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8053-2019 装配式-支吊架-通用技术要求.pdf



CAD快速看图含VIP功能版,亲测可用,如下图所示
解压后打上密匙补丁直接使用即可
注意:有些用户说怎么会员功能是灰色,不能使用,那是因为没打开cad图纸,打开图纸就能使用







《现代防水工技术手册》一书是一本简明、实用的防水工基础读物。根据防水工职业操作技能要求,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需要,介绍了防水工的基本知识和工作要求。本书技术内容新颖、实用,文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并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能满足不同文化层次的技术工人和读者的需要,可作为建筑业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教材,也可供建筑工人自学以及高职、中职学生参考使用。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防水工程理论常识概述
第一节 防水工程发展基础知识
第二节 建筑构造认知
第三节 防水工职业要求
第二章 防水施工基本理论和技能
第一节 防水施工基本识图
第二节 防水施工工具的使用
第三节 防水施工程序
第三章 防水材料
第一节 防水材料概述
第二节 防水卷材
第三节 防水涂料
第四节 刚性防水材料
第五节 密封材料
第六节 沥青材料
第七节 堵漏止水材料
第四章 屋面工程防水施工技术
第一节 屋面卷材防水施工
第二节 屋面涂膜防水施工
第三节 屋面刚性防水施工
第四节 瓦屋面防水施工
第五章 外墙防水施工技巧
第一节 外墙有机硅防水涂料
第二节 外墙饰面防水施工
第三节 建筑外墙各节点防水构造与防水施工
第四节 外墙面涂刷保护性防水涂料施工
第五节 外墙拼接缝密封防水施工
第六章 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技术
第一节 地下卷材防水施工
第二节 地下涂膜层防水施工
第三节 地下混凝土防水施工
第四节 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
第五节 地下特殊工法防水施工
第七章 厨卫防水施工技术
第一节 节点施工
第二节 厨卫地面防水层施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GJ/T152-2019
备案号J794-2019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test of reinforcing steel
bar in concrete
2019-06-18发布
2020-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4]189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钢筋间距检测;5钢筋公称直径检测;6钢筋力学性能检测;7钢筋锈蚀性状检测;8钢筋锈蚀性状监测;9基桩钢筋笼长度检测。
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增加了取样称量法检测钢筋公称直径;2取消了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公称直径;3增加了钢筋力学性能检测;4增加了钢筋锈蚀性状监测;5增加了磁测井法检测基桩钢筋笼长度。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1总则
1.0.1为规范混凝土中钢筋的检测方法及检测结果评价,保证检测工作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混凝土中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间距、公称直径、力学性能、锈蚀性状以及基桩钢筋笼长度的现场检测。
1.0.3混凝土中钢筋检测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电磁感应法electromagnetic test method
用电磁感应原理检测混凝土中钢筋间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方法。
2.1.2雷达法radar test method
通过发射和接收到的毫微秒级电磁波来检测混凝土中钢筋间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方法。
2.1.3半电池电位法half-cell potentials test method
通过检测钢筋表面上某一点的电位,并与铜硫酸铜参考电极的电位作比较,以此来确定钢筋锈蚀性状的方法。
2.1.4磁测井法magnetic method
在桩中或桩侧成孔,通过测量井壁及周围介质的磁性参数来分析和判断钢筋笼长度的检测方法。
2.1.5混凝土电阻率法concrete electrical resistivity method
通过测量混凝土电阻率来判别混凝土中钢筋是否容易锈蚀的方法。
2.1.6直接法direct method
混凝土剔凿后,直接测量钢筋的间距、直径、力学性能、锈蚀性状以及混凝土中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方法。
2.1.7取样称量法sampling and weighing method
混凝土剔凿后,截取部分钢筋,通过称量钢筋重量,得出钢筋直径的方法。
2.2符号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值;
一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修正量;
一第i个测点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直接法实测值;
一第i个测点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器示值;
一探头垫块厚度;
一钢筋直径;
一测点距离孔口深度;
一钢筋试件实际重量;
一钢筋单位长度理论重量;
一钢筋试件长度;
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偏差;
检测环境温度;
温度修正后电位值;
温度修正前电位值;
第i个钢筋间距;
一钢筋平均间距;
钢筋试件重量;
测点处磁场垂直分量强度值。
3基本规定
3.0.1混凝土中钢筋检测可分为工程质量检测和结构性能检测。
3.0.2检测用仪器设备性能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应在检定或校准有效周期内使用。检测前后宜对仪器设备进行核查。
3.0.3对混凝土中钢筋检测进行剔凿或取样时应确保结构安全,取样后应及时对破损构件进行修复或补强。
3.0.4检测前宜收集下列主要资料:
1工程概况;
2设计和施工技术资料;
3检测原因及委托方要求;
4其他需要收集的资料。
3.0.5根据检测目的、项目特点和条件,可按表3.0.5选择检测方法。
表3.0.5 检测方法

