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1 > 12月 ( 第 15 页)

ICS13.060

团 体 标 准

T/CECA 20012一 2021

含藻水给水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lgae water treatment

2021一08一25 发布 2021一10一01 实施

中 国 勘 察 设 计 协 会 发布

T/CECA 20012-2021,T/CECA 20012-2021规范,含藻水,含藻水给水处理技术规程,给水处理技术,T/CECA 20012-2021 含藻水给水处理技术规程

目 次
1 总则 ·······························································…… 1
2 术语 ·······························································…… 2
3 基本规定 ·························································…… 3
4 取水口选择 ······················································…… 4
5 工艺设计 ·························································…… 5
5.1 预处理 ·························································…… 5
5.2 混凝、沉淀 (澄清)·········································…… 6
5.3 气浮 ····························································…… 7
5.4 过滤 ····························································…… 8
5.5 臭氧氧化 ······················································…… 9
5.6其他工艺单元。·················································…… 9
6 施工和验收······················································…… 11
7 运行维护 ·························································…… 12
本规程用词说明 ···················································…… 13
引用标准名录 ····················································…… 14
附:条文说明 ·····················································…… 15

1 总 则
1.0.1 为规范含藻水给水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维护,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管理方便,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含藻水给水处理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维护。
1.0.3 含藻水给水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维护,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含藻水 algae water
藻的数量影响到混凝、沉淀和过滤工艺单元正常运行,或可能降低出水水质的水源水。
2.0.2 浮渣 floating scum
气浮池分离室水面上富含藻类的泥渣。
2.0.3 藻毒素 microcystin
藻类向水体释放的对人体有毒的有机物质。
2.0.4 浮沉池 flotation一sedimentation tank
兼有气浮与沉淀功能的净水处理构筑物。
2.0.5 气浮滤池 air flotation filter
兼有气浮与过滤功能的净水处理构筑物。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13.060

团 体 标 准 P

T/CECA 20011一 2021

含铁含锰地下水接触氧化法给水处理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ron and/or manganese removal with 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 for groundwater

2021一08一25 发布 2021一10一01 实施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 发布

T/CECA 20011-2021,T/CECA 20011-2021规范,接触氧化法,接触氧化法除铁除锰滤池,给水处理技术,T/CECA 20011-2021 含铁含锰地下水接触氧化法给水处理技术规程

根据中国勘察设计协会 《关于印发2019年度第一批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团体标准制修订及相关工作计划的通知》 (中设协字「2019」101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目 次
1 总则 ···················································· 1
2 术语 ···················································· 2
3 基本规定 ············································ 4
4 设计 ··················································5
4.1 工艺流程选择···································· 5
4.2 曝气装置 ········································· 5
4.3 接触氧化除铁除锰滤池 ····················7
4.4 冲洗及冲洗设施······························ 8
4.5 滤料存储 ········································ 9
5 施工与验收 ········································10
5.1 施工 ················································ 10
5.2 验收 ················································· 10
6 运行与维护········································12
本规程用词说明 ····································14
引用标准名录 ·······································15
附:条文说明 ·········································· 17

1 总 则
1.0.1 为规范含铁含锰地下水接触氧化法给水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与验收、运行与维护,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和管理方便,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采用接触氧化法处理含铁含锰地下水给水处理工程的新建、扩建或改建工程的设计、施工与验收、运行与维护 。
1.0.3 含铁含锰地下水接触氧化法给水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与验收、运行与维护,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活性滤膜 activated oxide film
在滤料颗粒表面形成的对铁、锰具有催化氧化作用的膜状附着物。
2.0.2 接触氧化法 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
利用活性滤膜去除水中铁、锰的方法。
2.0.3 接触氧化除铁除锰滤池 iron and manganese contact oxidation filter
采用接触氧化法去除地下水中铁、锰等污染物的滤池。
2.0.4 跌水曝气池 cascade aerator
水从堰顶跌落,在与空气的接触中将氧传质到水中,增加溶解氧的曝气装置。
2.0.5 喷水曝气装置 spray aerator
利用喷嘴将水由下向上喷洒,形成水滴,使其与空气中氧充分接触,增加溶解氧的设施。
2.0.6 淋水曝气装置 water sprinkling aerator
利用喷头或穿孔管将水由上向下喷洒,水滴降落过程中进行气、水之间的接触,增加溶解氧的设施。
2.0.7 射流曝气器 venturi aerator
利用负压吸人空气并与水混合,增加溶解氧的设施。
2.0.8 鼓风曝气系统 aeration system
利用鼓风机或空压机将空气通过管道系统和空气扩散装置,在水中形成空气泡,将氧转移传质到水中,增加溶解氧的设施。
2.0.9 接触式曝气塔 packed aeration tower
水从塔顶通过布水器布水,在填料中以薄膜形式流动,与空气充分接触,增加溶解氧的设施。
2.0.10 板条式曝气装置 slat一packed tower aerator
水从塔顶经布水器、板条逐层淋下,使水流在板条上逐层溅开并在板条表面形成一层薄的水膜,增加溶解氧的设施。
2.0.11 叶轮式表面曝气装置 surface aerator impeller
通过装设在水表面叶轮的高速转动使表层水与空气剧烈混合,增加溶解氧的设施。
2.0.12 滤池启动期 filter start一up period
接触氧化滤池从开始运行,到除铁、除锰效果达到稳定状态的过程。
2.0.13 滤池除铁除锰功能恢复 iron and manganese removal function recovery
接触氧化滤池停止运行一段时间后,重新启动,其除铁、除锰功能逐渐恢复到停运前滤池净水效果的过程。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91.040
团体标准
T/CECA 20009-2021
绿色全民健身中心评价标准
Assessment standard for green public-fitness-activity center
2021-08-25发布 2021-10-01实施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 发布

T/CECA 20009-2021,T/CECA 20009-2021规范,全民健身中心,绿色全民健身中心,T/CECA 20009-2021 绿色全民健身中心评价标准

