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6月 ( 第 55 页)

ICS25.100.25
J41
备案号:34847一2012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9990.1—2011代替JB/T9990.1一1999
直齿锥齿轮精刨刀
第1部分:型式尺寸
Straight bevel gear finish generating cutter--Part 1:Types and dimensions

2011-12-20发布 2012-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JB/T 9990.1,JB/T 9990.1-2011,型式,尺寸,直齿锥齿轮精刨刀,JB/T 9990.1-2011 直齿锥齿轮精刨刀 第1部分:型式和尺寸

1范围
JB/T9990的本部分规定了直齿锥齿轮精刨刀(以下简称创刀)的型式和尺寸。刨刀的型式和尺寸分为四种:I型(27X40);Ⅱ型(33×75);Ⅲ型(43×100);V型(60×125,75×125)。
本部分适用于模数为0.3mm~20mm,基准齿形角为20°的创刀。
2型式和尺寸
2.1I型(27×40)按图1和表1的规定。

2.2Ⅱ型(33X75)按图2和表2的规定。

2.3Ⅲ型(43×100)按图3和表3的规定。

3标记示例
模数m=4mm~4.5mm的Ⅲ型直齿锥齿轮精创刀的标记为:
刨刀m4~4.5IⅡJB/T9990.1-201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DE
DB37/T5080-2016
J13637-2016
一体化预制泵站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integrated prefabricated pumping station
2016-11-21发布2017-2-1实施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

DB37/T 5080,DB37/T 5080-2016,一体化预制泵站,技术规程,DB37/T 5080-2016 一体化预制泵站技术规程

1总则
1.0.1为使一体化预制泵站的应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运行管理方便、确保质量,制订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城镇给水、排水工程和内满防治工程中应用一体化预制泵站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和维护。
1.0.3一体化预制泵站的应用,除按本规程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一体化预制泵站integrated prefabricated pumping station
一种在工厂内将井筒、泵、管道、控制系统和通风系统等主体部件集成为一体,并在出厂前进行预装和测试的泵站,按应用范围可分为给水泵站和排水泵站两大类。
2.0.2湿式一体化预制泵站wet well integrated prefabricated pumping station
将水泵间和进水井集成在同一个井筒内,水泵采用湿式安装的一体化预制泵站。
2.0.3干式一体化预制泵站dry well integrated prefabricated pumping station
由一个独立干区构成或者将干区、湿区集成在同一个井筒内,水泵采用干式安装的一体化预制泵站。
2.0.4提篮式格栅basket type grinder
在进水管道上设置提篮的格栅。
2.0.5粉碎式格栅Crushing type grinder
在进水管道上设置切割机的格栅。
2.0.6检修盖板
一体化预制泵站顶部设备检修孔和人孔的盖板。

3基本规定
3.0.1一体化预制泵站由井筒结构、内部设施和其他辅助设施构成。其主体可由通风系统、井筒、管路系统、阀门、控制柜、主要设备的基础和安装附件等组成。
3.0.2一体化预制泵站水泵的安装形式应按照系统集成度高、技术可行、成本节约、能耗最优、运行可靠、管理方便的原则进行选择,可分为干式一体化预制泵站和湿式一体化预制泵站。
3.0.3一体化预制泵站筒体安装场址的地面环境温度不宜低于-20℃;一体化预制泵站控制柜安装场址的周围环境温度宜为-10℃~40℃,相对湿度宜为25%~85%。
3.0.4一体化预制泵站的输送介质应符合下列规定:
1温度应为0℃~40℃;
2pH值应为4~10;
3清水泵输送的介质应为无固体颗粒的清洁液体;
4排水泵输送的介质中的最大颗粒直径应小于水泵的通径。

4工程设计
4.1材料
4.1.1一体化预制泵站的材质应符合下列规定:
1井筒宜采用玻璃钢或高密度聚乙烯等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的材料;
2给水泵站应根据输送介质选择内部管路和安装附件。输送生活饮用水的水泵过流部件、管路及其他与输送介质直接接触的部分,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7219的规定;
3排水泵站内部管道和安装附件宜采用不锈钢或PE等耐腐蚀的材料。
4.1.2玻璃钢材质的一体化预制泵站,材质和工艺应符合下列要求:
1井筒侧壁应以无碱玻璃纤维、无抢粗纱及其制品为增强材料、热固性树脂为基体材料,采用缠绕工艺生产;
2泵站井盖、底部等部分,可采用缠绕工艺或手糊成型工艺生产。
4.1.3高密度聚乙烯材质的一体化预制泵站,材质和工艺应符合下列要求:
1井筒侧壁和底部应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滚塑成型工艺,材料强度和厚度应具有均一性;
2井筒侧壁应采用波纹管形式,增强井筒的侧壁摩擦力和强度。
4.1.4检修盖板应为玻璃钢、高密度聚乙烯或金属材料,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玻璃钢材质的检修盖板,应由防腐蚀层、防渗透层、结构层和外保护层四部分构成,外保护层应具有抗紫外线功能;

2高密度聚乙烯材质的检修盖板,应采用注塑成型工艺,确保材料强度;
3采用金属材质的盖板,可选择铝合金等轻质耐腐蚀的金属材料,表面应采取防滑措施。
4.2泵站选址和总体布置
4.2.1泵站站址宜选择在岩土坚实、抗渗性能良好的地点。
4.2.2给水泵站的防洪标准不应低于城市防洪标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取水泵站应位于水质较好、靠近主流、河床稳定、地质条件良好、工矿区上游、取水方便的河段;
2给水增压泵站站址的选择应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并应综合考虑系统布局、工程地质条件、卫生环境、施工运行和维护管理等因素;
3梯级泵站站址应根据总功率最小的原则,结合各站站址地形和地质条件等因素,经综合比较后确定。
4.2.3排水泵站应满足城镇排水防涝要求,经技术经济与风险比较后确定。
4.2.4泵站应统一规划、分期实施,近期工程应预留远期接口。
4.2.5当上游流量较大或系统复杂时,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一体化预制泵站进行组合,泵站的平面布置应满足泵站整体安装和均匀配水等运行要求。
4.2.6泵站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距离,应结合规划、消防和环保部门的要求合理确定。泵站外形应与周围环境协调。
4.2.7设置于绿化带内、车行道下、非机动车道、广场等区域的泵站,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4.3设计计算
4.3.1给水泵站设计流量应根据设计水位、设计保证率、供水对象的用水量、城镇供水的时变化系数、日变化系数、调蓄容积等因素综合确定。
4.3.2给水泵站设计扬程应根据设计流量时水泵吸水处水位与出水控制点水位的几何高差、管路阻力损失以及控制点所需的自由水头等因素计算。
4.3.3排水泵站设计流量应经计算确定,并应附加安全余量。
1污水泵站、雨水泵站设计流量,应按泵站进水总管的设计流量确定;
2立体交叉道路排水泵站设计流量应根据汇水面积、设计重现期、集水时间及径流系数等确定设计流量;
3合流制泵站的设计流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25.080.50
J55
备案号:57949—2017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9921.1—2017代替JB/T9921.1-1999
轴承内圈沟超精机轴承外圈沟超精机
第1部分:精度检验
Superfinishing machines for groove of bearing outer rings-Part 1:Testing of the accuracy

2017-01-09发布 2017-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JB/T 9921.1,JB/T 9921.1-2017,精度检验,轴承内圈沟超精机,轴承外圈沟超精机,JB/T 9921.1-2017 轴承内圈沟超精机和轴承外圈沟超精机 第1部分:精度检验

