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4月 ( 第 135 页)

2018版,电工计算手册,《电工计算手册》2018版.pdf

本手册是按照国家标准和电气行业标准编写的电工专业计算、核算工具书,主要内容包括电工计算
常用资料、电路和磁路的计算、电子技术常用单元电路的计算、电量与非电量测量的计算、电动机控制
线路的计算、供配电系统负荷计算、变压器与电机的计算等。
本手册内容丰富,配有例题讲解,便于读者应用和掌握,是一本非常实用的电工工具书,适用于从
事电工工作的技术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供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第一章电工计算常用资料001
一、电工常用计量单位…001
二、电工常用图形符号及文字符号……009
三、有关技术数据……014
第二章电路和磁路的计算025
一、直流电路………025
二、破与磁路……………………043
三、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053
四、单相正弦交流电路…………057
五、三相正弦交流电路…071
六、非正弦周期电路…077
第三章电子技术常用单元电路的计算082
一、放大电路082
二、振器……109
三、集成运算放大电路…112
四、整流电路…123
五、滤波电路……130
六、稳压电路……………………134
七、数字电路…139
第四章电量与非电量测量的计算160
一、仪表的误差及分类……160
二、电量的测量……162
三、非电量的测量……173

第五章电动机控制线路的计算/207
一、电动机启动控制线路计算………….207
二、电动机制动控制线路计算………219
三、电动机调速控制线路计算……………222
四、低压电器的选择……228
第六章供配电系统负荷计算/231
一、用电设备容量的确定……………231
二、计算负荷的确定……232
三、变配电所总计算负荷的确定………237
四、尖峰电流的计算……………………243
五、短路电流及其计算…………244
六、电力变压器及其选择……………260
第七章变压器与电动机的计算/266
一、变压器………266
二、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283
参考文献/300

2017版,地铁通信信号工程,孙永武,施工质量管理,李景成,现场安装,《地铁通信信号工程现场安装施工质量管理指南》李景成、孙永武 2017版

本指南是依据《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82一2016)、《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78一2010),以及武汉市地铁通信、信号系统安装工程建设与管理经验进行编写的。
鉴于当前国内各地区地铁通信、信号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尚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指南在参照相关现行规范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武汉地铁工程建设与管理实际,吸收国内其他城市地铁工程建设管理经验,对地铁通信、信号工程现场安装质量施工全过程的施工控制要点、质量检查等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概括、提炼和创新,突出对地铁通信、信号工程施工过程中安装质量的控制(包括各个环节的检测方法和检测参数的技术规定),规范地铁通信、信号工程安装质量控制和检查工作,以达到提高地铁通信、信号设备安装行业从业人员整体技术水平和提升全行业质量管理水平的目的。

本指南内容全面、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图文并茂,且针对性强,主要供地铁通信、信号工程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运营单位使用,可为从事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工程质量监管的政府职能部门提供借鉴,也可供大中专院校师生教学参考。

目录
第1章施工准备……1
第2章管线安装…2
2.1主要依据……2
2.1,1设计施工图及设计说明…2
2.1.2施工合同2
2.1.3有关规范、技术标准2
2.2主要检在内容…2
2.2.1现场质保体系检查2
2.2.2设计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检查………2
2.2.3资料检查………3
2.2.4现场实物检查
2.3施工控制要点………3
2.3.1定位和放线3
2.3.2施工准备3
2.3,3支架、吊架安装…………3
2.3.4桥架、线槽安装4
2.3.5保护管安装6
第3章线缆敷设及引入终端……7
3.1主要依据7
3,1,1设计施工围及设计说明……7
3.1.2施工合同7
3.1.3有关规范、技术标准……7
3.2主要检查内容7
3.2.1现场质保体系检查7
3.2.2设计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检查……7
3.2.3资料检查8
3.2.4现场实物检查8
3.3施工控制要点8

3.3.1光、电缆数设8
3.3,2电缆接续及引入终端…………11
3.3.3光缆接续及引入终………13
3.3.4光、电缆线路特性检测……15
3.3.5线缆防护
3.3,6轨旁箱盒安装…………16
第4章通信设备安装工程20
4.1主要依据-……20
4.1,1设计施工图及设计说明………20
4.1.2施工合同…20
4.1.3有关规范、技术标准20
4.2主要检查内容……20
4.2.1现场质保体系检查……………20
4.2.2设计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检查20
4.2.3资科检查
4.2.4现场实物检查……………21
4.3施工控制要点……21
4.3.机架(柜)、盘(箱)安装…21
4.3.2公务、专用电话设备安装…22
4.3,3闭路电视监视设备安装……23
4.3.4广播设备安装……23
4.3.5乘客信息星示设备安装……24
4.3,6时钟设备安装25
4.3.7天线杆(塔)安装…………25
4.3.8天馈线安装…26
4.3.9漏同轴电缆安装26
4.3.10设备配线28
4.3.11电源配线……28
4.3.12地线救设………29
4.4系统指标检测及功能检验……29
4.4,1传输系统指标检测及功能检验29
4.4.2公务电话系统指标检测及功能检验…………30
4.4.3专用电话系统指标检测及功能检验……31
4.4.4无线通信系统指标检测及功能检验32
4.4.5时钟系统指标检测及功能栓验……32
4.4.6闭路电视监视系统指标检测及功能检脸……33
4.4.7广播系统指标检测及功能检验………34

4.4.8客信息显示系统指标检测及功能检验34
4.4.9通信电源系统指标检测及功能检验35
第5章信号室内设备安装…………………36
5.主要依据36
5.1设计施工图及设计说明……36
5.1.2枪工合同…………………………36
5.1.3有关规范、技术标准…36
5.2主要检查内容36
5.2.1现场质保体系检查……36
5.2.2设计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检查………36
5.2.3质保资料检查37
5,2.4现场实物检查37
5,3施工控制要点………37
5.3.1机柜安装………37
5.3.2电源设备安装38
5.3.3操作星示设备安装……39
5.3.4配线……39
第6章固定信号机、发车指示器及按钮装置41
6.1主要依据
6.1.1设计施工图及设计说明-………41
6.1.2施工合同-…41
6.1.3有关规范、技术标准41
62主要检查内容…41
6.2.1现场质保体系检查……………41
6.2.2设计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检查…41
6.2.3质保资料检查41
6.2.4现场实物检查
6,3施工控制要点…………42
6.3.1信号机………42
6.3.2发车指示器安装44
6.3.3按包装置……………45
第7章转辙设备…46
7.主要依据…46
7,1.1设计施工图及设计说明……46
7,1.2施工合同-……....46

7.1.3有关规范、技术标准……46
7,2主要检查内容…………46
7.2.1现场质保体系检查-…46
7.2.2设计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检查46
7.2.3质保资料检查…46
7,2.4现场实物检查……………47
7.3施工控制要点47
7.3.安装装置,47
7.3.2外锁闭装置……49
7.3.3转机-49
第章列车检测与车地通信设备50
8.1主要依据……51
8,1.1设计施工图及设计说明……51
8.1.2施工合同51
8.1.3有关规范、技术标准…51
8,2主要检查内容….….51
8.2.1现场质保体系检查………51
8.2.2设计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检查51
8.2.3质保资科检查52
8,2.4现场实物检查…………52
8.3施工控制要点……52
8.3.1有绝轨道电路52
8.3.2计轴设备安装54
8,3.3应答器安装……………55
8.3.4波号设备安装………56
8.3.5感应环线安装
8.3.6LTE基站及漏泄同轴电缆安装……61
第9章防雷及接地……63
9.1主要依据63
9,1.1设计施工图及设计说明…63
9.1.2施工合同-……………………63
9.1.3有关规范、技术标准63
9.2主要检查内容63
9,2.1现场质保体系检查……63
9,2.2设计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检查…………63
9.2.3质保资料检查……64

