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0662-2021 废铅蓄电池再生处理技术规范
ICS13.030.30
CCS Z 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雅
GB/T40662—2021
废铅蓄电池 再生处理技术 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ecycling and treatment of waste lead batteries
2021-10-11发布 2022-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废铅蓄电池再生处理要求、污染控制要求、综合能耗、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以及应急预案和个体防护管理等。
本文件适用于废铅蓄电池和铅蓄电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铅废物的再生处理,废铅碳电池再生处理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69铅锭
GB/T534工业硫酸
GB/T625化学试剂硫酸
GB/T2900.41电工术语原电池和蓄电池
GB/T3637液体二氧化硫
GB/T4103(所有部分)铅及铅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6284化工产品中水分测定的通用方法干燥减量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9345.1塑料灰分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方法
GB/T1165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9510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基本要求
GB/T29639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3300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GB/T38291塑料材料中铅含量的测定
GB/T38295塑料材料中铅、镉、六价铬、汞限量
GB/T38315社会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及实施导则
GB/T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AQ/T9007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基本规范
AQ/T9011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估指南
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HJ/T364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
YS/T1169再生铅生产废水处理回用技术规范
YS/T1170再生铅生产废气处理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4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铅蓄电池lead battery
由稀硫酸为主的电解质(或胶体电解质)、二氧化铅正极和铅负极,以及隔板所构成的蓄电池。
3.2
废铅蓄电池waste lead battery
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使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使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铅蓄电池。
3.3
废电解质waste electrolyte
废铅蓄电池中含有的具有离子导电性的硫酸电解液或胶体电解质。
3.4
含铅废物wastes containing lead
废铅蓄电池及废铅蓄电池拆解过程中产生的废铅板、废铅膏和酸液,以及铅蓄电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集(除)尘装置收集的粉尘和废水处理污泥。
[来源:国家危险废物名录,HW31384-004-31、900-052-31,有修改]
3.5
极板plate
由集流体和活性物质构成的电池的电极。
[来源:GB/T2900.41-2008,3.1]
3.6
废极板waste plate
铅蓄电池生产制造过程中因质量原因报废的极板,以及运输过程损坏的极板。
3.7
极群plate group
电连接在一起的一组相同极性的极板。
[来源:GB/T2900.41一2008,3.1]
3.8
废极群waste plate group
铅蓄电池生产制造过程中因质量原因报废的极群。
3.9
废铅栅waste grids
废铅蓄电池拆解过程中分选出的电极板栅。
3.10
废铅膏waste lead paste
废铅蓄电池拆解过程中分选出的粉状或膏状含铅物料,以及电池生产过程中报废的粉状或膏状含铅物料。
4再生处理要求
4.1总体要求
4.1.1再生铅企业选址要求见HJ519。
4.1.2再生铅企业应获得危险废物许可证。
4.1.3再生铅企业应取得排污许可证,要求见HJ863.4。按照再生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组织生产。
4.1.4再生铅企业应配套废电解质、生产废水、生产废气、废渣等污染控制系统、在线监控系统、报警系
统和应急处理装置。
4.1.5再生铅企业应按照GB/T19001、GB/T24001、GB/T45001和GB/T23331,或其对应的国际标准的要求,建立健全质量、环境、职业卫生健康和能源管理体系。
4.1.6再生铅企业的危险废物贮存管理要求见GB18597。
4.1.7再生铅企业的卫生设计及职业病危害评价应符合GBZ1的要求。
4.2预处理
4.2.1厂房
4.2.1.1废铅蓄电池的贮存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要求见GB18597。车间内地面应采用防酸、防渗透处理,应符合GBZ158要求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相关要求见GB15562.2。
4.2.1.2预处理车间应配套废电解质回收处置、废气有效收集和净化装置、废水处理与循环使用等环保工艺设施。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Z 41237-2022 能源互联网系统 术语
ICS01.040.29
CCS F 1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GB/Z41237-2022
能源互联网系统 术语
Energy internet system-Terms
2022-03-09发布 2022-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1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能源互联网系统的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本文件适用于能源互联网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及交易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1通用术语
3.1.1
能源互联网energy internet;EI
以电能为核心,集成热、冷、燃气等能源,综合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深度融合能源系统与信息通信系
统,协调多能源的生产、传输、分配、存储、转换、消费及交易,具备高效、清洁、低碳、安全特征的开放式能源互联网络。
注1:区域能源互联网(regional energy internet,RED是在一定范围内,面向微能源网及其他用户端,以电、气、热、冷等多种能源耦合互联形成的区域综合供能网络,是能源互联网的形式之一,起“承上启下”的功能。
注2:城市能源互联网(urban energy internet.UED是以电为中心的城市各类能源互联互通、综合利用、优化共享的城市综合供能网络。
注3:园区能源互联网(park energy internet,PED是包含多类型可再生能源,集冷热电联供系统、电/冷/热储能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等为一体的综合能源系统。
3.1.2
微能源网micro energy grid;MEG
能源互联网的形式之一。在一个相对较小且有明确边界的区域内建设的能源互联网,既可独立运行,也可互联互通。
3.1.3
能源物联网energy-internet of things;E-IoT
通过传感器与泛在物联通信网络,获取能源终端系统的运行、环境、工况等数据,进行分析优化,以提高能源系统效率,为客户创造价值。
3.1.4
多能互补multi-energy complementary
合理利用本地能源资源,采取多种能源相互补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获得较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用能方式。
3.1.5
多种能源综合利用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multiple energy resource
为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而采取的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相互转化、相互补充的综合利用方式。
3.1.6
能源利用效率energy utilization efficiency
有效利用的能量与实际消耗能量的比率。
注:反映能量被有效利用的程度。
3.1.7
新能源new energy
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可实现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的可再生能源。
