑609
第十章建筑著作与匠师…611
第一节·《营造法式》评介611
一、成书年代与《营造法式》的性质611
二、《营造法式》一书的主要内容……612
三、《营造法式》编写的特点…614
第二节《营造法式》所载各主要工种制度623
一、大木作制度…623
二、壕寨与石作制度…668
三、小木作制度680
四、彩画作制度及建筑色彩699
五、瓦作与砖作制度720
六、雕作与旋作制度725
第三节李誡…727
第十一章宋、金桥梁731
第一节梁桥731
一、木梁桥731
二、石梁桥733
第二节拱桥743
一、竹木拱桥743
二、石拱桥745
第三节浮桥749
第十二章建筑艺术、技术、装饰752
第一节建筑艺术风格与审美取向752
第二节木构建筑技术754
一、结构类型及体系的发展754
二、平面柱网的变化759
三、对木构模数制的运用760
四、铺作763
五、建筑总体特征…768
六、木装修与家具…772
第三节砖石建筑技术778
一、结构体系的发展778
二、砖砌体的辅助用材778
三、砖石建筑基础与地基779
四、砖石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781
第四节建筑装饰雕刻784
一、屋顶装饰784
二、石雕装饰787
三、砖雕装饰793
宋、辽、金、西夏时期建筑活动大事年表804
插图目录及出处807
后记…837

中国古代建筑史,宋代建筑,第三卷,西夏建筑,辽国建筑,郭黛姮,金国建筑,高清OCR、完整版《中国古代建筑史 第三卷 宋、辽、金、西夏建筑》郭黛姮.pdf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五卷 清代建筑)作者:孙大章主编出版时间:2002丛编项: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全书按照中国古代建筑发展过程分为五卷,本卷为第五卷。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第三次发展高潮之持续与向近代建筑过渡,清代建筑。有关本卷的编写内容尚有两点需要说明。其一,虽然中国古代史以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爆发作为时代的终结,但是建筑的发展并不以政治事件的发生而-突然终止和转化,它需要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随着社会结构、经济及技术的发展,民众思想的转化,而逐步转为新时期的建筑。因此,本卷叙述为维持建筑现象的完整性,所选取的资料并不完全以1840年为界,如园林、民居、店面、民间祠庙等实例,有许多是清代末期的建筑。另外,有些建筑本身就是在不断改造、续建的过程,如北京紫禁城,颐和园等都是在整个清代祟续建造的实例,一直持续到清末。其二,在中国古代建筑发展中,明清两代是十分密切相关的,有的建筑就是明清两代陆续增扩建才完成的。如北京紫禁城宫殿、天坛、文庙、牛街清真寺、湟中塔尔寺、呼和浩特席力图召、西安华觉巷清真寺等。为了避免与第四卷重复,所有明清相续建筑的总体布局与建筑艺术俱在第四卷中叙述,本卷只着重论述该建筑在清代的总平面更动和改建增建的单体建筑,以与上卷相续

GB/T 23805-2009 精细陶瓷室温拉伸强度试验方法.rar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CJ/T 137-2001 给水衬塑可锻铸铁管件.rar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5845.3-1986 城市公共交通标志 无轨电车标志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SYJ 4007-1986 涂装前钢材表面处理规范.rar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JTS 180-2-2011 运河通航标准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P GB 50033-2013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Standard for daylighting design of buildings
2012-12-25发布2013-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 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9」88)号 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在原标准《建 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调查研究、模拟计算、实验 验证,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为7章和5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 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采光标准值、采光质量、采光计算和采 光节能等。

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将侧面采光的评价指标采光系数最低值改为采光系数平 均值;室内天然光临界照度值改为室内天然光设计照度值。