目 次
1 总则 ···································································1
2 术语 ····································································· 2
3 基本规定 ····························································· 3
3.1 一般规定 ··························································· 3
3.2 评价与等级划分 ·············································· 3
4 安全耐久 ·························································6
4.1 控制项 ···························································· 6
4.2 评分项 ······························································ 7
5 健康舒适 ························································ 10
51 控制项······························································· 10
5.2 评分项······························································ 11
6 使用便利 ······························································15
6.1 控制项····························································· 15
6.2 评分项····························································· 15
7 资源节约····························································· 19
7.1 控制项··································································· 19
7.2 评分项 ························································ ···········20
8 环境适宜 ·································································26
8.1 控制项 ···································································· 26
8.2 评分项 ···································································· 26
9 提高与创新 ································································· 30
9.1 一般规定 ································································· 30
9.2 评分项 ··································································· 30
本标准用词说明 ····························································· 33
引用标准名录 ·························································.34
附:条文说明 ·······························································35

1 总 则
1.0.1 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绿色全民健身中心高质量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全民健身中心绿色性能的评价。
1.0.3 绿色全民健身中心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全民健身中心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和文化等特点,对全民健身中心全寿命期内的安全耐久、健康舒适、使用便利、资源节约、环境适宜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1.0.4 绿色全民健身中心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全民健身中心 public fitness activity center
以室内为主、专用于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向公众提供体育健身服务、包括部分附属于室内建筑主体的室外休闲健身用的活动场地的综合性体育设施。
2.0.2 绿色全民健身中心 green public fitness activity Center
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全民健身中心。
2.0.3 全民健身中心绿色性能 green performance of public fitness activity center
涉及全民健身中心安全耐久、健康舒适、使用便利、资源节约 (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境适宜等方面的综合性能。
2.0.4 全民健身中心全装修 decorated public of fitness activity center
在交付前,全民健身中心固定面全部装修完成,水、暖、电、通风、健身器材等基本设备、设施全部安装到位。
2.0.5 室外健身场地 outdoor fitness area
位于全民健身中心场地内或建筑户外屋面,以体闲健身为主要功能,具备相应健身器材或明确功能标识的开放空间。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35.240.99

中国建筑业协会团体标准 团体标准

P07

T/CCIAT 0038-2021

商业综合体绿色设计BIM应用标准

Standard for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in commercial complex green design

2021一08一23 发布 2021一10一01 实施

中 国 建 筑 业 协 会 发 布

BIM应用标准,T/CCIAT 0038-2021,T/CCIAT 0038-2021 规范,商业综合体绿色设计,设计样板,T/CCIAT 0038-2021 商业综合体绿色设计BIM应用标准

目 次
1 总则 ·······························································…… 1
2 术语 ·······························································…… 2
3 基本规定 ·························································…… 3
4 绿色设计 BIM应用策划 ······································…… 4
4.1 一般规定 ······················································…… 4
4.2 BIM应用组织架构 ·············································…… 5
4.3 BIM应用职责划分 ·············································…… 5
4.4 BIM应用工作流程 ·············································…… 6
4.5 BIM应用环境···················································…… 6
5 专业设计 BIM应用 ·············································…… 9
5.1建筑设计BIM应用·············································…… 9
5.2 结构设计BIM应用 ··········································…… 12
5.3 给水排水设计 BIM应用 ····································……15
5.4 暖通空调设计 BIM应用 ····································…… 18
5.5 电气设计 BIM应用 ··········································…… 21
5.6 专项设计 BIM应用 ··········································…… 23
6 协同设计 ·························································…… 28
6.1 一般规定 ······················································…… 28
6.2 协同设计组织 ················································…… 28
6.3 数据互用 ······················································…… 29
6.4 工作流程 ······················································…… 30
6.5 数据安全 ······················································…… 31
7 交付·······························································…… 33
7.1 一般规定 ······················································… … 33
7.2 交付模型等级 ················································…… 33
7.3 交付要求 ······················································…… 34
附录 A 各专业设计流程图 ····································…… 36
附录 B 协同设计总流程图 ····································…… 47
本标准用词说明 ···················································…… 48

1 总 则
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规范和引导商业综合体绿色设计建筑信息模型 (BIM)创建与应用,提升商业综合体绿色设计水平和品质,提高设计信息化水平和效率,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商业综合体绿色设计 BIM的创建、应用和管理。
1.0.3 商业综合体绿色设计BIM的创建、应用和管理,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2 术 语
2.0.1 商业综合体绿色设计 green building design of commercial complex
在商业综合体设计中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在满足公共建筑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2.0.2 商业综合体 commercial complex
是将城市中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等不同业态的三项以上功能进行组合。
2.0.3 建筑信息模型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BIM)
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在建设工程及设施全生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
2.0.4 设计样板 design template
设计样板是用于规范和统一模型表达方式、提高制图效率的一系列标准模型文件及文件体系。
2.0.5 基于BIM的协同设计 BIM一based collaborative design
不同专业之间、不同设计人员之间,基于 BIM进行数据共享及相互操作的设计过程。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91.200

中国建筑业协会团体标准 团体标准

P28  T/CCIAT 0037一2021

泥炭土海砂路基施工技术标准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Standard of Highway Subgrades Filled by Sea Sand in Peat Zone

2021一06一28 发布 2021一09一01 实施 中 国 建 筑 业 协 会 发 布

T/CCIAT 0037-2021,T/CCIAT 0037-2021规范,泥炭土,泥炭土海砂路基施工技术标准,海砂,路基,T/CCIAT 0037-2021 泥炭土海砂路基施工技术标准

