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求指导这个换算如何算?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湖北
所属地区:湖北
提问日期:2023-02-09 23:44:04
提问网友:ㄝ亼、別惹ω
解答网友:
下面价格是以吨为单位,上面数量是以米为单位。下面价格除以1000,然后乘对应的无缝钢管的理论重量是每米的单价
所属地区:湖北
提问日期:2023-02-09 23:44:04
提问网友:ㄝ亼、別惹ω
解答网友:
下面价格是以吨为单位,上面数量是以米为单位。下面价格除以1000,然后乘对应的无缝钢管的理论重量是每米的单价
所属地区:湖北
提问日期:2023-02-09 23:42:43
提问网友:ㄝ亼、別惹ω
解答网友:GXZ
零材不需要换算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广东
提问日期:2023-02-09 23:22:50
提问网友:ZJF
场地平整及回填后进行开挖,然后进行房心回填;是否存在场地回填与房心回填存在部分土方工程量重复问题?
解答网友:搬砖老郑
场地回填不包括房心回填,一般场地回填回填至指定标高,即房心回填底,再开始房心回填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广东
提问日期:2023-02-09 23:09:18
提问网友:宝贝
解答网友:青山白马
人防地下室钢筋混凝土模板平米含量指标数据大概分别为120~140kg/m2,1.15m3/m2,1.22m2/m2.
所属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提问日期:2023-02-09 23:06:19
提问网友:always.
解答网友:青山白马
装饰石膏板吊顶套天棚吊顶清单。
问题专业:安装
所属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提问日期:2023-02-09 23:00:49
提问网友:Hela
下面的价格有弯头、法兰盘、管帽等等
解答网友:泡8喝9
这是连接件,把管加热后插进这个连接件中就连在一块了,这个管径一般一个4元左右。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提问日期:2023-02-09 22:43:12
提问网友:Hela
解答网友:欢乐心中飞雪
可以
塔机和挖掘机是必须的
施工电梯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是否需要
搅拌站用不到的,因为正常都是用商品混凝土,不需要搅拌站
即便不使用商品混凝土,使用普通的搅拌机就可以,也是不需要搅拌站的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参考图集
硬聚氯乙烯(PVC-U)轴向中空壁管材及排水检查井选用与施工
图集号:22CS06-1
统一编号:GJCT-271
组织编制:中国建筑标谁设计研究院
主编单位:山东大卫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东信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实行日期:二〇二二年十月一日
1编制依据
1.1本图集根据山东东信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技术资料进行编制。
1.2本图集依据的主要标准规范
《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
《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B50032-2003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
《埋地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结构壁管道系统第3部分:轴向中空壁管材》GB/T18477.3-2019
《橡胶密封件给、排水管及污水管道用接口密封圈材料规范》GB/T21873-2008
《检查井盖》GB/T23858-2009
《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 6-2009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2019年版)
《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丁143-2010
《塑料排水检查井应用技术规程》CJJ/T209-2013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检查井盖》CJ/T211-2005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水算》CJ/T212-2005
《建筑小区排水用塑料检查井》CJ/T233-2016
《钢纤维混凝土检查井盖》JC889-2001
《铸铁检查井盖》CJ/T511-2017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硬聚氯乙烯(PVC-)塑料管道系统用溶液剂型胶粘剂》QB/T2568-2002
当依据的标准规范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规范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淘汰的技术或产品,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选用。
2适用范围
2.1本图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镇埋地污水、雨水等无压排水工程,包括建筑小区、工业厂区及市政工程。
2.2本图集适用于硬聚氯乙烯(PVC-U)轴向中空壁管材,外径dn200mm~da1500nm。
2.3本图集适用于硬聚氯乙烯(PVC-U)塑料排水检查井,井底座公称直径不大于1500mm。
2.4本图集适用于一般土质条件下的硬聚氯乙烯(PVC-U)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及塑料排水检查井的设计与施工。当地基土为淤泥、淤泥质土及冲填土等软土土质时,应按相关规范进行地基处理,达到本图集规定的设计条件和施工要求。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多年冻土地区应用时,应按相关规范和规程另做处理。
