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2078.2-2008 额定电压500kV(Um=55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第2部分 额定电压500kV(Um=55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ICS 29.060. 20
GB K 13
中华人民共和1国国家标准
GB/T 22078.2- 2008
额定电压 500 kV(Um = 550 kV)交联聚乙烯
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第2部分:额定电压500 kV(Um = 550 kV)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Power cables with cross linked polyethylene insulation and their accessories for
rated voltage of 500 kV(U. = 550 kV)-
Part 2: Power cables with cross-linked polyethylene insulation for rated voltage of
500 kV(U_ = 550 kV)
2008-06-30发布
200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言
GB/T 22078(额定电压500 kVIU, = 50 kV)交联聚Z婚绝據电力电缆及其附件》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额定电压500kV(U.=550kV)交联聚乙烯艳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试验方法和.要求:
第2部分:额定电压500 kV(U_ = 550 kV)交联聚乙耀绝緣电力电缆:
-第3部分额定电压500 kV(U_ =550 kV)交眠聚乙最地缘电力电缆附件。
本部分为GB/T 22078的第2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13)日日。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电缆研究所。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但.武汉高压研究院.沈阳古河电缆有限公司。上海上缆廓企电缆有限公司.青岛汉缆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万马电缆有限公司。宝胜科找创新段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应启良,物黎明.张道利,华良伟。陈沛云,姜松穿,房权生。
额定电压500 kV(U. = 550 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及其附件
第2部分:额定电压500 kV(Um =550 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1范围
GB/T22078的本部分规定了固定安装的额定电压500kV(U,=550kV)交联聚乙婚绝缘电力电置的型号.材料.技术要求.试验,验收规则.包装和贮运。
本部分适用于通常安装和运行条件下的单芯电缆,但不适用于如海底电缆等特球用途电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酒过本部分的引用面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陆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點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面。鼓励根据本部升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造用于本部分。
GB/T 2951.11- 2008 电缆和光缆銫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 11都分:通用试验方法一
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一机域性能试脸(IEC 60811-1-1-2001 .IDT)
GB/T 2951.12- 2008 电缆和光纜銫燦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 12部分。通用试验方陆一
热老化试险方法(IEC 60811-1-2;: 1985 ,IDT)
GB/T 2951. 14- 2008 电缆 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近用试验方法第 14都分,通用试验方法一
低温试验(IEC 60811-1-4:1985.IDT1
GB/T 2951.21- 2008 电缆 和光纜艳緣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21 部分,弹性体观合料专
用试验方法一- 附臭氧试验一热延 伸试验一设矿 物油试验(IEC 60811-21 ,2001 ,IDT)
GB/T 2951.31- 2008电缆 和光纜绝緣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31 部分:聚氣乙烯觀合料
专用试验方法一高温压力试验一抗开裂试( IEC 6811-3-1:1985.101)
GB/T 2951.32- 2008 电缆 和兄纜銫緣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 32部分。聚氣乙煽混合料
专用试验方法一失亚试验一热稳定性试验( IEC 60811-3-2:1985.IDT)
GB/T 2951.41- 2008 电缆和 此缆绝緣和护套村料通用试验方法第41部分:聚乙靜和聚丙燔
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一耐环境应力开裂试验一熔体指数测量方法一 直按燃烧法测 量聚乙锅中强显
和/或矿物质填料含量一热重分断法(TGA)测量蛋黑含量一显微镜法评 估聚乙燭中國黑分散度
( TEC 80811-12004.IDT)
GB/T 2952.2- -1989 电缆外护层 金 属套电缆通用外护层(IEC的6055-2;1981)
GB/T 3048.4- -2007 电线 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 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
GB/T 2048.8- 2007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 8部分,交施电压试验(IEC 80060-1,1989.NEQ)
GB/T 3048. 11- 2007电线 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11 部分:介质损耗角正切试验
GB/T 3048. 12- 2007 电线 电规电性能试验方法第 12部分:局部放电试验( I政XC 0885-3:1988.MODI
GB/T 3048. 13- 2007电线 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13部分:冲击电压试验( IEC 60230:1966.1EC 60060-1:1989. MOD)
3定义
本部分除采用GB/T22078.1一2008的定义外,还采用以下定义:
近似值approximate value
一个既不保证也不检查的数值,例如用于其他尺寸值的计算。
4电缆特性
4.1应按GB/T22078.1一2008第6章要求确知并申明GB/T22078.1一2008中6.1明确的各项电缆
特性,其中电缆的额定电压为:
U。=290kV;
U=500kV:
U=550 kV
4.2电缆导体最高允许温度:正常运行时为90℃:短路时(最长5s)为250℃。
4.3电缆安装时最小弯曲半径推荐为20倍电缆外径:电缆安装后最小弯曲半径推荐为15倍电缆外径。
4.4电缆使用环境参照附录A。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22078.3-2008 额定电压500kV(Um=55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第3部分 额定电压500kV(Um=55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附件
ICS 29. 060. 20
K 1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2078.3- -2008
额定电压 500 kV(Um=550 kV)交联聚乙烯
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第3部分:额定电压500 kV(Um =550 kV)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附件
Power cables with cross-linked polyethylene insulation and
their accessories for rated voltage of 500 kV(U =550 kV)-
Part 3: Acessories for power cables with cross-linked polyethylene
insulation for rated voltage of 500 kV (U.=550 kV)
2008-06-30发布
200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言
GH/T 220784额定电压800 kWU.- 650 k9)交联聚乙播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额定电压500 kVOU_ -550 kV)交联聚乙龆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试验方法和要求:
第2鄙分:额定电压S500 kVCU_ - 550 LV)交联聚乙耀绝缘电力电缆:
第3部分:额定电压500 kVU_ - 550 kV)交联鄆乙龄地锋电力电缆附件。
本部分为GB/T 22078的第3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阿录B.附录C和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同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由超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3)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尊单位1上海电缆研究所。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三原电缆有限公间。式汉高医研究院.宝胜青容可曼电缆有限公司、江苏安掌超高压电缆附件公司.北京电力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应启良.魏东,杨黎明,吴春忠.陈晓鸣,李华春。
额定电压500 kV(Uw = 550 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及其附件
第3部分:额定电压500 kV(U_= 550 kV)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附件
1范围
GB/T 22078的本部分规定r顿定电压500kV交联聚乙师地学电力电国阳件的基本站构。型号、技术要求、验收规则,包装.运输和吧存。
本部分适用f额定电压500kV交联魔乙烯绝燦电力电观的户外终墙,气体地绿终简(GIS终墙)。
轴凝路箱.复台终刷,直通接头和绝缘接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养欧通过GW/T 22078的本郝分的引用面成为本邮分的历故。凡是找日用的引用文作,其陈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背误的内帘)成修订服均不适用F本部分,然面.鼓励机制本部分达皮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儿是不住8明的引用文件.其战断版本近用f本部分。
GB311.1- 1007高压榆变电设各的地缘配合(IEC明60071-1 ;190)
GB/T 4428- 2007 铜及铜合金 拉制奉
GI/T772- 2005 高压范缘子壳件技术条件
GB/T3018.8- 200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力法 第8 部分。文流电压试必(IEC 50601, 1089.NEQ)
GB/T 3048.12- 2007 电线 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 12部分。与都收电试段(IEC 60885-3,1988 ,MOD)
GB/T 3048.18- 20077 电线电境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12年分:冲击电压试验(IEC 90230;1966.1EC 60060-1 :1989.M0D
GI/T582- 199高压电 力设各外绝耀与移等级(IEC的6a5o7 199)
GB/T 7354- 2003 局都故电测 量(IEC 60270;200 ,IDT)
GB/T 11604-1089高压电 器设备无线电干优河试方法(epr IEC 60018 e 1980)
GI/T 12464- 2002普通 水箱
GH/T 22078. 1- 2008额定电压 500 kYIU. - S50kVD)交联里乙切绝峰电力电缆及其期件第 1部分:额定电压500kV0U.-550kV)交联枭乙佛绝缘电力电博股其附件的电力电缆系统试验方法和要求(IEC 62067 12006. M0D)
GB/T 22078.2- 2008 额定电压 500 kV(U. - 650 kV)交联聚乙铺地缘电力电缆及其期件第2部分:制定电压500 kVeU. = 50kV)交联集乙妈绝缘电缆1B6C6221-209 2007额定电压 s2LV以上气体地缘金属封间开关充的电 地及挤乜地缘电院充油及干式电缆终嘴的电嘴连接装置
3定义
除采用GB/T 22078.1- 2008 有关定文外。以下定又适用于本部分。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41/T 2302-2022 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规程
ICS 07.060
CCS A 47
DB41
河南省 地方标准
DB41/T 2302—2022
人工影响天气地面 作业规程
2022 - 09 - 16 发布 2022 - 12 - 14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平顶山市气象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杜春丽、张天华、郭献林、张金萍、丁建芳、田万顺、黄毅梅、马鑫鑫、王山
海、程博。
引 言
近年来,随着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作业需求增多,地面作业规模和作业频次显著
增加,作业安全逐渐成为制约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涉及作业前计划制订、作业公告发布,作业人员、装备、弹药、场地等准备,作业实施过程中作业空域申请、作业发射操作及可能的作业应急处置,作业结束后作业场地清理、装备保养、弹药清点入库、作业信息填报与作业总结评估等环节。目前,各地在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时基本遵循一定的作业流程,但尚未实现规范化、标准化运行,为规范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提升作业安全水平,制定本文件。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的基本要求、计划制订、作业准备、作业实施、应急处置、作
业结束、信息填报与作业评估。
本文件适用于高炮、火箭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7274—2018 人工影响天气火箭作业点安全射界图绘制规范
GB/T 39782—2021 人工影响天气高炮作业点安全射界图绘制规范
QX/T 18—2020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用37mm高炮检测规范
QX/T 99—2019 人工影响天气安全 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安全操作要求
QX/T 151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术语
QX/T 165—2012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用37mm高炮安全操作规范
QX/T 297—2015 地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管理要求
QX/T 472—2019 人工影响天气炮弹运输存储要求
QX/T 493—2019 人工影响天气火箭弹运输存储要求
QX/T 547—2020 人工影响天气安全 地面作业空域申请和使用规范
DB41/T 1977—2020 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公告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QX/T 151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单位用高炮、火箭等地面作业装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组织或机构,简称作业单位。
3.2
指挥人员
从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的人员。
[来源:QX/T 151,8.6,有修改]
3.3
作业人员
操作高炮、火箭等作业装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人员。
[来源:QX/T 151,8.7,有修改]
DB41/T 2302—2022
4 基本要求
4.1 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装备应年检合格,并按照装备安全管理要求进行维护保养。
4.2 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弹药应通过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或其指定单位的验收,并处于使用有效期
内。
4.3 实施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的作业点应按照 QX/T 547—2020 中 5.1 的要求报空域管理机构批准或备案。
4.4 作业人员应符合 QX/T 297—2015 第 7 章的要求,并由作业单位为作业人员办理保险。
5 计划制订
(略)
ICS 07.060
CCS A 47
DB41
河南省 地方标准
DB41/T 2302—2022
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规程
