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3 > 6月 ( 第 69 页)

ICS33.060.09 M36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618—2019 5G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无线接入网总体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5G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telemunication network-general requirements of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Phase 1) 2019-12-24发布 2019-12-24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618—2019 目 次 前言 IV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符号和缩略语 4无线网架构与功能划分. 6 4.1无线网整体架构 6 4.2功能划分 7 4.3网络接口 .9 4.4无线协议架构. 11 5物理层概述 12 5.1物理层概述. 12 5.2物理层下行传输方案 13 5.3物理层上行传输方案 22 5.4物理层过程 24 5.5物理层测量 28 6层2 28 6.1层2概述. 28 MAC层 6.3RLC层 31 6.4PDCP层 .32 6.5SDA层 32 6.6层2数据流 32 6.7载波聚合 33 6.8补充上行链路. 34 6.9带宽适应 34 7RRC层. 35 7.1业务和功能 35 7.2协议状态 35 7.3系统消息处理 36 7.4接入控制 ..38 7.5UE能力. 38 7.6NAS消息传输 38 7.7载波聚合 38 I YD/T3618—2019 7.8带宽适应 39 8多Radio双连接 39 8.1概述 39 8.2无线网络架构 39 8.3无线协议架构 40 8.4网络接口. 43 8.5多连接各层特殊功能要求 45 8.6承载处理 48 8.7双连接的主要过程 51 8.8双连接的安全 82 9移动性 83 9.1概述 83 9.2 Intra-NR移动性 83 9.3 Inter-RAT 101 9.4漫游和访问限制 103 10调度 104 10.1基本调度器操作 104 10.2下行调度 .104 10.3上行调度 ......105 10.4支持调度器操作的测量 105 10.5速率控制 .106 10.6激活/去激活机制 ...106 10.7E-UTRAN-NR物理层资源协调 .107 11UE省电 .107 12 QoS. 108 12.1概述 108 12.2明确的拥塞通知 .110 13UE能力. 110 14垂直支撑 111 14.1 URLLC支持 111 14.2语音业务 .112 14.3网络切片 14.4gNB的CU-DU分离架构 .117 14.5 HPUE 120 15自配置与...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060 YD M36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589-2019 M2M环境下的电信智能卡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ofM2MUICC 2019-11-11发布 202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3589-2019 目次 前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4M2M电信智能卡概述. 5M2M电信智能卡使用环境分级定义, 5.1M2M电信智能卡使用环境分级原则, 5.2操作和存储温度(TX) 5.3 湿度/回流焊(MX) 5.4 湿度(HX) 5.5 腐蚀(CX) 5.6 振动(VX) 5.7 机械冲击(SX) 数据保存时间(RX) 6 5.9最小擦写次数(UX) 6M2M电信智能卡一物理特性 6.1概述. 6.2MFF触点要求.. 8 6.3MFF物理特性要求... 8 7MFFUICC电气和逻辑特性一终端接口. .11 7.1概述. .11 7.2电压类别支持... .11 8设备配对机制. ..11 8.1概述.. .11 8.2安全通道配对.. .11 8.3CAT应用配对... ...11 附录A(资料性附录)针对MFF的PCB布局.. 12 附录B(资料性附录)M2M不同类型产品指标建议 13
YD/T3589-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霍薇靖、乐祖晖、刘煜. ⅡI
YD/T3589-2019 M2M环境下的电信智能卡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定义了M2M环境下的电信智能卡(又称M2MUICC),具体包括M2MUICC使用环境的分 级定义、M2MUICC物理特性、M2MUICC电气和逻辑特性以及M2MUICC与终端之间的配对机制. 本标准适用于M2M环境下的电信智能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7816-1: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1部分:物理特性(Identificationcards-Integrated circuit(s) cards with contacts - Part 1: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ISO7816-3: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3部分:电气特性和传输协议(Identificationcards- Integrated circuit(s) cards with contacts -Part 3: Electrical interface and transmission protocols) ISO7816-4: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4部分:行业交换命令(Identification cards-Integrated circuit(s) cards with contacts - Part 4: Industry mands for Interchange) ISO 7816-9:附加内部命令和安全属性(Additionalinterindustry mands and security atributes) ETSITS102221:智能卡,UICC-终端接口,物理和逻辑特性(SmartCards;UICC-Terminal interface; Physical andlogical characteristics) ETSITS 102671:智能卡,M2MUICC,物理和逻辑特性(SmartCards;Machine to Machine UICC; Physical and logical characteristics) ETSITS102412:智能卡,智能卡平台需求阶段1(SmartCards;Smart Card Platform Requirements Stage1) ETSITS102613:智能卡,UICC-非接触前端(CLF)接口,第1部分,物理和数据链路层特性(Smart Cards; UICC - Contactless Front-end (CLF) Interface; Part 1: Physical and data link layer characteristics) ETSITS102 600:智能卡,UICC-终端接口,U...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040.01 M21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586-2019
基于用户面的定位业务技术要求 (第二阶段)终端 Technical Requirment for User Plane Location of WirelessDevices (PhaseII)Terminal
2019-11-11发布202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586-2019
目盜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缩略语.. 4功能要求. 4.1定位计算功能,2 4.2位置标识定位, 4.3立即定位功能..2 4.4定位协议, 4.5SUPLINIT功能,2 4.6触发功能, 4.7隐私功能, 4.8安全功能. 4.9认证. 4.10终端配置功能, 5业务流程.
YD/T3586-2019
前言
本标准参考开放移动联盟(OMA)的位置业务标准SUPL2.0.2版本,包括《SecureUserPlaneLocation Architecture》Approved 版本(2012-04-17),以及《User Plane Location Protocol》Approved版本(2014-07-08)。

本标准是位置业务系列规范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及结构如下: a)LTE移动通信终端支持北斗定位技术要求; b)LTE移动通信终端支持北斗定位测试方法; c)基于用户面的定位业务技术要求(第二阶段)终端; d)基于用户面的定位业务测试方法(第二阶段)终端; e)基于用户面的定位业务技术要求(第二阶段)平台; f)基于用户面的定位业务测试方法(第二阶段)平台。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深圳信息通信研究院、广东省通讯终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 中心、上海华东电信研究院、高通无线通信技术(中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 市赛伦北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晓晨、安旭东、张钦娟、戴巡、王博、骆建、杜志敏、刘思杨、张博钧、寇 力、罗诗途、邵松、韩兆祥、刘政、张霄、张维伟、王娜、杨蒙、刘先会、王瑞鑫、周北琦、陈新玥、 何异舟、黄峰鹤、李冠伟、黄辉雄、魏其锋。


