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用电专项施工方案(2021、word版、可编辑)
目 录
第1章 编制依据 1
1.1 主要法律、法规 1
1.2 主要技术标准、规范 1
1.3 合同、图纸及其他文件 1
第2章 工程概况 1
2.1 工程建设概况 1
2.2 临电工程概况 2
第3章 施工安排 3
3.1 项目管理组织 3
3.2 项目管理目标 4
3.3 资源投入计划 5
第4章 用电布置 6
4.1 用电统计 6
4.2 负荷计算 8
第5章 临电部署 13
5.1 临电部署原则 13
5.2 配电箱、开关箱安装 14
5.3 漏电保护器配置 17
5.4 楼层用电 18
5.5 验收要求 18
第6章 施工现场安全用电措施和防火措施 18
6.1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组织措施 18
6.2 临时用电管理制度 20
6.3 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21
6.4 防雷措施 22
6.5 电气装置 23
6.6 安全用电组织措施 24
6.7 安全用电防火措施 24
6.8 安全用电注意事项及技术档案资料 26
第7章 应急预案 28
7.1 应急处置程序 28
7.2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28
7.3 引发触电事故的因素 31
7.4 应急准备 31
7.5 触电应急措施 32
7.6 应急预案的演练 34
7.7 应急救援路线图 34
第8章 计算书 36
第9章 附图 36
第1章 编制依据
1.1 主要法律、法规
序号 名称 生效日期 编号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最新修订) 2014.12.01 978-7-5093-5610-4
2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2004.02.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
1.2 主要技术标准、规范
序号 名称 编号
1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194-2014
2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4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
5 《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 JGJ/T188-2009
1.3 合同、图纸及其他文件
序号 名称 编号
1 《建筑施工手册》 (第五版)
2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第四版)
3 《实用电工手册》 /
4 《建筑电气常用数据》 19DX101-1
5 项目合同
6 施工组织设计
第2章 工程概况
2.1 工程建设概况
表2-1 工程建设概况表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工程名称 xxx项目
2 工程地址
3 建设单位
4 设计单位
5 监理单位
6 勘察单位
7 施工单位
8 建筑规模 (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具体多少栋单体,每栋单体层高及层数,地下室层数,单体数量多,则以表格形式体现)
10 项目效果图
2.2 临电工程概况
提示:
1、介绍现场箱变是由业主提供还是我方施工,如由我方施工是否考虑了永临结合。
2、现场箱变容量及位置、开闭所(如果有)位置,现场临时用电如何进行用电线路分配。(附图表示)。
3、明确电缆敷设方式,架空还是埋地。
施工现场及办公区由施工现场的两台三相变压器供电,容量均为630kVA,变压器已由甲方报批安装,变压器位置分别为施工现场的西侧(编号为A1)、东侧(编号为A2)。根据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中8.1.1条规定,现场配电方式为三级配电,逐级保护。配电系统应为三相五线供电系统,所有配电箱均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各级配电箱,开关箱正面门内绘有接线图。从变压器A1引出两台一级配电柜,变压器A2内引出两台一级配电柜供现场使用。从变压器A2引出一台二级配电柜,作为现场办公区的总配电箱,办公区配电方式为三级配电,逐级保护。
现场设置的二级箱分别从施工现场周围四台一级柜引出。现场设置二级配电箱位于建筑物四周不积水场地,与火源、水源、震源保持安全距离,所有一级柜、二级箱必须加设电箱防护栏。电缆主要布置在基坑上口防护拦下,配电电缆线采用电缆沟和埋地敷设,变压器控制的设备回路要标识,做到有序出线,线路不混乱,保证一目了然。

