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钢爬梯图集中的①③③等该怎么理解-广东土建预算加密锁
提问日期:2021-09-25 14:48:23
提问网友:大骨熬汤
解答网友:红梅傲雪
这个图集要对应前后好多页面看的
这些都对应不同的页面,有注解的
提问日期:2021-09-25 14:48:23
提问网友:大骨熬汤
解答网友:红梅傲雪
这个图集要对应前后好多页面看的
这些都对应不同的页面,有注解的
目录
1.名词定义 ......................................................................................................................3
2. 项目 BIM 基本情况介绍..............................................................................................4
2.1 项目概况..................................................................................................................................... 4
2.2 实施目标..................................................................................................................................... 4
2.3 实施范围..................................................................................................................................... 5
2.4 软件选型..................................................................................................................................... 6
2.5 硬件选择..................................................................................................................................... 6
2.6 项目人员组织机构及职责 ....................................................................................................... 7
2.6.1BIM 项目结构图.................................................................................................................. 7
2.6.2 甲方项目组织及要求......................................................................................................... 8
2.7 培训策划..................................................................................................................................... 9
2.8 项目数据准备...........................................................................................................................10
3.项目 BIM 工作流程.................................................................................................... 11
3.1 项目流程图...............................................................................................................................11
3.2BIM 应用计划里程碑...............................................................................................................11
3.3BIM 应用计划表.......................................................................................................................12
4.项目实施标准 ............................................................................................................ 14
4.1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14
4.1.1 启动会................................................................................................................................14
4.1.2 建模阶段............................................................................................................................15
