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11月 ( 第 14 页)

《综合电子与PCB设计完全学习手册》,陆清茹,高清pdf,高清PDF《综合电子与PCB设计完全学习手册》陆清茹

前言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电子工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使印刷电路板日趋精密和复杂,传统的手工设计和制作印刷电路板的方法已越来越难以适应生产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类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软件应运而生,其中Protel99 SE和Altium Designer(AD)两款软件以其高度集成性和扩展性著称于世。在电子行业的CAD软件中,这两款软件当之无愧地排在众多EDA软件的前面,几乎所有的电子公司都要用到它们,许多大公司在招聘电子设计人才时在其条件栏上常会写着要求会使用Protel 或AD。
对于电路CAD设计的入门者,可以从学习Protel 99 SE软件入手。Protel 99 SE对于初学者来说简单易学,可以进行原理图编辑和电路元件编辑、PCB(Printed Circuit Board)设计和PCB元器件编辑、PCB自动布线和手动布线等,是一款具有强大功能的电子设计CAD软件。它较早就在国内开始使用,在国内的普及率也最高,有些高校的电子专业还专门开设了课程来学习它。
Altium Designer就是Protel的升级版,除了全面继承Protel 99 SE 等在内的先前一系列版本的功能和优点外,还做了许多改进并增加了很多高端功能。该平台拓宽了板级设计的传统界面,全面集成了FPGA设计功能和SOPC设计实现功能,从而允许工程设计人员能将系统设计中的FPGA 与PCB设计及嵌入式设计集成在一起。由于Altium Designer在继承先前Protel软件功能的基础上,综合了FPGA设计和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功能,Altium Designer对学习者的要求更高一些,一般建议学习过Protel 99 SE 后再学习Altium Designer将会更高效。
本书共分三部分∶软件介绍、软件应用和综合实训。从电路设计实用的角度出发,通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结合,采用“查字典”的方式全面介绍了EDA软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两款电路板设计软件Protel 99 SE 和Altium Designer的使用方法,详细介绍了原理图设计、元件制作、PCB元件的布局、布线及电路设计的仿真等,并范例性地列举了多个综合型实践性案例的软件操作方法;并在第三部分中设置了多个递进式的实训练习。通过以上“三步式”的学习,读者可以轻松掌握Protel99 SE 和 Altium Designer两款CAD设计软件的使用和操作。本书的主要特色及说明如下∶(1)本书的编写并不是完全按照Protel软件操作界面的顺序逐一介绍,而是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按照项目研发过程中进入电路设计和制作阶段的实际需要来应用软件,书中介绍的所有操作步骤和软件使用方法都是编者十多年从事PCB设计工作的经验总结。(2)通过“三步式”结构让读者更容易掌握Protel 99 SE和Altium Designer软件的使用方法∶软件使用介绍、案例示范操作、设置实训练习(3)在软件的使用介绍上,本书采用“查字典”的方式,将软件的具体操作细节和快捷键操作等方法放在软件应用部分,以便读者在具体操作时便于查找定位;(4)在范例部分,本书都采用具有综合性及实践性的完整电子系统作为案例,更具有实际操作示范价值;(5)实训练习根据软件学习的流程采用“内容逐步递进式”进行设计,让读者可以通过实训练习逐步真正掌握这两款电路板设计软件。本书的特点是全面、实用、条理清晰、通俗易懂,特别适合初学者或作为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培训教材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参考。

编 者

2018年10月于南京

目录
第一部分 软件介绍
第1章 Protel 99 SE软件介绍 ……………………………………………………………………… 3

1.1 Protel99 SE简介……………………………………………………………………3

1.2 Protel 99 SE操作流程………………………………………………………………7

1.3 综合案例……………………………………………………………………………………………… 26

第2章 Altium Designer软件介绍……………………………………………………………………… 41

2.1 Altium Designer简介 ……………………………………………………………………… 41

2.2 Altium Designer操作流程 ………………………………………………………………… 43

2.3 综合案例………………………………………………………………………………50

第二部分 软件应用
第3章 Protel 99 SE软件应用…………………………………………………………………………… 97

3.1 Protel 99 SE的文件类型 ………………………………………………………………………… 97

3.2 Protel 99 SE的运行、安装与卸载 ……………………………………………………………… 97

3.3 Protel 99 SE 的启动和关闭 ………………………………………………………………… 104

3.4 系统参数的设置………………………………………………………………………………… 108

3.5 Location标签项 ………………………………………………………………………………… 110

3.6 设计任务管理器 …………………………………………………………………………… 111

3.7 设计文件的建立 ………………………………………………………………………… 112

3.8 Protel 99 SE的窗口管理 ……………………………………………………………………… 114

3.9 文件的其他操作 …………………………………………………………………………… 118

3.10 原理图参数的设置…………………………………………………………………………1222

3.11 元件库的操作……………………………………………………………………………127

3.12 原理图元件的操作……………………………………………………………………128

3.13 导线的操作…………………………………………………………………………………… 130

(略)

《综合电子与PCB设计完全学习手册》,陆清茹,高清pdf,高清PDF《综合电子与PCB设计完全学习手册》陆清茹

目录
Chapter 9 Artificial Waterscape

第九章 人工水景

004 Water Wall /水景墙

032 Water Fall /跌水

048 Artificial Pond /人工水池

012 Fountain /水上喷泉
062 Waterscape Pieces /水景小品

022 Dry Fountain /旱地喷泉
062Chapter 10 Natural Waterscape

第十章 自然水景

070 Rivulet /溪流
078 Eco-Pond /生态水池

074 Waterfall /瀑布
Chapter 11 Specialized Facilities

第十一章 专业设施

088 Dustoin /垃圾箱
108 Public Facilities/公共物业设施

092 Bicycle Pile /自行车桩
114 Fitness and Amusement Facilities
/健身游乐场地设施
098 Guiding System Signs/导视系统标识
Chapter 12 Roof

第十二章 顶盖景观
130 Eaves Frame /糖架

124 Canopy /雨棚
126 Tensile Membrane /张拉膜

132 Sun Umbrella /太阳伞

Chapter 13 Landscape Construction

第十三章 景观构筑
154 Decor Platform /甲板平台
140 Landscape Planning /景观规划

146 Landscape Framework /景观架构
Chapter 14 Landscape Architecture

第十四章 景观建筑

160 Column /柱
174 Corridor /廊

180 Flower Stand /花架

166 Pavilion /亭
Chapter 15 Lighting Landscape

第十五章 照明景观
214 Ground Light. Water Light /地灯、水灯
188 Street Ught. Field Light /公路灯、场地灯

218 Lighting Effect Creation 7灯光效果营造
202 Lawn Lamp, Decorating Lamp /草坪灯、装饰灯
Chapter 16 Sculpture

第十六章 雕塑、小品

248 Rockscape /石景
226 Landscape Sculpture /景观雕塑

234 Featured Landscaoe /景观小品
Chapter 17 Swimming Pool

第十七章 泳池
258 Pool Landscape/泳池景观

268 Private Pool/私家泳池

变电站,变电站数字孪生,数字孪生系统,高清PDF 变电站数字孪生系统技术规范

目录
前言…1
变电站数字挛生系统标准化功能技术规范1
1范围2
2.术语和定义2
3系统架构2
4.功能要求3
4.1.默认界面3
4.2一次设备子系统监测3
4.3.智能设条子系统监测4
4.4维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子系统监4
4.5一体化电源子系统监测5
4.6安全防范子系统监测5
4.7.水冷子系统监测6
4.8.暖通空调子系统监测6
4.9.给排水子系统监测7
4.10.在线监测系统监测7
4.11. SF6气体监测系统监测8
4.12.照明动力子系统浏觉9
4.13.防雷接地子系统览9
4.14.通信子系统浏览9
4.15.电能计量采集子系统浏览9
4.16.火灾报警子系统河览10
4.17.水喷淋子系统浏览10
4,18.建筑及结构子系统测览10
4.19.模型层次结构浏览11
4.20.告警管理11
4.21.历史告警查询11
4.22.数据模型维护11
4.23.实物1D关别12
5.性能指标12
6.高级功能12
6,1,概述12
附录1.系统及设备编码映射,13
附录2 一次设备子系统典型监测信息15
附录3.智能设备子系统典型监测信息16
附录4.维电保护及安全白动装置子系统典型监测信息16
附录5.一体化电源子系统典型监测信息17
附录6.安全防范子系统典型监测信息18
附录7水冷却控制子系统典型监测信息19

附录8.暖通空调子系统典型监测信息…19
附录9.给排水子系统典型监测信息20
附录10.在线监测子系统典型监测信息20
附录11. SF6气体监测子系统典型监测信息21

1.范围
本技术方案旨在规范变电站数字李生系统的技术功能要求,指导变电站数字李生系统厂商产品
开发及工程实施。
2.术语和定义
2.1监测
子系统具备三维模型的浏览、操作及数据的监视功能。
2.2浏览
子系统只具备三维模型的浏览、操作功能。
2.3系统设计图
设计院提供的描述一次设备电气原理图
2.4保护配置图
描述一次设备及其连接关系,以及互感器与继电保护功能的对应关系。
2.5变电站数字李生系统
变电站数字李生系统,以基建全过程综合数字化管理、电网工程三维设计共享为需求焦点,依托变电站泛在物联网建设,采用物联网通讯技术采集变电站全景监测数据,构建数据、模型深度融合的变电站虚拟现实三维空间运行场景,实现动态、直观的反映变电站全生命周期运行过程,服务于变电站综合数字化管理。
3.系统架构
辅控系统位于生产控制大区的安全Ⅱ区,其通过61850协议将监测信息送往一体化监控的综合应用服务器。
一体化电源系统部署在变电站安全I区,其通过61850协议将监测信息送往一体化监控的综合应用服务器。
综合应用服务器将变电站全景监视数据(主控和辅控系统所有的监测数据),以数据E文件的方式,送给安全Ⅳ区的变电站数字李生系统
安防视频部署在变电站安全V区,其通过SDK方式将实时安防视频送给变电站安全V区的变电站数字挛生系统
变电站数字李生系统部署在变电站安全Ⅳ区。该系统加载变电站三维数字化模型,实现对变电站资产的三维全景展示:该系统获取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辅助控制系统的实时监测数据,实现变电站监控数据与三维数字模型的联动显示。