注:包括太阳能、氢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
3.1.8
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RER
自然界中可循环再生的能源。
注: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
3.1.9
清洁能源clean energy
能源生产和利用过程中污染少、污染程度小的能源。
注: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天然气、氢能等。
3.1.10
能量流energy flow
能量在能源系统中传输、转换的过程。
3.1.11
信息流information flow
信息在能源互联网中流动的过程。
3.1.12
业务流business flow
能源运营工作的业务流程。
3.1.13
金融流financial flow
货币、金融资产和金融产品及其衍生品的金融要素在能源价值链中的流通过程。
4缩略语
B2B business-to-business企业对企业商务模式
B2C business-to-customer商对客电子商务模式
EI energy internet能源互联网
E-IoT energy-internet of things能源物联网
ESC energy storage converter储能变流器
ESQ energy supply quality供能质量
ESR energy supply reliability供能可靠性
EUD energy use density用能负荷密度
MEG micro energy grid微能源网
RER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可再生能源
UEMS user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用户侧能源管理系统
VPP virtual power plant虚拟电厂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43/T 534-2022 湖南省建筑工地扬尘防治标准(报批版).pdf
根据湖南省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湖南省2019年建设科技计划项目(第六批)的通知》(湘建科函(2019)192号)的标准编制任务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组织管理,5.源头减量,6.现场布置,7.施工抑尘,附录A。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工程建设标准涉及专利管理办法》(建办标〔2017)3号)文件要求,主编单位声明:本标准不涉及任何专利情况,如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涉及专利技术请及时与编制组联系。
本标准由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1总则
1.0.1为有效预防建筑工地扬尘对环境产生污染,加强文明施工管理,规范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工地的扬尘防治。
1.0.3建筑工地扬尘防治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湖南省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建筑工地construction site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包括新建、改建、扩建、拆除和前期土石方工程)的施工现场。
2.0.2工程项目部project department
由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与技术、安全、生产、质量、材料、成本等管理人员组成的项目管理组织,是建筑工地扬尘防治工作的责任主体。
2.0.3扬尘防治fugitive dust prevention
通过采取管理、技术和经济等措施,有效预防扬尘污染发生的活动。
2.0.4扬尘防治管理员administrator of fugitive dust prevention
工程项目部负责建筑工地扬尘防治监督管理的人员。
2.0.5源头减量source reduction
从扬尘产生的源头采取相关措施有效减少扬尘产生的方法。
2.0.6封闭围挡closed fence
为了将建筑工地与外部环境隔离,使其成为相对封闭空间所采用的硬质材料隔离物。
2.0.7易扬尘材料easy dust material
容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包括:砂、石、细颗粒建筑材料等。
2.0.8建筑垃圾construction waste
工程渣土、工程泥浆、工程垃圾、城镇道路垃圾、拆除垃圾和装修垃圾等的总称。包括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城镇道路、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废弃物。
2.0.9扬尘监测monitoring fugitive dust
对建筑工地产生扬尘的监视与测定。
3基本规定
3.0.1工程项目部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扬尘防治专篇(专章)或编制扬尘防治专项方案,并按规定审批后实施。扬尘防治专篇(专章)或专项方案应包括扬尘污染源、编制依据、管理目标、岗位职责、技术措施、扬尘防治设施、扬尘防治应急预案及现场平面布置图等内容。
3.0.2工程项目部应结合季节特点、施工阶段和扬尘监测结果等及时调整扬尘控制措施。
3.0.3工程项目部应通过提升管理、改进技术及优化工艺,积极推广应用防治施工扬尘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降低材料用量,优化施工工艺,提升施工质量,源头减少扬尘产生。
3.0.4建筑工地现场总平面布置应充分考虑扬尘防治要求。施工区、办公区、生活区应布局合理,并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3.0.5建筑工地应加强扬尘防治管理,进行实时扬尘监测,确保扬尘排放符合相关标准及建筑工地当地扬尘防治要求。当实时扬尘监测的PM25或PM10一定期间内平均值超过当地气象部门公布的数据时,应采取相应降尘措施,并停止易产生较大扬尘的作业。
3.0.6建设单位应明确工程参建各方在建筑工地扬尘防治工作中的责任与义务,组织协调相关工作,落实扬尘防治质量责任,组织开展建筑工地扬尘防治检查。
3.0.7设计单位应配合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优化相关设计和进行设计交底,减少易产生较大扬尘的施工作业和避免返工。
3.0.8监理单位应就建筑工地扬尘防治工作中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及时提出纠正指令,并督促施工单位整改落实。
3.0.9建筑工地扬尘防治工作应接受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确保扬尘防治相关工作的实施、检查和评估符合湖南省及当地监管要求。
4组织管理
4.1扬尘防治组织机构
4.1.1建设单位应组织成立由建设、监理、施工等单位项目负责人组成的建筑工地扬尘防治管理工作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积极做好扬尘防治工作。
4.1.2未实行监理的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相关人员应履行本标准涉及的监理职责。
4.1.3建设单位主要职责应包括:
1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建筑工地扬尘防治要求,并应将建筑工地扬尘防治所需费用按规定单独列支;
2在工程承包合同中明确扬尘污染防治目标、内容和各责任主体的职责;
3及时向施工单位足额支付建筑工地扬尘防治专项费用;
4定期组织各责任主体对建筑工地扬尘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应对防治效果进行分阶段评估;
5针对建筑工地扬尘投诉,查明原因,督促整改落实,并及时反馈;
6负责与城乡规划、建设、城管市容、街道社区、环境保护、公安交警等主管部门的协调工作。
4.1.4监理单位应建立建筑工地扬尘防治监理制度,由总监理工程师负责扬尘防治的监理工作,对施工单位是否采取建筑工地扬尘防治措施实施监理。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4
4组织管理……6
4.1扬尘防治组织机构……6
4.2扬尘防治管理制度……8
4.3扬尘防治信息化……8
5源头减量…………11
5.1一般规定……11
5.2策划阶段……11
5.3设计阶段……12
5.4施工阶段…………12
6施工现场…………13
6.1平面布置…………13
6.2道路和场地…….13
6.3物料堆放………13
6.4封闭围挡……4
6.5车辆冲洗设施配置……15
7施工抑尘…………17
7.1洒水降尘……17
7.2运输扬尘防治…………17
7.3建筑垃圾处置…18
附录A建筑工地扬尘防治现场检查表……19
本标准用词说明…21
引用标准名录…22
附:条文说明……23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41/T 265-2022 河南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pdf
根据 《河南省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印发河南省绿色建筑创 建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豫建科 〔2020〕370号)的要求,编制 组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我省绿色建筑设计工程实践经验,依 据国家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一2019,结合我省实 际,广泛征求意见,制订本标准,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有 关专家评审通过后,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现由河南省住房 和城乡建设厅批准并发布实施。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1 .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 绿色建筑设计策划;5.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6.建筑与室内环境; 7.结构;8.给水排水;9.暖通空调;10.建筑电气。 本标准由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 ,由河南省建 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1总则
