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6月 ( 第 169 页)

ICS65.020.20 B64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2632-2016
绿化全冠苗木栽植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ull-crown seedling transplanting greening construction
2016-01-18发布
2016-06-01实施
国家林业局发布

LY/T 2632-2016,全冠苗木,绿化全冠苗木栽植技术规程,LY/T 2632-2016 绿化全冠苗木栽植技术规程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营造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省花卉管理中心、河北省风景园林与自然遗产管理中心、中国环境管理于部学院、秦皇岛市海港区园林局、迁安市林业局、迁西县农办、秦皇岛鸿跃园艺有限公司、石家庄市石门公园、河北小五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承德县北大山林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岳国忠、张永信、赵丽丽、伍敏华、董兴红、孟欣、王颖、葛瑞娟、郑军民、汪洋、杨慧、武秋生、李瑞平、范志贤、宋东恒、史雅婷、殷洪云。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化施工中全冠苗木栽植时的场地、土壤准备,苗木的选择、起挖、运输、栽植、修剪、支撑、土肥水管理、提高成活率措施、促进生长的技术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地径为3cm~20cm的绿化全冠苗木的栽植及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2289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
LY/T2290林木种苗标签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全冠苗木full-crown seedling
保留原有自然树冠大小和形态特征的苗木。
3.2栽植穴planting hole
在绿化施工场地上,用机械或人工挖掘的用于苗木栽植的土壤坑。
3.3土球rooted ball
在苗木起挖时,按照要求将水平根系切断后,苗木根系和固定根系的土壤形成的统一体。
3.4根系软包装soft wrapping material
用草绳等柔软、有韧性、有耐拉强度、可以在土壤中腐烂的材料绑缚根系土球的方法。
3.5根系硬包装hard wrapping material
用木板或钢板等硬质材料通过钢钉、螺栓链接、固牢,来固定苗木的倒梯形土球,放到栽植穴可以拆除的根系包装方法。
3.6风障windbreak
在与风向垂直的方向上设置的挡风屏障。
4绿化施工准备
4.1场地准备
绿化施工中,栽植前应对周边公共设施、土壤、路面、沿街建筑物、地下及架空管线等情况进行调查,并做好详细记录。对需要施工的场地进行清理,然后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地形整理。如需改良土壤,应通过换土和施肥来达到适应植物生长的要求。
4.2绿化施工放样
全冠苗木栽植的定点、定线应根据设计要求,结合实地情况进行;施工时如发现图纸与实际不符,应由设计部门变更设计。
5栽植穴
5.1位置
种植穴定点放线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如遇地下管线,栽植穴壁与管线外沿距离应大于50cm,具体要求参照市政的相关规范,并与设计方沟通解决。
5.2形状
栽植穴形状、规格依据土球形状而定,树穴立面应与水平垂直,忌挖成“上大下小”的锥形或锅底形;
方形树穴的穴底应堆起一个高度为15cm~20cm的长方形土台。栽植穴直径应大于苗木的根幅或土球直径40cm以上;栽植穴深度应大于起挖苗木的根系或土球纵向厚度20cm以上。
5.3垃圾及有害物质的清理
栽植穴内有建筑垃圾如混凝土、沥青、砖块、石砾、白灰、塑料杂物、生活垃圾时,须清除。如有盐土、碱土或其他有害物质者,应清除并更换为栽植好土。
5.4穴内土壤紧实层
遇到因碾压、踏实而造成渗水困难的土壤紧实层时,应用钢钎打透,做松土处理。
6全冠苗木
6.1苗木选择
应按设计要求选择苗木。全冠苗木要求冠型优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
6.2苗木的修剪
6.2.1疏枝
全冠苗木的修剪应以疏除为主,重点疏除病虫枝、枯死枝、损伤枝、交叉枝、过密枝、过低的下垂枝和影响观赏效果的部分骨干枝;留存的各级骨干枝的延长枝不能短截;苗木修剪后,仍然保持自然、完整的树形。
6.2.2疏叶
生长季节栽植时,应疏掉总叶片量的1/3~1/2;疏叶时应“内稀外密、观赏面适当多保留”。阔叶树木除疏叶外,也允许剪掉存留叶片的一部分。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湖北