1范围
B/T9921的本部分规定了轴承内圈沟和轴承外圈沟超精机的几何精度、工作精度的要求、检验方法以及相应的公差。
本部分适用于加工轴承内圈孔径为10mm~250mm和轴承外圈外径为28mm~400mm的普通精度级的轴承套圈沟超精机(以下简称机床)。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421.1一1998机床检验通则第1部分:在无负荷或精加工条件下机床的几何精度
3一般要求
3.1计量单位
本部分中所有线性尺寸、偏差和相应的公差的单位为毫米(mm):角度尺寸的单位为度(),角度偏差和相应的公差一般用比值表示,但在有些情况下为了清晰,可用微弧度(ad)或角秒(")表示。应始终注意下列表达式的等效关系。
0.01/1000-10urad~2"
3.2执行标准
使用本部分时应按GB/T17421.1一1998中3.1的规定调整机床安装水平。将工作台置于行程的中间位置,在工作台中央放置水平仪,水平仪在纵向和横向的读数均不超过0.04/1000。机床检验前主轴和其他运动部件的空运转温升、测量方法和检验工具的推荐精度,应按GB/T17421.1一1998的规定。

3.3检验顺序
本部分给出的检验项目次序不表示实际检验顺序,为了装拆检验工具和检验方便,可按任意次序进行检验。
3.4检验项目
检验机床时,不必要检验本部分中的所有检验项目。为了验收目的而要求检验时,用户可取得制造厂同意选择一些感兴趣的项目,但这些项目必须在机床订货时明确提出。
3.5工作精度检验
工作精度检验应在试件精加工后进行。

3.6最小公差
当实测长度与本部分规定的长度不同时,公差按实测长度折算(见GB/T17421.1一1998中2.3.1.1),最小折算值为0.001。
3.7其他
当机床有左右两个工件主轴和超精头主轴时,应同时对左右两个工件主轴和超精头主轴进行几何精度检验。
4几何精度检验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5.080.99
J58
备案号:40685—2013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9888—2013代替JB/T9888-1999
组合机床
机械滑台
技术条件
Modular machine tools-Mechanical slide units-Specifications

2013-04-25发布 2013-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JB/T 9888,JB/T 9888-2013,技术条件,机械滑台,组合机床,JB/T 9888-2013 组合机床 机械滑台 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组合机床机械滑台的制造和验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名义尺寸125mm~800mm的组合机床机械滑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668.4一1983组合机床通用部件滑台尺寸
GB/T9061一2006金属切削机床通用技术条件
GB/T17587.3一1998滚珠丝杠副第3部分:验收条件和验收检验
GB/T25373—2010金属切削机床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GB/T25375—2010金属切削机床结合面涂色法检验与评定
GB/T25376一2010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
JB/T1534一2006组合机床通用技术条件
B/T3578-2007滑动导轨环氧涂层材料技术通则
B/T3579—2007环氧涂层滑动导轨通用技术条件
B/T3997一2011金属切削机床灰铸铁件技术条件
JB/T98892013组合机床滑台精度检验
3一般要求
按本标准验收滑台时,应同时对GB/T9061-2006、GB/T25373—2010、GB/T25376—2010、JB/T1534一2006等标准中未经本标准具体化的其余验收项目进行检验。

4随机附件
4.1为了保证机械滑台的基本性能,应按用户要求提供变速交换齿轮。
4.2制造厂应提供易损的密封件,其附件数量是该滑台使用数的两倍。
4.3成品的部件,应带有安装时用的紧固螺钉和定位销。
注:随机附件一般要标有相应的标记或规格。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DB
DB37/T5075-2016
J13590-2016
体式厕所净化处理技术标准
Ecological integrated toilet purification treatment Technical standard
2016-10-09发布2016-12-01实施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

DB37/T 5075,DB37/T 5075-2016,净化处理,技术标准,生态一体式,DB37/T 5075-2016 生态一体式净化处理技术标准

1总则
1.0.1为使生态一体式厕所净化处理设施的生产、设计、施工及验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生态一体式厕所净化处理工程的技术要求、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保养。
1.0.3生态一体式厕所净化处理工程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确定设计和施工方案,严格执行质量检验、验收和安全使用制度。
1.0.4生态一体式厕所净化处理工程的技术要求、设计、施工及验收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0.1生态一体式厕所净化处理设施ecological integrated toilet purification treatment
用于厕所污水净化处理工艺设施的总称,由一体式净化设备和生物湿地两部分组成。
2.0.2一体式净化设备integrated purification equipnent
以聚氯乙烯塑料树脂为主要原料而生产,用于厕所污水净化的处理设施,为生态一体式厕所净化处理技术工艺的组成部分。
2.0.3户厕household latrine
供用户家庭成员便溺用场所,由厕屋、便器等组成。
2.0.4水冲式户厕water household latrine
具有给水冲洗设施的户厕。
2.0.5非水冲式户厕dry household latrine
不具有给水冲洗设施的户厕。
3一体式净化设备
3.1材料
3.1.1一体式净化设备应以聚氯乙烯(PVC)树脂为主要基体材料,通过添加增强材料和添加剂生产。聚氯乙烯树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悬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GB/T5761的要求,并应有生产商提供的质量合格证书。
3.1.2原料中允许添加生产同类产品的洁净回用料,回用料的比例不得超过10%,严禁添加外部回用料和再生料。
3.2构造、分类、规格及标
3.2.1构造
1一体式净化设备内部构造由一级厌氧区、二级厌氧区、好氧区和沉淀区组成,且不应小于四格,如图3.2.1。

2一体式净化设备应设通气孔、进粪口、抽粪口及排放口等附属接口,接口边缘应平整。抽粪口数量不应小于2个,且内径不小于180mm,高度不小于300mm。
3.2.2分类
一体式净化设备按厕所设置场所分为户厕一体式净化设备(见附录A)和多户厕一体式净化设备(见附录B)。3.2.3规格
一体式净化设备的规格应符合表3.2.3的规定。

3.3.1颜色
一体式净化设备的颜色应根据生产工艺确定。
3.3.2外观
一体式净化设备外表面应色泽均匀、光滑平整,无裂纹、无孔洞、无明显划浪和其它影响产品质量的缺陷。
体式净化设备内表面应光滑平整,无目测可见裂纹、无明显瑕疵等缺陷。
3.3.3尺寸及尺寸偏差
一体式净化设备的池体尺寸应符合附录A、附录B的规定,壁厚及尺寸偏差应符合表3.3.3的规定。

4设计
4.1一般规定
4.1.1一体式净化设备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中有关化粪池部分的规定。
4.1.2一体式净化设备在高地下水位安装时,应进行抗浮等计算。
4.1.3生物湿地应根据使用场所,因地制宜,灵活设置。
4.2厕所
4.2.1厕所设置应根据用户建筑平面当地风俗、气候条件综合考虑。
4.2.2厕所应根据常年主导风向,建在卧室、厨房的下风侧。
4.2.3厕所应采用保温措施,地面应高出厕所外地坪150mm以上。
4.2.4厕所应有厕屋醇(坐)便器、冲洗设施、一体式净化设备、管材、管件及安装配件等组成。
4.2.5应根据给排水设施的完善程度,采用水冲式、简易水冲式或非水冲式厕所。
4.2.6简易水冲式厕所,应配置储水桶和自压式冲水器等冲水装置(见阴录D)。
4.2.7便器应选用白色陶瓷、金属等表面光洁的材质制造的节水型产品。
4.2.8储水桶和自压式冲水器可采用聚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材料制作的产品。
4.3一体式净化设备
4.3.1一体式净化设备与厕所外墙的距离应根据具体条件确定,但不得影响建筑物基础和房屋安全。
4.3.2一体式净化设备的位置应避开主房,并便于清掏。
4.3.3一体式净化设备不得设置在车行道下,并不得在其上方堆放重物。
4.3.4一体式净化设备应设在冰冻线以下,最大覆土厚度不宜超过1.0m,超过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4.3.5一体式净化设备出粪口、观察口应高出厕所外地坪150mm以上,且应密闭加盖,并采取安全及保温措施。
4.3.6一体式净化设备应设通气管。
4.3.7采用多户用一体式净化设备时,排粪管应短而直,且应适当加大坡度。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5.080.99
J58
备案号:40691—2013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9883—2013代替JB/T9883-1999
组合机床
立柱
精度检验
Modular machine tools-Column units-Testing of the accuracy

