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11月 ( 第 101 页)

ICS 91.020
P50 DB62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2/T2898—2018
城乡规划督察管理规程
Management regulations for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supervise
2018-07-06发布
2018-08-01实施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2/T 2898-2018,城乡规划,城乡规划督察管理规程,DB62/T 2898-2018 城乡规划督察管理规程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制定。
本标准由甘肃省城市管理执法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甘肃省城市管理执法监督局、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起草人:曹宝恒、张岭峻、李明华、朱建、罗兴荣、周晓冬、买雅婧、任佳丽、王亚明、任佳佳、温建霞。

内容摘抄:

城乡规划督察管理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乡规划督察的督察方式写程序、肉容以及督察成果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甘肃省城乡规督察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4号)
甘肃省城乡规划条例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2号)
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9号)
城市黄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1号)
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5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0】13号)
甘肃省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办法(甘肃规【2008】443)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城乡规划督察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supervise.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规定对在城乡规划制定、实施、修设和监督检查过程中履职情况进行的监督捡查活动。
3.2
巡视督察 patrol supervise
通过组成督察组在集中的段时进驻到实地对城乡规划的制定、实施、修改和监督检查过程中履职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活动。
3.3
驻点督察accredit supervise
选派规划督察员或组成督察组通过长期派驻的方式对城乡规划的制定、实施、修改和监督检查过程中履职情况现场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

4一般规定
4.1城乡规划督察应对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以及专项规划的制定、实施、修改和监督检查过程中履职情况进行督察。
4.2城乡规划审批单位应对批准的规划加强监督管理,开展督察工作,对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和修改进行监督检查,并公开监督检查结果,供公众查阅和监督。
4.3城乡规划督察单位应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要求,制定督察程序、规范督察行为,建立和完善城乡规划管理督察制度,形成完善的检查、纠错机制。
4.4城乡规划督察工作应向督察对象明确督察事由、范围、程序、方式方法,以及对督察中发现问题的处理。
4.5城乡规划督察应按《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规定》对规划编制单位的资质进行核查。
4.6城乡规划督察根据督察目标和特点可采用巡视督察、驻点督察、专项督察、专案督察等方式,应结合大数据、借助卫星遥感图像、航空测量和无人机监测等手段辅助督察工作,提高督察效能。
4.7城乡规划督察单位应总结规划督察成果,并应用于规划的制定和监督检查中。
4.8城乡规划督察单位应定期向同级监督机关报告城乡规划督察工作情况。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一般规定2
5规划督察方式和程序3
6规划督察内容4
7规划督察成果报告7
8规划督察对象配合工作8
附录A(资料性附录)城乡规划督察市域内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检查记录9
附录B(资料性附录)城乡规划督察规划区内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检查记录10
附录C(资料性附录)城乡规划督察城市设计检查记录11
附录D(资料性附录)城乡规划督察规划许可实施项目检查记录12
附录E(资料性附录)城乡规划督察规划监督及违法项目处罚检查记录1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29.240
P62 备案号:J2914-2021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P  DL/T5606一2021
220kV~750kV限流串抗站设计规程
Code for design of 220kV~750kV current-limiting series reactor station
2021-04-26  发布
2021-10-26  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220kV~750kV限流串抗站,DL/ T 5606-2021,设计规程,DL/T 5606-2021 220kV~750kV限流串抗站设计规程.pdf(附条文说明)

前言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6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6)238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过专题研究,总结近年来我国220kV一750kV限流串抗站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经验,整理、分析和吸取了国内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并在广泛征求有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站址选择,站区规划与总布置,系统要求,电气一次,电气二次,通信,建(构)筑物及辅助设施,环境保护、劳动安全、职业卫生和节能。
本标准由国家能源局负责管理,由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提出,由能源行业电网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管理中心(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安德路65号,邮政编码:100120,E-mail:bz_zhongxin@eppei.com).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王建武 简翔浩 马彦琴 梁汉东 冯晓东 申卫华 刘生 李坤 卢康 董明 周敏 辛萍 张雪焱 张玉明许峰 许玉香 张肖峰 陈乐 刘宝英 李维达 王宏斌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邓长虹 陈海焱 陈志蓉 王静 张涛 黄宝莹 樊玥 王彦峰 沈洪 曾程 潘益华 何勇 彭敏文 周志超娄悦 邢振华 谢彬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明确和规范限流串抗站的设计标准,达到限流串抗站设计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运行维护方便的目的,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电压等级为220kV—750kV限流串抗站工程的新建及改、扩建设计。
1.0.3限流串抗站设计应结合工程特点,积极慎重地采用具备应用条件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
1.0.4限流串抗站设计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并应采取切实有效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防治措施。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工程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10.5当限流串抗站毗邻变电站建设时,限流串抗站的辅助系统宜利用变电站的公用设施,统筹规划。
1.0.6限流串抗站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限流串抗站 current-limiting series reactor station
串联于输电线路中,用于限制短路电流或调整潮流分布的电力设施,站内有限流电抗器和相关辅助设施及建(构)筑物。
2.0.2旁路隔离开关 bypass isolation switch
将限流电抗器两端短接的隔离开关,用于在一定时间内或连续地旁通线路电流。

3站址选择
3.0.1站址选择应统筹考虑系统要求和工程建设条件等因素,可选择在线路两端,也可选择在线路中间,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佳的站址方案。
3.0.2建设在线路端部的限流串抗站,应毗邻变电站建设。当毗邻变电站同期合并建设时,站址应在变电站站址选择时统筹考虑;当毗邻已有变电站建设时,站址应靠近已有变电站。
3.0.3站址选择应满足线路接人限流串抗站顺畅的要求。
3.0.4站址选择应满足防洪及防涝的要求,否则应采取防洪及防涝措施。限流串抗站的防洪标准应与同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一致。
3.0.5站址选择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220kV一750kV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DL/T5218的规定.

4站区规划与总布置
4.0.1限流串抗站的总体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与变电站合建时,限流串抗站总体规划应一并纳入变电站总体规划;
2单独建设时,应根据地形地貌、交通运输、防洪防涝、给排水等条件,对限流串抗站进行合理规划;进站道路应根据站址周围道路现状、当地路网规划,结合站区近远期规划和站区平面及竖向布置综合确定。
4.0.2限流串抗站总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总体规划、自然地形地貌、地质情况、串抗装置进出线等,合理确定站区布置方位、站内设备和建(构)筑物的布置形式;
2限流串抗站与变电站合建时,应充分利用变电站内公用设施和设备,同时优化变电站、串抗装置和出线塔位之间的平面布置;
3限流串抗站与变电站毗邻建设时,若受地形条件和线路塔位限制,限流串抗站可与变电站分离布置,并设置与变电站相通的站内道路;当不具备与变电站站内道路连通的条件时,应设置独立的对外出口:
4限流串抗站站内道路设置应满足消防和运行检修要求。
4.0.3·限流串抗站站区规划和总布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056和《220kV~750kV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DL/T5218的相关规定。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L/T 5606-2021 220kV~750kV限流串抗站设计规程.pdf(附条文说明)已关闭评论

ICS 07.060
CCS A 47 DB1408
山西省运城市地方标准
DB1408/T036—2022
易燃易爆场所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2022-08-19发布
2022-10-10实施
运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408/T 036-2022,易燃易爆场所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DB1408/T 036-2022 易燃易爆场所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运城市气象局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运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运城市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运城市人工影响天气和气象灾害防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晓慧、刘慧丽、段振华、王峰、高艳平、张茜茹、张军、巴哈尔古丽。

内容摘抄:

易燃易爆场所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易燃易爆场所防雷装置检测的一般规定、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及周期、检测内容及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易燃易爆场所防雷装置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476.3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存在或可能存在可燃性粉尘的场所分类
GB/T32937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50016建筑物防火设计规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601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50057一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易燃易爆场所
凡用于生产、加工、储存和输送爆炸品、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和易燃固体等物质的场所。
3.2
防雷装置
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构)筑物上或建(构)筑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害和人身伤亡,由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组成。
[来源:GB50057一2010,2.0.5]

(略)

