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4月 ( 第 15 页)

ICS91.200
P32 JC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JC/T60006-2020
瓷砖薄贴法施工技术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thin set method for ceramic tile

2020-08-31发布 2021-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JC/T 60006,JC/T 60006-2020,施工技术,瓷砖薄贴法,JC/T 60006-2020 瓷砖薄贴法施工技术规程

1总则
1.0.1为规范瓷砖薄贴法施工技术要求,保证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先进、质量可靠、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瓷砖薄贴法的材料、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瓷砖薄贴法的材料、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0.1薄贴法thin set method
瓷砖粘贴工程中粘结层厚度不大于8mm的施工工法。
2.0.2齿形抹刀notched trowel
可使胶粘剂以均匀厚度梳条状涂抹在基层和瓷砖背面的齿状工具。
2.2符号
A一一加速干燥型胶粘剂
C1一一普通型水泥基胶粘剂
C2一一增强型水泥基胶粘剂
D1一一普通型膏状乳液基胶粘剂
D2一—增强型膏状乳液基胶粘剂
E一一加长晾置时间胶粘剂
F一一快凝型胶粘剂
RI一—普通反应树脂型胶粘剂
R2一一增强反应树脂型胶粘剂
S1一一柔性胶粘剂
S2一—高柔性胶粘剂
T一一抗滑移型胶粘剂
P——外墙基材为胶合板时的胶粘剂

3材料
3.1瓷砖
3.1.1瓷砖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陶瓷砖》GB/T4100、现行行业标准《陶瓷马赛克》JC/T456和《薄型陶瓷砖》JC/T2195的规定。
3.1.2外墙饰面砖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126一2015第3.1节的规定。
3.2粘结、填缝和密封材料
3.2.1粘结材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陶瓷砖胶粘剂》JC/T547的规定、
3.2.2填缝材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陶瓷砖填缝剂》JC/T1004的规定。
3.2.3
密封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密封胶分级和要求》GB/T22083的规定。

4设计
4.1一般规定
4.1.1瓷砖薄贴法应进行专项设计,专项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瓷砖的品种、规格、颜色、图案和主要技术性能:
2界面、粘结、填缝、伸缩缝处理等工序所用材料的品种和技术性能:
3基层的种类及处理方式:
4瓷砖的排列方式和接缝宽度:
5伸缩缝位置、宽度及构造:
6墙面凹凸部位的防水、排水构造:
7穿墙构件、门窗洞口、地漏、烟道、包管部位、壁炉四周与其他面材过渡部位等特殊节点的构造。
4.1.2瓷砖粘贴工程的基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用2m杠尺检查基层表面平整度,偏差不应大于4mm;当瓷砖面材边长大于等于900mm时,偏差不应大于2mm;
2基层应坚实牢固不空鼓,抗拉强度不应小于0.40MPa:当基层的抗拉强度小于0.40MPa时,应进行加强处理,并满足设计要求;
3在潮气作用下容易产生变形的基层,不得进行瓷砖粘贴:
4在轻钢龙骨板材基层上粘贴边长大于300mm的瓷砖时,应进行加强处理:
5在带有地暖的地面上粘贴边长大于300mm的瓷砖时,应进行特殊构造设计:
6其他基层应另行试验或做样板测试通过后方可施工。
4.1.3墙面阴阳角处宜采用异型角砖。
4.1.4窗台、檐口、装饰线等墙面凹凸部位应采用防水和排水构造。
4.1.5在外墙水平阳角处,顶面排水坡度不应小于3%;应采用顶面瓷砖压立面瓷砖、立面最低一排瓷砖压底平面瓷砖的做法,并应设置滴水构造。
4.1.6有排水要求的瓷砖地面排水坡度不应小于1%,距离地漏边缘50m内瓷砖坡度不宜小于3%。

4.2伸缩缝与接缝
4.2.1
室外墙面和地面瓷砖粘贴应设置伸缩缝,伸缩缝间距不宜大于6m,伸缩缝宽度宜为20mm~25mm,伸缩缝设置应从找平层断开,并一直延伸至瓷砖表面,伸缩缝应采用耐候密封胶填充。
4.2.2室内墙面和地面瓷砖粘贴宜设置伸缩缝,伸缩缝间距不宜大于8m,伸缩缝宽度宜为5mm~10mm,伸缩缝设置应从找平层断开,并一直延伸至瓷砖表面,伸缩缝应采用密封胶填充。
4.2.3墙体变形缝两侧粘贴的外墙瓷砖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变形缝的宽度。
4.2.4室外瓷砖接缝的宽度不宜小于5mm。室内瓷砖接缝的宽度不宜小于1.5mm;边长大于800mm或地暖地面瓷砖接缝的宽度不宜小于3mm。
4.2.5瓷砖与不同面材接合处接缝宽度不应小于3mm,并宜用柔性密封胶处理。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49.025
CCS Q65 JC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JC/T439—2021代替JC/T439一1991
红外探测器窗口硫化锌晶体
Zinc sulfide crystals for the window of infrared detector

2021-03-05发布 2021-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JC/T 439,JC/T 439-2021,硫化锌晶体,红外探测器窗口,JC/T 439-2021 红外探测器窗口用硫化锌晶体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红外探测器窗口用硫化锌晶体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识、包装、质量证明、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热压法生产的红外探测器窗口用硫化锌晶体,也适用于其他热压多晶硫化锌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85光学零件表面疵病
GB/T34184红外光学玻璃红外折射率测试方法偏折角法
GB/T36403红外光学玻璃红外透过率测试方法傅里叶变换法
GJB150.5A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温度冲击试验
GJB150.16A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振动试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热压多晶硫化锌ZnS polyerystalline by hot pressed
以硫化锌为主晶相的多晶体,用高纯硫化锌为原料,在高温真空条件下压制而成。用于制作中、长波段的红外透过窗口、支撑透镜、红外激光雷达密封罩和整流罩等。

