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请教这句话如何理解?关于水平系梁-浙江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浙江
提问日期:2022-11-11 14:21:32
提问网友:人不风流枉少年
解答网友:冯福连
预埋钢筋的规格同圈梁钢筋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浙江
提问日期:2022-11-11 14:21:32
提问网友:人不风流枉少年
解答网友:冯福连
预埋钢筋的规格同圈梁钢筋
所属地区:黑龙江
提问日期:2022-11-11 14:19:02
提问网友:1
BXV-3*2.5
解答网友:
3芯截面为2.5mm²的,铜芯 绝缘 聚氯乙烯护套电线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节选
8.1.2 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应独立组成,可燃气体探测器不应接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探测器回路;当可燃气体的报警信号需接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应由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接入。
【条文解释】
可燃气体探测器接入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总线中,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原因:
(1)目前应用的可燃气体探测器功耗都很大,一般在几十毫安,接入总线后对总线的稳定工作十分不利。
(2)现在使用可燃气体探测器的使用寿命一般只有3、4年,到寿命后对同一总线配接的火灾探测器的正常工作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3) 现在使用可燃气体探测器每年都需要标定,标定期间对同一总线配接的火灾探测器的正常工作也会产生影响。
(4) 可燃气体报警信号与火灾报警信号的时间与含义均不相同,需要采取的处理方式也不同。
该系统需要有自己的独立电源供电,电源可由系统独立供给,也可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就地获取,但就地获取的电源,其供电的可靠性应与该系统一致。
扩展阅读: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广东省餐饮场所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安装使用工作指引(试行)》的通知
粤建城[2022]182号
各地级以上市城镇燃气管理部门:
为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范我省餐饮场所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安装、使用和维护管理,切实防范燃气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推动全省餐饮场所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的通知》(粤建城〔2022〕287号)和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标准规范要求,在综合有关地市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制定《广东省餐饮场所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安装使用工作指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餐饮场所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安装使用工作。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2年9月5日
广东省餐饮场所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安装使用工作指引(试行)内容:
一、总体要求
(一)本指引适用于广东省范围内使用燃气的餐饮场所,包括各类带有经营性质的餐饮服务场所、提供餐饮服务的各类内设食堂。本指引所述餐饮场所是指使用燃气的餐饮场所。
(二)餐饮场所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要遵循“合规适用、稳定可靠、经济合理、安全改造”的基本原则。
(三)从源头落实餐饮场所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在核发餐饮场所《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过程中,指引配套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
(四)可燃气体报警装置是由探测器、报警控制器、紧急切断阀等若干设备组成的自动控制安全系统,报警控制器、探测器应与紧急切断阀联锁。
(五)本文所述小型餐饮厨房是指使用的燃具为单个燃烧器额定热负荷不超过46KW、额定热负荷总量不超过139KW的用于餐饮业提供烹饪服务的厨房。
二、选型要求
(一)探测器。
1.小型餐饮厨房可选用符合《家用和小型餐饮厨房用燃气报警器及传感器》(GB/T 34004-2017)要求的小型餐饮厨房产品(产品型号编码前三位为BYX或BTX),严禁餐饮场所使用家用产品。
2.非小型餐饮厨房应选用符合《可燃气体探测器 第1部分:工业及商业用途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GB 15322.1-2019)的产品。
(二)报警控制器:应选用符合《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GB 16808-2008)的产品。
(三)餐饮场所的液化石油气储瓶间和瓶组间应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并选用防爆型探测器和紧急切断阀。
(四)餐饮场所选用的各种可燃气体报警装置产品,在发生可燃气体泄露时,应具备与紧急切断阀联动自动切断气源功能。
三、安装要求
(一)餐饮场所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应严格按照《城镇燃气报警控制系统技术规程》(CJJ/T 146-2011)有关要求进行设计、安装、验收和使用。餐饮场所应留存可燃气体报警装置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认证证书、检测报告和其他安装资料。
(二)可燃气体报警装置的设计、安装应由具有燃气工程设计资质和消防工程施工资质的单位承担。
(三)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应与餐饮场所室内燃气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安装、同时投入使用。
四、使用和管理
(一)餐饮场所用户负责可燃气体报警装置的使用和维护保养,并应建立运行和维护保养记录。燃气企业应进行专业指导,提醒用户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二)餐饮场所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各种探测器使用年限为3年,紧急切断阀使用年限为10年,到期后应及时更换。