4.1.3 第一阶段甲方责任...........................................................................................................16
4.1.4 第一阶段乙方责任...........................................................................................................16
4.2 第二阶段——产品应用..........................................................................................................16
4.2.1 软件培训............................................................................................................................16
4.2.2 软件部署............................................................................................................................17
4.2.3 第二阶段甲方责任...........................................................................................................18
4.2.4 第二阶段乙方责任...........................................................................................................18
4.2.5 软件维护及技术支持.......................................................................................................18
4.2.6 验收条件............................................................................................................................19
4.2.7 甲方任务............................................................................................................................19
4.2.8 乙方任务............................................................................................................................19
4.2.9 验收成果............................................................................................................................20
2.2 实施目标
(1) 各专业三维建模。 根据项目实际图纸,建立项目 BIM 应用的各专业三维模型,本项目包括:土建、钢筋、机电和钢结构模型。
(2) 全专业模型集成。将二维图纸转化成三维模型,实现三维模型数据信息的集成,比如在所绘制的模型中点击一堵墙,其属性中应能包含混凝土量,钢筋工程量,埋件个数,模板面积,钢结构节点参数,机电类参数等数据信息。
(3) 可视化进度模拟建造。将进度、成本信息赋予三维模型,利用 BIM5D 软件合理管理和提前模型、进度和成本等信息,实现项目的动态施工模拟和精细化管控。
(4) 施工平面布置。三维建造施工场地模型,合理优化安排临时建筑、材料堆场、施工机械等的布置。
(5) 质量安全管理。通过移动端和电脑端录入现场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并统一管理。
(6) 分包合同核算。将分包合同和模型进行关联,方便、快速、便捷的迅速提取分包合同的工程。
(7) 量和价格信息,提高核算分包合同的效率。
项目介绍
A4地块二标段工程总建筑面积32.6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8.6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工程由三栋塔楼、裙房及地下车库组成,其中3#楼和4#楼建筑高度155m,6#楼建筑高度110m
项目应用效果总结
人才培养
以项目作为公司BIM试点,并达到了人员培养的目的,90%项目人员可熟练应用BIM系统
品牌提升
在2014年的中建协BIM应用大赛与龙图杯BIM大厦中均获得奖项,提升BIM品牌
成本节约
基于“图钉法”对现场质量问题进行管控,采用钢筋软件对钢筋放样,实现成本节约数百万元
缩短工期
基于工作面管理与施工模拟,及时发现施组编排及物料计划中的问题,主体结构部分缩短工期近30天 $
技术提升
充分应用BIM技术进行重难点方案模拟,施工交底效率与质量大大提升,综合节约时间30%
工期节约
事前、事中、事后层层把控保障项目进度
施组阶段,分析关键节点工况环境,优化场地布置,实现土地资源满足施工的情况下,最大化利用。
施工过程中,进行施工模拟,分析施工范围内所需的资源投入,避免由于物料原因造成的进度延误。
事后,通过移动数据采集,进行实 际进度与计划工期对比校核,及时发现过程中问题并加以修正。
截止到2014年11月份,项目整体进度比计划总工期提前25天,得到了建设单位的高度评价。
技术提升
采用三维可视化及动画方式进行方案交底
项目应用示例
施工外防护脚手架搭设,每层以1900m2计算,交底并搭设一层所需时间
传统脚手架传统交底方式:10人*2天=20工日
智能升降平台利用BIM技术进行交底: 5人*0.3工日(2.5工时)=1.5工日
节约时间: 18.5工日
施工方案交底到所需时间,综合测算节约时间30%左右
成本节约
项目基于BIM5D,采用“图钉法”进行质量安全跟踪管理