3.2
散射颗粒
scattering particle
产品中出现的黑点、麻点、斑点等瑕疵。
4要求
4.1外观质量
同一片颜色均匀一致,表面无云雾、无凹坑;表面疵病应达到V级,粗糙度达到Rz。
4.2尺寸偏差
直径尺寸偏差为(+0.00/-0.05)mm;厚度尺寸偏差为士0.10mm。
4.3散射颗粒
JC/T439—2021
散射颗粒应符合表1的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问题专业:土建 市政 预算 施工 结算

所属地区:四川

提问日期:2022-04-27 19:51:07

提问网友:xige


我们项目在基坑大开挖后,开始CFG桩施工,施工过程中因地基土较松软、成孔过程中螺旋钻机带出一些地下水,原松软地基遇到水后承载力大幅降低,导致机械发生偏移,经采用多种方式(铺垫木、钢板等)均无法保证螺旋钻机正常施工;随后各方提出采用碎砖等材料铺筑80cm厚,可满足施工;但甲方提出该费用属于施工单位自身技术措施,不应该计算费用,请问甲方说法正确吗?另外作为施工单位该如何争取呢?谢谢!

解答网友:


如果前期的地勘报告没有地下水的情况,可向甲方提起增加相关费用的申请。螺旋钻机钻出地下水,导致地质松软无法施工,这是一个合格承包商无法预料的不利地质条件,甲方应该根据增加措施的技术方案,合理增加费用。

ICS59.080.20
CCS Q69 JC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JC/T2004—2021代替JC/T2004—2010
摩擦材料金属纤维
Metallic fiber for friction materials

2021-03-05发布 2021-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JC/T 2004,JC/T 2004-2021,摩擦材料,金属纤维,JC/T 2004-2021 摩擦材料用金属纤维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摩擦材料用粉碎型金属纤维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摩擦材料用粉碎型铜纤维和低碳钢纤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121.1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铜含量的测定
GB/T5121.3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3部分:铅含量的测定
GB/T6003.1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第1部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分类
摩擦材料用金属纤维按金属种类分为铜纤维和低碳钢纤维两类。
铜纤维按铜含量分为紫铜纤维和黄铜纤维两种。
低碳钢纤维按纤维长度分为3.0mm、3.5mm、4.2、5.5mm四个规格。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01.100.01
CCS J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158.1—2022
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
第1部分:术语定义

Three-dimensional process planning for mechanical products-Part 1:Terms and definitions
2022-03-09发布 2022-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1158.1,GB/T 41158.1-2022,三维工艺设计,定义,术语,机械产品,GB/T 41158.1-2022 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 第1部分:术语和定义

1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与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相关的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适用于基于模型定义的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的应用、开发、服务与研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基础术语
3.1
三维工艺设计three-dimensional process planning
基于三维设计模型,以工艺信息的三维构建、三维表达、存储、发布为特征,为制造、检验、服务等环
节提供直观的、可直接利用的三维数据的工艺活动。
注:三维工艺设计是一种以三维模型作为工艺信息载体的工艺设计方法,
3.2
三维工艺文件three-dimensional technological document
基于三维模型的,可交互的,用于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等的各种技术文件。
3.3
工艺资源process resource
在产品工艺设计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的统称。
[来源:GB/T26102-2010,3.4
3.4
工艺路线process route
产品或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由毛坯准备到成品包装入库,经过企业各有关部门或工序的先后顺序。

3.5
工艺过程process
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或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来源:GB/T4863-2008,3.1.10]
3.6
工艺参数process parameter
为了达到预期的技术指标,工艺过程中所需选用或控制的有关量。
[来源:GB/T4863一2008,3.1.18]

3.7
标注annotation
无需手工或外部处理即可见的尺寸、公差、注释、文本和符号。
[来源:GB/T24734.1一2009,3.1]
3.8
工艺信息框格technology information frame
通过将某些工艺信息要素进行有序编码排列的表达工艺信息的模块化方法。
3.9
装配仿真assembly simulation
对装配模型进行装配分析与模拟的活动。
注:该活动包括一次或多次的装配顺序规划、装配路径规划以及装配过程仿真等,用于装配干涉检查和装配工艺优化等目的。
3.10
工艺仿真process simulation
利用计算机数字化手段,对制造工艺进行数值模拟的活动。
3.11
三维工艺应用three-dimensional process application
三维工艺设计结果数据在制造、检验、服务等环节应用的过程。
3.12
三维工艺发放three-dimensional process distribution
将设计环节完成并通过审批的三维工艺数据,向制造、检验、服务等环节进行传递的过程。

4模型术语
4.1
设计模型design model
完整表达产品儿何信息、标注信息和属性的三维模型。
4.2
工艺模型process model
以三维模型为核心,集成工艺设计信息,反映产品或零部件制造过程的三维模型集合。
注:工艺模型一般包括毛坯模型和工序模型等,
4.3
毛坯模型blank model
表达毛坯材料、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等信息的三维模型。
4.4
工序模型in-process model
产品工艺过程中能够承载某一具体工序工艺信息的三维模型。
4.5
工步模型step model
在工序中表达某一具体工步工艺信息的三维模型。
4.6
工艺资源模型process resource model
描述产品工艺设计过程中工艺装备等资源的三维模型。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01.100.01
CCS J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雅
GB/T41158.2—2022
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
第2部分:通用要求