(三)可燃气体报警装置中探测器、紧急切断阀等的功能,餐饮场所每半年应检查1次。
(四)燃气经营企业需对供气的所有餐饮场所进行一次彻底排查统计,全面摸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的安装使用情况,并建立健全台账,做到底数明、情况透。
(五)燃气经营企业在受理餐饮场所用气申请和入户安检时,应提醒、告知用户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指导用户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要求选择和安装使用可燃气体报警装置。
(六)各级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在开展餐饮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监督检查时,应将可燃气体报警装置的安装、使用和维护情况纳入监督检查内容,督促餐饮场所加强可燃气体报警装置维护保养,确保可燃气体报警装置稳定可靠。
本工作指引有效期二年。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
DBJ04/T421-2021
备案号:J16749-2021
建筑信息模型设计标准
Standard for design of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2021-12-14发布
2022-01-01实施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前言
根据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的通知》(晋建科字〔2020]91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共分8章,主要技术内容有: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模型表达;5设计协同:6模型应用;7交付标准;8设计资源建设。
本标准由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至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府东街5号;邮编:030013;电子邮箱:shanxijianzhu@126.com)。
本标准主编单位: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设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北京鸿业同行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冯高磊 屈秦晖 于 洁 秦 军
单建春 沈 阳 阎文瑞 石 勇
贾敏昭 冯延力 谷德性 王玉卿
宁军达 武 强 张黎明 杨雨华
王 奇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雷丽英 王广斌 张永胜 霍瑞琴
王文军 张学生 王 毅 谭克林
王崇恩 王青佐 张晓强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在建筑设计的应用,规范建筑信息模型设计,提高行业信息化水平,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建筑信息模型。
1.0.3建筑信息模型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山西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BIM)
在建设工程及设施全生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简称模型。
2.0.2模型单元model unit
模型中承载建筑信息的实体及其相关属性的集合,是工程对象的数字化表述。
2.0.3模型精细度level of model definition
建筑信息模型中所容纳的模型单元丰富程度的衡量指标。
3基本规定
3.1一般规定
3.1.1建筑信息模型设计宜在工程全生命期各阶段、全专业应用,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GB/T51212的要求。
3.1.2建筑信息模型设计应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的信息模型用于深化设计和形成竣工移交成果。各个阶段设计出图成果应符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要求。
3.1.3建筑信息设计模型的交付宜包括建筑全生命期内有关设计信息的各项应用。
4模型表达
4.1一般规定
4.1.1建筑信息模型应包含几何信息和属性信息。
4.1.2建筑信息模型设计,应合理设置模型单元的种类和数量,不应过度建模。
4.1.3模型单元可分为项目级、功能级、构件级和零件级,可嵌套设置,上一级可由下一级组成,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GB/T51301有关规定。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3
3.1一般规定3
3.2模型单元命名规则4
3.3颜色设置规则5
3.4设计模型精细度7
3.5设计模型成果版本管理9
4模型表达10
4.1一般规定10
4.2几何信息表达10
4.3属性信息表达11
5设计协同12
5.1一般规定12
5.2执行计划13
5.3设计协同平台14
6模型应用16
6.1一般规定16
6.2性能化分析16
6.3可视化应用16
6.4设计方案比选16
6.5模型检查与调整17
6.6量化统计17
6.7模型出图17
6.8装配式应用17
7交付标准19
7.1一般规定19
7.2设计阶段模型交付内容19
7.3模型使用说明交付要求23
8设计资源建设25
8.1一般规定25
8.2设计样板、构件库、产品库25
本标准用词说明27
引用标准名录28
附:条文说明29
ICS93.080.01
CCS P 66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309一2022
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2022-09-16发布
2022-12-14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内容摘抄: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交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豫晋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河南交投平宛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河南省豫冀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郑州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河南金欧特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驿阳分公司、中科石源新材料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邵景干、刘嘉麒、杨力、苗保民、王雨、刘新锋、贾耀飞、王国晓、刘洪磊、刘大路、何江涛、张振、李正强、陈虓、张继承、郭玉杰、付威、谢芳芳、陈斌、李文凯、王祥瑞、王兆仑、王俊超、夏连学、谢祥兵、冯翔、史存炎、郭寅川、赵伟功、何向东、赵顺利、马杰、孟庆东。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术语和定义、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
