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41/T 143-2014 城市综合体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标准
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
DBJ41/T143-2014
备案号:J12786-2014
城市综合体 建筑智能化系统 设计标准
Standards for design of building intelligent system of ubran complex
2014-08-20发布2014-10-01实施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1总则
1.0.1为了规范城市综合体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提高城市综合体建筑的设计质量,促进技术进步,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我省城市综合体建筑智能化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
1.0.3城市综合体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应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用可靠。
1.0.4城市综合体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城市综合体urban complex
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酒店餐饮、综合娱乐等核心功能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从而形成的一个多功能建筑或建筑群。
2.0.2智能建筑intelligent building
以建筑为平台,将建筑设备管理、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公共安全管理、运营服务管理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
2.0.3综合布线系统generic cabling system
建筑物或建筑群内部之间的传输网络。它能使建筑物或建筑群内部的语音、数据通信设备、信息交换设备、建筑物物业管理及建筑物自动化管理设备等系统之间彼此相联,也能使建筑物内通信网络设备与外部的通信网络相联。
2.0.4系统集成systems integration
将智能建筑内不同功能的智能化子系统在物理上、逻辑上和管理功能上连接在一起,以实现信息综合、资源共享。
2.0.5智能化集成系统intelligented integration system
将不同功能的建筑智能化系统,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集成,以形成具有信息汇集、资源共享及优化管理等综合功能的系统。
2.0.6信息设施系统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 infrastructure
为确保建筑物与外部信息通信网的互联及信息畅通,将对语音、数据、图像和多媒体等各类信息予以接收、交换、存储、传输、检索和显示等综合处理的多种信息设备系统加以组合,提供实现建筑物业务及管理等应用功能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
2.0.7信息化应用系统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system
以建筑物信息设施系统和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等为基础,为满足建筑物各类业务和管理功能的多种信息设备与应用软件组合的系统。
2.0.8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对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和公共安全系统等实施综合管理的系统。
2.0.9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将建筑物或建筑群的电力、照明、空调、给排水等设备或系统,以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为目的,构成的综合系统。
2.0.10公共安全系统public security system
为维护公共安全,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以应对危害社会安全的各类突发事件而构建的技术防范系统或保障体系。
2.0.11机房王程engineering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plant
为智能化系统的设备和装置等提供安装条件,以确保各系统有安全、稳定和可靠的运行与维护的建筑环境而实施的综合工程。
2.0.12综合管廊municipal tunnel
在城市地下建造的公用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供水等公用管线集中敷设在一个构筑物内,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
3基本规定
3.0.1城市综合体建筑智能化系统宜由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机房工程以及电源、防雷与接地系统等设计要素组成。
3.0.2城市综合体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应考虑系统的质量和安全,并选用符合有关技术标准的定型产品。
3.0.3城市综合体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应以增强城市综合体的科技功能和提升建筑物的应用价值为目标,以城市综合体业务类别、管理需求及建设投资为依据。
3.0.4城市综合体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应适应于不同规模的城市综合体以及不同的智能化业务管理需求、技术水平及建筑规模。
3.0.5城市综合体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建设规模和设置内容,应按照项目建设投资状况、管理水平、地方标准及发展需求等调整,也可采用分期建设、分部实施的方式进行。
4信息设施系统
4.1一般规定
4.1.1城市综合体信息设施系统应为建筑物的使用者及管理者创造良好的信息应用环境,应根据需要对建筑物内外的各类信息予以接收、交换、存储、传输、检索和显示等综合处理,并提供符合信息化应用功能所需的各类信息设备系统组合的设施条件。
4.1.2城市综合体信息设施系统宜包含通信接人系统、电话交换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室内移动通信覆盖系统、无线对讲系统、卫星通信系统、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广播系统、会议系统、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停车导引系统、智能化室外管网系统等设计要素。
4.1.3城市综合体建筑应根据管理模式,至少预留三个业务经营商通信、网络设施所需的安装空间。
4.1.4城市综合体信息设施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配置相关系统。
4.1.5城市综合体信息设施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16、《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的规定。
