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3 > 1月 ( 第 38 页)

问题专业:土建 招投标

所属地区:山东

提问日期:2023-01-17 08:19:41

提问网友:xinghe


请问大家,住宅建筑。地下2层。地上11层,筏板基础550厚,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7级设防烈度,三级抗震

1、混凝土的单方含量指标,是应该按云指标中的清单工程量指标吗?云指标中的清单工程量算出来的指标是0.467m³/㎡,如果是按总汇总表中总的混凝土量除以建筑面积算出来是0.667,混凝土单方含量指标应该以哪个为准呢?指标正常吗?还是偏高了?

2、钢筋的单方含量是47.2KG/㎡,这个指标正常吗?

2023-01-17 08:21:48 补充

是剪力墙机构

解答网友:青山白马


1、混凝土的单方含量指标,看看云指标中的清单工程量和总汇总表中总的混凝土量哪个正确,肯定一个不对,一分析就应该知道。0.5m3/m2左右也差不多。

2、钢筋的单方含量是47.2KG/㎡,这个指标正常差不多,具体要看设计文件。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山西

提问日期:2023-01-17 01:03:19

提问网友:郑琳豪


土建,山西,答疑:如图螺旋箍筋如何算(想要具体算法公式)螺旋箍筋螺距是箍筋间距吗?-山西

解答网友:维达詹工


你好:

土建,山西,答疑:如图螺旋箍筋如何算(想要具体算法公式)螺旋箍筋螺距是箍筋间距吗?-山西

计算螺旋箍筋的长度,主要是计算螺旋箍筋每一段箍筋的斜长,螺旋箍筋的斜长计算方式是按照空间上的勾股定理考虑计算,即为根号下【圆形周长²+螺旋箍筋间距²】

因此桩图元的螺旋箍筋长度=个数*一个螺旋斜长长度。

                    个数=(桩长度+2*钢筋直径)/间距

                    斜长长度=根号下(圆形周长²+螺旋箍筋间距²)=√[π*(桩径+2*箍筋直径)+间距²

软件中计算方式为:SQRT(SQR(PI*(桩直径+2*d))+SQR(间距))*(桩长+2*d)/间距。

其中SQRT为开根号,SQR为平方,PI为圆周率π。

SQRT(SQR(PI*(150+2*d))+SQR(200)) 计算出来的是每个斜长;

SQRT(SQR(PI*(150+2*d))+SQR(200)) *(2000+2*d)/200 即:每个斜长*个数=总长度
SQRT(SQR(PI*(150+2*d))+SQR(200))*(2000+2*d)/200/5 总长度/段数=每段的长度

n代表钢筋的分段数量。

问题专业:安装 安装算量GQI

所属地区:福建

提问日期:2023-01-17 00:57:01

提问网友:哎呀呀


安装,安装算量GQI,福建,答疑:低压出线地下室:6SC100,-0.7m该怎么理解?是出建筑物外吗?求指点!-福建

  1. 图中300×1000的图形是竖向桥架吗?(注:二楼这个位置为变配电室)

  2. 高压进线-0.7m,那桥架的底标高是-0.7m吗? 还是±0.00由高压进线穿管水平进入再向上0.7m进入桥架?

  3. 低压出线地下室:6SC100,-0.7m是什么意思?是出建筑物外吗,那与它连接的那个竖向桥架既没有上二层也没有去地下室,是干嘛的?

解答网友:青山白马


  • 1.图中300×1000的图形是竖向桥架(注:二楼这个位置为变配电室).

  • 2.高压进线-0.7m,穿管SC100是-0.7米再向上穿管0.7m进入桥架。

    3.低压出线地下室:6SC100,-0.7m是6SC100的埋地深度,是出建筑物外,那与它连接的那个竖向桥架既没有上二层也没有去地下室,是备用。或咨询设计单位确认。

问题专业:土建 土建算量GCL2013

所属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提问日期:2023-01-17 00:53:10

提问网友:嗣馨


土建,土建算量GCL2013,广西壮族自治区,答疑:请教各位大家,这种桩筏板基础如何确定筏板范围-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筏板标注只有这两部分土建,土建算量GCL2013,广西壮族自治区,答疑:请教各位大家,这种桩筏板基础如何确定筏板范围-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建,土建算量GCL2013,广西壮族自治区,答疑:请教各位大家,这种桩筏板基础如何确定筏板范围-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建,土建算量GCL2013,广西壮族自治区,答疑:请教各位大家,这种桩筏板基础如何确定筏板范围-广西壮族自治区请问圈起来的这部分有筏板吗

解答网友:广岑


应结合图纸设计结构节点和建筑图节点来看进行确定,同时要看建筑剖面图。

没有节点要看建筑设计说明中的构造做法进行确定,或咨询设计人员。

 

