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4114.1-2022 机械电气设备 缝制机械数字控制系统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ICs29.020
CCS J 0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4114.1-2022代替GB/T24114.1-2009
机械电气设备 缝制机械数字控制系统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Elecrtical equipments of machines-Sewing machinery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Part 1: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2022-04-15发布2022-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机械电气设备缝制机械数字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安全与防护要求,环境适应性要求,EMC要求,制造质量及质量保证文件。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用和民用缝制机械数字控制系统,其他类似产品及面向缝制机械的云平台等可参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797一2016电气控制设备
GB/T4208一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4588.2一1996有金属化孔单双面印制板分规范
GB/T4588.4一2017刚性多层印制板分规范
GB4706.1一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5226.1一2019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5226.31一2017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31部分:缝钉机、缝制单元和缝制系统的特殊安全和EMC要求
GB/T8129工业自动化系统机床数值控制词汇
GB/T16935.1一2008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
GB28526一2012机械电气安全安全相关电气,电子和可编程电子控制系统的功能安全
GB/T30420(所有部分)缝纫机术语
UL94安全标准设备和电器部件用塑料材料的可燃性试验(Standard for Safety一Tests for Flammability of Plastic Materials for Parts in Devices and Appliances)
3术语和定义
GB/T8129,GB/T30420(所有部分)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缝制机械sewing machinery
用于服装,鞋帽,箱包等制作的专用缝纫机敏,以及生产加工各种面料服装,鞋帽所包括的铺布,裁剪,整烫,输送管理等机械和羽绒加工设备。
注:健制机城主要分类见附录A。
3.2
数字控制numerical control
数值控制用数值数据的控制装置,运行过程中不断地引入数值数据,从而对某一生产过程实现自动控制。
[米源:GB/T8129一2015,3.1,1,有修改]
3.3
数控装置numerical controller
由输人单元,存储器、控制单元、运算单元和输出单元等组成,通过输人单元接收外部传感信息或设计图形数据,并将其代码加以识别、储存,运算输出相应指令信号,驱动执行机构,完成预定缝制机械的动作。
3.4
数字控制系统numerical control system
数控系统由传感器等数据采集反馈元件和执行机构及数控装置共同构成的控制系统。
注:数字控制系统组牌见附录A。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透用于本文件。
CCS:无线控制系统(cableless control system)
EMC: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IP:防护等级(ingress protection)
PELV:保护用特低安全电压(protective extra-low voltage)
SIL:安全完整性等级(safe integrity level)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彩色高清PDF《说图解色 办公空间色彩搭配解剖书》王萍、董辅川 2019版
本书是一本讲解办公空间和配色的图书,共分为8章,分别为色彩解构、办公空间的基础知识、基础色与空间色彩设计、办公空间界面的色彩设计、办公空间的色彩设计、公共空间的色彩设计、装饰风格与色彩搭配、空间色彩的视觉印象。第1~2章为基础理论章节,详细介绍了办公空间设计需要的色彩理论和办公空间设计原理:第3章为基础色章节,详细介绍了红、橙、黄、绿、青、蓝、紫、黑、白、灰多种颜色在办公设计中的应用:第4一8章为综合章节,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设计部位与风格进行了讲解。
本书既可以当作工具书查阅使用,也可作为参照书赏析使用,可供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展示设计等专业使用的速查版式工具书籍,也可作为各大培训机构、公司的理论参考书籍,还可作为各大、中专院校的教辅书籍
办公空间设计,是根据空间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标准,运用技术手段和建筑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办公环境。人们已经越来越重视办公空间设计的实用性、 功能性和艺术性,追求更舒适的使用体验、更突出的风格特色、更创意的空间设计。
本书按照办公空间的理论、分类、风格等要素分为8章。分别为色彩解构、办公空间的基础知识、基础色与空间色彩设计、办公空间界面的色彩设计、办公空间的色彩设计、公共空间的色彩设计、装饰风格与色彩搭配、空间色彩的视觉印象。书中安排了色彩说明、设计理念、色彩延伸、色彩搭配实例、佳作欣赏等模块,不仅可以让读者解决办公空间设计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还可以学到设计方案和设计思路,欣赏和学习经典设计案例。
内容索引:
前言
第1章色彩解构001
1.1光与色002
1.2三原色003
1.2.1色光三原色003
1.2.2印刷三原色003
1.3色彩的分类004
1.3.1有彩色004
1.3.2无彩色004
1.4色彩的三大属性005
1.4.1色相005
1.4.2明度006
1.4.3纯度007
1.5主色、辅助色与点缀色的关系008
1.5.1主色008
1.5.2辅助色008
1.5.3点缀色009
1.6色彩的对比009
1.6.1明度对比009
1.6.2纯度对比010
1.6.3色相对比011
1.6.4面积对比013
1.6.5冷暖对比014
第2章办公空间的基础知识015
2.1办公空间的功能016
2.2办公空间的分类017
2.3办公空间的设计要点019
2.4办公空间的绿化设计020
2.5办公空间的照明设计023
2.5.1照明的布局形式023
2.5.2室内照明的方式024
2.6办公空间的色彩设计027
2.6.1色彩设计在办公空间中的作用027
2.6.2色彩设计在办公空间中的原则029
第3章基础色与空间色彩设计030
3.1红色031
3.1.1认识红色031
3.1.2典型案例032
3.1.3场景搭配032
3.1.4红色的常见色彩搭配033
3.1.5佳作欣赏033
3.2橙色034
3.2.1认识橙色034
3.2.2典型案例035
3.2.3场景搭配035
3.2.4橙色的常见色彩搭配036
3.2.5佳作欣赏036
3.3黄色037
3.3.1认识黄色037
3.3.2典型案例038
3.3.3场景搭配038
3.3.4黄色的常见色彩搭配039
3.3.5佳作欣赏039
3.4绿色040
3.4.1认识绿色040
3.4.2典型案例041
3.4.3场景搭配041
3.4.4绿色的常见色彩搭配042
3.4.5佳作欣赏042
3.5青色043
3.5.1认识青色043
3.5.2典型案例044
3.5.3场景搭配044
3.5.4青色的常见色彩搭配045
3.5.5佳作欣赏045
3.6蓝色046
3.6.1认识蓝色046
3.6.2典型案例047
3.6.3场景搭配047
3.6.4蓝色的常见色彩搭配048
3.6.5佳作欣赏048
3.7紫色049
3.7.1认识紫色049
3.7.2典型案例050
3.73场景搭配050
3.7.4紫色的常见色彩搭配051
3.7.5佳作欣赏051
3.8黑、白、灰色052
3.8.1认识黑、白、灰色052
3.8.2典型案例054
3.8.3场景搭配054
3.8.4黑、白、灰色的常见色彩搭配055
3.8.5佳作欣赏055
第4章办公空间界面的色彩设计056
4.1认识办公空间界面057
4.1.1什么是空间界面057
4.1.2办公空间各界面的要求057
4.1.3办公空间各界面的功能特点057
4.2办公空间界面装饰设计的原则与要点058
4.2.1办公空间界面装饰设计的原则058
4.2.2办公空间界面装饰设计的要点059
4.3办公空间各界面的装饰设计062
4.3.1顶棚装饰设计062
4.3.2墙面装饰设计064
4.3.3地面装饰设计072
第5章办公空间的色彩设计080
5.1门厅081
5.1.1门厅亲切082
5.1.2门厅简约082
5.1.3门厅一个性083
5.1.4门厅—理性083
5.1.5色彩搭配实例084
5.1.6佳作欣赏084
5.2接待室和接待区085
5.2.1接待室轻快086
5.2.2接待区一正式086
5.2.3接待室一个性087
5.2.4接待室—鲜明087
5.2.5色彩搭配实例088
5.2.6佳作欣赏088
5.3工作空间089
5.3.1工作空间自然090
5.3.2工作空间沉稳090
5.3.3工作空间安静091
5.3.4工作空间—愉悦091
5.3.5色彩搭配实例092
5.3.6佳作欣赏092
5.4领导办公室093
5.4.1领导办公室一优雅094
5.4.2领导办公室—庄重094
5.4.3领导办公室—个性095
5.4.4领导办公室现代095
5.4.5色彩搭配实例096
5.4.6佳作欣赏096
5.5会议室097
5.5.1会议室一严肃098
5.5.2会议室一轻松098
5.5.3会议室—理性099
5.5.4会议室现代099
5.5.5色彩搭配实例100
5.5.6佳作欣赏100
第6章公共空间的色彩设计101
6.1通道102
6.1.1通道—简洁103
6.1.2通道—趣味103
6.1.3通道一宽敞104
6.1.4通道一静谧104
6.1.5色彩搭配实例105
6.1.6佳作欣赏105
6.2交流区106
6.2.1交流区一活力107
6.2.2交流区—创意107
6.2.3交流区—安逸108
6.2.4交流区—安静108
6.2.5色彩搭配实例109
6.2.6佳作欣赏109
6.3餐饮区110
6.3.1餐饮区一干净111
6.3.2餐饮区一活泼111
6.3.3餐饮区—温馨112
6.3.4餐饮区—素雅112
6.3.5色彩搭配实例113
6.3.6佳作欣赏113
6.4休息区与娱乐区114
6.4.1休息区惬意115
6.4.2休息区舒适115
6.4.3娱乐区—欢乐116
6.4.4娱乐区—活力116
6.4.5色彩搭配实例117
6.4.6佳作欣赏117
6.5其他空间118
6.5.1健身室119
6.5.2阅读室119
6.5.3报告厅120
6.5.4卫生间120
6.5.5色彩搭配实例121
6.5.6佳作欣赏121
第7章装饰风格与色彩搭配122
7.1现代风格123
7.1.1现代风格精致124
7.1.2现代风格简洁124
7.1.3现代风格理性125
7.1.4现代风格一丰富125
7.1.5色彩搭配实例126
7.1.6佳作欣赏126
7.2工业风格127
7.2.1工业风格粗犷128
7.2.2工业风格复古128
7.2.3工业风格沉稳129
7.2.4工业风格一经典129
7.2.5色彩搭配实例130
7.2.6佳作欣赏130
73简约风格131
7.3.1简约风格流畅132
7.32简约风格简单132
7.3.3简约风格纯粹133
7.3.4简约风格细腻133
7.3.5色彩搭配实例134
7.3.6佳作欣赏134
7.4休闲风格135
7.4.1休闲风格舒适136
7.4.2休闲风格干净136
7.4.3休闲风格优雅137
7.4.4休闲风格一活力137
7.4.5色彩搭配实例138
7.4.6佳作欣赏138
7.5自然风格139
7.5.1自然风格清新140
7.5.2自然风格清幽140
7.5.3色彩搭配实例141
7.5.4佳作欣赏141
7.6未来风格142
7.6.1未来风格一动感143
7.6.2未来风格一冷酷143
7.6.3色彩搭配实例144
7.6.4佳作欣赏144
第8章空间色彩的视觉印象145
8.1粗犷色彩146
8.1.1粗粝147
8.12原始147
8.1.3色彩搭配实例148
8.1.4佳作欣赏148
8.2温暖色彩149
8.2.1和缓150
8.2.2和煦150
8.2.3色彩搭配实例151
8.2.4佳作欣赏151
8.3清新色彩152
8.3.1空灵153
8.3.2清纯153
8.3.3色彩搭配实例154
8.3.4佳作欣赏154
8.4理性色彩155
8.4.1沉着156
8.4.2沉稳156
8.4.3色彩搭配实例157
8.4.4佳作欣赏157
8.5复古色彩158
8.5.1古典159
8.5.2怀旧159
8.5.3色彩搭配实例160
8.5.4佳作欣赏160
8.6活泼色彩161
8.6.1活跃162
8.6.2鲜明162
8.6.3色彩搭配实例163
8.6.4佳作欣赏163
8.7安静色彩164
8.7.1沉稳165
8.7.2寂静165
8.7.3色彩搭配实例166
8.7.4佳作欣赏166