4.2通信接入系统
4.2.1通信接入系统应根据用户信息通信业务的需求,将建筑物外部的公用通信网、专用通信网接入建筑物内,保证各类智能化系统的信号通畅,主要满足语音、数据、图像、电视、视频、控制等信号的接入需求
4.2.2通信接入系统可采用通信铜缆、光纤、无线、卫星信号等方式进行传输。
4.2.3通信接入系统采用铜缆接入方式时应留有足够余量;采用光纤接人方式时应有冗余,不宜少于两根多芯光纤,两根及以上光纤接入时,宜从不同位置进入建筑物。
4.3电话交换系统
4.3.1应根据城市综合体不同功能区域,选择采用本地通信业务经营者所提供的虚拟交换方式、配置远端模块或设置独立的综合业务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系统等方式,满足建筑物内语音业务需求。
4.3.2电话交换机房宜靠近计算机房,并设置备用电源。
4.3.3建筑物公共部位宜配置公用的直线电话、内线电话和无障碍专用的公用直线电话、内线电话。
4.4计算机网络系统
4.4.1计算机网络系统应根据城市综合体各功能区域接人终端的规模、业务类型、网络架构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具体配置,满足用户接入互联网、信息共享的需求。
4.4.2计算机网络系统接入链路宜采用千兆位以太网(1000BaseT、1000Base-TX),骨干网络应采用万兆位以太网(10 GBase-X)。
4.4.3计算机网络系统应根据业务系统逻辑位置、网络使用者角色不同划分为内网、外网,内、外网之间宜采用物理隔离组网模式。内、外网内不同用户分组之间可采用物理隔离或配置不同网段。
4.4.4网络体系结构应具有适度冗余可靠性保证,核心交换机宜具备虚拟化功能。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41/T 142-2014 居住区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标准
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
DBJ41/T142-2014
备案号:J12787-2014
居住区 建筑智能化系统 设计标准
Standards for design of building intelligent system of residential districts
2014-08-20发布2014-10-01实施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1总则
1.0.1为了规范河南省内居住区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设计,提高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质量,促进技术进步,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居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已建的居住区进行智能化系统的建设时仅作为参考。
1.0.3居住区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应全面贯彻执行国家的节能环保政策,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整体美观、维护管理方便等。设计所选设备应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高效节能、环保、安全、性能先进的电气产品,严禁使用已被国家淘汰的产品。
1.0.4居住区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有关防火及可燃气体泄漏等涉及消防、安全问题应遵守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0.1智能化小区intelligent community
智能化小区是利用4C(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自控和IC卡),通过有效的传输网络,将多元的信息服务与管理、物业管理与安防、住宅智能化集成,为住宅小区的服务与环境提供高技术的智能化手段,以期实现快捷高效的超值服务与管理,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2.0.2信息网络系统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信息网络系统是应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先进技术和设备构成的信息网络平台。借助于这一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和信息的传递与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各种业务。
2.0.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对建筑物和建筑群的供配电、照明、制冷、热源与热交换、空调、通风、给排水以及电梯等机电设备进行集中监视、控制与管理的综合系统。
2.0.4公共安全系统public security system
为维护公共安全,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以应对危害社会安全的各类突发事件而构建的技术防范系统或保障体系。
2.0.5家居配线箱house tele-distributor
住宅套(户)内数据、语音、图像等信息传输线缆的接人及匹配的设备箱。
2.0.6家居控制器house controller
住宅套(户)各种数据采集、控制、管理及通信的控制器。
2.0.7家居管理系统house management system
将住宅建筑(小区)各个智能化子系统的信息集成在一个网络与软件平台上进行统一的分析和处理,并保存于住宅建筑(小区)管理中心数据库中,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综合系统。
2.0.8智能化集成系统intelligented integration system
将不同功能的建筑智能化系统,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集成,以形成具有信息汇集、资源共享及优化管理等综合功能的系统。
2.0.9机房工程engineering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plant
为智能化系统的设备和装置等提供安装条件,以确保各系统有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与维护的建筑环境而实施的综合工程。
3基本规定
3.0.1居住区建筑智能化系统应包括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机房工程,电源、防雷与接地等设计要素。
3.0.2居住区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应以提供安全舒适、高效便捷、绿色环保的生活居住环境为目标,以居住区的管理需求及建设投资为依据。
3.0.3居住区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应考虑系统的质量和安全,并选用符合有关技术标准的定型产品。
3.0.4居住区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功能应满足小区内规范、安全、信息化的要求。
4信息设施系统
4.1一般规定
4.1.1居住区建筑信息设施系统应为建筑物的使用者及管理者创造良好的信息应用环境,应根据需要对建筑物内外的各类信息予以接收、交换、存储、传输、检索和显示等综合处理,并提供符合信息化应用功能所需的各种类信息设备系统组合的设施条件。