4.功能要求
4.1.默认界面
4.1.1.概述
变电站数字孪生系统主机开机后,变电站数字孪生系统自动启动,并进入到默认界面。界面用于展示变电站的总览信息,包含变电站三维模型展示、关键运行信息展示、关键告警信息展示、功能界面导航等功能区。
4.1.2.功能要求
(1).变电站三维模型展示。可刘览整站的三维模型,允许变电站模型的去墙查看,具各模型的移动、缩放、旋转、选择功能,可切换到二维主接线图,告警发生时对应的三维构件通过颜色变化、闪烁等形式进行告警提醒,具备查看变电站工程属性信息。
(2).关键运行信息展示。展示变电站主要的运行信息,关键运行信息支持人工自定义配置。
(3).告警信息统计。支持统计近7日告警条日数,不同告警等级的比例、告警信息来源比例,
(4).功能界面导航。在功能界面导航可进入到三维子系统监测、模型层次结构浏览、告警管理历史查询、数据模型维护等功能界面。
4.2.一次设备子系统监测
4.2.1.概述
基于变电站三维数字化模型和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采集的一次设备监测数据相结合,实现基于一次设各模型的设备管理和监测。包含三维模型展示、告警信息展示及页面导航栏等功能区。
4.2.2.功能要求
(1).三维模型展示。支持按间隔查看一次设备三维模型,具备模型的移动、缩放、旋转、选择功能,可切换到系统设计图,具备查看一次设备子系统的系统属性信息,具备查询三维构件的管理参数、设计参数、实时量测信息、历史量测信息,与主站系统联接时具备查看三维构件的PMS台账信息、缺陷信息、检修记录等。
(2).告警信息展示。显示一次设备子系统最近10条告警信息,己确认、未确认告警信息通过颜色进行区分,支持与二、三维模型联动
(3).页面导航栏。在页面导航栏,可返回默认功能界面。
4.2.3.监测数据
一次设备运行监测的主要对象包括:变压器、高压组合电器(GIS/HGIS)、电流电压互感器、断路器、避雷器、接地铁芯等所有一次设备。
一次设各运行监测的数据包括:一次设各位置状态数据、机构监测数据。一次设各子系统典型监测信息见附表2。
变电站数字李生系统对一次在线监测数据的采集范围不仅限于附表2,实际工程实施时需采集站内全部的一次在线监测数据。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医疗机构空气净化最佳实践》,卢岩,胡国庆,胡必杰,高清pdf,高清PDF《医疗机构空气净化最佳实践》胡必杰、胡国庆、卢岩

医疗机构空气净化最佳实践前 言
2003年SARS暴发事件以后医院感染空气传播备受关注,紫外线、臭氧、静电除尘、过滤、等离子、二氧化氯等不同技术的空气消毒器在国内医疗机构大量安装使用,很多设备由于使用、维护问题形同虚设,甚至引发手术室火灾惨剧,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空气净化方法一直是医院感染控制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国内如火如荼进行的洁净手术室建设同样暴露出不少问题,建还是不建、部分还是全部,争议和困惑很多。如何依据现有的循证证据选择最佳的空气净化方法和措施,如何使医院选择的相关措施更具有科学性和“循证”性,这是我国医院感染控制领域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书试图通过介绍国外医疗机构空气净化相关的指南、标准和文献,让大家了解国外空气净化的感控管理理念,并从中寻找可靠的循证依据,为国内感控同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题提供参考,这是本书编写的初衷。
尽管国内外的研究都没有找到空气与医院感染相关的直接证据,但近几年国际上发布了不少有关医疗机构空气净化的指南、标准和研究文献,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为此,结合我国国情,我们组织了国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的热心专家,精心编撰《医疗机构空气净化最佳实践》,力求在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基础上

(略)

目 录
第1章 概述
第1节 定义和术语…………3
空气净化…………………………………3

空气传播和空气隔离…………………………………………………………16

飞沫传播和飞沫隔离……………………………………………………18

空气隔离病房……………………………………………………19

保护性环境……………………………………………………20

手术部(室)……………………………………………20

第2节 微生物学 ………………………………………………22
曲霉和其他真菌……………………………………22

结核分枝杆菌和其他细菌…………………………22

病毒 ………………………………………………23

第3节 流行病学 ………………………………………………………………24
医疗机构的空气传播方式…………………………………24

通风的重要性……………25

空气净化应关注的重点部门和环节…………………………………26

(略)

 

《资料员考试大纲·习题集》,江苏省建设教育协会,高清pdf,高清PDF《资料员考试大纲·习题集》江苏省建设教育协会

 

前 言
为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专业人员新颁职业标准,受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托,江苏省建设教育协会组织编写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专业人员岗位培训考核系列用书》,本书为其中的一本。
资料员培训考核用书包括《资料员专业基础知识》、《资料员专业管理实务》、《资料员考试大纲·习题集》三本,根据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标准,并以资料收集整理、资料归档管理和资料管理应用为主线,不仅涵盖了现场资料管理人员应掌握的通用知识、基础知识和岗位知识,还涉及新工艺、新材料等方面的知识。
本书为《资料员考试大纲·习题集》分册。全书包括资料员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管理实务的考试大纲,以及相应的练习题并提供参考答案和模拟试卷。
本书既可作为资料员岗位培训考核的指导用书,也可供职业院校师生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目 录
第一部分 专业基础知识 ………………………………………………………………………………………1

一、考试大纲………………………………………………………………………………………………………… 2
第1章 建筑识图 ………………………………………………………………………… 2

第2章 建筑工程材料 ………………………………………………………………………………………………… 3

第3章 工程构造 ……………………………………………………………………………………… 4

第4章 施工技术 …………………………………………………………………………………………… 6

第5章 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 ………………………………………………………………………… 9

第6章 施工项目管理 ……………………………………………………………………………… 10

第7章 公文写作与处理 ………………………………………………………………………………… 11

第8章 职业道德…………………………………………………………………………………… 13

二、习题…………………………………………………………………………………………………… 14
第1章 建筑识图………………………………………………………………………………… 14

第2章 建筑工程材料 …………………………………………………………………………… 26

第3章 工程构造………………………………………………………………………… 33

第4章 施工技术 ……………………………………………………………………………………… 41

第5章 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 52

第6章 施工项目管理 ………………………………………………………………………………… 57

第7章 公文写作与处理 ………………………………………………………………………… 68

第8章 职业道德……………………………………………………………………………………… 76

三、参考答案 ………………………………………………………………………………………………… 78

第二部分 专业管理实务 ………………………………………………………………………………… 83

一、考试大纲 ………………………………………………………………………………………………… 84
第1章 施工文件档案资料相关概念 …………………………………………………………… 84

第2章 建设单位工程文件档案资料 ………………………………………………………… 84

第3章 监理工程文件档案资料…………………………………………………………………… 85

第4章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文件档案资料 ……………………………………………………… 85

第5章 市政基础设施施工文件档案资料 ……………………………………………………… 88

第6章 施工文件档案资料管理………………………………………………………………………… 89

第7章 计算机与资料管理软件 ……………………………………………………………………… 90

第8章 法律与法规………………………………………………………………………………… 91

第9章 标准与规范………………………………………………………………………………………… 91

(略)

ICS 21.06.1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5285- -2017代替GB/T 5285- - 1985
六角头自攻螺钉
Hexagon head tapping screws
(ISO 1479 :2011, MOD)
20 17-07-12发布
2018-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GB/T 5285-2017,六角头自攻螺钉,螺钉,GB/T 5285-2017  六角头自攻螺钉

前言
本标准是“自攻螺钉"系列国家标准之- -. 该系列包括:
-GB/T 845 十字槽盘头自攻螺钉;
-GB/T 846 十字槽沉头自攻螺钉;
一GB/T 847十字槽 半沉头自攻螺钉;
GB/T 2670.1 内六角花形盘头自攻螺钉;
GB/T 2670.2 内六角花形沉头自攻蝂钉;
-GB/T 2670.3 内六角花形半沉头自攻螺钉;
一GB/T 5282开槽盘头自攻螺钉;
GB/T 5283 开槽沉头自攻螺钉;
- GB/T 5284开槽半沉头 自攻螺钉;
-GB/T 5285 六角头自攻螺钉; .
-GB/T 9456 十字槽凹穴六角头自攻螺钉;
GB/T 13806.2 精密机械用紧固件 十字槽自攻螺钉 刮削端;
GB/T 16824.1 六角凸缘自攻螺钉;
-GB/T 16824.2 六角法兰面自攻螺钉。
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5285 - 1985(六角头自攻螈钉>,与GB/T 5285- -1985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R型(见图1和表1);
增加通用技术条件按GB/T 16938(见表2);
对钢螺钉,增加不经处理及非电解锌片論层技术要求按GB/T 5267.2(见表2); .
-增加不锈钢蜾钉产品及技术要求(见表2);
增加“如霄其他技术要求或表面处理,应由供霄协议"(见表2)。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 1479 :2011《六角头自攻螺钉)。
与ISo 1479:2011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 ,用我国标准代替国际标准(见第2章) ,增加引用GB/T 90.2(见表2)和GB/T 1237(见5.1),以符合我国紧固件基础标准。
增加包装技术要求(见表2),以符合我国紧固件基础标准。
-修改标记示例为简化标记示例(见5.2) .以符合GB/T 1237的规定。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紧固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85)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机械工业通用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本标准由全国紧闔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标准所代菩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5285- -1976 .GB/T 5285- -1985 。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六角头自攻螺钉的型式尺寸、技术条件和标记.
本标准适用于螺纹规格为ST 2.2~ST 9.5、产品等级为A级的六角头自攻螺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90.1紧固件验收检查(GB/T 90.1- -2002 ,idt ISO 3269 ;2000)
GB/T 90.2紧固件包装 与标志.
GB/T 1237紧閭件标记方 法(GB/T 1237-2000,eqv ISO 8991:1986)
GB/T 3098.5紧 固件机械性能自攻螺钉(GB/T 3098.5- -2016. ISO 2702 : 2011. MOD)
GB/T 3098.21紧 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 自攻螺钉(GB/T 3098.21- 2014, ISO 3506-4: 2009,MOD)
GB/T 3103.1紧固件公差螺栓 .蜘钉、螺柱和螺母(GB/T 3103.1- -2002 ,idt IS0 4759-1 : 2000)
GB/T 5267.1紧 固件电 镀层(GB/T 5267.1- 2002, ISO 4042; 199,IDT)
GB/T 5267.2紧固件非电解锌片涂层(GB/T 5267.2- -2002 , ISO 10683 :2000,IDT)
GB/T 5267.4紧 固件表面处理耐腐蚀不 锈钢钝化处理(GB/T 5267.4- -2009, ISO 16048.2003,IDT)
GB/T 5276紧固件螺栓.螺钉.螺柱及螺母 尺寸代号和标注(GB/T 5276- 2015, ISO 225:2010,M0D)
GB/T 5280自 攻螺钉用螺纹(GB/T 5280- 2002, idt ISO 14781999)
GB/T 16938紧固件螺栓 .螺钉、螺柱和螺母通用技术条件(GB/T 16938- -2008, ISO 8992;2005,IDT)
3型式尺寸
自攻螺钉的型式尺寸见图1和表1.
尺寸代号和标注应符合GB/T 5276.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管理实践与创新 工程造价与财务标准化管理》,国家电网公司,直流建设分公司,高清pdf,高清PDF《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管理实践与创新 工程造价与财务标准化管理》国家电网公司直流建设分公司