4一般规定
4.1防雷分类
4.1.1易燃易爆场所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4.1.2在可能发生对地闪击的地区,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场所:
——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火炸药及其制品的危险场所,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爆轰,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具有0区或20区爆炸危险场所,爆炸性气体和可燃性粉尘场所分区应按照附录A划分:
——具有1区或21区爆炸危险场所,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一般规定4
4.1仿雷分类4
4.2检测工作程序与基本要求4
5技术要求5
5.1接地电阻通用要求5
5.2接闪器要求5
5.3引下线要求5
5.4等电位连接要求6
5.5电磁屏蔽要求6
5.6电涌保护器(SPD)要求6
5.7接地装置要求6
6检测方法及周期8
6.1检测方法.8
6.2检测周期9
附录A(规范性附录)爆炸性气体和可燃性粉尘场所分区10
附录B(规范性附录)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11
附录C(规范性附录)现场勘查表格式样12
附录D(规范性附录)原始记录表式样13
附录E(规范性附录)防雷装置技术要求15
附录F(规范性附录)生产场所和储运场所分类19
参考文献20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29.035.10
CCS K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0632.3一2022
电气用钢纸 第3部分平板钢纸
Vulcanized fibre for electrical purposes-Part 3:Flat sheets
(IEC 60667-3-1:2020,Vulcanized fibre for electrical purposes-Part 3:Specifications for individual materials-Sheet 1:Flat sheets,MOD)
2022-07-11  发布
2023-02-01  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 /T 20632.3-2022,平板钢纸,电气用钢纸,第3部分,GB/T 20632.3-2022 电气用钢纸 第3部分:平板钢纸.pdf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20632的第3部分。GB/T20632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电气用刚纸第1部分:定义和一般要求;
电气用钢纸第2部分:试验方法:
电气用钢纸第3部分:平板钢纸。
本文件修改采用E℃60667-3-1:2020《电气用钢纸第3部分:单项材料规范第1篇:平板钢纸》。
本文件与IE℃60667-3-1:2020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20632.1替换了IEC60667-1(见第4章、第5章),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提高可操作性;
更改了厚度大于12.0mm时的厚度偏差要求(见表1),以满足我国实际需要。
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改动:
为与现有标准协调,将标准名称改为《电气用钢纸第3部分:平板钢纸》:
将表1中“内层剥离强度”的厚度由“0.4”更正为“≤0.4”。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绝缘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杭州特种纸业有限公司、桂林赛盟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晶中生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欣亚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国宏福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广东铭凯科技有限公司、义乌市捷诚模具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付强、彭磊、张丽、林木松、钱艺华、李智、李欣、刘世念、黄游宇、唐峰、吴琼华、
王建业、李逵、赵婕、武红敏、余文武、谢崎、罗传勇、向华明、魏永会、林宏松、万青兰、潘勇先。

内容摘抄:

电气用钢纸第3部分:平板钢纸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气用平板钢纸的分类及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电气用平板钢纸的设计、生产、检验等,不适用于将几层钢纸用粘合剂粘合而成的材料。
注:符合本文件的材料能满足合格既定的性能水平。如果用户为特定用途选择材料时,需根据该用途中具有足够性能所必须的实际需求,而不是仅依据本文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632.1 电气用刚纸第1部分:定义和一般要求(GB/T20632.1一2006,IEC60667-1:1980,M0D)
GB/T20632.2一2022电气用钢纸第2部分:试验方法(IE℃60667-2:2020,IDT)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分类
按GB/T20632.1规定,应分为通用型和青壳纸型。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备案号∶J16051-2021
DB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DBJ50/T-402-2021
地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al quality acceptance of metro
车辆段及综合基地土建
Civil construction of vehicle depot and comprehensive base
2021-12-01 实施
2021-09-15发布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发布

DBJ50/T 402-2021,地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车辆段及综合基地土建,DBJ50/T-402-2021 地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车辆段及综合基地土建

内容摘抄:

前 言
根据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2010年工程建设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渝建〔2010〕265号)文件要求,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总结了重庆市地铁1、4、5、6、10号线、环线和正在建设的地铁工程实践经验,参照国家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车辆段及综合基地土建工程分标准的主要内容为∶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单元的划分;5.工程施工质量验收;6.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程序和组织;7.路基工程;8.站场道路及广场;9.建筑主体结构;10.其他构筑物;11.单位工程观感质量评定等。
本标准由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本标准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收集资料,总结经验,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地址∶重庆渝北区金开大道西段 210 号大竹林综合基地,邮编∶400042,传真∶023-68808355,电子邮箱∶cscwgdy@sina.com)。

(略)

1 总 则
1.0.1 为加强重庆市地铁车辆段及综合基地、站场道路及广场土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统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保障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地铁交通工程的车辆段及综合基地工程的路基、站场道路及广场、建筑主体结构、其他构筑物等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
1.0.3 施工单位应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勘察设计单位等各方应按有关规定的要求对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进行控制。
1.0.4 在工程施工中应加强施工监控量测,监测的具体要求应符合相关规范及设计文件的要求。
1.0.5 各单位工程中的临时性工程,应按相关的设计文件和质量标准进行控制,并保留完整的技术资料,参加工程竣工质量验收。
1.0.6 在工程验收中,有关土建工程与设备、信号、供电等专业的接口问题,宜建设单位组织各专业的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进行联合验收,并要符合各相关专业的验收标准。
1.0.7 地铁车辆段及综合基地、站场道路及广场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和重庆市地方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车辆段 depot
具有配属车辆,以及承担车辆的运用管理、整备保养、检查工作和承担较高级别的车辆检修任务的基本生产单位。2.0.2 综合基地 multi-function base
为保证轨道交通正常运营而设立的综合维修中心、物资总库、培训中心和必要的生活设施场所等。

2.0.3 路槽 road trough
为铺筑路面,在路基上按照设计要求修筑的浅槽。

2.0.4 路床 road bed
路槽底部一定深度的部分称为路床。土质路床又称土基。

2.0.5 路基 subgrade
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筑物。是路面的基础,承受由路面传递下来的行车荷载。

2.0.6 面层 surface course
直接承受车辆荷载及自然因素的影响,并将荷载传递到基层的路面结构层。
2.0.7 基层 base course
设在面层以下的结构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递的车辆荷载,并将荷载分布到垫层或土基上。当基层分为多层时,其最下面的一层称为底基层。

2.0.8 垫层 bed course
设于基层以下的结构层。其主要作用是隔水、排水、防冻以改善基层和土基的工作条件。

(略)

3 基本规定
3.0.1 施工应具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施工质量管理可按本标准《通则》分标准附录A的要求进行检查记录。

3.0.2 车辆段、综合基地、站场道路及广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施工单位应对其外观、规格、型号和质量证明文件等进行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凡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施工单位应进行检验,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的,应有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监督取、送样;
2 各工序应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施工单位应进行检查,并形成记录;
3 工序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上道工序应满足下道工序的施工条件和技术要求;相关专业工序之间的交接检验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未经检查或经检查不合格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0.3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按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适当调整抽样复验、试验数量,调整后的抽样复验、试验方案应由施工单位编制,并报监理单位审核确认。
1 同一项目中由相同施工单位施工的多个单位工程,使用同一生产厂家的同品种、同规格、同批次的材料、构配件、设备;
2 同一施工单位在现场加工的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用于同一项目中的多个单位工程;
3 在同一项目中,针对同一抽样对象已有检验成果可以重复利用。

(略)

4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单元的划分
4.0.1 车辆基地土建工程施工质量应按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进行检查和验收。

4.0.2 单位工程应按下列原则划分∶
1 具备独立施工条件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为一个单位工程;
2 对于规模较大的单位工程,可将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部分划分为一个子单位工程。

4.0.3 分部工程应按下列原则划分∶
1 可按专业性质、工程部位确定;
2 当分部工程较大或较复杂时,可按材料种类、施工特点、施工程序、专业系统及类别等将分部工程划分为若干子分部工程。

4.0.4 分项工程可按主要工种、材料、施工工艺、设备类别等进行划分。
4.0.5 检验批可根据施工、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的需要,按工程量、楼层、施工段、变形缝等进行划分。
4.0.6 车辆段与综合基地工程划分为路基工程、道路及广场工程、房建工程(单体工程)等子单位工程。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划分应符合表4.0.6-1~表4.6.6-3的规定。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1 总则1