提问日期:2022-06-03 23:28:06

提问网友:丁铖伟


剪力墙图第一二张里面有墙洞表设置了墙洞 然后设置连梁 那后面的图有连梁但是图纸里没有墙洞表 但是图纸下方的设计说明说“未注明剪力墙洞口详见各专业平面图”这种情况要设置墙洞吗 是画剪力墙的时候直接拉通再画连梁就行了嘛土建,湖北,答疑:大家们 问一下一个关于剪力墙的疑问-湖北土建,湖北,答疑:大家们 问一下一个关于剪力墙的疑问-湖北土建,湖北,答疑:大家们 问一下一个关于剪力墙的疑问-湖北

解答网友:GXZ


看平面布置图对应的定义布置

问题专业:安装

所属地区:山东

提问日期:2022-06-03 21:39:00

提问网友:罂粟之念


山东2016定额中通风空调中的通风空调设备是否还需要套取电气分册中的电机调试?即:我在通风空调工程中已经计取通风系统调试费,是否还需要、在电气工程中计取风机、风阀等电机的电机调试呢?

解答网友:大海


需要计算“电机检查接线”;如果是三相电动机,含需要计算“电动机调试”

ICS77.040.30
H12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870—2020代替YS/T870—2013,YS/T244.9—2008
纯铝化学分析方法
痕量杂质元素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Method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aluminium-Determination of trace impurities contents-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2020-12-09发布 2021-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870,YS/T 870-2020,电感耦合,痕量杂质元素含量测定,等离子体质谱法,纯铝化学分析,YS/T 870-2020 纯铝化学分析方法 痕量杂质元素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铝含量大于99.9%的纯铝中Na、Mg、Ca、Ti、Cr、V、Mn、Fe、Ni、Co、Cu、Zn、Ga、Ge、As、Sr、Mo、Zr、Ag、Cd、In、Sn、Sb、Ba、W、Hg、Pb、Bi元素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铝含量大于99.9%的纯铝中Na、Mg、Ca、Ti、Cr、V、Mn、Fe、Ni、Co、Cu、Zn、Ga、Ge、As、Sr、Mo、Zr、Ag、Cd、In、Sn、Sb、Ba、W、Hg、Pb、Bi元素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见表l。

2方法提要
试料以盐酸、硝酸混合酸溶解,试液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直接测定,以内标法进行校正。
3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实验室用一级水。
3.1无水乙醇。
3.2盐酸(MOS级,p=1.19g/mL)。
3.3硝酸(MOS级,p=1.42g/mL)。
3.4内标元素标准贮存溶液:Sc、Cs采用有效期内有证书的单元素标准贮存溶液,浓度为1000μg/mL。
3.5待测元素标准贮存溶液:Na、Mg、Ca、Ti、Cr、V、Mn、Fe、Ni、Co、Cu、Zn、Ga、Ge、As、Sr、Mo、Zr、Ag、
Cd、In、Sn、Sb、Ba、W、Hg、Pb、Bi采用有效期内有证书的单元素标准贮存溶液,浓度为1OO0μg/mL。
3.6内标元素混合标准溶液A:分别移取1.00mLSc、Cs内标元素标准贮存溶液(3.4)于100mL容量瓶中,硝酸(1+19)介质,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内标元素Sc、Cs均为10μg。
3.7内标元素混合标准溶液B:移取10.00mL内标元素标准贮存溶液A(3.6)于100mL容量瓶中,硝酸(1+19)介质,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ug内标元素Sc、Cs。
3.8待测元素混合标准溶液A:分别移取1.00mL各元素Na、Mg、Ca、Ti、Cr、Mn、Fe、Ni、Co、Cu、Zn、Ga、Ge、As、Sr、Mo、Zr、Cd、In、Sn、Sb、Ba、W、Hg、Pb、Bi的待测元素标准贮存溶液(3.5)于100mL容量瓶中,硝酸(1+19)介质,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元素Na、Mg、Ca、Ti、Cr、Mn、Fe、Ni、Co、Cu、Zn、Ga、Ge、As、Sr、Mo、Zr、Cd、In、Sn、Sb、Ba、W、Hg、Pb、Bi各10g。
3.9待测元素混合标准溶液B:移取10.00mL待测元素混合标准溶液A(3.8)于100mL容量瓶中,硝酸(1十19)介质,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元素Na、Mg、Ca、Ti、Cr、Mn、Fe、Ni、Co、Cu、Zn、Ga、Ge、As、Sr、Mo、Zr、Cd、In、Sn、Sb、Ba、W、Hg、Pb、Bi各1ug。
3.10待测元素混合标准溶液C:移取10.00mL待测元素混合标准溶液B(3.9)于100mL容量瓶中,硝酸(1+19)介质,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元素Na、Mg、Ca、Ti、Cr、Mn、Fe、Ni、Co、Cu、Zn、Ga、Ge、As、Sr、Mo、Zr、Cd、In、Sn、Sb、Ba、W、Hg、Pb、Bi各100ng。
3.11待测元素混合标准溶液D:分别移取1.00mLAg和V的待测元素标准贮存溶液(3.5)于100mL容量瓶中,硝酸(1+19)介质,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元素Ag、V各10μg。
3.12待测元素混合标准溶液E:分别移取10.00mL待测元素混合标准溶液D(3.11)于100mL容量瓶中,硝酸(1+19)介质,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元素Ag、V各1ug。

