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 铝模免抹灰评估管理培训课件(49页)
免抹灰评估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免抹灰评估管理的内容和标准
免抹灰管理总结
二、免抹灰管理的内容和标准
1、铝模首层拆模后评估管理
2、铝模每层三阶段验收评估管理
3、铝模免抹灰场地移交管理
4、铝模后评估管理
1、铝模首层拆模后评估管理
(1)首层拆模后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2)参加评估人员要求
(3)首层拆模后评估管理细则
(4)首层拆模后评估表
(5)常见问题解析
免抹灰评估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免抹灰评估管理的内容和标准
免抹灰管理总结
二、免抹灰管理的内容和标准
1、铝模首层拆模后评估管理
2、铝模每层三阶段验收评估管理
3、铝模免抹灰场地移交管理
4、铝模后评估管理
1、铝模首层拆模后评估管理
(1)首层拆模后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2)参加评估人员要求
(3)首层拆模后评估管理细则
(4)首层拆模后评估表
(5)常见问题解析
UG
北京市地方标准
编 号:DB 11/T 1005-2021
公共建筑室内温度节能监测标准
Energy saving monitoring standard of indoor temperature for public building
2021-06-28 发布 2021-10-01 实施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北 京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联合发布
根据原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 2018 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京质监发〔2018〕20 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公共建筑空调采暖室内温度节能监测标准》DB11/T 1005-2013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室内温度、相对湿度检测方法。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术语中增加了定点快速检测和移动快速检测;2.基本规定中增加了移动快速检测用仪器仪表及技术要求;3.室内温度、相对湿度检测方法中增加了定点快速检测方法和移动快速检测方法相关条款。
目 次
1 总 则....................................................................................................................................................1
2 术 语....................................................................................................................................................2
3 基本规定..............................................................................................................................................3
4 室内温度、相对湿度现场检测方法 ..................................................................................................4
4.1 检测方法....................................................................................................................................4
4.2 数据处理与结果判定 ................................................................................................................5
本规范用词说明......................................................................................................................................7
条文说明..................................................................................................................................................8
1 总 则
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和北京市有关节约能源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对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管理的指导,规范公共建筑供暖空调室内温度监测方法,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供暖空调系统运行期间公共建筑室内温度的节能监测。不适用于对室内温度有特定要求的公共建筑或区域。
1.0.3 公共建筑室内温度节能监测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北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温度监测 temperature monitoring
采用温度测量仪器对建筑室内温度或温度分布进行检测,确定室内温度状况是否符合相 关规定,并对室内温度的节能管理制度、方法及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的过程。
2.0.2 防辐射通风罩 radiation-proof ventilation hood
防止太阳、光线等热源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保护仪器免受强风、 雨、雪等的影响,并使仪器感应部分有适当的通风,能真实地感受外界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变化的装置。
2.0.3 测点均布 well-proportioned arrange of test points
测点布置方法中的一种,以抽样楼层的公共区域作为受检区域,以楼层为单位对其进行均匀分区,以分区后的各个小区间的中心点为测点。
2.0.4 定点快速检测 fixed-point rapid testing
依据抽样检测或测点均布检测方法中的测试布置原则,通过缩短检测持续时长和数据记录时间间隔,获得受检区域温度的一种检测方法。
2.0.5 移动快速检测 moving rapid testing
在受检区域内,通过温度测量仪器在拟定测试线路上匀速移动的方式进行检测,获得受检区域温度的一种检测方法。
ICS 93.020
CCS P 60
DB 11
北京市地方 标 准
DB 11/T 963—2021
代替 DB 11/T 963—2013
电力管道建设技术规范
Code for power channel construction technical
2021 - 09 - 24 发布 2022 - 01 - 01 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一般规定............................................................................ 3
5 路径选择............................................................................ 4
6 电缆隧道............................................................................ 5
7 电力排管............................................................................ 9
8 综合管廊电力舱..................................................................... 10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力管道建设应遵循的一般规定、路径选择、电缆隧道、电力排管及综合管廊电力舱
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500千伏及以下输配电电缆线路新建电缆隧道、电力排管及综合管廊电力舱工程。扩
建、改建工程可参照本文件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T 13912 金属覆盖层 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23858 检查井盖
GB 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T 50065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 50068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1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 50153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 50156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 50191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GB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
GB 50223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89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T 50476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
GB 50838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
DL/T 5221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
DB11/T 147 检查井盖结构、安全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3.1电力管道 power channel
用于敷设电力电缆的隧道、排管、综合管廊电力舱、工作井组成的构筑物,或者四种型式的组合。
3.2电缆隧道 cable tunnel
可容纳多条电缆、有供安装和巡视方便通道的地下构筑物。
3.3排管(埋管) cable duct
按规划电缆根数一次建成多孔管道的地下电缆构筑物。
3.4综合管廊 municipal tunnel
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
3.5电力舱 power compartment
综合管廊中专门用于容纳电力管线的舱体。
3.6工作井 manhole
人可出入以安装电缆接头等附属部件、供牵拉电缆作业所需的或电缆通道通风所需的构筑物。
3.7出入口 entrance-exit
单独或结合安装通风等设备而设置的供人员进出的地上建筑物。
3.8电缆支架 cable brackets
用以支撑电缆的刚性结构系统,包括电缆桥架、普通支架、吊架等。
3.9耐火槽盒 fire-resisting trough box
用耐火性能板材制成,用于敷设电力电缆、通讯电缆的主体部件的槽盒。
3.10耐火隔板 fire-resisting baffle
用耐火性能板材制成,用于隔离不同层电缆支架的板材。
3.11接地装置 grounding connection
接地线和接地极的总和。
3.12监测装置 monitoring device
用以监测电力管道状态的装置统称,包括监控井盖、测温光纤、水位监测设备、视频设备、气体监 测设备等。
UG
北京市地方标准
编 号:DB11/T 941-2021
无机纤维喷涂工程技术规程
Constr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spray
inorganic fiber
2021-09-27 发布 2022-01-01 实施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北 京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联合发布
根据原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 2018 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京
质监发[2018]20 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
见的基础上,对《无机纤维喷涂工程技术规程》DB11/T 941-2012 进行了修订。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性能要求;5.构造;6.施工;7.
