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3 > 7月 ( 第 465 页)

ICS67.200.20 CCS B3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1764-2022 代替GB/T11764—2008 葵 花 籽 Sunflower seed 2022-12-30发布 2023-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1764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1764一2008《葵花籽》,与GB/T11764一200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 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更改了油用葵花籽等级要求,由原来的5个等级更改为3个等级(见5.1.2 2008年版的 5.1.2); —删除了卫生要求(见2008年版的5.2); —更改了判定规则(见7.3 2008年版的7.3); —更改了包装、储存及运输要求(见第9章,2008年版的第9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武汉轻工大学、甘肃省粮油质量监督检验所、江南大学、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 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佳格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四红、李清、金青哲、杜祖波、潘坤、赵永红、王赛、吴巍、田华.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89年首次发布为GB/T11764一1989 2008年第一次修订; 一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I GB/T11764-2022 葵花籽 1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葵花籽的相关术语,规定了分类、质量要求、检验规则、标签标识、包装、储存和运输 等,描述了检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葵花籽的收购、储存、运输、贸易和加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5490粮油检验一般规则 GB/T5491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 GB/T5492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色泽、气味、口味鉴定 GB/T5494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 GB/T5499粮油检验带壳油料纯仁率检验法 GB/T8946塑料编织袋通用技术要求 GB/T14488.1植物油料含油量测定 GB/T24904粮食包装麻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葵花籽sunflower seed 菊科向日葵属的籽实. 3.2 纯仁率pure kenel ratio 葵花籽中葵花籽仁(其中...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厂矿企业内机动车驾驶员安全技术考试标准 GB11342-1989 为了加强厂矿企业内(以下简称厂内)机动车辆驾驶的安全管理,提高厂内机动车辆 驾驶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保证行车安全,特制订本标准.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只允许在厂内行驶的各类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不适用于各类铁路机车 和轨道上行驶的车辆以及专用于载人的车辆的驾驶人员. 2厂内机动车辆的具体分类 见附录A(补充件). 3参加考核的厂内机动车辆驾驶员应具备的条件 3.1年满18周岁以上(初学驾驶员年龄不得超过45周岁),具有不低于初中毕业的文 化程度. 3.2身体条件 3.2.1身高:驾驶大型车辆须身高1.60m以上、驾驶其他车辆须身高1.50m以上. 3.2.2视力:两眼均为0.7以上(包括矫正视力). 3.2.3辨色力:无赤绿色盲或全色盲. 3.2.4听力:左、右耳距音叉0.50m能辨清声音方向. 3.2.5心、肺、血压均正常. 3.2.6无癫痫、精神病、突发性昏厥及其他妨碍驾驶机动车辆的病症或生理缺陷. 3.3具有从事机动车辆驾驶所需的安全、专业技术知识和独立驾驶的能力. 4培训、考核、发证、复审 4.1培训 4.1.1安全技术培训由市、地以上(含市、地、下同)劳动部门或其指定的单位组织进 行. 4.1.2安全技术培训必须根据报考车类的要求,按本标准相应的内容进行,培训时间一 般不应少于八十学时. 4.1.3“厂矿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员登记表”式样见附录G(参考件). 4.2考核 4.2.1培训期满,由市、地以上劳动部门或其指定的单位按照本标准的规定进行考核. 4.2.2初考者只准报考一种车类. 4.2.3初考科目和考试顺序: a. 安全技术理论考试; b. 场内驾驶考试; C. 道路驾驶考试; 4.2.4在应考科目中,任何一项不合格,余下的科目不再进行,但合格科目的成绩暂予 保留,并允许在两个月内进行一次补考;补考仍不合格者,考试终止,成绩不再保留,如 要求继续考核,须重新培训. 4.3发证 4.3.1全部应考科目考试合格者,经市、地以上劳动部门或其指定的单位审查批准后, 发给《厂矿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证》. 4.3.2《厂矿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证》式样由国家统一制定,见附录B(补充件). 4.4复审 4.4.1取得驾驶证的厂内机动车辆驾驶员,由市、地以上劳动部门或其指定单位每两年 进行一次复审. 4.4.2复审内容: 8. 进行体格检查; b. 对事故责任者检查; C. 复试安全技术理论. 4.4.3复审不合格者可在两个月内再进行一次复审,仍不合格者,收缴驾驶证.凡未经 复审者,不得继续驾驶车辆. 4.4.4参加复审人员在两年内做到安全无事故,经所在单位审查并体检合格者,报复审 部门批准,可免试一次,但不得连续免试. 4.4.5复审情况由复审部门在驾驶证上注明签章. 4...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9.120.50 K3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0963.2—2020 代替GB/T10963.22008 电气附件家用及类似场所用 过电流保护断路器 第2部分:用于交流和直流的断路器 Electrical accessories-Circuit-breakers for overcurrent protection for household and similar installations-Part 2:Circuit-breakers for AC and DC operation (IEC60898-2:2016 MOD) 2020-11-19发布 2021-06-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0963.2-2020 目 次 前言 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1 4分类 5断路器特性 2 6标志和其他产品资料 .3 7标准的使用工作条件 8结构和动作要求4 9试验 4 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试验程序和试品数量12 GB/T10963.2-2020 前 言 GB/T10963《电气附件家用及类似场所用过电流保护断路器》分为以下3个部分: —第1部分:用于交流的断路器; —第2部分:用于交流和直流的断路器: ——第3部分:用于直流的断路器. 