2014年,分析,大跨空间结构,杜新喜,设计,高清PDF《大跨空间结构设计与分析》杜新喜 著 2014年

本书摘要

大跨空间结构发展迅速,应用广泛,本书结合实际工程,归纳概括了空间结构的设计方法和研究成果。全书共分为7章,前4章介绍空间结构设计,后3章介绍阿格结构性能研究。空间结构设计内容包括:结构选型和高效建模、荷载作用和构件验算、节点及支座设计、工程设计步骤等内容。网格结构承载性能研究包括: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初始缺陷对整体结构性能影响、损伤免疫力设计方法。本书可作为土术工程专业研究生教学用书,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前言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大跨空间结构的设计要点和难点,可作为工程人员的工具参考书,以便解决在实际工程设计中遇到的难题;也可以作为研究生学习的教材,以便尽快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全书共分为7章,前4章介绍空间结构设计,后3章介绍网格结构性能研究。第1章介绍了空间结构类型、受力特点和建模方法。针对自由曲面网格建模的难题,介绍了一种基于AutoCAD的网格拟合剖分方法,可快速地建立复杂空间曲面结构模型。第2章依据最新的设计规范,给出了各种荷载组合的取值。围绕结构设计计算问题,推导了空间杆、粱的单元刚度矩阵,读者在编制有限元程序时可以直接引用。第3章围绕节点设计,给出了常用节点的设计步骤和公式,包括螺栓球节点、焊接球节点、嵌入毂节点、铸钢节点、节点板节点、相贯节点等,并纠正了设计规程关于螺栓球最小直径设计公式的不足。本章对常用支座节点的设计方法、设计公式、受力特点等也进行了解释说明。综合前3章的设计理论,第4章通过两个网格结构实例,介绍了网格工程的设计步骤、施工图绘制等内容。
极限承载力和稳定验算是网格结构性能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第5章重点介绍了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的有限元方法,并推导了空间杆、梁的单元切线刚度矩阵。另外,由于安装应力对网格结构受力性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第6章介绍了安装应力研究成果,包括测量试验、模型承载力试验和考虑杆长偏差的随机有限元分析方法等。本章的最后通过两个算例分析,对比分析了不同初始缺陷引A方法对网格承载力影响的差别,以便提醒读者在设计中注意安装应力问题。为了解决网格结构连续性倒塌的难题,第7章介绍了损伤免疫力分析及设计方法,并给出了两个工程实例应用情况。
我的研究生骆顺心、胡文进、张慎、万金国、刘茂青、陈宝林等在校期间的研究课题,是本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书由刘茂青完成统稿。本书还借鉴了有关专家学者的资料,在此一并致谢。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引用同行专家著作或资料而未能详细说明出处,敬请见谅!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不吝指正。

2014年,分析,大跨空间结构,杜新喜,设计,高清PDF《大跨空间结构设计与分析》杜新喜 著 2014年 2014年,分析,大跨空间结构,杜新喜,设计,高清PDF《大跨空间结构设计与分析》杜新喜 著 2014年 2014年,分析,大跨空间结构,杜新喜,设计,高清PDF《大跨空间结构设计与分析》杜新喜 著 2014年 2014年,分析,大跨空间结构,杜新喜,设计,高清PDF《大跨空间结构设计与分析》杜新喜 著 2014年

问题专业:安装算量GQI

所属地区:湖北

提问日期:2023-01-16 21:44:17

提问网友:不懂就要问


在配电箱的系统图识别中,预留的元件需要识别吗?系统图中有“备用”和“预留”两种类型的原件,我知道“备用”可以不识别,但是不知道“预留”要不要识别。

安装算量GQI,湖北,答疑:“预留”的元件需要识别吗-湖北

2023-01-16 21:51:50 补充

电气安装的系统图识别,需要对“预留”识别计量吗?

解答网友:陈工


预留的,本次不用计算的。

2018年版,保护算法,束洪春,母线和变压器暂态量,高清PDF《母线和变压器暂态量保护算法 》束洪春 著 2018年版

前言
母线和变压器是在发电厂、变电站内直接参与电力传输的一次设备,母线负责电能在同一电压等级的汇集与分配,变压器负责电能在不同电压等级之间的传输。母线和变压器是输配电系统的关键设备,在电力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母线或变压器发生故障时,若不能及时检测并切除故障,将会扩大事故范围,毁坏更多设备,破坏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甚至瓦解整个电力系统。因此,探寻性能完善、可靠性高的母线保护与变压器保护原理十分必要。
高压母线通常位于变电站内,发生短路故障的概率很小,而母线保护涉及所有与母线相连的线路与元件。若因人为失误或电流互感器(CT)饱和导致母线保护出现误动作,将导致所有母线上的线路和电源被切除。关于电力系统高压母线是否需要专用的母线保护在历史上曾有过争议,但是随着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与电力系统规模的扩大,母线保护的应用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按照我国《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14285一2016)的规定,仅在110kV单母线接线形式及其以下电压等级无特殊保护要求的情况下才允许不安装专门的母线保护,而使用其他设备的后备保护覆盖母线。因为母线保护包括所有连接在母线上的元件,所以母线保护有时也称为母线区域保护,虽然这个术语能更好地描述母线保护,但应用并不广泛,并且大多数工程师习惯于将这类保护简单地称为母线保护。为降低人为接线失误的影响,母线保护的架构从最初集中式逐渐发展到分布式母线保护。通过将数据采集单元下放至各个开关柜内,分布式架构降低了集中式对二次电缆接入与屏柜布线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因人为失误导致接线错误引起母线保护误动作的可能性。针对CT饱和问题,目前在工程上主要通过电压启动元件与其他启动元件之间的启动时差,以及谐波制动对CT饱和进行检测,但是工频量保护采样率低,不同启动元件的启动时间可能相差无几,不易判别,而谐波制动可能会受到线路故障产生的谐波影响,故CT饱和导致母线保护误动作的隐患依然存在,因此准确而快速地辨识母线区内故障与区外故障仍然是母线保护研究的重点。
传统工频量母线保护主要通过比较各回路工频电流幅值、相位来判别故障点是否位于母线,但是若在暂态过程中出现较大的一次电流,尤其是包含较大非周期分量时,可能导致CT因铁心磁饱和而无法准确传变工频波形,进而影响基于工频量差动原理的母线保护对故障的准确判别。基于工频电流相位原理的母线保护受CT饱和影响较小,但是不适用于母线故障后各回路电流相位相差较大或有电流流出的情况,导致传统工频量母线保护在3/2接线等复杂接线形式下依然存在发生误动作的危险。
随着行波保护技术的发展,行波保护因不受CT饱和影响的特点受到学术界关注。我国学者薄志谦提出利用小波变换提取电流行波波头特征,通过提取高频暂态量中包含的故障信息构建母线保护算法,根据电流初始行波波头极性信息对母线保护区内故障与区外故障进行判别。通过引入母线暂态电压,又相继提出了基于短时窗方向行波、暂态功率方向等原理的母线保护算法,将对初始行波波头的捕捉转变为对短时窗内行波传播方向与暂态能量的检测,降低了对采样率和波头捕捉准确性的要求。我国学者索南加乐通过计算母线暂态等效阻抗模型及参数,提出了基于瞬时阻抗与模型参数识别的母线保护算法,将暂态电压与电流的检测拓展为对母线一线路系统等效模型的分析。
虽然行波母线保护与暂态量母线保护都是利用母线故障后产生的暂态电气量特征构成保护,但就构成思想而言,暂态量母线保护是对行波母线保护的继承和发扬。为了便于对照,本书以行波母线保护为切入点,在阐述行波功率方向比较式母线保护、行波电流极性比较式母线保护、行波电流差动式母线保护和积分型行波幅值比较式母线保护等原理的基础上,对暂态量母线保护(包括基于含工频频带故障电流突变方向的母线保护、基于电流小波系数相关分析的母线保护和基于测后模拟的暂态量母线保护等)进行了原理上的剖析,以及保护动作特性的仿真分析。其中,行波功率方向比较式母线保护根据当且仅当母线故障时所有出线的初始行波功率方向才会一致的原理来构建保护判据;行波电流极性比较式母线保护根据当且仅当母线故障时所有出线的初始电流行波波首波头极性才会全部相同的原理来构建保护判据:行波电流差动式母线保护根据当且仅当外部故障时与母线相连的各回出线所测得的初始电流行波的幅值之和才会为零的原理来构建具有比率制动特性的保护判据:积分型行波幅值比较式母线保护根据当且仅当母线故障时所有出线所检测到的初始行波才全部是正向行波的原理来构建保护判据。基于含工频频带故障电流突变方向的母线保护是利用初始故障电流含工频量所在频带的突变方向来取代初始电流行波首波头极性来构成保护判据:基于测后模拟的暂态量母线保护根据当且仅当母线故障时母线上所有出线才能等效为无故障(L)电路模型的原理来构成保护判据。对于母线上所有出线观测端,母线故障时都为反方向故障,而线路故障时,除发生故障的线路为正方向故障,其他无故障线路为反方向故障,分别利用高阶差分(SOD)、电压电流短时窗小波系数相关分析、前行波与反行波短时窗积分等方法来判断故障是正方向故障还是反方向故障,以实现母线保护的区内故障与区外故障的区分。此外,本书还针对传统保护面临的CT饱和问题及其对策展开了研究,并提出了CT饱和的过零点检测方法、基于小波原理的时差检测方法和基于CT二次输出电流与其差分构成的平面上相邻点距离判别的检测等方法。

