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3 > 6月 ( 第 29 页)

ICS33.180.01 M33 YO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803-2015 相干光混频器 Coherent optical mixer 2015-04-30发布 2015-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803-2015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缩略语 1 4术语和定义 1 5技术要求 4 5.1极限工作条件 4 5.2光学参数 5 5.3输入/输出尾纤规格5 5.4外观要求 5 5.5环保符合性要求 5 6测试方法 5 6.1测试环境要求 5 6.2测试仪器要求 5 6.3测试方法 6 7质量鉴定检验 9 7.1检验分类 9 7.2试验环境要求9 7.3环境性能试验9 7.4可靠性试验 10 8检验规则 11 8.1检验分类 11 8.2出厂检验 11 8.3型式检验 11 9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12 9.1标志 12 9.2包装 12 93运输 12 9.4储存 13 I YDT2803-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深圳新飞通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 究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华工正源光子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汛、程学碧、陈悦、郑彦升、赵文玉、武成宾、崔凯、刘王来.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180.01 M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802-2015 内置OTDR PON OLT单纤多向光组件 Embedded OTDR PON OLT multidirectional optical sub-assembly 2015-04一30发布 2015-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802-2015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缩略语 2 4术语和定义 2 5技术要求 3 5.1基本要求 3 5.2分类 3 5.3极限工作条件 3 5.4光电特性要求 4 5.5外观要求 5 5.6环保符合性 5 6测试方法 6 6.1测试环境要求6 6.2测试仪器要求 6 6.3测试方法 6 7可靠性试验 7 7.1可靠性试验环境要求 7 7.2可靠性试验要求7 7.3失效判据 8 8检验规则 9 8.1检验分类 9 8.2出厂检验 9 9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10 9.1标志 10 9.2包装10 9.3运输 10 9.4储存10 I YD/T2802-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深圳新飞通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华工正源光子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国祥、陈悦、徐红春、武成宾、赵文玉、崔凯、刘王来. I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180.01 M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801-2015 内置OTDR功能的光收发合一模块 Optical transceiver module with embeddedOTDR function 2015-04-30发布 2015-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801-2015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缩略语 4术语和定义 2 5技术要求 4 5.1基本要求 4 5.2基本架构 4 5.3功能单元要求 ..4 5.4业务兼容要求 .5 5.5节能要求5 5.6封装形式 5 5.7外形尺寸及引出端排列5 5.8极限工作条件 5 5.9推荐工作条件 6 5.10参数要求及性能指标6 5.11地址表 7 5.12环保符合性7 6测试方法 7 6.1测试环境要求 7 6.2测试仪器要求 7 6.3测试方法 7 7可靠性试验 7.1可靠性试验环境要求 7 7.2可靠性试验要求 7.3失效判据 8 8电磁兼容试验 8.1电磁兼容试验分类 .9 8.2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9 8.3射频电磁场辐射发射试验9 9检验规则 10 9.1检验分类 10 9.2出厂检验 I YD/T2801-2015 9.3型式检验 10 10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11 10.1标志 11 10.2包装 11 10.3运输 11 10.4储存 11 附录A(资料性附录)上行通信波长方案带宽占用要求13 附录B(资料性附录)OTDR模块的地址表 14 附录C(规范性附录)OTDR模块的测试方法20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180.01 M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800-2015 PON网络测试诊断技术要求 PON设备内置光时域反射仪(OTDR)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PON test and diagnostics OTDR integrated in PON equipment 2015-04-30发布 2015-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800-2015 目 次 前言 IⅢ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2 5系统架构 2 6 PON ODN测试诊断模块要求 4 6.1概述 4 6.2故障预处理 4 6.3测试功能 6.4性能监测与预警 6 6.5故障分析 6 6.6健康档案 8 6.7模块管理 8 7板卡式OTDR技术要求 8 7.1OTDR功能模块 8 7.2OSW 7.3合波器 12 7.4OTDR管理模块 13 7.5 PON EMS 7.6OLT和ONU 14 8光模块内置OTDR技术要求 14 8.1OTDR功能模块 14 8.2OTDR管理模块 ..16 8.3 PON EMS 16 8.4OLT和ONU 16 9接口要求 16 9.1B接口16 9.2C接口 18 9.3D接口 18 9.4D’接口 ....18 9.5E接口 18 9.6I接口 18 I YD/T2800-2015 9.71接口 18 9.8L接口 19 9.9H接口 19 9.10M接口 19 附录A(资料性附录)断纤故障检测统计20 I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180.01 M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799.2-2015 