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11月 ( 第 140 页)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J04/T265-2016
备案号:J11277-2016
古树名木保护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otection of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2016-01-19  发布
2016-05-01  实施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DBJ04T 265-2016,保护,古树,名木,技术规程,DBJ04/T 265-2016 古树名木保护技术规程.pdf(内附条文说明)

前言
为适应园林绿化建设的需要,规范古树保护技术标准,根据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4年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晋建标函〔2014)671号)的要求,紧密结合我省古树名木保护的实际情况,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古树名木保护技术规程》DBJ04-265-2008进行了修订。

本规程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一般规定、常规保护、养护管理、复壮及修复、技术档案七个部分。
本规程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修订明确了本规程中的部分术语:2.调整了部分章节顺序,新增部分新的技术规章:3.对古树名木修复部分增加了最新的技术要求内容:4.在第5章古树名木养护管理中,增加了灾害天气预警内容;5.增加古树后备资源内容。
本规程由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负责管理,太原市园林植物研究中心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请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的意见和建议反馈太原
市园林植物研究中心(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西留路12号,邮编:030041)。
本规程主编单位:太原市园林植物研究中心
本规程参编单位:山西千里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太原市嘉惠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石红旗 张常盛 任高 谢兴刚 苗峰 陈万兴 陈陆琴 王玉梅 胡二红 黄红丽 张玉杰 高金财 孟繁斌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王书宏 方岩 齐桂萍 眭利 李林英 吕晋慧 杨秀云 李新平 郝向春 王治金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保障古树名木的健康生长,规范古树名木的保护和复壮,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所有古树名木的保护和养护管理。
1.0.3古树名木的保护和养护管理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山西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古树名木
古树泛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泛指珍贵、稀有或具有历史、科学、文化价值以及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也指历史和现代名人种植的树木,或具有历史事件、传说及神话故事的树木。
2.0.2冠径
树冠垂直投影面的平均直径。
2.0.3树高
从地表面至植株顶端的垂直距离。
2.0.4千径
树木主干离地表面1.3m处的直径。
2.0.5生长势
植物生长强弱,指植物生长速度,茎叶色泽、植株茁壮程度、分枝的繁茂程度等。
2.0.6土壤理化性质
指土壤容重、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及土壤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等特性。
2.0.7土壤容重
单位原状土壤体积内的干土重。原状土壤是指保持自然状态的土壤。
2.0.8越冬水
指在土壤封冻前对植物进行的浇灌。
2.0.9解冻水
指在土壤解冻后对植物进行的浇灌。
2.0.10树冠垂直投影
树冠枝展(树冠枝叶外缘)向地面垂直投影后,以树干为中心形成的影区。
2.0.11土壤有害性物质
指土壤中含有对古树名木生长不利的病虫害、化学、物理等有害物质。
2.0.12防腐处理
通过涂抹防腐剂等措施防止或延缓树体腐烂的过程。
2.0.13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及其代谢物质来控制有害生物的一种防治方法。
2.0.14物理防治
利用一些器械或物理因光、热、电、风及放射能等)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2.0.15古树复壮
对生长衰弱或濒危的古树进行的改善其生长环境条件,促进其生长,以达到恢复树势的措施。
2.0.16复壮基质
根据古树名木立地条件人工配制的具有促进生长作用的基质。
2.0.17古树后备资源
指树龄在50年~99年的树木。
3一般规定
3.0.1凡树龄在300年以上,或者特别珍贵稀有,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纪念意义及科研价值的古树名木,为一级古树名木;其余为二级古树名木。国家级名木不受树龄限制,不分级。
3.0.2古树名木的最小保护范围为树冠垂直投影外缘5m。保护范围内有影响和危害古树名木生长的建设项目、生产活动、生活设施等,古树名木业务主管部门责令有关单位或者个人限期采取措施,消除影响和危害。
3.0.3有纪念意义或特殊观赏价值的古树名木,为保留其原貌,应对枯枝采取防腐、固化保护处理。确需修剪,应由养护管理单位委托主管技术人员制订修剪方案,报业务主管部门批准。
3.0.4古树名木复壮及树体修复技术要求高,技术方案应通过专家审定,业务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具体施单位须具有相关资质。
3.0.5古树名木应由业务主管部门建立每株调查和定期巡视制度,建立逐年相关档案。
4常规保护
4.0.1古树名木的常规保护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1古树名木应设围栏立牌保护,孤立的树或树群围栏与树干的距离应不小于3m:
2树冠垂直投影外缘5m范围内,严禁动土或铺设不透气硬化铺装。施工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应事先采取保护措施:
3古树名木根系分布范围内,严禁使用融雪剂、堆放有害物质、焚烧、设置临时建筑物和排污渗沟等有碍古树名木生长的活动。对低洼的树木应挖排水沟进行合理排水:
4古树名木周围必须有合理的空间,保证古树有充足的光照;
5根据古树名木具体位置,对生长于空旷地周围30m之内无高大建筑物或树体高大的古树名木必须安装避雷装置:
6严禁在树体上钉钉、刻划、挂物、绕绳索或将树体作为施工的支撑点。严禁采摘果实、种子及攀树折枝、剥损树皮;
7严禁在古树名木下放牧;
8严禁在古树名木根系分布范围内种植攀缘植物:
9严禁在古树名木树冠垂直投影面外缘20m内堆放可燃物质、燃放烟花爆竹;
10对可能发生倒伏、劈裂或折断危险的树体必须及时设置围箍、支撑、拉纤等保护措施。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
DBJ04/T290-2012
备案号:J12025-2012
袖阀管注浆加固地基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Sleeve-Valve Pipe Grouting reinforced foundation
2012-02-14发布
2012-05-01实施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DBJ04/T 290-2012,地基技术规程,注浆加固地基技术规程,袖阀管注浆加固地基技术规程,DBJ04/T 290-2012 袖阀管注浆加固地基技术规程 (附条文说明)

 

 

前言
根据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1年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晋建标字[2011]177号)要求,本规程由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经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制订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环境保护和监测、质量检验、竣工验收。
本规程由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负责管理,由山西四建
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本规程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省太原市体育北街7号,邮编030012)
本规程主编单位: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博奥建筑纠偏加固工程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山西建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山西宇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太原理工大学
中北大学
太原市质量监督站
太原警备区基建办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霍小妹 王文明 杜 锐 贺永俊
朱永清 常彦妮 董学信 王续东
曾国红 韩云山 李永伟 赵 伟

韩 瑛 王昌威 弓晓丽 张威虎
宋 伟 晋 斌 冯新华 李 琪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王步云 白晓红 张循当 王社兴
张吉人 冯光太 贾迎泽 崔朝显
梁福中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了在袖阀管注浆加固地基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和效果检测评价过程中,贯彻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适用、安全可靠、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制订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既有建筑地基的加固、新建建筑的地基处理以及建筑深基坑人工底板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1.0.3袖阀管注浆设计、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和我省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人工底板Artificial1oor
通过注浆等方式对地基土进行加固形成的补强地基的形象表述,以达到地基隔渗、补强的效果。
2.0.2袖阀管Sleeve-Valve
专用注浆管的外管。每节长度0.33m~2.0m,管与管丝扣连接。分为花管段和实管段。
2.0.3注浆内管Inner pipe for grouting
金属管,扣箍连接,是输送浆液至注浆器的唯一通道,也是注浆器上下移动的操作杆。
2.0.4注浆器Grouting injector
开槽的金属管,上、下设有止浆塞,确保浆液横向通过袖阀管上的注浆眼出浆。
2.0.5套壳料Sleeve body material
袖阀管与钻孔孔壁之间环状空间的充填料,主要材料为粘性土或膨润土与水泥加水拌合而成。
2.0.6开环0 pen loop
浆液在压力作用下劈裂套壳料的过程。

3岩土工程勘察
3.0.1注浆加固地基岩土工程勘察应满足下列要求:
1搜集、调查注浆加固地基开挖范围、影响范围内建(构)筑物相关资料及邻近场地地下水含水层、隔水层层位、深度和分布情况。
2提供袖阀管注浆法设计和施工所需的岩土特性参数,如孔隙比等。
3分析所选袖阀管注浆对周边环境和邻近建筑物的影响,提出应采取的措施。
3.0.2勘察区平面范围宜为加固区域外两倍以上加固深度,加固区域周边宜布置勘探点,边线以外以调查或搜集资料为主,已有资料不满足要求时,边线以外宜布设勘探点。勘探点的间距根据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确定,一般为15m~30m;当遇暗浜、暗塘或填土厚度变化很大或基岩面起伏很大时,宜加密勘探点。
3.0.3地基加固勘探孔的深度应大于加固深度5m~10m,为满足降水或截水设计需要,应穿透主要含水层进入隔水层一定深度。
3.0.4岩土工程测试参数应包含下列内容:
1岩土的常规物理试验指标。
2岩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压缩系数,压缩模量。
3通过现场试验,测定地层渗透系数。
4特殊岩性土、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试验方法测试设计所需参数。

4设计
4.1一般规定
4,1.1对采用袖阀管注浆法的工程,必须进行针对性注浆设计。注浆设计前宜进行室内浆液配比、套壳料配比和现场注浆试验,确定设计注浆参数,包括浆液有效扩散半径、浆液配比、注浆压力、浆液凝胶时间、注浆速度、单孔分段注浆量、终灌标准等,确保注浆效果。当无现场注浆试验资料时,也可参考当地类似工程的经验确定设计参数。
4.1.2袖阀管注浆法适用于地表垂直注浆和水平注浆。注浆深度宜控制在25m以内。适用于基坑工程止水帷幕、土(溶)洞的填充、建筑物的纠偏加固、止水堵漏时的工程抢险和软弱地层处理等。

内容索引: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岩土工程勘察3
4设计4
4.1一般规定4
4.2方案设计4
5施工6
5.1一般规定6
5.2成孔6
5.3套壳料施工7
5.4袖阀管安装7
5.5注浆7
6.环境保护与监测9
7质量检验10
8竣工验收12
8.1一般规定12
8.2验收内容12
本规程用词说明13
引用标准名录14
附:条文说明1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
DBJ04/T296-2012
备案号:J12205-2012
对焊封闭环式箍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butt-welded closed stirrup
2012-11-16发布
2013-01-01实施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DBJ04/T 296-2012 对焊封闭环式箍筋技术规程,环式箍筋技术规程,箍筋技术规程,DBJ04/T 296-2012 对焊封闭环式箍筋技术规程

 

