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Y 1407-2011 射孔—测试—水力喷射泵排液联作工艺技术规程
O/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1407-2011
射孔 一测试 一水力喷射泵排液
联作工艺 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mbination of perforation
testing and hydraulic jet pump
2011一05-09发布2011一07-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射孔、测试、水力喷射泵排液联作工艺技术要求、测试作业程序、资料录取、并
控、质量及健康安全环保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套管完成井进行射孔、测试、水力喷射泵排液施工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5225石油与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SY/T5325—2005射孔施工及质量监控规范
SY/T5467一2007套管柱试压规范
SY/T5587.5一2004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5部分:井下作业井筒准备
SY5727井下作业安全规程
SY/T6120油井井下作业防喷技术规程
SY/T6334一1997油、水井酸化设计与施工验收规范
SY/T6610含疏化氢油气井并下作业推荐作法
Q/SY1297一2010水力喷射泵排液作业规范
3技术要求
3.1基础数据
基础数据包括:
一井号、开钻日期、完钻日期、完井日期、完钻井深、油层套管联入最大井斜/深度/方位、全角变化率、连续井斜数据、并底水平位移。完井液密度、水泥返高、固井质量、人工井底或塞面。
3.2并筒条件要求
根据钻井及其他资料,充分考虑井斜、井斜变化率、全井变化率等因素,满足联作管柱工艺正常施工,选择油管传输射孔一多流测试器测试一水力喷射泵排液(以下简称TCP一MFE-HUP)联作工艺或油管传输射孔一选择性测试阀测试一水力喷射泵排液(以下简称TCP一STV-HUP)联作工艺。
3.3液垫技术要求
3.3.1液垫性能不应影响地层流体判断。
3.3.2液垫高度应满足负压射孔压力、管柱及封隔器耐压差要求。
3.4封隔器坐封技术要求
3.4.1应选择卡瓦式封隔器,坐封进段套管内径与封隔器最大钢体外径尺寸应满足封隔器使用条件和技术要求。
3.4.2封隔器坐封位置应靠近目的层顶部,避开套管接箍和套管悬挂器。
3.4.3封隔器坐封加压负荷,主要依据封隔器坐封力,实际加压负荷应考虑井斜、方位角等因素。
3.5射孔技术要求
3.5.1射孔枪组装、起暴装置组装应按照SY/T5325一2005执行。
3.5.2依据设计地面点火压力、目的层静液柱压力,确定井下起爆装置点火压力设置值。
3.6STV阀技术要求
3.6.1依据STV阀处静液柱压力,计算STV阀地面操作压力计算STV阀井下开关压力。
3.6.2STV阀应在工房内做开关实验,并对STV阀按额定工作压力进行试压,30min压力不降为合格。
4联作测试作业程序
4.1现场施工准备
4.1,1对动力设备、提升系统、井控系统、排液求产地面流程进行安装、连接、试压、检查,其性
能应达到设计要求。
4.1.2指重表应在检定合格范围内,并灵活好用。
4.1,3依据预测地层压力及温度,选择合适量程的仪器仪表,并在检定有效期内。
4.1.4检查人井油管(钻杆)、工具及变扣接头,应进行通径,技术参数达到设计要求。
4.1.5丈量人井油管(钻杆)、工具及变扣接头等长度,核实各人井工具名称、型号、规格和扣型,
提前准备好不同长度的调整短节,以满足封隔器坐封位置的选择和调整射孔管柱的要求。
4.2测试前准备
4.2.1井筒准备
4.2.1.1探井底、冲砂、通井、刮削,按SY/T5587.5一2004执行
4.2.1.2对射孔井段以上井筒按SY/T5467一2007进行试压,了解井筒承压情况。
4.2.1.3充分循环压进液,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4.2.2射孔器材准备
4.2.2.1应按照设计要求组装射孔枪,准备引爆装置
4.2.2.2复查射孔井号、射孔井段、射孔枪型、弹型、孔密及总弹数、夹层枪长度、枪身总长,与排炮图相一致。
4.3下联作管柱
4.3.1按照设计要求(参见附录A),依次下入射孔枪、测试工具、水力喷射泵等联作工具。
4.3.2在井口对接枪身前,应检查上下传爆管接头中的位置;在对接时,应用管钳上紧螺纹。
4.3.3下管柱过程中,操作平稳、匀速下放,下放速度不应大于2/s,遇阻加压不超过20kN,接
近目的深度时应控制在1m/s。
4.3.4每下10根管柱,加满次符合设计要求的测试液垫,直至设液垫高度为止。
4.3.5下管柱过程中,应由专人观察环空液面,若环空液面不在井口或返液不正常,应及时查明原因。
4.3.6
根据井筒温度和所选用的射孔器材类型,确定下完联作管柱到点火射孔的停留时间,累计时
间不得超过射孔器材规定的有效时间。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SY 1406-2011 气井地面测试流程安装技术规程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1406-2011
气井地面测试流程 安装技术 规程
The technical procedure for rig up of gas well surface testing equipment
2011一05-09发布2011一07-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井地面测试流程设计、安装、检查和试压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陆上气井地面测试流程安装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4050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
GB/T21446用标准孔板流量计测量天然气流量
SY/T0515分离器规范
SY/T5323节流和压井系统
API Spec6A井口装置和采油树规范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发(1999)154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气井地面测试流程surface testing equipment for gas well
气井放喷、测试、回收、压并等地面作业使用流体通道和流体控制设备的总称。
3.2
含硫化氢气井gas well with hydrogen sulfide
地层产出含硫化氢天然气的井。
3.3
高含t化氢气井gas well with high concentration of hydrogen sulfide
地层产出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大于或等于30g/m3(20000ppm)的井。
3.4
高产气井high production rate well
预计天然气测试产量大于50×10m/d的气并。
4地面测试流程设计
4.1流程功能要求
流程应具备放喷、测试(包括数据采集)、取样、回收、压井等基本功能;对高压气井、高含硫
化氢气井或高产气井,流程还应具备紧急关断、紧急泄压等功能。
4.2流程压力等级和节流降压级数选择
4.2.1井口装置应符合API Spec6A中的相关要求。
4.2.2依据作业层位地层压力、井口最高关井压力、温度和施工中井口控制压力,选择相应压力级
别的地面测试设备。
4.2.3结合井口最高关井压力和设备工作压力,确定地面测试流程节流降压级数。
4.3流程设备套数和管线选择
4.3.1根据地层流体类型、产量、安全因素,结合设备处理能力,确定地面测试流程套数、管线规格。
4.3.2高压气井、高含硫化氢气井或高产气井,宜采用两套以上测试流程进行双翼放喷求产,且每
套地面测试流程放喷管线应不少于两条。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SY 1108-2007 钢级直缝埋弧焊管技术条件
ICS75.200
E97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1108-2007
X80钢级直缝埋弧焊管 技术条件
Specification for grade X80 LSAW line pipe
2007-09-27发布2007-09-27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1范圆
本标准规定了X80钢级直缝埋弧焊管的材料、制造、检查、试验及相关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X80钢级直缝埋弧焊管。
钢管选定API Spec5L:2000PSL2级产品.