本文件适用于各等级公路新建、改扩建及养护工程的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49纤维玻璃化学分析方法
GB/T7690.3增强材料纱线试验方法第3部分:玻璃纤维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
GB/T7690.5增强材料纱线试验方法第5部分:玻璃纤维纤维直径的测定
GB/T9914.1增强制品试验方法第1部分:含水率的测定
JT/T776.1公路工程玄武岩纤维及其制品第1部分:玄武岩短切纤维
JTGE2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E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F40一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玄武岩纤维
将天然玄武岩单一矿石高温熔融,通过铂铑合金漏板高速拉丝和表面处理,制备而成的连续纤维。
3.2
短切玄武岩纤维
将连续玄武岩纤维按一定长度剪切而成的纤维。
3.3
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
由适当级配的矿料、外摻剂、玄武岩纤维与沥青结合料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混合料。
3.4
玄武岩纤维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按密实级配原理设计组成的各种粒径矿料、玄武岩纤维与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设计空隙率为3.0%~6.0%的一种沥青混合料,简称BFAC。
3.5
玄武岩纤维沥青玛蹄脂混合料
由沥青结合料、细集料、填料与玄武岩纤维组成的沥青玛蹄脂,填充于间断级配粗集料骨架间隙,形成的一种沥青混合料,简称BFSMA。
3.6
玄武岩纤维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由各种粒径矿料、玄武岩纤维与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矿料级配主要由粗集料嵌挤组成,细集料和填料较少,设计空隙率为18%~25%的一种沥青混合料,简称BFPA。
3.7
玄武纤维沥青混凝土路面
采用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铺筑的路面。
3.8
酸度系数
酸性氧化物(SiO2+Al2O3)与碱性氧化物(CaO+MgO)质量百分比的比值。
4 材料
4.1 一般规定
4.1.1 沥青路面使用的各种材料应对料源进行调查,从源头控制集料质量,经评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4.1.2 集料粒径规格划分以方孔筛为准。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集料应分别堆放。
4.1.3 生产玄武岩纤维的原料应为纯天然、无任何添加成分的玄武岩原石。
4.1.4 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凝土路面所用材料除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2 玄武岩纤维
4.2.1 沥青路面用玄武岩纤维外观应呈现金褐色或深褐色,色泽均匀、平顺、无杂质。
4.2.2 玄武岩纤维出厂应标明产品标志,并提供齐全的技术文件:产品说明书、合格证、检测报告。
4.2.3 玄武岩纤维应根据生产计量以及机械、人工投放方式需求,按质量大小确定包装规格。
4.2.4 玄武岩纤维应使用防潮材料密封包装,并易于存贮和运输。
4.2.5 玄武岩纤维应能承受 250 ℃以上的环境温度,其物理力学性能不变。
4.2.6 玄武岩纤维的技术要求应满足表 1 的规定。
内容索引: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材料 ............................................................................... 2
5 配合比设计 ....................................................................4
6 施工 ..............................................................................7
7 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 .............................................. 8
ICS 91.140.90
G 78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2132—2020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维护保养操作安全规范
2020-09-01 发布
2020-12-01 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西省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西省特种设备监督检验研究院。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山西兴申三菱电梯销售安装有限公司、通力电梯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山西金科特种设备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志成、李占林、安晓英、姜勇、问来彦、赵广立、王雅琴、李晓静、赵世军、王旭辉、海曼、王斌、刘汉卿、周和
内容摘抄: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日常维护保养(以下简称维保)操作安全应遵守的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的维保。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6899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T33579机械安全危险能量控制方法上锁/挂牌
TSG T5002 电梯维护保养规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维保单位
对电梯进行维护保养的单位,可以是电梯生产单位(包括制造、安装、改造、修理,下同)法人机构及其分支机构。
3.2
作业人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取得与电梯维护保养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许可证的人员。
3.3
维护保养
对电梯定期进行的清洁、润滑、调整、更换易损件和检查等日常维护和保养性工作,其中清洁、润滑不包括部件的解体,调整和更换易损件不会改变任何电梯性能参数。
