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4月 ( 第 105 页)

广州市绿地系统规划(2020-2035)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
广州市林业与园林科学研究院

广州市,绿地系统规划,绿地规划,广州市绿地系统规划(2020-2035)

第一章总则1
第二章规划目标与策略…5
第三章市域绿色生态空间规划………10
第四章市域绿地系统规划.…18
第一节城乡公园体系规划.18
第二节市域绿道网络规划.…27
第三节绿地分类规划.29
第五章中心城区与副中心绿地系统规划……35
第一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35
第二节南沙副中心绿地系统规划…-39
第六章特色专项规划42
第一节城市生态翠环规划42
第二节花城花景规划44
第三节水绿融合规划47
第四节树种及园林植物规划49
第五节生物多样性规划-54
第六节古树名木保护规划55
第七节道路绿化规划58
第八节立体绿化规划61
第九节防灾避险功能绿地规划………63
第七章近期建设规划……65
第八章分区规划指引……-67
第九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76
附表.79
附图91

第一章 总则 第 1 条 规划背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 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积极 响应省委、省政府建设“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 高质量发展,加快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以及“美丽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 市”的目标愿景,继续发挥绿地系统规划对绿地布局建设、生态安全格局、城市 环境改善的指导作用,根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要求以及国家、省、市相关法规政 策编制本规划。 第 2 条 规划地位与作用 本规划属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专项规划,是广州市绿地规划、建设、管 理的指导性文件。 第 3 条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包括广州市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 花都区、番禺区、南沙区、从化区、增城区 11 个市辖区以及空港经济区,面积 为 7434.4 平方公里。 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规划所指绿地以城镇开发边界内的公园绿地、 防护绿地、广场绿地和附属绿地为主,兼顾城镇开发边界以外的区域绿地。 第 4 条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 2020-2035 年,近期:2020-2025 年,远期:2026-2035 年。现 状统计数据截止至 2018 年底,部分数据更新至 2019 年。 1
广州市绿地系统规划(2020-2035) 第 5 条 规划理念 1.坚持系统思维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绿色生态协调,尊重城市自然地理特征和山水格局,以保 护好自然生态为前提,协调城市化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关系,构建绿色 生态空间网络,推进受损自然空间生态恢复,优化绿地系统生态功能。 2.坚持人本思维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解决不同人群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研判地区 发展条件差异,精准供给绿地资源。完善城乡公园体系与功能配置标准,提升公 园功能活力。 3.坚持品质思维 推进绿地与山水林田湖海及历史文化资源联动发展,塑造独具岭南特色的绿 地景观风貌,打造特色化、品质化的公共空间与城市景观形象。加强绿地资源精 细化管理,新建地区规划预留与城市更新、违法建设拆除、低效绿地盘活等多途 径并举,拓宽绿地来源。 4.坚持实操思维 加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衔接,保障规划目标指标统一。充分发挥区级和街镇 力量,核准规划绿地可实施性。探索划定绿地绩效单元,弹性布局绿地,增强规 划方案的可适应性。 第 6 条 规划编制依据 1.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 年第二次修正)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 年第三次修正) (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19 年修订)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 年修订) 2
3 文本 (5)《城市绿化条例》(2017 年修订) (6)《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 112 号) (7)《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建城〔2000〕192 号) (8)《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园建设管理的意见的通知》(建 城〔2013〕73 号)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 12 号)(1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 (中发〔2019〕18 号) (1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 导意见》(2019 年) (12)《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2014 年第三次修正) (13)《广东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2014 年修正) (14)《广州市公园条例》(2015 年) (15)《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2019 年第三次修订) (16)《广州市绿化条例》(2018 年第二次修正) (17)《广州市森林公园管理条例》(2018 年第二次修正) (18)《广州市湿地保护规定》(2018 年) (19)《广州市公园分类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穗林业园林通〔2018〕592 号) 2.相关标准规范 (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建城〔2002〕112 号) (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3)《城市绿地规划标准》(GB/T 51346-2019) (4)《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17) (5)《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标准》(GB/T 37342-2019) (6)《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 50563-2010)
广州市绿地系统规划(2020-2035) (7)《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标准》(2016 年) (8)《公园设计规范》(GB 51192-2016) (9)《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2018) (10)《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51328-2018) (11)《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设计导则》(2018 年) (12)《广东省立体绿化技术指引》(试行)(2015 年) (13)《广东省社区体育公园规划建设指引(第二版)》(2019 年) (14)《绿道建设技术规程》(DBJ 440100/T 225-2015) 3.相关规划文件 (1)《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2)《粤港澳大湾区水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2020-2025 年)》(征求意见稿) (3)《广东省森林城市发展规划(2019-2025 年)》 (4)《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规划(2016-2025 年)》 (5)《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8-2035 年)》(送审稿) (6)《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 (7)《广州总体城市设计》(2018 年) (8)《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1-2020)》 (9)《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1-2020)修编》 (10)《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0-2020)修编》 (11)《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十三五”发展规划》 (12)《广州国家森林城市品质提升建设规划(2016-2020 年)》 (13)《广州市花景建设规划(2016-2020)》 (14)《广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 (15)《广州市生态廊道总体规划与生态廊道规划建设指引》(2018 年) (16)《广州市河涌水系规划(2017-2035 年)》 (17)《广州市碧道建设总体规划(2019-2035 年)》 (18)《广州市公园建设与保护专项规划(2017-2035 年)》(送审稿) 4
文本 (19)《广州市水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与指引(2020-2025 年)》(征求意见 稿)(20)《广州市林业园林 2020-2022 近期实施计划》(征求意见稿) 第二章 规划目标与策略 第 7 条 规划目标愿景 1.发展愿景 以“全球宜居花城、活力公园城市”为目标,实现“森林环城、绿廊织城、 公园满城”的美好图景,焕发“云山珠水吉祥花城”无穷魅力。 2.总体目标 围绕推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以公园城市理念规划布局绿地系统,满足 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空间需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统筹市域山水林田湖海资源,构建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空间网络,打造以人 为中心的城乡公园体系,升级互联互通的休闲游憩网络,形成均衡共享的绿地空 间布局,彰显广州花城以及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景观,维持生态系统安全、改善环 境景观品质、满足休闲游憩需要,确保广州绿地和园林规划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 列。 3.阶段目标 (1)近期目标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5.020
CCS E 12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6574—2021代替SYT6574—2003
油田开发产能建设项目评估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the post-evaluation for oil field development productivity construction project