YD/T3586-2019
基于用户面的定位业务技术要求(第二阶段)终端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于用户平面的移动定位业务(SUPL)系统的体系结构,规定了用户平面移动定位 平台(SLP)和定位终端(SET)在实现定位业务时需要支持的功能、业务流程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有能力在终端与定位服务器之间建立数据承载连接的终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 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YD/T3299一2017基于用户面的定位业务技术要求(第二阶段)平台
Version 2.0) OMA-TS-ULP-V2_0_2用户面定位协议标准(UserPlaneLocation ProtocolApprovedVersion 2.0.2)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GNSS Assisted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辅助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A-GPS Assisted GPS辅助GPS定位 BDS 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北斗导航卫星系统 E-SLP Emergency SLP紧急SUPL定位平台 GLONASS GLObal'naya NavigatsionnayaSputnikovayaSistema格洛纳斯导航卫星系统 (Engl.: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System) GNSS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 H-SLP Home SLP归属SUPL定位平台 LPP LTE Positioning Protocol LTE定位协议 LPPe LPP Extensions LPP扩展 LTE 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 OMA Open Mobile Alliance开放...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060 YD M36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 3585-2019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通信应用场景与需求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 scenario and requirements for civilian unmannedaerialvehicle 2019-11-11发布 202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3585-2019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2术语和定义... 3缩略语... 4概述.. 5典型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应用场景, 5.1农业与植物保护相关的应用场景和通信需求. 2 5.2电力线和石油管线巡检相关的应用场景和通信需求 3 5.3 警用和交通安全监视相关的应用场景和通信需求, 3 5.4 灾难监视相关的应用场景和通信需求. 5.5航空摄影和电影类的应用场景和通信需求.. 4 5.6 快递相关的应用场景和通信需求 4 5.7气象、国土资源和科学研究相关的应用场景和通信需求 5 5.8网络通信中继相关的应用场景和通信需求. 6通信服务需求.. 6.1通信系统组成及总体技术需求, 6.2飞行控制及飞行数据传输需求.. 10 6.3任务载荷设备需求.. ...11 6.4任务载荷的通信服务需求. 11 附录A(资料性附录)通信及频谱使用需求 13 参考文献.. 14
YD/T3585-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 限公司、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陶蒙华、盛明哲、李洁、李伟华、李铿。


YD/T3585-2019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通信应用场景与需求 1范围 本标准主要描述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典型应用场景以及通信服务需求。

主要内容包括民用无人 驾驶航空器和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需求,飞行数据传输需求,数据和音视频传输服务需求以及系统的功 能、性能需求。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飞行监控管理不在本标准的讨论范围。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civilianunmannedaerialvehicle 通过各种无线通信方式由地面控制站或者遥控器控制的无人飞行设备。

它通常由机体、动力装置、 航空电子电气设备、任务载荷设备等组成,被广泛应用在工业和消费等非军事领域用来完成特定作业和 传输数据和音视频图像服务。

2.2 地面控制站groundcontrolstation 用于实现任务规划、飞行控制、载荷控制、航迹显示、参数显示、图像显示和载荷信息显示、以及 记录和分发等功能的设备。

2.3 任务载荷设备missionpayloadequipment 音视频和图像获取设备,信号中继设备和远程电子探测/感知设备以及其他辅助设备。

2.4 飞行控制系统flightcontrolsystem 无人驾驶航空器上用来传递操纵指令,驱动舵面运动的部件和装置的总和。

飞行控制系统 主要由机载部分和地面控制端两部分组成,机载部分主要包括传感器、舵机和飞行控制器三部分。

2.5 遥控器telecontroller
YD/T3585-2019 通过通信媒体对远距离被控对象进行控制的技术,由操作装置、编码装置、发送装置、信道、接收 装置、译码装置和执行机构等组成。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3G Third Generation 第三代移动通信 4G Fourth Generation 第四代移动通信 5G Fifth Generation 第五代移动通信 M2M Machine-to-Machine/Man 机器对机器/人 ISM Industrial Scientific Medical 工业科学医学 UAV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无人驾驶航空器 GCS GroundControlStation 地面控制站 IMSI InternationalMobileSubscriberIdentificationNumber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号 4概述 无人驾驶航空器指通过各种无线通信方式由地面控制站或者遥控器控制的无人飞行设备,包括无人 直升机、固定翼飞行器、多旋翼飞行器、无人飞艇等,其机载系统包括一系列飞行辅助系统,如高度感 应系统、方向和方位感知系统、速度感知系统等;作业系统是指为完成目标任务而配备的系统;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030 M21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576-2019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个人健康系统服务指标 要求和评估方法 Indicator requirement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for mobile personal healthmanagementsystems 2019-11-11发布 202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3576-2019 目次 前言.. 1范围... 2术语和定义. 2.1个人健康系统.. 3个人健康系统服务指标要求和评估方法概述 3.1指标体系概述. 1 3.2评估方法概述 2 3.3指标要求和评估方法框架。

4个人健康系统服务具体指标项及评估方法 数据存储的持久性. 3 4.2 数据可销毁性. t 4.3 数据可迁移性. 4 4.4 数据私密性. 4.5 数据知情权. 5 4.6 服务可审查性. .6 4.7 服务功能.. .6 4.8 服务可用性. .7 4.9服务资源调配能力, 4.10故障恢复能力. 9 4.11 网络接入性能.. .9 4.12服务计量准确性, .9 参考文献..
YD/T3576-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河 北四方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逢淑宁、闵栋、贾雪琴、刘海涛、黄新格。

YD/T3576-2019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个人健康系统服务指标要求和评估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个人健康系统服务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框架,并对具体指标项要求和 评估方法进行了规定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个人健康系统。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个人健康系统personalhealthmanagement systems 基于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等移动互联网方式采集用户的健康数据,并对用户健康数据进行存储、 分析和计算,提供健康数据监测、健康分析评估、健康指导干预等健康管理服务的系统。

3个人健康系统服务指标要求和评估方法概述 3.1指标体系概述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个人健康系统服务的应用场景多种多样,服务提供商的业务提供方式也不尽相同, 通常涉及健康检测与监测、健康评估与指导、健康干预与维护等服务功能,不同服务提供商的个人健康 系统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使消费者无法进行比对和正确的选择。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个人健康系统的发展,应该全面考虑产品和服务的数据安全、服务能力两方面的 问题,能够引导消费者选择所需的个人健康系统产品和服务。

