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4077.1-2021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技术规程 第1部分:通则
ICS 13.020
CCS Z 06 DB32
江 苏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2/T 4077.1—2021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 技术规程 第 1 部分:通则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in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prevention Part 1:General rules 2021-09-03 发布 2021-10-03 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的总体要求、调查与勘查、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监理、工程 验收等基本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行政区域内矿山生态修复工程调查与勘查、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监理、 工程监测等。地质灾害防治、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土 地复垦、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等工程中涉及与本文件相关工程技术的,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 5002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218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DZ/T 0220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査规范
DZ/T 022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
DZ 0238 地质灾害分类分级(试行)
DZ/T 0286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矿山生态修复 min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对因矿产资源开采造成的各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采取人工促进措施,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 力与组织能力,逐步恢复与重建退化、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其生态功能。
3.2 矿山地质环境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因矿业活动引起的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岩体、土体、矿藏、地下水等地质要素和地质作用的总和。
3.3 矿山生态环境 m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因矿业活动引起的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土地、矿产、生物等自然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 量的总称。
3.4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
人类在地表和地下深处进行矿产资源开采造成地面和地下岩土体的自然平衡改变和破坏,使地质环 境不断改变和恶化,给矿区的经济建设及人民生活带来危害。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有:地质灾害、含 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水土污染以及其他灾害与环境污染。
3.5 矿山生态环境问题 m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
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矿山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对包括地质环境在内的自然环境破坏和 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面反馈效应。
3.6 矿山生态环境调查 m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urvey
查明矿产资源开发诱发的生态环境问题类型、空间分布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破坏,对矿山生态 环境现状进行评价和分析。
3.7 矿山生态环境影响评估 impact assessment of mining geological environment
按照一定的指标要求和技术方法,定性或定量地评价和估算采矿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
3.8 矿山地质环境条件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condition
指与矿山开采活动有关的所有地质要素和相关圈层要素的综合。具体包括气象、水文、地形地貌、 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以及人类活动。
3.9 工程地质条件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
是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所有地质要素(或条件)的综合,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类型及其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
3.10水文地质条件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
与地下水的埋藏、分布、补给、径流、排泄以及水质、水量有关的所有地质要素(或条件)的综合。
3.11地质灾害调查 geological hazard survey
为确定地质灾害类型、空间分布、危害性,了解地质灾害体的周围环境特征等所开展的综合性调查 研究工作。
4 总体要求
4.1 基本要求 矿山生态修复应全面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坚持保护 优先、消除隐患、生态恢复为主的修复方针。在消除地质灾害、确保工程安全的基础上,将矿山生态修 复纳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遵循自然生态系统 的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及其内在规律,综合运用科学、法律、政策、经济和公众参与等手段,采取 工程、技术、生物等措施,对矿山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修复;提高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弹性, 促进矿山及周边生态系统协调一致、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 4.2 基本规定
4.2.1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江苏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以及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 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4.2.2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应以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为前提,修复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土地为目标,维护 工程安全为保障,开展全方位系统综合治理与修复。
4.2.3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范围包括因矿山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区域。矿山生态修复分部分项工程 划分参照附录 A。
4.2.4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应符合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要求。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 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与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地质环境保护 与恢复治理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结合。
4.2.5 位于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的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因矿山生态修复需要破坏林地等原生植被的, 对破坏区域按照不低于原标准要求恢复,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严守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4.2.6 矿山生态修复应突出生态功能,尊重自然风貌。合理配置自然资源和生态要素,提高国土空间 韧性和承载力,保障生态安全;以消除地质灾害,改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修复为重点,注重自然生态 系统的完整性、连通性和多样性;加强整体保护,提升服务功能;统筹实施以安全为目标的灾害防治、 污染治理等基础先导工程,增强工程协同,提高修复效果。
4.2.7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应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避免因修复使土地、矿产、植被、地质遗迹、历史文物等自然资源遭到破坏,防止造成新的灾害和污染, 使修复区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恢复和利用土地等自然资源。
4.2.8 矿山生态修复应遵循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依据矿山生态环境现状, 结合自然条件、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要求,合理确定修复技术方法和施工工艺。按照“宜耕则耕、宜林 则林、宜渔则渔、宜工则工、宜草则草”的原则进行综合治理。
4.2.9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应遵循调查与勘查→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与监理的基本工作程序。在地 质灾害易发区或隐患区内进行矿山生态修复,应当在开展地质灾害调查与勘查的基础进行地质灾害防治 工程设计。
4.2.10 地质灾害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方针。在实施地质灾害防治 工程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防治措施,防止地质灾害发生或诱发新的地质灾害。
4.2.11 矿山生态修复应加强对施工期、修复工程及修复后的生态环境监测,监测期在工程竣工验收合 格后,不宜少于二个水文年或设计要求的周期。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32/T 4077.2-2021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技术规程 第2部分:调查 勘查与设计
ICS 13.020
CCS Z 06 DB32
江 苏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2/T 4077.2—2021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 技术规程 第 2 部分:调查 勘查 与设计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in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prevention Part 2:Survey exploration and design
2021-09-03 发布 2021-10-03 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矿山生态修复工程调查、勘查与设计工作中的收集资料、编制调查与勘查工作方案、 地形测绘、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矿山生态环境调查、矿山地质灾害勘查、矿山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矿 山生态环境调查成果编制、边坡防护工程设计、边坡植被恢复工程设计、采空塌陷区治理工程设计、矿 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工程设计、工程监测、工程设计编制等。
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行政区域内矿山生态修复工程调查、勘查与设计。地质灾害防治、国土空间生 态修复、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土地复垦、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等工程中涉 及与本文件相关的工程调查、勘查与设计的,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 175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 958 区域地质图图例
GB/T 1499.1-2017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T 1499.2-2018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 159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 1844.1 塑料 符号和缩略语 第1部分: 基础聚合物及其特征性能
GB 27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粮食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 4883 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正态样本离群值的判断和处理