2.扩展了标准的使用范围,增加了展览建筑、交通建筑和 体育建筑的采光标准值。

3.给出了对应于采光系数平均值的计算方法。

4.新增了“采光节能”一章并规定了采光节能计算方法。

本标准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 执行。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 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标准在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 境与节能研究院(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编:100013)。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4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苏州中节能索乐图日光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科博华建材有限公司 北京东方风光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3M中国有限公司 北京奥博泰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赵建平林若慈顾均叶依谦 张昕张播陈海风田峰 张建平罗涛王书晓周清理 康健刘志东王炜张喆民 张滨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詹庆旋邵韦平张绍纲祝昌汉 宋小冬李建广殷波王晓兵 杨益华沈久忍王立雄
5
目次
1总则 2术语和符号2 2.1术语.2 2.2符号.4 3基本规定6 4采光标准值8 5采光质量14 6采光计算16 7采光节能21 附录A中国光气候分区23 附录B窗的不舒适眩光计算28 附录C采光计算方法30 附录D采光计算参数32 附录E采光节能计算参数40 本标准用词说明41 引用标准名录42 附:条文说明43
6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 2Terms and Symbols 2.1 Terms 2.2 Symbols 3Basic Requirements 4Daylighting StandardValues8 5Daylighting Quality ...14 6Daylighting Calculation16 7DaylightingEnergySaving21 AppendixADaylightClimate Zone of China23 AppendixBDisfort Glare ofWindows28 AppendixC DaylightingCalculationMethod30 AppendixD Daylighting CalculationParameters32 Appendix EDaylighting Energy Saving Calculation Parameters...40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41 ListofQuotedStandards...42 Addition:Explanation ofProvisions4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50076-2013
室内混响时间测量规范
Code for measurement of the reverberation time in rooms
2013-08-08发布
2014-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联合发布

GB/T 50076-2013,室内混响时间,室内混响时间测量规范,测量规范,规范,GB/T 50076-2013 室内混响时间测量规范(附条文说明).pdf

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〇〇〇一二〇〇二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2]85号)的要求,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对原国家标准《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GB76-84进行修订而成。
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修订组在深入调查研究、长期大量实验工作的基础上,认其总结实践经验,并广泛征求意见,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反复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5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测,术语和符号,测量系统,测量方法,结果的表达。