8.8庄重色彩167
8.8.1稳重168
8.8.2气派168
8.8.3色彩搭配实例169
8.8.4佳作欣赏169
8.9自然色彩170
8.9.1清凉171
8.9.2悠闲171
8.9.3色彩搭配实例172
8.9.4佳作欣赏172
8.10浪漫色彩173
8.10.1温柔174
8.10.2梦幻174
8.10.3色彩搭配实例175
8.10.4佳作欣赏175
8.11素雅色彩176
8.11.1优雅177
8.11.2干净177
8.11.3色彩搭配实例178
8.11.4佳作欣赏178
8.12明亮色彩179
8.12.1明亮180
8.12.2敞亮180
8.12.3色彩搭配实例181
8.12.4佳作欣赏181
GB/T 22055-2022 显微镜 成像部件的连接尺寸
ICS37.020
CCS N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2055—2022代替GB/T22055.1一2008,GB/T22055.2一2009等
显微镜 成像部件 的连接尺寸
Microscopes-Interfacing dimensions for imaging components(IS09345:2019,M0D)
2022-04-15发布2022-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显微镜成像部件的连接尺寸的术语和定义,要求及标记。
本文件适用于显微镜的设计,制造和质量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作。
GB/T27668.1显撤术术语第1部分:光学显微术(GB/T27668.1一2011,IS010934-1:2002,MOD)
3术语和定义
GB/T27668.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物镜齐焦距离parfocalizing distance of the objective
显微镜处于工作状态时,物镜的定位面与物平面(即无覆盖物体的表面)之间的空间距离。
注:见图1,图2和表1中的奥鞋b。
[来源:GB/T27668.1一2011,3.79.2.4,有修改]
3.2
物镜到初次像面的距离objective to primary image distance
物镜定位面(物镜简或转换器)与初次像面之间的空间距离。
注1:通常值为150mm或无限运。
注2:见图1,图2和表1。
[来源:GB/T27668.1一2011,3.79.2.1,有修改]
3.3
标准镜简透镜的焦距focal length of the normal tube lensfx
在设计无限远校正物镜时起作用的特殊镜筒透镜的焦距。
注:见图2。
3.4
机械筒长mechanical tube length
转换器上物镜的定位面和观察简上目镜的定位面之间的空间距离。
4要求
成像系统的名义尺寸和允差
成像系统的名义尺寸和允差如表1所示,示例见图1和图2。
特定的目镜,物镜和镜筒透镜的组合,通常用于校正像差。因此,尽管目镜,物镜和镜筒透镜符合本文件的规定,但一个制造商的物镜与另一制造商的镜筒透镜或目镜的组合可能会导致放大倍率和/或光学性能方面的误差。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彩色高清PDF《说图解色 住宅空间色彩搭配解剖书》郭鑫、郭锛 2019版
本书是一木讲解住宅空间 和配色的图书,共分为7章,分别为色彩解构、住宅空问设计的基础知识、基础色与空间色彩设计、居住空间的色彩搭配 、公共空间的色彩搭配、装饰风格与色彩搭配、空间色彩的视觉印象。第1~2章为基础理论章节,详细介绍了住宅空间设计需要的色彩理论和住它设计原理:第3章为基础色章节,详细介绍了多种颜色在住宅设计中的应用:第4~7章为综合章节,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居住空间、公共空间,以及不同的装饰风格和空间色彩视觉印象进行讲解
本书既可以当作工具书查阅使用,也可作为参照书赏析使用,可供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展示设计等专业使用的速查版式工具书籍,也可作为各大培训机构、公司的理论参考书籍,还可作为各大、中专院校的教辅书籍
住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标准,运用技术手段和建筑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人们已经越来越重视住宅设计的实用性、功能性和艺术性,追求更舒适的居住体验、更突出的风格特色、更创意的家居设计。
本书按照住宅空间的理论、分类、风格等要素分为7章。分别为色彩解构、住宅空间设计的基础知识、基础色与空间色彩设计、居住空间的色彩搭配、公共空间的色彩搭配、装饰风格与色彩搭配、空间色彩的视觉印象。书中安排了常见陈设选择、装修攻略、色彩搭配实例、佳作欣赏、风格中常见的要素等经典模块,不仅让读者可以学习到住宅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设计方案、设计思路,还可以欣赏到许多经典设计案例。
内容索引:
前言
第1章色彩解构001
1.1光与色002
1.2三原色003
1.2.1色光三原色003
1.2.2印刷三原色003
1.3色彩的分类004
1.3.1有彩色004
1.3.2无彩色004
1.4色彩的三大属性005
1.4.1色相005
1.4.2明度006
1.4.3纯度007
1.5主色、辅助色与点缀色的关系008
1.5.1主色008
1.5.2辅助色008
1.5,3点缀色009
1.6色彩的对比009
1.6.1明度对比009
1.6.2纯度对比010
1.6.3色相对比011
1.6.4面积对比013
1.6.5冷暖对比014
第2章住宅空间设计的基础知识
2.1什么是室内设计016
2.2室内设计的原则017
2.3室内设计十大法则020
2.3.1对比020
2.3.2和谐020
2.3.3对称021
2.3.4均衡021
2.3.5层次022
2.3.6呼应022
2.3.7延续023
2.3.8简洁023
2.3.9独特024
2.3.10色调024
2.4室内设计的要素025
2.4.1室内空间设计025
2.4.2室内建筑构件的装修设计025
24.3室内陈设品的陈设设计026
2.4.4室内照明设计027
2.4.5室内绿化设计027
2.4.6室内色彩设计028
2.5色彩与室内设计的关系028
第3章基础色与空间色彩设计031
3.1红色032
3.1.1认识红色032
3.1.2典型案例033
3.1.3场景搭配033
3.1.4红色常见色彩搭配034
3.1.5佳作欣赏034
3.2橙色035
3.2.1认识橙色035
3.2.2典型案例036
3.2.3场景搭配036
3.2.4橙色常见色彩搭配037
3.2.5佳作欣赏037
3.3黄色038
3.3.1认识黄色038
3.3.2典型案例039
3.3.3场景搭配039
3.3.4黄色常见色彩搭配040
3.3.5佳作欣赏040
3.4绿色041
3.4.1认识绿色041
3.4.2典型案例042
3.4.3场景搭配042
3.4.4绿色常见色彩搭配043
3.4.5佳作欣赏043
3.5青色044
3.5.1认识青色044
3.5.2典型案例045
3.5.3场景搭配045
3.5.4青色常见色彩搭配046
3.5.5佳作欣赏046
3.6蓝色047
3.6.1认识蓝色047
3.6.2典型案例048
3.6.3场景搭配048
3.6.4蓝色常见色彩搭配049
3.6.5佳作欣贯049
3.7紫色050
3.7.1认识紫色050
3.7.2典型案例051
3.7.3场景搭配051
3.7.4紫色常见色彩搭配052
3.7.5佳作欣赏052
3.8黑、白、灰053
3.8.1认识黑、白、灰053
3.8.2典型案例055
3.8.3场景搭配055
3.8.4黑、白、灰常见色彩搭配056
3.8.5佳作欣赏056
第4章居住空间的色彩搭配057
4.1客厅的色彩搭配058
4.1.1温059
4.1.2轻快059
4.1.3理性060
4.1.4中庙060
4.1.5常见陈设选择061
4.1.6装修攻略一茶几的选择方法061
4.1.7色彩搭配实例062
4.1.8佳作欣赏062
4.2卧室的色彩搭配063
4.2.1浪漫064
4.2.2轻工业风064
4.2.3休闲065
4.2.4自然065
4.2.5常见陈设选择066
4.2.6装修攻略一柔和光线营造安宁睡意066
4.2.7色彩搭配实例067
4.2.8佳作欣赏067
4.3厨房的色彩搭配068
4.3.1干净069
4.3.2温暖069
4.3.3稳重070
4.3.4朴素070
4.3.5常见陈设选择071
4.3.6装修攻略—如何提高室内采光071
4.3.7色彩搭配实例072
4.3.8佳作欣赏072
4.4餐厅的色彩搭配073
4.4.1安静074
4.4.2轻快074
4.4.3自然075
4.4.4清爽075
4.4.5常见陈设选择076
4.4.6装修攻略一巧用“隐形门”076
4.4.7色彩搭配实例077
4.4.8佳作欣赏077
4.5书房的色彩搭配078
4.5.1舒适
0794.5.2轻松079
4.5.3理性080
4.5.4个性080
4.5.5常见陈设选择081
4.5.6装修攻略一认识8种板材081
4.5.7色彩搭配实例082
4.5.8佳作欣赏082
4.6卫浴间的色彩搭配083
4.6.1清爽084
4.6.2干净084
4.6.3细腻085
4.6.4粗矿085
4.6.5常见陈设选择086
4.6.6装修攻略卫浴间的设计技巧086
4.6.7色彩搭配实例087
4.6.8佳作欣赏087
4.7儿童房的色彩搭配088
4.7.1童089
4.7.2温情089
4.7.3直爽090
4.7.4女孩房090
4.7.5常见陈设选择091
4.7.6装修攻路一儿童房安全事项091
4.7.7色彩搭配实例092
4.7.8佳作欣赏092
第5章公共空间的色彩搭配093
5.1玄关色彩搭配094
5.1.1大气095
5.1.2实用095
5.1.3豪华096
5.1.4文艺096
5.1.5常见陈设选择097
5.1.6装修攻路一玄关鞋柜设计097
5.1.7色彩搭配实例098
5.1.8佳作欣赏098
5.2走廊色彩搭配099
5.2.1通透100
5.2.2幽静100
5.2.3清新101
5.2.4温暖101
5.2.5常见陈设选择102
5.2.6装修攻路走廊装修的设计技巧102
5.2.7色彩搭配实例103
5.2.8佳作欣赏103
5.3阳台、阳光房色彩搭配104
5.3.1阳台—纯净105
5.3.2阳台—惬意105
5.3.3阳光房自然106
5.3.4阳光房—舒适106
5.3.5常见陈设选择107
5.3.6装修攻略阳台、阳光房植物的选择107
5.3.7色彩搭配实例108
5.3.8佳作欣赏108
5.4其他空间色彩搭配109
5.4.1衣帽间110
5.4.2储酒室110
5.4.3洗衣房111
5.4.4健身室111
5.4.5常见陈设选择112
5.4.6装修攻略一怎样治理装修污染112
5.4.7色彩搭配实例113
5.4.8佳作欣赏113
第6章装饰风格与色彩搭配114
6.1现代风格的色彩搭配115
6.1.1现代风格一精致116
6.1.2现代风格—清爽116
6.1.3现代风格中常见的要素117
6.1.4装修攻略一现代装饰风格的空间构成117
6.1.5色彩搭配实例117
6.1.6佳作欣赏118
6.2简欧风格的色彩搭配119
6.2.1简欧风格一轻奢120
6.2.2简欧风格一优雅120
6.2.3简欧风格中常见的要素121
6.2.4装修攻路一水晶吊灯的选择121
6.2.5色彩搭配实例122
6.2.6佳作欣赏122
6.3中式风格的色彩搭配123
6.3.1中式风格一雅致124
6.3.2中式风格一华丽124
6.3.3中式风格中常见的要素125
6.3.4装修攻略中式灯具的选择125
6.3.5色彩搭配实例126
6.3.6佳作欣赏126
6.4日式风格的色彩搭配127
6.4.1日式风格—传统128
6.4.2日式风格一素雅128
6.4.3日式风格中常见的要素129
6.4.4装修攻略一榻榻米的优点与缺点129
6.4.5色彩搭配实例130
6.4.6佳作欣赏130
6.5美式风格的色彩搭配131
6.5.1美式风格—舒适132
6.5.2美式风格一乡村132
6.5.3美式风格中常见的要素133
6.5.4装修攻略—美式风格中的复古情结133
6.5.5色彩搭配实例133
6.5.6佳作欣赏134
6.6地中海风格的色彩搭配135
6.6.1地中海风格一宁静136
6.6,2地中海风格一优雅136
6.6.3地中海风格中常见的要素137
6.6.4装修攻略地中海风格装饰的选择137
6.6.5色彩搭配实例137
6.6.6佳作欣赏138
6.7东南亚风格的色彩搭配139
6.7.1东南亚风格一朴素140
6.72东南亚风格—绚丽140
6.7.3东南亚风格的家居布置141
6.7.4装修攻略一如何挑选东南亚风情饰品141
6.7.5色彩搭配实例141
6.7.6佳作欣赏142
6.8田园风格的色彩搭配143
6.8.1田园风格一自然144
6.8.2田园风格一朴实144
6.8.3田园风格中常见的要素145
6.8.4装修攻路—碎花壁纸的选择145
6.8.5色彩搭配实例145
6.8.6佳作欣赏146
6.9北欧风格的色彩搭配147
6.9.1北欧风格一文艺148
6.9.2北欧风格细腻148
69.3北欧风格中常见的要素149
6.9.4装修攻略一北欧风格绿植的选择149
6.9.5色彩搭配实例149
6.9.6佳作欣赏150
6.10工业风格的色彩搭配151
6.10.1工业风格—时尚152
6.10.2工业风格优雅152
6.10.3工业风格中常见的要素153
6.10.4装修攻略一孔板推拉门打造“半透明”空间153
6.10.5色彩搭配实例153
6.10.6佳作欣赏154
6.11极简风格的色彩搭配155
6.11.1极简风格一时尚156
6.11.2极简风格优雅156
6.11.3极简风格中常见的要素157
6.11.4装修攻略一极简风格三要素157
6.11.5色彩搭配实例157
6.11.6佳作欣赏158
6.12复古风格的色彩搭配159
6.12.1复古风格一怀旧160
6.12.2复古风格一浪漫160
6.12.3复古风格中常见的要素161
6.12.4装修攻略一通过老年砖打造复古161
6.12.5色彩搭配实例161
6.12.6佳作欣赏162
第7章空间色彩的视觉印象164
7.1热情165
7.1.1橙香满溢165
