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10月 ( 第 7 页)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冀北张家口阳原县高墙35kV输变电工程
工程起止点:
阳原化稍营35kV变电站至新建阳原高墙35kV变电站新建35kV双回线路
项目的建设、勘察、设计和监理等相关单位的情况
建设单位:蔚县香岛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张家口先行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张家口华纬电力建设项目咨询有限公司
项目的设计概况
1)由阳原化稍营35kV变电站至新建阳原高墙35kV变电站新建35kV双回线路,线路导线为JL/G1A-150,线路路径长7km,其中架空线路路径长6km,电缆线路路径长1km(出线+钻越铁路+钻越220kV线路+进线,总长2X(+++)=)。由阳原化稍营35kV变电站至新建高墙35kV变电站随线路架设24芯ADSS光缆一条,光缆长7km(其中架空段长6km,地埋1km)。
2)电压:35kV
3)导线型号:JL/G1A-150/25型钢芯铝绞线
4)线路长度:(其中电缆,架空)
5)地形情况:全线平地100%。
6)回路数:双回路
7)重要线路段:钻越运行220kV线路,钻越大秦铁路,跨越高速公路,跨越树林。
编制依据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号2014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主席令第24号2015年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11年修订);
4.《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1999年修订);
5.《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1999年修订);
6.《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主席令第28号);
7.《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年修订);
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
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77号);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32号);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3年修订);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修订)》(主席令第87号);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年修订);
14.《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11年修订)。
国务院、部级法律法规
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1版)(建设部);
2.《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
4.《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建设部);
5.《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建设部令第81号);
6.《国家优质工程审定办法》(2013版修订)(中施企协字〔2013〕4号)
7.《中国电力优质工程评选办法》(2015年版);
国网公司文件
1.《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国家电网工[2003]153号;
2.《国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国家电网生[2012]352号;
3.《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Q/;
4.《关于强化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数码照片采集与管理的工作要求》
安全标准
1.《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
2.《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DL/T5106-1999);
3.《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GB26859-2013;
技术、质量标准
1.《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
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5.《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
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7.《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8.《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9.《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
10.《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GB/T2694-2010);
11.《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GB2314-2008;
12.《输电线路铁塔及电力金具紧固用冷镦热浸镀锌螺栓与螺母》DL/T284-2012;
13.《光纤复合架空地线》(DL/832-2003);
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1版);

2施工部署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形式(含管理人员岗位配置情况)
为实现本工程的各项目标,根据公司总体施工组织安排,提高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促进项目经理部建设,组建“蔚县香岛100MW光伏农业科技大棚并网发电电站项目一期工程20MW项目110kV送出线路工程”,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建立工程现场管理机构体系。

35kV输变电工程,word版,工程架空线路,施工组织设计,35kV输变电工程工程架空线路施工组织设计(67页、word版、可编辑)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一、工程概况
1、编制依据
招标图纸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GB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168-2006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2-201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DL/T5161.1-2002~DL/T5161.17-2008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我公司《管理手册》和《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2、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XXXXXXXXXXXXX10KV配电工程
2.工程工期:60天
3.工程质量:合格
4.工作容:
(1)本次工作容包括:室外高压排管、低压排管土方开挖、排管敷设、回填,手孔井及分支箱基础等。室1#~6#临街变、1#-2#开关站、1#-3#个用户变设备基础施工、室照明、安全工器具配置、空调、除湿机等。
5.施工部署
本工程分为3个施工组进行平行施工。
6、施工要点及难点:
(1)、本次工程涉及到室外管沟开挖,因此需提前勘查现场,确定施工区域有无管线。如有则标注其位置,施工尽量避开已有管道。
(2)、提前安排专人,负责向供电部门报验收,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3)、进场后与相关单位的协调配合是重点。

