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技术策划标准范本(2019编制)
目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3
第一节 项目基本情况 3
第二节 建筑情况 3
第三节 结构情况 5
第四节 项目组织架构 6
第五节 承包范围 8
第六节 拟分包情况 8
第七节 甲指分包情况 9
第八节 气候情况 9
第二章 工程重难点策划 11
第一节 技术重难点分析 11
第二节 施工重难点分析 11
第三节 重大危险源分析 11
第四节 项目安全质量风险预警、应急处理措施 11
第三章 施工部署 24
第一节 施工流水段划分 24
第二节 施工部署 28
第四章 平面布置策划 34
第一节 现场周边环境策划分析 34
第二节 基础阶段施工总平面布置 36
第三节 主体结构穿插装饰装修施工阶段总平面布置 37
第四节 装饰装修施工阶段总平面布置 38
第五章 施工进度计划 39
第一节 进度计划 39
第二节 工程节点工期 40
第六章 资源管理 43
第一节 劳动力计划 43
第二节 机械设备计划 45
1
第七章 技术应用推广 47
第一节 技术应用推广清单 47
第二节 推广技术关键做法介绍 49
第二节 技术推广应用优缺点分析 51
第八章 技术创效 52
第九章 科技进步策划 52
第十章 绿色施工 53
第一节 绿色施工管理体系 53
第二节 环境保护现场实施策划 55
第三节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63
第四节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5
第五节 节能与能源利用 66
第六节 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68
第七节 绿色施工深化设计 69
第十一章 深化设计 70
第十二章 BIM 技术 75
第一节 BIM 组织架构 75
第二节 BIM 技术应用 75
第十三章 技术策划 落地保障措施 79
第一章 工程概况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 46925.58m2。建筑工程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结构类型剪力墙、框架。项目主要包含 2 栋高层住宅 ,一个地库。
第一节 项目基本情况
1.1、项目信息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工程名称
2 工程地址
3 工程性质 高层住宅
4 建筑面积 46925.58m2
5 建筑情况 2 栋高层住宅 32 层,地库
6 工期 869 日历天
7 建设单位
8 设计单位
9 勘察单位
10 监理单位
11 总承包单位
12 质检监督单位
13 安全监督单位
14 实验送检单位
第二节 建筑情况
2.1、建筑总体情况
序号 楼栋号 建筑高度 层数 标准层高 建筑面积 标准层建筑 其他需要
面积 补充内容
1 G1# 92.7m 32 2.9
2 G2# 92.7 32 2.9
3 地库 正负零
2.2、建筑做法情况序号 项目 内容
1 建筑防火 耐火等级一级
2 墙体保温 A 级岩棉板
3 外立面 真石漆及质感涂料
4 砌筑工程 高精度蒸压加气砌块
屋面 1.5 厚聚氨酯防水涂料及 3mm 厚 SBS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5 防水工程 卫生间 1.5mm 厚 JS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Ⅱ型分涂三遍
底板 4mm 厚 SBS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Ⅱ型点粘
地库 4mm 厚 SBS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1.5mm 厚聚氨酯防水涂料,分次涂刷,不少于三遍,泛水防水
高度从建筑完成面起 250mm
保温 120 厚 B1 级模压挤塑保温板(容重≥32kg/m³)
最薄处 30mm 厚 1:6 水泥焦渣找坡,坡度 2%(DN70 竖向
6 屋面工程 找坡 PVC 排气管,管上保温及找坡范围均匀打透气孔间距为6*6m 方格网布置)
找平 30 厚 C20 细石混凝土(φ2.5@200 单层双向钢丝网)
3mm 厚 SBS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泛水高度建筑完成面防水250mm
防水保护层 40mmC20 细石混凝土(HPB235φ6@200 单层双向钢筋网)
顶棚 2mm 厚满刮普通大白
7 装饰装修 地面 50 厚 C20 细石混凝土垫层随打随抹平
内墙 2 厚大白两遍普通腻子
门窗 单框三玻塑钢窗
2.3、地勘特殊情况说明
勘察期间在钻探深度范围内见有 2 层地下水:第一层为上层滞水(勘察期间仅于部分钻孔),稳定水位埋深为 2.1~2.8 米,水位标高 68.82~71.32 米,主要赋存于上部杂填土层中,主要受大气降水、生活用水及地下管井渗漏补给,水位受季节变化及人类活到影响均较大;第二层为孔隙潜水,稳定水位埋深为 5.5~14.2 米,水位标高 58.35~59.88 米,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砂土层之中,局部具微承压性,补给来源以大气降水和地下迳流为主。
本次勘察期间为丰水期,无其它因素影响时,正常潜水水位的年变化幅度约 2.0 米左右。雨季施工时杂填土中上层滞水受其影响会较大,施工时应考虑上层滞水的不利影响。根据水分析及土的腐蚀性分析结果,该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有微腐蚀性,对混凝土中钢筋均有微腐蚀性,土对混凝土有微腐蚀性,对混凝土中钢筋有微腐蚀性。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建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图集PPT培训讲义
目录
第一部分 土方工程............................................................3
第二部分 地基与基础工程......................................................10
第三部分 地下防水工程........................................................19
第四部分 钢筋工程............................................................41
第五部分 模板工程............................................................46
第六部分 混凝土结构工程......................................................57
第七部分 砌体工程............................................................71
第八部分 地面与楼面工程......................................................81
第九部分 门窗工程............................................................90
第十部分 装饰工程............................................................98
第十一部分 屋面工程..........................................................114
第十二部分 水暖和通风工程....................................................130
第十三部分 电气工程..........................................................136
第十四部分 电梯安装工程......................................................146
内容摘要:
第一部分 土方工程
一、边坡防护位移变形大,甚至造成塌方
1.现象:在挖方进程中或挖方后,边坡变形监测不到位,周边堆场离基坑边超过要求,荷载过大,导致变形过大,超过预警值,甚至局部或大面积塌方。
2.防治措施:
(1)治理:对沟槽塌方,应清除塌方后作临时性支护措施,对永久性边坡局部塌方,应清除塌方后用块石填砌或用2:8、3:7 灰土回填嵌补,与土接触部位作成台阶搭接,防止滑动;或将坡度改缓。
(2)预控:
①对永久性挖方的边坡坡度,应按设计要求放坡,一般在1:1~1:1.5之间。对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性挖方边坡,土质较好时,边坡可放宽一些。
②开挖基坑(槽)和管沟,土质条件好,地下水位低于其底面标高时,挖方深度5m以内不加支撑的边坡坡度在1:0.33~1:1.5。施工期较长,挖方深度大于2m以上时,应作成直立壁加支撑。
③做好地面排水措施,避免积水。当有地下水时,应及时采取降排水措施。
④在坡顶上弃土、堆载时,弃 土堆坡脚至挖方上边缘的距离,应根据挖方深度、边坡坡度和土的性质确定。土质干燥密实时,其距离不得少于3m,土质松软时,不得小于5m。
⑤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分段分层、依次进行,随时作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泄水,避免先挖坡脚,造成坡体失稳。
二、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1.现象:回填土经夯实或辗压后,其密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在荷载作用下变形增大,强度和稳定性下降。
2.防治措施:
(1)治理:
①不合要求的土料挖出换土,或者掺入石灰、碎石等夯实加固。
②因含水量过大而达不到密实度的土层,可采用翻松晾晒、风干,或均匀掺入干土等吸水材料,重新夯实。
③因含水量小可采用增加夯实遍数。
(2)预控:
①严格选择好符合填土要求的土料。
②在回填土时,应严格控制土的含水量,加强施工前的检验。含水量大于最优含水量时,应采用翻松、晾晒、风干方法降低;或采取换土回填,或均匀拌入干土,或采用其他方法来降低。含水量过低,应洒水湿润。
③施工时还应严格控制每层铺土厚度、压(夯)实遍数、压(夯)实路线。
④加强对土料、含水量、施工操作和回填土干密度的现场检验按规定取样,严格每道工序的质量控制。
三、基坑浸泡
1.现象:基坑开挖后,地基土被水浸泡。
2.防治措施:
(1)治理:
①被水淹泡的基坑,应采取措施,将水引走排净
②设置截水沟,防止水刷边坡
③已被水浸泡扰动的土,采取排水晾晒后夯实,或抛填碎石、小块石夯实;或换土夯实(3:7灰土);或挖出淤泥加深基础。
(2)预控:
①基坑周围应设排水沟。 挖土放坡时,坡顶和坡脚至排水沟均应保持一定距离,一般为0.5~1.0m。
对永久性挖方边坡上缘至山坡截水应保持5m距离。
②基坑开挖时应逐层开挖,逐层放坡,并加深排水沟和集水井,随时检查边坡坡度,不允许偏陡。边坡上缘堆土或堆置材料时,至坡边应保持一定距离,一般在0.8m以上,堆土高度不超过1.5m。
③在潜水层内开挖基坑时,应在潜水层标高最低处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
