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D800-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要点 电气弱电图集.pdf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参考图
轻型钢结构设计实例
图集号:08CG03
统一编号:GJCT-025
主编单位: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
实行日期:二〇〇八年七月一日

目录、编制说明 1
建筑效果图 2
结构计算模型 3
结构设计说明 4
图例、构件编号 8
基础平面布置图 9
基础详图 10
锚栓平面布置图 11
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图 12
结构平面布置图 13
柱脚详图 14
屋面檩条平面布置图 15
框架立面图 17
桁架详图 21
节点详图 24

隔断 隔断墙(一) 主编单位负责人 8平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文号建质[2007]10号 主编单位技术负责人 顾均 技术审定人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统一编号 GJBT-977 伯岳 设计负责人 实行日期二00七年三月一日 图集号 07SJ504-1 充 目 录 目录 1 附墙式隔断墙示意图A13 总说明 4 附墙式隔断墙-I型A14 附墙式隔断墙-Ⅱ型A15 A型组合式隔断墙 附墙式隔断墙构造A16 A型组合式隔断墙 AI 附墙式隔断墙门窗安装构造A18 A型组合式隔断墙说明、规格表 A2 型隔断墙组合示意图 A3 B型组合式隔断墙 A型组合式隔断墙性能表 A4 B型组合式隔断墙 B1 双层板材高隔断墙构造5 B型组合式隔断墙说明B2 组合高隔断墙构造7 B型隔断墙板规格表 B3 双层玻璃隔断墙门安装节点9 B型组合隔断墙选用表B5 双层玻璃高断墙构造A10 轻钢龙骨钢板石膏复合板隔断墙B6 双层板材隔断墙门安装节点A11 玻璃隔断墙 B8 组合隔断培连接构造 A12 双层玻璃内藏百隔断墙B9 目录 图集号 07SJ504-1 审核顾伯岳 兵校对王组光三亮设计焦冀曾 页 1 复合板和单层玻璃组合式隔断墙 B10 双层玻璃、双层板材组合隔断墙D9 复合板和双层玻璃组合式隔断墙 B11 复合板隔断墙节点构造 B12 E型活动隔断 玻璃隔断墙节点构造 B13 E型悬挂式活动隔断 E1 E-1型悬挂式活动隔断说明E2 C型组合式隔断墙 E-1型悬挂式活动隔断板规格表E3 C型组合式隔断墙 C1 E-1型悬挂式活动隔断节点图E4 C型组合式隔断墙板规格表C2 E-1型悬挂式活动隔断板详图E6 C型隔断墙组合示意图 C3 E-1型伸缩板、带窗板详图E7 C型组合隔断墙性能表C4 E-1型带转角板悬挂式活动隔断E8 双层板材隔断墙C5 .E-1型带平开门悬挂式活动隔断E9 组合隔断墙 C7 E-2型悬挂式活动隔断板规格表E10 双层玻璃隔断墙C9 E-2型悬挂式活动隔断构造图E11 单层玻璃隔断墙C13 附墙式板材隔断墙C16 F型隔断墙 附墙式玻璃隔断墙 C18 F-1型隔断墙 F1 F-1型隔断墙说明F2 D型组合式隔断、隔断墙 F~1型隔断墙性能表 ..F3 D型组合式隔断墙 D1 F-1型隔断龙骨与面板布置图F4 .D型组合断墙板规格表2 F-1型隔断墙示意图F5 D型隔断墙组合示意图D3 F-1型隔断墙节点构造F6 单层玻璃隔断墙 D4 F-2型防火玻璃隔断墙F9 单层玻璃隔断墙门框构造 D5 F-2型防火玻璃隔断墙规格表F10 双层玻璃隔断墙 D6 F-2型防火玻璃隔断墙组合示意图F11 双层板材隔断墙 .D7 F-2型防火玻璃隔断墙构造F12 目录 图集号 07SJ504-1 审核顾伯岳 他岳校对王组光王光设计焦冀曾 2 F-2型防火玻璃平开门F14 H-2型扣杆式卫生间隔断H8 F-2型防...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7SG528一1 钢 雨 篷(一)
组织编制: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文号:建质[2007]243号
主编单位:上海中星志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统一编号:GJBT-1034
实行日期:二00七年十二月一日
图集号07SG528-1
图集内容目录:
目录 2
说明 5
矩形钢雨篷 15
一 JP1型系列钢雨篷 15
JP1-A型钢雨篷选用表及构件内力表 15
JP1-B、C型钢雨篷选用表及构件内力表 16
JP1-A12XX、A15XX、A18XX型结构布置图 17
JP1-A21XX型结构布置图 18
JP1-A24XX型结构布置图 19
JP1-B15XX、B18XX型结构布置图 20
JP1-B21XX型结构布置图 21
JP1-B24XX型结构布置图 22
JP1-C12XX、C15XX、C18XX型结构布置图 23
二 JP2型系列钢雨篷 24
JP2-A、B、C型钢雨篷选用表 24
JP2-A、B、C型钢雨篷构件内力表 25
JP2型钢雨篷1-1~4-4剖面图 26
JP2-A30XX型结构布置图 27
JP2-B30XX型结构布置图 28
JP2-B36XX型结构布置图 29
JP2-B42XX型结构布置图 30
JP2-B48XX型结构布置图 31
JP2-B54XX型结构布置图 32
JP2-B6OXX型结构布置图 33
JP2-C30XX型结构布置图 34
三 JP3型系列钢雨篷 35
JP3-B、C型钢雨篷选用表 35
JP3-B、C型钢雨篷构件内力表 36
JP3型钢雨篷1-1、2-2、3-3剖面图 37
JP3-B30XX型结构布置图 38
JP3-B36XX型结构布置图 39
JP3-B42XX型结构布置图 40
JP3-B48XX型结构布置图 41
JP3-B54XX型结构布置图 42
JP3-B60XX型结构布置图 43
JP3-C30XX型结构布置图 44
扇形钢雨篷 45
一 SP1型系列钢雨篷 45
SP1-A型钢雨篷选用表及构件内力表 45
SP1-B、C型钢雨篷选用表及构件内力表 46
SP1-A12XX、A15XX、A18XX型结构布置图 47
SP1-A21XX型结构布置图 48
SP1-A24XX型结构布置图 49
SP1-B15XX、B18XX型结构布置图 50
SP1-B21XX型结构布置图 51
SP1-B24XX型结构布置图 52
SP1-C12XX、C15XX、C18XX型结构布置图 53
二 SP2型系列钢雨篷 54
SP2-A、B、C型钢雨篷选用表 54
SP2-A、B、C型钢雨篷构件内力表 55
SP2-A3039型结构布置图 56
SP2-A3045、A3051型结构布置图 57
SP2-B3039型结构布置图 58
SP2-B3045、B3051型结构布置图 59
SP2-B3639型结构布置图 60
SP2-B3645、B3651、B3660型结构布置图 61
SP2-B4239型结构布置图 62
SP2-B4245、B4251、B4260型结构布置图 63
SP2-B4845、B4860型结构布置图 64
SP2-B5445、B5460型结构布置图 65
SP2-B6060型结构布置图 66
SP2-C3039型结构布置图 67
SP2-C3045、C3051型结构布置图 68
三 SP3型系列钢雨篷 69
SP3-B、C型钢雨篷选用表 69
SP3-B、C型钢雨篷构件内力表 70
SP3-B3039型结构布置图 71
SP3-B3045、B3051型结构布置图 72
SP3-B3639型结构布置图 73
SP3-B3645、B3651、B3660型结构布置图 74
SP3-B4239型结构布置图 75
SP3-B4245、B4251、B4260型结构布置图 76
SP3-B4845、B4860型结构布置图 77
SP3-B5445、B5460型结构布置图 78
SP3-B6060型结构布置图 79
SP3-C3039型结构布置图 80
SP3-C3045、C3051型结构布置图 81
节点大样图 82
JSP1型结构节点大样图 82
JSP2、3型结构节点大样图一 83
JSP2、3型结构节点大样图二 84
JSP2、3型结构节点大样构件尺寸选用表 85
预埋件 86
JSP1-A、B、C型主体结构预埋件选用表 86
JSP2-A、B、C型主体结构预埋件选用表 87
JSP3-B、C型主体结构预埋件选用表 88
其他 89
JSP2-A、B、C型拉压钢管替换表 89
JSP3-B、C型上拉钢管替换表 90
雨篷构件与钢结构主体连接示意图 91
JP2、JP3型雨篷主梁间距加大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92
SP2、SP3型雨篷主梁间距加大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93
JP2、JP3型雨篷主梁间距加大的平面尺寸选用表 94
SP2、SP3型雨篷主梁间距加大的平面尺寸选用表 95