7.1.2温醇暖意165
7.1.3秋日暖阳166
7.1.4旧时光166
7.1.5常见色彩搭配167
7.1.6佳作欣赏167
7.2雅致168
7.2.1灰色浪漫168
7.2.2都市避风港168
7.2.3守护宁静169
7.2.4雅眠169
7.2.5常见色彩搭配170
7.2.6佳作欣赏170
7.3活泼171
7.3.1繁花物语171
7.3.2童年记忆171
7.3.3午夜烟花172
7.3.4春晓172
7.3.5常见色彩搭配173
7.3.6佳作欣赏173
7.4简洁174
7.4.1日光倾城174
7.4.2慢生活174
7.4.3几何空间175
7.4.4一米阳光175
7.4.5常见色彩搭配176
7.4.6佳作欣赏176
7.5华丽177
7.5.1奢华殿堂177
7.5.2理想城177
7.5.3金属王国178
7.5.4爱情海178
7.5.5常见色彩搭配179
7.5.6佳作欣赏179
7.6温馨179
7.6.1温馨港湾180
7.6.2光影悦动180
7.6.3阳光公寓181
7.6.4时光胶囊181
7.6.5常见色彩搭配181
7.6.6佳作欣赏182
7.7清新183
7.7.1夏日追凉183
7.7.2悠然自得183
7.73浪漫地中海184
7.7.4NS风尚184
7.7.5常见色彩搭配185
7.7.6佳作欣赏185
7.8自然185
7.8.1回归自然186
7.8.2原木主张186
7.8.3守护绿色187
7.8.4本色生活187
7.8.5常见色彩搭配188
7.8.6佳作欣赏188
7.9稳重188
7.9.1纳帕溪谷189
7.9.2暮歌189
7.9.3绿野仙踪190
7.9.4都市日记190
7.9.5常见色彩搭配191
7.9.6佳作欣赏191
7.10浪漫191
7.10.1甜梦192
7.10.2白昼情书192
7.10.3花香美宅193
7.10.4风轻云涌193
7.10.5常见色彩搭配194
7.10.6佳作欣赏194
7.11粗犷194
7.11.1工业风之家195
7.11.2西雅图195
7.11.3水泥森林196
7.11.4荒野196
7.11.5常见色彩搭配197
7.11.6佳作欣赏197
GB/T 21391-2022 用气体涡轮流量计测量天然气流量
ICS75.180.30
CCS E 98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1391-2022代替GB/T21391一2008
用气体涡轮流量计 测量天然气流量
Measurement of natural gas flow by turbine gas meters
2022-04-15发布2022-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用于天然气流量测量的气体润轮流量计(以下简称流量计)的工作原理,计量性能,安装和使用锥护、流量计算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实流校准和现场检查等。
本文件适用于组咸在GB17820和GB/T37124界定范围内,且直实相对密度为0.55~0.80的天然气流量测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836.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GB/T3836.2爆炸性环境第2部分:由隔爆外壳“”保护的设备
GB/T3836.4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保护的设备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11062天然气发热量,密度,相对密度和沃泊指数的计算方法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3610天然气的组成分析气相色游法
GB/T17747.1天然气压缩因子的计算第1部分:导论和指南
GB/T17747.2天然气压缩因子的计算第2部分:用摩尔组成进行计算
GB/T17747.3天然气压缩因子的计算第3部分:用物性值进行计算
GB17820天然气
GB/T18603一2014天然气计量系统技术要求
GB/T21446一2008用标准孔板流量计测量天然气流量
GB/T25480仪器仪表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GB/T35186天然气计量系统性能评价
3术语,定义和符号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气体涡轮流量计turbine gas meter
在流体作用下叶轮受力旋转,其转速与流体体积流量成函数关系的流量计。
注:通过流量计的流体体积流量是基于叶轮旋转数得到的。
3.1.2
量程比rangeability/turn down ratio
范围度在最大允许误差范围内流量计的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之比。
3.1.3
工作压力范围working pressure range
满足流量计计量性能要求的压力范围。
3.1.4
工作温度范围working temperature range
满足流量计计量性能要求的温度范围。
3.1.5
压损pressure loss
管路中由飘轮流量计引起的不能恢复的压降。
3.1.6
K系数K factor
单位体积流体流过流量计时流量计发出的脉冲数。
[来源:JJG1037一2008,3.1,有修改]
3.1.7
分界流量transition flow rate
在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间的流量值,它将流量范围分剂成最大允许误差不同的两个区,即“高区”和“低区”。
[来源:JJG1037-2008,3.3]
3.1.8
测量芯measurement cartridge
流量计内部组件,可以从流量计体中拆卸下来,包括内置流动调整器(如适用)、叶轮和轴承等用于计量的部件。
3.1.9
峰间误差maximum peak-to-peak error
分界流量以上,最大示值误差与最小示值误差间的差值。
来源:GB/T18604一2014,3,2.14,有修改]
3.1.10
智能流量计intelligent flow meter
集流量、温度,压力检测功能于一体,并能进行温度,压力,压缩因子自动补偿和流量积算的流量计。
[来源:GB/T28848一2012,3.1,有修改]
3.1.11
实流校准flow calibration
以天然气,空气或水等为介质所进行的流量计校准。
[来源:GB/T18603一2001,3.1.13]4工作原理
4.1结构和原理
祸轮流量计主要由传感器和转换器组成,传多器主要包括测量芯、壳体、前后导向件,转换器分为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其典型结构分别见图1和图2。流动流体的动力驱使叶轮旋转,其旋转速度与体积流量近似成比例。通过流量计的流体体积是基于叶轮的旋转数得到的。
4.2影响测量准确度的因素
流量计的测量准确度主要受下列因素影响:
轴承的摩擦力变化;
气体黏度变化;
气体密度变化:气体密度变化可能带来流量计的范围度,压力摄失以及准确度的变化;
流体温度、压力的变化:当工作时流体的温度、压力与校准或检定时的温度、压力有显著不同时,将引起系数的变化;
气流中困液杂质;
管道安装结构;
气体流态变化;
过载;
管线振动;
射颗干扰或电磁干扰,流量计应远离电机等强电磁干扰的区域;
脉动流的影响,应把流量计设置在远离脉动的地方,或者在脉动源后附加脉动衰减器。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17215.303-2022 交流电测量设备 特殊要求 第3部分:数字化电能表
ICS17.220.20
CCS N 2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7215.303—2022
代替GB/T17215.303一2013
交流电测量设备 :特殊要求 第3部分:数字化电能表
Electricity metering equipment (AC)-Particular requirements-Part 3:Digital input electricity meter
2022-04-15发布2022-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适用于数字化电能表(以下简称“仪表”)的分类及标准的电量值,结构、仪表的标识和文件、计量性能要求和试验、结构安全要求,气候环境、外部影响,计量性能保护要求,电气要求,功能要求,裂式试验。
本文件适用于在50Hz或60Hz电网中安装使用,经电子式互感器(ET)或独立合并单元(SAMU)接人,且输入符合DL/T860.92或GB/T20840,9规范的数字化采样值的新制造仪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1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4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十12h循环)
GB/T2423.43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振动、冲击和类似动力学试验样品的安装
GB/T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1P代码)
GB/T17215.211一2021电测量设备(交流)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第11部分:测量设备
GB/T17215.301一2007多功能电能表特殊要求
GB/T17626.2一2018电磁装容试羧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一201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畅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一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原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一201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洒(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6一2017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畅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17626.12一201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振铃波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8一201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被抗扰度试验
GB/T17626.20一201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横电磁波(TEM)波导中的发射和抗扰度试验
GB/T17626,29一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直流电源输人端口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GB/T20840,8一2007互感器第8部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GB/T20840.9一2017互器第9都分:互感器的数字接口
GB/T37006一2018数字化电能表检验装置
DL/Z860.2一2006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2部分:术语
DL/T860.10一2018电力自动化通信网格和系统第10都分:一致性测试
DL/T860.92一2016电力自动化通信网铬和系统第9-2部分:特定通信服务映射(SCSM)-基于IS0/IEC8802-3的采样值
IEC60068-2-27:2008环境试验第2-27部分:试验试验Ea和导则:神击(Environmental testing-Part 2-27:Tests-Test Ea and guidance:Shock)
EC60068-2-64:2008环境试验第2-64部分:试验试验Fh:振动,宽带随机和指南(Environmental testing-Part 2-64.Tests-Test Fh:Vibration,broadband random and guidance)
1EC61000-4-8:2009电磁兼容(EMC)第4-8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畅抗扰度试验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Part 4-8: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Power fre-quency magnetic field immunity test]
IE℃61000-4-11:2017电磁兼容(EMC)第4-11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
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一Part4-ll: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Voltage dips,short interruptions and voltage variations immunity tests]