9.2.4现场实物检查…………64
9.3施工控制要点64
9.3.防雷设花64
9.3.2接地设施……65
第10章设备标识及硬面化……67
10.1主要依据67
10.1,1设计施工图及设计说明………67
10.1.2施工合同………67
10.1.3有关规范、技术标准67
10.2主要检查内容
10.2.1现场质保体系检查………67
10.2.2设计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检查……67
10.2.3质保资料检查111168
10.2.4现场实物检查………68
10.3施工控制要点…………68
10.3.1设备标识70
10.3.2硬面化71
第11章单位工程观感质量………72
11.1通信单位工程观感质量72
1..一般规定72
111,2通信管线安装…………72
11.1,3通信光、电缆线路及终瑞…………72
11.1.4传输系统73
11.1.5公务电话系统73
1116专用电话系统…73
11.1,7无线通信系统………….73
11.1.8闭路电视监视系统……74
11.9广播系统74
11.110来客信息星示系统……………74
11.1.11时钟系统……………75
11.1.12电源及接地系统75
11.2信号单位工程观感质量……76
11.2.1一般规定…………………76
11.2.2电(光)规线路……76
11.2.3室外设备77
11.2.4室内设备78

第12章工程质量竣工验收……80
12.1总则…80
12.2基本规定
12.3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81
12.3,1通信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81
12.3.2信号工程质量验收的刻分……82
12.4工程质量验收…82
12.4.1检验批质量验收82
12.4.2分项工程质量验收82
12.4.3分部工程质量验收……82
12.4.4单位工程质量的验收…83
附录安装质量检查用表84
表1漏泄电缆单盘测试记录………84
表2电缆单盘测试记录85
表3光缆单盘测试记录……86
表4电缆接续及引入终端安装检查记录87
表5光缆接续及引人终端检查记录……88
表6漏泄同轴电缆接续及安装检查记录89
表7电缆全程对地、线间绝缘测试记录90
表8支吊架、桥架、线槽安装及线缆敷设检查记录91
表9区间托架安装检查记录………92
表10广播设备安装检查记录93
表11闭路电视监视设备安装检查记录……94
表12乘客信息显示设备安装检查记录……95
表13无线通信设备安装检查记录…96
表14时钟设备安装检查记录…………………97
表15系统调试前安装质量检查记录……98
表16信号设备建筑接近限界检查记录…99
表17信号机测试记录.100
表18正线(S700K)电动转敬机安装检查记录101
表19场段(ZDJ9)电动转撤机安装检查记录102
表2050Hz相敏轨道电路试验记录103
表21接地装置测试记录104
表22车辆段(停车场)信号联锁电路验收检查记录105

ICS45.060.20 S51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1978-2018
代替TB/T19782007,TB/T3239-2010
铁路货车转向架组合式制动梁
Bogie for railway freight car-Assembled brake beam
2018-07-31发布
2019-02-01实施
国家铁路局发布

TB/T 1978-2018,组合式制动梁,铁路,铁路货车转向架,TB/T 1978-2018 铁路货车转向架 组合式制动梁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TB/T1978一2007《铁路货车组合式制动梁》、TB/T3239一2010《铁路用微合金化钢魏氏组织金相检验图谱》。本标准以TB/T1978一2007为主,整合了TB/T3239一2010。本标准与TB/T1978一200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制动梁架魏氏组织评定规则(见4.3.5,2007年版的4.3.5);
增加了制动梁架力学性能(见4.6.1,5.2);
一增加了制动梁架金相组织要求和检查(见4.6.2,5.3);
增加了制动梁架表面脱碳层深度检查(见4.6.3,5.4);
增加了静强度性能和试验(见4.6.4,5.5);
增加了组合式制动梁方钢技术要求(见附录A);
一增加了组合式制动梁热轧型钢技术要求(见附录B);
一增加了铁路用微合金化钢魏氏组织金相检验图谱(见附录);
一删除了“试验载荷计算方法”附录。
本标准由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金属及化学研究所、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吴毅、秦晓锋、项彬、周国东、金星、朱宁龙、雷青平。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TB/T1978—1978,TB/T1978-2007;
—TB/T2400-1993;
—TB/T3239—2010。

内容索引:

前言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结构型式2
4技术要求2
4.1基本要求2
4.2材料要求2
4.3制造要求2
4.4组装要求2
4.5涂装要求3
4.6性能要求3
5检验方法3
5.1外观尺寸检查3
5.2制动梁架力学性能试验4
5.3制动梁金相组织检查4
5.4制动梁架表面脱碳层深度检查4
5.5静强度试验4
5.6静载荷及疲劳试验4
6检验规则6
6.1检验分类6
6.2出厂检验6
6.3型式检验6
6.4抽样方案6
6.5检验结果评定7
7标志、包装、运输与储存7
附录A(规范性附录)制动梁用热轧型钢技术要求8
附录B(资料性附录)制动梁用方钢技术要求……11
附录(规范性附录)铁路用微合金化钢魏氏组织金相检验图谱…………1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45.020:93.100 S61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2026-2018
代替TB/T20262004
轨道电路防护盒
Track circuit protection boxes
2018-06-05发布
2019-01-01实施
国家铁路局发布

TB/T 2026-2018,电气防护盒标准,轨道电路防护盒,铁路,TB/T 2026-2018 轨道电路防护盒.pdf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TB/T2026一2004《HF-25系列防护盒》。与TB/T2026一2004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本标准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修改了轨道电路防护盒的型号(见第3章,2004年版的第3章);
一修改了环境要求(见4.1,2004年版的4.1);
一增加了轨道电路防护盒的一般要求(见4.2);
一修改了电气特性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见4.4、5.4,2004年版的4.4、5.1);
一增加了轨道电路防护盒阻燃、冲击、低气压、盐雾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见4.7、4.12、4.13、4.14、5.7、5.12~5.14);
一增加了轨道电路防护盒试验用仪表要求(见5.2)。
本标准由西安全路通号器材研究有限公司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国铁路阳技术有限公司、固安北信铁路信号有限公司、北京北信丰元铁路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固安信通信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全路通铁路专用器材工厂、哈尔滨复盛铁路工电器材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安海君、殷惠媛、李培明、李国文、董炯、潘广明、贾红涛、黄峰。
本标准所代替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TB/T2026一1988、TB/T2026一2004。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25Hz相敏轨道电路防护盒(以下简称防护盒)的产品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防护盒的设计、制造和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一2008,IS0780:1997,M0D)
GB/T1804一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eqv IS02768-1:1989)
GB/T2423.3一2016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IEC60068-2-78:2012,IDT)
GB/T2423.5一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idtIEC60068-2-27:1987)
GB/T2423.17-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IEC60068-2-11:1981,IDT)
GB/T2423.21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M:低气压(IEC60068-2-13:1983,IDT)
GB/T5169.5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5部分:试验火焰针焰试验方法装置、确认试验方法和导则(IEC60695-11-5:2004,IDT)
GB/T5169.12一2013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2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材料的灼热丝可燃性指数(GWFI)试验方法(IEC60695-2-12:2010,IDT)
TB/T1447一2015信号产品的绝缘电阻
TB/T1448一1982通信信号产品的绝缘耐压
TB/T1498一1984铁路通信信号产品包装技术条件
TB/T2846一2015铁路地面信号产品振动试验方法
TB/T2953一2015铁路地面信号产品高温及低温试验方法
TB/T3112.4一2017铁路车站电码化设备第4部分:元器件
3产品型号、规格
3.1防护盒的型号及含义
防护盒的型号及含义如图1所示。