高清无水印完整版SG111-1~2图集2008年合订本,pdf格式,(1)图集号:07SG111-1,主编单位:同济大学、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实行日期:2007年3月1日,统一编号:GJBT-981,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文号:建质[2007]10号。(2)图集号:07SG111-2,实行日期:2007年3月1日,统一编号:GJBT-982,主编单位: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维固工程实业有限公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文号:建质[2007]10号。

07SG111-1建筑结构加固施工图设计表示方法 3-63页,07SG111-2建筑结构加固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 67-115页。
1编制依据
1.1本图集依据建设部建质函[2005]137号“关于印发《2005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的通知”进行编制。
1.2设计依据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
《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JGJ137-2001
《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46:2003
《民用建筑修缮工程查勘与设计规程》JGJ117-98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
《民用房屋修缮工程施工规程》CJJ/T53-93
2编制内容
结构加固施图内容可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即加固部分、新建部分和拆除部分。本图集仅对加固设计施工图的表示方法进行表达节点详图应根据具体工程进行深化设计。
2.1本图集仅涉及混凝主结构和砌体结构加固。
2.2本图集涉及的加固方法:加大截面加固法、粘钢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和碳纤维加固法。其构造详图参见配套标准图集。
3适用范围
本图集所给出的施工图表示方法既可作为设计者完成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的柱、墙、梁、板等构件加固施工图的参考,也有助于施工、监理人员准确理解加固施工图。
4配套图集
《砖混结构加固与修复》03SG611
《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总则及构件加固)》06$G311-1
《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地基基础及结构整体加固改造)》08SG311-2
《混凝土后锚固连接构造》04SG308
5其他
5.1图纸表达应符合国家有关制图规范的要求,并根据加固设计的特殊性,以突出加固结构为原则,准确表达加固设计意图。图例见本图集第4页表5.1。
5.2本图集的表示方法中未包括的加固方法,以及其他未尽事项,应在具体设计中由设计人员另行设计。
5.3本图集所表示的加固方法和图例仅为示意,具体工程设计中的参数应由设计人员确定。
5.4本图集的尺寸以mm为单位,标高以m为单位。
1编制依据
1.1本图集根据建设部建质函[2005]137号“关于印发《2005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的通知”进行编制。
1.2设计依据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3]84号
2编制目的
本图集以实际工程为示例形式,对深度规定和制图标准予以细化和图样化,为结构加固施工图的设计深度及编绘给予示范。
3适用范围
3.1本图集提供的图纸内容、表示深度和绘制方法适用于民用建筑工程设计结构专业加固施工图的编制。
3.2一般工业建筑(房屋建筑部分)的结构加固施工图深度可参考本图集。
3.3本图集中所提供的工程示例深度图样只对深度进行表达,其设计方案和设计参数,不得作为其他工程的依据。
4图集内容
4.1本图集按一般结构加固施工图设计内容分为:图纸目录、结构设计总说明、加固技术说明、结构加固平面图、构件加固详图等部分。部分改造工程还包括基础加固图纸、拆除图纸、新增结构图纸等内容,本标准图集未表达。
4.2每部分包括:深度表示、深度说明和相应的深度图样。
4.2.1深度说明包括:对加固施工图绘制要求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4.2.2深度图样部分:
1选取了一套实际工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的建筑为示例,并根据同类图纸只选取一张作为图样的原则,对原有图纸进行了省略和改动(图纸省略情况见本图集“图纸目录”页中的“注”)。
2图样中“注”是所选工程示例的原图中的文字说明内容。
5配套图集
《砖混结构加固与修复》03SG611
《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总则及构件加固)》06$G311-1
《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地基基础及结构整体加固改造)》08SG311-2
《混凝土后锚固连接构造》04SG308
《民用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04G103