2.5本图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及9度以下的地区。
2.6管道和检查井埋设深度不大于6m、连续排水温度不大于40℃。排水水质不得对PVC-U产生腐蚀性,排入市政排水管道的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的有关规定。
3管道设计
3.1管道可采用壯接式连接、弹性密封橡胶圈连接、哈夫式连接。
3.2管材环刚度:本图集中轴向中空壁管材的环刚度等级可选用4、6.3、8、10、12.5五个等级。
3.3当管顶覆土厚度大于或等于1m,管道变形率小于或等于5%,地面荷载按不同管顶覆土厚度下取城-A级车辆荷载与地面堆积荷载传递到管顶处的较大值进行计算时,不同环刚度S的管材,在不同管侧土的综合变形模量的条件下,其管顶最大覆土厚度s的允许值见表1(土弧中心角按90°计算)。
3.4埋地管道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对埋地塑料管材进行抗震验算。
表1管顶最大覆土厚度Hs的允许范围(m)
4检查井设计
4.1检查井
4.1.1收口检查井的井室高度不宜小于1.8m。
4.1.2检查井可按表2选用,当井底座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1000mm时,检查井的主要性能指标、力学及稳定性指标应符合《塑料排水检查井应用技术规程》CJJ/T209-2013中表3.2.1~表3.2.3的规定。当井底座公称直径大于1000mm时,应经结构设计和验算,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后,方可使用。
表2检查井选用表
4.1.3设置在绿地下的检查井,可采用非分离式塑料检查井。
设置在道路下的检查井,应采用分离式塑料检查井。
4.1.4检查井应根据设计要求设置爬梯。爬梯应由厂家配套供应,并应有足够的承载力。
4.2井底座
4.2.1检查井井底座直径小于或等于450mm时,宜选用直壁式检查井;并底座直径大于450mm时,宜选用收口式检查井。
4.2.2收口锥体底部的覆土深度不应大于4.2m,车行道下检查井的收口锥体顶部距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0.9;非机动车道下检查井的收口锥体顶部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8m。
4.3井简
4.3.1井筒的环刚度应经核算确定,并不得小于4kN/m2。
4.3.2寒冷地区或严寒地区,井简应采取保温措施。
4.3.3检查井直径和最大埋深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井筒采用PVCU双层轴向中空壁管材时的最大埋深(mm)
4.4井盖
4.4.1除有特殊要求外,有防护盖座的污水检查井的井简上口应设置防坠格板或内盖。
4.4.2井盖选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检查井盖》GB/T23858、现行行业标准《钢纤维混凝土检查井盖》丁C889、《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检查井盖》CJ/T211、《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水箅》CJ/T212和《铸铁检查井盖》CJ/T511的规定.
4.4.3井盖应具有防盗、防坠落、防滑、防移位、防噪声、易开启等功能。
4.5连接管件
4.5.1检查井与管道连接需要调整角度、坡度和变径时,可采用可变角接头等专用管件和相应配件。
4.5.2井底座与金属等其他材质的排水管道连接时,应采用专用过渡接头连接。
5施工
5.1一般规定
5.1.1管道和检查井的施工与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的有关规定,检查井的施工与安装还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塑料排水检查井应用技术规程》CJJ/T209的有关规定。
5.1.2管道和检查井安装的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冬季施工应采取有效的防东和施工措施。
5.1.3管道和检查井施工及安装中,应严格遵守施工操作规程,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5.2管道施工
5.2.1下管时须采用可靠的吊具,平稳下沟,不得与沟壁、槽底激烈碰撞,吊装时应有两个吊点,严禁穿心吊装。
5.2.2橡胶密封圈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橡胶密封件给、排水管及污水管道用接口密封圈材料规范》GB/T21873的规定。
5.2.3粘接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硬聚氯乙烯PVC-)塑料管道用溶液剂型胶粘剂》QB/T2568的规定。
5,2.4哈夫式连接用的金属配件应采取可靠的防腐措施。
5.2.5雨季施工应采取防止管材上浮的措施。
5.3检查井施工
5.3.1检查井与管道连接应满足下列要求:
1)检查井基础与管道基础之间应设置过渡区段,过渡区段长度不应小于1倍管径,且不宜小于1.0m;直径较大的管道,管顶部应设置卸压或减压构件。
2)检查井与金属管道、混凝土管道或其他材质管道连接时,应设置专用过渡接头,并宜采取补强措施。
3)地下水位较高或雨季施工期间,应采取防止井体上浮的技术措施。
5.3.2井壁管、井简及收口锥体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井简与井底座或收口锥体连接、收口锥体与井底座连接时应保持垂直。
2)井简插接时应采用专用收紧工具,不得使用重锤敲击。
井筒安装后,上口应临时封堵。
5.3.3承压圈及挡圈安装:
1)承压圈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应经结构专业设计。
2)承压圈吊装前,应在承压圈周围定位。
3)承压圈定位后,其底部与井筒顶部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5.3.4井盖及附件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分离式检查井的井盖应在混凝土基础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安装,且井简上口应安装防坠格板或内盖。
2)检查井安装完毕后,应设置爬梯。有防恐要求的场所,应按要求设置防恐设施。
6沟槽开挖、基础及回填
6.1管道沟槽开挖