高清PDF《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手册(第二版)》OCR文字识别、完整版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手册》自1984年出版后,受到工程界广泛的欢迎,成为相关领域工程设计人员广为应用的有力工具,至今已达20多年。在此期间,我国有关工程结构设计的模式已有了转换,根据1992年颁布的《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92,规定了结构设计均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替代以往采用的单一安全系数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同时还针对给水排水工程中各类结构的特点,制定了系列标准(由建设部颁发的通用标准和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颁发的专用标准)。据此,对原手册进行了全面的修编。
修编的手册内容,除涵盖了原手册涉及的各类结构外,增加了“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基本规定”,作为第一篇,阐述了给水排水工程结构的特征和相应已颁发的结构设计系列标准;说明了各类结构设计中的共性要求(承载力和耐久性措施等);介绍了各类作用(永久作用、可变作用的标准值、组合值、准永久值等)的计算确定和具体应用。同时,结合20年来的工程实践,增补了无粘结预加应力在盛水构筑物的应用、卵形消化池的结构设计等。并基于工程应用需要扩展了若干内力计算图表和各种材质的管道结构设计内容,使之更贴近当前工程实践的应用。
本手册的每一篇内仍附有典型结构的算例。当前汇程设计中,结构计算多应用计算软件进行,但实际上尚无针对性良好的专用软件,为此算例仍以解析解给出,可供校核,确保结构设计无误。
本手册的编写组织以原手册编制单位为基础,结合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系列标准的参编人员,组成了编委会:
主编:沈世杰(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编委(以姓氏笔画排序):
王大龄(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王长祥(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
刘雨生(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苏发怀(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
宋绍先(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钟启承(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郭天木(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
潘家多(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薛晓荣(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
内容索引:
第1篇结构设计基本规定和常用资料……1
1.1设计标准………………1
1.2结构上的作用…9
1.3材料的物理力学指标……28
1.4场地、地基……………116
1.5变形缝和施.工缝(后浇带)176
1.6水下施工184
1.7不开槽施工………………192
1.8常用资料………………………………215
第2篇常用构件的计算表(含内力分析和截面设计)231
2.1计量单位…………231
2.2静力计算232
2.3结构构件设计……………527
第3篇矩形水池……805
3.1常用结构形式805
3.2敞口水池808
3.3有盖水池842
3.4多格水池848
3.5双层水池871
3.6带斗底矩形水池………873
3.7综合算例890
第4篇圆形水池…926
4.1钢筋混凝土圆形水池结构设计…………926
4.2预应力混凝土圆形水池结构设计968
4.3算例…………994
第5篇取水头部及泵房…………1038
5.1取水头部常用结构形式…………1038
5,2取水头部设计要点……1043
5.3取水头部结构计算与构造…………1055
5,4取水头部附属设施………1072
5.5水下施工提要……………1078
5.6泵房概述…1079
5.7泵房结构上的作用及设计资料……………………1084
5.8泵房稳定验算和地基承载力计算……1087
5.9泵房内力分析…………………1091
5.10泵房构造1125
5.11泵房算例……………1131
5.12附表…1192
第6篇沉井1197
6.1沉井的分类及在给水排水工程中的应用1197
6.2设计要点………………1198
6.3沉井计算…1200
6.4构造要求……1214
6.5设计例题……1218
第7篇水塔1241
7.1水塔分类与结构形式…1241
7.2水塔的附属设施和设备…1246
7.3结构上的作用(荷载)1248
7.4基本规定………1253
7.5基本构造…1255
7.6水箱计算……1259
7.7支承结构计算…1289
7.8地基基础计算……1310
7.9地基处理……1328
第8篇管道1329
8.1管道工程结构分类及应用…1329
8.2埋地给水排水管道结构上的作用…1340
8.3管道结构的设计计算及连接构造…1346
8.4钢管、铸铁管……1364
8.5预应力混凝土管……1380
8.6塑料管……1401
8.7预制混凝土圆管…1430
8.8埋地钢筋混凝土结构矩形管道…1437
8.9埋地混合结构矩形管道…1490
第9篇抗震设计…1498
9.1设计原则和基本规定…1498
9.2场地、地基和基础…1501
9.3水池1505
9.4水塔………1516
9.5泵房…1520
9.6管道1523
9.7管道算例…1527
吊篮施工方案编制培训PPT课件
目录
PART 1 常用吊篮简介
PART 2 方案编制主要内容
PART 3 常见工况分析计算
PART 4 方案排版要求
内容摘抄:
PART 1 常用吊篮简介
定义:悬挂机构架设于建筑物或构筑物上,提升机驱动悬吊平台通过钢丝绳沿立面上下运行的一种非常设悬挂设备。
型式:手动、气动和电动,单、双、多吊点式,L/U/圆形/弧形等。
目前较多使用的是电动爬升式ZLP系列高处作业吊篮。额定载重量有120、150、200、250、300、400、500、630、800、1000、1250kg等。
构造:悬挂机构、悬吊平台、爬升式升降机(或卷扬式升降机)、安全锁、钢丝绳、电气控制系统六部分组成。
PART 2 方案编制主要内容
第一章:编制依据
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施工组织设计等(品茗、PKPM等计算软件不得作为编制依据,不要有过期或超前规范)。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总体概况
列出工程名称、各主要参建单位和规模。
二、设计概况
列出用到吊篮的建筑单体概况信息(楼号、建筑高度、层高、女儿墙高度、结构形式、楼面设计荷载等等)。