高清无水印完整版07SG111-1图集,PDF格式,实行日期:2007年3月1日,统一编号:GJBT-981。

1编制依据
1.1本图集依据建设部建质函[2005]137号“关于印发《2005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的通知”进行编制。
1.2设计依据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
《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JGJ137-2001
《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46:2003
《民用建筑修缮工程查勘与设计规程》JGJ117-98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
《民用房屋修工程施工规程》CJJ/T53-93
2编制内客
结构加固施工图内容可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即加固部分、新建部拆除。本图集仅对加固设计施工图的表示方法进行表达,图应根据具体工程进行深化设计
2.1本图集仅涉及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加固
2.2本图集涉及的加固方法:加大截面加固法、粘钢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和碳纤维加固法。其构造详图参见配套标准图集
3适用范围
本图集所给出的施工图表示方法既可作为设计者完成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的柱、墙、梁、板等构件加固施工图的参考,也有助于施工、监理人员准确理解加固施工图
4配套图集
《砖混结构加固与修复》03SG611
《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总则及构件加固)》06SG311-1
《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地基基础及结构整体加固改造》08SG311-2
《混凝土后锚固连接构造》04SG308
5其他
5.1图纸表达应符合国家有关制图规范的要求,并根据加固设计的特殊性,以突出加固结构为原则,准确达加固设计意图图例见本图集第4页表5.1
5.2本图集的表示方法中未包括的加固方法,以及其他未尽事项,应在具体设计中由设计人员另行设计
5.3本图集所表示的加固方法和图例仅为示意,具体工程设计中的参数应由设计人员确定
5.4本图集的尺寸以mm为单位,标高以m为单位

内容索引:
目录 1
总说明 3
总则 5
混凝土柱加固施工图表示方法
列表注写方法、截面注写方法 6
加固柱列表注写内容 7
加大截面加固柱列表注写方法示例 9
外包钢加固柱列表注写方法示例 11
碳纤维加固柱截面注写方法示例 12
加固柱截面注写方法示例 13
平面注写方法、加大截面加固柱平面注写方法注写内容及示例 14
外包钢加固柱、碳纤维加固柱平面注写方法注写内容及示例 15
混凝土梁加固施工图表示方法
碳纤维加固梁底平面注写方法注写内容 16
碳纤维加固梁底平面注写方法示例及示意图 17
碳纤维加固梁底示意图 18
碳纤维加固梁支座平面注写方法注写内容及示例 19
粘钢加固梁底及支座平面注写方法注写内容 20
粘钢加固梁底平面注写方法示例及截面示意图 21
粘钢加固梁底截面示意图 22
粘钢加固梁支座平面注写方法示例 23
加大截面加固梁平面注写方法注写内容及示例 24
加大截面加固梁截面示意图 25
外包钢加固梁平面注写方法注写内容及示例 26
外包钢加固梁截面示意图 27
梁加固截面注写方法及示例 28
板加固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碳纤维加固板底平面注写方法注写内容 29
碳纤维加固板底平面注写方法示例、平面示意图及截面示意图 30
碳纤维加固板支座平面注写方法注写内容及示例、粘钢加固板底及支座平面注写方法注写内容 31
粘钢加固板底及支座平面注写方法示例及示意图 32
加大截面加固板平面注写注写内容及示例、碳纤维及粘钢加固楼板洞口平面注写内容 33
碳纤维及粘钢加固楼板洞口平面注写方法示例 34
剪力墙加固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剪力墙加固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35
剪力墙墙身列表注写内容 36
剪力墙墙身列表注写方法示例 37
剪力墙墙柱列表注写方法示例 38
剪力墙墙柱列表注写内容 40
剪力墙墙柱列表注写方法示例 41
剪力墙连梁列表注写方法内容及示例 44
粘钢加固剪力墙墙身平面注写方法注写内容及示例 45
加大截面加固墙身平面注写方法注写内容及示例 46
外包钢加固墙身平面注写方法注写内容及示例 47
砌体独立柱加固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砌体独立柱列表注写方法及注写内容 48
砌体独立砖柱列表注写示例 49
砌体壁柱加固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砌体壁柱列表注写内容 50
砌体壁柱列表注写示例 51
砌体墙加固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砌体墙列表注写方法 53
砌体墙柱列表注写内容 54
砌体墙柱列表注写示例 55
加大截面加固砌体墙身平面注写内容及示例 57
附录
植筋基本锚固深度表 58
电力电缆井设计与安装
图集号:07SD101-8
统一编号:GJBT-989
实行日期:二〇〇七年三月一日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文号:建质[2007]10号
主编单位: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全国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强电专业专家委员会