钢管钢级为API Spec5L:2000X80。
钢管规格:1016mm×18.4mm或21.0mm(钢管公称外径×公称壁厚)。
适用于输送符合GB17820一1999二类气质要求的天然气。
按本标准制造的钢管也适用于现畅制作曲率半径R大于40D的冷弯管(冷弯工艺应进行评定,
最大冷弯角度钢管性能应符合本标准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物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4335一1984低碳钢冷轧薄板铁素体晶粒度测定法
GB/T9445一1999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GB/T9711.2一1999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第2部分:B级钢管
GB/T13298一1991金属显撤组织检验方法
GB17820一1999天然气
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SY/T6476一2000输送钢管落锤撕裂试验方法
SY/T6577.1-20031管线钢管运输第1部分:铁路运输
SY/T6577.2一2003管线钢管运输第2部分:内陆及海上船帕运输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7
制造imanufacturer
表示按合同提供钢管的制造商并包括它的设备。
3.16
购方purchaser
表示业主或业主的代理人、检查人员以及其他被授权的代表。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L/T 2192-2020 并网发电厂变电站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验收规范
ICS29.240
CCS F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2192-2020
并网发电厂变电站 电力监控系统 安全防护验收 规范
Acceptance test specification of security protection for electric
power system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in grid-connected power
plant and substation
2020-10-23发布2021-0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并网发电厂涉网部分、变电站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验收的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并网发电厂电力监控系统涉网部分和变电站(含换流站、开关站、用户站)电力监控系统安全所护验收,包括新建、改(扩)建工程,以及在运并网发电厂和变电站为满足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要求而展改造工程的安全防护验收,其他电压等级并网发电厂和变电站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崔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④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052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物理安全技术要求
GB/T22239总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4年第14号
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国能安全(2015)36号
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等安全防护方案和评估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力监控系统electrie power system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用于监视和控制电力生产及供应过程的、基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业务系统及智能设备,以及作为
基础支撑的通信及数据网络等。
3.2
安全防护security protection
为保障核心业务系统的网络信息安全而建立一整套综合安全防护措施,包括安全防护技术、应急备
用措施、全面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
3.3
网络安全管理平台cyber security management platform
对并网发电厂和变电站电力监控系统(3.1)设备及软件的安全机制统一管理的平台或区域,具备网
络安全实时监视告警、分析定位、安全审计、风险核查和协同管控等功能。
3.4
网络安全监测装置cyber security monitoring device
部署于电力监控系统(3.1)局域网网络中,用于对监测对象的网络安全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处理并与网络安全管理平台(3.3)通信的装置,为网络安全管理平台上传事件并提供服务代理功能。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一text transfer protocol)
IDS: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IP: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KVM:多计算机切换器(keyboard,video,mouse)
MAC:介质存取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
OSPF: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SSH:安全外壳协议(secure shell)
USB: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L/T 2173-2020 ±1100kV支柱复合绝缘子使用技术条件
ICS29.080.10
CCS K 48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2173-2020
士1100kV支柱复合绝缘子 使用技术条件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1100 kV composite post insulators
2020-10-23发布2021-0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换流站直流场用士1100kV电压等级的支程复合绝缘子的使用条件 、技术要求、试验
分类、试验方法、试验项目。
本文件适用于系统电压为士00kV电压等级的母线、隔离开关和平波电抗器等电气设备使用的支
柱复合绝缘子(简称绝缘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7普通螺纹公差
GB/T311.1一2012绝缘配合
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
GB/T 772高绝子瓷件技术条件
GB/T1447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 1448纤馆增强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
GB/T1449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GB/T1800.1何技术规范(GPS)线性尺寸公差1$0代号体系第1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础
GB/T1800.2产几何技术规范(GPS)线性尺寸公差IS0代号体系第2部分:标准公差带代号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人
GB/T2900.5电工术语绝缘固体、液体和气体
GB/T2900.8电工术缘子
GB/T3355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纵横剪切试验方法
GB/T6040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则
GB/T6553严酷环境条件下使用的电气绝缘材料评定耐电痕化和蚀损的试验方法
GB/T7559纤维增强塑料层合板螺栓连接挤压强度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5、GB/T2900.8、GB/T25096—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支柱复合绝缘子composite post insulator
由承受负荷的圆柱体绝缘芯体、伞套和固定在绝缘芯体上的端部装配件构成的支柱绝缘子。
3.2
支柱瓷芯复合绝缘子composite post insulator with ceramic core
由承受负荷的圆柱体实心陶瓷绝缘芯体、伞套和固定在绝缘芯体上的端部装配件构成的支柱绝缘子。
4使用条件
本文件中绝缘子的一般使用条件参见附录A。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L/T 2156-2020 火力发电机组整体性能试验规程
ICS27.100
CCS F24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2156—2020
火力发电机组 整体性能 试验 规程
Test code on overall thermal power unit performance
2020-10-23发布2021-0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火力发电机组整体热力性能的试验方法和程序。机组整体热力性能指标包括修正后
功率,修正后热耗率或热效率。可以设计不同的试验来满足不同的试验目标,如规定机组运行方式试
验、规定修正后功率试验和规定测量功率试验。
本文件适用于任何容量的火力发电机组,包括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及大多数燃烧气态、液态和
固态燃料的朗肯循环汽轮发电机组。本文件可用于测量机组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性能,并且所有设备都
处于清洁和功能齐全的状态。对其他类型的热力循环机组,只要满足标准要求,也可以使用本文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2624(所有部分)用安装在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压装置测量满管流体流量
GB/T4993镍铬-铜镍(康铜)热电偶丝
GB/T5977电阻温度计用铂丝