高清PDF带书签《公路桥涵设计手册 悬索桥》孟凡超
本书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为《公路桥涵设计手册》中的一个分册。我国特大桥建设正进入黄金时期,本书以手册的形式,在总结世界范围内的大跨度悬索桥,特别是我国近十年来建成的大跨度悬索桥丰富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地对悬索桥的特点、总体设计、总体静力结构计算、索塔设计、锚碇设计、鞍座设计、缆索系统设计、加劲梁设计、桥面系设计、附属工程设计、结构防护与耐久性设计、景观设计、抗风设计、抗震设计、监测、控制及养护、关键技术与专题研究工作要点、实桥示例等进行总结,力求概念准确、理论清晰、结构体系完整、工程实例系统,为广大桥梁工作者提供一本极具价值的工具书。
本书可供从事桥梁设计、科研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PDF书签目录索引:
目录 -5
第一章 概论 1
第一节 名词术语及符号 1
第二节 悬索桥特点 5
第三节 悬索桥分类及适用范围 11
第四节 悬索桥发展简况 12
第五节 大跨悬索桥设计的主要内容及流程 17
第二章 总体设计 23
第一节 日目的与原则 23
第二节 主要内容 24
第三节 总体布置 31
第四节 技术进步及创新设计 33
第五节 主要设计参数与选择 35
第六节 抗风、抗震概念设计 43
第七节 主要施工方案概念设计 44
第三章 总体静力、动力结构分析 53
第一节 日的与原则 53
第二节 总体静力分析估算 54
第三节计算机总体静力分析 70
第四节 总体动力分析估算 92
第五节 计算机总体动力分析 100
第六节 优化设计 103
第七节 计算示例 104
第四章 索塔设计 140
第一节 功能与原则1 40
第二节 主要类型与选择 144
第三节 受力特点 153
第四节 主要设计参数与选择 155
第五 节结构组成和构造 161
第六节 主要材料与选择 171
第七节 结构分析计算 173
第八节 主要施工方案与选择 195
第五章 锚碇设计 213
第一节 功能与原则 213
第二节 主要类型与选择 216
第三节 受力特点 239
第四节 主要设计参数与选择 239
第五节 结构组成和构造 246
第六节 主要材料与选择 259
第七节 结构分析计算 260
第八节 主要施工方案与选择 271
第六章 鞍座设计 292
第一节 鞍座功能与设计 292
第二节 主要类型与选择 295
第三节 受力特点 302
第四节 主要设计参数与选择 305
第五节 主索鞍结构组成和构造 312
第六节散索鞍结构组成和构造 316
第七节 转索鞍结构组成和构造 318
第八节 散索套结构组成和构造 318
第九节 主要材料与选择 319
第十节 结构分析计算 323
第十一节 索鞍构件的制造加工与架设施工 332
第七章 缆索系统设计 341
第一节 功能与原则 341
第二节 受力特点 343
第三节 主要类型一与选择 344
第四节 主要设计参数与选择 349
第五节 结构组成和构造 352
第六节 主要材料 365
第七节 猫道设计 369
第八节 结构分析计算 371
第九节 主要施工方案与选择 379
第八章 加劲梁设计 397
第一节 功能与原则 397
第二节 主要类型与选择 398
第三节 受力特点 405
第四节 主要设计参数与选择 412
第五节 结构组成和构造41 3
第六节 主要材料与选择 426
第七节 结构分析计算42 6
第八节 主要施工方案与选择 43 1
第九章 桥面系设计 442
第一节 功能与原则 442
第二节 桥面系组成与布置 442
第三节 桥面护栏及路缘石 444
第四节 桥面铺装 448
第五节 桥面排水 456
第六节伸缩缝 457
第七节桥面照明 462
第十章 附属工程设计 466
第一节 功能与原则 466
第二节 附属工程组成 466
第三节 加劲梁检查车 467
第四节 加劲梁支座与约束装置 474
第五节 过桥管线 481
第六节 避雷设施 483
第七节 通航标志及航空警示 485
第八节 索塔附属工二程 9
第九节 锚碇附属工程 493
第十节 供电及其他 495
第十一章 结构防护与耐久性 498
第一节 结构防护设计的必要性 498
第二节 索塔与锚碇防护设计 508
第三节 索鞍防护设计 516
第四节 缆索系统防护设计 519
第五节 加劲梁防护设计 522
第十二章 景观设计 533
第一节目的与原则 533
第二节基本思路与方法 535
第三节 主要内容与流程 536
第四节 建筑造型 538
第五节 桥面系 543
第六节 桥型与环境 543
第七节 夜景照明 543
第八节 色彩涂装 546
第九节 景观设计示例 547
第十三章 抗风设计 560
第一节 目的与原则 560
第二节 抗风设计的内容 560
第三节 设计风参数 566
第四节 结构动力特性计算分析 568
第五节 抗风性能估算 570
第六节 抗风控制措施 576
第七节 风洞试验 582
第八节 抗风性能计算理论与方法 586
第九节 抗风性能评价 602
第十节 抗风性能研究示例 603
第十四章 抗震设计 621
第一节 日的与原则 621
第二节 地震动参数的描述 622
第三节 抗震设计方法及其沿革 625
第四节 地震对悬索桥的作用特点及抗震设计过程 629
第五节设计地震确定 631
第六节 地震反应谱分析法 633
第七节 时程反应分析法 635
第八节 地震荷载的组合 644
第九节 悬索桥抗震分析的动力模式 646
第十节计算示例 647
第十一节 提高悬索桥抗震性能的措施 659
第十五章 监测、控制及养护 661
第一节 目的与原则 661
第二节施工监控 663
第三节 运营期间健康监测与控制 672
第四节 养护 678
第十六章 关键技术与专题研究工作要点 694
第一节 目的与原则 694
第二节 关键技术的主要范围 694
第三节 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法 695
第四节 专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696
第五节专题研究的实施方法 700
第十七章 实桥示例 701
第一节 单跨双铰悬索桥——江阴长江公路大桥 701
第二节 双跨双铰悬索桥——西堠门大桥 716
第三节 三跨连续悬索桥——厦门海沧大桥 728
附录一 基础资料与地质勘察工作要点 753
第一节 目的与原则 753
第二节 基础资料主要内容 753
第三节 基础资料收集方法 755
第四节 地质勘察主要内容 755
第五节 勘察工作基本方法 756
附录二 国内外主要悬索桥 758
第一节 国内外主要悬索桥集锦 758
第二节 国内外主要悬索桥一览表 763
参考文献 766
封底 769
高清PDF《GPS RTK测量技术实用手册》张冠军、张志刚
本书系统阐述了GPS RTK测量内容,包括:RTK的产生、定义、特点、原理、误差与精度、技术设计、坐标和高程转换、基本操作、各类工程中的应用、道路放样及网络RTK技术等。
本书可供GPS RTK测量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测量专业学生实习、广大测量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用书。