数据安全和服务能力指标体系见表1。

表1个人健康系统服务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 具体指标 1.数据存储的持久性 2.数据可销毁性 数据安全 3.数据可迁移性 4.数据私密性 5.数据知情权
YD/T3576--2019 表1个人健康系统服务指标体系(续) 指标体系 具体指标 6.服务可审查性 7.服务功能 8.服务可用性 服务质量 9.服务资源调配能力 10.故障恢复能力 11.网络接入性能 12.服务计量准确性 3.2评估方法概述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个人健康系统服务主要评估方法包括检查和测试两类测评方法,具体如下。

a)检查:检查是通过对测评对象进行观察、查验、分析以帮助测评人员理解、澄清或取得证据的 过程。

检查主要有评审、核查、审查、观察、研究和分析等,检查对象是文档、机制、设备等。

b)测试:测试是指使用预定的方法/工具使测评对象产生特定的结果,将运行结果与预期的结果 进行比对的过程,主要包括手工验证、工具测试等测试操作。

3.3指标要求和评估方法框架 根据检查和测试两类评估方法,对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个人健康系统服务的每个指标的真实性进行评 估,具体见表2。

材料检查是对指标的说明文档或证明文档进行查看。

技术测试是对指标进行配置查看验证或使用工具进行测试验证。

表2评估方法框架 具体指标 检查 测试 数据存储的持久性 材料检查 数据可销毁性 材料检查 数据可迁移性 材料检查 技术测试 数据私密性 材料检查 技术测试 数据知情权 材料检查 服务可审查性 材料检查 服务功能 材料检查 技术测试 服务可用性 材料检查 服务资源调配能力 材料检查 技术测试 故障恢复能力 材料检查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M11 ICS 35.110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574-2019 互联网码号资源公钥基础设施(RPKI) 资源证书轮廓 certificates Theresourcepublickeyinfrastructure(RPKI)-Theprofileforresource 2019-11-11发布 202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3574-2019 目次 前言 Ⅱ 1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4概述. 3 5对资源证书的要求, 3 6RPKI中的终端实体(EE)证书和签名功能 3 7资源证书. 4 7.1版本号(version"字段) 4 7.2 序列号(“serialnumber"字段) 4 7.3 签名算法(“signature algorithm"字段) 4 7.4 证书签发者(“issuer"字段) .4 7.5 主体(“subject"字段) 4 7.6 有效期(validity"字段) .5 7.7 主体的公钥信息(“"subject publickey info"字段) 5 7.8资源证书扩展字段(“resource certificate extensions"字段) 8证书撤销列表. 9资源证书请求.. ..8 9.1PKCS#10规范. .9 9.2CRMF规范 9 9.3证书请求中的证书扩展属性 10 10资源证书验证 ...1 10.1资源扩展验证 ..11 10.2资源证书路径验证 ..1 附录A(资料性附录)操作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13
YD/T3574-2019 前言 1.《互联网码号资源公钥基础设施(RPKI)体系结构》: 本标准是“互联网码号资源公钥基础设施(RPKI)”系列标准之一。

该系列标准结构及名称如下: 3. 《互联网码号资源公钥基础设施(RPKI)资料库架构》: 《互联网码号资源公钥基础设施(RPKI)RPKI与BGP路由器交互协议》: 《互联网码号资源公钥基础设施(RPKI)资源证书轮廓》: 《互联网码号资源公钥基础设施(RPKI)联系人信息记录》。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傅瑜、耿光刚、延志伟、李洪涛、马军锋。


YD/T3574-2019 互联网码号资源公钥基础设施(RPKI)资源证书轮廓 1范围 本标准定义了在RPKI场景下,CA签发的资源证书和证书撒销列表的语义字段和语法格式。

同时 还定义在请求资源证书的流程中,请求证书消息的格式以及依赖方对RPKI证书路径验证的流程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支持RPKI,并且通过RPKI保证域间路由安全的的网络设备和相关网络部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ETF RFC 2985PKCS#9:选择性对象类与属性类型版本2.0(PKCS #9:Selccted ObjectClasses and Attribute Types Version 2.0) IETF RFC 2986PKCS#10:证书请求语法规范版本1.7(PKCS #10:CertificationRequest Syntax Specification Version 1.7) IETF RFC 3779 IP 地址与 AS 标识的 X.509 扩展(X.509 Extensions for IPAddresses and AS Identifiers) IETF RFC 3986统一资源标识符:通用语法(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URI):Generic Syntax) IETF RFC 4211互联网X.509 公钥基础设施证书请求信息格式(IntemetX.509 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Certificate Request Message Format) IETF RFC5280互联网X.509公钥基础设施证书及证书撤销列表规范(IntermetX.509 Public KeyInfrastructure Certificate and Certificate RevocationList (CRL) Profile) IETF RFC 5781Rsync URI 方...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040 M41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569—2019 通信机房供电安全评估方法 Evaluation method of safety for power supply in munication room 2019-11-11发布 202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569—2019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局站分类 5供电安全隐患分级 3 6供电安全评估基本要求 7外市电引入 4 7.1市电类别 4 7.2市电容量. 4 8高压供电系统 5 8.1高压配电系统 5 8.2操作电源 6 9变压器 7 10低压供电系统 8 11备用发电机系统 9 12UPS供电系统 12 13直流供电系统 13 14蓄电池组 15 15母线及电缆 17 16防雷及接地 18 16.1防雷 .18 16.2接地 20 17供电质量 20 18机房环境. 22 19监控系统. 22 附录A(资料性附录)通信机房供电安全评估方法总体说明 24 附录B(规范性附录)设备故障定义 26 附录C(资料性附录)试验仪表精度 27 I YD/T3569—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 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杭州中恒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 有限公司、维谛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克莱沃电子有限公司、中兴 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 公司、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珠江电信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郑州佛光发电设备有限公司、北 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华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威、许伟杰、刘宝庆、李峙、滕达、李福生、齐曙光、王平、杜民、胥飞飞、 朱莉、彭广香、吴美文、谢凤华、朱关峰、谢拥华、詹碧英、梁伟成、郭海芹、田兰华、丁剑枫.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9.200 M41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568.3—2019 通信基站基础设施技术要求 第3部分:温控系统 Communication base-station infrastructur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Part 3: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2019-11-11发布 202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568.3—2019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定义 4使用环境及产品规格 3 4.1使用环境 3 4.2产品规格 4 5一般技术要求. 5.1电气要求 5.2工作模式 4 5.3性能要求4 5.4噪声 7 5.5监控功能 7 5.6耐候性能8 5.7过滤器 8 5.8防火 8 8 5.9防宙... 5.10运输 8 5.11可靠性 8 6试验方法 9 6.1试验条件 9 6.2试验要求 9 6.3性能试验 ...10 6.4噪声 12 6.5耐候性能 12 6.6过滤器 .13 6.7防火 13 6.8防雷 13 6.9振动 13 7检验规则 13 7.1检验分类 13 7.2型式检验. 13 7.3出厂检验 14 8标志、包装和储存 15 8.1标志 15 I YD/T3568.3—2019 8.2包装 15 8.3储存. 附录A(资料性附录)基站空调全年能效比定义及计算 .....16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040.50 YD M19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 3567-2019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可见光与 电力线融合物理层技术要求 Publictelemunicationnetworkbasedbroadband customer networkingIntegration ofvisible light munication andpowerline munication-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physical layer 2019-11-11发布 202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3567-2019 目次 前言.. Ⅲ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2 4物理层参考模型.. 4 5物理编码子层技术要求... 5 5.1PCS功能模型.. 5.2 PHY帧... 6 5.3MPDU映射.. .6 5.4PHY帧头.. 5.5PHY帧头通用部分域. .8 5.6MAPPHY帧类型特定域 5.7MSG帧类型特定域. ..13 5.8ACKPHY帧类型特定域... .. 19 5.9RTSPHY 帧类型特定域... ..26 5.10CTSPHY帧类型特定域. ..27 5.11CTMGPHY帧类型特定域.. ..27 5.12PROBEPHY顿类型特定域. ...8 5.13ACKRQPHY帧类型特定域. ...29 5.14ACTMGPHY帧类型特定域. ..30 5.15FTEPHY帧类型特定域. ...31 5.16扩展帧头域.. ...31 6物理媒介适配子层技术要求, ..32 6.1PMA功能模型, ..2 6.2扰码.. ...3 6.3FEC编码. ...3 6.4 净荷编码.. ...37 6.5帧头编码器. 6.6分段成为符号帧. ..40 6.7探测帧.. .41 7物理媒介相关子层技术要求. .42 7.1PMD功能模型. 42 7.2子载波间隔和排序. 43
YD/T3567-2019 7.3子载波映射器. 43 7.4星座编码器. 7.5OFDM调制. .. 54 7.6前导、INUSE、PR和NACK信号。