IEC62052-31:2015电测量设备(交流)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第31部分:产品安全要求
[Electricity metering equipment (AC)-General requirements,tests and test conditions-Part 31:Product safety requirements and tests]
IEC CISPR32:2015多煤体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辐射要求(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of multimedia equipment-Emission requirements)
3术语和定义
GB/T17215.211一2021.DL/Z860.2和1EC62052-31:201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作。
3.1
数字化电能表digital input electricity meter
对电压、电流量化数字量进行计量的电能计量设备。
3.1.1
单间隔数字化电能表single-一bay digital input electricity meter
接收单个设备输出的电压,电流采样值报文进行计量的数字化电能表。
3.1.2
骑间隔数字化电能表cross一bay digital input electricity meter
接收多个设备输出的电压,电流采样值报文进行计量的数字化电能表。
3.2
工作电源working supply
通过专用端子为仪表的电源电路供电的电源。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PDU:应用协议数据单元(Application Protocol Data Unit)
APPID:应用标识符(Application Indentifier)
ASDU: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pplication Service Data Unit)
MAC:介质访间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
SVD:采样值控制块标识(Sampled Value ID)
SAMU:独立合并单元(Stand-alone Merging Unit)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15284-2022 多费率电能表 特殊要求
ICS17.220.20
CCS N 2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5284-2022代替GB/T15284一2002
多费率电能表 特殊要求
Multi-rate electricity meters-Particular requirements
2022-04-15发布2022-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多费率电能表(以下简称“仪表”)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和文件、包装及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新制造的、在电压不超过600V的50Hz或60Hz电网中测量和控制电能的仪表。
本文件仅适用于时间开关为数字显示,并用电池或电容等作为工作储备的仪表。
本文件不适用于时间开关为模拟标度盘的仪表,也不适用于机电式仪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5一2019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2423.43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振动、冲击和类似动力学试验样品的安装
GB/T2423.56一2018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h:宽带随机振动和导则
GB/T2900.77一2008电工术语电工电子测量和仪器仪表第1部分:测量的通用术语
GB/T13384一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6935.1一2008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
GB/T17215.211一2021电测量设备(交流)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第11部分:测量设备
GB/T17215.321一2021电测量设备(交流)特殊要求第21部分:静止式有功电能表(A级、B级、C级、D级和E级)
GB/T17215.323-2008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23部分:静止式无功电能表(2级和3级)
GB/T17215.324一2017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24部分:静止式基波频率无功电能表(0.5S级、1S级和1级)
JJF1245.2一2019安装式交流电能表型式评价大纲软件要求
DL/T1490一2015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
IEC62052-31:2015电测量设备(交流)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第31部分:产品安全要求和试脸[Electricity metering equipment(AC)一General requirements,tests and test conditions-Part 31:Product safety requirements and tests]
3术语和定义
GB/T17215.211一2021、GB/T2900.77一2008、DL/T1490一201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多费率电能表multi-rate electricity meter
具有1个或多个电能寄存器,且费率方案设置在本地攸表中或远方计费系统侧的仪表。
注:费率方案设置在仪表中或远方计费系统内,按时间基线或清费基线工作,或通过外都控制信号工作。
[来源:GB/T17215.211-2021,3.1.7,有修改]
3.2
静止式多费率电能表statie multi-rate electricity meter
测量单元由电流和电压作用于固态(电子)器件而产生与电能成比例的输出量,其费率电量计量功能由电子电路或远方计费系统实现的仪表。
3.3
本地多费率电能表local static multi-rate electricity meter
费率方案设置在仅表中,仅表按费书方案记录各费率电能数据,并存储于对应的寄存器的仪表。
3.4
远程多费率电能表remote static multi-rate electricity meter
费率方案设置在远方计费系统中,攸表按照预定时间间隔记录电能数据,由远方计费系统计算得到各费率电能数据的仪表。
3.5
分舞力resolution
导致标示值发生可观察到的被测量或供给量的最小变化。
[来源:GB/T2900.77一2008,311-03-10]
3.6
时钟/日历clock/.calendar
具有全部时间信总的装置。
3.7
冻结free
存储特定时刻数据的操作。
[来源:DL/T1490-2015,3.6]
3.8
时段time interval
将一天中的24小时划分成的若干时间段。
[来源:DL/T1490一2015,3.7]
3.9
费率rate
与电能消耗时段相对应的计算电费的价格体系。
挂:若仪表可支持#个费率,分别为T,一T。
[来源:DL/T1490一2015,3.8]
3.10
清零clear
清除仪表内存储的电能量,最大需量,冻结量、事件记录、负荷记录等数据的操作。
3.11
结算周期billing period
相继两个计费日期之间的时间。
3.12
HLV信号端口HLV signal port
电压标称值被视为危险带电的,轴助输人或输出电路和其他非电网电源辅助电路的端子。
注:出于本文件的目的,符合EC62052-31:2015中6,3.2规定的信号值视为危险带电,如额定工作电压被视为危险替电电压的电力线通信端子(PC),费率控制输人,控制输出。
[来源:GB/T17215.211-2021,3.3.5]
3.13
ELV信号端口ELV signal port
电压标称值被视为不危险带电的轴助输入或输出电路,通信电路和其他轴助电路的端子。
住:出于本文件的目的,ELV(知低电压)值在EC62052-31:2015中6.3的规定,本定文含PELV和SELV电路。
[米源:GB/T17215.211-2021,3.3.6]
4分类
4.1按接入电路的方式和测量电能量的类别
按接人电路的方式分直接接人式和经互感器接人式,按接线方式分为单相、三相三线和三相四线,按测量电能量的类别分为有功,无功或其组合,见表1。
4.2
按测量电能的准确度等级
按有功或无功电能的准确度等级分别分为:
一按有功电能准确度:A级,B级,C级,D级,E级;
—按无功电能准确度:0,5S级、1S级,1级,2级和3级。
4.3按费率方案设置的位置
按费率方案设置的位置分为:
一本地多费率电能表;
—远程多费率电能表。
4.4按有无双向测量电能的功能
按有无双向测量电能的功能分为:
一双向型多费率电能表;
一单向型多费率电能表。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彩色高清PDF《图解餐饮空间设计》2018版
内容索引:
餐饮空间设计 十大要点
1思考市场性并结合生活体验的商业空间008
2不只设计,更需功能与平效010
3餐厅定位及主题设定与成功息息相关012
4首先要实用,其次营造整体氛围014
5清楚的品牌经营理念与核心价值016
6设计还包含统筹整018
7当地饮食文化与空间主题相结合020
8针对餐厅定位及料理延伸设计
9自然绿生活及工业两大餐饮风格024
10回归自然,强调食物、人、空间的情感与纯粹026
Ⅱ餐饮空间设计基本篇
外观设计
入口设计
座位设计
吧台设计
·家具、器具、C设计、菜单066
·厨房设计076
·照明设计、其他设计088
Ⅲ餐饮空间设计需求篇
高级餐厅
Steirereck:私密又自然的米其林二星餐厅100
·G9 Shanghai结合灯光及艺术的迷幻、绚丽空间104
RAW不论料理或设计都是中国台湾之光108
茶六烧肉堂处处留意顾客感受,打造高级烧肉空间114
·泰钰丰(天津)古色古香中的创新设计120
聚会餐厅
D00r19悠游想象力之中的五感盛会124
Nozomi sushi Bar传统与现代的接轨128
·毛井MAODON Cuisine中国台湾老房子内享用日式料理132
·穗科hoshina
感动设计体现专业服务138
·富锦树台菜香槟尝一口静好时光144
休闲餐厅
·Kinova奔放随意的浓浓日本味150
·成家SEIKA(Mirrors)花见时光啜饮一杯好咖啡154
·Fujin Tree353Cafe复合式选品店延伸店面设计158
·AMP Cafe一如咖啡的质朴自然原味164
·上海囍旺咖啡成功是找到自己的品牌定位170
师园盐酥鸡新旧融合规划打造中国台湾TOP小吃174
特殊需求
·FOR亲子
X子意式亲子餐厅打造风和日丽的慢生活180
·FOR个人
Oyster Bar一个人大啖甘醇丝滑的优雅滋味188
·FOR宠物
猫咪先生的朋友猫奴宠爱主人的好去处196
高清PDF《村镇房屋建筑和基础设施产品标准体系及研究》市政西南院 赵远清 2018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缩小城乡差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已进入快速城镇化时期,实现城镇化和城市协调发展,对农村领域科技提出了更高需求。农村作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发展能更好地协调资源环境冲突,促进可持续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和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可持续城镇化的目的与归宿。
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需要进一步提高对村镇规划建设的综合服务能力,加强对村镇规划建设的引导和支持,保障村镇规划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加强对村镇建设标准体系及关键技术的研究。我国现行房屋建筑和基础设施 产品标准体系主要针对城镇建设制定,专门针对村镇房屋建筑 和基础设施的产品标准体系之前尚未建立。尽管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了城乡建设技术的不断融合,城镇建设中开发使用的很多产品在村镇建设中都具有通用性,但在我国乡村存在众多历史绵长、应用广泛、品质出众、赋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土”产品因标准严重缺失而未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另外,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涌现,这些“乡土”产品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同时理应融人现代科技元素进行升级改造。由此可见,在现行城镇产品标准体系的基础上系统梳理村镇适用的产品标准体系具有现实的必要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课题任务开展了如下研究:
1.标准体系层级划分