近年来,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快速发展,除美国的GPS外,俄罗斯的格洛纳斯(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GALILEO)和中国的北斗(BD)在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就RTK测量技术来说,目前仍以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GPS RTK)技术在工程领域应用最为广泛。2009年,我国第一部关于RTK接收机检定的行业规范颁布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测量型接收机RTK检定规程》(CH/T8018一2009):2010年,第一部关于RTK测量的行业规范颁布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RTK)测量技术规范》(CHT2009一2010)。这些规范的颁布对RTK测量技术在我国工程领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指导作用。
GPS RTK技术给工程测量生产几乎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它改变了传统的角度、距离测量模式,以及受环境、通视等条件的限制,在不需要通视的情况下,可以远距离、实时完成厘米级定位测量,具有节省人力、全天候、快速、实时、高精度、适用范围广等优点,极大地提高了工程测量工作效率。国内有关GPS测量的教材、图书均以GPS静态测量为主,有的没有涉及RTK测量,有的仅简单介绍了这种测量方式的概念,尚无一本专门介绍RTK测量的教材或专著。在生产实践中,RTK测量操作均以各仪器厂商的说明书为主,说明书仅有仪器操作步骤,缺乏对原理、工程应用、精度控制等方面的阐述,针对性和指导性不强,测量中出现问题往往找不到或搞不清实质性缘由。所以,包括作者在内的广大测量技术人员,尤其是初学者,迫切希望有本专门的系统介绍RTK测量技术方面的书籍进行学习和参考。作为测绘行业的从业者,虽然不是研究RTK的专家,但源于对测绘工作的热爱,源于在工作中和RTK测量的朝夕相伴,作者由此萌生了将十几年来从事GPS RTK测量工作进行一些总结,编写成国内第一本专门介绍RTK测量技术的实用型手册类图书的想法。本书旨在能对刚刚接触RTK测量或对使用RTK测量的人员有所帮助,同时也可作为测量专业学生实习、广大测量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用书。
全书共分八章,内容主要包括:RTK的产生、定义、特点、原理、误差与精度、技术设计、坐标和高程转换、基本操作、各类工程中的应用、道路放样及网络RTK技术等。手册内容较为全面、系统,通俗易懂,工程应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
答疑:手孔井的深度是不是就是弱电配管的深度?-河南
问题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所属地区:河南
提问日期:2022-08-12 17:26:54
提问网友:Mao.
解答网友:独行者
比配管深,看下图集。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河北
提问日期:2022-08-12 17:26:20
提问网友:一一

2022-08-12 17:27:36 补充

2022-08-12 17:27:53 补充

2022-08-12 17:29:27 补充

2022-08-12 17:29:55 补充

解答网友:红梅傲雪
汽车坡道?
斜板+梁+剪力墙

答疑:木构件涂有机氯合剂、木构架清洗、木构件软包保护都是按建筑面积计算吗?-福建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福建
提问日期:2022-08-12 17:24:06
提问网友:。。。
解答网友:将军峰
木构件涂有机氯合剂、木构架清洗、木构件软包保护都是按 木材表面积计算哦 。
抗震概念设计及抗震性能化设计
■抗震性能化设计部分回答以下问题:
什么是抗震性能化设计性能化设计不神秘,大到整个工程,小到结构构件,都有性能化设计的问题,我们的楼梯安全岛的慨念及其设计原则就是坑震性能化设计。
为什么要进行抗震性能化设计抗震性能化设计与抗震概念设计的关系。
如何做好抗震性能化设计工作抗震性能化设计工作实例及分析。
第二部分:抗震性能化设计
1.什么是抗震性能化设计
1.1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就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抗震性能目标、采取恰当的计算和抗震措施,实现抗震性能目标的要求。抗震性能化设计的抗震设防目标不应低于规范的基本抗震性能目标。
1.2抗震性能化设计的基本思路是:
“高延性,低弹性承载力”或“低延性,高弹性承载力”。
1.3提高结构或构件的抗震承载力和变形能力,都是提高结构抗震性能的有效途径,而仅提高抗震承载力需要以对地震作用的准确预测为基础。限于地震研究的现状,应以提高结构(局部)或构件的变形能力并同时提高抗震承载力作为坑震性能化设计的首选。
1.4建筑的抗震性能化设计,以现有的抗震科学水平和经济条件为前提,立足于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的综合考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针对具体工程的不规则情况及特殊的使用功能要求等)和灵活性。
1.5在复杂高层建筑及超限工程设计审查中经常提到结构的性能化设计问题,性能化设计是结构抗震设计的精髓。
2.为什么要进行抗震性能化设计。
2.1多次大地震及特大地震的震害表明,由于城市的发展和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城市设施复杂,经济生活节奏加快,地震灾害所引起的经济损失急剧增加,因此,以生命安全为抗震设防惟一目标的单一设防标准是不全面的,应考虑控制建筑和设施的地震破坏,保持地震时正常的生产、生活功能,减少地震对社会经济生活所带来的危害,有必要采用高于(或不低于)基本抗震设防目标的性能化设计方法。
2.2建筑的平面和立面的复杂程度增加,按常规设计方法进行的抗震设计往往不能完全满足抗震设计要求。
3.抗震性能化设计与抗震慨念设计的关系
3.1抗震性能化设计是解决复杂工程坑震设计问题的有效方法,也是抗震概念设计的集中体现。
3.2坑震性能化设计贯穿于结构抗震设计的始终,其并不神秘。我们结构设计中的许多工作其实就是抗震性能设计的具体内容,此处举例说明如下。
3.2.1《抗震规范》中的三水准设防目标,就是一种性能目标。明确要求大震下不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即“大震不倒”,就是最基本的抗震性能目标。
3.2.2对起疏散作用的楼梯,提出采取加强措施,使之成为“抗震安全岛”的要求,确保大震下能具有安全避难和逃生通道的具体目标和性能要求,这是对具体部位提出的满足地震时功能要求的抗震性能目标。
3.2.3对特别不规则结构、复杂建筑结构,根据具体情况对抗侧力结构的水平构件和竖向构件提出相应的性能目标要求,提高结构或关键部位结构的抗震安全性。
3.2.4对错层结构的错层部位提出中震承载力的设计要求。
3.2.5对框支梁及框支柱按“中震”设计。由于框支梁及框支柱承托上部结构,为重要的结构构件,因此按“中震弹性“或“中震不屈服”设计。对应的性能目标就是在设防烈度地震(“中震”)作用下,框支梁及框支柱仍处于弹性(或不屈服)状态。
3.2.6重要结构的门厅柱按“中震”设计。由于门厅柱数层通高,且作为上部楼层竖向荷载的主要支承构件,属于重要的结构构件,因此按“中震弹性”或“中震不屈服”设计。对应的性能目标就是在设防烈度地震(“中震”)作用下,门厅柱仍处于弹性(或不屈服)状态。
3.2.7对承受较大拉力的楼面梁按“中震”设计。受斜柱的影响楼面梁常承受较大水平力,考虑钢筋混凝土楼板开裂后承载能力的降低,按“零刚度”楼板假定并按“中震”设计。当梁承受的拉力较大时,可考虑采用型钢混凝土梁、或钢梁。
3.2.8对特别重要的结构,当采用双重抗侧力结构时,如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中,对底部加强部位的抗震墙提出截面剪压比限值要求,按大震剪力不超过0.15。
3.如何做好抗震性能化设计工作
3.1抗震性能化设计的路径如下。
确定各地震水准下结构可接受侧破坏程度。
设定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
确定各个地震水准下构件的承载力、变形和细部构造的具体指标。
3.2如何确定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
3.2.1抗震性能目标应根据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场地条件、结构类型和不规则性,建筑使用功能和附属设施功能的要求、投资大小、震后损坏和修复难易程度等,经技术及经济可行性综合分析和论证后确定。3.2.2由于房屋的重要性程度及建筑使用功能不同,结构或结构部位及结构构件的抗震设防目标也不完全相同,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
3.2.3针对工程的需要和可能,可以对整个结构,也可以对某些部位或关键构件,灵活运用各种措施达到预期的抗震性能目标,以提高抗震安全性或满足使用功能的专门要求。
3.2.4鉴于目前强烈地震下结构非线性分析方法的计算模型及参数的选用,尚缺少从强震记录、设计施工资料到实际震害的验证,对结构性能的判断难以十分准确,因此,性能目标选用时宜偏于安全考虑。
3.2.5性能目标1
■结构在设防烈度地震下完好并能正常使用(即中震弹性或基本弹性)罕遇地震作用下能基本完好,最多只产生一些不明显的非弹性变形(图2-1中0AA'至0BB′之间),经检修后可继续使用(即大震基本弹性或大震不屈服)。某些特别重要的建筑,需要结构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从而保证其在中震、大震下始终处于基本弹性状态;也有一些建筑虽然不特别重要,但其设防烈度较低(如6度)或结构的地震反应较小,也可以保证其在中震、大震下始终处于基本弹性状态。
■某些特别不规则的结构,业主愿意付出经济代价,也能使其在中震、大震下始终处于基本弹性状态。对特殊工程及采用隔震、减震技术或低烈度设防且风荷载很大时,可对某些关键构件提出此项性能要求,其房屋
的高度和不规则性一般不需要专门限制。
■结构满足大震下弹性或基本弹性设计要求,大震下结构可不考虑地震内力调整系数,但应采用作用分项系数。
■各构件的细部抗震构造仅需满足最基本的构造要求(如采取抗震等级为四级的构造措施),结构具有最基本的延性性能。