2021一11一16发布 2022-02一16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 6574,SY/T 6574-2021,产能建设项目,油田开发,评估技术,SY/T 6574-2021 油田开发产能建设项目后评估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油田开发产能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总则、方法、技术内容及报告编写要求等。
本文件适用于油田新区产能建设、老区开发调整等投资项目的后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后评价总则
4.1后评价对象
已建成投产并完成竣工验收的项目。
4.2
后评价时机
一般在项目竣工验收后和正常运营1年以上。
4.3后评价原则
遵循独立、客观、科学、公正的原则。

4.4
后评价方法
前后对比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比分析方案设计的执行情况,分析评价项目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项目规划和决策的合理性及项目的效益,并分析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
4.5后评价工作程序
确定后评价项目后,选定后评价单位,组织评价人员,制定调查方案,开展相关资料收集和油田现场调查工作,分析调查资料,开展项目后评价,编写后评价报告。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2021年,山东省,建设项目,海绵城市,海绵城市设计,设计文件编制导则,山东省建设项目海绵城市设计文件编制导则(试行)2021年12月版

山东省建设项目海绵城市 设计文件编制导则 (试行)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1 年 12 月
前 言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全面系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指导建 设项目海绵城市设计文件的编制工作,结合相关工程设计深度要求,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制了本导则。 本导则提出了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绿地与广场、城市水系等 海绵城市建设设计内容,明确了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等阶段设计文件的编制内容和深度要求。 本导则在编制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并得到各级 主管部门、专家学者的共同参与指导,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主编单位: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编制人员:王磊、马伟青、孟恬园、李红扩、国小伟、曹玉烛、 王晓伦、李兵、涂楠楠、孙元慧。

目 录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基本规定................................... 4
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5
5 初步设计编制要求..................23
6 施工图设计编制要求..........36
引用标准名录.................... 41

1 总则 1.0.1 为推进山东省海绵城市建设,指导和规范建设项目海绵城市设 计文件的编制工作,保证设计文件质量,制定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山东省新建、改建及扩建的建筑与小区、城市道 路、绿地与广场、城市水系等海绵城市设计文件的编制,其他类型项目可 参照执行。 1.0.3 本导则是对国家《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 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项目设计内容的补充,海绵相关设计文 件的编制还应符合国家和山东省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1.0.4 本导则提出的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属基本要求,不影响业主及相 关设计项目合同提出的其他要求。根据项目类型和规模,设计文件的内容 可适当增减或合并。 1
2 术语 2.0.1 海绵设施 对雨水具有“渗、滞、蓄、净、用、排 等一项或多项的类似于海绵 效应的工程建设设施。海绵设施主要包括绿色屋面、透水铺装地面、下沉 式绿地、植草沟、植被缓冲带、生物滞留设施、雨水湿地、渗透塘、渗管 (渠)、雨水罐、蓄水池和初期雨水弃流设施等。 2.0.2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通过自然与人工强化的渗透、滞蓄、净化等方式控制城市建设下垫面 的降雨径流,得到控制的年均降雨量与年均降雨总量的比值。 2.0.3 流量径流系数 形成高峰流量的历时内产生的径流量与降雨量之比。 2.0.4 雨量径流系数 设定时间内降雨产生的径流总量与总雨量之比。 2.0.5 下垫面 降雨受水面的总称,包括屋面、地面、面等。 2.0.6 雨水渗透 利用人工或自然设施,使雨水下渗到土壤表层以下,以补充地下水。 2.0.7 透水铺装 可渗透、滞留和渗排雨水并满足一定要求的地面铺装结构。 2.0.8 下沉式绿地 低于周边汇水地面或道路,且可用于渗透、滞蓄和净化雨水径流的绿 2
地。用于源头减排时,主要功能为径流污染控制,兼有削减峰值流量的作 用;用于排涝除险时,主要功能为削减峰值流量。 2.0.9 植草沟 用来收集、输送和净化雨水的表面覆盖植被的明渠,可用于衔接其他 海绵城市建设单项设施、城市雨水管渠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主要形 式有转输型植草沟、渗透型的干式植草沟和经常有水的湿式植草沟。 2.0.10 生物滞留设施 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滞蓄、渗滤、净化径流雨水的设施。 2.0.11 渗透池(塘) 指雨水通过侧壁和池底进行入渗的滞蓄水池(塘)。 2.0.12 渗透管沟 具有渗透和转输功能的雨水管或沟。 2.0.13 植被缓冲带 坡度较缓的、经植被拦截及土壤下渗作用而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并去 除径流中部分污染物的一种植被区。3
3 基本规定 3.0.1 海绵城市设计文件的编制应坚持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安全为 重、因地制宜、统筹建设的原则,综合考虑项目所在区域的水环境、水安 全、水生态、水资源的需求。兼顾项目建设与流域统筹,注重设施之间的 协同作用,避免碎片化设计。 3.0.2 海绵城市项目设计一般分为前期工作和工程设计两部分。前期 工作包括项目建议书、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包括初步设 计和施工图设计。本导则包括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 段。项目建议书和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可参照可行性研究。 3.0.3 海绵城市设计文件应明确项目定位,落实上位规划中海绵城市 建设指标,制定项目海绵城市设计方案,指导后续阶段海绵城市设计,以 保证项目各个阶段海绵城市设计的合理、高效和经济。 3.0.4 海绵城市设计文件的编制应注重海绵设施与市政排水系统的合 理衔接,不应降低市政雨水排放系统的设计标准。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设计 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注重景观效果,避免大拆大建或不合理建设。 3.0.5 海绵城市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设计内容涉及多个专业,一般 由给排水、水利、园林、建筑、道路、结构、电气等专业协同完成,专业 间的协同非常重要,各专业设计深度应满足《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 深度规定》、《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 定。 4
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 4.1 概述 4.1.1 说明工程项目建设目的和提出的背景,并简述可行性研究报告 的编制过程及文件组成等。 4.1.2 编制依据 (1)上级主管部门有关立项的主要文件和行业主管部门批准的项目 建议书及批复文件。 (2)有关的方针政策性文件。 (3)业主的委托书或中标通知书及有关的合同、协议书。 (4)城市总体规划、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详细规划(控规)、系统化 实施方案。 (5)满足海绵城市设计要求的工程地质评价报告。 (6)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批复文件。 (7)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必要时)。 (8)其他必要的文件、会议纪要等。 4.1.3 采用的标准、规范、导则和指南 说明设计中采用的标准、规范、导则和指南。 4.1.4 编制原则 结合项目特点简述编制原则,因地制宜。 4.1.5 编制范围 (1)合同(或协议书)中所规定的范围。 5
(2)经双方商定的有关内容和范围。 (3)委托其他单位专门研究的项目或有关专题。 4.1.6 结论及主要经济指标 简述建设规模、主要设施、项目组成、技术方案等主要工程内容及经 济指标。4.2 项目概况 4.2.1 项目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气象、水系、工程地质、植被景观、 水文、水文地质、地震等)。 4.2.2 项目性质及规模(项目区位、项目用地性质、工程范围、主要 建设内容、占地面积、下垫面情况等)。 4.2.3 海绵城市上位规划概况(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系统 化实施方案确定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径流污染削 减率(以悬浮物 SS 计)等)、相关规划概况(排水、防涝、防洪等专项 规划)。4.2.4 项目竖向及场地排水条件分析(场地坡度、坡向、雨水径流组 织、排水管网系统及出路等)。 4.2.5 初勘资料,重点说明项目区域内各岩土层的渗透性及透水性。 4.2.6 项目现状问题和评价,可从水生态、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 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改造类项目重点阐述现状问题及改造需求(历史积水 情况、成因等),新建项目阐述海绵城市建设模式与传统建设模式的区别 及建设效果。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广州市,建设工程,消防审查,消防设计,难点问题解答,广州市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难点问题解答