④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时,应在开挖标高坡脚设排水沟和集水井。
四、回填土扰动承台、基础
1.现象:夯实基础墙面两侧填方或用推土机送土,造成基础墙体裂缝、破裂,轴线偏移。
2.防治措施
(1)治理:应会同设计单位,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压浆、加围套等加固措施,或将损坏部位拆除重砌。
(2)预控:基础两侧用细土同时分层回填夯实。两侧填土高差控制不超过30cm。如遇暖气沟或室内外回填标高相差较大,回填土时可在另一侧临时加木撑。 基础墙体施工完毕,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进行回填施工。 同时避免在单侧临时大量堆料以及行走重型机械设备。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52/T 095-2019 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DB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J52/T095-2019
备案号:J14906-2019
胶轮有轨电车 交通系统工程 施工 及质量验收规范
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Rubber-Tyred Tram Transit System
2019-10-14发布2019-11-01实施
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1总则
1.0.1为保证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本着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节能环保的原则,特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道路交通小运量、最高运行速度不超过80kh、高峰小时断面客运量不超过1万人次、以高架为主的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新建项目。
1.0.3胶轮有轨电车交通工程施工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定义
2.0.1胶轮有轨电车rubber-tyred tram
由动力电池驱动的有轨电车的一种,宜采用无人驾驶技术和橡胶车轮,利用走行轮和设于走行轮下方、内侧的导向轮,实现在导轨梁上行进和转向的车辆。
2.0.2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rubber--tyred tram transit system
一种利用动力电池驱动,具备在专用线路上网络化灵活运营组织能力,可实现建筑和环境友好的小运量交通系统。
2.0.3导轨梁guideway
承载车辆荷载和列车运行导向的结构,同时也是列车控制系统、通信系统、疏散通道等的载体。
2.0.4导轨梁桥guideway girder bridge
导轨梁与直接支承导轨梁的桥墩、台及基础组成的桥梁体系。
2.0.5平移道岔slider switch
通过滑块结构的水平移动,改变滑块与道岔前方和后方导轨梁的衔接方式,实现胶轮有轨电车行驶方向转换的机械设备。
2.0.6综合车场integrated depot
设有停车线、检修线、洗车线等设施的场所,承担列车的日常停放、维护、检修、充电和清洁等功能。
2.0.7道岔桥turnoutbridge
设置在高架线路段,用于安装道岔及附属设备的钢筋混凝土桥式平台。
2.0.8道岔平台turnoutplateform
设置在地面线路段,用于安装道岔及附属设备的钢筋混凝土坑式平台。
2.0.9电缆桥架cablebracket of track beam
依附于轨道梁、盖梁或车站土建结构物上,作为供电、通信等电缆安装和通道的支承架。
3基本规定
3.0.1施工单位在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工程项目施工前应做好以下技术保障工作:
1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设计和勘测单位提供的资料及文件,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详尽、深入的调查,做好原始资料收集、数据记录,必要时形成施工调查报告;
2施工单位应组织施工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做好图纸会审前的预审工作,施工中发现问题应及时与设计人员按规定程序办理设计变更;
3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质量、环保等方面的管理体系及相关制度,并应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培训,对特殊工种应进行资格培训;
4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对技术条件复杂或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还应编制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专项施工方案并在实施前做好技术交底;
5涉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工程项目应提前做好原材料检验、工艺性试验研究和论证等工作,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6施工单位应根据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并结合工程特点、环境条件、施工部署,合理布置施工现场,设置施工围挡、现场临时生产和生活设施。
3.0.2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工程项目中所包含的车站(场)建筑工程的施工,未特别规定的分部分项工程,均执行现行的建筑工程相关施工验收规范,本规范不详述。
3.0.3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工程项目的各方参建单位应强化施工过程控制手段,重视质量验收工作,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应组织编写质量策划,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应正确划分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工程项目中所包含的单位(子单位)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
3.0.4工程质量控制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基础上,按照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子单位工程)、项目工程顺序进行:
1各分项工程应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分项完成后必须进行检验;
2相关各分项工程之间,必须进行交接检验,所有隐蔽分项工程必须进行隐蔽验收。未经检验或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0.5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包括且不限于下列规定:
1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制度包括且不限于施工技术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施工工序交接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评定考核制度;
2参加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具备规定的资格;
3施工前应对工程接口质量进行检查,确认是否是符合设计要求,发现与设计不符,应咨询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解决;
4主要材料和设备的外观、规格、型号和质量证明文件的进场验收,涉及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分部工程应进行抽样检测;
5基于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施工质量验收;
6各工序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记录,工序之间需交接检验:涉及安全、功能的关键工序或专业之间的工序交接,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合格后,方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7隐蔽工程应经施工项目技术(质量)负责人、专业工长及专职质量检查员共同参加的质量检查,检查合格后再报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进行检查验收,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重要部位还应附必要的图像资料,并形成验收文件;
8涉及安全的试件和现场检验项目,监理单位应该按规定进行平行检验、见证取样检测或见证检测。
3.0.6施工测量与监测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T5030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和《城市测量规范》
CJJT8的有关规定,实行施工单位复测制、监理单位复核制,并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单位应对建设单位移交的控制桩、水准点进行复核测量。原测桩有遗失或变位时,应及时补桩校正,并应经相关单位确认;
2施工前,应对既有管线、构(建)筑物与拟建工程衔接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进行校测;
3临时水准点和管线定位控制桩的设置应便于观测、不易被扰动,并采取保护措施。沿线临时水准点,每100m不宜少于1个;
4临时水准点、控制桩应经过复核后方可使用,并进行不定期检查和定期校核,校核周期不宜大于3个月。
3.0.7施工现场应实施标准化管理,加强环境监控,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有关环境保护及劳动安全卫生条例。
4基础
4.1一般规定
4.1.1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或技术条件特别复杂的地基,宜在施工前进行试挖或试钻,获得相应工艺参数后再正式施工。
4.1.2基础施工前应根据线路专业提供的平、纵断面图仔细核对各墩里程和高程,在确认无误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施工,对换填地基、强夯地基、桩基施工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监理单位总监、建设项目负责人确认签字后方可实施。