问题专业:钢结构算量GJG
所属地区:河北
提问日期:2022-08-12 17:22:42
提问网友:大头

解答网友:将军峰
这两个标注 都是H钢。
问题专业:土建 计价软件GCCP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山东
提问日期:2022-08-12 17:22:31
提问网友:一起打灰



解答网友:维达詹工
你好:

答疑:厂区内直埋电缆土方怎样计算?-河南
问题专业:市政
所属地区:河南
提问日期:2022-08-12 17:21:36
提问网友:小白白
解答网友:月上枝头
首先看,设计文件是否有要求,有沟槽开挖断面图等,如果没有按照定额计算规则来
1.两根以内的电缆沟,上口宽度系按0.6m,下口宽度0.4m,深度按0.9m计算
电缆根数 1~2 每米沟长挖方量,m3 0.45
每增加一根 0.153
问题专业:土建 计价软件GCCP 土建算量GCL2013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广东
提问日期:2022-08-12 17:21:19
提问网友:一个造价新手小白

解答网友:红梅傲雪

中建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培训PPT讲义
一、起重吊装事故
随着汽车起重机使用频率的增加,各类事故呈上升趋势,最常见的事故是翻车和折臂。
翻车事故的主要起因是起重机丧失稳定性。丧失稳定性的原因有吊重超载、支承不平、惯性力、离心力、风力等。
折臂事故多是由于起重臂仰角过大,再加上惯性力的作用使起重臂下坠所致。
二、起重吊装设备
1、汽车式起重机
2、钢丝绳
3、吊索与吊具
1、汽车式起重机
汽车式起重机属于旋转臂架式起重机。由于靠自身的动力系统驱动,也称为自行式起重机,汽车式起重机可以长距离行驶,灵活转换作业场地,机动性好,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施工中吊车的常用级别有
25t、50t、90t、120t、150t、200t、250t、300t、500t
起重设备的标准负载能力
由制造商标明的最大吊升能力,与吊臂的长度及半径有关。
如:标定为50T吨的吊车,是指作业半径在3米以内时的起重能力 在臂长40.1米,作业半径为8.0米时的起重能力仅为7.5T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培训PPT讲义
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主要内容
(一)开展安全发展主题宣讲活动。
(二)开展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6月16日
(三)开展新闻宣传和专家宣讲活动。
(四)开展应急演练活动。
(五)开展事故和灾害警示教育活动。
(六)开展网上安全文化精品博览活动。
第一章 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知识
一、法规依据
1、《特种设备安全法》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3、《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4、《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办法》
5、《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施工升降机安全规程》
二、基本概念
1、建筑起重机械:纳入特种设备目录,在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地安装、拆卸、使用的起重机械。(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流动式起重机等)(汽车吊修改后不在特种设备名录)
2、禁止出租和使用的起重机械:《建设部十一五限制使用目录》
国家命令淘汰或禁止使用的;
超过安全技术标准或者制造厂家规定的使用年限的;
※达到以下年限的设备必须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鉴定合格,方能继续使用:63tm以下塔机10年, 63tm-125tm塔机15年,125tm以上塔机20年;SC型施工升降机8年,SS型施工升降机和物料机5年。
经检验达不到安全技术标准规定的;
无完整安全技术档案的;
无齐全有效的安全保护装置的。
3、监督管理范畴:
4个环节:租赁、安装、拆卸、使用。
6个对象:出租单位、安装单位、使用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
4、监管权限:查资料、现场检查、限期整改、责令暂时停工、警告、罚款。