TB/T 2026-2018,电气防护盒标准,轨道电路防护盒,铁路,TB/T 2026-2018 轨道电路防护盒.pdf

示例:
25Hz四型防护盒表示为HF4-25。
3.2防护盒的规格
防护盒的规格见表1。
表1防护盒的规格

TB/T 2026-2018,电气防护盒标准,轨道电路防护盒,铁路,TB/T 2026-2018 轨道电路防护盒.pdf

3.3防护盒外形尺寸
防护盒外形尺寸见图2~图4,且未注公差应符合GB/T1804一2000中公差等级“最粗v”的规定。

TB/T 2026-2018,电气防护盒标准,轨道电路防护盒,铁路,TB/T 2026-2018 轨道电路防护盒.pdf

4技术要求
4.1工作环境
防护盒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应可靠工作:
a)周围空气温度:-25℃~+40℃;
b)周围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95%(温度为+25℃时);
c)大气压力:不低于70.1kPa(相当于海拔3000m以下);
d)振动频率:10Hz~150Hz;加速度幅值:5m/s2;
e)周围无腐蚀金属、破坏绝缘和引起爆炸危险的有害气体及导电尘埃。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2018版,专用通信设备,城市轨道交通,第2版,《城市轨道交通专用通信设备维护(城市轨道交通控制 第2版)》2018版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行业呈井喷式发展。行业的发展使得对相关人员的需求大增,因此全国职业院校面临着大量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员的培养和培训的任务。而目前对于各高职院校,此类有针对性的教材较少,现有教材大多偏重于理论,深度和广度都与相关岗位的培训需求不相符合。《城市轨道交通专用通信设备维护》一书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编写而成的。
在编写过程中,作者突破了以往教科书的编写模式,根据高职高专院校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设计创新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内容上注重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力求重点突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在内容选取上注重基础性、先进性、实用性、系统性和方向性,努力反映现代城市轨道交通专用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在文字表达上力求条理清楚、循序渐进。每个系统都是从最基本的设备组成、系统功能和系统维护几个方面来讲述,突出职业教育及培训的特点。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和复习,每章后面均附有小结和思考题。
本书参考学时数为90~120,选用本书作为教材可根据课程设置的具体情况、专业特点和教学要求的侧重点不同进行适当的取舍讲授,灵活掌握。
本书自成系统,便于自学,可作为高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维护与其他相近专业的高职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相关方面工作的广大科技工作者阅读和参考。

目录
第一章电话子系统1
第一节电话系统基础知识1
第二节公务电话子系统13
第三节专用电话子系统…29
小结48
思考题48
第二章有线传输子系统49
第一节光纤通信系统简介…49
第二节通信用光器件……52
第三节SDH传输网……60
第四节维护管理系统……66
第五节传输系统接口…………………71
第六节系统日常维护……80
小结…87
思考题………………87
第三章无线子系统89
第一节无线通信简介……89
第二节无线集群系统……95
第三节TETRA数字集群系统
第四节地铁通信无线子系统应用实例115
第五节地铁通信无线子系统维护126
小结131
思考题131
第四章广播系统…133
第一节城市轨道交通广播系统简介133
第二节城市轨道交通广播系统组成………136
第三节地铁广播系统应用实例……142
第四节广插系统维护与故障处理
小结……156
思考题157
第五章时钟子系统158
第一节时钟系统简介158

第二节时钟系统……160
第三节地铁时钟系统应用实例………167
第四节时钟系统维护与故障处理……170
小结……173
思考题………173
第六章闭路电视监控子系统174
第一节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简介………174
第二节城市轨道交通闭路电视监控系统…175
第三节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维护与故障处理………187
小结…-195
思考题………196
第七章乘客信息子系统……197
第一节乘客信息系统197
第二节乘客信息系统的无线局城网技术………203
第三节乘客信息系统维护与故障处理……206
小结…210
思考题……210
第八章通信电源子系统212
第一节通信电源系统简介……212
第二节不间断电源(UPS)系统………213
第三节通信电源系统设备220
第四节通信电源系统维护与故障处理…224
第五节接地系统…………235
小结…239
思考题……239
第九章通信光电缆………241
第一节光纤和光缆……241
第二节通信电缆…………261
小结………275
思考题………275
参考文献277

ICS29.280 S82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2073—2010 代替TB/T20732003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
技术条件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fittings for overhead contact system in electrification railway
2010-06-09发布
2010-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

TB/T 2073-2010,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技术条件,铁路,正式版无水印 TB/T 2073-201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技术条件

本标准对应于德国DIN VDE0216《接触网装置用配件静态机械性能、要求、检验》,本标准与DINVDE0216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
按照我国国家标准对编排格式的要求进行了修订;
将国外标准的表述改为适用于我国标准的表述;
增加了接触网零部件加工工艺要求;
对接触网零部件材质选用牌号作出规定;
修改了接触网零部件的检验规则。
本标准代替TB/T2073一2003《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零部件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TB/T2073一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铜镍硅CuNi2Si、铸造铝合金AlSi7Mg0.3及A1Si7Mg0.6、铝合金型材6082等材质;
在零部件的分类中取消了套管铰环、钩头鞍子等零部件;增加了整体吊弦装置、承力索座、限位定位装置、弹簧补偿装置、腕臂及定位管支撑、隧道单支撑装置、隧道内水平支撑装置、隧道下锚补偿装置等零部件;
对滑动荷重及耐拉伸(压缩)荷重要求进行了修订;
增加了对腕臂装置及定位装置的考核要求;
对限位定位装置的抬升限位要求进行了规定;
对紧固力矩的要求进行了补充修订;
对棘轮补偿装置的补偿绳材质进行了修订;
在技术要求中增加了对弹簧补偿装置张力误差及疲劳试验的要求;
增加了对不同零部件振动试验、疲劳试验的具体技术要求。
TB/T2073是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为:
TB/T2073一2010《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技术条件》;
TB/T2074一2010《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试验方法》;
TB/T2075一2010《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共23个部分)。
本标准由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鸣、邢尊军、王作祥、张焕武。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TB/T2073-1989,TB/T2073—1998,TB/T2073—2003。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以下简称零部件)的术语、定义、分类、技术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及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系统各类零部件
对城市轨道交通架空接触网采用的同类零部件可参照本标准,对在特殊腐蚀介质区段(如城郊O2等烟气严重地段)和高寒高海拔环境条件下使用的接触网零部件还应满足其他的有关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6—2003C鲁通螺纹基本尺寸(IS0724:1993,MOD)
GB/T197-2003普通螺纹公差与配合(IS0965—1:1998,MOD)
GB/T470—2008锌锭(IS0752:2004,MOD)
GB/T699—1999质碳素结构钢
GB/T700—2006碳素结构钢(IS0630:1995,M0D)
GB/T985.1-20G8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S096921一1:2003,MOD)
GB/T1173—1995铸造铝合金
GB/T1176—1987铸造铜合金技术条件(neq IS01338:1977)
GB/T1220—2007不锈钢棒
GB/T1591—2008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1804-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egy IS02768一1:1989)
GB/T2829—2002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3098.6-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idt IS03506一1:1997)
GB/T3098.15一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母(idt IS03506一2:1997)
GB/T4056—2008绝缘子串元件的球窝连接尺寸(IEC60120:1984,IDT)
GB/T4423—2007铜及铜合金拉制棒
GB/T5117—1995碳钢焊条
GB/T5231—2001加工铜及铜合金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
GB/T6414-1999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eqv IS08062:1994)
GB/T6892—2006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
GB/T9439—1988灰铸铁件
GB/T10431—2008紧固件横向振动试验方法
GB/T11352—2009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IS03755:1991、IS04990:2003,MOD)
GB/T12361一2003钢质模锻件通用技术条件
GB/T12362—2003钢质模锻件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
GB/T20078—2006铜和铜合金锻件
TB/T2074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试验方法
TB/T2075(所有部分)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
YS/T649—2007铜及铜合金挤制棒
EN1706-1998铸造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
EN12163—1998铜合金棒材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破坏荷重failing load
SE按规定的试验方法,零件承受机械荷重时产生破坏的荷重值。
注:破坏是指零件发生断裂或者出现裂纹或试验荷重不能继续上升时等。
3.2最大工作荷重maximum working load
零件允许承受的最大设计荷重值
3.3滑动荷重sliding load
试验荷重因零件与线索、零件与零件之间产生相对位移(相对位移不超过1.5mm,螺纹锥套式线夹及楔形线夹类零件除外》而不能继续上升时的荷重值
3.4拉伸破坏荷重
tensile failing load
零件承受拉伸荷重产生破坏时的荷重值。
3.5耐拉伸荷重withstand tensile load
零件按规定的荷重值承受一定时间的拉伸荷重试验时,不产生永久变形等异常状态的荷重值。
3.6压缩破坏荷重compression failing load
零件承受压缩荷重产生破时的荷重值。
3.7耐压缩荷重withstand compression load
零件按规定的荷重值,承受一定时间的压缩荷重试验时,不产生永久变形等异常状态的荷重值。
3.8疲劳破坏荷重tired failing load
零件按规定的安装条件和试验方法,经过疲劳试验后,再对零件进行机械性能试验的过程中零件产生破坏时的荷重值。
3.9最大力矩maximum torque
对零件的紧固螺栓或螺母施加扭矩,检查零件挠度、变形、破坏和线索夹紧状况等试验过程中,零件所能承受的最大扭矩值。
3.10接触电阻contact resistance
零件与线索连接(或夹紧)时,规定测点之间的电阻值。
3.11允许温升allowed temperature-rise
零件某一点的允许温度与基准温度(35℃)之差。
3.12载流量current-carrying capacity
零件在不超过允许温升条件下,长期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3.13螺栓紧固力矩gripping moment of bolt
用扭力扳手紧固时,施加于螺栓或螺母的紧固力矩值
4接触网零部件的分类(按主要用途
4.1悬吊零件
悬吊线索及杆件的零件。
如整体吊弦装置、承力索座、杵座鞍子承力索吊弦线夹、接触线吊弦线夹、悬吊滑轮、定位环线夹、吊环长吊环、横承力索线夹、双横承力索线夹、耳环杆、中心错结线夹、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等。
4.2定位零件
固定接触线位置的件。如:定位线夹、限位定位装置、定位器、软定位器、T形定位器、支持器、长支持器、线岔等。
4.3连接零件
起连接作用的零件口如:连接器、定位环、长定位环、套管双耳、接触线及承力索接头线夹等。
4.4锚固零件
接触网终端各线索铺固用的零件。如:双耳楔形线夹、杵座楔形线夹、接触线终端锚固线夹、承力索终端错固线夹、UT形耐张线夹等。
4.5补偿零件
下锚张力补偿调整用的零件。如:滑轮组补偿装置、棘轮补偿装置、弹簧补偿装置、坠砣等。
4.6支撑零件
支撑装置用的零件。如压管、旋转腕臂底座、特型旋转腕臂底座、单腕臂上底座、单腕臂下底座、双腕臂上底座、双腕臂下底座一腕臂、腕臂支撑、定位管、定位管支撑、杵环杆、软横跨固定底座等。
4.7电连接零件
由供电线向接触网供电的电在接零件或线索之间的电气接续零件。如:电连接线夹(长方形)、电连接线夹(全压接型)、接触线电连接线夹(斜型)、接触线电连接线夹(垂直型)、接触线电连接线夹(全压接型)。
4.8接地零件
固定接地连线、接地线或接地电缆的零件。如:接地线连接线夹、接地线夹等。
4.9隧道零件
隧道内接触网系统专用的零件。如:水平悬挂底座、防腐型调整螺栓、悬吊滑轮支架、隧道用悬吊滑轮、可调整底座、弓形腕臂、吊柱、固定底座、隧道用非限位定位装置、隧道用限位定位装置、重型锚臂装置、拉线底座、拉杆、转向轮、限制架等。
5技术要求
5.1基本要求
5.1.1零部件适用的环境温度为-40℃~+40℃。
5.1.2零部件应按本标准及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纸和技术文件制造。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正式版无水印 TB/T 2073-201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技术条件已关闭评论

