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1417-2015 等离子显示器用荧光粉.pdf
L90 ICS31-03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417-2015
等离子显示器用荧光粉 Phosphorsfor plasma display panel
2015-05-15发布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1417-2015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要求.. 4.1化学组成 4.22性能指标 4.3外观 5试验方法 5.11发光特性 5.2热劣化特性 5.3真空紫外劣化特性 5.4余辉时间 5.5粒度分布 5.6密度 5.7外观检验 6检验规则 6.1检查和验收 6.2组批规则 6.3检验项目 6.4取样和制样 6.5检验结果判定 7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7.1标志 7.2包装 7.3运输 7.4储存 7.5质量保证书 附录A(规范性附录))等离子显示器用荧光粉试验方法发光特性的测定 附录B(规范性附录))等离子显示器用荧光粉试验方法热劣化特性的测定
附录D(规范性附录)等离子显示器用荧光粉试验方法余辉特性的测定.
GB/T 31417-2015
等离子显示器用荧光粉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等离子显示器(PDP)用荧光粉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 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等离子显示器(PDP)用荧光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4070荧光粉性能试验方法 GB/T5838荧光粉名词术语 GB/T15676稀土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5838和GB/T1567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热劣化thermal deterioration 荧光粉在高温焙烧后亮度逐渐降低或色度参数改变的现象。
3.2 真空紫外劣化VUVdeterioration 在真空紫外147nm、172nm短波长照射下,亮度随时间逐渐降低或色度参数随时间而改变的 现象。
4要求 4.1化学组成 参考化学组成见表1。
表1 合载G37-R1 G37-R2 G37-R3 G37-G1 G37-G3 G37-B1 化学组成(Y,Gd)BOs:EuY(P,V)O:Eu(Y,Gd);O:EuZnSiO:Mnn(Y,Gd)Al O:CeBaMgAlO:Eu
4.2性能指标 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如需方对产品有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
GB/T31417-2015
表2 牌号G37-R1 G37-R2 G37-R3 G37-G1 G37-G3 G37-B1 激发波长x147 nm 光谱性能 发射主峰波长范围A869619±3611±3525±5537±5450±5 nm 相对亮度/%由供需双方协商 发光特性0.647±0.005|0.668±0.0050.660±0.00550.257±0.005|0.406±0.005|0.147±0.005 色品坐标 y0.352±0.005|0.332±0.005|0.340±0.005|0.698±0.005|0.565±0.005|0.053±0.005 B/%<1<1<<1 劣化特性x01000±0.001 001000±0.001 001000±0.001 0
y±0.001 0±0.001 001000±0.001 001000±0.002 0 密度5.1±0.15.1±0.15.2±0.14.2±0.14.4±0.13.8±0.1 g/cm² 余辉时间<10<4.5<3.1<5<1<1 ms 中心粒径dso2.3±0.52.6±0.52.5±0.52.3±0.53.2±0.53.0±0.5 μm 粒度分布do1.7±0.51.9±0.51.6±0.51.7±0.52.1±0.51.9±0.5
μm doo3.1±0.53.8±0.52.9±0.53.6±0.54.2±0.54.0±0.5 μm 注:发光特性、劣化特性、粒度分布只给出了参考值。
4.3外观 在室内日光照射下应洁净,无目视可见的杂物。
5试验方法 5.1发光特性 发光特性的测定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
5.2热劣化特性 热劣化特性的测定按附录B的规定进行。
5.3真空紫外劣化特性 真空紫外劣化特性的测定按附录C的规定进行。
2
GB/T 31417-2015
5.4余辉时间 余辉时间的测定按附录D的规定进行。
5.5粒度分布 粒度分布的测定按GB/T14634.4一2002的规定进行。
5.6密度...
GB/T 31370.4-2015 平板显示器(FPD)彩色滤光片测试方法 第4部分:耐化学性.pdf
ICS31-030 L9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370.4—2015 平板显示器(FPD)彩色滤光片测试方法 第4部分:耐化学性 Test method of flat panel display(FPD)color filters- Part 4:Chemical resistance 2015-02-04发布 201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1370.4-2015 前言 GB/T31370《平板显示器(FPD)彩色滤光片测试方法》拟分为以下几部分: 一—一第1部分:颜色和透光率; —第2部分:耐光性; —第3部分:耐热性; —第4部分:耐化学性; 本部分为GB/T31370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3)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香、冯亚彬、裴会川、付雪涛、管琪. I GB/T31370.4-2015 平板显示器(FPD)彩色滤光片测试方法 第4部分:耐化学性 1范围 GB/T31370的本部分规定了平板显示器(FPD)彩色滤光片耐化学性的测试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平板显示器(FPD)用彩色滤光片耐化学性的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9286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31370.1一2015平板显示器(FPD)彩色滤光片测试方法第1部分:颜色和透光率 GB/T31370.2一2015平板显示器(FPD)彩色滤光片测试方法第2部分:耐光性 ISO7724油漆和清漆比色法 IEC50(845)国际电化学词汇(IEV) JISZ8113照明术语表 JISZ8120光学术语表 3术语和定义 GB/T31370.2一2015、IEC50(845)、JISZ8113和JISZ812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4方法概述 将试样置于合适的盛有化学试剂的试验容器中,在达到规定的温度和时间后将试样从试验容器中 取出,并将试样表面残余化学试剂清除干净.目视观测试样发生的外观变化,通过显微镜和(或)表面形 状测量仪器观测试样发生的材料溶胀现象.测量试验前后试样每个彩色层的光谱透光率,计算每个彩 色层色差. 5仪器设备 5.1试验容器 应使用具有足够规格和深度以容纳试样和相应化学试剂的试验容器. 注:根据此方法所选用的化学试剂应不腐蚀试验容器的材料. 5.2测量和检查仪器 应符合GB/T31370.2一2015中5.2规定. ...