中文版《标准链条手册 动力传动链与物料输送链》美国链条协会

PDF书签索引:
第1章链条发展简史1
1.1早期发展1
1.2嵌齿链1
1.3铸造易拆链2
1.4铸造销合链3
1.5精密滚子链4
1.6工程用钢制链6
1.7齿形链7
1.8平顶链10
1.9术语11
第2章链条综述:用途与优点12
2.1概述12
2.2链条类型12
2.3涵盖链条范围12
2.4链条形状式样12
2.5标准链条及应用15
2.5.1美国国家标准15
2.5.2滚子链15
2.5.3板式链19
2.5.4齿形链20
2.5.5工程用钢制链23
2.5.6平顶链27
2.6链条应用优点28
2.6.1滚子链传动优点29
2.6.2齿形链传动优点29
2.6.3工程用钢制链传动优点30
2.6.4链条输送机优点30
2.6.5物料链条提升机优点30
第3章链条设计事项、结构与组件31
3.1链条基本功能31
3.2一般链条设计事项31
3.2.1拉伸授荷1131
3.2.2链条强度33
3.2.3塘损35
3.2.4涧滑38
3.2.5环境38
3.3滚子链设计事项39
3.3.1概况39
3.3.2滚子链比例39
3.3.3拉伸载荷与所需强度40
3.3.4磨损及胶合41
3.3.5滚子链结构及组件43
3.3.6滚子链零件45
3.4板式链设计事项47
3.4.1概况47
3.4.2板式链比例47
3.4.3拉伸截荷和强度要求47
3.4.4磨损48
3.4.5润滑49
3.4.6环境49
3.4.7板式链结构和组件49
3.4.8板式链零件50
3.5齿形链设计事项51
3.5.1概况51
3.5.2齿形链比例52
3.5.3拉伸载荷与强度要求52
3.5.5齿形链结构和组件53
3.5.6齿形链零件54
3.6工程用钢制链设计事项55
3.6.1概况55
3.62工程用钢制链比例和问隙55
3.6.3拉伸载荷与强度要求56
3.6.4磨损56
3.6.5润滑57
3.6.6环境57
3.6.7工程用钢制链结构和组件58
3.6.8工程用钢制链零件59
3.7平顶链设计事项62
3.7.1概况62
3.7.2链条范围62
3.7.3拉伸载荷与强度要求62
3.7.4磨损62
3.7.5润滑63
3.7.6环境63
3.7.7平顶链结构与组件63
3.7.8连接件65
3.7.9平顶线零件65
3.8结论66
第4章链轮67
4.1链轮类型67
4.1.1概述67
4.1.2滚子链链轮68
4.13齿形链链轮71
4.1.4工程用钢制链链轮72
4.1.5链轮材料73
4.1.6平顶链链轮77
4.2链轮齿形78
4.2.1设计事项78
4.2.2滚子链链轮79
4.2.3滚子链链轮直径79
4.2.4滚子链链轮齿形81
4.2.5滚子链链轮轮齿受力82
4.2.6滚子链链轮轴向齿廓82
4.3链轮设计84
4.3.1棒钢链轮84
4.3.2单排转铁链轮84
4.3.3多排铸铁链轮85
4.3.4辐条式链轮86
4.4齿形链链轮86
4.4.1齿形链徒轮直径86
4.4.2齿形链链轮齿形87
4.4.3齿形链链轮轴向齿廓87
4.5工程用钢制链链轮89
4.5.1工程用钢制传动链链轮齿形89
45,2工程用钢制传动链链轮直径91
4.5.3工程用钢制传动徒链轮轴向齿廓91
4.5.4轮齿与链节受力92
4.5.5链轮上齿隙和链条磨损情况93
4.5.6典型工程用钢制链轮齿形94
4.6平顶链链轮94
4.6.1平顶链链轮齿形94
4.6.2平顶链链轮直径94
4.6.3平顶链链轮轴向因廓95
4.6.4侧弯平顶链链轮95
4.6.5链轮分度圆直径96
4.7链轮轮毂、键及键槽、紧定螺钉与轴系选择97
4.7.1概述97
4.7.2键、键精与紧定螺钉99
4.7.3轴系选择100
4.7.4轮数与键尺寸103
第5章滚子徒传动107
5.1典型应用107
5.2范围107
5.3一般滚子链传动选择指导108
5.3.1设计选项108
5.3.2链条节距108
5.3.3链轮齿数108
5.3.4轮齿硬化处理110
5.3.5链条在小链轮上的包角110
5.3.6传动比110
5.3.7链条长度111
5.3.8中心距111
水电八局有限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试行图册(起重施工分册)