2 术语2

3 基本规定6

4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单元的划分9

5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17

6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程序和组织 19

7 路基工程20

8 站场道路及广场21
8.1 路基21

8.2基层26

8.3 路面 33

8.4 广场39

8.5 人行道45

8.6 附属构筑物51

8.7 挡土墙 65

9 建筑主体结构68
9.1 地基与基础68

9.2 砌体68

9.3混凝土结构68

9.4 钢结构68

9.5 屋面68

10 其他构筑物69
10.1 栅栏和围墙69

10.2 轨行式吊机走行轨道71

10.3 检查坑73

11 单位工程观感质量评定75

11.1 路基工程75

11.2 道路及广场工程75

11.3 建筑主体结构工程77

11.4 其他构筑物77

本标准用词说明79

引用标准名录 80

条文说明 8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50/T-402-2021 地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车辆段及综合基地土建已关闭评论

ICS07.060
CCS A 18 DB1408
山西省运城市地方标准
DB1408/T0372022
气象远程教育培训管理系统操作规程
2022-08-19发布
2022-10-10实施
运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408/T 037-2022,气象管理系统操作规程,气象远程教育培训管理系统操作规程,DB1408/T 037-2022 气象远程教育培训管理系统操作规程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运城市气象局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运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运城市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运城市气象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慧丽、陈晓慧、尹亚楠、孙秀娣、高艳平、柳琼、胡艺、靳少雄、焦文杰。

内容摘抄:

气象远程教育培训管理系统操作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气象远程教育培训管理系统相关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功能介绍、资源管理系统操作应用、选课、培训报名、学习、考试、查询。
本文件适用气象部门职工及气象相关人员远程教育平台学习培训、考试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气象远程教育平台
气象远程教育培训平台是集在线学习、教学管理、综合资源管理和互动学习社区为一体的综合性在线学习平台,系统以标准的培训模型为指导,实现了培训需求、计划、实施、评估等全生命周期管理。
3基本要求
通过本文件使气象职工及相关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气象远程培训平台上的选课、培训报名、学习、考试、查询等操作功能。
气象职工在干部提拔、竞聘上岗时要求在气象远程培训平台学习时长需达到相应学时要求。
4功能介绍
气象远程培训平台的系统功能包括在线学习平台、培训组织管理系统、综合资源管理系统、在线考试系统、在职培训档案登记系统、学习交流社区。
系统可以挂接纯视频、纯音频、有主入口课件等形式的课件。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前言Ⅱ
1范围1
2术语和定义1
3基本要求1
4功能介绍1
5资源管理系统操作应用1,
6选课2
7培训报名2
8学习2
9考试2
10查询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29.040.01
COS K 15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633.2一2022
绝缘液体 酸值的测定 第2部分比色滴定法
Insulating liquids-Determination of acidity-Part 2:Colourimetric titration
(IEC62021-2:2007,MOD)
2022-07-01  发布
2023-02-01  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 /T 41633.2-2022,比色滴定法,第2部分,绝缘液体,酸值的测定,GB/T 41633.2-2022 绝缘液体 酸值的测定 第2部分:比色滴定法.pdf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41633《绝缘液体酸值的测定》的第2部分。GB/T41633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2部分:比色滴定法:
第3都分:非矿物绝缘油的试验方法。
本文件修改采用IEC62021-2:2007《绝缘液体酸值的测定第2部分:比色滴定法》
本文件与EC62021-2:2007相比做了下述结构调整:为避免出现悬置段,分别增加了5.1“然缩水”、8.1“总则"和101“总则”,其后条款相应顺延;
删除了IEC62021-2:2007第10章“精密度"中的注,将其内容纳入表1和表2.
本文件与EC62021-2:2007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修改了IEC62021-2:2007有关范图的描述,以提高可操作性(见第1章);
根据本文件实际未引用情况,删除了IEC62021-2:2007中规范性引用的IEC60567:
根据我国实际需要,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T6682(见5,1):
根据实际需要,增加了氢氧化钾标准溶液保存的相关要求(见5.2):
根据我国实际应用情况,滴定溶剂除了果用异丙醇外,还增加了其他合适的试剂(见5.3):为方便操作应用,将IEC62021-2:2007中的“滴定容器”“搅拌器”和“滴定管”减整为“锥形瓶”
“滴定管”“分析天平"和“烧杯”,并对其做了具体要求(见第6章):
用规范性引用的等同采标的GB/T41146代替了IEC60475(见第7章),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提高可操作性;
用规范性引用的等同采标的GB/T6379(所有部分)代替了ISO5725(见第10章),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提高可操作性。
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改动:对1EC62021-2:2007的第10章“精密度”进行了编辑性改动:
删除了EC62021-2:2007的资料性附录A“用光度滴定法测定电气绝缘油的酸值”。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绝缘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桂林赛盟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义胜检测有限公司、浙江辉日环境检测有限公司、西安凯金哲检测有限公司、广东特华科技有限公司、陕西金优邦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益杜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美西达科技有限公可、义乌市全义模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成信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如品科技有限公司、枣庄市慧天美亚保温节能建材有限公司,陕西润正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智、钱艺华、王青、赵耀洪,付强、刘世念、唐念,林木松、唐蜂、王花裁、连鸿松、赖永华,赵捷、廖智斐、吴卓婷、熊雪梅、罗传勇、向小云、王翠林、吴才春、张元林、宿士乔、李守英、皮坤兰、金承高、黄建伟、肖本崇、宋光升,邓代从。

内容摘抄:

绝缘液体 酸值的测定 第2部分:比色滴定法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用比色滴定法测定绝缘液体酸值的方法和步骤。
本文件适用于未使用过的和使用过的电气绝缘液体,
注,在未使用过的和使用过的艳缘液体中,酸性成分包括有机酸、酚化合物,氧化产物、树胎类,金属有机盐和舔加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数。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379(所有部分)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ISO5725(所有部分)]
注:GB/T6379.1一2004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1部分:总则与定义(ISO5725-1:1994,IDT)
GB/T6379.2一2004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2部分:确定标准测量方法重复性与再理性的基本方法(ISO5725-2:1994,IDT)
GB/T6379,3一2012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3部分:标在测量方法精密度的中间度量(ISO5725-3:1994,IDT)
GB/T5379,4一2006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支)第4部分:确定标准测量方法正确度的基本方法(ISO5725-4:1994,IDT)
GB/T6379.5一2006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5部分:确定标准量方法精密度的可替代方法(ISO5725-5:1998,IDT)
GB/T6379.6一2009测量方法与结果的雀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6都分:准确度值的实际应用(1S05725-6:1994,IDT)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6682一2008,ISO3696:1987,MOD)
GB/T41146绝像液体取样方法(GB/T41146一2021,IE℃60475:2011,IDT)
ISO66l9石油产品和润滑剂中和值电位滴定法(Petroleum products and lubricants一Neutralization number-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method)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酸值 acidity
用规定的溶剂显色滴定试样到碱性蓝6B的中和点所需的碱量(以KOH计)。
注:单位为毫克每克(mg/g).

3.2未使用过的油 unused oil
未用过的或未与电气设备接触过的矿物绝缘油。
4方法概述
将袖样溶解于异丙醇或其他合适的溶剂中,以碱性蓝6B为滴定指示剂滴定,中和1g油样中酸性成分所需的氯氧化钾质量(mg)即为油样的酸值。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41633.2-2022 绝缘液体 酸值的测定 第2部分:比色滴定法.pdf已关闭评论

ICS 65.020.01
CCS B05 DB1410
山西省临汾市地方标准
DB1410/T129-2022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Comon Pest Control of Landscape Plant
2022-8-15发布
2022-11-15实施
临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410/T 129-2022,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DB1410/T 129-2022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临汾市城市管理局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文件由临汾市园林绿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临汾市园林事业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巍、郑明琴、霍琛琛、常星星、李吉明、郭红梅、赵觅雪。

内容摘抄: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总则、调查、诊断及防治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临汾市辖区内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CJJ/T91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3术语和定义
CJJ/T9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园林植物
适用于园林中栽植且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
[来源:CJJ/T91-2017,7.3.1]
3.2
园林植物病害
园林植物由于受到病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持续干扰,强度超过了植物能够忍耐的程度,使植物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在生理上和外观上表现出异常,从而影响景观效果。

(略)