运用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和钢筋抽样软件对复杂节点进行放样和下料单,利用BIM5D出具相应量表
3#楼从7层到23层翻样量比料单量节约钢筋29.4T,节约率在1.5%左右; 4#楼从6层到22层翻样量比料单量节约钢筋34.3T,节约率约为1.7%; 6#楼5层到22层钢筋翻样量与料单量作对比,大约节约钢筋27.8T,节约率在1.6%左右。
通过BIM 技术进行碰撞检测并深化设计
人员培养
以本工程做为公司BIM综合应用试点项目,并达到人员培养的目的
项目部90%以上的工程技术人员掌握了建模及BIM5D在项目中的综合应用方法
系统实现过程
BIM5D整体解决方案
施工管理难点
沟通:
从一般意义上讲,业主对工程项目最关心的是进度、投资、安全、质量和合同,其实,最 首要的是信息的沟通问题。由于工程管理涉及的单位和部门众多,传统的方法如开会、发文等方式,信息传递的效率很低,应该说大部分的问题,首先出在沟通方面。
数据:
工程项目的有关进度、投资、质量、合同等数据,量大而且不停地在变化,业主往往感觉难于把握,能够随时掌握动态的数据并进行汇总,更显得十分困难。
文档:
工程的图纸、文件、资料等文档,量大而且一般以纸面的形式保存,查找和保存起来非常困难。往往随着工程的进展,很多宝贵的资料就不知丢到了哪里,后人要做大量的重复工作,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
项目概况——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东塔)
• 广州CBD珠江新城
• 核心区中轴线上
• 占地面积2.6万m2 • 建筑总高度530m • 共116层 • 建筑总面积50.77万m2
应用效果汇总
成本节约
工期缩短,材料损耗低于行业基准值30~35%,5D综合应用均带来大幅的成本节约
管理提升
建立了以BIM模型为中心的设计协调管理机制
技术提升
充分应用BIM进行施工模拟,保障超高层复杂节点、大型设备的施工与安装顺利进行
品牌效应
开创了国内超高层施工应用BIM集成数据库的先河,形成切实可行的BIM实施方法,积累形成企业内部大数据库,复制推广到其他项目
数据积累
结合企业物质采购准入名单,利用软件特有功能,初步建立了企业级机电BIM构件和
人才培养
东塔项目成为企业BIM的人才培养基地
成本节约
项目工期
– 将BIM技术引入项目精细化管理,实际工期比原计划提前60天完成,主塔楼标准层施工平均4.5天一层。
– 预估节约成本(保守估计人/机每天20万):60 * 20万 = 1200万
– 由于工期提前,计划向业主申请工期提前奖
材料节约
– 材料的损耗率3%,低于行业基准值30%-35% – 东塔预计消耗钢筋约9万吨,保守估计节约成本:(90000 * 1.5%) * 3000 = 4,050,000
5D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带来的成本节省若干
– 优化技术方案:通过精确的建模及施工模拟,对大工况穿插、及重大等20多项方案模拟进行优化等,避免了现场大型返工;
– 减少了变更:通过碰撞检测、模拟,提出300多条优化建议,减少过程变更;
– 精确的物料计划减少二次搬运和浪费:利用模型提取材料用量,准确率达到98%以上,结合进度计划实现物料的准确进场,减少了材料二次搬运和多余浪费;
– 采购:材料计划的准确性缩短物流和库存周期,提高了场地使用效率,即节约成本也保证了工期
– 人工:提供准确的劳动力计划,确保资源的平衡,劳务外包的峰值人数比计划减少10%
管理提升
国内第一个成功实施BIM+PM系统(GBIMS)的超高层项目
改变沟通方式提高沟通效率:实时收集和共享各业务信息,直线沟通方式减少会议20%以上
工作面管理:有效解决不同专业分包在同一个工作面的交叉作业管控难题
缩短成本核算周期:按季度执行 VS 按月执行
减少工程量审核/申报工作量:原来10个预算员尚不能及时完成阶段审核 VS 3人一周内可完成审核;
提高图纸查询效率:模型、图纸、变更建立关联,快速准确定位所需图纸(东塔已有上万份图纸,700多份变更)
技术提升
充分应用BIM进行施工模拟,保障超高层复杂节点、大型设备的施工与安装顺利进行
• 利用MagiCAD机电深化设计,施工过程中所有管线设备安装基本一次成活
• 钢结构:优化12类、500多个伸臂桁架巨型柱节点,施工中基本未出现重大返工
• 大型施工组织措施进行优化,施工过程没发生较大幅度调整
• 顶摸与外框钢结构施工稳定保持4~5层的高差,而一般行业水平为5~8层,施工节奏更紧凑
数据积累
开创了国内超高层施工应用BIM集成数据库的先河,持续积累将形成企业内部知识库和大数据库
– 多专业施工深化设计BIM建模标准
• 机电/钢结构/土建/幕墙/装修
– 总结形成BIM项目实施方法论,已经成功复制推广到其他项目
– 施工企业BIM标准构件库
• 累计500多个标准构件类型,9000多个标准构件
– 超高层施工标准工序库
• 累计70多个标准工序包。如图所示:核心筒桁架层的施工分为21个标准工序
品牌效应
东塔已成为国内施工总包基于BIM的项目管理标杆项目
– 奖项
• 2013年第一届工程建设BIM应用大赛一等奖
• 2014年第三届”龙图杯“BIM应用大赛施工组一等奖
• 2014年,“百层高楼关键施工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东塔是主要依托项目之一
– 项目观摩
• 施工过程中共计接待300余家企事业单位、约2000人次的参观。包括住建部领导、知名房产公司、
大型施工企业等
– 被邀请参与各类主题演讲近20次,包括:
• 中建协首届全国工程建设BIM应用大赛颁奖典礼”、“第十七届建设行业企业信息化应用发展研讨
交流会”、“第八届中国智慧城市工程建设BIM技术研讨会”、“中国建筑学会2013年建筑施工
BIM应用论坛”等大会上做主题演讲
[摘 要]潞河医院项目将进度计划、配套工作等进度信息与建筑模型构件一一挂接,形成了拥有进度管
理信息的三维模型。通过开发并应用 BIM 系统自动生成工程量、劳动力曲线、三维形象进度以及协同办公等功能,实现了进度管理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及时有效的流转,达到了应用 BIM 技术提升工程进度全周期管理水平的目的。
1 工程概况