目 次
1 总则 ···························································································1
2 术语和符号···············································································2
2.1 术语 ······················································································2
2.2 符号······················································································3
3 基本规定···················································································4
3.1 一般规定············································································4
4 施工准备 ···················································································5
4.1 一般规定···············································································5
4.2 场地勘察···············································································5
4.3 施工测量··············································································6
4.4 地表清理 ··············································································6
4.5 材料试验···············································································6
4.6 试验路段 ···············································································7
5 材料要求 ··············································································8
5.1 一般规定···························‘···················································8
5.2 技术规定 ···············································································8
6 路基施工 ···················································································9
6.1 一般规定···············································································9
6.2 地基处理 ···············································································9
6.3 路基填筑···············································································11
6.4 监测 ····················································································13
6.5 工序检测·············································································14
6.6 卸载与整修··········································································15
7 路基排水················································································16
7.1 一般规定 ·············································································16
7.2地表排水·············································································16
7.3地下排水·············································································17
8 路基防护·················································································21
8.1 一般规定 ·············································································21
8.2 水泥混凝土空心预制块边坡防护··········································21
8.3 植草边坡防护 ······································································21
8.4 加筋挡土墙边坡·······································································22
9 路基验收···············································································23
91 路基整修 ·············································································23
9.2 路基质量检查及验收·································································23
本标准用词说明·············································································25
引用标准名录············································································26
附:条文说明···············································································27

1 总 则
1.0.1 为明确泥炭土海砂路基施工技术标准,规范施工要求,保证施工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以海砂为路基填料的新建和改扩建泥炭土地质条件工程等施工,其他类似工程可参考使用。
1.0.3 泥炭土海砂路基工程的施工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地方现行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 语
2.1.1 路基 subgrade
按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是路面的基础,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行车荷载。
2.1.2 路床 roadbed
路面结构层以下 0.8m或 1.Z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分为上路床和下路床两层。上路床厚度 0.3m;下路床厚度在轻、中及重交通时厚度为 0.sm,特重、极重交通公路时厚度为 0.9m。
2.1.3 路堤 embankment
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路堤在结构上分为上路堤和下路堤,上路堤是指路面底面 以下,在轻、中及重交通时 0.8m一1.sm厚度范围或特重、极重交通公路时 1.Zm~1.gm厚度范围的填方部分;下路堤是指上路堤以下的填方部分。
2.1.4 泥炭土 peat
泥炭土是泥炭质土和泥炭的总称,指有机质含量大于 10%,含水率高、孔隙比大的第四系软弱土。
2.1.5 桩网复合地基
桩网复合地基是由刚性桩、桩帽、加筋层和垫层构成的,适用于处理勃性土、粉土、砂性土、淤泥、淤泥质土、泥炭土等地基的一种复合地基。
2.1.6 海砂 sea sand
出产于海洋和海洋口附近的砂,包括海滩砂、海底砂和入海口附近的砂。
2.1.7 海砂路基 sea sand一filled subgades
用海砂作填料的路基称为海砂路基。
2.1.8 路基横坡 subgade cross slope
路基横断面上路槽中心线与路槽边缘两点高程差与水平距离的比值,以百分率表示。
2.1.9 压实度 degree of compaction
路基压实后的干密度与标准最大干密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2.1.10 弯沉 deflection
路基或路面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垂直弹性变形。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UDC 建筑装饰行业工程建设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标准

CBDA

T/CBDA 56一2021

建筑幕墙设计师职业能力水平标准

Standard for occupation ability levels of curtain wall designer

2021一08一24 发布 2021一11一01 实施

中 国 建 筑 装 饰 协 会 发 布

T/CBDA 56-2021,T/CBDA 56-2021规范,建筑幕墙设计,建筑幕墙设计师,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水平标准,T/CBDA 56-2021 建筑幕墙设计师职业能力水平标准

根据中国建筑装饰协会 2020年 6月 16 日《关于2020 年(第二十批 )建筑装饰行业工程建设 CBDA标准立项的批复》的要求,按照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标准 (CBDA标准 )管理办法》(中装协 【2019」108 号)的规定,由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和江苏省装饰幕墙工程有限公司主编并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 ((建筑幕墙设计职业能力水平标准 》,批准为中国建筑装饰协会(china Building Decoration Association,缩写CBDA)标准,编号为 T/CBDA 56一2021,自2021年 11月 1日起施行。

目 次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基本规定···················································································……3
3.1 职业道德···············································································……3
3.2 职业能力等级········································································……3
3.3 职业能力构成········································································……
3.4 职业能力评价········································································……5
4 职业要求 ···················································································……9
5 职业能力·················································································……13
6 评价范围、课时、权重·························································……23
本标准用词说明···········································································……26
附:条文说明···············································································……27

1 总 则
1.0.1 为加强我国建筑幕墙设计师队伍建设,提升职业道德,提高职业能力,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从事建筑幕墙工程设计、科研、技术及其咨询等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能力水平评价。
1.0.3 建筑幕墙设计师的职业能力水平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

2 术 语
2.0.1 职业要求 occupational requirement
在职业活动范围内,对从业人员提出的具体条件。
2.0.2 职业能力 job competence
在职业活动范围内,从业人员需要掌握的能力。
2.0.3 职业能力水平标准occupation skill standards
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职业的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职业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
2.0.4 职业能力水平评价occupation skill evaluation
按照相关职业能力水平标准,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地评价与认证。
2.0.5 职业道德 vocational ethics
从事本职业应具备的基本观念、意识、品质和行为的要求,主要包括社会公德和职业守则。
2.0.6 建筑幕墙设计 curtain wall designer
从事建筑幕墙及类似幕墙的装饰表皮创造或创意工作,绘制幕墙或类似幕墙的装饰表皮图纸并满足建筑幕墙建造 目的的设计活动。
2.0.7 建筑幕墙设计师 curtain wall designer
从事建筑幕墙及类似幕墙的装饰表皮创造或创意工作,绘制幕墙或类似幕墙的装饰表皮图纸并满足建筑幕墙建造目的的工程技术人员。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91.100.10
Q11 JC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JC/T10B4-2019
代J0/T1084一2008
中国ISO标准砂化学分析方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China ISO standard sand
2019-12-24发布 2020-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JC/T 1084-2019,JC/T 1084-2019规范,中国ISO标准砂化学分析方法,标准样品,校准标准样品,JC/T 1084-2019 中国ISO标准砂化学分析方法