为顺应国家审批制度改革发展,全面贯彻落实消防审批验收“放、管、服”改革精神,提高企业设计、审批、验收办事便利性,广州市设计院、广州市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组织编制《广州市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难点问题解答》。
本解答主编单位、参编单位、编写人员、审查人员:
主编单位:广州市设计院、广州市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
参编及审核单位: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珠江外资建筑设计院、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协作单位:广州迪安工程技术咨询公司

目录
目录........................................................................................................... 1
相关规范简称 ........................................................................................... 3
一、资质、程序问题................................................................................ 5
二、适用规范的问题................................................................................ 6
三、规范不涵盖........................................................................................ 9
四、建筑现有规范疑难点...................................................................... 12
1、厂房和仓库....................................................................................................... 12
2、民用建筑........................................................................................................... 14
2.1、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14
2.2、总平面布局............................................................................................ 17
2.3、防火分区和层数.................................................................................... 22
2.4、平面布置................................................................................................ 26
2.5、安全疏散和避难.................................................................................... 27
3、建筑构造........................................................................................................... 41
4、灭火救援设施及消防设施............................................................................... 45
5、室内装修........................................................................................................... 50
6、防排烟(关于建筑部分)............................................................................... 51
五、给排水现有规范疑难点.................................................................. 52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问题解答.................................. 52
2、《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问题解答...................... 55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问题解答.......................... 63
4、人防、车库问题解答........................................... 66
5、其他问题解答................................................. 67
六、电气现有规范疑难点...................................................................... 68
1、规范之间矛盾问题解答......................................... 68
2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问题解答.................................. 69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问题解答.......................... 72
4、《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问题解答................ 73
5、《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问题解答.......................... 76
6、其他规范方面问题解答......................................... 77
七、暖通现有规范疑难点...................................................................... 78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问题解答.................................. 78
2、《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问题解答.......................... 80
3、其他规范方面问题解答......................................... 85
八、结构现有规范疑难点...................................................................... 86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5.020
CCS E 14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6378—2021代替SYT6378—2010
油水井取套回接工艺作法
Process for taking out and tieback of casing in oil and water wells

2021-11-16发布 2022一02一16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 6378,SY/T 6378-2021,取套回接,油水井,SY/T 6378-2021 油水井取套回接工艺作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陆上及人工岛油水井取套回接施工工艺的适用井况,施工设计,施工准备,施工程序,健康、安全、环境控制要求及施工总结。
本文件适用于油田中139.7mm套管套损井的取套回接施工,其他规范的施工井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5070钻井、修井用割刀
SY/T5412下套管作业规程
SY/T5587.3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3部分:油气井压井、替喷、诱喷
SY/T5587.4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4部分:找窜漏、封窜堵漏
SY/T5587.5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5部分:井下作业井筒准备
SY/T5587.12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12部分:解卡打捞
SY/T5727井下作业安全规程
SY/T6127油气水井井下作业资料录取项目规范
SY/T6264油气水井大修作业施工设计编写规范
SY/T6690井下作业井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取套回接taking out and tieback of casing
用套铣、切割、倒扣等技术措施将油水井中上部损坏套管取出,下人新套管通过补接工具或对扣方式与下部完好套管连接起来的施工过程。
3.2
放气管gas blow-off pipe
钻井完井时在井口下人用来打水泥帽同时能够释放浅层气的小直径油管。
3.3
示踪管柱tracing pipe
取套施工时为防止在套损部位丢鱼,而下人在套损部位起导向扶正作用的管柱。

4适用井况
下列井况之一可采用取套回接工艺修复:
a)套管腐蚀、破损、漏失、变形采取补贴工艺技术不能满足正常生产要求的井:
b)套管错断,造成断口与鱼顶同步或无通道井;
c)管外冒油水的井;
d)其他特殊情况需要取套回接的施工井。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2021版,人民防空工程,人防要求,建设技术要求,江西人防要求,江西省,江西省人民防空工程建设技术要求(2021版)