变压器本身为一种铁磁元件,当变压器空载合闸时,其磁链不能突变,从而产生非周期磁链,使得变压器铁心饱和,变压器励磁电感降低,变压器合闸一侧将出现数值很大且偏向时间轴一侧的电流,进而导致变压器两端差流大幅增加,该特征与内部故障类似,故变压器保护的关键在于励磁涌流与变压器内部故璋之间的区分。早在1892年,英国的Fleming就发现了励磁涌流现象,但直到20世纪40年代人们才开始重视该现象,并对其进行了深人的研究。明确变压器励磁涌流的产生机理与波形特征,有助于励磁涌流的可靠识别,可有效提高变压器差动保护的正确动作率。
目前变压器的主保护为利用电气量的纵联差动保护和非电气量的瓦斯保护。其中纵联差动保护利用变压器一次侧电流与二次侧电流的差作为差流以评定内部故障,该方法对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有较强的辨识能力。变压器差动保护建立在变压器稳态磁路平衡的基础上,在暂态过程中这种平衡关系可能被打破,变压器空载合闸、过励磁等情况下,由磁路饱和产生的涌流会引起差动保护误动作。变压器差动保护的难点在于对涌流和内部故障的可靠识别。
本书从基于工频量的变压器差动保护原理切人,探讨励磁涌流与和应涌流的产生机理及其对工频量差动保护的影响,对励磁涌流和内部故障的波形特点进行分析。根据内部故障稳态电流为正弦波形而励磁涌流含有较多二次谐波,波形偏向零轴一侧的特点,利用发生内部故障或励磁涌流后一段数据进行正弦拟合,比较拟合波形与采样数据的相似度以区分励磁涌流和内部故障。利用励磁涌流和内部故障在波形复杂程度和时频特征不同的特点,分别通过多重分形谱和时频矩阵进行励磁涌流和内部故障的鉴别。通过Pk变换对突变量的放大作用,内部故障情况下的波形突变更为明显,再利用小波分解提取突变量中的高频成分,以高频成分的大小来区分内部故障和励磁涌流。根据内部故障下差动电流在其相邻阶次差分构成的平面上分布均匀,而励磁涌流情况差动电流在此平面上分布散乱的特点,利用差动电流与其相邻阶次差分构成的平面上相邻点距离的大小建立励磁涌流识别原理。变压器发生内部故障时,变压器等效电路模型随之改变,模拟波形和实测波形出现负相关,而发生励磁涌流时,模拟波形和实测波形相关度为正,利用正常运行时的电路模型可由一次侧电压和电流计算出二次侧线模电压,根据计算值和量测值的相似程度反映模型匹配程度,判别内部故障与励磁涌流。在发生励磁涌流时,变压器一次侧与二次侧消耗的能量都趋向于0,能量差也趋向于0,在发生内部故障时,一部分能量会经故障点流入大地,变压器两侧吸收与输出的能量大小不同,导致出现较大的能量差。
本书的相关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数据驱动的高原山地输电线路故障精确定位与雷击电流反演恢复研究”(U1202233)、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原山地输电线路雷击检测识别及雷电参数反演恢复研究”(2011FA032)、云南省科技厅攻关项目“高海拔大容量远距离输电中行波故障测距技术研究”(2003GG10)和“高原山地长距离高压输电线路电弧故障检测定位技术与系统研制”(2000B2-02),以及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新型时域法故瘴测距研究”(99E006G)和“小波分析在线路故障测距应用研究”(98E0409M)等的资助,同时,在与电网业界同行合作的一系列项目中有相当部分内容得到实际应用,一并谨致谢忱。
限于作者水平,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与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18年4月于昆明

内容索引:

目录
前言
第1章行波母线保护…1
1.1行波功率方向比较式母线保护1
1.2行波电流极性比较式母线保护7
1.3行波电流差动式母线保护…13
1.4积分型行波幅值比较式母线保护…20
1.5本章小结…26
第2章暂态量母线保护…28
2.1基于含工频频带故障电流突变方向的母线保护…28
2.2基于电流小波系数相关分析的母线保护…36
2.3基于S变换的母线保护40
2.4基于SOD的暂态量极性比较式母线保护…44
2.5基于电压电流短时窗小波系数相关分析的母线保护…49
2.6基于方向行波原理的暂态量母线保护…53
2.7基于测后模拟的暂态量母线保护…57
2.8本章小结…61
第3章CT饱和及对母线保护的影响和检测方法…63
3.1CT饱和原理…63
3.2CT饱和特点及其对母线保护的影响65
3.3CT饱和检测方法…67
3.4本章小结79
第4章变压器涌流产生机理分析…80
4.1励磁涌流产生机理…80
4.2和应涌流产生机理及对差动保护的影响…86
4.3本章小结…100
第5章变压器励磁涌流识别…101
5.1基于正弦拟合的励磁涌流识别101
5.2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励磁涌流识别108
5.3基于多重分形谱的励磁涌流识别113
5.4基于时频分析的励磁涌流识别118

5.5基于Park变换的励磁涌流快速识别124
5.6基于差动电流相邻阶次差分构成的平面上相邻点距离的励磁涌流快速识别128
5.7基于差动电流梯度嫡值的励磁涌流识别134
5.8基于差动电流梯度归一化的励磁涌流识别137
5.9基于差动电流顶点两侧采样点差值的励磁涌流识别140
5.10基于形态学骨架的励磁涌流识别…141
5.11本毫小结144
第6章增加电压检测量的新型变压器保护…145
6.1基于测后模拟原理的变压器保护145
6.2基于变压器两侧能量差原理的变压器保护155
6.3本章小结159
参考文献…160

16G101系列平法新图集,2018年版,上官子昌,平法钢筋实例,平法钢筋计算方法,高清PDF《平法钢筋计算方法与实例 基于16G101系列平法新图集 》上官子昌 主编 2018年版

前言
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简称“平法”,对我国目前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设计表示方法做了重大改革。平法视全部设计过程与施工过程为一个完整的主系统,主系统由多个子系统(基础结构、柱墙结构、梁结构、板结构)构成,各子系统有明确的层次性、关联性和相对完整性。正是由于平法设计的图纸拥有这样的特性,因此我们在计算钢筋工程量时首先结合平法的基本原理准确理解数字化、符号化的内容,才能正确地计算钢筋工程量。基于此,我们组织编写了本书。
本书主要依据《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16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16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桩基础)》(16G101-3)、《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一20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GB50010一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2016年版)》(GB50011一2010)、《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一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一2010)等规范和标准编写。本书共分为4章,详细地介绍了平法钢筋计算基础、施工图制图规则、计算方法以及计算实例等内容。
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同时附有相关联的计算实例,便于读者加强理解。由于时间有限,编写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8.01

内容索引:

第1章平法钢筋计算基础/1
1.1钢筋基础知识1
1.2钢筋计算的主要工作4
1.2.1钢筋计算工作的划分4
1.2.2钢筋计算长度4
1.3钢筋下料基础知识4
1.3.1钢筋的选用4
1.3.2钢筋下料表5
1.3.3钢筋下料长度的概念6
1.3.4基本公式…10
1.3.5平法钢筋计算相关数据22
第2章平法钢筋施工图制图规则/27
2.1独立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27
2.1.1独立基础编号…27
2.1.2平面注写方式…27
2.1.3截面注写方式…36
2.2条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37
2.2.1条形基础编号37
2.2.2基础梁的平面注写方式37
2.2.3基础梁底部非贯通纵筋的长度规定…39
2.2.4条形基础底板的平面注写方式…39
2.2.5条形基础的截面注写方式……42
2.3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43
2.3.1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43
2.3.2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47
2.4柱构件施工图制图规则52
2.4.1列表注写方式……52
2.4.2截面注写方式…………53
2.5剪力墙施工图制图规则56
2.5.1列表注写方式…56

2.5.2截面注写方式…59
2.5.3剪力墙洞口的表示方法…63
2.5.4地下室外墙的表示方法…63
2.6梁构件施工图制图规则…66
2.6.1平面注写方式……66
2.6.2成面注写方式……74
2.7板构件施工图制图规则75
2.7.1有梁楼盖平法施工图识读……75
2.7.2无梁楼盖平法施工图识读80
2.8板式楼梯施工图制图规则83
2.8.1平面注写方式………83
2.8.2剖面注写方式……83
2.8.3列表注写方式83
第3章平法钢筋计算方法85
3.1独立基础钢筋计算方法…85
3.1.1独立基础底板配筋计算………85
3.1.2独立基础底板配筋长度缩减10%的钢筋计算……86
3.1.3多柱独立基础底板顶部钢筋计算……88
3.2条形基础钢筋计算方法89
3.2.1条形基础底板钢筋构造……89
3.2.2基础梁钢筋计算……93
3.3筏形基础钢筋计算方法……101
3.3.1基础次梁钢筋计算……101
3.3.2梁板式筏形基础底板钢筋计算106
3.3.3平板式筏形基础底板钢筋计算…109
3.4柱构件钢筋计算方法………………112
3.4.1柱纵筋变化钢筋计算…112
3.4.2柱箍筋计算……………115
3.4.3梁上柱插筋计算…118
3.4.4墙上柱插筋计算…………119
3.4.5顶层中柱钢筋计算…………120
3.4.6顶层边角柱纵筋计算…………123
3.4.7中柱顶筋下料………126
3.4.8边柱顶筋下料………127
3.4.9角柱顶筋下料………128
3.5剪力墙钢筋计算…130
3.5.1剪力墙柱钢筋计算130
3.5.2剪力墙身钢筋计算133
3.5.3剪力墙梁钢筋计算136