4总则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应从园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出发,研究有害生物-寄主-环境因素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放眼整个系统的最优结果,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协调运用各种科学可行的防治手段,把害虫种群控制在景观、生态和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之下,达到长期控制害虫对园林植物为害的目的,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前言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2
5病虫害的调查2
6病虫害的诊断2
7防治方法3
8技术档案.4
附录A(规范性)临汾市园林植物病害诊断及防治对照表5
附录B(规范性)临汾市园林植物害虫诊断及防治对照表10
附录C(资料性)临汾市园林植物常见虫害名录14
附录D(资料性)临汾市园林植物常见病害名录17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29.060.10
CCS K 11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10667-2021
低风压架空导线
Low wind-pressure overhead conductor
2021-04-26  发布
2021-07-26  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 /T 10667-2021,低风压,架空导线,NB/T 10667-2021 低风压架空导线.pdf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裸电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2)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上海国缆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江苏亨通电力特种导线有限公司、无锡江南电缆有限公司、江苏通光强能输电线科技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远光电缆实业有限公司、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线缆厂、上海电力大学、中国电力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党朋、王煦、吴明埝、徐静、杨立军、张传省、施海峰、唐力、刘臻、蒋陆肆、廉辉、赵文彬、温作铭、麻闽政。

内容摘抄:

低风压架空导线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低风压架空导线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命名及表示方法,技术要求,试验、包装和标志:
本文件适用于架空输电线路用的低风压架空导线。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撤。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政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79一2017圆线同心纹架空导线;
GBT3048.2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2部分:金属材料电阻率试验;
GBT3048.4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
GBT3428架空绞线用镀锋钢线;
GBT17048架空绞线用硬铝线;
GBT17937电工用铝包钢线;
GBT22077架空导线缔变试验方法;
GBT23308架空较线用铝-镁-硅系合金圆线;
GB/T30551架空纹线用耐热铝合金线;
JBT8137一2013电线电缆交货盘(所有部分);
NB/T42042架空纹线用中强度铝合金线;
3术语和定义:
GBT1179一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风阻系效(体型系数)drag coefficient
风作用在导线表面上所引起的实际压力(或吸力)与来流风的速度压的比值。
3.2低风压架空导线low wind-pressure overhead conductor
在风速不小于25ms的条件下,风阻系数不大于0.85的架空导线。
4产品命名及表示方法:
低风压架空导线用型号、规格和本文件编号表示。其中,型号由铝/铝合金线的类型和截面形状、加强芯的类型、低风压架空导线的结构形式表示;规格由铝/铝合金线和加强芯的标称截面积表示。按照结构形式不同,低风压架空导线分为沟槽式和凹孤式两种类型,分别用“DFY1”和“DFY2”表示。
低风压架空导线的表示方法如下: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83
Q 04 DB62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2/T4135-2020
抗冲改性聚氯乙烯(PVC-M)管材高速冲击试验方法
Modified poly vinyl chloride(PVC-M)pipes high speed impact test method
2020-05-15发布
2020-06-01实施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62 /T 4135-2020,抗冲改性聚氯乙烯(PVC-M)管材高速冲击试验方法,改性聚氯乙烯(PVC-M)管材高速冲击试验方法,DB62/T 4135-2020 抗冲改性聚氯乙烯(PVC-M)管材高速冲击试验方法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甘肃省塑料与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甘肃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甘肃青龙管业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建明、李芳莹、王晓芹、宋靖、孙林、鱼江涛、高宏卓。

内容摘抄:

抗冲改性聚氯乙烯(PVC-M)管材高速冲击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抗冲改性聚氯乙烯(PVC-M)管材高速冲击试验方法的试验原理、试验设备、试样制备、状态调节、试验步骤、试验结果判定、试验报告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抗冲改性聚氯乙烯(PVC-M)管材高速冲击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278热塑性塑料管材、管件与阀门通用术语及其定义
GB/T32018.1给水用抗冲改性聚氯乙烯(PVC-M)管道系统第1部分管材J
CJ/T272给水用抗冲改性聚氯乙烯(PVC-M)管材及管件

3术语和定义
GB/T1927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脆性破坏
在破坏区域没有明显塑性变形的材料破坏模式:
4原理
通过蓄能装置给规定质量和尺时的重锤一定的初始速度,使重锤到达试样表面的速度与从20+0.50m高度自由落体到达试样表面的速度产致,从而实现降低冲击高度的目的。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原理1
5试验设备1
6试样制备3
7状态调节3
8试验步骤3
9试验结果判定4
10试验报告4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62/T 4135-2020 抗冲改性聚氯乙烯(PVC-M)管材高速冲击试验方法已关闭评论

备案号 J16143-2022
DB
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J51/186-2022
攀西地区民用建筑节能应用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application of energy efficiency technology for civil buildings in Panxi
2022-02-17 发布2022-09-01 实施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DBJ51/186-2022,技术标准,攀西地区,民用建筑,节能应用,DBJ51/186-2022 攀西地区民用建筑节能应用技术标准

内容摘抄:

前 言
根据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计划的通知》(川建标发〔2020〕157号)的要求,编制组经过深入实地调查,试验研究论证,认真总结攀西地区建筑节能实践,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本标准。
本标准共7章6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 基本规定;4 建筑气候分区与热环境设计参数;5 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6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7施工及验收。
本标准第3.0.2、5.4.1、5.4.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标准由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北三段55号;邮编∶610081;电话∶02883370392;E-mail∶2752930@qq.com),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攀枝花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中心
四川远建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西昌市建筑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攀枝花学院
参 加 单 位 ∶ 攀枝花市润泽建材有限公司
攀枝花实佳俊建材有限公司

(略)

1 总 则
1.0.1 为践行国家绿色发展理念,遵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规范和指导攀西地区民用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促进攀西地区建筑节能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攀枝花市及凉山彝族自治州辖区内,建筑气候区划属于温和气候区的新建、改建、扩建的民用建筑节能的设计、施工、验收。
1.0.3 攀西地区民用建筑节能的设计、施工、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四川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温和C区 moderate climate zone C
气候特点介于夏热冬暖和温和地区之间,夏季在夏热冬暖地区中属于炎热程度最低,冬季在温和地区中属于寒冷程度最低的地区。
2.0.2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 building integrated solar energy system
太阳能系统与建筑功能、建筑结构、建筑美学和建筑用能需求有机结合、协调形成整体,并与建筑工程同步设计、施工和验收的太阳能应用技术。
2.0.3 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 passive technology for building energy-saving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建筑设计手段实现降低建筑物能耗的节能措施。
2.0.4 墙体自保温系统 self-insulation system
以墙体材料自身的热工性能来满足建筑墙体围护结构节能设计要求的构造系统。
2.0.5 保温结构一体化 integration of thermal insulation and building structure
保温层与建筑结构同步施工完成的构造技术。
2.0.6 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建筑保温系统 cast-in-place concrete and stay-in-place mould building thermal insulation system
(略)

3 基本规定
3.0.1 民用建筑节能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利用本地区的太阳能资源、材料资源,优先选用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降低建筑运行能耗,提高室内舒适度。
3.0.2 攀西地区民用建筑应设计安装太阳能系统,并结合本地区太阳能资源和建筑的功能需求进行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专项设计,太阳能系统应与建设项目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和同步验收。

3.0.3 民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应适应地区气候特点、抗震设防等级和室内热环境要求,优先选用结构与保温、隔热、隔声一体化系统技术。
3.0.4 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节能、给排水及电气节能应按照国家或四川省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执行。

3.0.5 鼓励有条件的民用建筑从建筑规划设计入手,结合地区地理环境、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及建筑使用功能,设计建造近零能耗建筑或零碳建筑。

4 建筑气候分区与热环境设计参数
4.1 建筑气候分区
4.1.1 依据攀西地区各区县累年最冷月、最热月平均温度、采暖度日数 HDD5空调度日数 CDD26等指标,将攀西地区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分区划分为表4.1.1所列气候区。

(略)