GB 5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5224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T 5974.1 钢丝绳用普通套环
GB/T 5974.2 钢丝绳用重型套环
GB/T 6141 豆科主要栽培牧草种子质量分级
GB 6142 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 6722 爆破安全规程
GB 7908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 8703 辐射防护规定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2897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 12898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 1398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 14500 放射性废弃物管理规定
GB 14804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 15063 复合肥国家标准
GB 15618-20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_T 16453.1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坡耕地治理技术
GB/T 16453.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荒地治理技术
GB/T 1804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 18247.4 主要花卉产品等级 第4部分 花卉种子
GB 18306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T 18314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T 18337.2 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
GB/T 18337.4 生态公益林建设检查验收规程
GB 18485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8 危险废弃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T 18744 土工合成材料 塑料三维土网垫
GB/T 19292.1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大气腐蚀性 第1部分:分类、测定和评估
GB/T 20118 钢丝绳通用技术条件
GB/T 20257.1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1部分:1∶500 1∶1 000 1∶2 000地形图图式
GB/T 21236 电炉回收二氧化硅微粉
GB/T 24356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 24869 主要沙生草种子质量分级及检验
GB/T 28407 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
GB/T 31755-2015 绿化植物废弃物处置和应用技术规程
GB/T 32000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GB/T 38509-2020 滑坡防治设计规范
GB 36600-2018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 50003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7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2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46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含水层破坏 aquifer breakage
矿业活动造成含水层结构改变、地下水位下降、水量减少或疏干、水质恶化等现象。
3.2 土地损毁 land destruction(breathe upon)
矿业活动造成土地原有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包括土地挖损、塌陷、压占和污染等。
3.3 水土环境污染 soil and water pollution
因矿山建设、生产过程中排放污染物,造成水、土原有理化性状恶化,部分或全部丧失原有功能。 3.4 地形地貌景观破坏 destruction of topography and landscape
因矿山建设与采矿活动而改变原有的地形条件与地貌特征,造成土地毁坏、山体破损、岩石裸露、 植被破坏等现象。
3.5 控制点 control point
以一定精度测定其位置,为其他测绘工作提供依据的固定点。分为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
3.6 基准点 datum point 或 reference point
工程测量时作为标准的原点称为测量基准点。按照基准点在测量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可分为相对基 准点和绝对基准点。
3.7 工程地质测绘 engineering geological mapping
对调查与勘查场地及附近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现场观察、量测和描述,将有关工程地质要素以图示、 符号表示在地形图上的勘查工作方法。
3.8 工程地质问题 engineering geological problem
是指工程建设与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对工程施工和运行或对周围环境 产生影响的地质问题。
3.9 不稳定边坡 unstable slope
具有蠕变、鼓胀或拉裂等变形特征且变形边界不明显的边坡。
3.10覆岩破坏“三带” three zones of oven-burden rock failure
矿层开采后覆岩在垂直方向上的破坏,可分为垮落带、断裂带、弯曲带,简称“三带”。
3.11地质灾害勘探 geohazard exploration
在对地质灾害体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的基础上,利用机械设备、工具直接深入地下岩土层,查明地 质灾害体性质、结构构造、空间分布、地下水条件等内容的勘查工作。
3.12地球物理勘探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运用专门的仪器探测地壳表层地质体物理场(电场、磁场、重力场等)的分布情况,通过测得的物 理场特性和差异,判明地下地质现象,获得物理性质参数的一种勘探方法。
3.13岩土试验 rock and soil test
对岩、土进行试验的总称。分为室内试验和原位试验。
3.14原位试验 in-situ test
在岩土层所处的位置,基本保持岩土原来的结构、湿度以及应力状态,测定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工作 的总称。
3.1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risk assessment of geological hazard
对矿山开采或工程活动诱发或者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工程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作出评价,提 出防治措施建议,编制评估报告的技术活动。
4 收集资料和编制调查与勘查工作方案
4.1 收集资料
4.1.1 一般要求
4.1.1.1 资料收集内容包括:矿山基本情况、气候与气象、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地质环境、土地利 用现状、生物生境、相关政策文件和规划、矿区现状影像、人类工程活动、当地矿山生态修复工程资料 等。资料收集方法可采取现场调查、走访、文献收集、信息传输下载等方式。
4.1.1.2 资料收集人员应熟悉矿山生态修复调查与勘查工作流程(见图 1),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和 业务水平。
4.1.1.3 资料收集应遵循下列原则:
a) 可靠性。资料信息应真实,来源可靠,能反映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真实情况。
b) 完整性。资料信息内容完整,能全面反映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相关的基础信息。
c) 实时性。为与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相关的最新或实时资料,保证资料的时效性。
d) 准确性。资料满足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实施要求,关联度高,适用性强,应用价值高。
e) 易用性。收集的资料按照一定的表示形式,便于使用。
4.1.1.4 对收集的资料依据上述原则及时进行分析验证、数据处理与分类汇总,便于查阅和使用。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32/T 4077.3-2021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技术规程 第3部分:施工与监理
ICS 13.020
CCS Z 06 DB32
江 苏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2/T 4077.3—2021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 技术规程 第 3 部分:施工与监理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in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prevention Part 3:Construction and supervision
2021-09-03 发布 2021-10-03 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施工的施工准备、边坡防护工程、边坡植被恢复工程、采空塌陷治 理工程、矿山废弃地整治与土地复垦工程、工程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养护与维护以及工程监理的 监理组织与职责、监理工作程序、方法和制度、施工准备阶段监理、施工实施阶段监理、工程维护与养 护监理、相关服务等工程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行政区域内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的施工与监理。地质灾害防治、土地复垦、水土 保持、绿化种植、山水林田湖草修复等涉及与本文件相关工程施工与监理的,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T 343 一般用途低碳钢丝
GB 614 豆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T 700 碳素结构钢
GB 1499.2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 2 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608 高处作业分级
GB/T 3609.1 职业眼面部防护焊接防护第 1 部分:焊接防护具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5725 安全网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6067.1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一部分:总则
GB 6095 安全带
GB 6142 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 6722 爆破安全规程
GB/T 8918 钢丝绳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9448 焊接与切割安全
GB 10070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GB 12523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4161 矿山安全标志
GB/T 15063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15701 焊接防护服
GB 15831 钢管脚手架扣件
GB 16889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8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T 18920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
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 19155 高处作业吊篮
GB 50003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26 工程测量规范
GB/T 50080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 50086 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
GB 50119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 50175 露天煤矿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1 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3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T 50266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290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GB 50319-2013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GB 50330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T 50344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GB 50434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GB 50496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GB 5066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 50720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 50778 露天煤矿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924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CECS 22 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
CJ/T 340 绿化种植土壤
