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3 > 6月 ( 第 83 页)

ICS33.180.99 M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971-2015 光旁路保护装置 Optical bypass protection device 2015-10-14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971-2015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分类 3 5要求 4 5.1概述 ...4 5.2环境条件 4 5.3功能要求 4 5.4硬件要求 5 6试验方法 6 6.1试验条件 6 6.2功能验证 6 6.3硬件测试 8 6.4环境试验 13 7检验规则 14 7.1总则 14 7.2出厂检验 15 7.3型式检验 15 8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 15 8.1标志 8.2包装 15 8.3运输 15 8.4储存 15 附录A(资料性附录)OBP操作维护功能清单19 I YD/T2971-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南京普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 公司、南京华脉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晨、扈炳孝、张虎、刘德强、朱小锋、陈洋、杨定宇、雷非.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180.20 M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970-2015 可变带宽波长选择开关 Tunable bandwidth wavelength selective switch (TBWSS) 2015-10-14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970-2015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缩略语、术语和定义 1 4分类 4 5技术要求 4 6测试方法 7可靠性试验 11 8检验 12 9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13 YD/T2970-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可靠性试验参考了Telcordia GR-1221-CORE-1999《无源光器件可靠性保证总规范》、 GR-1209-CORE-2001《无源光器件总规范》和GR-468-CORE-2004《通信设备用光电子器件通用可靠性 保证要求》的部分内容.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新飞通光电子技术有限 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德权、刘子晨、尤全、杨奇、杨铸、袁志林、杨春、武成宾、陈悦.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180.01 M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969.4—2019 100Gbit/s双偏振正交相移键控(DP-QPSK) 光收发模块第4部分:CFP2-DCO光模块 100 Gbit/s Dual Polarization-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 transceiver-Part 4:CFP2-DCO optical module 2019-11-11发布 202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969.4—2019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缩略语. 2 4术语和定义 3 5分类 3 6技术要求 3 6.1功能框图 3 6.2极限条件 4 6.3推荐工作条件 4 6.4光接口要求5 6.5电接口要求 .6 6.6软件技术要求 6.7封装形式8 6.8外观要求 8 6.9环保符合性 8 7测试方法 8 7.1测试环境要求 8 7.2测试仪器要求. 9 7.3中心频率及中心频率偏移的测试 9 7.4平均输出光功率、输出光功率设置精度及输出光功率稳定度的测试9 7.5误差矢量幅度的测试 9 7.6接收机反射系数的测试 .9 7.7 接收光功率范围 .9 7.8色散容限的测试 9 7.9DGD容限的测试 9 7.10OSNR容限的测试 9 8可靠性试验 9 8.1可靠性试验环境要求 9 8.2可靠性试验要求 10 8.3失效判据 11 9电磁兼容试验 .11 9.1电磁兼容试验要求 .11 9.2射频电磁场辐射发射试验限值 .12 9.3失效判据 12 I YD/T2969.4—2019 10检验规则 13 10.1检验分类. .13 10.2出厂检验 13 10.3型式检验 ..13 11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4 11.1标志. 14 11.2包装 15 11.运输15 11.4贮存 15 附录A(资料性附录)机械尺寸 16 附录B(规范性附录)管脚定义 18 附录C(资料性附录)光模块状态转换流程 .22 附录D(资料性附录)工作状态温度循环条件 23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180.01 M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969.3—2018 100Gbit/s双偏振正交相移键控(DP-QPSK) 光收发模块第3部分:CFP2-ACO光模块 100Gbit/sDP-QPSK transceiver-—Part3:CFP2-ACO module 100 Gbits00000DP-QPSK)00002四四CFP0000[ 2018-12-21发布 201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969.3—2018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缩略语 2 4术语和定义 5光模块概述 6技术要求 6.1封装形式 6.2光接口要求 6.3功能要求 6 6.4极限条件 6 6.5推荐工作条件 6.6电接口要求 6.7软件技术要求 6.8外观要求 6.9环保符合性 7测试方法 9 7.1测试环境要求 9 7.2测试仪器要求 9 7.3参数测试 9 8可靠性试验. 