前言
根据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晋建标字〔2012〕152号文的要求,标准编制组认真总结实践经脸,参考国内有关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编制了本规程。
本规程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对焊箍筋制作、对焊(成品)箍筋储运与安装、施工环境和安全,共六章,三个附录。
本规程由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负贵管理,由临汾市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管理站和临汾市尧都区鈜兴建材厂负责具体解释。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和积累材料。如有意见和建议,请致函临汾市尧都区鈜兴建材厂(临汾市尧都区五一路李堡村,邮编:041000)。
本规程主编单位:临粉市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管理站
临粉市尧都区鈜兴建材厂
本规程参编单位:临汾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临汾市建筑勘察设计院
临汾市建筑规划设计院
临汾天正工程材料检测公司
山西省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李玉升 郭幸福 朱银全 陈 宏
董武奎 张迎庆 程晓强 石文红
刘小红 安一清 崔 奋 孙秀兰
李翼清 侯艳城 郭文强 同 军
董尧饵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梁建民 李桂芬 张循当 赖忠毅
张泽平 梁福忠 王芳芳 张兰香
史毅清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贯彻落实国家节能环保技术经济政策,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对焊封闭环式箍筋的应用,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工艺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柱、梁、桩、承台等构件的对焊封闭环式箍筋的制作、安装和质量验收。
1.0.3对焊封闭环式箍筋成型、对焊、安装及质量验收,除应遵照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我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待焊箍筋Stirrup to be welded
用调直的钢筋,在大型综合成型机上按箍筋的内净尺寸和角度弯制成设计规定的形状,等待进行对焊的半成品箍筋。
2.0.2箍筋对焊Flash-butt welding of stirrup
将待焊箍筋两端以对接形式安放在专用的箍筋对焊机上,利用电阻热使钢筋头接触点(面)产生高温使金属熔化,迅速施加顶锻力,焊接形成封闭环式箍筋的一种压焊方法。
2.0.3对焊封闭环式箍筋Butt-welded closed stirrup
待焊箍筋经专用焊机对焊形成的,经检验合格的封闭环式箍筋(简称对焊箍筋butt welded stirrup)。
2.0.4成品箍筋Finished stirrup
工厂化生产时,待焊箍筋经专用焊机对焊形成的,未经检验的封闭环式箍筋。
2.0.5支架箍筋Support stirrup
梁安装时,起安装支架作用的单个或多个成品箍筋。

3基本规定
3.0.1钢筋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和《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的规定。
3.0.2制作对焊箍筋的钢筋宜为HPB300、HRB400、HRBF400、HRB500、HRBF500钢筋,也可采用HRB335、HRBF335钢筋。
3.0.3钢筋在运输、存放及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避免钢筋混淆的措施;不得损坏包装和标志,应按牌号、规格、炉批分别堆放。室外堆放时,应采用避免钢筋锈蚀的措施。
3.0.4钢筋进厂(场)时应有质量证明书,加工制作单位应对钢筋的规格型号、数量和外观质量进行验收,并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进行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略)

4对焊箍筋制作
4.1下料成型
4.1.1对焊箍筋的加工工序为:钢筋调直→下料→弯曲成型→对焊边的调正→对焊。
4.1.2钢筋调直后应进行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的检验,其强度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调直的钢筋可不进行此项检验。
4.1.3
钢筋宜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进行调直,也可采用冷拉方法调直。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时,HPB300光圆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HRB400、HRB500、HRBF335、HRBF400及HRBF500带肋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检查数量:每工作班按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3
4对焊籁筋制作5
4.1下料成型5
4.2待焊箍筋对焊6
4.3质量检验与验收7
5对焊(成品)箍筋储运与安装11
5.1对焊(成品)箍筋储存与吊运11
5.2对焊箍筋安装11
6施工环境和安全12
6.1施工环境及安全防护设施12
6.2用电安全12
6.3焊接13
6.4对焊箍筋下料成型13
附录A对焊箍筋检验批质量验收表15
附录B柱成品箍筋安装16
B.1柱对焊箍筋安装16
B.2柱粱节点对焊箍筋安装17
附录C梁对焊箍筋安装19
C.1一般要求19
C.2模板上安装22
C.3梁模板内部安装24
C.4梁底模板上安装24
C5转换层中梁安装25
C.6暗梁安装28
本规程用词说明30
引用标准名录3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
DBJ04/T300-2013
备案号:J12452-2013
二次供水系统技术规程
Regulations of technology of secondary water supply system
2013-09-25发布
2014-01-01实施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DBJ04/T 300-2013,二次供水技术规程,二次供水系统技术规程,供水系统技术规程,DBJ04/T 300-2013 二次供水系统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前言
根据《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3年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晋建标函〔2013〕379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照《二次供水技术规程》CJJ140、《给水排水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125吸收国内成熟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并结合山西省的实际情况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和专家意见,对具体内容进行讨论、修改,经审查后定稿。
本规程由总则、术语、系统、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管理共七章以及本规程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和条文说明组成。
本规程内容由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负责管理,由北京威派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程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注意总结经验,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至北京威派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府西街9号王府商务大厦A座24F,邮政编码:030000,邮shanxi@wapwag..net),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太原市节约用水管理中心
北京威派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山西省市政设施运营监督站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韩瑞林 高晓乾 孔繁荣 谷太华
关鸿滨 柳 兵 杨 峰 徐宏建
陈 晨 杨艳丽 郝晨光 黎俊伟
沈 宏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哈成德 岳秀萍 刘振江 管 满
史晓冬 刘志勤 祁 燕 徐 刚
李春玲 杨 兵 齐锦程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提高我省二次供水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保障稳定居民安全供水、二次供水水质不受污染,注重系统节能、环境保护、节约能源,规范和引导我省二次供水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特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中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设施的系统、设计、施工、竣工验收、运行管理。
1.0.3二次供水设施的系统、设计、施工、竣工验收、运行管理,除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我省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2.术语
2.0.1二次供水Secondary water supply
当市政给水不能满足用户对水质、水压及水量要求时,将城市供水经过储存、加压后,通过管道给水的方式。
2.0.2二次供水设施Secondary water supply installation
用于保障二次供水水质、水压及水量而设置的设备、管线,包括贮水箱(池)(含高位、中位、低位水箱)、泵房、水泵机组及附属设施(含水泵、电机、配电控制柜)、压力罐、消毒设备、相关管道及各类阀门等。
2.0.3二次供水系统Secondary water supply system
由二次供水关联的设施所组成的总体。

(略)

3系统
3.1一般规定
3.1.1应依据城镇供水管网条件,综合考虑小区或建筑物类别、高度、建筑物分布、设备安装条件、维护管理方便、节水节能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合理选择二次供水系统:
1低层部分应利用城镇供水管网压力直接供水;
2在城镇给水管网水压和(或)水量不足或者经常出现停
电、停水的地段,应根据卫生、安全、经济、节能的原则采用贮水调节、加压供水的方案;有条件采用无负压供水时应优先采用无负压供水方式;

(略)

4设计
4.1一般规定
4.1.1二次供水系统的设计应与城镇供水管网的供水能力和用户的用水需求相匹配。
4.1.2二次供水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安全、卫生和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要求,并应符合环境保护、施工安装、操作管理、维修检测等要求。
4.1.3不同用水性质的用户应分别独立计量,新建住宅应计量到户,水表应出户,并尽可能的集中设置,并取得供水部门认可。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系统4
3.1一般规定4
3.2高、低位水箱(池)和增压水泵联合供水5
3.3无负压供水6
3.4低位水箱(池)、增压水泵联合供水和气压供水7
4设计11
4.1一般规定11
4.2水箱(池)11
4.3水泵及泵房13
4.4消毒设施15
4.5管道与附件15
46控制与保护17
5施工19
5.1一般规定19
5.2设备安装19
5.3管道敷设19
6验收21
6.1管道试压21
6.2调试21
6.3冲洗与消毒21
6.4验收22
7运行管理24
7.1一般规定24
7.2设施维护24
7.3运行管理25
本规程用词说明26
引用标准名录27
附:条文说明29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
DBJ04/T302-2014
备案号:J12600-2014
岩棉保温装饰一体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systems of the rock wool keeps warm and decorates integrative board
2014-03-11发布
2014-06-01实施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DBJ04/T 302-2014,外墙外保温系统技术规程,岩棉保温系统技术规程,岩棉保温装饰一体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技术规程,DBJ04/T 302-2014 岩棉保温装饰一体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前言
根据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3年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晋建标函〔2013〕379号)文件要求,规程编制组认真总结岩棉保温装饰一体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的研发、生产和工程实践成果,本着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广泛征求生产以及建筑设计、施工、质监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山西省的实际情况,经反复调研、讨论和修改,最后经审查会议定稿。
本规程的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性能指标、设计、施工、验收和附录。
本规程由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负责管理,山西峰岩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请各单位在执行本规程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和积累资料,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寄给山西峰岩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地址: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岳壁乡黎基村,邮政编码:031100),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山西峰岩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山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
山西宏泽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王 维 耿震岗 赵跃山 杨 洋
申国瑞 任卓苗 王 丹 李 琪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哈成德 李桂芬 吴振洲 霍瑞琴
杨 兵 齐锦程 赵俊奇 张晓红
王世超 关 瑞 魏艳萍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了规范岩棉保温装饰一体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保证工程质量,结合地区特点,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民用建筑及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中,采用岩棉保温装饰一体板的外墙外保温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采用干锚法岩棉保温装饰一体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建筑高度宜在50m以内。
1.0.3采用岩棉保温装饰一体板的外墙外保温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除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山西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岩棉保温装饰一体板the rock wool keeps warm and deco-rates integrative board
G型和T型岩棉保温装饰一体板的总称。
2.0.2G型岩棉保温装饰一体板type G of the rock wool keeps warm and decorates integrative board
装饰面板与岩棉板通过胶黏剂粘结复合,在工厂预制成型,集保温功能和装饰功能于一体适用于干锚法工程做法的板状材料。
2.0.3T型岩棉保温装饰一体板type T of the rock wool keeps warm and decorates integrative board
装饰面板与岩棉板和背衬板通过有机树脂粘结剂粘结复合,在工厂预制成型,集保温功能和装饰功能于一体适用于贴锚法工程做法的板状材料。

(略)