2022 - 09 - 16 发布 2022 - 12 - 14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平顶山市气象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杜春丽、张天华、郭献林、张金萍、丁建芳、田万顺、黄毅梅、马鑫鑫、王山
海、程博。
引 言
近年来,随着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作业需求增多,地面作业规模和作业频次显著
增加,作业安全逐渐成为制约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涉及作业前计划制订、作业公告发布,作业人员、装备、弹药、场地等准备,作业实施过程中作业空域申请、作业发射操作及可能的作业应急处置,作业结束后作业场地清理、装备保养、弹药清点入库、作业信息填报与作业总结评估等环节。目前,各地在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时基本遵循一定的作业流程,但尚未实现规范化、标准化运行,为规范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提升作业安全水平,制定本文件。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的基本要求、计划制订、作业准备、作业实施、应急处置、作
业结束、信息填报与作业评估。
本文件适用于高炮、火箭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7274—2018 人工影响天气火箭作业点安全射界图绘制规范
GB/T 39782—2021 人工影响天气高炮作业点安全射界图绘制规范
QX/T 18—2020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用37mm高炮检测规范
QX/T 99—2019 人工影响天气安全 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安全操作要求
QX/T 151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术语
QX/T 165—2012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用37mm高炮安全操作规范
QX/T 297—2015 地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管理要求
QX/T 472—2019 人工影响天气炮弹运输存储要求
QX/T 493—2019 人工影响天气火箭弹运输存储要求
QX/T 547—2020 人工影响天气安全 地面作业空域申请和使用规范
DB41/T 1977—2020 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公告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QX/T 151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单位用高炮、火箭等地面作业装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组织或机构,简称作业单位。
3.2
指挥人员
从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的人员。
[来源:QX/T 151,8.6,有修改]
3.3
作业人员
操作高炮、火箭等作业装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人员。
[来源:QX/T 151,8.7,有修改]
DB41/T 2302—2022
4 基本要求
4.1 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装备应年检合格,并按照装备安全管理要求进行维护保养。
4.2 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弹药应通过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或其指定单位的验收,并处于使用有效期
内。
4.3 实施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的作业点应按照 QX/T 547—2020 中 5.1 的要求报空域管理机构批准或备案。
4.4 作业人员应符合 QX/T 297—2015 第 7 章的要求,并由作业单位为作业人员办理保险。
5 计划制订
(略)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2
5 计划制订 ........................................................................... 2
6 作业准备 ........................................................................... 2
7 作业实施 ........................................................................... 3
8 应急处置 ........................................................................... 4
9 作业结束 ........................................................................... 5
10 信息填报与作业评估 ................................................................ 5
附录 A(资料性)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弹药出(入)库信息登记表 ............................. 6
附录 B(资料性) 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信息记录表....................................... 7
参考文献 .............................................................................. 8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22698-2017 多媒体设备安全指南.pdf
ICS 35.020
A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2698 - 2017/IEC Guide 112 :2008
代替GB/T 22698 - 2008
多媒体设备安全指南
Guide on the safety of multimedia equipment
(IEC Guide 112 :2008,IDT)
2017-09-29发布
2018-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22698- 2008多 媒体设备安全指南),与GB/T 22698- 2008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注:GB 8898- 2001可以用于检测电池供电设备."(见2008年成的3.2);
剿除了“标志”的规定,对多媒体 设备的标志部分不再附加要求(见2008年版的3.3);
修改了“连接通信网络和天线的接口"的一些要求,对GB 4943- -2001 中“预计用于多媒体累
统井.且装有天线接口的设备"不再附加要求(见2008年版的3.4);
删除了“本要求不适用于可保证保护接地连接的I类设备。"(见2008年版的3.4)。
本标准采用翻评法等同采用IEC Guide 112 :20084多媒体设备安全指南)。
与本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 4943.1- 2011 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IEC 60950-1 :2005 ,MOD);
- - GB 8898- -2011音 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 求(IEC 60065: 2001 + Amdl .2005,MOD).
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删除引言中涉及管理的内容:
统- -了文本中引用标准与规范性引用文件- -章引用标准的年代号。
本标准由全国电气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苏州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云柱。马红胡醇王壹.刘泽华.李玉祯。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22698- 2008.
引言
本标准包含使用IEC 60085 :2001和IEC 60950-1 :2005评价多媒体设备安全性的若干准则。
本标准的制定依署了下列基本准则1 .
符合IEC60065,2001要求的设备和符鲁IEC60950-1:205要求的设备。在鞋立使用时被认为是安全的I
在多媒体系统中按照安装说明互连的上述设备也被认为是安全的。
宜注意到上述两个标准之间存在- - .些差异。
除这两个现行标准中规定的要求之外,本标准还规定了其他宜满足的要求。
对于包含I类和I类设备的多媒体系统,与电源的连接宜确保I类设备的保护接地的可靠连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23/T 3153-2022 黑龙江省固体矿产绿色勘查技术规范
ICS 73.020
CCS D 10
DB23
黑 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3/T 3153—2022
固体矿产绿色勘查 技术规范
2022 - 03 - 03 发布 2022 - 04 - 02 实施
黑龙江省 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部分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黑龙江省自然资源调查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宝民 马江水 金哲岩 易亚东 石晓磊 孙志涛 付砚 苑立清 付钰 曹亚新 黄春辉 刘祥旭 李文龙 丁健 刘海洋 李博文 吕明奇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固体矿产绿色勘查的总则、绿色勘查方案、场地建设、道路修建、勘查施工、生态环
境影响控制、生态环境恢复、绿色勘查管理、资料管理及报告编写的基本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固体矿产勘查的各阶段。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6-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5005-2010 钻井液材料规范
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 18599-2020 一般工业固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 50869-2013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
AQ 2004-2005 地质勘探安全规程
DZ/T 0141-1994 地质勘查坑探规程
DZ/T 0227-2010 地质岩心钻探规程
DZ/T 0374-2021 绿色地质勘查工作规范
DB52/T 1433-2019 贵州省固体矿产绿色勘查技术规范
EJ/T 995-1996 放射性矿产资源坑探规程
TD/T 1036-2013 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
TD/T 1048-2016 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技术规范
T/CMAS0001-2018 中国矿业联合会绿色勘查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勘查 green geological surve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在地质勘查全过程中,落实绿色发展理念,通过运用高效、环保的方法、技术、工艺和设备等,减
少或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并对环境扰动进行修复,实现地质勘查、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勘地和谐的勘查模式。
[来源:DZ/T 0374-2021,定义3.1]
3.2
表土层 Topsoil
土壤剖面的上层,植物根系密集,含有较多的腐殖质。在耕作土壤中为耕作层、犁底层和心土层的
上部,在自然土壤中为腐殖质-淋溶层。表土层的厚度一般为20 cm~40 cm。
[来源:TD/T1048-2016,3.1.有修改]
3.3
腐殖土 Humus soil
由森林中表层树木的枯枝残叶经过长时期腐化发酵而成。
3.4
草皮(层) Sod
土壤剖面上部近地表处,自然状态下由草本植物活体及残体所构成的紧实的土壤有机质层。
3.5
寒地黑土(层) Cold black soil
寒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草,原始草甸植被下,发育的具深厚均腐殖质层的高寒黑色土壤。母质多为
黄土状粘质沉积物,通体无石灰反应。黑土土层深厚,黑灰色腐殖质厚30-100cm,表土有机质含量一般
3-6%,高者10%以上,屑粒至团粒状结构。剖面中无钙积层,但可见小铁锰结核与灰白色硅粉。土壤交
换总量和盐基饱和度均高,是一种高肥力土壤,现大多开垦为农地。
3.6
生态环境恢复 Ecological restoration
对矿产资源勘查过程中造成的各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采取人工促进措施,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
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逐步恢复与重建其生态功能。
[来源:TD/T1048-2016,3.5定义]
3.7
勘查场地 Exploration site
为满足勘查工作安全文明施工及环保需要,临时占用及平整的施工场地,简称场地。包括施工操作
场地及其附属设施、临时建筑物场地。
4 总则
4.1 目的任务
勘查中以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为指导,以资源环境类标准为准绳,运用有效的找矿手段、方法,采用新设备、新工艺,在完成地质找矿目标的同时,因地制宜地采取一系列优化、防护、限制和恢复治理措施,使勘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扰动最小化。
4.2 基本要求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 言............................................................................................................ 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 2
4.1 目的任务................................................................................................. 2
4.2 基本要求............................................................................................ 2
5 绿色勘查方案............................................................................................. 3
6 场地建设.......................................................................................................... 3
6.1 施工场地建设....................................................................... 3
6.2 办公生活场地建设.................................................................................4
7 道路修建......................................................................................................... 4
8 勘查施工................................................................................................ 4
8.1 测量................................................................................. 4
8.2 地球物理勘查................................................................................ 4
8.3 地球化学勘查................................................................................. 5
8.4 槽探(剥土)、浅井................................................................5
8.5 坑道.................................................................................. 6
8.6 钻探..................................................... 6
9 生态环境影响控制................................................................................... 7
10 生态环境恢复........................................................................................ 8
10.1 场地清理...................................................................................... 8
10.2 场地恢复............................................................................................. 8
10.3 复垦复绿............................................................................................. 8
11 绿色勘查管理........................................................................................ 9
