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1/T 131-2021 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 施工图审查数据规范
ICS 91.040
CCS P 00 DB4401
广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4401/T 131 —2021
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 施工图审查 数据规范
Data specification of construction drawing 3D digital delivery on 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 platform 2021 - 12 - 15 发布 2021 - 12 - 31 实施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信息模型 (CIM)平台民用建筑工程新建项目信息模型的通用要求、模型导入要求、数字化审查成果文件交付和 GDB 数据交付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民用建筑工程新建项目信息模型的数据交付。
施工图三维数字化设计信息模型数据的建立和应用,除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有关文件的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T 51301 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城市信息模型 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CIM)
以建筑信息模型(BIM)、地理信息系统(GIS)、物联网(IoT)等技术为基础,整合城市地上地下、室内室外、历史现状未来多维多尺度信息模型数据和城市感知数据,构建起三维数字空间的城市信息有机综合体。
3.2
城市信息模型平台 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 platform
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和基于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构建的各专项应用系统的总和,简称“CIM平台”。
3.3
施工图三维数字化设计信息模型 3D digital design information model of construction drawing
民用建筑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阶段,符合CIM平台和BIM审查规定的模型,简称“施工图设计模型”。
3.4
施工图 BIM 审查 BIM review of construction drawing
使用计算机技术对施工图三维数字化设计信息模型进行设计规范审查,简称“BIM审查”。
3.5
GDB 数据 guangzhou data base data
以公开、标准的数据库格式记录广州地区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交付的BIM数据,以保证后续应用中对BIM数据的无损读取的一种数据格式。
3.6
GDB 数据文件 GDB data file
用标准的数据库文件存储方式记录交付的GDB数据,以保证后续阶段对这种BIM数据的直接应用。
3.7
定位基点 position base point
在模型单元空间上设定的特征点,以便于布置或安装工程对象到CIM平台上时作对应换算。
4 通用要求
4.1 一般规定
4.1.1 施工图三维数字化设计信息模型交付方应保障数据的准确性,所交付的模型、文档、图纸信息应保持完整和一致,并应符合 GB/T 51301 的规定。
4.1.2 各专业模型宜实现信息传递和共享,模型数据的提取与交换应满足开放性要求,信息交换的内容和格式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施工图 BIM 审查系统上提交的数据信息来源于按照 GB/T 51301 交付的BIM 模型,专业模型分为建筑模型和结构模型。其中建筑模型中还包括有建筑、机电设备等多专业信息模型。BIM 模型信息通过本文件约定的数据格式,记录为统一的 GDB 数据库文件。
4.1.3 应用 GDB 数据的软件宜具有模型查验功能。使用 GDB 数据的软件这里特指包括生成 GDB 数据文
件或读取 GDB 数据文件的软件,其应符合我国工程建设的要求。
4.1.4 本文件中规定的 BIM 模型数据及工作内容和范围,应与各相关专业信息模型进行关联和整合、协调一致。
4.1.5 BIM 模型所包含的信息及交付物应满足工程项目的审查需求。
4.1.6 施工图设计模型交付过程中,宜以文件形式实现 GDB 数据库的持久化存储及交换。
4.1.7 数据交换时应确保交换过程中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以及链接关系的有效性。
4.2 基本规则
4.2.1 广州市建设工程设计采用如下单位制:
a) 建设工程BIM模型中所有模型单元应采用公制单位;
b) 根据各专业的设计要求,信息模型中长度描述以“mm”为单位,保留整数显示;或以“m”、
“km”为单位时,应在数据文件中予以标记,并精确到毫米;
c) 根据各专业的设计要求,信息模型中面积属性描述以“mm2”为单位,保留整数显示;
d) 根据各专业的设计要求,信息模型中体积属性描述以“mm3”为单位,保留整数显示;
e) 时间系统应采用公历纪元和北京时间;
f) 若以上指标单位说明与各描述对象属性定义单位不一致,应以属性表定义为准。
4.2.2 模型中定位基点应具有本地坐标系的坐标值和方向角,本地坐标系应采用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
(CGCS2000)的分带投影坐标系或与之联系的城市独立坐标系。
4.2.3 模型中绝对标高应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进行标注。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4401/T 130-2021 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 施工图审查技术规范
ICS 91.040
CCS P 00 DB4401
广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4401/T 130 —2021
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 施工图审查 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drawing review on city information modelling platform
2021 - 12 - 15 发布 2021 - 12 - 31 实施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信息模型 (CIM)平台施工图 BIM 审查的范围和条文内容(包括建筑、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电气专业及消防、人防、节能专项中的部分条文)、施工图设计模型单元属性审查信息要求及审查结果。
本文件适用于民用建筑工程新建项目的施工图三维数字化设计信息模型的建立和审查管理,是针对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图 BIM 审查系统上实现计算机对模型审查的技术规范。
施工图三维数字化设计信息模型的审查,除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有关文件的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
GB 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年版)
GB 50015—2019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
GB 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
GB 50038—2005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 50067—2014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84—201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96—2011 住宅设计规范
GB 50099—2011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GB 50116—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57—2013 地铁设计规范
GB 50189—201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368—2005 住宅建筑规范
GB 50974—201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 51251—2017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JGJ 3—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9—2016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城市信息模型 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CIM)
以建筑信息模型(BIM)、地理信息系统(GIS)、物联网(IoT)等技术为基础,整合城市地上地下、室内室外、历史现状未来多维多尺度信息模型数据和城市感知数据,构建起三维数字空间的城市信息有机综合体。