ICS29.280 S82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2074-2010
代替TB/T20742003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
试验方法
Test methods of fittings for overhead contact system in electrification railway
2010-06-09发布
2010-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

TB/T 2074-2010,接触网标准,接触网试验,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试验方法,铁路,无水印正式版 TB/T 2074-201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试验方法

本标准对应于JISE2002《接触网金属零件试验方法》,本标准与JISE2002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
按照汉语习惯对一些编排格式进行修改;
将一些适用于国外标准的表述改为适用于我国标准的表述;
增加了滑动试验加荷速度、紧固力矩允差的规定;
增加了短路热循环的试验方法;
增加了静强度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代替TB/T2074一2003《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零部件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TB/T2074一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补了整悬挂的试验;
增补了腕臂系统试验;
增补了零件的动态应力测量;
增补了振动过程中零件受力(实际承受的工作载荷)的测量;
增补了带电振动时电连接线夹的温升及接触电阻试验;
增补了弹簧补偿器的试验;
增补了射线探伤试验。
TB/T2074是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其他标准为:
TB/T2073一2010《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技术条件》;
TB/T2075一2010《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共23个部分)。
本标准由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宝鸡接触网器材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任兴堂、杨广英、贾志洋、张治国、马远征、陈立明、张宏武。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TB/T2074—1989、TB/T2074—1998、TB/T2074—2003。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包括隧道内零部件,以下简称零部件)的试验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试验方法、试验结果的判定原则和数据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亦适用于其他具有相同用途的零部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USE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IS06892:1998(E)EQV
GB/T1839—2008钢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S01460:1992,M0D
GB/T1957-2006光滑极限量规技术条件(IS0/DP19382:1983,NEQ)
GB/T4956—2003磁性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o磁性方法(IS02178:1982,IDT)
GB/T10431一2008口紧固件横向振动试验方法
GB/T10567.1-1997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方法硝酸亚汞试验方法(eqv IS0196:
1976)
GB/T10610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评定表面结构的规则和方法
(IS04288:1996,IDT
GJB1187A-2001射线检验
TB/T2073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技术条件
TB/T2075(所有部分)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
E155铝、镁铸件检验用标准参考射线底片
E192航空用铸钢件检验用标准参考射线底片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破坏荷重试验failing load test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使用拉伸(压缩)试验设备,模拟零部件实际受力状态,测量零部件最大破坏荷重值的试验。
3.2耐拉伸(压缩)荷重试验withstand tensile(compression)load test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使用拉伸(压缩)试验设备,模拟零部件实际受力状态,检查零部件在规定的耐拉伸(压缩)工作荷重下,是否产生塑性变形、滑移、破损等的试验。
3.3工作荷重试验working load test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使用拉伸(压缩)试验设备,模拟零部件实际受力状态,检查零部件在规定的荷重下,是否产生塑性变形、破损等的试验。
3.4紧固力矩试验gripping moment test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使用扭矩测量仪器对零部件上的螺栓或螺母缓慢施加紧固力矩,检查螺栓及零部件是否产生塑性变形、歪斜、破损、咬死等的试验。
3.5滑动荷重试验sliding load test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零部件在承受接续元件轴向荷重时,测量零部件与线索、零部件与零部件间产生规定的相对位移时的最大荷重值的试验。
3.6振动试验vibration test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将零
安装在接触网模拟试验装置上进行模拟振动,检查零部件相关机械性能、变形、破损及松动的
3.7疲劳试验tired failing test
在规定的试验条
下将零部件安装在接触网疲劳试验装置上进行模拟疲劳,检查在交变载荷作用下零部件相关机械性能变形、破损的试验。
3.8传动效率试验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test
在规定的试验条
49,将零部件安装在试验装置上,并模拟零部件的实际受力状态,测量接触网张力补偿装置动态机械传动
效率的试验。
3.9接触电阻试验
oontact resistance test
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将零部件与配合的线索(按规定连接方式)连接紧固,测量(零部件电气连接处)规定测点间直流电阻值的试验。
3.10温升试验temperature-rise test
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将零部件与配合的线索(按规定方式)连接紧固,检查零部件及其接续线索在规定的时间和试验电流下的发热状态的试验
3.11电热循环试验electrical heating cycle test
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对零部件电气连接部位采用通电加热和断电冷却的方式进行热循环,并经短路电流冲击后,检查零部件及其接续线索电阻值和温升是否超过标准规定值的试验。
3.12电热循环试验周期electrical heating cycle test period
对电气连接零部件从通电开始到处于热稳定状态,再断电冷却至30℃以下的全过程为一个热循环试验周期。
3.13镀锌层均匀性试验uniformity of galvanized coating test
将零部件浸人硫酸铜溶液中,检查零部件在规定时间和浸人次数内基体是否外露的试验。
3.14镀层厚度试验Zinc Coating thickness test
测量零部件金属覆盖层厚度的试验。3.15
组装检查assembly inspections
对零部件的完整性、配套的统一性、组成件相互之间的互换性及拆卸安装的灵活性进行的检查。
3.16整悬挂试验suspension system test
是模拟现场悬挂的实际受力状态进行多方向加载的复合试验。
3.17腕臂系统试验cantilever system test
是模拟现场腕臂系统的实际受力状态,进行多方向加载的复合试验。
4基本要求
4.1试验环境条件
4.1.1在没有特殊指定的情
试验在常温(10℃~35℃)下进行,室内照度不小于3001x。
4.1.2电气性能试验时,环境温度为20℃±5℃,空气湿度不大于80%,试验对风速无要求时,为室内静止环境,试验对风速有要求时,按照设计要求。
4.1.3当试验用仪表对振动、电磁影响较敏感时,试验场地应远离振源,无电磁干扰。在无法避免干扰的场合应采取相应的屏薇措施,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与可靠。
4.2试验用接续元件
4.2.1试验用线索、接续管材与被试产品相适应,且符合相应标准要求。
4.2.2电气试验、滑荷重试验用线索表面光洁,无伤痕、无锈蚀和氧化。镀锌管材表面平整,无锌镏锌渣,截面几何尺寸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
4.3试验仪器及试验夹具
4.3.1试验用计量器具测量仪表由国家授权的法定计量部门进行定期检定。检定误差在允许范围内。试验数值在有效的检定范围内。试验用计量器具测量仪表的量程应与被测零部件的参数相匹配。
4.3.2采用线索及夹具安装的零部件,在试验过程中除特殊指定外,安装时应符合零部件的实际受力状态。
4.3.3试验用夹具的形状应满足零件使用时受力要求,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不允许对试件产生额外附加力。
5检测项目
5.1外观检查
5.1.1零部件的外观以目力检查为主,必要时可采用不超过10倍的放大镜检查。
5.1.2表面粗糙度检查采用标准样板进行对比或采用粗糙度测试仪测量。测量方法按照GB/T10610—2009。
5.2尺寸检查
5.2.1尺寸检查所用的计量器具分辨力小于被测尺寸公差的1/2~1/10。
5.2.2孔径及外圆直径测量值,应为相互垂直两个方向的测量平均值;连接处连接间距(如双耳间距)的测量值,应为三个不同位置测量值的平均值,且每个测量值与平均值的相对误差不大于±10%。5.2.3尺寸检查允许采用制造公差符合GB/T1957一2006光滑极限量规要求的专用量具(如量块、特制样板及卡具)测量。
5.2.4TB/T2075或设计文件对零件局部的点、线、面形状与位置有要求时,应根据要求检查其行位误差。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无水印正式版 TB/T 2074-201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试验方法已关闭评论