4基本要求
4.1作业前
4.1.1作业人员应经过适当的培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许可证;拥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并得到其所在维保单位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且能够安全地进行所要求的维护保养操作。
4.1.2维护保养前,应对环境条件进行确认,了解作业内容和安全注意事项。
4.1.3维护保养前,作业人员应配备满足维保要求的工具、计量器具和仪器设备。应确认携带的工具完好、检验仪器设备性能正常、计量器具在检定(校准)有效期内。
4.1.4作业人员应佩戴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并保持其清洁有效,以防护工作岗位上的各种危险情况。
4.1.5作业人员应依照维保计划准备好相应的技术资料与记录。
4.1.6作业人员应掌握紧急情况下应急处置的程序和方法。
4.1.7作业人员到达维保现场后,应主动与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取得联系,了解设备近期运行状况,提出需要配合的工作,并按以下程序操作或检查:
a)确保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上没有乘客。
b)停止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运行。
c)应在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的出入口处设置“电梯维保,请勿进入”等警示标志,警告和防止无关人员误入工作区域。工作的区域除包括自动扶梯上下出入口外,还应包括出入口附近为进行工作所必需的空间及必要的放置工具和设备的地面。护栏上应设置合适的安全标记,高度应能阻止无关人员的正常进入。
4.2作业中
4.2.1日常维保作业时应至少有一名有维保资质人员参与。有两人以上参与作业时,应明确其中仅一人为主操作人,其余皆为协助人。操作时如需协助人员配合,主操作人员应重复发出指令,协助人员表明其理解发出的信息,严格服从主操作人的指令。
4.2.2工作区域应提供充足的照明。维保工作使用的照明灯应是带护罩的安全检修行灯。
4.2.3工具放置位置应得当,不应使工具落在桁架内。
4.2.4检修时不得将钥匙插在启动开关内,以防止无意中打开开关。
4.2.5不得在设备运转时,试图从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中取出杂物。
4.2.6当需要将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临时性运行进行检查时,应采用检修操作。当设备不需要检修运行时,确保检修盒上的急停开关处于停止状态防止误操作。
4.3作业后
4.3.1作业人员应清点工具及安全防护用品。
4.3.2作业人员应检查有无遗失或损坏的工具设备。遗失的应找到下落,损坏的应进行标识。离开工作区域前,应再次对安全防护措施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并正常运行后方可离开。
内容索引: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1
5重要区域和主要部件安全要求2
6电气安全3
ICS93.080.30
CCS P 66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3112022
公路桥梁预应力孔道灌浆密实质量检测技术规程
2022-09-16 发布 2022-12-14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内容摘抄: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西淅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河南交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河南交投兰太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郑州市交通基本建设质量检测站、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钢集团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升拓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工程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彦伟、杨欣、骆强、孙艺、宋华锋、华海涛、白运洲、朱峰、王杰、叶雨山、杨金磊、李跃东、曹传国、冯家耀、赵伟功、黄盖、李国柱、杨建强、王庆、冯志强、余建生、吴海亮、王乘龙、刘东霞、邵景阳、谢斐、王勇杰、赫建强、杨海东、杨露、郭晓丹、王一光、吴佳晔、王震、吴宗燃、黄伯太、贺丽娟。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桥梁预应力孔道灌浆密实质量检测的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现场检测要求、灌浆质量评价。
本文件适用于公路桥梁后张法预应力孔道灌浆密实质量的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B/T6822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JGJ/T411一2017冲击回波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
JJG338电荷放大器检定规程
JTG/T365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综合灌浆指数
基于全长波速法、全长衰减法、传递函数法三种分析方法得到的预应力孔道灌浆密实的综合定性指标
3.2
灌浆密实度指数
预应力孔道灌浆密实长度与孔道总长度的比值,分为检测区段预应力孔道灌浆密实度指数和全孔道修正灌浆密实度指数。
3.3
冲击回波法(IE)
通过冲击方式产生瞬态冲击弹性波并接收冲击弹性波信号,通过分析冲击弹性波及其回波的波速、波形和主频频率等参数的变化,判断预应力孔道灌浆密实度程度的方法。
3.4
冲击回波定位检测法
沿预应力孔道方向,以扫描形式逐点进行激振和接收信号,通过分析信号传播过程中预应力孔道及构件对面处反射信号的传播时间,定量判定预应力孔道各位置处灌浆密实度的方法。
3.5
冲击回波等效波速法(IEEV)
根据冲击弹性波信号经预应力孔道位置的绕射和反射特性来判断预应力孔道灌浆缺陷位置的一种分析方法。
3.6
冲击回波共振偏移法(IERS)
根据冲击弹性波信号在预应力孔道检测面正上方检测的自振频率与灌浆密实位置或附近混凝土上检测的自振频率的差异性来判断预应力孔道灌浆缺陷位置的一种分析方法。
3.7
冲击弹性波定性检测法
利用外露的预应力钢绞线两端分别进行激振和接收信号,通过分析信号传播过程中能量、波速及频率等参数的变化,定性判定预应力孔道灌浆密实的方法。
3.8
全长衰减法(FLEA)
根据弹性波在预应力孔道中传播的能量比定性判断孔道灌浆有无缺陷的分析方法。
3.9
全长波速法(FLPA)
根据弹性波在预应力孔道中传播的速度定性判断孔道灌浆有无缺陷的分析方法。
3.10
传递函数法(PFTF)
根据冲击弹性波在预应力孔道中传播的频率变化定性判定孔道两端灌浆有无缺陷的分析方法。
4基本规定
4.1一般规定
4.1.1预应力孔道灌浆密实质量检测宜在灌浆7d后进行,预应力孔道灌浆密实质量检测分为定性检测和定位检测两种方法.