3.2
城市信息模型平台 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 platform
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和基于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构建的各专项应用系统的总和,简称“CIM 平台”。
3.3
施工图三维数字化设计信息模型 3D digital design information model of construction drawing
民用建筑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阶段,符合 CIM 平台和 BIM 审查规定的模型,简称“施工图设计模型”。
3.4
施工图 BIM 审查 BIM review of construction drawing
使用计算机技术对施工图三维数字化设计信息模型进行设计规范审查,简称“BIM 审查”。
3.5
施工图 BIM 审查系统 BIM review system of construction drawing
基于 BIM 三维模型的线上自动审查系统,使用计算机技术对施工图设计模型进行设计规范审查的系统,简称“BIM 审查系统”。
3.6
GDB 数据 Guangzhou data base data
以公开、标准的数据库格式记录广州地区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交付的 BIM 数据,以保证后续应用中对BIM 数据的无损读取的一种数据格式。
3.7
GDB 数据文件 GDB data file
用标准的数据库文件存储方式记录交付的 GDB 数据,以保证后续阶段对这种 BIM 数据的直接应用。
3.8
定位基点 position base point
在模型单元空间上设定的特征点,以便于布置或安装工程对象到 CIM 平台上时作对应换算。
4 通用要求
4.1 施工图 BIM 审查系统应分专业进行审查。施工图 BIM 审查系统的审查功能应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 5 个专业,并涵盖消防、人防、节能 3 个专项。
4.2 施工图 BIM 审查系统应以 GDB 数据文件为主要审查对象。
4.3 本文件未记录的审查条文,应按原有审查方法进行相关审查工作。
4.4 施工图 BIM 审查系统的审查范围及条文拆解内容应与本文件第 5 章的表 1 至表 10 保持一致。
4.5 施工图 BIM 审查系统的模型单元属性审查信息应与本文件第 6 章的表 11 至表 19 保持一致。
4.6 施工图 BIM 审查系统应按照问题类型、法规/标准编号、强制类型、审查意见等相关要素,对审查不通过构件列表报告。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4401/T 112.3-2021 城市道路占道施工交通组织和安全措施设置 第3部分:交通引导人员设置
ICS 03.220.20
CCS R 80 DB4401
广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4401/T 112.3 —2021
城市道路占道施工 交通组织和安全措施设置 第 3 部分:交通引导人员 设置
Specification of traffic organization and safety facilities in urban road work Part 3:Traffic guider
2021 - 09 - 16 发布 2021 - 11 - 01 实施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道路占道施工的交通引导人员的基本要求、工作设备以及设置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广州市各类城市道路占道施工的交通引导人员设置,其他道路可参照执行。
城市道路占道施工的交通引导人员设置除应符合本文件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本省市现行有关标准和文件的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交通引导人员 traffic guider
位于施工围蔽区外围,用于疏导交通的工作人员。
3.2
智能交通引导装置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guidance device
具有警示灯提示、自动摇摆等功能的智能型引导装置,可用于代替交通引导人员。
4 交通引导人员基本要求
4.1 岗位基本要求
交通引导人员主要负责引导途经施工作业区的车辆和行人,协助交管部门负责交通秩序的维护,应对交通引导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合格的交通引导人员应满足以下能力要求:
a) 能清晰、准确、及时的接收并发出特定的指令;
b) 对于不受控制的车辆带来的危险,能快速镇定地躲避保证自身安全;
c) 正确掌握交通信号指挥手势,及掌握控制信号设备(如标示牌、指示旗帜),对接近工作区的驾驶员发出清晰正确的指令;
d) 在紧急情况下,能正确理解并应用控制交通安全的内容;
e) 能够判断危险的交通情形并及时警告工作区人员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4.2 服装基本要求
4.2.1 为保证交通引导人员日间工作与夜间工作的安全性,交通引导人员应统一着装,佩戴专用帽子和穿着反光衣,并在鲜明位置标注“交通引导员”和所属公司的字样。
4.2.2 反光衣的背景颜色宜为荧光橙红色、荧光黄绿色或者两种颜色组合,反光材料宜为橙色、白色,保证能在最小为 300m 的距离内被驾驶者看到。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4401/T 112.2-2021 城市道路占道施工交通组织和安全措施设置 第2部分:交通组织方案编制
ICS 03.220.20
CCS R 80 DB4401
广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4401/T 112.2 —2021
城市道路占道施工 交通组织和安全措施设置 第 2 部分:交通组织方案编制
Specification of traffic organization and safety facilities in urban road work Part 2:Traffic organization 2021 - 09 - 16 发布 2021 - 11 - 01 实施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道路占道施工交通组织 方案、交通影响评价的一般规定和编制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广州市各类城市道路占道施工的交通组织方案编制,其他道路可参照执行。
城市道路占道施工的交通组织方案编制除应符合本文件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本省市现行有关标准和文件的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4401/T 112.1 城市道路占道施工交通组织和安全措施设置 第1部分:交通安全设施设置
DB4401/T 112.3 城市道路占道施工交通组织和安全措施设置 第3部分:交通引导人员设置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占道施工交通组织 traffic organization for road work
占用城市道路施工作业期间,为了降低占道施工作业给城市交通带来的影响,采取相应的对策,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有序,不发生大范围、长时间的交通拥堵。
3.2
城市道路占道施工 urban road work
需要占用城市道路施工的作业活动。
3.3
完全封闭施工 road closed for work
完全中断占道施工路段交通的施工。
3.4
部分封闭施工 lane closed for work
部分中断占道施工路段交通的施工。
3.5
v/c饱和度 volume of capacity
道路实际交通量与通行能力的比值。
3.6
占道施工交通影响评价 transportation impact analyses of urban road work
占道施工后,对施工路段周围交通系统运行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价,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消减占道施工交通影响的技术方法。
3.7
交通影响评价启动条件 thresholds of traffic impact analysis
施工项目需要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门槛条件。
3.8
交通影响评价评价指标 indicators of traffic impact assessment
衡量占道施工项目对评价范围内交通系统影响的指标。
3.9
初始交通需求 primary transportation demand of urban road work
在占道施工项目开工前,受占道施工影响道路的原有交通需求,包括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公共交通等。
3.10
转移交通需求 transfer transportation demand of urban road work
在占道施工项目开工后,受占道施工影响道路的部分背景交通,分流、引导至其他道路或交通设施上的交通需求。
3.11
背景交通需求 transportation demand of non-working urban road
交通影响评价范围内,除去受占道施工影响道路,其他道路和交通设施上的已有交通需求。
4 基本要求
4.1 占道施工项目应编制交通组织方案,满足交通影响评价启动条件的应同步编制交通影响评价。
4.2 对交通现状影响较大的建设项目应在项目决策阶段启动交通组织方案的编制,影响不大的可在设计阶段启动。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4401/T 112.1-2021 城市道路占道施工交通组织和安全措施设置 第1部分:交通安全设施设置