2013-04-25发布 2013-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JB/T 9883,JB/T 9883-2013,立柱,精度检验,组合机床,JB/T 9883-2013 组合机床 立柱 精度检验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组合机床立柱的几何精度要求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的立柱。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421.1一1998机床检验通则第1部分:在无负荷或精加工条件下机床的几何精度
3简要说明
3.1立柱的名义尺寸为相应滑台的滑鞍宽度。
3.2使用本标准时,应按照GB/T17421.1一1998的规定。
3.3本标准规定的检验工具和仪器是仲裁性的。生产中,在保证检验精度的前提下可采用其他检验工具和仪器。
4几何精度检验
将立柱放在平板上,用可调支架支起,然后进行下列各项检验。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7.020
J93
备案号:43978—2014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9755.5—2013代替JB/T9747—2005
内燃机
空气滤清器
第5部分:性能试验方法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Air cleaner assemblies Part 5:Performance testing

2013-12-31发布 201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 9755.5,JB/T 9755.5-2013,内燃机,性能试验方法,空气滤清器,JB/T 9755.5-2013 内燃机 空气滤清器 第5部分:性能试验方法

1范围
B/T9755的本部分规定了内燃机空气滤清器性能的试验规程、试验条件、试验设备及试验结果的整理,以便使空气滤清器的试验室性能试验结果具有可比性。
本部分适用于道路车辆、农林机械、工程机械、船舶和固定动力用内燃机空气滤清器的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624(所有部分)用安装在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压装置测量满管流体流量
GB/T3821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测定方法
GB11122柴油机油
JB/T9249涡街流量传感器
ISO12103-1道路车辆一评价过滤器的试验用灰一第1部分:亚利桑那州试验用灰(Road vehicles
-Test dust for filter evaluation--Part 1:Arizona test dust)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空气滤清器air cleaner
用以去除悬浮于发动机吸入空气中颗粒杂质的装置。
3.2
油浴式空气滤清器oil bath air cleaner
通过把含尘空气引入油池,使一部分灰尘被机油黏除掉,夹带着油雾的含尘空气再通过滤芯,作进一步过滤,而被滤芯拦截下来的灰尘随机油又滴回到油池的空气滤清器。

3.3
干式空气滤清器dry type air cleaner
滤芯材料是由干燥的滤纸、无纺布等过滤材料制成的空气滤消器。
3.4
粗滤器precleaner
通常利用惯性力或离心力去除部分进入滤芯前的灰尘的装置。
3.5
单级空气滤清器single stage air cleaner
不带有粗滤器的空气滤清器。
3.6
多级空气滤清器multi-stage air cleaner
经过两级或两级以上过滤的空气滤清器。

3.7
滤芯filter element
空气滤清器中的可更换部件,由过滤材料和支承框架所组成。
3.8
试验件unit under test
可以是一个单一的空气滤芯,也可以是一个完整的空气滤清器总成。
3.9
绝对滤清器absolute filter
安装在试验件下游,用来收集透过试验件的特定试验灰尘的滤清器。
3.10
试验空气流量test air flow
单位时间内流过试验件出气口,并修正到标准大气状况下的空气流量。
3.11
额定空气流量rated air flow
由用户或制造商规定的在标准大气状况下流过空气滤清器出气口的空气流量。
3.12
引射排尘空气流量scavenge air flow
清除粗滤器滤出灰尘所用的空气流量。
3.13
阻力·restriction
在试验件下游侧测得的静压值。
3.14
压力降pressure drop
在试验件上游侧和下游侧测得的静压差值。
3.15
总成阻力/压力降assembly restriction/pressure drop
在总成下游侧测得的静压值/上、下游侧测得的静压差值。

4符号和说明
表1中的符号、说明和单位适用于本部分。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7.020
J93
备案号:64868—2018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9755.4—2018代替JB/T6007-2007
内燃机
空气滤清器
第4部分:油浴油浸式空气滤清器滤芯
技术条件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Air cleaner assemblies-Part 4:Oil-bath or oil impregnation air cleaner elements-Specification
2018-07-04发布 2019-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JB/T 9755.4,JB/T 9755.4-2018,内燃机,技术条件,油浴,油浸式空气滤清器滤芯,空气滤清器,JB/T 9755.4-2018 内燃机 空气滤清器 第4部分:油浴及油浸式空气滤清器滤芯 技术条件

1范围
B/T9755的本部分规定了内燃机油浴及油浸式空气滤清器滤芯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额定空气体积流量为4000m3/h以下的内燃机油浴及油浸式空气滤清器用细钢丝制作的滤芯(以下简称钢丝滤芯)和泡沫塑料制作的滤芯(以下简称泡沫塑料滤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B/T9755.5-2013内燃机空气滤清器第5部分:性能试验方法
BT9757内燃机空气、机油、柴油滤清器纸质滤芯系列尺寸
3术语和定义
B/T9755.5一201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技术要求
4.1总则
钢丝滤芯和泡沫塑料滤芯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其技术要求应符合本部分的规定。
4.2结构尺寸

4.5孔径及分布
泡沫塑料滤芯的孔径按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规定,分布应均匀。
4.6外观质量
4.6.1钢丝滤芯绕制和编织应均匀且具有一定的弹性,不允许有碎屑、脱落和松散现象。
4.6.2冲压件应平整、光滑。
4.6.3焊接件应焊接牢固可靠,不得有烧伤、裂纹、焊穿和虚焊等缺陷,毛刺、焊渣应清理干净。
4.6.4金属零件应进行防锈处理,其涂(镀)层表面应光滑,不应有起泡、露底和剥落等现象。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DB
DB37/T5073-2016
J13551-2016
建筑工程建筑设备安装与节能工程)施工资料管理规程
Specifications fo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ocument Management(Equipment,Installation and Energy-Saving Engineering)
2016一09一01发布2016一10-01实施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

DB37/T 5073,DB37/T 5073-2016,安装与节能工程,建筑工程,建筑设备,施工资料,管理规程,DB37/T 5073-2016 建筑工程(建筑设备、安装与节能工程)施工资料管理规程