潞河医院建设工程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新华南路,总建筑面积 70800 ㎡,地上 10 层,地下 3 层,建筑广联达土建算 量软件(GCL) 土建建模机电建模 欧特克Revit软 件 BIM 应用模型 计划合理 性分析 任务分派落实 进度任务 跟踪检查 进度分析 优化进度全周期管理 IFC 格式 模型分区分段 模型挂接计划配套工作挂接计划高度 41.8m,是集门诊、急诊、医技和病房为一体的富有时代气息和高科技建筑特性的综合医疗建筑。
潞河医院项目科室完整,机电系统全面,在医院类工程中具有明显的代表性与典型性,而且本项目工期
相对较短,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 BIM 技术的各项功能,因此在本项目试点开发应用 BIM 技术进行进度管理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
2 开发应用 BIM 技术的原因
为有效地进行进度管理,总承包单位需要及时准确地整合分析大量的进度信息并进行传递。整合传递这
些信息工作量大,重复性工作多,占用了总承包管理人员大量精力,影响了进度管理的效率与效果。目前国内施工企业利用 BIM 模型的构件属性信息进行管线综合排布、复杂节点深化设计等工作已经非常成熟,而在将 BIM 模型与施工进度信息进行有效关联从而实现进度信息及时有效流转的方面尚缺少较为成熟的技术路线。
本项目开发并应用 BIM 技术,将工程进度动态信息及时录入 BIM 系统,BIM 系统依据管理人员的需求并结合 BIM 模型对工程进度信息进行整合与传递,这样可以将管理人员从信息收集整理与传递的浩繁工
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进行工程进度的策划,实现工程进度精细化管理。
3 BIM 开发应用的技术路线
本项目 BIM 开发应用的技术路线如图 1 所示。
4 采用的软件
本项目建模采用广联达土建算量软件(GCL)和 Revit 软件,进度、深化设计和算量管理采用广联达的
BPIM、BIM5D 以及 Gproject 软件。各种软件功能如表 1 所示。
5 BIM 技术开发应用情况说明
5.1 建立三维模型
BIM 技术开发应用与商务算量均需应用三维模型构件的定位、尺寸、工程量等属性信息。为避免 BIM
开发应用与商务算量的重复建模,本项目采用商务算量通常使用的广联达土建算量软件(GCL)来建立土建BIM 模型,采用欧特克公司的 Revit 软件建立机电 BIM 模型,实现了 BIM 技术应用与商务算量统一建模、信息互用的目标。
本项目采用的 BIM5D 平台可以实现 GCL 格式模型的直接导入,并拥有 IFC 格式通用接口,对于 Revit、
ArchiCAD、Tekla、MagiCAD 等软件建立的模型均可转换为 IFC 格式后导入 BIM5D,解决了不同模型的
接口问题,形成完整的 BIM 应用模型(如图 2 所示)。
在 BIM5D 中可以依据进度计划的精细度随时调整对模型的分区分段,做到模型构件与逐条进度计划的
一一对应,使 BIM 模型的颗粒度满足施工部署及各项管理功能的需求。
5.2 工程进度全周期管理的应用
本项目开发应用 BIM 技术进行工程进度全周期管理,主要包括进度计划的合理性检查、任务分派落实、
进度任务跟踪检查、工程进度分析优化四个方面。
1)进度计划的合理性检查是通过技术开发,由 BIM5D 依据 BPIM 及 Gproject 中的进度计划、理论劳
动力工效和清单工程量自动计算生成理论劳动力曲线,管理人员通过分析劳动力配置曲线的波动情况来判
断计划的合理性并作出相应优化。例如图 3 所示,混凝土工人数基本为周期性波动,但 25 日骤然增加。由此追溯至施工计划,发现 25 日 AⅠ段柱与核心筒、AⅡ段顶板梁、AⅢ段顶板梁均计划浇筑混凝土,现有混凝土工人数可能无法满足当日计划的施工任务需要,因此判断 25 日进度计划缺乏可操作性,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内容摘要:
应用效果汇总
成本节约
经过详细系统优化,综合成本分析,机电材料成本节省11%
管理提升
建立了以BIM模型为中心的设计协调管理机制
技术提升
引入项目管理理念,直接采用模型深化,快速出图,提高方案合理性,有效指导现场施工
应用提升
利用模型提取物资清单,加快物资计划-进场-使用动态管理,实现“零库存”
数据积累
结合企业物质采购准入名单,利用软件特有功能,初步建立了企业级机电BIM构件和
人才培养
和黄花楼街项目成为BIM的人才培养基地,该团队完成的中国园博会项目获2014年龙图杯大厦一等奖
项目背景
和记黄埔花楼街项目整个工程机电安装专业涵盖电气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给排水与消防工程、消防弱电工程等其中,该工程地下二层为主要设备机房布置区,建筑面积近7万平方米。给排水与消防工程专业包含有2个生活水泵房(共有42台水泵)和1个消防泵房(含4台水泵,4台加压泵组),共有1万多个喷淋头,200多个消防箱;通风工程专业含有30台风机设备,1万平方米防排烟风管等。
成本节约
依靠软件高效的模型编辑能力,在传统管线综合的理念上,融入系统优化理念,在不改变设计意图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改变管道路径,缩短管道,多管道并列时采用联合支架,节省施工材料,提高施工效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管理提升
• 项目甲方和记黄埔地产有限公司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必须对业主提供施工图纸进行全面的可供现场实施的深化设计,并经业主方顾问审批通过后方允许施工。
• 利用BIM模型进行二次深化设计,改变过去以二维图为基础,沟通全靠会议的模式,重新构建了基于BIM模型的设计协调管理机制。
技术提升
• 地下室负二层机房空间本身狭小,2个生活水泵房内含有42台水泵,除此之外,还有定压罐、水箱等,管道排布密集,若不精心深化,多管道交叉施工不仅影响使用功能,施工成本和进度也将付出极大代价。 • 直接从软件自带的真实厂家机电BIM构建库及通用产品库扩充功能,保证了相关模型在建立过程中的快速,高效,准确。
应用提升