GB/T8117.1一2008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第1部分:方法A大型凝汽式汽轮机高准确度试验
GB/T10184一2015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GB/T13610-2003天然气的组成分析气相色谱法
DLT1605一2016联合循环电站气态燃料热值、压缩系数和相对密度的计算方法
JJF1059.1一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NB/T25004一2011汽水分离再热器性能试验规程
ANSI/EEE Standard 120电源线路电气测量的基本试验指南(Master test guide for electrical measurements in power circuits
ANSI/IEEE Standard C57.13仪用互感器的要求(Requirements for instrument transformers)
3术语和定义、符号、下标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验收试验acceptance test
确定新建或改造机组是否达到合同中规定的性能指标而进行的试验。
3.1.2
基准参考条件base reference conditions
所有的外部参数值,即试验结果被修正到试验边界之外的参数,包括规定的辅助能量的输入和输出。
3.1.3
系统不确定度systematic uncertainty
系统误差的数值估计,按照系统误差的95%置信区来估算。
3.1.4
校准calibration
在某些测量范围内,比较仪表对标准仪表响应的过程,并根据需要调整仪表以符合标准。
3.1.5
校准漂移calibration drift
校准特性的变化。
3.1.6
热电联产机组cogeneration plant
既有电功率输出,又至少有一个用于试验边界之外的辅助热负荷输出的热力循环机组。
3.1.7
一致的液态或气态燃料consistent liquid or gas fuels
在试验期间,热值的最大变化不超过1%的液态或气态燃料。
3.1.8
一致的固态燃料consistent solid fuels
在试验期间,热值的最大变化不超过2%的固态燃料。
3.1.9
修正后热耗量corrected heat consumption
修正到基准参考条件下的机组热耗量。
3.1.10
修正后热耗率corrected heat rate
试验热耗率修正到基准参考条件下的热耗率。
3.1.11
修正后功率corrected power
试验电功率修正到基准参考条件下的电功率。
4总则
4.1概述
4.1.1试验目标
4.1.1.1规定机组运行方式试验
a)汽轮发电机组:在规定的阀点上进行的性能试验(包括最大能力试验)。
b)联合循环机组(有补燃或无补燃):在基本负荷或部分负荷下,确定修正后功率和修正后热耗率的试验。
4.1.1.2规定修正后功率下的试验
a)汽轮发电机组:在规定修正后功率下的保证热耗率验收试验,或者是为绘制热耗率曲线而进行的部分负荷下的试验。
b)联合循环机组(有补燃):功率设定值应使修正后功率等于设计值,确定修正后热耗率。
4.1.1.3规定测量功率(未修正)下的试验
联合循环机组(有补燃):在一定环境温度范围内的功率验收试验,确定未修正功率或修正后功率和修正后热耗率。
4.1.2测量准备
应做好试验前的测量准备和试验预防措施。应选择合适的测量仪表和准确的测试方法。仪表的位
置应预先确定,由试验各方达成一致,并在测试记录表中详细描述。对于那些容易出现故璋或损坏的
仪表,应提供经校准的备用仪表。
4.1.3协议和遵守标准要求
严格遵守本文件的要求,以获得机组性能结果最小不确定度的目标。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L/T 2144.1-2020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及设备检测规范 第1部分:总则
ICS29.240.01
CCS F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2144.1-2020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及设备检测 规范
第1部分:总则
Testing specifications for automation system and equipment in substation-Part 1:General principles
2020-10-23发布2021-0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及设备检测的基本要求、检测条件、检测分类、型式试验检测内容和
检测结果评价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变电站升压站自动化系统及设备的型式试验,出八测试、抽样检测、质量监督、仲裁测试等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3729远动终端设备
GB/T14598.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4部分:电力系统暂态数据交换(COMTRADE)通用格式
GB/T26865.2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第2部分:数据传输协议
GB/T30155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GB/T36572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导则
DL/T860(所有部分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
DL/T1100.1-一2018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系统第1部分:技术规范
DL/T1403-2015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13729、GB/T14598.24GB/T26865.2、GBT30155-2013、GB/T36572、DL/T860(所有部分)、DL/T1100.1一2018、DL/T1403201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变电站监控系统substation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通过系统集成优化和信息共享,实现电网和设备运行信息、状态监测信息、辅助设备监测信息、计量
信息等变电站信息的统一接入、统一存储和统一管理,实现变电站运行监视、操作与控制、综合信息分析
与智能告警、运行管理和辅助应用等功能,并为调度、生产等主站系统提供统一的变电站操作和访问服务
的系统。
[来源:DL/T1403-2015,3.1]
3.2
测控装置measurement and control device
厂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信息采集、数据处理及控制单元,支持模拟量采集、数字量采集、模型导入、模型导出,具备遥测、遥信、遥控、遥调、电能质量在线监测与分析、设备状态监测等功能的智能电子设备
(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IED).
3.3
数据通信网关机data communication gateway
一种变电站通信装置。实现变电站监控系统与调度主站、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主站等系统之间的通
信,为实现主站对变电站的监视控制、信息查询、远程浏览和设备诊断等功能提供数据、模型、图形和文件的传输服务。
[来源:GB/T30155-2013,3.1.10]
3.4
时间同步系统time synchronization system
能接收外部时间基准信号,并按照要求的时间准确度向外输出时间同步信号和时间信息的系统。
注:时间同步系统通常由主时钟、若干从时钟、时钟信号传输介质组成。
[来源:DL/T1100.1-2018,3.9]
3.5
网络报文分析记录装置recorder and analyzer of messages
一种应用于智能变电站中,具有网络报文记录、网络事件在线、离线分析和信息上传功能的设备。由
一台或多台网络记录分析单元和一台装有功能集成的人机界面软件的管理机组成。
3.6
网络安全监测装置cyber security monitoring device
部署于电力监控系统局域网网络中,用以对监测对象的网络安全信息采集,为网络安全管理平台上
传事件并提供服务代理功能的设备。
4基本要求
4.1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及设备的检测分为型式试验、出厂检测和抽样检测。
4.2送检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及设备型式试验应由具备国家、行业级资质的电力自动化系统及设备检
测机构实施。
43检测机构的型式试验应按照公开、自愿、平等原则开展检测。
4.4检测机构试验场地应满足环境、接地及无剧烈振动源等相关标准要求。
4.5检测设备、仪器及仪表应满足相关标准及检测项目的等级要求。
4.6检测数据应客观、真实记录,检测结果依据相关标准技术要求和检测数据确定。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L/T 2134-2020 电力用安全帽动态性能测试装置
ICS13.100
CCS K 09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2134-2020
电力用安全帽 动态性能测试装置
Testing device for dynamic property of safety hamlet used in power system
2020-10-23发布2021-0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力用安全帽动态性能测试装置(以下简称测试装置)的结构、技术条件、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与包装、储运。
本文件适用于电力用安全帽进行冲击吸收性能测试和耐穿刺性能测试的装置。其他行业用安全帽可参照本文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猛有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2812-2006安全帽测试方法
GB/T2611一200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
JB/T6147试验机包装、包装标志、储运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适用于本文件。
3.1
提升部分hoisting unit
控制落锤、穿刺锥下移动的结构。
3.2
释放部分releasing unit
由电磁吸盘得失电控制落锤、穿刺锥释放的结构。
4测试装置结构与工作原理○
4.1测试装置主要由机架、提升部分释放部分、防护网、落锤/穿刺锥、头模、动态传感器、底座及人机交互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4.2
测试装置的工作原理:通过程序控制提升部分,调节落锤/穿刺锥离安全帽之间的距离,然后自动释放落锤/穿刺锥撞击安全帽顶部,由安装于头模内的动态传感器采集瞬间信号,并在显示屏显示测试数据。