目 次
1 总 则1

2 术 语2

3 基本规定4

4 建筑气候分区与热环境设计参数5
4.1建筑气候分区5

4.2 热环境设计参数6

5 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7

5.1自热通风与遮阳设计8

5.2 自然通风与遮阳设计8

5.3 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设计8

5.4 围护结构热工设计10

6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13
6.1 一般规定13

6.2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系统设计14

7 施工及验收18
7.1 一般规定18

7.2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工程施工及验收19

7.3 建筑节能分部、分项工程验收用表21

附录A 攀西地区代表城市、区县气象参数统计23

附录B 攀西地区自保温墙体材料热工计算参数取值24

附录C 攀西地区壁挂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集热器面积及水箱容积配置参考表25

附录D 太阳能热水系统相关取值和计算公式26

附录E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系统效益计算37

附录F 建筑节能分部、分项工程和检验批质量验收表40

本标准用词说明61

引用标准名录63

附∶条文说明6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29.240.01
CCS K 45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10677-2021
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控制与保护技术要求
Specification for control and protection device of series capacitor installation
2021-04-26  发布
2021-07-26  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 /T 10677-2021,串联,技术要求,控制与保护,电容器,补偿装置,NB/T 10677-2021 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控制与保护技术要求.pdf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许昌开普电气研究院有限公司、珠海开普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国家电网华北电力调控分中心、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维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园深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许昌开普检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华建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能能源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辽宁荣信兴业电力技术有限公司、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安徽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梧州局、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ABB(中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炜、李志勇、刘丹、刘一民、陈吴、李勇、詹荣荣、耿少博、徐振宇、陈福锋、王德昌、姚刚、王志伟、凌吴、陈希艳、张锋、孟超、陈佳水、李本瑜、田宝江、叶远波、韩伟、吴晋波、丁心志、温才权、孙彦辉、李甲飞、牟小松、杨佳、黄哲忱、张琦。

内容摘抄:

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控制与保护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控制与保护的通用要求,功能及性能要求,试验要求,标志、标签及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及贮存,供货的成套性,以及质量保证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可作为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控制与保护设备及二次回路的设计、制造、试验及验收的依据。110kV电压等级的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一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887一2011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2900.49电工术语电力系统保护
GB/T2900.57电工术语发电、输电及配电运行
GBT4208一2017外壳防护等级(P代码)》
GBT6115.1一2008电力系统用串联电容器第1部分:总则
GBT6115.2电力系统用串联电容器第2部分:串联电容器组用保护设备
GB/T6115.4电力系统用串联电容器第4部分:晶闸管控制的申联电容器
GB/T9361一2011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
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1287一2000电气继电器第21部分:量度维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第1篇:振动试验(正弦)
GB/T14537一1993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与碰撞试验
GB/T145982一2011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4598.24一2017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4部分:电力系统暂态数据交换(COMTRADE)通用格式
GB/T14598.26一2015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6部分:电磁兼容要求
GB/T14598.27一2017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7部分:产品安全要求
GBT17626.2一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一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9一2011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0一2017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9520.12电子设备机械结构482.6mm(19n)系列机械结构尺寸第3-101部分:插箱及其插件
GB/T20840.8互感器第8部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GB/T28565一2012高压交流串联电容器用旁路开关

DLT365一2010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控制保护系统现场检验规程
DLT366一2010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一次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478一201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667一1999运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3篇: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
DLT860(所有部分)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
DL/T1146一2009DL/T860实施技术规范
DL/T1219一2013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设计导则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49、GB/T2900.57、GB/T6115.1-2008、GB/T6115.2、GB/T6115.4、GBT28565-2012、DLT1219一2013、DLT365一2010、DLT366一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series capacitor installation;SC
由串联电容器组和包括旁路开关以及隔离开关等附件组成的装置,简称串补装置。[来源:GBT6115.1一2008,3.32,有修改]
3.2品闸管控制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apacitor installation;TCSC
作为完整的运行装置,由晶闸管阀、TCSC电抗器、电容器和相关的辅助设备(如平台结构、支柱绝缘子、开关和保护设备等)以及控制设备构成的组合体,简称品闸管控制串补,[来源:GB/T6115.4一2014,3.2.7,有修改]
3.3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控制与保护设备control and protection device of series capacitor installation
对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的正常运行提供必要的测量、控制及监视功能,同时对装置的各种故障及异常状态提供保护功能的设备,简称控制与保护设备。晶闸管控制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还应具有调节功能。
3.4串补平台series capacitor platform
对地保证足够绝缘水平的结构平台,用来支撑电容器及其附件以及全部与之相联设备的架构。
3.5轴发型间隙triggered spark gap
在规定时间内承载被保护部分的电流,以防止电容器过电压或金属氧化物限压器过负荷的受控触发间隙。
3.6旁路开关bypass switch
一种用于与串联电容器和它的过电压保护装置相并联,使线路电流在一定时间内或连续地被旁路的开关或断路器之类的装置。[来源:GB/T6115.1一2008,3.2]
3.7绝缘光纤柱insulation optical signal column
用于串补平台上设备与地面的控制与保护设备之间进行光信号和光能量传输的高压设备,由绝缘外套、光纤和端部金具等构成。
3.8永久旁路permanent bypass

控制与保护设各动作闭合旁路开关,并对分断旁路开关进行闭锁式保护,需人工解闭锁后才能分断旁路开关。
3.9重投reinsertion
使线路电流从旁路支路恢复到串联电容器组支路的操作。
3.10暂时闭锁temporary lock
控制与保护设备动作旁路串联电容器组后,在一段时间内闭锁串联电容器组自动投入,此闭镇不需要人工干预,条件满足后串联电容器组可以自动投入。
3.11永久闭锁permanent lock
控制与保护设备动作旁路串联电容器组后,禁止串联电容器组自动投入,只有人工复位后,串联电容器组才能允许重新投入。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FSC:固定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fixed series capacitor installation)
IP:防护(ingress protection)
MOV:金属氧化物限压器(metal-oxide varistor)
POD:阻尼功率振(power oscillation damping
SSR:次同步谐振(sub-synchronous resonance).
VBE:阀基电子元件(valve base electronics)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NB/T 10677-2021 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控制与保护技术要求.pdf已关闭评论

备案号 J14580-2019
DB
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A
DBJ51/T106-2018
四川省彩色透水水泥混凝土整体路面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color pervious concrete wholepavement in Sichuan Province
2019-05-01 实施2019-01-07发布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DBJ51/T 106-2018,四川省,彩色透水水泥混凝土,技术标准,整体路面,DBJ51/T 106-2018 四川省彩色透水水泥混凝土整体路面技术标准

内容摘抄:

前 言
根据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四川省城镇增强型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编制计划的通知》(川建标发〔2016〕472号)的要求,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本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和应用研究,并结合四川省海绵城市建设需求,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共7章和1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1总则;2术语与符号;3材料;4设计;5施工;6验收;7维护。
本标准由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大道中段688号大源国际中心1栋;邮政编码∶610000;联系电话∶028-86933790;邮箱∶sadi_JSFZB@163.com)。
主编单位∶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参编单位∶四川靓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四川省第六建筑工程公司
四川省绵阳市新型墙材建筑节能协会

(略)

1 总 则
1.0.1 为贯彻落实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的战略方针,规范四川省彩色透水水泥混凝土整体路面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提高路面工程质量,做到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新建、改建的轻型荷载道路路面工程,且适用于四川省严寒地区和弱膨胀土地区道路路面,不适用于中、强膨胀土,盐渍土地区的道路路面。
1.0.3 彩色透水水泥混凝土整体路面的构造除应综合考虑水文特征、气候环境、荷载等级、景观要求、施工条件等因素外,还应考虑雨水综合利用与排放的要求。
1.0.4 彩色透水水泥混凝土整体路面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与符号
2.1 术 语
2.1.1 彩色透水水泥混凝土整体路面 color pervious concrete whole pavement
彩色透水水泥混凝土整体路面是由集料、水泥、水、粘结剂、着色剂等材料经拌合、整体浇筑硬化后,面层涂刷保护剂,形成的一种具有高透水率、强耐久性能力的透水整体地面。

2.1.2 连续孔隙率 continuous void
彩色透水水泥混凝土整体路面内部存在的连续孔隙的体积与彩色透水水泥混凝土整体路面体积之百分比。

2.1.3 粘结剂 agglomerant
一种能提高彩色透水水泥混凝土整体路面抗压强度,改善彩色透水水泥混凝土整体路面孔隙结构,提高透水率的添加剂。

2.1.4 着色剂 coloring agent
用于彩色透水水泥混凝土整体路面着色的专用颜料。

2.1.5 保护剂 rotective agent
一种能够提高彩色透水水泥混凝土整体路面锁色性、防尘性及自净能力的高分子类材料。
2.1.6 透水系数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表示彩色透水水泥混凝土整体路面透水性能的指标。

2.1.7 松铺系数 coefficient of loose paving

(略)