CJJ 82-2012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 82-2012 CJJ/T 287-2018 园林绿化养护标准
DZ/T 0219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DL/T 5148 水工建筑物水泥注浆施工技术规范
GJ 106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HJ 555 化肥使用环境安全技术导则
HJ/T 393 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
JG/T 3055 基桩动测仪
JGJ 18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 33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 4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 52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 5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79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 80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 94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107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JGJ 128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130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166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180 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JGJ 276 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JGJ/T 98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JT/T 1108.3-2018 公路路域植被恢复材料第 3 部分:植物纤维毯
JT/T 1328-2020 边坡柔性防护网系统
JTG D30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T D31 采空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
JTG/T D31-02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施工技术细则
JTG/T F5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LY/T 1607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SL 239 堤坝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
SL 703-2015 灌溉与排水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
TCT 1048-2016 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技术
TD/T 1036 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
TD/T 1041-2013 土地整治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
YB/T 4190 工程用机编钢丝及组合体
YB/T 5294 一般用途低碳钢丝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技术交底 technical disclosure
结合工程设计和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由工程技术负责人向参与工程的管理与施工人员进行工程施 工技术性说明,使相关人员详细了解工程特点、施工方法与措施、工程质量控制等技术要求。
3.2 人工削坡 (artificial) cut slope
采用人力及千斤顶、铁锹、十字镐、风镐、钢钎等简易机具进行边坡岩土体开挖或坡面浮土、危石 清除、平整、压实的工程措施。
3.3 机械削坡 mechanical cut slope
采用挖掘机、推土机、铲运机等施工机械进行边坡岩土体开挖或坡面浮土、危石清除、平整、压实 的工程措施。
3.4 坡面整形 reshaping slope surface
清除坡表松散、不稳定岩土体,保持坡面平顺、密实的工程措施。
3.5 土石方处置 earthwork disposal
将削坡减载和场地开挖平整过程中产生的土石方运输至指定场地,安全堆放或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 的处置措施。
3.6 土体压脚 backfill soil at the toe of slope 或 backfill soil toe weight
在不稳定边坡下部(如滑坡剪出口或阻滑段),通过土体堆填压实,增强不稳定边坡(如崩滑、滑 坡等)的抗滑能力,提高边坡稳定性的工程措施。
3.7 石笼压脚 stone cage toe weight 或 stone cage at the toe of slope
在不稳定边坡下部(如滑坡剪出口或阻滑段),通过石笼堆砌压脚,增强不稳定边坡(如崩滑、滑 坡等)的抗滑能力,提高其稳定性的工程措施。
3.8 抛石压脚 rubble-mound toe weight 或 riprap at the toe of slope
在不稳定边坡下部(如滑坡剪出口或阻滑段)水体淹没区域,通过抛投块石堆填压脚,增强不稳定 边坡(如崩滑、滑坡等)的抗滑能力,提高其稳定性的工程措施。
3.9 抛投试验 dumping test 或 throwing test
用流速仪和回声仪测量抛石区的水流流速和水深,并对试抛投块石称重,量测出石块的落距,绘制 相关曲线,推算相关参数的试验。
3.10抛投定位 dumping positioning
采用全球定位系统,建立水中浮标,埋设坚固地锚,用以锚固船体的方法。
3.11砌石护坡 stone pitching
在坡面上采用块石铺砌以保护坡面安全稳定的工程措施。
3.12预制砌块护坡 precast block pitching
在坡面上采用预制砌块铺砌以保护坡面安全稳定的工程措施。
3.13施工监测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施工期间,对地表和地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岩土体及其相关建(构)筑物的位移、沉降、隆起、倾 斜、挠度、裂缝等变化情况,采取的周期性或实时的测量工作。
3.14施工应急预案 construction emergency response plan
在辨识和评估潜在危险、事故类型、发生可能性及发生过程、事故后果及影响程度的基础上,针对 施工过程中突发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事先制订的组织响应、物资准备、抢险救灾措施等方案。
3.15锁定荷载 locking load
在锚杆(索)张拉作业完成时,作用于锚头的荷载,即为对锚杆(索)的预加力。
3.16人工挖孔桩 manual excavation pile
由人工挖掘形成桩孔并护壁,在其内放置钢筋笼、浇筑混凝土而成的工程桩或抗滑桩。
3.17锁口圈梁 locking shaft
为避免人工挖孔桩等开挖过程中的土石落入、孔口垮塌及地表水灌入,在孔口设置的钢筋混凝土防 护结构。
3.18护壁 protection of hole wall
为防止挖孔桩孔壁变形及坍塌,保持孔壁稳定及阻隔地下水,沿孔壁逐段开挖浇筑形成的钢筋混凝 土围护结构。
3.19微型桩 micropile
桩径小于 400 mm,长细比大于 30,采用钻孔、配筋(或型钢)、压力注浆等施工工艺的灌注桩。
3.20干拌法喷射混凝土 dry mix shotcrete
将胶凝料、骨料等按一定比例拌制的混合料装入喷射机,用压缩空气输送至喷嘴,与压力水混合后 喷射至受喷面(边坡表面)所形成的混凝土保护层。
3.21湿拌法喷射混凝土 wet mix shotcrete
将胶凝料、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制的混合料装人喷射机,并输送至喷嘴处,用压缩空气将混合料 喷射至受喷面(边坡表面)上所形成的混凝土保护层。
3.22下行式注浆 downward grouting
针对多层采空区或地质条件特别复杂、地层破碎的单层采空区,采用自上而下分层或分段交替进行
DB32/T 4077.3-2021 6的钻孔与注浆作业。
3.23全段上行式注浆 whole section upward grouting
即钻孔钻至设计深度,一次性灌注全孔段,可用于单层采空区注浆。
3.24分段上行式注浆 sectional upward grouting
钻孔一次钻至设计深度,自下而上分段依次进行注浆作业。此方法可用于多层采空区,或地质条件 复杂、地层破碎的单层采空区。
3.25检验 inspection
对被检验项目的特征、性能进行量测、检查、试验等,并将结果与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以确 定被检验项目性能或质量是否合格的活动。
3.26进场检验 site inspection
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植物材料、种植土、中间产品、设备及器具,按相关标准要求进行检验, 并对其质量、规格及型号等是否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做出确认的活动。
3.27见证检验 evidential testing
施工单位在工程监理或建设单位的见证下,按照有关规定从施工现场随机抽取试样,送至具备相应 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验的活动。
3.28复验 repeat testing
按相同的生产条件或规定的方式汇总供抽样检验用的,由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检验体。
3.29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acceptance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由工程质量验收责任方组织,工程建设相关单位参加,对检验批、 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及其隐蔽工程的质量进行抽样检验,对技术文件进行审核,并根据设计文件和相 关标准,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是否达到合格做出确认。
3.30主控项目 dominant item
工程中对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
3.31一般项目 general item
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
3.32观感质量 quality of appearance
通过观察和必要的测试反映的工程外在质量和功能状态。
3.33返修 repair
对施工质量不符合规定的部位采取的整修等措施。
3.34返工 rework
对施工质量不符合规定的部位采取的更换、重新制作、重新施工等措施。
3.35工程监理 project supervision
根据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勘查设计及合同文件,在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造价以及环 境保护、水土保持、自然资源保护等进行控制;对合同、信息进行管理;对工程相关方的关系进行协调; 履行工程管理法定职责的服务活动。
3.36监理项目部 project supervision department
监理单位派驻工程负责履行工程监理合同的组织机构。
3.37监理规划 project supervision planning
由总监理工程师主持编制,经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指导监理项目部开展监理工作的文件。
3.38监理实施细则 detailed rules for project supervision
由专业监理工程师根据监理规划编写,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用于指导工程项目中某一专业或某一 方面监理工作的操作性文件。
3.39监理日志 supervision log
监理项目部指定专业监理工程师针对工程施工逐日填写的监理工作记录。
3.40监理月报 monthly supervision report
监理项目部每月向建设单位或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的工程监理工作及工程实施情况等分析总结报告。
3.41监理文件资料 project supervision document & data
工程监理单位在履行工程监理合同过程中形成或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文件资料。
3.42工程变更 engineering change
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规定程序对部分或全部工程在工程位置、材料、工艺、功能、构造、尺寸、技 术指标、工程数量及施工方法等方面做出的改变。
3.43工地例会 regular site meeting
在施工过程中,由监理项目部主持,针对工程质量、造价、进度、安全、环境、资源、合同管理等 事宜定期召开的,由工程参建及有关单位参加的会议。
3.44临时延期批准 approval of temporary extension
当发生非施工单位原因造成的持续性影响工期事件,总监理工程师经建设单位同意后做出的暂时延 长合同工期的批准。
3.45最终延期批准 approval of extension ultimate
当发生非施工单位原因造成的持续性影响工期事件,总监理工程师经建设单位同意后做出的最终延 长合同工期的批准。
3.46工程计量 project measurement
以工程施工合同文件规定的程序、方式和方法,对施工单位已按工程设计(含变更)、合同文件规 定完成的合格工程进行测量并确认其数量的工作。
3.47工程质量检验 inspection of engineering quality
根据工程设计、施工合同及有关技术标准规定,采用度量、调试、抽样试验分析或检测等手段,对 工程是否符合设计、施工合同及相关技术标准要求进行的评价和验证工作。
3.48合同工程竣工验收 acceptance of completion of contract works
依据施工合同规定,对已竣工工程是否符合设计、施工合同及相关技术标准要求作出评价、验收和 鉴定工作。
4 施工准备
4.1 技术准备
4.1.1 施工单位应取得工程设计、当地水文气象、交通及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生态环境和工程 监测等资料。
4.1.2 施工单位应组织项目技术管理人员进行现场踏勘,查明以下情况:
a) 现场及周边环境条件,工程及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道路、地上与地下管线分布等。
b) 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类型及分布范围、规模、形态、特征以及地形地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生物生境条件。
c) 对照工程设计平面图,确认图上地形、地物、地质界线、修复工程等标示位置与现场实际位置 的符合性,核查工程设计技术措施实施的可行性。
d) 场地、道路、供水、供电、排水、通信、障碍物等施工条件。