序言
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的坚强智能电网,是深入贯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实践。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直流输电的快速发展以向家坝一上海土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为起点,其成功建成、安全稳定运行标志着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进入全面自主研发创新和工程建设快速发展新阶段。
十年来,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和建设管理在工程建设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历经±800kV向上、锦苏、哈郑、溪浙、灵绍、酒湖、晋南到锡泰、上山、扎青等工程实践,输送容量从640万kW提升至1000万kW,每千米损耗率降低到1.6%,单位走廊输送功率提升1倍,特高压工程建设已经进入“创新引领”新阶段。在建的土1100kV 吉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输送容量1200万kW、输送距离3319km,将再次实现直流电压、输送容量、送电距离的“三提升”。向上、锦苏、哈郑等特高压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向上特高压工程获得全国质量奖卓越项目奖,溪浙特高压双龙换流站荣获 2016 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等,充分展示了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本质安全和优良质量。
在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实践十年之际,国网直流公司全面落实专业化建设管理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决策部署,客观分析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主动作为开展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管理实践与创新的总结研究,编纂完成《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管理实践与创新》丛书。
丛书主要从总结十年来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管理实践经验与创新管理角度出发,本着提升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安全、优质、效益、效率、创新、生态文明等管理能力,提炼形成了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管理标准化、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等规范要求,总结了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管理典型经验和案例。丛书既有成功经验总结,也有典型案例汇编,既有管理创新的智慧结晶,也有规范管理的标准要求,是对以往特高压输电工程难得的、较为系统的总结,对后续特高压直流工程和其他输变电工程建设管理具有很好的指导、借鉴和启迪作用,必将进一步提升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丛书分标准化管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典型经验和典型案例四个系列,共12个分册300余万字。希望丛书在今后的特高压建设管理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特此为贺特高压直流发展十周年,并献礼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刘泽洪
2017年10月16日

前言
自2007年中国第一条特高压直流工程————向家坝—上海±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开工建设伊始,国家电网公司就建立了权责明确的新型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国家电网公司是特高压直流工程项目法人∶国网直流公司负责工程建设与管理;国网信通公司承担系统通信工程建设管理任务。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物资有限公司分别发挥在科研攻关、设备监理、工程设计、物资供应等方面的业务支撑和技术服务的作用。
2012年特高压直流工程进入全面提速、大规模建设的新阶段。面对特高压电网建设迅猛发展和全球能源互联网构建新形势,国家电网公司对特高压工程建设提出"总部统筹协调、省公司属地建设管理、专业公司技术支撑”的总体要求。国网直流公司开展“团队支撑、两级管控”的建设管理和技术支撑模式,在工程建设中实施“送端带受端、统筹全线、同步推进”机制。在该机制下,哈密南-郑州、溪洛渡-浙江、宁东-浙江、酒泉-湘潭、晋北-南京、锡盟-泰州等特高压直流工程成功建设并顺利投运。工程沿线属地省公司通过参与工程建设,积累了特高压直流线路工程建设管理经验,国网浙江、湖南、江苏电力顺利建成金华换流站、绍兴换流站、湘潭换流站、南京换流站以及泰州换流站等工程。
十年来,特高压直流工程经受住了各种运行方式的考验,安全、环境、经济等各项指标达到和超过了设计的标准和要求。向家坝-上海、锦屏-苏州南、哈密南-郑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溪洛渡-浙江双龙士800kV换流站获得“2016~2017年度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等。
《工程造价与财务标准化管理》分册从规范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标准、优化管理工作流程、建设工程造价管控信息化平台以及引入外部专业单位参加工程造价管理等方面提出了

各项适应国家电网公司管理体制与管理制度的举措。针对特高压工程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投资预算管理、资金预算、资金支付和资金拨付、核算管理、增值税管理、保险管理及竣工决算报告编制管理等内容做出具体的分析和阐述。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工程各参建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书中恐有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2017年9月

目 录
序言前言
第1部分 工程造价标准化管理…………………………………………………………………………1
第2部分 国网总部投资主体项目工程财务标准化管理………………………………………29
第3部分 网省投资项目工程财务标准化管理……………………………………………………83

高清PDF《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管理实践与创新 工程造价与财务标准化管理》国家电网公司直流建设分公司已关闭评论

《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管理实践与创新:换流站工程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上册》,国家电网公司,直流建设分公司,高清pdf,高清PDF《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管理实践与创新:换流站工程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上册》国家电网公司直流建设分公司

序言
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的坚强智能电网,是深入贯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实践。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直流输电的快速发展以向家坝一上海土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为起点,其成功建成、安全稳定运行标志着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进入全面自主研发创新和工程建设快速发展新阶段。
十年来,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和建设管理在工程建设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历经士800kV向上、锦苏、哈郑、溪浙、灵绍、酒湖、晋南到锡泰、上山、扎青等工程实践,输送容量从640万kW提升至1000万kW,每千米损耗率降低到1.6%,单位走廊输送功率提升1倍,特高压工程建设已经进入“创新引领”新阶段。在建的±1100kV 吉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输送容量1200万kW、输送距离3319km,将再次实现直流电压、输送容量、送电距离的“三提升”。向上、锦苏、哈郑等特高压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向上特高压工程获得全国质量奖卓越项目奖,溪浙特高压双龙换流站荣获 2016 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等,充分展示了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本质安全和优良质量。
在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实践十年之际,国网直流公司全面落实专业化建设管理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决策部署,客观分析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主动作为开展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管理实践与创新的总结研究,编纂完成《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管理实践与创新》丛书。
丛书主要从总结十年来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管理实践经验与创新管理角度出发,本着提升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安全、优质、效益、效率、创新、生态文明等管理能力,提炼形成了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管理标准化、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等规范要求,总结了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管理典型经验和案例。丛书既有成功经验总结,也有典型案例汇编,既有管理创新的智慧结晶,也有规范管理的标准要求,是对以往特高压输电工程难得的、较为系统的总结,对后续特高压直流工程和其他输变电工程建设管理具有很好的指导、借鉴和启迪作用,必将进一步提升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丛书分标准化管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典型经验和典型案例四个系列,共12个分册300余万字。希望丛书在今后的特高压建设管理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特此为贺特高压直流发展十周年,并献礼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刘泽洪
2017年10月16日

前言
自2007年中国第一条特高压直流工程———向家坝——上海±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开工建设伊始,国家电网公司就建立了权责明确的新型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国家电网公司是特高压直流工程项目法人;国网直流公司负责工程建设与管理;国网信通公司承担系统通信工程建设管理任务。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物资有限公司分别发挥在科研攻关、设备监理、工程设计、物资供应等方面的业务支撑和技术服务的作用。
2012 年特高压直流工程进入全面提速、大规模建设的新阶段。面对特高压电网建设迅猛发展和全球能源互联网构建新形势,国家电网公司对特高压工程建设提出"总部统筹协调、省公司属地建设管理、专业公司技术支撑”的总体要求。国网直流公司开展“团队支撑、两级管控”的建设管理和技术支撑模式,在工程建设中实施“送端带受端、统筹全线、同步推进”机制。在该机制下,哈密南一郑州、溪洛渡一浙江、宁东一浙江、酒泉一湘潭、晋北一南京、锡盟—泰州等特高压直流工程成功建设并顺利投运。工程沿线属地省公司通过参与工程建设,积累了特高压直流线路工程建设管理经验,国网浙江、湖南、江苏电力顺利建成金华换流站、绍兴换流站、湘潭换流站、南京换流站以及泰州换流站等工程。
十年来,特高压直流工程经受住了各种运行方式的考验,安全、环境、经济等各项指标达到和超过了设计的标准和要求。向家坝—上海、锦屏—苏州南、哈密南一郑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溪洛渡一浙江双龙±800kV换流站获得“2016~2017年度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等。
《换流站工程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分册分上、下两册,包括9个土建作业指导书、5 个电气安装作业指导书、7个分系统调试作业指导书、10个调相机作业指导书,共四个篇章31个换流站工程特有分部分项工程作业指导书。可供从事全球能源互联网构建的建设、设计、施工、调试、运行、维护和检修,直流输电设备制造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工程专家、建设管理人员等使用。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工程各参建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书中恐有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2017年9月

目 录
序言前言
上 册
第一篇 土建篇………………………………………………………………………………………………1
第一章 换流变压器防火墙施工方案……………………………………………3

第二章 换流站防火墙(极1高端)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39

第三章 阀厅钢结构吊装施工方案……………………………………………………71

第四章 主控楼装饰工程施工方案…………………………………………115

第五章 阀厅装修施工方案…………………………………………………171

第六章 压型钢板围护结构工程施工方案………………………………197

第七章 换流变压器搬运轨道基础及广场面层施工方案…………………………………233

第八章 严寒地区特高压换流站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案…………………261

第九章 特高压换流站工程塔式起重机安装与拆除专项施工技术方案……………291

第二篇 电气安装篇……………………………………………………………………………………………341
第一章 换流阀系统安装作业指导书…………………………………343

第二章 换流变压器安装标准化作业指导书………………………………………………………………399 第三章 控制保护及二次设备安装作业指导书……………………………………………………477