3基本规定
3.0.1岩棉保温装饰一体板外墙外保温工程应满足下列要求:
1应能适应基层的正常变形而不产生裂缝或变形;
2应能长期承受自重而不产生有害的变形;
3应能承受风荷载的作用而不产生破坏;
4应能承受室外气候的长期反复作用而不产生破坏;
5应具有防水渗透性能;
6在罕遇地震发生时不应从基层脱落;
7应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所有组成材料应彼此相容并具有防腐性,在可能受到生物侵害(鼠害、虫害等)时,系统还应具有防生物侵害性能。
3.0.2岩棉保温装饰一体板外墙外保温工程的热工性能必须符合国家、行业和山西省建筑节能相关标准的规定。
3.0.3在正常使用和正常维护的条件下,岩棉保温装饰一体板外墙外保温工程的使用年限不应少于25年。
3.0.4岩棉保温装饰一体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需要方应选用能配套提供整个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供应商,并由供应商对外保温系统质量和所组成材料的性能负责。

4性能指标
4.0.1岩棉保温装饰一体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4.0.1的规定。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4
4性能指标5
5设计9
5.1一般规定9
5.2抗风荷载设计9
5.3外墙外保温构造设计10
6施工21
6.1一般规定21
6.2施工准备22
6.3施工要点23
7验收26
7.1一般规定26
7.2主控项目27
7.3一般项目29
附录A岩棉保温装饰一体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所用材料的进场检验项目30
本规程用词说明33
引用标准名录34
条文说明37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04/T 302-2014 岩棉保温装饰一体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已关闭评论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
DBJ04/T305-2014
备案号:J12700-2014
非承重砌块墙体自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non-load-bearing self-insulation system with blocks
2014-06-05发布
2014-10-01实施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DBJ04/T 305-2014,墙体自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非承重墙体自保温系统,非承重砌块墙体自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BJ04/T 305-2014 非承重砌块墙体自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前言
根据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2年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晋建标字〔2012〕152号)要求,标准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实验分析、总结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和山西省有关标准、文件规定并结合工程实际,编制了本规程。
非承重砌块墙体自保温技术系统是根据当前国家建筑节能发展需要而形成的新型保温技术系统,属于建筑保温和结构一体化技术,能较好的解决建筑外墙外保温的防火和耐久性等问题,同时也推动了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与创新。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材料、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等七个部分内容。
本规程由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负责管理,由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山右巷10号,邮政编码:030001)。
本规程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员名单如下:
本规程主编单位: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山西省墙改办
本规程参编单位:山西省晋城市博大浩臣保温建材有限公司
山西铭坤建材有限公司
山西嘉海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七星实业有限公司
长治市潞鑫源新型墙材建材有限公司
太原市建筑节能管理中心
山西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山西恒裕嘉源建材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张 波 魏利国 赵晓刚 杨 凡
万郁楠 王荣香 赵世柱 王会香
宁雄飞 梁红兵 王 琼 李 瑛
郭克锋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哈成德 李桂芬 吴振洲 耿震岗
杨 兵 齐锦程 亢光君 杜红秀
王芳芳 蛋瑞琴 马小楠 董宝军
张晓红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促进我省建筑节能技术的多元化发展,规范非承重砌块墙体自保温系统在建筑工程的应用,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和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框架结构或框架剪力墙结构中使用非承重砌块墙体自保温技术的节能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非承重砌块墙体自保温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山西省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2术语
2.0.1非承重砌块墙体自保温系统non-load-bearing self-.insula--tion system with blocks
以非承重自保温砌块为墙体围护材料,采用专用砂浆砌筑,并对柱、梁、剪力墙等热桥部位采用保模一体化板处理后形成的外墙保温系统,以下简称自保温系统。
2.0.2自保温砌块self-insulation blocks
自身具有优良保温性能的砌块。
2.0.3自保温砌体self-insulation-masonry
用自保温砌块和专用砂浆砌筑成的墙体,其自身的热工性能指标即可满足现行建筑节能标准要求的砌体。

(略)

3基本规定
3.0.1自保温系统的产品应通过山西省建筑节能产品(技术)认定,其自保温系统的组成材料应由产品制造商配套供应。
3.0.2自保温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应包括自保温墙体的砌筑、框架柱、梁、剪力墙等热桥部位的保温、交接面处理和系统抹灰和饰面。
3.0.3自保温系统工程中柱、梁、剪力墙等热桥部位的保温施工应选用保模一体化板。自保温系统的热工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
3.0.4自保温系统应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和防雨水渗透性能。
3.0.5自保温砌体应采用专用砌筑砂浆砌筑和抹面砂浆抹面。

4材料
4.1墙体材料
4.1.1自保温砌块
1自保温砌块的主要性能指标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4.1.1-1规定。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4
4材料5
4.1墙体材料5
4.2配套材料6
5设计8
5.1一般规定8
5.2节能设计8
5.3构造要求9
6施工12
6.1一般规定12
6.2保模一体化板施工13
6.3自保温砌体砌筑14
6.4自保温系统抹灰和饰面16
7验收17
7.1一般规定17
7.2主控项目18
7.3一般项目19
附录A自保温砌块外墙砌法21
本规程用词说明25
引用标准名录26
条文说明29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
DBJ04/T309-2014
备案号:J12790-2014
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the application of autoclaved aerated concrete slabs
2014-08-12发布
2014-11-01实施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DBJ04/T 309-2014,混凝土板应用技术规程,蒸压加气混凝土板,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应用技术规程,DBJ04/T 309-2014 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应用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前言
根据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2年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晋建标字〔2012]152号)文件要求,规程编制组依据行业标准《蒸压加气混凝土建筑技术应用规程》JGJ/T17-2008,同时参考上海市建筑产品推荐应用标准《YTONG轻质砂加气混凝土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CT003-2008、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应用技术规程》DG/J06-2004等标准和图集,结合山西省的实际情况,经反复调研、讨论和修改,最后经审查会议定稿。
本规程的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和符号、材料及计算指标、结构设计、建筑设计、施工、质量验收和附录。
本规程由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负责管理,太钢(集团)粉煤灰综合利用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请各单位在执行本规程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和积累资料,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寄给太钢(集团)粉煤灰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大同路168号太钢(集团)粉煤灰综合利用有限公司,邮政编码:030003),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太钢(集团)粉煤灰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山西宏泽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山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
主要起草人:王洪兴 张永胜 冯高磊 赵跃山
耿震岗 刘会军 胡荣建 张美霞
李院高 姜晓波 李 薇 魏 群
蔚世锦 何俊廷
主要审查人:哈成德 吴振洲 李桂芬 杜红秀 杨 兵
张吉人 赵俊奇 王荣香 孙素贞 齐锦程
董跃文 魏艳萍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积极合理地推广应用蒸压加气混凝土技术,做到技术先进、工艺合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一般民用与工业建筑工程中,以蒸压加气混凝土板为建筑屋面和墙体的设计、施工与质量验收。
1.0.3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蒸压加气混凝土板》GB15762及有关标准的规定。
1.0.4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和屋面板的设计、施工及质量验收除应符合《蒸压加气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规程》JGJ/T17和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山西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蒸压加气混擬土板autoclaved aerated concrete slabs

以钙质材料和硅质材料为主要原料,以铝粉或铝粉膏为发气剂,采用专用防锈剂处理的焊接钢筋网片配筋,经高温高压蒸汽养护制成的多孔硅酸盐板,可分为屋面板、外墙板、隔墙板等。
2.1.2外墙平均传热系数average heat-transfer coefficient of ex-terior wall
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与热桥部位传热系数按照面积的加权平均值。
2.1.3热惰性指标thermal inertia index
表征围护结构反抗温度波动和热流波动能力的无量纲指标。

(略)

3材料及计算指标
3.1材料
3.1.1钢筋和金属连接件
1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安装所用的钢筋,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HPB300级钢筋的要求。
2安装用的金属连接件的材质、强度指标和防锈处理,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中的Q325的要求。
3当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应用于钢结构时,其用于安装、加强
的钢材,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的规定。

(略)

4结构设计
4.1计算规定
4.1.1蒸压加气混凝土结构构件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构件应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要求,受弯板还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1总则2
2术语和符号2
2.1术语2
2.2符号2
3材料及计算指标5
3.1材料5
3.2材料计算指标5
4结构设计7
4.1计算规定7
4.2受弯板的承载力计算7
4.3受弯板的刚度计算8
4.4构造要求9
5建筑设计14
5.1一般规定14
5.2围护结构热工设计15
5.3建筑构造16
5.4饰面处理17
6施工19
6.1一般规定19
6.2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安装19
6.3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墙体抹灰20
6.4蒸压加气混凝土屋面板安装与施工21
7质量验收22

7.1一般规定22
7.2主控项目23
7.3一般项目23
附录A蒸压加气混凝土板隔墙隔声性能25
附录B蒸压加气混凝土板耐火性能26
附录C配筋加气混凝土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表·27
本规程用词说明28
引用标准名录29
附:条文说明3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
DBJ04/T332-2016
备案号:J13486-2016
钢结构检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spection of steel structure
2016-07-06发布
2016-10-01实施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DBJ04/T 332-2016,钢结构,钢结构技术规程,钢结构检测,钢结构检测技术规程,DBJ04/T 332-2016 钢结构检测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前言
根据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3年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晋建标函〔2013]379号)的要求,本规程由太原理工大学和太原太工天昊土木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
本规程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9章和4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钢材质量与性能检测、焊缝连接质量检测、紧固件性能与连接质量检测、涂装质量检测、尺寸偏差及变形检测、钢结构外观缺陷及损伤检测等。
本规程由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负责日常管理,由太原理工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程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太原理工大学(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迎泽西大街79号,邮编:030024;E-mail:sxgjgdb11@163.com)。
本规程主编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太工天吴土木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山西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站
太原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鼎研工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山西博奥建筑科研检测有限公司
山西省体育文化发展中心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吴植安 樊亚男 宋 军 张 霞
徐宪武 杜雷鸣 李卫文 郭并宝
李 进 李 琳 江 洋 杨虎青
王 冬 郭秀华 牛兴亮 朱 强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哈成德 张文革 雷宏刚 李海旺
石 勇 谢亚斌 常静川 赵 强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了统一山西省钢结构检测工作,合理确定检测程序、检测方法、抽样方案及检测结果的评价,确保钢结构的质量与性能,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在建和既有钢结构的材料、连接、涂装、构件尺寸偏差、变形、损伤等的现场检测及检测结果的评价。
1.0.3钢结构的检测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山西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钢结构检测inspection of steel structure
对钢结构实体进行的原位检查、测量和检验等工作。
2.0.2重要钢结构工程important steel structure engineering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的钢结构工程;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且采用新颖的结构形式或施工工艺的大型钢结构工程。
2.0.3主控项目dominant item
钢结构工程中对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起决定性作用的检测项目。