e) 与工程有关的材料、设备供应情况。
4.1.3 施工单位应组织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熟悉和领会设计文件,参加设计与图纸会审,在现场踏勘 的基础上,对设计文件中的疑点及建议及时向监理、建设和设计单位提出并取得答复,提出施工现场需 要解决的问题和建议,形成图纸会审记录,经相关方签字认可。
4.1.4 施工单位应在熟悉勘查和设计文件、了解施工现场的基础上,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爆破工程设 计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组织有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编制安 全专项施工方案,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参照 9.1.2。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 原则、内容和要求及审核程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编制原则:
1) 执行工程建设程序,遵守法律、法规,符合设计及合同有关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 环境与资源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2) 科学有据、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社会和谐;
3) 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4) 采用绿色施工技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5) 与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结合。
b) 编制内容和要求参照附录 A.1、A.2。
c) 审核、审批程序:
1) 施工组织设计应由项目负责人主持编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报总监理工程师审 批后实施;
2) 经修改或补充的施工组织设计应按审批权限重新履行审核、审批程序;
3)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应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4) 爆破工程设计应由主管的公安部门组织审查。
4.1.5 建设和监理单位应组织设计单位向施工等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说明工程施工技术要 求及质量控制要点,对施工等单位提出的问题或建议予以回复,形成设计技术交底记录并会签。分部分 项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参照附录 B。
4.1.6 施工单位应向参与工程的管理和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交代工程特点、技术质量要求、 施工顺序、施工工艺方法与工程安全等,形成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4.1.7 施工单位应按工程设计要求,制订各分部分项工程检测与试验计划,按照工程设计要求进行工 程试验和检测,将试验和检测结果及时反馈给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作为工程施工及设计调整依据。
4.1.8 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做好工程原材料、植物材料、中间产品及设备的现场验收、 试配与检验检测以及工程设备的安装试验,确保工程原材料、植物材料、中间产品和设备质量合格。
4.1.9 施工单位应完善开工前的报验手续,在取得建设或监理单位批准后方可开工。
4.2 现场准备
4.2.1 施工前应按现场平面布置图要求规划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建设。
4.2.2 合理规划施工区及生活区。施工区和生活区应分开,符合安全文明工地建设要求。
4.2.3 修建施工道路。应利用已有道路,选择合理的运输线路。路面宜硬化处理,道路的宽度、坡度、 转弯半径、路基承载力及安全防护等应满足施工车辆通行要求。
4.2.4 施工临时用水电。施工临时用电应进行容量计算,变压器容量应满足施工用电负荷要求,施工 用电布置应执行 JGJ 46 规定。施工用水的水质水量应满足相关要求。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32/T 4193-2022 工业化装配式箱型护岸质量检验规程
ICS93.140
CCS P67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4193—2022
工业化装配式箱型护岸 质量检验规程
Quality inspection regulation for industrial prefabricated box revetment
2022-01-28发布 2022-02-28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内河航道工业化装配式箱型护岸质量检验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质量检验合 格标准、质量检验项目和要求等相关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河航道工业化装配式箱型护岸建设的工程质量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 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985.1 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
GB/T 985.2 埋弧焊的推荐坡口
GB 5020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T 3323.1-2019 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
GB/T 11345 焊缝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
GB/T 5010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 50448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GB/T 50661 钢结构焊接规范
GB/T 5123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JTS 202 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
JTS 239 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技术规程
JTS 257 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JGJ 355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
JG/T 565 工厂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管理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工业化装配式箱型护岸 industrial prefabricated box revetment
在工厂预先生产制作构件,并在现场进行标准化施工的混凝土箱型护岸。
3.2 钢筋束连接 tendon connection
竖向钢筋、螺旋箍筋和加强筋的组合,插入预制混凝土构件预留孔洞,并注入灌浆料而实现的 连接方式。
3.3 套筒灌浆连接 sleeve connection with injected grout
在金属套筒中插入单根带肋钢筋并注入灌浆料拌合物,通过拌合物硬化形成整体并实现传力的 钢筋对接连接方式。
3.4 浆锚搭接 splice connection with injected grout
在预制混凝土构件中预留孔道,在孔道中插入需搭接的钢筋,并灌注灌浆料而实现的钢筋搭接连接方式。
3.5 钢板焊接连接 steel plate welding connection
在预制混凝土构件中预埋钢板,通过钢板焊接实现的连接方式。
4 基本规定
4.1 质量控制
4.1.1 施工单位应对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构配件等进行现场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对涉 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施工单位应按本文件和 JTS 257 的有关规定进行抽样检验,监理单位应 按本文件和 JTS 257 的规定进行见证抽样检验或平行检验。
4.1.2 各工序施工应按施工技术规程的规定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检查。
4.1.3 工序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并形成记录。专业工序之间的交接应经监理工程师认可,未经 检验或经检验不合格的不应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2 检验和验收
4.2.1 工程施工应符合工程合同、设计文件及国家标准和现行行业的要求。
4.2.2 工程质量的检验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验合格的基础上进行。
4.2.3 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有关单位进行验收,并形成验收文件。
4.2.4 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现场检验项目,施工单位应按规定进行检验,监理单位应按规 定进行见证抽样检验或平行检验。
4.2.5 分项工程及检验批的质量应按主要检验项目和一般检验项目进行检验。
4.2.6 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应按相应规定进行抽样检验或验证性检验。
4.2.7 承担见证抽样检验及有关结构安全检验的单位应具有相应能力等级。
4.2.8 工程的观感质量应由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查,并应共同确认。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32/T 4143-2021 公共信用信息归集规范
ICS 35.240.01
L 70 DB32
江 苏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2/T 4143—2021
公共信用信息 归集规范
Collection specifications for public credit information
2021 - 12 - 09 发布 2022 - 01 - 09 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共信用信息归集的基本原则、一般要求、信息记录组成及要求、归集方式及要求、 归集周期及渠道、信息整理、信息存储以及归集日志。
本文件适用于省、市、县(市、区)公共信用信息工作机构开展公共信用信息的归集活动,信息提 供单位可参考使用。
注:1.本文件中信息提供单位是指国家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人民团体等。 2.本文件中公共信用信息归集主要是指公共信用信息由信息提供单位汇集到公共信用信息系统的过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100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
GB 11643 公民身份号码
GB 32100 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
GB/T 22117 信用基本术语
GB/T 34830.1 信用信息征集规范 第1部分:总则
GB/T 36905 电子证照 文件技术要求
GB/T 39441 公共信用信息分类与编码规范
GB/T 39443 公共信用信息交换方式及接口规范
GB/T 39444 公共信用信息标准总体架构
DB32/T 3892 法人和其他组织公共信用信息服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 11643、GB 32100、GB/T 22117、GB/T 34830.1、GB/T 39441、GB/T 39443、GB/T 39444和DB32/T 389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公共信用信息 public credit information
国家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人民团体,在依法履行职责和提供公共 服务过程产生、获取的信用信息。
3.2 公共信用信息系统 public credit information system
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和互联网,通过构建统一数据交换接口,归集、整理、保存、加工和共享公共信 用信息的数据库及相关服务系统。 [来源:DB32/T 3892-2020,3.4]
4 基本原则
4.1 规范完整 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归集的公共信用信息符合格式规范要求,信息内容完整、客观、可验证;保障 信息在整理、储存、传输等过程中不被破坏、不被修改、不丢失。
4.2 及时可溯 公共信用信息产生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信息归集,及时纳入主体信用档案,确保应用时效;信 息来源和信息处理过程应可追溯。
4.3 协同互补 各级公共信用信息工作机构采取同级归集、逐级上报与条线归集、逐级共享相结合的方式协同互补 归集。
4.4 分类保护 对归集的公共信用信息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别的公共信用信息采取相应安全保护措施,确保个人隐 私和商业秘密等信息在存储及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答疑:1.跨板受力筋的计算2.分布筋计算-广西壮族自治区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提问日期: 2022-04-26 02:30:03
提问网友: 啊龙哥哥
我跨板受力筋一边突出1100,但是软件计算公式是什么净长加左标注,而且这个净长和左标注是哪里来的?为什么和我量出的长度不一样?还有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一个跨板受力筋会有两个式子?
2,跨板受力筋突出部分有分布筋,但是根数和我手算的对不上,而且去看三维发现每根分布筋间距不一样,为什么同一根受力筋上的分布筋会有不同的间距,明明是c8@250啊,很奇怪,根数该怎么算?
解答网友: 小老百姓
既然是跨板受力筋那么中间就是净长,一边突伸出也就是一边标注,另一边0,分布筋是从支座边50起步,间距250不一定刚好,那么就出现不一样的间距
问题专业: 装饰
所属地区: 四川
提问日期: 2022-04-26 02:13:05
提问网友: 向阳而生
解答网友: nh
手工按计算规则计算
问题专业: 结算
所属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提问日期: 2022-04-26 01:40:27
提问网友: 直面阳光
请问种植区底层泥土必须深翻40cm深度是什么意思?
1、是不是就不能套整理绿化子目了,得套挖土方子目?
2、是不是回填种植土厚度得按40cm?