4仪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配备雾化进样系统。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凡能达到下列指标者均可使用:
一仪器的精密度要求:仪器经优化后,连续测定内标标准溶液(10.0ngSc和Cs)10次的相对标准偏差应不超过2%。
分析元素的同位素推荐选择按表2进行,其中元素Na、Mg、Ca、Ti、Cr选择Sc作为内标元素,其余元素选择Cs作为内标元素。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50.99
H63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894—2018代替YS/T894—2013
铼酸铵
Ammonium rhenate

2018-04-30发布 2018-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894,YS/T 894-2018,铼酸铵,YS/T 894-2018 铼酸铵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铼酸铵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及订货单(或
合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以矿产或废催化剂等为原料通过湿法冶金所制得的铼酸铵。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324.12钨化学分析方法第12部分:硅量的测定氯化-钥蓝分光光度法
GB/T6284化工产品中水分测定的通用方法千燥减量法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YS/T836-2012高铼酸
YS/T902高纯铼及铼酸铵化学分析方法铍、钠、镁、铝、钾、钙、钛、铬、锰、铁、钴、镍、铜、锌、砷、钼、镉、钢、锡、锑、钡、钨、铂、铊、铅、铋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3要求
3.1产品分类
铼酸铵按主成分含量分为3个等级: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

3.2化学成分
铼酸铵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需方对铼酸铵化学成分有特殊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3.3外观质量
铼酸铵应为白色晶体,无目视可见夹杂物。
4试验方法
4.1优等品铼酸铵质量分数为100%减去所测杂质元素实测总和的余量;一等品和合格品中铼酸铵的质量分数按照YS/T836一2012附录A的规定进行测定并换算。铼酸铵中硅的质量分数的测定按照GB/T4324.12的规定进行,其他杂质元素质量分数的测定按照YS/T902的规定进行。
4.2水分的测定按照GB/T6284的规定进行。
4.3外观质量采用目视检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20.99
H15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955.3—2020
粗银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金含量的测定
火试金富集一电感耦合

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crude silver-Part 3:Determination of gold content-
Fire assay collection-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2020-12-09发布 2021-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955.3,YS/T 955.3-2020,火试金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粗银化学分析,金含量测定,YS/T 955.3-2020 粗银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金含量的测定 火试金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粗银中金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粗银中金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50.0g/t~800.0g/t。
2方法提要
采用火试金包铅灰吹,分离粗银中的除贵金属外杂质,金富集于合粒中。合粒经硝酸、盐酸溶解,氯化银沉淀分离银。在稀盐酸介质中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试液中金的质量浓度,计算金量。
3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3.1铅箔:纯铅(w%≥99.99%)厚度约0.1mm。
3.2盐酸(p=1.19g/mL)。
3.3硝酸(p=1.42g/mL)。
3.4冰乙酸(p=1.049g/mL)。
3.5硝酸(1+7)。
3.6乙酸(1+3)。
3.7盐酸(5+95)。
3.8混合酸:3单位体积盐酸(3.2)加1单位体积硝酸(3.3)混匀,现用现配。
3.9氯化钠溶液(200g/L)。
3.10金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000g金箔(wAu≥99.99%)于250mL烧杯中,加入10mL混合酸(3.8),盖上表面皿。低温加热溶解,加入5滴氯化钠溶液(3.9),于水浴上蒸至近干,加入10mL盐酸(3.2)溶解,移入1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mg金。