4.1.3基础施工应有完善的施工记录和监控手段,水下混凝土灌注严禁有夹层和松散层。
4.1.4桥梁基础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线路与道路、河渠交叉里程、交角、方向、高程等资料进行放线核对,实测核对无误后再进行桩基基础施工,对于不良地质部位应加强地质验槽:如与设计不符,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
4.1.5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基础附近的地下管线作进一步详细探测,确定其具体位置、范围、深度,若与设计图中不符,应及时通知到设计单位。
4.1.6桩基础钻孔完成后,应及时清孔与灌注桩身混凝土,并确保清底和成桩质量。桥桩基础施工完成后,周围严禁堆载。
4.1.7本章未规定的地基基础施工与质量控制,应符合现行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51004、《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建筑地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规定,还应满足《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2/T045、《贵州省建筑桩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DBJ52/T088、《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规程》DB22/11中相关规定。
4.2钢筋混凝土基础
4.2.1基础位于旱地且无地下水时,基坑项面应设置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的设施。基坑项有机动车道或大型设备时,坑顶边与机动车道、大型设备间应留有不小于1m宽的护道。
4.2.2围堰施工、集水井排水、井点降水和基坑开挖时应符合国家现行行业规范《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2的规定。
4.2.3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基坑开挖完成后,应会同设计、勘探单位实地验槽,确认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4.2.4当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或出现超挖、被水浸泡现象时,应按设计要求处理,并应结合现场沉,编制专项地基处理方案。
4.2.5导轨梁扩大基础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基坑回填,回填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2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碧桂园住宅工程工艺创新技术培训课件
目录
一、已实施的创新
1. 支模工艺的创新
2. 抹灰毛浆工艺的创新
3. 老鹰嘴滴水线工艺的创新
4. 带副框铝合金窗防渗漏措施的创新
5. 墙砖铺贴工艺的创新
6. 拼花地砖工艺的创新
7. 与门套、踢脚线的优化
8. 与脸盆柜有关的优化
9. 衣柜、踢脚线、墙纸、开关的优化
10. 冰箱与插座、门垛的优化
11. 空调与插座、管洞的优化
12. 门套顶与衣柜顶标高的优化
二、未实施的创新理念
1. 二次结构免支模构造柱与腰梁的工艺创新
2. 洗菜盆柜沿口的优化
3. 排油烟机品牌的优化
4. 吊柜与窗位置的优化
5. 洗浴喷头的优化
6.门套与门槛砖安装工艺的优化
7. 吊顶面的防裂工艺创新
8. 进户门口仿地毯砖的优化
三、有待创新的思考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施工工艺现场实施标准做法手册(pptx+pdf)
目录1
一、地基与基础4
1、止水钢板安装工艺.5
二、钢筋工程6
1、直螺纹套丝钢筋切割下料
2、悬挑板主筋定位.8
3、铝模传料口处理.9
5、塔吊附臂附墙支座安装方式10
6、楼板水平洞口预留防坠钢筋网片…11
三、模板工程12
1、木模板体系外墙层间接茬错台、漏浆防治措施.13
2、起步楼梯踏步底模根部的加腋构造15
3、楼板降板模板设计(易拆卸的成品框)…16
4、门、窗洞口模板18
5、大梁模板支撑体系搭设方式19
6、关于模板支撑体系的几项特殊要求22
7、轮扣支撑体系使用要求.…23
四、混凝土工程24
1、楼板厚度控制措施(插钎法、预制块法、钢筋支架法)25
2、混凝土地坪、楼板收面做法…26
五、二次结构28
1、窗台、腰带、圈梁的模板支设29
2、空调管孔洞砌筑方式30
3、穿线管位置过梁的制作31
六、装饰与装修…32
1、细石混凝土地坪分格缝33
2、墙面抹灰前的拉毛工艺.34
3、墙面机电线槽开槽及修补….36
4、屋面细石混凝土面层开裂防治措施37
5、屋面贴砖面层空鼓开裂防治措施.38
6、隔墙板开裂预防工艺…。39
七、防渗漏专篇…41
1、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砖墙.42
2、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封堵…43
3、管道根部吊模封堵的工艺…46
4、外门窗防渗漏构造48
5、外墙穿墙螺杆孔洞封堵49
6、防水卷材收头50
7、外墙脚手眼、工字钢孔洞封堵。51
8、存水区域砌体墙根部混凝土反坎52
八、专项治理专篇…53
1、混凝土施工缝处理.…54
2、楼梯施工缝留置位置55
3、悬挑板施工缝留设位置.56
4、顶板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57
5、顶板后浇带留设清扫口(避免为了清理后浇带而提前拆模的现象)58
内容摘要:
一、地基与基础
1、止水钢板安装工艺 具体要求:
(1)拐角位置、两块止水钢板相交的位置,应采用 成品构件,避免现场裁切、焊接。焊缝距离拐点或交 点不少于 600mm。
(2)被止水钢板切断的钢筋,应将钢筋弯折之后与 止水钢板进行焊接。
二、钢筋工程
1、直螺纹套丝钢筋切割下料 具体要求:
(1)切割断面必须平整, 并且垂直于钢筋中轴线。
(2)严禁采用普通刀头 切断机切割下料。可采用 无齿锯、带锯、C 形刀口 切断机进行切割。
2、悬挑板主筋定位
具体要求: 悬挑板上层钢筋必须 采用马凳垫起。避免上 层钢筋被压到下面,降 低悬挑板承载力。
3、铝模传料口处理
(1)传料口模具侧壁剖切长条形豁 口。
(2)楼板上下铁钢筋均从长条形缝 隙内穿过,在传料口预留洞范围内形 成搭接。传料时将钢筋向上弯折。
(3)传料口封堵时,将钢筋掰回原 位,不足搭接长度的进行搭接焊。
(4)传料口模具应制作成上口大、 底口小、带阶梯的盆形,浇筑混凝土 之前应对传料口边缘进行凿毛,降低 后补混凝土脱落风险。
(5)传料口应留在 1/3 板跨度位置, 并避开设计要求禁止留洞的楼板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52/T 039-2017 室外埋地聚乙烯(PE)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DB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J52/T039-2017
备案号
室外埋地聚乙烯(PE) 给水管道工程 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Buried Polyethylene Pipeline for Water Supply Engineering
2017-12-30发布2018-02-01实施
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1总则
1.0.1为了在室外埋地聚乙烯(PE)给水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中,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施工方
便、安全卫生,确保工程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一般地质情况下新建、改造或扩建的室外埋地聚乙烯(PE)给水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
验收及维修。
1.0.3本规程适用于水温不超过40℃,管材及管件工作压力不大于1.60MPa,管材公称外径小于或等于630mm的室外埋地聚乙烯(PE)给水管道。
1.0.4本规程可适用于埋设在酸、碱性等腐蚀性土壤中的给水管道工程。
1.0.5管材、管件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3663要求。
1.0.6室外埋地聚乙烯(PE)给水管道工程除执行本规程外,尚应遵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2术语、符号
2.1术语
2.1.1埋地聚乙烯(PE)给水管buried polyethylene pipe for water supply engineering
由聚乙烯(PE)制成,以埋地方式输送给水的管道。
2.1.2公称外径nominal outside diameter
管材和管件的标定外径,不包括以法兰和用螺纹尺寸标定的管材和管件。
2.1.3公称壁厚nominal wall thickness
管材和管件壁厚的规定值,以管道和管材上任意一点的最小壁厚计。
2.1.4公称压力nominal pressure
管材或管件在水温20℃时允许最大工作压力。
2.1.5工作压力working pressure
管道系统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作用在管道内壁的最大持续水压,不包括系统水锤升压。
2.1.6设计内水压力design internal water pressure
管道系统工作时,作用在管道内壁的最大瞬时压力,是管道工作压力与系统水锤升压之和。
2.1.7最小要求强度minimum required strength(MRS)
在介质温度20℃、50年长期承受内水压力下,聚乙烯管环向抗拉强度的最低保证值,该值取决于聚乙烯树
脂类别。
2.1.8混配料compounds
以聚乙烯基础树脂,加入必要的抗氧化剂、紫外线稳定剂和颜料而制成的粒料。
2.1.9标准尺寸比(SDR)standard dimension ratio
管材的公称外径(dn)与公称壁厚(en)的比值。
2.1.10热熔对接连接butt fusion connection
采用专用热熔设备将管道端面加热、熔化,对正待连接件,在外力作用下使其连成整体的连接方法。
2.1.11电熔连接electro fusion-jointing
采用管道内壁电阻丝的专用电熔管件,通过专用设备,控制通过内埋于管件中的电阻丝的电压、电流及通
电时间,使其达到熔接目的的连接方法。电熔连接方式分为电熔承插连接、电熔鞍形连接。
2.1.12按型连接saddle connection
用鞍型管件与干管外壁面同时熔融,使管件同干管熔接的方式。
2.1.13承插式密封圈连接gasket ring push-on connection
将管材的插口端插入相邻管材或管件的承口端,并通过承口内橡胶圈密封连接部位的连接方法。
2.1.14法兰连接flange connection