解答网友: ★星辰★
他的目的就是给种植物尽量的好图,利于其生长。道理就像家里给花松土。套 个人认为,套1-30更加合适
《钢结构施工技术指导手册》中铁建工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随着公司近年的快速发展,承接了越来越多的超高层、高铁站、公共建筑、大型厂房等类型工程, 钢结构工程被广泛应于其中。随之而来的,公司从事钢结构施工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队伍日益壮大, 广大钢结构施工一线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需要一本通俗易懂、经济适用的专业书籍来提升自己。 为加强企业的基层业务建设,提高技术管理素质,指导现场施工,促进技术进步,进一步提高钢结 构工程质量,我们根据多年来的管理实践和施工经验编写本手册。 本书基于在建、已建的国内代表性钢结构项目施工案例,结合国内钢结构施工的最新成果和现行有 关规范规程进行编写,由钢结构深化设计,施工准备、钢结构安装、焊接、紧固件连接、涂装等七部分 组成,涵盖了钢结构工程中的关键施工工艺及做法,能够对项目基层管理岗位及操作层实体操作的质量 给予以一定的帮助和启发。 由于水平有限,本书难免有不到之处,恳请提出批评指正,以便未来不断完善该书。
内容摘抄:
钢结构深化设计即钢结构详图设计,在钢结构施工图设计之后进行,详图设计人员根据施 工图提供的构件布置、构件截面与内力、主要节点构造及各种有关数据和技术要求。严格遵守 钢结构相关设计规范和图纸的规定,对构件的构造予以完善。根据工厂制造条件、现场施工条 件,并考虑运输要求、吊装能力和安装因素等,确定合理的构件单元。最后再运用专业的钢结 构制图深化设计制图软件(Tekla Structures),将构件的整体形式、构件中各零件的尺寸和要 求、以及零件间的连接方法等,详细的表现到图纸上,以便制造和安装人员通过查看图纸,能 够清楚地了解构造要求和设计意图,完成构件在工厂的加工制作和现场的组拼安装。 按《钢结构施工规范》GB 50755-2012中规定,钢结构施工详图应根据设计院所出具的有效 结构设计文件和相关技术文件进行编制,并应经原设计单位确认,当需要进行节点设计时,节 点设计文件也应该经原设计单位确认。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完整版426页)知名地产项目管理实操手册 工程管理分册 (2019版)
为更好地推动越秀地产 项目开发建设和快速稳健发展,提高一线管理团队的项目操盘能力,工程管理部牵头编纂了这套《项目管理实操手册 》。手册以项目工程管理、开发报建管理、技术质量管理为核心内容,涵盖了项目开发从拿地到交付验收的全过程管理流程,切实为我司前线项目管理团队的现场管理工作提供了标准化指引,必将有效提升越秀地产的整体项目开发建设能力。
内容索引:
第一章 越秀地产项目工程管理工作纲要.....................................1
1 概述............................................................ 1
2 工程管理主要工作................................................ 1
第二章 工程管理条线组织架构及工作职责...................................8
1 概述............................................................ 8
2 工程管理部职能.................................................. 8
3 区域公司项目管理部组织架构和职能............................... 11
4 关联文件....................................................... 23
第三章 项目前期风险排查管理............................................24
1 概述........................................................... 24
2 职责........................................................... 24
3 工作流程....................................................... 25
4 工作要求....................................................... 25
第四章 建设用地接收及施工前期工作要求..................................32
1 概述........................................................... 32
2 用地接收前主要工作内容......................................... 32
3 收地后施工前期工作内容......................................... 33
第五章 项目开发进度计划管理........................................... 36
1 概述........................................................... 36
2 项目进度计划管控体系........................................... 36
3 项目进度计划管理措施........................................... 44
4 项目进度计划编制要求........................................... 46
5 进度计划考核原则............................................... 51
6 计划调整原则................................................... 52
7 附件........................................................... 53
8 关联文件....................................................... 57
第六章 项目策划管理....................................................58
1 概述........................................................... 58
2 岗位职责....................................................... 58
3 工作内容....................................................... 59
4 关联文件....................................................... 61
第七章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审查管理........................................62
1 概述........................................................... 62
2 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 62
3 施工组织设计管理职责........................................... 62
4 审批流程....................................................... 63
5 施工组织设计的动态管理......................................... 64
第八章 施工图内部审查管理..............................................66
1 概述........................................................... 66
2 工作职责....................................................... 66
3 施工图内审流程................................................. 67
第九章 施工图会审管理..................................................69
1 概述........................................................... 69
2 名词解释....................................................... 69
3 职责........................................................... 69
4 工作流程....................................................... 70
5 工作内容....................................................... 71
6 工作建议....................................................... 76
7 关联文件....................................................... 77
第十章 工程质量管理....................................................78
1 概述........................................................... 78
2 工程质量管理组织架构........................................... 78
3 质量监督考核与问责............................................. 78
4 总部各职能部门质量管理工作职责................................. 79
5 区域公司工程质量管理职责....................................... 81
6 现场项目组及监理项目组主要日常工作............................. 83
7 总部工程管理部质量监督考核工作................................. 86
8 工程质量管控红线要求........................................... 86
9 附件:工程巡检评分表........................................... 88
第十一章 项目质量第三方评估管理.........................................129
1 概述.......................................................... 129
2 管理职责...................................................... 129
3 工作程序及要求................................................ 130
4 诚实守信管理.................................................. 136
5 关联文件...................................................... 137
第十二章 工程质量长效激励办法...........................................138
1 概述.......................................................... 138
2 管理职责...................................................... 138
3 工作程序及要求................................................ 138
4 工程质量考核奖励资金来源...................................... 143
5 工程质量考核奖罚资金分配...................................... 143
6 工程质量考核奖罚申请流程...................................... 143
7 关联文件...................................................... 144
第十三章 施工样板管理.................................................. 145
1 概述.......................................................... 145
2 管理职责...................................................... 145
3 工作程序及要求................................................ 146
4 表单模板...................................................... 155
第十四章 大货交付样板评审管理.......................................... 162
1 概述.......................................................... 162
2 管理职责...................................................... 162
3 工作程序及要求................................................ 163
4 附件.......................................................... 165
第十五章 工程数字平台应用及要求........................................ 174
1 概述.......................................................... 174
2 管理职责...................................................... 174
3 工作程序及要求................................................ 177
4 关联文件...................................................... 179
第十六章 总承包施工管理.................................................180
1 概述.......................................................... 180
2 合约管理...................................................... 180
3 施工图管理.................................................... 190
4 进度计划管理.................................................. 192
5 质量安全管理.................................................. 195
6 文明施工管理.................................................. 208
7 材料设备管理.................................................. 211
8 变更签证管理.................................................. 215
9 竣工移交管理.................................................. 217
第十七章 工程监理工作职责...............................................221
1 概述.......................................................... 221
2 管理职责...................................................... 221
3 项目工程监理服务.............................................. 222
4 区域公司对工程监理的检查与监督................................ 228
5 奖励与处罚.................................................... 231
6 文件说明...................................................... 232
7 关联文件...................................................... 232
8 附表:项目监理实施旁站的工序清单.............................. 232
第十八章 材料与设备质量管理............................................ 234
1 概述.......................................................... 234
2 名词解释...................................................... 234
3 工程材料与设备质量管理组织架构及职责.......................... 234
4 工程材料与设备质量管理要求.................................... 236
5 关联文件...................................................... 240
第十九章 材料与设备集中采购管理.........................................249
1 概述.......................................................... 249
2 管理职责...................................................... 249
3 供应链平台.................................................... 250
4 甲供材料下单及配送质检........................................ 252
5 关联文件...................................................... 257
第二十章 示范区工程验收与交付.......................................... 258
1 概述.......................................................... 258
2 管理职责...................................................... 258
3 各阶段现场项目组工作要求...................................... 259
4 附件.......................................................... 262
5 关联文件...................................................... 274
第二十一章 工程会议管理 ...............................................275
1 概述.......................................................... 275
2 项目内部工作会议.............................................. 275
3 项目专题会议.................................................. 276
4 工程例会...................................................... 278
5 工作建议...................................................... 281
第二十二章 安全施工管理 .............................................. 282
1 概述.......................................................... 282
2 管理职责...................................................... 282
3 工作流程...................................................... 284
4 工作内容...................................................... 287
5 关联文件...................................................... 294
6 附件.......................................................... 294
第二十三章 文明施工管理 ...............................................302
1 概述.......................................................... 302
2 管理职责...................................................... 302
3 工作流程...................................................... 303
4 工作内容...................................................... 305
5 工作要求...................................................... 307
6 文明施工管理与监督............................................ 309
7 关联制度...................................................... 310
8 附件.......................................................... 310
第二十四章 现场签证管理 .............................................. 317