(略)

3基本规定
3.1检测分类
3.1.1钢结构检测分为在建钢结构工程质量的检测和既有钢结构性能的检测。
3.1.2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在建钢结构工程质量的检测:
1在钢结构施工验收过程中需确定质量状况;
2对施工质量或材料质量有怀疑或争议的情况;
3施工过程中出现工程事故,需通过检测,分析事故的原因以及对结构可靠性的影响;

(略)

4钢材质量与性能检测
4.1一般规定
4.1.1本章适用于钢材的化学成分分析及力学性能检测。
4.1.2钢材质量与性能检测,应按同种构件且同规格为一个检测批。
4.1.3钢材的化学成分分析及力学性能检测现场取样时,应根据检测内容和目的确定取样部位、取样数量和样品尺寸,并应保证样品具有代表性。
4.1.4钢材质量与性能检测,宜以结构有损伤或破坏部位的材料为主,取样时应避开钢结构在制作、安装过程中有可能受切割火焰、焊接等热影响的部位。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4
3.1检测分类4
3.2检测工作程序与要求4
3.3检测方法6
3.4抽样方案8
3.5检测设备和检测人员10
3.6检测报告10
4钢材质量与性能检测12
4.1一般规定12
4.2化学成分分析12
4.3力学性能检测13
5焊缝连接质量检测…14
5.1一般规定14
5.2焊缝外观质量检测14
5.3焊缝内部缺陷检测15
6紧固件性能与连接质量检测16
6.1一般规定16
6.2紧固件性能检测16
6.3紧固件连接质量检测17
7涂装质量检测18
7.1一般规定18
7.2防腐涂层质量检测18

7.3防火涂层质量检测19
8尺寸偏差及变形检测20
8.1一般规定20
8.2构件尺寸及偏差检测20
8.3变形检测21
9钢结构外观缺陷及损伤检测22
9.1一般规定22
9.2外观缺陷检测22
9.3损伤检测22
附录A钢结构性能的静力荷载检验23
附录B钢结构动力性能检测26
附录C钢结构工程监测28
附录D网架节点承载力检测31
本规程用词说明…32
引用标准名录33
条文说明3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03.080
CCS A16
DB1403
阳泉市地方标准
DB1403/T14-2022
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评审规范
2022-08-22  发布
2022-08-22  实施
阳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403/T 14-2022,科技,计划,评审规范,项目立项,DB1403/T 14-2022 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评审规范.pdf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陶和起草规四?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阳泉市科学技术局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阳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文件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阳泉市科技创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阳泉市科技发展研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丽英、王意峰、赵亚民、李银河、程怡、刘刚、王荣花、赵薇、张泽宇。

内容摘抄:

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评审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阳泉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评审的要求,包括常态化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评审和非常态化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评审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阳泉市本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以项目化方式实施的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评审全过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科技计划项目
列入阳泉市本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以项目化方式实施的科学技术研究与试验发展以及其他支撑创新能力提升的科技创新活动。
3.2
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评审
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评审的全过程,包括项目指南凝练、项目指南发布、项目申报组织、项目审核、项目评审、提出拟立项项目清单、计划下达、任务书签订等程序。按照立项评审程序不同,科技计划项目分为常态化科技计划项目和非常态化科技计划项目两类。
3.3常态化科技计划项目
恨据年度科技计划安排,按照项目指南凝练、项目指南发布、项目申报组织、项目审核、项目评审、提出拟立项项目清单、计划下达、任务书签订等程序立项的科技计划项目。
3.4
非常态化科技计划项目
应科技创新特别需求或紧急科技任务,无法纳入年度计划的项目,主要采取快速立项的方式确定。
3.5
项目指南
由市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面向社会发布的项目指南,规定了当年度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的范围、方向、申报条件、申报材料及其他事项说明。
3.6
项目组织单位
科技计划项目申报者所归的县区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归网的行业主管部门
3.7
立项评审机构

市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或由其委托授权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评审的第三方机构。立项评审机构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研管理类单位,具有较为齐备的管理条件、较强的管理能力及良好的社会信誉。
4常态化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评审
4.1开展方式
常态化科技计划项目采取竞争择优、定向择优、定向委托方式,而向阳泉市发布申报通知,采取专家评审与行政决策相结合方式择优避选项目承担单位和团队·
4,2常态化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评审流程图
常态化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评审流程图见附录A。
4.3项目指南凝练
市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以解决“四个而向”重大科学间题和“卡脖子”技术为重点,根据阳泉市战路需求、科技发展规划等,通过深入调研、征求意见等方式,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汇总科技需求,分析、凝练年度项目指南的重点领域、重点方向,形成年度项目清单编制方案,
4,4项目指南发布
市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编制年度项目指南,面向社会发布。
4.5项目申报组织
项目组织单位按照项目指南,组织有关单位,通过阳泉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集中进行网上项目申报。
4.6项目审核
4.6.1项目初审
项目组织单位负责对申请项目进行初审,初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项目直实性:
b)知识产权是香存在纠纷:
c)申请单位征信情况:
d)是否符合项目指南要求。
4.6.2项目复审
立项评审机构对初审通过的申请项目进行复审,复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项目真实性
b)知识产权是否存在纠纷:
c)申请单位征信情况:
d)是否符合项目指南要求。
4.6.3提出拟评审项目清单
市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对复审通过的申请项目审定,并提出参加评审项目清单。

4,7项目评审
4.7.1评审方案
立项评审机构制定科技计划项目评审方案。
4.7.2专家组成
评审专家组由技术、经济、管理等有关方而专家组成,每组5-7人,评审专家从专家库中随机避选。
4.7.3专家要求
评审专家应符合以下要求:
a)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客观公正、严谨负责地作出评审意见:
b)熟悉科技计划管理的相关制度要求,以及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评审流程:
c)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具有同等专业技术水平,从事领域同被评审科技计划项目领域一致:

d)与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单位不存在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
e)符合市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其他规定。
4.7.4答組织
立项评审机构组织项目评审会(或答辩会)。答辩会由项目申请单位向专家介绍项目情况,接受专家提间方式进行。
4.7.5现场评审
评审专家通过审阅项目申报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附件材料和现场答辩粼必要时进行实地考察),按照项目评分表对项目进行综合评审。
4.8提出拟立项项目清单
市级科技行玫管理部门恨据专家综合评审结果,综合考忠区域科技均衡发展、产业发展重点等因素,提出拟立项项目清单。
4,9计划下达
4.9.1计划编制
市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拟立项项目清单情况,提出经费安排计划,编制意见方案,
4.9.2项目公示
市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在部门网站上对拟立项项目进行社会公示。从公告发布之日起,T日内为拟立项项目异议期。公示结束后,对有一般异议的项目,市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在5个工作日内提出处理意见:对有重大争议的项目,由市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召集专家复议,在10个工作日内提出处理意见
4.9.3计划发文
公示无异议,市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协同相关部门下达立项文件。
4.10任务书签订
列入阳泉市科技计划的项目,以计划任务书形式(合同)确定项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内容索引:
目次
前言.…………Ⅲ
1范用…………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常态化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评审.…….…….….…....……2
4.1开形方式.………………2
4.2常态化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评审流程图.……………2
4.3项目指南凝练...………………2
4.4项目指南发布.………2
4.5项目申报组织2
4.6项目审核…………………2
4.7项目评审.………………………3
4.8提出拟立项项目清单.…………………3
4.9计划下达.……………………3
4.10任务书签订.………………………3
5非常态化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评审.…………………………4
5.1项目凝练..………………4
5.2快速立项.………………………4
5.3任务书签订………4
附录A(规范性)常态化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评审流程图……………………….5
参考文献.………………6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03.100.01
A00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W/T2007-2020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巡检考核规范
2020-02-28  发布
2020-05-28  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4/T 2007-2020,党政机关,办公,巡检,用房,考核规范,DB14/T 2007-2020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巡检考核规范.pdf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省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西省机关事务运行保障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西省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山西天正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王云、郭明敏、安培培、赵英俊、许日飞、来志祺、李水宜、王亦、何占金、邱冰皓。

内容摘抄: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巡检考核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巡检考核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内容和方式、程序、考核结果。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开展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巡检考核工作。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党政机关
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
2.2
办公用房
党政机关占有、使用或者可以确认属于机关资产的,为保障党政机关正常运行需要设置的基本工作场所,包括办公室、服务用房、设备用房和附属用房。
2.3
巡检考核
对照工作目标和相关规定,对党政机关办公用房使用和管理情祝进行检查,评价被检查对象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工作职责极行情况。
3基本要求
3.1斑检考核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3.2巡检考核应遵循依法合规、科学规范、实事求是、客规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
3.3机关事务管理、发展改革、财政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成立办公用房联合巡检组,定期对本级党
政机关(含所属垂直管理机构、派出机构)办公用房使用情祝及下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情况进行联合逐检。
3.4理检组应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巡检考核的时间、范由、内容和方式等。
3.5班检组应由参与巡检考核的部门人员组成。巡检人员应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综合能力。
4内容和方式

4.1内容
迎检考核包括以下内容:
a)办公用房使用情况:
b)办公用房管理情况:包括规划、权属、配置、使用监管、维修、处置利用、物业管理等情况:
c)其他必要内容。
4.2方式
4.2.1斑检考核可采用全而检查、随机抽查、重点督查、单位自查等方式。
4.2.2巡检考核可采取定期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内容索引:

目次
前言Ⅱ
1范用1
2术语和定义2
3基本要求1
4内容和方式1
5程序2
6考核结果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
DBJ04/T358-2018
备案号:J14310-2018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assembled buildings with concrete structure
2018-07-09发布
2018-08-01实施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DBJ04/T 358-2018,装配式技术标准,装配式混凝土,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DBJ04/T 358-2018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附条文说明)

 