一、设计及施工图审查要求 (一)人防工程建设应严格按照《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 规范》《人民防空医疗救护工程设计标准》《人民防空工程 施工及验收规范》《人民防空工程质量验收与评价标准》及 国家、省人防办下发的规范性文件要求等进行设计。 (二)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应包含人防工程方案设计内容, 明确防护区水平投影范围、垂直空间范围、所有出地面设施 (包括平时和战时室外出入口、进风井、排风井、排烟井、 防倒塌棚架等)位置,地下空间通风和给排水(含人防)管 道层,本地块与相邻地块建筑连接通道等。 (三)人防工程设计方案的平战功能、防护等级、面积、 平时和战时用途等重要指标应与项目人防规划条件和人防 主管部门出具的防空地下室审批文件一致。 (四)人防工程施工图送审文件内容应符合《人民防空 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技术规程(暂行)》《人民防空地 下室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附录 A 要求,同时应附人防 工程建设审批文件、人防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申报表(参见 《人民防空地下室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附录 B)。 1
(五)防空地下室设计文件由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和 电子文档组成。设计图纸主要由项目总平面图、地面首层平 面图、防空地下室平时平面图、防空地下室战时平面图和剖 面图等组成。 (六)人防工程施工图送审文件应包含单位工程平战转 换专篇。平战转换专篇中应明确平战转换工程量、设备清单、 转换时限要求、转换部位、转换方法、技术措施、预算造价 等内容。设计图纸中应明确预埋件、预留孔(槽)等应在工程 施工中一次性施工就位。临战封堵沙包不得影响战时出入口 人员进出。 (七)人防工程施工图审查应严格执行人防工程有关设 计、施工规范标准,按照《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 查技术规程(暂行)》《人民防空地下室施工图设计文件审 查要点》《防空地下室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及图样》进行审 查,并符合国家和江西省人防办现行相关规范性文件要求。 (八)人防工程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出具受审项目的审查 合格书。施工图审查合格书中人防审查应明确工程指标、审 查结论,并加盖审图机构公章。人防工程施工图审查人员必 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审查技术能力。 (九)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人防防护类型、结构、布 局、面积、防护等级和平战用途等重大变更,应报原人防审 批部门批准同意,经原人防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合格之后书2
面告知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十)人员掩蔽工程应明确整个防空地下室的掩蔽人数 及每个防护单元的掩蔽人数。掩蔽面积不得少于人防工程建 筑面积的 60﹪。 二、土建专业技术要求 (十一)为保证防空地下室的整体密闭性能,防空地下 室围护结构(含顶板)应采用防水混凝土。防空地下室顶板 的结构厚度不应小于 250mm,顶板最小防护厚度应满足《人 防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 第 3.2.2 条要求。 (十二)人防工程防水等级不应低于《地下工程防水技 术规范》规定的二级防水等级标准。人防工程防水应按迎水 面实施、刚柔相济的原则,采用外包柔性防水与结构自防水 相结合的形式。防水材料的主要物理性能应满足《地下工程 防水技术规范》要求。 (十三)人防工程设计中应采用标准化、定型化的防护 (化)设备和构件,人防工程防护(化)设备应选用国家、 省标准图集1。防护设备应采用铝制铭牌,且采用铆钉固定 牢靠,着色应符合《人民防空工程设备设施标志和着色标准》 RFJ01-2014。 (十四)人防工程不得采用结构后加柱设计,严禁开设 顶板采光井、全填土式及半填土式窗井。 1 《江西省城市地下空间兼顾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设备选用图集》 3
(十五)人防工程顶板不得采用空心楼板,不得采用无 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十六)人防工程口部出地面段严禁平时封堵。 (十七)人防工程的防爆波活门应选用悬板活门,不得 选用胶管活门。 (十八)对建在坡地、台地的甲类防空地下室,建筑设 计可采用顶板标高随坡地降低并在顶板覆土的方式,使防空 地下室达到全埋的要求(如图所示),高出顶板的外墙覆土 层宽度不应小于该处地下室层高,满足《人民防空地下室设 计规范》(GB50038)第 3.2.15 条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5-010
CCS E 11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6293—2021代替SY/T6293—2008
勘探试油工作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well test of exploration

2021-11一16发布2022一02一16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SY/T 6293,SY/T 6293-2021,勘探试油工作,SY/T 6293-2021 勘探试油工作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陆上油气勘探中试油(气)工作原则和内容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陆上油气勘探中试油(气)的工作实施和管理。
海上油气勘探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Z/T0217石油天然气储量估算规范
SY/T5154油气藏流体取样方法
SY/T5718试油(气)完井总结编写规范
SY/T5980探井试油设计规范
SY/T6013试油资料录取规范
SY/T6276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SY/T6646废弃井及长停井处置指南
3术语和定义
3.1
常规油气藏conventional reservoir
常规意义上的油气聚集,这类油气藏中的油气在单一圈闭中聚集。
注:圈闭是油气聚集的基本单元,圈闭界限较为明显,发育构造型与岩性地层型两类圈闭,一般为源外聚集,以较远距离的二次运移成藏为主。油气聚集的动力主要为浮力作用,遵循达西渗流规律,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气)水界面,以直井、酸化压裂等常规技术进行勘探开发,是长期勘探开发的主要对象。

3.2
非常规油气藏unconventional reservoir
普通勘探开采技术难以进行商业性开发的油气藏。
注:其油藏特征、成藏机理及开采技术有别于常规油气藏,大多从经济性、开发技术要求、地质特征和勘探角度进行界定,即次经济和经济边缘、非浮力驱动、不受构造或岩性地层圈闭控制。非常规石油资源主要包括致密油、页岩油、稠油、油砂、油页岩等,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主要包括致密气、页岩气、煤层气、天然气水合物等。
3.3
页岩油shale oil
赋存于富有机质页岩层系中的石油。

注:富含有机质页岩层系烃源岩内粉砂岩、细砂岩、碳酸岩盐单层厚度不大于5m,累计厚度占页岩层系总厚度比例小于30%。无自然产能或低于工业石油产量下限,需采用特殊工艺技术措施才能获得工业石油产量。
4总体原则
4.1勘探试油的主要任务是发现、证实、评价油气层,为落实油气储量提供地质资料。
42勘探试油应遵循保护油气层的工作原则,确保试油质量,符合健康、安全、环保及井控规定。
4.3勘探试油应优化设计,加强试油新技术研发,采用先进、经济适用的工艺、技术。
4.4勘探试油应有效运行试油监督机制,对施工过程和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监督。
4.5运用试油及相关资料,对油气层进行综合评价。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第一章 规划总则
第一条 规划目的
为贯彻落实《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 年)》(在编),以优化城市环境为着力点,大力推进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建设宜居宜业东莞;
以人居环境优化、园林城市建设为目标,重新制定与自然人文资源保护相协调、与城市空间结构相适应、与城市产业发展相契合、与宜居生活相统一的绿地系统,并整合海绵城市建设、山体公园建设、城市绿道建设,打造富有特色的东莞绿地系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并结合东莞实际情况,编制《东莞市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16-2035)》(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 规划依据 1、国家有关法律及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 年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 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年);
(4)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1992 年 9 月);
(5)国务院:《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998 年 36 号文); (6)住建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 146 号);
(7)住建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8)住建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城建[1993]784 号);
(9)住建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17);
(10)住建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2002 年城建 240 号文);
(11)住建部:《生态园林城市申报与定级评审办法》(建城[2012]170 号) (12)住建部:《生态园林城市分级考核标准》(建城[2012]170 号) (13)住建部:《城市古树名木保护办法》(2000 年 192 号文);
(14)住建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 年第 112 号);
(15)住建部:《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16)住建部:《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东莞市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16-2035)·文本
2 (17)住建部:《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006-98) (18)住建部:《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19)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 年 38 号文); (20)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编制大纲》(2002 年 8 号文); (2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建设指标体系》(2005 修订版);
(2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大纲》(2002 年)。 2、地方法规与政策
(23)《广东省园林城市(县城)申报与评审办法》
(24)《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
(25)《东莞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
3、相关的城市规划文件
(26)《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 年)》(在编)
(27)相关专业部门(园林、林业、水务等)的专项规划第三条 规划期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住建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 年)》(在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确定本次规划期限为 2016 年至 2035 年。
其中,规划近期至 2020 年,规划远期至 2035 年。
第四条 规划范围与规划层次
本次规划包括研究范围和规划范围两个编研层次。
(1)研究范围:
指东莞市行政辖区范围,面积 2465 平方公里。
(2)规划范围 :
包括总体规划所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包括莞城街道、东城街道、南城街道、万江街道)和松山湖管委会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 312.37 平方公里。
园林绿地系统的各项指标在规划范围(即四个街道和管委会)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进行统计。