12 资料管理及报告编写............................................................................9
附 录 A 绿色勘查方案提纲 ................................................................................10
A.1 封面及扉页格式.........................................................................10
A.2 固体矿产绿色勘查方案编写提纲及要求.............................................................10
A.3 总体方案中绿色勘查章节内容.....................................................................14
附 录 B 绿色勘查工作报告提纲................................................................. 15
B.1 封面及扉页格式............................................................................................15
B.2 固体矿产绿色勘查工作报告编写提纲...............................................................15
B.3 地质报告中绿色勘查章节内容..................................................................16
附 录 C 绿色勘查用表格 ......................................................................17
参 考 文 献...................................................................... 23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23/T 3156-2022 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接口接入
ICS 35.240.01
CCS L 67
DB23
黑 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23/T XXXX—XXXX
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接口接入
XXXX - XX - XX 发布 XXXX - XX - XX 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文件依据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黑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浪潮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建峰、谭嘉宁、王艳君、侯雨含、江中阳、于运来、董鹏飞、张桐瑗、陈要
武、杨大志、吕猛、李严。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黑龙江省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应用程序接口接入的总体架构,以及接口接入的要
求。
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政务信息资源数据提供方接口接入的开发、建设和应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政务信息资源
政务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文件、资料、图表和数据等各
类信息资源,包括政务部门直接或通过第三方依法采集的、依法授权管理的和因履行职责需要依托政务信息系统形成的信息资源等。
3.2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应用程序接口,是一些预先定义的接口(如函数、HTTP接口),或指软件系统不同组成部分衔接的
约定。用来提供应用程序与开发人员基于某软件或硬件得以访问的一组例程,而又无需访问源码,或理解内部工作机制的细节。通过程序调用接口,通常用于查询或核验信息。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PI: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URL:每一信息资源都有统一的且在网上唯一的地址,该地址就叫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5 接口接入总体要求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37/T 3080-2017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配备标准
ICS 13.110 C65
DB37
山东 省 地方标准
DB 37/T 3080——2017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配备标准
Special equipment operators equipped with standard
2017-12-20发布 2018-01-20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山东省特种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金特装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济南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怀祥、刘丹、张彤、贾廷辰、张冰、李超、熊兴荣、孙纪虎、林卫平、孙景强、马新、李士波、黄元风、桑森、黄一声、李树锐、胡薇薇。
引 言
为规范特种设备使用管理,确保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合理配备,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经济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条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质检总局令第140号)和《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2017)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最终解释权归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所有。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用设备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配备要求,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作业种类与项目依据《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业种类与项目》的规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起重机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作业人员配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TSG 08-2017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TSG 21-2016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G0001-2012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R0005-2011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4001-2006 气瓶充装许可规则
TSG R4002-2011 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许可规则
TSG N0001-2017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质检总局令第140号《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监察规定》质检总局令第154号《客运索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质检总局令第179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Sepcial Equipment Operator
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包括作业人员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
3.2
Special equipment safety management personnel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
本标准所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是指使用单位中负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的人员。
4 使用单位主体责任
4.1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的配备,建立安全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管理、培训、考核等制度和人员管理台账,承担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与节能主体责任。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高清PDF带书签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 第三版 2015年版 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真题考点解析+押题试卷 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命题研究中心 编
前言
“全国二城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真题考点解析十押题试卷 ”系列丛书是作者多年对二敏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潜心研究的结晶。其编写目标只有一个,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本书的特点如下。
1.化繁为简
教材中讲到的复杂计算公式,本书会为考生介绍一些易于记忆的方法。比如教材中涉及的连续计算公式,在本节中用一个公式就可以解答几个公式才能解决的问题。
再比如,解决某些问题时,可能会有很多种方法供考生选择,不同的选摔会使解决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同。本书会告诉考生在什么情况下选择哪种方法更好。
此外,教材中是接理论讲解的,某些内容可能篇幅太多,不易掌提,也很唯理解。本书会为考生介绍一些更好的理解考试用书内客的方法,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掌握。
2.重点突出
本书的独到之处是考试涉及的重点在本书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考试不涉及的内容在本书中不会介绍。
3.引导方法
本书通过对历年真通做详细的分析,总结历年考试的出题规律,让考生全面了解出题意图。同时根据历年考试的出题规律有针对性地设置习避,为考生提供2016年考试的出题方向和复习重点,并选择一些典型的例通进行详细讲解,使考生在解答习题时能有完整而且清晰的解题思路。
4.把握经典
本书根据考前专业捕导网站答疑提问频率的情况,对众多考生提出的有关领会辅导教材实质精神、把握考试命题规律的一些共性问题,有针对性、有重点的进行解答,并将问通按照知识点和考点加以归关。
5.体例独到
本书的编写体例适合所有参加2016年全国二纵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的考生。
6.通俗易懂
本书既能使考生全面、系统、彻底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又能让考生准确把握考试的方句。本书作者旨在将多年积累的应试经验传授给考生,对辅导教材中的每一部分内容都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做了详尽的讲解。辅导教材中的问题都能在书中解决,本书适合于自学。
7.把握趋向
本套丛书讲解了近年的考题,使考生加深对出题点、出题方式和出题思路的了解,进一步领悟考试的命题趋势和命题重点。
本书是在作者团队的通力合作下完成的,若能对广大考生顺利通过执业资格考试有所帮助,我们将感到莫大的欣慰。祝所有参加二绒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的考生通过务力学习取得优异成绩,成为合格的二级建造师。
为了配合考生的复习备考,我们配备了专家答疑团队,开通了答疑QQ(1346341791)和答疑网站(www.wwbedu.com),以便随时答复考生提出的问题。
由于时间和水平有限,书中堆免有疏漏和不当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5年9月
内容索引:
目录
第一部分真题分值统计与命题知识盘点
2014—2015年度考试真题分值统计(1)
2009一2013年度考试真题分值统计(4)
命题知识点盘点…(7)
第二部分真题考点解析
2K310000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技术(10)
2K311000城镇道路工程(10)
命题考点一城镇道路分类(10)
命题考点二沥青路面结构组成及性能要求(11)
命题考点三沥青混合料的组成与材料…(13)
命题考点四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构造(14)
命题考点五不同形式挡土墙的结构特点(16)
命题考点六城镇道路路基施工技术(17)
命题考点七城镇道路路基压实作业要求(18)
命题考点八岩土分类与不良土质处理方法(19)
命题考点九常用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的特性(21)
命题考点十城镇道路基层施工技术…(23)
命题考点十一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25)
命题考点十二沥青混合料、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技术…(26)
命题考点十三水泥混嶷土路面施工技术…(29)
2K312000城市桥梁工程…(32)
命题考点一城市桥来结构组成与类型(32)
命题考点二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34)
命题考点三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37)
命题考点四预应力材料的技术要求(39)
命题考点五混凝土强度及配合比要求(42)
命题考点六各类围堰施工要求…(43)
命题考点七桩基础施工方法与设备选择(45)
命题考点八承合、桥合、墩柱、盖梁施工技术(47)
命题考点九装配式梁(板)施工技术(49)
命题考点十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技术(50)
命题考点十一管涵施工技术(52)
命题考点十二箱涵顶进施工技术(53)
2K313000城市轨道交通工程(55)
命题考点一地铁车站结构与施工方法(55)
命题考点二地铁区间隧道结构与施工方法(57)
命题考点三深基坑支护结构与变形控制(59)
命题考点四基槽土方开挖及护坡技术(63)
命题考点五地基加固处理方法(64)
命题考点六工程降水方法(66)
命题考点七喷储暗挖法的掘进方式选择(68)
命题考点八喷锚加固支护施工技术(71)
命题考点九衬砌及防水施工要求……(72)
命题考点十小导管注浆加固技术(73)
命题考点十一管棚施工技术…(75)
2K314000城镇水处理场站工程(78)
命题考点一给水与污水处理工艺流程(78)
命题考点二给水与污水处理厂试运行…(80)
命题考点三水处理场站的结构特点(81)
命题考点四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水池施工技术(82)
命题考点五沉并施工技术…(84)
命题考点六水池施工中的抗浮措施(86)
命题考点七构筑物满水试验的规定(88)
2K315000城市管道工程(90)
命题考点一开槽管道苑工技术(90)
命题考点二不开槽管道施工方法(91)
命题考点三砌筑为道花工要求(93)
命题考点四管道功能性试验的规定(94)
命题考点五给水排水管网维护与修复技术(97)
命题考点六供热管道的分类(98)
命题考点七供热管道施工与安装要求(99)
命题考点八供热管网附件及换热站设施安装要求…(102)
命题考点九供热管道功能性试验的规定…(105)
命题考点十燃气管道的分类…(107)
命题考点十一燃气管道施工与安装要求…·(108)
命题考点十二燃气管道功能性试验的规定·(113)
2K316000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116)
命题考点一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施工(116)
命题考点二施工测量……(119)
2K320000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121)
命题考点一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合同管理…(121)
命题考点二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成本管理…(126)
命题考点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32)
命题考点四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管理·(138)
命题考点五市政公用工程花工进度管理…(145)
命题考点六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管理…(156)
命题考点七城镇道路工程质量检查与检验…(163)
命题考点八城市桥梁工程质量检查与检验…(171)
命题考点九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检查与检验…(178)
命题考点十城镇给水排水场站工程质量检查与检验(183)
命题考点十一城镇管道工程质量检查与检验…(185)
命题考点十二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189)
命题考点十三明挖基坑与隧道施工安全事故预防…(193)
命题考点十四城市桥梁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预防…(199)