前言
本标准根据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7年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晋建标字〔2017)112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参考借鉴了国内相关技术成果和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11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建筑集成设计:4.建筑设计:5.结构系统设计:6.给排水、暖通与燃气设计;7.电气设计:8.建筑节能设计:9.预制构件和部品生产;10.施工安装;11,质量验收。
本标准由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负责日常管理,山西建投远大建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工作。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各单位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山西建投远大建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单位(地址:太原市民营经济开发区
工业新区赵庄水厂路,邮编:030108,邮箱:651094865@qq.com)。
本标准主编单位:山西建投远大建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太原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山西省中创建筑设计研究院
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太原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省设计审核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王崇恩 刘元珍 张泽平 段鹏飞
张家广 赵洪波 马权明 吕 平
黄福东 越 森 王寅君 张太清
张循当 张永胜 蒲 净 石 勇
刘 强 胡川晋 潘红艳 郭永军
荣 帆 邵 帅 田 静 郭旭静
支 山 孙 鹏 曹福锋 王燕清
崔 凯 朱永清 张新明 吴晓兵
陈 旭 赵志刚 李 章 叶 菱
赵国厚 胡战利 陈 斌 阴继庞
陈 跃 赵贝荣 闫晓东 邓慧明
庞威宇 温建斌 范文斌 李 玲
寇宇荣 白 焱 宋 潇 顾宇智
王 刚 康竹卿 任志清 何向东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朱向东 赖忠毅 岑涛 周 涛
杜艳哲 滕尚东 李建国 岳秀萍
刘 晖 徐用生 路文渊 韩 君
张吉人 梁福中 朱宝仁 张宗升
王宏业 卫 莉 梁 波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规范山西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建设,按照安全、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要求,全面提高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8度以下地区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及装配整体式框架一现浇核心筒结构等建筑的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安装和质量验收。
1.0.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遵循建筑全寿命期的可持续性原则,并应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应用。
1.0.4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将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集成,实现建筑功能完整、性能优良。
1.0.5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安装、质量验收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山西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装配式建筑assembled building
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主要部分采用预制部品部件集成的建筑。
2.1.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assembled building with concrete struc-ture
建筑的结构系统由混凝土部件(预制构件)构成的装配式建筑。
2.1.3建筑系统集成integration of building systems
以装配化建造方式为基础,统筹策划、设计、生产和施工等,实现建筑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一体化的过程。

3建筑集成设计
3.0.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采用系统集成的方法统筹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安装,实现全过程的协同。
3.0.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应按照通用化、模数化、标准化的要求,以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实现建筑及部品部件的系列化和多样化。
3.0.3部品部件的工厂化生产应建立完善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设置产品标识,提高生产精度,保障产品质量。
3.0.4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进行技术策划,对技术选型、技术经济可行性和可建造性进行评估,并应科学合理地确定建造目标与技术实施方案。

(略)

4建筑设计
4.1模数与模数协调
4.1.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50002的有关规定,实现建筑模块化设计、生产、装配等活动的相互协调,以及建筑、结构、内装、设备管线等综合设计的相互协调。
4.1.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应按照建筑模数制的要求,采用基本模数、扩大模数或分模数的设计方法。基本模数为1M(1M=100mm)。
4.1.3建筑物的开间或柱距、进深或跨度、门窗洞口宽度等宜采用水平基本模数数列和水平扩大模数数列,且水平扩大模数数列宜采用2nM、3nM(n为自然数)。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1总则1
2术语和符号2
2.1术语2
2.2符号6
3建筑集成设计7
4建筑设计9
4.1模数与模数协调9
4.2模块与模块组合11
4.3标准化设计12
4.4平面、立面设计12
4.5外围护系统设计12
4.6内墙、楼面设计15
4.7内装修设计16
4.8门窗安装16
5结构系统设计17
5.1一般规定17
5.2作用和作用组合19
5.3结构材料20
5.4结构分析和变形验算21
5.5构件与连接设计23
5.6楼盖设计26
5.7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31
5.8预制剪力墙结构42

5.9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49
6给排水、暖通及燃气设计51
6.1一般规定51
6.2给排水设计51
6.3暖通及燃气设计52
7电气设计54
7.1一般规定54
7.2低压配电系统设计54
7.3设备选型与安装54
7.4线路选择与敷设55
7.5电气防火55
7.6防雷与接地56
7.7弱电及智能化设计57
8建筑节能设计58
8.1一般规定58
8.2建筑与围护结构节能设计58
8.3给排水、暖通及电气节能设计59
9预制构件和部品生产61
9.1一般规定61
9.2原材料及配件62
9.3模具67
9.4钢筋及预埋件70
9.5预应力构件72
9.6成型、养护、脱模及表面修补74
9.7预制构件检验78
9.8存放、吊运及防护84

9.9资料管理及交付87
9.10部品生产88
10施工安装90
10.1一般规定90
10.2施工准备91
10.3测量定位92
10.4构件安装92
10.5构件连接96
10.6建筑部品安装99
10.7成品保护101
10.8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102
11质量验收105
11.1一般规定105
11.2预制构件106
11.3安装与连接109
11.4部品安装112
附录A质量验收记录115
本标准用词说明119
引用标准名录120
条文说明12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23.040.01
CCS E 98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351-2022
长输管道线路安全巡查规范
2022-10-17  发布
2023-01-16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 /T 2351-2022,安全,巡查规范,线路,长输管道,DB41/T 2351-2022 长输管道线路安全巡查规范.pdf

内容摘抄: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长输管道线路安全巡查的方式、人员要求和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在役长输管道的线路安全巡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251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TSGZ600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长输管道
产地、储存库、用户间的用于输送(油气)商品介质的管道。[来源:GB/T34275-2017,3.1]
3.2
(油气)商品介质
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的原油、成品油、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来源:GDT34275-2017,3.2]
4线路安全巡查
4.1巡查方式
使用单位应安排巡查人员徒步对管道沿线及管道附属设施进行巡查,也可采用无人机、巡检车或其他巡检设备进行辅助巡查。
4.2人员要求
使用单位应对巡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及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允许上岗。技术人员应具有相应的教育背景,并定期参与相关培训。安全管理人员应按照T$GZ6001的要求,取得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证。
4.3巡查内容
4.3.1巡查应每天至少进行一次,巡查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调压站、阀室、阀井是否进水、进杂物,是否有燃气泄漏现象,调压站、阀室的消防器材和燃气泄漏报警装置是否丢失或失效,门窗是香损坏或丢失,建筑物是香损坏:
b)管道有无移位、漂浮、裸露、外防腐层破损等现象,穿越、跨越、架空政设管道及其安全防护设施是香损坏或失:
c)事故后果严重区范围内是否有水土流失、埋深不足、冲沟、塌陷等:
d)检查护坡、堡坎等水工保护设施有无蝎陷、损毁、松动或人为破坏等现象。特别是雨后是否有水毁发生:
e)“三桩一牌”(里程桩阴保测试桩、标志桩/转角桩、加密桩/通信标石、警示牌)是否完好,是否缺失,管道其他附属设施是香损坏:
f)管道中心线两侧各100m范围内,是否有机械施工行为:
g)管道沿线是否有可凝人员或车辆出现,管道上方、中心线两侧各50m范围内是否有新近翻挖动土迹象
h)管道上方及中心线两侧各5范围内是否有违章建(构)筑物、深根植物,以及其他安全净距不足及圈占情况:
i)管道中心线两侧各200n范用内是否有新增建(构)筑物:
j)对管道沿线居民、用户及其他单位进行管道安全知识宜传:
k)其他影响管道安全运行的行为。
4.3.2事故后果严重区的确定原则及风险控制要求按照附录A。
4.3.3管道保护范用内,非管道使用单位组织的相关施工作业,当施工进行到管道中心线两侧各50m范围内时,应由管道使用单位巡查人员实施全程监护,对于穿、跨越交叉项目,当施工进行到管道中心线两侧各5范围内时,应由管道使用单位相关技术人员实施全程监护。监护人员应每日如实填写监护记录。
4.3.4管道使用单位应定期对管道的阴极保护装置、电性能及紧急切断装置进行测试,测试和数据记录一般由巡查人员实施,评估由技术人员实施。测试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略)

4.4问题处置
巡查人员在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排除并按照相关制度上报使用单位安全管理部门。对管道存在的外部安全间题,管道使用单位自身排除确有困难的,应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管道保护工作的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和人民政府及时将其排除。

4.5记录保存
4.5.1巡查人员应按照使用单位质量体系要求填写相关记录并签字确认。每年度坑写的记录应按照项目分类汇总,交档案室存档。管道运行期间内的记录均应妥善保存。
4.5.2使用单位对管道相关记录进行信息化存储,宜采用下列方式:
a)使用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或其他管理系统对管道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监控:
b)将涉及线路巡查及安全管理的所有资料扫描,以电子扫描版的形式储存。

内容索引: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线路安全巡查.…………………………………………1
附录A(规范性)事故后果严重区的确定和巡查风险控制………4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
DBJ04/T343-2017
备案号:J13893-2017
现浇轻质墙体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cast-in-place lightweight wall technique
2017-06-07发布
2017-09-01实施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DBJ04/T 343-2017,现浇轻质墙体,现浇轻质墙体应用技术规程,轻质墙体应用技术规程,DBJ04/T 343-2017 现浇轻质墙体应用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前言
根据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6年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晋建标函〔2016〕57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在认真总结现浇轻质墙体的研发、生产和工程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本着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广泛征求建筑设计、施工,质监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山西省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家现行规范及部分(省)市有关标准,经反复调研、讨论和修改,最后经审查会议定稿。
本规程分六章,其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材料、设计及构造做法、施工和工程验收。
本规程由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负责日常管理,山西宏泽节能科学研究院负贵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山西宏泽节能科学研究院(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双塔西街98号滨河商务,邮编:030001,邮箱:985300123@q4.c0m),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山西宏泽节能科学研究院
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规程参编单位:山西布优特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山西恒基洪远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太原思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山西泰强建材开发有限公司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耿震岗 赵跃山 刘瑞瑞 张晓红
王晓云 李江华 贾迎泽 赵世柱
马洪广 刘 杨 张 强 杨 洋
王 丹 任卓苗 要振华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吴振洲 霍瑞琴 董宝军 昝和平
张吉人 王计寿 王荣香 宋岩丽
韩 君 杨 兵 齐锦程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了推广绿色建筑,发展绿色建材,使现浇轻质墙体在工程应用中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民用建筑的非承重内隔墙工程中采用现浇轻质墙体的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
1.0.3现浇轻质墙体的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除应遵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山西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现浇轻质墙体cast-in-place lightweight wall
以水泥或建筑石膏为胶凝材料,选择掺加粉煤灰、矿渣微粉等材料,辅以外加剂改性,采用轻集料法或泡沫法降低墙体面密度,在施工现场,将混合搅拌好的料浆用专用机械注入组合模板内成型的内设钢丝网片的轻质墙体。
2.0.2钢丝网片steel wire mesh
将纵向和横向钢丝以一定间距垂直排列、交叉点焊制成的网片。