本部分为GB/T10963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10963.2一2008《家用及类似场所用过电流保护断路器第2部分:用于交流和 直流的断路器》,与GB/T10963.2一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表1中增加了直流断路器供电的电路类型; 一—一9.2中增加了直流电压(电流)的波纹或瞬时值要求; ——9.10.3中,对不同脱扣类型的断路器,上限值对每一极通电流,下限值对串联的极通电流; 一一增加了9.12.11.4.4“二极断路器的单极额定接通和分断能力性能”; 一一附录C中,9.15耐异常发热和耐燃试验独立为程序A2 根据最新9.7更新试验程序B 增加C3 在150A及以下的小直流电流试验,增加E二极断路器的单极额定接通和分断能力性能.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1EC60898-2:2016《电气附件家用及类似场所用过电流保护断 路器第2部分:用于交流和直流的断路器》. 本部分与EC60898-2:2016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一为更符合原文含义,且与本系列其他部分保持一致,在...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9.120.30 CCS K 3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002-2021 代替GB/T1002—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头插座 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 Single phase plugs and socket-outlets for household and similar purposes- Types basic parameters and dimensions 2021-10-11发布 2022-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002—2021 目 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技术要求 .1 5试验方法2 图1单相两极插头 .3 图2单相两极插座3 图3单相两极带接地插头 .4 图4单相两极带接地插座 4 图5插头边缘示意图5 图6插头插销绝缘护套高度示意图 5 图7插座的带电插套离插合面的距离示意图 5 图8单相两极插头量规 6 图9单相两极带接地插头量规6 图10单相两极插座通规 7 图11单相两极带接地插座通规8 图12单相插座单插销孔止规 9 图13单相两极插座不接触规 9 图14单相两极带接地插座不接触规10 图15单相两极插座接触规 .10 图16单相两极带接地插座接触规 .11 表1带电插套离插合面的最小距离2 GB/T1002—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002一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头插座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与 GB/T1002一200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单相两极双用插座及其对应的量规(见2008年版的图5、图17、图18); —增加了插头的带电插销可带有绝缘护套的要求(见4.2.2); —更改了Ⅱ类设备可配用与图3单相两极带接地插头型式、参数和尺寸相同的、无接地功能的插 头(见4.2.3 2008年版的5.6); —增加了插座的带电插套离插合面的距离应不小于表1规定值的要求(见4.3.1); ——增加了接地插套离插合面的距离应不大于同一...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8197-87 防护屏安全要求 Safety requirement of shield 为保障操作者人身安全,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场所为防止人体机械伤害、灼烫、腐蚀、触电等致伤危险而设置的防护屏. 本标准不适用于电磁辐射、微波、噪声等危险因素的防护. 1名词术语 1.1防护屏(shield) 用于防止人体任何部位进入危险区域而设置的一种隔离装置. 1.2防护屏高度(height of shield) 防护屏上缘至安装基准面的垂直距离. 1.3人体危区(hazrydous location) 人体上肢最大伸展时,中指指尖点运动轨迹集合所构成的最大包络面所包含的空间.在此空间区域 内,若有危险源存在,则可能引起对人体的致伤危险. 1.4危险源的危险区域(danger space of danger source) 人体进入后,可能由危险源引起致伤危险的空间区域. 1.5危险点(danger points) 人体危区与危险源的危险区域相切的点. 1.6危险点高度(height of the danger point) 危险点至人体站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 1.7防护屏的安全距离(safety distance of shield) 危险点至可触及防护屏的垂直距离,另加相应的附加距离. 2技术要求 2.1防护屏一般应采用金属材料制造,并应有相应的足够强度;在满足防护要求的条件下,也可采用其 他材料制造. 2.2设置防护屏时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表1的规定(见表1). 2.3防护屏采用栅栏结构、网状结构或孔板结构时,根据其栅栏的横向或竖向间距、网眼或孔的最大尺 寸,最小安全距离除必须符合本标准2.2条的规定外,同时还必须符合表2的规定(见表2). 2.4防护屏表面不得有易伤害人体的毛刺和尖锐棱角. 2.5防护屏的结构和布局应合理,应便于设备的检查和维修.需在防护屏上开设出入口时,应根据工作 需要,配置联锁装置. 2.6防护屏的颜色按GB6527.2一86《安全色使用导则》执行. 国家标准局1987-09-21批准 1988-05-01实施 259 GB8197-87 表1防护屏高度,危险点高度和最小安全距离关系表 mm 危险 屏高 2400 2200 2000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点高度 2400 100 100 100 150 150 150 150 200 2300 200 300 350 400 450 450 500 2200 250 350 450 550 600 600 650 2100 200 350 550 650 700 750 800 2000 350 600 750 750 900 950 1900 250 600 800 850 950 1100 1800 600 850 900...