通过村镇建设产品标准体系现状分析及层级划分技术研究,形成了标准体系框架结构,竖向原则上分为基础标准、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3个层次。
2.标准项目的生成技术
进行村镇标准项目的内容识别技术、覆盖范围界定技术和特征属性确定方法研究,总结标准体系中标准的种类、各标准包含的技术内容。
3.标准体系的建立方法
研究村镇建设产品标准体系涵盖的专业门类,以及标准的对应关系,建立完成村镇产品标准体系。
4.标准项目重要度分级
通过研究村镇建设产品标准体系内标准项目的分级原则,确定标准体系内标准项目的分级方法,对村镇建设产品标准体系内标准项目进行重要度分解,确定各标准的重要度。
本产品标准体系的编制将在我国村镇建设产品标准和工程标准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在我国村镇建设产品标准与城镇建设产品标准之间建立内在的协调,建立一个分类科学、结构优化、数量合理的村镇建设产品标准体系,避免标准之间的矛盾、重复或疏漏,确保标准编制工作的秩序,实现科学管理。本标准体系可以在今后一定时期内指引村镇建设产品标准的编制与发展,引导和规范村镇建设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提高我国村镇建设水平。
内容索引:
第1章综述1
1.1概述1
1.2现行标准关键技术的适用性2
1.2.1国内外产品标准现状及对比研究2
1.2.2城乡产品标准对比研究2
1.2.3村镇关键技术标准技术适用性研究2
1.3标准体系层级划分及框架建立…3
1.3.1制定标准体系目的、作用和原则3
1,3.2标准体系的适用范围、确定标准项目的原则3
1.3.3标准体系结构3
1.4标准体系内标准项目的生成技术5
1,4,1村镇建设标准体系内标准内容识别技术5
1.4.2村镇建设标准体系内标准覆盖范围界定技术5
1,4.3村镇建设标准体系内标准项目的特征属性确定方法
1.5标准体系内标准重要度分级方法6
1.6标准项目说明6
第2章村镇房屋建筑产品标准体系7
2.1建筑围护结构7
2.1.1概述7
2.1.2标准体系框图8
2.1.3标准体系表9
2.1.4标准项目说明16
2.2建筑结构……18
2.2.1概述18
2.2.2标准体系框图20
2.2.3标准体系表21
2.2.4标准项目说明25
2.3建筑给水排水26
2.3.1概述26
2.3.2标准体系框图27
2.3.3标准体系表28
2.3.4标准项目说明31
2.4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32
2.4.1概述32
2.4.2标准体系框图+……34
2.4.3标准体系表…34
2.4.4标准项目说明38
2.5建筑电气…40
2.5.1概述40
2.5.2标准体系框图41
2.5.3标准体系表…42
2.5.4标准项目说明49
2.6建筑燃气…49
2.6.1概述49
2.6.2标准体系框图51
2.6.3标准体系表51
2.6.4标准项目说明58
2.7施工机具与加固58
2.7.1概述58
2.7.2标准体系框图59
2.7.3标准体系表60
2.7.4标准项目说明66
第3章村镇基础设施产品标准体系68
3.1村镇道路桥梁69
3.1.1概述70
3.1.2标准体系框图73
3.1.3标准体系表…73
3.1.4标准项目说明75
3.2室外给水…78
3.2.1概述79
3.2.2标准体系框图80
3.2.3标准体系表…81
3.2.4标准项目说明84
3.3室外排水…85
3.3.1概述85
3.3.2标准体系框图88
3.3.3标准体系表…89
3.3.4标准项目说明93
3.4室外然气…95
3.4.1概述95
3.4.2标准体系框图…96
3.4.3标准体系表…97
3.4.4标准项目说明103
3.5室外供热103
3.5.1概述103
3.5.2标准体系框图106
3.5.3标准体系表106
3.5.4标准项目说明110
3.6环境卫生111
3.6.1概述111
3.6.2标准体系框图114
3.6.3标准体系表115
3.6.4标准项目说明117
3.7风景园林…119
3.7.1概述119
3.7.2标准体系框图120
3.7.3标准体系表121
3.7.4标准项目说明123
附录村镇污水处理技术概要及一体化污水净化装置应用调查研究125
GB/T 12350-2022 小功率电动机的安全要求
ICs29.160.30
CCS K 2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2350-2022代替GB/T12350-2009
小功率电动机 的安全要求
Safety requirements of small power motors
2022-04-15发布2022-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小功率电动机的安全通用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GB/T5171,1所规定的小功率电动机(以下简称电动机),其他类似电动机也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55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
GB/T1971旋转电机线端标志与旋转方向
GB/T2423.3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2423.4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十12h循环)
GB/T2423.5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环境测试试验Eh:锤击试验
GB/T2900.25电工术语旋转电机
GB/T2900.27电工术语小功事电动机
GB/T3667.1一2016交流电动机电容器第1部分:总则性能,试验和额定值安全要求安装和运行导则
GB/T3667.2一2016交流电动机电容器第2部分:电动机起动电容器
GB/T4207固体绝缘材料耐电痕化指数和相比电痕化指数的测定方法
GB4343.1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电磁兼容要求第1部分:发射
GB4706.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4942旋转电机整体结构的防护等级(P代码)分级
GB/T5169.5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5部分:试验火焰针焰试验方法装置,确认试验方法和导则
GB/T5169.11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1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成品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GWEPT)
GB/T5169.16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6部分:试验火焰50W水平与垂直火焰试验方法
GB/T5169.21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21部分:非正常热球压试验方法
GB/T5171.1小功率电动机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5171.21小功率电动机第2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GB/T5171,22小功率电动机第22部分: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试验方法
GB/T9651单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
GB/T9816.1一2013热熔斯体第1部分:要求和应用导则
GB/T12113一2003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的测量方法
GB/T12665电机在一觳环境条件下使用的湿热试验要求
GB/T14536.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4536.3一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电动机热保护器的特殊要求
GB/T16842外壳对人和设备的防护检验用试具
GB/T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948.1旋转电机绝缘结构功能性评定散绕绕组试验规程热评定和分级
GB/T17948,2旋转电机绝缘结构功能性评定散绕绕组试验规程变更和绝缘组分替代的分级
JB/T6742小功率电动机用换向器
JB/T9547一2011单相电动机起动用离心开关技术条件
JB/T13609单相电动机起动用电子开关技术条件
IEC6038414:2016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第14部分:分规范抑制电磁干扰和供电主线连
接用固定电容器(Fixed capacitors for use in electronic equipment-一Part 14:Sectional specification Fixed capacitors f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and conncction to the supply mains)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25,GB/T2900.27,GB4706.1和GB/T517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作。
3.1
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
在两导电部件之间,或一个导电部件与易触及表面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路径距离。
3.2
电气间隙clearance
在两导电部件之间,或一个导电部件与易触及表而之间的最短空间距离。
3.3
外壳enclosure
易触及的电动机表面,包括电动机的接线盒等部件表面。但不包括不易触及的部件。
3.4
元件component
电动机专用配套件
示例,离心开关,电容器、热保护器等。
3.5
绝缘子insulator
用来绝缘并支撑导体的部件。
3.6
电动机的直径diameter of motor
在电动机定子机壳外切圆上测得的直径,但不包括电动机的散热筋,接线盒和焊缝等尺寸。
3.7
污染等级pollution degree
用数字表征的微观环境受预期污染程度:
注:污染等级1,无污染或仅有干燥的,事导电性的污染,该污棠设有任何影响。
污染等级2,一般仅有非导电性污染,然而必须预期到凝露会偶然发生短督的导电性污兔。
污朵等级3:有导电性污染或由于预期的凝露使干燥的非导电性污染变为导电性污染。
污染等领4:造成持久的导电性污染,例如由于导电尘埃或丽或雪引起的。
3.8
基本绝缘basic insulation
施加于带电部件对电击提供基本防护的绝缘。
3.9
附加绝缘supplementary insulation
万一基本绝缘失效,为了对电击提供防护而对基本绝缘另外施加的独立绝缘。
3.10
双重绝缘double insulation
由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构成的绝蠊系统。
3.11
加强绝缘reinforced insulation
在本文件规定的条件下,提供与双重绝缘等效的防电击等级而范加于带电部件的单一绝缘。
3.12
功能性绝缘functional insulation
仅为电动机的固有功能所需,面在不同电位的导电部件之间设置的绝缘。
3.13
最大损耗点maximum loss point
电动机从空载到额定负载点运行的过程中,产生最大损耗的运行点。
3.14
工作电压working voltage
电动机以额定电压正常运行时,考虑的那部分所承受的最高电压。
注1:考患控制器和开关装置不同位置的影响。
注2:工作电压考虑了清振电压。
注3:在确定工作电压时,可忽略瞬间电压的影响。
3.15
成批定向供货designated suppl小in batches
电动机制造商所生产的成批货物定向供给整机厂商。
4标志与说明
4.1每台电动机应在其明显位置上有标明电动机的额定数据和其他必要事项的华固的铭牌。电动机的铭牌应包含下述内容:
a)电动机名称;
b)电动机型号或规格;
c)额定电压或额定电压范围(单位:V);
d)额定领率(单位:Hz);
e)电源性质的符号,标有额定频率的除外;
f)额定电流(单位:A);
g)额定输出功率或额定输出功率范围(单位:W或kW),转矩定额的电动机仅标出额定输出转矩或者额定输出转矩范围;
一与其他设备,装置完全嵌合而不能单独分离的电动机,如吸尘器电动机,排水泵电动机允许标输人功率,铭牌上应注明该功率为输入功率;
一额定输出功率范围或额定输出转矩范围仅适用于具有无级调速功能的电动机;
一对于有级制速功能的电动机应分级标识额定输出功率或额定输出转矩;
h)额定转速或额定转速范田(单位:r/min)。注:额定转速范围仅适用于有无领满速功能的电动机。
i)效率(对于有能效标识要求的电动机);
j)工作制(非S1工作制时);
k)电容器的电容量与额定电压(适用时);
l)接线图(在机壳或说明书等其他位置另有接线图标牌时,可不必标明);
m)热分级;
n)防护等级(IPO0时可以不标出);
o)制造商名称;
p)制造日期或生产批号(可在机壳上单独标明)。
各类电动机如因特殊需要或受铭牌位置的限制,需对本文件以上项目有所增减时,应在各类电动机标准中定,并在说明书中对其他项目进行详细说明,但是a),b)、c)、g),h),j),k),m),o)和p)应在铭牌上标明。铭牌上的计量单位应符合有关标准或法规的规定。通过视检来确定其是否合格。对于成批定向供货的产品,允许果用喷码或其他类似方式标识铭牌内容,当制造商与生产厂为不同企业时,铭牌应标制造商名称,但应保证完整的产品生产,流通过程的可追湖性。