3材料
3.1一般规定
3.1.1现浇轻质墙体采用的胶凝材料应符合下列标准要求:
1《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
2《建筑石膏》GB/T9776;
3《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粉煤灰》JC/T409;
4《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
3.1.2现浇轻质墙体所用的膨胀珍珠岩、膨胀玻化微珠和聚苯颗粒应满足下列及其他相关现行标准的要求:
1《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第1部分:轻集料》GB/T17431.1;
2《膨胀珍珠岩》JC/T209;
3《膨胀玻化微珠》JC/T1042;
4《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JG/T158。
3.1.3现浇轻质墙体所用的原材料、缓凝剂、减水剂、防水剂等添加材料的化学性应相容。

(略)

4设计及构造做法
4.1一般规定
4.1.1现浇轻质墙体施工前,工程设计单位应完成现浇轻质墙体的设计技术文件。设计技术文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提出现浇轻质墙体的种类和轴线分布,现浇轻质墙体的厚度、门窗位置和洞口尺寸以及配电箱、控制柜和插座、开关盒、水电管线分布位置及开槽和预留洞口尺寸的设计;
2应对现浇轻质墙体的防火、隔声、防水等技术性能要求和相应的防火、隔声、防水、防渗、保温及防裂等措施提出设计要求;
3应提出现浇轻质墙体的吊挂件要求和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的设计;
4应明确现浇轻质墙体的抗震性能要求和相应的抗震,加固措施。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材料3
3.1一般规定3
3.2技术要求3
4设计及构造做法5
4.1一般规定5
4.2现浇轻质墙体设计与构造要求5
5施工9
5.1一般规定9
5.2施工准备9
5.3模板与钢丝网片9
5.4轻质墙体浇筑施工10
6工程验收12
6.1一般规定12
6.2主控项目13
6.3一般项目14
本规程用词说明15
引用标准名录16
条文说明17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
DB.J04/T344-2017
备案号:J13905-2017
海绵城市技术标准
Standard for technology of sponge city
2017-06-28发布
2017-09-01实施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DBJ04/T 344-2017,海绵,海绵城市,海绵城市技术标准,DBJ04/T 344-2017 海绵城市技术标准(附条文说明)

 

前言
根据《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6年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晋建标函〔2016〕1123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近年来山西省建筑、小区、市政及绿地雨水利用工程的设计和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和应用研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单元设计;4.设计计算;5.建筑与小区;6.城市道路与广场;7.城市绿地:8.城市水系:9.施工与验收:10.维护管理和8个附录。
本标准由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负责日常管理,由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地址:太原市迎泽区新建南路9号,邮编:030001,邮箱:yaolijxhily(@163.com)。
本标准主编单位: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本标准参编单位:太原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太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太原市园林建筑设计研究院

山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赵月龙 姚 丽 倪宝云 毛立波
焦 阳 郭毓麒 付 晓 郭景欣
郑 灿 张 贺 尹尚高 穆天龙
霍军军 焦云样 李喜民 刘振江
巨 涛 袁树君 刘 芃 孟兆国
傅泽秋 宁学军 管 满 严 平
李娥娥 张小勇 王 方 王 佼
王军海 向银川 刘赫明 任燕红
吴二兵 杨连昱 张增强 张文杰
郑 莹 高彦昌 高海潮 傅立新
韩小晶 孙玉泉 王秀萍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哈成德 李 康 宋 伟 王效承
王学文 吕 平 方 岩 王海刚 常 明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推动山西省海绵城市建设,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保护环境,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与广场、城市绿地、城市水系等海绵城市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管理。
1.0.3海绵城市工程设施与建设项目,应与相关给水排水、建筑工程、道路桥梁、风景园林等专业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1.0.4海绵城市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管理,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山西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海绵城市sponge city
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绿地和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使城市像海绵一样有效控制雨水径流,从而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2.1.2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
指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通过生态化措施,尽可能维持城市开发建设前后水文特征不变,有效缓解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径流总量、径流峰值与径流污染的增加等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2.1.3年径流总量控制率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
根据多年日降雨量统计数据分析计算,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渗透、储存、蒸发(腾)等方式,场地内累计一年得到控制(不外排)的雨水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比例。

3单元设计
3.1一般规定
3.1.1建设项目海绵城市工程设计,应按照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或相关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径流峰值控制率、径流污染控制率及雨水资源化利用率等规划控制指标,确定海绵城市工程设计内容。
3.1.2海绵城市各系统的设施规模及组合形式,应根据降雨量、汇水面、海绵城市控制指标、回用水量、水质要求结合建设条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略)

4设计计算
4.1设计参数
4.1.1设计降雨量应根据上位规划确定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和当地降雨资料确定,可按照本标准附录A进行计算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降雨量。
4.1.2山西省各地市暴雨强度计算公式可参考本标准附录B。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1总则1
2术语和符号2
2.1术语2
2.2符号3
3单元设计6
3.1一般规定6
3.2雨水人渗与滞蓄7
3.3雨水收集与弃流11
3.4雨水储蓄和调节15
3.5雨水净化及回用18
4设计计算22
4.1设计参数22
4.2水量计算23
4.3渗透设施计算25
4.4调蓄设施计算26
5建筑与小区29
5.1一般规定29
5.2工程设计30
6城市道路与广场33
6.1一般规定33
6.2工程设计33
7城市绿地39
7.1一般规定39

7.2工程设计40
8城市水系43
8.1一般规定43
8.2工程设计44
9施工与验收46
9.1一般规定46
9.2透水铺装施工47
9.3绿色屋顶施工50
9.4下沉式绿地施工51
9.5生物滞留设施施工51
9.6雨水渗透设施施工54
9.7雨水调蓄设施施工58
9.8植草沟施工59
9.9初期雨水弃流设施施工59
9.10工程验收60
10维护管理63
10.1一般规定63
10.2设施维护63
10.3风险管理68
附录A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计算方法69
附录B山西22个城市暴雨强度公式72
附录C水在各种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74
附录D山西海绵城市推荐植物一览表76
附录E山西省各市气候情况一览表80
附录F相关设施选型81
附录G低影响开发单项设施功能比较一览表82

附录H山西省部分地区降雨情况84
本标准用词说明94
引用标准名录95
条文说明97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
DBJ04/T355-2018
备案号:J14184-2018
钢管束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Standard for acceptance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concrete-filled rectangular steel tube bundle structures
2018-03-07发布
2018-05-01实施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DBJ04/T 355-2018,钢管束,钢管束混凝土,钢管束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钢管束混凝土结构工程验收标准,DBJ04/T 355-2018 钢管束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附条文说明)

前言
根据《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7年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晋建标字[2017〕112号)的要求,由大同泰瑞集团建设有限公司和大同市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编制组广泛了解和收集国内有关工程资料,总结了近年来国内钢管束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实践经验,借鉴了有关国内及地方标准,开展了多项专题研究,并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对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协商和修改,最后进行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7章和4个附录,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钢管束制作、钢管束安装、钢管束内自密实混凝土施工、钢管束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本标准由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负责日常管理,大同泰瑞集团建设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并及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大同泰瑞集团建设有限公司(地址:山西省大同市御东新区兴和街168号,邮编:037008,邮箱:dtrjszx@163.com)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大同泰瑞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大同市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
本标准参编单位: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大同市二院建筑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大同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大同市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刘永珍 任旭红 杨 军 李锦峰
孙永斌 刘 敏 刘 晖 石 勇
张进伟 杨玉栋 郜福善 张雁青
赵洪波 王雪飞 常 伟 王初光
荣 帆 王 玲 李 飚 潘红艳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齐锦程 贾莉芳 哈成德 张兰香
韩 君 董晓强 杨建忠 张 膺
李玉屏 王荣香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钢管束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民用建筑的低层、多层和高层等钢管束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
1.0.3钢管束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山西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U型钢u-shaped steel
由钢带经冷弯成型设备冷弯而成的U型型材。
2.0.2钢管束rectangular steel tube bundle
由若干U型钢与方形钢管、矩形钢管组焊而成具有多个竖向空腔的部件,形式有一字型、L型、T型、工字型、十字型等。
2.0.3钢管束混凝土构件concrete-filled rectangular steel tube bundle component
由钢管束与束内混凝土共同组成的受力构件。
2.0.4钢管束混凝土结构concrete -filled rectangular steel tube bundle structure
由钢管束混凝土构件与钢柱、钢梁等构件连接组成的主体结构体系。
2.0.5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SCC)
是有高流动度、不离析、均匀性和稳定性,浇筑时依靠其自重流动,无需振捣而达到密实的混凝土。

3基本规定
3.0.1钢管束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应由具备相应钢结构工程施工资质,并应有安全、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单位承担。
3.0.2钢管束制作和安装,应满足施工图设计的要求,施工单位的深化设计文件应经原设计单位确认。
3.0.3钢管束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等技术文件,并应经监理(建设)单位确认。
3.0.4钢管束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时,应使用有效计量器具。各专业施工单位和监理(建设)单位应统一计量标准。

(略)

4钢管束制作
4.1一般规定
4.1.1钢板、方形钢管、矩形钢管及焊接材料等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1.2U型钢加工及其他部件制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及本标准的有关规定。部件出厂应按规定进行验收检验,并形成出厂验收记录。要求预拼装的应进行预拼装,并形成记录。
4.1.3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持证焊工必须在其考试合格项目及合格证规定的范围内施焊。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3
4钢管束制作5
4.1一般规定5
4.2原材料及成品进厂验收6
4.3U型钢加工9
4.4U型钢焊接11
4.5钢管束预拼装14
5钢管束安装16
5.1一般规定16
5.2钢管束部件进场验收17
5.3钢管束部件现场拼装18
5.4钢管束基础和支承面安装20
5.5钢管束安装和校正22
5.6钢管束部件与钢梁连接25
6钢管束内自密实混凝土施工28
6.1一般规定28
6.2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28
6.3束内自密实混凝土施工29
7钢管束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31
附录A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34
附录B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38

附录C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39
附录D钢管束类型图例52
本标准用词说明53
引用标准名录54
条文说明5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J04/T383-2019
备案号:J14672-2019
热泵型热回收多功能新风机组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use of the multifunctional fresh air handling unit which with heat pump and energy recovery device
2019-04-23  发布
2019-06-01  实施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DBJ04/T 383-2019,多功能,应用技术规程,新风机组,热回收,热泵型,DBJ04/T 383-2019 热泵型热回收多功能新风机组应用技术规程.pdf(内附条文说明)

