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6月 ( 第 150 页)

四川省农房风貌指引导则(试行)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四川省城乡建设研究院
2019年8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的工作部署,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四川省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美丽四川宜居乡村”推进方案》等文件精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彰显特色、留住乡愁、分类指导、分层建设、农民主体、共建共享”原则,遵循“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理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助力“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编制《四川省农房风貌指引导则》(以下简称“本导则”)。

农房设计指引,农房风貌设计指引,四川农房风貌指引导则,试行,彩色PDF版《四川农房风貌指引导则(试行)》

一、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对农房风貌的引导,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方便农民生产生活,提升村容村貌,根据国家及四川省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编制本导则。
1.2编制内容
编制内容包括总则、四川农房风貌区划分、四川农房风貌分区指引,彩钢棚农房风貌改造提升,材料、技术应用及建筑设计手法应用,传统村落风貌整治与提升、农房风貌建设管控、附则,共计八部分。
1.3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农民在集体土地上新建、改建和扩建农房风貌的设计、建设及管控。涉及文物保护建筑、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等具有保护价值的农房,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保护规划要求进行设计、实施及管控。
1.4基本原则
1.4.1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尊重自然生态环境,科学把握各地区、各民族的差异性和发展情况,运用传统和现代的技术、工艺手段,并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分民族、分区域的进行风貌指导。
1.4.2传承文化,留住乡愁
深入挖掘地域建筑文化特色,推进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保护和传承四川省多元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1.4.3经济适用,现代创造
尊重农村发展规律,把握好建设力度、农民经济承受度和思想接受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注重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运用,满足绿色环保节能要求,实现农房建设的实用化、特色化和现代化。
1.4.4以人为本,安全至上
充分考虑农房功能的合理性和居住的舒适度,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需求。
农房建设应以安全为前提,严格执行有关抗震设防和建设质量安全标准,采取合理的建筑结构和建造方式,保障农房建筑的安全。
1.4.5共同缔造,长效规范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通过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有序营造农房风貌,形成长期有效机制,持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创造幸福生活。
二、四川农房风貌区划分
2.1农房风貌分区方式
以四川地理区位和民族空间分布为抓手,结合民族历史文化、地形地貌、气候环境、地震烈度等要素,突出主导要素,明确各区域农房风貌共性与差异,划分农房风貌区。
2.2农房风貌分区主要范围
四川农房风貌主要分为六个风貌区,分别是汉族特色风貌区、安多藏族特色风貌区、康巴藏族特色风貌区、嘉绒藏族特色风貌区、彝族特色风貌区和羌族特色风貌区。
各风貌区与行政区划管理边界不一致的区域以及苗族、蒙古族、傈僳族、纳西族等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房风貌,各市、县可组织开展深入的农房风貌研究,划分适宜当地的农房风貌分区,并且进行详细指引。

(略)

四川气候分区示意图
四川气温分区示意图
四川降水分区示意图
四川地震烈度区划示意图
汉特色风服区
索多藏族待色风区
康族待色风区
味族特色风教区
麻族特色风区
美族特色风服区
四川农房风貌分区指引图

农房设计指引,农房风貌设计指引,四川农房风貌指引导则,试行,彩色PDF版《四川农房风貌指引导则(试行)》

三、农房风貌分区建筑特征及其风貌改造
3.1农房风貌引导要素
农房风貌特征主要从建筑屋顶形式、平面形态、立面形态与建筑装饰、建筑材料、建筑色彩、绿化景观等方面体现,根据各分区的实际情况,对农房设计、建设和风貌的改造提升进行指引。
屋顶形式:建筑屋顶形式应与当地气候环境、生活习俗相适宜。应合理控制屋顶高度,关注出檐深度,使其结构形式灵活多变且布置错落有致。
平面形态:合理利用地形,调整日常生产、生活空间布局,划分室内外空间,形成舒适宜人的居住和景观环境。
立面形态与建筑装饰:通过控制建筑形态、高度、层数、材料、装饰和色彩等元素,突出适宜该区域的建筑风貌特征,反映农房风貌的地域性、历史性、民族性和时代性。
建筑材料:保护和传承当地传统材料、传统工艺和传统技术,鼓励使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对传统工艺进行创新,注重材料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农房应结合抗震设防要求进行建设、选材,满足农房安全需求。
建筑色彩:以当地传统建筑色彩为基调,注重色彩搭配,强调局部与整体相协调。
院门、院墙:宜就地取材,选用具有乡土气息的材料,如块石、夯土、瓦片、青砖、木桩、竹材等,其风格和颜色应与院落及建筑风貌协调统一。加强院门和院墙的防火、防潮及防腐等处理。
院落铺装:铺装的材质、色彩和纹理应与院落及建筑整体风貌相协调。宜结合院落的使用功能,如晾晒粮食、摆放农具和日常活动等,选择水泥、石板、青砖等材料,体现原汁原味的乡村特色。
绿化景观:结合建筑风貌特征,选择适宜各区域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的乡土植物,尽量保留院落及周围原有植被,有效利用房前屋后闲置地,营造果园、田园形成“微田园”景观环境。

(略)

四、彩钢棚农房风貌改造提升
目前四川境内农房存在违规或自行搭建彩钢棚的行为,对农房整体风貌造成较大破坏,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彩钢棚农房风貌应结合农房实际情况,在保障农房建设安全的前提下,拆除违规搭建的彩钢棚,改造提升拆除彩钢棚后的农房风貌。其风貌的改造提升应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宜改则改、宜拆则拆、分类实施。在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求的基础上,以提升风貌为主,不增加新的建筑面积。鼓励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替换彩钢棚,其材料和技术工艺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并结合当地抗震烈度设防要求进行选材和施工。
对于风貌不协调的彩钢棚农房,推荐采用合成树脂瓦、塑钢材料、仿木材料等替换彩钢棚,并加固、替换支撑构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鼓励平屋顶农房在原有平屋顶或女儿墙基础上进行“平改坡”。拆除彩钢棚后的农房建筑材料和色彩的应用需与地域风貌相协调。
对农房中违规搭建、加建的彩钢棚,应进行拆除,或参考前述各分区农房风貌,进行原址改建或重建。更新、优化建筑使用功能,提升农房及周边整体环境,实现农房全面升级。
4.1屋顶彩钢棚加建现象改造指引
拆除屋顶加建的彩钢棚、彩钢顶板房,对原有建筑屋顶进行加固、还原,并做防水处理,亦可改为坡度小于15度的合成树脂瓦屋顶。
4.2露台彩钢棚搭建现象改造指引
应对影响风貌且违规搭建于露台上的彩钢棚进行拆除。为满足农村居民现代生活生产需求,在报建通过的情况下,利用合理建筑材料进行改建。露台可运用塑钢型材料、有机玻璃、仿木材料或合成树脂等改建为与整体风貌相协调的阳光房或晒台。
(略)


导则内容索引:

一、总则.1
1.1编制目的.1
1.2编制内容.1
1.3适用范围.1
1.4基本原则.1
二、四川农房风貌区划分.3
2.1农房风貌分区方式.3
2.2农房风貌分区主要范围.3
三、四川农房风貌分区指引.6
3.1农房风貌引导要素.6
3.2农房风貌分区建筑风貌特征.7
3.3农房风貌改造提升.34
3.4农房风貌分区案例.36
四、彩钢棚农房风貌改造提升.37
4.1屋顶彩钢棚加建现象改造指引.37
4.2露台彩钢棚搭建现象改造指引.38
4.3建筑一层和院落彩钢棚搭建改造指引.38
4.4彩钢棚农房风貌改造提升案例.39
五、材料、技术应用及建筑设计手法应用….41
5.1建筑色彩与材料的关系…….41
5.2新型材料与技术的应用…….43
5.3建筑设计手法的应用.46
六、传统村落风貌整治与提升.47
6.1传统村落及农房组团整治原则.47
6.2空间格局保护及风貌指引..47
6.3建筑单体提升.51
6.4历史环境要素指引..51
6.5景观环境指引.52
6.6环境设施小品指引..52
七、农房风貌建设管控.53
7.1规范设计.53
7.2实施建设53
7.3审查管控.53
八、附则.55
附图
图则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5-010
E11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6336—2019代替SY/T63361997
沉积岩重矿物分离与鉴定方法
The method of separation and examination of heavy minerals for sedimentary rock
2019-11-04发布 2020-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SY/T 6336,SY/T 6336-2019,分离与鉴定方法,沉积岩重矿物,SY/T 6336-2019 沉积岩重矿物分离与鉴定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沉积岩重矿物分离与鉴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沉积岩重矿物的分离、鉴定与质量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172岩心分析方法
SY/T5368岩石薄片鉴定
SY/T5434碎屑岩粒度分析方法
SY/T6385覆压下岩石孔度度和渗透率测定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重矿物heavy minerals
在地质学中。相对密度(比重)大于286的陆源碎屑矿物。
4仪器和设备
仅器和设备包括:
a)偏光显微镜;
b)双目实体显微镜;
c)阿贝折射仅;
d)投射照明灯(12V.50W)或冷光源;
c)岩石破碎机(粒级>0.063mm);
f)电热干燥箱(温度>110℃);
g)通风柜;
h)冲泥水槽;
i)分析天平,感量0.1mg和10mg。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3.100
E09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6326—2019代替SY6326-2012
石油钻机和修井机井架承载能力检测评定方法及分级规范
The specification for grading and evaluating the loading capacity on derricks of the drilling rig and working rig
2019-11-04发布 2020一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SY/T 6326,SY/T 6326-2019,承载能力,检测评定方法及分级规范,石油钻机和修井机井架,SY/T 6326-2019 石油钻机和修井机井架承载能力检测评定方法及分级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钻机、修井机井架检测项目及内容,检测设备,应力测试、承载能力评定、分级及报废准则、检测评定周期、测评报告的编写。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钻机和修井机用井架,其他石油作业机用井架亦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服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63石油钻井指重表
GB/T25428石油天然气工业钻井和采油设备钻井和修井井架,底座
JJG623电阻应变仪检定规程
SY/T6408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钻井和修井井架、底座的检查、维护、修理与使用
ASC335:1989建筑物钢结构规范(Specification for structural steel buildings)
3术语和定义
GB/T254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最大钩载maximum hook load
根据材料强度和规定的安全系数确定的设备能承受的最大载荷,即钻机在最多绳数下,大钩所能提升的最大载荷。包括静载荷和动载荷。
3.2
承载能力load一carrying capacity
钻机、修井机和通井机井架结构考虑强度、稳定或瘦劳等因素后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
3.3
毛截面gr ss area
杆件的截面面积。
4井架检测项目及内容
4.1使用情况调查
4.1.1通常使用情况调查内容包括:
a)出厂日期:
b)使用日期,c)钻井/修井数量:
d)累计进尺,
e)平均井深,
f)最大钩载等,
4.1.2发生事故调查内容包括:
a)事故类型,
b)修复记录,
c)已更换零部件的记录,
d)现存的主要问题等。
4.2外观检查
外观检查内容和验收准则依据SY/T6408的规定,详见附录A和附录B。
4.3应力测试
按第6章的规定进行。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513,100
E09 SY
各案号:53355-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6321-2016代替SY6321—20H8
浅海采油与井下作业安全规程
Safety regulation of offshore ofl recovery and downhole operation
2016一01一07发布 2016一06一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SY/T 6321,SY/T 6321-2016,安全规程,浅海采油与井下作业,SY/T 6321-2016 浅海采油与井下作业安全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浅海区域内采消与井下作业的设备设施、井控、生产作业等方面的基本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浅海区域的定式采生产设范和移动式、定式井下作业设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6750潜油电泵机组
SY/T5078水力系拍油系统
SY/T5189水力活塞泵的使用、维护
SY5225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SY/T5587,3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3部分:消气井压井、替喷、诱喷
SY/T5587.5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5部分:井下作业井筒准备
SY/T5587.9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9部分:换井口装置
SY/T5587.11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11部分:钻铣封隔器、桥赛
SY/T5587.12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12部分:打捞落物
SY/T5600石油电缆测井作业技术规范
SY5974钻井井场、设备、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SY6044浅(滩)海石油天然气作业安全应急要求
SY633海上石油设旅动火作业安全规程
SY630I7浅海钻井安全规程
SY6345浅海石油作业人员安全资格
SY/T6401气举井下装置
SY6432浅海石油作业井控规范
SY/T6450气举阔的修理、测试和调定推荐作法
SY/T6484气举系统操作、推护及故障诊断推荐作法
SY/T6518抽油机防护推荐作法
SY6560海上石油设施电气安全规程
SY6564海上石油作业系物安全规程
SY664海上试油作业安全规范
SY/T6610含硫化氢油气并井下作业推荐作法
SY/厅T6632海洋石油管晕标志
SY/T6690井下作业井控技术规程
SY/T6845海洋弃井作业规范

海洋石油安全管理细则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5号209年8月24日项布209年12月1日实施
海上移动平台安全规则船海工字[1992]670号1993年3月15日起施行
3一般规定
3,1人员基本要求
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和培训持证应满足SY6345的相关要求。
3,2资质和证书要求
3.2.1从事浅海采油生产、井下作业的单位应取得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海洋石油作业安全办公室(以下简称“海油安办“)顺发的海上采油(气》、井下作业安全生产许可证。
3.2.2在浅海区域内进行石油天然气开采与井下作业的周定式设施应具有但不限于以下证书:
a)海洋石油生产设饰发证检验合格证书。
b)海洋石油设施设备单项检验符合证书。
c)安全证书。
d)固定在设施上的起货设备应具备的证书。
e)无线电报、电话证书和无线电台执照。
f)国际防止污证书,
g)国际防止生活污水污染证书。
h)国际防止空气污染证书,
i)投保单。
3.2.3在浅海区域内进行石油天然气井下作业的移动式设施应具有但不限于以下证书;
a)平台方营业执照。
b)平台国籍证书和所有权证书,
c)人级证书。
d)安全证书。
e)国际载重线证书,
f)国际吨位证书,
g)国际防止油污证书,
h)国际防止生活污水污柒证书。
i)国际防止空气污染证书,
j)起货设备证书,
k)无线电报,电话证书和无线电台执。
D平台保险单。
m)平台人员证书,
n)平台稳性计算书。
0)拖拽设备证书
p)其他有关妆生、消防和平台结构的证书资料。
3.2.4人工岛的井下作业队伍应具有集团公司核发的乙级以上《含乙级)的作业资质证书,修井设备应经过专业设备检验机构的检测检验,并取得检验合格报告。