1.0.1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按照“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指导和规范我省绿色建筑设计,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我省民用建筑的绿色建筑设计。
1.0.3在建筑全寿命期内,绿色建筑设计应统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满足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等要求,实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
1.0.4绿色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我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绿色建筑greenbuilding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2.0.2建筑碳排放buildingcarbonemission建筑物在与其有关的建材生产及运输、建造及拆除、运行阶段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总和,以二氧化碳当量表示。
2.0.3全装修decorated在交付前,居住建筑内部墙面、顶面、地面全部铺贴、粉刷完成,门窗、固定家具、设备管线、开关插座及厨房、卫生间固定设施安装到位;公共建筑公共区域的固定面全部铺贴、粉刷完成,水、暖、电、通风等基本设备全部安装到位。
2.0.4热岛强度heatislandintensity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别,用二者代表性测点气温的差值表示,是城市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
2.0.5绿色建材脚enbuildingmaterial在全寿命期内可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健康、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2.0.6可再利用材料reusablematerial不改变物质形态可直接再利用的,或经过组合、修复后可直接再利用的回收材料。
2.0.7可再循环材料re卿lablematerial通过改变物质形态可实现循环利用的回收材料。
2.0.8建筑全寿命期buildinglifecycle建筑从建造、使用到拆除的全过程。包括原材料的获取、建筑材料与构配件的加工制造、现场施工与安装,建筑的运行和维护,以及建筑最终的拆除与处置。
3基本规定
3.0.1绿色建筑应遵循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我省各地的气候、资源、生态环境、经济、人文等特点进行设计。
3.0.2鼓励在设计理念、设计方法、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创新。
3.0.3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应采用各专业协同设计的组织形式。
3.0.4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并统筹规划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系统。
3.0.5绿色建筑设计应优先选用绿色建材。
3.0.6进行建筑碳排放计算分析,采取措施降低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强度。
3.0.7绿色建筑设计应优先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
4绿色建筑设计策划
4.1一般规定
4.1.1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绿色建筑等级,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策划。
4.1.2绿色建筑设计策划应从方案阶段开始,并贯穿设计各阶段。
4.1.3绿色建筑设计策划宜兼顾施工和运营管理。
4.2策划内容
4.2.1绿色建筑设计策划包括下列内容:
1前期调研;
2实施策略;
3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
4.2.2前期调研包括下列内容:
1项目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环境、周边道路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等;
2项目的各种能源、水资源、材料资源、生态环境资源、人文社会环境资源等;
3项目所在地绿色建筑政策等。
4.2.3实施策略包括下列内容:
1选用被动式、一体化等绿色建筑技术;
2选用高效能、低排放等绿色建筑材料;
3协调、平衡各专业分工,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指标要求。
4.2.4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包括下列内容:
内容索引: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4
4绿色建筑设计策划…………5
4.1一般规定…………………………5
4.2策划内容…………………………5
5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7
5.1一般规定…………………………7
5.2场地……………………………………7
5.3室外物理环境……………10
6建筑与室内环境……………12
6.1一般规定………………………12
6.2空间布局………………………12
6.3围护结构………………………13
6.4隔声降噪………………………14
6.5天然采光………………………15
6.6自然通风………………………16
6.7室内空气品质……………16
6.8装饰装修………………………17
6.9安全耐久………………………18
7结构…………………………………………20
7.1一般规定………………………20
7.2主体结构………………………20
7.3地基基础………………………21
7.4工业化建筑结构……21
7.5建筑结构材料……………2
8给水排水……………………………24
8.1一般规定………………………24
8.2给水排水系统……………24
8.3非传统水源利用……25
8.4节水设备及器具……26
9暖通空调……………………………27
9.1一般规定………………………27
9.2冷源与热源…………………28
9.3输配系统………………………29
9.4末端系统………………………30
9.5监测、控制与计量………………………30
10建筑电气…………………………31
10.1一般规定……………………31
10.2供配电系统………………31
10.3建筑照明……………………31
10.4电气设备……………………32
10.5计量与智能化……3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SJG 107-2022 海上休闲船舶靠泊设施工程质量检验和验收标准(附条文说明).pdf
深圳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SJG107-2022
海上休闲船舶靠泊设施工程 质量
检验和验收标准
Standard for quality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 of marine leisure ship berthing facilities
2022-03-02发布
2022-05-01实施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 联合发布
为加强我市海上休闲船舶靠泊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统一海上休闲船舶靠泊设施工程的质量检验和验收标准,适应深圳市海上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提高靠泊设施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根据深圳市政府五届一百一十八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深圳市海上休闲船舶运营安全管理办法》规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编制以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JTS257和现行广东省地方标准《游艇码头浮桥结构制作安装与检验标准》DB44/T1592为基础,参考了国内同类有关标准,并结合深圳市的实际,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共分11章和1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质量检验和验收的程序及组织;5.质量检验和验收的划分及合格标准;6.定位结构工程;7.浮桥结构制安工程;8.设备、管线安装工程;9.附属设施工程;10.其他设施;11.工程整体尺寸及观感质量。
本标准由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联合批准发布,由深圳市交通运输局业务归口并组织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等编制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1总则