前言
根据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6年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晋建标函〔2016)1123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相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省近年来的工程实践经验,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的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设计;5.监测与控制;6.施工与安装;7.调试与验收;8.运营管理;9.安全、卫生和环境要求。
本规程由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山西省工程建设
标准定额站负责日常管理,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府东街5号,邮编:030013,邮箱:sxsy1s@126.com)。
本规程主编单位: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浩特普尔空调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中方森特建筑工程设计研究院 山西力能暖通科技有限公司 山西和鑫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朱宝仁 王康成 程权 王亚琼 张亚南 罗俊山 杜震宇 黄鹂 张亮 吕智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齐锦程 王旭霞 路文渊 冯瑞峰 杨晋明 刘红兵 韩春林 郭建民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规范热泵型热回收多功能新风机组的应用,实现节约能源、经济合理、安全卫生和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使用热泵型热回收多功能新风机组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营管理。
1.0.3热泵型热回收多功能新风机组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营管理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山西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热泵型热回收多功能新风机组 multifunctional fresh air handling unit with heat pump and energy recovery device

将热泵循环和全(显)热回收装置结合起来,对新风进行处理的一种空气调节设备,简称多功能新风机组。
2.0.2全热交换装置
total heat exchange equipment

新风和排风之间同时产生显热和潜热交换的装置。
2.0.3
显热交换装置sensible heat exchange equipment

新风和排风之间只产生显热交换的装置。
2.0.4焓交换效率enthalpy exchange efficiency
对应风量下,新风进、出口焓差与新风进口、排风进口焓差之比,以百分数表示标准空气状态下,由装置外声缝隙从排风侧漏入、漏出的风量与装置名义新排风量均值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2.0.8内部漏风率internal air leakage ratio

标准空气状态下,装置西部从排风侧漏入新风侧的风量与装置名义新风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2.0.9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2.0.10 HMI(人机界面)Human Machine Interface
人机界面(又称用户界面或使用者界面)是系统和用户之间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媒介,它实现信息的内部形式与人类可以接受形式之间的转换。
2.0.5温度交换效率
temperature exchange efficiency

对应风量下,新风进、出口温差与新风进口、排风进口温差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2.0.6热泵型热回收多功能新风机组输人功率
input power of multifunctional fresh air handling unit with heat pump and energy recovery device
多功能新风机组的风机和热泵用电设备输入功率之和,单位为 kW或W。
2.0.7外部漏风率external air leakage ratio

3基本规定
3.0.1热泵型热回收多功能新风机组的应用应根据建筑的特点,合理选用产品类型。
3.0.2热泵型热回收多功能新风机组按压缩机的调节方式可分为定频压缩机和变频压缩机。
3.0.3热泵型热回收多功能新风机组按冷源种类可分为标准型多功能新风机组和双温冷源多功能新风机组。
3.0.4热泵型热回收多功能新风机组按机组的结构形式可分为整体式和分体式。
3.0.5热泵型热回收多功能新风机组按机组的安装形式可分为吊顶式和落地式。
3.0.6机组名义工况应符合表3.0.6的规定,大气压101kPa,室内排风侧风量是室外新风侧风量的75%~100%。

3.0.7机组的制冷(热)性能系数不应小于表3.0.7的规定值。

4设计
4.1一般规定
4.1.1设有集中排风的通风空调系统,在满足卫生要求的条件下,经技术经济比较确认合理时,宜采用热泵型热回收多功能新风机组。
4.1.2多功能新风机组对引入室内的新风根据新风设计参数和室内环境进行过滤、加热、冷却、加湿、除湿等处理,机组的选型应依据新风量、排风量及室内外计算参数进行。
4.13多功能新风机组的热泵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1.4多功能新风机组的热回收装置常用形式与特点应符合表4.1.4的规定。
表4.1.4热回收装置常用形式

(表略)

4.1.5多功能新风机组的热交换器选择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1.6新风的进风温度,夏季宜采用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冬季宜采用空调室外计算温度。
4.1.7多功能新风机组宜具备旁通功能,过渡季节新风可直接供给室内。
4.1.8当室外空气设计计算温度低于排风侧出口空气露点温度时,应采取防结露措施。
4.1.9多功能新风机组宜安装于室内,若需室外安装,设备和管道应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4.1.10多功能新风机组送排风风机宜采用变速调节,以便于按需求调节风量。
4.1.11新风量应按照设计要求送到各个房间,新风口及排风口宜设置调节措施。
4.2设计参数
4.2.1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的有关要求
4.2.2设计新风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公共建筑主要房间每人所需最小新风量应符合表4.2.2-1的规定;

(表略)

4.3新风处理与设备选型
4.3.1在排风含有污染物时,多功能新风机组使用的热回收装置宜选用液体循环式。
4.3.2多功能新风机组可利用建筑已有冷热源,以增加多功能新风机组的制冷制热能力。
4.3.3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宜分别设置多功能新风机组:
1使用功能不同:
2使用时间、频次不同;
3温湿度基数和允许波动范围不同;
4室内卫生标准要求不同;
5噪声要求标准不同。
4.3.4多功能新风机组选配的空气过滤器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空气过滤器》GB/T14295的有关规定,并宜设置压差报警装置。
4.3.5多功能新风机组的选型应满足下列要求:
1设置集中空调系统的区域,宜将新风处理至室内空气露点温度;
2设置集中供暖系统的区域,冬季处理后的出风温度应高于室内设计温度,风口应避免直吹人体;
3当室内对除湿有更高要求时,应通过计算选型以保证多功能新风机组除湿量满足设计要求;
4当冬季对新风温度要求较高时,应校核多功能机组的热泵选型以保证选型满足要求。
4.3.6多功能新风机组设置旁通装置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非热回收使用期运行的时间较长时,应设置旁通管路;
2非热回收使用期运行的时间较短,但无效使用会缩短热回收
装置运行寿命或风机无效运行能耗较大时,应设置旁通管路;
3在非热回收使用期运行中,机组有增大新风或排风风量需求时,应设置可调节旁通管路。
4.3.7多功能新风机组选型风量宜附加5%~10%。
4.3.8热泵热回收新风机组排风和新风比例宜大于75%。
4.3.9多功能新风机组的设置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为方便机组的维护管理,设备宜设置在专用机房内,并采取必要的消声减振措施以满足噪声标准要求;
2机组安装应考虑机组的检修和维护空间。
4.3.10进风口应设置在室外空气较清洁的地方;当进、排风口同侧布置时,排风口宜高于进风口6m,进排风口在同侧同一高度布置时,其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m;进排风口的底部距离室外地面不宜小于2m。
4.3.11房间内的气流组织应合理,并应避免气流滞留和短路。
4.3.12当房间排风含有有害物质时,空调通风系统的排风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应进行高空排放,排风口设置应满足环保相关规定要求。

4.4风管设计
4.4.1风管宜采用圆形、扁圆形或长短边比不大于4的矩形截面。风管的截面尺寸宜按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的有关规定执行。
4.4.2风管与设备的连接处应装设柔性接头,其长度宜为150mm~300mm.
4.4.3设备进风及出风口处宜设置调节阀,调节阀宜选用多叶式或花瓣式。
4.4.4风管材料、配件及柔性接头等材料的防火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4.4.5系统的风管布置、防火阀设置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4.4.6矩形风管采取内外同心弧形弯管时,曲率半径宜大于1.5倍的平面边长;当平面边长大于500mm,且曲率半径小于1.5倍的平面边长时,应设置弯管导流叶片。
4.5绝热
4.5.1设备、管道及其附件等下列部位应采取绝热措施:
1可能导致冷热量损失的部位;
2外壁、外表面易产生冷凝水的部位。
4.5.2设备和管道的绝热,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保冷层的外表面不得产生凝结水:
2管道和支架之间,管道穿墙、穿楼板处均应采取防止“冷桥”、热桥”的措施;
3采用闭孔材料保温时,外表面应设保护层;采用非闭孔材料保冷时,外表面应设置隔汽层和保护层;

4室外设备和管道的保温层外应设硬质保护层。
4.5.3设备和管道绝热材料的主要技术性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GB/T4272和《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GB/T8175的要求确定,并优先采用导热系数小、湿阻因子大、吸水率低、密度小且综合经济效益高的材料;绝热材料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
4.5.4设备和管道的保冷层、保温层厚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GB/T4272和《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GB/T8175的要求确定,凝结水管应防止表面凝露。
4.6消声与隔振
4.6.1多功能新风机组系统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传播至使用房间和周围环境的噪声级和振动级,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6.2住宅、学校、医院和旅馆的室内允许噪声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的规定。
4.6.3多功能新风机组及配件产生的噪声,当自然衰减不能达到允许噪声标准时,应设置消声设备或采取其他消声措施。
4.6.4消声设备及隔振装置的选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的有关规定。

内容索引: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4
4设计6
4.1一般规定…6
4.2设计参数7
4.3新风处理与设备选型9
4.4风管设计11
4.5绝热11
4.6消声与隔振12
5监测与控制13
6施工与安装17
6.1一般规定17
6.2施工与安装17
7调试与验收18
7.1调试18
7.2验收18
8运营管理20
9安全、卫生和环境要求22
本规程用词说明23
引用标准名录24
附:条文说明2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04/T 383-2019 热泵型热回收多功能新风机组应用技术规程.pdf(内附条文说明)已关闭评论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
DBJ04/T349-2017
备案号:J13998-2017
混凝土保温幕墙工程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concrete curtain walls with insulation layer engineering
2017-09-22发布
2017-12-01实施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DBJ04/T 349-2017,保温幕墙工程技术标准,幕墙工程技术标准,混凝土保温幕墙工程技术标准,DBJ04/T 349-2017 混凝土保温幕墙工程技术标准(附条文说明)

 

前言
根据《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7年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晋建标字〔2017〕112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了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后,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材料:4.性能与构造:5.设计:6.施工;7.验收,共七章。
本标准由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负责日常管理,由太原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太原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地址: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邮编:030024,邮箱:tylgdsjy@126.com)。
本标准的某些技术内容涉及下列专利,涉及专利的具体技术问题,标准的使用者可直接与专利权人或者专利申请人协商处理。
本标准的发布机构(管理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1.一种混凝土保温幕墙体系(Z2012205018722)》
2,用于混凝土保温幕墙体系的塑料垫块固定件(ZL2016206363380)
3.混凝土保温幕墙砼浇筑骨料分离器(Z2016208252626)
4.一种混凝土保温幕墙的混凝土浇筑方法(Z2017102091102)
5.混凝土保温幕墙体系支撑构件(ZL2016208252630)