4采油(气)生产安全
4.1一般规定
4.1.1采油井口区应与油气处理区、辅助生产区、生活区等分开设置。
4.1.2采泊生产工艺、设施平面布局等发生设计变更时,应进行安全设计审查。
4.1.3采油生产现场应装设完善、可靠的安全仅表与控制、火与可燃气体探测报、应急关断等安全联锁保护系统,采油生产数据虚能实现就地读取和近程监拉,
4.1.4出油管段上应安装高压安全保护(P5H》、低压安全保护(PS1,》、高低压报警和压力异常时的关断装置。当出油管线的最大许用工作压力低于关井井口压力时,出油管线上还应设安全国《PSV),当一个井组各生产井之间的油压相差较大时,每条出油管线均应设单流阀(FSV).
4.1.5采油生产设施应配备应急电源。应急电源的供电负荷应能满足安全需要。
4.1.6放空系统的安全要求应符合《海上固定平台安全规则》(船海工字[1992]67D号)中6.3.12的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3.100
E09 SY
备案号:53354—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6320—2016代替SY6320-2008
陆上油气田油气集输安全规程
Safety regulation of petroleum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in land oil and gas field
201601一07发布 2016-06一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SY/T 6320,SY/T 6320-2016,油气集输安全规程,陆上油气田,SY/T 6320-2016 陆上油气田油气集输安全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陆上泊气田原油、天然气的采集、输送、处理、储存过程中的基本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陆上消气田的油气集输与处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7820天然气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8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51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83石泊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350一2005油气集输设计规范
GB50351储罐区防火提设计规范
AQ2012一2007石油天然气安全规程
SY/T0011天然气净化厂设计规范
SY0031石油工业用加热炉安全规程
SY/T0043油气田地面管线和设备徐色规范
SY/T0045原油电脱水设计规范
SY/T0076天然气脱水设计规范
SY/T0511.1石油储罐附件第1部分:呼吸阀
SY/T0511.2石油储罐阳件第2部分:液压安全阀
SY/T5536原油管道运行规程
SY/T5719天然气液安全规范
SY5984油(气)田容器、管道和装卸设能接地装置安全规范
SY/T6276一2014石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SY/T6670油气田消防站建设规范
TSGG001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5GR0004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29)3安全管理
3.1一般规定
油气集输一般管理应符合AQ2012一-20H7中4.1的规定。
3.2设计
3.2.1油气集输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设计应符合GB50350一205的规定。
3.2.2防火设计应符合GB50183-2015的规定。
3.2.3防雷装置设计应符合GB5H057的规定。
3.2.4供、配电设备和线路设计应符合GB50158的规定。
3.3竣工验收
3.1建设单位在验收新建、改建、扩建油气集输工程项目时,应同时验收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和销防设施,审查合格后方可投产。
3.3.2防静电接地装置的安装和检测应符合SY598+的规定,
3.3.3新安装和改造后的特种设备应符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209)]的相美规定。
3.3.4油气介质走向应有方向标识,曾线、设备涂色应符合SY/TH43的规定。
3.3.5梯子、桥和护栏应齐全,可靠,安全通道应畅通。
3.3.6机电设备转动部位应有防护罩,并安装可靠。
3.3.7安全阀、温度计、压力表及硫化氢气体检测仪、可燃气体检测仪等安全仪器应完好,经有资质都门检定并在有效期内。
3.4油气集输项日投产和运行
3.4.1投产方案应明确安全要求,并按程序审批。
3.4.2投产试运应按批准的投产方案进行。
3.4.3油气集输厂(站)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在上岗前应按规定取得相应资质。
3.4.4一、二级油气集输厂(站)应设警卫(门卫),并制定执勤责任制和出人站安全检查制皮,警报器应可靠。
3.4.5油气集输厂(站》应配备可靠的通信设施,并保持通信畅通。一极油气集输系站应配备虚急通信手段。在易燃易煤区域应使用防通信设施。
3.4.6站内具有易燃易爆危险的设施、设备及区敏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4矿场集输
4.1井场及计量站(集气站)
4.1.1井场用地应能满足修井工占地要求。油气井、计量站(集气站)的防火阿距,平面布置应符GB50183一2015的规定
4.1.2单井拉油的采油井口,加热炉和储油罐宜角形布置,加热炉应布置在当地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4.1.3拍油机外露的旋转部位在低于2m时,应安装防护装置。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停车场,铺装CAD平面,铺装大样,停车场铺装CAD平面,铺装大样 停车场,铺装CAD平面,铺装大样,停车场铺装CAD平面,铺装大样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建钢构,分享课件,技术应用实践,装配式,钢结构,中建钢构《装配式钢结构技术应用实践介绍》(82页分享课件)

1. 功能定位
(1)搭建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产业平台
整合资源,集成配套,建立从技术研发、产品设计、部品制造、装配施工到回收和评价全过程的、紧密型的产业平台,发挥全产业链的聚集效应。

(2)搭建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技术平台
1. 功能定位
采取科技研发、项目合作、引进技术等多种模式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单位合作,研发钢结构建筑工业化设计体系、工厂生产加工线和现场装配工法,建设标准化的钢结构工业化项目管理体系。

广东增城挂绿湖别墅
结构体系:H 型钢框架

楼板体系:
采用两种类型:叠合板 & 可拆卸钢筋桁架楼承板。

楼板分布示意:
厨卫阳台等降板位置采用可拆卸钢筋桁架组合楼板,其余采用叠合板+现浇楼板。

墙板体系:
外墙(4种):轻质砌块、ALC条板、EPS砼复合夹心条板、装配式轻钢龙骨灌浆墙体
内墙(6种):ALC条板、陶粒砼空心条板、EPS砼复合夹心条板、轻质混凝土空心条板、轻钢龙骨墙体、轻质砌块

屋面系统:
况弯薄壁型钢桁架+保温棉+OSB板+防水构造+屋面瓦

防腐与防火:
防腐措施:底漆+中间漆+面漆。
防火措施:防火板(50mmALC条块)外包裹

巟程造价
钢结构体系造价如下。

中建钢构,分享课件,技术应用实践,装配式,钢结构,中建钢构《装配式钢结构技术应用实践介绍》(82页分享课件)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目 录
消防安全责任人 2
消防安全管理人 4
消防安全工作责任书 5
员工消防安全工作承诺书 7
防火检查制度 8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0
消防设备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10
电气设备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2
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12
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 12
火灾隐患整改制度 13
火灾隐患报告书 14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14
消防器材登记 22
消防知识培训签到表 23
消防安全相关表格 26
01 基本概况 28
02 灭火和应急疏散方案 30
制作日期: 年 月 日 30
03 重点部位情况 32
04 建筑消防设施维修保养记录 34
05 消防设施情况 37
06 火灾隐患情况记录表 39
07 消防安全有关的工作人员登记表 40
08 灭火器的维护保养、维修检查记录表 42
09 动用明火情况记录 44
10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登记表 46
11 消防奖惩情况记录 48
12 火灾情况记录 49
13 消防安全培训记录表(一) 51
14 消防安全培训记录表(二) 53
15 防火检查记录表 55
16 防火巡查记录表 58
17 义务消防队(安全员)人员名单 60
18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记录 62
19 消防管理组织机构 64
20 月巡检细则 66
21 季巡检细则 68
22 年巡检细则 70
23 控制器日检查登记表 72
24 消防工程维修单 73
25 消防维修工程排故报告单 75
26 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综合检测记录 76
27 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综合检测记录 78
28 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综合检测记录 80
29 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综合检测记录 81
系统名称: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共2页 第1页 81
30 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综合检测记录 82
31 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综合检测记录 83
32 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综合检测记录 85
33 防排烟系统维护保养综合检测记录 87
34 防火卷帘维护保养工作表 88
35 应急广播系统维护保养工作表 90

消防安全责任人
我单位确定 为消防安全责任人,履行以下消防安全职责:
(一)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保障单位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情况;
(二)将消防工作与本单位的经营、管理等活动统筹安排,批准实施年度消防工作计划;
(三)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
(四)确定逐级消防安全责任,批准实施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五)组织防火检查,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及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六)根据消防法规的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
(七)组织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
单位:(盖章)
时间:

消防安全管理人
我单位确定 为消防安全管理人,履行以下消防安全职责:
(一)拟订年度消防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二)组织制订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检查督促其落实;
(三)拟订消防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组织保障方案;
(四)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工作;
(五)组织实施对本单位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
(六)组织管理专职消防队和义务消防队;
(七)在员工中组织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
单位:(盖章)
时间:

消防安全工作责任书
为了有效的预防火灾,提高各级员工消防安全责任意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之“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全面落实“政府统一管理,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的消防工作网络,特制定本责任书。
一、消防安全管理人必须督导员工遵守单位的各项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严禁私自动火、乱拉电线、违章使用电器。属工作需要的动火作业需到工程部办理动火审批手续,在实施电、气焊作业时,必须做到持证上岗。
二、消防安全管理人必须督导下属员工爱护本部辖区内配置的消防器材、设备,如发现有遗失、损坏等情况应及时向消防生命安全经理汇报。
三、消防安全管理人必须组织下属员工定期对本部辖区内进行消防安全检查,严格落实收市联合例检制度,并有责任、有义务接收、配合有关主管部门进行消防检查。
四、消防安全管理人必须组织下属员工定期参加消防培训及训练。
五、及时、主动的发现、汇报单位内出现的各类消防安全隐患。
六、督导员工遵守各类防火制度。
七、重点防火部位的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并按行业的要求标准作业,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八、熟悉单位的消防通道走向和消防器材的摆放位置。
九、熟练掌握消防工作中的“一畅四知四会”,即:必须畅通消防疏散安全通道和安全出口;知道火灾的危险性、知道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知道火场逃生的基本方法、知道火灾预防措施;会报警、会扑救初期火灾、会使用灭火器材、会组织疏散逃生。
十、熟悉单位的火灾应急疏散预案,并融入到实际的工作中去。
十一、单位的消防负责实行分层责任制,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向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此书文字内容均为合同范围之内,必须遵守。
十二、如有违反消防安全法律、法规或本条款之规定的内容,将受到单位的严肃处理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如有未尽的事宜、条款。可日后再行补充。
本责任书一式两份,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各执一份,自签署之日起生效。
消防安全责任人(签字): 年 月 日
消防安全管理人(签字): 年 月 日