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8196-87 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 Safety requirement of guard on machinery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生产中、为保护操作者人身安全而安装在机械设备上的各种防护罩. 本标准为防护罩的设计、制造、安装提供主要技术依据. 1名词 1.1危险区域(hazardous location) 人体进入后,可能引起致伤危险的空间区域. 1.2防护罩的安全距离(safety distance of guard) 防护罩外缘与危险区域之间的直线距离. 2技术要求 2.1防护罩结构和布局应设计合理,使人体不能直接进入危险区域. 2.2防护罩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一般应采用金属材料制造,在满足强度和刚度的条件下,也可用其 他材料制造. 2.3防护罩应尽量采用封闭结构,当现场需要采用网状结构时,其安全距离和网眼的开口宽度应符合 下列要求: 2.3.1为防止指尖误通过而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 6.5mm 安全距离应不小于35mm. 2.3.2为防止手指误通过而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 12.5mm 安全距离应不小于92mm(见图1). 图1 a一网眼尺寸;b一安全距离 2.3.3为防止手掌(不含第一掌指关节)误通过而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 短轴尺寸应小于20mm 安全距离应不小于135mm(见图2). 国家标准局1987-09-21批准 1988-05-01实施 GB8196-87 图2 a一网眼尺寸;b一安全距离 2.3.4为防止上肢误通过而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 47mm 安全距离应不小于460mm(见图3). 图3 a一网眼尺寸;b一安全距离 2.3.5为防止足尖误通过而造成伤害时,防护罩底部与地面(或站立台面)的间隙应小于76mm 安全 距离应不小于150mm(见图4). 图4 a一离地间隙;b一安全距离 2.4一般情况下,应采用固定式防护罩,经常进行调节和维护的运动部件,应优先采用联锁式防护罩, 条件不允许时,可采用开启式或可调式防护罩. 2.5防护罩表面应光滑无毛刺和尖锐棱角,不应成为新的危险源. 2.6防护罩不应影响视线和正常操作,应便于设备的检查和维修. 2.7当防护罩需涂漆时,应按GB6527.2一86《安全色使用导则》执行.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劳动人事部劳动保护局提出. 本标准由吉林省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世荣、唐石河.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658.382 :621.96 冲压车间安全生产通则 GB8176-87 General rules to safety production of pressing shop 1引言 1.1适用范 标准选用于金和非金属板料以及金属型材的冷冲压车问,车间作业范包括材料的表面顶处 理、采用压力机或剪板机等完成材料或毛坯的剪切、压和装配字及其相应的辅助作,标准中的某 些条款,对金属加工厂的冲压工部、工段或班(组)以及冲压设备同样适用、 本标准除适用于国内各种性质的企业外,对外资及中外合资企业回等有效. 1.2目的和实施要求 本标准为冲压车间规定各项安全规则和要求、作为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的规范知依据:旨在避免 或城少人身和设备书故.保护劳动者和国家财产.在人身保护方面:本标准兼有业牛的内容,规定 提供符合卫生、保证人健康的生产环境和条件. 本标准自实施之H起:新建、改建和扩建冲压车间应按标准中各项规定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本标 准发布后五年内,原有冲压车间应按标准有关条、款、项要求,逐步完成技术改造. 1.3罚则 对违犯本标准的部门和个人:将追究责任但在采取其它安全措施之后能与木标准的要求达到同 等效果时,经上级劳动安全机构批准,可不受此限. 2术语 2.1工厂 使用压力机雨制或装配冲压零(部)件的生产单元、本标准中的“工”一词,其有特定含义,可指企 业的总负者,也可指企业中某一部门的负责人员. 2.2车间 工!厂的个成部分,本标准中的“车间”一词泛指采州压力机械、必须执行本标准的生产单元,它 可能是独立的工厂(工场)也可能是车间(工部或1段) 2.31作地 工作位肾及其周围的场地,泛指车间地面. 2.4工艺设备平面布 车间内压力机和其它生产及辅助设备按照工艺流程和生产区域的组织和排列. 2.5工位 操作者工作时所占据的空间范围, 2.61位器具 为工位服务的器具盛毛坏,了件或废料的料架、料台、料箱及托盘等. 27操作工 国家标准19870902批准 19880101实施 GB817687 2 是指操作压力机和其它生产或辅助设备的人,泛指生产工人 2.8辅工 指协助或帮助操作者进行工作的工人. 2.9冲压工 操作压力机(剪切机除外)并完成冲压工序的工人. 2.10剪切工 操作剪切机并完成切料工序的工人. 2.11酸洗 在槽中用酸溶液剥蚀(金属)板料上的氧化皮或锈蚀,是对(金属)版料的一种表面处理. 2.12模具安装调整工 在压力机或剪切机上安装、拆卸冲模、刀具及安全装置的人在安装过程中,负责必要的调整(修 整)使之作稳定、止常并安全可常. 2.13安全栓 故在上、下模之间或压力机滑块底面与工作什面之间以防止沿块因育重而下落的一种支承装 2.14工作面 完成主要劳动动作实际存在的或假设的平面. 2.15棋具库 存放、保管冲模、...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7957-2003 前言 本标准的第4章、第7章为强制性,其余为推荐性. 本标准对应于IEC62013-1:1999《可燃气体环境下矿用帽灯第1部分:总体要求结构和防爆试 验》(英文版),与IEC62013-1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代替GB7957一1987《矿用安全帽灯》,与GB7957一198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增加了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和额定功率的限制(见4.2.1); 一-增加了塑料外壳表面电阻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3.3和5.3); —修改了灯头结构的要求(1987版的2.2.4;本版的4.11.4); 一增加了灯头强度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11.5和5.9.2); 一一修改了蓄电池槽的抗冲击强度(1987版的2.1.2.3;本版的5.8); 一删除了蓄电池容量的要求和试验方法(1987版的2.5.2和3.11); 一一删除了照度的要求和试验方法(1987版的2.1.5和3.5); 一增加了蓄电池强度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13.4和5.9); —增加了电缆导电能力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14.3和5.14); 一增加了电缆护套耐脂肪酸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14.4和5.15).