4.2电动机的元件应标有元作的类型和类别的标惠,并应有制造商名或商标或其他类似标志,以区别于其他元件及其制造商
4.3如果有专供电源中线的接线端,则应标以字母“N”,除不报坏电动机就不能更换接地线的情况外,接地线端应标以符号“”,这些标志不应放在螺钉,可拆卸的垫图或用作莲接导线的可能拆卸的零部件上。对于接地软线,应为绿,黄双色绝缘线,其他导线不得采用此色标。
4.4电动机出线端标志应符合GB/T1971的规定,刻在出线端或用标号片(管)标明,对于有接线板的电动机,其标志应同时刻在接线板上,不得用单独悬挂标号片(管)来代替,电动机的出线端标志可用与接线图一致的色线来表示。电动机上的电容器,离心开关等引出线应有出线端标志。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高清PDF《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与应用 以重庆市为例》丁勇 2019版
本书根据公共建筑 节能改造国家重点城市示范的实施经验,结合公共建筑能源监测平台的应用,分析公共建筑能耗数据分布、能耗分项占比以及用能特征:结合建筑能耗设备、室内环境要求等多方面因素,对公共建筑运行现状进行实测诊断分析:结合节能改造工作,对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 途径和效果进行分析总结:通过分析国内外节能量测量与验证的计算方法,对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效果评估方法进行梳理和分析:结合国内外既有建筑改造的实施管理,对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市场化机制进行归纳分析。本书较为全面地对既有建筑改造的全过程进行梳理,对于指导、研究、探索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分析原理、技术策略、管理方法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本书可供从事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相关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以作为技术应用的科学教育用书,同时还可以为设计、科研技术人员在进行相关技术实施时提供参考。
为提高公共建筑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室内物理环境,加快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建设,2011年,重庆市 被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截至2017年12月,重庆市已顺利完成两批国家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建设示范任务,共改造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示范项目180个,共计改造面积758.3万m。以上项目实现了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20%以上的目标,每年可节电1.56亿kW、节约标煤4.67万t、减排二氧化碳12.65万t、节约能源费用1.29亿元,有效改善了室内的光环境、声环境、热环境和空气质量等功能品质,用能单位对改造效果表示满意的比例达98%以上。同时,重庆市为国家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走市场化道路进行了有益探索,并一直坚持在原有工作基础上不断创新,确保取得新突破。
为了更好地总结工作、凝练成果、强化推广,作为公共建筑能源监管体系国家示范城市、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国家示范城市的技术支撑单位,重庆大学通过总结梳理能耗数据分析、用能现场测试、改造技术分析、节能效果评价、推广机制探索等方面的经验与成果,撰写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与应用一以重庆市为例》。书中分析重庆市公共建筑用能现状、运行现状,总结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途径及效果,梳理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效果评估方法及节能改造的市场化机制,最后并结合典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项目进行案例分析。
本书写作过程中得到了研究生同学的积极参与:王雨、吴佐和唐浩分别参与了第1章、第2章和第6章相关内容的整理:胡熠、袁振乾等参与了第3章内容的整理:刘学参与了第4章和第5章内容的整理。
内容索引:
前言
第1章公共建筑实际用能特征分析1
1.1用能数据收集1
1.2建筑能耗数据分布…3
1.3能耗分项占比分析5
1.4建筑用能特征分析6
1.5本章小结21
第2章公共建筑运行现状实测分析22
2.1建筑基本信息22
2.1.1建筑基本情况22
2.1.2建筑能耗设备信息24
2.2建筑室内环境分析25
2.3空调系统运行分析28
2.4主要问题分析36
参考文献37
第3章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途径和效果分析38
3.1照明插座系统节能改造39
3.1.1照明光源改造39
3.1.2照明控制改造47
3.2空调系统节能改造48
3,2.1集中空调水系统变流量改造48
3.2.2集中空调风系统变流量改造57
3.2.3集中空调主机改造…59
32.4集中空调冷却塔改造…61
3.2.5分体式空调改造…62
3.3动力系统节能改造…63
3.3.1电梯改造64
3.3.2锅炉改造65
3.4特殊用能系统节能改造66
3.4.1燃气设备改造…67
3.4.2抽排风机改造67
3.5建筑用能分项计量...68
3.5.1分项计量系统组成68
3.5.2分项计量系统设计70
3.6围护结构72
3.6.1外墙72
3.6.2外窗…75
3.6.3遮阳77
3.7可再生能源79
3.7.1空气源热泵79
3.7.2太阳能热水84
3.7.3总结90
参考文献…91
第4章节能改造效果评估92
4.1国内外节能量测量与验证的计算方法92
4.1.1相关标准指南…92
4.12国际性能测试与评价协议…92
4.13相关文献研究…97
4.2不同用能系统的节能量计算方法适用性98
4.2.1照明系统节能量计算方法98
4.2.2空调系统能耗修正影响因素101
4.3我国节能量核定方法106
4.3.1国家节能量核定导则106
4.3.2重庆市节能量核定办法…107
4.3.3重庆市节能改造技术效果112
参考文献…117
第5章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市场化机制分析……118
5.1合同能源管理模式…118
5.2改造技术经济性分析…12
5.2.1各单项节能改造投资及回收分析
122
5.2.2三大类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效益分析124
第6章工程案例……128
6.1重庆某酒店节能改造项目…128
6.1.1工程概况…128
6.1.2改造内容……129
6.1.3改造效果133
6.1.4经济性分析134
6.2重庆某医院节能改造项目135
6.2.1工程概况135
6.2.2改造内容…136
6.2.3改造效果138
6.2.4经济性分析139
6.3重庆某办公大楼节能改造项目139
6.3.1工程概况…139
6.3.2改造内容140
6.3.3改造效果…143
6.3.4经济性分析144
6.4重庆某商场节能改造项目…144
6.4.1工程概况144
6.4.2改造技术144
6.4.3改造效果147
6.4.4经济性分析148
6.5重庆市某大学节能改造项目148
6.5.1工程概况…148
6.5.2改造技术148
6.5.3改造效果150
6.5.4经济性分析151
SJG 119-2022 城市道路工程信息模型运维应用标准
深圳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SJG SJG119-2022
城市道路工程 信息模型 运维应用标准
Standard for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application of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in urban road engineering
2022-06-10发布2022-07-15实施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 联合发布
1总则
1.0.1为规范深圳市城市道路工程信息模型在运维阶段的应用,提高城市道路工程信息模型应用水平,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深圳市城市道路工程运维信息模型的创建、管理、使用和交付。
1.0.3城市道路工程运维信息模型的创建、管理、使用和交付,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广东省和深圳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缩略语
2.1术语
2.1.1城市道路工程信息模型BIM in urban road engineering
在城市道路工程全生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
2.1.2城市道路工程运维信息模型BIM in urban road engincering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成用于云准阶段的成市道路工程信息草型,简称云维速型。
2.1.3模型元素BIM element
城市道路工程信息模型的基本组成单元。
2.1.4模型精细度level of model development(L)
摸型元茶组织及几何信悬、非几儿何信悬的详细程度。
2.1.5BIM协同平台BIM collaboration platform
支持摸型及数据共享、协同工作的平台系统及硬件环境。
2.1.6城市道路空间urban road space
城市道路红线范围以内的地上及地下空间。
2.1.7工程对象engincering object
构成城市道路工程的建(构)筑物、功能系统(子系统)、构件、设备、零件等物理实体及其集合。
3基本规定
3.1一般规定
3.1.1运维模型应用目标和范围应根据城市道路特点、合同要求及运维阶段BM应用水平等综合确定。
3.1.2运维模型应用前应进行运维应用策划。
3.1.3运维模型应用宜包括空间管理、资产管理、养护管理、运行管理和应急管理,贯穿运维阶段全过程,也可根据运维阶段的实际需要应用于某些环节或任务。
3.1.4城市道路大修和改扩建的BM应用,可参照新建城市道路有关规定执行。
3.1.5运维模型宜在竣工验收摸型基础上创建,也可根据竣工图纸或采集数据进行创建。
3.1.6城市道路运维阶段的管理、检测、监测、设计、施工、监理等BM应用宜基于BM协同平台进行。
3.1.7运维摸型应用宜与GS、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等技术进行融合。
3.2应用策划
3.2.1运维应用策划成与运维管理目标协调一致。
3.2.2运维成用策划方案宜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概况;
2应用总体目标;
3组织架构和职责;
4应用重点、难点分析;
5应用范用、深度和流程;
6统一的空间、资产、评定单元划分原则;
7基础技术条件需求;
8协同机制;
9信息交换要求;
10应用成果交付及版本管理要求;
11应用实施计划;
12应用保障措施;
13评价体系。
3.2.3运维摸型应用流程宜分为整体流程和分项流程。整体流程应描述不同应用之间的逻辑关系、信息交换、协同要求及责任主体等。分项流程应描述应用的详细工作顺序、参考资料、信息交换、成果输出及每项任务的责任主体等。
3.2.4运维模型成用整体流程图宜符合本标准附录A图A.1.1的规定。
3.3应用管理
3.3.1运维模型的应用应按照运维应用策划方案进行管理和协同。
3.3.2城市道路运维各参与单位应明确运维BM应用的工作内容、技术要求、工作进度、岗位职责、人员及设备配置等。
3.3.3运维模型创建或更新后应进行模型质量检查。模型质量检查应包含下列内容:
1模型与工程实体的符合性检查;
2不同模型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检查;
3模型与相应标准规定的符合性检查;
4摸型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检查。
3.3.4运维模型交付宜基于BM协同平台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模型及其交付文件应通过审查和验收,并应提交审查和验收报告;
2交付的模型应符合本标准第4.5节版本管理的规定。
3.3.5运维模型信息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建立数据备份制度,定期备份模型及相关的数据、文件;
2应根据业务和管理要求建立权限控制机制,访间和编辑记录可追湖;
3修改已交付模型的信息,成按管理权限进行审核。
3.3.6运维模型创建、管理、使用和交付应建立协同机制,明确人员结构和职责分工,确定工作范围和权限。
3.3.7养护管理单位宜建立统一的BIM协同平台。BM协同平台宜符合下列规定:
1具备处理大型模型及相关应用数据的能力;
2支持模型轻量化展示及应用功能,并具备支持多种类型用户瑞的能力;
3支持以开放数据交换标准进行数据交换,支持多源异构数据融合;
4支持多用户协作与权限管理;
5支持城市道路空间管理、资产管理、养护管理、运行管理、应急管理、合同和档案等业务协同管理;