3 材 料
3.1 一般规定
3.1.1 彩色透水水泥混凝土整体路面的所有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和四川省环境保护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3.1.2 材料存放地点的选址应考虑安全条件,尽量避免人流密集场所。
3.2 原材料
3.2.1 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有关要求。不同等级、品牌、品种、出厂日期的水泥不得混存、混用,且应采取防潮措施。
3.2.2 彩色透水水泥混凝土整体路面的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密实的碎石料,碎石的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设用卵石、碎石》GB/T 14685中的二级以上要求,集料的性能和级配应满足表3.2.2的规定。

(略)

4 设 计
4.1 一般规定
4.1.1 彩色透水水泥混凝土整体路面的设计应符合当地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综合利用和排放的相关规定。
4.1.2 彩色透水水泥混凝土整体路面的设计应综合考虑路面荷载、路基承载力、土基的均质性和透水性、地下水的分布以及季节冻胀等情况,并应满足结构层强度、透水储水能力以及抗冻性等要求。
4.1.3 彩色透水水泥混凝土整体路面的结构使用寿命应与透水性能有效使用寿命一致。
4.1.4 路基应稳定、均质,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4.1.5彩色透水水泥混凝土整体路面基层横坡度宜为1%~2%,面层横坡度应与基层横坡度相同。
4.1.6 彩色透水水泥混凝土整体路面无障碍设计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规定。
4.2 结构组合
4.2.1 彩色透水水泥混凝土整体路面结构类型应按表 4.2.1 选用。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1 总 则1

2 术语与符号2
2.1 术 语2

2.2 符 号3

3 材 料5
3.1一般规定5
3.2 原材料 5

3.3 路 面7

3.4 配合比9

4 设 计12
4.1 一般规定12

4.2 结构组合12

4.3 面 层14

4.4 排水系统15

5 施 工17
5.1 一般规定7

5.2 施工流程17

5.3 基层处理19

5.4 拌合运输19

5.5 摊铺振实21

5.6 成品保护22

5.7 切缝填缝22

5.8 喷涂保护剂23

5.9 季节性施工23

6 验 收25
6.1 一般规定25

6.2 质量检验标准26

7 维护管理30

附录A 透水系数的测试方法31

本标准用词说明35

引用标准名录37

附∶条文说明39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29.240.01
CCS K 45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10683-2021
微电网区域保护控制装置技术要求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icrogrid area protection and control device
2021-04-26  发布
2021-07-26  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 T 10683-2021,区域保护,微电网,技术要求,控制装置,NB/T 10683-2021 微电网区域保护控制装置技术要求.pdf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昌开普电气研究院有限公司、紫光测控有限公司、珠海开普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华东分部、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重庆新世纪电气有限公司、国网安微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电工所、许继电气骰份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华建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大学、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西门子电力自动化有限公司、许昌开普检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ABB(中国)有限公司、南京因泰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电研电力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安通尼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德威特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唐成虹、杨慧霞、胡家为、韩俊、陈吴、张太勒、丁津津、耿少博、叶远波、李伟、胡洋、裴玮、邓茂军、徐光福、许健、孙攀、朱建红、张锋、金盛、梅涛、张帆、俞波、张倩、吴晋波、秦雷鸣、原晓磊、傅晓峰、吴栋萁、郭文科、李娟、陈建铭、万尚军、陈贺、沈军、刘建敏、李蔚、李慧勇。

内容摘抄:

微电网区域保护控制装置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微电网区域保护控制装置(以下简称“装置”)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以及质量保证期限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交流微电网母线及其连接支路区域的保护,测量和控制装置,可作为该类装置设计、制造、试验和运行的依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887一2011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2900.1电工术语基本术语
GBT2900.17电工术语量度继电器
GBT2900.49电工术语电力系统保护
GBT7261一201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T9361一2011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
GBT11287一2000电气继电器第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隧撞和地震试验 第1篇振动试验(正弦)
GBT13729一2019远动终端设备
GBT14285一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14537一1993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与碰撞试验
GBT14598,2一2011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4598.24一2017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4部分:电力系统暂态数据交换(C0 MTRADE)通用格式
GBT14598.26一2015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6部分:电磁兼容要求
GBT14598.27一2017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7部分:产品安全要求
GBT17626.9一2011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0一2017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险
GBT25931一2010网络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精确时钟同步协议
DLT478一201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634.5101一200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DLT634.5104一2009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钓采用标准传输协议集的
EC60870-5-101网络访问
DL/T 667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3篇:继电保护设备信总接口配套标准
DLT860(所有部分)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
NBT32015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1、GBT2900.17、GB/T2900.49、NBT3201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微电网区域保护控制装置microgrid area protection and control device
实现微电网母线及其连接支路区域的保护、测量、控制功能的装置。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IRIG-B:靶场仪器组串行时间码B格式(inter--range instrumentation group-B)
PPS:秒脉冲(pulse per second)
SNTP:简单网络时间协议(simple network time protocol)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93.080
P 66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851-2014
公路沥青路面大修设计规范
2014-03-15发布
2014-04-15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4/T 851-2014,公路沥青路面大修设计规范,沥青路面大修设计规范,DB14/T 851-2014 公路沥青路面大修设计规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山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交科公路勘察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孔繁盛、张晓燕、韩萍、段丹军、牛玺荣、李智慧、苏蓉、王国忠、张宏武、负建斌、王维平、睢向国、李志强、王瑞林、梁斌、常爱国、祝海折。

内容摘抄:

公路沥青路面大修设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沥青路面大修设计的总体要求、交通量调查、路况调查与评价、路面设计、桥梁与隧道铺装设计、路基病害处治设计,排水设计、交通组织设计、其它设计及设计文件。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境内不同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大修设计工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阴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户本文件。
JTG BO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D20公路线路设计规范
JTG D3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5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T D33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JTG 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1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JTG 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JTG H10公路养护技术规范
JTG H20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JTG H30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JTJ073.2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DB14T160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DB14/T647公路沥青铺装层层间结合质量技术要求
DB14/T677公路抗车辙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DB14/T678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规范
交公路发[2007]358号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3术语和定义及符号
下列术语、定义和符号适用于本标准。
3.1术语和定义
3.1.1
沥青路面大修工程
对公路沥青路面强度不足或严重损坏进行周期性的补强、维修,以全面恢复至不低于原技术标准的工程。
3.1.2
轴型组成
各类卡车载重轴的组合形式,一般包括单轴单胎、单轴双胎、双联轴、三联轴等。
3.1.3
车道系数
设计方向上不同车道上卡车数量占该方向卡车数量的百分比。
3.1.4
卡车类型分布系数
各类卡车数量在总卡车数量中所占的百分比。

4总体要求
4.1公路沥青路面大修工程一般应采用一阶段设计,必要时可增加技术(方案)设计阶段。
4.2沥青路面大修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a)科学调查、分析。应充分对现有路面结构进行病害、使用状况的调查、分析,使用先进的路面检测仪器与方法,用科学的数据指导设计,保证设计质量。
b)充分利用现有路面强度。充分、合理利用现有路面强度,使大修方案更为经济可行。
c)分车道初拟方案、全断面综合设计。在保证大修质量的基础上,便于机械化施工和交通分流。
d)环保、节能、循环利用。尽可能减少废弃材料,合理采用冷再生、热再生等技术。
e)全寿命周期经济效益最大。路面结构既能满足相关技术规范,交通等级和气候特点的要求,又要满足后期交通增长的要求,同时还应保证长期良好的使用性能。
f)路面为主,统筹兼顾。以恢复和提升路面性能为主,同时兼顾路基、防护、排水、交安等工程的病害处治及改造。
4.3沥青路面大修设计应遵循“全过程动态设计理念。路面技术状况、病害发展水平、使用性能均随时间变化,在设阶段制定的方案可能会出现不适应或不匹配的情况,因此需加强大修工程中各阶段的检测、调查、评估等工作,随时根据路况的变化调整设计方案,确保大修质量。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前言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及符号1
4总体要求3
5交通量调查3
6路况调查与评价3
7路面设计6
8桥梁、隧道铺装设计8
9路基病害处治设计9
10排水设计10
11交通组织设计10
12其它设计10
13设计文件12
附录A(规范性附录)交通量调查13
附录B(资料性附录)钻芯取样调查16
附录C(资料性附录)排水设施调查记录表17
附录D(资料性附录)沥青路面大修设计典型结构组合18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23.020.30
J 74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12001-2015
甲醇合成反应器制造技术条件
Specification for fabrication of methanol synthesis reactor
2015-10-27  发布
2016-03-01  实施
国家能原局    发布