3、项目现场组织机构

1.1公司管理层:以《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和本公司各项管理制度以及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评定办法》(2011年版)、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达评选办法》(2013年版)、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作规定(国家电网基建【2005】403号)、省电力公司输变电工程竣工验收大纲(苏电生【2005】1664号)、输变电工程安全健康环境评价标准(电安【2006】225号)等工程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为依据,对工程进行管理,监督、检查工程的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满足本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的要求。
1.2项目部:以国家电力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评定标准(2011年版)》、《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作规定(国家电网基建【2005】403号)、省电力公司输变电工程竣工验收大纲(苏电生【2005】1664号)、输变电工程安全健康环境评价标准(电安【2006】225号)《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标准》(GBJ233-90)施工管理规定等为依据,根据承包合同和施工图纸,精心组织施工、对施工质量、施工技术、现场安全、施工进度及经济效益全面负责。
1.3项目经理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行政部门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
2、经授权组建项目部,确定项目部的组织机构,聘用项目管理人员,根据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确定管理人员职责,并定期进行考核、考评和奖励。
3、负责在本项目贯彻落实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总体目标。主持制定项目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4、负责对施工项目实行全过程、全面管理、组织制定项目部的各项管理制度。
5、严格履行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和与公司签订的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并进行阶段性目标的控制,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
6、负责组织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或施工组织设计、项目质量计划,组织办理工程设计变更,概预算调整,索赔等基础性工作,配合公司做好验工计价工作。
7、负责对施工项目的人力、材料、机械设备、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8、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建立成本控制体系,加强成本管理,搞好经济分析与核算。
9、强化现场文明施工,及时发现和妥善材料突发事件。
10、做好项目部的思想政治工作。
11、协助公司完成项目的检查、鉴定和评奖申报实施。根据月度施工计划
12、负责处理项目部的部和外部事务。
13、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1.4项目副经理职责
受项目经理的领导,负责本工程生产组织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根据月度施工计划安排好旬、周、日作业计划和落实施工生产各项措施,在保证安全、质量和文明施工的前提下,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各项施工,加强职工安全生产和技术操作规程的教育,严格执行安全、质量的规章制度、定期组织质量、安全检查。对质量、安全、机械及其他事故和未遂事故组织调查分析和上报,并研究处理。组织召开有关质量、安全、生产方面的会议,总结经验,布置任务,做到施工生产正常化。完成项目经理交办的其他任务。

10KV配电,投标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10KV配电施工组织设计(投标技术标、22页)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第一节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2、项目地点:
3、工期要求:60日历天
4、施工范围:本工程为。线路起于,止于,为整个小区提供正式用电。本工程采用电缆敷设走线方式,路径全长约4000米,需沿线新建6位排管(其中1位通讯用梅花管),电缆井等电力设施。过路时采用顶管,其它路段穿管直埋电缆敷设,以及系统调试、试运行、验收、协调供电部门办理停电、接电及送电等相关手续,并保证在合同双方确定的工期内正常送电
5、质量要求:合格。
第二节 编制依据
根据本工程设计内容、工程性质,我司在施工过程中,将贯彻执行国家电网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及有关安全生产规范;依据招标文件及施工图纸;有关规范内容如下:
《高压/低压预装式预装式变电站》(GB17467-2010)
《3~3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B 3906-1991)
《交流高压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GB 16926-19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 311.1-1997)
《高电压试验技术》(GB 311.2-311.6-83)
《标准电压》(GB 156-93)
《交流高压电器动稳定试验方法》(GB 2706-1989)
《3~63KV交流高压负荷开关》(GB3804-1990)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GB/T11022-1999)
《26/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附件基本要求》(GB/T11033-1989)
《高压套管技术条件》(GB 4109-88)
《电缆附件试验方法》(GB/T5589.2)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208-93)
《高压开关设备常温下的机械试验》(GB3309-1989)
《交流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GB1985-1989)
《高压开关设备的共用订货技术导则》(DL/T593-1996 )
《户内交流高压开关柜订货技术条件》(DL/T404-1997)
《户内交流充气式开关柜选用导则》(DL/T791-2001)
《分支型闭锁装置技术条件》(SD/T318-1989)
《交流高压熔断器订货技术条件》(DL/T402-1999)
《交流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订货技术条件》(DL/T486-2000)
《户内交流分支型和元部件泄露及污秽试验技术条件》(DL/T593-1993)
《高压开关设备防雨试验方法》(JB/DQ2080)
《高压电器使用于高海拔地区的技术要求》(JB/Z102-71)
《高压开关柜闭锁装置技术条件》(SD 318-1989)
第三节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1、布置规划总则
在本工程建设中,我方在甲方的统一要求下,由工程项目部负责本工程我施工范围内施工总平面的总体规划和布置,并制定现场管理实施细则。本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接受业主监督检查现场总平面管理的执行情况。凡参加本工程建设的我方所有人员,均应遵守业主及监理制订的各项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1.1 将施工现场的办公、生活区及作业区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办公、生活区的选址确保符合安全性要求。职工的膳食、饮水、休息场所等应当符合卫生标准。不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
1.2 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建筑物符合安全使用要求;
1.3 对因建设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采取专项防护措施;
1.4 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施工现场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少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噪声、振动和施工照明对人和环境的危害和污染;
1.5 本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需征得业主或监理总体协调同意,并随施工组织设计报业主或监理审核,批准后实施。在施工过程中确需对施工总平面布置进行重大修改的,必须报业主或监理同意。
2、布置规划具体措施
2.1施工区域及非施工区域严格分隔,均实行封闭式管理模式;
2.2 施工区域或危险区域有醒目的警示标志,并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2.3 严格执行业主区域管理要求,明确责任区负责人及安监负责人,各区的平面管理服从总平面图的要求和规划,并履行报批手续。进入其他承包商的责任区内施工,服从责任区单位的管理,并办理进出厂手续,经责任区单位签字同意后实施;
2.4在业主统一规划的施工责任区内二次划分责任区域,执行区域管理,坚持“谁施工、谁负责”的管理原则。各工地设置一名“文明施工监督员”,负责本工地的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工作;
2.5 施工范围内的主要出入口应设置施工标牌,标明下列内容:
——工程项目名称、工程概况、开竣工日期和监督电话;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名称及工程项目负责人姓名;
——安全和管线保护方面重大事故的统计表;
——工地总平面图;
2.6 在施工作业范围内设置醒目的环境卫生宣传标牌和责任区包干图;
2.7 项目部统一定制标准的办公室和工具房,并统一规划摆放。(业主另有规定时,按照业主要求布置);
2.8 在责任区内按照卫生标准和环境卫生作业要求设置相应的厕所和生活垃圾容器,并落实专人管理,按规定时间清除(业主另有规定时,按照业主要求布置);
2.9 按照卫生、通风和照明要求,设置茶亭、更衣室和其他必要的职工生活设施,并建立定期清扫制度;
2.10有条件设置食堂的,须符合职工食堂管理的有关规定;
2.11 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摆放要严格按照《施工现场总平面管理规定》执行,并要求标识清楚、准确。实现材料、设备码放“定置化”管理,杜绝乱堆乱放现象的发生。必须保持现场消防通道、安全通道的畅通,不得任意侵占;
2.12 业主或监理依据本工程施工总体进度进展的实际情况和施工单位的实际需要,如对原有施工场地划分作适当的调配,我方将予以积极配合;
2.13我方依据相关的管理制度所规定的程序,向业主申报进场后所需施工用电电源、生产及生活水源申请;
2.14 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用电设施的安装和使用严格依照安装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并按照施工组织总设计要求进行架设。施工现场设有充足的满足夜间施工安全要求的照明设施,危险潮湿场所的照明以及手持照明灯具,采用符合安全要求的电压;10KV电力线路,word版,施工组织设计,10KV电力线路施工组织设计(65页、word版)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 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规范指导,浙江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力量,深入各地调查研究,认真总 结经验做法,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本导则。