1总则
1.0.1为规范山东省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的施工资料管理。凡在山东省行政区域内参与工程建设的建设、勘察、设计、监理、施工、检测(试验)等单位均应执行本规程。
1.0.3山东省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本省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0.1建筑工程building engineering
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不含室外工程)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线路、管道、设备等的安装所形成的工程实体。
2.0.2施工资料construction document
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资料。
2.0.3施工资料管理construction document management
对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资料进行收集、编制、整理和归档等过程管理活动。
2.0.4检验inspection
对被检验项目的特征、性能进行量测、检查、试验等,并将结果与标准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项目每项性能是否合格的活动。
2.0.5见证取样sampling witness
项目监理机构对施工单位进行的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及工程材料现场取样、封样、送检工作的监督活动。
2.0.6检验批inspection lot
按相同的生产条件或按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抽样检验用的,由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检验体。
2.0.7验收acceptance
建筑工程质量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合格的基础上,由工程质量验收责任方组织,工程建设相关单位参加,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及其隐蔽工程的质量进行抽样检验,对技术文件进行审核,并根据设计文件和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是否达到合格做出确认。
2.0.8观感质量quality of appearance
通过观察和必要的测试所反映的工程外在质量和功能状态。
2.0.9竣工图as-built drawing
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后,真实反映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结果的图样及说明。
2.0.10组卷filing
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将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分类整理成案卷的过程,亦称立卷。
2.0.11归档putting into record
文件的形成单位完成其工作任务后,将形成的文件整理组卷后,按规定移交相关部门保存管理。

3基本规定
3.0.1施工资料的形成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标准、工程合同与设计文件等规定。
3.0.2施工资料应随工程进度同步形成、收集、整理、签发并按规定移交,由工程各参建单位共同完成,要求书写认真、字迹清晰、内容完整、签字齐全。
3.0.3工程各参建单位应将施工资料的形成和积累纳入施工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有关人员的职责范围。建设、监理、勘察、设计、施工、检测(试验)等单位项目负责人应对本工程施工资料形成的全过程负总责。
3.0.4施工资料的形成、收集、整理及审核应符合有关规定,签字并加盖相应的资格印章。
3.0.5工程各参建单位应在合同中对施工资料的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其中技术要求不得低于本规程的规定。
3.0.6工程合同中应约定文件、资料的签字权限,有关签字人员应有相应的授权证明。单位(子单位)工程、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主体结构分部工程、建筑节能分部工程及专业分包项目验收应使用企业法定公章,其他分部或项目验收应使用项目部(专业分包单位)符合相应授权的公章。
3.0.7工程各参建单位应确保各自施工资料的真实、有效、及时和完整,对施工资料进行涂改、伪造、随意抽撤或损毁、丢失等的,应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应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0.8施工资料应使用原件,因各种原因不能使用原件的,应在复印件上加盖原件存放单位公章、注明原件存放处,由经办人签字并注明签字时间。
3.0.9检验批应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专业工长(施工员)等进行验收:分项工程应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进行验收:分部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其中勘察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应参加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的验收,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应参加主体结构、节能分部工程的验收。
3.0.10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自检。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进行竣工预验收,存在质量问题时,应由施工单位整改。整改完毕后,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竣工报告,申请工程竣工验收。对于住宅工程,建设单位应组织分户验收,分户验收合格后再进行竣工验收。建设单位收到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后,应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监理、施工、设计、勘察等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单位工程验收,并形成酸工验收文件。
3.0.11执行注册师签章制度。应当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注册师施工管理文件签章的规定,凡未按规定在相关管理文件上签章的,或仅有注册师签字而未同时加盖执业印章的,一律视为无效管理文件。
3.0.12施工资料的形成、收集和整理过程,应采用计算机管理,计算机管理软件所采用的数据格式应符合相关要求,软件功能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
3.0.13推广施工资料数字化管理,逐步实现以缩微品和光盘载体代替纸质载体。属国家、省重点工程的施工资料宜采用缩微品。

4管理职责
4.1建设单位职责
4.1.1应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设专人负责监督工程施工质量,参与见证取样和工程验收工作。负责监督和检查各参建单位施工资料的形成、积累和组卷工作。
4.1.2应向参与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提供与建设工程有关的原始资料。监督专业分包单位及时将施工资料完整、全面、准确地移交给总承包单位。
4.1.3由建设单位采购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建设单位应保证其符合设计文件、规范标准及合同要求,并保证其质量证明文件完整、真实和有效,相关资料应经监理单位认可后及时移交给施工单位整理归档。
4.1.4当专业验收规范对工程中的验收项目未做出相应规定时,应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设计、施工等相关单位制定专项验收要求。涉及安全、节能、环境保护等项目的专项验收要求应由建设单位组织专家论证。
4.1.5对需建设单位签认的施工资料应及时签署意见。
4.1.6应收集和汇总各参建单位的施工资料,并整理归档,按有关规定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移交事宜。
4.1.7应负责组织酸工图的编制工作,也可委托设计、监理或施工等单位进行。
4.1,8应组织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有关单位的具备资格的人员进行竣工验收,制定竣工验收方案,并形成竣工验收文件。
4.1.9未实行监理的建筑工程,由建设单位履行本规程涉及的监理职责。
4.2勘察设计单位职责
4.2.1应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合同要求提供助察、设计文件。
4.2.2对需助察、设计单位参加验收和签认的施工资料,勘察、设计单位应参加验收并签署意见。
4.2.3应参加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工程洽商,并签字认可,并加盖资质印章。
4.2.4应及时出具设计变更,并加盖单位资质和专业执业资格印章,重大设计变更应重新进行图纸审查。
4.2.5工程竣工验收前,应及时向建设单位出具工程质量检查报告。
4.2.6协助建设单位对竣工图进行审查。
4.3监理单位职责
4.3.1应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编制监理规划和实施细则,履行旁站、遇视、平行检验制度。
4.3.2按合同约定进行助察、设计文件的有效性检查,签认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纪要。
4.3.3在施工阶段对施工资料的形成、积累、组卷和归档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施工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符合有关要求。
4.3.4完成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签认工程材料进场报验、工程测量放线、隐蔽工程验收检查等工作,组织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和单位(子单位)工程竣工预验收等工作。
4.3.5参加工程见证取样工作,对见证取样试验样品真实性负责,审查检测项目并制作见证记录。
4.3.6应提供完整且符合要求的监理资料,并出具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4.3.7负责竣工图的核查工作。
4.4施工单位职责
4.4.1应负责施工资料的主要管理工作,实行技术负责人负责制,逐级建立健全施工技术、质量、材料、施工资料、检(试)验等管理岗位责任制
4.4.2应负责审查并汇总各分包单位编制的施工资料。分包单位应负责其分包范围内施工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及时移交总包单位,并对施工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负责。
4.4.3应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将工程的施工资料整理、汇总、组卷,并按合同约定套数移交建设单位,
自行保存至少一套。
4.4.4负责见证取样的取样、封样、送检工作,并对样品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4.5检测(试验)单位职责
4.5.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实行技术负责人负责制,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工程质量检测(试验)工作。
4.5.2负责出具真实、完整的检测(试验)报告,并负责保留相关原始记录,建立检(试)验报告存档记录,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4.5.3参与配合有关部门处理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工作。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DB
DB37/T5072-2016
J10350-2016
建筑工程建筑与结构工程施工资料管理规程
Specifications fo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ocument Management(Constructi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2016一09一01发布2016一10-01实施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

DB37/T 5072,DB37/T 5072-2016,建筑与结构工程,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规程,DB37/T 5072-2016 建筑工程(建筑与结构工程)施工资料管理规程