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应执行本标准,过渡期为6个月;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 2年后,市场上停止销售不符合本标准的产品.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防爆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负责起草,兰州矿灯厂、贵阳矿灯厂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炳和、臧才运、高小桦、胡梅利、浦世元. 本标准于1987年6月18日首次发布,于2003年11月第一次修订. I GB7957—2003 矿灯安全性能通用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矿灯安全性能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矿灯安全性能的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836.1-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eqv IEC60079-0:1998) GB3836.3一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增安型“e”(eqv IEC60079-7:1990) GB/T4942.2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GB/T4942.2一1993,eqv IEC60947-1:1988) MT395矿灯短路保护装置 MT818.10煤矿用阻燃电缆第1单元:煤矿用移动类阻燃软电缆第10部分:煤矿用矿工帽 灯线 MT911矿灯灯泡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622.474 :614.891 GB.7957-87 矿用安全帽灯 Safety cap lamp for mines 本标准适用于蓄电池为电源的矿用安全帽灯(以下简称矿灯)的制造与检验. 1名词术语 1.1矿用安全帽灯 是矿井下携带型照明灯具,属于特殊型电气设备“”.它主要由灯头和蓄电池电源组成,灯头可 固定在矿用安全帽上,灯头内包含有一个或数个光源,蓄电池通过电缆对它供电. 1.2灯头 是矿灯的照明器部分.由灯头壳和安装在灯头壳内的反射器、灯泡、灯面玻璃、灯头圈等零部件 组成. 1.3上盖 用来盖住蓄电池顶部的部件,以保护电极的接线端子(极柱)、短路保护装置、电缆接头和电缆固 定装置. 1.4额定容量 由制造单位规定的矿灯蓄电池的容量,以Ah表示. 2技术要求 2.1通用要求 2.1.1制造 矿灯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须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2.1.2外部零部件 2.1.2.1矿灯的外部零部件应选用耐电解液腐蚀、具有足够强度、并不会因受冲击及跌落而产生危 险火花的材料制成.采用塑料时,须选用在规定的使用期间内不会因老化、磨损、开裂等而损害矿灯 安全性能的材料. 2.1.2.2塑料材质的外部零部件须能承受温度为-30℃和80℃的热稳定性试验,试验后不得影响样 品的安全性能. 2.1.2.3蓄电池槽须能承受冲击能量为0.4kgm的冲击试验,样品经试验后,表面不得产生裂纹和 损坏. 2.1.2.4裸露在外部的金属件,除正极或负极充电接触点外,均不允许带电. 2.1.3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不同电位的导电零件之间和导电零件与金属外壳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均须不小于1.5mm. 2.1.4矿灯强度 矿灯须能承受1.2m高的跌落试验,样品经跌落试验后,不得发生灭灯、漏液及零部件松动、损坏 等现象. 2.1.5照度 点灯开始和点灯11h后的中心最大照度(距1m远)应分别不低于400lx和200lx. 2.1.6短路保护 国家标准局1987-06-18批准 1988-03-01实施 GB7957-87 2.1.6:1蓄电池的外电路须设置短路保护装置. 2.1.6.2短路保护装置须设置在蓄电池单格之间或电极的接线端. 2.1.6.3短路保护装置的额定电流值须不大于7A.当电路通过5倍短路保护装置的额定电流值时, 短路保护装置须在100ms时间内切断电流. 2.1.7点灯时间 蓄电池的额定容量应保证矿灯的点灯时间不小于11h. 2.2灯头 2.2.1防护性能 灯头的防护等级须不低于1P54. 2.2.2特殊紧固件 灯头壳和灯头圈须设有用专用工具才能打开的特殊紧固件. 2.2.3灯面玻瑞强度 灯面玻璃须能承受冲击能量为0.3kgm的冲击试验,试验后不得破损. 2.2.4自动断电装置 灯头内须设有自动断电装置,以保证...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涂装作业安全规 程 Safety code for pain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lean-up for surface preparation techniques before painting GB7693-1987 国家标准局1987-04-20批准1987-12-01实施 1总则 1.1为防止有害物质的危害,使涂漆前处理作业劳动条件符合安全卫生要求,保障作 业人员安全和健康,保护环境,促进生产,特制定本规程. 1.2本规程适用于室内黑色金属工件表面涂漆前处理工艺通风净化.室外和其他材料 工件的涂漆前处理工艺通风净化,可参照本规程执行. 2作业场以通风 2.1涂漆前处理作业场所除应具备良好的有组织自然通风外,首先应在产生有害物质 的工位设置局部排风.当设置局部排风后,作业场所尚不能符合TJ36-79《工业企业设计 卫生标准》的规定时,应辅以全面通风,以达到其规定要求. 2.2在实体墙分隔的建筑物内,在固定工位上对大件进行手工除油或除旧漆时,应设 置局部排风或同时辅以全面通风;当除油或除旧漆工位不固定时,则可采用移动式局部排 风或全面通风. 2.3涂漆前处理作业中的浸蚀处理液、除油清洗液和除旧漆液的配置宜在封闭装置或 配制间内进行,并设置机械通风. 3含尘空气排出及其净化 3.1手工除锈或机动工具除锈集中作业的场所,除在工位设置局部排风外,还应辅以 全面通风. 大件手工除锈或机动工具除锈应在实体墙分隔的建筑物内进行,并设置全面通风.当 不能达到TJ36-79的规定时,还应正确佩戴合格的防护器具. 1 排出的含尘空气浓度超出GBJ4-73《工作“三废”排放试行标准》的规定时,应设 置除尘净化装置. 3.2抛丸室室体排风量,可参照附录A按室体容积、抛丸器功率、不同抛丸室型式和 不同清理对象计算. 连续抛丸室按上述方法求得的排风量,应与保证门洞及缝隙处风速不小于5m/s所求 得的风量互相校核,取其大值. 3.3抛丸室的除尘净化系统应与抛丸系统联锁,在排风装置启动运行后再进行抛丸作 业;当抛丸除锈终止,除尘净化系统须继续运行2-3min 才能进入室体内清扫. 3.4喷丸室室体内气流流向应使产生的粉尘能迅速有效地排除.排出的含尘空气经净 化后,应符合GBJ4-73的规定. 从门洞、观察窗以及缝隙逸散的粉尘,应保证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不大于TJ36-79 的规定. 3.5喷丸室室体的排风量应符合下列要求,并应与保证门洞及缝隙处带尘气流不外逸 所求得风量互相校核,取其大值. 3.5.1作业人员在喷丸室外操作时,喷丸室的排风量宜按室体容积断面(与气流垂直) 的风速为0.12--0.30m/s计算,见表1. 