目录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试验的基本要求
4.1试验的次数与要求
4.2质量、体积、体积比、滴定度和结果的表示
4.3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
4.4空白试验
4.5灼烧
4.6恒量
4.7试剂总则
4.8检验方法的验证
5试剂和材料
5.1盐酸(HCl)
5.2氢氟酸(HF)
5.3硝酸(HNO3)
5.4硫酸(H2S0)
5.5冰乙酸(CH3COOH)
5.6氨水(NH3H2O)
5.7乙醇(C2HOH)
5.8盐酸
5.9硫酸
5.10氨水

5.11氢氧化钾溶液(200g/L)
5.12硝酸银溶液(5g/L)
5.13焦硫酸钾(K2S207)
5.14氢氧化钠溶液[c(NaOH)=0.5mol/L]
5.15硝酸溶液[c(HNO3)=0.5mol/L]
5.16氯化钾溶液(50g/L)
5.17氟化钾溶液(150g/L)
5.18氯化钾-乙醇溶液(50g/L)
5.19氯离子标准溶液
5.20硝酸汞[Hg(NO3)2]标准滴定溶液
5.21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20mol/L]
5.22氯离子标准溶液
5.23二苯偶氮碳酰肼指示剂溶液(10g/L)

5.24对硝基酚(C6HO2OH)指示剂溶液(2.5g/L)
5.25酚酞指示剂溶液(10g/L)
5.26溴酚蓝指示剂溶液(2g/L)
6仪器与设备
7试样的制备
8烧失量的测定一一灼烧差减法
8.1方法提要
8.2分析步骤
8.3结果的计算与表示
9二氧化硅的测定
9.1二氧化硅的测定(基准法
9.2二氧化硅的测定(代用法)
10附着氯离子的测定
10.1附着氯离子的测定一一离子色谱法(基准法)
10.2硝酸汞滴定法(代用法)
11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镁、全硫(以三氧化硫计)、氧化钾、氧化钠的测定

12湿含量检验方法.
12.1方法提要
12.2分析步骤
12.3结果的计算与表示
13泥含量检验方法
13.1方法提要
13.2分析步骤
13.3结果的计算与表示
14化学分析方法测定结果的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
15X-射线荧光分析方法
15.1方法提要
15.2试剂选择要求
15.3试样片的制备
15.4自动制备玻璃熔片
15.5校准和验证
15.6校准的建立和验
15.7重复性的确认
15.8强度校正样品的初始值
15.9光谱仪的监测
15.10制样过程的监测
15.11结果的计算与表示
16X-射线荧光分析方法测定结果的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IS0标准砂化学分析方法、离子色谱法和X射线荧光分析方法对烧失量(LOI)、SiO2、Fe2O3、Al2O3、CaO、MgO、SO3、K2O、Na2O、附着氯离子、湿含量、泥含量的测定。标准砂化学分析方法又分为基准法和代用法。如果同一成分列出了多种测定方法,当有争议时以基准法为准。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IS0标准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6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6682分析试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断
GB/T15000(所有部分)标准样品工作导则
3术语和定义
GB/T17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重复性条件repeatability conditions
在同一实验室,由同一操作者使用相同设备,按相同的测试方法,并在短时间内从同一被测对象取得相互独立测试结果的条件。
3.2再现性条件reproducibility conditions
在不同的试验室,由不同的操作者使用不同的设备,按相同的测定方法,从同一被测对象取得测试
结果的条件。
3.3重复性限repeatability limit
一个数值,在重复性条件(3.1)下,两次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此数的概率为95%。
3.4再现性限reproducibility limit
一个数值,在再现性条件(3.2)下,两次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此数的概率为95%。
3.5有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CRM)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
采用计量学上有效程序对一种或多种规定特性进行定值的标准样品,并附有标准样品证书提供规定
特性的值及其不确定度和计量溯源性的陈述。

注1:值的概念包括名义特性或定性属性,如身份或序列,该特性的不确定度可用概率或置信水平来示。
注2:标准样品生产和认定所采用的计量学上有效程序己在GB/T15000.7和GB/T15000.3中给出。
3.6校准标准样品calibration reference materials
用于校准分析仪器。校准标准样品是在实验室制备。将它们配制成一系列校准标准样品,其含量范围应覆盖每种被测元素含量的最高值到最低值,且需要均匀分布在该范围内。各种被测元素浓度的变化应相互独立。
3.7 X射线荧光分析用系列国家标准样品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s for X-ray fluorescence analysis
可用于校准X射线荧光分析仪等分析仪器与化学成分相关联的成套国家标准样品。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问题专业:市政

所属地区:湖北

提问日期:2021-12-27 12:03:48

提问网友:likoe


请问16年11月施工的陶瓷颗粒彩色路面项目,结算时安全文明施工费能扣除吗?是否有规定呢?

解答网友:重新再来


安全文明施工费不应扣除,是取费基数*费率来计取的,也就是你干多少活就按直接费人工+机械费为基数计取多少

高清无水印完整版苏J28一2017图集,替代:苏J28一2013,pdf格式,实施日期:2018年2月1日,主编单位:江苏筑森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发展中心,组织单位: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站,批准部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文号: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7第33号。

太阳能热水图集,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太阳能设计图集,建筑一体化,江苏省,苏J28-2017,高清无水印 苏J28-2017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图集.pdf