1.0.1为加强深圳市海上休闲船舶靠泊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统一休闲船舶靠泊设施工程质量检验和验收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深圳市海域内渔港水域外的休闲船舶掌泊设施工程质量验收活动。
1.0.3休闲船舶靠泊设施工程质量检验和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0.1休闲船舶leisure ship
核定载客十二人及以下的休闲旅游船舶和休闲渔业船舶。其中,休闲渔业船舶指以休闲娱乐为目的,从事海上垂钓、捕捞、观光、采集、体验渔业生产等与渔业有关的休闲活动的渔业船舶;休闲旅游船舶是指除休闲渔业船舶以外的,从事海上旅游、观光、娱乐等休闲活动的船舶。
2.0.2休闲船舶靠泊设施leisure ship berthing facilities
供休闲船舶靠泊的浮桥、趸船及其配套的定位结构、设备和附属设施等。
2.0.3浮桥pontoon
供休闲船舶系靠泊、人员上下船使用的一种浮体结构。浮桥由浮箱、浮桥框架及连接构件、铺面等组成,可分为主浮桥、支浮桥;桥体主支贯通形成通道,一方面与岸连接,一方面形成泊位停靠船只。
2.0.4浮桥框架
pontoon frame
用于固定浮箱、铺面、抱桩器和防护设施的框架型结构。
2.0.5桥框浮桥单元pontoon unit
按浮桥框架划分的单元体,由浮架和浮箱、铺面等组成。
2.0.6浮箱buoyancy tank
给浮桥提供浮力的箱型浮体结构。
2.0.7定位结构positioning structure
用于约束浮桥等浮体构件的结构,包括定位桩、锚索(链)、导槽和撑杆等。
2.0.8抱桩器pile guide
指环抱定位桩的一种限位装置,抱桩器与定位桩间设有滑块或导辊。
2.0.9水电柱service pedestal
为靠泊休闲船舶提供水、电和通信等服务接口的装置。
3基本规定
3.0.1休闲船舶靠泊设施工程施工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工程开工前应按照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附录A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查和记录。
3.0.2休闲船舶靠泊设施工程的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单位应对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等进行现场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有关产品,施工单位应按本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抽样检验,监理单位应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见证抽样检验或平行检验;
2各工序施工应按施工技术标准的规定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检查。工序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并形成记录,专业工序之间的交接应经监理工程师的认可,未经检查或经检查不合格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0.3休闲船舶靠泊设施工程质量的检验和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工程施工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要求:
2工程质量检验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验合格的基础上进行;
3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有关单位进行验收,并形成验收文件;
4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现场检验项目,施工单位应按规定进行检验,监理单位应按规定进行见证抽样检验或平行检验;
5分项工程及检验批的质量应按主要检验项目和一般检验项目进行检验;
6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应按相应规定进行抽样检验和验证性检验;
7承担见证抽样检验及有关结构安全检验的单位应具有相应能力等级;
8工程的观感质量应由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查,并应共同确认。
3.0.4休闲船舶掌泊设施工程应设置相应的通信设施、电气设施、消防及安全设施、环保设施等,并应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4质量检验和验收的程序及组织
4.0.1休闲船舶靠泊设施工程质量检验的程序和组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的有关规定。
4.0.2休闲船舶靠泊设施工程质量验收组织及程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港口工程竣工验收规程》JTS125-1的有关规定。
(略)
内容索引:
1总则1
2术语和符号2
3基本规定3
4质量检验和验收的程序及组织…4
5质量检验和验收的划分及合格标准….5
5.1单位、分部和分项工程的划分…5
5.2合格标准5
6定位结构工程7
6.1一般规定……7
6.2预制混凝土管桩、钢管桩….7
6.3灌注桩….8
6.4锚块(链)…9
6.5导槽…….9
6.6撑杆…….9
7浮桥结构制安工程….10
7.1一般规定…….10
7.2塑料浮箱的制作与安装……….10
7.3混凝土浮箱的制作与安装………......11
7.4框架结构的制作与安装….12
7.5浮桥的组装.12
7.6抱桩器的制作与安装…12
7.7趸船的制作与安装…….12
7.8钢引桥的制作与安装……..12
8设备、管线安装工程…….13
9附属设施工程….14
10其他设施……….15
10.1通信设施………...15
10.2电气设施.….15
10.3消防及安全设施….15
10.4环保设施15
11工程整体尺寸及观感质量…16
附录A休闲船舶靠泊设施工程实体质量验证性检测要求……….17
A.1一般规定..17
A.2塑料浮箱实体质量验证性检测.17
A.3混凝土浮箱实体质量验证性检测….17
本标准用词说明..18
引用标准名录19
附:条文说明20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彩色正式版 GB/T 4100-2015 陶瓷砖.pdf
ICS91.100.25 Q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00—2015
代替GB/T4100—2006
陶瓷砖
Ceramic tiles
(ISO 13006:2012 Ceramic tiles-
Definitions,classification,characteristics and marking,MOD)
2015-05-15发布
2015-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4100一2006《陶瓷砖》,与GB/T4100一2006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对陶瓷砖厚度的规定(见7.3);
删除了挤压陶瓷砖3%一删除了挤压陶瓷砖6%一修改了对陶瓷砖摩擦系数的要求(见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G、附录H、附录J、附录K、附录L,2006版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G、附录H、附录J、附录K、附录L);
一修改了对陶瓷砖小色差的要求(见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G、附录H、附录J、附录K、附录L,2006版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G、附录H、附录J、附录K、附录L);
一修改了干压陶瓷砖技术要求分类的方法,将原标准按产品表面积分类修改为按名义尺寸分类(见附录G、附录H、附录J、附录K,2006版的附录G、附录H、附录J、附录K);
一修改了陶质砖技术要求分类的方法,将原标准按产品有无间隔凸缘分类修改为按名义尺寸分类(见附录L,2006版的附录L)。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13006:2012《陶瓷砖定义、分类、性能和标记》。
本标准与IS013006:2012相比,在结构上增加了三条(7.1、7.2、7.3),增加了对陶瓷砖厚度的限定(见7.3),适应我国陶瓷砖薄型化的需要。增加了一个附录(附录M),统一了摩擦系数的测定方法。删除了IS013006:2012两个附录(ISO13006:2012的附录C、附录E),即取消了中吸水率挤压陶瓷砖AⅡa类(3%部分的技术要求较低,对应的产品在我国很少生产。
本标准与ISO13006:2012的技术性差异如下:
——修改了范围,明确规定本标准适用于干压或挤压成型的陶瓷砖,不适用于陶瓷配件砖(见第1章)。
一一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用已经采用了国际标准的GB/T3810.1~GB/T3810.16代替了ISO10545-1~ISO10545-16,增加引用了GB/T9195一2011和GB/T13891(见第2章)。
——增加了瓷质砖、炻瓷砖、细炻砖、炻质砖、陶质砖、摩擦系数、静摩擦系数的定义,便于制造商和消费者使用(见3.8、3.9、3.10、3.11、3.12、3.17、3.18)。
一增加了对抛光砖尺寸的规定,适应我国生产抛光砖的国情(见附录G)。
——增加了对陶瓷砖厚度的规定,引导陶瓷砖向薄型化发展(见7.3)。
—增加了陶瓷砖摩擦系数试验方法,统一摩擦系数的测定(见附录M)。
一删除了技术要求较低的挤压陶瓷砖3%C)。
一删除了技术要求较低的挤压陶瓷砖6%录E)。