Three-dimensional process planning for mechanical products-Part 2:General requirements
2022-03-09发布 2022-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1158.2,GB/T 41158.2-2022,三维工艺设计,机械产品,通用要求,GB/T 41158.2-2022 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 第2部分:通用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在三维环境下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的分类、一般流程,以及方案设计、路线设计、详细设计、工艺审签、工艺发放、工艺验证、工艺变更等详细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基于模型定义的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的应用、开发、服务与研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737.2一2012工艺管理导则第2部分:产品工艺工作程序
GB/T24737.4一2012工艺管理导则第4部分:工艺方案设计
GB/T41158.1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第1部分:术语和定义
3术语和定义
GB/T41158.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分类
4.1按工艺模型分类
按工艺模型的类型分类,通常可分为零件三维工艺设计和组件三维工艺设计。
4.2按工艺类型分类
按工艺设计类型分类,通常可分为三维机加工工艺设计、三维钣金工艺设计、三维装配工艺设计、三维焊接工艺设计、三维铸造工艺设计、三维锻压工艺设计等。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01.100.01
CCS J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雅
GB/T41158.3—2022
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
第3部分:模型构建

Three-dimensional process planning for mechanical products-Part 3:Model building
2022-03-09发布 2022-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1158.3,GB/T 41158.3-2022,三维工艺设计,机械产品,模型构建,GB/T 41158.3-2022 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 第3部分:模型构建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中模型构建的一般要求、基本流程、工艺模型变更要求、工艺模型检查要求,以及机加工、钣金、焊接和装配等典型工艺模型的详细建模流程和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三维工艺设计中机加工、钣金、焊接、装配工艺模型的构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734.3一2009技术产品文件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通则第3部分:数据集要求
GB/T26099.2一2010机械产品三维建模通用规则第2部分:零件建模
GB/T26099.3一2010机械产品三维建模通用规则第3部分:装配建模
GB/T41158.1一2022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第1部分:术语和定义
GB/T41158.4一2022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第4部分:工艺符号与标注
GB/T41158.6一2022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第6部分:数据要求
GB/T41158.7一2022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第7部分:发放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41158.1一202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一般要求
4.1工艺模型应以设计模型为基础,根据产品工艺特点、工艺设计要求进行构建。工艺模型与设计模型之间应关联。
4.2工艺模型构建一股包含工序/工步设计、工序/工步几何模型构建、工艺资源模型添加、工艺信息标注和属性信息定义等过程。
4.3同一产品工艺过程中前后工序/工步模型应相互关联,前工序/工步模型的变化应联动到后工序/工步模型。
4.4工艺模型可由各工序/工步创建相对应的模型集合组成,也可由集中工序/工步所有工艺特征的一个模型构成。
4.5工艺模型应根据工艺尺寸、工艺特征要求,按照1:1全尺寸比例构建。
4.6工艺模型构建中的工艺特征一般采用着色或高亮等方式进行表达。
4.7各工序/工步模型特征及标注等信息应与工序/工步内容相一致,体现当前工序/工步的工艺过程。

4.8工艺模型在系统中应进行版本管控,其中发布的最新版本有效。
4.9几何模型构建应符合GB/T26099.2一2010、GB/T26099.3一2010的相关规定。
4.10工艺模型的视图应符合GB/T24734.3一2009的相关规定。
4.11工艺模型的工艺符号与标注应符合GB/T41158.4一2022的相关规定。
4.12工艺模型的发放要求应符合GB/T41158.7一2022的相关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01.100.01
CCS J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158.4—2022
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
第4部分:工艺符号标注

Three-dimensional process planning for mechanical products-Part 4:Process symbol and annotation
2022-03-09发布 2022-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1158.4,GB/T 41158.4-2022,三维工艺设计,工艺符号,机械产品,标注,GB/T 41158.4-2022 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 第4部分:工艺符号与标注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的工艺符号内容,图形符号设计要求,以及机加工、饭金、焊接和装配等典型工艺的图形符号、工艺表示法、工艺信息三维标注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于模型定义的机楼产品三维工艺设计的应用、开发、服务与研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67一2015金属切削机床操作指示图形符号
GB/T4457.4一2002机制图图样画法图线
GB/T4863一2008机制造工艺本术语
GB/T14690一1993技术制图比例
GB/T14691一1993技术制图字体
GB/T155652020图形符号术语
GB/T16273.1一2008设备用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16273.2一1996设备用图形符号机床通用符号
GB/T16273.3一1999设备用图形符号电焊设备通用符号
GB/T16900一2008图形符号表示规则总则
GB/T16901.1一208技术文件用图形符号表示规则第1部分:基本规则
GB/T17450一1998技术制图图线
GB/T17985.1一2000硬质合金车刀第1部分:代号及标志
GB/T21734.1一209技术产品文件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通则第1部分:术语和定义
GB/T21734.8一209技术产品文件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通则第8部分:模型数值与尺寸要求
GB/T24734.9一209技术产品文件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通则第9部分:基准的应用
GB/T21734.10一2009技术产品文件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通则第10部分:儿何公差的应用
GB/T24740一2009技术产品文件机械加工定位、夹紧符号表示法
GB/T24746一2009技术制图粘接、弯折与挤压接合的图形符号表示法
GB/T41158.1一2022机产品三维工艺设计第1部分:术语和定义
3术语和定
GB/T48632008、GB/T15565一2020、GB/T24734.1—2009和GB/T41158.1202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工艺信息要素technology information element
表示工艺信息特性和属性的基本单元。
注:常见的工艺信息主要包括加工特征数量、设备、工艺方法、工艺参数、模具、工序工步信息等。
3.2
工艺信息框格technology information frame
通过将某些工艺信息要素进行有序编码排列的表达工艺信息的模块化方法。
4工艺符号内容
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的工艺符号应包括以下内容。
a)工艺信息框格,包括但不限于:
1)图形符号,包括刀具图形符号和刀具符号等;
2)机加、钣金、焊接和装配等典型工艺的工艺信息要素等。
b)指引线。
c)定位夹紧符号、尺寸、几何公差、文本注释、表面结构、工艺基准等。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提问日期:2022-04-27 19:34:17