ICS 03.220.20
CCS R 80 DB4401
广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4401/T 112.1 —2021
城市道路占道施工 交通组织 和安全措施设置 第 1 部分:交通安全设施 设置
Specification of traffic organization and safety facilities in urban road work Part 1:Traffic safety facilities
2021 - 09 - 16 发布 2021 - 11 - 01 实施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道路 占道施工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的基本要求、作业区基本组成、作业区交通安全设施、作业区布置一般规定、一般路段作业区布置、特殊路段、平面交叉口、桥梁隧道以及临时、移动作业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广州市各类城市道路占道施工的交通安全设施设置,其他道路可参照执行。
城市道路占道施工的交通安全设施设置除应符合本文件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本省市现行有关标准和
文件的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68.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
GB 5768.3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
GB 14887 道路交通信号灯
GB/T 16311 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
GB/T 18833-2012 道路交通反光膜
GB/T 18922 建筑颜色的表示方法
GB/T 21383 新划路面标线初始逆反射亮度系数及测试方法
GB/T 24720 交通锥
GB/T 24972 弹性交通柱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作业区 work zone
由于道路施工、养护等作业影响交通运行,而进行交通管控的路段。
3.2
长期作业区 long-term work zone
在一个地点设置作业区、实施作业以及拆除作业区的时间总和大于24h的作业区。
3.3
短期作业区 short-term work zone
在一个地点设置作业区、实施作业以及拆除作业区的时间总和大于4h且小于或等于24h的作业区。
3.4
临时作业区 temporary work zone
在一个地点设置作业区、实施作业以及拆除作业区的时间总和大于30min且小于或等于4h的作业区。
3.5
移动作业区 mobile work zone
连续移动或停留时间不超过30min的间歇移动作业的作业区。
3.6
渠化设施 channelizing devices
作业区用以阻挡或分隔交通流、标明车辆绕行线路、保护作业现场设施和人员的交通锥、交通桶、交通柱、塑料注水(砂)隔离栏、活动护栏等设施的统称。
3.7
逐级限速 variable speed limit
设置两块及以上限速标志,限速值按一定梯度递减的限速方法。
3.8
最终限速值 ultimate speed limit
逐级限速中最小的限速值。
4 基本要求
4.1 在进行道路施工作业前,应根据道路类型、施工周期及沿线交通等实际情况,结合施工组织设计,制定交通安全保障方案。同时,应根据道路施工状况,制定交通管理应急预案。
4.2 施工作业中既要贯彻、落实交通管理方案中的各项措施,又应当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方案进行适时调整,并做好上报和备案工作。
4.3 在施工作业中,应随时注意各项安全设施的完整性,若有移位、倾倒、歪斜、损坏的情况,应及时复位、修补或补充,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随意撤除或改变安全设施的位置、扩大或缩小施工作业区范围。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4401/T 109-2021 历史保护建筑防火技术规程
ICS 27.060
CCA A 00
DB4401
广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4401/T 109 —2021
历史保护建筑 防火技术 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ire protection of existing historical building
2021 - 04 - 16 发布 2021 - 05 - 15 实施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历史保护建筑防火技术的总体要求及设计、施工、验收、管理的具体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进行保护与利用的成片(历史地段)或单独的历史保护建筑。广州市各级历史地段分布参见附录A。
本文件不适用于下列建筑:
a) 在历史地段保护规划中保留的,与历史风貌有冲突的建筑。
b) 本文件不适用于延续厂房、仓库功能的工业遗产,适用于改造为民用建筑的工业遗产。
历史保护建筑的消防工程除应符合本文件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地方现行有关标准和规定,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按照有关标准或本文件确有困难的情况,应针对具体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和消防设计评估,按GB/T 31592 消防安全工程总则和国家有关文件的规定实施。
b) 历史地段内拆除重建的建筑和整体改造部分,除建筑间距和受保护的价值要素可按照本文件的相关规定外,其他防火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消防规范的相关规定。
c) 非历史地段内迁移的历史保护建筑,建筑间距应符合国家现行消防规范的相关规定。
d) 新建建筑的防火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消防规范的相关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495.1 消防安全标志 第1部分:标志
GB 15630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GB/T 25894 疏散平面图 设计原则与要求
GB/T 31592 消防安全工程 总则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T 50065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 5008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219 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
GB 5022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 5030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T 50328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
GB 50720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 50898 细水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
GB 5097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 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1017 古建筑防雷工程技术规范
GB 51249 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
GB 51251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 51309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
CJJ/T 117 建设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XF 480(所有部分) 消防安全标志通用技术条件
XF 768 消防摩托车
XF/T 1463—2018 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
公安部令第61号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公消〔2007〕234号 《关于调整火灾等级标准的通知》
文物督发〔2015〕11号 《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十项规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51号 《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暂行规定》
粤建质函〔2016〕2827号 《广东省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技术资料统一用表》
3 术语和定义
GB 50016、GB/T 5907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历史保护建筑 existing historical building
