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29.240 CCS K45
DL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2246.1~2246.9-2021 电化学储能电站并网运行与控制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id-connected operation and control of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station
2021-01-07发布
2021-07-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化学储能电站并网运行调试方案、调试项目和要求等。
本文件适用于10(6)kV及以上电压等级且由电网调度机构调度管理的电化学储能电站,其他电化学储能电站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325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
GB/T12326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
GB/T1454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T15543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
GB/T24337电能质量公用电网间谐波
GB/T36547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GB/T36548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测试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电化学储能电站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station
采用电化学电池作为储能元件,可进行电能存储、转换及释放的电站,由若干个不同或相同类型的电化学储能系统组成。
注:除储能系统外,还包括并网、维护和检修等设施。
3.2电化学储能系统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system
以电化学电池为储能载体,通过储能变流器进行可循环电能存储、释放的系统。
注:一般包含电池系统、储能变流器及相关辅助设施等。对于接入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化学储能系统,还包括汇集线路、升压变压器等。
3.3电化学储能单元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unit
由电化学电池、储能变流器以及电池管理系统组成的,能独立进行电能存储、释放的最小储能系统。
3.4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
监测电池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信息,并对电池的状态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装置。
3.5储能变流器power conversion system;PCS
连接电池系统与电网(和/或负荷),实现功率双向变换的装置。
3.6储能电站监控系统supervision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of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station
利用计算机对储能电站内的电化学储能系统、电化学储能单元变压器、升压站等运行过程进行实时监视、有功自动控制和无功电压控制的系统。
3.7并网点point of interconnection
对于有升压变压器的储能系统,指升压变压器高压侧母线或节点。对于无升压变压器的储能系统,指储能系统的输出汇总点。
3.8公共连接点point of interconnection
储能系统接入公用电网的连接处。
3.9待机状态(热备用状态)hot standby state
储能系统已具备运行条件,设备保护及自动装置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向储能系统下达控制指令即可与电网进行能量交换的状态。
3.10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
电池实际(剩余)可放出的瓦时容量与额定的可放出最大瓦时容量的比值。
3.11充/放电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 for charge/discharge
储能系统自接收控制信号起,直到充/放电功率首次达到控制目标功率的9%的时间。
3.12充/放电调节时间regulation time for charge/discharge
储能系统自接收控制信号起,直到充/放电功率达到控制目标功率且功率偏差始终控制在士2%以内的起始时刻时间。
4总则
4.1储能电站并网运行调试工作应由启动委员会组织、领导、协调,成立调试工作组负责具体调试项目的开展。
4.2储能电站并网运行调试前,应按照本文件的要求编制并网运行调试方案,经启动委员会批准后进行并网运行调试。
4.3除本文件规定的并网运行调试项目以外,允许根据电站条件和设备特点适当增加试验项目。
4.4储能电站的继电保护、通信设备,测量仪表等装置和设备,与电站并网运行调试有关的通风空调系统设备,消防设备,电气回路及电气设备等,均应依据相应的规程试验合格。
4.5调试结果应满足GB/T36547的要求,并形成相应的调试报告,调试报告模板见附录A。
2术语
2.0.1智慧工地
smart construction site
以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依托,全面感知、收集、处理、分析工地现场的相关数据和信息,通过数字化、智慧化的方式,实现工地现场生产作业协调、协同,管理决策高效、科学等目标的工程建设工地。
2.0.2智慧工地管理
smart construction site management
工程建设工地的管理主体对智慧工地施以相适应的管理。
2.0.3智慧工地管理系统
smart construction site management system
支撑建设工程实现智慧工地所采用的集成化的软硬件系统。
2.0.4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是对工程项目相关信息详尽的数字化表达。通过对建筑的数据化、信息化模型整合,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5物联网
internet of things
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
2.0.6云计算cloud computing
云计算是以互联网为中心,在网站上提供快速且安全的庞大计算服务与数据存储,让每一个使用互联网的人都可以使用网络上的庞大计算资源与数据中心。
2.0.7大数据big data
大数据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2.0.8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技术科学。
2.0.9终端terminal
是一类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设备,能够对工地现场的人员、设备、物资、环境等要素实现信息的采集、查询、检测、识别、控制等特定功能的设备。
2.0.10系统验收acceptance check of system
对智慧工地使用的各类设备、设施进行有关质量、安全、功能性的检测与验收。对智慧工地运行的各类系统、配套软件、搜集与生产的各类数据信息、使用的功能体验等建设成果进行整体运行的综合检测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