1总则
1.0.1为规范山东省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的施工资料管理。凡在山东省行政区域内参与工程建设的建设、勘察、设计、监理、施工、检测(试验)等单位均应执行本规程。
1.0.3山东省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本省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0.1建筑工程building engineering
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不含室外工程)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线路、管道、设备等的安装所形成的工程实体。
2.0.2施工资料construction document
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资料。
2.0.3施工资料管理construction document management
对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资料进行收集、编制、整理和归档等过程管理活动。
2.0.4检验inspection
对被检验项目的特征、性能进行量测、检查、试验等,并将结果与标准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项目每项性能是香合格的活动。
2.0.5见证取样sampling witness
项目监理机构对施工单位进行的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及工程材料现场取样、封样、送检工作的监督活动。
2.0.6检验批inspection lot
按相同的生产条件或按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抽样检验用的,由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检验体。
2.0.7验收acceptance
建筑工程质量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合格的基础上,由工程质量验收责任方组织,工程建设相关单位参加,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及其隐蔽工程的质量进行抽样检验,对技术文件进行市核,并根据设计文件和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是否达到合格做出确认。
2.0.8观感质量quality of appearance
通过观察和必要的测试所反映的工程外在质量和功能状态。
2.0.9竣工图as-built drawing
建筑工程酸工验收后,真实反映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结果的样及说明。
2.0.10组卷filing
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将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分类整理成案卷的过程,亦称立卷。
2.0.11归档putting into record
文件的形成单位完成其工作任务后,将形成的文件整理组卷后,按规定移交相关部门保存管理。

3基本规定
3.0.1施工资料的形成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标准、工程合同与设计文件等规定。
3.0.2施工资料应随工程进度同步形成、收集、整理、签发并按规定移交,由工程各参建单位共同完成,要求书写认真、字迹清晰、内容完整、签字齐全。
3.0.3工程各参建单位应将施工资料的形成和积累纳入施工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有关人员的职责范围。建设、监理、勘察、设计、施工、检测(试验)等单位项目负责人应对本工程施工资料形成的全过程负总责。
3.0.4施工资料的形成、收集、整理及审核应符合有关规定,签字并加盖相应的资格印章。
3.0.5工程各参建单位应在合同中对施工资料的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其中技术要求不得低于本规程的规定。
3.0.6工程合同中应约定文件、资料的签字权限,有关签字人员应有相应的授权证明。单位(子单位)工程、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主体结构分部工程、建筑节能分部工程及专业分包项目验收应使用企业法定公章,其他分部或项目验收应使用项目部(专业分包单位)符合相应授权的公章。
3.0.7工程各参建单位应确保各自施工资料的真实、有效、及时和完整,对施工资料进行涂改、伪造、随意抽撤或损毁、丢失等的,应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应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0.8施工资料应使用原件,因各种原因不能使用原件的,应在复印件上加盖原件存放单位公章、注明原件存放处,由经办人签字并注明签字时间。
3.0.9检验批应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专业工长(施工员)等进行验收:分项工程应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进行验收:分部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其中勘察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应参加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的验收,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应参加主体结构、节能分部工程的验收。
3.0.10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自检。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进行竣工预验收,存在质量问题时,应由施工单位整改。整改完毕后,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竣工报告,申请工程竣工验收。对于住宅工程,建设单位应组织分户验收,分户验收合格后再进行或工验收。建设单位收到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后,应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监理、施工、设计、勘察等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单位工程验收,并形成竣工验收文件。
3.0.11执行注册师签章制度。应当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注册师施工管理文件签章的规定,凡未按规定在相关管理文件上签章的,或仅有注册师签字而未同时加盖执业印章的,一律视为无效管理文件。
3.0.12施工资料的形成、收集和整理过程,应采用计算机管理,计算机管理软件所采用的数据格式应符合相关要求,软件功能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
3.0.13推广施工资料数字化管理,逐步实现以缩微品和光盘载体代替纸质载体。属国家、省重点工程的施工资料宜采用缩微品。

4管理职责
4.1建设单位职责
4.1.1应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设专人负责监督工程施工质量,参与见证取样和工程验收工作。负责监督和检查各参建单位施工资料的形成、积累和组卷工作。
4.1.2应向参与工程建设的助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提供与建设工程有关的原始资料。监督专业分包单位及时将施工资料完整、全面、准确地移交给总承包单位。
4.1.3由建设单位采购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建设单位应保证其符合设计文件、规范标准及合同要求,并保证其质量证明文件完整、真实和有效,相关资料应经监理单位认可后及时移交给施工单位整理归档。
4.1.4当专业验收规范对工程中的验收项目未做出相应规定时,应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设计、施工等相关单位制定专项验收要求。涉及安全、节能、环境保护等项目的专项验收要求应由建设单位组织专家论证。
4.1.5对需建设单位签认的施工资料应及时签署意见。
4.1.6应收集和汇总各参建单位的施工资料,并整理归档,按有关规定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移交事宜。
4.1.7应负责组织酸工图的编制工作,也可委托设计、监理或施工等单位进行。
4.1.8应组织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有关单位的具备资格的人员进行竣工验收,制定竣工验收方案,并形成竣工验收文件。
4.1.9未实行监理的建筑工程,由建设单位履行本规程涉及的监理职责。
4.2勘察设计单位职责
4.2.1应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合同要求提供助察、设计文件。
4.2.2对需勘察、设计单位参加验收和签认的施工资料,勘察、设计单位应参加验收并签署意见。
4.2.3应参加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工程洽商,并签字认可,并加盖资质印章。
4.2.4应及时出具设计变更,并加盖单位资质和专业执业资格印章,重大设计变更应重新进行图纸审查。
4.2.5工程竣工验收前,应及时向建设单位出具工程质量检查报告。
4.2.6协助建设单位对竣工图进行审查。
4.3监理单位职责
4.3.1应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编制监理规划和实施细则,履行旁站、巡视、平行检验制度。
4.3.2按合同约定进行助察、设计文件的有效性检查,签认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纪要。
4.3.3在施工阶段对施工资料的形成、积累、组卷和归档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施工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符合有关要求。
4.3.4完成市查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签认工程材料进场报验、工程测量放线、隐蔽工程验收检查等工作,组织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和单位(子单位)工程酸工预验收等工作。
4.3.5参加工程见证取样工作,对见证取样试验样品真实性负责,审查检测项目并制作见证记录。
4.3.6应提供完整且符合要求的监理资料,并出具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4.3.7负责竣工图的核查工作。
4.4施工单位职责
4.4.1应负责施工资料的主要管理工作,实行技术负责人负责制,逐级建立健全施工技术、质量、材料、施工资料、检(试)验等管理岗位责任制
4.4.2应负责审查并汇总各分包单位编制的施工资料。分包单位应负责其分包范围内施工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及时移交总包单位,并对施工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负责。
4.4.3应在工程或工验收前,将工程的施工资料整理、汇总、组卷,并按合同约定套数移交建设单位,自行保存至少一套。
4.4.4负责见证取样的取样、封样、送检工作,并对样品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4.5检测(试验)单位职责
4.5.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实行技术负责人负责制,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工程质量检测(试验)工作。
4.5.2负责出具真实、完整的检测(试验)报告,并负责保留相关原始记录,建立检(试)验报告存档记录,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4.5.3参与配合有关部门处理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工作。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DB
DB37/T5066-2016
J11454-2016
干混砂浆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dry-mixed mortar
2016-09一01发布2016-10-01实施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

DB37/T 5066,DB37/T 5066-2016,干混砂浆,应用技术规程,DB37/T 5066-2016 干混砂浆应用技术规程

1总则
1.0.1为适应发展干混砂浆的需要,保证干混砂浆的生产与施工质量,规范干混砂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由专业生产厂生产的,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物(构筑物)的砌筑、抹灰、地面(屋面)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及其它特种用途的干混砂浆的生产、产品验收、施工质量控制和工程质量验收。
1.03干混砂浆的生产、技术要求、应用及施工与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外,尚应符合现行相关标准、规范和规程的规定。