为经所在地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工业遗产和各类历史地段保护规划中划定的核心保护范围内保留、维修、改善的与历史风貌无冲突的其他建筑物以及采取拆除重建方式以符合历史风貌保护要求的建筑物。
注:历史保护建筑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法定保护对象,包括文物保护单位、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另一类为规划保护对象,包括在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等各类历史地段的保护规划中划定的核心保护范围内的法定保护对象、与历史风貌无冲突的其他建筑物、与历史风貌有冲突并采取拆除重建方式以符合历史风貌保护要求的其他建筑物。
3.2
历史地段 historic area
能够真实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地区,即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确定公布或所在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划定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
[来源:GB/T 50357-2018,2.0.3,有修改]
3.3
工业遗产 industrial heritage
列入《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或列入各级人民政府部门公布的“工业遗产保护名录”中的,1840年中国近现代工业产生以来,具有历史、科学、艺术、社会文化价值的工业文明遗存。
[来源:WW/T 0091-2018,3.1,有修改]
3.4
历史建筑 historic building
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
[来源:《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第四十七条]
3.5
传统风貌建筑 traditional style building
除文物保护单位、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建筑外,经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建成历史,对历史地段整体风貌特征形成具有价值和意义的建筑物、构筑物。
[来源:GB/T 50357-2018,2.0.10,穗府办规〔2020〕3号《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促进历史建筑合理利用实施办法的通知》,穗名城函〔2018〕6号《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公室关于印发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利用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有修改]
3.6
历史保护建筑保护与利用工程 preservation and adaptive reuse of existing historical building
根据其历史文化或建筑价值、特征、保存状况、环境条件,综合考虑保护、研究、展示、延续原有功能或新的功能需求,对原有建筑的安全性、功能完整性、性能等级和室内外环境品质等方面进行改善提升的行为。包括修缮、迁移、改造、室内装修、原址复建五类。
注:历史保护建筑保护与利用工程包括了保护与利用两大类工程。保护工程一般包括保养维护、抢险加固、修缮、迁移四类,利用工程一般包括改造、室内装修、原址复建(或拆除重建)三类。考虑到保养维护和抢险加固涉及消防问题较少,本文件涉及消防问题的工程共五类:修缮、迁移、改造(包括以改善为目的的加固等)、室内装修、原址复建(或拆除重建)。
[来源:《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有修改]
3.7
利用 adaptive reuse
历史保护建筑利用是指根据其历史文化或建筑价值、特征、保存状况、环境条件,综合考虑保护、研究、展示等需求,延续原有功能或赋予其适宜的当代功能的各种行为。
[来源:《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有修改]
3.8
修缮 preservation and repair
在满足历史保护要求,且不改变原有建筑物、构筑物的室内外风格、风貌特征和不改变原有建筑的属性分类、功能用途、主体结构、规模高度等重要特性的前提下,专指对历史保护建筑及其构件进行的保护行为,包括日常保养维护(或维修)、轻微修缮和非轻微修缮等。
注:日常保养维护主要包括维护建筑清洁卫生、防潮防渗、临时修补工程、维护或维修防灾设施、危急时的可逆的临时防护加固措施等。轻微修缮是指不涉及价值要素的部位、材料、构造、装饰及建筑结构的修缮。非轻微修缮是指日常保养维护和轻微修缮两种情形以外的所有修缮情形。
[来源:GB/T 50357-2018,有修改]
4 总体要求
4.1 分类及总体要求
4.1.1 根据历史保护重要性,历史保护建筑分为保护一类、保护二类、保护三类,具体内容和建设工程行为限定见表 1。
4.1.2 历史保护建筑的消防措施应用范围应符合表 2。
4.1.3 保护二类、三类建筑(木结构、砖木建筑除外)的改造工程,其耐火等级不宜低于国家现行消防规范中二级的要求。其中高层建筑以及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民用机场航站楼、火车站房、体育场馆、展览馆、大型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改造工程,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国家现行消防规范中二级的要求。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44/T 2331-2021 公路混凝土桥梁火灾后安全性能评定技术规程
ICS 93.040
CCS P 66
DB44
广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44/T 2331 —2021
公路混凝土桥梁 火灾后安全性能评定技术规程
Codes of safet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echnique for highway concrete bridges after fire
2021 - 09 - 30 发布 2021 - 12 - 30 实施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混凝土桥梁火灾后检测与安全性能评定涉及的桥梁火场踏勘、外观检查、技术状况评定、损伤检测分析以及安全性能评定等的工作程序、内容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公路混凝土桥梁,其他混凝土桥梁亦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GJ/T 384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JTG H11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JTG/T H21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JTG/T J21 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
JTG/T J21-01 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
JTG 3420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桥梁技术状况评定 general technical condition of bridge evaluation
桥梁整体性能、完好程度、以及满足设计使用要求等方面的描述与技术等级评定。
3.2桥梁烧损状况评定 fire damage status of bridge evaluation
桥梁整体性能、完好程度、以及满足设计使用要求等方面受到火灾影响的描述与烧损等级评定。
3.3火场初始温度 Initial temperature of fire site
火灾前,桥位大气环境的温度。
3.4火场最高温度 Maximum temperature of fire site
火灾发生时,桥位大气环境达到的最高温度。
3.5全盛期火灾持续时间 duration time of fully developed fire
指桥梁火灾全盛期阶段所持续的时间。
3.6桥梁构件温度场 temperature field of bridge component
火灾过程中,混凝土桥梁表面及内部温度分布。
3.7标准火灾升温曲线 standard fire temperature-time curve
表示混凝土构件标准耐火试验时,炉内平均温度—时间的关系曲线。
[来源:ISO 834-1—1999,9.15]
3.8当量标准升温时间 equivalent standard temperature rise time
基于构件损伤作用效应等效原理,火场对构件实际作用时间等效换算为标准火灾升温曲线作用的时间。
3.9混凝土二次烧失量 second ignition loss of concrete
受火混凝土样品烘干后,将其灼烧至恒重时失去质量占烘干样品的百分比。
3.10名义劈裂强度 nominal split strength
混凝土芯样横向劈裂破坏荷载与劈裂面积的比值。
4 总体要求
4.1混凝土桥梁火灾事故后,在确保火灾现场安全前提下,应及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单位开展桥梁火灾后安全性能评定工作。
4.2开展混凝土桥梁火灾后安全性能评定工作所用到的仪器设备应满足测量精度、分辨力、重复性、量程及环境适应性的要求,且应在设备的检定或校准有效期内。
4.3开展混凝土桥梁火灾后安全性能评定工作应遵照循序渐进、逐层深入的总体原则,具体工作内容和程序见图 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41/T 2244-2022 夹克法桩基加固设计施工技术规程