本标准主编单位:太原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河南省华亿绿色建材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山西中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太原王孝雄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山西华亿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郑州锦源新型节能材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赵 斌 栾景阳 胡伦坚 李建民
吕如春 朱耀武 朱培仁 高晓娟
张 循 杨红伟 马寅栋 赵志刚
吴志杰 孙 鹏 冯高磊 郝志杰
姚明悦 王 灏 方文烨 张永胜
刘亚东 陈 旭 石 勇 赵洪波
陈 鹏 张 宇 赵 端 王志方
李 章 郝 建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齐锦程 吴振洲 张耀泽 马 福
朱宝仁 张太清 董宝军 张吉人 茹朝阳 张 波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贯彻国家和山西省建筑节能政策,规范混凝土保温幕墙工程的应用,保证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的民用建筑中混凝土保温幕墙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混凝土保温幕墙工程的材料、设计、施工及验收等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山西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混凝土保温幕墙concrete curtain wall with insulation layer
由混凝土防护层与保温板材组成的、不承担主体结构荷载与作用的建筑外墙外保温构造。包括现浇混凝土保温幕墙、后置混凝土保温幕墙。
2.0.2现浇混凝土保温幕墙cast.-in situ concrete curtain wall with insulation layer
与主体结构同步施工的混凝土保温幕墙。
2.0.3后置混凝土保温幕墙post concrete curtain wall with insu-lation layer
主体结构或建筑围护墙体施工完成后再施工的混凝土保温幕墙。
2.0.4硅酮建筑密封胶weather proofing silicone sealant
幕墙嵌缝用的低模量中性硅酮密封材料。

3材料
3.1一般规定
3.1.1混凝土保温幕墙系统主要组成材料包括:保温板、钢筋、混凝土、钢材连接件、硅酮建筑密封胶等。
3.1.2混凝土保温幕墙系统选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及设计要求,并应有出厂合格证。

(略)

4性能与构造
4.1性能要求
4.1.1保温性能应符合本标准5.4幕墙热工设计的有关规定。
4.1.2安全性能应符合本标准5.3结构设计的有关规定。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材料3
3.1一般规定3
3.2材料性能3
4性能与构造5
4.1性能要求5
4.2构造要求5
5设计6
5.1一般规定6
5.2建筑设计6
5.3结构设计6
5.4热工设计8
5.5防火与防雷设计8
6施工9
6.1一般规定9
6.2模板子项工程9
6.3保温板子项工程9
6.4钢筋子项工程10
6.5混凝土子项工程10
7验收12
7.1一般规定12
7.2模板和钢筋子项工程13

7.3保温板子项工程13
7.4混凝土子项工程15
附录A混凝土保温幕墙构造参考做法及热工性能参数18
附录B预埋件设计21
附录C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23
附录D荷载设计26
本标准用词说明29
引用标准名录30
条文说明3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27.010
F10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2001-2020
党政机关能耗定额
2020-02-28  发布
2020-05-28  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4/T 2001-2020,党政机关,能耗定额,DB14/T 2001-2020 党政机关能耗定额.pdf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山西省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提出并监督实值。
本标准由山西省机关运行保障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山西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敏、段文华、张辰宇、衡刘平、邢建全、祁美宝、郭强强、董莉、王晓莉、朱蓉、王燕利。

内容摘抄:

1范国
本标准规定了山西省党政机关能耗定领的术语和定义、定额指标、统计范围、计算方法和管理措道。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党政机关能耗的管理工作,与党政机关用能特点相似的其他单位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您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GB/T384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法
GB/T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T29149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GB/T32019公共机构能源管理体系实范指南
GB/T50353建筑工程建筑而积计算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党政机关
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纪检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也包括用能特点与党政机关相同的各级党政机关派出机构、直属事业单位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团体组织。按照行政层级分为省直机关、设区市市级机关和县级及以下机关。
3.2
单位建筑面积非供暖能耗
一个统计期内,党政机关运行过程巾,除供暖能耗和交通工具用能之外消耗的备种能源实物量折算为标准煤的总和与建筑而积的比值。单位为kgce/。
3.3
单位采暖建筑面积供暖能耗
一个统计期内,党政机关运行过程中用于供暖消耗的能源实物量折算为标准煤的总和与采暖建筑而积的比值。单位为kgce/m,
3.4

用能人数
一个统计期内,党政机关的日平均用能人数,包括在岗在编职工、长期聘(借)用的编外工作人员、提供全天服务的人员和流动人员等。
3.5
人均棕合能耗
一个统计期内,党政机关运行过程中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折算为标准煤的总和与用能人数的比值。单位为kgce/p.
3.6
常规用能系统单位建筑面积电耗
一个统计期内,党政机关运行过程中由照明和插座、空调、动力用能系统消耗的电量总和与建筑而积的比值。单位为kWh/m。
3.7
约束值
实现党政机关正常运行所允许的能耗指标上限值,
3.8
基准值
党政机关正常运行且采取一定的节能管理技术措道后的能耗指标数值,
3.9
引导值
党政机关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提升能效的目标值。
4定额指标
4.1定额指标值
各类党政机关能耗定额指标值见表1。
表1定额指标值

(表略)

4.2定额指标使用方法
4.2.1在满足党政机关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能耗不应大于所对应能耗定额指标的约束值。
4.2.2若党政机关的能耗小于等于能耗定额指标的钓束值但大于基准值,应设定年度提升目标,逐步达到对应能耗定额指标的基准值。
4.2.3若党政机关的实际能耗小于等于能耗定额的基准值但大于引导值,鼓励达到引导值。

内容索引: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定额指标2
5统计范围3
6计算方法4
7管理措准6
附录A(资料性附录)常用能源折算标准煤参考系数7
参考文献8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87.040
G51
团体标准
T/GDTL008-2019
水性环氧防腐涂料(双组分)Water-based epoxy anticorrosive coatings(two-component)
2019-12-28  发布
2020-03-01  实施
广东省涂料行业协会  发布

(双组分),T/ GDTL 008-2019,水性环氧,涂料,防腐,T/GDTL 008-2019 水性环氧防腐涂料(双组分).pdf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20004.1-2016《团体标准化第1部份:良好行为指南?和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和格式编写。
本标准由广东省涂料行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广东省涂料行业协会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江门市制漆厂有限公司、广州集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英德市华宾徐料有限公司、广东风铃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肇庆千江高新材料科技股份公司、广东四方威凯新材料有限公司、广州励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高明同德化工有限公司、广东德丽雅新材料有限公司、广东德康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广东省质量监督涂料产品检验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达、阮济衡、余飞、钟影、张鸿、杨鹏博、乐露、陈字东、邱旭炜、汪松青、彭文表、李欣。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内容摘抄:
水性环氧防腐涂料(双组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金属件表面装饰与防护的水性环氧防腐涂料(双组分)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运。
本标准适用于以水性环氧树脂或改性水性环氧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以有机胺或改性有机胺等为固化剂的常温干燥型双组分水性防腐涂料,不适用于水性环氧富锌底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24色漆、清漆和印刷油墨研磨细度的测定
GB/T1725色漆、清漆和塑料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GB/T1728-1979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定法
GB/T1732漆膜耐冲击性测定法
GB/T1733-1993漆膜耐水性测定法
GB/T1740漆膜耐湿热测定法
GB/T1766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
GB/T1771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
GB/T3186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6739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
GB/T6742色漆和清漆弯曲试验(圆柱抽)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8923.1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
GB/T9269涂料黏度的测定斯托默黏度计法
GB/T9271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
GB/T9274-2008色漆和清漆耐液体介质的测定
GB/T9278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
GB/T9286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9750涂料产品包装标志
GB/T13288.1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喷射清理后的钢材表面粗糙度特性第1部分:用于评定喷射清理后钢材表面粗糙度的IS0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的技术要求和定义
GB/T13491涂料产品包装通则
GB18582-2008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徐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GB/T239862009色漆和清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W0C)含量的测定气相色增法
GB/T23993-2009水性涂料中甲醛含量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GB24409-2009汽车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金属件Metal parts
本标准所指的金属件为碳素钢,主要用于制造承受静载荷的各种钢结构件及不需要热处理的机械零件和一般钢铁焊接件,如铁道设施、桥梁、大型储罐设施、钢结构构筑物及各类建筑工程机械等。
4产品的分类
本标准将水性环氧防腐涂料(双组分)产品按应用功能分为面漆、中间漆和底漆三类。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3.310
A91    G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T1344-2016
安防人脸识别应用
视频人脸图像提取技术要求

Face recognition application in security systems-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face image extraction from video
2016-09-14发布
2016-09-14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发布

GA/T 1344,GA/T 1344-2016,人脸提取,人脸识别,安防人脸识别应用,视频人脸图像提取,GA/T 1344-2016 安防人脸识别应用 视频人脸图像提取技术要求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范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人体生物特征识别应用分技术委员会(SAC/TC100/SC2)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银晨智能识别科技有限公司、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山西省公安厅、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国防科技大学、北京中盾安全技术开发公司、广州像素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亚略特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海鑫科金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文斌、侯鸿川、刘君平、刘琳、赵军、李子青、雷震、谢剑斌、赵士伟、姚若光、邵宇、杨春宇。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防人脸识别应用中视频人脸图像提取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安防人脸识别应用中视颗人脸图像提取的方案设计、相关产品研制和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A/T893一2010安防生物特征识别应用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A/T893一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视频人脸图像提取face image extraction from video
从视颗图像序列中按照要求发现并获取人脸图像的过程。
3.2
人脸检测face detection
从给定视频图像序列中发现人脸图像并确定其位置和大小的过程。
3.3
人脸聚类face clustering
将人脸图像按照视频中出现的人次归类分组并标识的过程。
3.4
人脸选取face selection
从归类分组的人脸图像中选出符合预定要求图像的过程。

(略)

4组成
视频人脸图像提取由人脸检测、人脸聚类和人脸选取组成。

首先对视频图像序列进行人脸检测,再对其结果进行人脸聚类形成归类分组,然后对每组人脸图像进行人脸选取。人险检测是必选的,人脸聚类和人脸选取是可选的,人脸选取应在人脸聚类开启后进行。

内容索引:

前言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组成3
5技术要求3
5.1功能要求3
5.2性能要求3
6测试方法3
6.1概述3
6.2功能测试4
6.3性能测试6
6.4测试文件8
附录A(规范性附录)视频人脸图像提取测试用标准视频要求…9
附录B(资料性附录)测试文件记录格式…1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