4.1.2信息设施系统宜包括通信接入系统、电话交换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室内移动通信覆盖系统、无线对讲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广播系统、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智能化室外管网系统和其他相关的信息通信系统。
4.1.3住宅建筑应根据管理模式,至少预留三个业务经营商通信、网络设施所需的安装空间。
4.1.4当电缆从建筑物外面进入建筑物时,应穿钢管保护,并预留足够容量。
4.1.5住宅建筑的电视插座、电话插座、信息插座的设置数量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满足当地主管部门的规定。
4.1.6居住区建筑信息设施系统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16、《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的规定。
4.2通信接入系统
4.2.1通信接人系统应根据用户信息通信业务的需求,将建筑物外部的公用通信网或专用通信网引入建筑物内,保证各类智能化系统的信号通畅,满足语音、数据、图像、电视、视频、控制等信号的接入要求。
4.2.2居住区通信接人系统可采用通信铜缆、光纤、无线、卫星信号等方式进行传输。
4.2.3居住区通信接入系统采用铜缆接入方式时应留有足够余量:采用光纤接入方式时应有冗余,不宜少于两根光纤,两根及以上光纤接入时,宜从不同区域进入居住区。
4.2.4城市公用通信网引入建筑物宜符合下列要求:
1应选在至城市电信线路地下管道(人孔)距离最近处;
2引至建筑物内交接配线室的线路敷设应方便、安全;
3引入智能化系统的所有线路宜一根电缆占用一个管孔,并留有1~2孔以上备用;
4引入管应向室外有一定坡度;
5接至电信运营商的电缆宜采用室外光纤或铜缆,铜缆容量应满足工程实际需要,并留有10%~30%的备用量。
4.3电话交换系统
4.3.1电话交换系统可选择采用本地通信业务经营者所提供的虚拟交换方式、配置远端模块或设置独立的综合业务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系统等方式,满足居住区语音业务需求。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41/T 134-2014 膨胀珍珠岩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
DBJ41/T134-2014
备案号:J12684-2014
膨胀珍珠岩板 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 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on walls with thin-plastered expanded pearlite board
2014-06-03发布2014-07-01实施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1总则
1.0.1为规范膨胀珍珠岩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在民用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中的应用,做到因地制宜、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保证工程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我省新建、扩建、改建民用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中,采用膨胀珍珠岩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亦可结合实际条件参照执行。
1.0.3按照本规程进行保温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时,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我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膨胀珍珠岩板expanded pearlite board
以膨胀珍珠岩为主要材料,与胶凝材料、防水剂等通过模压成型的保温板材。
2.0.2膨胀珍珠岩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system on walls with thin-plastered expanded pearlite board
以膨胀珍珠岩板为保温材料,采用微积分学黏结、锚固方式与基层连接固定,附以涂料饰面层,形成的一个外墙外保温系统。
2.0.3基层substrate
外保温系统所依附的外墙。
2.0.4保温层thermal insulation layer
由膨胀珍珠岩板组成,在膨胀珍珠岩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中起保温作用的构造层。
2.0.5抹面层rendering coat
抹在膨胀珍珠岩板上,中间夹有耐碱玻璃纤维网布,保护膨胀珍珠岩板,并起防裂、防水、抗冲击和防火作用的构造层。
2.0.6饰面层finish coat
膨胀珍珠岩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外装饰构造层。
2.0.7黏结砂浆adhesive mortar
用于将膨胀珍珠岩板粘贴到基层墙体上起固定作用的材料。
2.0.8界面剂interface latex
涂刷于膨胀珍珠岩板表面,用于增强膨胀珍珠岩板与砂浆类材料之间黏结性能的界面材料。
2.0.9抹面胶浆rendering coat mortar
由高分子聚合物、水泥、细集料砂为主要材料制成,具有一定抗收缩及柔性变形能力和良好黏结性能及防水性能的聚合物水泥砂浆。
2.0.10耐碱玻璃纤维网布alkali-resistant glass fiber mesh
采用耐碱玻璃纤维纱织造,并经有机材料涂覆处理的网布。
2.0.11锚個件mechanical fixings
将膨胀珍珠岩板辅助固定于基层墙体的专用机械固定件,本规程所称锚固件包括膨胀锚栓、对穿螺栓和化学锚栓三种类型。
3基本规定
3.0.1膨胀珍珠岩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符合《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的要求。
3.0.2采用膨胀珍珠岩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建筑,其外墙的热工性能应符合建筑节能工程相关标准的规定。
3.0.3膨胀珍珠岩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除所用的膨胀珍珠岩板为A级不燃类保温材料外,其界面剂、黏结砂浆、抹面胶浆等配套材料也应为A级不燃类材料。
4性能要求
4.0.1膨胀珍珠岩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0.1的规定。
4.0.2膨胀珍珠岩板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0.2的规定。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41/T 133-2014 建筑及市政园林工程标志牌设置技术规程
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
DBJ41/T133-2014
备案号:J12740-2014
建筑及市政园林工程 标志牌设置 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signs for construction and municipal landscaping