43进行安全帽吸收性能测试时用落锤;进行耐穿刺性能测试时用穿刺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L/T 2101-2020 架空输电线路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
ICS29.240.01
CCS F25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2101-2020
架空输电线路 固定翼无人机 巡检系统
Fixed-wing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inspection system for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2020-10-23发布2021-0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架空输电线路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文件适用于交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其他民用固定翼无人机系统可参照采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杏婚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 191包装储图标志
GB/T4208外声防护等级(P代码)
GBT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辐射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9电磁树兼容试验与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GB17799.4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工业环境中的发射
GJB5434无人机系统飞行试验通用要求
DL/T1578稀电线路无人直升机巡检系统
3术语和定义
DLT157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固定翼无人机fixed-wing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般由动力装置产生推幻或拉力,由机体上固定的机翼产生升力,在大层内飞行的重于空气的
无人飞行器。
3.2
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fixed-wing unmanned acrial vehicle inspection system
利用固定翼无人机搭载可见光、红外、激光扫描等设备,完成架空输电线路巡检任务的作业系
统。由无人机平台、遥控手柄、地面站和任务设备组成,用于输电线路通道巡视。
3.3
三维程控飞行3 D programmed flight
由地面控制模块控制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按预设航线飞行的方式。
3.4
真高actual height
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飞行时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
3.5
定时自动拍照timed image auto-capture
不需操作人员干预,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按预先设定时间间隔拍照。
3.6
定点自动拍照fixed point image auto-capture
不需操作人员干预,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按预先设定位置坐标拍照。
3.7
定距自动拍照fixed distance image auto-capture
不需操作人员干预,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按预设程序预先设定距离间隔拍照。
3.8
舵面control surface
安装在固定翼无人机平台机体外部的可操纵活动面。包括升降舵、方向舵、副翼、襟翼、调整片
和减速板等。
4分类
4.1动力来源
按照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的动力来源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a)油动型:其无人机平台以燃油为动力来源。
b)电动型:其无人机平台以电池为主要动力来源。
c)其他类型:其无人机平台以其他动力方式为动力来源。
4.2级别
按照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的级别大小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a)轻型:其空机质量不大于4kg或最大起飞全重不大于7kg
b)小型:其空机质量大于4kg不大于15kg或最大起飞全重大于7kg不大于25kg。
c)中型:其空机质量大于15kg不大于116kg或最大起飞全重大于25kg不大于150kg
d)大型:其空机质量大于116kg或最大起飞全重大于150kg。
注:最大起飞全重包括任务载重、燃油质量和空机质量,当空机质量与最大起飞全重分级不一致时,应归入较大级别。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L/T 2094-2020 交流电力工程接地防腐蚀技术规范
ICS27.100
CCS F 29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2094-2020
交流电力工程 接地防腐蚀技术 规范
Anti-corros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ounding of AC electrical engineering
2020-10-23发布2021-0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交流电力工程接地装置防腐蚀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维护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交流电力工程金属接地装置的防腐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391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21246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参数测量方法
GB/T21448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技术规范
GB/T50065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50254电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DL/T 248输电线路杆塔不锈钢复合材料耐腐蚀接地装置
DL/T 380接地降阻材料技术条件
DL/T1312电万士程接地用铜覆钢技术条件
DL/T1457电上程接地用锌包钢技术条件
DL/T1554接地网士壤腐蚀性评价导则
DL/T1667变电站不锈钢复合材料耐腐蚀接地装置
HG/T4077防腐蚀涂层涂装技术规范
SY/T0096强制电流深阳极地床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接地装置grounding connection
接地导体(线)和接地极的总和。
3.2
接地网grounding grid
由垂直和水平接地极组成的具有泄流和均压作用的网状接地装置。
3.3
腐蚀corrosion
金属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使金属性能发生变化,导致金属、环境或由它们作为组成部分的技术体系
的功能受到损伤。
3.4
腐蚀裕量corrosion allowance
设计金属构件时,考虑使用期可能产生的腐蚀损耗而增加的相应裕量。
3.5
腐蚀监测corrosion monitoring
采用电化学或者电学方法,结合腐蚀监测探头,直接或者间接测量接地装置腐蚀速率。
3.6
铜覆钢copper-clad steel
钢芯体的表面被铜均匀包覆的材料,包括铜覆钢棒材、铜覆钢板材以及铜覆钢线材(包括圆线及绞线)。
3.7
防腐涂层corrosion-resistant coating
覆在金属构筑物及其附件表面上,使其与腐蚀环境实现物理隔离的有机或无机材料层。
3.8
阴极保护cathodic protection
通过阴极极化使被保护体的电极电位负移,从而降低其腐蚀速率的一种电化学保护方法。
3.9
外加电流阴极保护impressed current cathodic protection
通过外部电源向被保护体提供阴极电流以实现阴极保护的一种电化学保护方法。
3.10
牺牲阳极阴极保护cathodic protection with sacrificial anode
通过与作为牺牲阳极的金属组元耦接而对被保护体提供阴极电流以实现阴极保护的一种电化学保
护方法。
3.11
保护度degree of cathodic protection
通过阴极保护措施实现的金属腐蚀损伤减小程度的相对百分比,是评价阴极保护效果的基本参数之一。
4总则
接地装置防腐蚀措施一般包括合理选材、腐蚀裕量、防腐涂层保护、阴极保护等。
接地装置防腐蚀应按照工程所在地的地质、土壤、气象等环境条件和接地装置材质、相连金属构筑物
及设备情况采取适合的措施。接地工程防腐蚀措施的确定,可参考相似工程实施、运行和检测结果。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L/T 5210.3-2018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附条文说明).pdf
ICS27.100 F20
备案号:J902-2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5210.3-2018
代替DL/T5210.3一2009、DL/T5210.5-2009、DL/T5210.6一200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第3部分 :汽轮发电机组
Code for construction quality acceptance of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
Part 3:steam turbine generator unit
2018-04-03发布