• 建立深化模型时,软件保证了模型中构件和配件等材料均会被添加相应的材料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施工管理者可以准确提取材料计划,避免材料提取错误和浪费。
• 依赖于软件多样化的的物资清单实施统计功能,加快物资计划、进场、使用动态管理,实现“零库存”
数据积累
• 结合公司已有的材料/设备采购目录,依靠软件的自定义产品库功能,累计完成20余个产品材料供应商的BIM构件库的建立,初步形成了公司内部企业级机电BIM产品构件库的雏形。
人才培养
共培养20多位机电BIM应用与管理人才
花楼街项目成为企业BIM的人才培养基地
– 专门组建共计20余人的BIM工作小组,参与BIM系统的实施与应用
– 多为项目实施参与者、管理者成为企业BIM关键人才
– 种子团队生根发芽,新的团队不断复制成长,多项目应用
– 应用深度广度不断扩大,多项目获奖
一、工程简介
超高层建筑
工程位于深圳市中心区。 建设方:嘉里置业(深圳)
施工方:中建三局一公司 总建筑面积102883.88m2,层数(地上/地下)43/3,建筑高度195.60m,属超高层建筑。 建筑性质为商业、办公。
二、课题概况
课题背景:
有关资料表明,较高档次建筑设备投资已达到工程总投资的70%,使得机电设备在运维期的管理越来越成为建筑生
命期管理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业主需求:嘉里大厦II期业主方为了更准确地掌握机电设备物业管理信息,提高维护和
维修效率,降低总体运维成本,指导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处理,提出要引入BIM技术,有针对性地研发一个基于BIM的
机电设备智能管理系统(BIM-FIM)。
课题目标:
2012年3月实现嘉里大厦II期的物业系统信息共享和数字化移交;
2012年5月实现嘉里大厦II期的物业维护维修及巡检,完善机电设备的运维监测;
2012年5月结合二维码和RFID技术,以及多维可视化BIM平台,为业主提供设备故障发生后的应急管理平台。
课题意义:
实现从设计、施工和运维的信息共享,提高各阶段机电设备信息的准确性;
提出施工中构建MEP-BIM以及运维阶段共享MEP-BIM信息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研发一个基于BIM的机电设备智能管理系统,直观展现机电设备的布局,各个系统的逻辑关系,为设备维护提供信息
查询和管理平台,为维护计划和应急预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三、开发管理
采用Scrum软件开发管理框架,包括产品负责人,Scrum教练,Scrum团队。产品负责人负责定义明确的、可量度的任务列表,给团队介绍产品远景,从业务角度对功能列表进行优先级排序;Scrum教练是开发团队的导师和组织者,主持Scrum周期会议,解决障碍控制检测和改进Scrum周期,维持团队日常运行,跟进进度;Scrum团队在每一阶段对开发任务进行分解,尽一切可能完成任务。
Scrum的一个开发阶段称为一个sprint,定义为2周。在这段时间内,开发团队需要完成一个任务列表,并且最终成果是一个增量的,可以交付使用的产品。
开发团队成员每天要召开一个15分钟的站立会议,相互了解项目进度。在每个Sprint结束后,开发团队将这个Sprint的工作成果演示给产品负责人和其他相关的人员;之后开发团队要进行总结,为更好的完成下一阶段工作群策群力。
四、实施过程
为切实设计完成嘉里中心工程及课题的具体实施,首先在硬件方面,配置良好的桌面端;在软件方面,利
用欧特克众多系统化的AEC产品完成目标的设计。
此外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及模型的结构划分,预先考虑各个业务情况及进度安排。
关键技术
基于IFC的信息共享接口
通过开发IFC接口,将Revit中的模型,通过IFC中性文件导入到BIM-FIM系统中,并保存模型的所有属性信息。
基于网络的BIM数据库及其访问控制
通过搭建完备、高效的信息数据库,实现建筑及机电设备竣工图的BIM模型信息存储,并通过并发访问控制机
制,确保多用户协同工作的数据安全性。
基于移动平台的设备标识与识别
通过开发二维码和RFID接口,将单个设备及区域内设备的关键信息以二维码和RFID标签的方式标识并保存起来;当移动平台设备扫描到该标识时,能提取其信息,并在无线网络环境下,从BIM数据库中获取其他相关属性信息。
海量运维信息的动态关联技术
面向海量的施工和运维信息,针对机电设备不同的系统划分,研究了其基于构件的信息动态成组技术与动态关联技术,并形成上下游动态模型,实现高效的信息检索、查询、统计、分析与应急预案决策支持。
信息共享
1.通过开发IFC模型转换接口和导入接口,导入Revit模型中的几何信息及其所有的属性信息。
2.通过excel文件实现数据的录入。用户可以按照制定的excel格式录入构件的相关数据。
3.导出数据,导出构件的数据信息,形成数据报表,或是重新编辑数据重新导入。
信息共享——上下游关系
构件上下游关系:
在项目中,成千上万的构件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结构关系。我们把构件的控制构件叫做它的上游构件,把该构件控制的构件称为它的下游构件。例如:某一管道的上游构件为阀门。下游构件为管道或者是阀门。形成的上下游关系为后面的应急处理等功能使用。
上下游关系的建立如下图两种方式。
项目概况——天津117大厦
中国结构第一高楼
• 主塔建筑高度:597米 • 总建筑面积:84.7万平方米
总用钢量:27.9万吨
• 混凝土用量:61万立方米
• 总包单位:中建三局总承包
应用效果汇总
成本节约
纠正设计问题和图纸错误,避免返工,减少材料损耗,有效缩减项目施工工期
管理提升
通过岗位协同和信息共享实现管理提升,特别是在方案沟通、文档管理、商务工作方面效率提升明显
标准建设
形成了完整的BIM建模标准及工作规范,为后续整个项目的BIM成功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品牌提升
BIM应用成果取得多项行业大赛奖项,并获得行业管理部门和业内同行的高度评价
人才培养
借力117项目开展中建三局BIM人 才培养
成本节约
◼ 缩减工期
– 基于BIM的进度管理应用,提高项目计划的可行性,避免了项目返工,通过施工模拟和方案模拟对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提出12项优化建议,累计优化工期60天,目前项目总体进度提前合同工期90天。