集成相干光接收器技术条件 第2部分:100Gbit/s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integrated intradyne coherent receiver Part 2:100Gbit/s 2015-04-30发布 2015-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799.2-2015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缩略语 4术语和定义 1 5工作原理和功能框图 2 5.1工作原理 5.2功能框图 2 6技术要求 6.1光纤类型 ..3 6.2封装形式 3 6.3极限工作条件3 6.4推荐工作条件 3 6.5光电性能要求 3 6.6外形尺寸 4 6.7引出端排列 4 6.8外观要求 6.9环保符合性要求 4 7测试方法 4 7.1测试环境要求 4 7.2测试仪器要求 5 7.3测试方法 5 8可靠性试验 .6 8.1可靠性试验环境要求 .6 8.2可靠性试验要求 6 8.3不合格判据 7 9检验规则 7 9.1检验分类 9.2出厂检验 7 9.3型式检验 7 10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8 10.1标志 8 10.2包装 8 I YD/T2799.2-2015 10.3运输 8 10.4储存 附录A(资料性附录)接收器外形尺寸 9 附录B(规范性附录)接收器引出端排列 10 附录C(资料性附录)接收器时延差测试方法1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180.01 M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799.1-2015 集成相干光接收器技术条件 第1部分:40 Gbit/s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integrated intradyne coherent receiver Part 1:40Gbit/s 2015-04-30发布 2015-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799.1-2015 目 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缩略语 1 4术语和定义 2 5工作原理和功能框图 3 5.1工作原理 3 5.2功能框图 3 6技术要求 4 6.1光纤类型 4 6.2封装形式 4 6.3极限工作条件 .4 6.4推荐工作条件 5 6.5光电性能要求5 6.6外形尺寸和引出端排列 5 6.7外观要求 6 6.8环保符合性要求 6 7测试方法 6 7.1测试环境要求 6 7.2测试仪器要求 6 7.3测试方法 6 8可靠性试验 12 8.1可靠性试验环境要求 12 8.2可靠性试验要求 12 8.3不合格判据 13 9检验规则 13 9.1检验分类 13 9.2出厂检验 13 9.3型式检验 13 包装运输和 10.1标志 14 YD/T2799.1-2015 10.2包装 14 10.3运输 14 10.4储存 14 附录A(资料性附录)接收器外形尺寸及引出端排列17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180.01 M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798.1-2015 用于光通信的光收发合一模块测试方法 第1部分:单波长型 Measurement method of optical transceiver for optical munications Part 1:Single wavelength 2015一04-30发布 2015-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798.1-2015 目 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缩略语 4概述 4.1测试环境要求 4.2测试仪器要求 1 4.3测试条款 5发射部分测试 2 5.1平均发送光功率 2 5.2发射关断时的平均发送光功率 2 5.3发射眼图余量 2 5.4消光比 3 5.5上升/下降时间 4 5.6发射光调制幅度(0MA) 4 5.7光信噪比容限 5 5.8 相对强度噪声光调制幅度5 5.9中心波长 6 5.10边模抑制比 8 5.11 一20dB谱宽 5.12均方根谱宽 9 5.13 发射光回波损耗10 5.14发送和色散的代价 11 5.15抖动产生 11 6接收部分测试12 6.1灵敏度 12 6.2OMA接收灵敏度13 6.30MA加压接收灵敏度 13 6.4饱和光功率 14 6.50MA饱和光功率14 6.6接收工作波长 15 6.7告警阈值(无光告警光功率)16 6.8去告警阈值 16 I YD/T2798.1-2015 6.9 迟滞(告警迟滞) 16 6.10接收光反射 16 6.11 3dB截止频率 17 6.12抖动容限 18 6.13 抖动传递函数 19 6.14 接收光功率损伤阙值 20 6.15 连续相同数字抗扰度 20 6.16光通道代价 21 7其他 21 7.1电特性参数 21 7.2浪涌电流 2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180.10 M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797.1-2015 通信用光纤预制棒技术要求 第1部分:波长段扩展的非色散 位移单模光纤预制棒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optical fibre preform for telemunication Part 1:Characteristics for extended wavelength band dispersion unshifted single-mode optical fibre preform 2015-04-30发布 2015-04一30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797.1-2015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1 4分类和标记 4 5要求 *4 6包装运输与存8 5 附录A(资料性附录) L YD/T2797.1-2015 前 言 YD/T2797《通信用光纤预制棒技术要求》预计划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1部分:波长段扩展的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预制棒; —第2部分:弯曲损耗不敏感单模光纤预制棒; —第3部分: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预制棒: —第4部分:宽波长段光传输用非零色散单模光纤预制棒; 本部分为YD/T2797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富通集团有限公司、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泰 瑞通信设备检测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毛谦、卢卫民、张立永、陈伟、宋志佗、刘红峰、李婧、冯高锋、刘骋、 杨军勇、李国昌、史惠萍、王冬香、应忠福、李群星、沈一春、吕捷、刘泰、王瑞春、钱新伟.