4.1.2定性检测适用于两端预应力钢绞线露出长度3cm~5cm时、梁体总长度不大于80m的预应力孔道灌浆质量普查。定性检测示意图见图1。
(略)
内容目录: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规定2
5现场检测4
6灌浆密实质量评价5
附录A(规范性)公路桥梁预应力孔道灌浆密实质量检测工作流程8
附录B(资料性)公路桥梁预应力孔道灌浆密实质量检测实例9
ICS93.080.20
CCS P 66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2524-202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expressway asphalt pavements
2022-06-24 发布 2022-07-30 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内容摘抄:
DB45/T2524-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文件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宣贯。
本文件由广西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广西交科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洪刚、谭华、江羽习、黎水昌、彭少龙、岳爱军、张红波、谭继宗、黄新颜、谢泽华、朱剑宏、陆宏新、张大斌、邓娟华、唐清文、熊保林、尹业豪、陈杰、熊剑平、赵承伟、任少博、吕庆伟、刘平、王秋敏、谭伟丽。
引言
我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一2004)颁布实施以来,对全国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广西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发展起步较晚,2004年开始铺筑第一条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以来,仅有十余年的历史。广西地处我国华南高温多雨地区,雨季与高温季节同期,对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提出了较为严峻的考验,编制组从第一条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开始,就特别注重结合广西的气候特点,优选沥青路面材料,优化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积极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提高沥青路面施工质量。
本文件是在广泛调研和总结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广西的气候条件和材料特点,经过深入研究和工程验证提出的。主要技术内容有:提出了适合广西气候特点的沥青路面材料、矿料级配、马歇尔稳定度和动稳定度试验技术要求;进一步优化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设备组合和工艺参数。
1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涉及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沥青路面施工准备、材料、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沥青路面功能层、特殊沥青路面铺装、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其他等级公路、市政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T533沥青路面用纤维
JTG3450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E2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E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DB45/T1098橡胶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DBJT45/T003SBS改性沥青中改性剂掺量及分布均匀性评价技术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湖沥青trinidad lake asphalt
湖相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天然沥青,其特点是含有一定的黏土矿物,沥青中的轻质组分经过充分氧化,沥青质和树脂等胶质组分含量较高。
3.2
湖改性沥青modified trinidad lake asphalt
以湖沥青为主要改性剂,经高温熔化、磨细,按照一定比例与沥青充分混合制成的沥青结合料。
3.3
橡胶沥青asphalt rubber
以废胎胶粉为主要改性剂,按一定比例与沥青掺配,经过高温搅拌、剪切和发育制成的沥青结合料。
3.4
改性胶粉橡胶沥青modified crumb rubber asphalt
以改性废胎胶粉为主要改性剂,按一定比例与沥青掺配,经拌和、发育,制成的沥青结合料。
3.5
胶粉复合改性沥青crumb rubber modified asphalt
废胎胶粉与一种或多种改性剂,按照一定比例与沥青掺配,经拌和、发育,制成的沥青结合料。
4基本规定
4.1沥青路面施工应建立完善的质量和安全保证体系,制定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和安全方案。
4.2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场站建设、机械配套和工艺过程应符合行业标准化施工的要求。
4.3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分区特点,选用沥青材料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符合本文件的相应要求。
4.4应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工艺进行沥青路面施工,施工温度应符合本文件的相应控制要求。
4.5沥青路面施工应有足够的材料贮备和连续摊铺工作面,满足均衡、连续施工要求。
4.6沥青路面的施工环境条件应符合本文件的相应要求,不准许在雨天或有交叉污染条件下施工。
4.7沥青混合料面层与基层之间、分层铺筑的沥青面层之间应设功能层,满足层间处理和功能要求。
4.8沥青路面施工应符合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施工过程中回收粉尘及废料应妥善处理。
(略)
内容目录:
目次
前言II
引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规定2
5材料2