目录
第一章 规划总则 ...................................................................................................................1
第二章 规划目标 ...................................................................................................................4
第三章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6
第四章 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 ................................................................................................8
第五章 规划区防灾避灾绿地系统规划 ...............................................................................15
第六章 生态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 ...........................................................................18
第七章 园林绿化植物规划 ..................................................................................................20
第八章 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21
第九章 实施管控制度..........................................................................................................22
第十章 附则.........................................................................................................................25
附表 .........................................................................................................................................26
附件 专家评审会意见及回复 .................................................................................................39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海绵城市,海绵城市实施指南,海绵城市施工指南,海绵城市设施,海绵城市验收指南,苏州市,苏州市海绵城市设施施工和验收指南(试行)

为科学推进我市海绵城市建设,进一步提高建设项目海绵设施施工质量,加强建设项目海绵设施竣工验收管理,促进我市海绵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结合我市建设运行实际情况,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编制《苏州市海绵城市设施施工和验收指南(试行)》,目的是规范海绵城市设施施工和竣工验收行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本指南在编制过程中,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参考国内其 他城市的成功做法,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多次征求了相关单位及专家的意见,经反复讨论和修改,形成了本指南试行版。
本指南共 8 章,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渗滞设施;5 转输设施;6 调蓄设施;7 截污净化设施;8附属设施;附表;附录。