内容摘抄:
2.7材料
2.7.1烧结普通砖强度等级为MU10水泥砂浆强度等级见详图。
2.7.2混凝土强度等级:浇筑混凝土C30,混凝土模块C25,无地下水时垫层C10,有地下水时垫层C15(图中仅表示了无地下水的情况)。
2.7.3钢筋:HRB335(Q345),HPB235(Q235)(仅用于吊钩,且不得冷加工)。
2.7.4钢筋保护层:盖板20mm,井壁内侧及底板上表面25mm,井壁外侧及底板底面35mm。
2.7.5钢材:Q235。
2.7.6混凝土模块砌筑砂浆:Mb10砌块专用水泥砂浆。
2.7.7混凝土模块灌芯混凝土:Cb25。
2.7.8勾缝、座浆、抹三角灰:1:2(防水)水泥砂浆。
2.8结构混凝土要求最大水灰比为0.55,最小水泥用量为
275kg/m3,最大氯离子含量为0.2%,最大碱含量为3.0kg/m3。
2.9电缆井侧壁开洞,其大小和标高由工程设计确定。当砌体结构井壁洞顶与板底距离h不大于洞宽w时,洞顶需加过梁GL一A(或GL-B).
2.10盖板上孔直径分别为D=770mm、800mm两种,选择哪一种由工程设计确定。
2.11有地下水的地区施工混凝土电缆井,在覆土完毕前应注意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
2.12当工程设计中电缆井净高度大于2400mm时,由工程设计者验算井壁承载能力。
2.13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2.14370mm厚砌体井壁设置圈梁,间距不大于1200mm,一般可结合洞顶设置。
2.15砌体井壁留洞宽度大于600mm时,洞两侧加设C30混凝土构造柱,柱尺寸为180mmX壁厚,柱纵筋412,箍筋6@200。
2.16混凝土模块砌筑要求
2.16.1所有混凝土墙体砌块砌体均应灌芯。
2.16.2预制和浇筑混凝土构件须保证表面平整、光滑。
2.16.3井室施工前,应按其组砌图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2.16.4井简或井室在地面至地面以下1500mm范围内以及寒冷及严寒地区地面至冻土线以下800mm范围内应配筋,每孔内配1中12竖筋,工程量自行计算。
2.16.5砌筑砂浆所用的砂、水泥、水和外加剂等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2.16.6灌芯混凝土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其塌落度为140~160mm。
2.16.7砌筑前应清理砌块表面和孔洞内的杂物及污物,气候炎热干燥时,砌筑前1~2h应将砌块喷水湿润。
2.16.8首层混凝土模块应按设计图纸要求定位。
2.16.9砌筑时宜采用专用工具施工,确保砂浆饱满、灰浆均匀,井壁应进行勾缝,随砌随勾缝,勾缝采用1:2(防水)水泥砂浆。
2.16.10砌筑中应注意上下层对孔、错缝,严禁在砌块砌体上留设脚手架孔。
2.16.11灌芯前应将杂物及落灰清理干净,墙体做必要的支撑加固。
2.16.12灌芯混凝土应分层(300~500mm)捣固,连续浇灌,直至距本次浇筑段砌块顶面60mm止,不留施工缝,一次灌注高度不大于2m。
2.16.13捣固时,应孔孔连插、连振,不可漏振。
2.16.14顶层砌块灌芯应浇至与顶面上沿平齐。
2.16.15在砌筑电缆井时应按设计要求同时预留、预埋。
2.16.16一般情况下,检查井施工完毕后,应加强养护,混凝土及砂浆未达到设计强度前不得进行回填,如有特殊要求,由设计人员确定回填时间,并提出相应的技术保障措施。
2.16.17电缆井砌筑或安装至规定高度后,应及时浇筑或安装井圈,盖好井盖。
2.16.18电缆井井身尺寸的允许偏差:长度、宽度、直径均为0~40mm.
图集内容索引:
目录 1
编制说明 5
电缆井的布置及选择 6
直通型电缆井类型、规格及索引表 10
三通型、四通型电缆井类型、规格及索引表 11
四通型、小型转角型电缆井类型、规格及索引表 12
小型转角型、中型转角型电缆井类型、规格及索引表 13
中型转角型电缆井及手孔井类型、规格及索引表 14
电缆井平面布置示意图 15
电缆井剖面布置示意图 16
直通型电缆井
小型直通型电缆井平、剖面图(砖砌) 17
小型直通型电缆井平、剖面图(混凝土模块) 18
小型直通型电缆井平、剖面图(混凝土) 19
小型直通型电缆井盖板详图 20
小型直通型电缆井平、剖面图(砖砌) 21
小型直通型电缆井平、剖面图(混凝土) 22
小型直通型电缆井盖板详图 23
中型直通型电缆井平、剖面图(砖砌) 24
中型直通型电缆井平、剖面图(混凝土模块) 25
中型直通型电缆井平、剖面图(混凝土) 26
中型直通型电缆井盖板详图 27
中型直通型电缆井平、剖面图(砖砌) 28
中型直通型电缆井平、剖面图(混凝土) 29
中型直通型电缆井盖板详图 30
大型(一)直通型电缆井平、剖面图(砖砌) 31
大型(一)直通型电缆井平、剖面图(混凝土模块) 32
大型(一)直通型电缆井平、剖面图(混凝土) 33
大型(一)直通型电缆井盖板详图 34
大型(二)直通型电缆井平、剖面图(砖砌) 35
大型(二)直通型电缆井平、剖面图(混凝土) 36
大型(二)直通型电缆井盖板详图 37
大型(三)直通型电缆井平面图(混凝土) 38
大型(三)直通型电缆井剖面图(混凝土) 39
大型(三)直通型电缆井盖板详图 46
大型(三)直通型电缆井钢筋表 41
三通型电缆井
小型三通型电缆井平、剖面图(砖砌) 42
小型三通型电缆井平、剖面图(混凝土) 43
小型三通型电缆井盖板详图 44
中型三通型电缆井平、剖面图(砖砌) 45
中型三通型电缆井平、剖面图(混凝土) 46
中型三通型电缆井盖板详图 47
大型(一)三通型电缆井平面图(砖砌) 48
大型(一)三通型电缆井剖面图(砖砌) 49
大型(一)三通型电缆井平、剖面图(混凝土模块) 50
大型(一)三通型电缆井平、剖面图(混凝土) 51
大型(一)三通型电缆井盖板详图 52
大型(二)三通型电缆井平面图(混凝土) 53
大型(二)三通型电缆井剖面图(混凝土) 54
大型(二)三通型电缆井盖板详图 55
大型(二)三通型电缆井配筋剖面图(混凝土) 56
大型(二)三通型电缆井钢筋表(混凝土) 57
四通型电缆井
小型四通型电缆井平、剖面图(砖砌) 58
小型四通型电缆井平、剖面图(混凝土模块) 59
小型四通型电缆井平、剖面图(混凝土) 60
小型四通型电缆井盖板详图 61
中型四通型电缆井平、剖面图(砖砌) 62
中型四通型电缆井平、剖面图(混凝土模块) 63
中型四通型电缆井平、剖面图(混凝土) 64
中型四通型电缆井盖板详图 65
大型(一)四通型电缆井平、剖面图(砖砌) 66
大型(一)四通型电缆井平、剖面图(混凝土模块) 67
大型(一)四通型电缆井平、剖面图(混凝土) 68
大型(一)四通型电缆井配筋图(混凝土) 69
大型(一)四通型电缆井盖板详图 70
大型(二)四通型电缆井平面图(混凝土) 71
大型(二)四通型电缆井剖面图(混凝土) 72
大型(二)四通型电缆井配筋平面图(混凝土) 73
大型(二)四通型电缆井配筋剖面图(混凝土) 74
大型(二)四通型电缆井钢筋表(混凝土) 75
转角型电缆井
小型165°转角型电缆井平、剖面图(砖砌) 76
小型165°转角型电缆井平、剖面图(混凝土) 77
小型165°转角型电缆井盖板详图 78
中型165°转角型电缆井平、剖面图(砖砌) 79
中型165°转角型电缆井平、剖面图(混凝土) 80
中型165°转角型电缆井盖板详图 81
小型150°转角型电缆井平、剖面图(砖砌) 82
小型150°转角型电缆井平、剖面图(混凝土模块) 83
小型150°转角型电缆井平、剖面图(混凝土) 84
小型150°转角型电缆井盖板详图 85
中型150°转角型电缆井平、剖面图(砖砌) 86
中型150°转角型电缆井平、剖面图(混凝土模块) 87
中型150°转角型电缆井平、剖面图(混凝土) 88
中型150°转角型电缆井盖板详图 89
小型135°转角型电缆井平、剖面图(砖砌) 90
小型135°转角型电缆井平、剖面图(混凝土) 91
小型135°转角型电缆井盖板详图 92
中型135°转角型电缆井平、剖面图(砖砌) 93
中型135°转角型电缆井平、剖面图(混凝土) 94
中型135°转角型电缆井盖板详图 95
小型120°转角型电缆井平、剖面图(砖砌) 96
小型120°转角型电缆井平、剖面图(混凝土模块) 97
小型120°转角型电缆井平、剖面图(混凝土) 98
小型120°转角型电缆井盖板详图 99
中型120°转角型电缆井平、剖面图(砖砌) 100
中型120°转角型电缆井平、剖面图(混凝土模块) 101
中型120°转角型电缆井平、剖面图(混凝土) 102
中型120°转角型电缆井盖板详图 103
小型105°转角型电缆井平、剖面图(砖砌) 104
小型105°转角型电缆井平、剖面图(混凝土) 105
小型105°转角型电缆井盖板详图 106
中型105°转角型电缆井平、剖面图(砖砌) 107
中型105°转角型电缆井平、剖面图(混凝土) 108
中型105°转角型电缆井盖板详图 109
小型90°转角型电缆井平、剖面图(砖砌) 110
小型90°转角型电缆井平、剖面图(混凝土模块) 111
小型90°转角型电缆井平、剖面图(混凝土) 112
小型90°转角型电缆井盖板详图 113
中型90°转角型电缆井平面图(砖砌) 114
中型90°转角型电缆井剖面图(砖砌) 115
中型90°转角型电缆井平、剖面图(混凝土模块) 116
中型90°转角型电缆井平、剖面图(混凝土) 117
中型90°小转角型电缆井配筋图(混凝土) 118
中型90°转角型电缆井盖板详图 119
电缆手孔井
小型电缆手孔井平、剖面图(砖砌) 120
小型电缆手孔井平、剖面图(混凝土模块) 121
小型电缆手孔井盖板详图 122
中型电缆手孔井平、剖面图(砖砌) 123
中型电缆手孔井平、剖面图(混凝土模块) 124
中型电缆手孔井盖板详图 125
相关配套详图
电缆井防水做法 126
电缆井集水坑的做法 127
拉力环及预埋钢管、钢板的做法 128
电缆在电缆井中的中间接头 129
电缆在电缆井中的预留 130
电缆井井盖安装及圈过梁详图 131
混凝土管块或排管基础进入电缆井处配筋图 132
混凝土管块或排管钢筋混凝土加固包封与电缆井的连接 133
电缆支架 134
电缆吊架 135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图集号:07S207
统一编号:GJBT-1009
气体消防系统选用、安装与建筑灭火器配置
组织编制:中国建筑标谁设计研究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文号:建质函[2007]129号
主编单位: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
实行日期:二〇〇七年六月一日