员工消防安全工作承诺书
一、认真学习和执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61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本单位有关消防工作有关规定,提高自己消防安全意识,严格照章规范操作和行事。
二、工作期间做到不吸烟、不喝酒,没有酒气,文明上岗、优质服务。
三、熟悉现场安全通道,自觉维护安全通道畅通。
四、掌握灭火器材的分布情况,熟练使用灭火器材,知晓火警电话“119”,把握现场应急事项(使用灭火器材、引导群众疏散等)有序进行。
五、上班前对工作区域的检查,保证设备和设施正常运行。
六、下班前对工作区域的检查,保证关闭切断各设备电源,及应急灯是否正常。
七、不得私自乱拉乱接电线,不得擅自动用明火。
八、遇有火情或隐患,即在第一时间向消防管理人员反映,并合理使用防火灭火逃生器具、拨打火警电话“119”.
承诺人:
年 月 日
(注:每位员工各签1份)
消防安全工作台账,表格汇总,通用版,消防安全工作台账、表格汇总【通用版】 消防安全工作台账,表格汇总,通用版,消防安全工作台账、表格汇总【通用版】 消防安全工作台账,表格汇总,通用版,消防安全工作台账、表格汇总【通用版】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近年来,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变化日新月异,与此同时,城市的交通、电力、管网等城市基础设施,房产开发配套、绿地等环境整治项目的建设需要,管道升级、道路改道等问题比较突出。
为进一步做好浙江省城市道路挖掘工作管理,进一步提高城市道路品质,完善城市道路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浙江省城市国际化建设,根据《关于开展城市道路慢行系统建设和城市道路智慧化改造等试点工作的通知》的安排,依照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重点就城市道路“最多挖一次”管理方面的有关工作要求编印成册(本指南内未尽事项,各单位仍需执行各职能部门相关规定),以使通过整合建设资源,建立指挥系统,尽可能合并施工,减少开挖,杜绝道路反复开挖等“拉链马路”现象。
本指南共分 6 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定义,规范性引用文件,工 作内容工作程序,工作制度。

城市道路,挖掘工作,浙江省,浙江省城市道路“最多挖一次”工作指南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1
第二章 术语和定义 ·······································································2
第三章 规范性引用文件·································································3
第四章 工作内容 ··········································································4
第五章 工作程序 ··········································································5
一、 城市道路大、中修项目·····················································5

1. 计划制定 ··································································5

2. 管理协调 ··································································6

3. 实施监管 ··································································7

4. 长效管理 ··································································7
二、 城市道路地下管线抢修项目···············································9

1. 信息平台建设 ····························································9

2. 信息网络互动 ····························································9

3. 批后管理 ··································································9
第六章 工作制度 ········································································11
一、 行政许可 ·····································································11
二、 例会通报 ·····································································11
三、 联动机制 ·····································································12
四、 三级抄告 ·····································································12
五、 批后监管 ·····································································12
六、 管线监护 ·····································································13
七、 诚信管理 ·····································································14
八、 数字监管 ·····································································14
附 录 1 城市道路大中修项目案例················································15
附 录 2 20XX 年各市、区(县)建设项目管线配套挖掘计划申报表 ···17
附 录 3 工程管线的最小覆土深度················································18
附 录 4 城市道路地下管线抢修项目案例·······································19
附 录 5 XX 市、区(县)城市道路监管督查工作联系单 ··················22
附 录 6 城市道路地下管线安全监护协议书····································23

第一章 总则
1.为指导和规范浙江省城市道路“最多挖一次”管理工作,改善城市道路道路反复开挖现象问题,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制定本指南。
2.本指南适用于浙江省范围内城市道路大、中修项目和城市道路地下管线抢修项目的管理工作。
3.城市道路“最多挖一次”工作应做到因地制宜、资源整合、经济合理、安全可靠、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积极采用符合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新技术,并顺应时代发展,可建立数字监管平台探索信息化监管新模式,更好地服务城市道路质量安全。
4.浙江省范围内的城市道路“最多挖一次”工作,除应符合本指南工作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浙江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 术语和定义
1.城市道路
城市建成区、建制镇和独立工业区范围内的主干路、次干路、支路、街坊路等道路设施和桥梁设施。
2.城市道路“最多挖一次”
统筹建设资源,建立指挥系统,尽可能合并施工,减少开挖,杜绝道路反复开挖。
3.城市道路大、中修项目
对道路的较大损坏进行的全面综合维修、加固,以恢复到原设计标准或进行局部改善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工程,其工程数量大于 8000m2 或含基础施工的工程大于 5000m2。
4.城市道路地下管线抢修项目
城市道路地下管线发生故障,急需对城市道路进行挖掘抢修。
5.城市地下管线
城市范围内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6.道路挖掘
对城市道路进行开挖,影响道路功能的行为。
7.道路修复
对挖掘后的城市道路进行修复,包括路基、路面结构层修复。
第三章 规范性引用文件
《城巿道路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198 号)
《浙江省城市道路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 145 号)
《城市道路设施占用与挖掘管理标准》DBJ/T 13-162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 36
《城镇道路掘路修复技术规程》DB33/T 1249
第四章 工作内容
1.由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道路“最多挖一次”管理工作。
2.城市道路大、中修项目。城市道路“最多挖一次”工作主要是上报施工计划,组织各部门进行分析,做好项目实施协调、管理,加强信息沟通,杜绝乱挖现象产生,项目有机结合,保持新建道路完好。
3.地下管线抢修项目。城市道路“最多挖一次”工作主要是结合开挖结合现场照片、定位确认抢修等,严把抢修事项事前确认、抢修挖掘过程监管、挖掘修复质量,并以服务促管理,提高审批工作时效。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委、省政府对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对健康驿站建设的规范引导,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和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力量,深入各地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做法,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本导则。
本导则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规划和选址、总平面、平疫结合。

健康驿站,健康驿站建筑设计,浙江省,驿站建筑,浙江省健康驿站建筑设计导则(试行)

目 次
1 总 则.........................................1
2 术 语.........................................2
3 基本规定.......................................4

4 规划和选址.....................................5

4.1 规 划......................................5

4.2 选 址......................................5
5 总 平 面.......................................7
6 平疫结合.......................................8

6.1 建 筑......................................8

6.2 结 构.....................................10
6.3 建筑设备 ..................................11
Ⅰ 给水排水 .................................11
Ⅱ 通风及空调 ...............................13
Ⅲ 电 气 ...................................15
Ⅳ 智能化 ...................................16
引用标准名录.....................................18

1 总 则 1.0.1 为落实新冠肺炎等呼吸类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要求,提升浙江省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指导各地切 实做好健康驿站的设计,制定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浙江省新建、改建健康驿站的设计。
1.0.3 健康驿站的设计除应符合本导则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现行法规、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健康驿站 Health post station
具备平疫结合功能的设施,疫情期间用于隔离医学观察下列人员: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及次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浙返浙人员,以及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其他涉疫风险人员。
2.0.2 平疫结合 Combination of peace and epidemic
非疫情期间能够正常使用,疫情期间能在规定时间内转换以满足隔离医学观察要求。
2.0.3 三区二通道 Three zones and two channels
满足医学隔离要求的平面布局。三区指隔离区、工作准备区、缓冲区;二通道指隔离人员通道,工作人员通道。
2.0.4 隔离区 Quarantine area
隔离人员接受隔离医学观察的区域。由若干隔离观察单元,及垃圾暂存间、污水处理等配套用房组成。
2.0.5 工作准备区 Staff area
工作人员工作及休息的区域。由工作人员办公室、值班室、休息室、物资库房、餐厅、备餐间、宿舍等组成,可按需设置警务工作站、厨房等配套用房。
2.0.6 缓冲区 Hygienic pass-through area
设于隔离区与工作准备区之间,供人员及物资由工作准备区进入隔离区、或由隔离区返回工作准备区时进行卫生处置的区域。包括工作人员换鞋、更衣、洗手、沐浴,穿戴、卸去防护用品的操作空间;餐食、物资运送通道。
2.0.7 隔离观察单元 Quarantine unit
在隔离区内按照管理范围划分的隔离观察区域,包括隔离观察房间及管理办公室、库房、垃圾暂存点等为本区域服务的附属用房。
2.0.8 隔离观察房间 Quarantine room
满足隔离人员隔离观察期间的居住需要,配套洗漱、厕位、淋浴等设施。
4 3 基本规定
3.0.1 健康驿站的设计应结合当地资源,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实际要求,因地制宜地确定建设规模和技术方案。
3.0.2 健康驿站应进行平疫结合设计,在疫情期间满足三区两通道要求。
3.0.3 健康驿站宜采用标准化、单元式、模块化建设。