6采用分布式架构;
7支持数据加密和自动备份;
8提供数据接口;
9预留二次开发接口。
3.3.8养护管理单位宜基于BM协同平台,开展城市道路运维管理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等工作,并宜将相关信息关联到模型元素。
3.3.9护施工单位宜基于BM协同平台,将业务数据、外部文件与相关模型元素关联。
3.3.10养护监理单位宜基于BM协同平台,进行养护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费用、合同和档案等业务管理,审核养护施工资料,并宜将监理过程记录、验收记录等信息与相关模型元素关联。
3.3.11养护工程设计单位宜基于BM协同平台,进行运维模型的变更管理。
3.3.12各参与单位可根据运维模型应用目标和范围,选用BIM协同平台兼容的BM软件。
3.3.13运维模型交付宜分为过程交付和周期性交付,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养护管理单位或养护施工单位发生改变时,宜进行过程交付;
2城市道路进行大修或改扩建时,宜进行周期性交付;
3运维模型交付应符合本标准第33.4条的规定。
4模型要求
4.1一般规定
4;1;1运维模型宜包括运维基础模型、运维过程模型和运维交付模型。
4.1.2运维摸型成根据BM应用的相关专业和任务的需要创建。摸型精细度应满足运维管理需求。
4.1.3运维摸型宜按统一的规则、要求在协同建摸环境进行创建。当按专业或任务分别创建时,模型应支持集成应用。
4.1.4运维模型的创建、管理、使用及交付应以模型元素作为基本单元,模型元素在增加、拆分、合并、集成等操作后应进行准确性和完整性检查。
4.1.5运维摸型精细度等级宜根据不同的运维管理需求选取。
4.2摸型创建
4.2.1新建城市道路的运维基础摸型宜在竣工验收摸型基础上,按照路段、建(构)筑物、功能系统、构件、零件等工程对象,通过模型优化、视图创建、属性优化、系统分类等进行创建。
4.2.2既有城市道路的运维基础模型宜在竣工图纸或采集数据的基础上,按照路段、建(构)筑物、功能系统、构件、零件等工程对象进行创建,并应对模型与工程实体进行一致性检验,同时宜将设计、施工及历史运维信息附加或关联到相关模型元素。
4.2.3运维过程模型宜基于运维基础摸型,按照空间管理、资产管理、养护管理、运行管理和应急管理等各项业务需求,通过增加、拆分、合并或别除相关模型元素及信息创建。
4.2.4运维交付模型宜基于运维基础模型和运维过程模型,根据运维过程交付或周期性交付的要求,通过拆分、合并或别除相关信息创建。
4.2.5运维模型的模型元素交付要求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
4.2.6运维模型创建过程中,各路段、各专业间、各专业内应协同一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现行国家大地坐标系和国家高程基准;
2各专业模型采用其他坐标系或高程基准创建时,应提供相对坐标系或高程基准与现行国家大地坐标系或高程基准的转换关系;
3同类模型元素定位基点应相同;
4同类模型元素的同类属性信息应使用统一的参数类型与计量单位。
4.2.7城市道路工程对象增减、更换、移动及城市道路空间调整时,宜基于BM协同平台同步更新运维模型。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问题专业: 安装 安装算量GQI
所属地区: 河南
提问日期: 2022-07-01 14:59:23
提问网友: W
解答网友: 小野猫
餐厅和卧室一路的
问题专业: 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所属地区: 吉林
提问日期: 2022-07-01 14:57:08
提问网友: 神话麦兜
请问这个纯锂固化剂地坪和非金属骨料耐磨地面,是不是做法冲突了。或者是,一个是固化剂,一个是漆,可以合二为一。
解答网友: xagcc
就是含固化剂的地坪漆。
问题专业: 安装
所属地区: 浙江
提问日期: 2022-07-01 14:56:24
提问网友: 少锐丶
哪位大佬分别把球阀,闸阀,截止阀的图例给我截一下让我认认
解答网友: 大家广联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四川
提问日期: 2022-07-01 14:54:58
提问网友: Gorgeous
解答网友: 钢筋混凝土
带形窗布置
问题专业: 计价软件GCCP
所属地区: 江西
提问日期: 2022-07-01 14:54:12
提问网友: 山为榛名
解答网友: 陈工
套自己补充的定额子目。
SJG 118-2022 市政隧道工程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
深圳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SJG SJG118-2022
市政隧道工程 信息模型 施工应用标准
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 application of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in municipal tunnel engineering
2022-06-10发布2022-07-15实施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 联合发布
1总则
1.0.1为规范深圳市市政隧道工程信息模型施工阶段的应用,提高市政隧道工程信息模型的应用水平,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深圳市市政隧道工程在施工阶段的模型创建、管理、使用和交付。
1.0.3市政隧道工程信息模型的创建、管理、使用和交付,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广东省及深圳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缩略语
2.1术语
2.1.1城市道路工程urban road engineering
城市区域内,提供无轨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或行人通行的市政基础工程及附属设施。主要包括道路、桥梁、隧道及配建的综合管廊、市政管线、公共交通场站等工程。
2.1.2城市道路工程信息模型BIM in urban road engineering
在城市道路工程全生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
2.1.3市政隧道工程信息模型BIM in municipal tunnel engineering
在市政隧道全生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简称模型。
2.1.4市政隧道工程施工信息模型BIM in municipal tunne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施工阶段成用的市政道工程信息模型。
2.1.5工程对象engineering object
构成城市道路工程的建(构)筑物、功能系统(子系统)、构件、设备、零件等物理实体及其集合。
2.1.6模型元素BIM element
城市道路工程信息模型的基本组成单元。
2.1.7模型精细度level of model development(L)
模型元素组织及几何信息、非几何信息的详细程度。
2.1.8BIM协同平台BIM collaboration platform
支持模型及数据共享、协同工作的平台系统及硬件环境。
2.1.9交付deliver
根据工程项目的应用需求,将模型和相关应用成果传递给需求方的行为。
2.1.10交付物deliverable
在摸型的应用中,工程各参与单位根据工程应用需求和工作流程所产生的经过审核或批准的成果。
3基本规定
3.1一般规定
3.1.1市政隧道工程信息模型施工应用的目标和范围应根据项目特点、合同要求及行业BM技术应用水平等综合确定。
3.1.2市政隧道工程信息模型施工应用宜覆盖市政隧道工程的深化设计、施工实施、竣工验收等施工全过程,也可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应用于某些环节或任务。
3.1.3市政隧道工程信息模型施工应用前应进行施工应用策划,并应按策划方案开展应用。
3.1.4施工单位应根据应用策划方案分阶段制定应用计划,并应按规定共享或交付应用成果。
3.1.5市政隧道工程施工信息模型宜在施工图设计模型基础上创建,也可根据施工图、拗察资料等工程文件或采集数据进行创建。
3.1.6根据施工图、拗察资料、变更资料等工程文件或采集数据创建的摸型应符合设计交付标准的规定。
3.1.7工程发生变更时,相关模型元素、信息及相应的图纸应同步更新,并应进行版本管理。
3.1.8市政隧道工程信息模型施工应用宜与G引S、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等技术应用进行融合。
3.2施工应用策划
3.2.1市政隧道工程信息模型施工应用策划应与工程整体实施计划协调一致。
3.2.2市政隧道工程信息模型施工应用策划方案宜包含下列内容:
1工程简介;
2成用总体目标;
3组织架构和职责;
4应用重点、难点分析;
5应用范围、深度和流程;
6统一的单位、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划分原则和WBS分解原则;
7基础技术条件需求;
8协同机制;
9信息交换要求;
10用成果交付及版本管理要求;
11应用实施计划;
12应用保障措施;
13评价体系。
3.2.3市政隧道工程信息摸型施工应用流程编制宜分为整体流程和分项流程。整体流程应描述不同施工应用之间的逻辑关系、信息交换要求及责任主体等。分项流程应描述施工应用的详细工作顺序、参考资料、协同机制、输出成果及每项任务的责任主体等。
3.3共享与协同
3.3.1建设单位宜建立BIM协同平台,支持工程各参与单位基于统一的协同环境开展市政隧道工程信思模型的展示、管理、使用、审核与交付等业务。
3.3.2建设单位宜基于BM协同平台,开展工程管理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等工作,并宜将相应信恩关联到模型元素。
3.3.3施工单位宜基于BM协同平台,将业务数据、外部文件与相应模型元素关联
3.3.4监理单位宜基于BIM协同平台,进行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造价、合同和档案等业务管理及施工资料审核,并宜将监理施工记录、验收记录等信息与相应模型元素关联。
3.3.5设计单位宜基于BM协同平台,进行模型的变更管理。
3.3.6BIM协同平台宜包含下列专业特性:
1具备处理大型工程模型及相关应用数据的能力;
2支持模型轻量化展示及应用功能,具备支持各种类型用户端应用的能力;
3支持以开放数据交换标准进行数据交换,支持多源异构数据融合;
4支持多用户协作与权限管理;
5支持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造价、合同和档案等业务协同管理;
6采用分布式架构;
7支持数据加密和自动备份;
8提供数据接口;
9预留二次开发接口。
3.3.7用于协同与使用的模型成符合下列规定:
1模型应符合本标准第4.2.4条摸型质量检查的规定;
2模型应是经过确认的版本。
4模型创建和管理
4.1一般规定
4.1.1市政隧道工程施工信息模型宜包括深化设计模型、施工过程模型和竣工验收模型。
4.1.2模型的创建、管理、使用及交付应以模型元素作为基本单元。
4.1.3市政隧道工程信息模型应能通过模型元素命名、分类编码和颜色快速识别模型元素所表达的工程对象。
4.1.4摸型元素宜根据工程对象的功能分类设置颜色,颜色设置可参照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制图标准JG)T448的规定执行。
4.1.5模型或摸型元素在增加、细化、拆分、合并、集成等操作后应进行正确性和完整性检查。
4.2摸型创建
4.2.1市政隧道工程信息模型宜按统一的规则、要求在协同环境创建:当按专业或任务分别创建时,模型应支持集成应用。
4.2.2市政隧道工程信息摸型创建与施工应用总体流程宜符合本标准附录A图A.1.1的规定。
4.2.3市政隧道工程信息模型创建过程中,同一工程各专业间、专业内应协同一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统一采用现行国家大地坐标系和国家高程基准;
2各专业模型创建前应根据工程特点确定统一的工程原点,并应使用统一的单位与度量制;
3相同类型的模型元素,定位基点的相对位置应相同;
4模型的版本管理应符合本标准第45节版本管理的规定。
4.2.4市攻隧道工程施工信息模型创建后应进行模型质量检查。检查应包含下列内容:
1模型与工程项目的符合性检查;
2不同模型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检查;
3模型与相应标准规定的符合性检查;
4模型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检查。
4.2.5深化设计摸型的创建宜符合下列规定:
1宜根据市政隧道工程专业和结构特点选择相适应的深化设计软件,并宜按施工应用策划方案进行深化设计模型创建和深化设计应用;
2宜在施工图设计摸型基础上,根据统一的单位、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划分原则对模型元素进行必要的拆分或合并处理后,再通过增加或细化摸型元素等方式创建;
3宜包括永久工程模型和临时工程模型,部分临时工程模型可转化成永久工程摸型。
4.2.6施工过程模型的创建宜符合下列规定:
1宜在深化设计模型基础上创建,并宜在施工过程中附加或关联施工信息。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问题专业: 安装
所属地区: 河南
提问日期: 2022-07-01 14:41:10
提问网友: zy
请教各位老师,在人材机汇总界面,市场价为啥有数字,预算价是0?