6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10
7透层、粘层、封层23
8特殊沥青路面铺装26
9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透射式投影器片卷、芯轴和卷片器尺寸
GB 10975.3-89
Overhead projectors Film rolls,cores and winders dimensions
内容摘抄:
本标准等效采用ISO 7943/《摄影一投影器一片卷、芯轴和卷片器尺寸》(1987年版)。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卷片芯轴直径、长度,芯轴两端键槽、插孔尺寸,片卷最大外径尺寸及卷片器上键销尺寸,还规定了卷片器安装螺孔位置与尺寸。
1.2本标准适用于GB10975.1《透射式投影器投影台尺寸》中规定的A型(250mmX250mm)和B型(285mm×285mm)投影器。
2引用标准
GB10975.1透射式投影器 投影台尺寸
GB10975.2透射式投影器 投影片和投影片框尺寸
3术语
3.1芯轴core
两端带键槽的卷轴,用以卷绕一定长度的投影片薄膜,供投影器使用。
3.2片卷film roll
卷绕在芯轴上的一卷投影片薄膜。
3.3卷片器scroll unit
一种部件或部件组,设计成投影器的整体部分或附件,靠它驱动芯轴,使投影器能够使用片卷。
4卷片器的基本要求
4.1卷片器的设计应既能安装A型芯轴(268mm),又能安装B型芯轴(305mm),且使芯轴两端面对称于通光孔中心线。
4.2卷片器的设计应使芯轴能进行正反向卷片,卷片方式可随意,但应使操作者感到方便。
4.3投影器4个侧面上均应有卷片器的安装蟓孔,以便片卷可前后(或左右)卷片。螺孔尺寸为M6,中心距为200士0.5mm,并对称于投影台通光孔中心线。
DB
甘 肃 省 地 方 标 准
DB62/T25-3094-2015
备案号∶J13040-2015
非贮压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系统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Non pressure storage super fine powder extinguish equipment system
2015-04-13发布2015-06-01实施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联合发布
内容摘抄:
关于批准发布《非贮压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系统技术规程》为甘肃省地方标准的通知各市(州)建设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兰州新区城乡建设局、质监局,省直有关厅局,省标准化研究院,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
由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主编的《非贮压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系统技术规程》,已经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同审定,现批准为甘肃省地方标准,编号为DB62/T25——3094——2015,自2015年6月1日起实施。
本规程由甘肃省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并委托甘肃建筑标准图发行站出版发行。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5年4月13日
前 言
本规程根据《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14年甘肃省工程建设标准及标准设计编制项目计划》(第二批)的通知》甘建标〔2014〕375号文的要求,由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会同甘肃省公安消防总队、兰州市公安消防支队、山东博朗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南京燕苑博朗消防设备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编制完成。
本规程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和符号、设计、施工、验收、维护管理及附录、条文说明。
本规程由甘肃省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解释,本规程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函至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非贮压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系统技术规程》编制组(地址∶兰州市城关区静宁南路81号,邮编∶730030),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参 编 单 位∶甘肃省公安消防总队
兰州市公安消防支队
山东博朗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南京燕苑博朗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兰州军区建筑设计院
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胡斌东 申立新 徐海涛 刘军勇 李 忠 谢敏坚 袁幼哲 何蜀炜 姜凌云 安钧强 朱小西 张 铮 董晓斌 张开军 张 鑫 盛新建 查 林 柳全城 崔志国 邵迎旭 李振兴
主要审查人∶张春娥 刘育璞 李生辉 庹惠斌 史 谦 何卫平 王宜 杨生荣
审定人:刘育璞
1 总 则
1.0.1 为规范非贮压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管理,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工业和民用建筑中设置非贮压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管理。
1.0.3 本规程适用于建设工程中单具充装量不超过10Kg的非贮压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的配置、安装、验收和维护管理。
1.0.4 工程用非贮压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系统产品及组件,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的要求。
1.0.5 非贮压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管理,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 语