GB/T 31370.3-2015 平板显示器(FPD)彩色滤光片测试方法 第3部分:耐热性.pdf
L90 ICS31-03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370.3-2015
平板显示器(FPD)彩色滤光片测试方法 第3部分:耐热性 Test reiacu of flat panel display(FPD)color filters- Part3:Heatresistance
2015-02-04发布201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1370.3-2015
前言
GB/T31370《平板显示器(FPD)彩色滤光片测试方法》拟分为以下几部分: 一第1部分:颜色和透光率; 一第2部分:耐光性; 第3部分:耐热性; -第4部分:耐化学性; **..*. 本部分为GB/T31370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3)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裴会川、王香、冯亚彬、管琪、付雪涛。
GB/T 31370.3-2015
平板显示器(FPD)彩色滤光片测试方法 第3部分:耐热性
1范围
GB/T31370的本部分规定了平板显示器(FPD)彩色滤光片耐热性的测试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平板显示器(FPD)用彩色滤光片耐热性的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9286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31370.1一2015平板显示器(FPD)彩色滤光片测试方法第1部分:颜色和透光率 GB/T31370.2-2015平板显示器(FPD)彩色滤光片测试方法第2部分:耐光性 ISO7724油漆和清漆比色法
3术语和定义
GB/T31370.2一2015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方法概要
将试样放置到加热装置中,在达到规定的温度和时间后将试样从加热装置中取出冷却。
目视和通 过显微镜观测试样发生的外观变化。
测量试验前后试样的光谱透光率、色度以及表面形状。
5仪器设备
5.1加热装置和夹具 温控精度土5℃。
5.2测量和检查仪器 应符合GB/T31370.2-2015中5.2规定。
6试样
试样采用平板显示器用彩色滤光片,为了使测试在接近实际使用的条件下进行,应将一块偏光膜贴 附到玻璃表面上,光从玻璃一侧进行照射。
注:测试中所使用的试样应切割成适合仪器测量时试样夹规定的尺寸。
在测试结果中,应注明试样中是否存在透 明导电膜(ITO)和偏光膜。
1
GB/T 31370.3-2015
7测试条件 对测试条件没有特殊的规定要求。
只要在试验报告中给出得到结果的测试条件,可以采用任何温 度和加热时间的组合。
测试条件应能反映平板显示器用彩色滤光片生产厂家的实际生产工艺条件,测 试条件可以和厂家或用户进行协商。
建议采用表1规定的气氛条件、测试温度和保持时间。
表1测试条件 气氨条件测试温度保持时间
h 180±5 室内空气200±51(1±5%)
230±5 260±5 180±2 氮气200±21(1±5%)
230±2
8测试步骤 8.1调节加热装置的温度,关确保温度恒定。
8.2将试样安装到加热装置宁。
8.3当温度达到规定温度后,使试样在加热装置中保持规定时污。
8.4将试样从加热装置中取出,并让其冷却到室温。
8.5在每次测试前后,观测试样外观是否存在特殊的变化;检查试样外观的变化按以下步骤进行: a)利用彩色照明器从背面进行试样的目视观测; b)利用泛光灯从正面进行试样的目视观测; c)利用透射光照进行试样的显微镜观测; d)利用反射光照进行试样的显微镜观测; e)使用表面形状测量仪器进行试样的厚度变化的测量; f)按照GB/T9286进行试样附着力的测量。
8.6颜色变化测量按以下步骤进行: a)试验后试样每个彩色层的光谱透光率和色度的测量按照GB/T31370.1-2015规定进行,试 验前后的测量位置应相同; b)试验前后按照ISO7724,根据每个彩色层的色度计算出每个彩色层中的色差△E或△E。
9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报告日期; 2
2015 ? 21270 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平板显示器(FPD)彩色滤光片测试方法 第3部分:耐热性 GB/T 31370.3-2015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
GB/T 31370.2-2015 平板显示器(FPD)彩色滤光片测试方法 第2部分:耐光性.pdf
L90 ICS 31-030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370.2-2015
平板显示器(FPD)彩色滤光片测试方法 第2部分:耐光性
Test method of flatpanel display(FPD)color filters-- Part 2:Lightresistance
2015-02-04发布201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1370.2-2015
前言
GB/T31370《平板显示器(FPD)彩色滤光片测试方法》拟分为以下几部分: 一一第1部分:颜色和透光率; 第2部分:耐光性; 第3部分:耐热性; 一第4部分:耐化学性; **.... 本部分为GB/T31370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3)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香、冯亚彬、裴会川、付雪涛、管琪、朱泽力、钟荣苹、王士敏。