本导则的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 4.基础设施改造;5.小区环境优化;6.服务功能提升;7.施工 和验收;8.全周期管理;9.改造内容汇总表。

目 次
1 总则.......................................................................................... 1
2 术语.......................................................................................... 3
3 基本规定.................................................................................. 4
3.1 基本要求........................................................................... 4
3.2 程序建设........................................................................... 5
4 基础设施改造.......................................................................... 7
4.1 道路交通........................................................................... 7
4.2 无障碍设施....................................................................... 7
4.3 给排水设施....................................................................... 8
4.4 电气设施......................................................................... 10
4.5 燃气设施......................................................................... 12
4.6 安防设施......................................................................... 12
4.7 房屋修缮......................................................................... 13
4.8 违章违建......................................................................... 15
4.9 环卫设施......................................................................... 16
4.10 停车设施....................................................................... 16
4.11 地下空间....................................................................... 17
4.12 通信设施....................................................................... 17
5 小区环境优化........................................................................ 19
5.1 小区特色风貌................................................................. 19
5.2 外立面改造..................................................................... 19
5.3 绿色节能改造................................................................. 20
5.4 海绵化改造..................................................................... 21
5.5 景观绿化......................................................................... 22
6 服务功能完善........................................................................ 24
6.1 休闲健身设施................................................................. 24
6.2 公共配套用房................................................................. 24
6.3 多层住宅加装电梯.........................................................25
6.4 机动车位改造................................................................. 25
6.5 局部改扩建..................................................................... 26
6.6 其他设施......................................................................... 26
7 施工和验收 .......................................................................... 28
7.1 一般规定......................................................................... 28
7.2 工程施工......................................................................... 28
7.3 工程验收......................................................................... 29
8 全周期管理 .......................................................................... 30
8.1 建立管理机制................................................................. 30
8.2 智慧管理......................................................................... 32
9 改造内容汇总表.................................................................... 33