NB /T 12001-2015,制造技术条件,甲醇合成反应器,NB/T 12001-2015 甲醇合成反应器制造技术条件.pdf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能源行业煤制燃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赛鼎工程有限公司、张家港化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大连金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中石化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化工机械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彦军、刘庆江、朱永青、李春光、赵桂凤、田志伟、黄军让、程建斌、杨宏权、朱仁华、张亚宁、唐秋芬、徐玉军、孙茂展、董邢英、张怡斌、张立铭、程义、王国忠、邱丽娜、张英俊、韩冰。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内容摘抄:

甲醇合成反应器制造技术条件
1范国
本标雅规定了甲醇合成反应器的材料、制董、检验及验收要求。
本标灌适用于同定管板全焊式甲醇合成反应器,其管程工作压力不大于10.0MPa,壳程工作压力不大于5.6MPa.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0.1150.4一2011压力容器
GB151管壳式换热器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713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
GB/T1804一服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8923,1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1部分: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毁和处理等级
GB12337钢剧球形储罐
GB/T21833奥氏体-铁素体理双相不锈铜无缝钢管
GB/T25198压力容器封头
HG/T20615钢制管法兰(Class系列)
HG/T20634钢制管法兰用紧固件(C1ass系列)
JB/T4711压力容器涂搬与运输包装
JB/T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NB/T47008承压设备用碳素铜和合金钢锻件
NB/T47014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
NB/T47015压力容器攀接规程
NB/T47016承压设备产品焊接试件的力学性能检验
NB/T47018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
NB/T4?019.1锅炉、热交换器用管订货技术条件第1部分:通则
NB/T47020压力容器法兰分类与技术条件
NB/T47027压力容器法兰用紧固件
TSGR0004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Z6002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均温带soaking zone
需加热至或超过标准中规定最低焊后热处理温度的金属体积。均温带应包含焊缝、热影响区和与被热处理焊缝相邻的部分母材。该体积的量小宽度为在最宽焊缝的每一侧或焊缝的每一端加上标准定义的焊后热处理厚度8wHr或50mm,取较小值
3.2加热带heating zone
为保证焊件获得规定范围的均温带而设定的加热区域。
4总则
4.1制造、检验和验收依据
甲醇合成反应器的围造、检验和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外,还应符合TSGR0004、GB150和GB151的规定,
4.2制造过程中的风险预防和控制
制益单位应根据设计单位出具的风险评估报告制定以下文件:
a)制造和检验工艺文件:
b)体现失效模式和防护措施的质量证明文件。
4.3设计修改和材料代用
制造单位对原设计的修改和受压元件的材料代用,应事先取得原设计单位的书面批准并在娘工图上详细记录。
4.4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使用
未列入木文件的甲醇合成反应器制造检验的技术、工艺和方法,应按TSGR0004的规定进行技术评中,评审合格后方可应用于甲醇合成反应器的制造和检验。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备案号 J16201-2022
DB
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P     DBJ51/T184-2021
四川省预成孔植桩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planting pile in prebored hole in Sichuan Province
2022-04-01 实施  2021-12-24 发布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DBJ51/T 184-2021,四川省,技术标准,预成孔植桩,DBJ51/T 184-2021 四川省预成孔植桩技术标准

内容摘抄:

前 言
根据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计划的通知》(川建标发〔2020〕157号)的要求,由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华建材(中国)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组成的标准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 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 设计;5施工;6质量检查和验收。
本标准由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北三段55号;电话∶028-83371831;邮箱∶184719906@qq.com邮编610081)。
主编单位∶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华建材(四川)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四川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四川华西管桩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成都四海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成都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略)

1 总 则
1.0.1 为规范预成孔植桩的设计、施工、质量检查和验收,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内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市政工程中预成孔植桩的设计、施工、质量检查和验收。
1.0.3 预成孔植桩的设计、施工、质量检查和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四川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 语
2.1.1 预成孔植桩 method of planting pile in preformed hole

预先用机械设备(旋挖钻机或螺旋钻机等)在桩位处钻孔至设计深度或设计要求持力层后,再灌入填充料,最后将预制桩插入孔内,并通过静压或锤击将预制桩置于孔底处的施工方法。

2.1.2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空心桩 prestressed high-strength concrete hollow pile
采用离心成型的先张法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80)中空的桩。
2.1.3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 prestressed high-strength concrete pipe pile
采用离心成型的先张法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80)空心的环形截面桩。
2.1.4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空心方桩 prestressed high-strength concrete hollow square pile
采用离心成型的先张法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80)空心的方形截面桩。
2.1.5 混合配筋高强混凝土管桩 prestressed high-strength concrete pipe pile with composite bars
主筋配筋形式为预应力钢棒和普通钢筋组合布置的高强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80)空心的环形截面桩。

(略)

3 基本规定
3.0.1 预成孔植桩应根据成孔设备能力确定适用岩土层范围,对于存在下列水文及地层条件的场地,应通过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及有关施工参数∶
1 流塑状黏性土、淤泥、淤泥质土、泥炭质土、泥炭等土层
2 厚度较大的新近填土;

3 影响成桩质量的地下水条件。
3.0.2 预成孔植桩可用于基础基桩、基坑支护桩施工。植入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空心桩的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 及《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JG/T197的有关规定。
3.0.3 预成孔植桩的岩土工程勘察应满足地基基础设计、施工要求,并提出施工对环境的影响评价及保护措施建议。

3.0.4 采用预成孔植桩的桩基设计应满足承载力、变形、稳定性和耐久性要求。
3.0.5 采用预成孔植桩的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应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上部结构特点、荷载特征、施工技术条件与周围环境等综合考虑,并应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略)

4 设 计
4.1 一般规定
4.1.1 采用预成孔植桩的桩基或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时,应具备下列资料
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 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图,上部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及分布,建筑物对基础变形的要求;
3 场地周边环境情况及其对基坑变形的承受能力;

4 基坑支护设计时应掌握主体地下结构、基础形式及施工方法,了解基坑平面形状及尺寸;
5 施工机械设备、施工工艺及其对场地条件的适应性;

6 施工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
4.1.2 预成孔植桩设计时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及荷载要求确定桩的型号、桩径、桩长或持力层等相关参数。
4.1.3 采用预成孔植桩的桩基应根据具体条件分别进行下列承载力计算和稳定性验算∶
1 根据桩基使用功能和受力特征应进行桩的承载力计算;

2 应对桩身、承台结构承载力进行计算;对桩侧土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10kPa且长径比大于50的桩,应进行桩身压屈验算;应按吊装、运输和锤击作用进行桩身承载力验算;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1 总 则1

2 术语和符号2
2.1 术 语2

2.2符合3

3 基本规定5

4 设 计7
4.1 一般规定7

4.2 构 造9

4.3 桩 基12

4.4基坑支护18

5 施 工20
5.1 一般规定20

5.2 施工准备20

5.3施工21

6 质量检查和验收26
6.1 一般规定26

6.2施工前检验26

6.3 施工过程检验27

6.4施工后检验27

6.5 工程质量验收28

附录A 预成孔施工记录29

附录B植桩施工记录31

本标准用词说明33

引用标准名录 35

附:条文说明37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93.080.01
P 65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2121-2020
工业固废煤气化炉渣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指南
Tecnical Guidelines for Construction of Coal Gasification Slag Roadbases
2020-08-18发布
2020-11-18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4/T 2121-2020,工业固废 煤气化炉渣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指南,煤气化炉渣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指南,DB14/T 2121-2020 工业固废 煤气化炉渣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指南

 

前言
本标准按G邱/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山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西省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3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山西路桥集团晋南项目管理有限公
司、山西路桥集团太行旅游公路有限公司、长治市武理工工程技术研究院、山西路桥集团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明凯、刘刚、申铁军、马金虎、王恩奎、高鹏、梁博、郝松梅、赵国梁、陈潇、姚永春、胡富平、李庆宏、郭华、孙鹰、李秋贵、贾昌栋、董丽华、薛芳梅、郭海燕、郎利鹏、窦哲、李德衡。

内容摘抄:

工业固废煤气化炉渣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指南
1范围
本标准提供了煤气化炉渣路面基层施工的指南,给出了适用条件、术语和定义、原材料要求、混合料要求、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相关技术要求的建议。
本标准适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下基层、底基层以及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基层、底基层的施工及验收,其他道路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6566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T14684建设用砂
HJ1091固体废物再生利用污染防治技术导则
JGJ63混凝土用水标准
JTGE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51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G/TF2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煤气化炉渣
煤炭在煤气化炉中反应后经冷却排出的固态残渣,不包括水煤浆气化炉渣。
3.2
煤气化炉渣集料
煤气化炉渣制备的集料,粒径小于4.75mm为煤气化炉渣细集料,粒径大于4.75mm为煤气化炉渣粗集料。
3.3
水泥稳定煤气化炉渣
以水泥为结合料,煤气化炉渣集料为主要被稳定材料,通过加水拌和形成的混合料。

4原材料要求
4.1煤气化炉渣集料
4.1.1粗集料
煤气化炉渣粗集料应满足以下要求:
a)公称最大粒径不宜超过26.5mm
b)各项技术指标应满足表1的要求:
c)重金属浸出浓度应满足H叮1091的要求,放射性指标应满足GB6566的要求。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原材料要求2
5混合料要求3
6施工5
7质量控制与验收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27.060
J 98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NB/T47039-2013代替 JBT8130.2一1999
可变弹簧支吊架
Variable spring hangers
2013-11-28  发布
2014-04-01  实施
国家能原局    发布

NB /T 47039-2013,可变弹簧支吊架,NB/T 47039-2013 可变弹簧支吊架.pdf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测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8130.2一1999《可变弹簧支吊架》。
本标准与JB/T8130.2一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简化了各型式支吊架的主要外形尺寸表;
删除了原标准的订货明细表,改为订货说明;
在不降低原标准的制造和检验技术要求的前提下,规范和简化了部分条文,把部分条文写到零件图中:
本标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262)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连弹簧有限公司、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超、夏明阳、刘泰生、陈秀彬。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8130.2-1995、JB/T8130.2-1999.

内容目录:

目次
前言Ⅲ
引言V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结构2
5型号表示方法2
6型式3
7载荷位移系列及基本尺寸3
8制造与检验要求19
9选用和安装调整20
附录A(资料性附录)典型支吊架安装示例图21
附录B(规范性附录)可变弹簧支吊架的选用与安装调整23

内容摘抄:

可变弹簧支吊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可变弹簧支吊架的系列范同、选用方法、制造和检验婴求等技术些求
本标准适用位移范用为0mm~120mm,载荷范围为154N-217384N、使用温度范围为-20℃-200℃的可变弹簧支冗架(以下简称支吊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正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川期的版本话用干本文件。凡是不注口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板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05 弹簧术语
GB/T23934 热卷例柱螺旋压缩弹簧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GB/T180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游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可变支吊架(变力支吊架)variable support hanger
用以斥受管道自重荷我,但其承载力随若支吊点处管道垂直位移的变化而变化的弹性戈吊架。
3.2工作载荷(热态载荷)operating load(hot load)
与“止常”运行工况相关联的荷较(包括自重载荷以及可能存在的热胀和或压力的作用力):
3.3安装载荷(冷态载荷)installed load(cold load)
在环境温度下.变力弹簧支吊架支承管道系统的荷载,冷态荷载等于工作荷伐加减荷载变化
3.4载荷变化系数(载荷变化率)variability factor
出于管道垂直热位移引起变力弹簧支吊架荷线的变化,其变化系数按式(1)计算:

(计算略)

3.5弹簧自由高度spring free height
弹簧无负荷作用时的高度

4基本结构
可变蝉簧支吊架主要巾园柱螺旋弹簧,位移指小版、罩筒及松紧螺母等零件组成。电型结构见图1

(图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备案号 J16146-2022
DB
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P DBJ51/T185-2021
四川省纳米蒙脱石纤维复合材料工程应用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application of nano-montmorillonite fiber composites material in Sichuan Province
2021-12-24 发布2022-04-01 实施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DBJ51/T 185-2021,四川省,工程应用技术标准,纳米蒙脱石纤维复合材料,DBJ51/T 185-2021 四川省纳米蒙脱石纤维复合材料工程应用技术标准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计划的通知》(川建标发〔2020〕368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组成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和测试,参考了相关标准和工程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及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共同编制完成。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材料;4围护系统设计; 5加工与制作;6安装与施工;7工程质量验收;8维护与保养。
本标准由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有需修改或补充的地方,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至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成都市天府大道北段866号;邮编∶610041;电话∶028-62551127;E-mail∶dmei36@126.com)。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中建兴业集团上海力进铝质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川华西集团第十二建筑工程公司

成都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中建西南院墙材科技有限公司

(略)

1 总 则
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规范纳米蒙脱石纤维复合材料工程应用技术要求,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绿色环保、经济合理、美观适用,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抗震设防烈度不大于 8 度地区,采用纳米蒙脱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围护、装饰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1.0.3 纳米蒙脱石纤维复合材料工程应用的设计、加工、安装和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和四川省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 语
2.1.1 纳米蒙脱石纤维复合材料 Nano-Montmorillonite Fiber Composites Material
一种以纳米蒙脱石为主要改性成份的无机胶结材料,以碳纤维、玄武岩纤维、玻璃纤维或者其混合物作为增强材料的复合材料。
2.1.2 主纤维向/次纤维向 Prinary Fiber Direction/Subfiber Direction
受拉纤维通长布置的纤维方向为主纤维方向,垂直于主纤维的方向为次纤维方向。
2.1.3 纳米蒙脱石纤维复合板材 Nano-Montmorillonite Fiber Composites Panel
采用拉挤、模压、真空导入等工艺生产的,具有一定截面形状的纳米蒙脱石纤维复合材料板材。
2.1.4 纳米蒙脱石纤维复合型材 Nano-Montmorillonite Fiber Composites Profile
采用拉挤工艺生产的,具有恒定截面形状的纳米蒙脱石纤维复合材料型材。

(略)

3 材 料
3.1 一般规定
3.1.1 纳米蒙脱石纤维复合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满足设计要求。材料出厂时,应有出厂合格证。
3.1.2 采用纳米蒙脱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结构构件时,材料截面设计及相关试验方法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结构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拉挤型材》GB/T31539以及四川省相关标准的规定。

3.1.3 纳米蒙脱石纤维复合材料无饰面效果要求时可不采取防腐措施。
3.1.4 纳米蒙脱石纤维复合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中燃烧性能等级A级的相关规定。
3.1.5 纳米蒙脱石纤维复合材料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 50210相关要求。用于室内环境时,应满足室内环境对放射性及有毒物质释放的相关要求。
3.1.6 纳米蒙脱石纤维复合材料工程应用中相关的金属与非金属材料除满足本规范要求外,还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3.2 纳米蒙脱石纤维复合材料
(略)

4 设 计
4.1 一般规定
4.1.1 纳米蒙脱石纤维复合材料围护系统应根据建筑物所在地的地理气候环境,建筑物的类别、体型、高度、使用功能等条件进行性能设计。
4.1.2 纳米蒙脱石纤维复合材料围护系统的抗风压、气密、水密、平面内变形等性能分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幕墙》GB/T21086的规定。
4.1.3 纳米蒙脱石纤维复合材料围护系统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和《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标准》GB/T51410的有关规定。
4.1.4 纳米蒙脱石纤维复合材料围护系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有关规定。
4.1.5 纳米蒙脱石纤维复合材料围护系统的热工和节能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四川省建筑节能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4.1.6 纳米蒙脱石纤维复合材料围护系统的隔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的有关规定,并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4.2 建筑设计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1 总 则1

2 术语和符号2
2.1 术 语2

2.2符号3

3 材料4
3.1 一般规定4

3.2 纳米蒙脱石纤维复合材料4

3.3 金属材料17

3.4 其他材料21

4 设 计22
4.1 一般规定22

4.2 建筑设计22

4.3 结构设计24

4.4 构造设计32

5 加工与制作37
5.1 一般规定37

5.2 构件加工37

5.3 板材加工41

6安装与施工44

6.1一般规定44

6.2施工安装44

6.3 安全规定47

7工程质量验收49

7.1一般规定49

7.2 主控项目 50

7.3一般项目52

8 维护与保养53
8.1 一般规定53

8.2检查与维护54

8.3保养和清洗55

附录A 均布荷载作用下双向板的弯矩系数56

附录B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计算58

附录C 灌浆机械锚栓承载能力判定方法59

附录D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60

本标准用词说明61

引用标准名录63

附∶条文说明67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