GB/T 31370.2-2015
平板显示器(FPD)彩色滤光片测试方法 第2部分:耐光性
1范围
GB/T31370的本部分规定了平板显示器(FPD)彩色滤光片耐光性的测试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平板显示器(FPD)用彩色滤光片耐光性的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9286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31370.1-2015平板显示器(FPD)彩色滤光片测试方法第1部分:颜色和透光率 ISO4892实验室光源曝光方法 ISO7724油漆和清漆比色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彩色照明器colorilluminator 能将漫射光照射到试样背面以满足试样直接观测要求的具有均匀辐照面的光源。
3.2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forcemicroscope 一种通过探针测量原子之间相互作用力来精确测量材料表面形状的装置。
3.3 耐光试验机fademeter 一种采用固定亮度的光源长期照射以测量材料外观变化或特性的装置。
3.4 共焦扫描激光显微镜confocalscanninglasermicroscope 一种利用共焦激光将光线聚焦到待测样品上从而能够生成焦点图像的显微镜。
注:通过记录高度信息(与每个扫描线成像的焦点相匹配)来测量表面形状。
4方法概要
将试样放置于耐光试验机中,照射规定的时间长度后将试样从耐光试验机中取出。
目视和通过显 微镜观测试样发生的外观变化,测量试验前后试样的光谱透光率、色度以及表面形状。
1
GB/T31370.2-2015
5仪器设备 5.1耐光试验装置 从日照碳弧光灯式耐光试验机、氙气弧光灯式耐光试验机、UV照射灯选择一种试验设备,并在报 告中记录说明。
5.2测量和检查仪器 5.2.1彩色照明器 应具有适合被测试样观测的色度、显色性、亮度和光亮度均匀度、漫射以及足够光照区域。
5.2.2泛光灯 应具有足够适合被测试样的亮度均匀度和光照区域。
5.2.3显微镜 放大倍数为50倍~400倍。
5.2.4表面形状测量仪器 从探针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原子力显微镜、共焦扫描激光显微镜中选择一种测量仪器,并在报台 中记录说明。
5.2.5分光光度计 符合GB/T31370.1-2015中第4章规定。
6试样
取平板显示器用彩色滤光片,切割成适合仪器测量时试样夹规定的尺寸作为试样。
光从玻璃一侧 进行照射。
7测试条件
测试时建议采用表1的基本测试条件。
采用基本测试条件以外的条件进行测试,应在报告中明确 说明。
2
GB/T 31370.2---2015
表1基本测试条件 试验装置测试条件试样条件评价项目参考标准 日照碳弧光灯式照射时间: 耐光试验机100(1±5%)h 氙气弧光灯式照射时间: 耐光试验机500(1±5%)h1.外观变化; 照射条件1:波长365nm,有/无ITO玻璃表面2.色差E或△E; 光强10mW/cm²,照射时光照,有/无偏光膜3.透光率变化;ISO 4892,ISO 7724 间5min;4.厚度变化; UV照射灯照射条件2:波长300nm~5.附着力变化 360 nm,光强155mJ~ 230mJ,照射时间55s~ 60 s
8测试步...
GB/T 31370.1-2015 平板显示器(FPD)彩色滤光片测试方法 第1部分:颜色和透光率.pdf
ICS31-030 L9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370.1-2015 平板显示器(FPD)彩色滤光片测试方法 第1部分:颜色和透光率 Test method of flat panel display (FPD)color filters- Part 1:Color and transmittance 2015-02-04发布 201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1370.1-2015 前言 GB/T31370《平板显示器(FPD)彩色滤光片测试方法》拟分为以下几部分: —第1部分:颜色和透光率; 一第2部分:耐光性; —第3部分:耐热性; —第4部分:耐化学性; 本部分为GB/T31370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3)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杂会川、王香、付雪涛、管琪、冯亚彬. I GB/T31370.1-2015 平板显示器(FPD)彩色滤光片测试方法 第1部分:颜色和透光率 1范围 GB/T31370的本部分规定了平板显示器(FPD)彩色滤光片颜色、透光率的测试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平板显示器(FPD)用彩色滤光片颜色、透光率的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CIE1931标准色度系统 CIE1976色度空间 3方法概述 打开试验仪器后输入测量参数,使仪器预热至稳定状态.测量参比光量,然后将试样放置在测量台 上,调节测量点位置测量试样光量,输出测试结果,包括颜色特性和透光率. 4仪器设备 4.1分光光度计 4.1.1波长范围 波长范围为380nm~780nm 波长间隔1nm. 4.1.2测量区域 在试样表面上测量斑尺寸或入射光斑尺寸应小于被测子像素透光区. 4.2样品台 4.2.1样品表面应垂直于人射光束放置. 4.2.2样品台应具有足够机械行程,以保证在彩色滤光片区域和其外部透明基板区域之间能够进行 测量. 4.3参比 光量测量参比应是不包含被测目标层的基板,即不包括彩色滤光片的玻璃基板或彩色滤光片区域 以外的玻璃基板. 4.4校准 4.4.1根据制造商的说明书,对试验仪器进行校准. 1 ...