2018-07-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本规程是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4年第二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5)12号)的要求,在《电力建设施工 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DLT5210.3一2009、《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5部分:管道及系统》DLT5210.5一2009、《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6部分:水处理及制氢设备及系统》DLT5210.6一2009基础上修订的.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DL/T5210共6个部分:
一DLT5210.1第1部分土建工程:
-DL/T5210.2第2部分锅炉机组:
—DLT5210.3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
DL/T5210.4第4部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
DLT5210.5第5部分焊接:
一DL/T5210.6第6部分调整试验。
本规程为《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LT5210的第3部分。
本规程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施工质量验收范围划分、施工质量验收通用表格、汽轮机本体及本体范围管道安装、发电机和励磁机装置安装、燃气轮机安装、调节保安装置和油系统安装、辅助设备安装、附属机械安装、四大管道安装、中低压管道安装、水处理设备及系统安装、氢气站设备及系统安装、公用设施安装、起吊设施安装、附录、本规程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条文说明等。
本规程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了修改:
一删除原规程的质量评价内容。规程名称由《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3部分:
汽轮发电机组》改为《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
一将原《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DLT5210.3一2009、《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5部分:管道及系统》DL/T5210.5一2009、《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6部分:水处理及制氢设备及系统》DLT5210.6一2009合并修订为《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DLT5210.3。
一增加了大型弹性隔振基础安装验收规定:
一增加了整体供货高压缸、中压缸安装验收规定:
增加了四瓦块可倾瓦和六瓦块可倾瓦径向轴承安装验收规定;
增加了金斯伯里(kingsbury)推力轴承安装验收规定;
增加了汽轮机可调式汽封安装验收规定;
增加了电液调节和高压抗燃油管道安装验收规定:
增加了凝汽器不锈钢冷却管安装验收规定:
增加了间接空冷装置安装验收规定:
一增加了直接空冷凝汽器风机安装验收规定:
一增加了直接空冷凝汽系统严密性试验验收规定:
一增加了燃油、燃气管道安装验收规定;
增加了燃气管道绝缘法兰安装及静电接地安装验收规定;
增加总承包方(包括EPC工程)的质量验收管控要求,在施工质量验收划分表中予以明确:
删除了原规程中如石棉垫片、氟利昂气体等国家明令禁止使用材料。
本规程自发布实施之日起,原国家能源局2009年发布的《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DLT5210.3一2009、《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5部分:管道及系统》DLT5210.5一2009、《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6部分:水处理及制氢设备及系统》DLT5210.6一2009废止。
内容索引: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3
4施工质量验收范围划分……5
5施工质量验收通用表格…66
6汽轮机本体及本体范围管道安装…79
6.1汽轮机本体安装……79
6.2汽轮机本体范围管道安装……104
63汽轮机本体安装施工质量签证……107
64安装施工质量技术文件……118
7发电机和励磁机装置安装……121
7.1发电机本体安装……121
7.2励磁机装置安装……130
7.3发电机附属系统安装……133
7.4安装施工质量签证……138
7.5安装施工质量技术文件……151
8燃气轮机安装…153
8.1燃气轮机本体安装……153
82燃气轮机本体管道安装……160
8.3燃气轮机辅助设备及附属机械安装……162
8.4厂区燃气管道安装…163
8.5安装施工质量签证……166
8.6安装施工质量技术文件……173
9调节保安装置和油系统安装……175
9.1调节保安装置安装……175
9.2润滑油、顶轴油系统安装……183
9.3密封油系统设备及管道安装……191
9.4燃气轮机控制油系统安装……191
9.5安装施工质量签证……192
9.6安装施工质量技术文件…199
10辅助设备安装…200
10.1通用部分……200
102水冷凝汽器组合安装……204
10.3直接空冷凝汽器安装……208
10.4间接空冷装置安装……213
10.5除氧器(水箱)设备安装……216
10.6换热设备安装……218
10.7旁路系统设备安装……219
108减温减压装置安装220
10.9其他箱罐安装……220
10.10安装施工质量签证……221
10.11安装施工质量技术文件……233
11附属机械安装…235
11.1通用部分……235
11.2汽动给水泵组安装…241
11.3电动给水泵安装…245
11.4给水泵前置增压泵安拔…250
11.5凝结水泵安装……250
11.6真空泵安装……250
11.7开式冷却水泵安装…250
11.8闭式冷却水泵安装…250
11.9其他转动机械安装……250
11.10安装施工质量签证…251
11.11安装施工质量技术文件…253
12四大管道安装…255
12.1管道、阀门检查……255
12.2四大管道支吊架安装…258
123四大管道安装260
12.4安装施工质量记录及签证…266
12.5安装施工质量技术文件……277
13中低压管道安装……278
13.1主厂房中低压管道支吊架安装……278
13.2主厂房中低压管道安装…279
13.3安装施工质量记录及签证……283
13.4安装施工质量技术文件……283
14水处理设备及系统安装…284
14.1原水预处理设备及系统安装…284
14.2加热法海水淡化设备及系统安装……309
14.3反渗透海水淡化设备及系统安装…313
14.4除盐水设备及系统安装……315
14.5凝结水精处理设备及系统安装……322
14.6循环水处理没备及系统安装…325
14.7炉水加药、采样设备及系统安装328
14.8废水处理设备及系统安装……329
14.9安装施工质量签证………336
14,10安装施工质量技术文件…342
15氢气站设备及系统安装……349
15.1制氢站设备及系统安装……349
15.2供氢站设各及系统安装……353
15.3管道安装……353
15.4单体试运……354
15.5氢气站设备及系统安装施工质量签证……355
15.6安装施工质量技术文件……356
16公用设施安装…358
16.1热网设备及系统安装……358
16.2综合水泵房设备及系统安装……358
16.3循环水泵房设备及系统安装…358
16.4取水泵房设备及系统安装……371
16.5柴油发电机设备及系统安装……374
16.6雨水泵房设备及系统安装……374
16.7消防泵房设备及系统安装……375
16.8厂区其他管道安装……375
16.9安装施工质量签证……376
16.10安装施工质量技术文件…376
17起吊设施安装…378
17.1桥式起重设备安装……378
17.2门式起重机安装……381
17.3电动悬挂式起重设备安装……385
17.4其他起重设备安装……386
17.5安装施工质量签证……388
17.6起吊设施安装施工质量验收文件……392
附录A氢气管道安装参数数据表…393
本规程用词说明…395
引用标准名录…396
附:条文说明397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L/T 5210.4-2018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第4部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附条文说明).pdf
ICS 27.100 F20
备案号:J903-2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5210.4-2018
代替DL/T5210.4一200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第4部分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
Code for construction quality acceptance of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
Part 4:Instrumentation and control equipment
2018-04-03发布
2018-07-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本规程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4年第二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5)12号)的要求,在《电力建设施工 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 第4部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DL/T5210.4—2009基础上修订。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DL/T5210共6个部分∶——DL/T5210.1 第1部分 土建工程——DL/T5210.2 第2部分 锅炉机组——DL/T5210.3 第3部分 汽轮发电机组——DL/T5210.4 第4部分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DL/T5210.5 第5部分 焊接——DL/T5210.6 第6部分 调整试验本规程是DL/T5210的第4部分。
本规程共3章和10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施工质量验收范围划分及通用表格、取源部件及敏感元件安装、就地检测和控制仪表的安装、控制盘(台、箱、柜)的安装、电线和电缆的敷设及接线、管路的敷设和连接、屏蔽与接地、控制装置及系统的防护、热工测量仪表和控制装置的调试、附录、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条文说明等。
本规程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了修改∶