3.5.4顶层暗柱竖向钢筋下料……140
3.5.5剪力墙边墙墙身竖向钢筋下料…140
3.5.6剪力墙暗柱竖向钢筋下料…143
3.5.7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下料145
3.5.8剪力墙连梁钢筋下料………152
3.6梁构件钢筋计算………152
3.6.1楼层框架梁钢筋计算152
3.6.2屋面框架梁钢筋计算……160
3.6.3非框架梁钢筋计算……161
3.6.4框支梁钢筋计算…163
3.6.5悬挑梁钢筋计算164
3.6.6贯通筋下料165
3.6,7边跨上部直角筋下料……167
3.6.8中间支座上部直筋下料169
3.6.9边跨下部跨中直角筋下料…170
3.6.10中间跨下部筋下料………172
3.6.11边跨和中跨搭接架立筋下料………174
3.6.12角部附加筋及其余钢筋下料175
3.7板构件钢筋计算……………178
3.7.1板上部贯通纵筋的计算178
3.7.2板下部贯通纵筋的计算179
3.7.3柱上板带、跨中板带底筋计算180
3.7.4悬桃板钢筋计算……182
3.7.5扣筋计算184
3.7.6折板钢筋计算186
3.8板式楼梯计算方法186
3.8.1AT型楼梯板钢筋计算186
3.8.2ATc型楼梯配筋计算………187
第4章平法钢筋计算实例/188
4.1独立基础钢筋计算实例…188
【实例4-1】某普通矩形独立基础钢筋量的计算188
【实例4-2】独立基础长度缩减10%的对称配筋钢筋量的计算188
【实例4-3】独立基础长度缩减10%的非对称配筋钢筋量的计算190
【实例4-4】多柱独立基础底板顶部钢筋的计算191
4.2条形基础钢筋计算实例……………192
【实例4-5】条形基础底板底部钢筋(直转角)的计算192
【实例4-6】条形基础底板底部钢筋(十字交接)的计算193
【实例4-7】普通基础梁J儿01的计算……194
【实例4-8】基础梁JL02(底部非贯通筋、架立筋)的计算……194

【实例4-9】基础梁JL03(双排钢筋、有外伸)的计算196
【实例4-10】基础梁JL04(有高差)的计算…197
4.3筏形基础钢筋计算实例………199
【实例4-11】基础主梁JL01(一般情况)钢筋的计算……199
【实例4-12】基础主梁JL02(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根数不同)钢筋的计算…200
【实例4-13】基础次梁JCL01(一般情况)钢筋的计算……200
【实例4-14】基础次梁JCL02(变截面有高差)钢筋的计算201
【实例4-15】梁板式夜基平板LPB01钢筋的计算………201
4.4柱构件钢筋计算实例………………203
【实例4-16】地下室框架柱纵筋尺寸的计算203
【实例4-17】楼层框架柱箍筋根数的计算………204
【实例4-18】KZ1基础插筋的计算……………204
【实例4-19】长、短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205
【实例4-20】框架柱钢筋下料根数的计算(一)206
【实例4-21】框架柱钢筋下料根数的计算(二)206
【实例4-22】框架柱钢筋下料根数的计算(三)207
【实例4-23】框架柱钢筋下料尺寸的计算207
4.5剪力墙钢筋计算实例…209
【实例4-24】连梁L15中间层各种钢筋的计算…209
【实例425】剪力墙洞口补强纵筋长度的计算210
【实例4-26】剪力墙顶层分布铜筋下料长度的计算……210
【实例4-27】剪力墙边墙墙身顶层竖向分布筋(外侧筋和里侧筋)下料长度的211
4.6梁构件钢筋计算实例……211
【实例4-28】多跨楼层框架梁KL1钢筋量的计算……211
【实例4-29】非框架梁L1钢筋量的计算…………213
【实例4-30】非框架梁L2第一跨(弧形梁)箍筋根数的计算214
【实例4-31】某框架楼层连续梁各钢筋的加工尺寸和下料尺寸的计算214
47板构件钢筋计算实例………215
【实例4-32】纯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长度及根数的计算215
【实例4-33】楼面板LB1板底筋的计算……………215
【实例4-34】楼面板LB2板顶筋的计算……217
【实例4-35】楼面板LB3中间支座负筋的计算…………217
【实例4-36】楼面板LB4端支座负筋的计算218
【实例437】楼面板LB5跨板支座负筋的计算219
【实例4-38】扣筋的计算…219
4.8板式楼梯计算实例…220
【实例4-39】AT型楼梯钢筋的计算220
【实例4-40】ATc型楼梯钢筋的计算222
参考文献224

高清PDF《平法钢筋计算方法与实例 基于16G101系列平法新图集 》上官子昌 主编 2018年版已关闭评论

沈永刚,现代机械工程系列精品教材,现代设备管理,第3版,彩色高清PDF《现代机械工程系列精品教材 现代设备管理 第3版 》沈永刚 编

第3版前言
在机械工业出版社的鼎力协助下,《现代设备管理影一书,第1版于2003年1月正式出版,第1版曾印刷5次;第2版于2010年8月正式出版,第2版己印刷6次。本书内容新,实用性强,先后被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河南工程学院、石河子大学等众多本科院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选为教材。
使用过本书的高校教师和读者反映,教材篇幅适中,系统性强,内容全面,重点、难点突出,叙述详细,符合当前的教学要求,而且在有限的篇幅中融入了最新的设备管理理念,充分体现出通俗易懂的编写原则,强调理论与实用相结合的教材质量要求。
现代设备是制造业的基础,现代设备管理是用好、管好现代设备的必要条件。现代设备水平与国家装备制造业水平密切相关,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时代特征,深刻认识我国国情,树立新的发展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装备制造业和制造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制造出更多的先进设备,并使用好、管理好这些先进设备,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生产出更加优质的产品来满足社会的需求。
人类正处在全球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新时代,我们要抓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机遇,不负历史使命,培养和造就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和设备管理人才,推动并加快实现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跨越,“中国制造2025”将引导我国制造业走向“中国智造”,让现代设备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这对于现代设备管理人员无疑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与时俱进地去努力探索更高水平的现代设备管理理念。
木次再版增加了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方面的发展内容,以及设备管理方面新的理念。增加最多的地方是在“第一章设备管理总论”,其次是“第四章设备的安装和验收”,还有“第五章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这三章中每一章均增加了一节新的内容。第一章中增加了“第六节设备管理的新理念”,第四章中增加了“第三节设备试运转期的数据采集”,第五章中增加了“第六节设备维护中的备件管理”。第六章和第十一章也有内容增加。
十分荣幸的是,这次得到机械工业出版社和有关专家的大力推荐,作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出版本书第3版,在这里我要衷心感机械工业出版社编审人员的辛勤和努力,以及有关高校教职人员对本书的青睐和厚爱。
本次再版沿用了第2版编写的结构风格和理念,但时代在前进,知识更新日新月异,设备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所掌握的资料不是十分丰富,编写中难免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故恳请有关专家和本书使用人员多多提出批评意见。
编者
于上海