10 8.1可靠性试验环境要求 10 8.2可靠性试验要求 10 8.3失效判据 11 9电磁兼容试验 12 9.1电磁兼容试验要求 12 9.2失效判据 12 10检验规则. ..13 10.1检验分类 13 10.2出厂检验 13 10.3型式检验 ..14 11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5 11.1标志 15 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180.01 M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969.2—2018 100Gbit/s双偏振正交相移键控(DP-QPSK) 光收发模块第2部分:CFP相干光模块 100 Gbit/s DP-QPSK transceiver-Part 3:CFP2-ACO module 2018-12-21发布 201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969.2—2018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缩略语 2 4术语和定义 5光模块概述 6技术要求 6.1封装形式 6.2光接口要求 6.3功能要求 6.4极限条件 6.5推荐工作条件 6 6.6电接口要求 6.7软件技术要求 8 6.8外观要求 : 6.9环保符合性 8 7测试方法 8 7.1测试环境要求 8 7.2测试仪器要求 8 7.3参数测试. 9 8可靠性试验 9 8.1可靠性试验环境要求 9 8.2可靠性试验要求 9 8.3失效判据 10 9电磁兼容试验 11 9.1电磁兼容试验要求 11 9.2失效判据 11 10检验规则 12 10.1检验分类 12 10.2出厂检验 12 10.3型式检验 13 11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4 11.1标志 14 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180.01 M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969.1-2015 100Gbit/s双偏振正交相移键控 (DP-QPSK)光收发模块 第1部分:168引脚的光模块 100 Gbit/s DP-QPSK transceiver Part 1:168-PIN optical module 2015-10-14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969.1-2015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缩略语 2 4术语和定义 3 5技术要求 4 5.1分类 4 5.2封装形式 4 5.3光接口要求 4 5.4星座图模板 5 5.5电接口要求 5 5.6抖动特性 7 5.7极限条件要求 7 5.8静电放电防护要求 8 5.9环保符合性 8 6测试方法 8 6.1测试环境要求8 6.2测试仪器要求 8 6.3测试方法 8 7可靠性试验 9 7.1可靠性试验环境要求 9 7.2可靠性试验要求 9 7.3失效判据 10 8电磁兼容试验 10 8.1电磁兼容试验分类 10 8.2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10 8.3射频电磁场辐射发射试验 10 9检验规则 11 9.1检验分类11 9.2出厂检验 13 9.3型式检验 12 9.4电磁兼容试验 12 10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13 I YD/T2969.1-2015 10.1标志 13 10.2包装 13 10.3运输 13 10.4储存 13 附录A(资料性附录)光模块功能14 附录B(规范性附录)光模块机械尺寸 15 附录C(规范性附录)光模块引脚定义18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180.01 M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968-2015 光通信用40Gbit/sPIN-TIA光接收组件 40 Gbit/s PIN-TIA ROSA for optical munications 2015一10-14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968-2015 目 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缩略语 2 4术语和定义 2 5技术要求 2 5.1分类 .2 5.2封装形式 3 5.3眼图模板 3 5.4极限条件 4 5.5光接口技术指标要求 5 5.6电接口技术指标要求 6 5.7引脚排列、引脚功能定义和外形尺寸6 5.8环保符合性 6 6测试方法 6 6.1测试环境要求 6 6.2测试仪器要求 6 6.3测试方法 6 7可靠性试验 6 7.1可靠性试验环境要求 6 7.2可靠性试验要求 6 7.3ESD阈值、机械完整性、非工作环境试验、工作环境试验失效判据7 8检验规则 .7 8.1检验分类 7 8.2出厂检验 8 8.3型式检验 8 9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9 9.1标志 9 9.2包装 9 9.3运输 9 9.4储存 9 附录A(规范性附录)40GPIN-TIA ROSA引脚排列、引脚功能定义和外形尺寸10 I YD/T2968-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主要参考了ITU-TG.693(2009)《局内系统(Intra-office System)的光接口》、 ITU-TG.959.1(2012)《光传送网(OTN)的物理层接口》、IEEE802.3-2012《IEEE以太网标准》、 和XLMD MSA(2008)《40Gits小型化器件多源协议》,并结合我国光通信用PIN-TIA光接收组件的 制造和应用情况制定.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深 圳新飞通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丹、邹晖、武成宾、赵文玉、陈悦、徐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180.10 M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965-2015 弯曲损耗不敏感多模光纤特性 Characteristics of a bending loss insensitive multimode optical fibre 2015-10-14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965-2015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要求 4.1一般要求 1 4.2几何尺寸参数 ] 4.3机械性能2 4.4传输特性 .2 4.5环境性能 3 附录A(规范性附录)微分模时延计算满注入模式带宽(OMBC)的要求4 I YD/T2965-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编制过程中,光纤特性参考了EC60793-2-10《光纤第2-10部分:产品规范一一A1类多模光 纤特性》(英文版).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成都泰瑞通信设备检测有限 公司、长飞光纤光缆(上海)有限公司、深圳市特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婧、张立岩、刘骋、张伟民、时彬、李琳莹、杨向荣、曹珊珊.