6.1.1管道沟槽开挖不得扰动基底原状土层。基底设计标高以上200mm~300mm的原状土,应在铺管前用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当遇超挖或基底发生扰动时,应换填10mm~15mm天然级配砂石料或最大粒径小于40mm的碎石并整平夯实,其压实度应达到基础层压实度要求,不得用杂土回填。
6.1.2槽底不得受水浸泡或受冻,槽底局部扰动或受水浸泡时,宜采用天然级配砾石或石灰土回填;槽底扰动土层为湿陷性黄土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
6.1.3沟槽开挖时应采取降水措施和其他施工安全措施。
6.2检查井井坑开挖
6.2.1井坑开挖应与管道沟槽同时进行,并应保持井底座主管道与管沟中的管道在同一轴线上。
6.2.2井坑开挖应严格控制基底标高,不得扰动基土超挖。
6.2.3井坑边坡应与管沟边坡一致,施工时应采取可靠的支护措施。
6.3管道基础
(略)
22CS06-1图集PDF书签目录索引:
目录 5
编制说明 6
硬聚氯乙烯 PVC-U 轴向中空壁管材 12
粘接式连接 13
弹性密封橡胶圈连接 14
哈夫式连接 15
检查井规格、检查井流槽形式图 16
直壁检查井安装 17
收口检查井安装 18
检查井安装节点图 19
钢筋混凝土检查井与管道连接示意图 20
塑料检查井与管道连接示意图 21
井筒汇入支管连接(马鞍接头) 22
管道沟槽及检查井井坑开挖 24
检查井基础 25
管道基础与沟槽回填 26
井坑回填 27
检查井抗浮稳定措施 28
井盖安装 29
塑料防坠格板安装 30
承压圈构造图(一) 31
承压圈构造图(二) 32
起始井、弯头井井底座 33
直通井底座 34
90°三通、四通井井底座 35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装配式桥梁设计与施工
一高强混凝土预制空心墩柱
图集号:22MR807
统一编号:GJBT-1597
组织编制: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主编单位: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殷份有限公司
实行日期:二〇二二年十月一日
1编制依据
1.1本图集是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7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的通知》(建质函[2017]255号)进行编制.
1,2本图集依据的主要标准规范,
《铜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GB/T1228-2006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G阳/T1229-2006
《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B/T1230-2006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T1499.1-2017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GB/T1499.2-2018
《桥梁用结构钢》GB/T714-2015
《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
《结构用无缝钢管》GB/T8162-201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50476-2019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2019年版)CJJ11-2011
《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丁166-2011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丁2-2008
《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21-2010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C/T2231-01-2020
《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JTG/T33102019
《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3360-01-2018
《公路桥梁抗撞设计规范》JT心/T3360-02-2020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规范》JTG3362-2018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
《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JG/T408-2019
当依据的标准规范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规范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或产品,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选用。
2适用范围
2.1本图集主要适用于城市桥梁及公路桥梁,墩高小于17m的装配式高强混凝土预制空心墩柱。本图集提供管型截面和方型截面两种形式,其中管型截面直径为1.0m~1.8m,方型截面边长为1.0m~1.6m,使用者可的情采用。符合本图集适用条件时,桥梁设计人员可直接选用,施工人员可照图施工,
2.2本图集预制墩柱按Ⅱ类环境类别最低作用等级进行附久性设计,当环境类别等级更高时,应根据使用条件按照相关规范果用有效的耐久性设计措施。
2.3为确保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采用本图集所提供的高强混凝土预制空心墩柱应满足相关规范的抗震设防要求,并进行合理的抗震体系设计,其内容应包括桥位选择、桥型选择、结构体系布置、抗震构造措施设计等,必要时进行减隔震设计:当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以上时,如需采用,应进行专题论证,
2.4本图集提供的墩柱构造、配筋及相关图表参数,均按照轴压比小于0.25设计,当轴压比超过0.25时,需重新对结构进行设计和验算。
3编制内容
本图集包括管型和方型预制嫩的构造图、配筋构造图、承载力控制指标表、盖梁和承台连接构造图、墩间朝横梁示意图、典型结构推荐断面示意图、设计选用沈程及选用示例等内容。
4主要技术标准
4.1道路等级:城-A级、公路-Ⅰ级.