1总则
1.0.1为了测量厅堂及各类房间的室内混响时间,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语言、演出或音乐用房间,需要吸声降噪的房间,以及有特殊音质要求的居住类建筑的房间的混响时间的测量。本规范不适用于声学实验室等特殊房间的混响时间的测量。本规范不适用于房间三维尺度中最大尺寸与最小尺寸之比大于5的特殊室内空间和任一维度尺寸小于测量频率半波长的房间的混响时间的测量。
1.0.3室内混响时间的测量,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衰变曲线decay curve
声源发声待室内声场达到稳态后,声源中断发声,室内某点声压级随时间衰变的曲线,可使用中断声源法或脉冲响应积分法测得。
2.1.2混响时间reverberation time
室内声音已达到稳态后停止声源,平均声能密度自原始值衰变到其百万分之一(60dB)所需要的时间,单位:s。可通过衰
变过程的(一5~一25)dB或(一5~一35)dB取值范围作线性外推来获得声压级衰变60dB的混响时间,分别记作T知和T0。
2.1.3中断声源法interrupted noise method
激励房间的窄带噪声或粉红噪声声源中断发声后,直接记录声压级的衰变来获取衰变曲线的方法。
2.1.4脉冲响应impulse response
房间内某一点发出的狄拉克(Dirac)函数脉冲声在另一点形成的声压瞬时状况。
2.1.5脉冲响应积分法
integrated impulse response method
通过把脉冲响应的平方对时间反向积分来获取衰变曲线的方法。
2.1.6空场unoccupied state
讲演者、演员和观众均不在场的房间情况。
2.1.7排演studio state
语言或音乐用房内无观众,只有演员、讲演者和少量观摩人员在场的情况,为正式演出而进行的练习表演。
2.1.8满场
occupied state
观众上座率达80%一100%时,处于正常表演或正常使用的情况。
2.2符号
(略)
3测量系统
3.1室内环境
3.1.1作为室内音质评价或声学施工验收而进行测量时,房间应处于正常使用条件下,主要设施应就位。
剧院类大型厅堂,舞台和观众厅之间存在防火幕时,应在防火幕升起状态进行测量,防火幕无法升起时,应在测量报告中对防火幕状态进行说明。
带有升降乐池的演出厅堂,应在测量报告中对乐池的状态和乐池内装修状态进行说明。
3.1.2作为施工期间进行的中后期测量,应在测量报告中详细描述室内装修和陈设状况。
3.1.3室内背景噪声应满足测量要求。测量期间存在偶发噪声时,应在每次测量后立即观察衰变曲线,并应确定衰变是否受噪声影响。衰变期间受到偶发噪声影响的测量结果应舍弃。
3.1.4当室内因具有不同使用功能而采用可调混响设计时,应分别测量不同使用功能条件下的混响时间。
3.1.5室内相对湿度大于90%时,应停止测量。游泳馆等正常使用时高潮湿的环境可不停止测量。
3.1.6测量期间应保证室内相对湿度和温度的稳定。当相对湿度变化超过士10%,温度变化超过土2℃时,应停止测量。相对湿度和温度的测量精确度应分别达到士5%和士1℃。
3.2中断声源法的声源
3.2.1声源应为无指向性声源。指向性和频率特性应符合国家标准《声学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第3部分:建筑构件空气声隔声的实验室测量》GB/T19889.3-2005中第C.1.3条的规定。
3.2.2测量过程中不得使用电火花、刺破气球、发令枪等突发声音作为中断声源法的声源;不得使用无法立即中断的声源。
3.2.3声源的噪声信号应采用窄带噪声或粉红噪声,在声压级满足测量要求时,宜采用粉红噪声信号。
3.2.4测量在使用电声系统作为声源条件下的室内混响时间时,可使用室内现有的扩声系统作为替代测量声源。
3.3脉冲响应积分法的声源
(略)
4测量方法
4.1测量频率
4.1.1测量混响时间的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应少于125Hz、250Hz、500Hz、1000Hz、2000Hz、4000Hz等倍频程中心频率。
2作为文艺演出类厅堂、电影院音质验收时,宜加测倍频程中心频率63Hz和8000Hz。
4.1.2采用1/3倍频程测量混响时间时,不宜少于100Hz、125Hz、160Hz、200Hz、250Hz、315Hz、400Hz、500Hz、630Hz、800Hz、1000Hz、1250Hz、1600Hz、2000Hz、2500Hz、3150Hz、4000Hz、5000Hz等1/3倍频程中心频率。
4.2声源位置
4.2.1用于降噪计算和扩声系统计算的混响时间测量时,声源应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并应在检测报告中说明声源位置。
4.2.2用于演出型厅堂音质验收的混响时间测量时,在有大幕的镜框式舞台上,声源位置应选择在舞台中轴线大幕线后3m、距地面1.5m处;在非镜框式或无大幕的舞台上,声源位置应选择在舞台中央、距地面1.5m处。在舞台区域和演奏者可能出现的区域,宜增加其他声源的位置。不同声源位置间距不宜小于3。舞台防火幕不能升起时,可将声源移至观众厅一侧,声源中心位置应选择在舞台中轴线距防火幕大于1.5m处,并应在报告中说明声源位置。

内容索引:

1总则……1
2术语和符号…2
2.1术语2
2.2符号3
3测量系统4
3.1室内环境…4
3.2中断声源法的声源4
3.3脉冲响应积分法的声源5
3.4传声器和滤波器5
3.5声记录设备…6
3.6声级计和声压级记录仪6
4测量方法…8
4.1测量频率…8
4.2古源位置…8
4.3传声器位置…9
4.4脉冲响应积分法获得衰变曲线…11
4.5中断声源法获得衰变曲线12
4,6使用度变曲线计算混响时间·12
4.7空间平均13
5结果的表达…14
5.1图表及曲线…14
5.2检测报告15
本规范用词说明17
引用标准名录18
附:条文说明19

0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客运专线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体系 沪昆湘[2010]60号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JT/T 875-2013 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用荷载箱.rar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