2术语、分类与标记
2.1术语
2.1.1干混浆dy-mixed mortar
水泥、干燥骨料或矿物掺合料、添加剂以及根据性能确定的其他组份,按一定比例,在专业生产厂经计量、混合而成的混合物,在使用地点按规定比例加水或配套组分拌和使用。
1普通干混砂浆ordinary dry-mixed mortar
用于砌筑工程的干混砌筑砂浆、抹灰工程的干混抹灰砂浆、地面工程的干混地面砂浆和一般防水工程的干混普通防水砂浆。
1)干混薄层砌筑砂浆dy-mixed thin-layer masonry mortar
指用于薄层砌筑工程灰缝厚度不大于5mm的砌筑砂浆。
2)干混薄层抹灰砂浆dy-mixed thin-layer plastering mortar
指用于薄层抹灰工程砂浆层厚度不大于5mm的抹灰砂浆。
2特种干混砂浆special dry-mixed mortar
工程上对性能有特殊要求的干混砂浆。本规程仅涉及干混陶瓷砖粘结砂浆、干混界面砂浆、干混特种防水砂浆、干混墙体饰面砂浆。
2.1.2保水增材料water-retentive and plastic material
用于改善干混砂浆可操作性及保水能力的非石灰类材料。
2.1.3添加剂additive
用于改善砂浆某些性能的材料。
2.1.4填料filling
起填充作用的矿物材料。
2.1.5可操作时间operation time
干混砂浆拌制后,放置在标准试验条件下,砂浆稠度损失率不大于3%或砂浆拉伸粘结强度不降低的一段时间。
2.1.6薄层砂浆施工法thin-bed mortar construction method
采用专用砂浆施工,砂浆厚度不大于5mm施工方法。
2.1.7工作循环周期working cycle
生产线完成供料、配料、投料、混合和出料工作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2.1.8串行式生产线stairs mode production line
物料经配料后,通过二阶提升完成混合过程的全自动生产线。
2.1.9塔楼式生产线tower building mode production line
物料通过一阶提升完成配料、混合过程的全自动生产线。

2.2分类与标记
2.2.1分类
干混砂浆按照用途分为普通干混砂浆和特种干混砂浆。
1普通干混砂浆
普通干混砂浆按用途分为:干混砌筑砂浆、干混抹灰砂浆、干混地面砂浆和干混普通防水砂浆,并采用表2.2.1-1中符号表示。

2特种干混砂浆
特种干混砂浆按用途分为:干混陶瓷砖粘结砂浆、干混界面砂浆、干混特种防水砂浆、干混墙体饰面砂浆,并采用表22.1-2中符号表示技术要求。
3.1一般规定
3.1.1干混砂浆质量除满足本规程的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当有其他的特殊性能或技术参数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商定。
3.1.2干混砂浆的外观,粉状产品应均匀、无结块。双组份产品液料组份经搅拌后应呈均匀状态、无沉淀;粉料组份应均匀、无结块。
3.1.3砂浆的强度等级以标准养护条件下28龄期的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代表值划分。
3.14砂浆的强度等级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设计无要求时,应按照有关规范和技术标准确定。
3.15干混砂浆的放射性应符合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3GB6566标准中对建筑主体材料的要求。
3.1.6当同一砂浆有多种功能要求时,其相同技术指标应满足较高的技术要求。
3.1.7本规程未涉及的其它干混砂浆的性能要求应符合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3.2性能要求
3.2.1普通干混砂浆
1干混砌筑砂浆的砌体力学性能应符合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的规定,干混砌筑砂浆拌合物的密度不应小于1800kgm3。
2普通干混砂浆性能应符合表3.2.1-1与表3.2.1-2的要求。

4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4.1原材料
4.1.1一般规定
1原材料不应对人体、生物与环境造成有害影响,其放射性应符合可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的要求。
2原村料的释放氨限量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GB18588的要求。
3原材料进厂时应有质量证明文件。
4原材料应按批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1.2水泥
1通用硅酸盐水泥的质量应符合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要求,铝酸盐水泥的质量应符合铝酸盐水泥GB201的要求,硫铝酸盐水泥的质量应符合硫铝酸盐水泥GB20472的要求,白水泥质量应符合白色硅酸盐水泥GBT2015的要求,彩色硅酸盐水泥的质量应符合彩色硅酸盐水泥JC/T870的要求。宜采用散装水泥。
2根据干混砂浆产品的特性也可选择共它胶凝材料,使用前应进行检验和试配。
3检验的批次和处理方法如下:
1)同一供货批的同一类干混砂浆宜采用同一水泥厂的同品种同强度等级水泥。不同品种水泥不得混用。
2)对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的散装水泥,当总量不超过500t时,应以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当采用同一旋窑厂生产时间间隔不超过1的散装水泥时,应以500t为一检验批。
3)从不少于3个罐中随机抽取等量水泥,经混合均匀后,再从中称取不少于12kg水泥作为检验样。
4)对已进厂的每批水泥,因储存不当或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质量疑间时,应重新采集试样复验并以该结果为准。
4.1.3细滑料
1天然砂与机制砂
砂应符合多建设用砂GB/T14684的规定。砂使用前应经过筛分和烘干处理,处理后应符合表4.1.3的要求。

2再生细骨料
当使用再生细骨料替代天然砂时,再生细骨料质量应符合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GB/T25176的要求,使用时且应符合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GJ/T240的要求。
3砂的检验批量应以1000t为一批,连续生产15d不足1000t时,也以一批计。
4.1.4矿物掺合料
1粒化高炉矿渣粉和粉媒灰,共质量指标应分别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士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媒灰GB/T1596以及粉媒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G28的规定。
2天然沸石粉、硅灰,其质量应分别符合天然沸石粉在混凝土与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T112、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1003的要求。
3石灰石粉应符合石灰石粉在混凝土中应用技术规程GJT318的要求。
4采用其他矿物掺合料时,应有充足的技术依据,并应在使用前进行试验验证。
5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符合有关技术规定,并通过试验确定。
6粉煤灰的检验批量,应以连续供应相同等级的200t为一批,连续生产15d不足200t时,也以一批计;其他矿物掺合料的检验批量应按其产品标准的规定执行。
4.1.5外加剂
1外加剂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砂浆、混凝土防水剂3C474、混凝土膨胀剂GB23439、混凝土防冻剂C475、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C477、砂浆、混凝士减缩剂、CΓ2361等国家或行业现行标准的规定。
2外加剂的掺量应符合有关技术规定,并通过试验确定。
3外加剂检验批量应按表4.1.5执行,当连续生产15d不足规定数量时,也以一批计。采用保水增利材料时必须有充足的技术依据,并应在使用前进行试验验证。用于砌筑砂浆、抹灰砂浆的应分别符合砌筑砂浆增塑剂JG/T164及抹灰砂浆增塑剂G/T426的规定。
4.1.7可再分散性乳胶粉
可再分散性乳胶粉应符合可再分散性乳胶粉GB/T29594的要求,
4.1.8铝酸钙添加剂
铝酸钙添加剂应符合用于干混砂浆的铝酸钙添加剂多GB/T28631的要求。
4.1.9纤维
合成纤维应符合水泥混凝土和砂浆用合成纤维GB/Γ21120,短切玄武岩纤维应符合水泥混凝土和砂浆用短切玄武岩纤维GB/T23265的要求。且应确保纤维在砂浆中均匀分散。
4.1.10颜料
应与胶凝材料相容,宜使用无机氧化物颜料。
4.1.11填料
重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石英粉、滑石粉等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或有充足的技术依据,并应在使用前进行试验验证。
4.1.12拌合用水
凡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可直接用于拌制砂浆:当采用其他来源水时,必须先进行检验,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和用水G63的规定,方可用于拌制砂浆。
4.2配合比的设计及确定
4.2.1干混砂浆配合比的设计应根据相应规程和相关产品标准,按(参)照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GJ/T98、抹面砂浆技术规程JG/T220标准及其他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和试配,所设计的砂浆其质量指标应满足本规程第3章的要求及其它相关标准的要求。有合同约定时,尚应符合合同约定的要求。
4.2.2干混砂浆配合比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施工工艺、使用环境,满足设计要求。
4.2.3生产厂商应根据产品用途,确定适宜的骨料颗粒级配与最大公称粒径。
4.2.4配合比设计时,应明确产品拌合水掺量范围
4.2.5原材料和生产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调整配合比。
4.2.6当主要生产原料品种、质量有显著变化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的设计。
4.2.7生产配合比应经试验室试配确定。
4.3生产工艺和设备
4.3.1一般规定
1生产线宜采用模块化设计。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7.020
J94
备案号:43977—2014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9751—2013代替JB/T9751一1999
柴油机
液压调速器
技术条件
Diesel engines-Hydraulic speed governors-Specifications