GB/T 31168-2014 信息安全技术 云计算服务安全能力要求.pdf
ICS35.040 L8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168-2014 信息安全技术 云计算服务安全能力要求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 Security capability requirements of cloud puting services 2014-09-03发布 2015-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1168-2014 目 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概述 2 4.1云计算安全措施的实施责任 2 4.2云计算安全措施的作用范围 3 4.3安全要求的分类 1 4.4安全要求的表述形式 4.5安全要求的调整 5 4.6安全计划 5 4.7本标准的结构 6 5系统开发与供应链安全 6 5.1策略与规程 6 5.2 资源分配 6 5.3系统生命周期 7 5.4采购过程 7 5.5系统文档 8 5.6安全工程原则 8 5.7 关键性分析 8 5.8外部信息系统服务及相关服务 5.9开发商安全体系架构 5.10 开发过程、标准和工具 5.11 开发商配置管理 10 5.12 开发商安全测试和评估 11 5.13 开发商提供的培训 12 5.14 防篡改 12 5.15 组件真实性 12 5.16不被支持的系统组件 13 5.17供应链保护 13 6系统与通信保护 6.1策略与规程 6.2边界保护 15 6.3传输保密性和完整性 .15 6.4网络中断 16 GB/T31168-2014 6.5 可信路径 16 6.6 密码使用和管理 16 6.7 协同计算设备 16 6.8 移动代码 .16 6.9 会话认证 17 6.10 移动设备的物理连接 17 6.11 恶意代码防护 17 6.12 内存防护 17 6.13 系统虚拟化安全性 18 6.14 网络虚拟化安全性 18 6.15 存储虚拟化安全性 19 7访问控制 19 7.1策略与规程 19 7.2用户标识与鉴别 20 7.3设备标识与鉴别 20 7.4 标识符管理 20 7.5鉴别凭证管理 21 7.6 鉴别凭证 21 7.7密码模块鉴别 22 7.8 账号管理 22 7.9 访问控制的实施 22 7.10 信息流控制 23 7.11最小特权 .24 7.12 未成功的登录尝试 .....24 7.13 系统使用通知 24 7 14 前次访问通知 25 7.15 并发会话控制 25 7.16 会话锁定 25 7.17 未进行标识和鉴别情况下可采取的行动 25 7.18 安全属性 26 7.19 远程访问 26 7.20 无线访问 26 7.21 外部信息系统的使用 27 7.22 信息...
GB/T 31167-2014 信息安全技术 云计算服务安全指南.pdf
ICS35.040 L80 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167-2014 信息安全技术 云计算服务安全指南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Security guide of cloud puting services 2014-09-03发布 2015-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服务安全指南 GB/T31167-2014 中国标雅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spc.net.cn 总编室:(010)64275323发行中心:(010)51780235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印张1.75字数44千字 2014年10月第一版2014年10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50121定价27.00元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010)68510107 GB/T31167-2014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N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 4云计算概述 2 4.1云计算的主要特征 2 4.2服务模式 2 4.3部署模式 3 4.4云计算的优势 3 5云计算的风险管理 3 5.1概述 3 5.2云计算安全风险 4 5.3云计算服务安全管理的主要角色及责任 5 5.4云计算服务安全管理基本要求5 5.5云计算服务生命周期 6规划准备 6 6.1概述6 6.2效益评估 6 6.3政府信息分类 7 6.4政府业务分类 8 6.5优先级确定9 6.6安全保护要求 6.7需求分析 10 形成决策报告 7选择服务商与部署 14 7.1云服务商安全能力要求 14 7.2确定云服务商 15 7.3合同中的安全考虑 15 7.4部署 17 8运行监管 18 8.1概述 18 8.2运行监管的角色与责任 18 8.3客户自身的运行监管 19 8.4对云服务商的运行监管 19 9退出服务 20 1 ...
GB/T 31132-2014 入侵报警系统 无线(射频)设备互联技术要求.pdf
ICS13.310 A9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132-2014 入侵报警系统无线(射频)设备互联 技术要求 Intrusion alarm systems-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of equipment using radio frequency (IEC 62642-5-3:2010 Alarm systems-Intrusion and hold-up systems- Part 5-3:Interconnections--Requirements for equipment using radio frequency techniques MOD) 2014-09-03发布 2015-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1132-2014 目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1 4技术要求 3 5试验方法 8 6检验规则 12 附录A(规范性附录)安全等级 14 附录B(资料性附录)信号强度图15 附录C(规范性附录)干扰测试配置16 附录D(规范性附录)接收设备的通用测试配置17 附录E(规范性附录)发射设备测试配置 18 附录F(规范性附录)故意信息替换的计算19 附录G(规范性附录)干扰检测测试配置 20 附录H(规范性附录)千扰时序图21 GB/T31132-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采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EC62642-5-3:2010《报警系统人侵和反劫系统第5-3部分: 无线(射频)设备互联技术要求》(英文版). 本标准与IEC62642-5-3:2010的技术差异及原因如下: ——为使标准适用范围更加明确,对EC62642-5-3:2010的第1章进行了修改; 一考虑到我国无线报警产品的现状,对射频链路监测要求、干扰检测要求和天线要求的安全等级 1降低了要求; —增加了第4章中4.1“频率要求”; —一增加了4.4.1“设备识别码数量”、4.5.1“抗干扰测试通用要求”和4.6.1“射频链路检测通用要 求”; —增加了第5章中5.1.2“频率要求试验”; 一增加了第6章“检验规则”; —一增加了附录A“安全等级”.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广东安居宝数码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市宏泰科技电子有限公司、霍尼韦尔安防(中国)有限公司、洛阳市康联电子有限公 司、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戎玲、张波、鲍逸明、黄斌、吴雷、康新力、张瑞斌、李秀林、肖尚立、黄钉. ...