质量验收。 本规程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增加了北京市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指标要求;
2.在非透明幕墙构造中增加了隔汽层;
3.增加了吸声和隔声的要求;
4.调整了原材料和喷涂层的验收指标;
5.调整了无机纤维喷涂施工工艺和验收检验批。
目 次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基本规定 ··········································································································3
4 性能要求 ··········································································································5
5 构造 ················································································································7
6 施工 ················································································································9
6.1 一般规定 ····································································································9
6.2 施工准备 ····································································································9
6.3 墙体工程无机纤维喷涂系统施工 ···································································· 10
6.4 顶棚工程无机纤维喷涂系统施工 ···································································· 11
6.5 非透明幕墙无机纤维喷涂系统施工 ································································· 11
7 质量验收 ········································································································ 12
7.1 一般规定 ·································································································· 12
7.2 主控项目 ·································································································· 12
7.3 一般项目 ·································································································· 12
本标准用词说明 ··································································································· 14
引用标准名录······································································································ 15
附:条文说明 ······································································································ 16
1 总 则
1.0.1 为规范无机纤维喷涂工程的技术要求,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满足节能环保、经济合理、防火 安全,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建筑工程中无机纤维喷涂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
1.0.3 无机纤维喷涂工程的设计、施工与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北京市现行有关
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无机纤维喷涂 spray inorganic fiber
将无机纤维与粘结剂或固化剂通过喷涂设备喷涂于建筑基层表面,形成喷涂层的工艺。
2.0.2 无机纤维喷涂系统 spray system of inorganic fiber
无机纤维喷涂由基层、隔汽层(需要时)、界面层、无机纤维喷涂层、防护层构成的系统。
2.0.3 硬质无机纤维喷涂层(矿物纤维喷涂层)hardness inorganic fiber spray–applied insulation layer
采用无机纤维、粘结剂和粉状固化剂喷涂在基层表面形成喷涂层。
2.0.4 软质无机纤维喷涂层(矿物纤维喷涂层) softness inorganic fiber spray–applied insulation layer
采用无机纤维、粘结剂喷涂到基础表面形成的喷涂层。
2.0.5 防护层 protection layer
对无机纤维喷涂层起增强、防潮和装饰作用的构造层。
ICS 91.090
CCS Q 70
DB 11
北京市地方 标 准
DB 11/T 837—2021
机械式停车场(库)工程建设规范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s for mechanical parking lot(garage)
2021 - 09 - 24 发布 2022 - 01 - 01 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基本要求........................................................................... 4
5 机械式停车场(库)构成............................................................. 5
6 机械式停车设备类型及使用要求....................................................... 6
7 建筑结构........................................................................... 6
8 建筑设备........................................................................... 7
9 安全防护设施....................................................................... 8
10 辅助设施........................................................................... 8
11 施工安装与验收..................................................................... 8
附录 A(资料性) 机械式停车设备类别及特点 ........................................... 10
附录 B(资料性) 机械式停车设备型式 ................................................. 12
附录 C(资料性) 单套停车设备存容量 ................................................. 14
附录 D(资料性) 机械式停车场(库)设计最大出、入库时间 ............................. 15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机械式停车场(库)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机械式停车场(库)构成、机械式停车设备类型及使用要求、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安全防护设施、辅助设施、施工安装与验收。
本文件适用于机械式停车场(库)新建与扩建工程。机械式停车场(库)改建工程宜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5768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 17907 机械式停车设备 通用安全要求
GB/T 26476 机械式停车设备 术语
GB/T 26559 机械式停车设备 分类
GB/T 27545 水平循环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GB/T 39980—2021 机械式停车设备 设计规范
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9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67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 5030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T 5031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 50606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