ICS 93.040
CCS P66
DB41
河南省 地方标准
DB41/T 2244 —2022
夹克法 桩基加固设计施工技术 规范
2022 - 03 - 01 发布 2022 - 05 - 28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夹克法桩基加固的材料、设计、施工和质量评定。
本文件适用于桥梁钢筋混凝土桩基的维修加固和预防性养护,码头等其他构筑物桩基亦可参考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2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GB/T 1034 塑料吸水性的测定
GB/T 1447 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 1449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GB/T 24721.1 公路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产品
GB/T 2567 树脂浇铸体性能试验方法
GB/T 3854 增强塑料巴柯尔硬度试验方法
GB/T 6031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硬度的测定
GB/T 7124 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的测定
GB/T 7759.1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
GB/T 9722 化学试剂气相色谱法通则
GB/T 14206 玻璃纤维增强聚酯连续板
GB 18583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
GB 50367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T 50448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GB 50728 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
JC/T 2379 地基与基础处理用环氧树脂灌浆材料
JGJ/T 70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JGJ 145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JTG/T 2231-01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JTG/T 3360-02 公路桥梁抗撞设计规范
JTG/T J22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
JTG/T J23 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夹克法
由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套筒对既有桩基进行围护,填充灌浆料,并通过密封胶、弹性密封条、紧固件等进行密封、加固、防腐的桩基加固维修技术。
3.2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套筒
由高强度的纤维与基体材料经过缠绕、模压或挤压工艺形成的具有纤维增强效应的复合材料套筒。
3.3
灌浆料
处于桩基与套筒之间的以提高桩基刚度和耐久性的填充料。
3.4
弹性密封条
由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等材料组成,防止套筒底部渗水、漏浆的密封材料。
3.5
紧固件
在套筒锁扣连接位置,使套筒两侧边固定或粘合在一起的配件。
4 材料
4.1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套筒
4.1.1 材料应表面无划痕、无异物夹杂、无裂缝、无气泡。
4.1.2 套筒的形状、外观可根据加固要求确定。
4.1.3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基本性能应符合表 1 的规定,耐老化性能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4.2 灌浆料
4.2.1 环氧灌浆料应无结皮、凝胶、沉淀、结块、分层;水泥基灌浆料应无离析、沉淀。
4.2.2 应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触变性、沁水性,且易于人工灌注或专用压浆泵泵送。
4.2.3 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3~表 6 的规定。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41/T 2243-2022 电石灰复合稳定再生集料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ICS 93.080.99
CCS P66
DB41
河 南 省 地方标准
DB41/T 2243 —2022
电石灰复合稳定再生集料 路面基层
施工技术规范
2022 - 03 - 01 发布 2022 - 05 - 28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石灰 复合稳定再生集料 的路面基层原材料、组成设计、施工要求和质量检验与验收。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的公路路面基层的电石灰复合稳定再生集料组成设计、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 213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JTG 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51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G/T F2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 细则
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
JTG 3430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JTG/T F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石灰
化工产业以电石为原料生产化工产品的副产品,主要成分为Ca,以Ca(OH)2和CaCO3混合形式存在。
3.2
电石灰复合稳定再生集料
以电石灰、粉煤灰、水泥等为结合料与被稳定再生集料共同拌和形成的混合料。
3.3
煤矸石
采煤过程中分离出来的含碳量较低的岩石。
3.4
再生集料
由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块、砂浆、石块、砖瓦以及煤矸石经过破碎、筛分之后,合成满足级配要求的集料。
3.5
杂物
建筑垃圾中除混凝土、砂浆、石块、砖瓦、陶瓷材质外的其他材料。如木屑、生活垃圾、钢筋、橡胶、塑料、废油毡等。
4 原材料
4.1 电石灰
4.1.1 干燥后的电石灰在运输和贮存时不应受潮和混入杂物,应按批次、规格分别贮存,避免雨淋、混入杂物或污染。
4.1.2 电石灰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4.1.3 电石灰的含水率不应大于 30%。
4.2 水泥
4.2.1 强度等级宜采用 42.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4.2.2 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和生产日期,复核合格后方可使用。
4.2.3 水泥初凝时间应大于3 h,终凝时间应大于6 h 且小于10 h。
4.3 粉煤灰
4.3.1 干排或湿排的硅铝粉煤灰和高钙粉煤灰等均可用作再生集料基层或底基层的结合料。粉煤灰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4.3.2 各等级公路的底基层、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使用的粉煤灰应符合表 2 的技术要求。
4.4 水
4.4.1 符合 GB 5749 的饮用水可直接作为基层材料拌和与养生用水。
4.4.2 拌和使用的非饮用水技术要求应符合 JTG/T F20 的规定。
4.4.3 养生用水可不检验不溶物含量。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41/T 2239-2022 电梯物联网数据归集规范
ICS 91.140.90
CCS Q 78
DB41
河南省 地 方 标 准
DB41/T 2239 —2022
电梯物联网数据 归集规范
Specification of data collection for elevator internet of things
2022 - 03 - 01 发布 2022 - 05 - 28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梯物联网 相关的术语和定义、电梯物联网平台的信息采集与数据格式、电梯物联网平台与电梯监管平台之间的数据安全传输以及接口调用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乘客与载货电梯、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等电梯物联网平台的信息采集以及向电梯监管平台的数据归集 ,也可用于电梯物联网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