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一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建筑卫生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9)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杭州诺贝尔集团有限公司、广东蒙娜丽莎新型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宏陶陶瓷有限公司、广东兴辉陶瓷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新明珠陶瓷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博德精工建材有限公司、佛山欧神诺陶瓷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溶洲建筑陶瓷二厂有限公司、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佛山石湾鹰牌陶瓷有限公司、湖北省当阳豪山建材有限公司、国家建筑卫生陶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王博、段先湖、刘幼红、李莹、张旗康、卢广坚、陈洪再、李列林、覃空、郑树龙、林志江、金国庭、麦卓荣、苏志强、张卫星。
本标准代替了GB/T4100一2006,CB/T4100一2006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4100—1992;
GB/T4100.1-1999、GB/T4100.2-1999、GB/T4100.3—1999、GB/T4100.4-1999、GB/T4100.5-1999
规范内容索引:
前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分类5
5性能7
6抽样和接收条件8
7要求和试验方法8
8标记和说明8
附录A(规范性附录)挤压陶瓷砖(E≤0.5%AIa类)·10
附录B(规范性附录)挤压陶瓷砖(0.5%)12
附录C(规范性附录)挤压陶瓷砖(3%)…14
附录D(规范性附录)挤压陶瓷砖(6%)16
附录E(规范性附录)挤压陶瓷砖(E>10%AⅢ类)…18
附录G(规范性附录)干压陶瓷砖(E≤0.5%BIa类)20
附录H(规范性附录)干压陶瓷砖(0.5%)23
附录J(规范性附录)千压陶瓷砖(3%)25
附录K(规范性附录)千压陶瓷砖(6%)27
附录L(规范性附录)干压陶瓷砖(E>10%BⅢ类)29
附录M(规范性附录)摩擦系数的测定………32
附录N(资料性附录)包装标记使用规定……35
附录P(资料性附录)有釉地砖耐磨性分级36
附录Q(资料性附录)试验方法……37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带书签 上下册完整《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第39次修改 2019年3月重印版.pdf
高清无水印 PDF、带PDF书签索引、完整版,上下册 合并版本。
本书是在《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 (第三版)》的基础上,依据国内外最新标准、规范,跟踪当前电气技术及电工产品的发展,总结多年的实用经验,进行大幅更新和扩充,并更名《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 (第四版 )》。
本书共分17章,分别为负荷计算及无功功率补偿,供配电系统,变(配)电站(附柴油发电机房);短路电流计算,高压电器及开关设备的选择,电能质量,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变电站二次回路,导体选择,线路敷设,低压配电线路保护和低压电器选择,常用用电设备配电,交流电气装置过电压保护和建筑物防雷,接地,电气安全,节能和常用资料。
本手册是工业与民用项目供配电设计的必备工具书,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执业资格考试的指定参考书;电气施工安装和运行维护人员的常用资料,也可作为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PDF书签目录索引:
配四 前言目录 1
前 言 7
上册目录 9
下册目录 20
上册 33
1 负荷计算及无功功率补偿 33
1.1 概 述 33
1.2 设备功率的确定 36
1.3 单位指标法求计算负荷 38
1.4 需要系统法求计算负荷 42
1.5 利用系统数求计算负荷 47
1.6 单相负荷计算 51
1.7 电弧炉负荷计算 55
1.8 尖峰电流计算 56
1.9 年电能消耗量计算 56
1.10 电网损耗计算 58
1.11 无功功率补偿 66
1.12 负荷计算示例 71
2 供配电系统 75
2.1 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 75
2.2 电源和电压 82
2.3 高压供配电系统 84
2.4 变压器选择和变(配)电站主接线 95
2.5 低压配电系统 116
2.6 应急电源 123
附录A 供配电设计的原始资料 138
3 变(配)电站(附柴油发电机房) 139
3.1 变(配)电站站址和型式选择 139
3.2 变(配)电站的布置 141
3.3 柴油发电机房 167
3.4 变(配)电站对土建、采暖、通风、给排水的要求 183
3.5 110、35kV变电站设计实例 199
4 短路电流计算 208
4.1 概 述 208
4.2 电气设备的短路阻抗 213
4.3 短路电流计算 259
4.4 短路电流计算示例 288
4.5 柴油发电机供电系统短路电流的计算 298
4.6 实用短路电流计算法 311
5 高压电器及开关设备的选择 343
5.1 概 述 343
5.2 按主要额定特性参数选择高压电器及开关设备 344
5.3 按环境条件选择高压电器、开关设备及导体 352
5.4 高压电器、开关设备和导体的短路稳定校验的要求 362
5.5 短路电流的电磁效应和高压电器、开关设备及导体的动稳定校验 364
5.6 短路电流的热效应和高压电器、开关设备及导体的短时热稳定(热强度)校验 409
5.7 选择高压电器及开关设备的其他要求 417
5.8 交流金属封闭高压开关设备选择的基本要求 442
5.9 并联电容器装置的电器和导体的选择 448
5.10 高压电器及导体短路稳定校验数据表 451
6 电能质量 489
6.1 概 述 489
6.2 电压偏差 490
6.3 三相电压不平衡 499
6.4 电压波动与闪变 503
6.5 电压暂降与短时中断 509
6.6 供电中断与供电可靠性 522
6.7 谐 波 524
7 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 545
7.1 一般要求 545
7.2 电力变压器的保护 548
7.3 3~110kV线路的保护 579
7.4 6~110kV 母线及分段断路器的保护 594
7.5 3~20kV电力电容器的保护 603
7.6 3~10kV电动机的保护 613
7.7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及电压互感器 633
7.8 接地信号与接地保护 643
7.9 交流操作的继电保护 651
7.10 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配合 657
7.11 自动重合闸装置及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667
附录B 部分常用微机保护监控装置功能简介 678
8 变电站二次回路 694
8.1 变电站常用的直流操作电源 694
8.2 断路器的控制、信号回路 716
8.3 电气测量与电能计量 772
8.4 二次回路的保护及控制、信号回路的设备选择 787
8.5 二次回路配线 791
8.6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798
9 导体选择 807
9.1 电线、电缆类型的选择 807
9.2 导体截面选择 841
9.3 导体载流量 843
9.4 线路电压降计算 893
附录C 电线、电缆非金属含量 919
附录D 电线电缆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922
附录E 450/750V及以下电缆型号表示方法 923
10 线路敷设 926
10.1 户内、外布线 926
10.2 电缆敷设 937
10.3 架空线路 949
附录F 导管系统性能及分类代码 975
附录G 架空导线的型号和名称 978
附录H 架空绝缘线的载流量 979
附录I 架空绝缘电缆的型号、规格和载流量 980
下册 985
11 低压配电线路保护和低压电器选择 985
11.1 低压电器选择的基本要求 985
11.2 低压配电线路的保护 991
11.3 断路器的选择 1002
11.4 转换开关电器选择 1020
11.5 开关、隔离器、隔离开关及熔断器组合电器 1025
11.6 熔断器 1029
11.7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RCD) 1041
11.8 绝缘监控装置(IMD)和绝缘故障定位系统(IFLS) 1050
11.9 保护电器级间的选择性 1052
11.10 机电式接触器和电动机启动器 1055
11.11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选择 1059
11.12 爆炸危险环境的低压电器设备选择 1071
11.13 火灾危险环境的电器选择 1095
12 常用用电设备配电 1099
12.1 电动机 1099
12.2 起重机 1158
12.3 电梯和自动扶梯 1177
12.4 电焊机 1191
12.5 电阻炉 1201
12.6 整流器 1209
12.7 工业探伤设备及医用射线设备 1215
12.8 断续和短时工作制用电设备及其导线的载流量 1219
13 交流电气装置过电压保护和建筑物防雷 1230
13.1 高压电气装置过电压概述 1230
13.2 高压电气装置的内过电压防护 1233
13.3 高压电气装置的雷电过电压防护 1237
13.4 高压电气装置的绝缘配合 1251
13.5 过电压保护装置 1259
13.6 低压电气装置的过电压防护及绝缘配合 1273
13.7 建筑物的雷击损害机理及相关因素 1280
13.8 建筑物防雷分类及防护措施 1288
13.9 建筑物防雷装置 1302
13.10 建筑物内部系统防雷击电磁脉冲 1319
13.11 电涌保护器的选择和配合要求 1344
13.12 特殊建(构)筑物的防雷 1372
附录J 建筑物雷击风险评估及管理 1394
附录K 用于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简易雷击风险评估 1400
14 接 地 1404
14.1 概 述 1404
14.2 高压电气装置的接地 1405