————删除原规程中“单台机组质量评价”和“整体工程质量评价”,规程名称由《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 第4部分∶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改为《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第4部分∶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
————删除原“4.3通用标准”,将原“4.3通用标准”中4.3.1和4.3.2的内容移到现“3.10.2通用标准”
————增加“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安装”单位工程;
————在现“辅助厂房水系统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安装”单位工程中增加“中水处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安装”分部工程;
————删除原单位工程“全厂门禁系统热控安装”;————删除原分部工程“解冻库热控安装”;
————原“启动锅炉热控安装”“制氢、供氢站热控安装”“全厂监视系统热控安装”单位工程并入现“共用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安装”单位工程,作为其中的分部工程;
————原“除氧给水热控安装”和汽轮机驱动的辅机设备单位工程融入到现“汽轮发电机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安装”单位工程;
————原“脱硫、脱硝热控安装”单位工程改为“烟气净化处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安装”单位工程,下设“脱硫”“脱硝”“脱碳”“除尘”四个分部工程
————原“4.9防护与接地”拆分为现“3.8屏蔽与接地”和“3.9控制装置及系统的防护”;————原“4.10热工测量仪表和控制装置的调试和验收”更名为“3.10热工测量仪表和控制装置的调试”
——增加"温湿度仪、燃气探测装置、环境监测装置、热值仪、空预器间隙调整控制装置、空预器火灾报警装置、现场总线电缆桥架安装、现场总线电缆敷设、光缆头制作安装及接线”等设备或装置的检验项目;
————删除“气动基地调节仪、可编程调节器、记录仪表、巡测仪表、远传式压力及差压计、汽轮机危机遮断器电指示器、智能化平衡式显示仪表、闪光报警器、巡回报警仪、SOE 事件记录仪、微机报警装置”等已淘汰设备或装置的检验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范围划分表”中的验收单位增加“总承包单位”验收栏,在相关验收表中增加“总承包单位”验收栏;
————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不再设“主控”,并对检验批的性质进行了重新界定。本规程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规程由电力行业火电建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规程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火电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加起草单位∶上海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立新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北京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东北电力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范幼林 郭水祥 张宏伟 郎国成 彭木生 吴 杰 刘 强 刘灼光 石 明 董景霖 彭敏进 王香圃 苏 烨 罗振红 张海涛 白 杰刘飞雄 陈卫东 黄海新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侯作新刘文鑫 郭 涛 李建军 李清波 靳德全 孙花玲 王剑平
郑渭建 高 奎 张勇军 丁伟平 关国璋 刘正兴 林伟锋 张晨光李培源 付俊芳 张玉柱 凌云飞 曹皓 施可登 孙启发
本规程自发布实施之日起,国家能源局 2009年发布的《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 第4 部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DL/T5210.4——2009同时废止。
目 次
1 总则…………………………………………………………………………………………………Ⅰ
2 术语……………………………………………………………………………2
3 施工质量验收 ………………………………………………………………3
3.1 基本规定…………………………………………………………………………………3
3.2 施工质量验收范围划分及通用表格 …………………………………………………4
3.3 取源部件及敏感元件安装 ………………………………………………54
3.4 就地检测和控制仪表的安装…………………………………………………………69
3.5 控制盘(台、箱、柜)的安装…………………………………………………80
3.6 电线和电缆的敷设及接线 ……………………………………………………………84
3.7 管路的敷设和连接 ………………………………………………………………………92
3.8 屏蔽与接地 ………………………………………………………………………94
3.9 控制装置及系统的防护……………………………………………………96
3.10 热工测量仪表和控制装置的调试……………………………………………… 100
附录 A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绝缘电阻表 ………………………………………137
附录 B 取源部件及敏感元件安装工程记录表 ……………………………… 138
附录 C 就地检测和控制仪表安装工程记录表 …………………………………1433
附录 D 控制盘(台、箱、柜)安装工程记录表 ………………………………………146
附录 E 电缆桥架安装工程记录表………………………………………………………………………… 148
附录F 电线和电缆的敷设及接线安装工程记录表 ……………………………………………………149
附录G 管路的敷设和连接安装工程记录表 ………………………………………………………150
附录H 屏蔽与接地工程安装工程记录表………………………………………………………………152
附录 J 控制装置及系统防护安装工程记录表 ……………………………………………………153
附录 K 热工测量仪表和控制装置校验记录表 ……………………………………………………155
标准用词说明 ………………………………………………………………………………166
引用标准名录 ……………………………………………………………………………………167
附∶ 条文说明 ………………………………………………………………169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L/T 5210.5-2018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第5部分:焊接(附条文说明).pdf
ICS 27.100 F20
备案号:J1066-20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5210.5-2018
代替DL/T5210.7一2010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第5部分 :焊接
Code for construction quality acceptance of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 Part 5:welding
2018-12-25发布
2019-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本部分是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 2016 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6〕238 号)要求,在《电力建设施工 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 第7部分∶焊接》DL/T 5210.7—2010的基础上修订而成。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DL/T5210共5个部分∶——DL/T5210.1 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5210.2 第2部分∶锅炉机组。——DL/T5210.3 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DL/T5210.4 第4部分∶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DL/T5210.5 第5部分∶焊接。本部分是DL/T5210的第5部分。
本次修订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与《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 第7部分∶焊接》DLT 5210.7——2010相比较,主要变更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和编号;
————调整了标准的结构
————增加了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验收;
————增加了施工质量验收范围划分表;
————完善了施工质量验收用表;
————调整了标准目录;
————增加了施工质量记录及签证清单;
——对验收人员的资格和职责进一步明确;
——对验收合格标准作了规定。本部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电力行业电站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DL/TC18)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部分主编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编单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火电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河北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北京电力建设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甘焕春 赵 军 孙松涛 陈雅斌 张 旭 任永宁 王国俊本部分主要审查人员∶郭 军 乔亚霞 杨建平 李卫东 章亚林 孔 雁 王 学 覃勇光 常建伟 姜运建 梁 军 葛兆祥 万天明 漆卫国 张忠文 李夕强任德刚 单启兵 张建勋 吴 芳 李太江 余世宏 蒋国颂
本部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目 次
1 总则…………………………………………………………………………………………1