目录
A 通 用 篇
A-1 总则............................ 4
A-2 安全标志、标识 .................. 6
1 禁止标志 ................ 6
2 警告标志 ................ 7
3 指令标志 ................ 7
4 提示标志 ................ 8
5 告示牌 .................. 9
6 起重机械作业危险源告知牌 10
7 作业规程牌 ............. 11
8 起重设备性能牌 ......... 11
9 起重设备基本信息牌...... 12
10 起重设备人员、设备证件牌12
11 机械设备责任牌 ........ 13
12 配电箱、开关箱责任牌 .. 13
13 消防责任牌 ............ 13
14 岗位职责责任牌 ........ 14
15 起重设备企业标识....... 14
A-3 个体安全防护 .................. 16
1 安全帽 ................. 16
2 安全带 ................. 17
3 安全绳 ................. 18
4 防护手套 ............... 18
5 速差自控器 ............. 19
6 防尘面罩、口罩 ......... 19
7 电焊面罩 ............... 20
8 工作鞋 ................. 20
9 工作服 ................. 21
10 反光背心 .............. 22
A-4 标准化设施 .................... 23
1 固定式安全围栏 ......... 23
2 活动式安全围栏 ......... 24
3 临时警戒警示措施 ....... 24
4 高处作业防护区域 ....... 25
B 应 用 篇
B-1 起重机械安全防护装置 ........... 27
1 力矩显示器 ............. 27
2 高度限制器 ............. 30
3 回转限制器 ............. 30
4 重量限制器 ............. 31
5 极限位置限制器和安全撞尺32
6 缓冲器 ................. 32
7 防撞墩 ................. 33
8 夹轨器 ................. 33
9 安全监控预警系统 ....... 34
10 防脱钩装置............ 34
11 风速仪 ................ 35
12 小车防断绳保护器...... 35
13 防风地锚.............. 36
14 转角式行程限位器...... 36
15 联锁保护装置.......... 37
16 易碰撞部位安全色...... 37
17 声光报警器............ 38
18 制动器................ 38
19 制动器处限制器 ........ 39
20 紧急停止开关 .......... 39
B-2 起重设备工器具 ................. 41
1 钢丝绳 ................ 41
2 吊装带 ................. 42
3 卸扣 ................... 43
4 绳夹 ................... 44
5 吊索吊具的存放管理 ..... 45
6 灭火器 ................. 46
B-3 起重吊装作业信号手势 ........... 48
1 预备 ................... 48
2 要主钩 ................. 48
3 要副钩 ................. 49
4 吊钩上升 ............... 49
5 吊钩下降 ............... 50
6 吊钩水平移动 ........... 50
7 升臂 ................... 51
8 降臂 ................... 51
9 转臂 ................... 52
10 伸臂 .................. 52
11 缩臂 .................. 53
12 停止 .................. 53
13 紧急停止 .............. 54
14 工作结束 .............. 54
B-4 起重设备安全管理 ............... 55
1 设备进场验收 ........... 55
2 设备安装告知 ........... 59
3 设备安拆 ............... 60
4 起重机械安装改造重大修理监
督检验报告 ............... 63
5 起重机械使用登记 ....... 64
6 班前会管理............. 66
7 交接班管理............. 70
8 设备检查保养........... 74
9 人员管理 ............... 80
10 设备退场管理 .......... 83
B-5 起重设备安全用电管理 .......... 86
1 外电防护............... 86
2 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 86
3 配电箱与开关箱......... 88
4 配电室与配电装置....... 90
5 现场照明............... 90
6 高压用电............... 91
7 用电档案............... 93
B-6 设备主要部件报废标准 .......... 97
1 起重机钢丝绳的报废标准. 97
2 吊带的报废标准......... 97
3 滚动轴承的报废标准..... 98
4 吊钩的报废标准......... 99
5 滑轮的报废标准........ 100
6 卷筒的报废标准........ 100
7 制动器制动轮的报废标准 101
8 减速齿轮的报废标准.... 102
9 车轮的报废标准........ 102
10 大车、小车轨道的报废标准103
B-7 起重设备附属设施 ............. 105
1 起重设备基础.......... 105
2 起重设备轨道.......... 105
内容摘抄:
A-1 总则
一、公司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应在遵循《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的基础上满足工程项目统一安全文明施工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节能环保、综合治理的原则。
1、应建立先进的企业安全文化、正确的安全理念、良好的安全意识、积极向上的文明施工氛围。
2、起重机械设备的视觉形象统一、整洁、和谐美观。
3、起重机械实行专业化管理,合理、规范、整齐、美观。
4、文明施工应做到人性化管理,设施布置规范、环境清洁卫生等满足相关要求。
二、施工现场的安全设备、设施与安全工器具等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并满足实际需要。
1、行程开关、限制器、缓冲装置和防碰撞装置、安全监控装置、防坠落装置等安全装置安全有效且符合相关规定。
2、施工供用电和电气设备的安装、验收、使用和防护等符合规程规定要求。
3、规范起重工器使用、维护、存放管理杜绝安全隐患,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4、规范常用起重零部件报废标准,保证起重机的质量和工作状态和减少设备维修费用。
5、现场消防设施规范、齐全,满足施工消防安全要求。
6、现场有尘、有毒、有害、噪声作业等区域防护符合有关规程标准,废气和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符合要求,防尘防噪等环保措施落实到位。
7、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个人防护用品齐全、人员行为规范。
8、设备进场,运行,退场符合国家标准,满足施工和文明管理要求。
三、建设单位规定与本图册不一致的,按建设单位规定执行。
悬挑式卸料平台安全管理培训资料
内容摘抄:
一、悬挑式卸料平台的基本介绍
一般的悬挑式卸料平台由定型制作的的料台、钢丝绳及对应的卡扣、结构上预埋的锚固环和拉环及一些起固定作用的小配件组成。卸料平台的施工必须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按照现行的规范进行设计,并编写专项施工方案,计算书和图纸也应在方案中体现。在施工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对卸料平台及周边的环境进行检查,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定型料台的组成:
1、悬挑主梁
2、次梁
3、上部防护栏杆、踢脚板和防护钢板
4、花纹钢板
5、钢丝绳斜拉环
根据现行规范及卸料平台用途,对悬挑式卸料平台的各个部位的制作和安装都有对应的的要求。
另外,在建筑物结构上预埋的拉环及悬挑主梁的锚固环和钢丝绳的连接与固定也有着相应的要求