1编制依据
本图集依据建设部建质函[2006]71号文"关于印发《2006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的通知”进行编制
2设计依据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3-93(1999年版)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
《二氧化碳灭火剂》GB4396-2005
《惰性气体灭火剂》GB20128-2006
《气体灭火系统及零部件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A400-2002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手提式灭火器第1部分:性能和结构要求》GB4351.1-2005
《手提式灭火器第2部分: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钢质无缝瓶体的要求》GB4351.2-2005
《手提式灭火器第3部分:检验细则》GB/斤4351.3-2005
《推车式灭火器》GB8109-2005
《注氮控氧防火系统技术规程》CECS189:2005
3适用范围
本图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气体消防系统的选用、安装及建筑灭火器配置。
4编入本册图集的气体消防系统及建筑灭火器、灭火器箱种类

5气体消防系统适用场所与不适用场所
5.1气体灭火系统适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5.1.1固体表面火灾。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还可用于扑教棉毛、织物、纸张等部分可燃固体深位火灾,
5.1.2液体火灾。二氧化碳、三氟甲烷还可用于扑教石蜡、沥青等可悴化的固体火灾。
5.1.3灭火前可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5.1.4电气火灾.
5,2气体灭火系统不适用于扑教下列火灾:
5.2.1硝化纤维、硝酸钠等氧化剂或含氧化剂的化学制品火灾。
5.2.2钾、镁、钠、钛、结、铀等活泼金属火灾.
5.2.3氢化钾、氢化钠等金属氢化物火灾。
5.2.4过氧化氢、联胺等能自行分解的化学物质火灾.
5.2.5七氟丙烷、IG-541、三氟甲烷、IG-100灭火系统不适用于扑救可燃固体物质的深位火灾。
5.3注氮控氧防火系统的适用场所与不适用场所详见本图集“注氮控氧防火系统说明”.
6气体消防系统和建筑灭火器的选用
设计人员应根据建筑物性质、火灾类型、防护区的数量多少及面积与空间大小、被保护物品种类等因素合理选用气体消防系统,正确配置建筑灭火器。
7气体灭火系统对防护区的基本要求
7.1采用七氟丙烷、IG-541、二氧化碳、三氟甲烷、IG-100全淹没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宜以单个封闭空间划分;同一区间的吊项层和空地板下需同时保护时,可合为一个防护区。
7.2防护区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均不宜低于0.5;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宜低于0.25h。
7.3防护区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应由建筑、结构专业设计给出,且不宜低于1200Pa.下表数据可供参考:
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