GB/T 31058-2014 电子工业用气体 四氟化硅.pdf
ICS71.100.20 G8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058—2014 电子工业用气体四氟化硅 Gases for electronic industry-Silicon tetrafluoride 2014-12-22发布 2015-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10582014 电子工业用气体四氟化硅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四氟化硅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萤石硫酸法、六氟硅酸盐热分解法、单质硅直接氟化法制备的四氟化硅.它主要用作 电子工业中等离子蚀刻、发光二极管P形掺杂、离子注人工艺、外延沉积扩散的硅源和光导纤维用高纯 石英玻璃的原料,也是生产多晶硅的重要原料. 分子式:SiF4. 相对分子质量:104.0786128(按2009年国际原子相对质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3723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安全通则 GB5099钢质无缝气瓶 GB7144气瓶颜色标志 GB14194永久气体充装规定 GB15258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GB16804气瓶警示标签 GB/T26571特种气体储存期规范 GB/T28726一2012气体分析氮离子化气相色谱法 GB/T28727气体分析硫化物的测定火焰光度气相色谱法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2000版)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版)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9版) 3技术要求 四氟化硅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技术指标 项目 指标 四氟化硅纯度(体积分数)/10-2 99.99 99.999 氢(H2)含量(体积分数)/10-6 < 2 (氧氩)(O2十Ar)含量(体积分数)/10-6 20 0.5 氮(N2)含量(体积分数)/10- < 60 4 1 GB/T.31058-2014 表1(续) 项目 指标 一氧化碳(CO)含量(体积分数)/10- < 5 0.1 二氧化碳(CO2)含量(体积分数)/10-6 < 15 0.3 甲烷(CH)含量(体积分数)/10-5 < 10 1 硫化氢(H2S)含量(体积分数)/10-5 < 1 0.1 二氧化硫(SO2)含量“(体积分数)/10-6 25 7 4.1.2纯度为99.999×10-2(体积分数)的四氟化硅产品应逐瓶检验.当检验结果有任何一项指标不 符合本标准技术要求时,则判该产品不合格. 4.1.3四氟化硅采样安全应符合GB/T3723中的相关规定. 4.2四氟化硅纯度 4.2.1总杂质含量按式(1)...
GB/T 31022-2014 名片二维码通用技术规范.pdf
ICS35.040 A2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022-2014 名片二维码通用技术规范 General technique specification for two-dimensional barcode business card 2014-09-03发布 2015-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1022-2014 目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符号和缩略语 .1 5名片二维码数据结构 .2 6名片二维码符号 10 7名片二维码的信息处理 10 8名片二维码符号质量要求 .11 附录A(规范性附录)网络名片数据项 12 附录B(资料性附录)名片二维码示例 13 参考文献 17 I GB/T31022-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物品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7)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研究院、中 国电信集团公司、百度、浙江三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邻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仁聚智汇科技发 展有限公司、北京意锐新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灵动快拍有限公司、北京中认环宇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 司、中国标准化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毅、刘小林、刘佳、李素彩、王莉、匡晓炬、曾晨曦、施煜、陈丹、王越、张翊、蒋云晖、 杜杏兰、赵鹏、乔伟、柯晓薇、崔得力、穆建荣、刘环宇. Ⅲ ...
GB/T 30997-2014 编程语言C支持嵌入式处理器的扩展.pdf
ICS35.060 L7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0997-2014/ISO/IEC TR18037:2008 编程语言C支持嵌入式处理器的扩展 Programming languages-C-Extensions to support embedded processors (ISO/IEC TR 18037:2008.IDT) 2014-09-03发布 2015-02-01实施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刮涂层查真伪 GB/T30997-2014/ISO/IEC TR18037:2008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N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符合性 1 4定点运算 4.1定点数据类型概述和原则 4.2对ISO)/IEC9899:1999的详细变更7 5命名地址空间和命名寄存器存储类 27 5.1命名地址空间概述及原则 .27 5.2命名寄存器存储类概述及其原则28 5.3对ISO/IEC9899:1999的详细变更 30 6基本1/0硬件寻址 34 6.1原理 .34 6.2术语 35 6.3基本I/O硬件寻址头文件 36 6.4规定1/0寄存器 37 6.5对IS)/IEC9899:1999的详细变更10 附录A(资料性附录)定点运算16 A.1定点数据类型 A.2-Fract和Accum中数据位的个数 18 A.3可能的数据类型实现 8 A.4舍入和溢出 19 A.5类型转换,一般算术转换 50 A.6涉及定点类型的运算 5 A.71和一1乘法结果的例外 51 A.8语言变量和unsigned_Fract:无符号定点类型的示例51 附录B(资料性附录)命名地址空间和命名寄存器存储类53 B.1嵌入式系统的扩展内存支持 53 B.1.1命名地址空间的修饰符 53 B.1.2应用定义的多个地址空间支持 .54 B.1.3内在地址空间或用户定义地址空间的1/O寄存器定义51 附录C(资料性附录)实现<IOWH.H)头文件 56 C.1通则 56 1 GB/T30997-2014/ISO/IEC TR18037:2008 C.1.1推荐步骤 56 C.1.2编译器的考虑 ..56 C.21/O)硬件连接选项概述 56 (.2.1多寻址和1/()寄存器的字节序 57 C.2.2地址交叉 57 C.2.31/0)连接概述 57 C.2.4通用的缓冲索引 58 C.3不同的1/(O)寻址方法的1/)寄存器指定符 59 C.原子操作 59 C.5读一改一写操作和多寻址的情况 60 C.61/()初始化 60 C.71/()硬件访问的内在特性 61 附录D(资料性附录)实现的迁移路径62 D.l实现的迁移路径 62 D.2基于C宏的实现 62 D.2.1...