内容索引:

目录

第3版前言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一章设备管理总论1
第一节现代设备的特征1
一、日益大型化或超小型化1
二、运行高速化…2
三、功能高级化3
四、自动化和复杂化…3
五、节能降耗和环保4
第二节设备管理的发及过程5
一、事后维修阶段……5
二、设备预防维修管理阶段5
三、设备系统管理阶段6
四、设备综合管理阶段7
第三节设备管理的意义8
一、关系到产品的产量和质量8
二、关系到产品的成本…9
三、关系到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9
四、关系到企业生产资金的合理利用…9
第四节设备现代化管理的内容…10
一、设备的综合效率…10
二、设备的一生管理…10
第五节设备寿命周期的理论…12
第六节设备管理的祈理念…12
思考覆…14
第二章设备的经济规划与投资预测……15
第一节设备的经济规划…15

一、设备规划的重要性…15
二、设备规划的主要内容…15
第二节投资方案的经济评价…16
一、资金的时值…16
二、设备投资评价的依据…18
三、设备投资规划应预估的内容…21
四、设备投资的经济评价方法…21
第三节设备合理使用期的估算…25
一、设备最佳使用年限的估算…26
二、目标利润与设备的合理使用期…28
三、迭代法在现代设备管理计算中的应用…29
第四节设备投资预测…32
一,预测的必要性…32
二、数值的加权计算…32
三、盈亏平衡分析…33
四、敏性分析…3科
五、风险的概竿分析…35
第五节规划的可行性研究…36
一、可行性研究的阶段…36
二、可行性报告书…36
第六节投资项目的星报和审批…38
一、设备投资项目呈报的主要内容…38
二、设备投资预算外追加的限度和审批…39
思考题…39
第三章技术方案的规划和评价…40
第一节设备的功能分析…40
一、设备的功能分类…40
二、生产产品与设备基本功能的关系…41
三、功能余裕和功能冗余…42

四、设备功能系统分析的方法…44
五、功能的评价…45
第二节设备的结构系统分析…45
一、从功能概念系统到结构实体系统的可能性……45
二、设备结构系统与机械设备的技术46
三、最佳结构系统的评价标准…46
第三节设备的选型和购置…48
一、设备选型的一般考虑因素……48
二、设备选型应与企业远景开发结合…49
三、自制设备要考虑的间题…50
四、国外引进设备的注意事项…50
思考题…52
第四章设备的安装和验收……53
第一节生产布局与设备安装…53
一、企业内部的生产布局…53
二、安装工期的时间结构…54
三、安装精度三要素…55
第二节设备安装后的试运转及验收…55
一、空载试运转……56
二、负找试运转…56
三、设备安装验收…56
第三节设备试运转期的数据采集…57
思考题…58
第五章设备的使用与维护……59
第一节设备的使用…59
一、合理地安排生产任务…59
二、配备合格的设备操作人员…59
三、设备操作的基本功培训…60
四、建立健全的设备使用管理思章制度…60
五、为设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61
第二节设备的非护……61
一、设备雏护的四项规定要求…61
二、设备雏护的类别和内容…61
三、设备维护的目标管理体系…63
第三节设备功能检查…65
第四节设备的磨损与润滑管理…66
一、摩擦与磨损的概念……66
二、润滑的基本知识…67

三、设备润滑的作用…67
四、运动副的润滑方式…68
五、润滑管理的基本要求…68
第五节设备推护的技术经济指标…68
第六节设备推护中的备件管理…68
一、备件管理的主要任务……69
二、备件管理的工作内容…69
思考题69
第六章设备故障和诊断…70
第一节故嘹的概念…70
一、故嘹的定义…70
二、设备的可靠度与故降率…71
三、设备的典型故障竿曲线…71
四、故降的分类………72
第二节故障的典型模式和原因…73
一、机械设备中常见的故障模式…73
二、故隆产生的原因…74
第三节故降分析与改进管理……74
一、故啼信息数据的收集和统计…75
二、故障烦数分析…75
三、放障原因分析…76
四、故摩树分析的概念…76
第四节诊断技术和状态监测…77
一、设备故降诊断技术……77
二、设备状态监测…78
三、监测和诊断的主要方法……79
思考题…85
第七章设备的可靠性管理…85
第一节系统可靠度计算公式…85
一、串联系统的可常度……85
二、并联系统的可靠度…86
三、混联系统的可靠度…86
第二节平均寿命和常用的故摩分布函数…87
一、平均寿命(0)87
二、几种常用的故降分布函数…87
第三节设备可常性设计…90
一、可靠性设计的内容、原则和基本程序…90
二、可常性预测……91
三、冗余性设计…92