7.4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并安装不小于泄压计算面积的成品泄压阀。泄压口泄压面积应按相应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规定计算。泄压口宜设在外墙上;
当防护区无外墙时,可设在与走廊相邻的内墙上,由于七氟丙烷、二氧化碳、三氟甲烷灭火剂比空气重,其泄压口应开在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部位,即泄压口下沿不低于防护区净高的2/3.
7.5灭火剂喷放前,防护区内除泄压口外的开口应能自行关闭。
7.6防护区的环境温度详见本图集第16页“气体灭火系统技术性能表”。
77二氧化碳全淹没灭火系统对防护区的附加要求和局部应用灭火系统对保护对象及其附近区域的要求,详见本图集第37页“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说明”。
8系统设计与计算
8.1采用气体灭火系统保护的防护区,其灭火设计用量或隋化设计用量,应根据防护区内可燃物相应的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经计算确定。
8.2有爆炸危脸的气体、液体类火灾的肪护区,应采用情化设计浓度;无爆炸危脸的气体、液体类火灾和固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灭火设计浓度。
83儿种可燃物共存或混合时,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应按其中最大的灭火设计浓度或情化设计浓度确定。
8.4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护区采用组合分配系统时,七氟丙烷、G-541、三氟甲烷、1G-100灭火系统的一个组合分配系统所保护的防护区不应超过8个。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一个组合分配系统保护5个及以上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时,二氧化碳灭火剂应有备用量,且备用量不应小于系统设计的储存量,备用量的储存容器应与系统管网相连,应能与主储存容器切换使用。
气体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72h(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为48h)内不能重新充装恢复工作时,应按系统原储存量的100%设置备用量。
8.5组合分配系统的灭火剂储存量,应按储存量最大的防护区确定。
8.6气体灭火系统的灭火剂储存量,应为防护区的灭火设计用量、储存容器内的灭火剂利余量和管网内的灭火剂利余量之和。
8.7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温度,应采用20℃。
8.8气体消防系统的设计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或地方)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
8.8.1七氟丙烷、1G-541灭火系统的灭火设计浓度、灭火剂设计喷放时间、灭火浸渍时间的确定及灭火设计用量或情化设计用量、系统灭火剂储存量、灭火剂输送管网和防护区泄压口面积的设计计算应符合《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的相关规定.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设计计算举例参见其第3.3.16条文说明:IG-541灭火系统设计计算举例参见其第3.4.8条文说明。
8.8.2二氧化碳全淹没灭火系统和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灭火设计浓度、灭火剂设计喷放时间、全淹没灭火系统扑数固体深位火灾的抑制时间的确定及灭火设计用量、系统灭火剂储存量、灭火剂输送管网和防护区泄压口面积的设计计算应符合《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3-93(1999年版)的相关规定。系统设计计算举例参见其相关条文说明。
8.8.3三氟甲烷灭火系统的灭火设计浓度、灭火剂设计喷放时间、灭火浸渍时间的确定及灭火设计用量或惰化设计用量、系统灭火剂储存量、灭火剂输送管网和防护区泄压口面积的设计计算详见本图集“三氟甲烷灭火系统说明”。
8.8.41G-100灭火系统的灭火设计浓度、灭火剂设计喷放时间、灭火抑制时间的确定及灭火设计用量或惰化设计用量、系统灭火剂储存量、灭火剂输送管网和防护区泄压口面积的设计计算详见本图集“1G-100气体灭火系统说明”·
8.8.5七氟丙烷、IG-541、三氣甲烷、1G-100灭火设计用量或情化设计用量计算公式中的海拔高度修正系数(K)可按下表数值采用:

8.8.6注氮控氧肪火系统的设计计算与装置选型详见本图集“注氮控氧防火系统”部分,并符合《注氮控氧防火系统技术规程》CECS189:2005的有关规定。
9系统设置
9.1气体灭火系统储存装置
9.1.1有普网气体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应由储存容器、容器阀和集流管等组成。容器阀和集流管之间应采用高压软管挠性连接。储存容器和集流管应采用支架(储瓶架)固定。
9.1.2柜式(无管网)预制气体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应由储存容器、容器阀等组成。
9.1.了有管网气体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宜设在专用储瓶间或装置设备间内。
二氧化碳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可设置在保护对象附近固定的安全围栏内。储瓶间或装置设备间宜靠近防护区布置,并符合建筑物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有关规定,且应有直接通向室外或疏散走道的出口,
储瓶间的环境温度,详见本图集第16页“气体灭火系统技术性能表”。
9.1.4储存装置的布置,应便于操作、维修及避免阳光照射。操作面距墙面或两操作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0m.
9.1.5同一集流管上的储存容器,其规格、充装压力和充装量应相同。
9.1.6同一防护区,当设计两套或三套管网时,集流管可分别设置,但系统启动装置必须共用。各管网上喷嘴流量应按同一灭火设计浓度、同一喷放时间进行设计。
9.2选择阀
9.2.1组合分配系统中的每个防护区应设置控制灭火剂流向的选择阀。选择阀的规格应与该防护区灭火剂输送主管道的公称直径相同。
9.2.2选择阀的设置位置应靠近储存容器且便于操作。
9.2.了系统启动时,选择阀应在灭火剂储存装置容器阀开启前打开或与储存装置容器阀同时打开。
9.了有管网气体灭火系统灭火剂输送管道及管道附件
93.1气体灭火剂输送管道应采用无缝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8163、《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5310等的规定。无缝钢管内外壁应采取热浸镀锌等防腐措施。镀层应均匀、平滑,
其厚度不宜小于15um.气体灭火系统灭火剂输送管道规格