4.2设计速度:100lkm/h.
4.3桥梁跨径:15m-40m,
4.4车道数/桥宽:2车道/9m、3车道/12.75m、4车道/18m、6车道/25m.
4.5设计安全等级:一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1.
4.6设计基准期:100年.
4.7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
5墩柱的分类、标记
5.1墩柱按裁面形状分为管型和方型,按照壁厚和配筋分为型、B型.
5.2管型墩柱按外径分为100cm、110cm、120cm、130cm、140cm、150cm、160cm、170cm、180cm规格,方型墩柱按边长分为100cm、110cm、120cm、130cm、140cm、150cm、160cm规格,详见图1所示。
5.3墩柱型号果用外径D-型号-节段长L方法表示:
HPBP-D(A/B)-L
HPRP-D(A/B)-L
其中,HPBP为高强管型预制傲,HPRP为高强方型预制数,D为数柱外径,/B为墩柱壁厚型号,L为墩柱节段长度。
6主要材料
6.1高强预制墩柱及其接缝处采用的各种村料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应经严格检验,主要材料详见表1,
6.2混凝土。
6.2.1高强混凝土预制空心数柱采用C60PVA纤维混凝土,其技术标准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C/T3650-2020、《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50476-2019、《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JTG/T3310-2019,《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221-2010.
6.2.2PVA纤维混凝土具体技术指标:
1)PVA纤维类型:束状单丝;2)PYA纤维直径:10μm~20μm;3)PVA纤维长度:10mm~20mm;4)断裂强度:>1400MPa;5)掺量:1kg/m3.
6.2.3C50无收缩细石混凝土:承台后浇混凝土果用C50无收缩细石混凝土,限制膨胀率4×10~6×10,混土技术标唯应符合《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J/T178-2009的规定。
6.3钢筋:采用HPB300和HRB400级钢筋及钢筋焊接网,其技术标准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T1499.1-2017和《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2-2018的规定.
6.4钢板:钢横梁及其拼接板均采用Q345qD,其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等应符合《桥梁用结构钢》GB/T714-2015
的规定,所有钢村必须具有国家技术质量监督部门确认的产品质量证明、出厂合格证明。
6.5高强螺栓:高强螺栓采用10.9S级,栓材质采用20MnTiB;螺母、垫圆采用45号优质碳素钢。高强度螺栓、
螺母、垫圈的尺寸、技术条件应符合《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GB/T1228-2006、《钢结构用高强度大
六角螺母》GB/T1229-2006和《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T1230-2006的规定,热处理后材料的机械性能应符
合《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1231-2006的规定。
6.6环氧砂浆:预制桥墩与预制盖梁、承台接触面涂抹环氧砂浆,环氧砂浆应符合《环氧树脂砂浆技术规程》
DLT5193-2021等的规定,其技术指标详见表2.