提问网友:笑着离开


车库两层,筏板基础计取了满堂脚手架后,还需要单独给梁,柱墙双排脚手架吗?

解答网友:希望


车库两层,筏板基础计取了满堂脚手架后,还需要单独给梁柱墙双排架.

答疑:车库两层,筏板基础计取了满堂脚手架后,还需要单独给梁,柱墙双排脚手架吗?已关闭评论

ICS01.100.01
CCS J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158.5-2022
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
第5部分:详细设计

Three-dimensional process planning for mechanical products-Part 5:Detailed design
2022-03-09发布 2022-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1158.5,GB/T 41158.5-2022,三维工艺设计,机械产品,详细设计,GB/T 41158.5-2022 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 第5部分:详细设计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过程中机加工、钣金、焊接、装配等典型工艺设计的基本流程和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基于模型定义的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的应用、开发、服务与研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863一2008机械制造工艺基本术语
GB/T24734.1一2009技术产品文件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通则第1部分:术语和定义
GB/T26101一2010机械产品虚拟装配通用技术要求
GB/T41158.1一2022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第1部分:术语和定义
GB/T41158.2一2022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第2部分:通用要求
GB/T41158.3一2022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第3部分:模型构建
GB/T41158.4一2022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第4部分:工艺符号与标注
GB/T41158.7一2022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第7部分:发放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4863一2008、GB/T24734.12009、GB/T261012010和GB/T41158.1-202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机加工工艺设计
4.1一般要求
4.1.1输入要求
三维环境下机加工工艺详细设计输入对象以零件设计模型为主,设计模型中应具备模型的几何特征、属性、标注,管理信息和产品设计约定的技术要求。
机加工工艺详细设计其他输入对象,包括但不限于机加工工艺详细设计与更改依据、工艺标准、工艺方案、工艺路线、工艺更改单等工艺规划和管理技术文件。
4.1.2应用软件要求
机加工工艺设计软件应满足以下要求:

a)能获取三维设计模型,并以三维可视化交互方式支持机加工工艺详细设计;
b)能保证设计模型数据准确获取,模型几何特征不失真,模型属性、标注不丢失;
c)支持机加工工艺详细设计全过程相关数据的定义、编辑和管理;
d)能基于设计模型和工艺特征构建工艺模型,机加工工艺模型与规程设计实现数据同步,并支持三维可视化环境下交互编辑;
e)能构建机加工工艺三维仿真环境,并以工艺模型为基础模拟加工仿真过程;
f)能依据仿真优化结果对机加工工艺进行优化、修改;
g)能以三维工艺模型、动画、C代码、工艺规程文件等形式发布机加工工艺详细设计结果,
4.2基本流程
三维环境下机加工工艺详细设计通常包括工艺规程设计、工艺仿真验证、工艺审签、工艺发放4个阶段,关键流程示例参见附录A,
4.3详细要求
4.3.1工艺规程设计
机加工工艺规划设计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a)依据三维设计模型,分析机加工工艺特征,主要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1)依据设计模型几何特征,如面、槽、孔、型腔等特征,分析零件机加工工艺特征;
2)依据设计模型设计基准、尺寸、标注,分析机加工顺序,确定尺寸标注完整性和可测量性;
3)依据设计模型属性和标注信息,分析加工工艺合理性和经济性,确定精度和粗糙度,确定加工材料;
4)依据三维设计模型分析结果,开展三维环境下机加工工艺详细设计,
b)根据工艺技术要求和生产组织条件,确定零件机加工工艺详细设计整体要求,主要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1)确定主要承制单位的关键技术和外协项目要求;
2)确定机加工工艺质量要求标准和检验方案;
3)提出工装设备购置或设计意见,确定工艺装备系数;
4)确定三维环境下机加工工艺详细设计和仿真验证要求,

c)根据机加工工艺方案和工艺路线,开展机加工工艺详细设计,主要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1)以结构树和流程图等形式组织机加工工艺规程结构数据,工艺规程结构数据雷包含工艺规程、工序、工步父子关系和紧前紧后逻辑关系:
2)依据机加工工艺路线,逐级逐次构建工艺规程的工序、工步节点,定义各节点工艺内容,包括工艺方法、工艺参数、所雷工装、设备、资源、辅助材料和工时定额:
3)工艺规程、工序、工步对象的内容构建可通过分析设计模型工艺特征,定义特征加工方法、加工参数、所用设备工装;也可根据特征相似性结合典型工艺库复用已有工艺,快速完成机加工工艺详细设计:
4)依据设计模型的工艺特征、工艺规程中定义的工艺方法和工艺参数,同步构建机加工工艺模型,工艺模型与工艺规程节点对应,支持与工艺规程详细设计数据交互和关联修改,机加工工艺模型构建应符合GB/T41158.3一2022的要求;
5)机加工工艺详细设计应支持机加工毛坯模型的引人或构建,毛坯模型与产品设计模型、工艺模型之间应能够实现逻辑依赖和关联更改;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01.100.01
CCS J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雅
GB/T41158.6—2022
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
第6部分:数据要求