1 总则
1.0.1 为指导浙江省城镇老旧小区(以下简称:老旧小区) 改造工作,全面改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和功能品质,以政府 引导、居民主体、多方参与、整体谋划、有序推进、创新机 制、优化治理为原则制定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浙江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不包括已纳 入棚户区改造计划的小区。
1.0.3 老旧小区改造的主要任务有:科学制定改造计划、合 理确定改造内容、共同制定改造方案、多方筹措改造资金、 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1.0.4 老旧小区改造前,应以街道(乡镇)为单位,结合老 旧小区需求缺口与用地资源潜力,合理划分改造范围。应建 立评估及引导机制,经过综合评估,结合小区突出问题,制 定经济、合理、可行的更新改造技术方案。
1.0.5 老旧小区改造应实现“六个有”目标:有完善的基础 设施、有整洁的居住环境、有配套的小区服务、有长效的管 理机制、有特色的小区文化、有和谐的邻里关系。
1.0.6 老旧小区应坚持“同步改造提升、同步服务提升”的 基本原则,改造完成后建立配套物业管理服务。
1.0.7 老旧小区改造中应当通过整合存量房产或建设增量房 产,力争设置不低于小区地上总建筑面积千分之七比例的物 业管理用房,其中千分之三为物业管理办公用房,千分之四 为物业管理经营用房,为物业服务企业提供必要的管理办公和经营场所,并形成小区后续服务自我“造血能力”。 1.0.8 老旧小区改造方案应符合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统筹设 置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同步完善停车、道路、基础设施等配 套工作。
1.0.9 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应合理拓展小区内外交互空间, 优化小区内部公共空间环境建设,完善小区应急防控管理措 施或设施,增加公共卫生服务和公共安全管理功能。
1.0.10 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除应符合本导则的规定外,尚应符 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城镇老旧小区 建设标准不高、房屋年久失修、设施缺损、功能不全、 环境脏乱差、影响居民基本生活且群众改造意愿强烈的住宅 小区,重点是 2000 年前建成的小区。
2.0.2 老旧建筑 城镇老旧小区内超过建筑合理使用年限三分之二以上 的既有建筑。
2.0.3 老年人设施 专为老年人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
2.0.4 无障碍设施 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孕妇、儿童等社会成员通行安全 和使用便利,在建设工程中配套建设的服务设施。
2.0.5 生活垃圾收集点 也叫垃圾投放点,专门用于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收集 点位置。
2.0.6 三网融合 实现有线电视、电信以及计算机通信三者之间的融合, 目的是构建一个健全、高效的通信网络,从而满足社会发展 的需求。
2.0.7 检查评定 通过目视观察或简单仪器测量,了解既有对象的状况, 并对既有对象进行判断的行为。
3 基本规定
3.1 基本要求
3.1.1 老旧小区改造用地应符合城市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应 遵循安全、实用、经济、美观、低碳原则。
3.1.2 老旧小区改造设计前各专业应进行前期调研、现场踏 勘、检查评定或检测鉴定,在此基础上制定改造设计方案。
3.1.3 老旧小区改造设计应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 划设计标准》 GB 50180 和现行国家和地方标准进行复核, 宜补齐配套设施。
3.1.4 老旧小区改造应控制建筑增量,深度挖掘小区特色文 化,尊重及利用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巷和景观,保护小区 内的历史建筑及古树名木。
3.1.5 创新老旧小区改造投资融资机制,探索多元化融资, 运用市场化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

3.1.6 既有建筑改变主体结构、使用荷载时,应进行检测鉴定, 由原设计单位确认或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对既有建筑进 行可靠性(安全性、耐久性和可用性)鉴定,根据检测鉴定 结论制定改造或加固措施。
3.1.7 既有居住区的室外架空管线宜采用地下管道方式敷 设。
3.1.8 在不改变现有使用功能和主体结构的既有建筑更新 改造设计时,当条件不具备、执行现行规范确有困难时,应 不低于原建造时的设计标准。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综合交通运输标准体系

(2022 年)

2022 年 9 月

2022版,综合交通运输标准体系,2022版《综合交通运输标准体系》

一、总体要求

(一)编制依据

根据《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 纲要》和《“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按 照交通运输部有关“十四五”规划总体部署,在系统分析我 国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发展现状和需求基础上,针对涉及铁 路、公路、水路、民航和邮政中两种及以上运输方式和领域 协调衔接和共同使用的综合交通运输标准,系统构建了标准 体系结构图,明确了标准制修订项目,指导下一步标准制定 工作,推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和领域一体融合发展,为加快 建设交通强国,构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提供标准支撑。