2014-07-09发布2014-09-01实施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1总则
1.0.1为明确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的责任,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提高工程安全意识,统一和规范工程标志牌设置,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我省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市政工程以及园林工程施工现场标志牌和工程竣工标志牌的设置及安装。
1.0.3建筑工程、市政工程以及园林工程标志牌设置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标志sigm
标明特征的记号。
2.0.2施工现场标志牌construction site sign
建工程、市政工程以及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在施工现场设置的公告料、管理牌、禁止标志牌、警示标志牌、指令标志牌、提示标志牌。
2.0.3工程竣工标志牌project completion sign
建筑工程、市政工程以及园林工程竣工时设置的标志各方责任主体的永久性责任标志牌。
2.0.4禁止标志prohibition sign
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
2.0.5警告标志warning sign
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
2.0.6指令标志direction sign
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取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
2.0.7提示标志information sign
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的图形标志。
3基本规定
3.0.1工程标志牌包括施工现场标志牌和工程竣工标志牌两类。
3.0.2建筑工程、市政工程以及园林工程应在工程施工阶段设置施工现场标志牌,在工程竣工时设置工程竣工标志牌。
3.0.3工程标志牌应能传达准确而特定的信息。
3.0.4工程标志牌应固定牢固,避免被其他临时性物体所遮挡。
3.0.5工程标志牌设置不得影响工程施工、通行安全和紧急疏散。
3.0.6工程标志牌的使用、维护与管理应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发现工程标志牌损坏、缺失应及时修复和补充。
3.0.7工程标志牌应采取保护措施。
3.0.8工程标志牌设置除符合本规程外,尚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的规定。4施工现场标志牌
4.1一般规定
4.1.1施工现场标志牌应包括施工现场公告牌、管理牌、禁止牌、警示肿、指令牌、提示牌六类,并由施工单位制作及维护。
4.1.2心上现场标志牌应坚固耐久,不应使用遇水变形、变质或易燃的材料。有触电危险的场所应使用绝缘材料。施工现场标志牌的使用寿命应满足工程施工周期要求。
4.1.3施工现场标志牌应安装在醒目位置。当采用专用支架时应安全可靠,并不影响正常通行。
4.1.4不同类型标志牌同时设置时,应按禁止、警示、指令、提示的顺序,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地排列。
4.1.5施工现场的重点消防防火区域,应设置消防安全标志。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和《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15630的有关规定。
4.2施工现场公告牌
4.2.1施工现场公告牌应包括:建设项目概况牌、总平面图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牌、《国有土地使用证》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牌、建筑节能设计牌等。
4.2.2施工现场公告牌应设置在施工现场外围,面向公共区域,位置醒目。每块牌的高、宽尺寸宜为2.0m×1.2m,且不应小于1.0m×0.6m。
4.2.3建设项目概况牌内容应包括:建设项目名称,建设规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名称,开竣工日期。
4.2.4总平面图牌内容应包括:场地范围的测量坐标、道路红线、用地红线、建筑控制线的位置;建设项目名称、层数、定位: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4.2.5《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牌内容应包括:许可证编号,发证机关名称和发证日期,用地单位、用地项目名称、用地位置、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建设规模、附图及附件名称。
4.2.6《国有土地使用证》牌内容应包括:使用证编号,发证机关名称和发证日期,土地使用权人、坐落、地号、图号、地类(用途)、取得价格、使用权类型、终止日期、使用权面积、宗地图。
4.2.7《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牌内容应包括:许可证编号,发证机关名称和发证日期,建设单位、建设项目名称、建设位置、建设规模、附图及附件名称。
4.2.8《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牌内容应包括:许可证编号,发证机关名称和发证日期,建设单位、工程名称、建设地址、建设规模、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合同开工日期及合同竣工日期。
4.2.9建筑节能设计牌内容应包括:执行的建筑节能标准,建筑体型系数,建筑屋面、外墙、外窗、楼地面的节能措施和指标,建筑空调、热水、照明的节能措施。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建项目成本管理手册(210页、ppt+pdf格式)
本手册是在总结与提炼全局各单位成本管理工作先进经验和做
法的基础上,依据局《项目成本 管理办法》和《合约管理手册 》,结
合项目管理实际,以成本管理为主线,以项目风险抵押承包责任制为
载体,以项目管理业务流程为顺序,明确了各级成本管理工作的职责
和权限,规范了成本管理体系和业务操作流程,具有简明适用、兼顾
差异、责任明确、目标管理的特点。
本手册由管理与操作规范和示范与格式文本两大部分组成。
管理与操作规范共 20 章,突出管理要求与操作实务,涵盖了成
本、签证索赔和预结算三个方面的要素管理,包括总则、组织机构与
职责、标价分离、风险抵押、成本策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考核
兑现、成本数据库和签证索赔、总分包预结算、结算策划、工作总结
与奖罚等内容。管理与操作规范是我局成本管理工作的操作指南,也
是今后各级成本管理系统进行检查与评比的依据,必须严格执行。
示范与格式文本共设范本和表格格式两个部分,包括“项目管理
目标责任书”、“项目成本策划书”及“项目竣工结算策划书”等范本
和各项业务表格格式,主要为各级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提供指导,
在具体应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参考选用,并可调整相应的条款或格
式。
1总则