命题考点十五市政公用工程竣工验收备案…(208)
2K330000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相关法规与标准(211)
命题考点一市政公用工程相关法规…(211)
命题考点二市政公用工程相关技术标准…(212)
命题考点三二绒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注册执业管理规定及相关要求……(216)
第三部分押题试卷
押题试卷(一)……(219)
押题试卷(一)参考答案(225)
押题试卷(二)…(227)
押题试卷(二)参考答案(232)
第四部分历年考试真题
2014年度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 试卷(235)
2014年度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试卷参考答案…(242)
2015年度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试卷(245)
2015年度全国二绒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试卷参考答案…(252)
高清PDF带书签 《能源互联网与能源转换技术》电气工程新技术丛书 孙秋野 马大中 编著
前言
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对能源的利用,从薪柴时代到以化石能源为主的煤炭时代、油气时代、电气时代,再到以风力、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等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时代,每一次变迁都伴随着人类文明的重大进步和社会经济生产力的巨大飞跃。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使得人类对能源的依懒程度越来越高,因此以第三次工业革命为契机,建立安全高效、经济环保的新型能源共应模式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巨大挑战。
借鉴互联网信息自由传输、开放共享的理念,能源行业的从业者们提出要建设一个开放互联、交互共享、经济一信息一能源一体化的新型环保能源网络,以实现能源低碳化生产与消贵,保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能源互联网应运而生,并迅速引起了世界各国能原及相关行业的广泛关注。人们试图从社会、环境、经济、技术等众多方面对进行解读。然而,能源互联网的定义究竟是什么?能源的互联是不是就是能源互联网?或者是能源与互联网结合?还仅仅是所谓的智能电网2.0?也许,这些都说出了能源互联网的部分特征,但是,并不是能源互联网的全部。作者认为,能源互联网是借鉴互联网的理念与思维,通过多种能源传输媒介,构成多类型能源对等接入的高复杂度网络,深度融合信息与能源,实现网路内信息与能源开放共享、多类型能源高效环保利用的新型能源生产、传输、消费网路。
既然互联网与能源互联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能源互联网是否继承了互联网的全部特征?如果我们要将能源互联网与互联网等价,或者说进行类比,那么至少要解决如下三个问题:
1.互联网中任何一点公开信息都可以被全网获得,能源互联网可以吗?
2.互联网中信息可以被无限复制与存储,能源互联网可以吗?
3.互联网中任可一个用户都可能是信息的发布者与接收者,能源互联网可以吗?
为了更好地回答上述三个问题,本书首次给出了“自能源”的概念,并围绕这一概念,对能源互联网及其能源转换过程进行解读。
所谓“自能源”(We Eners毁),是指具有互补性、开放性、区域化的能源生产和传输者,在能源互联网中以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电力变换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为手段,将个体生产的能源向能源互联网内特定的大多数或者单个用户传输的规范性或非规范性能源的新型能源生产、存储和消费者的总称。“自能源”主体可以是拥有分布式发电、储能、冷热电联产等能源生产或者存储设备的个人、企业或者是一个社区等。
自能源主体位于信息网络与能源网络底层,可从能源总线吸收能源,也可为其提供能源,同时在能源互联网中提供能源转换功能。传统能源供应商、电商平台、其他能源运营商作为网络中的高层阶级,根据其运营性质可为能源互联网提供能源、交易平台或从网路中消费能源。自能源有别于由传统能源供应商主导的能源接入模式,它是由普通能源用户自下而上主导的能源交互活动,由传统的“点到面”的能源传输,转换为一种“点到点”的对等的能源传输理念。自能源具有源荷协调、多能互补、对等接人、能源一信息一经济耦合、即插即用等重要特性。自能源将有助于完成能源的高效利用,实现传统的能源从垂直调度向分布式协调发展,完成人类社会从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过渡,从而最终进人能源的零边际成本时代。
不知不觉间,能源互联网已经从不为人知到被广泛关注,从仅仅是一个概念到涌现了各种相关的技术及运营模式,但是,如何真正地实现能源互联网的落地,还需要技术、经济、政策等全方位的努力。而这其中,如何能让更多的科研人员、能源用户了解能源互联网,认识到自己在能源互联网中的位置,推动更多自能源主体的产生和并网,成为能源互联网能够顺利落地的关键影响因素。几年来,作者在参加的各类能源互联网论坛、报告、会议中一直极力推进相关的工作。因此,在本书中,作者试图抛开繁杂的公式推导和复杂的系统分析,力争用更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以一种更直观的方式将能源互联网立体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涉及的更多技术环节,有兴趣的读者也可以参阅作者的另一本关于能源互联网的作品(参考文献[1])。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包括第1~4章,主要站在能源互联及其综合利用的角度介绍了能源互联网的结构特征、自能源的来源与在能源互联网中起到的作用、能的标度及梯级利用,以及多能源转换的枢纽装置:下篇包括5~9章,主要是关注各类具体能源之间的转换关系,分别介绍了能源互联网的电力电子化趋势及关键技术、多种能源之间的转换技术以及能源的存储与传输技术。
能源互联网作为一个包含多种能源类型,能源、设备、信息、经济高度耦合的复杂网络,其涉及学科门类之多,融合之紧密,都是前所未有的,需要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待。本书首次从电气、热能、信息等多个角度试图较为立体的刻画能源互联网的特性,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点借鉴。
在本书的成稿过程中,得到了众多朋友、同事的帮助,感谢刘振伟博上、黄博南博上在木书的成稿过程中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博士研究生李宇阳、胡旌伟、王睿,硕士研究生张宁、陈月、程启富、高子吴、赵美伊也为本书的完成付出了很多,在此一并感谢。同时,我也要感谢众多的能源互联网研究者们,正是站在他们的“肩膀”上,才能让我能顺利地完成本书。
“路漫没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此为结语,送给所有为能源互联网发展努力的同仁。
作者
内容索引:
目录
出版说明《电气工程新技术丛书 》编委会
前言
第1章能源与能源互联网…1
1.1能源的发展与现状1
1.1.1能源的发及1
1.1.2世界能原现状2
1.1.3中国能源现状4
1.2能源转换技术6
1.3能源存储与传输7
1.4能源互联网的提出13
1.4.1能源互联网的基本定义…14
1.4.2能源互联网的特点…16
1.5能源互联网的能源类型…18
1.6能源互联网的系统结构19
1.7能源互联网的网络结构…21
1.7.1电能网络22
1.7.2交通网络23
1.7.3热能网络24
1.7.4新能源网络…26
1.7.5石化网络…26
1.8能源互联网的通信结构…26
1.8.1能源互联网中的软作结构27
1.8.2能原互联网的标准协议29
1.9木章小结:30
第2章自能源31
2.1自能源的概念与结构…31
2.2自能源的信息物理系统…34
2.2.1自能源的信息物理特性34
2.2.2相互依存的信息物理网络"134
2.2.3两层网络级联尖效分析36
2.3自能源的能量管理与协调控制37
2.3.1自能源的能量管理37
2.3.2自能源的协调控制39
2.4自能源与能源市场43
2.4.1能源市场的交易机制43
2.4.2自能源的交易策路”44
2.5木章小结…45
第3章能量的标度与梯级利用…46
3.1相关定义与定律………46
3.2能量的标度…47
3.2.1能量的性质47
3.2.2能量的单位48
3.3能量的量与质…49
3.3.1能量的平衡方程49
3.3.2的平衡方程50
3.3.3EUD图像份析方法51
3.4能源的特点52
3.4.1一次能源52
3.4.2二次能源54
3.5能源的梯级利用…55
3.5.1物理能综合梯级利用55
3.5.2余热锅炉型联合循环…57
3.5.3排气全燃型联合循环…58
3.5.4化学能和物理能综合梯级利用…59
3.6总能系统的全息特性62
3.6.1总能系统全息特性与全工况特性概念62
3.6.2总能系统全息特性的性能指标…63
3.7木章小结…65
第4章多能源转换路由器66
4.1能源路由器总述…66
4.2电力能源路由器…67
4.2.1电力能源路由器的总体框架67
4.2.2电力能源路由器的运行模式69
4.2.3电力能原路由器的功能需求69
4.3能源路由器中多能源网络接人…71
4.4多能源转换路由器一能量枢纽…75
4.4.1能量枢纽的模型…76
4.4.2储能装置建模78
4.4.3能量枢纽的价值分析80
4.4.4基于能量枢纽的多能源系统优化规划与优化运行……80
(略)
DB23/T 3157-2022 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数据汇聚
ICS 35.240.01
CCS L 67
DB23
黑 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23/T XXXX-XXXX
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 数据汇聚
XXXX - XX - XX 发布 XXXX - XX - XX 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文件依据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黑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浪潮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建峰、江中阳、蒋毅、谭嘉宁、王磊、于运来、董鹏飞、张桐瑗、陈要武、
杨大志、吕猛、李严。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黑龙江省政务信息资源数据汇聚的总体架构,以及数据汇聚的基本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政务信息资源数据汇聚的规划、设计、建设和应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政务信息资源
政务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文件、资料、图表和数据等各
类信息资源,包括政务部门直接或通过第三方依法采集的、依法授权管理的和因履行职责需要依托政务信息系统形成的信息资源等。
3.2
数据汇聚
采集各政务部门可提供的政务信息资源,按照一定的数据更新频率及共享条件,将政务数据汇聚至
省共享交换平台。
3.3
资源提供方
对外提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政务部门。
3.4
库表资源
库表资源是指资源提供方以数据库的形式提供的数据。
3.5
文件资源
文件资源是指资源提供方以文件形式提供的数据,一般使用的文件类型是Excel、CSV、TXT等。
4 缩略语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23/T 3158-2022 养老机构岗位培训规范
ICS 03.080.20
CCS A 10
DB23
黑 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3/T 3158—2022
养老机构岗位 培训规范
2022 - 03 - 03 发布 2022 - 04 - 02 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部分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民政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养老服务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社会康复医院、哈尔滨市第五医院、黑龙江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朴严花、孟令杰、顾莉莉、穆玉龙、马荣、樊晓红、吴迪、于洋、玄慧兰、宋
雪丰、王怡婧、柴晨瑞、杨忠琪、张博、戴欣玲
引 言
2020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 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
出“2022年底前培训1万名养老院院长,10万名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的要求。结合我省养老机构岗
位培训工作开展现状,便于我省养老机构岗位培训标准化、专业化、高质量的开展,打造一支适应养老服务迅速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推动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结合黑龙江省卫健科研立项2020-001号课题《基于智慧化养老服务平台叙事型护理培训的推广应用》研究成果,特制定本文件。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养老机构岗位培训的培训总则、基本要求,规定了培训内容、培训实施、评价改进、
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养老机构开展岗位培训服务和管理,其他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老年人集中供养机构
和为老年人提供照护服务的组织也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353 养老机构基本规范
GB/T 35796-2017 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
GB/T 37276-2018 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
GB 38600 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
MZ/T 171-2021 养老机构生活照料服务规范
DB23/T 2689 养老机构院内感染预防控制规范
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版〕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培训总则
4.1 按岗培训、施教
根据不同岗位需求,确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培训内容,并有效实施,满足被培训人员胜任工作。
4.2 理论实操并进
既有系统的理论学习,也有规范的实际操作训练。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32/T 2949-2016 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ICS 35.020
L70
备案号49559—2016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 2949—2016
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监控系统 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nitoring system of high performance water-saving of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2016-05-20发布2016-06-20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江苏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农村水利科技发展中心、江苏省水利厅农水处、南京理工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勇、樊峻江、吉玉高、刘敏吴、丁亚、李强、王滇红、胡乐、姚怀柱、周纲、王洁、朱振荣。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监控系统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信息系统的组成、设备的接口标准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监控系统建设工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34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JB/T7352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电磁阀
DB32/T2197—2012 江苏省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数据传输规约
DB32/T 2334.4—2013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范 第4部分∶电气设备与自动化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农田水利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为防治干旱、渍、涝和盐碱灾害,对农田实施灌溉、排水等人工措施的总称。
3.2
节水灌溉 water-saving irrigation
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和当地供水条件,高效利用降水和灌溉水,以取得农业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措施。
3.3
现地控制单元 local control unit,LCU 被控设备按单元划分后在现场设立的控制单元。
3.4
数据传输设备 data transmission equipment
利用数据传输模块(设备)将现地控制装置的数据或者各种物理量进行远程传输,可以进行模拟量采集、开关量控制,或按照协议进行通讯。
3.5
视频前端设备 video front-end equipment 视频系统的摄像机及与之配套的相关设备。
3.6
监测设备 measurement device
系统中用于采集各种信号的传感器和测量装置。
4 系统功能
4.1 监测设备应能实现对水位、流量、温湿度、电流、电压、管道压力、设备运行状态等环境或机电参数的监测,本地显示并发送到控制管理中心进行存储、显示。同时,系统应具有获取当地气象、水文、水质和土壤墒情信息的能力,并在控制管理中心与现地监控站共享。