3.0.4 健康驿站的平疫结合设计应综合考虑非疫情期间与疫情期间的功能要求,编制便捷可行的功能转换方案。

3.0.5 健康驿站的平疫转换应在卫生健康部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宜超过 48 小时。
3.0.6 改建类健康驿站应先进行医学隔离条件评估,对符合医学隔离条件的既有建筑进行改造设计。

3.0.7 平疫转换应遵循安全可靠、便捷转换、易于恢复的原则,不宜改变结构受力体系和构件受力状态。
3.0.8 隔离观察房间应满足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的要求。
3.0.9 健康驿站应采用各室独立的空调系统。
3.0.10 健康驿站的污废水应设消毒处理设施。
3.0.11 健康驿站应充分采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安全防范、健康监测、感染控制、物资登记配送、设备运行维护等全流程的动态管理。
3.0.12 健康驿站应设置醒目的标识系统。
4 规划和选址
4.1 规 划

4.1.1 健康驿站规划应符合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卫生设施专项规划和环保评估的要求。
4.1.2 健康驿站规划建设应因地制宜,合理规划。
4.1.3 健康驿站用地面积指标宜按每隔离观察房间 20~40㎡规划,容积率不宜超过 2.0。 4.1.4 健康驿站地上建筑面积指标宜按每隔离观察房间 50~65 ㎡规划。
4.1.5 健康驿站应为工作人员配套独立生活宿舍区,疫情期间健康驿站的隔离人员和工作人员数量比例宜为 5:1。

4.2 选 址

4.2.1 健康驿站选址应依据应对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的布点要求。
4.2.2 健康驿站选址应综合考虑非疫情期间使用便捷和疫情期间对周边环境不利影响。

4.2.3 隔离观察房间超过 1000 间的健康驿站宜位于在空港、高铁、高速公路进出口及其它口岸附近。
4.2.4 健康驿站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位于地址条件良好、市政配套设施较齐备、交通便利、环境安静的地段;
2 应远离污染源、人口密集区域以及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社会福利机构、残疾人照护设施等易感人群场所;
3 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储存区,距离易燃易爆场所不应小于 50m;
4 与周边建筑宜设置至少 20m 绿化隔离卫生间距,当不具备绿化条件时,其隔离卫生间距宜不小于 30m;
5 改造类健康驿站应当为合法建筑,且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结构、消防、抗震、环保等标准要求,配备保证隔离人员正常生活的设施。
6 用地范围内应避免高压输电线、燃气和输油管道主干道穿越。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65.020 B93
中华人民共和国供销合作行业标准
GH/T1317-2020
棉花仓储管理规程
Management code of practice for cotton warehouse
2020-12-07发布
2021-03-01实施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发布

GH/T 1317-2020,棉花仓储标准,棉花仓储管理规程,棉花仓储规范,GH/T 1317-2020 棉花仓储管理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棉花仓储库的基本要求、人员要求、基础管理要求、设施设备要求、消防要求、储存要求、入库管理、保管养护、出库管理、安全巡查管理、应急管理和信息系统。
本文件适用于棉花商业仓储、流转、国家储备等仓储库。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93.5图形符号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第5部分:安全标志使用原则与要求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6975棉花包装
GB/T18354物流术语
GB/T29639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1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18354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基础要求
4.1具备完善的仓储管理体系,包括场所、制度等。
4.2棉花仓储基础管理应符合相关法规、标准要求。
4.3棉花仓储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安全职责及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至少包括:
a)安全操作规程管理制度;
b)安全(应急)管理机构及人员;
c)教育培训制度;
d)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e)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f)安全考核与奖惩制度;
g)设备设施管理;
h)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i)风险评价制度。
5人员要求
5.1棉花仓储全体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生产教育与专业技术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应通过相关部门的专业技术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5.2应落实安全生产全员责任制、岗位安全职责,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5.3作业现场应保证作业人员、组织部门人员和安全人员三员到位。
6设施设备要求
6.1照明及用电
6.1.1棉花存放库房内不应配备强电和照明。
6.1.2库区照明电灯应采用防水、防爆灯具,照明灯杆与棉垛的距离应不小于杆高的1.5倍。
6.1.3库区内的配电箱应在库房外独立设置。每个单独的仓库、货场应独立设置配电箱。
6.1.4配电线路应配备过载和短路保护装置。
6.1.5库区内敷设配电线缆应具备金属管道或阻燃性硬塑料管保护,电气设备和线路应定期检查,防止长期超负荷工作。
6.1.6电气设备及线路应由专业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安装、检修。
6.1.7仓库用电应满足双回路供电要求。
6.2监控
6.2.1办公区、库区及库房内均应设置视频监控,覆盖关键部位。库区及库房内部监控信息保留期限应不少于30d。
6.2.2库房内宜设置感烟、感温、气体监测、火星探测等装置,并能将报警信号传回监控室。
6.2.3库房宜设置火灾自动报警或早期预警系统,并与应急灭火装置联锁,便于扑灭早期火灾或控制火情。
6.2.4库区宜设置门禁管理系统与人员定位系统。
6.3设施设备
6.3.1库区内应按照GB/T2893.5及GB2894的要求设置安全标志。
6.3.2应配备地磅、夹包车等作业设备。
7消防要求
7.1防火
7.1.1库区的防火等级应符合丙二类物资的要求。
7.1.2库区应设置消防控制室、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24h值班制度。
7.1.3应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确保消防系统完好可用。
7.1.4库区库房建设、消防通道应符合GB50016要求。
7.1.5库区应有充足的消防水源,配备消防水池、消防栓、灭火器材等。
7.1.6库区内危险作业应先审批后施工,并做好现场防火措施及监管。
7.1.7进出库区的车辆应安装防火罩,人员应遵守相关消防规定,不应带入火源、火种。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3.100
E09 SY
备案号:37539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6308—2012代替SY/T6308—1997

油田爆破器材安全使用推荐作法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oilfield explosives safety
2012一08一23发布 2012-1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SY/T 6308,SY/T 6308-2012,安全使用推荐作法,油田爆破器材,SY/T 6308-2012 油田爆破器材安全使用推荐作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气勘探开发生产中爆破器材安全使用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油气井筒内的爆破器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2702爆炸品保险箱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6722爆破安全规程
GB12463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SY5436石油射孔、井壁取心民用爆炸物品安全规程
SY6355石油天然气生产专用安全标志
SY/T6631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推荐作法
3总则
3.1概述
作业公司和(或)专业服务公司可以建立适合于它们特定情况的更严格的附加政策或方法步骤。
3.2人为因素
引起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失误。长期按一定规则使用爆破器材的工作人员应戒除自满情绪,在操作过程中应按要求的步骤进行。要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就应执行规定的办法。
3.3工作态度
所有工作人员以及他们各自的公司都应对安全使用油田爆破器材做出承诺。
3.4新技术开发应用
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可改善员工的安全作业条件、提高工作效率,在本标准中没有对此内容作特殊规定和解释。新技术成果在应用前应进行安全设计论证,经公认检测机构对其潜在风险、后果进行有效验证和严格审查。新技术施工操作前专业服务公司和作业者应进行协商沟通。