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180.01 M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796.2-2016 并行传输有源光缆光模块 第2部分:12X10Gbit/s CXP AOC Parallel active optical cable transceiver used in munication Part 2:12X 10Gbit/s CXP AOC 2016-07一11发布 2016-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796.2-2016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缩略语、术语和定义 1 4技术要求 2 5测试方法 5 6可靠性试验 6 7电磁兼容 7 8检验规则 8 9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10 附录A(资料性附录)外壳外形尺寸 11 附录B(规范性附录)电路板引脚尺寸和引脚定义12 I YD/T2796.2-2016 前言 YD/T2796《并行传输有源光缆光模块》计划分为以下部分: 一一第1部分:4X10Gbit/sAOC; 一一第2部分:12X10Gbit/s CXP AOC. 本部分为YD/T2796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在编制过程中主要参考了IEEE802.3-2012《IEEE以太网标准》、SFF-8642-2014REv3.0《小 型化多通道系列:屏蔽集成连接器规范》、和《InfiniBandTM体系结构规范》.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武汉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华 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新飞通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曹芳、张德玲、薛原、赵文玉、武成宾、李旭明、陈悦. I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180.01 M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796.1-2015 并行传输有源光缆光模块 第1部分:4×10Gbit/sAOC Parallel active optical cable transceiver Part 1:4X 10Gbit/s AOC 2015-04-30发布 2015一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796.1-2015 目 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缩略语、术语和定义 1 3.1缩略语 1 3.2术语和定义 2 4技术要求 2 4.1分类 2 4.2传输光缆特性 2 4.3原理图及电接口技术要求3 4.4外壳外形尺寸 4 4.5电路板引脚尺寸和引脚定义4 4.6工作条件 4 4.7环保符合性 5 5测试方法 5 5.1测试环境要求 5 5.2接收端输出差分幅度、比特差错率和眼图测试 5 6可靠性试验 6 6.1测试环境要求 6 6.2可靠性试验要求 6 6.3不合格判据 7 6.4电磁兼容 7 6.5静电放电防护要求 8 7检验规则 8 7.1检验分类8 7.2出厂检验 ..8 7.3型式检验 9 8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9 8.1标志 9 8.2包装 10 8.3运输 10 8.4储存 10 附录A(资料性附录)外壳外形尺寸 11 附录B(规范性附录)电路板引脚尺寸和引脚定义 12 I YD/T2796.1-2015 前 言 YD/T2796《并行传输有源光缆光模块》计划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第1部分:4X10 Gbit/s AOC; —第2部分:12×10 Gbit/s CXP. 本部分为YD/T2796《并行传输有源光缆光模块》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在编制过程中主要参考了IEEE802.3-2012《IEEE以太网标准》和SFF-8436-2009《铜缆和光 缆的小型封装插拔模块QSFP规范》.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新飞通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工业和...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180.99 M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795.3-2015 智能光分配网络光配线设施 第3部分:智能光缆分纤箱 Optical distribution infrastructure for intelligent 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Part 3:Intelligent optical fiber cable distribution box 2015-04-30发布 2015-04-30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795.3-2015 目 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2 4缩略语 2 5组成、分类和型号 2 5.1组成 2 5.2分类 3 5.3型号 3 5.4端口编号规则一 4 6要求 4 6.1工作环境要求 4 6.2外观和结构要求 4 6.3材料要求 4 6.4接口要求 4 6.5功能要求 4 6.6性能要求 6 7试验方法 8 7.1试验环境条件 8 7.2试验组网 8 7.3外观结构检查 8 7.4材料测试 8 7.5功能测试8 7.6性能测试 17 8检验规则 21 8.1总则 21 8.2出厂检验 21 8.3型式检验 22 9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24 9.1标志 24 9.2包装 24 9.3运输 24 9.4储存 24 附录A(资料性附录)端口指示灯应用示例25 I YD/T2795.3-2015 前言 《智能光分配网络光配线设施》预计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智能光分配网络光配线设施第1部分:智能光配线架 ——智能光分配网络光配线设施第2部分:智能光缆交接箱 —智能光分配网络光配线设施第3部分:智能光缆分纤箱 本部分为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电 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南京普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 有限公司、江苏中博通信有限公司、常州太平...