目 录
1 总则 ................................................................................................ 1
2 术语 ................................................................................................ 2
2.1 海绵设施.................................................................................. 2
2.2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 2
2.3 透水沥青路面.......................................................................... 2
2.4 行泄通道.................................................................................. 2
2.5 渗透塘...................................................................................... 2
2.6 调节塘...................................................................................... 2
2.7 雨水罐...................................................................................... 2
2.8 植被缓冲带.............................................................................. 3
2.9 雨水湿地.................................................................................. 3
2.10 排水盲管................................................................................ 3
2.11 溢流井.................................................................................... 3
2.12 检查口.................................................................................... 3
3 基本规定........................................................................................ 4
3.1施工........................................................................................... 4
3.2 质量验收 .................................................................................. 5
3.3施工材料质量验收 ................................................................... 7
3.4施工过程质量验收 ................................................................... 7
3.5专项验收................................................................................... 9
3.6竣工验收................................................................................. 10
4 渗滞设施 ...................................................................................... 13
4.1 透水铺装................................................................................ 13
4.2 绿色屋顶................................................................................ 15
4.3 下凹式绿地............................................................................ 16
4.4 生物滞留设施........................................................................ 20
5 转输设施 ...................................................................................... 28
5.1 植草沟 .................................................................................... 28
5.2 道路径流行泄通道................................................................ 32
6 调蓄设施 ...................................................................................... 34
6.1 渗透塘、湿塘、调节塘、雨水湿地..................................... 34
6.2 调蓄池.................................................................................... 38
6.3 雨水罐.................................................................................... 39
7 截污净化设施 .............................................................................. 42
7.1 初期雨水弃流设施 ................................................................ 42
7.2 植被缓冲带............................................................................ 45
8 附属设施 ...................................................................................... 47
8.1 土工布(膜)........................................................................ 47
8.2 排水盲管................................................................................ 49
8.3 溢流井.................................................................................... 51
8.4 检查口.................................................................................... 54
8.5 监测井 .................................................................................... 55
8.6 导流设施................................................................................ 56
8.7 屋面雨水断接........................................................................ 57
8.8 植物 ....................................................................................... 59
附表A.分项验收用表 ...................................................................... 61
附表B.分部(子分部)验收用表................................................... 65
附录C.海绵城市专项验收报告 ...................................................... 69
附录D.渗透系数测定方法 .............................................................. 72
附录E.调蓄容积测定方法............................................................... 8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类别 编号 名称 层级
基本模数 GB/T50002-2013 建筑模数协调标准 国家标准
GB/T50006-2010 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 国家标准
GBJ 101-87 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 国家标准
GB/T 5824-2008 建筑门窗洞口尺寸系列 国家标准
JGJ/T262-2012 住宅厨房模数协调标准 行业标准
JGJ/T263-2012 住宅卫生间模数协调标准 行业标准
评定标准 GB/T50378-201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国家标准
GB/T50878-2013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 国家标准
GB/T50908-2013 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 国家标准
GB/T51129-2015 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 国家标准
JGJ/T132-2009 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行业标准
JGJ/T177-2009 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行业标准
DG/TJ08-2198-2016 工业化住宅建筑评价标准 地方标准(上海)
钢结构 JG/T182-2008 住宅轻钢装配式构件 行业标准
CECS 334:2013 CECS3342013  集装箱模块化组合房屋技术规程 协会标准
DBJ43/T311—2015 装配式斜支撑节点钢框架结构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湖南)
DB/T29-57-2016 天津市钢结构住宅设计规程 地方标准(天津)
DB42/T1093—2015 装配式叠合楼盖钢结构建筑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湖北)
DBJ04/T316—2015 装配式斜支撑节点钢框架结构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山西)
DBJ/T 15-112-2016 集装箱式房屋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广东)
05J910-1 钢结构住宅(一) 图集
05J910-2 钢结构住宅(二) 图集
混凝土 JGJ1-2014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行业标准
JGJ224-2010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技术规程 行业标准
JGJ/T258-2011 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规程 行业标准
JGJ366-2015 混凝土结构成型钢筋应用技术规程 行业标准
JGJ/T 355-2015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 行业标准
CECS 43:92 钢筋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节点与连接设计规程 协会标准
CECS 40:1992 混凝土及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控制规程 协会标准
CECS 43:1992 钢筋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节点与连接设计规程(附条文说明) 协会标准
CECS 52:2010 整体预应力装配式板柱结构技术规程 协会标准
DB11/T 1312-2015 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控制标准 地方标准(北京)
DB11/ 1310-2015 装配式框架及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 地方标准(北京)
DB11/T 1030-2013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 地方标准(北京)
DB11/T 968-2013 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标准 地方标准(北京)
DB11/T 970-2013 装配式剪力墙住宅建筑设 地方标准(北京)
计规程
DB11/1003-2013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 地方标准(北京)
DGJ08-2069-2010 上海市装配整体式住宅混凝土构件制作、施工及质量验收规程 地方标准(上海)
DGJ08-118-2014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保障性住宅标准套型图集 地方标准(上海)
DG/TJ08-2071-2010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住宅体系设计规程 地方标准(上海)
DGJ 08-2154-2014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公共建筑设计规程 地方标准(上海)
DGJ08-2117-2012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地方标准(上海)
DG/TJ08-2158-2015 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应用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上海)
中国香港(2003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规范 地方标准(香港)
DB21/T 2572–2016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 地方标准(辽宁)
DB21/T2568-2016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制作、施工与验收规程 地方标准(辽宁)
DB21/T2419-2015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检测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辽宁)
DB21/T2000-2012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暂行) 地方标准(辽宁)
DB22/T1779―2013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居住建筑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吉林)
DBJ41/T154-2016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河南)
DBJ41/T155-2016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制作与 地方标准(河南)
验收技术规程
DB 13(J)/T179—2015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 地方标准(河北)
DB 13(J)/T180—2015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建筑与设备设计规程 地方标准(河北)
DB 13(J)/T181—2015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制作与验收标准 地方标准(河北)
DB 13(J)/T182—2015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及质量验收规程 地方标准(河北)
DB13(J)/T184—2015 装配整体式混合框架结构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河北)
DB37/T 5018-2014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 地方标准(山东)
DB37/T 5019-2014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 地方标准(山东)
DB37/T 5020-2014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预制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 地方标准(山东)
DB34/T5043-2016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地方标准(安徽)
DB34/T5033-2015 装配整体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 地方标准(安徽)
DB34/T 1874 -2013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试行) 地方标准(安徽)
DB34/T1468-2011 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及验收规程 地方标准(安徽)
DGJ32/TJ133—2011 装配整体式自保温混凝土建筑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江苏)
DGJ32/TJ125-2011 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江苏)
DB33/T1120-2016 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浙江)
DBJ51/T024-2014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 地方标准(四川)
DBJ51/T054-2015 四川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 地方标准(四川)
DBJ51/T008-2015 四川省建筑工业化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安装及质量验收规程 地方标准(四川)
DBJ51/T038-2015 四川省装配整体式住宅建筑设计规程 地方标准(四川)
DBJ61/T 87-2014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暂行) 地方标准(陕西)
DBJ50/T-190-2014 装配式混凝土住宅构件生产与验收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重庆)
DBJ50/T-191-2014 装配式住宅构件生产和安装信息化 地方标准(重庆)
DBJ50/T-192-2014 装配式混凝土住宅结构施工及质量验收规程 地方标准(重庆)
DBJ50-193-2014 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结构设计规程 地方标准(重庆)
DB42/T 1044—2015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湖北)
DBJ43/T 301-2015 混凝土装配-现浇式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湖南)
DBJ 15-107-2016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广东)
DBJ13-216-2015 福建省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福建)
15G107-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表示方法及示例(剪力墙结构) 图集
15G310-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构造(楼盖结构和楼梯) 图集
15G310-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 图集
点构造(剪力墙结构)
15J939-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建筑设计示例(剪力墙结构) 图集
16G116-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选用目录(一) 图集
16G906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施工工艺图解 图集
G310-1~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构造(2015 年合订本) 图集
G365-1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外墙板 图集
G365-2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内墙 图集
G366-1 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
60mm 厚底板)
图集
G367-1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 图集
G368-1 预制钢筋混凝土阳台板、空调板及女儿墙 图集
木结构 GB/T50361-2005 木骨架组合墙体技术规范 国家标准
GB50005-2003 木结构设计规范 国家标准
GB50206-2012 木结构工程质量施工验收规范 国家标准
GB/T50708-2012 胶合木结构技术规范 国家标准
JGJ/T265-2012 轻型木桁架技术规范 行业标准
DG/TJ08-2059-2009 轻型木结构建筑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上海)
14J924 木结构建筑 图集
08SG618-2 农村民宅抗震构造详图(木结构房屋) 图集
部品部件 GB50682-2011 预制组合立管技术规范 国家标准
GB16727-1997 叠合板用预应力混凝土薄板 国家标准
JG/T183-2011 住宅整体卫浴间 行业标准
JG/T184-2011 住宅整体厨房 行业标准
JG/T405-2013 住宅内用成品楼梯 行业标准
JG/T413-2013 建筑用集成吊顶 行业标准
JGJ/T157-2014 建筑轻质条板隔墙技术规程 行业标准
JGJ217-2010 纤维石膏空心大板复合墙体结构技术规程 行业标准
DG/TJ08-2158-2015 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应用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上海)
DBJ41/T159-2016 装配式住宅建筑设备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河南)
DBJ41/T158-2016 装配式住宅整体卫浴间应用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河南)
DB21/T 2585-2016 装配式住宅全装修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辽宁)
DB21/T1925-2011 装配整体式建筑设备与电气技术规程(暂行) 地方标准(辽宁)
DB22/T1039—2011 预制钢筋混凝土复合保温外墙挂板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吉林)
DBJ50/T-217-2015 装配式住宅部品标准 地方标准(湖南)
DB43/T 995-2015 装配式钢结构集成部品 主板 地方标准(湖南)
DB35/T 1409-2014 带钢结构一体化积木式电梯 地方标准(福建)
DBJ50/T-186-2014 装配式住宅建筑设备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重庆)
中国装配式结构在编标准、规范
类别 编号 名称 层级
基本模数 正在报批 装配式住宅建筑技术规程 行业标准
正在编制 工业化住宅建筑尺寸协调标准 行业标准
正在编制 预制墙板技术规程 行业标准
正在编制 轻型模块化钢结构组合房屋技术规程 行业标准
报批稿 DG/TJ 08-2069-2016 装配式整体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制作与质量检验规程 地方标准(上海)
已报批,出版校稿中 上海市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构件图集(标准设计) 地方标准(上海)
在编 湖南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统一模数规定 地方标准(湖南)
报批稿 工业化住宅评定技术标准
2015 年立项 成型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
2015 年立项 装配整体式叠合板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2016 年立项 居住建筑室内装配式装修工程设计规范
2016 年立项 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标准
计划 基于 RFID 标签的工业化住宅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管理技术导则
计划 预制装配式部品构件图集