◼ 减少错误
– 应用BIM技术开展深化设计,通过管线综合、碰撞检查提出246条优化建议,提前发现设计问题和图纸错误,避免施工过程中的返工,节约项目成本。
管理提升
◼ 人员沟通效率
通过BIM模型直观、准确展现施工过程、关键节点、现场问题细节,进行可视化方案交底,减少专项交底会议53场,大幅提高了沟通效率。
◼ 商务工作效率
基于BIM模型为计量、报量、变更等商务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实现了项目设计模型与商务管理之间信息共享,达到了一次专业建模满足技术和商务两个应用要求,提高商务算量效率30%以上,精度误差小2%。 ◼ 文档协同效率
基于BIM的图档管理应用,解放了项目部人员每天花大量时间进行图纸汇总和查询的时间,查询图纸效率提高了70%,同时图纸版本的管理以及深化图纸送审状况的管理,提高分包协调管理能力和信息沟通效率。
标准建设
建立统一的项目BIM工作实施标准
– 统一数据交互标准
– 统一各专业建模规范
– 统一BIM工作规范、流程和制度
– 统一BIM成果交付标准
品牌效应
天津117项目已成为国内施工总包基于BIM的项目管理标杆项目
– 奖项
• 2014年 第二届中国工程建设BIM应用大赛 一等奖
• 2014年 中国建筑业建筑信息模型(BIM)邀请赛 一等奖
• 天津117大厦项目入选“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 项目观摩
• 施工过程中多次接待住建部、天津市政府、知名地产公司、大型施工企业参观,项目BIM应用效果获得普遍认可和高度评价
人才培养
117项目成为中建三局BIM人才的摇篮
– 借力117项目大力推广BIM技术,通过学习培训的形式,开展BIM培训班,培训班每年举办3期,每期
60人左右,以带动局下属各单位学习应用BIM技术,到目前已进行了五期培训,累计培训300多人。
1、BIM实施策划体系
1)管理目标
实现以下五大管理目标:
提高深化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提高总承包进度计划的管理能力;
提高现场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提高分包协调管理能力和信息沟通效率;
提高商务合约管理可靠性。
2)应用范围
3)应用框架图
4)实施标准制定
5)组织架构
6)软硬件配置
项目搭建服务器作为数据库终端,配备大型计算机、专业图形设计笔记本、以及100M独立光纤等硬件设施,保证了项目BIM系统的流畅应用。
2、BIM专项应用体系
1)多专业模型构建
土建专业模型采用欧特克Revit软件平台构建。
为了更好地付诸于项目应用,我们采用了分层、分专业的模型绘制原则,将建筑模型与结构模型分开绘制,最后整合为一体。
机电专业模型采用MagiCAD软件平台构建。 MagiCAD软件通过导出IFC能够向Revit模型完整过渡,便于与BIM平台的对接。模型的查看、调整、修改主要通过MagiCAD软件完成。
钢结构专业模型采用Tekla软件平台构建。 Tekla软件通过导出IFC能够向Revit模型完整过渡,便于与BIM平台的对接。模型的查看、调整、修改主要通过Tekla软件完成。
2)多专业模型整合
不同软件平台构建的模型,整合比较困难,117项目各专业使用统一的建模标准,通过软件插件使模型轻量化,解决了这一问题。从不同软件平台的模型整合来看,准备阶段的策划、统一的实施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3)三维可视化漫游模拟
基于BIM模型辅助进行深化设计,提供了精准的信息参考及统一的可视化环境,可有效促进团队对细节位置进行沟通。
4)三维深化设计
在施工深化设计的过程中,发现已有施工图纸上不易发现的设计盲点,找出关键点,为现场的准确施工尽早地制定解决方案。
通过碰撞检查报告,将深化设计图中所存在的“错、漏、碰、缺”问题提交设计方进行修改,绘制新版施工图。
项目定期组织各专业深化设计会议,讨论BIM模型碰撞检查问题,并提供参考解决方案,会后整理并针对主要碰撞问题出具碰撞检查报告。各分包单位针对碰撞检查报告所出示的问题进行本专业的BIM设计调整。
4)三维深化设计——支吊架系统应用
支吊架系统的应用,大大减少了机电专业深化设计的时间,通过支吊架设计系统,快速设置并自动生成支吊架模型,实现自动分析计算,并出具计算书。
5)预制加工——机电专业
机电专业,提资二维图纸、三维模型图纸及材料清单,并根据现场组合安装顺序要求,对所有管道和配件进行编号。材料清单包含设备尺寸、长度、材质、外形等多种信息。
现场加工厂根据预制加工段的三维图纸及材料清单,进行工程现场大量构件的精细化工厂预制和现场安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5)预制加工——钢结构专业
钢结构专业,应用BIM深化模型准确提取钢材采购清单及零件尺寸,异型构件双定尺定制钢板。一方面减少材料损耗;另一方面提高工厂下料效率。
钢结构专业,使用BIM技术在深化设计、构件制作、运输、现场预拼装方面进行了很好的实施。
提问日期:2021-09-25 12:55:55
提问网友:蒋瀚锋
解答网友:GXZ
可以看施工记录确认表
问题专业:市政,
提问日期:2021-09-25 12:45:12
提问网友:暮暮
解答网友:砼砼砼
你不用考虑定额里面给的是啥型号的,只考虑图纸给的做法,比如图纸给你个M5混合砂浆,对应的预拌砂浆为WM-M5,你把人材机中的预拌砂浆(干拌)在规格型号里填入WM-M5,或者把改名称也一样
提问日期:2021-09-25 12:31:21
提问网友:zidge
如图,独立阶型基础,1.如何布置面筋和底筋?只有横向和纵向。2.面筋通长布置该怎么操作?
解答网友:红梅傲雪
提问日期:2021-09-25 12:29:23
提问网友:暮暮
那咨询公司做预算的时候,是不是基本上都要把所有定额子目里的砂浆全换成预拌砂浆?
十分感谢
解答网友:砼砼砼
现拌转预拌软件有这功能可以操作,当地政府应该打的有文件不允许使用现拌砂浆,你可以百度一下
问题专业:土建,
提问日期:2021-09-25 12:27:05
提问网友:冥王星✨
上图是个阳台。按投影面积计算后,XL和KL梁已不再计算工程量,请问LL要不要计算混凝土工程量?是不是已经包含在阳台工程量里面过了?