第四章 阀冷却系统安装作业指导书……………………………………………………………………531

第五章 分阶段启动安全隔离措施作业指导书…………………………………………………………583

下 册

第三篇 分系统调试篇……………………………………………………………………………………613

第一章 换流阀分系统调试作业指导书…………………………………………………………………615

第二章 换流站换流变分系统调试作业指导书…………………………………………………633

第三章 换流站交流场分系统调试作业指导书……………………………………………………65

第四章 换流站交流滤波器场分系统调试作业指导书………………………………………691

第五章 换流站直流场分系统调试作业指导书………………………………………………717

第六章 换流站工程站用电分系统调试作业指导书…………………………………………745

第七章 换流站辅助系统调试作业指导书……………………………………………………771

第四篇 调相机篇……………………………………………………………………………… 817

第一章 调相机本体安装作业指导书…………………………………………………………………819

第二章 定子吊装作业指导书(液压转向、顶升法)………………………………………835

第三章 调相机定子吊装现场安装作业指导书(液压顶升法)………………………… 857

第四章 调相机吊装作业指导书(液压提升法)…………………………………………………875

第五章 调相机转子穿装作业指导书(单行车起吊法)…………………………………… 897

第六章 调相机转子穿装作业指导书(液压提升法)…………………………………………917

第七章 润滑油系统安装及冲洗现场安装作业指导书…………………………………………929

第八章 水系统安装及冲洗现场安装作业指导书…………………………………………………943

第九章 调相机本体及出口电气设备现场安装作业指导书………………………………… 955

第十章 仪控设备现场安装作业指导书………………………………………975

高清PDF《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管理实践与创新:换流站工程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上册》国家电网公司直流建设分公司已关闭评论

《同一电网中水电对火电补偿效益理论与计算方法》,张泽中,高清pdf,高清PDF《同一电网中水电对火电补偿效益理论与计算方法》张泽中

前言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南,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落实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推动能源革命的攻坚阶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这是我们未来能源发展的纲领性指导方针。“十三五”时期也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转折期。我国政府已经向国际社会承诺非化石能源占比在2020年达到15%,2030年达到20%。
加快发展清洁低碳的可再生能源,是中国推动经济绿色转型的新动力,是开展能源市场和消费革命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落实《巴黎协定》、减排温室气体的必然要求。我们要进一步转变思想,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以可再生能源引领我国的能源革命。由于水电具有成本低廉、调节灵活、清洁环保等优点,是我国节能减排强有力措施,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电网安全运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大力支持梯级水电的开发,但是在管理和补偿等政策措施方面还不够健全。国家亟需系统地研究水电对火电的补偿效益理论为水电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水电对火电补偿效益的研究为水电的合理定价提供基础,关系到水电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国家的能源安全。研究水电对火电的补偿机理与水电对火电补偿效益计算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水电是优质、绿色、清洁的可再生资源,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保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流域梯级水电开发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新的增长点。为了我国水电事业健康发展,争取得到更为公平更为合理的政策支持和发展环境,本书以水电混合电网为对象,以节能减排与水电的健康发展为背景,全面分析电力市场环境下,电网中水电站对火电站的补偿关系,以能值理论为支撑揭示其补偿机理,合理定量计算各种主要补偿效益以及探讨了补偿效益分摊理论方法,为实现水电站损失的效益和外部效益内部化提

供理论支撑;为水电的合理定价提供科学依据,进而推动水电事业的健康发展和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书中成果有利于为更好地合理开发利用水能资源、科学制定水电定价及补偿机制、促进我国水电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对提升我国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与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书由作者科研团队近期科研成果构成,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张泽中副教授、刘建厅副教授和李小龙等撰写;其中,第1章由张泽中撰写,第2章由张泽中撰写,第3章由张泽中和李小龙撰写,第4章由刘建厅撰写,第5章由张泽中和刘建厅撰写,第6章由张泽中撰写,第7章由张泽中和刘建厅撰写,第8章由张泽中和李小龙撰写,第9章由张泽中撰写。本书得到国家自然基金(51309098)的支撑与资助。

书中成果研究和数据收集过程中得到西安理工大学黄强教授和王义民教授的指导和大力帮助,并且借鉴同行专家学者部分成果不仅列出参考文献,而且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中的研究是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中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复杂系统领域,加之作者知识水平有限,对书中的谬误和不足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18年10月15日

于郑州华水龙子湖校区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

1.2 研究目的 /4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5

1.4 研究发展趋势 /12
1.5 研究主要内容、难点和创新点 /13

1.6 研究技术路线 /17
第2章 同一电网中水电对火电的补偿理论体系 /20

2.1 概念及内涵 /20
2.2 水电对火电补偿效益组成 /24

2.3 水电对火电补偿关系研究 /27

2.4 水电对火电补偿效益产生机理 /32

2.5 水库补偿效益计算机理 /32

2.6 水电对火电补偿效益分摊机理 /33

2.7 小结 /33

第3章 水电对火电补偿效益产生机理的研究 /35

3.1 能值理论 /37

3.2 水电并入电网对电网能值指标的影响 /44

3.3 水电对火电补偿的外部性 /53

3.4 水电对火电补偿效益的实现 /55

3.5 小结 /58

第4章 同一电网中水电对火电调度补偿计算模型及其求解 /60

4.1 水电和火电的运行特性 /60

4.2 水电与火电联合调度分析 /68

4.3 同一电网中水电与火电联合调度仿真模型构建 /70

4.4 同一电网中水电与火电联合调度仿真模型求解 /73

第5章 水电站对火电厂的生态环境补偿效益 /81

5.1 相关概念界定 /81

5.2 减排补偿效益的研究 /84

5.3 氧气生态补偿效益的研究 /88

5.4 除污补偿效益的研究 /96

5.5 环境补偿效益产生机理分析 /100

5.6 环境补偿政策制定 /102

5.7 小结 /102

第6章 节能补偿效益的研究 /104

6.1 相关概念界定 /104

6.2 煤炭资源开采中的外部成本及测算 /107

6.3 水电对火电节能补偿效益的计算 /114

6.4 水电对火电节能补偿效益产生机理分析 /117

6.5 节能补偿效益政策制定 /118

6.6 小结 /118

第7章 水电对火电社会补偿效益 /120

7.1 相关概念界定 /120

7.2 矿区生态补偿效益 /123

7.3 运输补偿效益 /125

7.4 安全生产补偿效益 /128

7.5 水电对火电的社会补偿效益的计算 /132

7.6 水电对火电社会补偿效益产生机理分析 /133

7.7 小结 /133

第8章 水电对火电补偿效益分摊方法研究 /134

8.1 分摊机理分析 /135

8.2 分摊主要影响因子识别 /136

8.3 分摊方法 /139

8.4 小结 /144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146

9.1 主要结论与研究成果 /146

9.2 展望 /150

参考文献 /152

 

《特种作业(电工)培训教程》,关艳翠,姚茜娅,赵硕伟,高清pdf,高清PDF《特种作业(电工)培训教程》赵硕伟、姚茜娅、关艳翠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国家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鉴定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的有效措施,进行考核鉴定并通过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予以确认,为企业合理使用劳动力以及劳动者自主择业提供了依据和凭证。实施职业技能鉴定,教材是建设的重要环节。为适应职业技能鉴定的需要,推动职业培训教学改革,提高培训质量,统一鉴定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和劳动部关于电工上岗职业技能要求,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编写针对电工上岗考核的培训教材。在学员已掌握电工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着眼于技能操作,力求浓缩精练,突出针对性、典型性、实用性。
本教材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机电类专业的电工技能实训教材、非电类专业“一专多能"系列课程的实训教材,也可作为电工上岗培训和维修电工晋级考试的参考教材,还可供从事电气、电子技术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教材从初级电工岗位能力需求出发,以实训项目为主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突出操作技能训练,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电工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在今后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正确运用电工知识和技能、完成电工岗位工作打下基础。
本教材内容丰富,分为6个项目、24个任务进行合理编排,学校可根据各自的师资条件、实训环境、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合理选用。
本教材由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赵硕伟姚茜娅关艳翠担任主编。其中赵硕伟编写任务1、2、3、7、17并负责统稿;关艳翠编写任务4、5、18;姚茜娅编写任务6、15、16、23;杨振元编写任务12、13、19、22;刘艳荣编写任务8、9、10、20;李喜鸽编写任务11、14、21、24。项目6由大家共同编写,孙东卫担任本书的主审。
尽管我们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力求在教材建设的特色方面有所突破,但因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我们,以便进一步修订、完善。
编著者

目录
项目1电工基础知识
任务1 电工基础知识…………2
1.1 直流电路………2
1.1.1 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2

1.1.2 电路元件……4

1.1.3 开路与短路………7

1.2 电磁感应…………8
1.2.1 直导体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8

1.2.2 楞次定律………………………9

1.2.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1

1.2.4 自感………13

1.2.5 互感…………15

1.2.6 同名端……………15

1.2.7 判定磁场方向的右手螺旋定则……17

1.2.8 判定通电导体受力方向的左手定则………17
1.3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18
1.3.1 正弦交流电…………18

1.3.2 正弦电量的相量表示法………21

1.3.3 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22

1.3.4 单一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22

1.3.5 R、L、C串联电路分析………26

1.3.6 R、L、C并联电路分析………27

1.4 三相交流电路……………28
1.4.1 三相电源……………29

1.4.2 三相负载……………………………30

1.4.3 三相电路的功率…………………32
任务2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33
2.1 晶体二极管………………………33
2.1.1 PN结的单向导电性………………33

2.1.2 二极管的结构和符号……………33
2.1.3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34
2.1.4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34

2.1.5 特殊二极管………………34

2.2 晶体三极管…………………36
2.2.1 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管 …………36

2.2.2 晶体三极管的特性曲线…………37
2.2.3 晶体三极管的主要参数…………38

2.3 单极型半导体三极管………………………………………38
2.3.1 MOS场效应管……………………………………………38

2.3.2 结型场效应管…………………………………………41

2.4 晶闸管………………………………42
项目2 安全基本知识
任务3 电工安全生产知识…………48
3.1 安全生产方针……………………48

3.2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48
3.2.1 《安全生产法》……………48

3.2.2 《劳动法》 ……………50

3.2.3《消防法》……………………51

(略)

国家电网公司,直流建设分公司,高清PDF/《特高压换流站典型施工质量关键工艺控制卡》,高清PDF《特高压换流站典型施工质量关键工艺控制卡》国家电网公司直流建设分公司

前 言
在向家坝一上海±800kV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换流站施工过程中,为加强过程控制,确保工程工艺质量,针对换流变压器安装等关键工序,实施了质量工艺卡控制措施,发挥了有效作用。为推广这一有效经验,规范现场施工工艺,提高工程实体质量,国家电网公司直流建设分公司组织有关参建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结合换流站施工特点,将各种标准规范和施工控制要点具体细化,形成了本施工工艺卡。
本书收录了换流站土建和电气安装施工工序共计二十五项,涵盖了换流站大体积混凝土、清水混凝土防火墙、清水围墙、换流变压器、换流阀系统、换流阀冷却系统等换流站的主要施工工序,每一项都从准备、施工和验收三个阶段对施工工艺的主要质量控制要点和质量控制标准进行了全面归纳总结,形成了一整套的换流站工艺控制要求。本书对换流站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和工艺提升具有规范和指导作用。
本书适用于换流站工程建设管理、施工、监理等的相关人员使用和参考,换流站相关工序的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可结合本施工工艺卡进行编写。
限于编者水平,书中差错在所难免,请读者批评指正。使用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向国家电网公司直流建设分公司反馈,以便以后修正,同时对参与本书编写的单位和个人表示感谢!