本文件不适用于通过物联网技术控制乘客与载货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运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943.1—2011 信息技术设备 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7024—2008 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
GB/T 7588.1—2020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第1部分: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
GB 16899—2011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T 24476—2017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物联网的技术规范
T/CEA 701—2019 基于物联网的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监测系统的通用要求 第1部分: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
T/CPASE MG 007—2019 电梯物联网采集信息编码与数据格式
3 术语和定义
GB/T 7588.1—2020、GB 16899—2011、GB/T 24476—2017及T/CPASE MG 007—201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梯物联网 elevator internet of things
利用各类协议转换装置、通信感知设备等监测终端,按照约定协议,连接电梯、感知设备和平台,通过数据交互,实现对电梯监测、分析、识别等管理与应用的网络服务系统。
3.2
电梯物联网平台 elevator internet of things platform
用于接收监测终端的运行状态、故障、事件或报警等信息,对电梯数据信息进行统计、查询和分析处理,以及对监测终端进行控制和管理的应用平台。
3.3
电梯监管平台 elevator supervision platform
以保障公共安全为目的建立的,融合使用登记、检验检测、监管、电梯物联网监测等多种信息在内的,对电梯进行安全监督管理的信息平台。
4 电梯物联网数据归集基本架构
电梯物联网数据归集基本架构见图1。电梯监管平台、电梯物联网平台、监测终端、电梯之间进行双向信息交互。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答疑:碰撞修改前后哪个造价要高一点?是碰撞修改前比碰撞修改后高?-内蒙古自治区
问题专业: 安装
所属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
提问日期: 2022-04-04 13:27:06
提问网友: 小刘同学
解答网友: xagcc
不一定,修改的增加就是修改后造价高,修改减少就是修改前造价高。
DB41/T 2156-2021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指南
ICS 93.010
CCS P 21
DB41
河南省 地 方 标 准
DB41/T 2156 —2021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 指南
2021 - 07 - 06 发布 2021 - 10 - 05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公路隧道 通风设计的术语和定义、规划与调查、通风方式、通风标准及设计风量、通风计算、风机房、风机选型与布置、通风系统结构设计、通风控制及火灾防排烟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各等级公路山岭隧道的通风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G B0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T D70/2-02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一氧化碳浓度
隧道单位体积被污染空气中含有一氧化碳(CO)的体积,用体积浓度计量。
3.2
烟尘浓度
烟尘对空气的污染程度,通过测定污染空气中 100 m 距离的烟尘光线透过率来确定,表示洞内能见度的指标。
3.3
需风量
按保证隧道安全运营要求的环境指标,根据隧道条件计算确定需要的新鲜空气量。
3.4
设计风量
以计算得到的隧道需风量为基础,在满足运营要求而配置风机后达到的通风量。
3.5
设计风速
根据设计风量计算得到的空气在隧道内沿隧道轴向流动的速度。
3.6
风压
分为静压、动压、全压。作用于各个方向上压强相等的空气压力称为静压;空气以某一速度流动时所产生的压力称为动压;任意测点处静压和动压之和称为全压。本指南所提及静压和全压是指隧道或风机的相对静压和相对全压。
3.7
纵向通风
通风气流在行车空间沿隧道轴线方向(纵向)的流动。
3.8
互补式通风
通风气流在行车空间沿隧道轴线方向(纵向)进入,经横通道交换左、右线隧道部分气流,沿隧道轴线方向(纵向)排出的流动。
3.9
半横向通风
通风气流在行车空间沿垂直于隧道轴线方向(横向)进入(或排出)、沿隧道轴线方向(纵向)排出(或进入)的流动。
3.10
全横向通风
通风气流在行车空间沿垂直于隧道轴线方向(横向)的流动。
4 通风设计规划与调查
4.1 通风规划
4.1.1 整体规划
公路隧道通风应结合路线平面、纵断面、隧道断面形式、工程分期建设情况、防灾救援与运营管理等进行整体规划。
4.1.2 设计步骤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应按下列步骤实施:
a) 应收集隧道所在路段平面、纵断面,隧道地形、地物、地质等路线资料;
b) 应收集隧道所在路段的公路等级、隧道断面、交通量,所在区域的气象和环境条件,以及隧址区域的环保要求等技术资料;
c) 应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隧道需风量的初步计算及通风方案比选;当因路线方案使各通风方案均不满足运营安全、经济、环保要求时,则应重新论证路线方案、隧道长度、纵坡等;
d) 应根据比选确定的通风方案计算需风量,确定设计风量,并计算通风系统阻力;
e) 应根据通风系统阻力计算风机风压、风量、功率等,并进行风机选型及配置;
f) 通风设备安装前,应针对隧道土建施工、通风设备参数变更情况复核通风系统是否满足隧道运营需求。
4.1.3 设计原则
公路隧道通风系统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a) 通风系统可根据近远期预测交通量进行一次设计、两期实施;
b) 应根据所在路段交通量增长、汽车有害气体标准排放量变化、各分期实施阶段洞内通风标准和洞外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变化、土建工程及通风设施分期实施的难易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c)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应对日常运营通风与防灾通风设施进行统筹规划,明确日常运营工况与火灾工况的风机数量;
d) 各期安装的设备应满足隧道防灾通风需求;
e) 服务隧道和地下风机房通风系统应采用正压通风方式。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江苏
提问日期: 2022-04-04 13:25:05
提问网友: 何籼乐
解答网友: 维达詹工
你好:选择AT楼梯。
DB41/T 2155-2021 公路建设项目电子文件类目和代码
ICS 03.220.20
CCS R 10
DB41
河南省 地方标准
DB41/T 2155 —2021
公路建设 项目电子文件 类目 和代码
2021 - 07 - 06 发布 2021 - 10 - 05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建设项目电子文件的类目体系、电子文件代码结构和电子文件类目代码的构建规则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公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和电子文件创建、电子文件整理归档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917—2017 公路路线标识规则和国道编号
GB/T 226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10113—2003 分类与编码通用术语
GB/T 1583—2011 标点符号用法
DA/T 22—2015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DA/T 28—2018 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范
JT/T 828—2019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数据报告编制导则
JT/T 1181—2018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等级管理要求
JTG F80/1—2017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
JTG F80/2—200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二册 机电工程
JTG/T 3812—2020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数据标准
交通部.交通部科学技术档案分类编号办法.1987年
交通运输部.公路建设项目文件材料立卷归档管理办法.2010年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项目电子文件