建设技术导则,昆明市,海绵城市,昆明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试行)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 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云政办发(2016)6 号)以及《昆明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昆明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昆政发〔2016〕27 号)文件精神,指导昆明市海绵城市建设,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的制定由昆明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昆明市计划供水节约用水办公室、昆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昆明市园林绿化局共同组织,昆明理工大学设计研究院牵头,联合昆明市政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昆明市园林规划设计院、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编制。本导则主要内容包括:总则、主要术语、本底分析、总体规定、规划指引、设计指引、施工与验收、运行维护、实施效果评价、附录。本导则引用了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以及其他省市部分技术成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目 录 1.总则 .......1
2.主要术语 ..................2
3.本底分析 ..................3
3.1 地形情况............3
3.2 城区分布............5
3.3 降雨量分布........6
3.4 土壤质地............7
3.5 地下水位............9
3.6 内涝灾害分布..10
4.总体规定 ................ 11
5.规划指引 ................13
5.1 总体规划..........13
5.1.1 基本规定13
5.1.2 重点内容13
5.2 专项规划..........15
5.2.1 基本规定15
5.2.2 重点内容15
5.3 控制性详细规划.................17
5.3.1 基本规定17
5.3.2 重点内容17
5.4 修建性详细规划.................20
5.4.1 基本规定20
5.4.2 重点内容20
5.5 昆明市海绵城市规划目标.21
5.5.1 总体规划目标...........21
5.5.2 分区规划目标...........23
6.设计指引 ................30
6.1 建筑与小区......30
6.1.1 基本规定30
6.1.2 系统设计31
6.1.3 场地设计31
6.1.4 建筑设计32
6.1.5 道路设计33
6.1.6 绿地设计33
6.2 城市道路与广场.................35
6.2.1 基本规定35
6.2.2 系统设计35
6.2.3 城市道路36
6.2.4 城市广场39
6.3 城市绿地..........41
6.3.1 基本规定41
6.3.2 系统设计42
6.3.3 公园绿地42
6.3.4 其他公共绿地...........43
6.4 城市水系..........44
6.4.1 基本规定44
6.4.2 系统设计44
6.4.3 水系调蓄设计...........45
6.4.4 滨水带低影响设计...46
6.4.5 驳岸低影响设计.......46
6.4.6 排口低影响设计.......47
6.5 植物配置..........48
6.5.1 基本规定48
6.5.2 植物配置类型...........49
7.施工与验收 ............50
7.1 工程施工..........50
7.2 工程验收..........51
·III· 8.运行维护 ................52
8.1 基本规定..........52
8.2 设施维护..........53
8.3 风险管理..........56
9.实施效果评价 ...........58
9.1 一般规定..........58
9.2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评价.....58
9.3 年径流污染控制率评价.....59
9.4 峰值径流控制评价.............60
9.5 雨水资源化利用评价.........60
9.6 城市水系评价..61
9.7 排水防涝能力评价.............62
10.附录 ...63
10.1 相关文件名录63
10.2 相关标准、规范、图集名录..............64
10.3 昆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降雨量速查表............66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成都市,海绵城市,海绵城市政策,规划建设管理技术规定,成都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技术规定 (试行)

成建委〔2017〕431 号

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关于印发《成都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技术 规定(试行)》和《成都市建设项目海绵城市专 项设计编制规定及审查要点(试行)》的通知

各区(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相关单位: 海绵城市建设是我市加快国家中心城市、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建设的重要抓手。为更好更快推进我市海绵城市建设,切实将海 绵城市建设理念贯穿到城市建设中,按照《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 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成办发〔2016〕30 号) 的要求,我委结合成都本土实际,先后组织专业技术机构编制了 《成都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技术规定(试行)》和《成都市 建设项目海绵城市专项设计编制规定及审查要点(试行)》。

《成都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技术规定(试行)》就不同 类型的建设项目明确了海绵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设计要点、建 设管理流程等技术管理标准。《成都市建设项目海绵城市专项设 计编制规定及审查要点(试行)》对建筑小区、市政工程、绿地 广场三类建设项目在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增 加的海绵城市专项设计相关内容的编制及审查要点做出了规定 和指引。现将上述文件印发你们,作为项目土地出让、设计与图审依 据,以利于更好地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纳入建设项目前期管理工 作。

附件:

1.成都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技术规定(试行)

2.成都市建设项目海绵城市专项设计编制规定及审 查要点(试行)

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7 年 8 月 17 日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1
第二章 术语.................................................................................... 2
2.1 一般术语与定义.................................................................. 2
2.2 海绵设施术语与定义.......................................................... 3
第三章 基本规定............................................................................ 6
3.1 规划设计目标...................................................................... 6
3.2 用地规划.............................................................................. 7
3.3 项目分类.............................................................................. 8
3.4 控制指标.............................................................................. 9
3.5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计算方法.............................................. 9
3.6 基本要求............................................................................ 10
第四章 建筑与小区...................................................................... 12
4.1 一般规定............................................................................ 12
4.2 控制指标............................................................................ 13
4.3 绿色屋顶............................................................................ 14
4.4 配套绿地............................................................................ 15
4.5 道路和铺装........................................................................ 16
4.6 其他配套设施.................................................................... 16
第五章 市政配套设施.................................................................. 21
5.1 一般规定............................................................................ 21
5.2 控制指标............................................................................ 23
5.3 车行道路............................................................................ 23
5.4 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 23
5.5 道路绿地............................................................................ 24
5.6 下穿隧道、郊区公路........................................................ 24
5.7 管线和地下工程................................................................ 26
5.8 其他配套设施.................................................................... 26
第六章 绿地与广场...................................................................... 29
6.1 一般规定............................................................................ 29
6.2 控制指标要求.................................................................... 30
6.3 湿地公园............................................................................ 32
6.4 口袋公园(街旁绿地).................................................... 32
6.5 其他公园............................................................................ 32
6.6 防护绿地............................................................................ 34
6.7 广场.................................................................................... 34
6.8 地下空间............................................................................. 34
6.9 环城生态区........................................................................ 35
附录一 引用标准名录.................................................................. 37
附录二 海绵城市设施选用一览表.............................................. 39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政策文件,深圳市,装配式建筑,《深圳市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文件汇编》2020年1月版