ICS29.280 S82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2075.20-2010
代替TB/T2075.7-2002、TB/T2075.9-2002、TB/T2075.10-2002、TB/T2075.30—2002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
第20部分附加导线通用零件
Fittings for overhead contact system in electrification railway
Part 20:Fitting for additive wire
2010-06-09发布
2010-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

TB/T 2075.20-2010,接触网标准,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第20部分,铁路,附加导线通用零件,TB/T 2075.20-201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 第20部分:附加导线通用零件

TB/T2075一2010《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分为23个部分:
—第1部分:腕臂支撑装置
—第2部分:腕臂底座本体
一—第3部分:限位定位装置
—第4部分:非限位定位装置
—第5部分:终端锚固线夹
——第6部分:中心锚结装置
——第7部分:整体吊弦及吊弦线夹
—第8部分:弹性吊索线夹
——第9部分:接头连接线夹
—第10部分:线岔
——第11部分:电连接装置
——第12部分:滑轮补偿装置
—第13部分:棘轮补偿装置
—第14部分:弹簧补偿装置
一—第15部分:坠砣及坠砣限制架
——第16部分:软横跨支撑固定装置
——第17部分:软横跨连接装置
——第18部分:软横跨悬吊装置
—第19部分:接地线夹及连接装置
—第20部分:附加导线通用零件
—第21部分:隧道水平悬挂装置
——第22部分:隧道支撑及定位装置
——第23部分:隧道下锚补偿装置
本部分为TB/T2075一2010的第20部分。
本部分代替TB/T2075.7一2002《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零部件第7部分:杵座鞍子》、TB/T2075.9一2002《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零部件第9部分:吊环》、TB/T2075.10一2002《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零部件第10部分:长吊环》、TB/T2075.30一2002《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零部件第30部分:UT型耐张线夹》。
本部分与TB/T2075.7—2002、TB/T2075.9—2002、TB/T2075.10—2002、TB/T2075.30—200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TB/T2075.7—2002、TB/T2075.9—2002、TB/T2075.102002、TB/T2075.30—2002合并;
—增加了双耳鞍子、NX型耐张线夹等部件。
TB/T2075是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其他标准为:
—TB/T2073一2010《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技术条件》;
—TB/T2074—2010《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试验方法》。
本部分由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郑州铁路专用器材有限公司、柳州桂通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高鸣、王作祥、顾乐。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TB/T2075.7—2002;
—TB/T2075.9—2002;
—TB/T2075.10—2002;
TB/T2075.30—2002。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附加导线悬挂及下锚装置中主要通用零件的型式、组成、标记、材料、技术要求、检验规则、试验方法、标志与包装。
本部分适用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系统附加导线安装中所用的吊环、长吊环、杵座鞍子、双耳鞍子、NX型耐张线夹和UT型耐张线夹。
2规范性引用文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TB/T2075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31.1—1988六角头螺杆带孔螺栓A和B级
GB/T41—2000六角螺母C级(egv IS04034:1999)
GB/T91-2000开口销(eqv IS01234:1997)
GB/T93-1987标准弹簧垫圈
GB/T95—2002平垫圈C级(IS07091:2000,EQV)
GB/T196—2003普通螺纹基本尺寸(IS0724:1993,MOD)
GB/T197-2003普通螺纹公差与配合(IS0965一1:1998,M0D)
GB/T700—2006碳素结构钢(IS0630:1995,NEQ)
GB/T848—2002小垫圈一A级(1S07092:2000,EQV)
GB/T1220—2007不锈钢棒
GB/T3098.6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idt IS03506一1:1997)
GB/T3098.15—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母(idt IS03506一2:1997)
GB/T3190—2008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IS0209:2007(E),MOD)
GB/T4056—2008绝缘子串元件的球窝连接尺寸(IEC60120:1984,IDT)
GB/T5231-2001加工铜及铜合金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
GB/T5782-2000六角头螺栓(egv IS04014:1999)
GB/T6170—20001型六角螺母(egv IS04032:1999)
GB/T7233—1987铸钢件超声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
GB/T11352-2009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IS03755:1991、IS04990:2003,MOD)
DL/T757—2001耐张线夹
DL/T759—2001连接金具
TB/T2073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技术条件
TB/T2074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试验方法
3附加导线安装的主要型式、组成
3.1附加导线悬挂安装
3.1.1附加导线悬挂安装通用零件
悬挂安装通用零件在附加导线装置中的安装位置见图1。
3.1.2附加导线悬挂安装通用零件的组成
悬挂安装通用零件组成见表1。
表1附加导线悬挂安装通用零件

TB/T 2075.20-2010,接触网标准,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第20部分,铁路,附加导线通用零件,TB/T 2075.20-201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 第20部分:附加导线通用零件

(略)

4附加导线悬挂装置中的零部件
4.1杵座鞍子
4.1.1杵座鞍子的外形结构
外形结构见图3~图4。单位为毫米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TB/T 2075.20-201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 第20部分:附加导线通用零件已关闭评论

ICS29.280 S82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2075.21-2010
代替TB/T2075.12—2002部分、TB/T2075.43—2002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
第21部分隧道水平悬挂装置
Fittings for overhead contact system in electrification railway
Part 21:Horizontal hang device in tunnels
2010-06-09发布
2010-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

TB/T2075.21-2010,接触网标准,接触网规范,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第21部分,铁路,隧道水平悬挂装置,TB/T 2075.21-201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 第21部分:隧道水平悬挂装置