目 录
前言
土 建 篇
T01 换流站大体积混凝土关键工序控制卡 ……………………………………………………3

TO2 清水混凝土防火墙关键工序控制卡 ………………………………………………………6

TO3 钢结构安装关键工序控制卡……………………………………………………………9

T04 清水混凝土基础关键工序控制卡 …………………………………………………………12

T05 压型彩钢板安装关键工序控制卡 …………………………………………14

T06 换流变压器轨道广场关键工序控制卡 …………………………………………15

T07 换流站清水围墙施工关键工序控制卡 ……………………………………………17

T08 清水混凝土压顶砖砌电缆沟关键工序控制卡………………………20

T09 道路关键工序控制卡 ………………………………………22

T10 环氧地坪关键工序控制卡…………………………………25
电 气 篇
D01 换流变压器安装关键工序控制卡………………………………………29

D02 换流阀系统安装关键工序控制卡……………………………………………………32

D03 换流阀冷却系统安装关键工序控制卡………………………………35

D04 交流 GIS 设备安装关键工序控制卡 …………………………………………40

D05 断路器安装关键工序控制卡 ……………………………………………43

D06 隔离开关安装关键工序控制卡 ……………………………………………45

D07 干式平波电抗器安装关键工序控制卡…………………………………………46

D08 电容器组安装关键工序控制卡 …………………………………48

D09 直流套管安装关键工序控制卡 ……………………………50

D10 屏柜安装关键工序控制卡 …………………………………………………52

D11 二次接线工艺关键工序控制卡………………………………54

D12 管型母线安装关键工序控制卡 ………………………………………56

D13 软母线安装关键工序控制卡 …………………………………………………60

D14 主接地网关键工序控制卡 …………………………………………………………61

D15 换流变压器牵引就位关键工序控制卡……………………………………63

 

高清PDF《特高压换流站典型施工质量关键工艺控制卡》国家电网公司直流建设分公司已关闭评论

卢毅,周国华,宋福如,高清PDF/《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及应用》陈原,高清PDF《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及应用》陈原、宋福如、周国华、卢毅

前 言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具有重量轻、线膨胀系数低、强度高、弹性模量高、耐高温、耐疲劳、耐腐蚀等技术优势,是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导线品种之一。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将该产品列入第一批重点应用新技术目录,2008年又立项该产品的自主研发及应用,2010年该项目列入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规划(863 计划),促进了碳纤维复合芯导线技术的迅速发展,导线、配套产品、设计、施工、运行维护、技术标准等均日益成熟。随着国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产品价格的逐步合理回归,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可在电网建设及升级改造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促进电力系统及相关行业比较广泛和全面地认识和掌握该项技术,促使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发挥应有的作用,特撰写本书。
本书是对碳纤维复合芯导线技术的全面梳理和总结,既包括产品基本原理,又包括较深入的产品制造、配套技术等,可作为从事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科研、生产制造人员以及输电线路设计、施工、运行维护人员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众多同事及其他电力行业、制造行业人员的帮助,在此致以衷心的谢意。
编 者

目 录
前言
第1章 新型导线技术综述………………………………………………………………………………1
1.1 新型导线技术……………………………………………………………………………………………1

1.2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技术……………………………………………………………………………7

1.3 自主研发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背景…………………………………………………………9

1.4 小结………………………………………………………………………………………………13

第2章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制造………………………………………………………………14
2.1 碳纤维丝制造………………………………………………………………………………………14

2.2 碳纤维复合芯制造…………………………………………………………………………………17

2.3 碳纤维复合芯铝绞线制造…………………………………………………………………………20

2.4 小结…………………………………………………………………………………………………………30

第3章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检测…………………………………………………………………32
3.1 常规参数测试……………………………………………………………………………………………33

3.2 人工加速老化试验………………………………………………………………………………44

3.3 机械疲劳试验………………………………………………………………………………………68

3.4 小结……………………………………………………………………………………………………81

第4章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配套金具、施工及运行维护……………………83
4.1 常规导线的接续金具…………………………………………………………………………………83

4.2 楔接式接续金具及存在的问题…………………………………………………………………84

4.3 压接式接续金具与张力放线…………………………………………………………………86

4.4 预绞—楔接组合式接续金具…………………………………………………………………96

4.5 组合式放线滑车与特殊条件下的施工……………………………………………100

4.6 导线修补试验…………………………………………………………………………………108

4.7 小结…………………………………………………………………………………………………113

第5章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应力——弧垂计算………………………………………114
5.1 应力——弧垂计算原理……………………………………………………………………………114

5.2 应力——弧垂计算示例………………………………………………………………………………115

5.3 小结……………………………………………………………………………………………………118

第6章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标准化………………………………………………………119
6.1 产品技术条件………………………………………………………………………………………………119

6.2 施工工艺及验收导则……………………………………………………………………………119

6.3 运行维护技术导则…………………………………………120

6.4 小结……………………………………………………………………………………………………132

第7章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适用范围…………………………………………………133
7.1 线路增容应用…………………………………………………………………………………………133

7.2 大跨越线路应用…………………………………………………………………………………136

7.3 提高线路安全运行裕度………………………………………………………………………142

7.4 降低线路运行损耗…………………………………………………………………………148

7.5 研发低价位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必要性………………………………………150

7.6 小结……………………………………………………………………………………………………151

第8章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应用…………………………………………………………152
8.1 国外产品的应用……………………………………………………………………………………152

8.2 自主研发产品的应用…………………………………………………………………………154

8.3 应用实例………………………………………………………………………………………………156

8.4 小结………………………………………………………………………………………………………163

参考文献…………………………………………………………………………………………………164

索引…………………………………………………………………………………………………………………165

 

ICS 25.160.20
GB J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5293- -2018代替GB/T 5293- -1999
埋弧焊用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实心焊丝药芯焊丝焊丝-焊剂组合分类要求
Solid wire electrodes , tubular cored electrodes and electrode/flux combinations
for submerged arc welding of non alloy and fine grain steels
(ISO 14171 : 2016, W elding consumables- Solid wire electrodes, tubular cored
electrodes and electrode/ flux combinations for submerged arc welding of non
alloy and fine grain steels- Classification, MOD)
2018-03-15发布 2018-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GB/T 5293-2018,埋弧焊,焊丝-焊剂组合,细晶粒钢实心焊丝,药芯焊丝,GB/T 5293-2018  埋弧焊用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实心焊丝、药芯焊丝和焊丝-焊剂组合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5293- 199《 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与GB/T 5293- -1999 相比,主要内容变化如下:
一标准名称修改为埋弧焊用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实心焊丝、药芯焊丝和焊丝焊剂组合分类要求》;
按照ISO 14171:2016 ,增加了药芯焊丝焊剂组合分类要求;
-按照ISO14171:2016,增加了双面单道焊相应技术要求;
按照ISO14171:2016,对分类方法、力学性能要求等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删除了焊剂的技术要求,将相关内容调整到GB/T36037《埋弧焊和电渣焊用焊剂》中;
保留了原标准中9个焊丝牌号,其冶金牌号分类和化学成分要求按GB/T3429--2015《焊接用钢盘条》进行了调整,并分别编制了焊丝型号;
-按照ISO 14171:2016,增加了44个焊丝型号,根据国内使用习惯,按照GB/T 221- -2008钢铁产品牌号表示方法》分别提供了冶金牌号分类;
按本标准抗拉强度范围,增加了GB/T12470-2003《埋弧煤用低合金钢焊丝和焊剂》中H10Mn2A、HO8MnMoA和H08Mn2MoA 3个焊丝牌号的技术要求,根据GB/T 3429- -2015
将其冶金牌号分类分别修改为H13Mn2、H08MnMo和H08Mn2Mo,型号分别编制为SU43、SUM3和SUM31;
根据国内使用需求,增加了GB/T 3429- 2015 中H10MnSi、H10Mn2Ni、H11Mn2Mo和
H08MnCrNiCu4个牌号的技术要求,型号分别编制为SU28、SU35、SU4M32和SUN1CIC.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14171:2016《焊接材料埋弧焊用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实心焊丝、药芯焊丝和焊丝/烨剂组合分类》(英文 版)。
本标准与ISO 14171 :2016相比在结构上有调整,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复验 和供货技术条.件进行编写。
本标准与ISO 14171:2016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一-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
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
增加引用GB/T 2650 .GB/T 2651 .GB/T 2652和GB/T 3323;
用等同采用采用国际标准的GB/T 25777 ,GB/T 18591分别代替ISO 6847 .ISO 13916;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 3965. GB/T 25774. 1. GB/T 25774. 2. GB/T 25775、
GB/T 25778分别代替ISO 3690、ISO 15792-1 .ISO 15792-2.ISO 544.ISO 14344;
●删除 ISO 80000-1 :2009。
-根据我国实际应用情况,增加了与实心烨丝型号对照的相应冶金牌号分类.
增加了实心焊丝型号SU08A、SU08E.SU08C、SU13、SU26.SU27、SU28、SU34.SU35.SU43.
SU44 ,SU45、SUM3、SUM31、SU4M32和SUN1CIC等焊丝的技术要求。
-保留GB/T5293-1999中焊丝尺寸及表面质量的技术要求.
- 保留GB/T 5293-1999中射线探伤要求,以适用我国技术要求。
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一将标准名称修改为《埋弧焊用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实心焊丝、药芯焊丝和焊丝焊剂组合分类要求》;
增加了附录A实心焊丝型号/牌号对照(资料性附录);
-增加了附录B焊剂类型(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天津大桥焊材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金桥焊材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大西洋烨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昆山京群焊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索力得焊材股份有限公司.洛阳牡丹焊材集团有限公司、武汉铁锚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宝鸡市字生焊接材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储继君、王大梁、杨子佳、肖辉英、张晓柏、童天旺、关常勇.杨政科、卢伟、倪志海、何少卿、齐万利,李苏珊.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5293--1985、GB/T 5293- 1999。