1编制依据
《太阳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工程验收技术规范》GB/T18713一2002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一2005
《真空管型太阳能集热器》GB/T17581一2007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GB/T6424一2007
《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DGJ32/J08一2015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一2011
《住宅设计标准》DGJ32/J26一2017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一2003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一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一201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一2010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一2010
当依据的标准规范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规范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或产品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并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核实选用。
2适用范围
2.1本图集适用于江苏省新建民用建筑中采用集中和分散供热水的太阳能热水系统。改建、扩建的民用建筑及工业建筑中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时,可参照使用。
2.2太阳集热器可嵌入建筑坡屋面、阳台、墙面或架空安装在建筑屋面、阳台、墙面以及其他围护结构、棚架顶等阳光不被遮挡的部位上。
3主要内容
本图集内容包括编制说明、太阳能热水系统原理图、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布置及安装详图、太阳能热水器技术参数选用表、设计资料附表、参考实例照片等。
4太阳能热水系统组成、分类及选用
4.1太阳能热水系统是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给建筑提供热水的完整装置,包括集热器、储水箱、连接管路、控制系统、辅助热源、支架及其他部件。
4.2太阳能热水系统按集热-供热水方式可分为集中供热水系统、集中-分散供热水系统、分散供热水系统,按太阳能集热器与集热水箱连接关系可分为整体式、分离式,按太阳能集热器内传热工质与被加热水的传热方式可分为直接系统、间接系统。
4.3本图集中的整体式和分离式为分散供热水系统,集中集热分户水箱系统为集中-分散供热水系统,由集中的储水箱统一给各用水点供水的热水系统为集中供热水系统。
4.4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循环方式在各系统原理图中分别说明。
4.5太阳能热水系统集热系统的安装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可采用平屋面式、坡屋面式、阳台式等多种形式。
4.6太阳能热水系统分类、适用范围及系统特点见表4.6.1。
表4.6.1太阳能热水系统分类、适用范围及系统特点

太阳能热水图集,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太阳能设计图集,建筑一体化,江苏省,苏J28-2017,高清无水印 苏J28-2017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图集.pdf

6基本规定
6.1江苏省年日照时数大于1400h、年太阳辐照量大于4200MJ/m2的地区,属于资源一般区,宜设置太阳能热水系统。
6.2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应符合节约用水、节约能源、安全卫生及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定。
6.3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类型及产品选择,应根据建筑类型、建筑规模、建筑功能、地理位置、使用要求、气候条件和安装条件等综合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并应与建筑整体及周围环境相协调。
6.4太阳能热水系统应配置辅助热源。当最高日生活热水量大于5m3时,不应采用直接电加热热源作为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辅助热源。
6.5建筑物上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不得降低相邻建筑的日照标准。
6.6太阳能集热器的布置应规则有序、排列整齐。太阳能热水系统配备的输、配水管和配电、控制设备及线路应与建筑物其他管线、设备统筹安排,同步设计、施工,便于安装维护。应做到安全、隐蔽、集中布置。
6.7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防雷设计应与建筑物防雷设计同步进行。
.8太阳能热水系统中所有部件,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6.9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应与建筑主体结构固定牢固,可靠连接。
6.10太阳能热水系统金属连接件要进行必要的防腐蚀、防锈设计。
6.11在既有建筑上增设或改造已安装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必须经建筑结构安全复核,并应满足建筑结构及其他相应的安全性要求。
7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
7.1一般规定:
7.1.1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当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时,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建设场地条件、建筑规模、建筑功能、周围环境等因素,在确定建筑布局、朝向、间距、群体组合和空间环境时,应结合建设地点的工程条件,为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和安装提供满足规范要求的技术条件。
7.1.2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要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采用一体化设计。与建筑设计应同步进行,统一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7.1.3太阳能集热器优先设置在建筑平屋面上,当设于坡屋面时,宜采用平板嵌入式,条件允许时还可设置在阳台或建筑其他部位,但不得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同时应避免太阳能集热器的反射光对附近建筑物的光污染。
7.1.4在安装太阳能集热器的建筑部位,应设置防止太阳能集热器损坏后部件坠落伤人的安全防护措施。
7.1.5太阳能集热器总采光面积应根据热水用水量、建筑允许的安装面积、当地的气象条件、供水水温等因素综合确定。
7.1.6建筑设计应为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安装、使用、维护、保养等提供必要的条件。
7.1.7住宅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管线不得穿越其他用户的套内空间。
7.2建筑规划与建筑一体化设计:
7.2.1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建筑单体或建筑群体,主要朝向宜为南向。
7.2.2建筑的体形和空间组合应避免安装太阳能集热器部位受建筑物自身及周围设施和绿化树木的遮挡,并应满足太阳能集热器有不少于h日照时数的要求。景观设计应避免景观投影遮挡太阳能集热器上的阳光。
7.2.3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建筑设计,应合理地确定太阳能热水系统各组成部分在建筑中的位置,并应满足所在部位的防水、排水和系统检修的要求。
7.2.4太阳能热水器不应跨越建筑变形缝安装布置。
7.2.5太阳能集热器安装于建筑物的平屋面、坡屋面时,安装的位置、角度、管线走向等应考虑到建筑的整体协调性,并留出相应的检修空间。
7.2.6太阳能集热器安装于建筑物的阳台或立面时,可采用外挂式。外挂式太阳能集热器倾角角度、安装的位置、管线的走向应整齐统一。外挂式太阳能应采取防坠落措施。
7.2.7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结合的工程实例照片见本图集附录。
7.3结构专业要求:
7.3.1结构专业应根据相关组件的位置及荷载,进行预埋件设计、结构安全验算,对建筑结构主体与安装支架间的连接件、预埋件、连接部位的结构构件进行强度和刚度验算,保证连接件与主体结构的锚固承载力设计值大于连接件本身的承载力设计值,满足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的要求。
7.3.2热水系统钢结构支架的安装和焊接应符合钢结构现行标准、规范的要求。

内容索引:

目录1~2
编制说明……3~14
太阳能热水系统原理图分散式
分散式-整体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原理图15
分散式一分离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原理图16
分散式-阳台分离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原理图17
分散式-无动力集热循环间接加热系统原理图18
集中分散式
集中分散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原理图(一)19
集中分散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原理图(二)20
集中分散式-无动力集热循环间接加热系统原理图(一)21
集中分散式-无动力集热循环间接加热系统原理图(二)22
集中式
集中式-间接加热单水箱太阳能热水系统原理图23
集中式-直接加热单水箱太阳能热水系统原理图24
集中式-间接加热双水箱太阳能热水系统原理图25
集中式-直接加热双水箱太阳能热水系统原理图26
集中式-间接加热单罐太阳能热水系统原理图27
集中式-直接加热单罐太阳能热水系统原理图28
集中式-间接加热双罐太阳能热水系统原理图29
集中式-直接加热双罐太阳能热水系统原理图30
集中式-无动力集热循环间接加热系统原理图31
恒温混水模块节点大样32
太阳能泳池加热系统原理图33
集热器安装示意图、安装详图
太阳能集热器轴测示意图及详图索引(一)…34
太阳能集热器轴测示意图及详图索引(二)…35
整体式太阳能热水器平屋面布置示意图………36
整体式太阳能热水器平屋面安装详图37
窗槛墙太阳能热水器布置示意图及安装详图--38
阳台分离式太阳能集热器布置示意图及安装详图39
阳台分离式太阳能集热器储水箱布置示意图及安装详图40
集中分散式太阳能集热器平屋面布置示意图41
集中式太阳能集热器平屋面布置示意图42
集中分散式、集中式太阳能集热器平屋面安装详图43
集中分散式、集中式太阳能集热器坡屋面布置示意图…44
集中分散式、集中式太阳能集热器坡屋面安装详图(一)…45
集中分散式、集中式太阳能集热器坡屋面安装详图(二)…46
基座安装详图47
预埋件详图48
管道穿屋面、穿墙面及水箱基础详图
管道穿平屋面、穿墙面详图49
管道穿坡屋面详图50
管道井出屋面详图51
水箱基础安装详图52
附录
附录A江苏省部分地区的Φ、δ、ω、α、γ值…-53
附录B江苏省各主要城市纬度、太阳高度角及年平均日太阳辐照量…54
附录C水在各种温度下的密度-55
附录D整体式太阳能热水器技术参数表56~58
附录E玻璃-金属真空管型太阳能集热器技术参数表59
附录F玻璃-金属真空管型太阳能集热器结构与安装尺寸一60
附录G热管式真空管型太阳能集热器技术参数表-61
附录H热管式真空管型太阳能集热器结构与安装尺寸-62
附录J全玻璃真空管型(横排)太阳能集热器参数表与安装尺寸-63
附录K全玻璃真空管型(竖排)太阳能集热器参数表与安装尺寸………-64
附录L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技术参数表-65
附录M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结构与安装尺寸……-66
参考实例
参考实例一67
参考实例二68
参考实例三69
参考实例四70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福建省工程建设标准DB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T13-56-2017
住房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0352-2017
福建省建筑工程施工文件管理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document in Fujian
2017-03-28发布
2017-08-01实施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DBJ/T13-56-2017,建筑工程施工文件管理规程,福建省,DBJ/T13-56-2017 福建省建筑工程施工文件管理规程 附条文说明

本规程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公室《关于公布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闽 建办科【2017】1 号)文要求,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家和行业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 18 章和 6 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建筑与结构工程质量控制资料,给排水与采暖工程质量控制资料,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建筑电气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建筑与结构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给排水和采暖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通风与空调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建筑电气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智能建筑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室外设施工程,附属建筑及室外环境工程,室外安装工程,建筑工程施工准备文件,建筑工程竣工文件等。
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 增加工程总承包单位参加分部(子分部)工程及单位工程验收要求;2.增加对所有表格要求施工单位盖章确认的要求;3.质量控制资料部分章节、条文和表格内容按照最新国家规范、标准进行删减和调整,删除检测单位报告表格;4.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部分章节、条文和表格内容按照最新国家规范、标准进行删减和调整;5.增加室外设施工程和附属建筑及室外环境工程的工程验收记录表格;6.增加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报审表,并对施工图竣工图章格式进一步明确。

内容索引:

1 总 则... 1
2 术 语... 2
3 基本规定... 4
4 建筑与结构工程质量控制资料.. 8
4.1 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单、工程洽商记录..... 8
4.2 工程定位测量、放线记录... 9
4.3 原材料出厂合格证书及进场检(试)验报告.... 10
4.4 施工试验报告及见证检测报告 23
4.5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1
4.6 施工记录. 48
4.7 地基基础、主体结构检验及抽样检测资料. 62
4.8 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85
4.9 工程质量事故调查处理资料.... 89
4.10 新技术论证、备案及施工记录..... 89
5 给排水与采暖工程质量控制资料... 91
5.1 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单、工程洽商记录... 91
5.2 材料、配件、设备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试)验报告 91
5.3 管道、设备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记录..... 92
5.4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94
5.5 系统清洗、灌水、通水、通球试验记录..... 95
5.6 水泵试运转记录... 97
5.7 施工记录. 98
5.8 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98
5.9 新技术论证、备案及施工记录 99
6 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控制资料 91
6.1 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单、工程洽商记录. 100
6.2 原材料、设备出厂合格证书及进场检(试)验报告.... 100
6.3 制冷、空调、水管道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记录. 101
6.4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05
6.5 制冷设备运行调试记录... 106
6.6 通风、空调系统调试记录...... 106
6.7 施工记录...... 109
6.8 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09
6.9 新技术论证、备案及施工记录..... 111
7 建筑电气工程质量控制资料.. 112
7.1 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单、工程洽商记录. 112
7.2 主要设备、器具、材料的合格证和进场验收记录. 112
7.3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检验记录.. 114
7.4 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115
7.5 绝缘电阻测试记录.... 116
7.6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17
7.7 施工记录...... 118
7.8 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22
7.9 新技术论证、备案及施工记录..... 124
8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资料.. 125
8.1 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单、工程洽商记录. 125
8.2 材料、设备出厂合格证及技术文件和进场检(试)验报告...... 125
8.3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26
8.4 施工记录...... 127
8.5 系统功能测定及设备调试记录..... 127
8.6 系统技术、操作和维护手册.... 135
8.7 系统管理、操作人员培训记录. 135
8.8 系统检测报告..... 136
8.9 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36
8.10 新技术论证、备案及施工记录...... 138
9 建筑与结构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 139
9.1 地基承载力检验报告 139
9.2 桩基承载力检验报告 139
9.3 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 139
9.4 砂浆强度试验报告.... 139
9.5 主体结构尺寸、位置抽查记录..... 139
9.6 建筑物垂直度、标高、全高测量记录 140
9.7 屋面淋水(蓄水)试验记录.. 142
9.8 地下室渗漏水检测记录... 143
9.9 有防水要求的地面蓄水试验记录. 144
9.10 有防水要求的外墙面淋水检验记录.. 145
9.11 抽气(风)道检查记录. 146
9.12 外窗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检测报告. 147
9.13 幕墙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平面内变形检测报告..... 148
9.14 幕墙后置埋件的现场拉拔试验报告.. 149
9.15 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记录.... 150
9.16 节能、保温测试记录..... 152
9.17 室内环境检测报告.. 154
9.18 土壤氡气浓度检测报告. 156
10 给排水和采暖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 157
10.1 给水管道通水试验记录. 157
10.2 暖气管道、散热器压力试验记录...... 157
10.3 卫生器具满水试验记录. 158
10.4 消防管道、燃气管道压力试验记录.. 158
10.5 排水干管通球试验记录. 160
11 通风与空调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 161
11.1 通风、空调系统试运行记录 161
11.2 风量、温度测试记录..... 161
11.3 空气能量回收装置测试记录 162
11.4 洁净室洁净度测试记录. 162
11.5 制冷机组试运行调试记录.... 162
12 建筑电气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 164
12.1 电气设备(系统)空载试运行和负荷试运行记录...... 164
12.2 建筑照明通电试运行记录.... 165
12.3 灯具固定装置及悬吊装置载荷强度试验记录 166
12.4 绝缘电阻测试记录.. 167
12.5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RCD)测试记录.. 167
12.6 EPS 应急持续供电时间检验记录 168
12.7 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169
12.8 等电位联结导通性测试记录 169
12.9 接地故障回路阻抗测试记录 170
13 智能建筑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 172
13.1 系统试运行记录...... 172
13.2 系统电源及接地检测报告.... 172
14 室外设施工程... 173
14.1 一般规定.... 173
14.2 道路工程.... 173
14.3 边坡工程.... 173
15 附属建筑及室外环境工程.... 175
15.1 一般规定.... 175
15.2 附属建筑工程... 175
15.3 室外环境工程... 178
16 室外安装工程..... 183
16.1 一般规定.... 183
16.2 室外给排水与采暖.. 183
16.3 室外电气.... 185
16.4 室外智能建筑... 185
17 建筑工程施工准备文件. 187
17.1 施工组织设计... 187
17.2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 188
17.3 技术交底.... 190
17.4 控制网设置资料...... 191
18 建筑工程竣工文件.. 195
18.1 工程竣工测量... 195
18.2 工程竣工报告... 195
18.3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 196
18.4 工程质量保修书...... 196
18.5 竣工图. 197
附录 A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 199
附录 B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 200
附录 C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资料用表 207
附录 D 建筑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用表 . 400
附录 E 室外工程用表... 426
附录 F 施工准备及竣工文件资料用表... 428
本规程用词说明 433
引用标准名录 ..... 434
附 : 条文说明 ..... 438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P GB/T51262-2017
建设工程造价鉴定规范
Code for construction cost appraisal
2017-08-31发布 2018-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联合发布

GB/T 51262-2017,GB/T 51262-2017规范,工程造价鉴定,鉴定事项,鉴定依据,鉴定项目,GB/T 51262-2017 建设工程造价鉴定规范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3.1鉴定机构和鉴定人
3.2鉴定项目的委托
3.3鉴定项目委托的接受、终止
3.4鉴定组织
3.5回避
3.6鉴定准备
3.7鉴定期限
3.8出庭作证
4鉴定依据
4.1鉴定人自备
4.2委托人移交
4.3当事人提交
4.4证据的补充
4.5鉴定事项调查
4.6现场动验
4.7证据的采用
5鉴定
5.1鉴定方法
5.2鉴定步骤
5.3合同争议的鉴定
5.4证据欠缺的鉴定
5.5计量争议的鉴定

5.6计价争议的鉴定
5.7工期索赔争议的鉴定
5.8费用索赔争议的鉴定
5.9工程签证争议的鉴定
5.10合同解除争议的鉴定
5.11鉴定意见
5.12补充鉴定
5.13重新鉴定
6鉴定意见书
6.1一般规定
6,2鉴定意见书格式
6.3鉴定意见书制作
6.4鉴定意见书送达
7档案管理
7.1基本要求
7.2档案内容
7.3查阅或借调
附录A关于鉴定委托的复函
附录B终止鉴定函
附录C
鉴定人员组成通知书
附录D
鉴定工作流程信息表
附录E
送鉴证据材料目录
附录F
提请委托人补充证据的函
附录G要求当事人提交证据材料的函
附录H
询问笔录
附录」现场勘验通知书
附录K现场勘验记录
附录L邀请当事人参加核对工作函
附录M工程造价鉴定意见书征求意见函
附录N工程造价鉴定意见书封面