2013-12-31发布 201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JB/T 9751,JB/T 9751-2013,技术条件,柴油机,液压调速器,JB/T 9751-2013 柴油机 液压调速器 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柴油机液压调速器(以下简称调速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以独立部件形式出现、具有液压放大机构和离心飞块式转速敏感元件的调速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821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测定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工作能力ability to work
A
调速器动力活塞在增加燃油方向上的平均作用力与动力活塞全行程的乘积[单位为牛米(N·m)]。
3.2
标定转速standard speed
nb
调速器技术文件中所规定的控制转速标定值[单位为转每分(r/min)]。
3.3
标定工作油压standard of the work oil pressure
Pr
标定转速时调速器设计文件规定的蓄压室内工作油压力[单位为帕(Pa)]。

3.4
控制转速范围control speed range
调速器起控制作用的相应输入转速范围[单位为转每分(r/min)]。
3.5
转速波动率speed stability bandwidth
V
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调速器控制转速变化的半幅值,以其标定转速的百分率表示;计算按式(1):

JB/T 9751,JB/T 9751-2013,技术条件,柴油机,液压调速器,JB/T 9751-2013 柴油机 液压调速器 技术条件 3.6
速敏元件迟滞speed-sensitive element delay
E

调速器速敏元件不能迅速反应的转速变化范围,以标定转速的百分率表示;计算按式(2),注释如图1所示。

JB/T 9751,JB/T 9751-2013,技术条件,柴油机,液压调速器,JB/T 9751-2013 柴油机 液压调速器 技术条件 JB/T 9751,JB/T 9751-2013,技术条件,柴油机,液压调速器,JB/T 9751-2013 柴油机 液压调速器 技术条件

4技术要求
4.1总则
调速器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4.2辅助机构
根据需要,调速器可装备下列主要辅助机构,其技术要求应按具体使用情况确定:
a)稳态调速率调整;
b)远距离转速整定;
c)手动及远距离停车;
d)负荷限制与指示;
e)恒功率调节。
4.3工作用油
调速器的工作用油,应保证调速器用户在使用环境温度下正常工作。工作用油牌号由制造厂推荐。
4.4总成要求
4.4.1调速器总成应完整,标牌和标志应与实物相符。
4.4.2内外表面不允许有损伤、缺陷和锈迹,涂层应牢固,不得有起层、剥落现象。
4.4.3各密封处不允许有渗漏现象。
4.4.4调速器输入轴转动应灵活,各调整机构应能调整自如,无阻卡、打滑现象,并能自锁或锁紧。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9.060.10
K11
备案号:44547—2014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9612.4—2013代替JB/T9612.4一1999
电工用异形铜铜合金排
第4部分:凹形排
Shaped copper and copper alloy bus bars for electrical purposes-Part 4:Concave bus bars

2013-12-31发布 201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JB/T 9612.4,JB/T 9612.4-2013,凹形排,异形铜,铜合金排,JB/T 9612.4-2013 电工用异形铜及铜合金排 第4部分:凹形排

1范围
B/T9612的本部分规定了凹形排的型号、形状及规格、产品表示方法、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和交货要求等。
本部分适用于制造气内冷发电机转子线圈绕组用凹形排。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67—2010阴极铜
GB/T3048.2一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2部分:金属材料电阻率试验
GB/T4909.2一2009裸电线试验方法第2部分:尺寸测量
GB/T4909.3一2009裸电线试验方法第3部分:拉力试验
GB/T5121.1—2008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铜含量的测定
GB/T5121.19一2008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19部分:银含量的测定
B/T9612.1一2013电工用异形铜及铜合金排第1部分:一般规定
3型号
凹形铜排及凹形铜合金排的型号见表1。

4形状及规格
4.1形状
凹形排的截面形状如图1所示。
4.2规格表示方法
凹形排规格表示方法为:AXB/aXb。
4.3尺寸及偏差
凹形排的规格、尺寸及偏差见表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9.060.10
K11
备案号:44546—2014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9612.3-2013代替JB/T9612.3-1999
电工用异形铜铜合金排
第3部分:七边形排
Shaped copper and copper alloy bus bars for electrical purposes-Part 3 :Septangle bus bars

2013-12-31发布 201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JB/T 9612.3,JB/T 9612.3-2013,七边形排,异形铜,铜合金排,JB/T 9612.3-2013 电工用异形铜及铜合金排 第3部分:七边形排

1范围
B/T9612的本部分规定了七边形排的型号、形状及规格、产品表示方法、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和交货要求等。
本部分适用于大型水轮发电机磁极绕组用的七边形排。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048.2一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2部分:金属材料电阻率试验
GB/T4909.2一2009裸电线试验方法第2部分:尺寸测量
GB/T4909.3一2009裸电线试验方法第3部分:拉力试验
GB/T4909.6-2009裸电线试验方法第6部分:弯曲试验单向弯曲
JB/T9612.1—2013电工用异形铜及铜合金排第1部分:一般规定
3型号
七边形排的型号为:TPQ。
4形状及规格
4.1形状
七边形排的截面形状如图1所示。

4.2规格表示方法
七边形排的规格表示方法为:H1(H2)L(a+b+c)。
JB/T9612.3-2013
4.3规格及结构尺寸
七边形排规格及结构尺寸见表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9.060.10
K11
备案号:44545—2014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9612.2-2013代替JB/T9612.2一1999
电工用异形铜铜合金排
第2部分:梯形排
Shaped copper and copper alloy bus bars for electrical purposes—Part 2:Trapezium bus bars

2013-12-31发布 201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JB/T 9612.2,JB/T 9612.2-2013,梯形排,电工用异形铜,铜合金排,JB/T 9612.2-2013 电工用异形铜及铜合金排 第2部分:梯形排

1范围
BT9612的本部分规定了梯形排的型号、形状及规格、产品表示方法、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交货要求等。
本部分适用于制造直流电机换向器片用梯形排。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67—2010阴极铜
GB/T4909.2一2009裸电线试验方法第2部分:尺寸测量
GB/T4909.8-2009裸电线试验方法第8部分:硬度试验布氏法
GB/T5121.1一2008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铜含量的测定
GB/T5121.19-2008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19部分:银含量的测定
JB/T9612.1一2013电工用异形铜及铜合金排第1部分:一般规定
3型号
梯形铜排及梯形铜合金排的型号见表1。