采用法兰盘把接带根形管端的塑料管与待接管材或管件的法兰端,通过螺栓紧固,实现密封的连接方法。
2.1.15
钢塑转换接头连接polyethylene pipe to steel pipe transition fitting connection
采用由工厂预制的用于聚乙烯管道与钢管连接的专用管件连接聚乙烯管道和钢管的连接方法。
2.1.16示踪装置locating device
安装在管道上方或周边,可在地面上通过专用设备探测到管道位置的装置。
2.1.17警示带(板)warning tape/plate
提示地下有管道的标识带(板)。
3.材料
3.1一般规定
3.1.1室外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采用的管材管件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GBT
13663和《给水用聚乙烯(PE)管件》GBT13663.2的规定,卫生性能应符合《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
材料卫生安全评价规范安全性评价规范》GBT17219的有关规定。
3.12在使用管材、管件时应检查:
1、出厂合格证;
2、检测报告;
3、使用的聚乙烯原料级别和牌号;
4、外观;
5、长度;
6、颜色;
7、不圆度;
8、外径及壁厚;
9、生产日期。
3.1.3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系统应选用最小要求强度(MRS)不小于8.0MPa的聚乙烯混配料生产的管材和管件。
3.2管材
3.2.1室外埋地管道系统中的聚乙烯(PE)管材耐快速裂纹扩展和耐慢速裂纹增长性能应符合表3.2.1的要求。
4管道设计
4.1一般规定
4.1.1管道设计除应符合本章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和《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的有关规定。
4.1.2聚乙烯管道水温在20℃以上时,管材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应按(4.1.2)公式进行计算。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52/T 1565-2021 医学实验室通风系统验收规范
ICs11.100
5037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1565-2021
医学实验室 通风系统 验收规范
Acceptance specification for medical laboratories of venti l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2021-03-23发布2021-07-01实施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医学实验室通风系统验收的验收流程、验收要求及验收结论,涵盖实验室环境要求及检测、实验室空气质量要求及检测、实验室通风系统生物监测指标等。
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新建、改建、扩建以及系统维护后医学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通风系统的验收。
本文件不适用于生物安全三级(BSL3)、四级(SL4)以及动物实验室通风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溶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98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T16292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
GB/T16293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剥试方法
GB/T16294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
GB16297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T18204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1部分:物理因素
GD/T18204.5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5部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GB50346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GB5041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WS/T 368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医学实验室medical laboratory
用于医学、预防、公共卫生检验检剥、研究的专用实验室,以下统称为实验室。
3.2
实验室通风系统Iaboratory ventilation system
使实验室工作人员免受实验过程中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运用在实验室内的自然通风以及采用机械补新风和机械排风系统。
注:医学实验室通风系统包含普通通风及空调通风、空气温湿度、供圾及洁净度谓节。
3.3
实验室排风Laboratory exhaust
将实验室内污染空气分类收集经处理达到排放标准,排至大气的系统。
3.4
实验室新风laboratory fresh air
建筑物外的空气,或在进入建筑物前未被空调通风系统循环过的空气。
3.5
实验区域The experimental area
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不同的工序、不同的污染程度、不同的组别,在避免交污染的情况下,将实验室划分为不同的小区域。
3.6
机战通风系统换气次数Vetilation times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system
单位时间内的通风换气值,以单位时间送入或者排出房间的空气量除以房间的体积计算。换气次数=房间通风量/房间体积,单位是次/小时。
3.7
相对压差Relative to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每个相邻房间、相邻区域的压力差。
3.8
局部排风末端设备Local exhaust end equipment
对实验废气经过有效的装置或手段进行安全收集的设备,具备收集、生物隔离、耐热、耐腐蚀等功能。
注:常见的设备有通风柜、原子吸收罩、万向排气罩以及外排式生物安全柜等。
3.9
风速wind speed
空气相对于实验室或设备某果一固定地点的运动速率。
注:风速的单位为米/秒。
3.10
面风速cross-section wind speed
通风末端设备及局部非风末端设备风口截而的风速。
注:面风速的单位为米/秒。
3.11
气溶胶areosol
悬浮在空气中微小固体或液体微粒的分故系。
3.12
清洁区sterile area
未被放射性、化学物质以及生物污染的区域。
3.13
半污染区semi-contaminated area
实验室中具有被致病危害因子轻微污染风险的区域:
3.14
污染区contaminated area
实验室中被致病危害因子污染的区域。
3.15
缓冲区buffer area
相邻区域之间安排设计的有组织气流并形成安全卫生保障的间隔区域,双侧升门。
3.16
空态实验室as-built Laboratory
实验室己经建成,通风系统接通并运行,但无实验设备、材料及人员的状态。
3.17
静态实验室at-rest Laborator y
实验已经建成,实验设备己经安装好,并按供需双方商定的状态运行,但无人员的状态。
4验收流程
4.1实验室新建、改建、扩建以及通风系统维护后,实验室通风系统工程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文件规定外,还应按照被批准的设计图纸、合同约定内容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4.2通风系统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建设)单位应进行检查,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监理(建设)单位进行验收,在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坑写隐蔽验收记录。
4.3通风系统性能验收前应连续试运行7天,并将暴落缺陷进行整改完成后申请。验收流程参照附录A执行。
4.4医学实验室通风系统性能应根据不同用途、不同要求按相应的技术标准规定进行检测,应取得合格的检测报告后实施验收。医学实验室通风系统性能检测宜每年进行1次。
4.5实验室通风系统性能的检测评价机构,应具有相应检测资质。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某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含CAD平面布置图、配电箱系统图)
某房地产开发项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 方案
包括三个文件:
1、临时用电施工方案.doc
2、临电平面布置图 .dwg
3、临时用电配电箱系统图.dwg
一、工程概况
****房地产开发项目由****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地处**县**新区**社区,北靠沪蓉高速,南邻高铁车站,西邻高速下道收费站,**沪蓉高速下道口。
本工程包括地下车库、1#~10#住宅楼楼、商业用房(11#楼、12#楼)、幼儿园、社区用房等单位工程。总建筑面积为207512.88方。基础形式包括独立基础、桩基础。住宅楼主体采用剪力墙结构,地下车库采用框架结构。
建筑使用功能齐全,住宅、地下车库、商业用房、社区用房、幼儿园等功能用房一应俱全。
(略)
二、编制依据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三、施工条件
施工现场用电量统计表:
1、1#一级配电箱(3#、4#、5#一级配电箱同1#)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建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土建篇(2019年)
目录
01灌注桩工程质量通病 防治
02防水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03土方回填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04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05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06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内容摘要:
灌注桩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钢筋笼绑扎
问题分析:钢筋笼绑扎不规范
1、钢筋笼动加工需在专用胎具上或台架上进行保证其主筋和箍筋的轴线、平顺度和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2、环形加劲箍平面必须与钢筋笼长度方向垂直、与纵向钢筋焊接。螺旋箍筋缠绕要紧密,防止离鼓;
管控措施:
3、钢筋保护层垫块宜采用轮式砂浆垫块,并绑扎(固定)牢固;
4、制作好的钢筋笼经检验合格后应稳固放置在平整的地面上,分类标识,钢筋笼底垫放枕木或槽钢,防止钢筋笼变形。
2混凝土浇筑
问题分析:
桩混凝士离析、夹渣、夹泥、蜂窝。
1、施工过程中应对成孔、清渣、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等工序严格检查控制;
2、合理确定泥浆池、沉淀池、排浆沟位置。护筒内泥浆面应高于地下水位1.0m左右,防坍子孔;
3、用沉渣测量仪测量沉渣厚度以控制桩深偏差;
管控措施:
4、用带有重锤的测量绳或在钻杆上标记测量孔深:
5、按照施工方案控制护壁泥浆密度,确保成孔质量。
6、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把控导管提升的高度,确保在混凝士中4-6m;
7、计算好首灌混凝土的方量,确保首灌混凝土浇筑成功。
3桩头破除及防水
问题分析:
桩头破除不规范,钢筋破损。
管控措施:
1、钢筋笼加工时,对锚固钢筋采用PVC套管进行保护;
2、桩头破除前进行弹线,使用环切法进行桩头切割及破除,或采用桩头破除机破除;
3、桩头应涂刷渗透结晶防水涂料或者聚氨酯防水涂料。
土方回填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土方回填缺陷
问题分析:
土料含水率控制不到位,分层厚度过大,压实系数不合格。
管控措施:
1、回填先清除基底上垃圾、草皮、树根,排除坑穴中积水、淤泥和杂物;
2、试验确认土壤最佳含水率,现场鉴别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适宜;
3、根据回填方式严格控制分层回填厚度;
4、选择合理压实机具和压实方法,逐层检测压实系数。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52/T 1549-2020 住宅电梯选型和配置要求
ICs91.140.90
CCS Q 78 DBS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1549-2020
住宅电梯 选型 和配置要求
Type selection and configuration requirements of residential lift
2020-12-16发布2021-04-01实施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住宅电梯选型和配置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住宅电梯的选型和配置,既有住宅电梯更新、改造、加装可参考本文件。
本文件不适用于非公共场所安装且仅供单一家庭使用的电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延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024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
GB/T7025.1电梯主参数及轿用、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
GD/T24477适用于残障人员的电梯附加要求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96住宅设计规范
GB50763无障碍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70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消防电梯fire lift
设置在建筑的附火封闭结构内,具有前室和备用电源,在正常情况下为普通乘客使用,在建筑发生火灾时其附加的保护、控制和信号等功能专供消防员使用的电梯。
3.2
无谭碍电梯wheel chair accessible lift
适合行动障碍者和视觉障碍者进出和使用的电梯。
3.3
主楼层main landing
通常乘客可以从街道上直接进入的楼层。如果一台电梯有几个不同的楼层都通向街道,则通向街道的最低的楼层为主楼层。
3.4
地下室basement
室内地而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室内净高的1/2的空间。
3.5
半地下室semi-basement
室内地面低于室外地平而的高度超过室内净高的1/3,且不超过1/2的空间。
3.6
高层住宅建筑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
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
3.7
层高storey height
上下相邻两层楼而或楼而与地而之间的垂直距离。
3.8
电梯在基站的间隔时间interval(IWT)
单台电梯桥厢在客流高峰期相邻两次离开基站的时间间隔的平均值。
3.9
客流输送能力hand ling capacity(HC)
在给定的时间周期内,单梯或群梯能够运送的乘客数占报务区域总人数的百分比。
4住宅电梯
4.1基本要求
4.1.1电梯选型和配置应满足电梯使用人员日常出行和紧急情况下救援救助的要求,保障安全、急救、消防、通信、无障碍通行等需要。
4.1.2四层及四层以上住宅或最高住户入口层楼而距离主楼层的高度超过10m时,应设置电梯。
4.1.3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住笔,每单元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应当设置一台能使用医用担架车的电佛,其尺可可参考附录B。
4.1.4住宅每单元的电梯配置数量应与报务总人数相适宜,梯户比不宜小于1:2,具体要求参照本标准第5章的相关规定。
4.1.5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应设置消防电梯,且消防电梯应延伸至建筑物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4.1.6符合消防电梯要求的客梯可兼作消防电梯。
4.1.7住宅电梯均宜为无障碍电梯,且至少应设置一台适合轮椅使用的无障碍电梯。
4.1.8住宅单元仅设置一台电梯时,应妆顾能使用医用担架车的电梯、适合轮椅使用的无障碍电梯。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52/T 1544-2020 岩溶洼地 球冠型边坡稳定性计算
ICs93.020
CCS P 10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1544-2020
岩溶洼地 球冠型边坡 稳定性计算
Karst depression-Calculation for stability of spherical cap
2020-12-16发布2021-04-01实施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岩溶洼地球冠型边坡稳定性计算的模型建立、滑面适用条件和计算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岩溶洼地球冠型边坡稳定性计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瓶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33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岩溶洼地karst depression
由岩溶作用形成的底部平缓,而积较大的封闭负地形。
3.2
对称轴axis of symmetry
岩溶洼地的近似球心在竖直方向上的直线。
3.3
对称轴剖面ax is of symmetry profile
过对称袖的平而切割边坡形成的剖而。
3.4
求冠型边坡spherical cap shape slope
对称袖制而沿对称袖旋转360。形成的圆形凹坡。
3.5
圆弧型滑面circular arc shape sliding surface
对称袖剖面上的滑体滑而为一个圆[线,将该圆[线绕对称袖旋转360°形成的曲面。
3.6
折线型滑面broken line shape sliding surface
对称抽削面上的滑体滑面为一个折线,将该折线绕对称抽旋转360°形成的曲面。
3.7
直线型滑面straight line shape sliding sur face
对称袖剖削面上的滑体滑面为一个直线,将该直线绕对称袖旋转360°形成的曲面。
4球冠型边坡摸型建立及滑面适用条件
4.1球冠型边坡摸型建立
根据坡高、坡度、岩土构成、外荷载等因素,选取几组对工程最不利的对称袖剖面,将其沿对称袖旋转360°形成球冠型边坡如图1所示,对称袖制而土体可以为均质土体也可以为分层土体,所建立的模型适用于球冠型边坡的整体稳定性评价。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52/T 1543-2020 岩溶洼地 开挖中心选择技术指南
ICs93.020
CSS P 10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1543-2020
岩溶洼地 开挖中心 选择技术指南
Karst depression-Technical guide for selection of excavation
2020-12-16发布2021-04-01实施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岩溶注地开挖中心选择的基本要求、影响因素及排名、较优开挖中心选择、最优高程选择、最优开挖中心选择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岩溶注地场地球冠建(构)筑物开挖时的开挖中心选择。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岩溶洼地karst depression
由岩溶作用形成的底部平缓,面积较大的封闭负地形。
3.2
开挖中心excavation center
球冠开挖球心在开挖而上的垂直投影点。
3.3
较优开挖中心better excavation center
为减少最优开挖中心求解工作量,先求取一个未考虑所有开挖中心选择影响因素的较优开挖中心。
3.4
最优开挖中心the best excavation center
综合考忠所有开挖中心选择影因素,根据定性和定量方法求解出的最优开挖中心。
4基本要求
4.1建筑场地选址
球冠建(构)筑物应首先选出适宜的洼地作为建筑场地,开挖中心的选择应在洼地选址完成后进行。
4.2开挖中心选择时应取得的资料:
a)工程用地红线图、建(构)筑物平而布置总图、拟建(构)筑物的功能及需求特点等;
b)场地和边坡坳察资料;
c)比例尺不小于1:500的地形图。
4.3开挖中心选择一般规定:
a)应满足建(构)筑物的功能需求、投资可控;
b)应采用定性分析结合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