GB/T 30976.1-2014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 第1部分:评估规范.pdf
ICS25.040 N1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0976.1-2014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 第1部分:评估规范 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 security-Part 1:Assessment specification 2014-07-24发布 2015-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智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联来层查真情 GB/T30976.1-2014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3.1术语和定义 1 3.2缩略语 3 4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概述 3 4.1总则 3 4.2危险引人点 3 4.3传播途径 4.4危险后果的受体及其影响 4 4.5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评估的内容概述 5 4.6评估结果 6 5组织机构管理评估 7 5.1安全方针 7 5.2信息安全组织机构 8 5.3资产管理 14 5.4人力资源安全 17 5.5物理和环境安全 2 5.6通信和操作管理26 5.7访问控制 40 5.8信息系统获取、开发和维护52 5.9信息安全事件管理 5.10业务连续性管理 63 5.11符合性 *66 6系统能力(技术)评估 71 6.1基本要求(FR)、系统要求(SR)和系统能力等级(CL.)的说明 71 6.2FR1:标识和认证控制 71 6.3FR2:使用控制 *77 6.4FR3:系统完整性 83 6.5FR4:数据保密性 87 6.6FR5:限制的数据流 88 6.7FR6:对事件的及时响应 91 6.8FR7:资源可用性 91 7评估程序 95 7.1评估工作过程 95 96 GB/T30976.1-2014 8工业控制系统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风险评估 98 8.1生命周期概述 98 8.2规划阶段的风险评估 98 8.3设计阶段的风险评估 98 8.4实施阶段的风险评估 99 8.5运行维护阶段的风险评估99 8.6废弃阶段的风险评估 100 9评估报告的格式要求 100 附录A(规范性附录)管理评估列表 102 附录B(规范性附录)系统能力(技术)评估列表 109 附录C(资料性附录)风险评估工具和工业控制系统常见的测试内容113 参考文献 117 图1风险可接受的程度 ..6 表1后果造成的侵害等级 4 表2工业控制系统的评估结果 7 表3评估的主要流程 95 表A.1信息安全管理评估列表 102 表B.1系统要求和增强要求与安全等级的映射109 ...
GB/T 30975-2014 信息技术 基于计算机的软件系统的性能测量与评级.pdf
ICS35.080 L7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0975-2014/ISO/IEC14756:1999 信息技术基于计算机的 软件系统的性能测量与评级 Information technology-Measurementandrating of performance of puter-based software systems (ISO/IEC14756:1999,IDT) 2014-09-03发布 2015-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0975-2014/ISO/IEC 14756:1999 目次 前言 引言 IV 1范围... 2符合性 3规范性引用文件 3 4术语和定义 5缩略语和符号 5.1缩略语 5.2符号 6测量. 6.1配置需求 8 6.2用户模拟 6.3测量规程. 10 6.4测量有效性的证明 11 7SUT性能值的计算 12 7.1平均执行时间 12 7.2吞吐量. 12 7.3适时吞吐量 12 8用于评级的基础数据 12 8.1用户需求 12 8.2用于软件效率评级的基准环境 12 9性能值评级 13 9.1计算性能参考值 13 9.2计算性能评级值 13 9.3SUT总体性能评级 13 9.4性能评估 13 10输人需求 14 10.1SUT描述.... 14 10.2工作负载参数集 15 10.3用于测量确认的输人 17 11测量.... 18 11.1测量规程. 18 11.2单个评级区间 19 12测量规程的输出 * 20 12.1测量日志文件 20 12.2计算结果文件 I
GB/T 30975-2014/ISO/IEC 14756:1999 13测量确认. 20 13.1SUT计算正确性确认 21 13.2RTE准确度确认 21 13.3测得的平均执行时间的统计显著性确认 21 14SUT性能值计算. 22 14.1平均执行时间 14.2吞吐量 ........ ". 22 14.3适时吞吐量 22 15SUT测得性能值的评级. 23 15.1 评级级别规格说明 23 15.2 计算性能参考值 23 15.3 计算评级值 23 15.4评级 24 附录A(规范性附录)RTE基本功能规格说明 26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加计算公式 附录C(规范性附录) 工作负载描述格式 附录D(规范性附录) 日志文件格式 附录E(资料性附录) 实用程序 附录F(资料性附录)工作负载示例,
GB/T 30975-2014/ISO/IEC14756:199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IEC14756:1999《信息技术基于计算机的软件系统的性能测量 与评级》。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山东省计算中心、山东省计算机网 络重点实验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史慧玲、杨美红、李刚、韩明军、邹丰义、周鸣乐、韩庆良、顾卫东、董火民、 韩红强、刘建毅、胡宇、高翊、王枞。
GB/T 30975-2014/ISO/IEC 14756:1999 引言 .在设计和使用数据处理系统时,执行速度是一个重要的性质。
该性质主要受系统中所使用软件的 效率影响。
测量软件系统执行速度,以及软件效率影响,是最关心的问题。
为了测量软件对一个数据处理系统在时变行为方面的影响,有必要测量整个系统的时变行为。
基 于本标准建议的测量规程,可定义和计算软件时间效率的数值。
时变行为可重复估算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验中使用真实用户是不可能的,一个原因是真实用户不 可能像计算机那样在没有偏差的前提下重复执行操作,另一个原因是当工作或任务流是来自很多用户 时,若由真实用户来执行这样的实验,需要花费非常高的代价。
因此,在测试中需要采用模拟器,该模拟 器通过一个辅助数据处理系统来模拟多用户操作。
这意味着要根据本标准进行性能测量和评级,需要借助工具。
该工具应是按照本标准规范要求来 运行的模拟器。
应证明实际使用的模拟器满足这些规范。
相关实验细节都通过用户模拟器记录在日志文件中。
通过该日志文件,可计算出描述时变行 为的值(如响应时间和吞吐量的值)。
根据这些性能值,可计算出软件效率评级值。
并不是性能值都需要进行测量和评级。
例如,对于一个具有简单负载的软件系统,只有很少的 交互任务,或者只有很小批量的执行要求,则只需要定义部分性能指标及其值。
该方法也适用于测量和 评级大的、复杂的基于计算机的软件系统(CBSS),CBSS可处理由-系列不同用户产生的复杂工作流 骤的正确性,以及为了确定性能值和评级结果的(统计上的)意义获...