埋弧焊用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实心焊丝、
药芯焊丝和焊丝焊剂组合分类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埋弧焊用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实心焊丝.药芯焊丝和焊丝焊剂组合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复验和供货技术条件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埋弧烨用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实心焊丝分类,以及最小抗拉强度要求值不大于570MPa的焊丝焊剂组合的分类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650烨接接头冲击试验方法(GB/T 2650- 2008, ISO 9016 :2001 ,IDT)
GB/T 2651焊接 接头拉伸试验方法(GB/T 2651- 2008, ISO 4136 :2001 ,IDT)
GB/T 2652焊缝 及熔敷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 2652- -2008, ISO 5178 :2001 ,IDT)
GB/T3323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
GB/T 3965熔敷金属 中扩散氢测定方法(GB/T 3965- 2012,ISO 3690 : 2000, MOD)
GB/T18591焊接预热温度、道间温度及预热维持温度的测量指南(GB/T18591--2001,idt.ISO 13916:1996)
GB/T25774.1焊接材料的检验第1部分:钢、镍及镍合金熔敷金属力学性能试样的制备及检验(GB/T 25774.1-2010,ISO 15792-1 :2000 , MOD)
GB/T25774.2焊接材料的检验第2部分:钢的单面单道焊和双面单道焊焊接接头力学性能试样的制备及检验(GB/T 25774.2- -2016,ISO 15792-2 :2000, MOD)
GB/T 25775烨接材料 供货技术条件产 品类型、尺寸、公差和标志(GB/T 25775- -2010,ISO 544 : 2003 ,MOD)
GB/T 25777焊接材料熔敷金 属化学分析试样制备方法(GB/T 25777- 2010, ISO 6847: 200,IDT)
GB/T 25778焊接材料采购指南(GB/T 25778- -2010,ISO 14344:2010, MOD)
3分类
3.1实心焊丝分类
实心焊丝型号按照化学成分进行划分,其中字母“SU"表示埋弧焊实心焊丝,"SU"后数字或数字与字母的组合表示其化学成分分类。实心焊丝不同标准之间的型号/脾号对照參见附录A.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21. 060.20
J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6170- -2000
eqv ISO 4032 : 1999
1型六角螺母
Hexagon nuts ,style 1
2000- 09- 26发布 2001- 02- 01实施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1型六角螺母,GB/T 6170-2000,螺母,GB/T 6170-2000  1型六角螺母

前言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403219998六角螺母、1型产品等级A和B级》。.
本标准是国家标准“六角扳拧紧固件”产品系列标准的一部分。该系列包括:
a)六角头螺栓:GB/T 27. GB/T 28、 GB/T 29. 1.GB/T 29. 2.GB/T 31. 1.GB/T 31. 2.GB/T 31.3、GB/T 32. 1.GB/T 32. 2.GB/T 32. 3.GB/T 5780、GB/T 5781.GB/T 5782 .GB/T 5783、GB/T 5784.GB/T 5785和GB/T 5786;
b)六角蠕母:GB/T 41.GB/T 56、GB/T 802、GB/T 804、GB/T 805.GB/T 808、GB/T 889. 1.GB/T 889.2. GB/T 923. GB/T 6170、 GB/T 6171. GB/T 6172. 1. GB/T 6172. 2. GB/T 6173.GB/T 6174,GB/T 6175 ,GB/T 6176、GB/T 6178、GB/T 6179.GB/T 6180、GB/T 6181、GB/T 6182.GB/T 6184. GB/T 6185. 1. GB/T 6185. 2. GB/T 6186. GB/T 9457. GB/T 9458、 GB/T 9459 和GB/T 18195;
c)六角法兰面螺栓:GB/T 5789 GB/T 5790和GB/T 16674;
d)六角法兰面螺母:GB/T 6177. 1.GB/T 6177. 2、GB/T 6183. 1.GB/T 6183. 2.GB/T 6187.1和GB/T 6187. 2;
e)栓接结构用蜾栓连接副: GB/T 1228、GB/T 1229、GB/T 1230. GB/T 3632. GB/T 16939、GB/T 18230. 1. GB/T 18230. 2、GB/T 18230. 3、GB/T 18230. 4、GB/T 18230. 5. GB/T 18230.6和GB/T 18230. 7;
f)六角头螺钉、木螺钉、自攻螺钉及组合件:GB/T 838、 GB/T 102. GB/T 5285、GB/T 6563、GB/T 9456、GB/T 15856. 4. GB/T 16824. 1. GB/T 16824. 2. GB/T 9074. 11. GB/T 9074. 12、GB/T 9074. 13、GB/T 9074. 14、GB/T 9074. 15. GB/T 9074. 16. GB/T 9074. 17. GB/T 9074. 20、GB/T 9074. 21 ,GB/T 9074. 22和GB/T 9074. 23。
ISO 4032未规定包装技术要求,本标准予以规定(表3)。
ISO4032未规定表面缺陷技术要求,本标准予以规定(表3)。
ISO4032末规定简化标记,本标准按GB/T1237允许简化的原则单出简化的标记示例(5.2条)。
本标准未采用ISO 4032所附的目录,其内容已列人本标准的前言中。
本标准是GB/T 6170- 1986 的修订本,主要修改如下:
a)对垫圈面型,由允许制造的型式改为应在订单中注明;
b)按螺纹的优选程度分为:表1优逃的螺纹 规格(相当于旧标准的表1和表2);表2非优选 的螺纹规格(相当于旧标准的表3);
c)增加引用GB/T 16938 通用技术条件(表3);
d)增加A4-50.A4-70以及有色金属螺母,按GB/T 3098. 10选用性能等级(表3);
e)增加非电解锌粉覆盖层。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 6170- -1986.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紫固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机械科学研究院负责,上海标三标准件有限公司、北京标准件工业集团公司、宁波市翔翔
大型紧固件有限公司、沈阳标准件制造总厂和浙江绍兴市高强度紧固件厂参加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紧固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负贵解释。

ISO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世界性的各国国家标准团体(ISO成员团体)的联合组织。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通常是通过ISO各个技术委员会进行的。每个成员团体如对某一技术委 员会所进行的项目感兴趣时,也可参加该委员会。与ISO有关的政府的和非政府的国际组织也可参加此项工作.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电工标准化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国际标准的起草应按ISO/IEC指南第3部分给出的规则进行。经技术委员会采纳的国际标准草案,分发给所有成员团体进行投票表决.国际标准的正式出版需要至少75%的成员团体投票赞成。
国际标准ISO 4032由ISO/TC 2紧固件技术委员会制定。
第三版对第二版(ISO 4032.1999)进行了删改与补充,是技术性修订。
ISO引言
本国际标准是“外六角扳拧紧固件"ISO产品系列标准的一部分。该系列包括:
a)六角头螺栓(ISO 4014~4016和ISO 8765);
b)六角头螺钉(ISO 4017,IS0 4018和ISO 8676);
c)六角螺母(ISO 4032~ 4036和ISO 8673~8675);
d)六角法兰面螺栓(ISO4162和ISO15071);
e)六角法兰面螺母(ISO4161和ISO10663);.
f)栓接结构用螺栓和輾母(ISO 4775.ISO 7411~7414和ISO 7417)。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螺纹规格为M1. 6~M64.性能等级为6.8.10、A2-50, A2-70, A4-50. A4-70、CU2.CU3和AL4级、产品等级为A和B级的1型六角螺母。A级用于D≤16 mm;B级用于D>16 mm的螺母。
如需其他技术要求,应从现行标准(如GB/T 196.GB/T 3098. 2和GB/T 3103. 1)中选择。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90--1985紧 固件验收检查、标志与包装(egv ISO 3269 :1984)
GB/T 196- 1981普通螺纹基本尺寸(直径 1~600 mm)
GB/T 197-1981普通螺纹公差与配合(直径 1~355 mm)
GB/T 1237- -2000紧 固件标记方法(eqv ISO 8991 :1986)
GB/T 3098. 2- -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縩母粗牙蠓纹(idt ISO 898-2;1992)
GB/T 3098. 10--1993紧 固件机械性能有 色金属制造的螺栓、蠕钉、螺柱和螺母(eqv ISO 8839 :1986)
GB/T 3098. 15- -2000 紧 固件机械性能不锈 钢螺母(idt ISO 3506-2 :1997)
GB/T 3103. 1-1982(1988年确认)紧固件公羞 螺栓、 螺钉和蠣母(eqv ISO 4759-1;1978)
GB/T 5267-1985螺纹紧因件电 镀层
GB/T 5276-1985紧固件螺栓、螺钉、螺柱及螺母 尺 寸代号和标注(eqv ISO 225 : 1983)
GB/T 5779.2- -2000紧 固件表面缺陷螺 母(idt ISO 6157-2:1995)
GB/T 16938- 1997紧 固件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通 用技术条件(idt ISO 8992 : 1986)
ISO 10683:2000紧固件非电 解锌粉覆盖层
3尺寸

尺寸代号和标注符合GB/T 5276.
4 技术条件和引用标准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43.020
T 7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6420- -2017代替GB/T 6420- -2004
货运挂车系列型谱
Freight trailer series pedigree
2017-10-14发布
2018-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GB/T 6420-2017,挂车,货运挂车系列型谱,GB/T 6420-2017  货运挂车系列型谱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6420- 20048 货运挂车系列型谐》。
本标准与GB/T 6420- -2004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挂车整备质量类别(见4.2);
调整了栏板式挂车和厢式挂车的分类(见4.3.4.5);
时诚了栏板式挂车.厢式挂车系列中最大总质量分档和对应参数(见4.3.4.5);
增加了仓栅式挂车系列型谱(见4.4);
.增加了中置轴厢式挂车(见4.5);
增加了低平板式挂车系列(见4.6);
增加了车辆运输车挂车系列(见4.7);
增加了液体运输挂车系列(见4.8);
-增加了粉检物料运输挂车系列(见4.9);
增加了集装箱运输挂车系列(见4.10)。
-增加了冷戴和保温运输挂车系列(见4.11);
- 调整了原型谱中参数的排列顺序(见4.3.4.4.4.5.4.6.4.7.4.8.4.9.4.10.4.11).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1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重汽集团泰安五岳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常熟华东汽车有限公司、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安做开乐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学礼、董金松张红卫宋延文、刘正爱、马知才、孙军、乔莉.宗成强.区传金、张浩、周刚、聂玉明、刘建农。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6420- 1984、GB/T 6420- -2004。