(略)
目 次
前言 ………………………………………………………… Ⅲ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系统功能 …………………………………………………………… 2
5 系统组成和结构 ………………………………………… 2
6 系统配置 ……………………………………………………… 3
7 控制管理中心 …………………………………………… 4
8 电源及防雷 ……………………………………………… 5
9 安装验收 ……………………………………………… 5
10 运行管理…………………………………………… 5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32/T 1873-2011 农田—水体养分再利用技术规程
ICS 65.020.20
B 31
备案号:31273-2011
DB32
江 苏 省 地 方 标 准
DB32/T 1873-2011
农田—水体养分再利用 技术规程
Technology code for reuse of water nutrient from field
2011-08-15 发布 2011-10-15 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提出并组织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盛婧、郑建初、朱普平、陈留根、刘红江。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田-水体养分再利用的技术流程、技术要求(生物塘建设、水生植物配置、水体排
放、水生植物收获与还田利用等)和监测与分析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太湖流域水网地区,也适用于与太湖流域生态环境类似的地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 393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
NY/T 396 农业水源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NY/T 398 农、畜、水产品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NY 525-2002 有机肥料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农田—水体养分再利用 reuse of water nutrient from field
指农田流失养分在水体中被水生植物吸收利用,水生植物收获后作为农田有机肥,其养分再回到农
田这一过程。
3.2
生物塘 biological pond
指用于汇集农田排水、配置有水生植物的水塘。
3.3
水生植物养分富集 hydrophyte absorption largely to nutrient
指通过水生植物的种植,水体中大量的养分被吸收富集到植株体中。
4 技术流程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11/1343-2016 建筑内外墙涂料施工及验收规程(附条文说明)
北京市地方标准
编 号DB11/1343-2016
备案号J49611-2016
建筑内外墙涂料施工及验收规程
Spec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building coatings for interior and exterior wall
2016-08-01实施2016-04-27发布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联合发布
本规程为推荐性标准。
本规程是根据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2014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增补项目计划的通知》,(京质监标发【2014】94号)的要求,由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北京市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站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本规程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基本规定、3材料、4基层、5施工准备、6施工、7验收、附录A复试项目。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1.0.1 为了保证建筑内外墙涂料施工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内外墙涂料工程的施工和验收。饰面砂浆的施工与验收可参照执行。
1.0.3 建筑内外墙体涂料的施工和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北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0.1 建筑内外墙体装饰工程施工应在建筑结构基层墙体验收合格后进行。
2.0.2 建筑内外墙饰面涂料及其配套材料的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进场前应提供有资质检测单位出具的型式检验报告和产品合格证书。材料进场时应进行抽样复验,复验项目见附录A。
2.0.3 施工前应按设计和工程要求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必要时应做样板或样板间。
2.0.4 内外墙装饰涂料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2、《建筑用外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24408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等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2.0.5 涂料施工温度,宜在5℃~35℃,墙体基层温度应高于5℃。空气相对湿度宜小于85%,当遇雨雪天气及风力大于4级时,应停止室外工程施工。室内施工应通风换气。
2.0.6 涂饰工程施工时应对与涂层衔接的其他装修材料、邻近的设备等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2.0.7 有防火设计要求的各类建筑墙体等应按设计要求的规定在墙面涂刷饰面型防火涂料。
2.0.8 建筑内外墙涂料的施工宜采用喷涂、刷涂、辗涂、刮涂等施工做法。
2.0.9 施工单位应采取施工防火安全措施。
2.0.10 建筑内外墙涂料施工应符合《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 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的规定。
3.1.1 建筑涂饰工程所用的涂料及配套材料必须经施工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各类材料要分类保管,不得掺配使用。
3.1.2 外墙涂料的使用寿命不得低于5年,其耐沾污性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要求。
3.2.1 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弹性建筑涂料、复层建筑涂料、外墙无机建筑涂料、建筑用水性氟涂料、交联型氟树脂涂料、建筑用反射隔热涂料、建筑用弹性质感涂层材料、水性多彩建筑涂料、水性复合岩片仿花岗岩涂料、水性复合岩片仿花岗岩涂料、墙体饰面砂浆、饰面型防火涂料等材料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3.2.2 建筑内外墙涂料环保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3.3.1 墙体用腻子性能应符合《建筑墙体用腻子技术规程》DB11/T850的规定。建筑涂饰中配套使用的腻子和封底材料必须与选用涂料性能相容。
3.3.2 底漆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内外墙用底漆》JG/T210的规定;内墙底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GB/T9756的规定;外墙底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GB/T9755的规定。
3.3.3 界面处理剂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界面处理剂》JC/T907的规定。
1 总则······················································································································· 1
2 基本规定················································································································· 2
3 材料······················································································································· 3
3.1 一般规定 ··········································································································· 3
3.2 建筑内外墙涂料 ·································································································· 3
3.3 配套材料 ··········································································································· 3
4 基层······················································································································· 4
4.1 基层要求 ··········································································································· 4
4.2 基层处理 ··········································································································· 4
5 施工准备················································································································· 5
5.1 施工工具 ··········································································································· 5
5.2 作业平台 ··········································································································· 5
5.3 材料的备料和存放 ······························································································· 5
6 施工······················································································································· 6
6.1 一般规定 ··········································································································· 6
6.2 建筑内墙涂饰工程施工 ························································································· 6
6.3 建筑外墙涂饰工程施工 ························································································· 7
7 验 收···················································································································· 8
7.1 一般规定 ··········································································································· 8
7.2 主控项目·········································································································· 8
7.3 一般项目·········································································································· 8
附录 A 复试项目 ······································································································· 10
本标准用词说明·········································································································· 12
引用标准目录············································································································· 13
条文说明 ··················································································································· 14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11/1354-2016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评定规程
ICS 13.220.20
标准:DB11/1354—2016
备案号∶51393—2016
北 京 市 地方 标 准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评定规程
Criteria for inspection and assessment of building fire protection facilities
2017-02-01实施2016-10-20发布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本标准中的5.3.1.2 a)、5.3.4.1、5.3.4.3.1 a)、5.3.5.1、5.3.5.3 a)、5.3.9.1、5.3.9.3 a)、5.3.10.1、5.4.3.2、5.4.3.6、5.9.1.1、5.9.1.4、5.9.4.2、5.9.7.1、5.9.7.2、5.9.7.3、5.10.4.1、5.10.4.4、5.10.5.1、5.10.6.1、5.10.7.1、5.16.1.5、5.21.1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消防设施检测项目、要求、方法及检测评定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消防设施的检测评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生产和贮存火药、炸药、火工品等有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消防设施的检测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4107 消防基本术语 第二部分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6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19 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
GB 50257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6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63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81 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347 干粉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444 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
GB 50498 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施工与验收规范
GB 50877 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898 细水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
GB 5097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A 503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
GA 836 建设工程消防验收评定规则
GA 1157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设备配备
GB/T 14107 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建筑消防设施 fire facilities in building
建筑物、构筑物中设置的用于火灾报警、灭火、人员疏散、防火分隔、灭火救援行动等设施的总称。
3.2单项 individual system of fire facilities in building
由若干使用性质或功能相近的子项组成的涉及消防安全的项目。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防火防烟分隔等。
3.3子项 subassembly of fire facilities in building