表2环氧树脂砂浆性能要求
(略)
22MR807图集PDF书签目录索引:
目录 6
编制说明 7
管型预制墩 16
管型预制墩构造图 16
管型预制墩配筋构造图 17
管型预制墩墩身承载力控制指标表 19
管型预制墩偏心受压N-M曲线 20
管型预制墩与预制盖梁连接构造图 22
管型预制墩与现浇盖梁连接构造图 23
管型预制墩与承台连接构造图 24
管型预制墩间钢横梁示意图 25
方型预制墩 26
方型预制墩构造图 26
方型预制墩配筋构造图 27
方型预制墩墩身承载力控制指标表 29
方型预制墩偏心受压N-M曲线 30
方型预制墩与预制盖梁连接构造图 32
方型预制墩与现浇盖梁连接构造图 33
方型预制墩与承台连接构造图 34
方型预制墩间钢横梁示意图 35
其他 36
典型结构推荐断面示意图 36
高强预制墩柱设计选用流程图 38
高强混凝土预制空心墩柱选用示例 39
附录A 等效屈服曲率与轴力曲线 41
附录B 极限屈服曲率与轴力曲线 45
附录C 初始屈服弯矩与轴力曲线 49
附录D 等效屈服弯矩与轴力曲线 53
相关技术资料 57
目录
1.前言1
2.隔震原理5
2.1隔震技术.5
2.2隔震原理.6
3.隔震橡胶支座9
3.1支座结构9
3.2基本参数10
3.3支座检验10
4.建筑隔震初步设计11
41设计流程11
42隔震目标12
43隔震层位置13
5.结构隔震设计PKPM实现.15
5.1上部结构设计一般原则15
5.2上部结构设计.16
5.3下部结构.21
5.4地基基础.22
5.5小结22
6.隔震分析ETABS实现23
6.1丽震设计一般原则.23
6.2隔震檬胶支座模拟23
63隔震橡胶支座布置25
64地震动时程选择26
6.5设防她震分析27
6.6罕遇地震分析30
6.7抗风验算.30
7.隔震构造措施.31
71建筑结构31
7.2给排水37
7.3电气…38
附录40
参考文献44
内容提要
本书以训练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按能为日标。以三个真突工程为背景。按照项目课程理念设置组织教学内容。本书共分11个教学任务、9个室训任务和1个综合实训项日,将腋工.组织的理论知识点和编制技能点分散到各个任务中去。边做边学。主要训练庙工.总方案编制,压工进度设计、能工总罕面布置图设计、能T.技术方案编制、保证措版编制、人和材料机械计划安排等技能点。书中附有丰富的图表,还附有可下载课件,包括项目的招标文怦、图纸、工.程请单,照片、项目配套的施组范本(含平面布置图、进度图)等。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土建趁工类、工程管理类,房地产类、市政工程类、建筑设备英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有美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前言
本书根据高等教育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实务课程标准,并参照建筑类管理人员从业资格要求编写,适用于高等院校建筑工程技术、建筑经济管理、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工程造价、建筑工程监理等专业,以及建筑施工一线工作人员使用。
本书以改革现阶段高等教育课程特征和课程结构为出发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遵循结构立意新颖、内容注重技能实用、理论以够用为度的原则,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 50502—-2009)以及行业其他标准、规范和规程等为依据编写了本书。
本书首先在分析工程管理人员岗位职业能力的基础上,依据职业能力选择课程内容,彻底改变以“知识”为基础设计课程的传统,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组织课程内容,按照工作过程设计学习过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来设计章节、组织教学,构建以“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为主线的能力培养模式安排学习内容,通过完成工作任务学习理论知识。内容详实具体,便于在学习和实际工作应用时加以参考。
本书由蔡红新、李伟、秦慧敏任主编,吕宗斌、邵晋彪、王云任副主编,李卫文、温艳芳、李孝勤参编。全书由蔡红新统栋,李卫文校对,张泽平主审。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闫彩风工程师和李喜明副教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感谢。本书参考了书后所附参考文献的部分资料,在此向所有参考文献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写时间较紧,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妥和疏漏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本书简介
本书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为工作过程,按工作任务的形式,将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分为如何编写单位工程工程概况、如何编制单位工程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如何绘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如何绘制单位工程施工平而图、如何制定单位工程主要的施工措能五项任务,远行具体的叙述和示例,以提供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和高职类院校的广大师生更好地学习和参考。
本书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按工作过程要求划分五项任务,结合案例引领读者一起完成,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
本书特别适用于实际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人员及将要从事相关工作的在校人员学习,也可作为高职类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教材或参考书。
前言
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施工单位参与投标竞争编制技术标和中标后指导施工全过程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突显施工组织设计的实用价值,是施工单位面临的关键问题。