Three-dimensional process planning for mechanical products-Part 6:Data requirements
2022-03-09发布 2022-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1158.6,GB/T 41158.6-2022,三维工艺设计,数据要求,机械产品,GB/T 41158.6-2022 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 第6部分:数据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中数据的分类,数据的总体要求,工艺方案设计、路线设计、详细设计、工艺发放阶段的数据要求,以及数据的管理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基于模型定义的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的应用、开发、服务与研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6722(所有部分)技术产品文件计算机辅助技术信息处理
GB/T24734.2一2009技术产品文件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通则第2部分:数据集识别与控制
GB/T24734.3一2009技术产晶文件数字化产晶定义数据通则第3部分:数据集要求
GB/T41158.1一2022机械产晶三维工.艺设计第1部分:术语和定义
GB/T41158.2一2022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第2部分:通用要求
GB/T41158.7一2022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第7部分:发放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41158.1一202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数据的分类
4.1按工艺类型
按工艺类型可分为机加工工艺数据、饭金工艺数据、焊接工艺数据、装配工艺数据等,
4.2按阶段
按阶段可分为工艺方案设计阶段数据、工艺详细设计阶段数据、工艺发放阶段数据等,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01.100.01
CCS J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雅
GB/T41158.7—2022
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
第7部分:发放要求

Three-dimensional process planning for mechanical products-Part 7: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
2022-03-09发布 2022-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1158.7,GB/T 41158.7-2022,三维工艺设计,发放要求,机械产品,GB/T 41158.7-2022 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 第7部分:发放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在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中工艺数据发放要求、发放内容和发放形式。
本文件适用于基于模型定义的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的应用、开发、服务与研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1158.1一2022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第1部分:术语与定义
3术语和定义
GB/T41158.1一202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工艺数据发放process data distribution
将设计完成并通过审批的三维工艺数据,向制造、检验等环节进行传递的过程。
3.2
在线发放online distribution
通过企业互联网/局域网等渠道发放,实现基于网络浏览器的工艺数据在线电子阅读的方式。
3.3
离线发放offline distribution
通过电子发放,实现与三维工艺设计系统物理隔离的离线阅读的方式。

3.4
纸介质发放paper media distribution
将三维工艺设计结果通过打印成纸介质的方式。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
DT:数字挛生(Digital Twin)
PBOM:工艺物料清单(Process Bill of Material)
V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33.030
CCS L 6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雅
GB/T41239—2022
公众电信网
汽车信息服务要求
Public telecom network-Requirements for vehicle information service

2022-03-09发布 2022-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1239,GB/T 41239-2022,公众电信网,汽车信息服务,GB/T 41239-2022 公众电信网 汽车信息服务要求

1范围
本文件提出了基于公众电信网的汽车信息服务总体框架,规定了感知延伸层要求、网络传输层要求、业务层要求、应用层要求、安全要求、业务QS要求、数据存储要求和异常处理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基于公众电信网的汽车信息服务的系统、设备及业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107一2000使用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的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之间的接口
GB/T15629.15一2010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第15部分:低速无线个域网(WPAN)媒体访问控制和物理层规范
ISO11898-1:2015道路车辆控制器局域网第1部分:数据链路层和物理信令[Road vehicles-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Part 1:Data link layer and physical signaling]
ISO11898-2:2016道路车辆控制器局域网第2部分:高速媒体接人单元[Road vehicles-一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Part 2:High-speed medium access unit]
ISO11898-3:2006道路车辆控制器局域网第3部分:低速容错媒体相关接口[Road vehicles-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Part 3:Low-speed,fault-tolerant,medium-dependent interface]
TIA/ELA-485-A平衡数字多点系统中使用的发送机和接收机的电气特性(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enerators and Receivers for Use in Balanced Digital Multipoint Systems)
3 GPP TS102250-7语音和多媒体传输质量(STQ)移动网络中普遍服务的QoS方面第7部分:基于网络服务质量测量[Speech and multimedia Transmission Quality(STQ);QoS aspects for popular services in mobile networks;Part 7:Network based Quality of Service measurements]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机器通信machine to machine
机器设备之间无需干预,直接通过网络而自行完成任务的通信方式。
3.2
车载终端vehicle terminal
安装在汽车上,具备计算、存储及输人、输出接口并集成导航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的电子设备。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2G: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the2 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the3 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he4 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the5 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GPS:辅助GPS(assisted global position system)
API: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CAN:控制器局域网(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RC:循环元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SV:逗号分隔值(comma-separated values)
ECU: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
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
HTML:超文本置标语言(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LIN:本地互连网络(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
LTE: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MMS:多媒体消息服务(multimedia message servicel)
QoS: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
SIM: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P: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MS:短消息服务(s hort message service)
SOAP: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
TCP: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U:信息通信控制单元(telematics control unit)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use datagram protocol)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5.040
CCS N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雅
GB/T41251-2022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生产装备 全生命周期管理