2 术语……………………………………………………………………………2
3 基本规定…………………………………………………………………………………………3
4 施工质量验收范围划分…………………………………………………………………………………………………………6
5 施工质量验收表单 ………………………………………………………………………25
5.1 施工质量验收通用表格 ……………………………………………………………………25
5.2 施工质量记录及签证清单……………………………………
6.1 管子与管道焊接工程………………………………………………………………38
6.2 受压元件上焊接非受压元件焊接工程………………………………………………………………40
6.3 钢结构焊接工程………………………………………………………………41
6.4 母线焊接工程……………………………………………………………………44
6.5 凝汽器管板焊接工程………………………………………………………………………………45
本规程用词说明 ………………………………………………………………………………………47
引用标准名录 ………………………………………………………………………………………48
附 条文说明 …………………………………………………………………………………………49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穿插施工提效工艺(65页PPT、图文详解).pptx
文字内容摘抄:
穿插施工 本质上是“串联”施工改为“并联”施工:由于多线作业并行,可以在缩短整体工期,延长单个工序的作 业时间,因此穿插施工常与“提效”并提,即穿插提效。
穿插施工不仅仅是施工阶段的工序穿插,还涉及到另外两条线的穿插,分别是图纸和招采穿插,以及验收穿插。有些房
企也将其称之为全穿插(即全周期穿插)或者大穿插。
提高效率缩短工期
1、通过提前穿插,高效的组织管理,用空间 换取时间,提高整体效率。
2、提高产品精度,通过集中加工、工业化产 品运用,精装修部品外包生产等,从传统的 现场加工逐步过渡到供应商统筹组织,从
“建造”到“制造”,提高生产效率。
3、实现市政与主体同步,大大缩短总工期, 通过技术革新,取消非必要工序(如抹灰基 层),减少技术间歇时间。
减少人工
1、采用新技术,降低对工人技能的依赖:采 用铝模、爬架、工业化产品(PC构件、轻质 墙板等),降低对木工、泥工等工种技术水平 的要求。
2、提前穿插施工,降低对工人人数的依赖: 延长单工序作业时间,减少单工种作业人数, 使培训及管理更加有效,有效提高作业质量。
主体结构标准层控制在5天一层,室内塔楼按计划有序展开水电管线安装、电缆桥架安装、窗框安装、栏杆安装、内墙板安装及消防管线安装等等室内工 序穿插,按照穿插施工进度模型,能够改变过去主体结构封顶1年后甚至更长时间竣工验收的局面,在主体结构封顶后6个月进行竣工验收,同时完成室内精装修达到交房标准。
竖向穿插: 在主楼体上, 一边进行上部结构建造, 一边进行底层屋内装修; 在主楼体外, 一边做上 部建造, 一边做外墙保温。不同班组在不同楼层 内, 连续有节奏地施工, 并使相邻的两个专业队 最大限度的搭接施工。
水平穿插: 是通过项目施工前期的策划及工作前 置, 将地库、市政管网、小区道路、园林景观与 土建工程同步施工。
出图和招采穿插, 是穿插施工实现的前提: 图纸先行和招 采前置和穿插是实现全穿插施工的前提, 需将工作充分前 置, 所有非主体施工的策划和管理重心提前完成; 其次, 穿插施工涉及的各条线, 既相互独立, 又不互相关联。设 计和招采要围绕施工策划制定各自的工作计划, 充分交圈, 互相检查验证。图纸方面, 确保开工前土建、水电、装修、 墙板深化图四图合一。比如碧桂园的穿插模型要求, 塔楼 正负零前84 天要完成土建施工图, 塔楼正负零前42 天完
成全套施工图( 建筑、结构、水电、暖通、精装、管网), 保证后续各单位确定及铝模深化。
外立面穿插施工通过立面工序梳理优化, 提前资源分配和施工有序组织,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在N层以下提前 插入立面施工, 合理穿插立面装修工序, 保证立面装修施工同主体结构同步向上施工, 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后 20 d~ 40 d内完成立面装饰装修施工, 提高工效, 缩短工期。
外立面穿插施工技术准备
爬架总高度设计为4 . 5 层。爬架机座与幕墙龙骨错位安装, 局部与幕墙龙骨冲突的翻板提前切槽加固处理;
爬架支座位提前调整到铝模K板下; 楼层提前做好硬质防护棚, 确保外立面穿插顺利进行。合理安排附墙部位 修补工序确保六天之内完成; 在爬架翻板部位绕外墙一圈采用胶布及塑料膜对水泥浆进行隔断, 爬架爬升时 刻为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中午1 点— 3 点;
室内穿插施工是指在主体结构施工N层时在N层及以下各层提前插入室内工序施工, 室内楼层各工序施工同 各层主体结构施工工期, 结构和装修各工序有序穿插形成同步向上的流水作业施工, 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后4 ~ 6 个月内完成室内装饰装修工程, 提高工效, 缩短工期。
室内穿插施工技术准备
优化混凝土泵管布置, 将泵管设置在楼梯间, 不影响标准层户内穿插施工; 临水、临电、泵管孔、及楼层卫 生间设置在楼梯间。
楼层提前做好闭水止水, 为室内各工序穿插特别是精装修穿插施工提供无水作业环境。
施工电梯基础在一层施工后安排完成, 在结构三层~ 五层安装完成。随结构施工一同顶升是室内各工序稳定穿 插的前提条件。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问题专业: 安装 预算
所属地区: 河南
提问日期: 2022-10-07 16:24:45
提问网友: 呐呐
连接 坐便器 洗脸盆等卫生器具时 给水管道和排水管道还计算跟卫生器具连接的立管不?
解答网友: 将军峰
给水管道和排水管道 均需要计算跟卫生器具连接的立管的。
问题专业: 安装
所属地区: 广东
提问日期: 2022-10-07 16:22:48
提问网友: 张张张
有点混乱了,这个*33和*37分别指的是什么?
解答网友: 郭栋
问下设计单位吧,信息点数量和线缆根数对不上。
2TO是双孔网络信息插座,那么33个2TO,则应该对应的是33*2=66根网线
DL/T 2087-2020 火力发电厂热电联产供热技术导则
ICS01.040.27
CCS F 20/29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2087-2020
火力发电厂 热电联产供热技术 导则
Technical guidelines of heating supply system for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generation plant
2020-10-23发布2021-0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火力发电厂热电联产供热设计原则、常见技术方案及技术经济指标分析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火力发电厂常规供热、低真空供热技术的设计及改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来不往质支华武包指有用于本文件。
GB/T 151热交换器
GB/T 754发电用汽轮机参数系列
GB/T50660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
DL/T 892电站汽轮机技术条件
DL/T 904火力发电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DL/T 1629火电机组供电煤耗率构成分析技术导则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方法
DL/T5535发电厂热泵系统设计规程
DL/T5537火力发电厂供热首站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DL/T1629界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㶲exergy
热力学体系从所处的热力学状态经可逆过程达到与环境相平衡的状态时所做的功。
3.2
比㶲specific exergy
以单位工作介质、单面燃料量及单位产品产量计量的㶲值。
3.3
余热供热heating by exhausted heat
回收原有工业生产工艺过程中无法利用的热量进行供热的方式。
3.4
热泵供热heating by heat pump
利用热泵回收部分低温热量用于供热的方式。
3.5
低真空供热heating with low vacuum
降低机组真空以回收低温热量用于供热的方式。
3.6
分级供热graded heating
利用多级不同品位蒸汽串联供热的方式。
3.7
通用转子general rotor of steam turbine
针对低真空分级供热系统,可通用于冬季供暖工况、夏季纯凝工况安全运行的低压缸转子。
4总则
41热电联产供热系统热源侧供热参数的选择,宜以用户需求为依据。
4.2热电联产供热系统技术经济指标可采用DLT904或本文件附录A进行计算。
4.3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设计应根据热用户类型、机组形式和特点确定供热方式。
4.4建筑采暖供热应满足以下要求:
a)建筑采暖可采用汽轮机抽汽供热方式、背压机排汽供热方式、热泵供热方式、余热供热方式、
低真空供热方式等。
b)建筑采暖应采用热水作为供热介质,以保证用户安全。
c)当乏汽热量与用热需求匹配时,可采用低真空供热方式,以充分回收电厂余热,扩大机组的供热能力。
d)当乏汽热量无法完全回收时,可采用汽轮机抽汽供热方式、背压机排汽供热方式、热泵供热方
式、余热供热方式。
e)供热半径超过20km时,宜采用大温差供热方式。
4.5工业供热应满足以下要求:
a)工业供热可采用汽轮机抽汽供热方式、背压机排汽供热方式和抽背式供热方式。
b)为适应机组调峰需求,工业供热宜另设置高压汽源作为调节手段。
4.6供热项目设计宜标明供热系统㶲效率、热源蒸汽参数值,技术改造项目宜标明供热系统㶲效率和
㶲效率变化值、热源蒸汽参数值和热源蒸汽参数变化值:节能效益评估宜以热源侧(热电厂内)厂内
供热系统㶲效率、单元机组汽轮机当量拥效率高低为判别依据。
4.7供热系统运行过程中宜对加热设备㶲效率、供热系统㶲效率进行监视。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L/T 2083-2020 水电站库容超声波法测量规程
ICS27.140
CCS P11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2083—2020
水电站 库容 超声波法测量 规程
Code for ultrasonic measurement of hydropower reservoir storage
2020-10-23发布2021-0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电站库容超声波法测量的技术设计、控制测量、地形与断面测量、库容计算及分析、
资料提交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采用船载式超声波测深系统进行水电站库容的测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①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2898国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18316字测会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20257.1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