表1 喷丸室室体容积 断面风速 m3 m/s <8 0.30~0.25 8~20 0.25~0.20 21~100 0.20~0.15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3.100 C7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7692-2012 代替GB7692-1999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方大标准查询页cx.SpSSafety code for painting-一 Safety ventilation and air clean-up for pretreatment process of painting 2012-07-31发布 201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7692-2012 目次 前言 工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涂漆前处理区范围 2 5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 2 5.1一般要求 2 5.2有机溶剂、气相除油 3 5.3机械前处理 3 5.4化学前处理 小4 5.5钢材预处理 5 5.6清除旧漆 ..5 5.7有限空间内的涂漆前处理 5 6涂漆前处理通风净化 5 万大标6.i食般要求、cn 5 6.2化学前处理 6 6.3机械前处理 6 6.4有机溶剂蒸气排出及其净化处理 7 6.5钢材预处理通风及其净化处理 .7 6.6通风系统 7 附录A(资料性附录)抛丸室排风量计算 9 / 附录B(资料性附录)压缩空气射流所及缝隙处带尘气体外流速度计算10 GB7692-2012 前言 本标准除6.2.3、6.2.5、6.3.3、6.3.4.3、6.3.5外,其他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系列国家标准已发布的共有12项: —GB6514一2008《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一-GB7691一200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安全管理通则》; 一一-GB7692—2012《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GB12367一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漆工艺安全》; -GB12942一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GB/T14441—2008《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术语》; -一GB14443一2007《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 GB1一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 —GB14773一2007《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条件》; —GB15607一2008《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 -GB17750-2012《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浸涂工艺安全》; —GB20101一2006...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65.120 CCS B4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7300.902—2022 代替GB/T189702003 饲料添加剂第9部分:着色剂 B -胡萝卜素-4 4-二酮(斑蝥黄) Feed additives-Part 9:Coloring agents- beta beta-carotene-4 4-diketone(canthaxanthin) 2022-07-13发布 2023-08-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7300.902-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为GB7300《饲料添加剂》的第902部分.GB7300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氨基酸、氨基酸盐及其类似物L-苏氨酸(GB7300.101); ——第1部分:氨基酸、氨基酸盐及其类似物甘氨酸(GB7300.102); 一第1部分:氨基酸、氨基酸盐及其类似物蛋氨酸羟基类似物(GB7300.103); —第2部分:维生素及类维生素L抗坏血酸-2-磷酸酯盐(GB7300.201); 一第2部分:维生素及类维生素维生素D3油(GB7300.202); —第2部分:维生素及类维生素甜菜碱(GB7300.203); —第2部分:维生素及类维生素甜菜碱盐酸盐(GB7300.204); —第3部分:矿物元素及其络(螯)合物碘化钾(GB7300.301); —第3部分:矿物元素及其络(螯)合物亚硒酸钠(GB7300.302); —第4部分:酶制剂木聚糖酶(GB7300.401); 一一第4部分:酶制剂植酸酶(GB7300.402); —第5部分:微生物酿酒酵母(GB7300.501); —第6部分:非蛋白氮尿素(GB7300.601); 一第8部分:防腐剂、防霉剂和酸度调节剂碳酸氢钠(GB7300.801); —第9部分:着色剂8-胡萝卜素粉(GB7300.901); —第9部分:着色剂B B-胡萝卜素-4 4-二酮(斑蝥黄)(GB7300.902); —第10部分:调味和诱食物质谷氨酸钠(GB7300.1001); —第10部分:调味和诱食物质大蒜素(GB7300.1002). 本文件代替GB/T18970一2003《饲料添加剂10%3 -胡萝卜-4 4-二酮(10%斑鳌黄)》,与 GB/T18970一2003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以维生素A乙酸酯或B-胡萝卜素为主要原料,经化学合成制得的饲料添加剂B B-胡萝 卜索-4 4-二酮(斑蝥黄)96型的技术要求,以及与之相关的内容; b)更改了性状的描述(见5.1 2003年版的3.1); c)增加了鉴别及测定方法(见5.2和7.2); d)增加了粒度0.42mm的分析筛的要...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65.120 CCS B4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7300.403—2022 饲料添加剂 第4部分:酶制剂纤维素酶 Feed additives-Part 4:Enzymes-Cellulase 2022-12-29发布 2024-0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7300.403-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为GB7300《饲料添加剂》的第403部分.GB7300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氨基酸、氨基酸盐及其类似物L-苏氨酸(GB7300.101); 一第1部分:氨基酸、氨基酸盐及其类似物甘氨酸(GB7300.102); —第1部分:氨基酸、氨基酸盐及其类似物蛋氨酸羟基类似物(GB7300.103); 