Productio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Life cycle management of production equipment
2022-03-09发布 2022-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1251,GB/T 41251-2022,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装备全生命周期,GB/T 41251-2022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生产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基于生产过程质量控制需求的生产装备全生命周期阶段、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型、全生命周期管理任务、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和信息化管理等。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相关的生产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工业企业开展生产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7393一2019数字化车间通用技术要求
GB/T41272一2022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质量数据通用接口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装备equipment
实施和保障生产经营活动所配备的设备、设备系统及其配套技术器材等的统称。
注:在某些特定场景,装备也可直接称为设备,
3.1.2
装备全生命周期equipment life cycle
装备从规划研究,经历设计和制造到使用和处置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时间。
注:通常包括规划和论证、设计和制造、招标和采购、安装和调试、运行维护、维修和改造,一直到报废处理为止的全过程。
注2:装备全生命周期,又可称为装备全寿命周期,
注3:按照管理任务发生顺序,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可分为前期管理、运行维护和更新报废等三个阶段。
3.1.3
装备维护equipment maintenance
为防止装备性能劣化或降低装备失效的概率,按事先规定好的计划或相应技术条件的规定进行的技术管理措施。
注:装备维护,也可理解为“装备保养”。装备维护(保养)的核心工作是清洁,如:吹尘、吸尘、擦拭、清洗、除垢或替换。利用维护(保养)的机会可做:润滑、调整(对温度、位置、压力、速度、流量、松紧、间隙等)、紧固、防腐、检查、消缺和换件(耗材或易损件),

3.1.4
组织organization
操作生产装备完成生产制造活动,并负责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机构。
3.1.5
预防性维护preventive maintenance
为消除装备失效和非计划性生产中断的原因而策划的定期活动(基于装备工作时间的周期性检验和检修)。
3.1.6
预测性维护predictive maintenance
通过对装备状况实施周期性或持续监测来分析和评估在役装备状况的一种方法或一套技术。
注:用于预测下一次故障发生的时间以及进行维护的具体时间,
3.1.7
周期性检修periodic overhaul
用于防止发生重大意外故障的维护方法。
注:此方法根据故障或中断历史,主动停止使用某一装备或装备子系统,然后对其进行拆卸、修理、更换零件、重新装配并恢复使用。
3.1.8
质量预防成本quality prevention cost
为预防产品不能达到顾客满意的质量所支付的费用。
注:质量预防成本可包括厂房及生产设备维护等预防性措施费用。
3.1.9
质量鉴定成本quality appraisal cost
为评定产品是否达到所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试验、检验和检查所支付的费用。
注:进行试验、检验和检查而调整产品及有关设备所需时间的费用支出通常是质量鉴定成本的组成部分,

4全生命周期阶段
生产装备全生命周期包括规划、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报废等五个阶段。
——规划阶段:该阶段基于企业生产过程需求,做好装备的能效分析,确定生产装备配置与布局的总体方案,确认装备能够起到最佳作用。规划阶段工作主要包括规划与选型、招投标和采购等工作。
——设计制造阶段:该阶段基于前期规划和采购要求,开展装备制造商的监造和监理,以及出厂验收等工作,

——安装调试阶段:该阶段应依据设备工艺平面布置图等技术资料开展装备的安装与调试和装备验收,并做好装备资料的管理工作。
——运行维护阶段:该阶段重点是装备的正常使用,确保生产过程质量受控。本阶段主要工作以设备台账管理为基础,以设备定期工作管理、点检管理、技术监督等预防性、预警性管理为核心,开展装备运行、装备维护、装备老化管理、装备点检管理、装备状态监测、装备维修管理等工作。
——报废阶段:该阶段主要以装备故障频次和生产过程质量状况为基础,开展装备改造和装备报皮等工作。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5.040
CCS N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252—2022
离散制造能效评估方法
Evaluation method of energy efficiency on discrete manufacturing

2022-03-09发布 2022-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1252,GB/T 41252-2022,离散制造,能效,能效指标,评估方法,GB/T 41252-2022 离散制造能效评估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用于离散制造生产过程的能效评估指标、能效评估模型和评估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离散制造生产过程的能效评估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能量转换energy conversion
能源的物理或化学形态的变换。
[来源:CEN/CLC/TR16103一2010,4.1.7]
3.2
一次能源primary energy
还未经历任何转换过程的能源。
注:一次能源包括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来自所有能源资源的一次能源总和可称为总一次能源。
[来源:CEN/CLC/TR16103一2010,4.1.6]
3.3
二次能源secondary energy
由一次能源的能量转换所得到的能源。
注:电力、汽油、过程蒸汽和压缩空气,
[来源:CEN/CLC/TR16103一2010,4.1.8]
3.4
能耗energy consumption
使用的能源量。

3.5
能效energy efficiency
输出的能源、产品、服务或绩效与输人的能源之比或其他数量关系,
示例:转换效率,能源需求/能源实际使用,输出/输人,理论运行的能源量/实际运行的能源量。
3.6
能效指标energy efficiency indicator
能效的指示值。
注:主要在政策评估和宏观经济研究中用作一种度量,
[来源:CEN/CLC/TR16103-2010,4.3.8]