c)较优开挖中心选择,可选择除违地开挖工程量以外最重要的一个或者两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减小较优开挖中心选择工作量;
d)最优开挖中心选择应在考忠4.1节中所有影响因素的情况下进行。
4.4开挖中心选择应遵循的原则:
a)洼地开挖工程量不宜过大;
b)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c)有利于球冠建(构)筑物的基础建设:
1)应考虑地基的影响;
2)应考虑填方、斜坡对基础建设的影响。
山应避开不良地质现象的影响,不能避免的,需有利于不良地质现象的治理:
1)应避免形成高边坡、高切坡和高填方;
2)苑分评价溶嫩巨石混合体的稳定性,应考虑溶嫩巨石混合体对球冠建(构)筑物的彩响;
3)充分评价球冠型边坡的稳定性,包括自然状态下的稳定性和受外力作用下的稳定性。
4)球冠建(构)筑物的建造和维护成本小;
5)合理利用场地,便于施工组织;
6)工程总造价低。
4.5开挖中心选择步骤
开挖中心选择按以下步骤进行,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项目经理质量技术培训PPT讲义(超实用、图文版)
一、集团、公司制度的学习
(一)《施工现场绿色施工管理暂行规定》
1、绿色施工是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绿色工程是国家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在建筑行业的体现,绿色施工是绿色工程在工程全寿命周期施工环节的集中体现。
2、据设计文件、合同条件及施工现场情况等,进行绿色施工整体规划,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将绿色施工独立、项目部新开工工程,应根成篇或单独制定绿色施工专项方案,明确绿色施工内容、指标和措施,并经评价、审核、审批后组织实施。
3、绿色施工应与前期施工方案论证和优化相结合,工程设置单独的绿色施工创建目标,论证和优化时,对创建目标的可行性及绿色施工的具体措施进行论证。
4、各施工现场应依据绿色施工导则及相关规定,至少采用能体现绿色施工管理的3项做法;对于验收市级文明工地、市级优质结构或相同级别质量安全奖项的工程,应采用5项及以上做法;对于验收省级安全文明工地、省级优质结构或相同级别质量安全奖项的工程,应采用8项及以上做法;对于验收国家级文明工地和国家级优质结构或相同级别质量安全奖项的工程,应采用10项及以上做法。
5、项目部是绿色施工的执行单位,具体负责集团、基层单位关于绿色施工管理制度和标准的推行和贯彻工作。
6、项目经理 是本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工程技术负责人负责绿色施工方案的管理,工程安全负责人负责绿色施工过程中安全环境等内容的实施、过程检查和监督。
7、 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总承包单位对绿色施工管理负总责,集团各参建单位积极配合;总包单位应对各参建单位的绿色施工进行指导和管理,集团各参建单位对所承包工程的绿色施工负责。
8、各施工工程应在项目经理样板层和样板展示区,集中设置、展示和张挂绿色施工标准做法和详细的施工措施标牌。在施工现场醒目处或与集团“八牌三图”相结合,设置绿色施工公示牌,公示内容应包括:绿色施工创建目标、绿色施工措施、管理责任人及电话。现场还应在会议室、办公室等重要位置设置绿色施工宣传牌等,宣传绿色施工理念,营造绿色施工氛围。
(二)进一步强化施工质量过程管理的规定
1、集团在建工程分为土建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和非土建工程,非土建工程主要包括线路管道、道路施工、设备安装、钢结构施工以及土建单位施工的水电安装工程等。工程规模对于公共建筑、厂房及构筑物按照单位工程建筑面积(造价),对于住宅小区为小区总建筑面积(总造价)。
2、土建工程、装饰装修工程按照建筑面积配备:
(一) 5万㎡及以下的工程不少于1人;
(二)工程规模达到10万㎡的工程不少于2人;
(三) 工程规模达到15万㎡的工程不少于3人,工程规模每增加5万㎡增加1人。
3、 非土建工程按照工程造价配备:
(一) 工程造价5千万及以下的工程不少于1人;
(二) 工程造价达到1亿的工程不少于2人;
(三) 工程造价达到1.5亿的工程不少于3人,工程规模每增加5千万增加1人。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52/T 1516-2020 城市地铁交通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ICs07.060
CCS A 47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1516-2020
城市地铁交通 防雷装置 检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inspec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in urban subway traffic
2020-11-13发布2021-03-01实施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地供交通防雷装置检测的内容及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地供交通建筑物和设备系统防雷装置的检测,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等其它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防雷装置检测可参照本文件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431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32938防雷装置检测服务规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T50065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5031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DL/T 475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
QX/T10.3电涌保护器第3部分:在电子系统信号网络中的选择和使用原则
3术语、定义及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地铁metro(under ground railway、subway))
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运量、用电力牵引的轨道交通。列车在全封闭的线路上运行,位于中心城区的线路基本设在地下隧道内,中心城区以外的线路一般设在高架桥或地面上。
[GB50157-2013,术语2.0.1]
3.1.2
防雷装置lightning protect ion system
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构)物上或建(构)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害和人身伤亡,由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组成。
[GB50057-2010,定义2.0.5]
3.1.3
防宙装置检测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check and measure
按照防雷装置的设计标准确定防雷装置满足标准要求而进行的检查、测量及信息综合分析处理全过程。
[修改GB/T21431-2015,术语3.23]
3.1.4
防宙区Iightning protection zone(LPZ)
划分雷击电磁环境的区,一个防雷区的区界而不一定要有实物界面,如不一定要有墙壁、地板或天花板作为区界面。
[GB50057-2010,定义2.0.24]
3.1.5
接地电阻ground resistance
接地体或自然接地体的对地电阻和接地线电阻的总和。
3.1.6
过渡电阻transition resistance
过度电阻是一种瞬间状态的电阻。当电器设备发生相间短路或相对地短路时,短路电流从一相流到另一相或从一相流入接地部位的途径中所通过的电阻。
3.1.7
电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ve device(SPD)
用于限制牌态过电压和分泄电涌电流的器件。它至少含有一个非线性元件。
[GB50057-2010,定义2.0.29]
3.2缩略语
下列缩路语适用于本文件。
Up:电压保护水平(voltage protection level)
p/f:有效保护水平(effective protection level)
w:设备附冲击电压额定值(rated impulse withstand voltage of equipment)
4一般规定
4.1检测流程
防雷装置检测流程应按GBT32938中5.1.1的规定,检测技术报告样式参见本标准附录A。
4.2检测类型及检测环节
防雷装置检测类型及检测环节见表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正式版 DB11/T 1363-2016 塑料排(蓄)水板施工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pdf
北京市地方标准
编号:DB11/T1363-2016
备案号:J13707-2017
塑料排(蓄)水板 施工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plastic drainage (and retain)sheet construction
2016-10-19发布
2017-02-01实施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联合发布
本规程为推荐性标准。
本规程是根据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2012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京质监标发[2012]20号文)的要求,由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北京金石联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组织编写。
本规程共分7章,主要内容有: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材料、5细部构造、6施工、7质量验收。
本规程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和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同负责管理,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归口并组织实施,由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工作。
内容索引: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3