目  录
一、深圳市装配式建筑政策文件
1. 关于印发《深圳市装配式建筑发展专项规划(2018-2020)》的通知(2018 年 3 月 5 日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 深建字〔2018〕27 号) …………… 1
2. 关于印发《深圳市装配式建筑专家管理办法》的通知(2018 年 8 月 21 日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 深建规〔2018〕9 号) ……38
3. 关于印发《深圳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管理办法》的通知(2018 年 8 月 21 日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 深建规〔2018〕10 号) …45
4. 关于做好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有关工作的通知(2018 年 11 月 1 日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联合发布 深建规〔2018〕13 号) ……………………………………51
5. 关于在市政基础设施中加快推广应用装配式技术的通知(2018 年 11 月 30 日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深圳市水务局、深圳市城市管理局联合发布 深建科工〔2018〕71 号) …74
6. 关于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的通知(2017 年 1 月 12 日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 深建规〔2017〕1 号) ……79
7. 关于印发《深圳市装配式建筑住宅项目建筑面积奖励实施细则》的通知(2017 年 1 月 20 日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联合发布 深建规〔2017〕2 号) ………………………………………84
8. 关于装配式建筑项目设计阶段技术认定工作的通知(2017 年 1 月 22 日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 深建规〔2017〕3 号) ……89
9. 关于发布《深圳市装配式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2016)的通知(2016 年 12 月 30 日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 深建字〔2016〕379 号)…94
10. 关于印发《深圳市住宅产业化项目单体建筑预制率和装配率计算细则(试行)》的通知(2015 年 7 月 21 日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深圳市建筑工务署联合发布 深建字〔2015〕106 号) ………………95
二、深圳市装配式建筑相关文件
11. 关于印发《关于提升建设工程质量水平打造城市建设精品的若干措施》的通知(2017 年 12 月 27 日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 深建规〔2017〕14 号) ……… 100
12. 关于印发《EPC 工程总承包招标工作指导规则(试行)》的通知(2016 年 5 月 18 日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 深建市场〔2016〕16 号) 112
13.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印发《2019 年深圳市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工作要点》的通知
(2019 年 5 月 15 日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 深建设〔2019〕28 号)……117
14.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发布深圳市第一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名单的公告(2019 年 7 月 18 日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125
15.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公布深圳市装配式建筑专家库第二批入库专家名单的通知(2019 年 5 月 29 日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 深建设〔2019〕34 号)………126
16.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公布装配式建筑项目评审专家名单(第一批)的通知(2019 年 2 月 19 日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 深建科工〔2019〕9 号)……127
三、国家、广东省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文件
17.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2016 年 2 月 6 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 中发〔2016〕6 号) ……… 128
18. 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2016 年 9 月 27 日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办发〔2016〕71 号)……… 141
19.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版》的通知(2016 年 11 月 17 日 住房城乡建设部 建质函〔2016〕247 号) …… 147
20.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的通知(2016 年 12 月 15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质函〔2016〕287 号) ………………………………………………… 148
21. 关于印发《装配式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的通知(2016 年 12 月 23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标〔2016〕291 号) ……………………………………………………149
22. 关于印发《“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管理办法》《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管理办法》的通知(2017 年 3 月 23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科〔2017〕77 号) ……………………………………………… 150
23. 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2017 年 4 月 12 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粤府办〔2017〕28 号) 167
24. 关于印发《广东省装配式建筑工程综合定额(试行)》的通知(2017 年 7 月 7 日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粤建科〔2017〕151 号) …………………………………………… 173
25. 关于印发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2018 年 10 月 26 日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粤建规范〔2018〕4 号) …………………………………………… 175
26. 关于印发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2018 年 10 月 26 日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粤建规范〔2018〕5 号) …………………………………………… 184
27. 关于印发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县、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2018 年 10 月 26 日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粤建科〔2018〕209 号) …………………………………………… 190
28.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广东省第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产业基地和示范项目名单的公告(2019 年 2 月 12 日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粤建公告〔2019〕5 号 ) 197
附表 1:深圳市第一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名单 ………………… 199
附表 2:国家第一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名单 …………………… 200
附表 3:广东省第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名单 ………………… 205
附表 4:广东省第一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名单 ………………… 206
附表 5:广东省第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名单 ………………… 208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问题专业:土建 预算

所属地区:北京

提问日期:2022-04-10 17:18:31

提问网友:Lily


定额中说到L、Y、T、十字形、Z形、一字形等短肢剪力墙的单支中心线长≤0.4m时,执行柱定额子目,其中单支是指的最长的一边吗?

解答网友:dahu


如下图所所示,每一个颜色代表一个单支,选择最长的来分析。是指最长的这一边。北京,土建,预算,答疑:定额中说到L、Y、T、十字形、Z形、一字形等短肢剪力墙的单支中心线长≤0.4m时-北京

问题专业:土建 预算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提问日期:2022-04-10 17:17:13

提问网友:秋秋


图纸提供作法:

1、素土夯实;

2、80厚C15混凝土

3、干铺无纺聚酯仟维布或0.2厚塑料膜保护;

4、B厚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

5、40厚C20细石混凝土,内配A3-500钢丝网片;

6、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遍;

7、20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

8、8-10厚地砖铺实拍平,水泥浆擦缝或1:1水泥砂浆填缝。

总厚度:150+B/70+B

应该都套些什么

解答网友:天山雪豹


2、80厚C15混凝土      套用混凝土垫层子目

3、干铺无纺聚酯仟维布或0.2厚塑料膜保护;  按土工布子目套用

4、B厚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    套用保温中的挤塑板子目

5、40厚C20细石混凝土,内配A3-500钢丝网片;  套用细石混凝土找平层和钢丝网子目

6、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遍;

7、20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

8、8-10厚地砖铺实拍平,水泥浆擦缝或1:1水泥砂浆填缝。6  7 8 套用地砖子目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