高清PDF带书签《弹簧手册 第3版》张英会、刘辉航、王德成

PDF书签索引:
第3版前言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弹簧常用符号和单位
第1章总论1
1弹簧的基本性能1
1.1弹簧的特性线和刚度1
1.2弹簧的变形能2
1.3弹簧的自振频率2
1.4弹簧系统受迫振动的振幅5
2弹簧的类型6
2.1圆柱螺旋弹簧7
2.2非圆柱螺旋弹簧8
2.3其他类型弹簧10
3弹簧技术发展现状14
3.1弹簧设计的发及15
3.2弹簧材料的发展16
3.3弹簧加工技术的发及18
3.4弹簧的强化工艺技术19
3.5弹簧的表面保护工艺20
4我国弹资的标准化20
5国外弹簧标准化21
第2章弹簧的材料25
1.1弹簧材料的种类25
1.2弹簧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26
1.3弹簧材料的选用31
1.4弹簧材料的标准综述41
2弹资钢42
2.1弹簧钢应具备的基本性能42
2.2弹簧钢应具备的特殊性能43
2.3弹簧钢中合金元素的作用44
2.4弹簧钢的种类、化学成分及其性能45
2.5超纯净弹簧钢46
2.6热轧弹簧钢型材48
3弹簧纲丝51
3.1冷拔强化碳茶弹资钢丝51
3.2冷拔不锈弹簧钢丝3
3.3许回火弹资纲丝67
3.4其他交货状态弹簧钢丝74
4异型弹资钢材料78
4.1异型钢丝78
4.2冷轧钢带86
4.3热处理弹簧钢带94
5弹簧用合金材料96
5.1铜系合金96
5.2镍系弹性合金110
5.3式他弹性元件用合金115
6其他弹簧材料118
6.1其他金国弹簧材料118
6.2其他非金国弹簧材料120
第3章冷成形螺旋弹簧的制造技术132
1概述132
1.1弹簧制造业的类型132
1.2弹簧制造工艺卡的编制132
1.3冷成形弹簧的制造134
2冷成形弹簧的常用材料135
3冷成形弹簧的制造工艺135
4有心抽卷制弹簧136
4.1心抽直径的计算136
4.2影响有心抽卷制弹簧尺寸精度的因素137
4.3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有心叁制139
4.4圆柱螺旋拉伸弹簧的有心卷制140
4.5圆柱螺旋扭转弹簧的有心卷制140
4.6圆锥、中凸和中凹形等变径螺旋弹簧的有心卷制14
5自动卷簧机卷制弹簧(无心袖卷制弹资)142
5.1自动卷簧机工作原理142
5.2自动卷资机的缺点145
6自动数控卷簧机16
7弹簧的去应力退火17
8弹簧的滑面磨削19
8.1弹簧端而磨床及磨簧工艺19
8.2弹簧端面磨削应注意事项行151
9弹簧的校正工艺151
10螺旋拉伸和扭转弹簧的荆造152
10.1半机拔半手工荆造152
10.2自动数控弹簧成形机153
11弹簧加工的工艺装置155
11.1弹簧工艺装置的设计方法和非球155
11.2弹簧工艺装置的设计注意事项和技术参数156
11.3弹簧小型工艺装置示例157
第4章热成形螺旋压缩单簧的制造技术167
1热成形压缩弹簧的端部结构型式167
2坏料准备168
21坯料长度的估算168
22坯料切断方法168
3端部荆169
3.1扁端形状和尺寸169
32荆肩的加热171
33荆肩方法171
3.制肩铁陷173
4卷制前加热,174
5弹簧坯料的加热装置176
6弹簧的卷荆178
61弹簧的卷荆制方法和卷制设备178
62卷簧心袖和预制高度的确定180
7弹簧滑面加工与磨削设备182
8弹簧卷制的铁陷及其预防183
第5章弹簧的热处理和强化处理191
1金属学及的的热处理基本知识191
1.1金属品体结构191
1.2合金与相192
1.3铁碳合金相图(铁碳平衡图)192
1.4合金钢基本知识194
1.5钢的热处理原理198
2弹簧热处理总论202
2.1弹簧的淬火和回火201
物料提升机基础知识及作业安全风险告知书
目录
一、物料提升机的类型
二、物料提升机的结构
三、物料提升机的安全装置
四、物料提升机的电气装置
五、物料提升机的其它设施
内容摘抄:
一、物料提升机的类型
(一)曳引驱动的井架特点
1.摩擦力传动
2.有对重
(二)卷扬驱动的井架特点
1.非摩擦力强制传动
2.无对重
3.单根钢丝绳以双倍率提升吊笼
二、物料提升机结构
立柱
可制成标准节,按设计规定高度进行现场组装。应杜绝使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方法搭设井架。采用螺栓连接的构件,不得采用M10以下的螺栓,架体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6m。
天梁
应使用型钢或桁架结构,其截面高度应经计算确定。
吊篮
应选用型钢,杆件连接板的厚度不得小于8mm, 吊篮的结构架按设计制作,当使用钢板时应有防滑措施。吊篮两侧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m的安全挡板或挡网。高架提升机应选用有防护顶板的吊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