14.3 低压电气装置的接地 1421
14.4 等电位联结 1434
14.5 接地装置 1437
14.6 接地电阻的计算 1445
14.7 电子设备的接地和功能等电位联结 1461
14.8 防静电接地 1466
14.9 阴极保护接地 1470
14.10 专用功能建筑及特殊设备的接地 1472
15 电气安全 1479
15.1 电流通过人体的效应 1479
15.2 电击防护 1485
15.3 特殊装置或场所的电气安全 1497
16 节 能 1555
16.1 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的编写要求 1555
16.2 配电系统与节电设计 1566
16.3 配电变压器的节能评价 1573
16.4 配电线路节能设计 1616
16.5 电动机及调速的节电设计 1626
16.6 照明节电设计 1646
16.7 能效管理系统 1654
16.8 分布式能源系统 1656
附录L 一次、二次能源平均当量值折算表 1667
附录M 有关名词解释 1667
17 常用资料 1668
17.1 常用标准 1668
17.2 量和单位 1693
17.3 电工材料常用数据 1724
17.4 电工产品环境条件 1734
17.5 电气设备的外界影响及外壳防护 1744
17.6 气象资料 1760
附录N 数字化电气设计技术 1776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Z 41238-2022 能源互联网系统 用例
ICS29.240.01
CCS F 1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GB/Z41238—2022
能源互联网系统 用例
Energy internet system-Use case
2022-03-09发布 2022-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1范围
本文件明确了能源互联网系统的基本用例,规定了用例的基本原则和用例的表示方法,叙述了基本用例的物理形态和交互关系,描述了用例的能量流、信息流和现金流等,并给出了参照的用例图。
本文件适用于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和运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能源互联网energy internet;EI
以电能为核心,集成热、冷、燃气等能源,综合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深度融合能源系统与信息通信系
统,协调多能源的生产、传输、分配、存储、转换、消费及交易,具备高效、清洁、低碳、安全特征的开放式能源互联网络。
注1:全球能源互联网(global energy internet,GED)是能源互联网发展的终极形态。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总体可分为国内互联、洲内互联、洲际互联三个发展阶段。
注2:区域能源互联网(regional energy internet,RED)是在一定范围内,面向微能源网及其他用户端,以电、气、热、冷等多种能源耦合互联形成的区域综合供能网络,是能源互联网的形式之一,起“承上启下”的功能。
注3:城市能源互联网(urban energy internet,UED)是以电为中心的城市各类能源互联互通、综合利用、优化共享的城市综合供能网络,
注4:园区能源互联网(park energy internet,PED)是包含多类型可再生能源,集冷热电联供系统、电/冷/热储能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等为一体的综合能源系统。
[来源:GB/Z41237一2022,3.1.1]
3.2
微能源网micro energy grid;MEG
能源互联网的形式之一,是在一个相对较小且有明确边界的区域内建设的能源互联网,既可独立运行,也可互联互通。
[来源:GB/Z41237—2022,3.1.2]
3.3
电动汽车与电网协同
电动汽车与电网双向互动,电网为电动汽车补充电能,电动汽车作为储能单元实现削峰填谷。
3.4
电力现货交易
买卖双方采取日内、实时的交易模式进行电力交易。
3.5
运维服务
为业主提供能源设施的运行维护等服务工作。
3.6
虚拟电厂
一组分布式能源,其组合后具有类似于可调度机组的功能。
注1:虚拟电厂可参与电力市场或聚合的辅助服务。
注2:可调度负荷的集群,也可起虚拟电厂的作用。
[来源:IEC60050-617,617-04-27,有修改]
3.7
新能源资产交易
买卖双方根据合同约定通过购买的方式将卖方的新能源资产所有权转让给买方,使卖方获得收益买方获得资产所有权资格的行为。
3.8
用例use case
由系统完成的一系列动作规范,得到对一个或多个角色或系统利益相关方有价值的可见结果。
[来源:IEC/TR63097,3.1.18,有修改]
4用例一般要求
4.1通则
反映能源发展状况,为能源体系服务。能源互联网用例应从不同侧面反映能源互联网的主要形态特征,反映能源和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规划设计、建设实施、运营管理等全生命周期,反映能源生产、传输、分配、存储、转换、交易全产业链。
4.2典型性
能源互联网用例具有典型代表性,可反映特定环境下的能源体系的综合特征,典型用例与当前能源应用的生态相适应。
4.3通用性
能源互联网用例具有通用性,适用于不同时间尺度、不同空间的能源平衡和不同的运营服务。
4.4可操作性
能源互联网用例坚持可操作性、可实施性的原则,在典型用例方面范围清晰、可实施性强,符合正常业务规则和现有的体制机制,相应指标应定量处理、计算和分析。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4109-2022 交流电压高于1000V的绝缘套管
ICS29.080.20
CCS K 4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09—2022代替GB/T41092008
交流电压高于1000V 的绝缘套管
Insulated bushings for alternating voltages above 1 000 V
2022-03-09发布 2022-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绝缘套管(以下简称套管)的特性和试验。
本文件适用于第3章中定义的设备最高电压高于1000V、频率为15Hz~60Hz三相交流系统用电器、机械、变压器、开关等电力设备和装置中使用的套管。
经供需双方协议,本文件的部分或全部适用于下列套管:
非三相交流系统用套管;
高压直流系统用套管;
试验变压器用套管;
—电容器用套管。
本文件中对变压器套管的特殊要求和试验也适用于电抗器套管。
本文件适用于单独生产和销售的套管。构成电器设备的一部分且不能按本文件试验的套管,应随该电器设备一起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62017标准电压(IEC60038:2009,MOD)
GB/T311.1一2012绝缘配合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IEC60071-1:2006,MOD)
GB/T762一2002标准电流等级(eqv IEC60059:1999)
GB/T1094.1一2013电力变压器第1部分:总则(IEC60076-1:2011,MOD)
GB/T1094.2一2013电力变压器第2部分:液浸式变压器的温升(IEC60076-2:2011,MOD)
GB/T1094.3一2017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IEC600763:2013,MOD)
GB/T1094.5一2008电力变压器第5部分:承受短路的能力(IEC60076-5:2006,MOD)
GB/T1094.7—2008电力变压器第7部分: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IEC60076-7:2005,MOD)
GB/Z1094.14一2011电力变压器第14部分:采用高温绝缘材料的液浸式变压器的设计和应用
(IEC/TS60076-14:2009,IDT)
GB/T2423.23一2013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Q:密封(IEC60068-2-17:1994,DT)
GB2536一2011电工流体变压器和开关用的未使用过的矿物绝缘油(IEC60296:2003,MOD)
GB/T2900.5电工术语绝缘固体、液体和气体(GB/T2900.5一2013,IEC60050-212:2010,DT)
GB/T2900.5-2013电工术语绝缘固体、液体和气体(IEC60050-212:2010,IDT)
GB/T2900.8-2009电工术语绝缘子(IEC60050-471:2007,IDT)
GB/T4585交流系统用高压绝缘子的人工污秒试验(GB/T4585一2004,IEC60507:1991,IDT)
GB/T6553一2014严酷环境条件下使用的电气绝缘材料评定耐电痕化和蚀损的试验方法(IEC60587:2007,IDT)
GB/T7354一2018高电压试验技术局部放电测量(IEC60270:2000,MOD)
GB/T8905一2012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测导则(IEC60480:2004,MOD)
GB/T11022高压交流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GB/T11022一2020,IEC62271-1:2017,MOD)
GB/T11604高压电气设备无线电干扰测试方法(IEC/TR CISPR18-2:2010,MOD)
GB/T12022工业六氟化硫
GB/T12944一2011高压穿墙瓷套管
GB/T14542一2017变压器油维护管理导则(IEC60422:2013,NEQ)
GB/T16927.1高电压试验技术第1部分:一般定义及试验要求(GB/T16927.1一2011,
IEC60060-1:2010,MOD)
GB/T21429户外和户内电气设备用空心复合绝缘子定义、试验方法、接收准则和设计推荐
(GB/T21429-2008,IEC61462:1998,MOD)
GB/T21429一2008户外和户内电气设备用空心复合绝缘子定义、试验方法、接收准则和设计推荐(IEC61462:1998,MOD)
GB/T22079户内和户外用高压聚合物绝缘子一般定义、试验方法和接收准则(GB/T22079-2019,IEC62217:2012,MOD)
GB/T22079一2019户内和户外用高压聚合物绝缘子一般定义、试验方法和接收准(IEC62217:2012,MOD)