GB/T 30961-2014 嵌入式软件质量度量.pdf
ICS35.080 L7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0961-2014 嵌入式软件质量度量 Embedded software quality metric 2014-07-08发布 2014-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刮涂层查真伪 GB/T30961-2014 目 次 前言 V 引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2 5质量和生存周期 6质量模型 5 6.1内部质量模型和外部质量模型 5 6.1.1概述 5 6.1.2功能性 7 6.1.3可靠性 6.1.4易用性 .9 6.1.5 效率 10 6.1.6可维护性 10 6.1.7可移植性 11 6.2使用质量模型 12 6.2.1概述 12 6.2.2有效性 12 6.2.3生产率 12 6.2.4安全性 .12 6.2.5满意性 12 7测量元表的说明 13 8内部质量模型的测量元 13 8.1功能性的测量元 13 8.1.1适合性的测量元 13 8.1.2准确性的测量元 15 8.1.3互操作性的测量元 15 8.1.4安全保密性的测量元 16 8.1.5依从性的测量元 17 8.2可靠性的测量元 18 8.2.1成熟性的测量元 18 8.2.2容错性的测量元 19 8.2.3易恢复性的测量元 20 8.2.4依从性的测量元 21 8.3易用性的测量元 22 I GB/T30961-2014 8.3.1易理解性的测量元 22 8.3.2 易学性的测量元 23 8.3.3 易操作性的测量元 23 8.3.4 吸引性的测量元 25 8.3.5 依从性的测量元 26 8.4效率的测量元 .27 8.4.1时间性的测量元 27 8.4.2 资源利用性的测量元 .27 8.4.3 依从性的测量元 28 8.4.4 可维护性的测量元 28 8.4.5 易分析性的测量元 28 8.4.6 易改变性的测量元 29 8.4.7 稳定性的测量元 30 8.4.8 易测试性的测量元 .30 8.4.9 依从性的测量元 31 8.5可移植性的测量元 .32 8.5.1适应性的测量元 32 8.5.2共存性的测量元 33 8.5.3 易替换性的测量元 34 8.5.4依从性的测量元 34 9外部质量模型的测量元 35 9.1功能性的测量元 35 9.1.1适合性的测量元 35 9.1.2准确性的测量元 36 9.1.3互操作性的测量元 37 9.1.4 安全保密性的测量元...
GB/T 30883-2014 信息技术 数据集成中间件.pdf
ICS35.060 L7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0883-2014 信息技术 数据集成中间件 Information technology-Data integration middleware 2014-09-03发布 2015-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0883-201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1 4缩略语 5数据集成中间件基本功能要求 2 5.1数据集成中间件技术架构 2 5.2数据集成中间件功能要求 4 6非功能要求 7 6.1概述 7 6.2可靠性 7 6.3维护性 7 6.4兼容性 7 6.5效率 7 参考文献9 GB/T30883-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创软件商用中间 件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浪潮齐鲁软件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华迪计算机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炎黄盈动科技 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鹏飞、陈志峰、李海波、何忠胜、王洁萍、贾德星、程勇、张富生. ...
GB/T 30877-2014 信息技术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 蒙古文名义字符与变形显现字符 48点阵字型 孝经体.pdf
ICS35.040 L7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0877-2014 信息技术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 蒙古文名义字符与变形显现字符 48点阵字型孝经体 Information technology-Universal multi-octet coded character set- Mongolian nominal characters and presentation forms- 48 dot matrix font-XiaoJing Ti 2014-09-03发布 2015-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30877-2014 目 次 前言 I 引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蒙古文图形字符 1 5标准数据的管理 2 6点阵字型的表示方法 2 7蒙古文点阵字型3 附录A(资料性附录)孝经体 9 附录B(资料性附录)蒙古文图形字符代码和序号的数据10 附录C(资料性附录)蒙古文48点阵孝经体字型字高数据11 附录D(规范性附录)蒙古文48点阵孝经体字型数据14 GB30877—2014 前 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内蒙古大学、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北京大学 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文工作委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代红、确精扎布、张国荣、何正安、阿荣塔娜、唐英敏、陈壮、阿拉塔、王欣、栾瑛、 陈恳. I ...
GB/T 30876-2014 信息技术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 蒙古文名义字符与变形显现字符 32点阵字型 孝经体.pdf
ICS35.040 L7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0876-2014 信息技术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 蒙古文名义字符与变形显现字符 32点阵字型孝经体 Information technology-Universal multi-octet coded character set- Mongolian nominal characters and presentation forms- 32 dot matrix font-XiaoJing Ti 2014-09-03发布 2015-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30876-2014 目次 前言 I 引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1 4蒙古文图形字符 1 5标准数据的管理 2 6点阵字型的表示方法 2 7蒙古文点阵字型 3 附录A(资料性附录)孝经体 9 附录B(资料性附录)蒙古文图形字符代码和序号的数据10 附录C(资料性附录)蒙古文32点阵孝经体字型字高数据11 附录D(规范性附录)蒙古文32点阵孝经体字型数据14 GB30876—2014 前 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内蒙古大学、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北京大学 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文工作委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确精扎布、何正安、代红、张国荣、阿荣塔娜、唐英敏、陈壮、阿拉塔、王欣、栾瑛、 陈恳. I ...