(二)编制原则

1.坚持需求导向。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 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有关要求,系统评估《综合交通 运输标准体系(2015年)》实施情况,全面梳理现代综合交通 运输体系建设目标任务,结合交通强国试点任务,优化完善 综合交通运输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标准的基础引领作用。

2.坚持协调衔接。综合交通运输标准体系定位为铁路、 公路、水路、民航、邮政两种及以上运输方式和领域协调衔 接和共同使用的标准,不包括各运输方式和领域单独使用的 标准。各种运输方式、各领域标准应与综合交通运输标准保 持衔接配套。

3.坚持创新引领。加快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和先进运输组 织方式及时转化为标准,推进综合交通运输领域新装备、新 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等方面标准有效供给,加强标准体系 动态调整和更新,以高质量标准引领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建设发展。

4.坚持实施应用。聚焦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重点 任务,创新工作方式,通过标准宣贯、试点示范、政策引导 等形式推动标准实施应用,加强标准实施效果评估,推动标 准体系落地应用。

(三)建设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立覆盖全面、结构合理、衔接配套、 先进适用的综合交通运输标准体系,综合交通运输设施、转 运装备、运输服务、统计评价等领域标准供给质量不断提升, 标准得到充分实施应用,在推动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融合发 展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 到2030年,综合交通运输标准体系进一步优化完善,综 合交通运输标准供给更加充分,标准体系及时动态更新,更 加有力推动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二、综合交通运输标准体系结构

按照《标准体系构建原则和要求》(GB/T 13016—2018), 将综合交通标准体系划分为100基础标准、200交通设施标准、 300运输装备标准、400运输服务标准、500统计评价标准、900 相关标准。 基础标准100:包括术语和分类、标识与编码两类标准。 交通设施标准200:包括综合客运枢纽、综合货运枢纽和 综合交通运输通道相关设施等三类标准。 运输装备标准300:包括载运工具、装载单元、换装换乘 设备等三类标准。 运输服务标准400:包括综合客运服务标准和综合货运服 务标准两类标准。 统计评价标准500:包括与综合交通运输相关的统计和评 价两类标准。 相关标准900:主要是其他领域与综合交通运输相关的标 准。标准体系结构图如图1所示。

2022版,综合交通运输标准体系,2022版《综合交通运输标准体系》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1.040.01
C30 YY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YY/T9706.110-2021
医用电气设备
第1-10部分:基本安全
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并列标准:
生理闭环控制器开发要求

Medical electrical equipment-Part 1-10: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basic safety and essential performance-Collateral Standard:Requirem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ologic closed-loop controllers
(IEC60601-1-10:2007+A1:2013,MOD)
2021-03-09发布 2023-05-01实施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发布

YY T 9706.110,YY T 9706.110-2021,医用电气设备,基本安全,基本性能,生理闭环控制器,YY T 9706.110-2021 医用电气设备 第1-10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并列标准:生理闭环控制器开发要求

1范围、目的和相关标准
1.1·范围
YY/T9706的本部分规定了在医用电气设备和医用电气系统(以下简称ME设备和ME系统)中,用于控制生理变量的生理闭环控制器(PCLC)作为生理闭环控制系统(PCLCS)一部分时的开发(分析、设计、验证和确认)要求。
注:生理变量可以是人体化学成分(如电解质、血糖)、物理特性(如患者体温、电生理现象、血被动力学)或药物浓度。
本部分适用于ME设备和ME系统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
本部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PCLC,如线性和非线性、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等。
本部分的内容不包括:
—附加的机械要求:或
—附加的电气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闭环控制器(见图1),通过设定控制器输出变量并与参考变量相关联,以调节(即改
变或维持)测定的生理变量。
本部分不适用于采用非患者测量所得的反馈数据来维持物理或化学变量的闭环控制器。
注:本部分中带星号(·)的章和条在附录A中有相关原理说明。
1.2目的
规定通用标准要求外的通用要求并作为专用标准的基础。
1.3相关标准
1.3.1GB9706.1
对于ME设备和ME系统,本部分是对GB9706.1的补充。
当单独或组合提及GB9706.1或本部分时,使用以下约定:
一“通用标准”指单独的GB9706.1:

1.3.2专用标准
专用标准的要求优先于本部分中相对应的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9706.1一2020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IEC60601-1:2012,MOD)
YY/T0316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YY/T0316一2016,IS014971:2007,IDT)
YY9706.108一2021医用电气设备第1-8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并列标准:通用要求,医用电气设备和医用电气系统中报警系统的测试和指南(IEC60601-1-8:2012,MOD)
YY/T1474医疗器械可用性工程对医疗器械的应用(YY/T1474一2016,EC62366:2007,IDT)
YY/T9706.106医用电气设备第1-6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并列标准:可用性(YY/T9706.106-2021,IEC60601-1-6:2013,MOD)
3术语和定义
GB9706.1一2020,YY/T9706.106,YY9706.108一2021和YY/T147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
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执行器actuator;A
PCLCS的部分,执行指定输出功能(如图1的A所示)。
示例1:可传递热能的加热器。
示例2:可输送液体或药物的输液泵。
示例3:可输出水汽浓度的麻醉剂喷雾器。
示例4:呼吸机可输出吸气量。

3.2
指令超调command overshoot;ym
阶跃响应中生理变量(y)与指令变量(c)的最大正偏差。

注:参见附录B。
3.3
"指令传输单元command transfer element;C
PCLCS的部件,可提供与指令变量(C)有确定性关系的输出(如图1的C所示)。
3.4
"指令变量command variable;c
通过指令传输单元(C)完成信号转换或其他处理后产生参考变量(w)的变量(如图1的c所示)。
3.5
·比较单元comparing element;D
有两个输入和一个输出的单元,其输出变量是输人变量的差(如图1的D所示)。
注1:改写IEC60050-351,定义351-28-03。
注2:这个差包括简单的减法、数值范围内的分类或复杂关系,如神经网络计算的结果。
3.6
控制传输单元control transfer element;E
PCLC的部件,可提供与反馈变量(f)有确定性关系的输出(如图1的E所示)。
3.7
控制器输出变量controller output variable;x
控制传输单元(E)的变量,也是执行器(A)的输人变量(如图1的x所示)。

4·通用要求
在执行通用标准4.2中要求的风险管理过程的危险(源)识别步骤时,分析时需要考虑PCLCS中
PCLC的危险(源),着重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一·延迟时间;
执行器,包括启动和停止;
被控变量:
·传输的物质和能量的安全范围,和
·传输的物质和能量的累积效应;
一患者传输单元,包括任何迟滞现象;

生理变量;
—患者间差异;
—患者内差异;
—干扰变量,包括患者干扰变量;
—测量传输单元;
一反馈变量;
一分析PCLCS性能所需记录的必要分辨率和持续时间(见6.3);
一分布式PCLCS中能够影响PCLC性能的其他参数(见6.4);和
有多个PCLC的PCLCS中,控制传输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
注:参见8.1。
通过检查风险管理文档来检验是否符合要求。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问题专业:土建 计价软件GCCP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山东

提问日期:2022-10-30 19:46:47

提问网友:


解答网友:月上枝头


可能采用的定额年份不同,如2014定额和2018定额

可能采用同年份同一条定额的,清单综合单价的管理费 利润 风险考虑的费率计取不同

可能采用同年同一条定额,价差也可能影像综合单价的计取

ICS11.040
C30 YY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YY/T9706.106-2021
医用电气设备
第1-6部分:基本安全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
并列标准:可用性

Medical electrical equipment-Part 1-6: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basic safety
and essential performance-Collateral Standard:Usability
(IEC60601-1-6:2013,MOD)
2021-03-09发布 2023-05-01实施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发布

YY T 9706.106,YY T 9706.106-2021,医用电气设备,可用性,基本安全,基本性能,YY T 9706.106-2021 医用电气设备 第1-6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 并列标准:可用性