JB/T 8909 简易升降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JB/T 8910 升降横移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JB/T 10215 垂直循环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JB/T 10474 巷道堆垛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JB/T 10475 垂直升降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JB/T 10545 平面移动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JB/T 10546 汽车专用升降机
JB/T 11455 多层循环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JGJ 100 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T 326 机械式停车库工程技术规范
DB 11/T 667 区域停车诱导系统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2647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机械式停车场(库) mechanical parking lot(garage) 采用机械式停车设备存取、停放汽车的场地、构筑物或建筑物。
3.2附建式停车库 mechanical parking garage attached to building
与其他建筑物或构筑物结合建造,并共用或部分共用建筑主体结构与设备系统的机械式停车库。
3.3停车位尺寸 parking space size
在机械式停车场(库)中,用于最终停放汽车的空间尺寸。
3.4机械式停车设备 mechanical parking system
通过机械搬运的方式实现汽车平面或立体停放的设备。
3.5载车板 pallet
用于存放汽车的托板。
3.6升降机 lift
在机械式停车设备中将汽车升降至不同高度的装置。
3.7搬运器 load carrier
具有独立的动力驱动机构,水平运送汽车或载车板的装置。
3.8巷道堆垛机 aisle-stacking machine
在巷道内运行,向多层停车位运送汽车的装置。
3.9井道 well
供安装升降机且在其中升降运行的通道。
3.10巷道 aisle
搬运台车或堆垛机在水平方向运行的通道。
3.11转换区 transfer area
汽车由人员驾驶状态和机械式停车设备控制状态相互转换的区域。
3.12工作区 working area
机械式停车设备运行、存放汽车的区域。
3.13出入口 access
进出机械式停车设备转换区或工作区最外部的出入口。
3.14存容量 parking capacity
一套控制系统内机械式停车设备最大存容汽车的数量。
3.15汽车宽度 vehicle width
分别过汽车两侧固定突出部位(不包括后视镜、侧面标志灯、示位灯、转向指示灯、扰性挡泥板、
折叠式踏板、防滑链以及轮胎与地面接触变形部分)最外侧点且平行于 Y 平面的两平面之间的距离。
注:Y 平面为沿车长方向且垂直于地面的平面。
3.16适停汽车 vehicle suitable for parking
机械式停车设备允许停放的汽车。
3.17适停汽车尺寸 dimensions of vehicle suitable for parking
机械式停车设备允许停放的汽车的最大外形尺寸。
3.18适停汽车质量 concessional vehicle mass
机械式停车设备允许停放的汽车的最大质量,它等于准许停放汽车整车整备质量加 50kg 物品的质
量。
3.19单车最大进(出)车时间 maximum storage ( or retrieval ) time of single vehicle
从给出一个进车(或出车)指令开始,将车从出入口停放到机械式停车设备的最不利位置(或将汽车 从最不利的位置取出至出入口),直至该停车设备能进行下一个进车(或出车)指令为止所需的时间(不包 括辅助时间)。
UG
北京市地方标准
编 号:DB11/T 775-2021
多孔混凝土铺装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orous concrete pavement
2021-06-28 发布 2021-10-01 实施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北 京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联合发布
根据原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 2016 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京质监标发[2016]22 号)的要求。本规程编制组经过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透水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DB 11/T 775-2010 进行了修订。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设计;4.施工准备;5.原材料要求与配合比设计;6.透水基层施工;7.模板的支设;8.透水结构层的施工;9.透水面层的施工;10.植生混凝土的施工;11.路面的养护与模板拆除;12.缩缝、胀缝和施工缝的留置;13.季节性施工;14.质量检测与验收;15.运行与维护。
本规程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将标准名称更改为《多孔混凝土铺装技术规程》;2.第 3 章中将路面构造更改为铺装断面结构,增加了再生骨料多孔混凝土内容;3.第 5 章中增加了预拌透水混凝土、再生骨料多孔混凝土内容;4.增加了第 10 章 植生混凝土施工内容;5.将第 13 章冬季施工更改为季节性施工;6.增加了第 15 章 运 行与维护内容。
1 总 则
1.0.1 为加强多孔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适用,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小区道路、小型停车场、公园道路、景观广场、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轻交通的城市道路透水混凝土路面,以及河岸、堤坡防护等植生混凝土工程。
1.0.3 透水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北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多孔混凝土 porous concrete
以粗骨料堆积骨架为基本结构,用可含少量细骨料的胶结材浆体均匀包裹并胶结粗骨料,成型后形成的具有连续孔隙率不低于 10%的混凝土。本规程所述多孔混凝土包括透水混凝土和植生混凝土。
2.0.2 透水混凝土 pervious concrete
采用开级配或单粒级骨料与用胶结材浆体所制备的连续孔隙率为 10%~25%的多孔混凝土。
2.0.3 植生混凝土 plant-growing porous concrete
采用开级配或单粒级的较大粒径(一般为 20mm~31.5mm)骨料与用胶结材浆体所制备的连续孔隙率为 20%~35%,能为植物根系提供生长空间的多孔混凝土。
2.0.4 露骨料透水混凝土铺装 exposed aggregate pervious concrete pavement
经表面喷涂清洗剂和冲洗工艺,面层骨料显露出石材本色的透水混凝土路面铺装。
2.0.5 透水面层 pervious surface layer
具有透水功能的透水混凝土路面铺装的表面层。
2.0.6 透水结构层 pervious structural layer
透水面层与基层之间具有透水功能的结构承载层。
2.0.7 透水基层 pervious basic course
在土基与透水结构层之间,分别由级配石或大孔混凝土构成的透水、滞水层。
2.0.8 全透水路面结构 total pervious pavement structure
路表水能够直接通过道路的透水面层、透水结构层和透水基层向下渗透至路基土中的道路 结构体系。
2.0.9 半透水路面结构 semi-pervious pavement structure
透水结构层和路基土之间设有不透水基层,路表水渗透至透水结构层底部,通过不透水基层进入定向导流系统的道路结构体系。
2.0.10 增渗型路面结构 assist-pervious pavement structure
路表水通过道路的透水面层、透水结构层和透水基层,部分路表水向下渗透至路基土中,部分路表水渗透至排水系统中的道路结构体系。
2.0.11 松铺系数 height coefficient of placing concrete
透水混凝土混合料布料厚度与其压实后设计厚度之比。
ICS 91.120.40
CCS P 30
DB 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 11/T 741—2021
替代 DB 11/T 741—2010
文物建筑雷电防护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lightning protection of heritage buildings
2021- 12 - 28 发布 2022 - 04- 01 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雷电防护分类....................................................................... 3
5 基本要求........................................................................... 3
6 现场勘察与风险评估................................................................. 4
7 直击雷防护......................................................................... 4
8 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 8
9 防雷装置的检测与维护.............................................................. 11
附录 A(资料性)防雷图纸编制要求 ..................................................... 12
附录 B(资料性)雷击截收面积 AD的确定 ................................................. 13