3.0.6混凝土中钢筋检测宜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可结合直接法对检测结果进行验证。
4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钢筋间距检测
4.1一般规定
4.1.1本章所规定检测方法不适用于含有铁磁性物质的混凝土检测,当含有铁磁性物质时,可采用直接法进行检测。
4.1.2检测面选择应便于仪器操作并应避开金属预埋件;检测面应清洁平整。
4.1.3进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时,检测部位应无饰面层,有饰面层时应清除;当进行钢筋间距检测时,检测部位宜选择无饰面层或饰面层影响较小的部位。
4.1.4混凝土保护层检测位置宜选择保护层要求较高的部位。
4.1.5检测所进行的钻孔、剔凿等不得损坏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直接量测精度不应低于0.1mm。钢筋间距的直接量测精度不应低于1mm。
4.2抽样规定
4.2.1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工程质量检测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抽样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
4.2.2对混凝土结构进行结构性能检测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钢筋间距的抽样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或《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的有关规定进行。当委托方有明确要求时,应按相关要求确定。
4.3仪器性能要求
4.3.1用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的仪器,当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10mm~50mm时,保护层厚度检测的允许偏差应为(略)
内容索引:
1总则1
2术语和符号2
2.1术语2
2.2符号2
3基本规定4
4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钢筋间距检测5
4.1一般规定5
4.2抽样规定5
4.3仪器性能要求5
4.4电磁感应法6
4.5雷达法7
4.6直接法8
4.7检测数据处理及结果评定9
5钢筋公称直径检测……11
5.1一般规定11
5.2抽样规定…11
5.3取样称量法11
5.4直接法13
5.5检测结果评定14
6钢筋力学性能检测15
6.1一般规定15
6.2抽样规定15
6.3检测结果评定16
7钢筋锈蚀性状检测17
7.1一般规定17
7.2仪器性能要求及维护17
7.3半电池电位法18
7.4检测结果评判20
8钢筋锈蚀性状监测…22
8.1一般规定22
8.2仪器性能要求22
8.3钢筋锈蚀动态监测技术23
9基桩钢筋笼长度检测……25
9.1一般规定25
9.2设备要求…25
9.3磁测井法……25
9.4检测数据处理26
附录A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的校准方法………28
附录B雷达仪校准方法…30
附录C混凝土电阻率检测32
本标准用词说明34
引用标准名录……35
附:条文说明…37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P GB50457-2019 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标准 Standard for design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clean room 2019-08-12发布 2019-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联合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标准 Standard for design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clean room GB50457-2019 主编部门:中国医药工程设计协会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9年12月1日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9北京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3年工程建设标准规 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6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 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 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生产区域的环境参数, 厂址选择和总平面布置,工艺设计,工艺管道,工艺设备,建筑设 计,空气净化,给水排水和电气设计等. 本标准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医药工程设计 协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 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石化上海工程 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张杨路769号,邮政编码:200120).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医药集团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医药集团重庆医药设计院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杨丽敏杨军杨一心王福国 顾继红陈宇奇姚益民蔡炜 缪晡陈芩晔高志刚刘元 李忠德吴霞陈泽嘉施红平 吴丽娟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宋炎江雷继峰王立军张海飞 裴志华陈荣华郝孝铭张长银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