货运挂车系列型谱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货运挂车的术语和定义、系列型谱。
本标准适用于在道路上使用的货运挂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89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T 3730.1汽车 和挂车类型的术谐和定义
GB/T 3730.2道路车辆质量词汇 和代码
GB/T 3730.3汽车 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车辆尺寸
GB/T 17350专 用汽车和专用挂车术语.代号和编制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 1589、GB/T 3730.1、GB/T 3730.2、GB/T 3730.3、GB/T 17350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轻量化挂车
light trailer
采用新材料和/或新结构使整备质量达到本文件表1~表9中B类车型要求的挂车,
3.2
大鹅颈式集装箱运输半挂车
drop deck container chassis
鹅颈落差大于300 mm.后承载面高度不大于1300 mm.鵝颈上表面为非承载面.专门用于集装箱运输的框架式半挂车.
3.3
平直梁式集装箱运输半挂车flat top container chassis
车架纵梁上平面为平直结构,整个车架上表面直接承载,专门用于集装箱运输的框架式半挂车。
3.4
小鹅颈式集装箱运输半挂车goose neck container chassis
鹅颈落差不大于121mm.纵梁前后上平面均直接承载,专门用于集装箱运输的框架式半挂车。
4系列型谱
4.1货运挂车系列型谱按车辆结构由栏板式挂车系列,仓栅式挂车系列.厢式挂车系列.低平板式挂车系列、车辆运输挂车系列、液体运输挂车系列.粉粒物料运输挂车系列.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系列,冷藏和保温运输挂车系列组成。
4.2表1~表9中的整备质量包含两个类别。A类是常规挂车整备质量,B类是轻量化挂车整备质量。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77. 140.10
H 4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6478- -2015代替GB/T 6478- -2001
冷镦冷挤压用钢
Steels for cold heading and cold extruding
(ISO 4954:1993, MOD)
2015-09-11发布
2016-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GB/T 6478-2015,冷挤压用钢,冷镦,钢,GB/T 6478-2015  冷镦和冷挤压用钢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6478- -2001《冷 镦和冷挤压用》。
本标准与GB/T 6478- -2001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适用的 盘条直径的上限由40 mm扩大至60 mm;
一在“分类”中增加了非调质型冷镦和冷挤压用钢;
-明确了热轧盘条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GB/T 14981- -2009中B级精度的规定;
增加了ML06Al、ML10、ML12A1、ML12, ML15Cr、 ML30Cr, ML45Cr. ML20CrMo.ML25CrMo.ML45CrMo.ML25B. ML25MnB、ML30MnB. ML40MnB等14个牌号及相关技术要求:
增加了MFT8.MFT9和MFT10三个非调质型拎镦和冷挤压用钢及相关要求;ML30~ML45牌号的锰含量由0.30% ~0.60%提高到0.60% ~0.90% ,并删除了ML30Mn、ML35Mn、两个牌号及相关要求;
一将 ML22Mn调整为ML20Mn, ML37Cr调整为ML35Cr ,将ML42CrMo调整为ML40CrMo,
将ML28B调整为ML30B;
-调质型冷镦和冷挤压用钢的磷含量和硫含量由“≤0.035%”加严至“<0.025%”;
.增加了炉外精炼要求;
修改了脱碳层要求;
修改了低倍要求;
一修改了 表面质量要求;
增加了数值修约相关规定;
_修改了复验与判定规则:
-增加了附录B"本标准与ISO4954:1993等标准的脾号对照表";
-增加了附录C“本标准章条号与ISO 4954+1993 部分章条号对照表”;
-增加了附录D"本标准与ISO 4954:1993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 4954;1993(冷镦和冷挤压用钢》。
本标准与ISO4954:1993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附录C中列出了本标准与ISO4954:1993章条编号变化对照一览表。
考虑到我国国情,本标准在采用IS0 4954;1993 时进行了修改,有关技术性差异已编入正文中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用垂直单线标识。在附录D中给出了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以供参考。
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用“本标准”代替“本国际标准”,
-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张家港联峰钢铁研究所有限公司、青岛钢铁有限公司、方大特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市镇海金力高强度紧固件有限公司、杭州钢铁集团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院、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交通大学、首钢总公司、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晓波、袁长生.栾燕、惠卫军、黄正玉、张先轶、胡海平、庄娜.鲁欣武.吴锦圆、于同仁。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一GB/T 6478- -1986 ,GB/T 6478- 2001 。

冷镦和冷挤压用钢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冷镦和冷挤压用非合金钢和合金结构钢的分类、牌号、订货内容、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等。
本标准适用于公称直径为5.0 mm~60 mm的热轧盘条和公称直径为12 mm~ 100 mm的热轧圆钢(以下简称钢材)。
2规范性引 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8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2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 223.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二安替 比林甲烧磷钼酸重量法测定磷量
GB/T 223.4钢铁及合金 锰含量的测定 电位滴定或可视滴定法
GB/T223.5钢铁酸溶硅和全硅含量的测定还原型硅销酸盐分光光度法(GB/T223.5-2008, ISO 4829-1 :1996.ISO 4829-2 :1998 ,MOD)
GB/T 223.8钢铁及 合金化学分析方法氟化钠分 离-EDTA滴定法测定铝含量
GB/T 223.9钢铁及合金铝含量的测定铬天青 s分光光度法
GB/T 223.11钢铁及合金铭含量的测定 可 视滴定或电位滴定法(GB/T 23.11- 2008, IsO4937 : 1986,MOD)
GB/T 223.12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碳酸 钠分离-二苯碳酞二肼光度法测定铬量
GB/T 223.1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硫酸亚铁铵滴定法测定钒含量
GB/T 223.14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钽试剂萃取光度法测定钒含量
GB/T 223.16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变色酸光度法测定钛量
GB/T 223.17钢铁及合金化学 分析方法二安 替比林甲烷光度法测定钛量
GB/T 223.18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硫代硫酸钠分离-碘量法测定铜量
GB/T 223.19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新 亚铜灵-三氯甲烧萃取光度法测定铜量
GB/T 223.23钢铁及合金镍含量的测定 丁 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GB/T 223.26钢铁及合金 钼含量的测定 硫氰酸盐 分光光度法
GB/T 223.37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燕馏分离-靛酚蓝光度法测定氮量
GB/T 223.40钢铁及合金 铌含量的测定 氯磺酚 s分光光度法
GB/T 223.5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铜量
GB/T 223.54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火焰原 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镍量
GB/T 223.58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亚砷酸钠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锰量
GB/T223.59钢铁及合金磷含量的测定铋磷蓝钼蓝分光光度法和锑磷钥蓝光度法
GB/T 223.60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高氯酸脱水 重量法测定硅含量
GB/T223.61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磷钼酸铵容量法测定磷量
GB/T 223.62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乙酸 丁酯萃取光度法测定磷量

 

3订货内容
按照本标准订货的合同应包括下列内容:
a)产品名称:
b)标准编号;
c)牌号:
d)规格;
e)尺寸、外形及精度级别:
f)重量和(或)数量;
g)交货状态:
h)包装方式及标识要求(未注明时,按供方提供的包装方式及标识):
I)其他特殊要求。
4分类与牌号表示方法
4.1分类
本标准按钢的使用状态分为四类:非热处理型,表面硬化型、调质型(包括含硼钢)和非调质型冷嫩和冷挤压用钢。
4.2牌号表示方法
4.2.1对于非热处理型、表面硬化型、调质型(包括含硼钢)冷镦和冷挤压用钢,钢的牌号由代表“铆螺”的汉语拼音首字母“ML”,平均碳含量与合金元素含量三部分组成。
422对于非调质型冷和冷挤压用纲,钢的牌号由代表“铆”汉语拼音第一个首字母“M”、“非调质”汉语拼音前两个首字母“FT”、紧固件强度级别数字三部分组成。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25. 220.20
GB A 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6463- 2005/ISO 3882 :2003代替GB/T 6463- -1986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厚度测量方法评述
Metallic and other inorganic coating- Review of methods of measurement of thickness
(ISO 3882 :2003(E),IDT)
2005-12-01实施
2005-06-2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GB/T 6463-2005,其它无机覆盖层厚度,测量方法,金属,GB/T 6463-2005  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厚度测量方法评述

前言
本标准是对GB/T6463--1986标准的修订,等同采用ISO3882:2003(E)《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厚度测量方法评述》。
本标准按GB/T 1.1的编辑要求,根据ISO 3882标准重新起草。本标准对ISO 3882作了如下修改:
一取消了ISO 3882前言,重新起草了本标准前言;
用“本标准”代替“本国际标准”;
一为便于使用,引用了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我国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金属与非金属覆盖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机械工业表面覆盖层产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钟立畅、姜新华.宋智玲。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一- GB/ T 6463-1986.

引言
本标准概述了用于测量覆盖层厚度的各种方法,并叙述了它们的工作原理。测量覆盖层厚度的方法可以是破坏性的或非破坏性的(见表1)。表2给出的信息在选择适合于特定用途的方法上有助于厚度的测量。对所有方法起作用的仪器,制造商应在说明书中加以说明。
使用不同方法测出的厚度,取决于覆董层材料.覆盖层厚度、基体和使用的仪器(见表3):例如,虽然用x射线光谱法能测量铬覆董层的厚度,但如果厚度大于20pm,测量则不准确。同样,用磁性法能测量磁性钢铁基体上金覆盖层的厚度,但大多数磁性测厚仪不能精确地测量厚度小于2 pum的金覆盖层。
适于覆盖层厚度测量的仲裁方法,应进行必要的商议。

 

1范 围
本标准评述了金属和非金属基体上的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厚度的测量方法(见表 1、表 2、表 3) 这些方法仅限于在国家标准中已经规定或待规定的试验,不包括某些特殊用途的试验。

2 规范性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4955 金属覆盖层 覆盖层厚度测量 阳极溶解库仑法(idt ISO 2177)
GB/T 4956 磁性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 覆盖层厚度测量 磁性法(ISO 2178,IDT)
GB/T 4957 非磁性基体金属上非导电覆盖层 覆盖层厚度测量 涡流法(ISO 2360,IDT)
GB/T 6462 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 厚度测量 显微镜法(ISO 1463, IDT)
GB/T 8015.2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厚度的试验方法 光束显微镜法(idt ISO 2128)
GB/T 11378 金属覆盖层 覆盖层厚度测量 轮廓仪法(ISO 4518,IDT)
GB/T 12334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 关于厚度测量的定义和一般规则(idt ISO 2064)
GB/T 13744 磁性和非磁性基体上镍电镀层厚度的测量(idt ISO 2361)
GB/T 16921 金属覆盖层 厚度测量X射线光谱方法(eqv ISO 3497)
ISO 3543 金属和非金属覆盖层 覆盖层厚度测量 日射线反向散射法
ISO 3868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 覆盖层厚度测量 裴索多光束干涉法
ISO 9220 金属覆盖层 覆盖层厚度测量 扫描电子显微镜法
ISO 10111 全属和其他无机藕需层 单位面积质量的测量 重量法和化学分析法的评述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 GB/T 12334规定的术语和定义。

4非破坏法

4. 1 双光束显微镜(光切)法(GB/T 8015.2)
本仪器原为测量表面粗糙度而设计的,但也可用来测量透明和半透明覆盖层的厚度,尤其是铝的阳 极氧化膜。一光束以 450角投射到表面上,光束的一部分从覆盖层表面反射,另一部分则穿透覆盖层并 从覆盖层与基体金属的界面反射 ,从显微镜 目镜可以观察到两条分离图像,其距离与覆盖层厚度成正 比。此方法仅适用于能从覆盖层与基体金属界面有足够光线反射回来,并在显微镜中显示清晰图像的 覆盖层。对于透明或半透明的覆盖层,如阳极氧化膜 ,此方法是非破坏性法。
为了测量不透明覆盖层的厚度,要去掉一小块覆盖层,因此,此方法是破坏性的,利用覆盖层表面与 基体金属之间形成一台阶产生光束的折射,测量出覆盖层厚度的绝对值。
此方法不适合测量硬的阳极筱盖层、非常薄(<2 tm)或非常厚(X100 pm)的覆盖层以及粗糙的覆 盖层。也不适合测量基体经过度喷砂处理的覆盖层。在不能使用双光束显微镜测厚法的情况下,可选 用其他的方法,如:涡流法(GB/T 4957)、干涉显微镜法(ISO 3868)和显微镜法(GB/T 6462),
此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一般小于厚度的 10%.