四、可靠度分配……92
第四节设备维修性…92
一、维修性的特征量…92
二、有效度……94
三、绿色维修的重要性…94
思考题…………95
第八章设备修理和零件修复技术…96
第一节设备维修的内容体系…96
第二节机械设备的磨损及对策…97
一、设备磨损的形式及度量…97
二、设备磨损的补偿方式与修理层次…99
三、设备维修计算和维修计划的编制…100
第三节零件修复技术…101
一、返修件的选择……102
二、返修件的测绘和技术条件的确定…102
三、装配精度和补偿环的选择…103
四、几种广泛采用的修理新技术…104
思考题……106
第九章设备的折旧、改造与更新…107
第一节折旧的理论、方法和政策…107
一、折旧问题的三要素…107
二、折旧方法的计算……109
三、折旧政策和设备折旧基金管理·111
第二节设备的技术改造和更新…111
一、设备技术改造的意义…111
二、设备技术改造的技术经济分析…112
三、设备技术改造的基本方向…112

四、设备更新…113
思考题114
第十章设备信息管理和计算机应用115
第一节设备管理信息…115
一、设备管理信息的来源…115
二、设备管理信息的分类115
三、管理者与信息116
四、设备管理的指标体系…116
第二节计算机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118
思考题…119
第十一章企业非标设备的规划、设计和制造120
第一节非标设备的规划121
第二节非标设备的设计121
第三节非标设备的制造122
一、现代制造业的特点…122
二、先进制造技术123
三、结语…126
思考题126
计算题…127
附录…129
附录A正态分布表……129
附录B38种典型设备修理复杂系数表………131
参考文献…133

2017年版,余彦秋,印象手绘,室内设计手绘实例精讲,王东,第2版,彩色高清PDF《印象手绘 室内设计手绘实例精讲 第2版 》王东 余彦秋 著 2017年版

前言
手绘效果图对室内设计师来讲有三个层面的意义。第一,它是与业主沟通的工具,第二,它是设计思维展现的载体,第三,它是设计师设计构思过程的外在表现。室内设计手绘表现图与绘画艺术有许多共性,它既相对真实地展现了室内设计方案,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室内设计手绘作品需要精练、简洁、快速、生动地展现出来,手绘的表现功底可以体现出一个设计师艺术的品位、修养与内涵,好的手绘图不是简单的笔下生花,而是作者瞬间创意灵感的表达,它具有电脑绘图所不能比拟的优点。
室内设计手绘的表现手法正日益成为当今室内设计行业的流行语言,也是各大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本书以马克笔(marker pen或marker,又名记号笔)手绘案例为载体,通过对材质表现、单体、小品、空间等基本技法案例的学习,帮助室内设计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及室内设计的初学者逐步掌握手绘表现的基本技法和要领,并能循序渐进,逐步过渡到作品设计及作品鉴赏的整体把控能力的训练,提高运用手绘表现工具表达设计思想的能力。
本书附带下载资源,扫描“资源下载”二维码即可获得下载方法,是精心为读者准备的视频教学资料。如需下载技术支持,请致函sZys@ptpress..com.cn。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对室内手绘教学经验的总结,对表现的技法和细节作了详尽的说明,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书中的疏漏与不妥之处在所难免。在感谢您选择本书的同时,也希望您能够把对本书的意见和建议告诉我们。

内容索引:

第1章室内手绘材质实例表现11
1.1木纹材质实例表现12
1.1.1原木材质画法12
1.12实木材质画法…12
1.13防腐木材质画法13
1.1.4实木地板材质画法13
1.2金属材质实例表现14
1.2.1不锈铜材质画法14
1.2.2镀铜材质画法.14
1.2.3铁艺材质画法15
1.2.4铝塑板材质画法15
1.3石材质实例表现16
13.1啡网纹大理石材质画法.16
1.3.2大花白大理石材质画法16
1.3.3歌雅米黄花岗石材质画法17
13.4青石板材质画法17
1.3.5黑色花岗石材质画法17
1.3.6汉白玉大理石材质画法18
1.3.7地中海灰大理石材质画法18
1.3.8黑金砂花岗石材质画法19
1.3.9红色花阗石材质画法19
1.4织物材质实例表现20
1.4.1厚重窗帘画法.20
1.4.2半透明窗帘画法20
1.4.3百叶窗画法21
1.4.4抱枕画法21
1.4.5衣物画法a22
1.5玻璃材质实例表现22
1.5.1透明玻璃画法22
1.5.2鼎砂玻璃画法23
1.5.3冰裂城璃画法23
1.5.4刻花玻璃画法24
1.5.5腐续艺术玻璃画法24
第2章室内手绘单体实例表现25
2.1室内陈设实例表现26
2.1.1胸罐画法26
2.1.2书精画法28
2.1.3地毯画法30
2.1.4千技画法32
2.1.5装饰品画法34
2.1.6灯具画法36
2.2室内家具实例表现38
2.2.1单体沙发画法38
2.22单体床画法40

2.23单体茶儿画法42
2.2.4单体椅子画法44
22.5单体水果画法46
2.2.6单体电视画法48
2.2.7单体洗手盆画法50
22.8单体洗衣机画法52
2.2.9单体电视柜画法54
2.2.10单体书柜画法56
第3章室内手绘小品实例表现59
3.1卧室小品实例表现60
3.1.1床体画法60
3.1.2梳妆台画法63
3.2客厅小品实例表现66
3.2.1沙发组合画法66
3.2.2矮柜组合画法69
3.2.3角柜画法.72
3.2.4电视柜画法75
3.2.5楼梯画法78
3.3书房小品实例表现81
3.3.1书桑组合画法81
3.3.2茶具画法84
3.3.3书拒画法87
3.3.4对椅画法90
3.4厨卫小品实例表现93
3.4.1姓台组合画法93
3.4.2淋浴房画法96
3.4.3浴虹画法.99
3.4.4洗手台画法102
第4章室内手绘小型空间实例表现.105
4.1小型平层家居空间画法106
4.1.1小户型客厅画法106
4.12小户型卧室画法109
4.1.3小户型餐厅画法112
4.1.4小户型书房画法115
4.1.5小户型厨房画法118
4.2小型平层商业空间画法121
4.2.1蛋糕店画法121
4.2.2服装店画法.…124
4.2.3餐厅包间画法127
4.2.4手机专卖店画法130
4.2.5前台接待处画法133
4.2.6休息一角画法…136
4.2.7吧台画法139