4形状及规格
4.1形状
梯形排的截面形状如图1所示。
4.2规格表示方法
梯形排的规格表示方法:T/H/a

4.3高度H标称值
梯形排高度H标称值[单位为毫米(mm)]推荐如下:10.0,11.2,12.5,14.0,16.0,18.0,20.0,
22.4,25.0,28.0,31.5,35.5,40.0,45.0,50.0,56.0,63.0,71.0,80.0,90.0,100.0,112.0,125.0,
132.0,140.0,150.0。
4.4截面尺寸范围
梯形排截面尺寸范围:T≤24.0mm,H≤150.0mm。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5.140.20
K64
备案号:43349—2014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9603—2013代替JB/T9603一1999
电刨用刨刀
Plane iron for electric planers

2013-10-17发布 2014-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JB/T 9603,JB/T 9603-2013,电刨用刨刀,JB/T 9603-2013 电刨用刨刀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刨用刨刀的型式与尺寸、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交直流两用和单相串励电创的创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0.1金属材料洛氏便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
GB/T700—2006碳素结构钢
GB/T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1299—2000合金工具钢
GB/T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9943—2008高速工具钢
3型式与尺寸
3.1
可重磨刨刀的型式及基本尺寸
3.1.1刨刀的型式
创刀的型式如下:
a)创刀分为双面创刀和单面创刀两种;
b)刨刀分为A、B、C、D、E五种型式。

3.1.2刨刀的基本尺寸
刨刀的基本尺寸如下:
a)双面创刀基本尺寸按图1、表1,图2、表2和图3、表3的规定;
b)单面创刀基本尺寸按图4、表4和图5、表5的规定。

4刨刀型号命名

JB/T 9603,JB/T 9603-2013,电刨用刨刀,JB/T 9603-2013 电刨用刨刀

示例1:刨刀长度L=82mm的A型创刀,其型号为DZDA-82。
示例2:刨刀长度L=110mm的不可重磨创刀,其型号为DZDN-110。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工艺管理导则工艺标准化
JB/T9169.14-1998代替JB/Z338.14一88
Guide for technological management-Technological standardization

1998-11-16批准1998-12-01实施
国家机械工业局

JB/T 9169.14,JB/T 9169.14-1998,工艺标准化,工艺管理导则,JB/T 9169.14-1998 工艺管理导则 工艺标准化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艺标准化主要范围、工艺标准的类型和工艺标准制订与贯彻的基本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机械制造企业。
2基本要求
工艺标准化是加强工艺科学管理、提高工艺技术水平、缩短生产工艺准备周期的重要手段,各企业都应重视工艺标准化工作。有条件的企业都应设置工艺标准化机构或专职工艺标准化员,
3工艺标准化主要范围
a)工艺术语、符号、代号标准化:
b)工艺文件标准化;
c)工艺要素与工艺参数标准化:
d)工艺操作方法的典型化与标准化;
e)工艺装备标准化:
f)工艺管理标准化,
4工艺标准的主要类型
4.1工艺基础标准:
一—工艺术语标准:
—工艺符号、代号标准;
一一工艺分类、编码标准:
—工艺文件标准:
—工艺余量标准。
4.2专业工艺技术标准:
一工艺材料标准:
—工艺技术条件与工艺参数标准;
—一工艺操作方法标准;
一工艺试验与检测标准,
4.3工艺装备标准:
——切削与磨削工具标准:
一—夹具标准;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工艺管理导则工艺情报
JB/T9169.13-1998代替JB/Z338.13一88
Guide for technological management-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1998-11-16批准1998-12-01实施
国家机械工业局

JB/T 9169.13,JB/T 9169.13-1998,工艺情报,工艺管理导则,JB/T 9169.13-1998 工艺管理导则 工艺情报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艺情报的主要内容,工艺情报的收集、加工和管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机电产品工艺情报工作。
2基本要求
工艺情报是进行工艺研究与开发、提高企业工艺水平的重要手段·各企业都应重视和加强工艺情报工作。
3工艺情报的主要内容
a)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的研究与使用情况;
b)有关新的工艺标准、手册、图册:
c)有关的先进工艺规程或规范:
d)有关工艺研究报告、论文和革新成果:
e)其他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和信息。
4工艺情报的收集
工艺情报可以由专职工艺情报人员和各专业人员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收集:
a)查阅资料;
b)进行调研;
c)专业情报网;
d)出国学习或考察等。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9168.13-1998代替JB/Z307.13一88
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钳工
Common process instructions for cutting-Process instructions for bench work

1998-11-16批准1998-12-01实施
国家机械工业局

JB/T 9168.13,JB/T 9168.13-1998,切削加工,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钳工,JB/T 9168.13-1998 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 钳工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钳工应遵守的基本规则,适用于各企业的钳加工。
钳工还应遵守JB/T9168.1的规定。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JB/T9168.1-1998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总则
JB/T9168.5-1998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钻削
JB/T9168.11-1998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划线
3划线
见JB/T9168.11。
4虎钳的使用
4.1使用虎钳夹持工件已加工面时,需垫铜、铝等软材料的垫板;夹持有色金属或玻璃等工件时、则需
加木板、橡胶垫等;夹持圆形薄壁件需用V形或弧形垫块。
4.2夹紧工件时、不许用手锤敲打手柄。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9168.12-1998代替JB/Z307.12一88
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划线
Common process instructions for cutting-Process instructions for laying out

1998-11-16批准1998-12-01实施
国家机械工业局

JB/T 9168.12,JB/T 9168.12-1998,切削加工,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划线,JB/T 9168.12-1998 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 划线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划线应遵守的基本规则,适用于机械制造中的划线,
划线还应遵守JB/T9168.1的规定。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JB/T9168.1一1998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总则
JB/T7974一1995铸铁平板
3有关术语
3.1平面划线
在工件的两坐标体系内进行的划线,
3.2立体划线
在工件的三坐标体系内进行的划线。
3.3毛坯划线
在铸件、锻件、焊接件等毛坯上进行的划线。
3.4半成品划线
在半成品件上进行的划线。
3.5基准线
·在划线中作为确定各线间相互位置关系依据的线。
3.6加工线
划在工件表面上作为加工界限的线。
3.7找正线
划在工件上,用来找正其在机床工作台上正确位置的线。
.3.8检查线
划在工件上,用来检查划线或加工结果正确性的线。
3.9尺寸引线
将工件上划的加工线或检查线等延伸到不加工部位或指定部位的那段线。
3.10辅助线
加工线以外的线,如找正线、检查线、尺寸引线等均为辅助线。
3.11基准中心平面
实际中心平面的理想平而。

注:实际中心平面,为从两对应实际表面上测得的各对应点连线中点所构成的面,
3.12借料
划线时,对有局部缺陷的毛坯(或工件)在总余量许可的情况下,将缺陷划在加工线以外的补救措施。
4划线前的准备
4.1.划线平台应保持清洁,所用划线工具应完好并应擦拭干净,摆放整齐。
4.2看懂图样及工艺文件,明确划线工作内容。
4.3查看毛坯(半成品)形状、尺寸是否与图样、工艺文件要求相符,是否存在明显的外观缺陷。
4.4做好划线部位的清理工作。
4.5对划线部位涂色。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