4材料4
4.1排水板4
4.2排蓄水板…5
4.3配套材料6
5细部构造7
5.1种植屋面排水板7
5.2地下种植顶板排水板………………10
5.3种植屋面排蓄水板…………14
5.4地下种植顶板排蓄水板………16
6j施工……………18
6,1一般规定………………18
6.2排水板平面铺设………………18
6.3排水板侧墙铺设…………………19
6.4排蓄水板平面铺设……………20
7质量验收…………………………………21
7.1一般规定……………………21
7.2排水板……………………………………21
7.3排蓄水板………………………………22
本规程用词说阴……………………………………24
引用标准名录………………………………25
条文说明……………………………27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52/T 1504-2020 传统村落火灾防控规范
ICs13.200
P16 DBS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1504-2020
传统村落 火灾防控规范
Standard of fir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for traditional villages
2020-07-22发布2020-11-01实施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传统村落火灾防控的术语和定义、火灾风险评估及消防规划、消防安全布局、建筑防火、火灾危险源控制、公共消防设施及装备器材、火灾防控机制建设等。
本标准适用于传统村落的火灾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52室外消火栓
GB12514.1消防接口第1部分:消防接口通用技术条件
GB14287.1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第1部分:电气火灾监控设备气火灾监控系统
GB14287.2电火灾监控系统第2部分: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GB14287.3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第3部分: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GB14287.4电火灾监控系统第4部分:故障电弧探测器
GB16806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GB19517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GB/T31593.3消防安全工程第3部分:火灾风险评估指南
GB50013室外给水设计标准
GB5008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1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标准
GB5026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97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A39消防车消防要求和试验方法
SL310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试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传统村落traditional village
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
3.2
火灾风险评估fire risk assessment
以消防安全为目的,应用消防安全工程原理和方法,对传统村落中存在的火灾危险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判断其发生火灾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防控对策措施和建议,从而为制定火灾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综合评定过程。
3.3
防火保护单元fire protection unit
在传统落内部采用防火分隔手段,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村内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
3.4
寨改village transformation
在不彩响传统村落整体风貌格局的情祝下,煅迁部分非传统建筑,开辟防火隔离带或稀化建筑密度,科学划分防火保护单元或减少火灾荷载等改造。
3.5
房改house renovation
对保护价值重要的木质传统建筑采用不燃或难燃仿木材料及木质阻燃技术,提高建筑耐火等级的改造。
3.6
厨改kitchen renovation
对因房四周和顶棚、屋而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进行改造,对护灶、烟肉、火坑等用火设施进行防火功能改造。
3.7
电改circuit modification
对村寨的老旧、裸露和安装不规范的电气线路、配电设施和用电设备实施拆换、绝缘、穿管、隔热、接地等改造,并采取电气防火保护措施。
3.8
水改water supply renovati on
结合人饮工程和水利建设引水进村,并修建消防水池,铺设消防管网,安装消火栓、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消防水龙,配置手抬消防机动泵及水带和水枪等消防设施,构建消防给水系统。
3.9
路改road reconstruction
结合传统村落道路规划建设,拓宽、延伸和增设进村道路,完善村内外消防车道和疏散通道。
3.10
用火房间the room with fire
使用明火或高温器具进行烹饪、照明、取暖等生活或生产活动的童内空间。
3.11
农村智慧消防大数据平台rural smart fire prevention big data platform
综合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传统村落消防安全实施智能监测、智能报警、智能防撞的智能管理应用平台。
3.12
在线监测装置online monitor
在被测设备处于运行的条件下,对设备的状况自动进行连续或定时的监测.
3.13
灭弧式电气火灾监控系统arc extinguishing electrical fire monitoring system
能探测和消除被监控电气线路发生故障时产生的电亚,且当电气故障信号达到危险阀值时能自动切断故障电路的电气火灾监挖系统。
3.14
微型消防站mini fire station
以救早、灭小和“三分钟到场”扑救初起火灾为目标,依托火灾防控队伍和群防群治队伍,在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区域建设的最小消防组织单元。
4火灾风险评估及消防规划
4.1火灾风险评估
4.1.1传统村落火灾防控应以火灾风险评估(以下简称评估)为先导,通过对火灾因素的拼识和分析,界定风险区域,划分风险等级,精准确定防控对策。
4.1.2评估应坚持尊重原貌,科学高效,突出重点,多维融合的原则,确保评估结果科学、准确、全而、客观、北容、高效。
4.1.3技励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评估数据采集、运算和评估。
4.1.4传统村落火灾风险的评估形式
4.1.4.1常规评估
可建立评估专家库,并从中随机抽取专家组织实施。适用于火灾高发季,定期大检查,重大活动前,节日庆典期等特殊时机的常规性评估。
4.1.4.2专业评估
专业评估应委托具有相应执业条件的技术报务机构实施,适用于初次全而评估或制定保护发展规划(含消防规划)及重大改造前的系统性评估。
4.1.5评估程序
4.1.5.1评估准备,包括:
a)明确评估依据、原则、目的和需求;
b)组建评估组;
c)收集相关资料,参见附录A。
4.1.5.2划分评估单元,包括:
a)按照合并同类项原则,以空间布局、建筑密度、建筑结构、地理特征、气候特点、经济水平、文化特色和人文习惯等相似的集中连片区域进行划分;
b)文物核心区和建设控制地带、农家乐(民宿)等经营性场所单独划分评估单元,每个防火保护单元可作为一个评估单元,但评估单元不应跨越防火保护单元。
4.1.5.3评估方法选择:应根据传统村落的消防安全目标需求、保护价值、场景特点和风险要素的复杂程度及关联特性等选择适宜方法,参见附录B。
4.1.5.4实地幼察调研,包括:
a)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环境地锐、气侯特征等;
b)文化特色、保护价值、经济社会水平、民俗生活习惯等;
c)建筑结构特点、建制燃烧性能及火灾荷载、时火等级、空间分布(高度、密度、坡度等)、防火保护单元、防火分隔、防火间距、村落规摸、救援条件等固有防控特性;
d)农家乐(民宿)等经营性场所、易燃易爆和人员密集场所、文物建筑、国房等高危区域分布和消防安全状况;
e)区域水源、对外交通、内部道路、消防站点分布、应急人员装备配备及救援能力等;
f)用火、用电、用气、用油及烟花爆竹等危险源调查;
g)消防设施、智慧消防大数据平台等设置和运行情况,电气防火状况等;
h)消防宜传、教育、培训、演练情况,村民消防素质状况;
i)消防安全管理和自治情祝;
j)存在的消防实出问题。
4.1.5.5危险因素拼识和分析:应对孕灾、致灾、成灾、扩灾因素进行识,全而分析各因素作用强度和多因素料合作用,并按孕灾风险>致灾风险>成灾风险)>扩灾风险的顺序对各类因素武予相应风险权重。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化手册(土建及装饰篇)190页 2019版
目录
1. 深基坑支护工程
2. 桩基工程
3. 深基坑土方工程
4. 防水工程
5. 钢筋安装工程
6. 钢筋连接工程
7. 模板安装工程
8. 混凝土工程
9. 砌体工程
10. 抹灰工程
11. 脚手架工程
12. 幕墙工程
13. 饰面工程
14. 楼地面工程
15. 顶棚工程
16. 门窗工程
17. 保温工程
内容摘要:
深基坑支护工程
1.1 钢板桩支护
1.1.1施工工艺 流程
1.1.2 质量控制要点
⑴ 钢板桩应分层堆放,每层堆放数量不宜超过5根,各层间要垫放枕木,放置总高度不超过2m。
⑵ 第一、二块钢板桩的位置和方向应确保其精确度,以便起到样板导向作用,每打入1m测量一次。
⑶ 允许偏差
1.2 混凝土灌注桩支护
1.2.1 施工工艺流程
1.2.2 质量控制要点
⑴桩长、 桩身弯曲度。
⑵沉降监测。
⑶基坑挖土应随挖随运,不得堆在坑旁。
⑷加强井点降水,使边坡处于无水状态。
⑸排桩墙与围檩之间应保证紧密接触,传力可靠。支撑应与围檩顶紧,不使存在间隙。
⑹支护结构施工与拆除时,不得影响周围建(构)筑物及邻近市政管线与地下设施等的正常使用功能。
1.3 土钉墙支护
1.3.1 施工工艺流程
1.3.2 质量控制要点(P75)
⑴ 土钉墙在喷射混凝土时应自上而下,喷头与喷射部位宜控制在0.6m-1m范围内,喷射砼终凝2小时,应采取连续喷水养护3—7天或喷涂养护剂。
⑵ 允许偏差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52/T 1500-2020 曳引驱动电梯节能改造技术要求及验收规范
ICs91.140.90