参考文献............................................................................. 15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文物建筑雷电防护分类、基本要求、现场勘察与风险评估、直击雷防护、雷击电磁脉
冲的防护和防雷装置的检测与维护。
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文物建筑雷电防护工程的设计、施工、改造和防雷装置的检测维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T 18802.11 低压电涌保护器(SPD) 第11部分: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 性能要求和试验方 法
GB/T 18802.21 低压电涌保护器 第21部分:电信和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SPD)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21431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 21714.2 雷电防护 第2部分 风险管理(IEC 62305-2,IDT)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T 50104 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 5034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DB 11/T 634 建筑物电子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DB 11/T 1636 雷电防护装置日常维护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文物建筑 heritage buildings
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来源:QX 189-2013,定义3.1]
3.2正脊 main ridge
庑殿顶和非卷棚的歇山、悬山、硬山顶上前后两个坡面相接处的屋脊,在屋顶的最高处。
3.3垂脊 vertical ridge
庑殿顶自正脊两端至屋檐四角,攒尖顶自宝顶至屋檐转角处,歇山、悬山、硬山顶自正脊两端沿前
后坡垂直向下的屋脊。
3.4戗脊 sloping ridge
自歇山顶建筑垂脊下端至屋檐四角部分的屋脊。脊身与垂脊成45°,对垂脊起支戗作用。
3.5宝顶 top of an emperor’s mausoleum
中国传统建筑攒尖屋面顶面做法之一,造型多为顶座加顶珠的形式。
3.6宝瓶 sacred vase
文物建筑正脊上砌筑的塔式造型构筑物。
3.7垂兽 vertical ridge of animal
又称角兽,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垂脊上安装的主要兽件。
3.8戗兽 sloping ridge of animal
中国传统建筑戗脊上安装的主要兽件。
3.9防雷装置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LPS
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构)筑物上或建(构)筑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害和人身伤亡,由外部防雷
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组成。 [来源:GB 50057—2010,定义2.0.5]
3.10防雷等电位连接 lightning equipotential bonding
将分开的诸金属物体直接用连接导体或经电涌保护器连接到防雷装置上以减小雷电流引发的电位 差。[来源:GB 50057—2010,定义2.0.19]
3.11电涌保护器 surge protective device;SPD
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泄电涌电流的器件。它至少含有一个非线性元件。
[来源:GB 50057-2010,定义2.0.29]
3.12防雷区 lightning protection zone;LPZ
划分雷击电磁环境的区,一个防雷区的区界面不一定要有实物界面,例如不一定要有墙壁、地板或
天花板作为区界面。
[来源:GB 50057—2010,定义2.0.24]
ICS 03.220.30
CCS S 92
DB 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 11/T 647—2021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Management of Urban Rail Transit Services
2021 - 12 - 28 发布 2022 - 04 - 01 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要求............................................................................. 2
5 运营服务要求......................................................................... 2
6 安全管理和应急管理要求............................................................... 7
7 运营服务评价要求..................................................................... 8
附录 A (规范性) 运营服务指标计算方法 ................................................ 10
参考文献.............................................................................. 12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管理的基本要求、行车服务、列车服务、车站服务、票务服务、
信息服务、无障碍服务、运营环境、员工规范、广告设施与便民设施管理、安全管理、应急管理、运营
服务评价要求等。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及相关管理活动,有轨电车、公交化运营市域(郊)铁路运营
服务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3495.1 消防安全标志 第1部分:标志
GB/T 18574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标志
GB/T 22486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
GB/T 3001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
DB 11/T 334 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 通则
DB 11/T 657.2 公共交通客运标志 第2部分:城市轨道交通
DB 11/T 690 城市轨道交通无障碍设施设计规程
DB 11/T 1166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规范
DB 11/T 1678 城市轨道交通广告设施设置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列车运行计划 train operational plan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设施设备运用等与行车组织工作任务有关的综合计划。 [来源:GB/T 38707—2020,定义3.5]
3.2限流 incoming passenger control
为客运组织安全需要而采取的限制乘客进站速度的措施。 [来源:DB11/T 1166—2015,定义2.3]
3.3客流警戒线 warning for passenger flow control
为车站客运组织工作需采取安全措施时而设定的客流量临界值。
UG
北京市地方标准
编 号:DB11/T 643-2021
屋面保温隔热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rmal preservation and heat
insulation of roof
2021-06-28 发布 2021-10-01 实施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北 京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联合发布
根据原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17 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京质监发
[2017]2 号)的要求,本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
见的基础上,对《屋面保温隔热工程施工技术规程》DB11/T 643-2009 进行了修订。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材料;5 屋面构造;6 施工; 7 质量验收。
本规程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 基本规定增加了本市居住建筑节能的规定;
2 增加了超低能耗建筑节能对屋面节能的规定;
3 增加了设置防火隔离带的要求;
4 增加了保温材料石墨聚苯板、泡沫水泥混凝土、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热固聚苯复合
保温板、聚氨酯硬泡复合保温板材料要求;
5 增加找坡找平层施工、隔汽层施工、保护层施工要求;
6 增加了泡沫水泥混凝土施工、保温浆料施工要求。
1 总 则