GB/T23752额定电压高于1000V的电器设备用承压和非承压空心瓷和玻璃绝缘子(GB/T23752—2009,IEC62155:2003,MOD)
GB/T23752一2009额定电压高于1000V的电器设备用承压和非承压空心瓷和玻璃绝缘子(IEC62155:2003,MOD)
GB/T25840一2010规定电气设备部件(特别是接线端子)允许温升的导则(IEC/TR60943:2009,IDT)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5一2013和GB/T2900.8一200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套管bushing
供一个或几个导体穿过诸如墙壁或箱体等隔板,并将导体与其绝缘的装置。
注1:导体可以是套管的一个构成部件或者可穿入到套管的中心管中。
注2:固定到隔板上的附件(法兰或紧固件)属于套管的一部分。
3.2
充液体套管liquid-filled bushing
绝缘套内表面和固体主绝缘体之间充有矿物油或其他绝缘液体的套管。
3.3
充混合物套管compound-filled bushing
绝缘套内表面和固体主绝缘体之间充有绝缘混合物的套管。
3.4
液体绝缘套管liquid-insulated bushing
主绝缘是矿物油或其他绝缘液体,装在绝缘套内的套管。
注:此类套管大多是开放式设计,安装后需要适当处理,防止空气残留以及随后的试验或运行中发生局部放电。
3.5
充气套管gas-filled bushing
绝缘套内表面和固体主绝缘体之间充有等于或高于大气压力的气体(空气除外)的套管。
注:本定义包括作为气体绝缘电器设备的一个组成部件的套管,设备中的气体与套管内的气体相通,
3.6
气体绝缘套管gas-insulated bushing
主绝缘是等于或高于大气压力的气体(空气除外)的套管。
注:本定义包括作为气体绝缘设备的一个组成部件的套管,设备中的气体与套管内的气体相通。此类套管不属于浸人式套管(见3.19、3.20)
注2:含有与绝缘套中所充气体不同的固体绝缘材料(如导电层的支持物或绝缘圆筒)的套管是一种组合绝缘套管(见3.14)。
注3:通过导体或半导体层与绝缘材料(例如,塑料薄膜)相结合的布置来获得要求的电压分布的套管,称为气体绝缘电容套管。
3.7
气体浸渍套管gas-impregnated bushing
主绝缘是用纸或塑料膜(GIF)卷制芯体,并经处理后用等于或高于大气压力的气体(空气除外)浸渍的套管。
注:芯体与绝缘套之间充有与浸渍气体相同的气体。
3.8
油浸纸套管oil-impregnated paper bushing;OIP
主绝缘由纸卷制经处理后用绝缘液体(通常为变压器油)浸渍的芯体所构成的套管。
注:芯体与绝缘套之间充有与浸渍时相同的绝缘液体,
3.9
油脂覆膜套管lipa-covered film bushing;LCF
主绝缘由涂覆有油脂类绝缘介质(例如,硅油)的薄膜卷制成的芯体所构成的套管。
3.10
胶浸纸套管resin-impregnated paper bushing;RIP
主绝缘由未经处理的纸卷制随后用可固化的树脂浸溃的芯体所构成的套管。
GB/T4109—2022
注:胶浸纸套管可以带有绝缘套,其中的空隙可以充以绝缘液体或其他绝缘介质。
3.11浸渍纤维套管
3.11.1
树脂浸渍纤维套管resin-impregnated synthetics bushing;RIS
主绝缘由纤维卷制随后用可固化的树脂浸渍的芯体所构成的套管。
注:树脂浸渍纤维套管可以带有绝缘套,其中的空隙可以充以绝缘液体或其他绝缘介质。
3.11.2
胶浸纤维套管resin-impregnated fiber bushing;RIF
主绝缘用树脂浸渍纤维卷制的芯体所组成的套管。
4额定值
4.1设备最高电压(U)
套管的Um值应从以下设备最高电压的标准值中选取,单位为kV:
3.6—7.2—12—17.5(18)—24—36—40.5—52—72.5-100123(126)—145—170—245(252)—300—362(363)-420—550—800—1100—1200。
注:对于标准三相系统,相对地额定电压为U/3。
4.2额定电流(I,)
套管的I,值应从下面给出的标准值中选取,单位为A:
100—250—315—400—500—630—800—1000—1250—1600—2000—2500—3150—4000—5000—6300—8000—10000—12500—16000—20000—25000—31500—40000.
以上电流系列符合GB/T762一2002给出的值。
对于载流导体穿入中心管的变压器套管(穿缆或穿杆式套管),为使相应的I,符合4.8的要求,套管供方应规定载流导体的横截面积、最大直径和材质,以及绝缘材料和厚度。
所选取的变压器套管的I,不低于变压器额定电流的120%,最高温度和最小日平均温度符合表3,则认为其可以耐受GB/T1094.7一2008规定的过载条件,不必进一步说明或试验。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WG-PURGE解决cad超大图纸复制卡顿工具
1、安装程序AjilalVijayanDrawingPurge.msi
2、cad打开图纸
3、命令输入框中输入DWG-PUGRE命令后回车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问题专业: 土建 预算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
提问日期: 2022-05-19 13:28:03
提问网友: 13177662231
解答网友:
你标高一样肯定不能重贴布置
答疑:小区的高层住宅每栋楼全要布置一圈消防车道吗?-北京
问题专业: 园林
所属地区: 北京
提问日期: 2022-05-19 13:27:55
提问网友: rxl
解答网友: 蓝鲸
按照新的消防规范,是需要的
回答正确请采纳并点赞,因为每一个专家都是免费服务的
GB/T 17951-2022 硬磁材料一般技术条件
ICS29.030
CCS K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7951-2022代替GB/T179512005
硬磁材料 一般技术条件
Specification for magnetically hard materials
(IEC 60404-8-1:2015,Magnetic materials-Part 8-1:Specifications for individual materials-Magnetically hard materials,MOD)
2022-03-09发布 2022-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硬磁材料(又称永磁材料)主要磁特性的最低值和尺寸公差。为提供一些参考信息,
本文件也给出了材料的密度值和化学成分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硬磁材料的检验。
注:附录B中表B.1给出了磁性材料有关的附加机械物理性能值以供参考和比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00.60-2002电工术语电磁学(eqv IEC60050-121:1998)
GB/T2900.83一2008电工术语电的和磁的器件(IEC60050-151:2001,IDT)
GB/T3217永磁(硬磁)材料磁性试验方法(GB/T3217一2013,IEC60404-5:1993,MOD)
GB/T9637一2001电工术语磁性材料与元件(egv IEC60050-221:1990)
GB/T13888在开磁路中测量磁性材料矫顽力的方法(GB/T13888一2009,IEC60404-7:1982,IDT)
GB/T29628永磁(硬磁)脉冲测量方法指南(GB/T29628一2013,IEC TR62331:2005,NEQ)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60一2002、GB/T2900.83一2008和GB/T9637一200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材料的类型及应用
硬磁材料分为R类(硬磁合金材料)、S类(硬磁陶瓷材料)和U类(粘结硬磁材料)。
硬磁材料具有大于1kA/m的磁极化强度矫顽力,磁化饱和后能提供依材料而定的磁场,可在静态或动态磁路中应用,硬磁材料在生活中很常见,它们以电磁原理为基础,在测量装置、发动机、发电机以及扩音器等设备中实现耦合、调制或调节的功能;在办公设备、电脑硬件、娱乐电器、无线电通信、家用电器和医疗设备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硬磁材料也可用于汽车[包括混合动力车(HEV)、电动汽车(EV)]的驱动电机,或应用在机械工程的夹具和夹、模板中。
在GB/T21219一2007中,对这些能大批量供应的硬磁材料的可能和典型应用,做了更详细的叙述。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22473.1-2021 储能用蓄电池 第1部分:光伏离网应用技术条件
ICS2922020
CCS K 8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2473.1—2021代替GB/T22473—2008
储能用蓄电池
第1部分:光伏离网应用技术条件
Batteries used for energy storage-Part 1:Photovoltaic off-grid application technical conditions(IEC 61427-1:2013,Secondary cells and batteries for renewable energy storage-General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of test-Part 1:Photovoltaic off-grid application,NEQ)
2021-12-31发布 2022-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供光伏离网应用发电设备储能用铅酸蓄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型号编制方法、技术要求、试验条件、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供光伏离网应用发电设备储能用铅酸蓄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以下简称“蓄电池”)。风力发电设备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离网应用的储能用蓄电池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使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00.41电工术语原电池和蓄电池