TB/T2075一2010《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分为23个部分:
第1部分:腕臂支撑装置
一第2部分:腕臂底座本体
一第3部分:限位定位装置
——第4部分:非限位定位装置
一第5部分:终端锚固线夹
第6部分:中心锚结装置
第7部分:整体吊弦及吊弦线夹
第8部分:弹性吊索线夹
第9部分:接头连接线夹
第10部分:线岔
一第11部分:电连接装置
一第12部分:滑轮补偿装置
—第13部分:棘轮补偿装置
一第14部分:弹簧补偿装置
—第15部分:坠砣及坠砣限制架
—第16部分:软横跨支撑固定装置
—第17部分:软横跨连接装置
—第18部分:软横跨悬吊装置
—第19部分:接地线夹及连接装置
—第20部分:附加导线通用零件
—第21部分:隧道水平悬挂装置
—第22部分:隧道支撑及定位装置
—第23部分:隧道下锚补偿装置
本部分为TB/T2075—2010中的第21部分。
本部分代替TB/T2075.12-2002《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零部件第12部分:悬吊滑轮》、TB/T2075.43一2002《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零部件第43部分:杵环杆》。
本部分与TB/T2075.12一2002、TB/T2075.43200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TB/T2075.12—2002、TB/T2075.43—2002合并;
一增加了成套组成的隧道水平悬挂装置;
增加了水平悬挂底座、防腐型调整螺栓、悬吊滑轮支架等部件;
—一对隧道水平悬挂装置提出了总体技术要求。
TB/T2075是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其他标准为:
-TB/T2073-一2010《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技术条件》;
—一TB/T2074一2010《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试验方法》。
本部分由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郑州铁路专用器材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玉环、王强、田志军、顾乐。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TB/T2075.12—2002;
—TB/T2075.43—2002。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隧道内水平悬挂装置的型式、组成、标记、材料、技术要求、检验规则、试验方法、标志与包装。
本部分适用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系统单线隧道水平悬挂安装方式,悬挂铜及铜合金承力索。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TB/T2075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31.1—1988六角头螺杆带孔螺栓A和B级
GB/T91—2000开口销(eqv IS01234:1997)
GB/T95—2002平垫圈C级(IS07091:2000,EQV)
GB/T196—2003普通螺纹基本尺寸(IS0724:1993,M0D)
GB/T197—2003普通螺纹公差与配合公差与配合(IS0965一1:1998,M0D)
GB/T700—2006碳素结构钢(IS0630:1995,NEQ)
GB/T859—1987轻型弹簧垫圈
GB/T1176—1987铸造铜合金技术条件(neg IS01338:1977)
GB/T1220—2007不锈钢棒
GB/T3098.6—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idt IS03506一1:1997)
GB/T3098.15—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母(idt IS03506一2:1997)
GB/T5782—2000六角头螺栓(egv IS04014:1999)
GB/T6170-20001型六角螺母(egv IS04032:1999)
GB/T6172.1—2000六角薄螺母(egv IS04035:1999)
GB/T7233—1987铸钢件超声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
GB/T11352-2009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IS03755:1991、IS04990:2003,M0D)
TB/T2073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技术条件
TB/T2074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试验方法
3隧道水平悬挂装置的型式、组成及标记
3.1隧道水平支撑装置的型式
隧道水平悬挂装置外形及主要尺寸应符合图1,型号见表1、表2。本装置与用于接触线定位的水平可调整单支撑腕臂装置TB/T2075.22配套使用。
3.2隧道内水平悬挂装置的组成
3.2.1隧道内水平悬挂装置的组成见表1。

TB/T2075.21-2010,接触网标准,接触网规范,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第21部分,铁路,隧道水平悬挂装置,TB/T 2075.21-201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 第21部分:隧道水平悬挂装置

3.3隧道水平悬挂装置的标记示例
示例1:由水平悬挂底座、防腐型调整螺栓、硅橡胶绝缘子、悬吊滑轮支架、T型悬吊滑轮、杵环杆等部件组成的隧道水平悬挂装置标记为:
T型隧道水平悬挂装置TB/T2075.21(T)一10
示例2:由水平悬挂底座、防腐型调整螺栓、硅橡胶绝缘子、悬吊滑轮支架、G型悬吊滑轮、杵环杆等部件组成的隧道水平悬挂装置标记为:
G型隧道水平悬挂装置TB/T2075.21(G)一10
4隧道内水平悬挂装置的总体性能要求
4.1隧道水平悬挂装置的通用技术要求应符合TB/T2073的规定。
4.2隧道水平悬挂装置的安装应满足各相关隧道及线路所规定的尺寸和功能要求,安装后应连接可靠,运转灵活,调整方便。
4.3隧道水平悬挂装置在组合安装状态下,总体机械性能应满足最大垂直工作荷重为5.0kN的受力条件下任何部位不发生开裂、塑性变形现象。隧道水平悬挂装置的垂直破坏荷重不小于15.0kN。
4.4隧道水平悬挂装置安装后其整体弛度不应超过30mm。
5隧道内水平支撑装置中的零部件
5.1水平悬挂底座
5.1.1水平悬挂底座的外形结构
外形结构见图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TB/T 2075.21-201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 第21部分:隧道水平悬挂装置已关闭评论

ICS45.020 S60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2081-2016
代替TB/T2081-1989
铁路信号灯光颜色
Colours of railway signal light
2016-02-22发布
2016-09-01实施
国家铁路局发布

pdf,TB-2081-2016-T,TB/T2081-2016,铁路,铁路信号灯光颜色,TB/T 2081-2016 铁路信号灯光颜色.pdf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的规则进行起草。
本标准代替TB/T2081一1989《铁路灯光信号颜色》,与TB/T2081一198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优化了绿色铁路信号灯光色品坐标区域(见图1及图4,1989年版的图1及图4);
修改了蓝色、红色、黄色灯光的色品范围(见4.3、4.4及4.6,1989年版的3.2、3.3及3.5);
修改了白色灯光范围,使其向右扩大,包含了标准A光源的坐标(见4.7,1989年版的3.6)。
本标准由西安全路通号器材研究有限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朝霞、李丰田、孙立范、王东华、周张钰。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TB/T2081一1989。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铁路信号灯光颜色的色品区域范围和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铁路信号灯光颜色的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紫色及白色(月白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697人类工效学照明术语
GB/T5698一2001颜色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5697和GB/T5698一20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GB/T5698一2001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三刺激值tristimulus values
在三色系统中,与待测色刺激达到色匹配所需的三种参照色刺激的量。
注:在XYZ表色系统中,采用〔X(Y]〔Z]三刺激值。
[GB/T5698一2001,定义4.23]
3.2色品(度)坐标chromaticity coordinates
各个三刺激值与它们之和的比。
在XYZ色度系统中,由三刺激值X、Y、Z可以算出色品坐标x、y、z。
[GB/T5698一2001,定义4.39]
3.3色品(度)图chromaticity diagram
表示颜色色品坐标的平面图。
[GB/T5698一2001,定义4.40]
3.4光谱轨迹spectrum locus
在色品图上,把各波长的单色光刺激色品坐标的点连起来形成的轨迹。
[GB/T5698一2001,定义4.45]
4技术要求
4.1铁路信号灯光颜色区域
色度图(x,y)上画出的铁路信号灯光颜色区域见图1。信号灯光颜色为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紫色和白色(月白色),不应使用其他颜色。

内容索引:

前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技术要求……1
5铁路信号灯光颜色测试方法7
参考文献8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45.040 S13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2092-2018
代替TB/T2092-2003
简支梁试验方法
预应力混凝土梁静载弯曲试验
Simply supported beam test methods-Static loading test for precast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
2018-06-05发布
2019-01-01实施
国家铁路局发布