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字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记录和反映项目建设和管理各项活动的过程的信息记录,包括文本电子文件、图像电子文件、图形电子文件、视频电子文件、音频电子文件等。
[来源:DA/T 28—2018,3.12,有修改]
3.2
上位类
在线分类体系中,一个类目相对于由他直接划分出来的下一级类目而言,称为上位类。
[来源:GB/T 10113—2003,2.1.8]
3.3
下位类
在线分类体系中,由上位类(3.2)直接划分出来的下一类目。
[来源:GB/T 10113—2003,2.1.9]
3.4
同位类
在线分类体系中,由一个类目直接划分出来的下一级各类目。
[来源:GB/T 10113—2003,2.1.10]
3.5
代码
表示特定事物或概念的一个或一组字符。
注:这些字符可以是阿拉伯数字、拉丁字母或便于人和机器识别和处理的其他符号。
[来源:GB/T 10113—2003,2.2.5]
3.6
文件联
项目管理的底层事务产生的具有既定和有机业务关系的电子文件的集合。
注:电子文件类目体系中,在每个分项工程叶节点设置文件联;在合同段、单位工程、分部工程等节点,根据需要
设置文件联以管理本级电子文件。
3.7
电子文件号
按照电子文件类目结构,电子文件在形成时即被赋予的一组字符,用以标示电子文件的类别和排列顺序等。
3.8
文件标识码
标识特定类型的电子文件的字符,包括文号、图号、表单标识码等。
3.9
表单标识码
标示试验、检测、检验、评定和造价等业务表单的类及其在同类表单内的创建顺序等特征的字符,用表单的标识编码后缀以顺序号标示。
3.10
结构实体单元
分项工程施工形成的具有空间位置和三维尺寸的工程实体单元,是工程结构、施工作业和质量检验评定的基本单元。
4 电子文件的归档范围、保管期限
按照《公路建设项目文件材料立卷归档管理办法》和DA/T 28—2018的规定,确定公路建设项目电子文件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41/T 2154-2021 普通干线公路信息数据规范
ICS 03.080
CCS P 95
DB41
河南省 地方标准
DB41/T 2154 —2021
普通干线公路 信息数据规范
2021 - 07 - 06 发布 2021 - 10 - 05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普通干线公路数据仓库和数据管理系统建设的要求,为打破信息孤岛,规范与提升数据质量提供有效的基础支撑。
本文件适用于普通干线公路数据中心建设,及其他涉及普通干线公路信息资源整合开发利用的信息系统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312—1980 信息交换用汉子编码字符集 基本集
GB 5768.2—2009 道路交通标志
GB/T 7408—2005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 信息交换 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GB/T 19488.1—2004 电子政务数据元 第1部分:设计和管理规范
JT/T 697.1—2013 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
JT/T 697.2—2014 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 第2部分:公路信息基础数据元
JT/T 132—2014 公路数据库编目编码规则
QX/T 111—2010 高速公路交通气象条件等级
3 术语和定义
JT/T 697.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数据元
通过定义、标识、表示以及允许值等一系列属性描述的数据单元。在特定的语意环境中被认定为不可再分的最小的数据单元。
[JT/T 697.1—2013,定义3.1]
3.2数据元分类
根据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对象和管理业务基础信息及内容的属性或特征,将数据元按业务领域进行区分和归类,并建立起一定的分类体系和排序序列。
[来源:JT/T 697.1—2013,定义3.2]
3.3数据元值域
允许值的集合。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的值域允许采用第三种代码标准,第一种是国际或国家已经发布的标准,第二种是交通部已经发布的行业标准,第三种是JT/T 697.1—2013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制定的代码标准。
[来源:JT/T 697.1—2013,定义3.5]
3.4数据仓库
英文名称为Data Warehouse,可简写为DW或DWH。数据仓库,是为企业所有级别的决策制定过程,提供所有类型数据支持的战略集合。它是单个数据存储,出于分析性报告和决策支持目的而创建。 为需要业务智能的企业,提供指导业务流程改进、监视时间、成本、质量以及控制。
3.5GBK
汉字内码扩展规范。
3.6Unicode 字符集
Unicode(或叫Unicode规范标准),是一种编码方案,其中的每一个值代表一个字符的编码值,编码方案可分为固定2字节、4字节的编码方案等,但是一种编码方案里的所有被表示的字符的编码值的长度都是一样的。
3.7数据元类型
数据元类型为该数据元的数据类型,分为字符型、数字型、日期型、时间型、日期时间型、布尔型、二进制型等。具体含义如下:
a) 字符型是用字母、数字字符、中文等字符表示的数据类型;
b) 数字型是用数字表示的数据类型;
c) 日期型是用年、月、日表示的数据类型;
d) 时间型是用小时、分钟、秒表示的数据类型;
e) 日期时间型是用年、月、日和小时、分钟、秒组合表示的数据类型;
f) 布尔型是用逻辑类数据表示的数据类型,它只用两个值,即False(假)和True(真);
g) 二进制型是用0和1两个数码来表示的数据类型。它的基数为2,进位规则是“逢二进一”,借位规则是“借一当二”。
[来源:JT/T 697.1—2013,5.14]
4 数据元编制与分类
根据JT/T 697.1的规定,公路代号为GL.数据分类与编号方法引用JT/T 697.2—2014第3章节见附录
A。普通干线公路信息基础数据元分类见表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问题专业: 土建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 上海
提问日期: 2022-04-04 13:17:20
提问网友: 天阿玛
解答网友: 维达詹工
你好:是的。
DB41/T 1467-2022 高速公路交通标志设置规范
ICS 93.080.30
CCS P 66
河南省 地方标准
DB41/T 1467 —2022代替 DB 41/T 1467-2017
高速公路 交通标志 设置规范
2022 - 03 - 01 发布 2022 - 05 - 28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速公路交通标志的总体要求和设置规定。
本文件适用于高速公路交通标志的设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917 公路路线标识规则和国道编号
GB 5768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T 10001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GB 17733 地名 标志
GB/T 18833 道路交通反光膜
GB/T 23827 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
GB/T 23828 高速公路LED可变信息标志
GA/T 484 LED道路交通诱导可变信息标志
GA/T 1548 城市道路主动发光交通标志设置指南
JTG D80 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
JTG D82 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总体要求
4.1 一般规定
高速公路交通标志的分类、颜色、形状、线条、字符、图形、尺寸,应符合GB 5768和其他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4.2 标志版面布置
4.2.1 国家 4A 及以上旅游区指引标志可标注英文,其他高速公路标志一般不标注英文或拼音。
4.2.2 交通标志的汉字高度一般依据所处高速公路的设计速度取国标要求的上限值,预告信息较多或设置在桥梁等构造物时经论证可低于上限值,但不宜小于 50 cm。
4.2.3 出口预告标志版面中指示箭头的方向与分流鼻端处行车方向一致并易于识别。
4.2.4 多车道高速公路为同向分离式出口时,宜在出口预告标志中示出指示车道的箭头。
4.3 标志设置位置
4.3.1 交通标志一般设置于路侧,单向车道数≥3 条、大型车辆较多(总质量≥25 t 的车辆自然数所占比例>20%)且交通量较大(AADT>25000)的路段,宜在中央分隔带重复设置与路侧标志内容相同或相近的标志。
4.3.2 交通标志应避免标志被遮挡。
4.3.3 各类支撑形式的标志距土路肩和中央分隔带边缘的距离,应结合对其防护的护栏最大横向动态位移外延值(W)和车辆最大动态外倾当量值(VIn)进行考虑。
4.3.4 互通式立交主线指路标志依照有关规范和指南关于基准点位置的要求进行设置。
4.3.5 当平面交叉有附加车道时,以附加车道渐变段起点为基准点;当平面交叉没有附加车道时,以平面交叉处导向车道(实线)末端为基准点。指路标志距平面交叉的距离从平面交叉基准点处开始计算。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答疑:大家,楼梯栏杆和护窗栏杆可以套一个清单吗,还是分开套-广西壮族自治区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提问日期: 2022-04-04 13:15:23
提问网友: 吴鑫
解答网友: 维达詹工
你好:价格不同分开套,价格相同可以一起套。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浙江
提问日期: 2022-04-04 13:15:00
提问网友: 恩
这种楼地面跟楼面同一个房间要套俩个清单在组价吗??