3.11金标准溶液:移取10.00mL金标准贮存溶液(3.10)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10mL盐酸(3.2),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0μg金。
4仪器设备
4.1箱式电炉
最高加热温度不低于1000℃。
4.2镁砂灰皿
顶部内径约35mm,底部外径约40mm,高约30mm,深约17mm。

制法:水泥(425#)、镁砂(85%通过200目筛)按质量比(15:85),再加入少量水混合搅伴,在灰皿模
上压制成型,阴干两个月后备用。
4.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
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凡能达到下列指标者均可使用:
分辨率:200nm时的光学分辨率不大于0.010nm;400nm时的光学分辨率不大于0.020nm;
一仪器稳定性:在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下,用最低浓度的标准溶液(不是“零”浓度标准溶液)测量11次,其发射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2.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1.100.10
Q52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964-2014
铝用炭块空气反应性测定仪
Determinator for the reactivity to air of carbon block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aluminium

2014-10-14发布 2015-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964,YS/T 964-2014,空气反应性测定仪,铝用炭块,YS/T 964-2014 铝用炭块空气反应性测定仪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铝用炭块空气反应性测定仪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等。
本标准适用于铝用炭块空气反应性测定仪。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10066.1电热设备的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部分
GB/T10066.4电热设备的试验方法第4部分:间接电阻炉
GB/T13306标牌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YS/T63.11一2006铝用炭索材料检测方法第11部分:空气反应性的测定质量损失法
3设备原理
设各原理采用YS/T63.11一2006的规定。
4技术要求
4.1仪器组成
4.1.1主要部分
仪器由振打部分、测试部分、升降部分、电气控制部分构成,如图1所示。

4.1.2振打部分
振打部分给试样杆提供垂直方向的击打,要求慢速向上快速回位,振打频率为1次/min,振幅为5mm。
4.1.3测试部分
4.1.3.1组成
测试部分由料盘、试样顶杆、加热炉、热电偶和空气预热器组成,如图2所示。

4.1.3.2料盘
用来收集从试样上震落的颗粒。
4.1.3.3试样顶杆
用来承载试样,试样顶杆直径为$6mm,与炉膛同心度≤$4mm。
4.1.3.4加热炉
4.1.3.4.1发热元件应易于更换。
4.1.3.4.2最高加热温度≥700℃;工作区高度≥100mm;直径≥$70mm;炉膛尺寸为$88.6mm×330mm。
4.1.3.4.3工作区的温度均匀度士6℃;温度稳定度士1℃;控温偏差士2℃。
4.1.3.4.4炉膛内胆:由陶瓷或具有同等耐热性材料制成,对炉丝起保护作用,同时对试验部分起封闭作用。为保证发热效率和减少热量滞后,发热元件与炉腔之间的距离应小于4mm。
4.1.3.5热电偶
热电偶采用N型,工作量程为0℃~800℃,I级精度,或具有同等测温精度的其他型号热电偶。
应使用检定合格的热电偶。测温点距试样顶端应为10mm士0.5mm(试样顶杆在下限位时的距离)。
4.1.3.6空气预热器
给通入炉膛的空气进行干燥预热,保证试验所需。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3.060.10
D31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047.13—2020
铜磁铁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3部分:汞含量的测定
固体进样直接测定法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copper magnetite-Part 13:Determination of mercury content-
Solid sampling and direct mercury analysis method and cold vapour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2020-04-16发布 2020-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1047.13,YS/T 1047.13-2020,冷原子吸收光谱法,固体进样直接测定法,汞含量测定,铜磁铁矿化学分析,YS/T 1047.13-2020 铜磁铁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3部分:汞含量的测定 固体进样直接测定法和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铜磁铁矿中汞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铜磁铁矿中汞含量的测定。方法1测定范围:0.010μg/g~10.0μg/g;方法2测定范围:>10.0ug/g~500.0ug/g。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10322.1铁矿石取样和制样方法
3方法1固体进样直接测定法
3.1方法提要
在氧气气氛中,试料在分解炉中经干燥和高温热分解后,汞被原子化,汞蒸气被氧气流带入单波长光学吸收池,在波长253.7nm处测量汞的吸光度,采用标准曲线法计算汞量。
3.2试剂或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符合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3.2.1硝酸(=1.42g/mL)。
3.2.2硝酸(1+19)。