4现场安全规程
4.1概述
本章讲述爆破器材运输、并场拆装、处置和操作爆破装置的规程、方法和步骤。其中包括基本作法、电缆输送式射孔作业、油管输送式射孔作业及特殊爆破装置。
4.2运输
爆破器材运输应遵守SY5436中的规定。境外施工应遵守所在国相应法律规定。
4.3基本作法
4.3.1到达井场
4.3.1.1人员
专业服务公司到达井场后应指派爆炸品使用负责人。爆炸品使用负责人与现场作业人员、井队长以及其他有关人员沟通、协商后为现场爆破作业建立安全可控的作业环境。
4.3.1.2井场隐患辨识
对爆破作业的井场进行危害和隐患辨识,并制定和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见SY/T6631。
4.3.1.3吸烟区、明火
应标明指定吸烟区和火种存放地点,除在指定的吸烟区吸烟外,其他地方严禁吸烟。火种应存放在指定的区域内。除非安装了适当的辐射热隔板,否则在距离爆破器材操作现场15m以内不允许使用明火或有产生明火的装置存在。应查明相关的操作规程中对明火与爆破器材操作现场之间距离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其距离应在
15m以上。
4.3.1.4爆破器材临时储存
如果要求将爆破器材临时储存,应建立指定的存放地点、设施,并按规定执行。这些存放区域应远离热源、撞击和振动危害以及生活区,其距离可根据相应的操作规程或爆破器材生产厂家、专业服务公司的规定确定,应取其最大的距离。
4.3.1.5并场爆破器材的存放和标记
运到井场的爆破器材应按照GB12463和GB190的规定存放和标记。
4.3.1.6井场爆破器材的组装
应明确合适的装枪地点和组装地点(已组装完毕则不需要)。指定地点如果未安装适当的辐射热隔板,那么距热源(如明火、电焊作业等)应在15m以上。如果相关操作规程要求爆破作业点与火源的距离大于15m,则应遵守操作规程的要求。
4.3.1.7井场已装好的爆破装置的储存
已装好暂时不用的油气井射孔枪和井壁取心器应放在指定地点。已完成装药的撞击式井壁取心器、子弹式射孔器和选发式射孔器不应置于狭窄的过道或其他给测井仪供电的任何地方。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为了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有序推进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结合浙江省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工作,不断提高浙江省绿色低碳建筑发展水平,根据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部署,本导则编制组经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在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了本导则的制定工作。
本导则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目标管理分区和政策单元划分,指标要求,规划成果。

目录
1 总则...................................................................................................1

2 术语...................................................................................................2

3 基本规定...........................................................................................4

4 目标管理分区和政策单元划分........................................................5

5 指标要求...........................................................................................6

6 规划成果...........................................................................................9
附录 A 专项规划编码规则..................................................................12
附录 B 文本编制大纲..........................................................................14
附录 C 目标管理分区指标要求列表、政策单元引导性指标要求列表(示例)16
附录 D 目标管理分区、政策单元区划图及政策单元控制性指标要求列表(示例)........19
本导则用词说明 ...................................................................................22
条文说明...............................................................................................23

1 总则
1.0.1 为了规范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贯彻落实中央和地方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指导和推进绿色低碳建筑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利用,改善人居环境,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浙江省行政区域内设区市、县(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1.0.3 专项规划编制除遵循本导则外,尚应符合法律、法规及国家和浙江省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绿色建筑 green building
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2.0.2 近零能耗建筑 nearly zero energy building
适应气候特征和场地条件,通过被动式建筑设计最大幅度降低建筑供暖、空调、照明需求,通过主动技术措施最大幅度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且其室内环境参数和能效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 51350-2019 规定的建筑,其建筑能耗水平应在 2016年执行的节能设计标准的基础上降低 60%~75%以上。
2.0.3 超低能耗建筑 ultra low energy building
超低能耗建筑是近零能耗建筑的初级表现形式,其室内环境参数与近零能耗建筑相同,能效指标略低于近零能耗建筑,其建筑能耗水平应在 2016 年执行的节能设计标准的基础上降低 50%以上。
2.0.4 零能耗建筑 zero energy building
零能耗建筑是近零能耗建筑的高级表现形式,其室内环境参数与近零能耗建筑相同,充分利用建筑本体和周边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使可再生能源年产能大于或等于建筑全年全部用能的建筑。
2.0.5 绿色生态城区 green eco-district
在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筑、交通、生态和绿地、产业等方面,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运营的城市建设区。
2.0.6 装配式建筑 prefabricated building
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并满足现行浙江省《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DB33/T 1165 的建筑。
2.0.7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assembled building with steel-structure
建筑的结构系统由钢部(构)件构成的装配式建筑。
2.0.8 住宅建筑全装修 decoratio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在交付前,住宅建筑内部墙面、顶面、地面全部铺贴、粉刷完成,门窗、固定家具、设备管线、开关插座及厨房、卫生间固定设施安装到位。
2.0.9 建筑运行碳排放 carbon emission of building operation
建筑物在与其有关的运行阶段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总和,以二氧化碳当量表示。
2.0.10 可再生能源 renewable energy
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空气能和海洋能等。
2.0.11 可再生能源应用核算替代率 substitution rate of renewable energy application
建筑运行碳排放评估时,设计建筑可再生能源年综合利用量核算值与不含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建筑能源年消耗量的比值。
2.0.12 设计节能率 design energy saving rate
与按照 20 世纪 80 年代传统做法的建筑项目相比,设计建筑能耗水平降低的百分数。
2.0.13 建筑运行碳排放强度 design intensity of building operational carbon emissions
根据设计文件与建筑设计运行方式计算的单位建筑面积的运行碳排放量。
2.0.14 建筑运行碳排放强度降幅 reduction of building carbon emission
建筑运行碳排放评估时,设计建筑的运行碳排放强度相比基准建筑的运行碳排放强度下降幅度。
2.0.15 目标管理分区 target management division
根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产业空间布局和行政管理格局,以乡镇行政边界、县(市、区)行政边界和各类工业园地域边界为基础,划定的绿色建筑、建筑工业化、可再生能源应用和建筑碳排放发展要求的目标管理的基本范围。
2.0.16 政策单元 policy unit
根据所属目标管理分区内绿色建筑发展目标、现状基础和规划建设用地布局情况,以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单元为基础,以主次干道、铁路、河流等为边界划定的绿色建筑、建筑工业化、可再生能源应用和建筑碳排放发展指标要求的基本管理单元。

3 基本规定
3.0.1 专项规划的编制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深入分析规划区域内绿色建筑、建筑工业化、可再生能源应用发展现状,准确评估规划区域内建筑碳排放水平,妥善处理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等关系。
3.0.2 专项规划的编制应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结合规划区域内气候、环境、能源、经济及产业文化发展等特点,合理确定规划区域内的总体发展目标、发展定位、技术路线和规划控制要求等。
3.0.3 专项规划的编制应科学分析规划区域绿色建筑、建筑工业化、可再生能源应用和建筑碳排放的技术发展基础、条件和趋势,坚持“被动优先、主动优化,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综合考虑各类发展目标的协调发展。
3.0.4 专项规划的编制应在能耗统计、监测基础上,结合能源审计及规划区域内既有民用建筑的建成年代、结构形式、室内热环境、建筑类型和用能状况等特征,合理确定规划区域内的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的总体目标、实施计划、技术路线和保障措施等。
3.0.5 专项规划的编制应满足全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指标要求及浙江省行政区域内设区市、县(市)按全省指标属地化分解后的要求。
3.0.6 专项规划的编制应合理划定目标管理分区和政策单元,并明确各目标管理分区和政策单元的指标要求。
3.0.7 专项规划期限一般为 5 年,并宜结合绿色建筑、建筑工业化、可再生能源应用和建筑碳达峰碳中和方案实施进程进行动态修编。
3.0.8 专项规划宜由建筑节能评估机构和城乡规划编制机构联合编制。

4 目标管理分区和政策单元划分
4.0.1 目标管理分区应依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产业空间布局和行政管理区,按以下要求进行划分:
1.目标管理分区不应跨行政管理区边界划分;
2.同一行政管理区可根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产业空间布局划分为若干目标管理分区;
3.目标管理分区宜以县(市、区)行政边界、乡镇(街道)行政边界和各类工业园地域边界进行划分。
4.0.2 政策单元应根据所属目标管理分区内实际情况按以下要求进行划分:
1.政策单元宜结合土地利用、城市建设、其他相关专项规划及绿色生态条件划分; 2.以目标管理分区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单元为基础,不得打破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定的基本地块;
3.政策单元宜以主次干道、铁路、河流等自然、清晰、稳定边界进行划分;
4.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单元内各指标要求相近且相邻的地块宜合并为同一政策单元。
4.0.3 设区市、县(市)的目标管理分区和政策单元的编码应符合附录 A 的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65.040.20 B93
中华人民共和国供销合作行业标准
GH/T1320—2020
棉花仓库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temperature monitoring systerm of cotton warehouse
2020-12-07发布
2021-03-01实施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发布