C78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1500-2020
曳引驱动电梯 节能改造 技术要求 及验收规范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acceptance specifications for traction drive elevator energy-saving transformation
2020-05-22发布2020-09-01实施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梯节能改造的基本要求、系统和部件的选择、检测与验收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在用曳引驱动电梯的节能改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7588电梯制造安装安全规范
GB/T7024电第、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
GB/T10060电梯安装验收规范
GB/T12325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
GB/T1454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T15543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衔
GB/T15945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窄偏差
GB/T18775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维修规范
GB/T24807电磁兼容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产品系列标准发射
GB/T24808电磁兼容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产品系列标准抗扰度
GB/T30559.1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能量性能第1部分:能量测量与验证
GB/T30559.2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能量性能第2部分:电梯的能量计算与分级
GB/T32271电梯能量回锁装置
TSGT7001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
3术语和定义
GB7588、GB/T7024、GB/T18775和6B/T30559.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节能改造transformat ion of energy-saving
以节约能源为目的,对电梯系统的改进或更换。
3.2
节能率energy-saving rate
电梯节能改造后,耗电量的减少量与原耗电量的百分比(%)。
3.3
能量回馈装置regenerative power device
将电梯再生状态时产生的电能变换成符合电网质量要求的交流电后反鐵入电网的装置。
注1:本标准沙及的电梯能量回锁装置仅适用于不可控整流的变频调速电梯。
注2:本标准以下条款所述的回馈装置均指电梯能量回锁装置。
3.4
回馈装置交流输出端AC output terminal of regenerative device
回馈装置和供电系统之间的相互连接点。
3.5
回馈装置效率regenerative device efficiency
回绩装置在交流输出的输出有功功率与输入直流功率的比值。
4基本要求
4.1电梯节能改造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相关要求,技励采用新工艺、新材料用于电梯节能改造,达到节能目的。
4.2电梯节能改造前,应进行能源效率分析,提出节能指标,根据实际情祝合理地选择和确认节能改造方案。
4.3电梯节能改造方案
4.3.1电梯节能改造方案的制定原则为:科学高效,安全可靠,节能环保
4.3.2电梯节能改造方案的制定,宜考虑下列形响电梯能耗的因素:
a)机械传动系统;
b)电气拖动系统;
c)节能控制功能;
d)运行控制方式;
e)照明和显示系统;
f)导向系统;
g)其它与运动有关的因素,如润滑状态、平衡系数等;
h)材料、工艺和设计;
i)使用管理。
4.3.3电梯节能改造方案宜包含以下内容:
a)编制依据:包括合同要求和法规、标准、规范等。
b)工程概况:包括工程简介、设计要求、节能目标、工期要求、用户特殊要求和环保要求等。
c)施工管理:包括施工组织、技术准备和人员管理等内容。
d)使用说明:包括节能技术要点、节能效果、使用说明和售后服务等。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52/T 1496-2020 高速公路隧道照明设计规程
ICs93.060
P66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1496-2020
高速公路 隧道照明 设计规程
Design code of practice for expressway tunnel lighting
2020-04-16发布2020-08-01实施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速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的术语、定义及符号、一般规定、洞口光环境、入口段光环境、过度段光环境、中间段光环境、出口段光环境、洞外引道段照明、应急照明、灯具的选择与布设、照明控制、照明供配电、减光防眩构造物、轮廓诱导光带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新建和改扩建高速公路隧道光环境工程,在役使用的高速公路隧道光环境工程设计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G D70/2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二册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
JTG/T D70/2-O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细则
JT/T280路面标线涂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隧道光环境tunnellighting environment
在隧道影响区域,由所处地理位置、地形、天气和时段等工况条件下的自然光与隧道内主动与被动人造光营造并相互料合作用于驾驶员安金行车视野中的光环境系统。
3.2
隧道运营工况条件tunnel operating conditions
隧道外自然光特性发生变化导致驾驶员的视认能力需求改变构成的各种工况条件。
3.3
变色温光源corre lated color temperature Iight source
光源色温可从低色温到高色温无极变化的光源。
3.4
亮度差luminance difference
隧道出入口段路而平均亮度与洞外路面平均亮度之差。
3.5
路面亮度均匀系数uniformi ty index of road surface luminance
路而所有测点的亮度均方差与路面上最小亮度和平均亮度差的比值。
3.6
检测传感器detect ion sensor
可采集洞内外温度、湿度、色温、亮度光感、道路交通流量、洞内空气质量、火险等多种不同信号的采集设备。
3.7
隧道本地自适应控制主机tunnel local adaptive control host
由通讯采集模块、检测模块、电脑主板、控制模块组成的中间控制主机。
3.8
调光控制器dimming controller
改变LED灯具光源的光通量、色温及照度水平的装置。
3.9
隧道疲劳唤醒段tunnel fatigue arousal segment
长隧道中,间隔一定距离在隧道壁面和顶而采用色彩、灯光等景观装饰、变换结构等措施设置的一定长度的特殊行车路段。
3.10
隧道导行反光环tunnel leading reflect ion halo
在隧道内,根据隧道的行车条件间隔一定的距离沿隧道检修道以上横断面轮廓安装的反光光环。
4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设计小时交通量。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52/T 1485-2020 艾滋病检测咨询门诊建设规范
ICs11.100
C50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1485-2020
艾滋病 检测咨询门诊 建设规范
The criteria for setting-up AlDS counsel ing and testing centers
2020-03-04发布2020-09-04实施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艾滋病检测咨询门诊的设置要求、信息化管理、检测咨询流程、资料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艾滋病检测咨询门诊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卫疾控发〔2006)218号全国斐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
2015修订版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导致斐滋病的病原体。
3.2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由HⅢV感染引起的,以人体CD4T淋巴细胞诚少为特征的进行性免疫功能缺陷,疾病后期可继发各种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综合性疾患。
3.3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AIDS 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 ing
在知情和保密的情况下,选择是否接受ⅡV抗体检测、咨询、改变危险行为及获得相关服务的过程。
3.4
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试验HIV antibody screening test
一类初步了解机体血液或体液中有无IV抗体的检测方法,也包括同时检测ⅢV抗体和抗原的方法。
注:检测得出Ⅲ抗体或抗原有反应或无反应的结果。常用的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险(ELIS)、化学发光或免疫荧光试验、免疫凝集试验、免疫层析试妈验、免疫渗滤试验和抗原抗体联合检测试验。
4缩略语下列缩咯语适用于本文件。
HⅢ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VCT:艾滋病自愿咨询检(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1
…
183
184
185
…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