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180.99 M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795.2-2016 智能光分配网络 光配线设施 第2部分:智能光缆交接箱 Intellignet 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Optical distribution infrastructure Part 2:Intelligent optical cable cross connecting cabinet 2016-04-05发布 201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795.2-2016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2 5组成、分类、型号及端口编码规则 2 6要求 3 7试验方法8 8检验规则 23 9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25 附录A(资料性附录)端口指示灯应用示例.27 I YD/T2795.2-2016 前言 《智能光分配网络光配线设施》预计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一智能光分配网络设施第1部分:智能光配线架 一一智能光分配网络设施第2部分:智能光缆交接箱 一一智能光分配网络设施第3部分:智能光缆分纤箱 本部分为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 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长飞光纤光 缆有限公司、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普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 司、江苏中博通信有限公司、南京华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科信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亨通斯 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青岛英凯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通鼎集团有限公司、常州太平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特发信息光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荣联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乐通通信设备(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韩镝、廖运发、刘红峰、朱丽丽、肜云、吴文新、熊伟、任艳、张德朝、 郭林、张德智、付新华、雷非、朱小云、陈洋、陈宁虎、杨定宇、胡碧波、司树华、沈启东、 刘东洋、石新根、危加强、陈微一、王跃.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180.99 M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795.1-2015 智能光分配网络光配线设施 第1部分:智能光配线架 Optical distribution infrastructure of intelligent 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Part 1:Intelligent optical distribution frame 2015-04-30发布 2015-04-30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795.1-2015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5组成、分类及型号 2 5.1组成 2 5.2分类 5.3型号 3 5.4端口编号规则 6要求 6.1工作环境要求 6.2外观与结构要求4 6.3材料要求 6.4接口要求 6.5功能要求 4 6.6性能要求 6 7试验方法 8 7.1测试环境要求 8 7.2测试示意图 8 7.3外观与结构检查 9 7.4材料测试 9 7.5功能测试 9 7.6性能测试 27 8检验规则 32 8.1总则 32 8.2出厂检验 32 8.3型式检验 34 9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35 9.1标志 35 35 I YD/T2795.1-2015 9.3运输 35 9.4储存 35 附录A(资料性附录)端口指示灯示例 36 附录B(资料性附录)机架指示灯的状态及含义37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060 M16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794.5-2015 波分复用(WDM)网络管理技术要求 第5部分:基于DL/川IOP技术的 EMS-NMS接口信息模型 Technical requiement for Wavelength Divison Multiplexing (WDM)network management Part 5:EMS-NMS interface information model based on IDL/IIOP 2015-04-30发布 2015-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794.5-2015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4接口信息描述模板 2 4.1数据定义描述模板 2 4.2接口定义描述模板 3 5接口规范 3 5.1配置管理模块 3 5.2故障管理模块 61 5.3性能管理模块 64 5.4通用管理模块 80 5.5公共管理模块 87 附录A(规范性附录)模块与DL的映射100 I YDT2794.5-2015 前言 《波分复用(WDM)网络管理技术要求》预计由下列部分组成: 波分复用(WDM)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1部分:基本原则 波分复用(WDM)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2部分:NMS系统功能 波分复用(WDM)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3部分:EMS一NMS接口功能 波分复用(WDM)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4部分:EMS一NMS接口通用信息模型 波分复用(WDM)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5部分:基于IDL/IOP技术的EMS-NMS接口信息模型 一波分复用(WDM)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6部分:基于XML技术的EMS-NMS接口信息模型 本部分为第5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北京 邮电大学、北京市天元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婧华、邓万球、徐云斌、张淑建、王占京、雷波、王郁、张国颖、蒙向阳、 马岩红、王颖、张励、张丽雅、刘越、杜锋. I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060 M16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794.4-2015 