GH/T 1320-2020,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技术规范,棉花仓库,GH/T 1320-2020 棉花仓库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棉花仓库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的术语和定义、总则、监测设备技术要求、安装与布设要求、设备运行与维护要求、监测方法、监测报告、信息反馈及处理。
本标淮适用于棉花仓库(包括各类棉花储备库、经营库)的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的实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943.1-2011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9361-2011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
GB/T12357.1-2015通信用多模光纤第1部分:A1类多模光纤特性
GB16280-2014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YD5121-2010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Q/GDW758-2012电力通信光缆安装规范
IEC6l850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Systems in Substations)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棉花仓库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系统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temperature monitor ing system of cotton warehouse
利用光纤温度传感技术对棉花仓库内空间温度场实时监测的系统。
3.2感温光缆optical fiber cable for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对环境温度敏感,并可用于进行对环境温度测量的光缆。
3.3传输光缆optical fiber cable for signal transmission
由一定数量的光纤按照一定方式组成缆心,外层包覆有护套及外护层,用以实现光信号传输的一种光缆。
3.4传感系统主机temperature monitoring device
用于数据采集、解析、处理、控制及预警的由光-电处理单元和计算机终端控制单元等组成的控制箱体。
3.5单通道测量时间single-channel measurement time
在监测距离内,测量温度达到温度分辨率要求时,系统完成一次测量并获取该次测量数据所需的时间。
3.6空间分辨率spatial resolution
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在满足温度分辨率条件下感知温度变化的最小距离。
3.7温度分辨率resolution of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能分辨的最小温度变化
3.8定位精度accuracy of positional resolution
空间实体位置信息(通常为坐标)与其真实位置之间的接近程度。
4总则
4.1监测目的
4.1.1获取棉花仓库各点温度和位置信息,分析其温度随时间变化趋势,为监测预警和防火减灾提供基础数据。
4.1.2为棉花仓库的温度监测和灾害防治提供数据支持。
4.2监测任务
4.2.1根据监测目的,确定监测内容,选择适宜的监测方法、测量精度要求、仪器设备和监测频率等。
4.2.2建立监测信息数据库,分析和处理监测数据,形成可视化图表。
4.2.3根据获得的温度和位置信息,定位温度异常点,及时报警。
4.2.4研究温度变化特征,分析温度升高的机理和影响因素,评价棉花存储环境的安全性和发展趋势。
5监测设备技术要求
5.1温度监测系统构成
5.1.1监测系统应包括传感系统主机和感温光缆两个部分。
5.1.2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1CS75.020
E14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6264-2019代替SY/T6264-2006
油气水井大修作业施工设计编写规范
Specifications of overhaul project design for oil.gas.water wells
2019-11-04发布 2020-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SY/T 6264,SY/T 6264-2019,施工设计,油气水井大修作业,编写规范,SY/T 6264-2019 油气水井大修作业施工设计编写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陆上油气田油气水井大修作业施工设计的编写依据、编写原则、内容要求、审批要求与设计格式。
本标准适用于陆上油气田油气水井大修作业施工设计的编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AQ2041一2012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井下作业实施规范
SYT5727井下作业安全规程
SY/T5952油气水井井下工艺管柱工具图例
SY/T6127油气水井井下作业资料录取项目规范
SYT6690井下作业并控技术规程
3编写依据及原则
3.1编写依据
油气水井大修地质设计和大修工程设计。
3.2编写原则
3.2.1满足地质设计和工程设计要求。
3.2.2满足恢复油气水井正常生产的要求。
3.2.3满足职业健康、安全与环保的要求。
3.2.4满足相关技术标准及安全操作规程要求。
4资料准备
地质、工程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井别、井况、历次修井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b)注水、注气压力及邻近油、气层连通情况、本井生产情况;
c)前次压井液名称及性能、固井质量、水泥返高;
d)已射开层段(层位、井段)、目前地层压力、地层压力系数或邻井地层压力;
e)有毒有害气体监测情况、井控风险提示、周边环境提示;
f)井口装置规格型号、井身结构示意图(包括套管的技术状况、井内落物描述)和生产管柱示意图。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20.01
H01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405—2020
铅锌选矿废水处理回用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treating and reusing of wastewater from lead-zinc mineral processing

2020-12-09发布 2021-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1405,YS/T 1405-2020,回用,选矿废水,铅锌选矿废水处理,YS/T 1405-2020 铅锌选矿废水处理与回用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铅锌选矿废水处理与回用的要求、选矿废水的处理与回用工艺、回水水质指标与分析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铅锌选矿厂的废水处理与回用系统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920水质pH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GB/T7475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7477水质钙和镁总量的测定EDTA滴定法
GB/T11901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
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2478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25466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50014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
GB5018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H819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
H944排污单位环境管理台账及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技术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选矿废水mineral processing wastewater
在选矿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生产废水。
注:包括产品脱除水(含产品浓缩溢流水、产品过滤水)、设备使用废水(含设备冷却废水、设备清洗废水)和场地废水
(含初期雨水、除尘水、厂区清洗废水)等废水。
3.2
选矿回水return water of mineral processing
选矿废水中可直接再利用或经过适当的处理后,满足选矿用水水质基本要求的可重复再利用的水。
3.3
选矿废水处理treatment of mineral wastewater
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对选矿废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选矿回水水质指标要求或达到国家外排水水质要求,实现重复利用或外排。
3.4
轻度处理primary processing
利用物理截留、自然沉降、自然曝气等较为简单经济的处理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废水达到处理要求的过程。
3.5
深度处理advanced processing
在轻度处理基础上,进一步去除轻度处理所不能完全去除的污水中所含的酸碱度、悬浮物、有机物以及重金属离子等杂质的净化过程。
注:常用的深度处理中有中和、混凝沉降(气浮)和氧化爆气等方式。
3.6
分质回用graded reuse
根据选矿作业各阶段对用水水质的不同要求,分类、分级处理选矿废水并回用于选矿作业的过程。
3.7
选矿回水利用reusing of mineral processing wastewater
选矿废水直接回用以及经过适当处理后达到选矿用水水质指标后再利用的过程。
4总体要求
4.1一般规定
铅锌选矿废水处理与回用系统应合理匹配选矿厂总体工艺要求,遵循经济适用、差异化处理、分质回用的原则。

4.2建设规模
4.2.1铅锌选矿废水处理与回用工程建设规模应根据铅锌选矿厂产生的废水量、废水性质及可预期的生产变化情况综合确定。
4.2.2铅锌选矿废水处理与回用工程调节池容积为设计理论调节容积的1.1倍~1.5倍。调节池出口宜设测流装置,以监控所调节的流量。
4.2.3调节池后各处理单元按最大日平均流量设置。
4.3工程构成
4.3.1铅锌选矿废水处理与回用工程由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和配套设施构成。
4.3.2主体工程包括分质回用系统、废水收集系统、废水轻度处理系统、废水深度处理系统、污泥处置系
统、事故池。
4.3.3辅助工程包括在线监测系统、自动控制系统、药剂添加系统等。
4.3.4配套设施包括厂房、药剂房、控制室、化验室等。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5.020
E14 SY
备案号:29790—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6257-2010代替SY/T6257-1996
蒸汽吞吐注采工艺方案设计
Injection production technology project design for steam huff puff
2010一08一27发布 2010-12一15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SY/T 6257,SY/T 6257-2010,方案设计,蒸汽吞吐注采工艺,SY/T 6257-2010 蒸汽吞吐注采工艺方案设计

1范圈
本标准规定了编制蒸汽吞吐注采工艺方案设计的基础资料、油气层保护的措施及要求、完并工艺方案设计、防砂工艺方案设计、注汽工艺方案设计、举升工艺方案设计、监测工艺方案设计、投资预算以及健康、安全和环境控制的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陆上蒸汽吞吐注采工艺方案设计的编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5328热采井口装置
SY/T5729一1995稠油热采井固井作业规程
SY/T6102油田开发监测及取资料要求
SY6354稠油注汽热力开采安全技术规程
SY/T6464水平井完井工艺技术要求
3基础资料
3.1油藏地质
3.1.1油藏地质概况,
3.1.1.1区块地理位置描述。
3.1.1.2含油层系、含油面积、油藏埋深、油层厚度、纯总比、地质储量描述。
3.1.2构造特征。
3.1.3储层特征。
3.1.3,1沉积特征:包括岩性特征、矿物特征、胶结物成分及含量、粒度特征。
3.1.3.2物性特征:包括孔隙度和渗透率。
3.1.3,3储层分布特征及油水关系。
3.2油藏工程
3.2.1油藏特征
3.2.1.1敏感性:水敏、盐敏、速敏、碱敏、酸敏实验情况,应包含常温敏感性和高温敏感性。
3.2.1.2相渗特征,
3.2.1.3润湿特征。
3.2.2流体及温压系统
3.2.2.1流体性质。