针对目前日益增多的土建施工企业及参差不齐的施工队伍,科学管理和正确地编制出一份实用、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真正达到工期短、质量优、造价低的有效保证。为配合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的推广和应用,本书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为工作过程,按工作任务的形式,将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分为如何编写单位工程工程概况、如何编制单位工程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如何绘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如何绘制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如何制定单位工程主要的施工措施五项任务,进行具体的叙述和示例,以提供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和高职类院校的广大师生更好地学习和参考。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第1部分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加深读者对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为初学、深造、讲课、练习者提供参考。第2部分按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工作过程和要求,将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按工作任务的形式分为五项任务,以期更好地帮助读者理清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脉络。第3部分是附录,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设计文件和资料、编制要求―并进行汇编,以方便查阅。
本书通俗易懂,意欲为编制者的实际操作、在校师生备课、学习、课程设计等提供参考与帮助,由于水平有限,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内容简介
本书是安徽省省蜓“十一五"规划教材,也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葬计划应用教材─---土木类工程苑工与管理系列。本书主要介绍施工组织设计理论,方法及应用,共分8章,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概论,流水施工原理,网络计划挂术,施工进度计划的控制与应用,施工准备,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总设计,计算机辅助施工组织设计等,同时,书后附有框架结构施工组织设计实到,以方便读者,加深理解与学习。
本书可作为本科土建类及工程菅理类各专业的施工组织设计教材,也可作为参加相关执业资格考试人员的考试辅导参考书,亦可供实际工程设计,施工等技术入员学习参考。
前言
施工组织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它研究建设施工的组织方法,理论和一般规律,是联系设计与施工的纽带,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运用基础理论解决施工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在我国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水平的高速发展背景下,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奠定人才资源优势,国家提出了培养高质量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书是安徽省省级“十一五"规划教材,根据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和“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特点,详细阐述了施工组织设计理论,方法及应用,对原教学内容吐故纳新,调整了其深度、广度,引人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和建造师等注册执业资格考试的相关内容,还介绍了非肯定型网络计划和计算机辅助网络计划及管理等新型技术成果的理论及应用,并提供了具有全面参考价值的一个实训例题,在联系实际、突出工程应用能力训练的同时,结合教学要求,使学生获得一个较先进、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
本书由合肥工业大学完海鹰教授、江小燕讲师和李庆锋讲师主编,完海鹰负责本教材的整体策划,结构组织,通稿审核;李庆锋编写第Ⅰ章~第3章,江小燕编写第4章一第8章。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阅读、参考了许多文献,书后或许没能全部提及,编者在此向所借鉴或引用参考文献的作者表示衷心地感谢。此外,安徽省建筑工业学院的何夕平老师和合肥学院的夏勇老师也对本书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时间紧张,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简介
站工组织设计是反体统筹、‘数规划、协剩各方矛盾、指导正确落工的绢领性重要文件。本书主委涉及该工组织设计计算方面的内容,全书共分为元章:萄工蛆炽概述;流水施工源理;网络计划技术;晚代能工管踵技术;单位工程施工姐织设话;施工坦织总设计;随工现场临时设施计算;单惶工程临工姐炽设计案例;PKPN能工塑织设计系列软午。
本书可供建设,羞现、旌工会业牲术人员、管程人员使用,也可供土建设计人员和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前言
随着我国土木建筑行业的高潮迭起,建设项日招标投标工作的深入开展,施工组织设计的地位的不断改变、不断提高。从开始的施工技术指导文件,到现在已成为全面的项日菜划和管理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就是总体统筹,细致规划,协调各方矛盾,指导正确施工的纲领性重要文件。它涉及整个施工活动,是建筑项目的灵魂。它对施工单位有指导、的束作用,对建设、监理单位同群也存在指导作用。科学的施工姐织设计,可以实现高效率工作,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综合效果。
本书主要涉及施工组织设计计算方面的内客,全书共分为九章:第一章施工组织概述,由徐伟、王旭峰、刘海编写;第二章流水施工原理,由徐伟、左玉柱、师安东、席永悬编写;第三章网络计划技术,由徐伟、关雪梅、左玉柱、吴荟编写﹔第四章现代施工管理技术,由徐伟、徐蓉、时春霞、左玉柱编写;第五章单位工程施工妞织设计,由王旭峰、李靖棋、高吉龙、吕茫茫编写;第六章施工组织总设计,由李靖祺、李动辉、谭萍、李明雨编写;第七章施工现场临时设施计算,由李劭辉、李靖祺、赵飞、胡晓依编写;第八章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案例,由中青峰、马锦明、梁穑具编写;第九章PKPM施工组织设计系列软件,由朱伟、董智力、张逊、王旭峰、申青峰编写。此外李动辉、高吉龙、时舂霞、陈宇、段朝静等具体负责了书稿中有关图片的绘制和校核工作,最后由徐伟、申青峰、左玉柱、李靖祺统稿。
在本书的编写中得到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程牡件研究所PKPMCAD 工程部上海分部、上海建工集团第七建筑公司、上海锦深建设工程加因有限公司等有美单位的大力交持,特此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学术水平有限,本书中的错误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欢迎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本书简介