1总则
1.0.1为规范建设工程造价鉴定行为,提高工程造价鉴定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以工程造价方面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为基础,结合工程造价鉴定实践经验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接受委托开展的工程造价鉴定活动。
1.0.3工程造价鉴定应当遵循合法、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
1.0.从事工程造价鉴定工作,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工程造价鉴定construction cost appraisal
指鉴定机构接受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委托,在诉讼或仲裁案件中,鉴定人运用工程造价方面的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对工程造价争议中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2.0.2鉴定项目appraisal project
指对其工程造价进行鉴定的具体工程项目。
2.0.3鉴定事项appraisal subject
指鉴定项目工程造价争议中涉及的问题,通过当事人的举证无法达到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需要对其进行鉴别、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争议项目。
2.0.4委托人truster
指委托鉴定机构对鉴定项目进行工程造价鉴定的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
2.0.5鉴定机构appraisal corporation
指接受委托从事工程造价鉴定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
2.0.6鉴定人appraiser
指受鉴定机构指派,负责鉴定项目工程造价鉴定的注册造价工程师。
2.0.7当事人concerned parties
指鉴定项目中的各方法人、自然人或其他组织。
2.0.8当事人代表representative of concerned party
指鉴定过程中,经当事人授权以当事人名义参与提交证据、现场勘验、就鉴定意见书反馈意见等鉴定活动的组织或专业人员。

2.0.9工程合同construction contract
指鉴定项目当事人在合同订立及实际履行过程中形成的,经当事人约定的与工程项目有关的具有合同约束力的所有书面文件或协议。
2.0.10证据evidence
指当事人向委托人提交的,或委托人调查搜集的,存在于各种载体上的记录。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以及勘验笔录。
2.0.11举证期限prescribed time for evidence submission
指委托人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证据的时限。
2.0.12现场勘验site inspection
指在委托人组织下,当事人、鉴定人以及需要时有第三方专业勘验人参加的,在现场凭借专业工具和技能,对鉴定项目进行查勘、测量等收集证据的活动。
2.0.13鉴定依据appraisal reference
指鉴定项目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专业标准规范、计价依据;当事人提交经过质证并经委托人认定或当事人一致认可后用作鉴定的证据。
2.0.14计价依据pricing reference
指由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行业建设管理部门编制发布的适用于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的计价规范、工程量计算规范、工程定额、造价指数、市场价格信息等。
2.0.15鉴定意见appraisal conclusion
指鉴定人根据鉴定依据,运用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经过鉴定程序就工程造价争议事项的专门性问题作出的鉴定结论,表现为鉴定机构对委托人出具的鉴定项目鉴定意见书及补充鉴定意见书。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问题专业:市政 园林

所属地区:广东

提问日期:2021-12-27 09:29:51

提问网友:


解答网友:


景观常用标高规范:

WL      Water Level    水平面标高

BW      Bottom of Wall  墙体底部标高

BP      Bottom of Pool  池底标高

BC      Bottom of Curb  路芽底部标高

TW      Top of Wall    墙体顶部标高

TS      Top of Space    区域标高(非铺装标高,如草坪等)

TC      Top of Curb    路芽顶部标高

FL      Floor Level    铺装标高

RL      Road Level      主干道标高

HP      Hight Point    地形最高点

PA      Planted Area    种植区域

TP      Top of Planter  种植池顶部标高

TG      Top of Grate    积水井标高

WF      Water Fountain  喷泉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P GB/T50852-2013
建筑工程咨询分类标准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ultation
2012-12-25发布 2013-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联合发布

GB/T 50852-2013,GB/T 50852-2013 规范,工程监理,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咨询,GB/T 50852-2013 建筑工程咨询分类标准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4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估
4.1一般规定
4.2咨询工作内容
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5.1一般规定
5.2咨询工作内容
6建设项目安全影响评价
6.1一般规定
6.2咨询工作内容
7建设项目社会影响评价
7.1一粒规定
7.2咨询工作内容
8工程勘察
8.1一般规定
8.2咨询工作内容
9工程设计
9.1一般规定
9.2咨询工作内容
10招标代理
10.1一般规定
10.2咨询工作内容
11工程监理

11.1一般规定
11.2咨询工作内容
12工程项目管理
12.1一般规定
12.2咨询工作内容
13竣工验收阶段专项咨询
13.1一般规定
13.2咨询工作内容
14项目后评价
14.1一般规定
14.2咨询工作内容
15其他工程咨询
15.1一般规定
15.2咨询工作内容
本标准用词说明
附:条文说明

1总则
1.0.1为统一建筑工程咨询活动分类,规范工程咨询工作的范围和要求,提高工程咨询的科学化水平,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咨询的分类与分解。
1.0.3建筑工程咨询服务的范围和内容,应按本标准进行界定。
1.0.4建筑工程咨询的分类与分解,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建筑工程咨询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ultation
以技术为基础,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工程实践经验、现代科学和管理方法,为建筑工程决策与实施全过程提供咨询和管理的智力服务。
2.0.2项目可行性研究feasibility study
在已通过项目建议书(或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深人展开的研究,其功能是进一步对拟建工程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建设条件、建设方案和建设时序,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进行技术、经济、环境、社会等方面的分析论证,比选优化方案,为最终决策提供依据。
2.0.3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对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活动。
2.0.4社会影响评价social impact assessment
分析、监督和管理项目开发所造成的社会影响、项目与所在地区相互适应性和社会风险的一种活动。
2.0.5工程助察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
根据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地理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工程勘察文件的活动。
2.0.6工程设计engineering design
根据工程的要求,对工程所需的技术、经济、资源、环境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论证,编制工程设计文件的活动。
2.0.7招标代理procuratorial tender businesses
具备相关资质的机构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受招标人的委托办理招标事宜的行为。
2.0.8工程监理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受项目建设单位委托,根据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标准、勘察设计文件及合同,在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进度、造价进行控制,对合同、信息进行管理,对工程建设相关方的关系进行协调,并履行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法定职责的服活动。
2.0.9工程项目管理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咨询单位受项目建设单位的委托,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或分阶段实施过程中,通过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努力实现项目投资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的专业化管理和服务活动。
2.0.10项目后评价project post-evaluation
在项目建设完成并投人使用或运营一定时间后,对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审批文件的主要内容,与项目建成后所达到的实际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距及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不断提高投资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的活动。
2.0.11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对项目的风险所进行的识别、评估、响应和控制等活动。
2.0.12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
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