1范围、目的和相关标准
1.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制造商用于分析、定义、设计、验证和确认与医用电气设备(以下简称ME设备)基本
安全和基本性能相关的可用性的过程。
可用性工程过程评估并降低了正常使用时由于正确使用或使用错误等可用性问题所引起的风险。
其可用于鉴别与非正常使用相关的风险,但不用于评估或降低这类风险。
除非有客观证据显示不可接受(见YY/T1474一2016的4,1.2),如果可用性工程过程符合本部分
的要求且可用性确认计划中规定的接受准则得到满足(见YY/T1474一2016的5.9),则可以认为ME
设备中与可用性相关的在YY/T0316中定义的剩余风险是可接受的。
注:星号(*)作为标题的第一个字符或段落或表格标题的开头,表示在附录A中有与之相关的指南或原理说明。
1.2目的
本部分的目的是规定通用标准外增加的通用要求和作为专用标准的基础。
1.3与其他标准的关系
1.3.1GB9706.1
对ME设备而言,本部分是对GB9706.1的补充.
当单独或联合引用GB9706.1或本部分时,采用以下协定:
一“通用标准”指单独的GB9706.1一2020;
—“本部分”仅指YY/T9706.106一2021:
一“本标准”指通用标准和本部分。
1.3.2专用标准
专用标准中的要求优先于本部分的条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9706.1一2020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IEC60601-1:2012,MOD)
YY/T0316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YY/T0316一2016,IS014971:2007更正版,IDT)
YY9706.108医用电气设备第1-8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并列标准:通用要求,医用电气设备和医用电气系统中报警系统的测试和指南(YY9706.108一2021,IEC60601-18:2006+AMD1.2012,MOD)
YY/T1474一2016医疗器械可用性工程对医疗器械的应用(IEC62366:2007,IDT)
3术语和定义
GB9706.1一2020、YY9706.108、YY/T1474一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操作者-设备接口operator-equipment interface
操作者与ME设备沟通的方法。
注1:改写ANSI/AAM1HE74:2001,术语3.24.
注2:随附文件被认为是ME设备和操作者-设备接口的一部分。
3.2
操作者概况operator profile
对预期的操作者人群在精神、生理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总结,还包括任何与设计决策有关的特征,比如职业技能和岗位要求等。
4通用要求
4.1*ME设备的应用条件
ME设备应提供足够的可用性以保证在正常使用和使用错误时产生的风险都是可接受的,见通用标准的7.1.1和12.2。
如果满足本部分的42和其余章和条款,可认为满足本条款的要求。

4.2ME设备的可用性工程过程
可用性工程过程应满足YY/T1474一2016,除了:
一YY/T0316架构中适用的可用性工程过程上下文中的计划和执行生产及生产后信息;
可用性工程过程维护。
在应用YY/T1474一2016时,在本部分和GB9706.1一2020中的术语应按照以下使用:
一术语“医疗器械”应视同于ME设备;
一术语“用户”应等同于操作者;
—术语“患者”应包括动物:
一术语“安全”应等同于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
一术语“用户接口”应等同于操作者设备接口;
术语“用户特征”应等同于操作者概况。
通过检查可用性工程文档来检验是否符合要求。如果检查可用性工程文档发现制造商满足以下要
求,则认为其满足本章以及所有本标准的要求:
—建立了一个可用性工程过程;
建立了可用性的接受准则:以及证明满足了可用性接受准则。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为认真落实#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标$&做好本市城镇地区(历史文化街区除外)各类居住项目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补充和完善工作&进一步提高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适宜的居住环境&现提出以下意见。

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北京市,居住,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指标 京政发(2015)7号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问题专业:2回答 筏板钢筋套筒分段汇总比不分段汇总少很多,这是怎么回事 我来答 收藏 举报 我的答案 答题人必看 《优秀回答指南》 提交 取消 asfsdfsadfdsf 补充或更正我的问题 提交 取消 asfsdfsadfdsf 完善我的答案 答题人必看 《优秀回答指南》 提交 取消 asfsdfsadfdsf 全部回答 (2) 首答仅用{{minutesHtml}} 当前回答-1 --> 已采纳 陈工 答题: 164550 被赞: 36389 分段汇总,每分一次就加一个,分多次,就加多个。不分段,最后才加一个。所以总数就有区别的。 2022-10-30 15:49:36 赞1 回复 0 举报 提问人 六分钟之前 {{smallList.content}} 回复 举报 删除 正在加紧审核中,请稍后查看。 正在加紧审核中,请稍后查看。 您发表的内容可能包含敏感信息,未能发表,如有疑问请联系在线客服。 提交 答案暂时没有追问,收到追问时可在此看到并进行答复 追问太多啦,答题者也需要休息喔 0"> 还有0 条追问正在审核中,请稍后回来查看 老师解题不易,满意记得赞赏一下喔 雪花飘 飘 答题: 20291 被赞: 4998 不应该,可能有漏算。 2022-10-30 15:45:55 赞0 回复 0 举报 提问人 六分钟之前 {{smallList.content}} 回复 举报 删除 正在加紧审核中,请稍后查看。 正在加紧审核中,请稍后查看。 您发表的内容可能包含敏感信息,未能发表,如有疑问请联系在线客服。 提交 答案暂时没有追问,收到追问时可在此看到并进行答复 追问太多啦,答题者也需要休息喔 0"> 还有0 条追问正在审核中,请稍后回来查看 老师解题不易,满意记得赞赏一下喔 您可以邀请专家 回答问题哦! 关注问题 第一时间收到问题答案 不登录显示的回答数 --> 相关搜索 搜索这些会对您解决问题提供全新帮助 分段汇总钢筋筏板 这里搜比网上搜更专业 超170万定额、图纸、软件问题 严选实战建筑专家提供答案 每日助力10万建筑人解决问题 如果没找到您想要的答案,试试直接提问吧! 提示 关闭 尊敬的“{{nickname}} ”,您好! 答疑解惑——建筑行业领先的互动问答平台 答疑解惑——建筑业(造价行业)领先的互动问答平台 您的问题已发布 您的回答已提交 大多数问题会在7分钟内获得回答 ,感谢您的耐心等待 恭喜获得答题积分奖励,帮助他人,成就自己。 采纳优质答案,更可获得积分,兑换礼品哦! 高质量答案更易被采纳,获得额外高额积分奖励! 查看积分 知道啦 7日内不再提醒 积分奖励在答案审核后到账,以最终积分获取规则为准。 查看答案 超1亿专业优质问答 免费提问 提问快速获得答案 深度交流 和专业大咖深度交流 立即登录 专家榜 数据更新时间 : 2023-05-13 我要签到 天降福运!积分,经验值等福利在等着你哟,快来签到吧 广联达服务微信 服务新干线APP 意见反馈