一第1部分:氨基酸、氨基酸盐及其类似物L-缬氨酸(GB7300.104); —第2部分:维生素及类维生素L抗坏血酸-2磷酸酯盐(GB7300.201); —第2部分:维生素及类维生素维生素D3油(GB7300.202); —第2部分:维生素及类维生素甜菜碱(GB7300.203); —第2部分:维生素及类维生素甜菜碱盐酸盐(GB7300.204); —第3部分:矿物元素及其络(螯)合物碘化钾(GB7300.301); 一第3部分:矿物元素及其络(螯)合物亚硒酸钠(GB7300.302); —第3部分:矿物元素及其络(螯)合物碘酸钾(GB7300.303); —第4部分:酶制剂木聚糖酶(GB7300.401); —第4部分:酶制剂植酸酶(GB7300.402); 第4部分:酶制剂纤维素酶(GB7300.403); —第5部分:微生物酿酒酵母(GB7300.501); 第6部分:非蛋白氮尿素(GB7300.601); —第8部分:防腐剂、防霉剂和酸度调节剂碳酸氢钠(GB7300.801); —第9部分:着色剂B-胡萝卜素粉(GB7300.901); —第9部分:着色剂8 3-胡萝卜素-4 4-二酮(斑蝥黄)(GB7300.902); —第10部分:调味和诱食物质谷氨酸钠(GB7300.1001); ——第10部分:调味和诱食物质大蒜素(GB7300.100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提出并归口. 工 GB7300.403-2022 引 言 饲料添加剂是指在饲料加工、制作、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者微量物质,包括营养性饲料添加剂 和一般饲料添加剂.为便于使用,按照产品类别,GB7300《饲料添加剂》拟分为以下13个大类: —氨基酸、氨基酸盐及其类似物; 一—维生素及类维生素; —矿物元素及其络(螯)合物; —一酶制剂;...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65.120 CCS B4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7300.303—2022 饲料添加剂第3部分: 矿物元素及其络(螯)合物碘酸钾 Feed additives-Part 3:Minerals and their plexes (or chelates)- Potassium iodate 2022-12-29发布 2024-0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7300.303-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7300《饲料添加剂》的第303部分.GB7300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氨基酸、氨基酸盐及其类似物L-苏氨酸(GB7300.101); 一第1部分:氨基酸、氨基酸盐及其类似物甘氨酸(GB7300.102); —第1部分:氨基酸、氨基酸盐及其类似物蛋氨酸羟基类似物(GB7300.103); 一第1部分:氨基酸、氨基酸盐及其类似物L-缬氨酸(GB7300.104); —第2部分:维生素及类维生素L抗坏血酸-2磷酸酯盐(GB7300.201); —第2部分:维生素及类维生素维生素D3油(GB7300.202); —第2部分:维生素及类维生素甜菜碱(GB7300.203); —第2部分:维生素及类维生素甜菜碱盐酸盐(GB7300.204); —第3部分:矿物元素及其络(螯)合物碘化钾(GB7300.301); 一第3部分:矿物元素及其络(螯)合物亚硒酸钠(GB7300.302); —第3部分:矿物元素及其络(螯)合物碘酸钾(GB7300.303); —第4部分:酶制剂木聚糖酶(GB7300.401); —第4部分:酶制剂植酸酶(GB7300.402); 第4部分:酶制剂纤维素酶(GB7300.403); —第5部分:微生物酿酒酵母(GB7300.501); 第6部分:非蛋白氮尿素(GB7300.601); —第8部分:防腐剂、防霉剂和酸度调节剂碳酸氢钠(GB7300.801); —第9部分:着色剂B-胡萝卜素粉(GB7300.901); —第9部分:着色剂8 3-胡萝卜素-4 4-二酮(斑蟊黄)(GB7300.902); —第10部分:调味和诱食物质谷氨酸钠(GB7300.1001); ——第10部分:调味和诱食物质大蒜素(GB7300.100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提出并归口. 工 GB7300.303-2022 引 言 饲料添加剂是指在饲料加工、制作、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者微量物质,包括营养性添加剂和一 般饲料添加剂.为便于使用,按照产品类别,GB7300《饲料添加剂》拟分为以下13个大类: —氨基...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65.120 CCS B4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7300.104—2022 饲料添加剂第1部分: 氨基酸、氨基酸盐及其类似物L-缬氨酸 Feed additives-Part 1:Amino acids their salts and analogues-L-Valine 2022-12-29发布 2024-0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7300.104-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7300《饲料添加剂》的第104部分.GB7300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氨基酸、氨基酸盐及其类似物L-苏氨酸(GB7300.101); 一第1部分:氨基酸、氨基酸盐及其类似物甘氨酸(GB7300.102); —第1部分:氨基酸、氨基酸盐及其类似物蛋氨酸羟基类似物(GB7300.103); 一第1部分:氨基酸、氨基酸盐及其类似物L-缬氨酸(GB7300.104); —第2部分:维生素及类维生素L抗坏血酸-2磷酸酯盐(GB7300.201); —第2部分:维生素及类维生素维生素D3油(GB7300.202); —第2部分:维生素及类维生素甜菜碱(GB7300.203); —第2部分:维生素及类维生素甜菜碱盐酸盐(GB7300.204); —第3部分:矿物元素及其络(螯)合物碘化钾(GB7300.301); 一第3部分:矿物元素及其络(螯)合物亚硒酸钠(GB7300.302); —第3部分:矿物元素及其络(螯)合物碘酸钾(GB7300.303); —第4部分:酶制剂木聚糖酶(GB7300.401); —第4部分:酶制剂植酸酶(GB7300.402); 第4部分:酶制剂纤维素酶(GB7300.403); —第5部分:微生物酿酒酵母(GB7300.501); 第6部分:非蛋白氮尿素(GB7300.601); —第8部分:防腐剂、防霉剂和酸度调节剂碳酸氢钠(GB7300.801); —第9部分:着色剂B-胡萝卜素粉(GB7300.901); —第9部分:着色剂8 3-胡萝卜素-4 4-二酮(斑蟊黄)(GB7300.902); —第10部分:调味和诱食物质谷氨酸钠(GB7300.1001); ——第10部分:调味和诱食物质大蒜素(GB7300.100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提出并归口. GB7300.104-2022 引 言 饲料添加剂是指在饲料加工、制作、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者微量物质,包括营养性饲料添加剂 和一般饲料添加剂.为便于使用,按照产品类别,GB7300《饲料添加剂》拟分为以下13个大类: —氨基酸、氨基酸盐及其...