TB/T2092-2018,简支梁试验方法,简支梁试验标准,铁路,铁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梁静载弯曲试验,正式版 TB/T 2092-2018 简支梁试验方法 预应力混凝土梁静载弯曲试验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TB/T2092一2003《铁路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与TB/T2092一2003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本标准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铁路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类别名称(见第1章,2003年版的第1章);
增加了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的检验目的(见2.1);
增加了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应按照应力模拟原则进行的内容(见2.2);
增加了静载弯曲试验加载点布置的原则(见2.3);
删除了静载弯曲试验实施的条件(见2003年版的2.1);
增加了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自动加载设备的相关内容(见3.1、附录B);
一增加了加载反力架采用刚性竖杆时对反力架的试验要求(见3.1.2);
修改了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测量设备的相关要求(见3.2,2003年版的第2章);
增加了静载试验梁用支座的要求(见4.1);
增加了静载试验梁底面高度的要求(见4.2);
增加了压力传感器和挠度支架的安装要求(见4.4、4.7);
修改了判别梁体开裂相关区域的描述(见第6章,2003年版的第5章);
增加了静载弯曲试验设备电磁兼容性能的要求(见8.4);
修改了未完成的预应力损失的补偿弯矩△M,计算公式(见附录C,2003年版的附录A);
增加了考虑箱梁剪力滞效应条件下的跨中弯矩计算公式(见附录C);
一增加了静载弯曲试验等效荷载加载挠度修正系数表中的ZKH、ZC活载挠度修正系数和40m梁等效荷载加载挠度修正系数(见附录A);
删除了8m梁等效荷载加载挠度修正系数(见2003年版的附录E);
增加了压力传感器(含读数仪)配套标定记录表(见附录D);
删除了千斤顶油压表配套标定记录表(见2003年版的附录B);
—一增加了简支梁底面应变量线性相关系数记录表(见附录E)。
本标准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牛斌、胡所亭、邓运清、李耀雄、苏永华、王乐然、魏峰、吴国琦、马林、赵柯、班新林。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TB/T2092一1989、TB/T2092一2003。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铁路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不允许出现拉应力、允许出现拉应力和允许开裂)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按标准轨距设计
场)制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以下简称简支梁)的质量检验,其他类型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可参照使用。
2一般要求
2.1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是针对简支梁抗裂性及竖向刚度进行的产品质量检验,不包含简支梁横向、桥面板、梁端等检验。
2.2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应采用应力模拟的原则进行。对于预制阶段截面不对称的简支梁,应计入截面特性的附加影响。
2.3静载弯曲试验加载点应对称布置,对于T形、箱形、槽形等简支梁,加载点宜位于梁体腹板顶面中心线处。加载点纵向布见附录A。
2.4简支梁静载试验宜在终张拉或放张30d后进行,不足30d时应由设计单位检算确定。
3试验装置及仪器设备
3.1试验台座和加载设备
3.1.1试验时应具有试验台座、加载反力架、千斤顶、压力传感器等加载设备,整体工作能力不应小于1.2倍的最大试验荷载。
3.1.2试验台座应能保证试验梁跨度、支承方式、加载状态符合试验加载计算图式要求(附录A),且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加载反力架采用刚性竖杆时,应保证反力架可沿梁体纵向转动。
3.1.3试验加载设备配套用压力传感器的准确度不应低于I级,量程不小于最大试验荷载的1.2倍,读数仪最小分度值不应大于。
3.1.4试验前加载用压力传感器含读数仪)应采用标准测力仪校核标准测力仪精度等级不应低于0.3级,加载分级级差不应大于加载最大值的20%校核的最大荷载不宜小于最大试验荷载的1.1倍,分级不少于5级。
3.1.5静载试验宜采用自动加载设备。
3.2测量设备
3.2.1试验时应具备位移传感器或百分表、刻度放大镜、普通放大镜、钢卷尺等计量设备。
3.2.2挠度测量采用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量程不应小于最大测量值的1.1倍,最小分度值不应大于0.01mm;位移传感器精度不应低于0.1%F.S,读数仪最小分度值不应大于0.01mm。
3.2.3用于观察裂缝的普通放大镜放大倍数不低于5倍,直径不小于100mm;人工量测裂缝宽度应使用刻度放大镜,其放大倍数应不低于20倍,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02mm;梁体裂缝也可采用振弦式应变计、图像式裂缝自动检测仪等进行识别。
3.2.4振弦式应变计的测量精度不应低于0.1%F.S,最小分度值不大于1μ8,测量范围不小于3000μ8。振弦式应变计应布置于简支梁跨中及跨中两侧梁底面边缘各不小于2m的范围内,布置方式参见附录。应选择环境温度相对稳定时进行试验,同时应避免应变计受阳光直射。
3.2.5图像式裂缝自动检测仪的裂缝识别最小宽度不应大于0.02mm,检测范围应覆盖梁体跨中及跨中两侧各不小于2m范围,布置方式参见附录B。
3.2.6测量跨度用钢卷尺,其最小分度值不应大于1mm。
3.2.7试验所用计量设备、仪器、仪表等均需经法定计量检定部门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使用。测量跨度用钢卷尺应经悬空检定。
4试验梁安装及试验前的准备
4.1支座应保证试验梁处于简支状态箱梁宜选用与实际工程配套的型式和规格,T梁宜选用圆柱面或摇轴支座。简支梁两端支座的相对高差不应大于m,同一支座两侧或同一端两支座高差不应大于2mm;箱梁和槽形梁四支点不平整度不应大于2mm。支座安装后的实测梁跨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2试验梁移入台座对中后,梁底面应距离地面150cm~170cm以便于观测。
4.3在梁顶标出腹板中心线作为梁体的加载中心线,并在每一加载点铺设垫层及厚度不小于20mm的钢座板。钢座板用水平尺找平后,移入千斤顶。各千斤顶中心与梁顶加载中心线纵横向位置偏差均不应大于10mm;千斤顶中心与加载反力架横梁中心纵横向偏差均不应大于10mm,且应垫实两者之间的空隙。
4.4压力传感器安装应与千斤顶同轴,并能适应反力架的变形
4.5加载前用放大镜在梁体跨中两侧各1/4跨度范围内的下缘和梁底面进行外观检查;对初始裂缝(表面收缩裂缝和表面损伤裂缝)及局部缺陷用蓝色铅笔详细描出。
4.6试验梁静载试验前应仔细核查原始资料,加载计算单按附录C要求详细列出
4.7梁体挠度测量部位应在跨中及支座中心两侧,测量挠度的支架应独立设置并牢固、稳定,且不应受加载时试验台座变形的影响。
5加载方法
5.1试验梁的加载分两个循环进行,以加载系数K表示加载等级(加载系数K是加载试验中梁体跨中承受的弯矩与设计弯矩之比)。试验准备工作结束后,梁体承受的荷载状态为初始状态;基数级下梁体跨中承受的弯矩指梁体质量与二期恒载质量对跨中弯矩及未完成预应力损失的补偿弯矩之和。
不允许出现拉应力的顶应力梁各循环加载等级:

内容索引:

前言Ⅱ
1范围1
2一般要求1
3试验装置及仪器设备1
4试验梁安装及试验前的准备2
5加载方法2
6评定4
7静载试验记录和试验报告5
8安全及防护措施5
附录A(规范性附录)等效荷载加载挠度修正系数6
附录B(资料性附录)振弦式应变计和图像式裂缝自动检测仪梁底布置示意图……7
附录(规范性附录)预应力混凝土梁静载弯曲试验加载计算单……………9
附录D(资料性附录)加载测力设备校核记录13
附录E(资料性附录)预应力混凝土梁静载试验加载记录14
附录F(规范性附录)预应力混凝土梁静载弯曲试验报告2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正式版 TB/T 2092-2018 简支梁试验方法 预应力混凝土梁静载弯曲试验已关闭评论

ICS45.040 S05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2140.2-2018
代替TB/T2328.1-2328.19-2008
铁路碎石道砟
第2部分试验方法
Railway ballast Part 2:Test methods
2018-08-27发布
2019-03-01实施
国家铁路局发布