1.0.1 为规范民用建筑屋面保温隔热工程质量管理,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能环保、安全适用、 保证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屋面保温隔热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 民用建筑屋面保温隔热工程的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北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屋面保温隔热工程 thermal preservation and heat insulation of roof
按建筑节能设计对屋面进行保温隔热施工的工程。
2.0.2 普通屋面 ordinary roof
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下部,保温层上面设有找平层的屋面。
2.0.3 倒置式屋面 inverted roof
将吸水率低的保温材料设置在防水层上部,保温层上设有保护层的屋面。
UG
北京市地方标准
编 号:DB 11/T 642-2021
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规程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of green production for ready-mixed concrete
2021-09-27 发布 2022-01-01 实施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北 京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联合发布
根据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 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第二批)》(京市监发[2021]66 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厂区要求;5.原材料;6.设备设施;7.生产管理;8.运输管理;9.环境管理;10.二氧化碳排放管理;11. 绿色生产评价。
本规程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 修改了 3.0.2 条,删除了关于规划方面的要求;
2. 修改了 3.0.5 条和 6.3.1 条,删减了迁建搅拌站的规定;
3. 修改了 4.0.2 条,明确了清扫车的要求;
4. 将 5.0.6 条有关运输的要求并入第 8 章;
5. 将 7.1.2 和 7.1.3 调整至 7.3 中;
6. 修改了 8.1.1 条,明确了原材料运输的方式和要求;
7. 修改了 8.1.4 条,增加了原 5.0.6 条水泥、掺合料等大宗粉体材料的散装率应达到100%;
8. 删除了 8.1.6 相关内容;
9. 修改了第 9 章的环保管理,改为环境管理;
10. 将 7.1.5 条调整至 第 9 章 9.0.4 条;
11. 修改了 9.0.2 条,明确了企业应配备粉尘排放监控设备,自行监控排放情况,建立和完善排放监控体系;
12. 修改了 10.0.1 条,引用了《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报告要求 其他行业》DB11/T 1787,删除了术语 2.0.3、2.0.4 条, 删除了附录 B 内容;
13. 增加了“第 11 章 绿色生产评价”章节,11.0.1 规定了检查项目、评分标准,11.0.2条规定了结果判定标准等内容;
14. 修改了附录 A 内容,根据正文与附录的顺序和内容,重新合并、调整了部分检查项目,便于检查执行;根据粉尘、噪声、泥水排放特点和行业实际现状,调整了有关项目的权重分值。
1 总 则
1.0.1 为规范本市预拌混凝土企业建设与生产,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预拌混凝土生产与城乡建设、生态环境相互协调,实现行业减量集约高质量发展,制订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预拌混凝土生产及运输的管理。
1.0.3 预拌混凝土生产及运输管理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北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 green production of ready-mixed concrete
采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措施,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混凝土生产及运输活动。
2.0.2 二氧化碳排放测算主体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accounting subject
具有二氧化碳排放行为的混凝土生产企业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
DB
北京市地方标准
编号:DB11/T5812021
轨道交通工程防水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waterproofing
construction of railway traffic engineering
2021-06-28发布
2021-10-01实施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联合发布
根据原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 2015 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京质监发[2015]22 号)的要求。本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防水技术的实际工程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对《轨道交通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DB11/ 581-2008 进行了修订。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结构防水工程;5 防水工程施工工艺;6 地下防水工程细部构造设计与施工;7 盾构法隧道防水施工工艺;8 注 浆防水。
本规程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 对术语进行了删改;
2 对防水设防及防水质量等级的验收指标进行了调整;
3 对现有防水技术的施工工艺进行完善和优化;
4 增加注浆防水技术内容并单独成章;
5 改进部分细部节点的构造做法;
6 删除膨润土防水毯等北京轨道交通施工中不再采用的防水技术;
7 附录指标及检验,依据最新现行规范进行核查调整。
1 总 则
1.0.1 为保证轨道交通工程的防水质量,加强防水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促进技术进步,做到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安全环保,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轨道交通防水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1.0.3 轨道交通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北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轨道交通工程防水 waterproof of railway traffic engineering
对轨道交通工程建构筑物进行防水设计、防水施工等各项防水技术工作的总称。
2.0.2 明挖法 cut and cover method
由地面挖开的基坑中修筑地下结构的方法。
2.0.3 矿山法 mining method
修筑隧道的暗挖施工方法。传统的矿山法指用钻眼爆破的施工方法,又称钻爆法,现代矿山法包
括软土地层浅埋暗挖法及由其衍生的其他暗挖方法。
2.0.4 盾构法 shield method
用盾构机修筑隧道的暗挖施工方法,为在盾构钢壳体的保护下进行开挖、推进、衬砌和注浆等作 业的方法。
2.0.5 点固定 point fixed
通过采用一定间距的粘结点或机械固定点将防水卷材固定在基面上的安装方法。
2.0.6 刚性防水层 rigid waterproof layer
具有较高强度、无延伸能力的防水材料,如无机类防水涂料、防水砂浆、防水混凝土和金属板材
等构成的防水层。
2.0.7 柔性防水层 flexible waterproof layer
具有一定柔韧性和延伸率的防水材料,如防水卷材、有机类防水涂料构成的防水层。
2.0.8 防水分区系统 partitioning waterproofing system with waterstops
将透过防水层的水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防水措施。
2.0.9 防水注浆系统 grouting system for waterproofing
填充防水层和内衬结构之间的孔隙而设置的注浆系统,包括注浆底座和注浆导管。
2.0.10 基层 substratum for waterproofing
用于防水层附着其上施工的构造层,可以由现浇混凝土、喷射混凝土或预制混凝土等构成。
北京市地方标准
编 号:DB 11/ 1889—2021
备案号:J 15930—2021
站城一体化工程消防安全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fire safety of multifunctional transportation hub
2021-09-30 发布 2022-04-01 实施
北 京 市 规 划 和 自 然 资 源 委 员 会 北京市 市 场 监 督管理局 联合发布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 基本规定;4.平面布置与防火分隔;5. 安 全疏散与避难;6. 消防设施;7. 消防救援设施;8. 配套市政设施;9.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其中,第 3.0.7、4.1.1 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归口管理,北京市城乡规划标准化办公室负责标准日常管理,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负责组织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1 总 则