组成防火设施、灭火系统或使用性能、功能单一的涉及消防安全的项目。如火灾探测器、洒水喷头、排烟风机、防火门等。
3.4检测参数 detecting parameter
描述子项合格程度的特征或量值,简称参数。一个子项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检测参数,如探测器报警功能、洒水喷头安装间距、排烟风机启动功能、防火门规格等。
3.5综合评定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依据资料审查和各单项检查结果做出的检测结论。
3.6最不利点(处) the most unfavourable point
对于某一存在下限值的特定参数,在指定范围或系统内,当某一点(处)若不低于下限值时,则其他任一点(处)均不低于下限值,该点(处)即为该范围或系统内这一特定参数的最不利点(处)。如对于楼梯间的余压值,在仅为防烟楼梯间设置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中,距离加压风机最远的楼梯间称为最不利点(处)。
3.7最有利点(处) the most favourable point
对于某一存在上限值的特定参数,在指定范围或系统内,当某一点(处)若低于上限值时,则其他任一点(处)均低于上限值,该点(处)即为该范围或系统内这一特定参数的最有利点(处)。如对于楼梯间的余压值,在仅为防烟楼梯间设置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中,距离加压风机最近的楼梯间称为最有利点(处)。
4.1 一般原则
现场抽样检查及功能测试应按照参数评定、子项评定、单项评定的顺序进行。
4.2.1 参数应按其在消防安全中的重要程度分为 A(关键项目)、B(主要项目)、C(一般项目)三类。
4.2.2 各有关技术标准中对于检测项有具体规定的服从其规定,没有规定的服从下列规则:
a) A 类是指有关技术标准强制性条文规定的内容;
b)B类是有关技术标准中带有“严禁”、“必须”、“应”、“不应”、“不得”要求的非强制性条文规定的内容
c)C类是指有关技术标准中带有“宜”、“不宜”、“可”要求的非强制性条文规定的内容。4.2.3 参数内容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消防设计文件要求的,评定为合格;
4.2.4 有距离、宽度、长度、面积、厚度等要求的参数,其误差不超过5%,且不影响正常使用功能的,评定为合格
4.2.5 参数名称为系统功能的,满足设计文件要求并能正常实现的,评定为合格;
4.2.6 未按照消防设计文件施工建设,造成参数内容缺少或与设计文件严重不符、影响建设工程消防安全功能实现的,评定为不合格。
前 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评定规则........................................................................... 2
4.1 一般原则....................................................................... 2
4.2 参数评定....................................................................... 2
4.3 子项评定....................................................................... 3
4.4 单项评定....................................................................... 3
4.5 综合评定....................................................................... 4
5 检测项目、要求及方法............................................................... 4
5.1 一般要求....................................................................... 4
5.2 消防供配电设施................................................................. 5
5.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9
5.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 38
5.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50
5.6 水喷雾灭火系统................................................................ 55
5.7 细水雾灭火系统................................................................ 58
5.8 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 61
5.9 泡沫灭火系统.................................................................. 64
5.10 气体灭火系统................................................................. 73
5.11 干粉灭火系统................................................................. 80
5.12 防烟排烟系统................................................................. 84
5.13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87
5.14 消防应急广播系统............................................................. 89
5.15 消防专用电话系统............................................................. 91
5.16 防火分隔设施................................................................. 93
5.17 消防电梯.................................................................... 101
5.18 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 102
5.19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103
5.20 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功能.................................................... 105
5.21 灭火器...................................................................... 106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11/T 1366-2016 可拆除锚杆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1366—2016
可拆除锚杆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removable anchor for excavation engineering
2017-02-01实施2016-10-20发布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联合发布
本规程为推荐性标准。
根据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 2011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京质监标发〔2011〕74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参考了相关国家规范和标准,同时借鉴和吸收国内外近年来可拆除锚杆技术的实际工程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制定了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6章5个附录,即1总则;2术语;3设计;4施工;5试验;6质量检验与验收。附录A、B、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D、E为资料型附录。
1.0.1 为使可拆除锚杆的设计、施工符合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约资源,保证质量和保护环境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一般地质条件下临时性基坑工程中采用可拆除锚杆的设计、施工、试验和验收。
1.0.3 可拆除锚杆的设计、施工与拆除应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基坑周边环境要求、主体地下结构要求、拆除时机与条件要求、施工季节变化及支护结构使用期等因素,因地制宜、合理选型、优化设计、精心施工、严格监控。
1.0.4 可拆除锚杆的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北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0.1 可拆除锚杆 removable anchor
使用功能完成后,可以拆除其杆体的锚杆。可拆除锚杆一般为预压力型或压力分散型锚杆,主要可分为U型可拆除锚杆、端部锁止型可拆除锚杆等。
2.0.2 预压力锚杆 pressured anchor
对锚杆施加预应力时,锚固段注浆体处于受压状态的锚杆。
2.0.3 压力分散型锚杆 pressured multiple-head anchor
锚杆的锚固段沿锚杆体分段分散设置的预压力锚杆。
2.0.4 单元锚杆 unit anchor
在复合锚固体系中,具有各自独立的自由段、锚固段的锚杆。
2.0.5 U 型可拆除锚杆 U-type removable anchor
由若干个无粘结钢绞线杆体绕承载体弯曲成“U”型的单元锚杆组成,锚杆使用功能完成后,分别拉伸单元锚杆中的单根无粘结钢绞线拆除杆体的锚杆。
2.0.6 端部锁止型可拆除锚杆 end-locked type removable anchor
由若干个承载体端采用机械、液压机构或其它机构对无粘结钢绞线杆体进行锁止的单元锚杆组成,锚杆使用功能完成后分别放松单元锚杆无粘结钢绞线端部固定机构并拆除杆体的锚杆。
2.0.7 承载体 carrying capacity body
把杆体传递的锚杆拉力转变成压力,同时把压力传递至灌浆体的部件。
3.1.1 可拆除锚杆设计前应进行锚杆安放区域调查,工程勘察可按现行北京市地方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有关规定进行。
3.1.2 锚杆所受轴向拉力标准值,可按现行北京市地方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有关规定计算。
3.1.3 锚杆杆体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其作用基本组合的综合分项系数γ。不应小于1.25,对安全性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的支护结构,其重要性系数分别不小于1.1、1.0、1.0,安全等级可按现行北京市地方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的规定进行划分。
3.1.4 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基坑工程、缺乏局部区域经验的安全等级为二级的基坑工程或其它复杂地层工程宜通过锚杆基本试验确定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试验方法可按本规程第5.2节进行。
3.1.5 安全等级为三级的基坑工程、有邻近工程经验安全等级为二级的基坑工程或其它一般工程可按本规程第3.3节通过计算确定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
3.1.6 压力分散型锚杆的单元锚杆宜按等承载力进行设计。
3.1.7 可拆除锚杆的单元锚杆数量、锚固段长度应根据工程要求、锚固地层性质、锚杆承载力大小、现场条件、施工方法及设备供应等综合因素确定。
3.2.1 用于制作可拆除锚杆杆体的无粘结钢绞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预应力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f,a、设计值 f,按附录A表A.0.1、A.0.2采用。
3.2.2 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
3.2.3 拌合水水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拌合水中酸、有机物和盐类等对水泥浆体和杆体有害的物质不得超标,不得影响水泥正常凝结和硬化。
3.2.4 通过配比试验后,水泥注浆材料中可使用用于控制浆液泌水、改善流动性、减少用水量和调整凝结时间或提高早期强度的外加剂,外加剂不得影响浆体与岩土体的粘结和对杆体产生腐蚀,外加剂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的要求。
3.2.5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 14370的规定。
3.2.6 “U”型可拆除锚杆承载体可选择高分子聚酯纤维增强模塑料或高强钢材制成。
3.2.7 端部锁止型可拆除锚杆承载体可选用高强钢材或其它高强材料制成。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设计............................................................................................................................................. 3
3.1 一般规定......................................................................................................................... 3
3.2 材料................................................................................................................................. 3
3.3 锚杆计算......................................................................................................................... 4
3.4 传力结构......................................................................................................................... 7
3.5 构造与布置 ..................................................................................................................... 7
4 施工............................................................................................................................................. 9
4.1 一般规定......................................................................................................................... 9
4.2 钻孔................................................................................................................................. 9
4.3 杆体制作、存储及安放 ................................................................................................. 9
4.4 注浆...............................................................................................................................10
4.5 张拉与锁定 ...................................................................................................................11
4.6 监测...............................................................................................................................12
4.7 拆除...............................................................................................................................13
5 试验...........................................................................................................................................14
5.1 一般规定.......................................................................................................................14
5.2 基本试验.......................................................................................................................14
5.3 验收试验.......................................................................................................................15
6 质量检验与验收.......................................................................................................................17
6.1 一般规定.......................................................................................................................17