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180.10 M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964-2015 接入网用弯曲损耗不敏感单模光纤 测量方法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characteristics of a bending-loss insensitive single-mode optical fibre for the access network 2015一10-14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964-2015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测量环境条件 1 5滤除高阶模 1 6光纤端面要求 2 7尺寸参数 2 8光学和传输参数 2 9机械性能 6 10环境性能 7 附录A(资料性附录)消除高阶模对测量模场直径和截断法测量衰减的影响8 附录B(资料性附录)小弯曲半径现象 10 I YD/T2964-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成都泰瑞通信设备检测有限公司、成都康宁光缆有限公司、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 公司、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北京邮电大学、富通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大 唐线缆有限公司、成都中住光纤有限公司、深圳市特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普天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江苏亨通光纤科技有限公司、西安西古光通信有限 公司和中捷通信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甘露、李琳莹、杨世信、李婧、丁雪、薛梦驰、刘骋、李春生、张立永、 彭媛、杨梅、张伟民、曹珊珊、代康、刘泰、陈伟、贺作为、张卫强、赵嘉荣. I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040.50 M42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963-2015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综合布线系统 Generic cabling systems for Internet Data Center(IDC) 2015-10-14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 2963-2015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3 5数据中心布线空间 3 5.1概述 3 5.2计算机房 3 5.3支持空间 4 6数据中心布线布局 5 7数据中心布线系统结构及要求5 7.1总则 .5 7.2功能部件 6 7.3水平布线系统 6 7.4主干布线系统 7 7.5设备引出插座 9 7.6配线架 9 7.7设备软线 9 7.8插接软线和跳线 9 7.9集合点 10 8对称布线性能 10 9光纤布线性能 10 10数据中心冗余 10 10.1概述 10 10.2 维护口和入口通道冗余 10 10.3接入服务的冗余 10 10.4进线间的冗余 11 10.5 主配线区的冗余 11 10.6主干布线的冗余11 10.7水平布线的冗余 11 11分级 11 12屏蔽 13管理 11 I YD/T2963-2015 13.1概述 11 13.2标识系统 11 13.3管理系统 12 附录A(资料性附录)典型数据中心的布线空间关系 13 附录B(规范性附录)数据中心布局 14 附录C(资料性附录)数据中心各功能部件间关系16 附录D(资料性附录)多模光纤种类及对应关系 17 附录E(资料性附录)布线系统应用及长度要求18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060.99 M36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962-2015 M2M终端设备业务能力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service capability of M2M device 2015-10-14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962-2015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1 5架构 2 5.1M2M终端设备应用架构 2 5.2M2M终端业务能力功能架构2 5.3M2M网关业务能力功能架构 4 6M2M终端业务能力集 4 6.1访问控制 4 6.2设备管理 4 6.3群组管理 5 6.4数据存储 5 6.5资源管理 5 7M2M网关业务能力集 .5 7.1访问控制 7.2网络选择 5 7.3设备管理 5 7.4群组管理 6 7.5数据管理 .6 7.6事务管理 6 8接入控制 6 8.1M2M注册管理 ..6 8.2M2M注销管理 8 9标识和寻址 9 10安全要求 9 11M2M终端业务能力实现 10 11.1设备管理 ..10 11.2群组管理 11 11.3资源管理 12 12M2M网关业务能力实现 13 12.1访问控制能力实现 13 12.2设备管理能力实现 13 I YD/T2962-2015 12.3事务管理能力实现4 12.4群组管理能力实现 17 13接口技术要求 19 13.1M2M终端/网关与M2M业务平台接口技术要求19 13.2M2M网关与M2M终端外设接口技术要求20 I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060.99 M36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961-2015 M2M业务平台技术要求 Technical tequirements of M2M service platform 2015-10-14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961-2015 目 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2 5M2M业务平台体系架构 2 6M2M业务平台业务能力要求 4 6.1概述 4 6.2访问控制 4 6.3数据存储、转发及分流4 6.4外部能力调用 4 6.5群组管理 4 6.6设备管理 5 6.7资源管理 5 7接入控制 5 8标识管理和寻址 7 8.1概述 7 8.2M2M应用实体标识符 7 8.3M2M业务提供商标识符 7 8.4M2M业务签约标识符7 8.5M2M节点标识符 7 8.6M2M业务标识符 7 8.7下层网络标识符 7 8.8业务角色标识符 7 9安全要求 7 9.1M2M密钥7 9.2安全环境域 .8 9.3M2M安全架构 8 10计费 9 11M2M业务平台能力实现 11 11.1数据存储、转发及分流 11 11.2 设备管理13 11.3群组管理 14 11.4资源管理 17 I YD/T2961-2015 12接口技术要求 18 12.1M2M业务平台与M2M应用平台接口技术要求 18 12.2M2M业务平台与M2M终端业务层接口技术要求18 I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120.01 M30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960-2015 移动互联网术语 Definitions and terms in mobile internet 2015-10-14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960-2015 目 次 前言 Ⅱ 引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 1 4缩略语 29 附录A(规范性附录)中文索引 31 B(规范性附录)黄文索引 参考文献 49 I YD/T2960-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编写符合GB/T10112《术语工作原则与方法》和GB/T16785《术语工作概念与术语的协 调》的有关规定.