解答网友: 大海
因为主材价,没有预算价。即;有预算价的统统作为辅材。
SJG 117-2022 市政桥梁工程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
SJG
深圳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SJG117-2022
市政桥梁工程 信息模型 施工应用标准
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 application of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in municipal bridge engineering
2022-06-10发布2022-07-15实施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发布
1总则
1.0.1为规范深圳市市政桥梁工程信息模型施工阶段的应用,提高市政桥梁工程信息模型的应用水平,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深圳市市政桥梁工程在施工阶段的模型创建、管理、使用和交付。
1.0.3市政桥梁工程信息模型的创建、管理、使用和交付,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广东省及深圳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缩略语
2.1术语
2.1.1城市道路工程urban road engineering
城市区域内,提供无轨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或行人通行的市攻基础工程及附属设施。主要包括道路、桥梁、隧道及配建的综合管廊、市政管线、公共交通场站等工程。
2.1.2城市道路工程信息模型BIM in urban road engincering
在城市道路工程全生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
2.1.3市政桥梁工程信息模型BIM in municipal bridge engincering
在市政桥梁工程全生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简称模型。
2.1.4市政桥梁工程施工信息模型BIM in municipal bridge engincering construction
施工阶段应用的市政桥梁工程信息模型。
2.1.5SI程对象engineering object
构成城市道路工程的建(构)筑物、功能系统(子系统)、构件、设备、零件等物理实体及其集合。
2.1.6模型元素BIM element
城市道路工程信息模型的基本组成单元。
2.1.7模型精细度level of model development(L)
模型元素组织及几何信息、非几何信息的详细程度。
2.1.8BIM协同平台BIM collaboration platform
支持摸型及数据共享、协川同工作的平台系统及硬件环境。
2.1.9交付deliver
根据工程项目的应用需求,将模型和相关应用成果传递给需求方的行为。
2.1.10交付物deliverable
在模型的应用中,工程各参与单位根据工程应用需求和工作流程所产生的经过审核或批准的成果。
3基本规定
3.1一般规定
3.1.1市政桥梁工程信息摸型施工应用的目标和范用应根据项目特点、合同要求及行业BM技术应用水平等综合确定。
3.1.2市政桥梁工程信息模型施工应用宜覆盖市政桥梁工程的深化设计、施工实施、竣工验收等施工全过程,也可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应用于某些环节或任务。
3.1.3市政桥梁工程信息模型施工应用前应进行工应用策划,并应按策划方案开展应用。
3.1.4施工单位应根据应用策划方案分阶段制定应用计划,并应按规定共享或交付应用成果。
3.1.5市政桥梁工程施工信息模型宜在施工图设计模型基础上创建,也可根据施工图、拗察资料等工程文件或采集数据进行创建。
3.1.6根据施工图、勘察资料、变更资料等工程文件或采集数据创建的模型应符合设计交付标准的规定。
3.1.7工程发生变更时,相关模型元素、信息及相应的图纸应同步更新,并应进行版本管理。
3.1.8市政桥梁工程信息模型施工应用宜与G引S、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等技术应用进行融合。
3.2施工应用策划
3.2.1市政桥梁工程信息模型施工应用策划应与工程整体实施计划协调一致。
3.2.2市政桥梁工程信息模型施工应用策划方案宜包含下列内容:
1工程简介;
2应用总体目标;
3组织架构和职责;
4应用重点、难点分析;
5应用范用、深度和流程;
6统一的单位、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划分原则和WBS分解原则;
7基础技术条件需求;
8协同机制;
9信息交换要求;
10成用成果交付及版本管理要求;
11应用实施计划;
12应用保障措施;
13评价体系。
3.2.3市政桥梁工程信息摸型施工应用流程编制宜分为整体流程和分项流程。整体流程应描述不同施工应用之间的逻排关系、信息交换要求及责任主体等。分项流程应描述施工应用的详细工作顺序、参考资料、协同机制、输出成果及每项任务的责任主体等。
3.3共享与协同
3.3.1建设单位宜建立BM协同平台,支持工程各参与单位基于统一的协同环境开展市政桥梁工程信息模型的展示、管理、使用、审核与交付等业务。
3.3.2建设单位宜基于BM协同平台,开展工程管理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等工作,并宜将相应信息关联到模型元素。
3.3.3施工单位宜基于BM协同平台,将业务数据、外部文件与相应摸型元素关联。
3.3.4监理单位宜基于BM协同平台,进行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造价、合同和档案等业务管理及施工资料审核,并宜将监理施工记录、验收记录等信息与相应模型元素关联。
3.3.5设计单位宜基于BM协同平台,进行模型的变更管理。
3.3.6BIM协同平台宜包含下列专业特性:
1具备处理大型工程模型及相关应用数据的能力;
2支持模型轻量化展示及应用功能,具备支持各种类型用户瑞应用的能力;
3支持以开放数据交换标准进行数据交换,支持多源异构数据融合;
4支持多用户协作与权限管理;
5支持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造价、合同和档案等业务协同管理;
6采用分布式架构;
7支持数据加密和自动备份;
8提供数据接口;
9预留二次开发接。
3.3.7用于协同与使用的模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模型应符合本标准第4.2.4条模型质量检查的规定;
2模型应是经过确认的版本。模型创建和管理
4.1一般规定
4.1.1市政桥梁工程施工信息模型宜包括深化设计摸型、施工过程模型和竣工验收摸型。
4.1.2模型的创建、管理、使用及交付应以模型元素作为基本单元。
4.1.3市政桥梁工程信息模型应能通过模型元素命名、分类编码和颜色快速识别模型元素所表达的工程对象。
4.1.4模型元素宜根据工程对象的功能分类设置颜色,颜色设置可参照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制图标准JGJT448的规定执行。
4.1.5摸型或模型元素在增加、细化、拆分、合并、集成等操作后应进行正确性和完整性检查。
4.2模型创建
4.2.1市政桥梁工程信息模型宜按统一的规则、要求在协同环境创建:当按专业或任务分别创建时,模型应支持集成应用。
4.2.2市政桥梁工程信息模型创建与施工应用总体流程宜符合本标准附录A图A.1.1的规定。
4.2.3市政桥梁工程信息模型创建过程中,同一工程各专业间、专业内应协同一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统一采用现行国家大地坐标系和国家高程基准;
2各专业模型创建前应根据工程特点确定统一的工程原点,并应使用统一的单位与度量制;
3相同类型的模型元素,定位基点的相对位置应相同;
4摸型的版本管理应符合本标准第45节版本管理的规定。
4.2.4市政桥梁工程施工信息摸型创建后,应进行模型质量检查。检查成包含下列内容:
1模型与工程项目的符合性检查;
2不同模型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检查;
3模型与相应标准规定的符合性检查;
4模型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检查。
4.2.5深化设计模型的创建宜符合下列规定:
1宜根据市政桥梁工程专业和结构特点选择相适成的深化设计软件,并宜按施工成用策划方案进行深化设计模型创建和深化设计应用;
2宜在施工图设计摸型基础上,根据统一的单位、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划分原则对摸型元素进行必要的拆分或合并处理后,再通过增加或细化摸型元素等方式创建;
3宜包括永久工程模型和临时工程模型,部分临时工程模型可转化成永久工程模型。
4.2.6施工过程模型的创建宜符合下列规定:
1宜在深化设计模型基础上创建,并宜在施工过程中附加或关联施工信息;
2施工过程模型中超出拗察模型范围的地形地貌、场地道路和建(构)筑物模型,可通过正射影像、倾斜摄影、激光点云等技术采集的数据进行创建。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1
…
171
172
173
…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