07S207图集PDF书签目录:
目 录 5
总说明 9
气体灭火系统技术性能表 20
气体灭火剂技术性能参数 23
气体灭火系统动作程序图 24
气体灭火系统电气控制原理图 25
气体灭火系统通用组件外形图(电磁启动器、气启动器、手气启动器、选择阀、启动瓶组) 26
气体灭火系统通用组件外形图(单向阀、低压泄漏阀、安全阀、自锁压力开关、集流管、高压软管、减压装置) 27
气体灭火系统通用组件外形图(管路连接件) 28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 29
七氟丙烷单元独立系统原理图 29
七氟丙烷组合分配系统原理图 30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专用组件外形图(储存装置) 31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专用组件外形图(灭火剂储瓶) 32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专用组件外形图(喷嘴) 33
外贮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说明 34
外贮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原理图 35
外贮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专用组件外形图(动力气储瓶、减压阀、灭火剂储瓶、液面测量装置、储瓶架) 36
IG-541 混合气体灭火系统 37
IG-541 单元独立系统原理图 37
IG-541 组合分配系统原理图 38
IG-541 气体灭火系统专用组件外形图(储存装置) 39
IG-541 气体灭火系统专用组件外形图(喷嘴) 40
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 41
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说明 41
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原理图 42
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专用组件外形图(储存装置) 43
高压、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专用组件外形图(喷嘴) 44
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说明 45
储罐式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原理图 47
储罐式低压二氧化碳灭火装置外形图 48
储罐式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专用组件外形图(储罐、主控阀、维修阀、选择阀) 49
整体式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原理图 50
整体式低压二氧化碳灭火装置外形图 51
柜式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原理图 52
柜式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专用组件外形图 53
三氟甲烷气体灭火系统 54
三氟甲烷灭火系统说明 54
三氟甲烷灭火系统原理图 56
三氟甲烷灭火系统专用组件外形图(储存装置) 57
三氟甲烷灭火系统专用组件外形图(喷嘴、称重装置) 58
三氟甲烷灭火系统设计计算举例 59
IG-100(N2)气体灭火系统 60
IG-100 气体灭火系统说明 60
IG-100 气体灭火系统淹没系数、管径估算表 62
IG-100 单元独立系统原理图 63
IG-100 组合分配系统原理图 64
IG-100 气体灭火系统主要组件外形图(储气瓶、启动瓶、容器阀、电磁启动阀、气动启动阀、手动启动阀) 65
IG-100 气体灭火系统主要组件外形图(减压装置、选择阀、高压软管、集流管、电接点压力表) 66
IG-100 气体灭火系统主要组件外形图(止回阀、压力开关、喷嘴、储瓶架) 67
IG-100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计算举例 68
有管网气体灭火系统安装图 69
气体灭火系统储瓶间布置图(七氟丙烷、IG-541、高压二氧化碳、三氟甲烷) 69
气体灭火系统储瓶间布置图(外贮压式七氟丙烷、低压二氧化碳、IG-100) 70
气体灭火剂输送管道安装图 71
气体灭火剂输送管道穿越变形缝安装图 72
全淹没气体灭火系统喷嘴布置与安装 73
柜式(无管网)预制灭火系统 74
柜式(无管网)预制灭火系统说明 74
柜式(无管网)预制灭火装置外形图(七氟丙烷) 75
柜式(无管网)预制灭火装置外形图(高压二氧化碳、三氟甲烷) 77
柜式(无管网)预制灭火系统安装示意图 78
防护区泄压阀 79
自动泄压阀外形图、技术性能参数 79
自动泄压阀安装图 80
机械式开启泄压阀外形图、安装图 81
注氮控氧防火系统 82
注氮控氧防火系统说明 82
供氮装置技术性能参数 86
注氮控氧防火系统选型表 87
无管网注氮控氧防火系统原理图(一机一区、多机一区) 88
有管网注氮控氧防火系统原理图(单元独立系统、组合分配系统) 89
注氮控氧防火系统组件布置示意图 90
注氮控氧防火系统供氮装置外形图(FS-N-50、FS-N-100、注氮喷嘴) 91
注氮控氧防火系统供氮装置外形图(FS-N-300F~2000F) 92
注氮控氧防火系统控制组件外形图 93
注氮控氧防火系统安装图 94
建筑灭火器配置 95
建筑灭火器配置总说明 95
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危险等级举例 98
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危险等级举例 99
建筑灭火器的适用性能 100
推车式、手提式灭火器型号规格与灭火级别 101
手提贮压式灭火器外形图 102
推车贮压式灭火器外形图 103
灭火器箱外形图、安装图 104
带灭火器箱组合式消防柜外形图 105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空调用电制冷机房设计与施工
图集号:07R202
统一编号:GJBT-988
组织编制:中国建筑标谁设计研究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文号:建质[2007]10号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实行日期:二〇〇七年三月一日

1.编制目的及依据
1.1为适应建筑行业空调专业的发展,满足建筑设计中空调专业制冷机房的设计要求,提高设计、施工以及节能运行管理的水平,按建设部建质[2002]156号文《二〇〇二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的要求编制。
1.2依据的国家现行标准、规范: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98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
《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GB/T50102-2003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97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5-93
2.适用范围
2.1供冷对象:为工业及民用建筑集中空调提供空调用冷源。
2.2供冷规模:为空调面积约为9000~120000m的公共建筑提供集中空调用冷源。制冷机房的总装机容量为528kW×2~14065kW(4000RT),单台机组最大容量为3516kW(1000RT)。
采用螺杆式及离心式冷水机组、直供的空调用制冷机房设计。
3.图集编制内容及特点
3.1图集内容包括:总说明、图例、制冷机房、典型设计、工程实例、自动控制及施工安装说明。
3.2典型设计包括主要设备表及技术指标、制冷系统原理图、机房布置平面图、剖面图。
4.空调水管道
4.1管材:冷水管管径DN≤80采用焊接钢管、管径80≤DN≤250
采用无缝钢管、管径DN>250采用螺旋焊钢管,空调冷凝水管采用热镀锌钢管。
4.2空调水管连接方式:管径DN<40时采用丝扣连接,管径DN>40时采用焊接连接。也可以采用沟槽连接。管道规格见右表。
5.制冷机房的设计要求
5.1根据空调系统功能、规模及使用情况,考虑冷水系统采用一次泵或二次泵系统设计。
5.2根据系统静压的大小,考虑冷水系统采用水泵压入式或吸出式系统设计。当静压超过1.Pa时,冷水机组及循环水泵选用时应提出承压要求。
5.3根据空调系统的部分负荷情况,可考虑冷水机组的型式及机组大小配置。
5.4根据空调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考虑冷水机组与水泵的连接方式。本图集典型设计3~5、12、13、16、17采用机组水泵一一对应串联后再并联的冷源连接方式;其余采用机组、水系分别并联后再串联的连接方式。
5.5本图集所列的空调面积及负荷是按照北京地区一些工程的
实际经验得出的。具体项目的空调负荷及系统需要根据当地气象条件及实际工程经过计算后确定。
5.6水泵的扬程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经过详细水力计算后确定。
5.7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分集水器的接管尺寸。本图集给出的机房冷水系统一、二次泵流量设置,均为假设情况。
5.8二次泵系统环路的划分,应根据功能区或使用时间等划分。
5.9冷却塔选择应经热力计算确定。冷却塔布置图不在此图集中。
5.10用电安装容量不包括定压补水泵功率,需根据实际扬程及补水量确定。
5.11分水器和集水器设计参照国家标准设计05K232《分(集)水器分气缸》,
5.12制冷机房宜设在建筑物的最低层,利于消声减振。同时制冷机房宜靠近空调负荷中心和变配电室,减少输送距离,以利节能节材。
5.13制冷机房地面应设排水沟;排水沟的位置应靠近易漏水的设备,并能防止水流到控制室及制冷机房外。排水沟断面尺寸不小于200m×150mm,并保持坡向集水坑的坡度,排水沟上宜设沟算子。
5.14制冷机房应考虑设备的安装运输通道。
5.15制冷机房的水管宜架空数设,并应数敷设在建筑物较高的一层,以保证管道经过房间、通道的净高要求。
5.16冷却水管井位置应兼顾制冷机房及屋面冷却塔的位置,减少冷却水管的数设长度,方便敷设及安装。
5.17设置在地下层的制冷机房,应设置机械通风系统。
5.18照明的照度应满足观测仪表和维修的要求。
6.注意事项
6.1使用本图集时,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机组搭配及阀件位置进行选用,本图仅供参考。
6.2制冷机房通风设计未包括在图集中,应由设计人员按有关规范为制冷机房设置机械通风系统。
6.3使用本图集时应根据现行标准、规范进行调整,并满足现行标准、规范的要求。