4.2 磁 性法(GB/T 4956和 GB/T 13744)
这类方法的仪器是测量磁体与基体金属之间受覆盖层影响的磁引力变化,或测量通过覆盖层和基 体金属间磁通路的磁阻。
用于磁性法的所有仪器对磁性条件和试样的特征,如表面曲率、表面清洁度、表面粗糙度、基体金属 的厚度和覆盖层都是敏感的。
实际上,这些方法仅限于测量磁性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见 GB/T 4956)和磁性或非磁性基体上电 镀镍层的厚度(见GB/T 13744).
此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一般小于厚度的10%或 1. 5 I'm,取其中较大的值。

4.3 涡 流法(GB/T 4957)
此方法描述了一种根据覆盖层与基体之间电导率的差异而广泛应用的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于测量 非磁性金属基体上非导电覆盖层和非导体上单层金属覆盖层的厚度。如果用此方法测量金属基体上金 属覆盖层的厚度,须特别注意所得结果的适用性。
该方法是测定铝和铝合金上阳极氧化膜厚度的理想快速的方法,并能很好地用于现场测量。对于 自催化镍覆盖层,该方法提出的测量不稳定是由于金属覆盖层的导电性与磷含量的变化而引起的。
此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一般小于厚度的 10%或 。. 5 pm,取其中较大的值。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29.280
S 35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6770- -2020 代替GB/T 6770- 2000
机车司机室特殊安全规则
Special safety regulations for driver' s cabs of locomotives
2020-06-02发布
2020-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GB/T 6770-2020,机车司机室,机车司机室特殊安全规则,GB/T 6770-2020  机车司机室特殊安全规则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6770- 2000机车司机室特殊安全规则》。与GB/T 6770- -2000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见第1章,2000年版的第1章);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21563 .GB/T 25334.1- -2010(见第2章);
删除了GB/T 5914.1- -2000.GB/T 5914.2- -2000.GB/T 6769- -2000的年代号(见第2章);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增加了表1中司机室前墙下部.前窗上部的承载能力要求(见4.2);
---修改了表1中车钩中心线区域承载能力要求(见4.2,2000年版的3.2);
修改了对其他危害根源的保护性擼施中的接地要求(见6.2,2000年版的5.2);
修改了对车内惯性力的保护性擼施的相关表述(见第5章,2000年版的第4章);
修改了紧急出口门的最小净空尺寸(见7.1,2000年版的6.1);
修改了从司机室窗口撤离的具体要求(见7.2,2000年版的6.2);
删除了对乘务人员的其他安全措施(见2000年版的第7章)。
本标准由国家铁路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李引电气设备与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中车成墅堰机车有限公司、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希红、闵阳春、李宇锋阮思维、谢经广、王铁峰。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GB 6770- 1986.GB/T 6770-2000.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车司机室的术语和定义,对被坏性外力的保护性措范、对车内惯性力的保护性措施、对其他危害根源的保护性措施及司机室的紧急出口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司机室的设计。调车机车司机室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914.1机车司机室第1部分:瞭望条件
GB/T5914.2机车司机室前窗、侧窗及其他窗的配置
GB/T6769机车司机室布置规则
GB/T21563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
GB/T25334.1一2010铁道机车车体技术条件第1部分:内燃机车车体
3术语和定义
GB/T25334.1一201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对破坏性外力的保护性措临
4.1主、副司机的座位应满足GB/T5914.1和GB/T6769的要求,
4.2车体钢结构在承受表1中所示的纵向载荷时,车体各墙、底架和车顶应能承受住压缩、弯曲和翘曲,不应产生水久变形。
4.3司机室窗框和门框的刚度以及在窗框和门框上的开孔均应满足表1受力部位承载能力的要求,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5.160.30
CCS J 33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3302-2022
切割作业噪声测量试验方法
2022-07-07发布 2022-08-06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3 /T 3302-2022,切割作业,切割作业噪声测量试验方法,噪声测量试验方法,DB23/T 3302-2022 切割作业噪声测量试验方法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归口。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起草单位: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省计量检定测试研究院、黑龙江工程学院、机械工业切割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哈尔滨威尔焊接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于浩楠、王智新、陈宝亮、于久灏、赵松柏、于春洋、武鹏博、宋北、徐亦楠、邸赫、郝润泽、李文龙、李爱民。

内容摘抄:

切割作业噪声测量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在指定位置测量切割作业噪声源的平均声压级和计权声功率级的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材料切割作业时(如火焰切割、等离子切割、激光切割、水射流切割等)福射的宽带、窄带、离散频率等稳态噪声和非稳态噪声,以及重复率不小于5次/s的猝发声。
本文件也可适用于火焰加热、火焰气刨小、碳弧气刨小、等离子气刨等类似工艺的噪声测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102.7声学的量和单位
GB/T3222.1声学环境噪声的描述、测量与评价第1部分:基本参量与评价方法
GB/T3222.2声学环境噪声的描述、测量与评价第2部分:环境噪声级测定
GB/T3375焊接术语
GB/T3785.1电声学声级计第1部分:规范
GB/T3947声学名词术语
JJG176声校准器
JJG188声级计
JJG277标准声源
3术语和定义
GB/T3375和GBWT394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操作者位置operator's position
切割设备操作者执行切割作业和辅助人员等必须在场者的位置。
3.2
指定位置specified position
切割作业过程中的操作者位置和噪声福射范围内规定的各测量点。
3.3
操作周期operation cycle
完成一个规定的切割工序、生产周期、工件生产等过程的时间段。
3.4
躁声源的辐射emission of noise source
意义明确的噪声源发射到空气中的噪声。噪声源辐射的总能量用声功率级表示。
3.5
房间吸声量Room sound absorption

房间内各表面和物体的总吸声量加上房间内媒质中的损耗,单位为m2。
4量和单位
本文件中使用的量和单位应符合GB/T3102.7的规定。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量和单位2
5测量对象2
6测量环境2
6.1测量环境2
6.2背景噪声修正2
6.3环境修正3
6.4其它环境要求3
7指定位置的选择3
8测量仪器3
8.1仪器要求3
8.2仪器校准3
9躁声源要求3
9.1躁声源的安装3
9.2躁声源的工作状况3
10测量方法4
10.1一般原则4
10.2噪声源基准体·4
10.3半球测量表面4
10.4矩形六面体测量表面5
11计算方法6
11.1测量表面平均声压级7
11.2A计权声功率级7
12试验报告记求7
12.1记录内容7
12.2记录表格8
附录A(资料性)测量环境的判定9
A.1概述9
A.2测试环境的要求9
A.3测量环境的判定方法9
附录B(资料性)推荐的噪声测量试验记录表1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03.080.01
CCS L 20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3303-2022
大数据企业能力评估规范
2022-07-07发布 2022-08-06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3 /T 3303-2022,企业能力评估规范,大数据企业能力评估规范,DB23/T 3303-2022 大数据企业能力评估规范

前言
本文件依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大数据产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大数据产业协会、黑龙江亿林网络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政务大数据中心、黑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黑龙江东方学院、黑龙江省网络空间研究中心、黑河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所、黑龙江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哈尔滨无限力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拓盟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财富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黑龙江省信创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路昆、孙甲子、纪云龙、王磊、王阳、陈要武、张建峰、黄鹤、孟广仕、杨大志、吕猛、张驰、李冰冷、邱毅龙、邱兆文、孙传友、王唯合、冯冬鑫、姜子寒、李晶明、杨美娟、张坤、赵海洋、何晨龙、叶爽、张新、关哲刚、杨旭、王晶、曲国强。

内容摘抄:

大数据企业能力评估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数据企业能力的评估规范的术语和定义、评估原则、评估组织、企业主营业务、企业能力评估要求和企业能力评估实施。
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大数据企业能力评估,也可作为黑龙江省大数据企业培育的依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5295信息技术大数据术语
GB/T36073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
DB23/T2007可信数据服务协议参考框架
3术语和定义
GB/T35295和GB/T3607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大数据企业
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依法设立的从事大数据产品开发销售(营业)及相关服务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
3.2
大数据企业能力
大数据企业在基本能力、企业诚信能力、企业服务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及企业发展能力等方面水平的体现。
4评估原则
企业自愿、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科学规范。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前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3.1大数据企业1
3.2大数据企业能力1
4评估原则1
5评估组织1
5.1评估工作开展1
5.2评估机构条件1
6企业主营业务2
6.1企业主营业务分类2
6.2大数据采集与管理类.2
6.3大数据存储类2
6.4大数据分析与挖掘类2
6.5大数据安全防护类2
6.6大数据交易类3
6.7数字基础设施类3
7企业评估能力要求3
7.1概述3
7.2企业基本能力要求3
7.3企业诚信能力要求3
7.4企业服务能力要求4
7.5企业管理能力要求4
7.6企业研发能力要求4
7.7企业发展能力要求5
8企业评估能力实施5
8.1评估流程5
8.2评估材料准备7
8.3评估等级7
8.4评估结果7
8.5评估有效期7
8.6企业变更管理7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