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65.120 CCS B4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7300.1002-2022 饲料添加剂第10部分:调味和诱食物质 大蒜素 Feed additives-Part 10:Flavouring and appetising substances-Allicin 2022-07-13发布 2023-08-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7300.1002-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为GB7300《饲料添加剂》的第1002部分.GB7300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氨基酸、氨基酸盐及其类似物L-苏氨酸(GB7300.101); 一第1部分:氨基酸、氨基酸盐及其类似物甘氨酸(GB7300.102); 一第1部分:氨基酸、氨基酸盐及其类似物蛋氨酸羟基类似物(GB7300.103); —第2部分:维生素及类维生素L-抗坏血酸-2-磷酸酯盐(GB7300.201); —第2部分:维生素及类维生素维生素D3油(GB7300.202); —第2部分:维生素及类维生素甜菜碱(GB7300.203); —第2部分:维生素及类维生素甜菜碱盐酸盐(GB7300.204); 一第3部分:矿物元素及其络(整)合物碘化钾(GB7300.301); —第3部分:矿物元素及其络(整)合物亚硒酸钠(GB7300.302); —第4部分:酶制剂木聚糖酶(GB7300.401); —第4部分:酶制剂植酸酶(GB7300.402); —第5部分:微生物酿酒酵母(GB7300.501); —第6部分:非蛋白氮尿素(GB7300.601); 一第8部分:防腐剂、防霉剂和酸度调节剂碳酸氢钠(GB7300.801); —第9部分:着色剂B-胡萝卜素粉(GB7300.901); —第9部分:着色剂B 3-胡萝卜素-4 4-二丽(斑螯黄)(GB7300.902); —第10部分:调味和诱食物质谷氨酸钠(GB7300.1001); —第10部分:调味和诱食物质大蒜素(GB7300.100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提出并归口. I GB7300.1002—2022 引言 饲料添加剂是指在饲料加工、制作、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者微量物质,包括营养性饲料添加剂 和一般饲料添加剂.为便于使用,按照产品类别,GB7300《饲料添加剂》分为以下13个大类: —氨基酸、氨基酸盐及其类似物; —维生素及类维生素; —矿物元素及其络(螯)合物; 一酶制剂; —微生物; 非蛋白氮; 抗氧化剂; 一防腐剂、防霉剂和酸度调节剂; —着色剂; —调味和诱食物质; 一粘结剂、抗结块剂、稳定剂和乳...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729.391 :614.89 GB7059.3-86 移动式轻金属折梯安全标准 Safety standard for light metals portable stepladder 本标准规定了一般移动式轻金属折梯设计、制造及使用的主要技术条件和检验方法,以保证使用 者的安全. 1名词、术语 1.1单梯:梯长不可调的非自支撑的梯子. 1.2移动式轻金属折梯:由铰链连接两部单梯组成.底端等开时,能自支撑的轻金属梯. 1.3梯梁:单梯两侧的边梁. 1.4踏板:上下梯子时脚踏的构件. 1.5梯长:梯梁的长度. 1.6梯宽:单梯梯梁间的最小宽度. 1.7踏板间距:相邻两踏板中心线间的距离. 1.8梯脚:安装在梯梁下端用以防止梯子滑移的构件. 1.9工作角度:工作状态的折梯,其单梯与地面的夹角. 1.10撑杆:固定梯子工作角度的装置. 2结构型式(图1) 1 2 5 3 4 图1结构示意图 1一铰链;2-踏板;3一梯梁;4一梯脚;5一撑杆 国家标准局1986-12-09发布 1987-10-01实施 GB7059.3-86 3技术要求 3.1梯梁和踏板的材料不得低于1Y12硬铝合金的强度. 3.1.1梯梁的截面尺寸不得小于50×30×3mm. 3.1.2踏板为截面尺寸不得小于长44mm、宽20mm、厚2mm的矩形管. 3.2踏板与梯梁的连接应采用铆接或焊接,但必须保证其强度、刚度达到检验要求. 3.3梯长不得超过5m. 3.4梯宽不得小于300mm. 3.5踏板间距为275mm~300mm. 3.6工作角度为75°±5° 3.7梯梁与踏板的夹角(锐角)最大不超过87°15’. 3.8踏板必须作防滑处理. 3.9最下一个踏板与梯梁底端的距离均为275mm. 3.10梯子必须保证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不允许有歪斜、扭曲变形及其他影响强度的缺陷. 3.11梯脚应采用通用合成橡胶(丁苯橡胶)制造. 3.12撑杆设在梯梁中点处,并能锁固. 3.13铰链销钉直径不得小于8mm. 3.14凡是装有平台的轻金属折梯,平台与梯子必须牢固连接. 4使用要求 4.1梯子上部第二个踏板面为最高安全站立高度.第一个踏板不得站立或越过.并于最高安全站 立高度处涂红色标志. 4.2只允许一个人在梯子上面工作. 4.3梯子上有人时不得移位. 5检验方法 5.1水平弯曲检验 把单梯水平放在平台支架上,支点距端点200mm 在单梯中心处先加全部载荷980N的75%持续 1min后再加至100%,保持2min后卸载,卸载后梯子无损坏,梯梁残余变形量不得超过梯梁长度 的千分之一. P 200 200 1 2 2 1 图2 5.2抗压检验 把折梯放在水磨石地面上成工作状态,先在顶部加全部载荷(3920N)的75%,1min后再加至 100% 持续2min后卸载,卸载后梯子没有...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729.391 :614.89 移动式木折梯安全标准 GB7059.2-86 Safety standard for wood portable stepladder 本标准规定了移动式木折梯设计、制造及使用的主要技术条件和检验方法,以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1名词、术语 1.1单梯:梯长不可调的非自支撑的梯子. 1.2移动式木折梯:由铰链连接两部单梯组成,底端等开时,能自支撑的木梯. 1.3梯梁:单梯两侧的边梁. 1.4踏板:上下梯子时脚踏的构件. 1.5梯长:梯梁的长度. 1.6梯宽:单梯梯梁间的最小宽度. 1.7踏板间距:相邻两踏板中心线间的距离. 1.8梯脚:安装在梯梁下端用以防止梯子滑移的构件. 1.9工作角度:工作状态的折梯,其单梯与地面的夹角. 1.10撑杆:固定梯子工作角度的装置. 2结构型式(图1) 2 5 3 6 4 图1结构示意图 1一铰链;2一踏板:3一梯梁;4一梯脚;5-撑杆;6-一固定钢杆 国家标准局1986-12-09发布 1987-10-01实施 GB7059.2-86 3技术要求 3.1木材要求 木折梯的全部木构件选材应符合GBJ5一73《木结构设计规范》的选材标准. 梯梁应采用应力等级不低于A-5 踏板应采用应力等级不低于B-2的木材制做.木材含水率不 大于18%. 3.1.1斜纹 梯梁和踏板的用材其斜纹在任何1m材长上,平均倾斜高度不得大于80mm. 3.1.2木节 梯梁和踏板上,不得含死节(包括松软节和腐朽节).在构件任意面,任何150mm长度上, 木节尺寸之和不得大于所在面宽的1/3,且不得位于构件的边缘. 3.1.3:裂缝 梯梁上的裂缝(包括梯梁端部干缩裂缝)长度不得超过100mm 深度不得超过10mm.踏板和梯 梁连接的受剪面及其附近不允许有裂缝. 3.1.4髓心 梯梁和踏板均不得含有髓心. 3.1.5树脂囊或树皮囊 宽度小于3mm 长度小于50mm 深度小于10mm的树脂囊或树皮囊,在任意1m长度内不得 超过一个. 3.2规格尺寸 3.2.1梯梁的截面尺寸不得小于30mm×80mm. 3.2.2踏板的截面尺寸不得小于40mm×45mm. 3.2.3踏板间距为275mm~300mm. 3.2.4最下一个踏板与两梯梁底端的距离均为275mm. 3.2.5踏板与梯梁间采用榫接.