解答网友:翔宇789
LL不计算在阳台中。只有挑出部分的梁才算到阳台中。
另外,LL也不建议并到墙中,应并入板中。
问题专业:土建,
提问日期:2021-09-25 12:18:39
提问网友:4545
解答网友:天山雪豹
按面积计算工程量
[摘 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城镇化和工业化时代,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业迫切需要
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建筑产业现代化是以技术集成型的规模化工厂生产取代劳动密集型的手工生产方
式,以工业化制品现场装配取代现场湿作业施工模式,实现住宅部品部件生产的工厂化、施工现场的装配
化的绿色建造。可以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浪费,降低建筑工程成本,实现规模经济
效益。不同于传统建筑方式,住宅产业化是用工业化生产方式建造住宅,被形象地比喻为“像造汽车一样
造房子”——楼板、楼梯等几乎所有部件在工厂里建造,再运送到工地进行组装,工人们像搭积木一样将
建筑部件一层一层搭建起来,一座新房子就建成了。
而 BIM 技术的兴起,其高效的设计模式,可视化的模型展现,严格的逻辑思维模式,工程信息的赋予
与展现,都为产业化住宅在设计和施工运维带来的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项目概况
长阳西站产业化住宅项目属于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 9 万 9 千 281 平方米,位于北京市
房山区长阳镇,属于全产业化住宅。其中预制构件包括楼梯、楼板、阳台板、空调板,内外承重墙预制率
也达到 90% 。
二、BIM 全生命周期的应用
2.1 BIM 总体应用说明
基于 BIM 的在产业化住宅长阳天地项目的全生命期应用的流程图如下:
2.2 建筑设计阶段
1. 建筑设计:
本工程有 6 栋 21 层住宅和 6 栋 11 层住宅。 基于 Autodesk Revit 进行建筑设计、机电设计,结构建模。通过 BIM 技术实现绿色建筑的理念,基于室外风环境的模拟,提出基于 BIM 的优化方案,以满足室内通风要求。日照模拟,充分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建筑体形、朝向、楼距和窗墙面积比,使住宅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
2. 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阶段,我们从 Autodesk Revit 结构模型出发,利用盈建科模型和 pkpm 模型的互导,将结构计算信息进行有效的传递。利用软件进行钢筋参数化建模,进行碰撞检查,输出施工图纸。
3. 机电设计:
电器设备专业基于 Autodesk Revit 与其他专业进行协同设计,进行管线碰撞检查,同各专业进行实时调整。同时在 Autodesk Revit MEP 中通过数据驱动的系统建模和设计来优化管道桥架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道桥架系统设计中管道桥架之间、管道桥架与结构构件之间的碰撞。
4. 效率对比:
在结构设计中,利用软件出图相对传统 CAD 模式,大幅度的减少了制图的工作量,出图时间由四天缩短为两天。
2.3 深化设计阶段
1. 钢筋深化:
深化设计阶段,预制构件间钢筋排布复杂,钢筋建模是我们遇到的最大问题。
而当今市面上的 BIM 软件对于钢筋的支持度却不好,以 Autodesk Revit 为例 :首先,钢筋布置麻烦,必须在剖面中添加,而且不能将钢筋载入族中,作为嵌套族存在 ,系统钢筋在遇到洞口避让不方便,无法满足深化需求,钢筋尺寸等不符合国内相关规范图集的要求,钢筋明细表统计不能添加钢筋形状图。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 我们在 Autodesk Revit 上进行深度二次开发,完成了智能的参数化钢筋族库,使PC 模型基于参数驱动生成,同时简化了深化环节,塑造了一套高效的流水线深化模式 。
我们在 Autodesk Revit 中对钢筋进行重新搭建,使钢筋尺寸完全符合图集规范要求,而且利用直径、保护层等关键参数将弯折角度、弯折长度等来驱动整个钢筋形状,每个钢筋都具有高度的可调性,改变弯折角度、钢筋部分弯折、整体偏移等等都轻松实现。
在模型中遇到钢筋与构件内预埋件打架,实现一键自动钢筋弯折,并且可以随意改变弯折方向。在模型中进行单根钢筋的布置也十分方便布置钢筋如同画线一样,钢筋自动识别结构层,并自动留出各个面层的保护层厚度。
2. 建模流程的优化:
为了进一步简化建模流程,常规钢筋都嵌套进结构墙里锁定,并关联相关参数,钢筋跟随墙身尺寸变化而变化,实现整个模型的基于参数化驱动生成。
如图,只需要在表中填写尺寸及钢筋信息,Autodesk Revit 就可以自动生成相规格的墙板钢筋模
型。不只是钢筋,我们还将构建中的线盒、线管、施工预埋件、施工留洞、钢筋套筒等全部参数化,使搭
建模型如同搭积木般简单。
3. 精细的碰撞检查:
完整模型后,我们又将碰撞检查进行更细致的划分,以确保设计精度和减少施工返修。
首先是预制构件内部的碰撞检查,包括:钢筋与钢筋间、钢筋与构件内施工预埋、钢筋与机电预埋。
图中就是检查出水平钢筋与施工预埋的连接件发生了碰撞。
然后是预制构件与现浇部分的碰撞检查,包括预制墙板与现浇暗柱之间的钢筋碰撞检查、预制构件的
钢筋与施工外挂围挡的预埋件的碰撞检查。通过极其细分的碰撞检查,最大程度的减少传统设计和施工过
程中无法预测到的问题,实现精细化设计。
1. 项目概况
➢ 工程名称:东铁营定向安置房小学教学楼。
➢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独立基础、条形基础以及局部筏板基础。
➢ 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为7280平方米
• 首层:1784平方米
• 二层:1812.04平方米
• 三层:1812.38平方米
• 四层:1828.15平方米