所属地区:
859查看

提问日期:2022-10-30 15:44:03

提问网友:海南


解答网友:陈工


分段汇总,每分一次就加一个,分多次,就加多个。不分段,最后才加一个。所以总数就有区别的。

ICS 13.220.50
CCS C 84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救援行业标准
XF/T3012一2020
钢结构防火保护板
Fireproof board for steel structure
2020-11-10发布
2021-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发布

XFT 3012-2020,钢结构,钢结构防火,防火保护板,防火板标准,正式版 XFT 3012-2020 钢结构防火保护板.pdf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防火材料分技术委员会(SAC/T℃113/SC7)归口。
本文件负责起草单位: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浙江省消防救援总队、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四川帕沃可矿物纤维制品有限公司、成都豫隆防火材料有限公司、广东新元素板业有限公司、宜春市金特建材实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才、聂涛、程道彬、袁亚利、毛朝君、周洋、洪声隆、周晓勇、孟志、刘军、丁川、何思明、栗斌。

XFT 3012-2020,钢结构,钢结构防火,防火保护板,防火板标准,正式版 XFT 3012-2020 钢结构防火保护板.pdf

内容摘抄: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钢结构防火保护板的定义及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综合判定准则和包装、标志、标签、贮运、产品说明书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建(构)筑物工程钢结构表面使用的各类钢结构防火保护板。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圈
GB/T706-2016热轧型钢
GB/T5907.消防词汇第部分:通用不语
GB/T7019-2014纤维水泥制品试验方法
GB/T8626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方法
GB/T9265-2009建筑涂料涂层耐碱性的测定
GB/T9978.1-2008建筑枸件讨然试验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9978-2008建筑构件耐火验第部公的要求
GB/T11263-2017热轧H型钢和部份型钢
GB14907-2018结构防火涂料
GB15930一2007建筑通风和排烟系统用阀自
GB/T20284建筑材料或制品的单体燃烧试验
GB/T20285材料产闲毒性危险分级
JC/T646-2006玻镁风管
XF/T714-2007构件用防火保护材料快速升温耐火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5907.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钢结构防火保护板fireproof board for steel structure
用于建筑物及构筑物的钢结构表面,能提高钢结构耐火极限的板材。
3.2单一钢结构防火保护板single-composition fireproof board for steel structure
由单一匀质材料构成的钢结构防火保护板。
3.3复合钢结构防火保护板multi--composition fireproof board for steel structure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含装饰面板)复合而成的钢结构防火保护板。
4产品分类
4.1分类
4.1.1按使用场所可分为:
a)普通建筑用钢结构防火保护板:用于普通工业与民用建(构)筑物(室内或隐蔽工程)钢结构表面的钢结构防火保护板;
b)特殊建筑用钢结构防火保护板:用于特殊建(构)筑物(石化、电力和室外等工程)钢结构表面的钢结构防火保护板。
4.1.2按结构可分为:
a)单一钢结构防火保护板,用符号D表示;
b)复合钢结构防火保护板,用符号F表示。
4.1.3按耐火试验升温曲线分为:
a)XH类:按GB/T9978.1一2008规定的建筑纤维类升温曲线进行升温和测量的钢结构防火保护板;
b)HC类:按XF/T714一2007规定的HC升温曲线进行升温和测量的钢结构防火保护板。
4.1.4钢结构防火保护板按不同的火灾环境条件其耐火性能分级代号见表1。
表1耐火性能分级代号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