3.7
耗能工质energy consuming working medium
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那种不作为原料使用,也不进人产品,制取时又需要消耗能源的工作物质。
注:如氧气、压缩空气等
3.8
离散制造生产过程discrete manufacturing production process
生产由离散元件组成的产品或零部件的过程。
3.9
能源管理energy management
指导和控制实体的能源使用的协调活动。
[来源:CEN/CLC/TR16103-2010,4.5.1]
3.10
制造资源manufacturing resource
制造过程中的物理或逻辑实体。
[来源:ISO22400-1:2014,3.1.6]
4离散制造能效相关因素分析
4.1概述
公式(1)反映生产过程中输出的能源、产品、服务、绩效等与输人的能源、物料等的比例关系。生产过程中影响能源输八和输出、产品产量和质量、物料、人员使用等各种因素都是能效影响因素。离散制造生产过程需要考虑能效因素主要可分为:能源消耗因素、物料消耗因素、制造资源管理因素、产出因素等。

GB/T 41252,GB/T 41252-2022,离散制造,能效,能效指标,评估方法,GB/T 41252-2022 离散制造能效评估方法

式中:
Po—生产过程中输出的能源、产品、服务、绩效等;
Pi一生产过程中输入的能源、物料等。
4.2能源消耗因素
离散制造能源分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耗能工质所消耗的能源。离散制造能源消耗以二次能源为主。
示例:铸造生产过程消耗的能源介质有电能、燃气、油、煤、压缩空气等。
4.3物质消耗因素
物质消耗因素包括在本企业生产过程及外协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类原材料、辅料等的数量。其中原材料的数量、质量及燃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能源的消耗量。
示例:装备制造生产过程中用于零件加工使用的坯料,以及委托外协加工零件所消耗物料。
4.4制造资源管理因素
制造资源管理因素包括:生产过程中对制造资源的计划和调度,对设备、生产单元、生产工艺段的现场操作、工艺参数配置等,能源供需平衡等因素,物料和中间产品物料配送等。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5.040
CCS N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雅
GB/T41253—2022
过程工业安全监测系统有效性评估规范
Specification of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in process industry

2022-03-09发布 2022-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1253,GB/T 41253-2022,安全监测系统,安全监测系统有效性,过程工业,GB/T 41253-2022 过程工业安全监测系统有效性评估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过程工业安全监测系统的有效性评估人员和组织资质要求、评估活动的管理和职责、执行有效性评估的周期和阶段、各阶段评估活动的范围、流程、依据以及文档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石油天然气、石油化工等过程工业领域的设计、运行、咨询单位对安全监测系统进行有效性评估。过程工业领域的其他行业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109(所有部分)过程工业领域安全仪表系统的功能安全
GB/T39173智能工厂安全监测有效性评估方法
GB5008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51泡沫灭火系统设计标准
GB50193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219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
GB50347干粉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370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T50493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
GB50898细水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
GB5097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51251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51309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安全监测系统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用于监测火焰和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泄漏并具备报警和消防、保护功能的安全控制系统。
3.2
可燃气体flammable gas
甲类气体或甲、乙A类可燃液体气化后形成的可燃气体或可燃蒸气。
[来源:GB/T50493—2019,2.0.1

3.3
有毒气体toxic gas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通过皮肤接触或呼吸可导致死亡或永久性健康伤害的毒性气体或毒性蒸气。
[来源:GB/T50493—2019,2.0.2]
3.4
火焰flame
在燃烧过程中形成的实体或者羽流,并以固定的波长(由燃料的化学特性决定)辐射能量。
注:通常情况下,所形成辐射能的一部分是人眼可见的。
3.5
安全监测系统有效性effectiveness of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安全监测系统在要求条件下执行预期安全动作的能力。
注:安全监测系统由设计、安装、特定场地运行条件以及维护相关的因素决定,安全监测系统的有效性是安全监测有效性、安全监测系统安全可用性和凤险减缓设备设施有效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安全监测系统有效性评估指南见附录A,
3.6
安全可用性safety availability
安全监测系统在规定的条件和时间内,成功执行安全监测功能的平均概率。
3.7
安全完整性等级safety integrity level;SIL
用来规定分配给安全仪表系统的安全仪表功能的安全完整性要求的离散等级(4个等级中的1个),
注:SIL4是安全完整性等级的最高等级,SIL1为最低等级.
[来源:GB/T21109.1一2007,3.2.74,有修改]
3.8
风险减缓设备设施risk mitigation device and facility
当发生火灾或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泄漏时,能减缓或减轻事故后果的设备设施。
注:包括工艺停车系统、消防灭火系统、事故通凤系统、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等。

3.9
风险减缓有效性effectiveness of risk mitigation
风险减缓设备设施减缓预期事故后果的程度。
注:防止可燃有毒气体泄漏或小型的火灾事件发展成为足以形成爆炸或人身伤亡的大型气团聚集,或者大型的火灾事故。在及时有效时间内激活启动安全监测系统以减缓这类事件的严重程度。但凤险减缓设备设施的执行可能没有效果,例如:
消防灭火系统不能控制火势;
疏散报警系统不能够快速启动足以允许人员撒离;
人员不能按计划撤离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DC:诊断覆盖率(Diagnostic Coverage)
ESD:紧急停车(Emergency Shutdown)
FAT:工厂验收测i试(Factory Acceptance Test)

FTA:故障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
HAZOP: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ard and Operability Study)
MooN:从“N”中取“M”(“M”out of“N”)
1ooN:从“N”中取“1”(“1”out of“N”)
2ooN:从“N”中取“2”(“2”out of“N”)
MTTR:平均恢复时间(Mean Time to Restoration)
PFDavg:要求时危险失效平均概率(Average Probability of Dangerous Failure on Demand)
SAT:现场验收测试(Site Acceptance Test)
SFF:安全失效分数(Safety Failure Fraction)
SIF:安全仪表功能(Safety Instrumented Function)
SIL:安全完整性等级(Safety Integrity Level)
SIS:安全仪表系统(Safety Instrumented System)
TI:测试间隔(Test Interval)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13.110
CCS N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254—2022
爆炸保护系统功能安全评估方法
Functional safety assessment method of explosive protective system