解答网友: zhangy
地面和楼面的做法不同,套用不同的清单组价。
DB41/T 1164-2021 公路工程工序质量节点在线管理规程
ICS 03.220.01
CCS R 01
DB 41
河南省 地 方 标 准
DB41/T 1164 —2021
代替 DB41/T 1164-2015
公路工程 工序质量节点 在线管理规程
2021 - 10 - 19 发布 2022 - 01 - 18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公路工程工序质量节点在线管理的术语,规定了工序质量节点检验细目表的编制方法、在线质量检验程序、在线安全检查程序、在线管理信息系统和在线管理协同审核流程。
本文件适用于普通干线公路建设项目业务与文件流程一体化的信息化管理,其他建设项目可参照实施。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894 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GB/T 29194 电子文件管理系统通用功能要求
DA/T 22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JT/T 828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数据报告编制导则
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
JTG F90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JTG G10 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工序质量节点
对分项工程整体质量具有决定性或重大影响、对工序质量具有控制作用的工序转换或交接的时空点,是施工单位自检的节点,也是监理机构质量监理和建设单位质量管理的基本单元。
3.2
工序质量节点检验细目
按JTG F80/1和JTG G10以及其他相关标准的规定,结合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和试验工程,对分项工程工序质量节点(3.1)之前或之间的工序质量进行检验的包括项目、标准、程序、方法、频率等内容的目录。
3.3
在线质量检验程序
在参建主体程序协同、实时在线的集成管理系统中,以岗位职能和角色权限为基础,以工序质量节点(3.1)原始信息的电子化采集为信息源,以质量检验信息的同步分发流转、实时接收反馈为途径,确定的施工单位质量检验程序和监理机构质量监理程序等。
3.4
工序关键项目
工序质量节点检验项目中,对分项工程实测项目中“关键项目”的检验结果具有过程控制和背景信息等作用的工序质量节点检验项目;在文件中以“★”标识。
3.5
工序一般项目
工序质量节点检验项目中工序关键项目(3.4)以外的节点检验项目。
3.6
隐蔽工程
完工后会被覆盖、包裹的分项工程,以及对分项工程质量影响大、作业过程不可逆、工程完工后无法直接检验的工序。
3.7
在线检测见证
监理人员对工序关键项目(3.4)和分项工程实测项目中的关键项目的检测过程进行的现场在线监督或远程在线监督活动。
4 编制工序质量节点检验细目表
4.1 一般规定
4.1.1 监理机构组织施工单位编制工序质量节点检验细目表。检验细目表见附录 A。
4.1.2 施工单位依托试验工程总结报告和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的内容,按 JTG F80/1 和 JTG G10 以及其他相关标准的规定,编制工序质量节点检验细目表(留白“监理机构节点检验程序”一列),上报给监理机构。
4.1.3 监理机构对施工单位申报的工序质量节点检验细目表进行审查,并填写“监理机构节点检验程序”一列的内容。
4.1.4 工序质量节点检验细目表应作为施工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开工申请的组成部分。
4.1.5 经监理机构审查确认的工序质量节点检验细目表应作为施工单位施工方案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作为监理细则的重要内容。
4.1.6 编制工序质量节点检验细目表应系统分析分项工程的全部工序、工艺和流程,确保节点结构的合理和完整。
4.1.7 对应分项工程“基本要求”和实测项目中的“关键项目”等内容,在工序质量节点检验项目中确定“工序关键项目”。
4.1.8 工序关键项目应作为隐蔽工程的检验项目。
4.1.9 每个分项工程宜确定至少一项节点检验项目作为“工序关键项目”。
4.1.10 非工序质量检验的检查项目(如安全检查),根据业务需求嵌入到工序质量节点检验细目表中。
4.2 分项工程工序质量节点分类
按施工过程、施工地点和监理阶段等划分,工序质量节点包括试验工程、施工场站和施工现场等三种类型:
a) 试验工程工序质量节点:分项工程的试验路段、首件工程等试验工程的工序质量节点;
b) 施工场站工序质量节点:拌和场、预制场、钢筋加工场等场站施工的工序质量节点;
c) 施工现场工序质量节点:在设计坐标、桩号等标示的工程现场进行实体施工的工序质量节点。
4.3 分项工程工序质量节点检验细目表内容对应4.2列出的工序质量节点,编制对应的三种类型的工序质量节点检验细目表:
a) 试验工程工序质量节点检验细目表,内容包括原材料试验、测量放线、试验工程工序等;
b) 施工场站工序质量节点检验细目表,内容包括设备操作规程、原材料试验、制品试验等;
c) 施工现场工序质量节点检验细目表,内容包括工程实体施工的过程控制细目等。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1
…
140
141
142
…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