57 7.7控制参数. .61 ⅡI
YD/T3567-2019 前言 本标准是“可见光与电力线融合网络”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和结构预计如下: 一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可见光与电力线融合总体技术要求; 一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可见光与电力线融合物理层技术要求; 一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可见光与电力线融合链路层技术要求。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烽火科技集 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强、曹小波、余冰雁、徐继东、曾焱、周。


YD/T3567-2019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 可见光与电力线融合物理层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可见光与电力线融合网络的物理层技术要求,包括物理层参考模型、物理编码子层技 术要求、物理媒介适配子层技术要求、物理媒介相关子层技术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中的可见光与电力线融合网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TU-TG.9960统一高速有线家庭网络收发器-系统架构与物理层规范(Unified high-speed HomePlug AV版本2.1规范(HomePlug AVVersion 2.1Specification)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宽带电力线通信broadbandpowerlinemunication 利用电力线传输宽带高速数据信号的一种通信方式,在保证正常配电功能的同时,利用已有配电线 实现高速数据传输。

3.1.2 可见光与红外混合通信模式hybridofVLCandIRCmode 下行采用可见光通信,上行采用红外通信的双向通信模式。

3.1.3 可见光与电力线融合网络integrationnetworksofVLCandPLC 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180.01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566-2019 智能光分配网络管理系统测试方法 Intelligent 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Test methods for management system 2019-11-11发布 202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3566--2019 目次 前言... IⅡ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缩略语. 4测试配置.. 5接口测试 5.1I3接口.. 5.214接口, 3 5.315接口. 6功能测试 3 系统基本要求测试. 3 6.2 设施管理测试 4 6.3 手动生成光路测试.. 4 6.4 自动生成光路测试.. 5 6.5 半自动生成光路测试.. 6.6 查询光路测试. 6.7 修改光路测试.. 6 6.8 拆除光路测试. 6.9 设施配置测试.. 7 6.10 资源数据采集测试. 8 6.11 电子标签写入测试, 8 6.12 设施巡检测试. .9 6.13 资源管理测试 .9 6.14 故障管理测试.. 10 6.15 权限管理测试 6.16 备份和恢复功能测试, 6.17 拓扑管理功能测试.. 12 6.18GIS功能测试(可选) 13 6.19系统管理功能测试. ..13 6.20终端管理功能测试.. 14 6.21日志管理功能测试. 15
YD/T3566-2019 前言 智能光分配网络总体技术要求; 智能光分配网络光配线设施: 智能光分配网络接口技术要求; 智能光分配网络接口测试方法; 智能光分配网络光纤活动连接器; 智能光分配网络管理终端技术要求; 智能光分配网络管理终端测试方法: -智能光分配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智能光分配网络管理系统测试方法。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 究院、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科信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普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南京 华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程海瑞、邵岩、李俊玮、陈洁、李岱峰、乔良、李伟、夏海斌。


YD/T3566-2019 智能光分配网络管理系统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智能光分配网络管理系统的接口和功能的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智能光分配网络管理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D/T3287.3一2017智能光分配网络接口测试方法第3部分:智能管理终端与智能光分配网络 管理系统的接口 YD/T3287.21一2017智能光分配网络接口测试方法第21部分:基于SNMP的智能光分配网络 设施与智能光分配网络管理系统的接口 智能光分配网络接口测试方法第4部分:网络管理系统与OSS的接口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P Access Point 无线接入节点 App Application 应用软件 GIS 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 地理信息系统 IP Internet Protocol 因特网协议 ODN 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光分配网络 OSS Operation Support System 运营支撑系统 SNMP 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ol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Wi-Fi Wireless Fidelity 无线保真 4测试配置 智能ODN系统包括智能ODN设施、智能管理终端、智能ODN管理系统等,其中智能ODN设施 包括智能光纤配线架、智能光缆交接箱、智能光缆分纤箱,智能ODN管理系统完成智能ODN网络的 1
YD/T3566-2019 配置管理、故障管理、资源巡检等功能。

智能ODN管理系统的接口如图1所示,包括: I3接口,位于智能ODN设施与智能ODN管理系统之间,智能ODN管理系统通过I3接口直 接对智能ODN设施进行管理; :I4接口,位于智能ODN管理系统与智能管理终端之间,智能ODN管理系统通过I4接口与智 能管理终端进行通信; I5 接口,是智能ODN的北向接口,位于智能ODN管理系统与OSS之间。