1.1为进一发健余项且感杰賞理体系提高项且成杰管理规范比标進比和
精细化水平,特制定本手册。
1.2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局属直营公司,子公司梦照执行。
1.3相关工作考核指标
1.3.1标价分离率
1.3.2《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签订率
1.3.3风,险抵押金缴纳率
1.3.4成本策划率
1.3.5考核兑现率
1.3.6项目管理效益率
1.3.7结算策划率
1.3.8总包结算率
1.3.9分包结算率
1.4说明
1.4.1本手册中分公司、区域公司、事业部统称事业部。
1.4.2本手册下发后,与以往局所发文件有冲突的以本手册为准。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建商务管理标准(含配套表单、模板、2020版、ppt及pdf)
目 录
1 项目目标责任制管理............................................................................................1
1.1 术语定义.........................................................................................................1
1.2 职责与权限.....................................................................................................1
1.3 项目目标责任书签订与分解.........................................................................2
1.4 预留风险金管理.............................................................................................5
1.5 项目兑现.........................................................................................................8
1.6 非正常情况下项目目标责任书中止、解除...............................................15
1.7 表单、模板 ...................................................................................................17
2 商务策划管理......................................................................................................17
2.1 术语定义.......................................................................................................17
2.2 职责与权限...................................................................................................18
2.3 施工阶段商务策划各部门职责分工...........................................................19
2.4 商务策划管理...............................................................................................19
2.5 签证索赔管理...............................................................................................23
2.6 商务策划创效考核兑现...............................................................................24
2.7 表单、模板...................................................................................................27
3 成本管理..............................................................................................................27
3.1 术语定义.......................................................................................................27
3.2 职责与权限...................................................................................................28
3.3 职责分工.......................................................................................................29
3.4 成本测算.......................................................................................................31
3.5 成本控制.......................................................................................................33
3.6 经济活动分析...............................................................................................34
3.7 成本考核.......................................................................................................34
3.8 完工成本盘点...............................................................................................34
3.9 成本锁定.......................................................................................................35
3.10 成本复盘.....................................................................................................37
3.11 海外成本数据库.........................................................................................38
3.12 表单、模板.................................................................................................39
4 结算管理..............................................................................................................39