第5章室内手绘大型空间实例表现.…143
5.1大型家居空间画法144
5.1.1客厅画法144
5.1.2卧室画法150
5.1.3卫生间画法156
5.1.4厨房画法162
5.2商业空间画法168
5.2.1酒店大堂画法168
5.2.2咖啡厅画法174
5.2.3酒吧画法180
5.3室内休闲空间画法186
5.3.1会所画法186
5.3.2理发店画法192
5.3.3茶楼画法198
5.4室内办公空间画法204
5.4.1办公室画法204
5.4.2会议室画法210
第6章室内手绘方案图实例表现.....217
6.1手绘平面图画法218
6.1.1公寓平面图画法218
6.1.2别墅平面图画法224
6.2手绘立面图画法230
6.2.1公寓立面图画法230
6.2.2别墅立面图画法236
6.3手绘顶面图画法240
6.3.1公寓顶面图画法240
6.3.2别墅顶面图画法244

2016年版,中国民居营建技术丛书,福州民居营建技术,阮章魁,彩色高清PDF《中国民居营建技术丛书 福州民居营建技术 》阮章魁 编 2016年版

前言
福州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福州留下了众多古建筑。这些宝贵的文物和传统建筑承载着城市的记忆,也让这座城市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建筑是永远的事业。古人日“匠人营国”,不仅仅指宜居建筑,更多地包含人文关怀的理想。从穴处巢居到茅茨土阶,从民居小筑到瑰丽宫殿,建筑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丰富。福州地处祖国东南,远离中央政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传统,最终发展出以穿斗式做法为核心的民居建筑。早期的华林寺、陈太尉宫等国保级建筑,吸纳了北方建筑的风格特点;明代出现大量抬梁与穿斗结合的建筑,如罗源天后宫、闽侯水西林古民居等,穿斗结构的便捷性得到进一步认同,到清朝基本统一了福州民间建筑的营造。朴实无华的建筑材质、高敞宽阔的内外空间、长幼有序的平面布局、宜居宜作的功能分布、工艺精良的雕刻装饰,构成了福州民居建筑的独特性格。五口通商以后,西方文化与建筑涌入,出现了一种中西混合的营造技艺,成为福州近现代建筑的一大特色。
保护好古建筑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建筑已取代传统建筑成为人们居住的主体,传统营造技艺日渐式微,优秀的大木匠师少之又少,古建筑在整个建筑行业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小。福州传统营造技艺和许多传统手工艺一样,正面临着生存危机。
当前,福州在加快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建筑群等保护修复工作,一大批重点文物和涉台文物修缮工程陆续完工。与此同时也暴露了古建筑行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一线班组施工水平参差不齐,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亟待提升,古建筑修缮工程质量堪忧。抢救和发掘传统营造技术已经刻不容缓。
福州民居营建技术》是“中国民居营建技术丛书”之一,它的正式出版是福州古建筑行业的一件大好事。作者阮章魁同志潜心钻研,历时五年终于完成了本书编著,填补了福州地区没有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专著的空白,难能可贵。这对从事古建筑行业的相关人士大有裨益,也希望更多的人投入到福州民居营造技艺的研究和发掘,为福州的名城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
福州市文物局局长吴聿建
2016年1月

内容索引:

序IV
前言VI
第一章福州民间建筑的形成因素
第一节自然因素001
一、地形、地貌、气候001
二、生态和资源003
第二节福州传统建筑发生的人文社会因素004
一、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的融合004
二、相对封闭的人文环境中独立发展010
三、理学宗法伦理观念和礼法教化011
四、士人文化、商旅文化带来不同的建筑性格015
五、对宗教的包容性促使不同的建筑类型相互借鉴020

第二章福州传统民间建筑的类型
第一节民居023
第二节祠堂029
第三节书院031
第四节宫庙032
第五节会馆037
第六节亭桥038
第七节近代建筑041
第八节墓葬045
第九节防御建筑047
第十节商业建筑051

第三章福州民间建筑的沿革
第一节福州建筑的肇始053
一、汉唐之前的建筑053
二、宋代建筑053
第二节明代建筑055
第三节清早期福州民居建筑059
第四节清中期福州民间建筑061
第五节清晚期福州民间建筑063
第六节民国福州传统建筑065
第七节西方建筑影响下的近代中西结合建筑066
一、近代合院式建筑067
二、西方开放式建筑067

第四章福州民间建筑的空间组合
第一节单体院落空间071
一、合院式071
二、席院式075第二节
单体建筑内部空间075
一明两暗式076
二、并列式077
三、四周环廊式078
四、组合式078
五、筒子梭式079
第三节院落组合080
一、串接式平面组合080
二、联排式平面组合080
三、向心式平面组合081
四、离心式平面组合081
五、园林式平面组合081
第四节空间秩序的价值观念082
第五节单体空间构成085
一、门房085
二、环廊086
三、天井087
四、撒舍、子院087
五、主厝088
六、覆龟亭089
七、阁楼089
八、花厅090
九、碉楼091
十、牌楼门091
十一、戏台091
十二、酒楼092
十三、钟鼓楼092
十四、拜亭093
十五、大殿093
第六节高度空间093

第五章福州民间建筑的结构
第一节穿斗式木构架095
一、横向(进深方向)结构095
二、纵向(面阔方向)结构099
三、屋面结构102
第二节穿斗构架的形式变化104
一、梁造104
二、粱造的类型105
三、搭步造107
四、卷棚顶108
五、回廊111
六、斗拱113
第三节福州明、清及民国穿斗构架的演变116
一、明代穿斗式结构116
二、清中期穿斗式结构117
三、清晚期穿斗式结构117
四、民国时期穿斗式结构118
第四节亭子的屋面结构119
第五节福州近代中西结合建筑的屋架120
一、晚清穿斗式建筑中的多坡面屋顶120
二、近代砖木(土木)民居屋面的形式120
三、砖木(土木)民居屋面的支撑体系124

(略)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