6.2 质量检验.......................................................................................................................17
6.3 验收...............................................................................................................................18
附录 A 预应力锚杆的杆体材料性能.........................................................................................21
附录 B 锚杆施工记录表.............................................................................................................22
附录 C 荷载分散型锚杆的张拉锁定方式...................................................................................24
附录 D 锚杆基本试验曲线.........................................................................................................27
附图 E 锚杆验收试验荷载-位移(P-S)曲线.............................................................................28
本规范用词说明 ............................................................................................................................29
引用标准名录 ................................................................................................................................30
条文说明 ........................................................................................................................................3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11/T 1435-2017 园林给排水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ICS 65.020.40
P 53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1435—2017
园林给排水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Specifications for subentr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landscape water supply and sewerage
2017-10-01实施2017-06-29发布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本标准规定了园林给排水各分项工程中的材料要求、主要机具、作业条件、操作工艺、质量标准、成品保护、注意事项及功能性试验。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以及其它绿地园林给排水、排水明沟分项工程施工,管道直径不大于400mm,开槽施工沟槽深度不大于3m。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499.1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一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 1499.2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T 3091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
GB/T 5836.1 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
GB/T 5836.2 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
GB/T 10002.1 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
GB/T 10002.2 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
GB/T 10002.3 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阀门
GB/T 11836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GB/T 13295 水及燃气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
GB/T 14684 建设用砂
GB/T 18742.1 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 第1部分:总则
GB/T 18742.2 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 第2部分:管材
GB/T 18742.3 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 第3部分:管件
GB/T 19472.1 埋地用聚乙烯(PE)结构壁管道系统 第1部分:聚乙烯双壁波纹管材
GB/T 19472.1 埋地用聚乙烯(PE)结构壁管道系统 第1部分: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
GB 50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T 5010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 50123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 50141-2008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6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332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CJJ 4 粉煤灰石灰类道路基层施工及验收规程
JGJ 155-2013 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
DB11/ 513 绿色施工管理规程
DB11/T 968 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标准
3.1压力管道 pressure pipeline
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的给排水管道。
3.2无压管道 non-pressure pipeline
工作压力小于0.1MPa的给排水管道。
3.3刚性管道 rigid pipeline
钢筋混凝土管道。
3.4柔性管道 flexible pipeline
钢管、硬聚氯乙烯管(PVC-U)、聚乙烯管(PE/HDPE)、聚丙烯管(PP/PPR)及其复合管和柔性接口的球墨铸铁管管道。
3.5化学建材管 chemical material pipeline
硬聚氯乙烯管(PVC-U)、聚乙烯管(PE/HDPE)、聚丙烯管(PP/PPR)及其复合管的统称。
3.6开槽施工 trench installation
从地表开挖沟槽,在沟槽内敷设管道(渠)的施工方法。
3.7水平定向钻 horizontal directional drilling technology
水平定向钻进铺管技术的简称。使用水平定向钻机、控向仪器等设备,按预先设计的轨迹进行导向孔钻进、扩孔和拉管等工序,完成地下管道铺设的施工方法。
3.8压力管道水压试验 water pressure test for pressure pipeline
以水为介质,对已敷设的压力管道采用满水后加压的方法,检验在规定的压力值时管道是否发生结构破坏以及是否符合规定的允许压力降标准的试验。
3.9污水管道闭水试验 close water test for sewage pipeline
以水为介质,对已敷设污水管道所做的严密性试验。
4.1 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掌握设计意图与要求,实行自审、会审(交底)和签证制度;发现施工图有疑问、差错时,应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如需变更设计,应按相应程序报审,经相关单位签证认定后实施。
4.2 施工前,应进行现场调查,明确调查范围、内容、方法、要求。
4.3 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施工风险分析,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并制定预防施工风险有效措施。
4.4 分项工程作业前,施工管理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应向作业人员进行详尽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形成书面文件。
4.5 对有地下水影响的土方施工,应根据工程规模、水文地质、周围环境等要求,采取有效的地下水控制措施,确保无水作业。
4.6 工程所用的管材、管道附件、构(配)件和主要原材料等进入施工现场时应进行进场验收并妥善保管。进场验收时应检查每批产品的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等,并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复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4.7 开槽施工的管道原状土地基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根据设计变更、工程洽商重新安排施工方案。
5.1.1 人工开挖的主要机具有锹、手锤、手推车、梯子、铁镐、撬棍、钢尺、坡度尺、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
5.1.2 机械开挖的主要机具有挖土机、推土机、自卸汽车、锹、手推车、钢卷尺、坡度尺、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
5.2.1 沟槽开挖前,建设单位应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影响范围内既有地下管线、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资料;施工单位应采取现场调查、必要时坑探的方法进行核实,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5.2.2 施工测量应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学习设计文件及相应的技术规范与标准,掌握设计要求;
——应依据有关部门提交的各种平面、高程控制桩、点资料,进行现场勘查,结合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制定施工测量方案;
——应确认使用的仪器、工具在规定有效期内,且在使用前完成检查、校正;
——应完成交接桩手续。
5.2.3 结合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提前做好工程的平面、高程测量数据的准备、计算工作。核对接入原有管道接头处的平面位置及高程。当分段出图或分段施工时,应相互校核结合部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5.2.4 施工场地应清理平整,做好排水坡度,在施工区域内,应修筑临时性排水沟。
5.2.5 夜间施工应根据需要安装照明设施,并设置警示标志
5.2.6 应事先查看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卸车设施等,必要时进行加固或加宽;应根据工程规模、机械性能、运距和地形起伏等情况合理布置施工区域的临时道路。
5.3.1 工艺流程
确定开挖顺序和边坡坡率→测放沟槽轮廓线→开挖沟槽→设置高程及中线控制点→人工修坡和清底。
注:清底只适用于机械开挖。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规定........................................................................... 3
5 沟槽开挖........................................................................... 3
6 地基换填处理....................................................................... 5
7 砂石(土弧)基础................................................................... 7
8 沟槽回填........................................................................... 8
9 化学建材管安装.................................................................... 10
10 钢管安装......................................................................... 14
11 球墨铸铁管安装................................................................... 17
12 钢筋混凝土管安装................................................................. 18
13 定向钻施工....................................................................... 20
14 阀门井(检查井)施工............................................................... 21
15 支墩施工......................................................................... 27
16 雨水口施工....................................................................... 28
17 喷灌设备安装..................................................................... 30
18 排水明沟施工..................................................................... 32
19 绿地排水盲沟施工................................................................. 34
20 屋顶绿化排水施工................................................................. 36
21 功能性试验....................................................................... 37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22789.1-2008 硬质聚氯乙烯板材 分类、尺寸和性能 第1部分:厚度1mm以上板材
ICS 83. 140. 10
G 3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2789. 1- -2008/ISO 11833-1 :2007
代替GB/T 4454-1996,GB/T 13520- 1992
硬质聚氯乙烯板材
分类 、尺寸 和性能
第1部分:厚度1mm以.上板材
Plastics- -Unplasticized poly (vinyl chloride) sheets- Types, dimens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Part 1 :Sheets of thickness not lees than 1 mm
(ISO 11833-1:2007 ,IDT)
2008-12-30发布
2009-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言
GB/T 22789(硬质聚氟乙熠板材分类 。尺寸和性能)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i厚度1mm以上板材1
第2部分:厚度1 mm以下板材。
本部分为GB/T 22789的第1部分。
本部分等同紧用IS0 1833-1,2007《硬质棗氯乙婦板材分类,尺寸和性能 第1 部分:厚度1 mm以上板材)(英文版)。
本部分章杂编号与I50 183-1:200章条编号是一-对应的,为力便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删除了Iso 1831:2007的前育,
增如了国家标准的前言:
把“规胞性引用文件”中15个国际标准的9个用对应的我国国家标准代替,无对应的6个国际标准,在本部分中直接采用*
本部分代替GB/T 4454- 19964质南氧 乙幅昌压顿材}和GB/T 1520-1992(碉质来凯乙烯挤出板材)。
本部分与GB/T 4454- -1996和GB/T 13520- -1992 的主要差异t .
a)将硬质聚氧乙烯板材分为 5类,即:一般用途饭.透明级.高模量级.高抗冲级耐热皺;
b)将性能分成三部分 :1)基本性能;2)其他力学和物理性能;8)化学和卫生性能。其他力学和物理性能、化学和卫生性能,没有规定具体指梯要求,曲当事双方协商确定;
。基本性信部分与GB/T 4454- 1996的差异:增加了对角线板限偏差.拉伸断裂伸长率.控伸弹性模量维卡软化温度尽积性五个性维,将拉伸屈服应力代替拉伸应力:
d) 基本性咱部分与GB/T 18520- 1992的差异;增加了对角线极陋偏差拉伸断裂伸长奉.拉伸鼻性模量三个性值,将拉伸屈服应力代替拉伸强度。
本部分的附景A和附录B均为蛮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關轻T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日口。
本部分由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保定力达塑业有限公司.黄石华亿塑胶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秀蝴、黄晓华、王烘屢.李贯然、袁利群.刘华。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OB/T 4454- -1996;
GB/T 13520- -1992.