1 概述.......................................................... 317
2 管理职责...................................................... 317
3 工作程序...................................................... 319
4 过程管理要求.................................................. 322
5 工作建议...................................................... 324
第二十五章 设计变更管理 ...............................................326
1 概述.......................................................... 326
2 管理职责...................................................... 327
3 工作程序...................................................... 328
4 过程管理要求.................................................. 332
第二十六章 现场标准化建造体系(SSCS)实施管理要求 ....................336
1 概述.......................................................... 336
2 管理职责...................................................... 336
3 SSCS 体系应用评价标准......................................... 337
4 SSCS 体系应用工作要求......................................... 338
5 SSCS 体系标准工期 ............................................ 339
6 监督与罚则.................................................... 345
7 关联文件...................................................... 346
第二十七章 装配式工程管理要求 .........................................347
1 概述.......................................................... 347
2 管理职责...................................................... 347
3 管控要求...................................................... 348
第二十八章 工程资料及档案管理 .........................................352
1 概述.......................................................... 352
2 管理原则...................................................... 352
3 主要管理部门职责及工作流程.................................... 353
4 工作内容...................................................... 354
5 工作建议...................................................... 363
6 监督和罚则.................................................... 364
7 关联文件...................................................... 364
第二十九章 总部技术专家库管理 ........................................ 365
1 概述.......................................................... 365
2 专家的条件与产生.............................................. 365
3 专家的权力和义务.............................................. 366
4 专家库的运用与管理............................................ 367
5 附件.......................................................... 368
第三十章 项目交付管理.................................................. 372
1 概述.......................................................... 372
2 管理职责...................................................... 372
3 工作程序及要求................................................ 374
4 附件一:精装及毛坯交付项目必检项.............................. 383
5 关联文件及交付方案模板........................................ 385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问题专业: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 河南
提问日期: 2022-04-25 23:53:08
提问网友: 眠
解答网友: 小老百姓
就是这样单独列项
中建五局爬架施工工艺技术交流PPT(82页)
内容摘抄(非连续摘抄):
JGJ202-2010《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强制条文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结构构造的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1、架体高度不得大于5倍楼层高;
2、架体宽度不得大于1.2m;
3、直线布置的架体支承跨度不得大于7m,折线或曲线布置的架体,相邻两主框架支撑点处的架体外侧距离不得大于5.4m;
4、架体的水平悬挑长度不得大于2m,且不得大于跨度的1/2;
5、架体全高与支撑跨度的乘积不得大于110㎡
3.5.5 附着支承结构应包括附墙支座、悬臂(吊)梁及斜拉杆,其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个竖向主框架所覆盖的每一楼层处应设置一道附墙支座。
2.使用工况,应将竖向主框架固定于附墙支座上。
3.升降工况,附墙支座上应设有防倾、导向的结构装置。
4.附墙支座应采用锚固螺栓与建筑物连接,受拉螺栓的螺母不得少于两个,螺杆露出螺母应不少于3扣和10mm,垫板尺寸应由设计确定,且不得小于100mm×100mm×10mm。
5.附墙支座支承在建筑物上连接处混凝土的强度应按设计要求确定,但不得小于C10。
3.5.13 架体结构在以下部位应采取可靠的加强构造措施:
1. 与附墙支座的连接处;
2. 架体上提升机构的设置处;
3. 架体上防坠、防倾装置的设置处;
4. 架体吊拉点设置处;
5. 架体平面的转角处;
6. 架体因碰到塔吊、施工电梯、物料平台等设施而需要断开或开洞处;
7. 其它有加强要求的部位。
3.5.15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构配件的制作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具有完整的设计图纸、工艺文件、产品标准和产品质量检验规程;制作单位应有完善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2.制作构配件的原、辅材料的材质及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规定对其进行验证和检验;
3.加工构配件的工装、设备及工具应满足构配件制作精度的要求,并定期进行检查。工装应有设计图纸;
4.构配件应按照工艺要求及检验规程进行检验。对附着支承结构、防倾、防坠落装置等关键部件的加工件必须进行100%检验。构配件出厂时,应提供出厂合格证。
3.5.16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必须在每个竖向主框架处设置升降设备,升降设备宜采用电动葫芦或电动液压设备;
1. 升降设备必须与建筑结构和架体有可靠连接;
2. 固定电动升降动力设备的建筑结构必须安全可靠;
3.6 安全装置
3.6.1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必须具有防倾覆、防坠落和同步升降控制的安全装置方准使用。
3.6.2 防倾覆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倾覆装置中必须包括导轨和两个以上与导轨连接的可滑动的导向件;
2.防倾覆导轨的长度不应小于竖向主框架,且必须与竖向主框架可靠连接;
3.在升降和使用两种工况下,最上和最下两个导向件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得小于2.8 m或架体高度的1/4;
4. 应具有防止竖向主框架前、后、左、右倾斜的功能。
5 .应用螺栓与附墙支座连接,其装置与导轨之间的间隙应小于5mm。
3.6.3 防坠落装置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1. 防坠落装置应设置在竖向主框架处并附着在建筑结构上,每一升降设备处不得少于一个,在使用和升降工况下都能起作用;
2. 必须是机械式的全自动装置,严禁使用每次升降都需重组的手动装置;
3. 技术性能除应满足承载能力要求外,还应符合表3.6.3的规定:
4.应具有防尘防污染的措施,并应灵敏可靠和运转自如;
5.防坠落装置与升降设备必须分别独立固定在建筑结构上;
6.钢吊杆式防坠落装置,钢吊杆规格应由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Φ25mm。
中建五局 内部标准:
1、架体覆盖4层半楼层高,
A、商务楼和不下架的住宅楼设计5道龙骨板,龙骨板和楼层平齐。所有龙骨板都做内挑,
商务楼1、2、3、4、5道均做内挑、1、2、3道做翻板;
住宅楼1、2、3、4、5道均做内挑、1、3道做翻板。
B、下架的住宅楼设计7道龙骨板,大约2m一步。
所有龙骨板都做内挑,1、4步做翻板。
2、架体内侧标准离墙350mm、离挑板300mm;
3、竖龙骨规格为4.5m和3.0m长;
4、导轨规格为6m和3m;
5、龙骨板有9种规格:4.0m,3.0m,2.0m,1.5m,1.4m,1.3m,1.2m,1.1m,1.0m;
6、网片标准规格2.5m×1.5m;其它均为异形。
7、穿墙螺杆规格为M32,一般使用单螺母加弹簧垫圈防松。
1、竖龙骨接头处使用3根M16 ×80螺栓,对接缝以上两根,对接缝以下一根。
2、商务楼每个机位使用6个刚性支架。非机位处,成对的竖龙骨每步中间位置安装1根内横杆。住宅楼每个机位使用6根斜杆,不使用内横杆。非机位处,不安装内横杆,也不安装斜弦杆。
3、螺栓规格M16×50、M16×80、M16×110、
4、每个M16螺栓配两个大垫片一个螺母。
5、底层相邻龙骨板之间只连接龙骨连接板,侧面角钢不能连接,方便以后高空拆除。
6、钢丝绳编织好的一头挂在葫芦下挂钩上,另一头挂在提升挂座上。绳夹压在副绳上。绳夹间距120-140mm。
1.1一般情况下,双排架小横杆比楼板面低200mm,内排离墙距250mm,内外排间距1200mm,外面单排防护1500mm高。
1.2双排架最顶上小横杆下要安装双扣件防松。
1.3双排架和建筑结构及时拉结,水平拉结长度不大于4.5m,垂直拉结高度不大于2步或者一个楼层高。
2.1龙骨板的定位:
标准离墙距离350mm
标准离挑板距离300mm
应严格按照平面布置图排布,现场如需变更,要和技术部相关负责人沟通,经过技术部同意后方可施行。
2.2龙骨板按蒙皮类型可分为两类
花纹板龙骨板和钢板网龙骨板
龙骨板按照长度规格分为9种
4m、3m、2m、1.5m、1.4m、1.3m、1.2m、1.1m、1.0m.花纹板龙骨板还有4m梯口龙骨板和3m梯口龙骨板
3.1竖龙骨的定位
最新设计的镀锌冲孔板防护网的安装方式对竖龙骨的定位要求高,需严格按照平面布置图的定位排布。
3.2竖龙骨的连接
使用M16×100螺栓把竖龙骨和龙骨板连接起来;还需要用“架体安装固定连接杆”固定。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内部培训资料)样板审核制实施案例-悬挑脚手架
深化设计后的做法:
1、脚手架架体全高高度18米。
2、脚手架防护标准层6层,共设12步,除第一步脚手架步距1.8米,以上步距均为1.4米,与主体层
高保持一致。
3、脚手架底部采用3mm厚花纹钢板封底,脚手架与结构空隙处采用40*40*4mm镀锌角钢固定,上铺15mm
厚木模板。
4、脚手架架体宽度为800mm,脚手板采用定型钢板网,用14#铁丝绑扎固定。
1、悬挑脚手架 搭设样板评审
项目部样板施工完成,经班组自检,专业安全员复查后,技术负责人组织,专职安全员、质量员、施工员等相关人员参加,按照样板策划方案及构造做法,对现场进行审核评审。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川建行规〔2018〕3号《四川省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
四川省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川建行规〔2018〕3 号
关于印发《四川省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安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 》的通知
各市(州)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第 37 号),进一步加强我省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控,有效防范和遏制建筑施工群死群伤安全事故,结合四川实际,我厅制定了《四川省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现予印发,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8 年 12 月 14 日
内容摘抄:
四川省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有效防范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以下简称“建筑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工程中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 本细则所称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以下简称“危大工程”),是指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导致人员群死群伤或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分部分项工程。(危大工程及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范围详见附件 1、2)
第四条 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全省危大工程安全管理的指导监督,具体工作委托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实施。
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危大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具体工作可以委托所属 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机构实施。
第二章 前期保障
第五条 建设单位应当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广播电视等地下管线资料,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下工程的有关资料,并保证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
第六条 勘察单位应当根据工程实际及工程周边环境资料,在勘察文件中说明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
设计单位应当在设计文件中注明涉及危大工程的重点部位和环节,提出保障工程周边环境安全和工程施工安全的意见,必要时进行专项设计。
第七条 建设单位应当组织勘察、设计等单位在施工招标文件中列出危大工程清单,要求施工单位在投标时补充完善危大工程清单并明确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建设工程和特殊结构的建设工程,设计单位应当在设计中提出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措施建议。
第八条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施工合同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危大工程施工技术措施费以及相应的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保障危大工程施工安全。
第九条 建设单位在申请办理安全监督手续时,应当提交危大工程清单(附件 3)及其安全管理措施等资料。
第三章 专项方案
第十条 危大工程专项方案(以下简称“专项方案”),是指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针对危大工程单独编制的安全技术措施文件。
第十一条 施工单位应当在危大工程施工前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专项方案。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编制。危大工程实行分包的,专项方案可以由相关专业分包单位组织编制。
第十二条 专项方案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
(一)工程概况:危大工程概况和特点、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二)编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等;
(三)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
(四)施工工艺技术:技术参数、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操作要求、检查要求等;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组织保障措施、技术措施、监测监控措施等;
(六)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施工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其他作业人员等;
(七)验收要求:验收标准、验收程序、验收人员等;
(八)应急处置措施;
(九)计算书及相关施工图纸;
(十)编制人员、审核人员名单、技术职称、职务等情况。
第十三条 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经审核通过的,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报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并加盖执业资格注册章后方可实施。
危大工程实行分包并由分包单位编制专项方案的,专项方案应当由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及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共同审核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第十四条 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专家论证前专项方案应当通过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和总监理工程师审查。
第十五条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专项方案专家论证会的参会人员应当包括:
(一)专家;
(二)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三)有关勘察、设计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相关人员;
(四)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或授权委派的专业技术人员(须出具委托授权书,附件 4)、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专项方案编制人员、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相关人员;
(五)监理单位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及专业监理工程师。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问题专业: 土建 预算 结算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 山东
提问日期: 2022-04-25 23:32:09
提问网友: 天乐
同一个楼。 有的楼层,板底筋,显示是通长的;
有的楼层,底筋,是按单板表示的。
问1:用软件算量时,是通长画?还是分开画?两种画法计算出来的量,通长布置比单板布置要大不少。
2:听人说,板底筋不论图纸是不是通常的,都必须按单板来计算,只有面筋才存在通长的情况,对吗?