- 15 智能ODN管理系统 13 智能管理终璜 智能ODN设施 图1智能ODN管理系统接口示意 智能ODN管理系统的测试...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M30 ICS 33.040.50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563-2019
互联网接入服务质量测试方法 Testmethods of internet access service quality
2019-11-11发布202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563-2019
目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缩略语... 4服务质量指标测试.A 4.1预受理时限. 4.2业务开通、移机时限,2 4.3障碍修复时限. 4.4服务变更时限.. 4.5客户服务应答时限,.3 4.6用户信息保护义务3 4.7互联网接入服务协议续存时限3 4.8计费原始数据保存时限. 4.9互联网接入终端用户手册/使用说明 4.10无线接入网络覆盖范围及漫游范围4 4.11提醒服务. 5通信质量指标测试. 5.1有线接入连接建立成功率...4 5.2有线接入用户接入认证平均响应时间,.5 5.3有线接入速率.5 5.4无线接入网络可接入率..5 5.5无线接入连接建立成功率..6 5.6无线接入用户接入认证平均响应时间,6 5.7无线接入中断率6 5.8互联网接入计费差错率.
YD/T3563-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红梅、陆洋。

YD/T3563-2019
引言
为进一步规范互联网接入服务规范,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互联网接入服务规范》(工信部电管 [2013]261号),本标准是《互联网接入服务规范》的配套标准。

本测试方法中,有关测试次数、测试频次、测试点数量以及测试时段等参数的选取,主要基于如下 原则:一、根据所测指标及其精度要求,确定置信度,然后查置信度、测试次数、事件次数和指标值之 间的关系表,得出相应数值;二、充分考虑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结合电信运营企业具体实践中的经验 值,确定相应数值。

本测试方法中规定的测试次数、频次、测试点数量、时段等,均为最低要求。

在实际操作中,为了 更准确地反映指标情况,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测试点或测试次数。

对于忙时时段的界定,部分通信质量指标受同时接入网络的用户数量影响较大,在不同时段的测试 结果会有所差异,因此需要在测试中体现这种差异,选择在忙时和其他时段均进行测试。

忙时是指同时 接入网络用户较多的时段,该时段根据家庭宽带接入和企业宽带接入、固定宽带接入和移动宽带接入的 不同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测试方法中不指定具体时间。

另外,本测试方法各项指标的实际测试中,遇有非互联网接入业务经营者原因(如灾害等不可抗力、 电力等外界测试条件不具备或中途中断、用户方面的问题等)导致的障碍或影响,可排除在外,所造成 的结果不纳入指标的计算和统计。


YD/T3563-2019
互联网接入服务质量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互联网接入服务规范中各项指标的测试方法,包括服务质量指标的测试方法和通信质 量指标的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电信业务经营者向公众用户提供的固定及移动互联网接入服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D/T2400-2012宽带速率测试方法固定宽带接入 YD/T2789.1一2015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分组数据业务计费系统计费性能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第1部分:TD-SCDMA/WCDMA/GSM网络 YD/T2789.2一2015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分组数据业务计费系统计费性能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第2部分:CDMA网络 YD/T2789.3一2016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分组数据业务计费系统计费性能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第3部分:LTE网络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RAS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
4服务质量指标测试
4.1预受理时限 4.1.1测试要求 平均值≤2个工作日,最长为5个工作日。

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060 M36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556-2019 基于IMS的VoWiFi业务互通技术要求 ServiceInterworkingTechnicalRequirements ofVoWiFi based onIMS 2019-11-11发布 202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3556-2019 目次 前言... 1范围... 2缩略语.. 3基于IMS的VoWiFi业务概述 3.1业务描述.. 3.2业务使用场景. 4VoWiFi互联互通技术要求 2 4.1网络架构. 4.2功能实体.. 4.3通过其他运营商WLAN接入核心网的互通要求
YD/T3556-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 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媛媛、刘牧寅、吕光旭、戴军尧、邓勇、蔡旭辉、高玲、陈雪、张强。

YD/T3556--2019 基于IMS的VoWiFi业务互通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于IMS的VoWiFi业务的互联互通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用户接入的WLAN网络与用户归属核心网不属于同一个运营商情况下的VoWiFi业 务互通。

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AA AuthenticaitonAuthorizationAccount 认证授权计费 ePDG EvolvedPacketDataGateway 演进的分组数据网关 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 LTE Long Term Evolution 长期演进 OTT Over the top PCRF Policy Charging and Rules Function 策略计费和规则功能 PGW PDN Gateway PDN 网关 SBC SessionBorder Controller 会话边界控制器 UE User Equipment 用户终端设备 VoLTE Voice over LTE 基于LTE的语音 VoWiFi Voice over Wi-Fi 基于Wi-Fi的语音 3基于IMS的VoWiFi业务概述 3.1业务描述 VoWiFi业务是由运营商提供的一种基于IMS的语音呼叫业务。

发起语音呼叫的终端通过WLAN 网络接入发端运营商的核心网络,拨打电话。

VoWiFi业务实现了WLAN和运营商的电信网的互通,运 营商可以对业务进行控制和管理。

3.2业务使用场景 LTE工作在较高频段,致使LTE的网络覆盖范围比2G/3G小,从而会造成LTE的室内覆盖不足的 问题。

在LTE室内覆盖不到的场景下,需要有一种语音解决方案。

可选择的方案有使用2G/3G电路域 语音,或者VoWiFi。

1
YD/T3556-2019 针对拥有2G/3G网络的运营商,可以使用2G/3G网络来实现室内语音。

但从长远来看,LTE网络 是发展的主要方向,2G/3G网络处于逐渐退出市场的趋势。

另外,国外有些运营商本身就只有LTE网 络。

因此,一些国外运营商开始尝试VoWiFi语音解决方案。

VoWiFi的主要使用场景在蜂窝网覆盖不足,而WLAN覆盖较好的环境下,典型场景如家庭中。

在 这种场景下,使用VoWiFi可以给运营商带来如下好处: 在LTE基站与Wi-Fi热点之间获得可移动的连续性的电信级语音服务; . 弥补移动网络信号室内覆盖不足的问题; 将已部署的Wi-Fi热点与LTE网络共同管理起来,形成更高容量的网络覆盖; 分流部分LTE数据流量; 能够丰富业务种类,例如可以给用户提供更多更划算的套餐形式供用户选择; 提升用户体验,增加用户粘性。

同时,VoWiFi能给用户带来如下好处: 在LTE基站与Wi-Fi热点之间获得可移动的连续性的电信级语音服务; 在移动通信网络信号覆盖不好的情况下,使用语音业务; 使用Wi-Fi免费的特点,一定程度上降低通话成本; 简单易用,对于支持VoWiFi的终端,无需安装任何APP,直接使用手机原生电话簿与通话功能。