1.0.1 为预防站城一体化工程的火灾,减少火灾危害,保障人身生命安全,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站城一体化工程的防火设计和建筑消防安全管理。 1.0.3 站城一体化工程的防火设计和建筑消防安全管理,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北
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站城一体化工程 multifunctional transportation hub(integrated station-city project)
以轨道交通车站、城市民航值机厅、市域公交车站、省际公交车站等交通车站为核心,与其他非交 通功能的城市功能设施合建且空间融合的建筑工程。
2.0.2 换乘厅 transfer hall
连接不同交通设施并供乘客进行交通转换的场所。
2.0.3 中庭式轨道交通车站 railway station concoursewith atrium
在轨道交通车站的站台与站厅或候车厅之间、站厅或候车厅之间、站厅或候车厅与其他城市功能设 施等之间设置中庭的车站。
2.0.4 城市通廊city gallery
站城一体化工程内联系不同功能设施或站城一体化工程联系相邻建筑或室外场地的人行廊道。
2.0.5 集中商业shopping center
在站城一体化工程中的交通设施区域外集中布置并具有独立设置条件的地上或地下商业设施。
2.0.6 室内疏散安全区indoor safe space
站城一体化工程内火灾危险性较低,在火灾时可为人员安全疏散提供足够时间并能直通室外或经通 道直通室外的区域。
2.0.7 防火隔离带fire break space
建筑内用于防止火势水平蔓延的空间间隔。
2.0.8 共用站厅 common station concourse hall
供2 种及2 种以上交通方式的乘客购票、检票、换乘的场所,或在地铁车站出入口与站台之间供 2 线及以上地铁线路乘客购票、检票、换乘的场所。
北京市地方标准
编 号:DB 11/ 994—2021
备案号:J 12288—2021
平战结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
Standard for design of civil air defence works of dualutilization of peacetime and wartime
2021-09-30 发布 2022-04-01 实施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北京市 市 场监督 管 理 局
联合发布
1 总 则
1.0.1 为使平战结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符合战时及平时的功能要求,使其布局合理、功能配 套、体系完整,战时能有效地保护居民,减少空袭造成的损失,平时能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的抗力级别为甲 5 级(即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 5 级、防核武器抗力级别 5 级)、甲 6 级(即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 6 级、防核武器抗力级别 6 级)结合民用建筑修建的人防工程设计。
1.0.3 人防工程设计应贯彻“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坚持军民融合、人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在确保人防工程战备效益的前提下,充 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0.4 人防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北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人防工程 civil air defence works
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等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主要包括人民防空指挥工程、医疗救护工程、防空专业队工程、人员掩蔽工程和配套工程,全称为人民防空工程。
2.0.2 医疗救护工程 works of medical treatment and rescue
保障战时对伤员进行早期治疗和紧急救治工作的人防工程。按等级分为中心医院、急救医院和救护站,全称为人民防空医疗救护工程。
2.0.3 防空专业队工程 works of service team for civil air defence
保障防空专业队掩蔽和执行某些勤务的人防工程,包括专业队队员掩蔽工程和专业队车辆掩蔽工程。
2.0.4 人员掩蔽工程 personnel shelter
主要用于保障人员掩蔽的人防工程,包括一等人员掩蔽工程和二等人员掩蔽工程。
2.0.5 配套工程 indemnificatory works
除指挥工程、医疗救护工程、防空专业队工程和人员掩蔽工程以外的战时保障性人防工程, 主要包括区域电站、区域供水站、人防物资库、食品站、生产车间、人防交通干(支)道、警
报站以及核生化监测中心等工程。
2.0.6 防护区 protected space
人防工程中由与防护密闭门、防爆波活门相连接的临空墙、外墙围合而成的区域。
2.0.7 清洁区 airtight space
人防工程中能抵御预定的爆炸动荷载作用,且满足防毒要求的区域。
2.0.8 染毒区 airtightless space
人防工程中能抵御预定的爆炸动荷载作用,但允许染毒的区域。
2.0.9 防护单元 protective unit
在人防工程中,其防护设施和内部设备均能自成体系的使用空间。
2.0.10 抗爆单元 anti-bomb unit
在人防工程(或防护单元)中,用抗爆隔墙分隔而成的使用空间。
2.0.11 人防围护结构 surrounding structure for civil air defence
人防工程中承受空气冲击波或土中压缩波直接作用的顶板、外墙、临空墙和底板的总称。
2.0.12 外墙 periphery partition wall
人防工程中一侧与室外岩土接触,战时承受土中压缩波直接作用的墙体。
2.0.13 临空墙 blastproof partition wall
战时一侧直接受空气冲击波作用,另一侧为人防工程内部的墙体。
2.0.14 主体 main part
人防工程中能满足战时防护及其主要功能要求的部分。对于有防毒要求的人防工程,其主 体指最里面一道密闭门以内的部分。
2.0.15 口部 gateway
人防工程的主体与室外地表面,或与其它地下建筑的连接部分。对于有防毒要求的人防工 程,其口部指最里面一道密闭门以外的部分,如扩散室、密闭通道、防毒通道、洗消间(简易洗消间)、除尘室、滤毒室和竖井、防护密闭门以外的通道等。
2.0.16 主要出入口 main entrance
战时空袭前、空袭后人员或车辆进出较有保障,且使用较为方便的出入口。
2.0.17 次要出入口 secondary entrance
战时主要供空袭前使用,当空袭使地面建筑遭破坏后可不使用的出入口。
2.0.18 备用出入口 alternate exit
战时一般情况下不使用,当其它出入口遭破坏或堵塞时应急使用的出入口。
2.0.19 室外出入口 outside entrance
通道的出地面段(无防护顶盖段)位于地面建筑投影范围以外的出入口。
2.0.20 室内出入口 indoor entrance
通道的出地面段(无防护顶盖段)位于地面建筑投影范围以内的出入口。
2.0.21 连通口 connected entrance
在地面以下与其它地下建筑(包括人防工程)相连通的出入口。
2.0.22 单元间平时通行口 peacetime connected entrance
为满足平时使用需要,在防护单元隔墙上开设的供平时通行,战时封堵的孔口。
2.0.23 独立式室外出入口 straight entrance
防护密闭门外的通道出地面段与人防工程具有一段距离的室外出入口。按照其通道的形 式分为直通式、单向式、穿廊式、竖井式和楼梯式室外出入口。
2.0.24 附壁式室外出入口 entrance with one turning
防护密闭门外的通道出地面段的侧墙为人防工程临空墙的室外出入口。
2.0.25 滤毒室 gas-filtering room
装有通风滤毒设备的专用房间。
2.0.26 洗消间 decontamination room
供染毒人员通过和全身清除有害物的房间。通常由脱衣室、淋浴室和检查穿衣室组成。
2.0.27 简易洗消间 simple decontamination room
供染毒人员清除局部皮肤上有害物的房间。
2.0.28 密闭通道 airtight passage
由防护密闭门与密闭门之间或两道密闭门之间所构成的,并仅依靠密闭隔绝作用阻挡毒剂侵入室内的密闭空间。在室外染毒情况下,密闭通道不允许人员出入。
2.0.29 防毒通道 air-lock
由防护密闭门与密闭门之间或两道密闭门之间所构成的,具有通风换气条件,并依靠超压排风阻挡毒剂侵入室内的空间。在室外染毒情况下,防毒通道允许人员出入。
2.0.30 防化通信值班室 CBR protection and communication duty room
人防工程室内用作防化、通信人员值班的工作房间。
2.0.31 辅助房间 subsidiary room
战时生活设施、设备设施等辅助房间,包括通风、给排水、供电、防化、通信等专业设备房间、厕所、盥洗室、水库、水箱间、泵房、防化通信值班室、配电间、防化器材储藏室、人防构件存放室等。
2.0.32 第一密闭区 the first airtight space
医疗救护工程中具有防爆波和防辐射功能,但允许轻微染毒的区域。
2.0.33 第二密闭区 the second airtight space
医疗救护工程中具有集体防护功能的区域,亦称清洁区。
2.0.34 分类急救部 sorting and emergency medical dept.
对伤员进行收容分类、沾染剂量探测、局部洗消、处置、更换敷料等补充急救和应急处理的场所。
2.0.35 医技部 medical technical sections
运用专门的诊疗技术或设备,协同临床各科诊疗疾病的技术科室。
2.0.36 手术部 operating dept.
对伤员实施手术治疗的场所。
2.0.37 护理单元 nursing unit
病房区的基本单元。
2.0.38 医疗保障用房 medical logistic dept.