2022-03-09发布 2022-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1254,GB/T 41254-2022,功能安全,功能安全评估,爆炸保护系统,GB/T 41254-2022 爆炸保护系统的功能安全评估方法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爆炸性环境用爆炸保护系统功能安全评估方法的术语和定义、评估通则、评估程序及文件记录。
本文件适用于爆炸保护系统在设计、制造、使用、维护及检测检验等环节的功能安全评估。
本文件不适用于以下情况:
一潜在点燃源的识别和点燃危险的风险评估;
一爆炸危险环境监测系统的功能安全评估;
—一特定类型的爆炸保护系统的符合性验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00.35一2008电工术语爆炸性环境用设各
GB/T20438(所有部分)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
3术语和定义
GB/T20438(所有部分)和GB/T2900.35一200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失效failure
在任何系统项目、部分项目、任何管理功能任务或程序中,不执行或不按照预先规定执行的事件,或不可操作的状态。

3.2
爆炸保护系统explosive protective systems
用于及时终止初期爆炸和/或限制爆炸影响范围的具有独立功能的系统。
3.3
(爆炸保护系统)功能安全functional safety(of explosive protective systems.)
与爆炸保护系统(包含安全相关装置)的预期用途和完整性有关的整体安全的一部分。
注:功能安全取决于爆炸保护系统及其他安全相关系统的正确施行。
注2:本定义与GB/T20438.4一2017中的定义相偏离,体现出爆炸安全术语上的差异性。
注3:爆炸保护系统的功能安全也属于爆炸保护系统性能的一部分。
3.4
(爆炸保护系统)功能安全估计functional safety estimation(of explosive protective systems)
估算或确定爆炸保护系统安全功能失效发生概率的活动。

3.5
(爆炸保护系统)功能安全评价functional safety evaluation(of explosive protective systems)
确定爆炸保护系统的功能安全是否满足预期可接受标准的程序和活动。
3.6
(爆炸保护系统)功能安全评估functional safety assessment(of explosive protective systems)
对爆炸保护系统的功能安全进行估计和评价的全部活动。
4功能安全评估通则
4.1功能安全评估步骤
爆炸保护系统的功能安全评估应按图1所示步骤逐步开展,确保功能安全评估人员用一种系统化的方法检查并核实爆炸保护系统的全部或部分功能,使之依据设计时的经济技术要求达到足够的功能性和完整性级别。

爆炸保护系统功能安全评估分为以下4个步骤:
a)第一步:爆炸保护系统的描述(见5.2);
b)第二步:失效/故障的识别(见5.3);
)第三步:功能安全估计(见5.4);
1)功能性;
2)完整性;
d)第四步:功能安全评价(见5.5)。

上述4个步骤是决定爆炸保护系统是否达到预期用途中所需预期功能安全级别的基础。功能安全评估结果应在技术文件中详细说明(见第6章)。
如果没有达到预期所要求的功能性和完整性级别,则有必要改进爆炸保护系统或重新定义更合适的预期用途。
注:选择适当的措施改进爆炸保护系统不属于本文件的内容。
如果功能安全评估由制造商完成,则在技术文件中应对功能安全评估结果进行详细说明(见第6章)。
功能安全评估的实施和执行应以定性方法为支撑,并在适当情况下以定量方法加以补充。
4.2功能安全评估范围
爆炸保护系统应基于4.3规定的所需信息开展评估。
爆炸保护系统的功能安全评估应限于其预期用途和可合理预期的误用。
注:可合理预期的误用指操作者因疏忽或错误理解而对爆炸保护系统的不正确使用和/或操作,误用不是正常操作的一部分。可预期的误用不包括故意行为。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5.040
CCS N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雅
GB/T41255—2022
智能工厂
通用技术要求
Smart factory-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2022-03-09发布 2022-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1255,GB/T 41255-2022,智能工厂,通用技术要求,GB/T 41255-2022 智能工厂 通用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智能工厂的总则、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物流、智能管理以及系统集成优化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离散制造领域智能工厂的运营以及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331一2020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001一2016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37393一2019数字化车间通用技术要求
GB/T38129一2019智能工厂安全控制要求
GB/T45001一202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ISO16792:2015技术产品文档数字产品定义数据标准(Technical product documentation一Digital product definition data practices)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智能工厂smart factory
在数字化工厂的基础上,利用物联网技术和监控技术加强信息管理和服务,提高生产过程可控性、减少生产线人工干预,以及合理计划排程。同时集智能手段和智能系统等新兴技术于一体,构建高效、节能、绿色、环保、舒适的人性化工厂。
[来源:GB/T381292019,3.1.1]
3.2
产品全生命周期product full lifecycle
包括市场需求调研阶段、产品开发阶段、产品设计阶段、产品的制造阶段,销售阶段和售后服务阶段等的全部时间的总称。
[来源:GB/T18725一2008,3.206,有修改]
3.3
设备管理equipment management
以设备为对象,追求设备综合效率,应用理论、方法,通过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物理运动
和价值运动进行全过程管理。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
ERP: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SB:企业服务总线(Enterprise Service Bus)
MES: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
OPC:用于过程控制的对象连接与嵌人(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 for Process Control)
OPC UA:OPC统一架构(OPC Unified Architecture)
V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WMS:仓储管理系统(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