3.2.2.2油藏原始地层温度与压力。
3.2.2.3油藏类型。
3.2.3油藏工程方案部署
油藏工程设计主要开发参数:包括开发层系、动用情况、井数、井型、井网、并距、注采参数、油汽比、回采水率、采油速度、采出程度等。
3.3开发状况
3.3.1新区试采成果包括井号、层位、射孔井段、注汽参数、工作制度、日产量、回采水率、油汽比等。
3.3.2已开发方案执行状况:包括油藏工程部署、采油工程设计及工艺应用等。
3.3.3油藏目前开发状况:包括油藏压力、含水、累计注汽量、累计产液量、采出程度、采油速度、采收率、剩余可采储量等。
3.3.4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调整区块的开发潜力分析,
3.4工艺技术难点分析及相应技术对策
根据试采情况、油藏开发现状,分析工艺技术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4油气层保护的措施及要求
4.1油层伤害因素分析.
4.2开发全过程中保护油层的措施及要求,包括钻井、固井、射孔、防砂、注蒸汽及井下作业等过程保护油层的措施及要求。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20.01
H04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407-2021
铜冶炼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Requirements for assessment of green factory in copper smelting industry

2021-03-05发布 2021-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1407,YS/T 1407-2021,绿色工厂,评价要求,铜冶炼行业,YS/T 1407-2021 铜冶炼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铜冶炼行业绿色工厂评价的术语和定义、总则、评价要求、评价程序及评价报告等。
本标准适用于利用铜精矿、粗铜、阳极铜、废杂铜为原料的铜冶炼企业(不包含单独含铜危险废物处置企业)的绿色工厂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85(所有部分)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GB/T7119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8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613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18916.18取水定额第18部分:铜冶炼生产
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19153容积式空气压缩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19576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19577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19761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19762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20052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20424重金属精矿产品中有害元素的限量规范
GB/T20902有色金属冶炼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GB21248铜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21454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256产品生态设计通则
GB24500工业锅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2478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24790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25467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31574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32150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
GB/T32161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
GB/T36000社会责任指南
GB/T36132一2018绿色工厂评价通则
GB/T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RB/T117能源管理体系有色金属企业认证要求
HJ863.3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有色金属工业一铜冶炼
H863.4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有色金属工业一再生金属
H989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有色金属工业
T/CNIA0033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阴极铜
3术语和定义
GB/T36132一201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工厂green factory
实现了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厂。
[来源:GB/T36132一2018,定义3.1]
3.2
铜冶炼copper smelting
以铜精矿、粗铜、阳极铜、废杂铜等为原料进行熔炼、精炼等提炼金属铜及伴生金属的生产活动。

4总则
4.1评价原则
4.1.1一致性原则
评价总体结构与GB/T36132一2018提出的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和要求保持一致。
4.1.2行业性原则
评价要求在GB/T36132一2018的基础上突出铜冶炼行业的特征。
4.1.3系统性原则
评价指标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与绩效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完整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
4.2评价指标
4.2.1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基本要求、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与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绩效7个方面。在一级指标下设若干二级指标,在二级指标下设具体评价要求。
基本要求为工厂参与评价的基本条件,应全部满足,不参与评分;其他6个方面为具体评价要求,通过评分来判断工厂满足要求的程度。
具体评价要求分为必选要求和可选要求,必选要求为要求工厂应达到的基础性要求,必选要求不达标不能评价为绿色工厂;可选要求为希望工厂努力达到的提高性要求,具有先进性,依据受评工厂的实际情况确定可选要求的满足程度。
4.2.2权重系数和指标分数
铜冶炼行业绿色工厂评价一级指标权重系数为:
基本要求采取一票否决制;
基础设施:15%;
管理体系:10%;
能源与资源投入:20%;
产品:5%;
环境排放:20%;
绩效:30%。
最终权重系数总和为100%,二级指标和具体评价要求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
4.3评价方法
4.3.1评价可由第一方、第二方或第三方组织实施。当评价结果用于对外宣告时,应由独立于工厂、具备相应能力的第三方组织实施。
4.3.2实施评价的组织应查看受评工厂的报告、统计报表、原始记录、声明文件、分析测试报告、相关第
三方认证证书等支持性文件;并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对相关人员的座谈、实地调查、抽样调查等方式收集
评价证据,并对评价证据进行分析,确保受评工厂的评价结果对相关指标要求的符合性证据充分、完整、
准确。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5-010
E11 SY
备案号:57649—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6188—2016代替SY/T6188-1996
岩石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Analysis method for rock pyrolysis gas chromatography
2016一12一05发布 2017-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SY/T 6188,SY/T 6188-2016,分析方法,岩石热解气相色谱,SY/T 6188-2016 岩石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岩石热解气相色谱分析的符号、方法原理、岩样挑选、预处理、试剂、材料、检测条件、分析要求和步骤、分析精密度及重复性和重现性。
本标准适用于岩石、天然沥青、煤、干酪根的热蒸发烃和热裂解烃气相色谱检测。
2分析原理
通过热裂解装置精密控制温度和时问,将样品中的残留烃和热裂解烃脱附出来。在惰性气体携带下经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成各种单体化合物,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检测。
3仪器和试剂
3.1热解装置:具有热解炉、捕集阴、程序升温功能,控温上限不低于600℃。
3.2气相色谐仪。
3.3样品纯化炉:控温上限不低于350℃。
3.4低温装置。
3.5天平:感量小于1mg。
3.6色谱柱:非极性毛细管色谱柱长度30m以上,内径0.22mm~0.53mm。
3.7载气:He或N2,纯度99.99%以上。
3.8燃气:氢气,纯度99.99%以上。
3.9助燃气:净化空气。
3.10低温物质:液氮。
3.11装样舟。
3.12标准筛:孔径0.18mm,
3.13研钵。
3.14保温瓶、保温杯、液氮桶。
3.15定性物质:苯、甲苯、苯乙烯,色谐纯。
4样品制备
4.1热蒸发烃类样品制备
4.1.1去除岩屑或岩心样品污染物。
4.1.2油砂碎样不应用研磨方式。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20.01
H04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408—2021
锌冶炼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Requirements for assessment of green factory in zinc smelting industry

2021-03-05发布 2021-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1408,YS/T 1408-2021,绿色工厂,评价要求,锌冶炼行业,YS/T 1408-2021 锌冶炼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锌冶炼行业绿色工厂评价的术语和定义、总则、评价要求、评价程序以及评价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以锌精矿、铅锌混合矿、锌氧化矿以及含锌二次资源等为原料的锌冶炼企业绿色工厂自评价、第二方和第三方对锌冶炼企业绿色工厂的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70锌锭
GB5085(所有部分)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GB6566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T7119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18580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
GB1858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GB18582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GB18583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
GB18584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
GB18585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壁纸中有害物质限量
GB18586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聚氯乙烯卷材地板中有害物质限量
GB18587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胶粘剂有害物质释放限量

GB18588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
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8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613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19153容积式空气压缩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19576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19577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19761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19762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20052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20424重金属精矿产品中有害元素的限量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36132一201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工厂green factory
实现了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厂。
[来源:GB/T36132-2018,定义3.1]
3.2
锌冶炼zinc smelting
以锌精矿、铅锌混合矿、锌氧化矿以及含锌二次资源等为原料,提炼金属锌及伴生金属的生产活动。
4总则
4.1评价原则
4.1.1一致性原则
锌冶炼行业绿色工厂评价总体结构与GB/T36132一2018标准提出的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和要求保持一致。

4.1.2行业性原则
锌冶炼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在GB/T36132一2018标准的基础上突出锌冶炼行业的特征。
4.1.3系统性原则
锌冶炼行业绿色工厂评价指标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与绩效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完整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
4.2评价指标
4.2.1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基本要求、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与资源
投入、产品、环境排放、绩效7个方面,在一级指标下设若干二级指标,在二级指标下设具体评价要求。基本要求为工厂参与评价的基本条件,不参与评分,应全部满足;其他6个方面为具体评价要求,通过评分来判断工厂满足要求的程度。
具体评价要求分为必选要求和可选要求,必选要求为要求工厂应达到的基础性要求,必选要求不达标不能评价为绿色工厂;可选要求为希望工厂努力达到的提高性要求,具有先进性,依据受评工厂的实际情况确定可选要求的满足程度。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