2.1.1 非贮压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系统 non pressure storage super fine powder extinguishing system
由非贮压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装置控制设备组成的非贮压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系统。
2.1.2 非贮压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 non pressure storage super fine powder extinguishing equipment
以超细干粉为主要灭火介质,常压贮存,通过控制装置自动、手动启动,由燃气等介质驱动灭火剂实施灭火的装置。
2.1.3 爆破喷射型超细干粉灭火装置 blasting jet super fine powder extinguishing equipment
干粉喷口直径接近或等于灭火装置直径,依靠气体发生剂高速产生的燃气,瞬间爆破喷射干粉灭火的非贮压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
2.1.4 缓释喷射型超细干粉灭火装置 sustained release jet su-per fine powder extinguishing equipment
干粉喷口面积不大于灭火装置最大横截面面积的25%,依靠气体发生剂产生的燃气快速推动干粉灭火的非贮压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
2.1.5 超细干粉灭火剂 super fine powder fire extinguishing a-gent
(略)
3 设 计
3.1 一般规定
3.1.1 非贮压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适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1 A类火灾∶固体物质表面火灾;
2 B类火灾∶易燃、可燃液体火灾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3 C类火灾∶气体火灾;
4 E类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3.1.2 非贮压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不适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1 硝化纤维、炸药等无氧仍能迅速氧化的化学物质;
2 强氧化剂;
3 钾、钠、镁、钛、锆、锂等活泼金属及其氢化物。
(略)
4 施 工
4.1 一般规定
4.1.1 超细干粉灭火系统的安装施工应按设计施工图纸和相应的技术文件进行,不得随意更改。
4.1.2 承担超细干粉灭火系统施工工程的单位应具有相应等级的消防施工企业资质。
(略)
内容目录:
目 次
1 总则1
2 术语和符号2
2.1 术语 2
2.2 符号 4
3 设计6
3.1 一般规定 6
3.2 系统分类与选择 7
3.3 防护区和保护对象7
3.4 设计参数 8
3.5 灭火剂用量及灭火装置配置计算 8
3.6 系统组件12
3.7 布置 14
3.8 控制与操作 15
3.9 安全要求 17
4 施工19
4.1 一般规定 19
4.2 系统安装20
4.3 系统测试 21
4.4 系统调试 21
5 验收 23
6维护管理24
附录A非贮压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系统验收表25
附录B调试报告表26
附录C 竣工验收报告表27-
附录D 非贮压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系统维护检查记录表 28
本规程用词说明29
引用标准名录30
附:条文说明31
ICS 07.060
A47
DBI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1444-2017
云凝结核计数器标定技术规程
2017-10-15 发布
2017-12-10 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省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人工降雨防雹办公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军霞、李培仁、姚佳林、任刚、李义宇、孙国德。
内容摘抄: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云凝结核计数器标定的仪器和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云凝结核计数器的标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X/T151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术语
3术语和定义
QX/T15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凝结核(CN)
可能形成云滴的气溶胶粒子。
3.2云凝结核(CCN)
在云中过饱和度条件下能够活化为云滴的粒子。
3.3过饱和比(SS)
大气中实际水汽压超过饱和水汽压的比。
3.4云凝结核计数器(CCNC)
用于检测不同过饱和度下云凝结核数浓度的设备。
3.5采样气流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截面的采样气体的体积。
3.6鞘气气流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截面的包裹采样气体的气体体积。
3.7流速比
采样气流与鞘气气流的比值。
3.8气溶胶发生器(AG)
能将硫酸铵粒子形成喷雾状的仪器。
3.9光学粒子计数器(0PC)
利用微光(波长为660m)扫描侧向粒子计算获得云凝结核尺度和个数的仪器。
3.10 PSL校准粒子
用于校准云凝结核计数器的聚苯乙烯微球。
4标定仪器和性能
a)DMA电迁移性颗粒物粒径分析仪(简称DMA),粒径检测范围:10一1000nm,颗粒物检测浓度10个/cm;
b)CN粒子计数器(CN Counter);
c)气溶胶发生器(AG);
d)体积流速计:测量范围为10cc/min~1000cc/min;
e)皂泡流量计;
f)真空泵;
g)PSL校准粒子:2.0um。
内容索引:
目次
所属地区:陕西
提问日期:2022-11-11 09:29:32
提问网友:不做早睡路上的拖油瓶
解答网友:冯福连
点点是分布筋C6
DB
甘 肃 省 地 方 标 准
DB62/T25-3107-2016
备案号∶ J13352-2016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Cement Stabilized Macadam Base By Vibration Test Method