为使战时医疗救护工作正常运转而设置的保障性用房,如管理用房、生活服务用房、设备 用房以及口部房间等。
2.0.39 防倒塌棚架 collapse-proof shed
设置在出入口和通风口的通道出地面段上方,用于防止口部堵塞的棚架。棚架能在预定 的爆炸冲击波和地面建筑物倒塌荷载作用下不致坍塌。
2.0.40 室外机防护室 protective room for outside system
装有空调室外机的专用房间。
2.0.41 防护密闭门 airtight blast door
既能阻挡冲击波又能阻挡毒剂通过的门。
2.0.42 密闭门 airtight door
能够阻挡毒剂通过的门。
2.0.43 冲击波 shock wave
武器(包括常规武器和核武器)爆炸在空气中形成的具有空气参数强间断面的纵波。
2.0.44 冲击波超压 positive pressure of shock wave
冲击波压缩区内超过周围大气压的压力值。
2.0.45 地面超压 surface positive pressure
人防工程室外地面的冲击波超压峰值。
2.0.46 土中压缩波 compressive wave in soil
武器爆炸作用下,在土中传播并使其受到压缩的波。
2.0.47 消波设施 attenuating shock wave equipment
设在进风口、排风口、柴油机排烟口处用来削弱冲击波压力的防护设施。消波设施一般包 括,冲击波到来时能够自动关闭的防爆波活门和利用空间扩散作用削弱冲击波压力的扩散 等。
2.0.48 主体超压 overpressure in main part
人防工程主体内为防止外界染毒空气渗入而需维持的超压值。
2.0.49 平时通风 ventilation in peacetime
保障人防工程平时功能的通风。
2.0.50 战时通风 war time ventilation
保障人防工程战时功能的通风。包括清洁通风、滤毒通风、隔绝通风三种方式。
2.0.51 清洁通风 clean ventilation
室外空气未受毒剂等物污染时的通风。
2.0.52 滤毒通风 gas filtration ventilation
室外空气受毒剂等物污染,需经特殊处理时的通风。
2.0.53 隔绝通风 isolated ventilation
室内外停止空气交换,由通风机使室内空气实施内循环的通风。
2.0.54 超压排风 overpressure exhaust
靠室内正压排除其室内废气的排风方式。有全室超压排风和室内局部超压排风两种。
2.0.55 过滤吸收器 gas particulate filter
装有滤烟和吸毒材料,能同时消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蒸汽及气溶胶微粒的过滤器。是精 滤器与滤毒器合为一体的过滤器。
2.0.56 密闭阀门 airtight valve
保障通风系统密闭防毒的专用阀门。包括手动式和手、电动两用式密闭阀门。
2.0.57 自动排气活门 automatic exhaust valve
靠活门两侧空气压差作用自动启闭的具有抗冲击波余压功能的排风活门,全称为超压自 动排气活门。能直接抗冲击波压力作用的自动排气活门,称为防爆自动排气活门。
2.0.58 防爆波电缆井 anti-explosion cable pit
能防止冲击波沿电缆侵入人防工程室内的电缆井。
2.0.59 内部电源 internal power source
设置在人防工程内部,具有防护功能的电源。通常为柴油发电机组或蓄电池组。按其与用电工程的相互关系可分为区域电源和自备电源。
2.0.60 区域电源 regional internal power source
能供给在供电半径范围内多个用电人防工程的内部电源。
2.0.61 自备电源 preparative power source
设置在人防工程内部的电源,包括柴油发电机组或蓄电池组等电源。
2.0.62 内部电站 internal power station
设置在人防工程内部的柴油电站。按其设置的机组情况,可分为固定电站和移动电站
2.0.63 区域电站 regional power station
独立设置或设置在某个人防工程内,能供给多个人防工程电源而设置的柴油电站,并具有与所供人防工程抗力一致的防护功能。
2.0.64 固定电站 immobile power station
6 发电机组固定设置,且具有独立的通风、排烟、储油等系统的柴油发电站。
2.0.65 移动电站 mobile power station
具有运输条件,发电机组可方便设置就位,且具有专用通风、排烟系统的柴油发电站。
2.0.66 人防有效面积 effective floor area for civil air defence
能供人员、设备使用的面积。防护区的人防有效面积应为人防工程防护区建筑面积与结构面积之差。
2.0.67 掩蔽面积 sheltering area
供掩蔽人员、物资、专业队车辆使用的有效面积。
2.0.68 应急避难场所 emergency shelter
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经规划、建设,具有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用于避难人员就近临时避难、紧急疏散或临时生活安置的安全场所。
2.0.69 人防工程兼作应急避难场所 civil defence emergency shelter
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经规划、建设,将具有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的人防工程,用于避难人员就近临时避难、紧急疏散或临时生活安置的安全场所。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编 号:DB 11/ 685—2021
京津冀统一备案号:J 12366—2021
海绵城市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stormwater management and harvest engineering in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京津冀区域协同工程建设标准)
2021-09-30 发布 2022-04-01 实施
北京市规划 和 自 然 资源委 员 会 联合发布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规范为京津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按照京津冀三地互认共享的原则,由三地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分别组织实施。
本规范共分 7 章和 5 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1. 总则;2. 术语、符号;3. 基本规定;4 参数与计算;5. 建筑与小区;6. 市政工程; 7. 设施设计。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增加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和 要求 2、增加了基本规定章节;3.增加了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和指标,4、更新了北京市暴雨强度公式;补充了天津市和河北省降雨量、蒸发量和暴雨强度公式等基础数据和计算公式;5.补充了径流污染削减计算方法;6.更新了绿地等做为入渗设施的要求;7、增加了设施设计章节。
1 总 则
1.0.1 为指导京津冀海绵城市建设,在城市建设中落实生态文明理 念,实现雨水资源化管理,减轻城市内涝,使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及市政工程中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的设计,也适用于海绵城市专项改造及系统化治理等项 目的相关设计。
1.0.3 规划和设计阶段文件应包括雨水控制及利用内容;雨水控制及利用设施应与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规划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
1.0.4 雨水控制与利用设施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1.0.5 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2.1 术 语
2.1.1 海绵城市 sponge city
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的管控,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着手,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措施,统筹协调水量与水质、生态与安全、分布与集中、绿色与灰色、景观与功能、岸
上与岸下、地上与地下等关系,有效控制城市降雨径流,最大限度地 减少城市开发建设行为对原有自然水文特征和水生态环境造成的破 坏,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抵御自然灾害等方 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达到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城市水资源、改善城市水环境、保障城市水安全、复兴城市水文化的多重目标。
2.1.2 雨水控制与利用 stormwater management and harvest