07R202图集PDF书签目录:
目录 5
总说明 10
制冷机房选用索引表 13
图例 15
制冷机房典型设计 16
典型设计 1 16
528kW×2 制冷机房 16
528kW×2 制冷系统原理图 17
528kW×2 制冷机房平面图 18
528kW×2 制冷机房剖面图 19
典型设计 2 20
1055kW×2 制冷机房 20
1055kW×2 制冷系统原理图 21
1055kW×2 制冷机房平面图 22
1055kW×2 制冷机房剖面图 23
典型设计 3 24
1406kW×2 制冷机房 24
1406kW×2 制冷系统原理图 25
1406kW×2 制冷机房平面图 26
1406kW×2 制冷机房剖面图 27
典型设计 4 28
1231kW×3 制冷机房 28
1231kW×3 制冷系统原理图 29
1231kW×3 制冷机房平面图 30
1231kW×3 制冷机房剖面图 31
典型设计 5 32
1406kW×2+879kW 制冷机房 32
1406kW×2+879kW 制冷系统原理图 33
1406kW×2+879kW 制冷机房平面图 34
1406kW×2+879kW 制冷机房剖面图 35
典型设计 6 36
1406kW×3制冷机房 36
1406kW×3 制冷系统原理图 37
1406kW×3 制冷机房平面图 38
1406kW×3 制冷机房剖面图 39
典型设计 7 40
1758kW×2+703kW 制冷机房 40
1758kW×2+703kW 制冷系统原理图 41
1758kW×2+703kW 制冷机房平面图 42
1758kW×2+703kW 制冷机房剖面图 43
典型设计 8 44
1582kW×3 制冷机房 44
1582kW×3 制冷系统原理图 45
1582kW×3 制冷机房平面图 46
1582kW×3 制冷机房剖面图 47
典型设计 9 48
1934kW×2+879kW 制冷机房 48
1934kW×2+879kW 制冷系统原理图 49
1934kW×2+879kW 制冷机房平面图 50
1934kW×2+879kW 制冷机房剖面图 51
典型设计 10 52
1934kW×3 制冷机房 52
1934kW×3 制冷系统原理图 53
1934kW×3 制冷机房平面图 54
1934kW×3 制冷机房剖面图 55
典型设计 11 56
2286kW×2+1231kW 制冷机房 56
2286kW×2+1231kW 制冷系统原理图 57
2286kW×2+1231kW 制冷机房平面图 58
2286kW×2+1231kW 制冷机房剖面图 59
典型设计 12 60
1758kW×4 制冷机房 60
1758kW×4 制冷系统原理图 61
1758kW×4 制冷机房平面图 62
1758kW×4 制冷机房剖面图 63
典型设计 13 64
2110kW×3+703kW 制冷机房 64
2110kW×3+703kW 制冷系统原理图 65
2110kW×3+703kW 制冷机房平面图 66
2110kW×3+703kW 制冷机房剖面图 67
典型设计 14 68
2286kW×4 制冷机房 68
2286kW×4 制冷系统原理图 69
2286kW×4 制冷机房平面图 70
2286kW×4 制冷机房剖面图 71
典型设计 15 72
2637kW×3+1231kW 制冷机房 72
2637kW×3+1231kW 制冷系统原理图 73
2637kW×3+1231kW 制冷机房平面图 74
2637kW×3+1231kW 制冷机房剖面图 75
典型设计 16 76
2813kW×4 制冷机房 76
2813kW×4 制冷系统原理图 77
2813kW×4 制冷机房平面图 78
2813kW×4 制冷机房剖面图 79
典型设计 17 80
2461kW×4+1407kW 制冷机房 80
2461kW×4+1407kW 制冷系统原理图 81
2461kW×4+1407kW 制冷机房平面图 82
2461kW×4+1407kW 制冷机房剖面图 83
典型设计 18 84
3516kW×4 制冷机房 84
3516kW×4 制冷系统原理图 85
3516kW×4 制冷机房平面图 86
3516kW×4 制冷机房剖面图 87
典型设计 19 88
3165kW×4+1407kW 制冷机房 88
3165kW×4+1407kW 制冷系统原理图 89
3165kW×4+1407kW 制冷机房平面图 90
3165kW×4+1407kW 制冷机房剖面图 91
制冷机房自动控制 92
制冷机房自动控制说明 92
一次泵制冷系统控制原理图 93
二次泵制冷系统控制原理图 94
制冷机房工程实例 95
制冷机房工程实例说明 95
图例 96
工程实例 1 97
708kW×2 制冷机房 97
708kW×2 制冷系统原理图 98
708kW×2 制冷机房设备基础图 99
708kW×2 制冷机房水管平面图 100
708kW×2 制冷机房剖面图 101
工程实例 2 102
1500kW×2 制冷机房 102
1500kW×2 制冷系统原理图 103
1500kW×2 制冷机房设备基础图 104
1500kW×2 制冷机房冷水管平面图 105
1500kW×2 制冷机房热水管平面图 106
1500kW×2 制冷机房剖面图 107
工程实例 3 108
2110kW×2+700kW 制冷机房 108
2110kW×2+700kW 制冷系统原理图 109
2110kW×2+700kW 制冷机房设备基础图 110
2110kW×2+700kW 制冷机房水管平面图 111
2110kW×2+700kW 制冷机房剖面图 112
工程实例 4 114
2278kW×2+1055kW 制冷机房 114
2278kW×2+1055kW 制冷系统原理图 115
2278kW×2+1055kW 制冷机房设备基础图 116
2278kW×2+1055kW 制冷机房水管平面图 117
2278kW×2+1055kW 制冷机房剖面图 118
工程实例 5 119
2989kW×3+1231kW×3 制冷机房 119
2989kW×3+1231kW×3 制冷系统原理图 120
2989kW×3+1231kW×3 制冷机房设备基础图 122
2989kW×3+1231kW×3 制冷机房水管平面图 123
2989kW×3+1231kW×3 制冷机房剖面图 125
施工安装说明 127
施工安装说明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