2016-01-21发布 2016-06-01实施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联合发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根据甘肃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15年甘肃省工程建设标准及标准设计编制项目计划>(第一批)的通知》甘建标〔2015〕137号的要求,由甘肃省远大路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参考了国内公路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科研成果、技术资料和相关标准,对省内已建和在建的公路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成果进行了总结,广泛征求科研、设计、生产、监督、质检等部门意见,经反复讨论和修改编制了本规范。
本规范共六章∶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材料要求;4配合比设计;5 施工工艺;6 施工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
本规范由甘肃省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甘肃省远大路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内容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函至甘肃省远大路业集团有限公司《公路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法施工技术规范》编制组(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滨河东路595号,邮政编码∶730000),以便下次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甘肃省远大路业集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长安大学 西安公路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魏公权 吕文全 彭 波 蒲元海 李文瑛 陈旺生 戴学臻 陈胜军 黄祯敏
主要审查人∶杨惠林 杨铁轮 李晓民 任文宏 张 吉 吴守河 刘颖才
1 总 则
1.0.1 为适应公路基层材料发展和现场压实工艺的需要,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为耐久型半刚性路面提供技术服务,制定本地方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甘肃省公路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底基层参照执行。
1.0.3 本标准规定了振动压实仪的技术要求、振动击实试验方法、振动成型试验方法、原材料技术要求、混合料组成设计、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
1.0.4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 语
2.1.1 振动击实试验方法 vibratory compaction test method
采用振动压实仪将不同含水率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振动击实,击实后测试不同含水率水泥稳定碎石试样干密度,并绘制干密度-含水率关系曲线,确定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的试验方法。
(略)
3 材料要求
3.1 一般规定
3.1.1 集料应选用坚硬、洁净、干燥、表面粗糙且棱角性较好的材料。
3.1.2 材料运至现场,抽样检测合格后方可接收,并按料源、规格分类存储。
3.1.3 集料粒径规格应以方孔筛为准。
3.2 水 泥
3.2.1 强度等级为42.5,且满足表32.1要求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等均可使用。
(略)
4 配合比设计
4.1 一般规定
4.1.1 按本规范设计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应具有良好的强度稳定性、抗裂性、抗冲刷性和抗离析性。
4.1.2 本规范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内容包括∶优选矿料级配和确定合适的水泥剂量。
4.2 目标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
4.2.1 混合料设计前,应选取现场有代表性原材料进行有关性能试验。
(略)
内容目录:
目 次
1 总则1
2 术语和符号 2
2.1 术语2
2.2 符号 2
3 材料要求4
3.1 一般规定4
3.2 水泥4
3.3 集料 4
3.4 水5
4 配合比设计6
4.1 一般规定6
4.2 目标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6
4.3 振动击实试验方法8
4.4 振动成型试验方法12
4.5 生产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 15
5 施工工艺16
5.1 一般规定 16
5.2 施工准备 16
5.3 混合料拌和 17
5.4 混合料运输 17
5.5 混合料摊铺 18
5.6 混合料碾压19
5.7 接缝设置 20
5.8 养生与交通管制20
6 施工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 22
6.1 一般规定22
6.2 施工准备阶段材料试验与设备检查 22
6.3 施工阶段质量管理与检查23
6.4 交工验收阶段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 25
本规范用词说明28
引用标准名录29
附∶条文说明 31
所属地区:广东
提问日期:2022-11-11 09:27:55
提问网友:b4e16b854aa37f5b
原始图1,变电房里面的巨大桥架
检查回路功能的效果
桥架往里面拉伸之后重新配线的效果
另一边桥架往回拉伸后再次重新配线的效果
找不到其他办法了,请老师们给个建议,非常感谢!
解答网友:求己
视图效果问题,不影响工程量
问题专业:安装
所属地区:河北
提问日期:2022-11-11 09:27:55
提问网友:Dream
急求 河北省13年清单计价规范和12年建筑工程定额 第一个采纳
解答网友:翔宇789
发你有的
问题专业: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江苏
提问日期:2022-11-11 09:27:36
提问网友:店小二
解答网友:陈工
主梁,用框架梁定义布置。次梁,用非框架梁定义布置。
问题专业:土建 资料 土建算量GCL2013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北京
提问日期:2022-11-11 09:27:24
提问网友:•᷄ࡇ•᷅
解答网友:轻舟淡月
有必要,上边没识别到支座,软件按悬挑梁处理的,还是得把上边的支座设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