波分复用(WDM)网络管理技术要求 第4部分:EMS-NMS接口通用信息模型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WDM)transport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Part 4:EMS-NMS interface information model 2015-04-30发布 2015-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794.4-2015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1 3.2缩略语 4WDM协议无关信息模型定义 2 4.1光传送层终端点模型定义 2 4.2光复用段层终端点模型定义 2 4.3光通道层终端点模型定义 4.4逻辑拓扑连接模型定义3 4.5子网连接模型定义 3 4.6保护模型定义 5WDM对象信息模型 4 5.1对象描述格式说明 4 5.2WDM配置信息模型5 5.3子网信息模型 4 5.4保护信息模型 52 5.5故障管理信息模型 56 5.6性能管理信息模型 57 5.7通知管理信息模型 67 6数据结构说明 72 6.1数据结构描述的格式说明72 6.2配置对象数据类型定义 73 6.3子网对象数据类型定义74 6.4保护数据类型定义 76 6.5故障管理数据类型定义78 6.6性能管理数据类型定义 79 附录A(资料性附录)WDM网络保护类型和层次 84 附录B(资料性附录)配置性能文件的命名规则85 I YD/T2794.4-2015 前言 《波分复用(WDM)网络管理技术要求》预计由下列部分组成: 一波分复用(WDM)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1部分:基本原则 一波分复用(WDM)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2部分:NMS系统功能 一波分复用(WDM)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3部分:EMS一NMS接口功能 一波分复用(WDM)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4部分:EMS一NMS接口通用信息模型 一波分复用(WDM)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5部分:基于IDL/IIOP技术的EMS-NMS接口信息模型 一波分复用(WDM)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6部分:基于XML技术的EMS-NMS接口信息模型 本部分为第4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工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060 M16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794.3-2015 波分复用(WDM)网络管理技术要求 第3部分:EMS-NMS接口功能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WDM)transport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Part 3:EMS-NMS interface function 2015-04-30发布 2015-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794.3-2015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1 3.2缩略语 4接口功能要求 2 4.1高层用例 2 4.2公共管理功能 4.3配置管理 5 4.4故障管理 12 4.5性能管理 14 4.6安全管理功能 16 4.7维护管理功能 17 5接口总体技术要求 17 5.1接口通信协议要求 17 52接口信息模型要求17 5.3接口性能要求17 I YD/T2794.3-2015 前 言 《波分复用(WDM)网络管理技术要求》预计由下列部分组成: 一波分复用(WDM)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1部分:基本原则 一波分复用(WDM)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2部分:NMS系统功能 一波分复用(WDM)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3部分:EMS一NMS接口功能 一波分复用(WDM)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4部分:EMS一NMS接口通用信息模型 一波分复用(WDM)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5部分:基于IDL/IIOP技术的EMS-NMS接口信息模型 一波分复用(WDM)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6部分:基于XML技术的EMS-NMS接口信息模型 本部分为第3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华为技 术有限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 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婧华、雷波、王占京、张淑建、张丽雅、蒙向阳、吴翔、张国颖、王郁、 成梦虹、吕良栋.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060 M16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794.2-2015 波分复用(WDM)网络管理技术要求 第2部分:NMS系统功能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WDM)transport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Part 2: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NMS)function 2015-04-30发布 2015-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794.2-2015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缩略语 4技术要求 .2 4.1系统总体要求 2 4.2软件技术要求 3 4.3管理能力要求 4.4性能要求 3 4.5DCN要求 3 5系统管理功能要求 3 5.1高层用例 6配置管理 4 6.1用例 4 6.2EMS管理 6.3网络拓扑管理 4 6.4网元管理 7 6.5机架、子架和槽位管理 7 6.6单元盘管理 8 6.7业务端口配置管理8 6.8TMUX配置管理 10 6.9交叉连接配置管理 10 6.10保护管理 10 6.11网元时间管理 11 6.12端到端光通道连接配置管理(可选)11 6.13.光功率配置管理(可选) 12 7故障管理 12 7.1用例 12 7.2告警信息 13 7.3告警收集与显示14 7.4告警确认与清除 15 7.5告警过滤 15 7.6告警同步功能 16 I YD/T2794.2-2015 7.7相关性分析与定位 16 7.8告警查询与统计 17 7.9故障测试与校正 17 7.10.