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 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落红卫、何桂立、史德年、潘娟、全建刚、陈萍、宋美娜、傅山. I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060.99 M36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959-2015 IMS集中业务(ICS)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IP multimedia service centralized services(ICS) 2015一10一14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959-2015 目 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缩略语 .2 4需求和应用场景 3 4.1概述 3 4.2业务一致性 3 4.3业务连续性 3 4.4会话场景 3 4.5业务设置数据管理4 4.6标识 4 4.7 ICS UE和非ICS UE共存 4 4.8到IMS的始发呼叫的路由 5ICS架构模型和接口 4 5.1概述 5.2参考架构 5 5.3功能实体 5 5.4接口 8 6通用IMS过程 8 6.1P-CSCF过程 8 6.2 IMS ALG过程 8 6.3S-CSCF过程 8 6.4IBCF过程 8 7信令流程 8 7.1信令和承载路径8 7.2注册 10 7.3主叫 15 7.4被叫 21 7.5会话释放 29 7.6 ICS UE业务连续性 33 7.7补充业务一致性 34 7.8增加/删除视频媒体流 59 7.9异常流程 I YD/T2959-2015 8计费 66 8.1概述 66 8.2离线计费 67 8.3在线计费67 9安全 67 9.1接入安全 67 2网域安6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030 M21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958-2015 虚拟桌面服务运维管理技术要求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virtual desktop service management 2015-10-14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958-2015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3.1虚拟桌面服务Virtual Desktop Service. 3.2瘦客户机Thin Client 3.3虚拟桌面客户端系统Virtual Desktop Client System1 3.4虚拟桌面平台系统Virtual Desktop Service System1 3.5虚拟机Virtual Machine 2 4缩略语 2 5虚拟桌面服务总体架构2 5.1概述 2 5.2虚拟桌面客户端 2 5.3虚拟桌面平台系统 6虚拟桌面服务运维管理概述 3 7虚拟桌面客户端运维管理 4 7.1资产管理 4 7.2维护管理 .5 7.3配置/部署管理 6 7.4用户管理 7.5客户机代理功能 7 8虚拟桌面平台运维管理 8 8.1资源管理 8 8.2软件管理 9 8.3桌面维护 9 8.4用户管理 9 8.5系统运维 10 9虚拟桌面服务接口功能 13 9.1与虚拟桌面客户端的接口 13 92与外部管理系统的接4 I YD/T2958-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娜、张云勇、李素粉、房秉毅、徐雷.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040.40 M32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957-2015 具有双栈内容交换功能的 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要求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tent switch supporting IPv4/IPv6 2015-10-14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957-2015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3.1术语和定义 1 3.2缩略语 2 4具有双栈内容交换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设备通用功能要求3 4.1功能划分 3 4.2总体功能要求 4 5接口类型及特性要求 5.110/100M以太网接口 4 5.2千兆以太网接口 5 5.3万兆以太网接口 5 5.440G以太网接口 5 5.5100G以太网接口 5 6具有双栈内容交换的以太网交换机设备功能概述和典型应用6 6.1功能概述 6 6.2典型应用 6 7业务功能要求 6 7.1VIP功能 6 7.2负载均衡功能 6 7.3会话保持功能 9 7.4服务器健康检查功能 7.5 Cache重定向 12 8网络地址翻译(NAT) 12 8.1概述 12 8.2静态NAT 12 8.3动态NAT 12 9协议要求 ..3 9.1链路层协议 13 9.2TCP/IP协议族 13 9.3应用层协议14 9.4路由协议 14 I YD/T2957-2015 10安全性要求 14 10.1网络安全 14 10.2应用安全 14 10.3ACL功能要求 14 10.4防DOS/DDOS攻击能力 14 11性能指标 15 11.1数据转发性能指标 15 11.2传输层性能指标 15 11.3应用层性能指标 5 11.4性能优化部分 15 12双机热备 16 13运行维护要求 16 13.1运行维护定义 16 13.2运行和维护具体规定 16 13.3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一一SNMP17 13.4 RMON MIBS 17 14环境要求 17 14.1温度、湿度条件17 14.2防尘要求 17 14.3防电磁干扰要求 17 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门 