4.1 术语定义.......................................................................................................40
4.2 职责与权限...................................................................................................40
4.3 施工图预算管理...........................................................................................41
4.4 产值确权.......................................................................................................44
4.5 总包结算.......................................................................................................44
4.6 分包结算.......................................................................................................54
4.7 表单、模板...................................................................................................58
5 招投标管理..........................................................................................................58
5.1 术语定义.......................................................................................................58
5.2 职责与权限...................................................................................................58
5.3 投标管理(经济标)...................................................................................59
5.4 招议标管理...................................................................................................62
5.5 表单、模板...................................................................................................72
6 商务数据与资料管理..........................................................................................73
6.1 职责与权限...................................................................................................73
6.2 数据统计.......................................................................................................73
6.3 商务资料归档...............................................................................................73
6.4 表单、模板...................................................................................................74
1 项目目标责任制管理
1.1 术语定义
表 1-1 项目目标责任制管理的术语定义 序号 术语名称 定义 1 目标效益率 由二/三级单位与项目部根据中标价、目标成本、承接效益、项目实 际情况等协商确定 2 自施产值 指已完成工程(工作)中自施部分,按承包合同约定的计价条款, 确定的工程造价(合同收入),包含总承包服务费和定点类分包缴 纳总包管理费 3 异常项目 指目标效益率为负或有其他特殊情况的项目
1.2 职责与权限
1.2.1 管理职责
表 1-2 项目目标责任的管理职责 序号 管理职责 局总部 二级单位 三级单位 项目部 1 确定项目管理目标 - √ √ √ 2 签订项目目标责任书 - - √ √ 3 分解目标责任 - - - √ 4 管理预留风险金 - √ √ √ 5 目标考核与兑现 - √ √ √ 6 项目目标管理指导、监督、检查 √ √ √ - 1.2.2 审批权限 表 1-3 项目目标责任的审批权限 序号 管理决策事项 细分事项 局总部 二级单位 三级单位 1 项目目标效益率、 目标责任书审批 常规项目 - - 总经理 异常项目 - 总经理/董 事长 - 2 项目目标责任书签 订 - - - 总经理 3 预留风险金返还 - - - 总经理 4 目标效益率调整 - - 总经理/董 事长 - 5 项目履约兑现 考核兑现 - - 生产副总2/74 序号 管理决策事项 细分事项 局总部 二级单位 三级单位 6 项目效益兑现 过程节点预 考核兑现、 完工/竣工考 核兑现 ≥100 万元 - 总经理/董 事长 - <100 万元 - - 总经理 最终兑现 - 总经理/董 事长 - 7 非正常情况下的项 目目标责任书中 止、解除 - - 董事会 -
1.3 项目目标责任书签订与分解
1.3.1 项目管理目标的内容表 1-4 项目目标管理内容 序号 目标类别 管理内容 主责部门
1 效益目标 目标效益率 三级单位商务部
2 质量目标 整体质量必须保证合格,有创优要求在责任书 中明确 三级单位工程部
3 工期目标 满足合同约定的工期目标,满足节点考核的节 点工期 三级单位工程部
4 资金管理目 标 包括按合同约定回收工程款、应收款管理、现 金流管理、安排项目资金支付、资金集中管理 等 三级单位财务资金 部
5 资源消耗量 控目标 对于以钢筋砼结构为主的项目,钢材节约率、 混凝土损耗率必须纳入目标考核 三级单位物资部(工 程部)、商务部
6 职业健康安 全目标 杜绝重伤和死亡事故,严控工伤频率 三级单位安监部
7 环境管理目 标 包括环境管理节点减排、绿色施工目标等 三级单位工程部
8 技术目标 包括科技工作目标、技术资料归档、竣工验收 资料归档目标 三级单位科技部
1.3.2 项目目标效益率确定原则
三级单位在确定和计算项目效益时,应保持收入、成本、利润的口径 与范围一致,一般情况下,范围为总包合同中自施合同额、总包配合 费及服务费,目标成本测算详见本章 3.4.4 目标成本测算管理流程 (MS01.02-SW-L010301)。
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因非项目部管理原因导致效益率发生较大变化时, 为了公平起见,项目部或三级单位可在主体结构(基础设施项目为主3/74 体工程)完成前申请一次项目目标效益率调整。经审批调整的目标效 益率作为项目成本分析和考核的依据,目标效益率调整要形成台账记 录报局商务管理部备案。
(1) 目标效益率调低:由项目部申请提交《项目目标效益率调整表》报三 级单位商务管理部,经双方协商一致,由三级单位班子会审核后报至 二级单位商务管理部复审,经二级单位总经理/董事长审批后给予调整。
(2) 目标效益率调高:由三级单位商务部提出并与项目部协商达成一致意 见并提交《项目目标效益率调整表》,由三级单位班子会审核后报至二 级单位商务管理部复审,经二级单位总经理/董事长审批后给予调整。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