3:如果底筋存在通长底板筋,要是图纸没说明底筋是否通长(只说图纸未注明钢筋均为c8-200)。那么,画图时,是按单板?还是通长计算?
解答网友:
按图纸设计输入,设计通长筋就按通长输入,没设计就按单板。
按图纸设计输入,底筋面筋设计都有通长筋,不是只有面筋才存在通长筋。
按图纸设计输入,底筋存在通长筋就按通长输入。
中南集团PC项目预制构件吊装施工交底PPT(49页)
1.海门悦园NPC技术体系
2.预制构件堆放技术质量要求
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现场吊装技术质量要求
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质量控制强制要求
5.现场吊装质量控制流程和责任分解
6.工程实例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现场吊装技术质量要求
施工准备
技术准备:
学习设计图纸及深化图纸,充分领会设计意图,并做好图纸会审,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并报审。
确定构件吊装顺序,编制构件进场计划。
确定吊装使用的机械、吊具、辅助吊装钢梁等。
正式施工前宜选择有代表性的单元进行试吊装、以检查复核构件尺寸、机械起吊工况,堆放位置是否合适,构件吊装的顺序,节点钢筋相互交叉顺序、根据试吊情况调整完善施工方案。
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对预制构件安装过程中各种施工临时荷载作用下构件支架系统和临时固定装置的承载力验算。
材料准备:预制构件、高强度无收缩灌浆材料、快干性水泥砂浆封堵料、膨胀螺栓等准备齐全。
机具准备:塔式起重机(选用时应根据构件重量、塔臂覆盖半径等条件确定),电焊机,可调式斜撑杆,可调式垂直撑杆,空压机、振动机、振捣棒、砼泵车、经纬仪、水准仪等。
作业条件:
构件吊装人员(一般4~6 人)已经培训并到位。
各机械设备已进场,并经调试可正常使用。
构件安装位置线及标高控制点已抄测完毕(插筋符合,墙板下20mm标高垫块)。
下部结构已经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验收并通过。
构件吊装准备
检查预留钢筋位置长度是否准确,并进行修整170mm。
检查墙板构件预埋钢套筒、注浆管位置、数量是否正确,清理并确保畅通。
检查构件中预埋吊环边缘砼是否破损开裂,吊环本身是否开裂断裂。
楼地面清理,将接缝处石子、杂物等清理干净。
在墙板安装部位放置垫片,垫片厚度根据水平抄测数据20mm。
根据图纸及控制线现场用墨线弹出构件边线(内墙柱构件)及200mm构件控制线、洞口边线及构件边缘线、剪力墙暗柱位置线。
施工放线,PC墙板编号对应位置用红油漆标注出来,以便吊装班组吊装时查看,必免PC墙板安装错误。
墙柱筋根据所弹钢筋位置线,进行钢筋调直。
吊装工人施工前对施工层巡查,保证施工层无材料推积,不影响吊装。
在现场浇筑砼之前,对预留插筋必须逐根进行限位,以保证钢筋位置准确。砼浇筑完毕后,根据插筋平面布置图及现场构件边线或控制线,对预留插筋进行位置复核,对中心位置偏差超过10(5)mm的插筋应根据图纸进行适当校正。应采用冷弯校正,不得烘烤。对个别偏差稍大的,应对钢筋根部砼进行适当剔凿到有效高度后进行冷弯。
竖向构件(墙柱)吊装
按构件吊装顺序,进行构件吊装。
楼地面预留插筋与构件预埋注浆管逐根对应,全部准确插入注浆管后,构件缓慢下降。
构件距离楼地面约30cm 时由安装人员辅助轻推构件或采用撬棍根据定位线进行初步定位。
构件完全落下后,采用撬棍或顶丝,根据定位线对构件进行调整,精确定位。
构件斜撑安装
1)提前将地面预埋螺栓进行清理,清除表面包裹的塑料薄膜及迸溅的水泥浆等,露出连接丝扣。
2)将构件上套筒清理干净,安装螺杆后安装斜向支撑。
转动斜撑,调整构件初步垂直。
构件垂直度校正
1)用靠尺量测构件的垂直偏差,注意要在构件(台模面)侧面进行量测。
2)逐渐转动斜撑撑杆,调节撑杆长短来校正构件,直至垂直度符合要求。
预制叠合板构件吊装
工艺流程:叠合板吊装就位→支撑→校正标高和搁置点长度→支撑固定和加固→松钩。
操作工艺:
1)检查叠合板的编号、预留洞、盒位置和数量,搁置方向。叠合板构件吊装应采用慢起、快升、缓放的操作方式。
2)叠合板构件吊点必须按深化图纸标注位置,以保持起吊平衡,吊点不得少于4点,采用钢扁担梁多点吊装。
3)叠合板构件吊装时,按照次序吊装等构件,叠合板搁置长度15mm。
4)根据临时支撑平面布置图,在叠合板构件吊装就位时安装临时支撑,上、下层临时支撑要在同一位置。
预制楼梯构件吊装
工艺流程:预制楼梯吊装就位→校正标高和轴线位置→临时固定→支撑→松钩。
操作工艺:
1)预制楼梯构件吊装前检查楼梯休息平台、梁口及其标高。预制清水混凝土梯段的踏步清水面即为装修完成面,梯段的安装标高必须同设计建筑标高,因此梁顶标高需要相应调整。
2)预制楼梯构件吊装前检查预埋套筒螺丝位置、丝扣完整度、单件重量、编号等。
3)吊环螺钉与预埋套筒拧紧,调整吊索的长度,确保在起吊过程中预制梯段休息平台与保持水平状态;采用可调试横吊梁均衡起吊就位,吊点必须在4个或以上。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装配式PC项目灌浆质量控制及成本管理培训PPT讲义(39页)
装配式 构建的拆分与选择
1.预制构件尺寸要遵循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
2.外立面的外围护构件尽量单开间拆分。
3.预制剪力墙接缝位置选择结构受力较小处。
4.长度较大的构件拆分时可考虑对称居中拆开。
5.考虑现场脱模/堆放/运输/吊装的影响,要求单构件重量尽量接近,一般不超过6吨,高度不宜跨越层高,长度不宜超过6米。
与传统现浇建筑相比,装配式房屋对设计、建造对各专业的配合度要求更高,需要各专业尽早参与配合:
1.建筑专业
要考虑对外立面风格、保温形式、降板区域、楼梯面层做法,预埋窗框、瓷砖、石材反打等方面的影响。
2.设备专业
涉及到预制构件的预留洞、预埋管,图纸细化工作量非常大。
3.内装专业
涉及机电点位提资,介入时间需大大提前。
4.施工方
需要总包、吊装单位、构件生产厂家都要提前介入。
敲黑板,划重点:装配式建筑有2个重要指标,装配面积占比和预制率。
装配率=实施装配面积÷地上总计容面积。
预制率=装配式构件总体积÷总的混凝土体积。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中建一局机电预留预埋施工方案范本word版(53页)
1#研发中心(地上部分)等12项
(广发金融中心(北京))项目
机电预留预埋 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方案内容索引:
1.编制依据 1
1.1设计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1
1.2国家、行业、地方规范规程图集 1
1.3法律法规 2
1.4其他文件 2
2.工程概况 2
2.1设计概况 2
2.2.机电系统介绍 3
2.3.预留预埋工作重难点及其对策 4
3.施工安排 6
3.1施工部位及工期要求 6
3.2劳动组织及职责分工 6
4.施工准备 7
4.1技术准备 7
4.2机具准备 7
4.3材料准备 8
5.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 8
5.1给排水、消防预留预埋 8
5.2通风空调工程预留预埋 17
5.3二次结构期间暖卫预留预埋 19
5.4基础接地及防雷引下线施工 20
5.5电缆桥架穿楼板和墙的洞口预留 23
5.6 强弱电配管 23