• 屋顶层:43.47平方米
2. 验证内容
➢ 精细化算量全部内容:土建算量+钢筋算量
典型问题回顾
➢ 简化建模方式:
PKPM建模时对屋面楼梯间进行了简化,无法进行图形算量的统计。
➢ 构件重叠、或错位:
• 建模时同位置或部分相同位置重复绘制图元
➢ 不够严谨,该封闭没封闭
1. 三维建模时,没有精确绘制,导致图元之间有缝隙,或者图元之间完全或部分重叠;导出后,对造价算量有影响。
2. 图示中,板与板之间有缝隙,导致导入到造价算量软件中后,板侧模计算多了
➢ 不同软件的数据传输偏差
1. 数据自身传递有误
2. 所见非所得:RV梁不正常显示,而造成算量结果不一致
一、编制依据
1、中国建筑总公司企业形象视觉识别规范手册
2、中建总公司施工现场CI达标细则
3、中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管理手册(2012版)
4、文化服务中心项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二、编制目的
1、永塑企业时代艺术品雕塑者之守诺有智的形象,光大企业追求卓越与奉献之精神;
2、突出中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企业形象,体现中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
3、提升项目经理部日常管理水平;
4、增进企业团队合作精神;
5、扩大对外宣传力度。
三、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文化服务中心工程
工程地址 镇江市镇江新区赵声路以东、宜候路以北
建设单位 镇江新区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投资单位 中建镇江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审计单位 江苏苏咨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单位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 镇江方圆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 江苏长江机械化基础工程公司
施工总承包单位 中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五、施工现场楼面形象
1、品牌布:
A、塔楼施工阶段悬挂品牌布。
B、悬挂时间不晚于楼梯主体起至2/3高度是。
C、品牌布尺寸根据工程楼面而定。
2、专用标语
中建专用宣传标语有两条:“过程精品 品质重于泰山”,“中国建筑 服务跨越五洲”。
交底内容:
一、材料要求
钢筋:二级Φ20、二级Φ25、二级Φ12、一级Φ6,混凝土:C35、C15,塔吊非标准节,钢管:2m、6m等。
二、主要机具
铁锹、挖土机、钢筋弯曲机、钢筋切断机等
三、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土方开挖→边坡支护→项目测量员验收→垫层施工→测量放线→项目测量员验收→下铁钢筋绑扎→塔吊非标准节安装、调平、对中、固定→上铁钢筋绑扎→拉筋绑扎→塔吊非标准节最终固定验收→混凝土浇筑→养护→塔吊安装
1、测量放线
塔吊基础施工前,根据基础定位图纸(塔吊基础定位图略),将塔吊基础中心线、塔吊基础边线、土方开挖线定于-10m土层上,经项目部测量员验收后,开始进行土方开挖,在开挖的过程中,施工队测量员要经常检查,发现土质问题及时向项目部报告,并经项目处理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基坑挖完毕后必须上报项目部测量员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垫层施工,垫层施工完毕后,需要将塔吊的中心线、塔吊基础线和控制线预先放在垫层上,并上报项目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钢筋绑扎。
2、土方开挖
本工程塔吊基础埋于基础底板以下,塔吊基础顶标高:1#、2#、5#塔吊为-12.69m,3#、4#塔吊为-12.49m,6#塔吊为-12.89m,7#塔吊为-12.39m。因塔吊基础定位于结构主体内,塔吊安装需要在基坑内完成,塔吊各部件需要运输到基底后吊装,同时考虑土方施工进度及吊车行驶坡度角不得大于15度等因素的影响,塔吊基础开挖需要在土方施工到标高-10.0m时,开始局部开挖塔吊基础处土方,开挖顺序为2#塔吊、4#塔吊、3#塔吊、1#塔吊、7#塔吊、5#塔吊、6#塔吊。开挖时
一、材料要求
天然级配砂石(粒径不大于4cm)或人工级配砂石(用于北侧37-46/R-T轴处的回填,粒径不大于5cm),采用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砾砂,50mm厚脚手板、废竹胶板。
二、主要机具
平碾、手推车、平锹、尖锹、2m靠尺、细铅丝、钢尺、小白线等。
三、作业条件:
1、施工前,在施工部位设置控制铺筑厚度的标志。
2、采取排水措施(主要为基坑的东北侧,采用挖集水坑,用潜水泵抽水),基坑处于无水状态。同时派专人昼夜对基坑边坡进行检查、巡视,发现有渗水部位立即通知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处理。
3、铺筑前,地勘部门、质检部门、甲方、设计、监理已对地基验槽,同时甲方、监理已对需地基处理部位进行抽查。
4、检查基坑的边坡是否稳定,并清除基底的浮土、砖块、粒径大于5cm的石子、大的土块等杂物和积水。
5、需地基处理部位已用白灰撒出范围,并经项目、甲方、监理确认。人工清槽的余土外运采用手推车,施工人员及手推车的行走通道下垫50mm厚脚手板。
6、北侧37-46/R-T轴人工级配处已挖成台阶式,台阶的高度不超过30cm,台阶的高宽比为1:2;其余需地基处理部位若不超过30cm深,则挖成斜坡式,斜坡角度为45度,若超过30cm深,则挖成台阶式,台阶的高度不超过30cm,台阶的高宽比为1:2;
四、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