本书全面讲解了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内容及相关要求,并精选出工程中常用的管理图、施工程序图等。书中收录的50篇优秀施工组织设计,选自全国各地的市政工程,代表了我国现阶段市政工程施工水平状况,这些施工组织设计,已经实践证明是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对实际工程有着很大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本书理论性与实用性兼备,适合各类市政工程施工、监理等相关专业人员参照使用。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各项事业的发展,市政工程的建设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近年来,随着市政工程的不断增多,施工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为了帮助新市政企业,尤其是新组建的中小型企业更好地编制出优秀的施工组织设计,我们特策划编写此书。
为了使市政工程从业人员在编制旄工组织设计时,在形式上有据可依,在内容上有所借鉴,我们重点研究了大量一-线企业的优秀案例,并广泛听取、采纳现场技术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本书不仅对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说明,还针对重点部分进行了要点讲解。
全书共分为5章,第1章市政工程概述;第2章施工组织设计概述及编写规则;第3章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流程图;第4章︰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指导及点评;第5章﹐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例。
限于作者水平,书中难免会有不妥甚至错误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内客提要
本书为高等职业院校港口与航道工程专业规划教材之一。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分为两篇,第一篇水运工程施工,包括:土石方工程,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桩基础工程,疏没工程,导流与基坑排水,地基处理工程施工,水下和水上工程常规作业施工共七章;第二篇水运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水运工程施工组织概论,网络计划技术,水运工程施工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共三章。
本书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港口与航道工程专业以及水利类.土建类相关专业的教学,也可供港口与航道,水利类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绪论
《水运工程施工及施工组织设计》是高职高专院校港口与航道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讲述水运工程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方法。
水运工程施工是交通运输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运工程建设包括规划,设计和施工三个阶段。施工是以规划和设计为依据,而规划和设计必须考虑施工的要求,并接受施工的检验,通过施工将规划设计的方案变成实际的工程。整个施工过程,需要合理地使用人力.材料、机械设备和资金,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科学的组织,以达到施工费用最少,质量高、工期短.安全,环保的目的。
目前我国建设行业均实行招投标制,施工单位要获得施工任务,必须参与投标。施工组织设计是投标书的重要组织部分,其编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中标。不仅投标阶段需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在设计阶段也需要编制简单的施工组织设计,即需要确定施工方案,进行设计方案比较,以选择最优设计方案。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水运工程技术人员,不仅要学习掌握与水运工程相关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掌握先进的施工技术,第工组织和管理知识以及必要的实践经验。
要搞好水运工程施工,除了要具备先进的施工技术,施工机械.施工组织与管理外,还必须认真贯彻觉和国家对基本方针和政策,严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
本课程与其他理论课程不同,突出了生产实战,强调实际应用,从施工机械.施工技术和方法﹑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方法以及施工组织设计案例等方面讲述水运工程施工的基本规律,水运工程公共部分的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基本知识。因此,对高职高专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在教学中需要根据课程特点,多增加直观形象教学,如通过利用多媒体,深入施工工地参观、实习,请施工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教学等方式,理论联系实际,增进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应用,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施工技术和方法,施工组织和管理知识,会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内容简介
本书以教育部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指导意见以及&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2(GB/T 50502—2009)为依据,并结合编写人员多年的教学和实践经验编写而咸,系统地介绍了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应用。全书主要内容包括:施工组织概论,流水魄工基本原理,网络计划技术,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尴工组织总设计,轨道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总设计案例。本书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添加了两个实践案例,便于阅读者理解和接受。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工程课程的教材,也可以用作建造师考试的参考用书,还可以作为广大施工项目管理者,工程技术人员等从事专业工作的参考用书。
内容提要
本书以大型综合性市政工程——上悔五角场立交的施工组纨为例,投工程的实施时问顺序,详组介绍了综合交叉压工的市°工程的施工筹划。全书主要包括下穿立交地道,沉井祛泵站,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析,地下休闲广场,排水管道等工程的能工筹划和施工方案,以及采取的技术措瑙,质量保证措尴.安全保证措范.文明施工搢施.环境保护搢煊等,并对现场实旌数果进行了总结,对工程中出玩的问题进行了经蜂介绍。
本书适合从事建筑工程和管理的专业人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使用。
前言