4VoWiFi互联互通技术要求 4.1网络架构 VoWiFi业务互联互通网络架构如图1所示。

核心网基于3GPP定义的核心网与IMS核心网,接入 网络为其他运营商的WLAN网络。

PCRF HSS 归属运营商 Serving PDN SBC IMS网络 Gateway Gateway S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060 M36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555-2019
基于IMS的VoLTE网络与2G/3G/4G网络 话音业务互通测试方法 TestmethodsofVoiceServiceInterworkingbetweenVoLTENetwork basedonIMSandNetworkof2G/3G/4G
2019-11-11发布202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555-2019
目決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定义.. 4使用环境及产品规格,3 4.1使用环境.3 4.2产品规格. 5一般技术要求... 5.1电气要求.4 5.2工作模式. 5.3性能要求.4 5.4噪声. 5.5监控功能, 5.6耐候性能.8 5.7过滤器..8 5.8防火.8 5.9防雷..8 5.10运输. 5.11可靠性..8 6试验方法.9 试验条件.9 6.2试验要求,9 6.3性能试验.10 6.4噪声.12 6.5耐候性能, 6.6过滤器... 13 6.7防火.... 13 6.8防雷.... 13 6.9振动..... 13 7检验规则.13 7.1检验分类..13 7.2型式检验.... 13 7.3出厂检验...14 8标志、包装和储存.15 8.1标志.15
1
YD/T3555-2019 8.2包装.15 8.3储存..15 附录A(资料性附录)基站空调全年能效比定义及计算
YD/T3555-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是VoLTE网络互联互通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结构及名称预计如下: (1)《基于IMS的VoLTE网络与2G/3G/4G网络话音业务互通技术要求》; (2)《基于IMS的VoLTE与2G/3G/4G语音业务网间互通测试方法》。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 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信龙、戴军尧、时新建、蔡旭辉、高玲、陈雪、李俊。


YD/T3555-2019
基于IMS的VoLTE网络与2G/3G/4G 网络话音业务互通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标准制定基于IMS的VoLTE与2G/3G话音业务的互联互通和基于IMS的VoLTE网间的话音业 务的互联互通,其中包括:主叫号码的传递、协议等在互联互通方面的测试方法。

本标准中的2G/3G蜂窝网络包括GSM/TD-SCDMA、GSM/WCDMA和cdma2000网络。

4G蜂窝网 络包括TD-LTE和LTEFDD网络。

本标准适用于基于IMS的VoLTE网络与2G/3G/4G网络话音业务互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SMAIR.92IMSProfileforVoiceandSMS(IMS语音和消息业务的规范) YD/T2946一2015基于IMS的VoLTE网络与2G/3G/4G网络话音业务互通技术要求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MSISDN CorrelationMobileSubscriberIntegrated关联的移动用户综合业务数字网号码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Number CS Circuit Switched电路交换 CSCF 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呼叫会话控制功能 CSG Closed Subscriber Group闭合用户群 DNS Domain Name Server域名服务器 DSR Delete Subscriber data-Request删除用户数据请求 DTM Dual Transfer Mode双模传输 eNodeB evolved Node B演进的节点B eSRVCC enhanced Single RadioVoice Call Continuity增强的单无线频率语音呼叫连续性 E-STN-SR Emergency-SessionTranferNumber-Single紧急的单射频的会话转移号码 Radio
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M33 ICS 33.180.01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541-2019
平面光波导器件用光纤阵列 Fibre arrayfor planarlightwavecircuitdevice
2019-11-11发布202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541-2019
目盜次
前言..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分类和型号..4 4.1分类.4 4.2型式.4 4.3规格. 4.4型号及标记5 5要求. 5.1工作条件..5 5.2外观要求. 5.3结构要求..6 5.4光学性能..8 5.5有毒有害物质含量..8 6试验方法..8 6.1试验条件...8 6.2外观检测.. 6.3结构检查..9 6.4光学性能试验,.9 6.5振动试验,12 6.6冲击试验.12 6.7低温试验, 6.8高温试验. 6.9高低温循环试验. 6.10)湿热试验, 6.111水浸泡试验,. 14 6.12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的试验 7常规试验...14 8可靠性试验.15 9检验规则.17 9.1总则....17 9.2出厂检验,17 9.33型式检验.17
YD/T3541--2019 10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18 10.1标志.18 10.2包装.... 18 10.3运输. 10.4储存..18 附录A(资料性附录)FA定位基板材质热膨胀系数19

YD/T3541-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日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南京华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太平通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普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科 信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通鼎宽带有限公司、江苏中博通信有限公司、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 司、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德强、卢海萌、何芯锐、丁深根、刘光清、段宝山、顾楠、欧阳星涛、郝秋 芹、杨建明、雷非、凌九红。