削减径流总量、峰值及降低径流污染和收集回用雨水的总称。包括雨水滞蓄、收集回用和调节等。
2.1.3 源头减排 source control
雨水降落下垫面形成径流,在排入市政排水管渠系统之前,通过 渗透、净化和滞蓄等措施,控制雨水径流产生、减排雨水径流污染、
收集利用雨水和削减峰值流量。
2.1.4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
通过自然与人工强化的渗透、滞蓄、净化等方式控制城市建设下 垫面的降雨径流,得到控制的年均降雨量与年均降雨总量的比值。
2.1.5 雨水调蓄 stormwater detention, retention and storage
雨水滞蓄、储存和调节的统称。
2.1.6 雨水滞蓄 stormwater retention
在降雨期间滞留和蓄存部分雨水以增加雨水的入渗、蒸发和收集回用。
2.1.7 雨水储存 stormwater storage
在降雨期间储存未经处理的雨水。
2.1.8 雨水调节 stormwater detention
也称调控排放,在降雨期间暂时储存(调节)一定量的雨水,削 减向下游排放的雨水峰值径流量、延长排放时间,但不减少排放的总量。
2.1.9 铺装层容水量 water storage capacity of pavement layer
单位面积透水地面铺装层可容纳雨水的最大量。
2.1.10 下凹式绿地 sunken green belt
低于周边汇水地面或道路,用于渗透、滞蓄雨水径流的绿地。
2.1.11 流量径流系数 discharge runoff coefficient
形成高峰流量的历时内产生的径流量与降雨量之比。
2.1.12 雨量径流系数 volumetric runoff coefficient
设定时间内降雨产生的径流总量与总雨量之比。
2.1.13 下垫面 underlying surface
降雨受水面的总称,包括屋面、地面、水面等。
2.1.14 绿化屋面 green roof
在高出地面以上,与自然土层不相连接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 顶部以及天台、露台上由覆土层和疏水设施构建的绿化体系。
2.1.15 硬化地面 impervious surface
通过人工行为使自然地面硬化形成的不透水地面。
2.1.16 透水铺装地面 pervious pavement
可渗透、滞留和渗排雨水并满足一定要求的地面铺装结构。
2.1.17 透水路面结构 pervious pavement structure
半透水路面结构和全透水路面的统称。路表水只能够渗透至面层 或基层(或垫层)的道路结构体系为半透水路面结构;路表水能够直 接通过道路的面层和基层(或垫层)向下渗透至路基中的道路结构体
系为全透水路面结构。
2.1.18 透水沥青路面 pervious asphalt pavement
由较大空隙率混合料作为路面结构层、容许路表水进入路面(或 路基)的沥青路面。
2.1.19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 pervious concrete pavement
由具有较大空隙的水泥混凝土作为路面结构层、容许路表水进入 路面(或路基)的一类混凝土路面。
2.1.20 植被浅沟 grass swale
转输雨水,在地表浅沟中种植植被,利用沟内的植物和土壤截留、 净化雨水径流的设施。
2.1.21 生物滞留设施 bio-retention facility
利用自然或人工开挖形成的凹地,通过设置过滤、排水层,并 选配水生植物等措施用来滞蓄和净化雨水的设施。由植物层、蓄水 层、土壤层、过滤层(或排水层)构成。包括:雨水花园,雨水湿 地。
2.1.22 渗透池(塘) infiltration pool
雨水通过侧壁和池底进行入渗的滞蓄水池(塘)。
2.1.23 渗透检查井 infiltration manhole
具有渗透功能和一定沉砂容积的管道检查维护装置。
问题专业:安装,
提问日期:2022-01-17 08:12:26
提问网友:孙勇
黄圈处的说明是哪里设置的
解答网友:一杯红酒
右键 插入批注
问题专业:土建,
提问日期:2022-01-17 08:01:36
提问网友:初唱
解答网友:钢筋撑起半边天
几个边长累加起来就是总长度
问题专业:土建,
提问日期:2022-01-17 07:46:05
提问网友:美好生活
解答网友:竹风
按批准的施工方案布置
问题专业:安装
所属地区:北京
提问日期:2022-01-17 02:32:51
提问网友:FAN
解答网友:蓝鲸
这个绝对是设计错了,要么就是单联单控要么就是双联双控。画的这个一边是单联一边是双联市场上根本就没有的
回答正确请采纳并点赞,因为每一个专家都是免费服务
提问日期:2022-01-17 01:39:24
提问网友:YJW
梯段板装修用房间布不上,也就没有量,有关做法该在哪里套呀,谢谢解答
解答网友:
楼梯间应分解成,地面,踢脚,墙面,天棚,楼梯底面并入天棚,楼梯侧面零星抹灰或者块料,楼梯面装修,休息平台并入楼梯面装修,和楼层相连的并入楼地面,栏杆扶手也有定额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团体标准
综合管廊矩形顶管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rectangular pipe jacking of comprehensive pipe gallery
T/CMEA14-2020
主编单位: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金土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中治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中国市政工程协会
发布日期:2020-12-10
实施日期:2021-01-01
根据中国市政工程协会《关于同意〈综合管廊矩形顶管技术标准〉立项的函》(中市协〔2018)第75号)文件的要求,由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金土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会同有关设计、施工和科研单位共同编制本标准。
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研究,结合了国内多年综合管廊矩形顶管实践经验,参考了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充分征求了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工程设计;5工程施工;6工程验收。
1总则
1.0.1为规范综合管廊矩形顶管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做到安全适用、质量可靠、环境友好、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采用土压平衡矩形顶管机施工的综合管廊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综合管廊矩形顶管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矩形顶管机jacking machine with rectangular cross section
采用矩形横断面的顶管顶推掘进成套设备。
2.1.2土压平衡矩形顶管机pipe jacking machine used earth pressure balance
顶管作业时,通过调整土舱内的土压力、螺旋输送机的转速和顶推速度,以平衡开挖面水土压力的矩形顶管机。
2.1.3工作井working shaft
用于满足矩形顶管机组装、调试、始发、管节安装、顶推、出土以及接收、解体等使用的竖井,包括始发井、接收井。
2.1.4反力墙reacting-force wall
工作井内承受顶推反力的结构墙体。
2.1.5后靠jacking base
设置在主顶液压油缸与反力墙之间,用于承受顶进反力的构件。
2.1.6管节tubular joint
浇筑成型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
2.1.7顶推力jacking force
由主顶油缸提供的推进管节向前的力。
2.1.8触变泥浆thixotropic slurry
用于填充管节和土体之间的间隙,起到减阻作用的浆液。
2.1.9注浆孔grouting hole
在管节预埋设置的管状孔道,并设有止回阀,用于顶管施工时向外注压泥浆。
2.1.10止退装置stop ring
用于防止管节倒退的装置。
2.1.11内隔墙internal partition
在管节内部设置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用于综合管廊多舱结构分舱。
2.2符号
2.2.1作用和作用效应
内容索引:
1总则1
2术语和符号·2
2.1术语·2
2.2符号3
3基本规定…6
4工程设计…8
4.1一般规定…8
4.2总体设计9
4.3管节结构设计-11
4.4顶力估算-14
4.5防水防腐设计-16
4.6工作井设计…19
4.7预留预埋…21
5工程施工…23
5.1一般规定…23
5.2施工准备…23
5.3矩形顶管机选型与配置…24
5.4管节制作、运输和安装…26
5.5始发与接收…28
5.6顶推施工…31
5.7内隔墙施工…35
5.8施工测量与监测…35
6工程验收…40
6.1一般规定…40
6.2管节现场质量验收…41
6.3工作井质量验收…………43
6.4始发与接收质量验收………45
6.5矩形顶管顶推质量验收…………46
6.6成型管廊质量验收………………47
附录A质量验收记录…52
附录B管节外观质量缺陷评定方法…57
本标准用词说明……58
引用标准名录……59
附:条文说明-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