3.2.3重铬酸钾溶液(10g/L):称取1g重铬酸钾,溶于100mL水中。
3.2.4汞标准贮存溶液:称取1.354g预先用五氧化二磷干燥24h的二氯化汞,溶于少量水中,加人50mL硝酸(3.2.1)和10mL重铬酸钾溶液(3.2.3),用水稀释至1000mL,混匀。此溶液1mL含1000ug汞。
3.2.5汞标准溶液A:准确移取10.00mL汞标准贮存溶液(3.2.4)于500mL的容量瓶中,加人5mL重铬酸钾溶液(3.2.3),用硝酸溶液(3.2.2)定容,混匀。此溶液1mL含20μg汞。
3.2.6汞标准溶液B:准确移取25.00mL汞标准溶液A(3.2.5)于500mL的容量瓶中,加人5mL重铬酸钾溶液(3.2.3),用硝酸溶液(3.2.2)定容,混匀。此溶液1mL含1ug汞。

3.2.7氧气:纯度(体积分数)≥99.99%。
3.3仪器
3.3.1直接测汞仪:汞检测下限应不大于1.0ng,上限应不小于1000ng。
3.3.2称量勺:非磁性材料或消磁的不锈钢制成。
3.4试样
按照GB/T10322.1规定进行取样和样品制备,试样粒度应不大于160μm。试样应在105℃士2C烘箱中干燥2h,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备用。
3.5试验步骤
3.5.1试料
使用称量勺(3.3.2)取样,称取0.10g试样(3.4),精确至0.0001g。
3.5.2平行试验
平行做两份试验。
3.5.3测定
3.5.3.1测定前应对仪器进行空白测定,即在不进试料的情况下,按照设定的仪器条件(参见附录A)进行测定。当空白吸光值小于0.0030时,可进行试料测定;否则应重复测定仪器空白至满足要求。
3.5.3.2将试料(3.5.1)置于样品舟中,按照设定的仪器条件(参见附录A)进行测定,采用标准曲线法计算对应的汞质量。

4方法2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4.1方法提要
汞原子蒸气对波长为253.7m的紫外光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汞蒸气浓度与吸光度符合比耳定律。试料以混合酸分解,以硫酸-高锰酸钾溶液稳定H2+在试液中的离子价态,用氯化亚锡将二价汞还原为金属汞。在室温下,以空气作载气,将汞原子带人测汞仪进行检测。
4.2试剂或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符合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4.2.1盐酸(o=1.19g/mL),优级纯。
4.2.2硝酸(=1.42g/mL),优级纯。
4.2.3硫酸(p=1.84g/mL),优级纯。
4.2.4盐酸(1+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50.99
H62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194—2017
二氧化碲
Tellurium dioxide

2017-07-07发布 2018-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1194,YS/T 1194-2017,二氧化碲,YS/T 1194-2017 二氧化碲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二氧化碲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合同
(或订货单)和安全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以碲为原料经湿法或火法生产的二氧化碲。二氧化碲主要用于橡胶添加剂、电子元器件、电镀光亮剂、防腐剂等领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284化学产品中水分测定的通用方法干燥减量法
GB/T6679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9077.1粒度分析激光衍射法第1部分:通则
YS/T227筛化学分析方法
3要求
3.1产品分类
二氧化筛按化学成分分三个牌号:TeO299.50、TeO299.90、TeO299.99。
3.2化学成分
二氧化碲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3.3粒度规格
二氧化筛粒度(以Do计)不大于50m,或供需双方约定。
3.4干燥减量及灼烧减量
二氧化碲的干燥减量及灼烧减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3.5碱不溶物
将二氧化碲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中,肉眼观察溶液中无明显不溶物。
3.6外观质量
二氧化碲为白色粉末,同批产品色泽均匀,目视无可见差异,无外来夹杂物或结块现象。
3.7其他
需方如对二氧化碲的化学成分等有其他要求,由供需双方商定。
4试验方法
4.1二氧化碲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4.2二氧化碲的粒度(以D计)按GB/T19077.1的规定检测。
4.3二氧化碲干燥减量按照GB/T6284方法进行,灼烧减量按附录A进行。
4.4二氧化碲碱不溶物按如下方法进行:取10g二氧化碲溶解于100L氢氧化钠溶液(浓度10%)中,搅拌5min,再用肉眼观察。
4.5二氧化碲的外观质量用目测法检验。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