YD/T3541-2019
平面光波导器件用光纤阵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平面光波导器件用光纤阵列(以下简称为“FA")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命名、要求、 试验方法、常规试验、可靠性试验、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平面光波导器件用单模FA,应用于其他场景的单模FA也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试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 GB/T3873一1983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8311.2一2001纤维光学互连器件和无源器件基本试验和测量程序第3-2部分检验和测 量:单模纤维光学器件偏振依赖性 GB/T20440一2006密集波分复用/解复用器技术条件 GB/T26125一2011电子电气产品六种限用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 的测定 GB/T26572一2011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 YD/T2000.1一2014平面光波导集成光路器件第1部分:基于平面光波导(PLC)的光功率 分路器 SJ/T11364一2014电子电气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标识要求 TelcordiaGR-1209-CORE(2010)光无源器件总规范(Genericrequirements for passiveoptical ponents) TelcordiaGR-1221-CORE(2010)光无源器件一般可靠性保证要求(Genericreliabilityassurance requirements for passive optical ponents)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180.01 M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539.1—2019 400Gbit/s相位调制光收发合一模块 第1部分:2x200Gbit/s 400Gbit/s phase modulation transceiver module-—Part1:2x200Gbit/s 2019-11-11发布 202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539.1—2019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缩略语 2 4术语和定义. 5分类 5.1实现方案 5.2分类 4 6技术要求 5 6.1子载波及调制码型 5 6.2光纤类型 J 6.3封装形式及电接口 5 6.4极限条件 6 6.5推荐工作条件 6 6.6光接口要求 7 6.7功能要求 .8 6.8电接口要求 .8 6.9软件技术要求 .12 6.10外观要求 12 6.11环保符合性 12 7测试方法 12 7.1测试环境要求 12 7.2测试仪器要求 12 7.3中心频率及中心频率稳定度的测试 .12 7.4平均输出光功率及输出光功率稳定度的测试 .....12 7.5误差矢量幅度的测试 .13 7.6接收机反射系数的测试 13 7.7接收光功率范围的测试 ..13 7.8色散容限的测试 13 7.9DGD容限的测试 .13 7.10OSNR容限的测试. 13 8可靠性试验 13 8.1可靠性试验环境要求 13 8.2可靠性试验要求 13 8.3失效判据 15 I YD/T3539.1—2019 9电磁兼容试验要求 16 9.1电磁兼容试验要求 .16 9.2射频电磁场辐射发射试验限值 ..16 9.3失效判据 .16 10检验规则 17 10.1检验分类 17 10.2出厂检验 17 10.3型式检验和电磁兼容试验 18 11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9 11.1标志 19 11.2包装 19 11.3运输 19 11.4贮存 19 附录A(资料性附录)机械尺寸 20 附录B(规范性附录)引脚定义 24 附录C(资料性附录)光模块状态转换流程 56 附录D(资料性附录)工作状态温度循环条件 57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180.01 M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538.1—2019 400 Gbit/s强度调制可插拔光收发合一模块 第1部分:16×25Gbit/s 400Gbit/s intensity modulation pluggable transceiver module-Part 1:16×25Gbit/s 2019-11-11发布 202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538.1—2019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缩略语 2 4术语和定义 3 5分类、功能框图和测试参考点 3 5.1分类 3 5.2功能框图 3 5.3测试参考点 4 6技术要求 5 6.1封装形式 5 6.2极限条件 5 6.3推荐工作条件 6 6.4眼图模板 6 6.5光接口技术要求 6 6.6电接口技术要求 8 6.7 光接口连接器类型 10 6.8光纤类型 11 6.9软件要求 .11 6.10外观要求 11 6.11环保符合性. 11 7测试方法 7.1测试环境要求11 7.2测试仪器要求 11 7.3通道波长、RMS光谱宽度、每通道平均发送光功率、消光比、关断激光器后每通道发 送光功率 .....11 7.4每通道发送光调制幅度(0MA) 13 7.5每通道发送色散眼闭合度(TDEC) .13 7.6光回波损耗容限 ...14 7.7 光环通量 ..15 7.8每通道平均接收光功率、每通道0MA接收光功率、每通道0MA接收灵敏度15 7.9每通道光功率损伤值 ....16 7.10接收光反射 16 7.11每通道0MA加压接收灵敏度 .16 8可靠性试验 16 I YD/T3538.1—2019 8.1可靠性试验环境要求 16 8.2可靠性试验要求 8.3失效判据 .18 9电磁兼容试验要求 18 9.1电磁兼容试验要求 .18 9.2射频电磁场辐射发射试验限值 ..19 9.3失效判据 .19 10检验规则 19 10.1检验分类 19 10.2出厂检验 ....20 10.3型式检验和电磁兼容试验 20 11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22 11.1标志 22 22 11.3运输 22 11.4贮存 22 附录A(资料性附录)机械尺寸 23 附录B(规范性附录)引脚定义 24 附录C(资料性附录)TDEC标准偏差计算方法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030 M21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534—2019 视障者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multi-medi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for visually impaired persons 2019-11-11发布 202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534—2019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术语和定义 2.1术语和定义 2.2缩略语 2 3视障者多媒体信息处理原则 2 3.1语言原则 2 3.2选材要求 .3 3.320秒原则 4视障者多媒体信息处理脚本制作编辑要求 .3 4.1脚本语言要求3 4.2脚本制作准备 4.3脚本创作 4 5视障者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录音合成要求 .5 5.2声音要求 .5 5.3音频要求 ..5 6视障者多媒体信息音像处理要求 ..5 7视障者多媒体信息处理播讲要求 6 I YD/T3534—2019 前言 本标准为“信息无障碍”系列标准之一,目前已经发布并实施的信息无障碍技术标准包括: GB/T28513一2012使用低比特率视频通信的手语和唇读实时会话应用配置 GB/T32632.2一2016信息无障碍第2部分:通信终端设备无障碍设计原则 YD/T1643一2015无线通信设备与助听器的兼容性要求和测试方法 YD/T1761一2012网站设计无障碍技术要求 YD/T1822一2012网站设计无障碍评级测试方法 YD/T1884一2013信息终端设备声压输出限值要求和测量方法 YD/T1885一2016移动通信手持机有线耳机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YD/T1889一2009手柄电话助听器耦合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YD/T1890一2009信息终端设备信息无障碍辅助技术的要求和评测方法 YD/T2065一2009信息无障碍用于身体机能差异人群的信息终端设备设计导则 YD/T2097一2010信息无障碍呼叫中心服务系统技术要求 YD/T2098一2010信息无障碍语音上网技术要求 YD/T2099一2010信息无障碍公众场所内听力障碍人群辅助系统技术要求 YD/T2313一2011信息无障碍术语、符号和命令 YD/T3076一2016信息无障碍视障者互联网信息服务辅助系统技术要求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盲文出版社、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残联信息中心、 康艺无障碍影视发展中心. 本标准起草人:何川、吴英桦、乌日娜、田珈宁、黄燕洁、李藜、马波...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030 M21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532-2019 移动应用身份认证总体技术要求 GeneralTechnicalRequirementsforAuthenticationonMobile Applications 2019-11-11发布 202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3532-2019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2 4体系结构与功能要求. 3 4.1总体架构. 3 4.2功能要求.. 4 4.3接口定义. .6 5协议会话流程. 7 5.1总体流程. 7 5.2注册流程. 7 5.3认证流程, 8 5.4注销流程. .9 6协议消息格式.. 10 6.1通讯方式.. 6.2消息格式定义, ..11 附录A(规范性附录)接口定义 13 参考文献.. 39
YD/T3532--2019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 司、阿里巴巴通信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李俊、贺倩、杨楠、王志军、刘镝。

YD/T3532-2019 移动应用身份认证总体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描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应用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的技术原理,规定了移动应用身份认证 (MAA)体系结构,制定了移动应用身份认证(MAA)所需要支持的组件功能、消息流程、接口协议 等方面的业务能力总体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移动应用身份认证平台的评估、验收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RFC5056OntheUseofChannelBindingstoSecureChannels安全通道传输绑定 RFC5929 Channel Bindings for TLS TLS传输绑定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1.1 断言Assertion 认证主体本身或代表认证主体的实体做出的声明。