TB/T2140.2-2018,正式版,第2部分,试验方法,铁路,铁路碎石道砟,正式版 TB/T 2140.2-2018 铁路碎石道砟第2部分:试验方法

TB/T2140《铁路碎石道砟》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技术条件;
—第2部分:试验方法。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TB/T2328.1-2328.19一2008《铁路碎石道砟试验方法》。与TB/T2328.1-2328.19一200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本部分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增加了洛杉矶磨耗率试验方法中洛杉矶圆简的内径和简长的加工误差,以及使用磨耗限界(见3.1.1.1);
一修改了标准集料压碎率试验方法中道砟试样破碎、制备程序,以及孔边长2.5mm筛板(见3.4.1.4,TB/T2328.4-2008的3.1.4);
一修改了石粉漆透参数和石粉试模件参数试验中石粉与稀盐酸的配合比(见3.6、3.4和3.7.L.9,TB/T2328.6-2008的3.3.4、TB/T2328.7-2008的3.2.5);
一修改了铁路碎石道砟针状指数和片状指数试验方法中针、片状规准仪几何尺寸的错误(见3.15,TB/T2328.152008的第2章);
一增加了铁路碎石道砟针状指数和片状指数试验方法中针、片状试验相关规定(见3.15);
—修改了检验筛标准试验中粗颗粒道砟检验筛筛板(见附录A,TB/T2328.19一2008的第3章)。
本部分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许永贤、录朝、宁迎智、李强、徐旸、曾树谷、张文升。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TB/T2328.1-1992,TB/T2328.1-2008;
—TB/T2328.2-1992,TB/T2328.2—2008;
—TB/T2328.3-1992,TB/T2328.3—2008;
—TB/T2328.4一1992,TB/T2328.4—2008;
—TB/T2328.5-1992,TB/T2328.5-2008;
—TB/T2328.6-1992,TB/T2328.6-2008;
—TB/T2328.7-1992,TB/T2328.7-2008;
—TB/T2328.8-1992,TB/T2328.8—2008;
—TB/T2328.9-1992,TB/T2328.9-2008;
—TB/T2328.10-1992,TB/T2328.10-2008;
—TB/T2328.11一1992,TB/T2328.11—2008;
—TB/T2328.12-1992,TB/T2328.12-2008;
—TB/T2328.13-1992,TB/T2328.13-2008;——TB/T2328.14-1992,TB/T2328.14-2008;
——TB/T2328.15-1992,TB/T2328.15-2008;
—TB/T2328.16-1992,TB/T2328.16-2008;
—TB/T2328.17-1992,TB/T2328.17—2008;
—-TB/T2328.18-1992.TB/T2328.18-2008;
-—TB/T2328.19—1992.TB/T2328.19-2008。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铁路碎石道砟洛杉矾磨耗率、标准集料冲击韧度、石料耐磨硬度系数、标准集料压碎率、道砟集料压碎率、渗透系数、石粉试模件抗压强度、石粉液限、石粉塑限、石粉液塑限联合、硫酸钠溶液浸泡损失率、石料密度、石料容重粒径级配、针状指数和片状指数、风化颗粒和其他杂石含量、粒径0.1mm以下粉末含量、颗粒表面清活度试验方法和计算。
本部分适用于铁路碎石道试验。碎石道床底昨和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的洛杉矶磨耗率、石粉液限、石粉塑限、硫酸钠溶液浸泡损失率、粒径级配参数试验可参照本标准相应方法执行。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洛杉矶磨耗率
los Angeles abrasion ratio
以洛杉矶磨耗机的鹰耗指标表示碎石道砟(底砟、级配碎石)抵抗冲击、磨耗和边缘剪切等联合作
用能力的参数。
2.2标准集料冲击韧度standard colleet stuff concussion temper
用标准集料冲击韧度式验机的冲击指标,表示道作材料抵抗瞬时撞击或冲击能力的参数。
2.3石料耐磨硬度系数stones wear resistant rigidity coefficient
石料在圆盘耐磨硬度试验机上磨耗100之后的损失量表示石料抵抗磨耗能力的参数。
2.4标准集料压碎率standard collect stuff crunch rate
标准粒径的碎石用规定的试模和荷载压碎后,损失的质量百分率来反映石料抗压碎能力的参数。
2.5道砟集料压碎军ballast collect stuff crunch rate
道砟集料试样按规定的试模和荷载压碎后级配变化的参数
2.6渗透系数filter coefficient
在各向同性介质中,单位水力梯度下的单位流量,表示流体通过孔隙骨架的难易程度。
注:渗透系数又称水利传导系数。
2.7石粉试模件抗压强度rock powder test model compressive strength
石粉制备规定试件,干燥后的其单轴抗压强度称为石粉试模件抗压强度。
2.8石粉液限rock powder fluid limit
指含水石粉由流动状态转变为可塑状态(或由可塑状态到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量。
2.9石粉塑限rock powder mold limit
含水石粉由可塑状态过渡到半固体状态时的界限含水量。
2.10硫酸钠溶液漫泡损失率vitriol patrium liquor marinate loss lead
利用硫酸钠在道砟颗粒微裂及开口孔隙中的结晶膨胀作用,衡量道砟抗风化及冰冻胀裂能力的参数。
2.11石料密度stones density
石料单位体积(不包括开口与团隙体积)的质量。
2.12石料容重stones specffic gravity
石料在千燥状态下包括开和闭口孔隙在内的单位体积质量。
2.13碎石道砟粒径级配ballast grading
各种粒径的道昨颗粒质量占总量的百分比。标准碎石道砟粒径级配规定各种粒径的道昨颗粒质量占总量有一定的百分比
2.14针状指数acicular index
长度(最大尺寸)大平均粒径1.8倍的颗粒所占的质量百分率。
2.15片状指数laminated index
厚度(最小尺寸)小平均粒径0.6倍的颗粒所占的质量百分率。
2.16风化颗粒airslake grain
道砟机械加工破碎面部分或全部矿物失去光泽、改变颜色的颗粒。
2.17其他杂石other incidentat stones
与送检试样岩石材质不一致的碎石。
2.18粒径0.1mm以下粉末含量he dust content of the grain below0.1mm
碎石道昨中粒径0.1mm以下石粉粉末质量的百分率
2.19铁路碎石道砟表面清洁度surface cleanness of Railway ballast
铁路碎石道砟产品颗粒表面粉尘、泥土等杂物所占的质量百分率。
3试验方法
3.1洛杉矶磨耗率试验
3.1.1设备与机具
3.1.1.1洛杉矶磨耗机圆筒内径710mm、内长510mm,制造误差土1mm。筒壁磨耗小于或等于2mm,圆筒不应变形,结构形式及设计尺寸如图1所示。圆筒的转速为31r/min~33r/min。

内容索引:

前言Ⅲ
1范围1
2术语和定义1
3试验方法2
附录A(规范性附录)检验筛筛网35
附录B(规范性附录)比重瓶校正方法37
附录C(规范性附录)玻璃过滤器使用要求38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正式版 TB/T 2140.2-2018 铁路碎石道砟第2部分:试验方法已关闭评论

问题专业:安装

所属地区:天津

提问日期:2022-04-05 17:24:47

提问网友:哇涵涵


给排水软件中如何画指定长度管子,我画管子时点一个点出现不了输入长度的框,就操作不了

解答网友:大家广联


方法一:点击【直线】,将【点加长度】打钩并输入长度值,在绘图界面选择第一点绘制管线即可。如图:

天津,安装,答疑:给排水-天津

问题专业:土建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河北

提问日期:2022-04-05 17:23:52

提问网友:阿飝


土建,土建计量GTJ,河北,答疑:GTJ软件误按后布置如何解决-河北       图一不知道按了一个什么键位就变这样了,点上面的建模才出来,再点一下模型又变这样了土建,土建计量GTJ,河北,答疑:GTJ软件误按后布置如何解决-河北     图二这种才是正常显示吧,主要点一下模型啥的他就自动缩回去,感觉很别扭,如何解决希望各位大神提出宝贵意见

解答网友:


右上角有个下箭头,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河北

提问日期:2022-04-05 17:21:59

提问网友:张东升


土建,河北,答疑:提问-河北土建,河北,答疑:提问-河北已经说了是双层双向,这个地方又画了这样的底筋,是什么意思  望解答

解答网友:大家广联


板内画出的按画出,其余的按说明的规格画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