GB/T7169含碱性或其他非酸性电解质的蓄电池和蓄电池组型号命名方法
JB/T2599一2012铅酸蓄电池名称、型号编制与命名办法
3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GB/T2900.4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排气式储能用铅酸蓄电池vented lead-acid batteries for energy storage
电池盖上有能够析出气体产物的一个或多个排气装置,酸雾经过过滤的非直排式结构,内部与外部压力不一致的储能用铅酸蓄电池。
注:简称为排气式蓄电池,
3.1.2
阀控式储能用铅酸蓄电池valve-regulated lead-acid batteries for energy storage
带有排气阀、当电池内压超过预定值时允许气体逸出的储能用铅酸蓄电池。
注1:简称为阀控式蓄电池,
注2:这种电池在正常情况下,无需添加水或电解液。
3.1.3
电池单体cell
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的基本单元。
注:电池单体通常由正极、负极、隔膜、电解质、壳体和端子等组成。
3.1.4
电池模块battery module
由电池单体采用串联、并联或串并联连接方式,且只有一对正负极输出端子的电池组合体。
注:电池模块还宜包括外壳、管理与保护装置等部件。本文件中镍氢电池或锂离子电池试验在电池模块上进行。
3.1.5
蓄电池周围温度ambient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蓄电池外壁距离5cm以内的温度。
3.1.6
光伏离网应用off-grid application
光伏能源系统与公共电网没有电气连接,独立运行。
3.1.7
充电限制电压limited charging voltage
Ua
电池或电池组的额定最大充电电压,
3.1.8
放电截止电压discharge cut-off voltage
Uso
放电终止时电池或电池组的负载电压。
4型号编制方法
4.1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型号编制方法应符合GB/T7169的规定。
4.2铅酸蓄电池型号编制方法应符合JB/T2599一2012的规定。
铅酸蓄电池型号编制方法如图1所示。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问题专业: 安装
所属地区: 北京
提问日期: 2022-05-19 13:23:05
提问网友: a fey
请问如果这里不改的话,管道算量会按照镀锌钢管还是无缝钢管?
解答网友: 李凯
不改也可以,主要是你建立构件的时候信息准确就行了
答疑:车位冬青隔离带和隔离带上的国槐如何算绿化面积?-北京
问题专业: 园林
所属地区: 北京
提问日期: 2022-05-19 13:22:27
提问网友: rxl
解答网友:
黄杨按平方计算,国槐按照株计算
答疑:大家您好,请教防尘喷雾调试应该使套什么定额?-浙江
问题专业: 安装
所属地区: 浙江
提问日期: 2022-05-19 13:20:28
提问网友: 墨渊
怎么计算?
解答网友: 蓝鲸
借用自动喷淋系统调试
回答正确请采纳并点赞,因为每一个专家都是免费服务的
GB/T 24146-2022 用于油燃烧器的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 规范
ICS83.140.40
CCS G4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4146—2022/ISO6806:2017代替GB/T24146一2009
用于油燃烧器的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规范
Rubber hoses and hose assemblies for use in oil burners-Specification
(ISO6806:2017,IDT)
2022-03-09发布 2022-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用于油燃烧器的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的要求。
本文件规定了以下两种型别的软管组合件:
一1型:用于流出和回流而非安装在油燃烧器泵与雾化连接件之间的软管组合件,最大工作压力1.0MPa,最高油温100℃;
—一2型:安装在油燃烧器泵与雾化连接件之间的软管组合件,工作压力4.0MPa,最高油温100℃.
对于油燃烧器装置以外的应用,本文件规定的软管组合件未经专门评价,不宜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565.2一2017橡胶和塑料软管及非增强软管柔性及挺性的测量第2部分:低于室温弯曲试验(ISO10619-2:2011,IDT)
ISO4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硬度的测定(10IRHD~100IRHD)(Rubber,vulcanized or thermoplastic-Determination of hardness-Part 2:Hardness between 10 IRHD and 100 IRHD)
注:GB/T6031一2017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硬度的测定(10IRHD~100IRHD)(ISO48:2010,DT)
ISO1307橡胶和塑料软管软管尺寸、最小和最大内径及切割长度公差(Rubber and plastics
hoses-Hose sizes,minimum and maximum inside diameters,and tolerances on cut-to-length hoses)
注:GB/T9575一2013橡胶和塑料软管软管规格和最大最小内径及切割长度公差(ISO1307:2006,IDT)
ISO1402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静液压试验(Rubber and plastics hoses and hose assemblies-Hydrostatic testing)
注:GB/T5563一2013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静液压试验方法(ISO1402:2009,DT)
IS01436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油基或水基流体适用的钢丝编织增强液压型规范(Rubber hoses and hose assemblies-Wire-braid-reinforced hydraulic types for oil-based or water-based fluids-Specification)
注:GB/T3683-一2011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油基或水基流体适用的钢丝编织增强液压型规范(IS01436:
2009,IDT)
ISO1817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Rubber,vulcanized or thermoplastic一Determination of the effect of liquids)
注:GB/T1690一2010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ISO1817:2005,MOD)
ISO4671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软管尺寸和软管组合件长度测量方法(Rubber and plastics hoses and hose assemblies-Methods of measurement of the dimensions of hoses and the lengths of hose assemblies)
注:GB/T9573一2013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软管尺寸和软管组合件长度测量方法(IS04671:2007,
IDT)
ISO7326橡胶和塑料软管静态条件下耐臭氧性能的评价(Rubber and plastics hoses一Assessment of ozone resistance under static conditions)
注:GB/T24134一2009橡胶和塑料软管静态条件下耐臭氧性能的评价(ISO7326:2006,IDT)
ISO8330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术语(Rubber and plastics hoses and hose assemblies-Vocabulary)
注:GB/T7528一2019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术语(ISO8330:2014,DT)
3术语和定义
ISO833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结构
符合本文件的软管,其结构应为下列两种之一:
a)内部光滑的橡胶内衬层和外部耐腐蚀的金属编织层;
b)内部光滑的橡胶内衬层,由一层纺织物或耐腐蚀的金属编织层构成的增强层和橡胶外覆层。软管装配有永久性的管接头。
软管接头和金属编织层都应有适当的耐腐蚀防护。所使用的金属不应对橡胶组分产生任何有害的影响。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问题专业: 土建 预算 计价软件GBQ4.0 钢筋算量GGJ2013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 江西
提问日期: 2022-05-19 13:19:39
提问网友: 筋筋有味
解答网友: 大家广联
屋檩条,撑杆,钢架
答疑:消防联动报警一体机是否包含CRT?-江苏
问题专业: 安装 预算 结算 安装算量GQI
所属地区: 江苏
提问日期: 2022-05-19 13:18:46
提问网友: 久天
1.如标题无法讲述清楚,请在此补充
2.附带截图通常可让问题更快得到回答
解答网友:
不包含,CRT是图形显示装置
1
…
72
73
74
…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