3.1.2 认证器Authenticator 用于执行用户身份校验并根据校验结果基于公钥密码算法机制进行身份认证的实体。

认证器可以内 嵌于客户端设备系统之中,也可以独立运行于客户端设备之外。

认证器需要受到严格的安全边界的保护。

3.1.3 认证器元数据AuthenticatorMetadata 记载了认证器基本属性信息的文件,包括认证器的标识符以及认证器厂商根证书等。

身份认证服务 端使用认证器元数据对发起身份认证请求的认证器进行验证。

1
YD/T3532-2019 3.1.4 认证器策略AuthenticatorPolicy 身份认证服务端可以根据自已的安全策略设定认证器策略,可以对发起身份认证请求的认证器进行 各种条件限制和要求,例如可指定接受何种校验用户的方式(如指纹、面部识别、声纹识别、虹膜识别 等)以及哪些认证器(通过认证器标识符等属性)可以进行身份认证等 3.1.5 认证器验证AuthenticatorAttestation 在用户进行注册时,需要对认证器本身进行合法性验证。

认证器内部应预置一个私钥以及公钥证书, 在认证器注册期间,认证器使用该私钥对响应消息进行签名,身份认证服务端则使用认证器元数据中的 根证书对公钥证书及签名消息进行验签。

3.1.6 通道绑定ChannelBinding 利用应用程序在网络层和传输层建立的两个端点之间的安全通道,将身份认证协议与该安全通道进 行绑定,从而使得身份认证过程获得安全通道的增强特性。

见RFC5056[RFC5056]和RFC5929[RFC5929]。

3.1.7 匹配元件Matcher 认证器实体的组件之一,完成对用户身份的校验,例如生物特征识别对比、PIN码对比等。

3.1.8 匹配元件保护MatcherProtection 认证器用于保护匹配元件的安全机制。

例如采用可信执行环境(TEE)、白盒加密以及安全元件(SE)等。

3.1.9 依赖方RelyingParty 依赖于身份认证协议的结果从而建立声称者身份或者属性的信任关系的机构或组织,即部署使用身 份认证系统的机构,一般是Web服务提供方。

3.2缩略语 MAA MobileApplicationAuthentication 移动应用身份认证 PIN Personal IdentificationNu...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M36 ICS 33.060.20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530-2019
为移动通信终端提供互联网接入的设备安全 能力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Security capability of mobile internet wireless accessequipment
2019-11-11发布202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530-2019
目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4互联网无线接入设备安全能力框架及目标 4.1互联网无线接入设备安全能力框架 4.2互联网无线接入设备安全目标.3 5互联网无线接入设备安全能力技术要求.4 5.1基本要求.4 5.2互联网无线接入设备硬件安全能力要求..4 5.3互联网无线接入设备接入控制安全能力要求, 5.4互联网无线接入设备操作系统安全能力要求 5.5互联网无线接入设备接口安全能力要求,6 5.6互联网无线接入设备应用层安全要求...8 5.7互联网无线接入设备数据安全保护能力要求.. 10 5.8:互联网接入设备无线入侵防御能力要求..10
YD/T3530-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为“为移动通信终端提供互联网接入的设备安全”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如下: a)YD/T3530《为移动通信终端提供互联网接入的设备安全能力技术要求》; b)YD/T3572《为移动通信终端提供互联网接入的设备安全能力测试方法》。

本标准在使用时与《为移动通信终端提供互联网接入的设备安全能力测试方法》配套使用。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北京邮电大 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桂丽、汪坤、夏骆辉、王伟、李佐昭、全建刚。


YD/T3530-2019
引言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接入成为移动通信终端不可缺少的接入方式,但是随着提供 互联网接入的设备(后文简称为:互联网无线接入设备)不断智能化发展的趋势,且近年来恶意病毒植 入、拒绝服务攻击、通信监听以及密码破解等安全事件频发,安全问题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关注。

互联 网无线接入设备在网络中处于设备接入和数据汇聚的位置,安全问题可能直接导致大量用户终端数据信 息面临威胁,接入设备安全性无法保证,进而直接影响到移动互联网健康、稳定的发展。

本标准的制定, 旨在通过提高互联网无线接入设备的安全防护能力,防范各种安全威胁,保证终端用户安全性,进一步 提升移动通信网络安全性。


YD/T3530-2019
为移动通信终端提供互联网接入的设备安全能力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为移动通信终端提供互联网接入的设备(以下称互联网无线接入设备)安全能力的技 术要求,包括硬件、操作系统、接口、应用层、接入控制策略以及数据安全保护以及无线入侵防御等安 全能力要求。

为无线通信终端提供互联网接入的设备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中互联网无线接入设备是为移动通信终端提供互联网接入的设备的简称,指向下基于 WLAN、蓝牙等接口为移动通信终端提供无线接入,向上具有接入到互联网的路由交换功能,并具备可 靠性、安全性和可管理性的设备。

互联网无线接入设备可划分为传统无线接入设备和智能无线接入设备。

其中,传统无线接入设备指 仅包含传统路由交换功能的无线接入设备;智能无线接入设备在具有传统路由交换功能的基础上,还采 用开放操作系统;可通过开放的API开发、安装、使用和卸载应用程序和数字内容,与用户进行交互; 并具有可扩展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D/T2407一2013移动智能终端安全能力技术要求 YD/T2408一2013移动智能终端安全能力测试方法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互联网无线接入设备MobileInternetWirelessAccessEquipment 是为移动通信终端提供互联网接入的设备的简称,指向下基于WLAN、蓝牙等接口为移动通信终 端提供无线接入,向上具有接入到互联网的路由交换功能,并具备可靠性、安全性和可管理性的设备, 其网络拓扑如图1所示。

互联网无线接入设备可划分为传统无线接入设备和智能无线接入设备。

其中,传统无线接入设备指 仅包含传统路由交...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060.99 M36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528—2019 移动通信网用户面拥塞管理的系统架构技术 要求 Technique Requirements of User Plane Congestion Management 2019-11-11发布 202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528—2019 目次 前言 Ⅱ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1 5应用场景 ..2 6基于核心网的用户面拥塞管理总体系统架构 2 6.1系统架构 2 6.2网元逻辑功能要求 .3 7网元间接口功能要求 7.1网元间接口协议 .5 7.2Np接口信令流程. .6 7.3Nq/Nq’接口信令流程. .9 附录A(资料性附录)利用现有O&M接口用户面拥塞管理的方法12 附录B(资料性附录)小区级拥塞UE标识信息解决方案 .13 I YD/T3528—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 限公司、诺基亚通信(上海)有限公司、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金艳、梅承力、杨红梅、梁爽、陆伟、王维星、王健.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