施工组织设计是用来指导拟建工程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全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综合性技术经济文件,是沟通工程设计与施工之间的桥粱。它既体现了拟建工程的设计和使用要求,又要符合建筑施工的客观规律,对慈工全过程起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的双重作用。
通过施工组织设计可从施工全局出发,根据工程的特定条件,拟订施工方案,确定能工流程、施工方法、技术潜施,合理地布置临时设施.施工现场的材料机具、堆场﹐统筹安排施工活动各个方面工作,以保证拟建工程按质,接期,安全顺利完成。可以说,它是对拟建工程族工的全过程实行科学管理,建立正常生产族序的重耍手段。
施工组织设计按编制对象葱围的不间,编制的作用不同和编制内容的深度不同,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在施工企业常见的分类是搜编制对象范围的不同分类: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称专项施工方案或专项技术指施)。
水书即以上海市中环线五集场立交工程的施工兹例n从总体到细部.按工程的实蔑时间顺序详纽介绍了大型绦合性市致工程的施工组织和浇程策划,并对市玫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了介绍,可为类似工程的蔑工组织,技术策划提供参考。全书主要包括下穿文交地道,沉井法泵站,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地下休闲广场,排水管道等工程的彪工筹划和能工方案﹐以及采取的技术措施√质量保证播施、安全保证措施、文明施工措施、环境保护措施等,并对现场实能效果进行了总结,对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经验介绍。
本书由上海市第--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第一项目管理部龙正兴执笔撰稿。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始终得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余为的关心和帮助,全书前后由余先生审稿。书中还引用了设计图及管线﹑地质勘探成果等,在此一并向相关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加之编写时间紧逾,书中疏瀚与错误之处难免,希望广大读者不吝赐正并多提宝贵建议。
内容提要
为了给广大建设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提供一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法与实例的继续教育教材。本书努力按照标准化、简明化、实用化、可操作化的原则进行编写,全书共有3章,第l章是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法。第2章是建设工程Y水施工方法,第3章是建设工程能工网络计划技术。为了协助学员学习和运用这些方怯,在主要的章节中都包含了实例。
本书可作为建设工程旒工现杨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继戗教育培训教材,也可供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前言
将中国建设教育协会继续教育委员会推荐培训教材中编写的《建设工程施工网络计划技术》改写为这本《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法与实例》,并将前者纳人后者之中,原因有三个。一是网络计划技术是被推荐的施工组织设计中进度计划编制的主要方法:二是为了贯彻GB/T 50502—2009《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三是为了实施GB/T 50905-2014《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
了年商江0的
GB/T 50502—2009《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翻开了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以下简称施工组织设计)新的一页,它的意义如下:
第一,《规范》统一了全国的施工组织设计。正如《规范》“条文说明”的总则中所指出的,“由于以前没有专门的规范加以约束,各地方、各企业对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管理要求各异,给施工企业跨地区经营和内部管理造成一些混乱。同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企业的机具装备、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差异较大,也造成各施工企业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有必要制定一部国家级的《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予以规范和指导”。发布并实施《规范》后,上述的统一全国施工组织设计、减少混乱、提高质量的目的有望达到。
第二,《规范》提高了施工组织设计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施工组织设计是一门科学,有其科学的理念、理论、术语、内容、程序、方法和适用范围。但是自20世纪50年代初从原苏联引进施工组织设计的50多年来,虽然在大专学校教学中它是一门重要课程,在建筑施工中它是应用广泛、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文件,发挥着重大作用,但是其科学性却始终不够成熟,表现为理论体系没有建立,术语定义五花八门,原则、内容、程序、依据、方法存在不确定性乃至严重分歧,适用范围界定不清等。《规范》的发布给学科的建立和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统一性的标准依据,无疑提高了施工组织设计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第三,《规范》统一了施工组织设计的术语。《规范》中定义的术语有15个,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的动态管理、施工部署、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资源、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进度管理计划、质量管理计划、安全管理计划、环境管理计划和成本管理计划。这15个术语是施工组织设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的教学和实践中将发挥统一概念、明确认识、规范文件、减少矛盾的作用。
第四,《规范》确定了施工组织设计的管理性质。《规范》的2.0.1条规定,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的技术、经济和管理的综合性文件”,改变了传统的只指导“技术、经济”的提法,为施工组织设计服务于施工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扩大了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范围和应包含的(管理)内容,为施工项目管理提供了工具。“综合性”三字使三种作用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规范》的性质更明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