告警级别管理 18 7.11端到端连接告警管理功能 18 8性能管理 18 8.1用例 .18 8.2性能参数 18 8.3光谱监测管理(可选) 20 8.4性能监测管理 21 8.5历史性能数据管理 22 8.6性能门限管理 22 8.7性能分析 23 8.8端到端连接性能管理功能 23 9DCN管理 24 9.1用例...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060 M16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794.1-2015 波分复用(WDM)网络管理技术要求 第1部分:基本原则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WDM)transport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Part 1:basic principle 2015-04-30发布 2015-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794.1-2015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1 3.2缩略语 2 4波分复用(WDM)传送网概述 2 4.1WDM网络结构 2 4.2WDM网络设备形态 4 5波分复用(WDM)传送网网络管理体系结构 4 5.1WDM网络管理与OTN网络管理之间的关系 4 5.2WDM网络管理范围及需求 4 5.3WDM网络管理架构 5 6波分复用(WDM)网络管理技术要求部分标准构成 6 7本标准采用的方法论 7 8网管接口采用的通信协议栈 8 8.1IOP协议 I YD/T2794.1-2015 前言 《波分复用(WDM)网络管理技术要求》预计由下列部分组成: 一波分复用(WDM)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1部分:基本原则 一波分复用(WDM)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2部分:NMS系统功能 波分复用(WDM)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3部分:EMS一NMS接口功能 波分复用(WDM)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4部分:EMS一NMS接口通用信息模型 一波分复用(WDM)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5部分:基于IDL/IIOP技术的EMS-NMS接口信息 模型 一波分复用(WDM)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6部分:基于XML技术的EMS-NMS接口信息模型 本部分为第1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贝尔 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雷波、杨淑媚、张淑建、张国颖、王郁、张励、张科峰、张丽雅、张映. I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040.50 M42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793-2015 接入网技术要求GPON/ XG-PON ONU管理和控制接口(OMCI)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access network gigabit- 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GPON)/ 10 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XG-PON) ONU management and control interface requirements (ITU-T G.988(10/2012) ONU Management and Control Interface (OMCI) Specification NEQ) 2015-04-30发布 2015-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793-2015 目 次 前言 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及定义 -3 4缩略语 3 5参考模型 6 5.1OMCI 6 5.2ONU功能模型 6 5.3对组播连接的支持 6 5.4VoIP的管理 7 6管理接口规范要求 7 6.1概述 7 6.2配置管理 8 6.3故障管理 8 6.4性能管理 9 6.5安全管理 9 7OMCI协议无关MIB 9 7.1概述 9 7.2受管实体(ME) 9 7.3ME关系图 14 8 MIB 29 8.1概述 29 8.2设备管理 31 8.3ANI管理和流量管理57 8.4L2数据业务 76 8.5L3数据业务 132 8.6以太网业务 138 8.7xDSL业务 148 8.8TDM业务 196 8.9语音业务 220 8.10驻地网 248 8.11通用ME 253 8.12 268 I YD/T2793-2015 8.13PON距离扩展装置 280 9ONU管理控制协议 ...289 9.1基础消息和扩展消息 289 9.2消息格式规范 289 9.3ONU管理控制通道(OMCC)的建立 300 9.4ONU内部OMCI处理流程 301 附录A(规范性附录)OMCI消息集和通用特性305 附录B(规范性附录)OMCI通用服务 385 附录C(资...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040.50 M30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792-2015 宽带速率测试方法移动宽带接入 Test methods for access rate in mobile broadband access network 2015-04一30发布 2015-04-30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792-2015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缩略语 3移动宽带接入速率定义与测量指标 2 4移动宽带接入速率测试系统参考模型3 4.1概述 3 4.2测试系统参考模型 3 5测试要求 5.1用户终端设备要求 5.2宽带接入速率测试平台要求 4 5.3客户端要求 6 6测试方法 7 6.1测试方法分类及要求 7 6.2测试步骤 7 7测试数据处理方法 9 8移动宽带接入计费差错率.9 I YD/T2792-2015 前言 本标准是《宽带速率及测速平台测试方法》系列标准之一,本系列标准的名称和结构预计如下: 一宽带速率测试方法固定宽带接入(YD/T2400) ——宽带速率测试方法移动宽带接入 —宽带速率测试方法用户上网体验 一宽带速率测试方法移动用户体验 ——宽带测速平台测试方法固定宽带接入 —宽带测速平台测试方法移动宽带接入 —宽带测速平台测试方法用户上网体验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的起草单位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朱浩、杨红梅.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