GB/T 30875-2014 信息技术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 八思巴文名义字符与变形显现字符 32点阵字型 忽必烈体.pdf
ICS35.040 L7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0875—2014 信息技术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 八思巴文名义字符与变形显现字符 32点阵字型忽必烈体 Information technology-Universal multi-octet coded character set- Phags-pa nominal characters and presentation forms- 32 dot matrix font-Hubilie Ti 2014-09-03发布 2015-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30875-2014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八思巴文图形字符 1 5标准数据的管理 2 6点阵字型的表示方法2 7八思巴文点阵字型 3 附录A(资料性附录)忽必烈体 7 附录B(资料性附录)八思巴文图形字符代码和序号的数据8 附录C(资料性附录)八思巴文32点阵忽必烈体字型字高数据9 附录D(规范性附录)八思巴文32点阵忽必烈体字型数据10 I GB30875—2014 前 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内蒙古大学、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北京大学 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文工作委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代红、确精扎布、唐英敏、何正安、阿荣塔娜、张国荣、陈壮、阿拉塔、王欣、黄姗姗、 熊涛、栾瑛、陈恳. ...
GB/T 30861-2014 太阳能电池用锗衬底片.pdf
ICS29.045 H8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0861-2014 太阳能电池用锗衬底片 Germanium substrate for solar cell 2014-07-24发布 2015-04-01实施 中华入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刮象层查直伪 GB/T30861-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3)及材料分技术委员会 (SAC/TC203/SC2)共同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锗科技有限公司、云南临沧鑫圆锗业股份有限公司、厦门乾照光电有限公司、天 津三安光电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小华、刘绍良、张莉萍、普世坤、王向武、林桂江. GB/T30861-2014 太阳能电池用锗衬底片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太阳能电池用锗衬底片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储存、质量 证明书与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垂直梯度凝固法(VGF)和直拉法(CZ)制备的太阳能电池用锗衬底片(以下简称衬 底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6618硅片厚度和总厚度变化测试方法 GB/T6619硅片弯曲度测试方法 GB/T6620硅片翘曲度非接触式测试方法 GB/T6621硅片表面平整度测试方法 GB/T6624硅抛光片表面质量目测检验方法 GB/T13387硅及其他电子材料晶片参考面长度测量方法 GB/T26072太阳能电池用锗单晶 3要求 3.1产品分类 储衬底片按导电类型分为两种: a)N型:主要用于单结电池; b)P型:主要用于三结电池. 3.2规格 锗衬底片按直径分为50.8mm、100mm、150mm. 3.3物理性能及位错密度 锗衬底片导电类型、掺杂剂、电阻率、晶向及晶向偏离度、载流子浓度和位错密度应符合 GB/T26072的规定. 3.4外形尺寸 锗衬底片的外形尺寸应符合表1的规定. ...
GB/T 30860-2014 太阳能电池用硅片表面粗糙度及切割线痕测试方法.pdf
ICS77.040 H21 G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0860-2014 太阳能电池用硅片表面粗糙度及 切割线痕测试方法 Test methods for surface roughness and saw mark of silicon wafers for solar cells 2014-07-24发布 2015-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热意地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除会真伪 GB/T30860-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3)及材料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03/SC2)共同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瑟米莱伯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江苏协 鑫硅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有研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洛阳 鸿泰半导体有限公司、连云港国家硅材料深加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自亮、任皓、陈佳淘、李锐、孙燕、熊金杰、杨素心、蒋建国、王丽华、薛抗美、 黄黎. I GB/T30860-2014 太阳能电池用硅片表面粗糙度及 切割线痕测试方法 1范图 本标准规定了太阳能电池用硅片(以下简称硅片)的表面粗糙度及切割线痕的接触式或非接触式轮 廓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通过线切工艺加工生产的单晶和多晶硅片.如果需要适用于其他产品,则需相关各 方协商同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31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 GB/T350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术语、定义及表面结构参数 GB/T1061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评定表面结构的规则和方法 GB/T14264半导体材料术语 GB/T18777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 轮廓法 相位修正滤波器的计量特性 GB/T26071太阳能电池用硅单晶切割片 GB/Z26958(部分)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滤波 GB/T29055太阳电池用多晶硅片 GB/T29505硅片平坦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 GB/T30859 太阳能电池用硅片翘曲度和波纹度测试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1031、GB/T3505、GB/T10610、GB/T14264、GB/T18777、GB/T26071、GB/T29055和 GB/Z2695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方法原理 4.1表面粗糙度 4.1.1一般认为硅片表面粗糙度是硅片表面空域波长小于0.5mm的硅片表面变化,测量采用各种接 触式或非接触式技术的探头,在硅片表面最粗糙的单个或多个区域,或者某些规定的区域,沿一定的扫 描路径进行扫描,得到硅片表面轮廓,进一步提取出粗糙度轮廓,最后计算出硅片表面粗糙度值. 4.1.2表征硅片表面粗糙度的参数推荐使用粗糙度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粗糙度轮廓最大高度Rx、 粗糙度轮廓均方根Rq、粗糙度轮廓单元平均宽度Rsm.如有必要也可采用其他参数.更详细的信息 可参见GB/T1031、GB/T3505、GB/T10610、GB/T18777、GB/T26071、GB/T29505和GB/T30859. 1 ...