踏板的榫穿过梯梁时,其榫头应与梯梁面取平,榫眼的中心应 处在梯梁宽面的中心线上,其榫眼与榫紧密相接,槽、榫两端不得有劈裂,榫头用木楔钉牢涨紧. 3.2.6梯长不应超过5m. 3.2.7梯宽不小于300mm. 3.2.8梯梁与踏板夹角(锐角)最大不超过8715'. 3.2.9木折梯的工作角度为75°±5. 3.2.10撑杆设在梯梁中点并能锁固. 3.3金属配件 金属配件都应用螺栓紧固.铰链销轴直径不小于8m. 3.4活动部件的安装或组合应保证运转灵活,避免弯曲或松动. 3.5梯脚应采用通用合成橡胶(丁苯橡胶)制作. 3.6凡是装有平台的木折梯,其平台应与梯子牢固连接. 3.7每部单梯底端踏板的下面,需用直径不小于5mm的钢杆加固,其螺母与梯梁的接触面应加金 属垫圈. 4使用要求 4.1只允许一人在梯子上面工作. 4.2木折梯上部第二个踏板面为最高安全站立高度.梯子上部第一个踏板不得站立或越过.并于最 高安全站立高度处涂红色标志. 4.3梯子上有人时不得移位. GB7059.2-86 4.4梯子表面应涂不导电的、透明涂料或防腐剂.标志不受此限制. 5检验方法 5.1前稳定检验 把木折梯放在水磨石地面...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729.391 :614.89 移动式木直梯安全标准 GB7059.1-86 Safety standard for wood portable vertical ladder 本标准规定了移动式木直梯设计、制造及使用的主要技术条件和检验方法,以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本标准适用于各行各业中临时性高处作业用移动式木直梯. 1名词、术语 1.1木直梯:有固定长度的非自支撑的轻便式木梯. 1.2梯梁:木直梯两侧的边梁. 1.3踏板:上下梯子时脚踏的构件. 1.4梯长:梯梁的长度. 1.5梯宽:木直梯梯梁间的最小宽度. 1.6踏板间距:相邻两踏板中心线间的距离. 1.7梯脚:安装在梯梁下端用以防止梯子滑移的构件. 1.8工作角度:工作时直梯与地面的夹角. 2结构型式(图1) 1 2 3 4 图1结构示意图 1-梯梁;2一踏板;3一固定钢杆;4一梯脚 国家标准局1986-12-09发布 1987-10-01实施 GB7059.1-86 3技术要求 3.1木材要求 木直梯的全部木构件选材应符合GBJ5一73《木结构设计规范》的选材标准. 梯梁应采用应力等级不低于A-5 踏板采用应力等级不低于B-2的木材制做.木材的含水率不 大于18%. 3.1.1斜纹 梯梁和踏板的用材其斜纹在任何1m材长上,平均倾斜高度不得大于80mm. 3.1.2木节 梯梁和踏板上,不得含死节(包括松软节和腐朽节).在构件任意面,任何150mm长度上, 木节尺寸之和不得大于所在面宽的1/3.且不得位于构件的边缘. 3.1.3裂缝 梯梁上的裂缝(包括梯梁端部干缩裂缝)长度不得超过100mm 深度不得超过10mm.踏板和 梯梁连接的受剪面及其附近不允许有裂缝. 3.1.4髓心 梯梁和踏板均不得含有髓心. 3.1.5树脂囊或树皮囊 宽度小于3mm 长度小于50mm 深度小于10mm的树脂囊或树皮囊在任意1m长度内不得超过 一个. 3.2规格尺寸 3.2.1木直梯的梯梁截面尺寸不得小于30mm×80mm. 3.2.2踏板的截面尺寸不得小于40mm×45mm. 3.2.3踏板间距为275mm~300mm. 3.2.4最下一个踏板与两梯梁底端的距离均为275mm. 3.2.5踏板与梯梁间采用榫接.踏板的榫穿过梯梁时,其榫头应与梯梁面取平,榫眼的中心应 处在梯梁宽面的中心线上,其榫眼与榫紧密相接,槽、榫两端不得有劈裂,榫头用木楔钉牢涨紧. .3.2.6木直梯的长度不应超过5m. 3.2.7木直梯根据需要,两梯梁可做成平行的,也可做成等腰梯形的. 3.2.8木直梯的宽度不小于300mm. 3.2.9梯脚应采用通用的合成橡胶(丁苯橡胶)制作. 3.2.10木直梯使用时的工作角度为75±5,只允许一个人在梯子上工作. 3.2.11每部直梯的两端踏板的下面需用直径不小于5mm的钢杆加固,其螺母与梯梁接触面应加 金属垫圈. 4检验方法 4.1水平弯曲检验 把木直梯水平放在平台的支架上,支点距端点200mm.先在梯子中心处加全部载荷980N的75%, 持续1min后,再加至100%,保持2min.卸载后,直梯无损坏,梯梁残余变形不超过梯梁长度的 千分之一. GB7059.1-86 |p 200 200 一 一 图2 4.2滑移检验 如图3所示,试件为5的木直梯成工作状态,其梯顶和梯脚接触的试验表面为细砂纸打光的木 板,将980N的载荷加在梯顶部的第二个踏板上,然后将225N水平静拉力拖加在距试验表面30mm的 梯脚上,各梯脚在整个试验表面上不得有位移. P=980N F=225N 图3 4.3扭曲检验 试验件为任意标准长度的直梯.其支撑的试验跨距为2m 将直梯水平放置.如图4所示,其中 的一端水平支撑予以固定,先顺时针加预载68.60NM的扭矩用以确定角偏移量,卸载后,再按 137.20Nm的扭矩,先顺时针,后逆时针施加,测得扭转角度不得大于20°. 2000 固定托架 支承轴 试验载荷 图4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胶面防砸安全靴 GB7054-86/UDC685.314:614.897 SMASH-PROOF RUBBER SAFETY BOOTS 国家标准局1986-11-24发布1987-10-01实施 本标准适用于采矿、建筑、冶金、交通、采伐、运输、水产等行 业使用的防护脚趾的胶面胶靴. 1技术要求 1.1防砸内包头,其技术要求按附录A规定. 1.2静压力和冲击试验要求符合表1规定. 表1 静压力试验 冲击试验 试验后的间隙高度 级别| KN(KGF)重量,KG落下高度,MM MM 普通型10.78(1100)23 300 不小于15 轻型|4.4(450)23 1.20 不小于15 1.3 内包头表面应与胶面紧密均匀贴合. 1.4外底应有防滑花纹. 1.5 每双靴的整体重量不超过20KG. 1.6物理机械性能必须符合表2规定. 表2 靴面 外底 指标名称 一级品|二级品|一级品|二级品 1.扯断强度, 不小于|14.7(150)|12.7(130)|10.78(110)9.8(100) MPA(KGF/CM2) 2.扯断伸长率,% 不小于480440380 1360 3.磨耗减量, 不大于 10.8010.90 CM3/1.61KM 4.硬度(邵尔A型HS) |50~65|50~65155~70 155~70 5.附着力,MPA 不小于0.078(0.8)0.0684 (KGF/CM) (0.7) 6.屈挠万次不裂 5 5 注:表中的()为曾采用公斤力单位. 1.7外观质量 1.7.1外观检验均以目查为主,逐只进行检查,对于单只靴不能 表现出来的质量问题,应在配对时,成双检查.外观质量必须符合 表3规定. 表3 序号|项目 一级品 二级品 1鞋面起皱|稍有皱纹和麻点,不影响美观者|超过一级品规定者 2|靴面砂眼|不准有 |弯曲处不准有,其他部位直径 |不超过1.5MM 深度不超过靴 厚度的1/2,中统限三处,高 |统限四处 靴面杂质|弯曲处不准有,其他部位直径不|弯曲处不准有,其他部位直径 超过1MM |不超过2MM 3靴面粘伤痕迹|靴前部位不准有,其他部位面积|面积不超过50MM2 中统限 |25MM2 中统限二处,高统限|三处,高统限四处 三处 / / 靴面气泡|弯曲处不准有,其他部位直径不|弯曲处不准有,其他部位直径 超过1.5MM中统限二处,高统限|不超过2.5MM中统限四处,高 三处 统限五处 靴面疙瘩硬粒|弯曲处不准有,累计面积在25弯曲处疙瘩硬粒不超过二个, MM2以下,中统限二处,高统|其他部位不影响穿着者 限三处 4靴面亮油粘纸|轻微粘纸,水洗后不留痕迹经水洗脱落后影响光泽 亮油擦伤|靴前部不准有,其他部位长20MM|长30MM以下或累计面积不超过 以下限二处或累计面积不超过500MM2 80MM2 纤维杂质|靴前部位不准有,其他部位纤维|超...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