5.7底盒埋设的控制要求 26
5.8强弱电进户管线套管预留 27
5.9二次结构内电气预留预埋 29
5.10人防电气预留预埋 31
5.11等电位电气预留预埋 33
6.季节施工的要求 34
6.1雨期施工的要求 34
6.2冬期施工的要求 34
6.3高温季节措施 35
7.质量要求及管理措施 35
7.1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 35
7.2验收方法 36
7.3质量通病的防治和缺陷修整 36
7.4质量保证措施 37
7.5成品保护 37
8.安全文明施工、消防环保措施 38
8.1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38
8.2消防环保措施 39
9.绿色施工措施 39
内容摘抄:
5.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
5.1给排水、消防预留预埋
5.1.1预留范围
配合结构施工,在混凝土楼板、梁、墙上预留孔、洞、预埋件及套管。
5.1.2预留工作准备
①施工前仔细阅读理解机电施工图纸,并结合结构图纸制作综合机电设备留孔图,在施工前一个月提交监理、业主审批作为预留预埋施工依据。
②专业工程师按照综合机电设备留孔图,确定所有预埋预留点,并统一编号,并对照机电施工图与土建结构图重新核对预留位置、孔洞尺寸、标高。
③由项目主管生产经理组织预留预埋施工协调会,确定预留孔洞与预埋件的责任划分。制定预留预埋检查与交接的具体措施,并确定责任人。
④相关技术人员核实预埋件规格数量,落实预埋件的预埋方法。
⑤与结构施工队伍共同制定地下部分预留预埋进度计划,制定保证措施确保不对结构工期造成影响。
5.1.3套管要求
根据机电管线综合图,由专业工程师对刚性防水套管、柔性防水套管、一般填料套管进行逐层、逐部位数量统计,同时根据结构墙体的厚度确定预埋套管的长度,列出详细各种类型套管清单;套管要求见下表:
序号 项目 具体要求
1 套管型号 制作套管的管径,比穿越的管道大1至2号
2 过墙套管的长度 墙厚+两面抹灰厚
3 过楼板套管长度 楼板厚度+两面抹灰厚+20mm(卫生间50mm)
4 其他 套管应两端平齐,打掉毛刺,除锈防腐,在混凝土中套管预留应位置准确,过墙两端与饰面平,过楼板下端与楼板饰面平。
5.1.4预留预埋顺序
根据本次招标文件提供的工程量清单, 一般填料套管 (除非穿梁等特殊部位) 进行结构预埋,对于穿楼板、二次结构等部位的一般填料套管应先预留孔洞,等后期管道施 工时再安装套管。
5.1.5预留施工及技术要求
在浇筑混凝土前取得各指定的分包人及其他承包人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上所需的留洞、槽口、凹槽等的尺寸、位置及其形成的一切资料。会同其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各专业图纸审核预留洞有无冲突的问题,发现问题及时通过各方设计进行解决。根据各指定的分包人及其他承包人提供的相关资料,绘制相应的混凝土结构内留洞洞口及套管检查表,供施工和检查使用。加强对图纸的熟悉程度,对专业管路和金属线槽、桥架、母线等的走向形成立体的认识。
5.1.6预留孔洞
①一般孔洞预留:结构施工过程中,确定专人跟踪配合,待土建施工到预留孔洞部位时,立即按机电设备留孔图中给定的穿管坐标和标高,在模板上作出标记。在土建扎钢筋时,将事先做好的模具中心对准标记进行模具的固定安装,并考虑方便拆除临时模具。当遇有较大的孔洞、模具与多根钢筋相碰时,与土建技术人员协商,采取相应措施后再进行安装固定。剪力墙内暗装的消火栓箱在土建浇注混凝土前预留好准确位置。
②卫生间孔洞预留:卫生间内各种水管孔洞预留是工程重点,对于卫生间洁具的排水预留洞,必须根据本工程确定使用的卫生洁具的安装尺寸、墙体的厚度及坐标轴线,确定预留洞的位置后预埋。如因一些原因导致在卫生间排水套管在预留时,洁具的型号无法确定,我方将参照标准图集及设计要求进行排水孔洞的预留。为防止在洁具型号确定后,洁具安装要求与孔洞的预留存在偏差,尽量减少楼板开洞的面积,孔洞的尺寸可适当放大一号。
③套管预留孔洞施工方法:根据管道管径尺寸,制作比管径大两号的钢套管,保温管道钢套管比管径大150mm,钢套管的长度通常为楼板厚度+300mm。在土建楼板模板铺设完毕,底筋绑扎完毕后,根据规范要求及现场结构钢筋绑扎成形的位置尺寸,确定套管位置,将钢套管放在预留的位置,用铁丝将钢套管绑扎好,用铁钉将铁丝钉在模板上,将钢套管紧紧的固定在模板上,钢套管的底部与模板之间不留缝隙紧贴牢靠。预埋好后,钢套管内还应放入填料将套管填充满,防止混凝土浇注时进入套管内。钢套管在埋设前外壁刷一层脱模剂,待混凝土强度达到可以上人时,将套管拔出,清理干净,分类存放以备后用。
④楼板预留洞注意事项
预留洞位置正确,洞口大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预留洞口应光滑完整无破损。使用的钢模盒应清理干净,外刷脱模剂。固定应牢固可靠,采用三点固定方法。控制出模时间(出模时间根据土建要求为准),过早将产生洞口塌陷,过晚将给出模造成困难,破坏洞口的完整性。模盒规格符合设计要求。预留洞规格尺寸应正确。
浇筑混凝土时应有专人看护,保证预留、预埋孔洞应无位移、跑偏歪斜等现象。
⑤墙体留洞时,要在楼板上依据轴线及标高、坐标放出洞口位置线,并注明其标高、坐标。在墙体钢筋上固定木盒要依据结构50标高线控制高度。 木盒固定牢固后,将木盒内部用泡沫或锯沫填实两端用胶带封严封牢。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答疑:地下室外墙面砖砌保护墙可以当做砖胎模用吗,还是墙面算两面模板-福建
问题专业: 土建 预算 计价软件GCCP
所属地区: 福建
提问日期: 2022-04-25 23:21:16
提问网友: 13205989287
解答网友: 天山雪豹
墙面计算两面模板,砌砖保护墙是防水卷材做完再施工
钢支撑支模体系工艺流程培训PPT讲义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建筑行业也蓬勃发展。本企业在控制质量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也更加重视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争做到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全面提高。为提高本项目工程质量,我们采用了钢支撑 支模体系 。
钢支撑支模体系就是部分用钢材,部分用木材来作支撑构件,在一些情况下,主要受力构件用钢材支撑,次要或辅助受力部位用木材支撑。取木材与钢材各自的优点,即方便施工又节约成本。 与其传统圆钢管和方木组合的支模体系相比,钢支撑主材采用(壁厚2.75)方钢,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筑的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能显著提高主体结构的工程质量。
支撑体系的材料
1、组成:
主材:40mm×40mm,壁厚2.75mm矩形钢管特制连接件。
2、作用:
替代传统支护中的双钢管,用于剪力墙水平和垂直方向支撑。
3、优点:
能较好的保证墙体的平整度与垂直度,克服自然涨模现象,保证阴阳角的成型效果;规格统一,安装加固方便,可提高工作效率。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1
…
21
22
23
…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