ICS33.040.40 M32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956-2015 DNS64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DNS extensions for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from IPv6 clients to IPv4 servers (DNS64) 2015-10一14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956-2015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4协议概述 3 5DNS64机制.. 3 6DNS64-DNSSEC相互作用介绍 4 7DNS64具体要求 5 8部署要求 10 附录A(资料性附录)部署场景和案例12 I YD/T2956-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贵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标准主要起草人:孔宁、姚健康、沈烁.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040.40 M32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955-2015 IPv4/IPv6组播地址转换技术要求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Pv4/IPv6 multicast address conversion 2015-10一14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955-2015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缩略语 1 4IPv4/IPv6组播地址转换规则 4.1概述 4.2基于Pv4组播地址后缀的Pv4-Embedded IPve6组播地址格式2 4.3基于IPv4组播地址的IPv4-Embedded IPve6组播地址格式3 4.4缺省值 3 附录A(资料性附录)IPv4/IPv6组播地址转换示例4 I YD/T2955-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中国信息通信研究 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琼、崔勇、张彬、孟伟、王翠、赵锋. I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040.50 M19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954-2015 接入设备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 VDSL2系统 Energy efficiency metrologies and test methods for access equipment VDSL2 system 2015-10-14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954-2015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1 5VDSL2局端设备 2 5.1局端设备功耗状态 2 5.2节能参数及指标要求 3 5.3节能参数的测试 5 6VDSL2用户端设备 8 6.1用户端功耗状态 8 6.2节能参数及指标要求 8 6.3节能参数的测试10 7节能技术 11 附录A(资料性附录)混插式DSLAM设备能效的综合评定方法12 附录B(资料性附录)线路驱动节能技术13 I YD/T2954-2015 前言 本标准是《接入设备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和结构预计如下: 一一接入设备节能参数及测试方法第1部分:ADSL用户端 一一接入设备节能参数及测试方法第2部分:ADSL局端 一一 接入设备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EPON系统 一一接入设备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GPON系统 一一接入设备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VDSL2系统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的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 股份有限公司、UT斯达康(重庆)通讯有限公司、武汉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侯聪、程强、刘谦、敖立、王祥、孔田军、袁立权、樊海东. I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040.50 M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953-2015 接入设备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 GPON系统 Energy efficiency metrologies and test methods of access equipment -GPON system 2015-10-14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953-2015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2 5GPON设备的功耗状态2 6OLT设备 4 6.1节能参数与指标要求 4 6.2节能参数测试方法 4 7SFU/HGU设备 6 7.1节能参数与指标要求 6 7.2节能参数测试方法 7 8MDU设备9 8.1节能参数与指标要求 8.2节能参数测试方法11 9节能技术 13 附录A(资料性附录)插卡式MDU板卡混插时的能效 14 附录B(资料性附录)GPON节能技术15 I YD/T2953-2015 前言 本标准是《接入设备节能参数及测试方法》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和结构预计如下: 一一接入设备节能参数及测试方法第1部分:ADSL用户端; 一一接入设备节能参数及测试方法第2部分:ADSL局端; 一一接入设备节能参数及测试方法GPON系统; 一一接入设备节能参数及测试方法EPON系统; 一一接入设备节能参数及测试方法VDSL2系统.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 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UT斯达康(重庆)通讯有限公司、武汉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陆洋、程强、刘谦、敖立、林薇、王波、陈晓、张德智、常宇光.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