硬质聚氯乙烯板材分类 、尺寸和性能
第1部分:厚度1mm以上板材
1范围
GB/T 22789的本部分规定了硬质栗氟乙烯板材的原料分冕要霁及试验方法和标识。
本部分适用于厚度1 mm以上(會1 mn)的硬质聚氟乙烯层压板材和挤出板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22789的本部分的引用面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髓后所有的谁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能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員根蟹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生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1033.1塑料非泡球塑料密度的测定 第 1部分:漫瀆法,液体比重鼠法和澜定糖(GB/T 1083 1-2008, 180 118-1 ,2004,IDT)
GB/T 1040.2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GB/T 1040. 2-2006, ISO 527-2:1993,IDT)
GB/T 1043.1塑料简支晕冲 击性馆的测定第1部分非仅善化冲击试验(GB/T 1048. 1-2008, ISO 179-1 2000,IDT)
GB/T 1410固体珺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奉试验方法 (GB/T 1410- -00, IEC 60093:1980, IDT)
GB/T 2828.1计敷抽样检验程序 第 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连撒检验抽样计划(GB/T 2828. 1- 2003,ISO 2859-1.1999. IDT)
GB/T 29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 和试验的标准环塘(GB/T 2918-1998, idt ISO 291.1997)
GB/T3398.1塑料硬度铡定 第1 部分:球压痕法(GB/T 3398. 1- 20080 ISO 23)1-200.10)0
CB/T 9341塑料夸 曲性值试验方法<CB/T 9341- 200,id 180 17B: 1900
GB/T 12001.1 2008 塑料未增塑豪氧乙烯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貌和分类基础(ISO 1163-1995,IDT)
ISO 75-2.2004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 第 2部分:塑料,硬橡胶和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ISO 306,2004塑料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调定
ISO 899-2塑料雩 曲螺交测足方法
ISO 1183-2塑料非泡沭塑料密座的测定 第2部分:密座梯隆柱站
ISO 2818塑料机械加工试验片 的制造
ISO 13468-1塑料透明材料总光线透过率的测定 第1部分:单光柬仪原料
板材应由符合GB/T 12001.1 2008 中1. a规定的硬质职氧乙耀化合物制迪加工,其可能含有服加剂:稳定剂、润滑剂、加工助刺.抗冲改性剂。填充剂.阻燃剂.着色剂。性能和成分不明确的化合物、罩加剂不值用于板材的成型加工。
注,当有法规要求时,可以选择某种特殊的化合物。
3原料
板材应由符合GB/T12001.12008中1.3规定的硬质聚氯乙烯化合物制造加工,其可能含有添
加剂:稳定剂、润滑剂、加工助剂、抗冲改性剂、填充剂、阻燃剂、着色剂。性能和成分不明确的化合物、添加剂不能用于板材的成型加工。
注:当有法规要求时,可以选择某种特殊的化合物。
4分类
硬质聚氯乙烯板材按加工工艺分为层压板材和挤出板材。根据板材的特点和其主要性能(拉伸屈服应力、简支梁冲击强度、维卡软化温度),可将层压板材和挤出板材各分为五类:
第一类 一般用途级
第二类 透明级
第三类 高模量级
第四类 高抗冲级
第五类 耐热级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CTBA 005-2021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选择咨询机构招标文件示范文本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选择咨询机构 招标文件 示范文本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编著
2019年9月5日
使用说明
一、为了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的管理工作,规范PPP咨询服务的招标采购活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编制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选择咨询机构招标文件示范文本》(以下简称《示范文本》)。
二、本《示范文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及相关法规、规章编制,适用于拟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项目选择PPP项目 咨询机构的招标采购活动。
三、本《示范文本》适用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采用邀请招标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采用其他采购方式的可参照使用。
四、本《示范文本》第三章“评标办法”规定了综合评估(分)法的评标方法,各评审因素的评审标准、分值和权重等由招标人根据项目特点和服务需求自主确定。
五、本示范文本》资格审查方式采用资格后审。招标人采用资格预审方式进行资格审查时,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六、本示范文本》用相同序号标示的章、节、条、款、项、目,供招标人选择使用,招标人应根据招标项目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具体化。相关章节以空格标示的,具体内容由招标人填写,没有需要填写的,在空格中用“”标示。相关章节条款前标示为“口”的,招标人根据实际需要加“☑”选择使用。相关章节中以“()”表述为提示内容的,招标人应在明确具体内容后别除。
七、招标人按照本示范文本》第一章的格式发布招标公告或发出投标邀请书后,将实际发布的招标公告或实际发出的投标邀请书编入出售的招标文件中,作为投标邀请。
八、本示范文本》第四章“合同条款及格式”由合同协议书、合同条款组成。
九、本示范文本》第五章“委托人需求”由招标人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招标项目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编制,并与第二章“投标人须知”、第四章“合同条款及格式”相衔接。
十、招标人在实施过程中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法律体系的,相关章节条款前标示“【A】”;招标人在实施过程中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法律体系的,相关章节条款前标示“【B】”。采用非电子招标投标的,相关章节条款前标示为“【I】”:采用电子招标投标的,相关章节条款前标示为“【Ⅱ】”。招标人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项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十一、招标人在使用本示范文本》编制招标文件时,可根据招标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实际需求,对本示范文本》中相关条款进行修改、补充、细化。但修改、补充或细化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规定,不应违反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十二、本示范文本》将根据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改。各使用单位或个人对示范文本》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可向中国招标投标协会(联系邮箱:1755772529@qq.com)及时反馈。
目次
招标文件封面1
招标文件目录2
招标文件正文3
第一章招标公告(适用于公开招标)3
第一章投标邀请书(适用于邀请招标)7
第二章投标人须知.…12
第三章【A】评标办法(综合评估法)44
第三章【B】评标办法(综合评分法)52
第四章合同条款及格式.61
第五章委托人需求.76
第六章投标文件格式…77
第七章项目相关资料97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23439-2017 混凝土膨胀剂
ICS 9100.0
Q 1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3439- -2017
代替GB/T 23439- 2009
混凝土膨胀剂
Expansive agents for concrete
2017-12-29发布
2018-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23439- 2009《混凝 土膨康剂)。与GB/T 23439- 2009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修改了限制膨胀率和强度的要求(见第5章和2009年版的第5章):
修改了抗压强度的试验力法(见第6章和2009年版的第6章);
修改了检验规则(见第7章和2009年版的第7章);
修改了包装(见第8章和2009年版的第8章):
增加了附录A的试验方法BC见阳录A); .
一增加了附录 B的试验方法B(见附录B).
本标准由中因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本泥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8AC/TC 197)日口。
本标准负责杞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郑州市建文特材科技有限公可.天津豹鹏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三圣实业股份有限公间.江苏苏博特新树料股份有限公可.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武性三源特种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合力海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力盾澀凝土外加剂有限公司、金华市欣生佛石开发有限公司、湖南武源建材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大业新型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寿光市利飞混凝土外加剂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卓人:赵厕增.刘立.张学文.刘榍全李充明.田情.王勇威.苑立东.丁小富.邓庆洪.胡景被.苑克明.日创.冯心礼.贾福杰,李长成.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23439- 2009 .
混凝土膨胀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混凝土膨胀剂的术语和定又.分类和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硫细酸钙类.氧化钙类与確船酸钙-氧化钙类粉状混漫土膨胀剂。
2规范性引用文 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6水泥化学分 析方法
GB/T 700假素结构钢
GB/T 134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筛析法
GB/T 1346水泥标准 调度田水量.凝站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 149.2钢筋混凝 士用钢第2 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T 4357玲拉礙索弹簧钢蝗
GB/T 6003.1试验筛 技术要求和检验 第 1部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
GB/T 8074水泥比 表面积测定方法物氏楼
GB 8076混凝土外加剂
GB/T 12573水泥取样 方法.
GB/T 17671本泥胶砂 强皮检检方法(1S0法)
GB/T 50081普通 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驗方法标准
JGJ 63餛凝 土用水标准
YB/T 5241低影胀铁馋 .铁镍钻合金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又适用于本文件。
3.1混凝土膨胀剂expansive agents for concrete
与水泥、水拌和后经水化反应生成钙矾石.氢氧化钙或钙风石和氢氧化钙。使混既土产生体积膨胀的外加制。
3.2磅铝酸钙类混凝土聯胀剂calcium sulphoaluminate expansive agents for concrete
与水泥、水井和后经水化反应生成钙矾石的混凝土膨胀剂。
3.3氧化钙类混凝土膨康剂calcium oxide expansive agents for concrete
与水泥.水拌和后经水化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混凝土影胀剂。
4分类和标记
4.1分类
4.1.1混凝土膨胀剂按水化产物分为:硫铝酸钙类混凝土膨胀剂(代号A)、氧化钙类混凝土膨胀剂(代号C)和硫铝酸钙-氧化钙类混凝土膨胀剂(代号AC)三类。
4.1.2混凝土膨胀剂按限制膨胀率分为I型和Ⅱ型。
4.2标记
本标准涉及的所有混凝土膨胀剂产品名称标注为EA,按下列顺序进行标记:产品名称、代号、型号、标准号。
示例:
I型硫铝酸钙类混凝土膨胀剂的标记:EA A I GB/T23439一2017。
Ⅱ型氧化钙类混凝土膨胀剂:EACⅡGB/T23439一2017。
Ⅱ型硫铝酸钙-氧化钙类混凝土膨张剂:EAACⅡGB/T23439一2017。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1
…
162
163
164
…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