GB/T20257.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2部分:1:5000 1:10000地形图图式
GB/T24356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NB/T35029电程测量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库容reservoir storage
坝上游水位水平面以下的水库容积。
3.2
超声波测深系统ultrasonic bathymetry system
由超声波测深仪、外部设备和数据处理软件等组成,通过测量获得水下三维地形数据的系统,包
括单波束和多波束测深系统等。
3.3
库岸地形reservoir bank topography
水库水面以上陆地的地物及地貌。
3.4
库容测量控制网reservoir storage surveying control network
为满足库容测量建立的控制网,包括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4基本规定
4.1测量准备
4.1.1水电站库容测量前应进行资料收集、现场踏勘、技术设计。
4.1.2资料收集包括库区工程概况、水文气象、交通运输、航行条件、已有测绘资料、调度方式、通
信条件等。
4.1.3测量前应对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编制应急预案。
4.1.4主要测量仪器应检定且在有效期内,使用前进行校准。
4.1.5测量前宜向调度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供方案,作业期间水位和流量变化符合测量要求。
4.2测量基准
4.2.1坐标系统
4.2.1.1平面坐标系统宜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原平面坐标系统时,宜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
系建立转换关系。
4.2.1.2投影宜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
4.2.2高程系统
高程系统宜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也可采用原高程系统。
4.2.3时间基准
时间基准应采用公元纪年、北京时间。
4.3测量精度
4.3.1地形测量精度
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及等高线插求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
的高程中误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L/T 2049-2019 电力工程接地装置选材导则
ICS29.020
F21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2049一2019
电力工程 接地装置 选材 导则
Guide for the material selection of grounding device in power engineering
2019-11-04发布2020-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工程接地装置的材料或产品分类和选择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发电、输变电、配电等电力工程接地装置的材料或产品选择。
本标准不适用于直流接地极材料的选择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99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 700碳素
GB/T3048.2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2部分:金属导体材料电阻率试验
GB/T3048.4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
GB/T5231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GB/T10125 C选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GB/T1391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14848下水质量标准
GB15618环境质量农用地上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20878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
GB/T50065一20)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50661钢结构焊接规范
DL/T 248输电线路材塔不锈钢复合材料耐腐蚀接地装置
DL/T 380接地降阻材料技术条件
DL/T1312电力工程镂地用铜覆钢技术条件
DL/T1314电力工程用缓释型离子接地装置技术条件
DL/T1315电力工程接地装置用放热焊剂技术条件
DL/T1342电气接地工程用材料及连接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接地装置全寿命周期the life cycle of grounding device
满足电气、机械和理化性能要求的接地装置使用时间。
3.2
接地主材grounding principal material
将系统入地电流或雷电流导入大地的接地干线和接地引下线的材料。
3.3
接地辅材grounding auxiliary material
配合接地主材使用,主要用于降低接地阻抗或减缓接地装置腐蚀的材料。
3.4
接地装置连接件grounding device connection
接地装置不同导体支路间的连接接头。包括焊接(电弧焊、放热焊)物和金属夹具。
3.5
石墨基柔性接地体graphite flexible grounding electrode
埋入土壤或特定的导电介质中与大地有电接触的,采用柔性石墨线或以柔性石墨线为主要材料编
织制成的导体。
3.6
不锈钢包钢stainless-clad steel
不锈钢复合材料composite material of stainless steel
用不锈钢包裹优质碳素钢的表面所形成的金属复合材料。
3.7
接地模块grounding module
由电极芯和模块体组成,采用导电性良好的低电阻率材料,内置金属骨架(电极芯),通过专用设
备压制或灌注成型的接地极。
4基本要求
4.1资料要求
4.1.1接地装置及附近地下金属构筑物信息。包括已投运接地装置、管道及其他金属构筑物。内容为
投运时间、材质、工程图纸、工程记录、技术参数,以及接地装置巡视、检测、检修记录等。
4.1.2接地区域土壤电阻率数据资料。
4.1.3土壤腐蚀性评价资料。应按DLT1554对接地装置区域土壤进行腐蚀性评价。
4.1.4接地装置的设计寿命,或按DLT1532一2016对接地装置剩余寿命校核的结果。
4.1.5经接地装置入地的最大接地故障短路电流。运行变电站或发电厂由调度部门根据年度或远景规
划系统最大运行方式计算得到,新建变电站或发电厂则由设计部门提供(考虑远景规划)。
4.2环保要求
接地材料应用应满足GB15618和GB/T14848中“标准值”的要求。
4.3技术要求
4.3.1接地材料的各原材料应满足现行标准的技术要求。
4.3.2新型接地材料经相关试验验证,并满足接地装置全寿命周期要求后方可选用。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L/T 1951-2018 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通用技术条件
ICS29.240
F20
备案号:68938-20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1951-2018
变压器 绕组变形 测试仪 通用技术 条件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winding deformation tester of power transformers
2018-12-25发布2019-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频率响应分析法的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以下简称测试仪)的生产和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包装储运图赤标志
GBT6587-2012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
GB/T11463量仪器可靠性试验
GBT14864实-2013心聚乙烯绝缘柔软射频电缆
GB/T17626.2-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201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6-2017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17626.8-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1-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利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GB/T18268.1-2010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25480仪器仪表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3.1
绕组变形winding deformation
电力变压器绕组在遭受短路电流冲击或在运输过程中遭受冲撞时,在电动力或机械力作用下发生
的轴向或径向尺寸变化,通常表现为绕组局部扭曲、鼓包或移位等特征。
[DL/T911-2016,定义3.1]
3.2
频率响应frequency response
在一定频率范围内,一端由电压源激励的试品两端测量电压的幅值比及相角差。
注1:频率响应测量结果是在一定频率范围内的具体频率上的幅值比及相角差。
注2:被测的电压是通过阻抗的电压,因而也与电流相关。
[GB/T1094.18-2016,定义2.1]
3.3
频率响应分析frequency response analysis
通过频率响应测量来探测损伤的技术。
4工作原理
通过检测变压器各个绕组的频率响应特性,根据频率响应特性的变化程度,判断变压器绕组是否
发生变形。其工作原理图如图1所示(以单相双绕组变压器为例)。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1
…
113
114
115
…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